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13份,歷史文無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13份,歷史文無答案)

資源簡介

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文)試題
本試卷分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兩部分。試題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一卷(選擇題,共70分)
1、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已成為人類共同的目標。請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體的富營養化有利于大多數水生動植物的生長
B.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是改善大氣質量的重要措施
C.焚燒廢棄塑料會產生有害氣體,對大氣造成污染
D.將垃圾分類并回收利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2、鈣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成年人每天需要800mg的鈣,下列補鈣的途徑不正確的是( )
A.經常曬太陽 B.經常飲用鈣離子含量高的硬水
C.經常飲用牛奶、豆奶 D.適量補充維生素D
3、食品衛生與身體健康關系密切,下列做法都會導致食品對人體有害的是( )
①在食鹽中加入適量碘酸鉀防治碘缺乏癥
②用工業酒精兌制飲用酒以降低成本
③用活性炭來脫色以制白糖
④加工香腸時加入過量亞硝酸鈉以保持肉類新鮮
⑤做饅頭時加入適量純堿或碳酸氫鈉使饅頭松軟
A.②和④ B.①和③
C.③和⑤ D.②和⑤
4、下面是4位同學對“化學與健康”這一話題發表的見解,正確的是( )
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垃圾是污染物,一定條件下可能產生二次污染
B. 堆肥法處理垃圾是最理想的垃圾處理方法
C. 廢舊金屬、玻璃等可回收,不屬于垃圾
D. 沒有絕對的“垃圾”,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
6、下列議題合理的是( )
①開發新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開發生產無汞電池,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④提倡使用手帕,減少餐巾紙的使用, ⑤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⑥農業上合理地使用化肥和農藥。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7、某地區空氣污染指數為:SO2—78、NO2 —43、可吸入顆粒物—163。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數為163
B.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
C.該地區空氣質量等級為輕微污染
D.可吸入顆粒物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8、下列各組名詞或現象中,三者間沒有逐級因果關系的是( )
A.汽車尾氣→光化學污染→咳嗽和氣喘者增多
B.含磷洗衣粉→水體富營養化→水棲動物大量死亡
C.人口增多→空氣中CO2濃度增大→溫室效應
D.氟氯烴→臭氧空洞→皮膚癌患者增多
9、下列關于硬水及其軟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硬水是不含Ca2+、Mg2+的水
B.石灰—純堿法中石灰是指CaCO3
C.生產、生活使用的天然水必須經軟化
D.離子交換法可以軟化硬水
10、室內裝潢和家具揮發出來的甲醛是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物。已知,甲醛易溶于水,常溫下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溫度超過20℃時,揮發速度加快。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裝修盡可能選擇在溫度較高的季節
B.入住前房間內保持一定溫度并通風
C.在室內放一盆清水即可有效消除甲醛的污染
D.請環境監測部門檢測室內甲醛含量低于國家標準后入住
11、室內污染物中,不是由地板、地毯、膠合板等裝修材料中釋放的是( )
A.甲苯 B.苯
C.甲醛 D.一氧化碳
12、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棉花、羊毛、天然橡膠等屬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塑料、合成纖維、黏合劑、涂料等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C.不同高分子材料在溶解性、熱塑性和熱固性等方面有較大的區別
D.造成“白色污染”的聚氯乙烯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來包裝食品
13、與聚乙烯的制造工藝類似,將四氟乙烯進行加聚反應而得到一種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可用于制造不粘鍋,這種材料的性質特別穩定,所以被稱為( )
A.有機玻璃 B.塑料王 C.電木 D.尿不濕
14、由于過量攝入鋁元素對大腦發育有不良影響,廚具中鋁制品已逐步被不銹鋼代替,不銹鋼是( )
A.含鐵、鋅、銅的合金 B. 含鐵、鎂、鋁的合金
C.含鐵、鉻、鎳的合金 D. 普通鋼表面上鍍鎳
15、新型鎂合金可用于制筆記本電腦外殼、自行車車架等,這說明鎂合金具有的優異性能是( )
①熔點低、②硬度大、③延展性好、④導電性強、⑤密度小、⑥耐腐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②⑤⑥
16、下列物質中,不能用作抗酸藥的是( )
A. 氫氧化鈉 B. 氫氧化鋁 C. 碳酸氫鈉 D. 碳酸鎂
17、關于小藥箱中常備藥物的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胃舒平用于抑酸止胃痛
B.阿司匹林用于退熱解痛
C.板藍根顆粒用于治療感冒
D.氟哌酸(即諾氟沙星)用于退熱止痛
18、吸食或注射毒品會危及人體健康。下列各組物質中都屬于毒品的是( )
A. 冰毒、黃連素 B. 大麻、搖頭丸
C. 維生素C、海洛因 D. 味精、麻黃堿
19、下列物質都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但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用量的是( )
A.食醋 B.亞硝酸鈉 C.蔗糖 D.料酒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使用食品添加劑與提倡綠色食品相違背
B. 沒有食品添加劑的天然食品是最安全的
C. 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品應該少吃,以防中毒
D. 食品添加劑在合理限量范圍內不影響人體健康
21、聯合國衛生組織經過嚴密的科學分析,認為我國的鐵鍋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廣,其主要原因是( )
A.價格便宜 B.烹飪的食物中留有鐵元素
C.導熱性好 D.熔點高
22、下列物質中,主要營養素成分為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是( )
A.雞蛋 B.蔬菜 C.米飯 D.奶粉
23、下列關于食物所含營養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蔬菜是某些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
B.谷物只含糖類
C.油脂主要提供脂肪,特別是必需的高級脂肪酸
D.魚蝦、蛋、奶等能提供優質蛋白質
24、葡萄糖作為營養劑供給人體能量,最終轉化為CO2和H2O,葡萄糖在人體內發生的主要反應是( )
A.取代反應 B.加成反應 C.聚合反應 D.氧化反應
25、下列有關環境問題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用天然氣代替含硫的煤作燃料,可減少廢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B.居室空氣污染物主要是指對人體能產生危害的甲醛、苯、二氧化碳等
C.臭氧含量過高的空氣不利于人體健康
D.溶有大量二氧化硫的降水通常稱為酸雨
2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碘、鐵、鋅等微量元素有益人體健康,應大量食用含碘、鐵、鋅的食物
B.家庭中可用鋁制容器長期盛放食鹽、醋等調味劑
C.人在咀嚼米飯時有甜味,是因為淀粉在唾液作用下水解生成麥芽糖的緣故
D.為節省糧食,可將含有甲醇的工業酒精兌制成飲用白酒
2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廢紙、金屬、玻璃、塑料等屬于可回收利用垃圾
B.空氣質量報告中涉及的污染物主要是SO2、NO2和可吸入顆粒物
C.裝飾材料是居室空氣污染的源頭之一
D.應用離子交換樹脂既可軟化硬水,又可殺菌消毒
28、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化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構成人體蛋白質的20多種氨基酸都能通過人體自身合成
B.維生素C高溫時容易被破壞,所以不宜熱鍋爆炒蔬菜
C.可用燃燒的方法鑒別真絲圍巾和合成纖維圍巾
D.某些鐵鹽溶于水生成的Fe(OH)3膠體,可除去水中的懸浮顆粒等雜質
29、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材料層出不窮。下列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
A.鋼化玻璃 B.聚四氟乙烯
C.鈦合金 D.生物陶瓷
30、下列關于化學與社會、生活、自然的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廢舊電池必須回收集中處理,主要是為了防止重金屬污染
B.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主要是為了防止藻類瘋長而導致水質惡化
C.燃煤進行必要的脫硫處理,主要是為了減少SO2對空氣的污染
D.月餅包裝盒內有一小袋硫酸亞鐵,主要是為了給吃月餅的人補鐵
31、下列綜合治理“白色污染”的各種措施中,最有前景的是( )
A.填埋或向海里傾倒處理
B.開發研制降解塑料
C.積極尋找紙等纖維類制品替代塑料
D.熱分解或熔融再生利用
32、空氣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資源。為改善空氣質量而啟動的“藍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藍天工程”建設的是( )
A.加大石油、煤炭的開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應量
B.實施綠化工程,防治揚塵污染
C.研制開發燃料電池汽車,消除機動車尾氣污染
D.推廣石油燃煤脫硫技術,防治SO2污染
33、減少室內空氣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確的是( )
A.在室內種植蘆薈、常青藤等植物
B.室內有異味時,要及時噴灑香水覆蓋異味
C.經常敞開窗戶進行通風換氣
D.不要隨意對室內裝飾
34、下列有關食品添加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后食物的營養更豐富
B.天然食品添加劑比化學合成品安全可靠
C.食品添加劑的作用是使食品更好看
D.在食品包裝的標簽配料表上應注明食品添加劑的名稱
35、吸煙有害健康,下列不屬于煙草燃燒釋放的煙霧中含有的有害物質的是( )
A.尼古丁 B.CO和醛類 C.SO2 D.苯并(a)芘
第二卷(30分)
二、填空
36、(6分)人體缺乏某些營養素可能引起身體的一些疾病,請用序號填空:①甲狀腺腫大、②齲齒、③貧血、④夜盲癥、⑤佝僂病或骨質疏松、⑥牙齦出血。
缺乏的營養素
維生素A
維生素C




可能引起的疾病
37、(10分) (1)蛋白質、淀粉、脂肪是三種重要的營養物質,其中_______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的是__________(填標號,下同),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_。①葡萄干 ②蘋果 ③牛奶 ④米飯 ⑤大豆
(3)維生素是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之一。在雞蛋、蔬菜、大米等食物中,富含維生素的是___________。
(4)Fe、H和Na三種元素中,屬于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
38、(4分)(1)“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該消毒液無色,對某些有色物質具有漂白作用,它的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KMnO4”或“NaClO”)。
(2)在某病人的尿樣中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后有紅色沉淀生成,說明該尿樣中含有____________(“葡萄糖”或“蛋白質”)。
39、(6分)金屬防腐的常用方法有:A、覆蓋油脂;B、覆蓋油漆;C、覆蓋塑料;D、電鍍金屬;E、電化學保護法;F、制成不銹鋼。請為下列鋼鐵制品選擇一種適當的防銹方法(填寫序號)。
鋼鐵制品
手術刀
電線
自行車的鋼圈
鐵鉗的轉動部位
海水中的鋼閘門
郵筒
防銹方法
40、(4分)(1)氫氧化鋁[Al(OH)3]是一種治療胃酸(含鹽酸)過多的藥物,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反應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減少煤燃燒產生的SO2對大氣造成的污染,可向煤中加入適量石灰石。石灰石與煤燃燒時產生的SO2及空氣中的O2反應,生成CaSO4和CO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學試題(文科)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70分,每題2分)
二、填空(30分)
36、(6分,每空1分)
缺乏的營養素
維生素A
維生素C




可能引起的疾病






37、(10分,每空2分)
(1)脂肪;
(2)③⑤,④;
(3)蔬菜;
(4)Fe。
38、(4分,每空2分)(1)NaClO;(2)葡萄糖。
39、(6分,每空1分)
鋼鐵制品
手術刀
電線
自行車的鋼圈
鐵鉗的轉動部位
海水中的鋼閘門
郵筒
防銹方法
F
C
D
A
E
B
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理)試題
(滿分:100分 完卷時間:90分鐘)
本卷所需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l—35.5 Cu—64
第I卷(選擇題48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
1、下列反應的能量變化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是( )
  A.鋁粉與氧化鐵的反應???? B.鈉與冷水反應
C.鋅片與稀硫酸反應???? D.氯化銨與消石灰的反應
2.某溫度時,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數K=a, 則此溫度下,NH3(g) 3/2H2(g)+1/2N2(g)的平衡常數為( )
A.aˉ1/2 B. 1/2a C.a1/2 D.aˉ2
3.在鋼鐵腐蝕過程中,下列五種變化可能發生的是( )
 ①Fe由+2價轉為+3價 ②O2被還原、 ③產生H2、
④Fe(OH)3失水形成Fe2O3·xH2O、 ⑤雜質碳被氧化
A.①②③④   B.只②③④  C. 只①②  D.①②③④⑤
4.在密閉容器發生下列反應aA(g) cC(g)+dD(g),反應達到平衡后,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一半,當再次達到平衡時,D的濃度為原平衡的1.8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的轉化率變大 B.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D的體積分數變大 D.a < c+d
5.如下圖所示,△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說法或表示式正確的是( )
A. C(s、石墨)=C(s、金剛石),該反應的焓變為負值
B. 石墨的穩定性弱于金剛石
C.石墨和金剛石的轉化是物理變化
D. 1 mol石墨的總鍵能比1 mol金剛石的總鍵能大1.9 kJ
6.一定條件下反應2AB(g) A2(g)+B2(g)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
A.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A2,同時消耗2n molAB
B.容器內,3種氣體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不隨時間變化
7.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 ΔH<0達到平衡,當單獨改變下列條件后,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加催化劑,v正、v逆 都發生變化,且變化的倍數相等
B.加入氬氣,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數大于v逆增大的倍數
C.加壓,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數大于v逆增大的倍數
D.降溫,v正、v逆都減小,且v正減小的倍數小于v逆減小的倍數
8.用惰性電極電解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實驗裝置如圖①。電解過程中的實驗數據如圖②,橫坐標表示電解過程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縱坐標表示電解過程中產生氣體的總體積(標準狀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解過程中,b電極表面先有紅色物質析出,后有氣泡產生
B.a電極上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2H+ +2e- = H2↑和 4OH--4e- = 2H2O + O2↑
C.從P到Q點時收集到的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12g·mol-1
D.曲線0~P段表示H2和O2混合氣體的體積變化,曲線P~Q段表示O2的體積變化
9.X、Y、Z、M代表四種金屬元素。金屬X和Z用導線連接放入稀硫酸中時,X溶解,Z極上有氫氣放出;若電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時,Y先析出;把金屬X分別浸入M2+和Y2+的鹽溶液中,只有金屬Y析出。則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
A.X>Z>M>Y B.M>X>Z>Y
C.X>Y>Z>M D. X>Z>Y>M
10.經一定時間后,可逆反應aA(g)+bB(g) cC(g)中物質的含量A%和C%隨溫
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在T1、T3溫度時達到化學平衡
B.該反應在T2溫度時達到化學平衡
C.該反應的逆反應是放熱反應
D.升高溫度,平衡會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11.在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給定物質A、B、C的量,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建立的化學平衡:aA(g) + bB(g) cC(g),符合下圖所示的關系(c%表示混合氣中產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溫度,p表示壓強,t表示時間)。在圖中,Y軸是指( )
A.平衡混合氣中物質A的百分含量 B.平衡混合氣中物質B的百分含量
C.平衡混合氣的平均摩爾質量 D.平衡混合氣的密度
12.高鐵電池是一種新型可充電電池,與普通高能電池相比,該電池能長時間保持穩定的放電電壓。高鐵電池的總反應為:
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放電時負極反應為:Zn-2e-+2OH-===Zn(OH)2
B.充電時陽極反應為:Fe(OH)3-3e-+5OH-===FeO+4H2O
C.放電時每轉移3 mol 電子,正極有1 mol K2FeO4被氧化
D.放電時正極附近溶液的堿性增強
13.關于下列裝置說法正確的是 (  )
A.裝置①中,鹽橋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B.裝置②工作一段時間后,a極附近溶液的OH–的濃度增大
C.用裝置③精煉銅時,c極為粗銅
D.裝置④中電子由Zn流向Fe,裝置中有Fe2+生成
14.在一定條件下,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2SO2 (g)+O2(g) 2SO3(g),反應過程中某一時刻測得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可能出現的數據是( )
A.C(SO3)=0.4mol·L-1 B.C(SO3)=C(SO2)=0.15 mol·L-1
C.C(O2)=0.3mol·L-1 D.C(SO3)+C(SO2)=0.4 mol·L-1
1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凡是放熱反應都是自發的,吸熱反應都是非自發的
B.在反應A(g)+3B(g)=2C(g)+2D(g) 的速率測定實驗中,分別測得反應速率如下:v(A)= 0.15mol·L—1·s—1 , v(C)= 0.3 mol·L—1·s—1 ,則用C來表示反應進行的速率更快。
C.反應HCl ( aq ) + NaOH ( aq ) = NaCl ( aq ) + H2O ( l ) △H < 0,在理論上能用于設計原電池?
D.如下圖所示,在一U型管中裝入含有紫色石蕊試液的Na2SO4溶液,通直流電,一段時間后U型管內會形成一個倒立的三色“彩虹”,從左到右顏色的次序是.紅、紫、藍
16. 某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X(g)+3Y(g) 2Z(g);ΔH<0。如下圖表示該反應的速率(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t2、t3、t5時刻外界條件有所改變,但都沒有改變各物質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t4~t5時間內,X的轉化率最低
B.t3時降低了壓強
C.t5時升高了溫度
D.t2時加入了催化劑
第Ⅱ卷(共52分)
17.(12分).I.(6分)把煤作為燃料可通過下列兩種途徑:
途徑Ⅰ C(s)+O2(g)=====CO2(g);ΔH1<0 ①
途徑Ⅱ 先制成水煤氣:
C(s)+H2O(g)=====CO(g)+H2(g);ΔH2>0 ②
再燃燒水煤氣:
2CO(g)+O2(g)=====2CO2(g);ΔH3<0 ③
2H2(g)+O2(g)=====2H2O(g); ΔH4<0 ④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途徑Ⅰ放出的熱量理論上_________(填“>”“ =”或“<”)途徑Ⅱ放出的熱量。
(2)ΔH1、ΔH2、ΔH3、ΔH4的數學關系式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① C(s(+O2(g(=CO2(g(; (H=—393.5 kJ·mol(1
② 2CO(g(+O2(g(=2CO2(g(; (H=(566 kJ·mol(1
③ TiO2(s(+2Cl2(g(=TiCl4(s(+O2(g(; (H=+141 kJ·mol(1
則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 。
Ⅱ.(6分)(1) 在25℃、101 kPa下,1 g液態甲醇(CH3OH)燃燒生成CO2和液態水時放熱22.7 kJ,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應為 。
(2).由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1 mol液態水時放熱285.8 kJ,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若1g水蒸氣轉化成液態水放熱2.444 kJ,則反應2H2(g) + O2(g) === 2H2O(g)的△H= 。
18.(14分)Ⅰ.鋼鐵工業是國家工業的基礎。請回答鋼鐵腐蝕、防護過程中的有關問題。
請寫出鋼鐵在堿性、潮濕的環境下發生電化學腐蝕正極的電極反應式:?????? ??? 下列哪個裝置示意圖可防止鐵棒被腐蝕??????????????。
Ⅱ.某同學利用CuSO4溶液,進行以下實驗探究。
①圖1是根據反應Zn+CuSO4===Cu+ZnSO4設計成的鋅銅原電池。Cu極的電極反應式是     ,鹽橋中是含有瓊膠的KCl飽和溶液,電池工作時K+向    移動(填“甲”或“乙”)。
②圖2中,Ⅰ是甲烷燃料電池(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的結構示意圖,該同學想在Ⅱ中實現鐵上鍍銅,則b處通入的是    (填“CH4”或“O2”),a處電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式是     ;當銅電極的質量變化3.2 g,則消耗的CH4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L。

19.(16分)恒溫時,將2molA和2molB氣體投入固定容積為2L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 2A(g) + B(g) xC (g) + D(s),10s時,測得A的物質的量為1.7mol,C的反應速率為0.0225mol·L—1·s—1;40s時反應恰好處于平衡狀態,此時B的轉化率為20%。請填寫下列空白:(1)x =
(2)從反應開始到40s達平衡狀態,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3)平衡時容器中B的體積分數為
(4)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數值是
(5)下列各項能表示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是
A.消耗A的物質的量與生成D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B.容器中A、B的物質的量 n(A)∶n(B) =2∶1
C.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D.壓強不再變化
E.氣體密度不再變化
(6)在相同溫度下,若起始時c(A)=5 mol·L-1,c(B)=6mol·L-1,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測得A的濃度為3mol·L-1,則此時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 (填“是”與“否”),此時V(正) V(逆)(填“>”“=”或“<”)。
20.(10分) 在室溫下,化學反應I–(aq) + OCl–(aq) = OI–(aq) + Cl–(aq)的反應物初始濃度、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初始濃度及初始速率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實驗編號
I–的初始濃度
(mol·L-1)
OCl–的初始濃度
(mol·L-1)
OH–的初始濃度
(mol·L-1)
初始速率v
(mol·L-1· s-1)
1
2 × 10–3
1.5 × 10–3
1.00
1.8 × 10–4
2
a
1.5 × 10–3
1.00
3.6 × 10–4
3
2 × 10–3
3 × 10–3
2.00
1.8 × 10–4
4
4 × 10–3
3 × 10–3
1.00
7.2 × 10–4
已知表中初始反應速率與有關離子濃度關系可以表示為v= k [I–]1 [OCl–]b [OH–]c(溫 度一定時,k為常數)
①為了實施實驗1,某同學取5mL0.02mol·L-1碘化鉀溶液、5mL0.015 mol·L-1次氯酸鈉溶液、40mL某濃度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反應。則該氫氧化鈉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 _______ _________ mol·L-1(2分)
②實驗2中,a= (2分)
③設計實驗2和實驗4的目的是 ;(2分)
④計算b、c值:b= ;c= (2分)
⑤若實驗編號4的其它濃度不變,僅將溶液的OH–的初始濃度變為0.1mol·L-1,反應的初始速率v= (mol·L-1· s-1)。(2分)
高二年級期中考試化學試卷(理科)參考答案、評分標準
第I卷 選擇題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16*3=48)。
第Ⅱ卷(共52分)
17.I.(6分)(1) 等于 (2 ) ΔH1 = ΔH2 +(ΔH3+ΔH4)/2 (3) -80 kJ·mol(1
Ⅱ.(6分)(1)2CH3OH(l)+3O2(g) === 2CO2(g)+4H2O(l) ?H= -1452.8 kJ·mol-1
或CH3OH(l)+3/2O2(g) === CO2(g)+2H2O(l) ?H= -726.4 kJ·mol-1
(本題2分,狀態沒注明,不給分,?H符號,熱值,單位錯各扣1分,)
(2)H2(g) +1/2 O2(g) ===H2O(g) (H=-285.8 kJ·mol(1; ΔH= - 483.6 kJ·mol(1
18(14分)Ⅰ. O2+2H2O+4e-=4OH- B D
Ⅱ . ①Cu2++2e-===Cu 乙 
② O2 CH4-8e-+10OH-===CO32-+7H2O  0.28 L 
19.(16分)
(1)3 (2分) (2)0.01mol·L—1·s—1 (2分) (3)40% (2分)
(4) (2分) 0.75(2分)
(5)CE (2分) (6)否 大于(各2分)
上杭縣重點中學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文)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計6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詩經》里為何沒有趙國的詩歌( )
A.趙國偏遠,孔子不曾到達
B.趙國與魯國當時是敵對的兩個國家
C.孔子游說趙國時,趙王對孔子無禮
D.當時諸侯國中沒有趙國
2、《顏淵篇》記載顏淵、仲弓、司馬牛三人 “問仁”,孔子有三種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問“聞斯行諸”,孔子的答復竟完全相反。這說明孔子( )
A.孔子也不明確答案 B.偏愛某些學生
C.有教無類 D.因材施教
3.下列選項直接體現“仁政”思想的是
A.“過猶不及,和而不同” B.“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C.“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D.“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4.“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持這一觀點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 墨子 C.老子 D.韓非子
5.某歐洲文化旅游團在一所中學圖書館參觀時問學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這句話反映的思想,最早見于中國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 )
A.Kong Qiu?????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6.據說,孔子曾向一位智者請教“救世”之道,智者卻一言不發,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然后席地而眠。孔子若有所悟,作揖告辭。你認為孔子請教的這位智者最有可能代表哪個流派? ( )
A.法家 B.墨家 C.道家 D.陰陽五行家
7.“愛是世界最美麗的語言”。春秋末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提出“仁者愛人”,戰國時期墨家學派創始人墨翟提出“兼愛”,兩者相比,墨子更注重 ( )
A.調節人際關系 B.無等級名分差別
C倡導重義輕利 D.講求實際功利
8.閱讀下列兩段文字:“賞刑明,則民盡死;民盡死,則兵強主尊。”(《飾邪》)“凡賞罰之必者,勸禁也。賞罰敬信,民雖寡,強。”(《六反》),這段材料反映了 ( )
A.孟子的“仁政”學說 B.莊子的“齊物”觀點
C.墨子的“兼愛”思想 D.韓非子的法治強國思想
9、西漢中期,有一位書生欲長安投考太學,他作考試準備時所必學的內容不包括
A.《詩經》   B.《韓非子》  C.《禮記》  D.《春秋》
10.“理學注重氣節、品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以下言論符合該觀點的是
A.“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
B.“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
C.“圣人不曾高,眾人不曾低”
D.“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11.宋明理學普遍倡導“存理去欲”的修養論,“格物”、“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圣”的境界論,“齊家平天下”的功名論,其根本出發點是
A.修身養性,提高個人修養    B. 規范秩序,維護封建統治 
C. 培養經世致用的人才 D.樹立理學的統治地位
12. “四書五經”作為儒家經典的合稱,最早出現于
A.春秋戰國時期 B.兩漢時期
C.明清時期 D.宋元時期
13. 李贄在談及《藏書》時說:(此書)“顛倒千萬世之是非”“見解與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贄這樣說是因為該書
A.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B.向封建正統思想提出挑戰
C.指斥封建等級觀念 D.抨擊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
14.明清之際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與宋明理學家在無私無畏、襟懷磊落等精神上一脈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異,最大差別是前者
A.認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為無道之君
C.抨擊君主專制 D.提倡法治和眾治
15. 傳統文化強調人要奮發有為,勇于擔當。下列名句中體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有
①樹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節 ②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憂國 ④天下興亡,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 ⑤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 ①②④⑤
16.明政府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罪名將李贄迫害致死。下列不屬于其“罪證”的是?
A.揭露道學家“陽為道學,行若狗彘”
B.主張“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C.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
D.指責皇帝“以一人疑天下,以一人私天下”
17. 在宋元明清時期的中國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都出現藝術內容世俗化的傾向。其共同根源在于
A.傳統文化的影響 B.社會思潮的變化 C.社會上層的倡導 D.商品經濟的發展
18.某公司有一匾額如下圖,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①匾文的觀點出自于道家 ②匾文的字體使用的是篆書
③匾額落款的時間采用的是干支紀年法 ④匾額彰顯了該公司的發展理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某學習小組以“中國印刷術的發展歷程”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收集到了歷史資料唐代《金剛經》卷子,該資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號)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樣。四位同學各抒已見,你認為其中最恰當的說法是??
A.資料卷末的紀年說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術
B.印刷術是宋代畢升發明的,此件可能是偽造的
C.這一資料證明唐代已開始印刷術的發明與研究
D.佛教的傳入是印刷術產生的根本原因
20.中國古代文學主流表達形式經歷了賦—詩—詞—曲—小說的變化趨勢。這種趨勢反映
①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②科舉考試內容的變化 ③城市經濟的繁榮 ④通俗文學的蓬勃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這里所說的“影響”主要是指
A.奠定了中國古代文明古國的地位 B.促進了歐洲社會制度的轉型
C.推動了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絕的狀態
22.漢武帝《秋風辭》“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中所思念的“佳人”,與屈原
《思美人》“思美人兮,攬涕而佇眙。媒絕而路阻兮,言不可結而詒”中的美人都是一種托喻。屈原筆下的“美人”主要表達
A.作為政治改革家的“美政”理想 B.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
C.強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膽的懷疑精神D.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
23.在學完《中國古代文學成就》后,同學小吳得到如下結論和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A.戰國時期的《詩經》由孔子編著,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B.楚辭和漢賦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兩大源頭
C.《水滸傳》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D.唐詩和宋詞分別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征
24.后人之所以稱杜甫的詩為“詩史”,主要由于
A.杜甫游歷和描寫了中國的大好河山 B.杜甫的詩反映了唐由盛轉衰時期的社會現實
C.杜甫抨擊了社會的黑暗現實 D.杜甫是一位“苦難詩人”和歷經滄桑的時代歌手
25.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銘文的青銅器、楷書書寫的《道德經》、行書書寫的關漢卿《竇娥冤》、隸書刻寫的竹簡。他最可能是何時何地的商人?
A.東漢的洛陽?   B.唐末的長安    C.北宋的東京 ? D.明初的南京
26.2010年10月31日晚,上海世博會勝利閉幕,同時決定中國館將續展半年。中國館展出的是動態的電子版《清明上河圖》,其原作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北宋汴京城內外社會生活和習俗,“折射出了時代的風采”。“時代的風采”指
A.農業占據主導地位 B.北宋風俗畫的寫實精神
C.手工業者人數眾多 D. 北宋城市商品經濟的發達
27.既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又是“宋四家”之一的是
A.米芾 B.蘇軾 C.辛棄疾 D.陸游
28.據載,三慶班于1790年進京為乾隆祝壽,后為乾隆帝所寵愛。因為臣下所議論,道光帝將他們驅逐出宮。徽班從此在北京民間繼續演出,廣受歡迎。新中國成立前京劇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是
A.產生在全國政治文化中心  B.受統治階級的推崇
C.融合吸收了多個劇種曲調  D.京劇藝術的大眾化
29.西方學者稱科舉制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是“世界各國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這主要是因為科舉制度
A.有利于擴大封建統治的社會基礎
B.將讀書與做官聯系起來,可以提高官員的文化素質
C.利用考試的辦法來選拔各級官吏,有利于選賢任能的公平競爭
D.營造了尊師重教、勤奮學習的社會氛圍
30.閱讀以下當時人對某一著述的評論:評論一:“百年喜讀樽前兆,萬里驚看海外文”;評論二:“其書羅列甚遠之國,指掌形勢可謂奇書”;評論三:“欲制夷患,比籌夷情,尤為有用之書”。據上述評論推斷此書最有可能是?
A.《海國圖志》 B.《資政新篇》 C.《天演論》 D.《變法通議》
31.張之洞在《勸學篇》說:“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不必盡索之于經文,而必無悖于經文。”下列主張已經突破張之洞觀點的是( )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師夷長技以自強”
C.“忠信為甲胄,禮義為干櫓” D.“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
32.史學家陳旭麓認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極大的困難中產生的。一百數十年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鴉片戰爭后,漸知諸事不如人,只有學習西方。第二次則是反思何以學了西方仍然失敗。”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諸政治實踐開始于
A.第二次鴉片戰爭后 B.抗日戰爭后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 D.甲午中日戰爭后
33.陳獨秀在《新青年》第五卷中談及中西文化時說:“無論政治學術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國法子,絕對是兩樣”,“好像水火冰炭,斷斷不能相容”。對此觀點認識不正確的是
A.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 B.正確評價了傳統文化的歷史作用 C.承認文化的時代性和社會差異性 D.儒家文化傳統已不適應現代社會
34.陳獨秀在《舊思想與國體問題》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發生, 民主共和可以安穩……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 一一洗刷干凈不可。”為此而發起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的主要功績是
A.推翻了封建專制政體 B.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C.推動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
35.與國共十年對峙時期相比,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成熟體現在
A.形成完整革命理論 B.建立農村人民政權C.獨立開展武裝斗爭D實行戰略轉移
36.孫中山在遺囑中說:“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這段話的核心主張是
A.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 B.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C.“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D.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37.辛亥革命時期,許多革命志士通過改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志向。胡漢民原名衍鴻,后改名漢民,表示自己是堂堂大漢之民;蔡元培本字鶴卿,后改字孑民,表示為炎黃的孑遺之民。這一現象表明
A.民主共和已經成為全體中國人的共識B.實業救國已經成為重要的社會思潮
C.“西學東漸”開始進入制度層面 D.推翻滿清統治已經是人心所向
38.《西方文明對中國的沖擊及中國文明的嬗變》一文說:“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洋務運動只不過剪斷了一些枝葉,辛亥革命則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但是樹斷了,樹墩還在,一般的樹只要樹墩還在,還是可以萌發”。為了不讓這棵大樹“樹墩”繼續“萌發”,有識之士掀起了?
A. 維新變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39.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對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所起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
①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 ②推動了中華民國的建立
③指導了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的制定 ④推動了國民大革命的發展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0.毛澤東的下列思想,按其產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②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③工農武裝割據 ④人民民主專政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40分】
二、非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
41、(8分)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 孔子聚徒講學,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學子“貧且賤”,沒有社會地位。
材料二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三 “是以方其幼也,不習之于小學,則無以收其放心,養其德性,而為大學之本。及其長也,不進之大學,則無察其義理,措之事業而收小學之成功……”
——朱熹《大學或問》
材料四 “昔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墟!”
——顧炎武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歸納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2分)。
(2)根據材料二歸納董仲舒的思想主張。(2分)
(3)根據材料三說明朱熹在修養論上的主張。(2分)
(4)根據材料四說明顧炎武在治學上的主張。(2分)
42.閱讀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蘭芝被休(強迫離婚)后: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薄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時期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節選
材料二 “閩中少婦喪夫,不能存活,則遍告之親戚,言將以某日自裁(自殺),而為之親戚者,亦引為榮,則鳩(籌)資為之治槥(音慧,意為小棺材)。前三日,彩輿鼓吹,如迎神人。少婦冠帔袞服,端坐輿中,游歷坊市,觀者如堵,有力者設宴飲之,……三日游宴既盡,當路結彩棚,懸彩繩其上,少婦辭別親戚,慨然登臺,履小凳,以頸就繩而歿,萬眾拍手稱美。 ——林紓《畏廬瑣記》
材料三 《古今圖書集成》統計的烈女節婦人數
唐代
宋代
明代
51人
267人
36000人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 ──《朱子語類》明清時代,《內訓》、《古今列女傳》、《規范》等女教讀物鋪天蓋地,明清帝王都曾下過不少諸如此類的詔書、制文。
材料四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認為,中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學所以不能實現,是由于封建倫理道德的嚴重束縛所致。陳獨秀尖銳地指出:以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封建倫理道德,阻礙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和社會的進步。李大釗發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保護君主政治之偶像”。……對于不合時宜的舊道德,“雖冒毀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馬尚斌等《中國近代史教程》
請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依據材料一回答,人們(南北朝時期)對婦女再婚持何態度?并說明依據。(3分)
(2)依據材料二,概括寡婦殉難的原因。(2分)
(3)依據材料三,分析“烈女節婦”唐代少而宋朝至明清增多的原因。(3分)
(4)依據材料四說明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是如何評價儒家思想的?(2分)?
43.(11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據英國學者羅伯特·坦普爾《中國──發明和發現的國度》一書統計,現代世界賴以建立的基本的發明創造,幾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國,如下表  
年代
科技發明(件)
中國
世界其他國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英國著名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寫道:“在公元3世
紀到13世紀之間,中國曾保持令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技術水平,那時中國的
發明和發現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這一點可以毫不費力地加以證明。……但16世紀
以后,歐洲誕生了近代科學,中國的文明卻沒有能夠產生與歐洲相似的近代科學。”科
學史上把這個問題稱為“李約瑟難題”
回答問題:
(1)根據材料一、二說明中國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變化情況。(2分)
(2)結合課本知識,分析四大發明對歐洲歷史發展的貢獻。(3分)
(3)你認為3至13世紀“中國的發明和發現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明清時期中國為什么不能產生與歐洲相似的近代科學?(3分)
44、(11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嚴復:“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國者斯民之公產也,王侯將相者,通國之公仆隸也”。 “自秦以來,為中國之君者,皆其尤強梗者也,最能欺奪者也”。 “然則及今而棄吾君臣可乎?曰是大不可。何則?其時未至,其俗未成,其民不足以自治也。彼西洋之善國且不能,而況中國乎?”
材料二 孫中山:“目前中國的制度以及現今的政府絕不可能有什么改革,也不會搞什么改革,只能加以推翻,無法進行改良。” “共和者,我國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遺業也。不僅共和政體完全適合于中國,而且茍有豪杰之士起而倒清虜之政府,代敷善政,約法三章,慰其饑渴,庶愛國之士可以奮進,進取之氣可以振起也。”
材料三 陳獨秀:“袁世凱之廢共和復帝制,乃惡果非惡因;乃枝葉之罪惡,非根本之罪惡。若夫別尊卑,重階級,主張人治,反對民權之思想之學說,實為制造專制帝王之根本惡因。吾國思想界不將此根本惡因鏟除凈盡,則有因必有果,無數廢共和復帝制之袁世凱,當然接踵應運而生,毫不足怪。”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歸納嚴復的政治主張,他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材料原句)(5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孫中山的政治主張有那些?(2分)
(3)結合材料分析,陳獨秀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認識有何進步?這表明先進的中國人在學習西方問題上有何深化?(4分)
高二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卷(文科)考試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
二、非選擇題:(41題8分;42題10分;43題11分;44題11分;總計40分)
41.(8分)
(1)創辦私學;有教無類,培養眾多人才。(2分)
(2)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分)
(3)區分教育的“小學”和“大學”兩個階段,強調日積月累和循序漸進。(2分)
(4)經世致用,注重實學。(2分)
42.(10分)
(1)認為婦女再婚正常(1分)。因為官僚貴族子弟爭娶蘭芝(1分),阿兄(親屬)認可(1分)。
??(2)生活困難,難以生存(1分);社會觀念鼓勵,認為非常榮耀(1分)。
??(3)唐朝社會風氣相對開放(封建禮教觀念不強)。(1分)宋明理學發展,強調三綱五常(1分)明清統治者不斷強化對婦女守節的推崇和提倡。(1分)?
??(4)評價: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認為,儒家倫理道德阻礙了民主科學的實現,儒家思想維護君主專制制度,必須摧毀儒家舊道德。(2分)
44.(11分)
(1)主張:反對君主專制和民主共和制,實行君主立憲制;(3分)
理由:君主專制獨裁;實行民主共和制的時機不成熟;民智未開,百姓不能自治;西方國家的經驗教訓。(答出兩點即可,2分)
(2)暴力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2分)
(3)儒家思想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的工具,只有徹底批判儒家思想,才能根除封建君主專制制度。(2分)深化:由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上升到思想文化層面。(2分)
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理)試題
第Ⅰ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耕田讀書”,這是清朝大學士紀曉嵐寫的一副對聯,高度練達,既提出做人的要求,又道出人生的境界。那時讀書主要是學習( )
A.老莊之學 B.孔孟之道 C.墨家學說 D.耕作技術
2.“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說這段話的應該是( )
A.朱熹 B.孟子 C.董仲舒 D.荀子
3.“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渣渣……”該歌曲中所反映的戲劇形式是( )
A.南戲 B.越劇 C.京劇 D.閩劇
4.康梁維新思想的主要貢獻是( )
A.確立中體西用的治國主張 B.倡導學習西方科學技術
C.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 D.宣傳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5.把進化論介紹到中國,并整整影響了一代人的世界觀的譯著是( )
A.《四洲志》 B.《海國圖志》
C.《天演論》 D.《庶民的勝利》
6.20世紀20年代,孫中山順應歷史潮流,將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的“新”主要表現在( )
A.提出反對帝國主義 B.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權
C.提出“創立民國” D.提出“平均地權”
7.甲骨文最早是在下列哪種物品上發現的( )
A.青銅器 B.墓碑 C.藥材 D.竹簡
8.體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并指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的理論成果是( )
A.三民主義 B.毛澤東思想
C.鄧小平理論 D.“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9.20世紀50年代后期,中國電影事業出現蓬勃發展的局面,最主要原因是( )
A.“大躍進”運動的推動 B.西方思想文化的影響
C.“雙百”方針的實施 D.“一五計劃”取得重大成就
10.18世紀的法國,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盲從統治者的說教,學會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他們思考的問題與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時期相比,突出表現在( )
A.批判神權統治 B.宣揚人性解放
C.構建理性王國 D.倡導思想自由
11.“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當若繁為攻伐,此實天下之巨害也。”這一觀點出自先秦(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12.西漢儒學經董仲舒改造后與孔孟儒學的最主要區別是( )
A.神話封建統治 B.宣揚“仁政“思想
C.宣揚“民本”思想 D.反對苛政刑殺
13.中國古代文學主流表達形式經歷了賦——詩——詞——曲——小說的變化趨勢。與這一趨勢發展無關的是( )
A.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B.市民階層的擴大
C.城市經濟的發展 D.通俗文學的發展
14.中華民國國歌唱到:“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建大同……”這里所說的“吾黨所宗”的核心是( )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建立民國 D.平均地權
15.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式開辟的標志是( )
A.《解放思想,事實求實,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
B.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C.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
D.中共十五大上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概念
16.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中共中央提出并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奠定理論基礎的是( )
A.“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
B.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
C.“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
D.中共中央《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
17.以下語句體現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內涵的是( )
A.國家和君權是上帝的創造物 B.上帝的偉大是人不能企及的
C.上帝隨意創造和毀滅一切 D.人類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
18.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說,其思想核心是指權力的( )
A.制約與平衡 B.互相獨立 C.分散 D.互相牽制
19.全球因焚燒礦物燃料而釋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節節攀升,產生的溫室效應必然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這種現象的出現起始于( )
A.經典力學體系的形成 B.蒸汽機的大量使用
C.發電機等發明的出現 D.人類對核能的利用
20.“這個畫派的畫家摒棄了傳統的光影、透視和平面表現等技巧,另辟蹊徑,僅以幾何圖形來構筑意象。”“這個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
A.莫奈 B.凡·高 C.畢加索 D.達·芬奇
21.“仁”的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進步意義主要是( )
A.滿足了大國爭霸的政治需要 B.成為各國變法的理論基礎
C.有利于維護奴隸制,反對社會變革 D.有利于抑制統治者的暴政
22.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 )
A.宣傳變法思想 B.促進思想解放 C.“師夷長技以制夷” D.實行君主立憲
23.有人向孔子討教怎樣執政,孔子告訴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見,孔子提倡( )
A.多換位思考來善待別人 B.建設貴賤有序的制度
C.實行仁政是執政的訣竅 D.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
24.李贄、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戰正統,提倡個性,批判專制等主張,產生的根源在于( )
A.他們具有憂國憂民的情懷 B.明清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
C.受到西方啟蒙思想的影響 D.李贄反對君主專制的表率
25.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曾說:“每當人們在中國文獻中查找任何一個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主要焦點就在宋代。”我國宋代重大科技成就是( )
①造紙技術的發明 ②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③指南針的廣泛使用 ④火藥的廣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6.“倫乃……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這一歷史現象發生在( )
A.春秋 B.戰國 C.秦 D.東漢
27.“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與該詩反映的現象有關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察舉制
28.一戰期間,陳獨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為對象的刊物,發刊詞有這樣兩句話:“篤古不變之族,日久衰亡;日新求進之族,方興未已。”作者“求變”主要針對( )
A.思想觀念 B.軍事技術 C.經濟組織 D.教育制度
29.“現代神農尊姓袁,赤誠稼穡澤宇寰。糧豐為飽九州眾,果碩施恩四海餐。”該詩所贊的“現代神農”是指( )
A.袁紹 B.袁崇煥 C.袁隆平 D.袁世凱
30.科技進步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下列現象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第二位的是( )
A.機器轟鳴,鐵路速度 B.車馬勞頓,家書萬金
C.在線購物,網絡訂票 D.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第Ⅱ卷
二、非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31.(8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韓非子·有度》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東西方向)《鬼谷子·謀》稱:“鄭(國)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 據《萍洲可談》載,北宋時有人在廣州看到“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
材料三 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中說:“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的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材料四 魯迅在《電的利弊》中說:“外國用火藥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
請回答:
(1)材料說明司南最遲發明于何時?司南和指南針在哪些方面發揮了辨別方向的功能?
(2)應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內容?
(3)材料四中,魯迅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什么問題?
(4)指南針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同用途說明了什么?
32.(8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孫中山
材料二 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就是說,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根據。
——毛澤東《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
材料三 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請回答:
(1)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材料一闡發為什么?后來這一思想又得到了怎樣的發展?
(2)根據材料二,說明毛澤東在民主革命時期是如何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
(3)從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提出革命理論的過程來看,體現了怎樣的基本原則?
33.(8分)在人類思想文化發展進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明區域
人物
觀點或名言
古代希臘
普羅塔戈拉
人是萬物的尺度
蘇格拉底
認識你自己
中國古代
孔子
仁者愛人
孟子
民貴君輕、人性本善
材料二 伏爾泰說:“這個地球上曾有過得最幸福、并且人們最值得尊敬的時代,那就是人們遵從孔子法則的時代。”……他還說中國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追本朔源,本志同人本來無罪,只因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幾條滔天的大罪。……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
——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
請回答:
(1)在材料一的“觀點或名言”中,這些中外思想家共同關注的對象是什么?對此,18世紀的伏爾泰提出什么主張?
(2)材料二體現的人文主義觀點是什么?伏爾泰推崇孔子的目的是什么?這實際上體現了當時哪場運動的思想主張?
(3)材料三,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倡導的西方思想是什么?這場運動在哪些方面對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產生了影響?
(4)綜合上述材料,歸納中外思想發展進程中呈現出的主要特點。
34.(8分)在中華文明演進的歷程中,產生了眾多杰出的思想家,其深邃思想和理論,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的發展,也影響了世界文明發展的進程。
閱讀下列有關資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道①千②乘之國,敬事③而信,節用而愛人,使④民以時⑤。
——《論語·學而篇》
注:①道:治理。 ②乘:兵車。 ③敬事:敬,認真;事,政事。 ④使:役使 ⑤時:時令、農時。
(1)這番華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 為了減少地主對于抗日的阻力,只實行減租減息①,不取消地主的土地所有權,同時又獎勵地主的資財向工業方面轉移,并使開明士紳和其他人民的代表一道參加抗日的社會工作和政府工作。對于富農,則鼓勵其發展生產。,
——毛澤東《論聯合政府》(1945年)
注:①減租減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陜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根據地實行的減輕農民所受地租和高利貸剝削、但不改變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種土地政策。
(2)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作出“減租減息”這一決策的根本目的何在?這一決策體現了毛澤東思想的哪些豐富內涵?
材料三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1992年)
(3)鄧小平的這番話闡明了什么問題?他的這一思想對黨的決策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
35.(8分)中國近代化是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艱難探索救國之路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是。……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
——梁啟超《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
材料二 西洋近代文明能夠滿足人類心靈上的要求的程度,遠非東洋舊文明所能夢見。
——胡適《我們對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先進中國人為解決“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別進行了哪些探索。
(2)胡適等為解決“文化”上的不足,學習“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張有哪些?胡適對“西洋近代文明”和“東洋舊文明”的態度有何不同?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二、非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31.(8分)(1)時間:戰國。功能:生產(或采玉)、導航、迷信活動(或看風水)。(2分)
(2)馬克思指出了中國的三大發明傳到歐洲后,對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起了促進作用。(2分)
(3)舊中國的愚昧落后,中國古代先進科學技術未能充分發揮其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2分)
(4)科學技術能否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決于社會環境。(2分)
32.(8分)(1)闡發: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發展:新三民主義。(4分)
(2)在實踐中,他首先把武裝斗爭的中心轉向農村,積累了建立并發展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成功經驗;在理論上,他對中國革命的這條道路作了說明,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提供了理論指南。(2分)
(3)實事求是或者“從實際出發”。(2分)
33.(8分)(1)對象:人本身。主張:天賦人權。(2分)
(2)觀點:中國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目的:反對封建君主專制。運動:啟蒙運動。(3分)
(3)思想:民主和科學。(1分)影響: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解放了人們的思想。(1分)
(4)相互學習,交流發展。(1分)
35.(8分)(1)探索:器物:洋務運動;制度: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文化:新文化運動。(4分)
(2)主張:民主、科學、新道德、新文學等。(2分)不同態度:肯定西方文明,否定東方文明。(2分)
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理)試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單項選擇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關于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區域是客觀存在的
B.區域的邊界是明確地
C.區域是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
D.劃分區域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指標相同
2.對我國不同區域傳統民居建筑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較南方差 B.西北民居屋頂坡度平緩
C.浙閩山區民居屋頂多為平坦狀 D.南方民居墻體較北方嚴實厚重
3.根據“因地制宜”的方針,下列地區與應種植農作物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
A.山東半島——水稻、花生、橡膠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洞庭湖平原——春小麥、油菜、水稻  D.松嫩平原——春小麥、大豆、甜菜
4.遙感(RS)技術在自然災害監測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利用遙感技術一般不能( )
A.迅速發現一些初發時人眼難以察覺的突發性災害,如森林火災,赤潮等
B.發現臺風中心的位置,估計臺風移動方向、速度及強風暴雨出現的地區
C.對洪水、沙塵暴、森林病蟲害進行動態監測
D.分析災害發生的原因
以下材料是20世紀下半葉我國強沙塵暴發生頻率與土地沙化速度統計表,據此回答5—6題。
時間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強沙塵暴次數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5.表中顯示我國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斷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
A.西北干旱地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B.南方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出現沙化
C.長江中上游地區毀林現象嚴重
D.華北地區土地鹽堿化面積擴大
6.為了制止強沙塵暴次數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趨勢,我們應采取的積極有效的措施是( )
A.開采地下水灌溉,變沙地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區減少耕地,擴大牧場載畜量
C.在農牧交錯地帶,逐步推進退耕還草
D.在干旱地區禁止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以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亞馬孫流域分布著面積很廣的雨林,回答第7—9題。
7.亞馬孫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原因是 ( )
A. 能夠吸納和滯蓄大量降水 B. 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
C. 深刻影響著地球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D. 能夠為人類提供大量的生物資源
8.亞馬孫雨林破壞嚴重,關于破壞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過度的遷移農業 B.商業性伐木
C.采礦修路、城鎮建設 D.建立自然保護區
9.對于雨林的未來,應堅持的觀點是 ( )
A.一邊開發,一邊保護 B.首先開發,再作保護
C.保護第一并進行保護性開發 D.不能開發,禁止人類在林區任何活動
10. 下列關于山西能源基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 ) ( )
A.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 B.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C.西山 煤田 是世界少有、國內罕見的優質主焦煤 D.大同煤田是優質動力煤產地
為進一步發展山西經濟,使資源大省轉化為經濟大省,調整產業結構勢在必行。據此完成11小題:
11. “坑口”電站建設的意義作用不包括 ( ) ( )
A.減輕鐵路運輸壓力 B.改善能源工業結構
C.增加經濟產值 D.降低山西的環境污染
12.下列關于田納西河開發及產生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自19世紀后期,開始對流域內的資源進行大規模的掠奪式開發
B.田納西河流域目前為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年均收入僅為全國平均值的45%
C.美國的老棉花帶與現在棉花帶分布不一致
D.本區生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土地退化、植被破壞和環境污染等方面
13. 東北地區不是我國重要的 ( )
A.商品糧基地 B.林業生產基地
C.畜牧業生產基地 D.商品棉基地
14. 我國政府下令停止開墾三江平原上的沼澤地,主要原因是 ( )
A.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低? B.墾荒難度大,成本高
C.糧食過剩,不必再開發? D.保護濕地、維護生態環境
讀圖“珠江三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地區國際直接投資和外貿額所占全國比重的變化圖”,回答15—17題:
15.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
 A.2001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國際直接投資額占全國的比重首次超過珠江三角洲地區
B.長江三角洲地區外貿額占全國的比重不斷上升,并超過珠江三角洲地區
C.珠江三角洲地區外貿額占全國的比重從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趨勢
D.圖中所示的變化與外商投資區位選擇的變化有關
16.影響珠江三角洲地區國內腹地范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氣溫高溫多雨  D.河流航運里程較短
17.珠江三角洲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主要動力是 ( )
 A.外來投資 B.個體私營企業發展 C.鄉鎮企業發展 D.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建立
18. 西氣東輸工程經過的省級行政區,屬于西部地帶的是( )
A.新 甘 晉 寧B.甘 陜 豫 蘇C.新 甘 陜 寧 D.晉 蘇 滬 陜
19. 西氣東輸工程建設激活了沿途省份那些工業部門( )
A.鋼鐵、建筑、水泥、建材B.紡織、食品C.機械電子、運輸、生物工程D.汽車、飛機制造
20.下圖表示某產業在亞太地區的歷史發展過程,分析圖中反映的產業部門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B.汽車工業 C.石化工業 D.鋼鐵工業
21.在田納西河流域的治理開發中,農業發展注重了 ( )
A.以畜牧業為主 B.以種植業為主
C.以漁業為主 D.農、林、牧、漁綜合發展
22. 我國由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經驗可得到的啟示 ( )
A.我國各大河完全可以按照田納西河流域的整治方案開發和治理
B.我國江河都應以梯度發電為開發的核心
C.對河流進行開發利用,應從全流域綜合開發的角度考慮
D.田納西河流域開發治理經驗對我國沒有借鑒作用
23. 西氣東輸工程對上海的積極影響是 ( )
A.促進產業結構輕型化 B.徹底消除大氣環境污染
C.實現地區產業升級 D.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我國新疆遭受了特大雪災,現代地理信息技術在此救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此完成24-25題。
24.對受災居民進行準確定位搜救,主要依靠的技術是 (  )
A.遙感(RS)   B.全球定位系統(GPS)
C.地理信息系統(GIS)    D.數字地球
25.遙感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 )
A.不同地物的電磁波特性不同 B.不同地物的密度不同
C.不同地物的海拔高度不同 D.不同地物的化學特征不同
26. 下圖中甲、乙表示兩個不同的區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若甲表示我國的東部地帶,乙表示中西部地帶,則箭頭①表示資源
B.若甲表示我國的東部地帶,乙表示中西部地帶,則箭頭①表示能源
C.若甲表示發達國家,乙表示發展中國家,則箭頭②方向在區間調配的是勞動力
D.若甲表示發達國家,乙表示發展中國家,則箭頭②方向在區間調配的是信息技術
27. 2008年7月31日,由環境保護部和中科院共同編制完成的《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在京發布,全國被劃分為216個生態功能區。劃分區域的主要目的是( )
A.因地制宜地對區域加以開發利用 B.引導人口有序流動
C.有計劃地施加影響,使其趨于一致 D.劃定區域界限,明確區域歸屬
繼“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后,我國又制訂了“實現東部新跨越”的戰略方針,環渤海經濟圈作為東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讀圖回答28~30題。
28. 目前,影響環渤海經濟圈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是 (? ?)
A.礦產資源不足??? B.水資源短缺??? C.人口密度較大?? ?D.洪水災害頻發
29.圖中陰影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長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
A.地勢平坦廣闊?????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豐富,水源充足??? D.光熱條件好,雨熱同期
30.天津、青島、大連吸引外資企業紛紛落戶,其共同的優勢區位條件是(? ?)?????
①水陸交通便利??? ②勞動力價廉質優???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產地?? ?④水源、動力充足? ? ⑤市場前景廣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二、非選擇題(共4題,40分)
31.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圖中②地區荒漠化的人為原因是;
為防治西北地區的荒漠化,我國正在上述地區進行巨大的生態工程建設為
(2) 是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 為
主的景觀特色。
(3)西北地區自東向西由溫帶草原逐步過渡為荒漠草原和 ,主要是由于降水自東南向西北 而形成。
(4)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
A.流水作用 B.風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波浪作用
(5)近年來,我國在山西、陜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區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主要是為
了( )
A.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B.防治荒漠化 C.提高森林覆蓋率 D.減輕農民負擔
32.讀美國“田納西河流域及及諾克斯維爾的各月氣溫與降水量變化示意圖”,回答問題:(10分)
(1)填表回答:
流域部位
綜合開發利用方向
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
A上游山地
B河流
C下游河谷平原
(2)田納西河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該河水量的季節變化特點是 。
(3)田納西河水量的季節變化特點對該流域發展種植業的不利影響是_____________。
(4)田納西河不利的航運條件及其原因是 。
33.讀東北區自然地理環境概況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寫出山脈的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寫出平原的名稱: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3)對東北商品糧基地建設有利的自然條件(答3點)和有利的社會經濟條件(答3點)各有哪些?
34.一個產業具有一定的發展周期,產業轉移使不同經濟水平的國家重點發展處于不同階段的產業。讀“產業典型產品周期與產品生產環節的價值鏈示意圖”,回答問題:(8分)
(1)從國際分工角度看,處于不同級別的下列東亞國家,重點發展哪一階段的產業:
①日本 ②韓國 ③中國 ④朝鮮
(2)分析圖B,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是產品的__________環節,原因是 。發展中國家為了改變這種被動和不利的狀況,在接受產業發達國家轉移時應采取的對策是:

期高二年級期中考試地理試卷(理科)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單項選擇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二、非選擇題(共4題,40分)
31.(10分,合理即可得分)
(1)過墾、過牧,植被遭破壞 3分 營造“三北”防護林 1分
(2)干旱 荒漠 2分 (3)荒漠 減少 2分 (4)B 1分(5)B 1分
32.(10分)
(1)填表回答(3分)
流域部位
開發利用方向
生態環境保護
A上游山地
發電等水利資源開發
保護植被生態
B河流
防洪、灌溉、航運、旅游
合理分配水資源,保護水質
C下游河谷平原
農業生產
合理利用土地
(2)2分)冬春較多,夏秋較少,水量季節變化大。
(3)(1分)夏秋水量較少,與農作物的生長旺盛季節需水量多而產生矛盾。
(4)(4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量不穩定,給航運帶來困難。前者是由于地形起伏大造成;后者是受氣候影響。
33.(共12分,除特殊說明外,每空1分)
(1)大興安嶺 小興安嶺 長白山 (2)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遼河平原
(3)平原廣闊;土壤肥沃;夏季光熱充足(3分) 人均耕地面積大,糧食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勞動生產率較高;國家政策支持(3分)
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文)試題
第Ⅰ卷 選擇題 (共56分)
單項選擇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56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下面屬于文化現象的是( )
①中國共產黨召開十八大 ②開一家有地方特色的風味餐館
③觀看影片《建國大業》 ④參加村委會、居委會選舉
⑤四川九寨溝的自然遺產 ⑥技術
A、①②③④⑥ B、③⑥ C、②③⑥ D、⑤⑥
2.當今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和文化重構的重要歷史時期,包羅萬象的網絡文化也在深刻地反映這一社會現實,呈現出多元化價值觀的融合與沖突。這說明
A. 文化有先進與落后、腐朽之別 B.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C.文化給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D.文化有其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獨立性
3.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必然導致文化一體化。”這種觀點( )
①認為各種文化間的差異會逐步消除 ②肯定了經濟對文化具有深刻的影響
③否認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生命力 ④否認了文化的相對獨立性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比較注重“實在”、“直來直去”、“實事求是”、“大恩不言謝”、“刀
子嘴豆腐心”的價值。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間也信奉“不批評、不抱怨”的價值,對西方人
的贊美之辭,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對你禮節性尊重的表示。這說明( )
A.文化的差異影響人的交往方式 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C.文化的差異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 D.文化的差異影響人們實踐活動
5、長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中國古代偉大工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參觀者無不為之震撼,并感受到祖國歷史的悠久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這表明(  )
A.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B.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有形的、強制的、積極的
C.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消極被動、無目的的
D.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的
6、在首屆中歐文化高峰論壇上,有中國學者在演講中說,有時候,你都不得不驚詫于人類
的認知力、理解力和自身的感受力是如此的相似。例如,《論語》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其實在《新約·馬太福音》和《路迦福音》里也有類似的表達。導致這種人類文化驚
人的相似的根源是( )
①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背景完全相同 ②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 ④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普遍的規律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7、鑒于梁思成故居被拆的教訓,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從2012年起,某省投入資金實施歷
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建筑搶救保護工程。這樣做是因為( )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離不開物質載體
②文化的經濟功能越來越強
③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④它可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達民族情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地域文化具有封閉性特征,但是隨著人口流動,它又具有向外的傳播性,客家文化就是
這方面的代表。客家先民在歷次的大遷徙中,將中原文化融入嶺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獨特
的客家文化。這說明( )
①文化在交流傳播中發展 ②人口遷徙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③中原文化是先進文化而嶺南文化是落后文化 ④客家文化的獨特性表明它與其他文化沒有共同之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每一次社會變革,都會涌現出一大批著名文學家、
詩人、畫家等文藝工作者。這說明( )
A.每次社會變革,都出現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藝工作者
B.社會制度的更替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C.社會制度更替時,文化會經歷一個新文化形態取代舊文化形態的過程
D.文化的發展影響社會制度的更替
10. 幾十年來,中國人的拜年方式經歷了從電報、書信到電話、短信、電子郵件、QQ乃至
微博的變遷。這意味著科技進步
A.是文化創新的根本動力 B.加快了新傳媒代替舊傳媒
C.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D.豐富了文化傳播的方式
11、微博的力量,讓人不可小覷。微博在匯集民眾智慧、凝聚民眾力量的同時,也可能成為謠言散布的手段,而且由于其具有強大的傳播力,破壞性更大。這說明( )
A.優秀文化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B.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C.大眾傳媒在文化傳遞、溝通、共享上顯示出強大的功能
D.微博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反饋及時的特點,是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的傳媒
12、在文化交流中我們所崇尚的“見賢思齊”與有些人所主張的“外來文化就是先進文化,應該照搬過來”是有本質區別的。二者的對立主要表現在( )
①是否保留和發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②是否借鑒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長處
③是否承認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④是否承認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作為中外交流的港灣,香港人創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詞匯,“hold住”就是其中一個。
“hold住”是指面對各種狀況都要控制把持住,堅持,要充滿自信,從容應對。該詞語2008年就開始出現,2011年隨一檔節目而爆紅網絡,成為新的流行詞匯。這體現了( )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創新的來源   ②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 
③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④文化創新是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基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12年4月,倫敦國際書展舉行,集中展示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人民創造的多種文明
成果。如果讓你寫一篇新聞報道,需要結合《文化生活》知識確定一組體現這一盛事的關鍵
詞,下列最準確的一組是(  )
A.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文化趨同 B.文化傳播 文化交融 文化平等
C.文化傳播 文化借鑒 文化滲透 D.文化繁榮 文化滲透 文化創新
15.“仁者愛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這些思想對于今天建設和諧社會,增強民族凝聚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上述材料
A.體現思想意識是永恒的 B.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C.傳統文化具有鮮明民族性 D.傳統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16. 聽到的是京腔京韻的侯寶林的相聲,看到的卻是卡通人物在說學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
味的生旦凈末丑的表演,聽到的卻是流行歌曲的韻律。借助FIash等現代化手段,傳統戲曲
也逐漸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歡。傳統戲曲的這一個“漂亮轉身”啟示我們
A.文化創新的立足點在于滿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工具便能實現文化創新
C.文化創新不僅需要繼承。更需要融入時代元素
D.文化創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17.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快速的鍵盤輸入取代了手寫漢字,漢字的日常書寫收到前所未
有的沖擊。光明網日前做了“漢字書寫調查”,85.2%的被調查者認為,全民的漢字書寫水平
在下降。如果請你撰文談談書寫漢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標題可為
A.書寫漢字,傳承文化 B.書寫漢字,批判繼承
C.立足實踐,創新漢字 D.普及書法,古為今用
18.英國哲學家羅素說:“如果世界上有 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這個民族就是中國。
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好,以禮待人并希望得到回報。假如中國人愿意的話,他們
的國家是最大強大的國家。但他們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這表明中華民族是____的
民族。
A.自強不息 B.愛好和平 C.勤勞勇敢 D.團結統一
19.優秀的文化是沒有國界的。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以眾為師,以各國人民為師,不斷學習和創造的過程。這體現了
A.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B.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D.中華文化具有繼承性
20.所謂“傳統文明”是與“現代文盲”相對應的。不懂電腦,不會上網,不會講英語,被稱為“現代文盲”。目前,大學生中“現代文盲”越來越少。然而,不懂傳統文化和文史知識,不能正確讀寫文章的“傳統文盲”卻越來越多。這種現象的出現令人十分擔憂。因為
①傳統文化是一種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過程中創造的
②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③離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④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就必須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孕育了許多以天下為己任的英雄,李大釗、方志敏、楊靖宇、趙一曼、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孔繁森……為民族獨立.祖國富強前仆后繼。今天,他們那不朽精神如乳汁哺育著中華兒女的靈魂,照耀了后來者前進的道路。這說明
A.中華民族精神薪火相傳 B.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展于共產黨的革命歷程中
C.英雄人物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體 D.民族精神會自然而然地代代相傳
2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對“更快、更高、更強”奧林匹克精神的—個重要的回應,也是與主張“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相統一的。這說明
A. 中華民族精神植根于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之中 B.中外文化的融合在飛速發展
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規律 D.每個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23. 截至2010年8月9日零時,電影《唐山大地震》的保守票房已達5.32億元,創造了國產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而同時,觀眾對影片也是熱評如潮。有人說:“看完影片,每個人都能感到一份渴望回歸家庭的溫暖,讓可能已麻木的心靈被一份善良再次感動。”這說明
①文化產品應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 ②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就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③先進文化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與呼聲④弘揚主旋律的文藝作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4.近年來,廣東饒平縣講洲鎮以鎮文化站為重要陣地,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同時,通過每年春節期間舉行迎春文藝游行活動,引導群眾摒棄封建迷信,崇尚科學。另外,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建立講洲鎮公眾網,宣傳推介講洲,增進與外界信息交流。上述材料體現出該鎮
①精神文明層次逐步提升 ②積極發展先進文化
③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式多樣 ④物質文明獲得巨大發展
A.①③④ D.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5.開卷有益-我們要讀書,良師益友-我們讀好書,行萬里路-我們多讀書,學海無涯-我們勤讀書。讀書對個人發展的根本意義在于
A.提高人的科學文化修養 B.培養有文化的現代公民
C.推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 D.升華人的思想道德境界
26.近年來,我國網絡游戲市場快速發展,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網絡游戲也給部分消費者尤其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帶來一些不利影響。為切實加強管理工作、落實管理責任,文化部發布《關于改進和加強網絡游戲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針對網絡游戲的負面影響,廣大網民應該
①增強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加強修養,做出正確的文化選擇
③加強管理和引導,拒絕虛擬世界的誘惑 ④合理利用網絡,維護網絡文明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7.2010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強國必先強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國家。要抓緊啟動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從文化的角度看,這是因為教育(  )
①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
③在現代化建設中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④教育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保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在文化建設中,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是(  )
A.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B.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C.堅持發展鄧小平理論 D.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Ⅱ卷 非選擇題 (共44分)
29.某市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將文化建設融入到新農村建設中,不斷充實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新亮點。如評選、宣傳行業能手和勞模,積極培養各類民間藝人,調動農民群眾投身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以鄉鎮文化站為主體,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活動,舉辦各種文化藝術節,讓人民群眾自創自樂;創辦各種形式的“農村書屋”,推廣發家致富知識;借村委會換屆選舉,舉辦各種講座,提高農民群眾的政治參與素養,打造和諧村莊。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及其作用的有關知識,談談新時期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12分)
30.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開羅訪問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總部時發表了題為《尊重文明的多樣性》的重要演講,強調文明具有多樣性。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融合,匯成了人類文化奔流不息的長河。各種文明都包含有人類發展進步所積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華文明有“和為貴”、“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偉大思想。伊斯蘭文明也蘊涵著崇尚和平、倡導寬容的理念。在多樣中求同一,在差異中求和諧,在交流中求發展,是人類社會應有的文明觀。
結合上述材料,請從文化多樣性的角度回答下列問題:
(1)“在多樣中求同一,在差異中求和諧”。請你闡述這一文明觀的理論依據。(7分)
(2)中華文明“和而不同”的偉大思想對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有何啟示?(6分)
31、(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農民運動會,將于2012年9月16日至9月22日,在河南省南陽市舉辦。吉祥物名為“牛牛”,是向全社會征集一年半后,從廣大群眾創作的316件應征作品中選拔出來的。創作者在創作這一形象的過程中,大量征求群眾意見,深入實際,廣泛調研,全面搜集各類素材。這一形象的原型取自南陽黃牛, 充分體現出南陽的地域特色,同時也傳遞出農民、農村與農業的內涵。作品經過擬人化與卡通設計后,動作強勁,姿態動感,彰顯了農民運動員的力量與速度,也表達出國際體育運動“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具有濃厚的中原韻味和鮮明的藝術特色。陽光又可愛的“牛牛”,腳踏祥云,歡笑著大步走來,洋溢著激情和活力,表現出南陽人民正以主人翁的熱情歡迎全國的農民朋友相聚南陽,共迎體育盛會,共慶豐收,分享喜悅,分享友誼。
結合材料,分析南陽農運會吉祥物的設計過程是怎樣體現文化創新的?(9分)
32.(10分)“30年來,我經歷了很多,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確;一個共產黨員,要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的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這是天經地義的,不需要任何理由!”這是被譽為“雷鋒傳人”的郭明義的經典語錄。郭明義作為鞍鋼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采場公路管理員,在鞍鋼工作的28年里始終把自己承擔的每一項工作都看做是為黨為社會為國家貢獻心力的機會,在工作中他總能顧全大局,甚至不分分內分外,心里始終裝著集體、社會和國家,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表現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公德大義,同時在工作中他總是銳意進取、孜孜不倦、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2010年10月胡錦濤總書記指出,郭明義同志是助人為樂的道德模范,是新時期學習實踐雷鋒精神的優秀代表。要大力宣傳和弘揚郭明義同志先進事跡和崇高品德,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請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分析宣傳和弘揚郭明義的事跡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
高二年級期中考試政治試卷(文科)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6分)
29.(12分)
①文化的實質是一種精神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可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3分)
②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農村文化的發展,可以不斷提高農民素質,培養新型農民。提高農村科技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可以提升人們的科學素養。(3分)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活動,農村文化活動的舉辦,可以打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培育新的文明風尚。(3分)
④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也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群眾性文化活動的舉辦,可以發揮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作用,并以創造出的優秀文化來影響人和塑造人。(或者答優秀的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分)
31.(9分)
①“牛牛”的設計立足于社會實踐,根植于南陽“三農”經濟。(2分)
②“牛牛”的設計向全社會征集方案,發揮了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2分)
③“牛牛”的原型取自南陽黃牛,既體現南陽傳統的農耕文化特色又融入時代元素,堅持了繼承了傳統,推陳出新。(2分)
④農運會吉祥物的設計把農運會的理念和國際體育精神有機結合了起來,堅持了面向世界,博采眾長。(2分)
⑤在設計“牛牛”的過程中堅持了正確方向,表現出南陽人民以主人翁的熱情歡迎全國的農民朋友相聚南陽,共迎體育盛會。(1分)
32、(10分)
(1)“一個共產黨員,要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的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這是天經地義的,不需要任何理由!”郭明義的經典語錄,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理想信念,宣傳和弘揚郭明義事跡,有利于我們堅定信念,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3分)
(2)始終把自己承擔的每一項工作都看作是為黨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心力的機會,在工作中不斷充實提高自己以適應世代發展的需要等,體現了他的愛國情操和與時俱進的精神,這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3分)
(3)宣傳和弘揚郭明義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辛勤勞動、助人為樂等事跡,有利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2分)
(4)宣傳和弘揚郭明義的事跡,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力量,有利于鼓舞千千萬萬的人們,為實現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努力工作。(2分)
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文)試題
一、選擇題(共有12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已知命題,則的否定形式為( )
A. B.
C. D.
2、頻率分布直方圖中,小長方形的面積等于( )
A、組距 B、頻率 C、組數 D、頻數
3、命題“若,則”的逆否命題是( )
A. “若,則” B.“若,則”
C.“若x,則” D.“若,則”
4.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 “若a=b,則ac=bc”的逆命題是真命題
B.命題“x∈R,使得x2-x>0”的否定是“x∈R,x2-x<0”
C.若點A(1,2),點B(-1,0),則=(2,2)
D.“a<5”是“a<3”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5.若下邊的程序框圖輸出的是,則條件①可為( )
A. B. C. D.
6“實數a ≤0”是“函數在[ 1,+∞)上單調遞增”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
7.某企業有職工150人,其中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稱45人,一般職員90人,現抽取30人進行分層抽樣,則各職稱人數分別為 ( )
A.5,10, 15 B.3,9,18 C.3,10,17 D.5,9,16
8用隨機數表法從100名學生(男生25人)中抽選20人進行評教,某男學生被抽到的概率是( )
A. B. C. D.
9.閱讀下面程序框圖,如果輸出的函數值在區間內,則輸入的實數x的取值范圍是( )
A. B.[—2,—1] C.[—1,2] D.
10.從裝有除顏色外完全相同的2個紅球和2個白球的口袋內任取2個球,那么互斥而不對立的兩個事件是( ).
A.至少有1個白球,都是白球 B.至少有1個白球,至少有1個紅球
C.恰有1個白球,恰有2個白球 D.至少有1個白球,都是紅球
11.命題“?x0∈R,使x+ax0-4a<0為假命題”是命題“-16≤a≤0”的(  )
A.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分不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12. 已知各項均不為零的數列{an},定義向量cn=(an,an+1),bn=(n,n+1),n∈N*.下列命題中真命題是( )
A.若?n∈N*總有cn∥bn成立,則數列{an}是等差數列
B.若?n∈N*總有cn∥bn成立,則數列{an}是等比數列
C.若?n∈N*總有cn⊥bn成立,則數列{an}是等差數列
D.若?n∈N*總有cn⊥bn成立,則數列{an}是等比數列
二、填空題
13.觀察新生嬰兒的體重,其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
則新生嬰兒體重在(2700,3000)的頻率為 。
14.對于①“一定發生的”,②“很可能發生的”,③“可能發生的”,④“不可能發生的”,⑤“不太可能發生的”這5種生活現象,發生的概率由小到大排列為(填序號) 。
15.一個高中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本地區2002年到2004年快餐公司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制成了該地區快餐公司個數情況的條形圖和快餐公司盒飯年銷售量的平均數情況條形圖(如下圖),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這三年中該地區每年平均銷售盒飯__________萬盒.
16某城市缺水問題比較突出,為了制定節水管理辦法,對全市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進行了抽樣調查,其中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分別為.根據圖所示的程序框圖,若知分別為,則輸出的結果為_ 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12分)我國是世界上缺水嚴重的國家之一,如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缺水尤其嚴重,所以國家積極倡導節約用水.某公司為了解一年內用水情況,抽查了10天的用水量如下表:
天數
1
1
1
2
2
1
2
噸數
22
38
40
41
44
50
95
根據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這10天中,該公司用水的平均數是多少?
(2)這10天中,該公司每天用水的中位數是多少?
(3)你認為應該使用平均數和中位數中哪一個來描述該公司每天的用水量?
18.(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命題,q:0;,若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條件,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
19.(本題滿分12分)
口袋內裝有3個白球和2個黑球,這5個球除顏色外完全相同,每次從袋中隨機地取出一個,連續取出2個球:
(1)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結果;
(2)求取出的2個球不全是白球的概率。
20(本小題滿分12分,(Ⅰ)小問6分,(Ⅱ)小問6分.)
已知變量.
(Ⅰ)若是從四個數中任取的一個數,是從三個數中任取的一個數,求的概率;
(Ⅱ)若是從區間中任取的一個數,是從區間中任取的一個數,求的概率.
21(本小題滿分13分,(Ⅰ)小問4分,(Ⅱ)小問2分,(Ⅲ)小問7分.)
已知數列的通項公式為,為了求數列的和,現已給出該問題的算法程序框圖.
(Ⅰ)請在圖中執行框①②處填上適當的表達式,使該算法完整;
(Ⅱ)求時,輸出的值;
(Ⅲ)根據所給循環結構形式的程序框圖,寫出程序語言
22.已知全集U=R,非空集合A=,B=.
(1)當a=時,求(?UB)∩A;
(2)命題p:x∈A,命題q:x∈B,若q是p的必要條件,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高二數學(文科)上學期期中答案
一、選擇題(共有12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二.填空題
0.3 ④⑤③②① 85 5/4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4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解析:(1)==51(t).
(2)中位數==42.5(t).
(3)用中位數42.5 t來描述該公司的每天用水量較合適,
因為平均數受極端數據22、95的影響較大.
18. 解:由p得:((. …………3分
由q得:((, ……………6分
因為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條件,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條件,………8分
所以(等號不能同時取到) ………11分
解得就是所求的實數m的取值范圍. …………12分
21.解:(Ⅰ)第①處填
第②處填………………4分
(Ⅱ)時,………………6分
(Ⅲ)


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文)試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兩部分.共4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60分)
1、關于點電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體積很大的帶電體不能看作點電荷
B.只有體積很小的帶電體,才能作為點電荷
C .點電荷一定是電荷量很小的電荷
D. 當帶電體的線度比帶電體之間的距離小得多時,帶電體可以看做點電荷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摩擦起電,是因為通過克服摩擦做功而使物體產生了電荷。
B.靜電感應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引起的。
C.一個帶電物體接觸另一個不帶電物體,兩個物體有可能帶上異種電荷。
D.以上說法都不對。
3、對電場線的認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電場線總是從正電荷或無窮遠處出發,終止于無窮遠處或負電荷
B.電場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與放在該點的正電荷的受力方向相同
C.電場線的疏密可以反映電場的強弱
D.電場線在特殊情況下會相交
4、如圖所示的各電場中,A、B兩點電場強度相等的圖是:( )
5、關于電容器的電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電容是描述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的物理量
B.電容器所帶的電荷越多,電容就越大
C.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越高,電容就越大
D.電容器所帶電荷增加一倍,電容就增加一倍
6、關于電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通過導線截面的電量越多,電流越大
  B.電子運動的速率越大,電流越大
  C.因為電流有方向,所以電流是矢量
D.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截面的電量越多,導體中的電流越大
7、關于電動勢,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 電動勢的單位是焦耳
B.電動勢大小等于沒有接入外電路時電源兩端的電壓
C.電動勢大小由電源本身性質決定
D .電動勢的單位是伏特
8、下列電器中不是利用電流熱效應的是( )
A.電熨斗 B.電水壺;
C.電烙鐵; D.電冰箱;
9、磁場中任一點的磁場方向,規定為小磁針在磁場中( )
A.小磁針受磁場力的方向 B.北極受磁場力的方向
C.南極受磁場力的方向 D.小磁針轉動的方向
10、關于磁感線,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磁感線是磁場中客觀存在的曲線
B.磁感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表示該點的磁場方向,也是該點的磁感應強度方向
C.磁感線不是閉合曲線
D.磁感線起始于磁鐵的N極,中止與磁鐵的S極
11、在下圖中,標出磁場B的方向,通電直導線中電流I的方向,以及通電直導線所受磁場力F的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 )
12、一束混合粒子流從一發射源射出后,進入如圖所示的磁場,分離為1、2、3三束,則不正確的是 ( )
A.1帶正電 B.1帶負電
C.2不帶電 D.3帶負電
13、某電場的電場線如下圖所示,則某點電荷A和B帶電量相同所受電場力的大小關系是( )
A.FA>FB B. FAC.FA=FB  D.電荷正負不明無法判斷
14、根據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如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變化的電場一定產生變化的磁場
B.均勻變化的電場一定產生均勻變化的磁場
C.穩定的電場一定產生穩定的磁場
D.變化的電場一定產生磁場
15、以下有關在真空中傳播的電磁波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頻率越大,傳播的速度越大 B.頻率不同,傳播的速度相同
C.頻率越大,其波長越大 D.頻率不同, 傳播速度也不同
16、如圖所示,電流表與螺線管組成閉合電路,以下不能使電流表指針偏轉的是( )
A.將磁鐵插入螺線管的過程中
B.磁鐵放在螺線管中不動時
C.將磁鐵從螺線管中向上拉出的過程中
D.將磁鐵從螺線管中向下拉出的過程中
17.如圖所示的下列各圖中,表示通電直導線在勻強磁場中所受磁場力的情況,其中磁感應強度、電流、磁場力三者之間的方向關系不正確的是( )
18.下列各圖中,運動電荷的速度方向、磁場方向和受力方向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
19.有、、、四個小磁針,分別放置在通電螺線管的附近和內部,如圖所示。其中哪一個小磁針的指向是正確的( )
A. B. C. D.
20、在絕緣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圖所示有相隔一定距離的兩個帶同種電荷的小球。讓它們從靜止開始釋放,則兩個球的加速度和速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是( )
A、速度、加速度都變大 B、速度、加速度都變小
C、速度變小、加速度變大 D、速度變大、加速度變小
第Ⅱ卷(共40分)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兩個點電荷的電荷量各減為原來的一半,它們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則它們之間的庫侖力減為原來的 .
2.地球的地理兩極與地磁兩極并不完全重合,其間有一個交角,叫做 。
3.面積為6×10-2m2的導線框,放在磁感應強度為4×10-2T的勻強磁場中,當線框平面與磁感線平行時,穿過線框的磁通量為 wb;當線框平面與磁感線垂直時,穿過線框的磁通量為 wb.
4.某電容器上標有“220V 300μF”, 300μF=____F=_____pF。
5.一個正常發光的燈泡,兩端的電壓是36V,通過的電流是2A。這時燈泡的電阻是_________V,它消耗的電功率是____________W。
6.如圖所示所在通電螺絲管內部中間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右端,則電源的c端為_____極(填“正”或“負”),螺線管的a端為_____極(填“N”或“S”)
三、計算題(每題10分,共20分)
1. 一根長為0.20m的直導線,垂直于某勻強磁場方向放置,當導線中通有1A的電流時,導線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為0.08N,則:
(1)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多大?
(2)當導線中的電流增大為2A時,導線受到的安培力為多大?此時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多大?
2.如圖所示,直導線ab長0.8m,質量為200g,用絕緣細線懸掛在勻強磁場中成水平靜止狀態,磁場的方向垂直紙面.當導線中通以從a到b,大小為1.25A的電流時,兩根懸線對棒的拉力恰好為零.求磁場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和方向(取g=10m/s2)
高二年級期中考試物理試卷(文科)參考答案
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60分)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 1/4 2. 磁偏角
3. 0 2.4×10-3
4. 3×10-4 F 3 ×108PF
5. 18Ω 72W
6. 正 S
三、計算題(每題10分,共20分)
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理)試題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I卷(選擇題48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48分,每題4分)
1.在電場中(  )
A.某點的電場強度大,該點的電勢一定高
B.某點的電勢高,檢驗電荷在該點的電勢能一定大
C.某點的場強為零,檢驗電荷在該點的電勢能一定為零
D.某點的電勢為零,檢驗電荷在該點的電勢能一定為零
2.兩帶電小球,電荷量分別為+q和-q,固定在一長度為L的絕緣細桿的兩端,置于電場強度為E的勻強電場中.桿與場強方向平行,其位置如圖所示.若此桿繞過O點垂直于桿
的軸線轉過180°,則在此轉動過程中電場力做的功為(  )
A.0 B.qEL C.2qEL D.πqEL
3.如圖,一帶負電的粒子以某速度進入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在電場力作用下形成圖中所示的運動軌跡.M和N是軌跡上的兩點,其中M點在軌跡的最右邊.不計重力,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粒子在M點的速率最大 B.粒子所受電場力沿電場線方向
C.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度不變 D.粒子在電場中的電勢能始終在增加
4.如圖所示,A、B、C、D是勻強電場中的四個點,D是BC的中點,A、B、C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AB長為L,電場線與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φA=5V、φB=-5V、φC=15V,由此可以判斷( )
A.場強的方向由C指向B
B.場強的方向垂直AD連線斜向上
C.場強的大小為
D.場強的大小為
5.一平行板電容器充電后與電源斷開,負極板接地,在兩極板間有一個正電荷(電量很小)固定在P點,如圖所示,以E表示兩板間的場強,U表示兩板間的電壓, EP表示正電荷在P點的電勢能,若保持負極板不動,將上極板移至圖中虛線所示位置,則( )
A.U變小,E不變 B.E變大,EP變大
C.U變大,EP不變 D.U不變,EP不變
6.如圖所示,P、Q是等量的正電荷,O是它們連線的中點,A、B是中垂線上的兩點,用EA、EB和φA、φB分別表示A、B兩點的電場強度和電勢,則( )
A.EA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B.EA不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C.EA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
D.EA不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
7. 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硬橡膠圓環,其上帶有均勻分布的負電荷,總電量為Q,若在圓環上切去一小段L(L遠小于R),則圓心O處產生的電場方向和場強大小應為( )
A.方向指向AB B.方向垂直AB
C.場強大小為 D.場強大小為
8.如圖的電路中,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流表示數增大 B.電壓表示數增大
C.電源的總功率增大 D.R0的功率增大
9.某同學將一直流電源的總功率PE、輸出功率PR和電源內部的發熱功率Pr隨電流I變化的圖線畫在同一坐標系中,如圖中的a、b、c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圖線b表示輸出功率PR隨電流I變化的關系
B.圖中a線最高點對應的功率為最大輸出功率
C.在a、b、c三條圖線上分別取橫坐標相同的A、B、C三點這三點的縱坐標不一定滿足關系PA=PB+PC
D.b、c線的交點M與a、b線的交點N的橫坐標之比一定為1∶2,縱坐標之比一定為1∶4
10.用多用電表歐姆擋(×100)測試三只二極管,其結果依次如圖①②③所示,關于二極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是完好的,且a端為正極 B.②是完好的,且a端為正極
C.②是完好的,且b端為正極 D.③是完好的,且b端為正極
11.如圖所示電路的三根導線中,有一根是斷的,電源、電阻器R1、R2及另外兩根導線是好的.為了查出斷導線,某學生想先用多用電表的紅表筆連接在電源的正極a,再將黑表筆連接在電阻R1的b端和R2的c端,并觀察多用電表指針的示數.在下列選項中,符合操作規程的是(  )
A.直流10 V擋   B.直流0.5 A擋   C.直流2.5 V擋   D.歐姆擋
12.如圖所示,額定電壓為110 V的兩盞電燈,額定功率分別為PA=100 W,PB=25 W.把它們接到220 V的電路上,欲使它們都能正常發光且耗電最少,應采用的接法是(  )
第II卷(共52分)
二、實驗題(共12分,每空2分)
13.如圖所示,為萬用表歐姆擋的內部電路,a、b為表筆插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孔插黑表筆
B.表盤刻度是均勻的
C.用×100 Ω擋測量時,若指針指在0 Ω附近,則應換用×1 kΩ擋
D.測量“220 V 100 W”的泡的電阻,會發現測量的電阻比484 Ω小得多
14.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被測電源是兩節干電池串聯的電池組.可供選擇的實驗器材如下:
A.電流表,量程0~0.6 A,0~3 A B.毫安表,量程0~100 μA,0~100 mA
C.電壓表,量程0~3 V,0~15 V D.滑動變阻器,0~1000 Ω,0.1 A
E.滑動變阻器,0~20 Ω,2 A F.電鍵一個,導線若干
(1)為了盡量得到較好效果,電流表應選__________,量程應選________,電壓表量程應選________,滑動變阻器應選________.
(2)如圖有甲、乙兩個可供選擇的電路,應選________電路進行實驗.
三、計算題(共4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5.(10分).如圖所示,真空中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液滴以初速度為v0,仰角α射入勻強電場中以后,做直線運動,求:
(1)所需電場的最小場強的大小,方向。
(2)若要使液滴的加速度最小,求所加的電場場強大小和方向。
16.(8分)微型吸塵器的直流電動機的內阻一定,當加在它兩端的電壓為0.3 V時,電流為0.3 A,此時電動機不轉動;當加在它兩端的電壓為2.0 V時,電流為0.8 A,且它能夠正常工作,試分析當電動機正常工作時消耗的電功率及輸出的機械功率.
17.(10分)如圖所示,E=10 V,r=1 Ω,R1=R3=5 Ω,R2=4 Ω,C=100 μF.當S斷開時,電容器中帶電粒子恰好處于靜止狀態.求:
(1)S閉合后,帶電粒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S閉合后流過R3的總電荷量.
18.(12分).如圖所示,光滑水平軌道與半徑為R的光滑豎直半圓軌道在B點平滑連接。在過圓心O的水平界面的下方分布有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現有一個質量為m、電量為+q的小球從水平軌道上的A點由靜止釋放,小球運動到C點離開圓軌道后,經界面MN上的P點進入電場(P點恰好在A點的正上方,小球可視為質點,小球運動到C之前電量保持不變,經過C點后電量立即變為零)。已知A、B間的距離為2R,重力加速度為g。在上述運動過程中,求:
①電場強度E的大小;
②小球在圓軌道上運動時的最大速率;
③小球對圓軌道的最大壓力。
高二年級期中考試物理試卷(理科)參考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共48分,每題4分)
二 實驗題(共12分,每空2分)
13. D. 14. (1)A 0~0.6 A 0~3 V E (2) 乙 
三 計算題(共40分,10+8+10+12=40分)
15.(10分)(1)E1q = mgcosα,得E1 = mgcosα/ q,方向與v0垂直指向右下方
(2)E2q = mg,得E2 = mg/q,方向豎直向下。
16.(8分)解析:當電動機不轉動時,消耗的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這時它相當于一個純電阻.
由題意知直流電動機線圈電阻R== Ω=1 Ω
正常工作時消耗電功率
P電=U2I2=2.0×0.8 W=1.6 W.
發熱功率P熱=IR=0.8×0.8×1 W=0.64 W.
由能量守恒知輸出機械功率
P機=P電-P熱=1.6 W-0.64 W=0.96 W.
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文)試題
(滿分100分 時間90分鐘)
第Ⅰ卷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60分)
1、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試驗發現了兩個遺傳定律,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選擇了豌豆,這是因為
A.豌豆是異花傳粉植物         B.豌豆是自花傳粉植物
C.豌豆是雙子葉植物          D.豌豆的生長周期長
2、學校花園里的各種植物,動物和看不見的微生物以及水和光等無機條件,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
A.種群 B.生物群落 C.生態系統 D.物種
3、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相比較,減數分裂特有的是
A.著絲點的分裂 B.染色體的縮短變粗
C.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D.染色體的復制
4、下列是某種雄性動物睪丸內正在分裂的四個細胞示意圖,其中屬于次級精母細胞的是
5、下列有關同源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著絲點分裂后形成的兩條染色體 B.減數分裂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
C.性染色體x、Y不是同源染色體 D.復制后形成兩條完全一樣的姐妹染色單體
6、下列關于頂端優勢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頂芽產生的生長素,積累在側芽部位
B.去除頂芽,側芽生長被抑制
C.頂芽優先生長時,側芽生長受到抑制
D.切除頂芽,切口涂以高濃度生長素,側芽生長受抑制
7、某雙鏈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堿基的30%,則此DNA分子中,胞嘧啶占全部堿基的
A.20% B.30% C.40% D.60%
8、下列基因型表示純合子的是
A、 BbDD B、 AaBb C、 AAdd D、 aaBb
9、下列不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豌豆的高莖和矮莖 B、貓毛色的黑色和白色
C、人的雙眼皮和單眼皮 D、羊毛的細毛和長毛
10、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的遺傳物質是
A、 RNA B、 DNA C、 DNA和RNA D、DNA或RNA
11、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是DNA上任意片段 B、基因是RNA上任意片段
C、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D、基因是4種堿基的隨機排列
12、某信使RNA上有一密碼子是CGA,那么轉運RNA上與其互補配對的三個堿基是
A、 GCT B、GCU C、CGT D、CGU
13、人體第三道防線的“作戰部隊”主要是眾多的淋巴細胞,其中能產生抗體的細胞是
A、吞噬細胞 B、、T細胞 C、靶細胞 D、漿細胞
14、下列有關生長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長素只在幼芽中合成
B、生長素既可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也可反過來運輸
C、生長素在植物體內含量很多
D、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長素分布不均勻造成的
15、下列屬于一個種群的是
A、一條江中的全部魚
B、一座山中的全部樹
C、一個公園中的全部植物
D、一個湖泊中的全部螂魚
16、關于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物質在生物之間的傳遞通常是通過食物鏈進行的
B、生態系統的物質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
C、碳元素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間循環的主要形式是CO2
D、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帶有全球性
17、“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螳螂屬于
A、初級消費者
B、次級消費者
C、三級消費者
D、四級消費者
18、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不同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是相同的
B、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越復雜,其抵抗力穩定性越高
C、保護植被,實行適度放牧,可保持草原生態系統的穩定
D、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19、以下各項中,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危害的是
A、剿滅麻雀
B、建立自然保護區
C、建立瀕危動物繁殖中心
D、頒布相關法律法規
20、下列能夠促進果實成熟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長素 B.乙烯 C.細胞分裂素 D.秋水仙素
21、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完成后.正常情況下產生的極體數目是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2、DNA分子嚴格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以下堿基配對正確的是
A.T-G B.A-A C.G-A D.C-G
23、以信使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是
A、 合成 B.復制 C.轉錄 D.翻譯
24、正常女性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是
A.44+XY B.44+XX C.22+X D.22+Y
25、某池塘里的水生植物、水生動物及微生物,所有這些生物共同組成的是
A.種群 B.群落 C.食物鏈 D.生態系統
26、下列各生態系統中,抵抗力穩定性相對高的是
A、 草原生態系統 B.熱帶雨林生態系統
C.農田生態系統 D.北極苔原生態系統
27、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比較,前者具有的特點是
A.反復利用 B.單向流動 C.逐級遞減 D.不能循環
28、小麥的抗病(T)對不抗病(t)是顯性。現有兩株抗病小麥雜交,后代中有不抗病的小麥性狀,則該雜交組合中親本的基因型是
A.TT,TT B.TT,Tt C.Tt,Tt D.Tt,tt
29、在一塊玉米地里,螟蟲吃玉米,青蛙食螟蟲,蛇捕食青蛙,那么該食物鏈的正確表示方法是:
A.螟蟲一>青蛙一>蛇 D.蛇->青蛙->螟蟲->玉米
c.蛇一>青蛙一>螟蟲 D.玉米->螟蟲->青蛙->蛇
30、以草食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在食物鏈中一般是:
A.初級消費者、第一營養級 B.初級消費者、第二營養級
C.次級消費者、第二營養級. D.次級消費者、第三營養級
第II卷
二、填空題(共40分)
31、(每空1分,共7分)下圖是同一種動物體內有關細胞分裂的一組圖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②圖所進行的分裂方式及所處分裂時期是 ;
(2)處于④圖分裂時期的細胞的名稱是 ;
(3)該動物的體細胞中有 對同源染色體;
(4)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 ,具有染色單體的是 。
(5)①圖細胞處于 分裂 期。
32、(每空1分,共2分)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3、(每空1分,共3分)免疫系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4、(每空2分,共8分)右圖是進行胚芽鞘向光性實驗的示意圖。
將種植在同一條件下,同一時期的燕麥幼苗分別進行如下處理:A處于自然條件下;B切去胚芽鞘尖端;C在胚芽稍尖端上罩上黑紙罩;D在胚芽稍尖端以下套上黑紙筒。然后從暗處取出一起放在窗臺,使光線從單側照射,試分析:
(1)四種幼苗的生長情況是: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35、.(每空2分,共10分)豌豆種子的形狀是由一對等位基因R和r控制,下表是有關豌豆種子形狀的三組雜交試驗結果。
組合序號
雜交組合類型
后代的表現型和植株數目
圓 粒
皺 粒
1
圓粒×圓粒
18l
60
2
圓粒×皺粒
192
l90
3
皺粒×皺粒
0
185
(1)從表中第_________個組合的試驗可以推知,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__。
(2)第二個組合的兩個親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3)第一個組合后代中,同時出現了圓粒和皺粒兩種性狀,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______。
(4)第________個組合為測交試驗。
36、下圖是一個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簡圖,請據圖回答:(每空2分,共10分)
(1)該食物網有 條食物鏈。
(2)鷹在該食物網中占有 個營養級。
(3)該食物網中未包含的生態系統的成分是: 和 。
(4)在綠色植物→昆蟲→雜食性鳥→鷹 這條食物鏈中,若鷹要增重lkg,(能量傳遞效率均為10%), 則需消耗綠色植物 kg,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Ⅰ卷(選擇題6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40分)
二、非選擇題(每個答案1分)
31、(每空1分,共7分)
(1)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
(2)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
(3)2
(4)①②③;②③
(5)有絲;后;
32、(每空1分,共2分)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食物鏈和食物網
33、(每空1分,共3分) 免疫器官. 免疫細胞 免疫活性物質
34、(每空2分,共8分)
(1)向右彎曲生長 
(2)不生長不彎曲
(3)直立生長 
(4)向右彎曲生長 
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理)試題
(試題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共60分,第二部分為填空題,40分。滿分100.考試時間:90min)(范圍:必修3,免疫--生態)
一:選擇題ⅠⅡ(每題僅1個答案。1-20,每題1分,20-40題,每題2分,共60分)
第一部分:基礎題(每題1分,共20分)
1.下列四種器官中,不屬于免疫系統的是( )
A.淋巴結 B.脾 C.胸腺 D.胰腺
2.胃酸能殺死病原微生物,在生物學上叫做 ( )
A.體液免疫 B.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C.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D.特異性免疫
3.下列免疫細胞中,不能進一步分化的是:( )
A.T細胞    B.B細胞   C.記憶細胞   D.吞噬細胞
4、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區別是 ( )
A.影響因素不同 B.起始條件不同
C.產生的植物種群不同 D.產生的生物數量不同
5.胚芽鞘產生生長素的部位、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和彎曲生長的部位分別是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6、惡苗病是由下列哪種植物激素引起的植物瘋長現象( )
A.細胞分裂素 B 赤霉素 C 脫落酸 D 乙烯
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對種群數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國人口將逐漸步入老齡化階段。
B.2011年,上杭縣人口出生率為1.32%
C.橡樹種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樹種群死亡率較高。
8.高等植物體的各個器官中,合成生長素的數量甚微的是(? )
A.葉原基  B.嫩葉 C.成熟葉片  D.發育中的種子
9.建立數學模型一般步驟是( )
.①提出合理假設 ②觀察研究對象 ③用數學形式對事物的性質進行表達 ④檢驗和修正
A 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 ②③④①
10.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動物垂直分層現象的主要因素分別為( )
A. 光照、食物B溫度、光照 C、濕度、溫度 D 、溫度、食物
11.下列各項中,正確表示一條食物鏈的是
A.草→兔→狼→細菌 B.陽光→草→兔→狼
C.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 D.昆蟲→蛇→鷹
12.在生態系統中,以植食性動物為食的動物稱為
A.三級消費者 B.第二營養級 C.初級消費者 D.次級消費者
13.科研人員對某海洋食用生物進行研究,得出了與種群密度相關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曲線圖,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D點表示種群密度最大
B.B點表示種群的增長率最大
C.從B點到D點,種內斗爭加劇
D.D點進行捕撈最有利于該種群的持續生存
14.碳在生物群落內部傳遞的形式是
A.碳酸鹽 B CO2 C、含C有機物 D、 游離碳
15.要使動物長時間存活在一個處于平衡狀態的封閉的生態系統中,必須提供
A.氧氣 B.水 C、太陽能 D 足夠多的有機物
16.以下現象屬于生態系統行為信息起作用的是
A.雄鳥“求偶炫耀” B、蝙蝠的“回聲定位”
C、螢火蟲發光 D、蚊蟲飛行時發出的聲音。
17.下列物質中,屬于“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報道的污染物是
A.SO2 B、 N2 C、 CO2 D、 CO
18、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中的“物質”是指
A.組成生物體的重要元素 B組成生物體的所有元素
C.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 D.組成生物體的微量元素
19.生物信息傳遞在下列哪種層次上進行
A.個體 B 、種群 C、 生態系統 D 、A、B、C均可
20. 關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凡是細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養型生物都是生產者。③植物都是生產者。④動物都是消費者。⑤異養型生物都是消費者。
A.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選擇題第Ⅱ部分(每題2分,共40分)
21.下列有關人體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血漿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屬于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②抗原都是外來異物
③人體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體
④吞噬細胞可參與特異性免疫
⑤過敏反應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
⑥HIV主要攻擊人體的T細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對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過細胞免疫進行的
A.①④⑤⑦ B.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⑦ D.②③⑥⑦
22.甲、乙、丙三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壞,其中甲組僅有體液免疫功能,乙組和丙組喪失了特異性免疫功能。現給三組小鼠分別輸入造血干細胞,發現僅有乙組恢復了細胞免疫功能,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是(  )
A.甲組胸腺被破壞,乙組骨髓被破壞,丙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B.甲組骨髓被破壞,乙組胸腺被破壞,丙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C.乙組骨髓被破壞,丙組胸腺被破壞,甲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D.丙組骨髓被破壞,甲組胸腺被破壞,乙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23.K病毒常引起兒童患病,下列關于人體對K病毒免疫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K病毒入侵后,刺激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與該病毒結合。
B.B細胞經K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為漿細胞,與抗原結合。
C.患兒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K病毒,記憶細胞會迅速產生抗體消滅病毒。
D.K病毒入侵后,體內的吞噬細胞、B細胞和效應T細胞都具有識別功能。
24.下列有關免疫調節的說法,正確的共有( )個
①一個漿細胞(效應B淋巴細胞)只能產生一種抗體。②一個吞噬細胞可吞噬多種抗原;③機體自身組織和細胞不可能成為抗原;④一個記憶細胞可識別多種抗原。⑤特異性免疫是非特異性免疫的基礎。⑥免疫功能過低會導致風濕性心臟病。
A.0個對 B.1個對 C.2個對 D.3個對
25.如圖表示生長素對植物某營養器官的影響,“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一句中,高濃度、低濃度分別指(  )
A.大于A的濃度、小于A的濃度
B.大于C的濃度、小于C的濃度
C.大于B的濃度、小于B的濃度
D.大于A的濃度、小于C的濃度
26.將植物橫放,測量根和莖生長素濃度與其生長狀況的關系如甲圖所示,則曲線上P點最可能對應于乙圖中的位置是
A.a B.d C.c D.b
27.取生長狀態一致的燕麥胚芽鞘,分為a、b、c、d四組,將a、b兩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從c、d 兩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別切除等長的一段,并按圖中所示分別接入a、b兩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兩組胚芽鞘,然后用單側光照射,發現a′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b′組胚芽鞘無彎曲生長,原因是( )
A.a′胚芽尖端的生長素能向胚芽鞘基部運輸,b′組尖端的生長素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長素,b′組尖端不能
C.c組尖端的生長素能向胚芽鞘基部運輸,d組尖端的生長素不能
D.c組尖端能產生生長素,d組尖端不能
28.在“觀察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這一研究性學習課題中,某小組同學選用生長素類似物吲哚丁酸(IBA)進行如下實驗:
分組
甲組
乙組
丙組
丁組
枝條
10枝,帶芽
10枝,帶芽
10枝,帶芽
10枝,無芽
浸泡下端
5×10-5g/mL的IBA溶液10min
5×10-1g/mL的IBA溶液10min
清水10min
清水10min
扦插
扦插于潮濕的沙土,其他條件適宜
結果
生根很多
幾乎不生根
生根較少
幾乎不生根
根據實驗所做出的下列說明,錯誤的是
A.甲組IBA濃度適宜枝條生根很多 B.乙組IBA濃度過高抑制枝條生根
C.丙組芽產生IBA能促進枝條生根 D.丁組缺少激素來源枝條不能生根
29.分析下圖,對生長素分布、運輸、生理作用等不科學的解釋是(  )
A.左側生長素含量高,生長快
B.生長素的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
C.生長素濃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長也表現出頂端優勢現象
30.下圖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模式圖,1、2、3、4分別代表生態系統的不同成分。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食物鏈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營養級可能是①
B.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間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傳遞
C.①代表生產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D.①、②、③中含有的有機物可以作為動力來促進碳元素在群落和環境之間循環
31.不可能發生在群落演替過程中的現象
A.在群落演替過程中,群落的物種組成不斷發生變化。
B.某一種群所處的營養級有可能發生變化
C.初生演替所需時間較長,次生演替所需時間較短。
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內,優勢物種內無種內斗爭,劣勢物種內種內斗爭明顯。
32.將a、b兩種草履蟲分別單獨培養和混合培養,在成分和溫度等條件完全相同的培養液中,種群數量變化如圖所示。根據培養產生的結果可以推斷(  )
①在a、b單獨培養時,種群數量變化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
②在絕大多數自然條件下,a和b能夠共存,但b的數目肯定多于a
③比較兩種培養方法可知,實驗培養條件下,b的生存能力肯定強于a
④若培養體積為20ml,則單獨培養a,12天后種群密度為3.2只/ml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33.某島嶼引入外來物種野兔,研究人員調查了30年間野兔種群數量的變化,并據此繪制了λ值變化曲線。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第1年至第5年間野兔種群數量保持相對穩定
B.第5年起野兔種群數量開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間野兔種群數量呈“J”型增長
D.第20年至第30年間野兔種群數量增長率為0
34.野生動物研究所對某草原的一種野兔進行了調查,所調查區域的總面積為5hm2。統計所 捕獲野兔的數量、性別等,進行標記后放歸;一段時間后進行重捕與調查。所得到的調查數據如下表:以下是某同學對該數據的分析,你認為正確的是(  )
捕獲數
雌性個體數
雄性個體數
標記數
初捕
50
28
22
50
重捕
50
32
18
10
A.綜合兩次捕獲情況,該野兔種群的性別比例約為3∶2
B.該草原野兔的平均種群密度約為250只/hm2
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過一次后更難捕捉,統計的種群密度會比實際低
D.此調查方法可以用來調查土壤中小動物物種的豐富度
35.種群的各個特征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預測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依據是④
B.春運期間,龍巖火車站人口密度變化與①②無關。
C.利用性引誘劑誘殺害蟲,可改變其特征③進而影響②
D.菜田中某害蟲種群密度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由③④決定的。
36.下圖表示物種A與物種B的關系,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信息可在物種A和物種B之間相互傳遞
B.A物種含有的能量比B物種多
C.物種A與物種B之間是捕食關系
D.物質在物種A與物種B之間是循環的
37.下面的左圖為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態系統中的三種成分;右圖曲線表示某生態系統中3個不同種群的生長和繁衍情況,且已知種群Ⅰ為自養生物,三個種群間存在捕食關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在生態系統中,右圖中種群Ⅰ、Ⅱ、Ⅲ依次屬于左圖中甲、乙、丙表示的生態系統成分
B. 右圖中三個種群的增長方式都是“S”型,5至7年間的種群Ⅱ屬于衰退型種群
C. 調查右圖中Ⅰ、Ⅱ、Ⅲ種群密度的方法都用標志重捕法
D. 大氣中的CO2只有通過左圖中X與甲中圖示生物類群的光合作用才能進入生物群落
38.分析以下實例,選擇正確的答案
①白蟻消化道中生活著以纖維素為養料的鞭毛蟲
②白尾鹿遇危險而逃跑時,尾巴高舉顯示出臂部白斑以告訴同類
③小丑魚喜在有毒的海葵觸手間活動,以求保護
④鳴禽在繁殖季節有鳴叫占區行為,以保證其繁殖所需空間
⑤菜粉蝶為十字花科植物傳粉,但其幼蟲菜青蟲又以十字花科植物的幼葉為食
⑥榕樹的氣生根能沿著附近其他樹木向上生長,但這一過程往往最終把其他樹木纏死
可能的
答案
種內
互助
種內
斗爭
互利
共生
寄生
競爭
捕食
種間
互助
A






B





③⑤
C


①③



D


①⑤



39.下圖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①~④表示相關過程能量流動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B.分解者獲得的能量最少
C.圖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傳遞效率
D.③和④分別屬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40.下圖為南極某海域的食物網。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 )
A.此食物網共有6條食物鏈
B.硅藻既是生產者,又是分解者
C.磷蝦在不同食物鏈上都屬于同一營養級
D.嚴禁過度捕殺藍鯨是由于其對該食物網影響最大
二.填空題
1.下圖表示人體免疫過程中相關細胞或物質(圖中①-⑧示相關物質或結構,A-D表示細胞),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D四個細胞中,屬于體液免疫的以及屬于細胞免疫的細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圖中B可以是 細胞經抗原刺激分化而來。
(2)圖中①~⑧中,屬于抗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A細胞圖中顯示,細胞膜形成偽足將①包圍,形成內吞泡進入細胞質,這種內吞作用與細胞膜結構的______________特性有關;內吞泡與______________(結構名稱)融合,以破壞入侵的病菌。
(4)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體后,主要侵染______________(填字母)類細胞。
(5)B細胞區別與其他細胞的顯著特點是: 。
(6)如果圖中所示的抗原為釀膿鏈球菌,當人體產生抗體消滅該菌時,也會攻擊心臟瓣膜細胞,導致風濕性心臟病,這屬于免癥失調中的 病.
(7)在同一個人體中的A、B、C、D細胞形態、結構、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細胞內的
(填物質)不同引起的。
2.如圖是某人工魚塘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圖解{(能量單位為J/(cm2.a)},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所示,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主要是由 固定的太陽能,圖中A代表 。
(2)植食性動物的能量有 J/(cm2.a)傳遞到肉食性動物體內。
(3) 草魚以水草為食,白鰱以綠藻和水草為食,草魚與白鰱的種間關系是
。調查魚塘中草魚的種群密度,最好采用 法。
(4)由于食性不同,魚塘中魚類等生物具有分層現象,群落的這種空間結構稱為 。
(5)該生態系統具有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 三個方面的功能。因能量流動 的特點,所以,圖中輸入到肉食性動物的能量比輸入到植性動物的能量更多。
(6)建立“桑基魚塘”、發展現代生態農業、體現的生態學基本原理是:實現了對能量的 。
3.(9分)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長素濃度往往不同。甲是一株盆載植物,乙圖表示該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據圖回答下列問題。(要求:用乙圖根、芽、莖三條曲線上相應字母所對應的濃度來表示甲圖各點的生長素濃度)
(1)乙圖_______點濃度可表示甲圖①處生長素濃度,_______點表示②處生長素濃度。若想讓②處結構長出來,可去除頂芽,此后②處生長素濃度將會低于_______mol.L-1。①②生長現象說明生長素作用特點具有 。
(2)將該植物向左側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時間,可表示⑦側濃度的是乙圖中_______點濃度,表示⑧側生長素濃度的是乙圖中_______點濃度,因此根將向地生長。表示⑤側濃度的是_______點濃度,表示⑥側濃度的是_______點濃度,莖將背地生長。
(3)能夠同時促進根、莖、芽生長的濃度范圍是_______mol.L-1。
4.(4分)單側光照射,植物會表現出向光性。已知該特性與生長素的橫向運輸有關,請利用所提供的實驗材料,設計1組實驗方案證明尖端存在著生長素的橫向運輸。要求:用圖解和必要的文字說明(只畫出實驗開始時的狀態)。
示例:植物向光彎曲與尖端有關的實驗設計(見下圖)
實驗材料:玉米胚芽若干、光源 、云母片、刀片等。
答:

高二年級期中考試生物試卷(理科)答案
一.選擇題答案:
二.填空題(共40分,除第2題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9分)(1)B、C B細胞和記憶細胞
(2)①④⑦ (3)流動性 溶酶體  (4)C(5)內質網面積最大
(6)自身免疫病 (7)mRNA
2.(18)答案:(1)生產者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2)2.5 (3)競爭
標志重捕 (4)垂直結構 (5)信息傳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6)多級利用
3.(9分)(1)b或d  f    10-6 、兩重性。
(2)e  a    g或k  c  
(3)<10-8
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4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I卷(選擇題 共115分)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film?
A. Terrible. B. Just so-so C. Wonderful.
2. What’s the weather like now?
A. Fine. B. Rainy. C. Cloudy.
3. Where will the man live after getting married?
A. In the country. B. In the city. C. In the town.
4.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
A. To buy a new bike for Jim.
B. To clean the garden by himself.
C. To ask Jim to help him clean the garden.
5.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A. Go to the airport. B. Go to have a coffee. C. Wait at the airport.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每個小題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
6.Who is reading the book now?
A. The man. B. The woman. C. The man’s uncle.
7. When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et the book?
A.The day after tomorrow. B. Tomorrow. C. Today.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題。
8. What happened to the man?
A. He had an accident.
B. He was seriously injured.
C. He damaged someone else’s car.
9. How did the man feel on the way back?
A. Excited. B. Sad. C. Worried.
10. Why did Jenny want to go to Paris?
A. To travel. B. To study. C. To work.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題。
11. What is Jack going to do at the post office?
A. Send a card to his brother.
B. Send some books to his brother.
C. Get a package from his brother.
12. What month is it probably now?
A. March. B. May. C. June.
13. What is Jack’s brother’s plan for the summer vacation?
A. To teach some kids English.
B. To come back to New York.
C. To travel around China.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題。
14. When did the man set off for the art exhibition?
A. At 3:00 pm. B. At 3:30 pm. C. At 4:30 pm.
15. What did the man do today?
A. He read a book.
B. He went shopping
C. He went to Lucy’s birthday party.
16. What is Henry’s present for Lucy?
A. A book. B. A CD. C. A dress.
17. What do we know about Lucy?
A. She doesn’t like reading.
B. She likes listening to music.
C. She doesn’t know much about Justin Bieber.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題。
18. On which floor does the speaker live with his family?
A. On the 7th floor. B. On the 12 th floor. C. On the 17th floor.
19. How does the father go to work?
A. On foot. B. By subway. C. By car
20. How many bedrooms does the speaker’s apartment have?
A. 2. B. 3. C. 4.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 The West Lake we visited last year was really_____ attraction and we'd like to visit it _______ second time next year.
A. ; a B. the; the C. an; a D. ; the
22. When I went into her room, she was ____ in her book.
A. developed B. controlled C. exposed D. absorbed
23. He is _____ careless a student that he often _____ some letters while writing.
A. such; leaves on B. so; leaves off C. so; leaves out D. such; leaves out
24. If you don’t go to the theatre tomorrow, ____________.
A. nor do I B. so do I C. neither do I D. neither will I
25. He always brings me a pretty gift _______ he comes to visit me.
A. by the time? B. sometimes? C. every time? D. at times
26. ______ of danger in the street at night, she had to go home with a friend ______ her.
A. Warned, followed  B. Warning, following
C. Warning, followed  D.Warned, following
27. Having never met with such a __ problem, he felt ___ and didn’t know how
to solve it.
A. puzzling; puzzled B. puzzled; puzzling
C. puzzling; puzzling D. puzzled; puzzled
28. My father told me that he didn’t_______ school this year.
A.approve my leaving B.approve me to leave
C.approve of me to leave D.approve of my leaving 
29. The doctor suggested that he _ with the H1N1 flu and suggested that
he_ to hospital at once.
A. be infected, be sent B. should be infected, was sent
C. was infected, be sent D. be infected, was sent
30. I feel it is your husband who _____ for the spoiled child.
A. is to blame B. is going to blame
C. is to be blamed D. should blame
31. The judging committee ______ three women and four men.
A. is consisted of B.makes up C.consists of D. is made up
32.—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 disagreement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the customers?
— The key _______ the problem is to meet the demand _______ by the customers.
A. to solving; making???????????????? ??? ?B. to solving; made
C. to solve; making?????????????????? ??? ?D. to solve; made
33. So popular ________ that the young generation are dying for one.
A. iPhone 4 has become B. iPhone 4 had become
C. has iPhone 4 become D. had iPhone 4 become
34. --- Are you going to visit him?   --- Well, _____.
A. Never mind. B.My pleasure. C. It doesn’t matter. D. It depends.
35. — Be seated, please and I’ll make you a cup of tea. — _________. Let’s come to the point first. A. You needn’t do so B. Please don’t bother C. You are welcome D. You are indeed too polite.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Perhaps some people in the world ever write to Big Ben. They even 36 birthday presents. In fact, Big Ben is not a 37 . It's a clock!
Big Ben is the great clock 38 up in a tower of the Parliament(議會) building. This is the building in London 39 laws are made. The people of London like to see Big Ben's four friendly faces. They like to hear the chimes(鐘聲) 40 15 minutes. They like to hear the bell 41 the hours. Bong! Bong! Bong!
Big Ben's story started in 1834. In that year the old Parliament building burned 42 . Its clock tower crashed to the ground. There 43 to be a new building and a new clock.
Plans were made. They 44 it “King of Clocks, the biggest and best in the world”. So the clock had to be big. And it had to 45 very good time.
In two years the big clock was made. Five more years went by 46 the clock tower was finished. Then the four 47 for the chimes(擊鐘裝置) were brought into the tower. And at last the giant hour bell was put in 48 . It 49 out for the first time on July 11,1859.
This great bell had to have a name. A meeting of Parliament was called to pick 50 . “This clock is the King of Clocks,” one man said. “Let's call the bell Queen of Bells.”
“Then why not Victoria?” said 51 . The talk about names went 52 . Then Benjamin Hall got up to speak. He was a big man that others liked. By this time they were all 53 . Someone shouted, “Why not call it Big Ben and be done ___54___ it ?
Everybody laughed, and the meeting 55 . But from then on, Big Ben was not just the bell but the whole clock.
36.A. bring
B. carry
C. send
D. take
37.A. present
B. person
C. bell
D. god
38.A. hang
B. fixing
C. hanged
D. high
39.A. which
B. wha
C. where
D. when
40.A. every
B. once
C. some
D. each
41.A. hitting
B. beating
C. striking
D. knocking
42.A. into
B. in
C. off
D. down
43.A. used
B. had
C. came
D. need
44.A. asked
B. selected
C. collected
D. called
45.A. keep
B. hold
C. give
D. go
46.A. since
B. then
C. when
D. before
47.A. clocks
B. hands
C. bells
D. machines
48.A. time
B. place
C. order
D. tower
49.A. rang
B. broke
C. knocked
D. worked
50.A. one
B. it
C. that
D. some
51.A. anyone
B. the other
C. other
D. another
52.A.by and by
B. on and on
C.over and over
D.again and again
53.A. angry
B. surprised
C. interested
D. tired
54.A. with
B. by
C. about
D. to
55.A. broke in
B.broke down
C. broke up
D. broke out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The first newspapers were written by hand and put up on walls in public place. The earliest daily newspaper was started in Rome in 59 BC. In the 700’s the world’s first printed newspaper was published. Europe didn’t have a regularly published newspaper until 1609, when one was started in Germany.
?The first regularly published newspaper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was printed in Amsterdam in 1620. In 1621, an English newspaper was started in London and was published once a week. The first daily English newspaper was the Daily Courant (每日新聞). It came out in March 1702.
?In 1690, Benjamin Harris printed the first American newspaper in Boston. But not long after it was first published, the government stopped the paper. In 1704, John Campbell started The Boston Newsletter (波士頓新聞通訊), the first newspaper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n colonies. By 1760, the colonies had more than thirty daily newspapers. There are now about 1,800 daily pap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as a group, English language newspapers have the largest circulation in the world. But the largest circulation for a newspaper is that of the Japanese newspaper Asahi Dhimbun (朝日新聞).It sells more than 11 million copies every day.
56. The first regular published newspaper in Europe was printed in _____.
?????A. England???? B.?France??? C.?Germany?? D. Sweden
57. The first printed newspaper in America came out in _____.
?????A. Washington?? B.?Boston? C.?New York? D. New Orleans
58. The first daily newspaper came out in ____________.
A. 700’S B. 59 BC C. 1609 D.1620
59. Which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English language newspaper sells more than 11 million copies every day.
B .The first regularly published newspaper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was printed in Amsterdam.
C. Europe didn’t have a regularly published newspaper in 1608.
D. The first daily English newspaper came out in March 1702.
B
Imagine a worker who never gets tired. This employee needs no lunch hours or holidays. Working 24 hours a day is not a problem. Best of all, he or she is both accurate and efficient. There are few mistakes and tasks are finished quickly.
Any manufacturer would want a worker like this in a factory. Many more products could be
made and sold if workers never stopped. That’s wh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obots at work today. Robots do a wide variety of tasks. They weld (焊接), drill, and paint new cars. They locate
underwater pollution sites. Robots handle poisons. Most of their work is too dangerous, difficult, or unpleasant for people to do. By doing the dirty work, a robot is a worker’s helper, or aide.
Few robots look anything like people. They are machine. Like other pieces of machinery, they come in different shapes and sizes. The way they are built depends on the jobs they do. Most have a single arm that can lift things. Most are built to handle tools.
Each robot has a computer inside it. The computer tells it what to do. Skilled technicians enter directions into this computer. They are trained for this job.
The years ahead may be the era(時代) of robots. People are using them more and more. Already robots have explored active volcanoes and the ocean floor. Modern robots can maneuver in space. With their skillful movements, they can serve satellites that cannot be reached by humans. Some new uses will include harvesting crops and working in open pit mines. Robots can help us to live better and learn more about our world.
60.What mentioned in this passage is really .
A.a hard-working worker B.a day-dreamer
C.a manufacturer D. an advanced machine
61.Robots can do everything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because .
A. there are computers in them B. they have brains
C.they are technicians D.the manufacturer is helping them
62.Why do we regard the years ahead as the era of robots? Because .
A.no human beings will live on earth
B.robots will dominate the earth
C.robots will do more and more jobs which people aren’t supposed to do
D.humans needn’t do anything that robots can do
63.The underlined word “maneuver” means .
A..to keep still B.to sleep carefully
C. to move skillfully D.to do everything perfectly
C
It was once thought that air pollution affected only the area immediately around large cities with factories and/or heavy automobile traffic. Today, we know that although these are the areas with the worst air pollution, the problem is actually worldwide. On several occasions over the past decade, a heavy cloud of air pollution has covered the entire eastern half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led to health warnings even in rural areas away from any major concentr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automobile traffic. In fact, the very climate of the entire earth may be affected by air pollution. Some scientists feel that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ir resulting from the burning of fossil fuels (coal and oil) is creating a “greenhouse effect" - holding in heat reflected from the earth and raising the world's average temperature. If this view is correct and the world's temperature is raised only a few degrees, much of the polar ice cap will melt and cities such as New York, Boston, Miami, and New Orleans will be under water.
Another view, less widely held, is that increasing particulate (廢氣排往空中而形成的微粒、顆粒) matter in the atmosphere is blocking sunlight and lowering the earth's temperature ─ a result that would be equally disastrous. A drop of just a few degrees could create something close to new ice age and would make agriculture difficult or impossible in many of our top farming areas. At present we do not know for sure that either of these conditions will happen (though one recent government report prepared by experts in the field concluded that the greenhouse effect is very likely). Perhaps, if we are very lucky, the two tendencies will offset each other and the world's temperature will stay about the same as it is now.
64. As pointed ou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sage, people used to think that air pollution ______.
A. caused widespread damage in the countryside
B. affected the entire eastern half of the United States
C. had damaging effects on health
D. existed merely in urban and industrial areas
65. As far as the greenhouse effect is concerned, the author ______.
A. shares the same view with the scientists
B. is uncertain of its occurrence
C. rejects it as being ungrounded
D. thinks that it will destroy the world soon
66. The underlined word “offset" in Para. 2 could best be replaced by______.
A. make up for B. slip into C. set up D. catch up with
67. This passage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______.
A. the greenhouse effect
B. the burning of fossil fuels
C. the possibility of a new ice age
D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D
Austin Children’s Museum
This 7,000-square-foot museum aims to entertain and educate children up to age 9. In its Global City exhibit, people can go shopping for groceries, order lunch at a diner, pretend that they’re doctors or construction workers, and more. In other fun exhibits, they learn about Austin’s history, explore the world of water, and experience life on a large Texas farm.
Open time: From Tuesday to Saturday, 10:00 a.m.~5:00 p.m.
On Sunday, 12:00 a.m.~5:00 p.m.
Address: 201 Colorado St, Austin, Texas 78701
Phone: 512-4722499
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
Founded in 1899, it is the world’s oldest children’s museum, featuring interactive exhibits, workshops, and special events. The Mystery of Things teaches children about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objects and Music Mix welcomes young virtuosos (名家).
Open time: From Wednesday to Friday, 2:00 p.m.~5:00 p.m.
On Saturday and Sunday, 10:00 a.m.~5:00 p.m.
Address: 145 Brooklyn Ave, Brooklyn, New York 1213
Phone: 718-7354400
Children’s Discovery Museum
This museum’s hand-on exhibits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the created worlds, and among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imes. Exhibits include Streets, a 5/8-scale copy of an actual city, with streets lights, and waterworks, which shows how pumps can move water through a reservoir system.
Open time: From Monday to Saturday, 10:00 a.m.~5:00 p.m.
On Sunday, from noon. Closed on holidays.
Address: 180 Woz Way, Guadalupe River Park, San Jose, California 95110
Phone: 408-2985437
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
This museum is the largest of its kind. Exhibits cover science, culture, space, history, and explorations. Among them are the Space Quest Planetarium (additional fee), the 33-foot-high Water Clock, the Playscape gallery for preschools, and the Dinosphere exhibit, along with hand-on science exhibits.
The largest gallery, the Center for Exploration, is designed for ages 12 and up.
Open time: From Tuesday to Sunday, 10:00 a.m.~5:00 p.m.
Closed on Thanksgiving Day and December 25.
Address: 3000 N Meridian St, Indianapolis, Indiana 46208
Phone: 317-3343322
68. Suppose that December 25 is Tuesda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useums can you visit
A. 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
B. Austin Children’s Museum.
C. Children’s Discovery Museum.
D.Children’sMuseumof Indianapolis.
69. After entering the museum you need to pay an additional fee to see _____.
A..the Space Quest Planetarium
B. the Center for Exploration
C. the Global City exhibit
D.Waterworks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exhibited in 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
A. culture B. history C. special events D. explorations
71.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to _____.
A. ask adults to visit museums
B. compare some museums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C. introduce some museums and encourage parents to visit them with their children
D. introduce some exhibits and museums to foreigners
E
Queen Elizabeth II is not only the que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but she is also the queen of other 16 countries, including Australia, New Zealand, Canada and Jamaica. Her face is seen on stamps and coins all around the world.
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 was born in London on April 21st 1926. Her parents were George, the Duke of York, and Elizabeth, the daughter of the Earl and Count-ness of Strathmore. As a child, Princess Elizabeth lived with her parents and younger sister in London and Windsor. Every summer, she traveled to Scotland to visit her mother’s parents. She was interested in all sorts of sports, but her favorites were horse riding and swimming. She was also fond of acting, art and music.
As princess Elizabeth grew older, she started to play a part in British public life. When she was 14, she broadcast a radio message to all the children of Britain and the Common-wealth(共和國). Two years later, she carried out her first public engagement, and started to go on official tours shortly after that. After a tour to South Africa in 1946, she married Philip Mountbatten. The couple had four children: Prince Charles, born in 1948, Princess Anne, born in 1950, Prince Andrew, born in 1960 and Prince Edward, born in 1964.
After her father died, Princess Elizabeth became Queen Elizabeth II in a ceremony held in London in 1953. As a queen, she has many duties, and leads a very busy life. She travels throughout the world, meeting the leaders of other countries, and attends a large number of official functions. She also holds a meeting every week with the British Prime Minister. Every year, on Christmas Day, she broadcast a message to the people of British and the Commonwealth, talking about her hopes for the future.
Queen Elizabeth has been on the throne for more than 40 years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omen in the world. Lots of people in British believe that she tries hard to understand her people and be a good queen. More than her title, this quality has earned her much love and respect. 72. Queen Elizabeth II ________
A.is queen of Australia and the USA
B. is queen of 17 different countries.
C. is queen of 16 different countries
D. is only que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73. As she grew older, Princess Elizabeth _______.
A. stopped playing a part in British public life.
B. started to take part in British public life.
C. went on many tours to South Africa
D. broadcast several radio message
74. Queen Elizabeth’s four children are called ________.
A. Prince Edward, Princess Anne , Prince Andrew and Prince Charles
B. Prince Andrew, Prince Philip, Prince Charles and Princess Anne
C. Princess Elizabeth, Prince Charles, Prince Andrew and Prince Edward
D. Prince Charles, Prince Philip, Prince Edward and Princess Elizabeth
75. Today, Queen Elizabeth _________
A. does not lead a very busy life
B. holds a meeting every fortnight with the British Prime Minister
C.is always busy carrying out her royal duties.
D. rarely leaves the UK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5分)
第四部分 寫作(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短文填詞 (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We high school students do have some growing pains,
but we can get rid of them correctly and wisely.______, 76._________
some of us are upset about their body styles and ______(外貌) 77.________
but it’s not important at all. We needn’t care about it. It
is one’s________(內在的) beauty that matters. 78._________
Second,we sometimes seem to be m_______ 79._________
by our teachers, parents and classmates. Faced with this,
we can find a proper time to have a heart-to-heart talk with
them,trying to_____(去除)the misunderstanding. 80.__________
Some of us have fewer friends. I think _____ open-minded 81.__________
and friendly will do you good. Third,we may _____ behind 82.__________
others, which makes us stressed. Actually we can encour-
age______(自己) to work efficiently. At last, some of us 83.__________
haven’t much pocket money,_____which they feel unhappy 84.__________
Isn’t it strange? So long as we have some, that’s enough.
And we can learn _______ to spend money! 85.__________
第二節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假設你們學校最近開始在課間播放音樂,同學們對此持有不同看法。請你客觀描述他們的觀點,可以合理拓展,并簡要說明自己的觀點。
大多數人贊成:音樂可以營造氛圍;使人放松,減輕疲勞,使人愉悅。
還有一些人反對:得不到預想的效果,時間太短,太吵;有人會因此沉浸其中而影響上課。
3. 你的觀點:可以播放,要看選擇什么樣的音樂。
注意:1. 字數:120詞左右;
2.第一句已經為你寫好。
3.參考詞匯:氛圍 atmosphere?? 課間 break
Recently our school has carried out the practice of playing music during he class break..












高二年級期中考試英語試卷答案
第I卷(選擇題 共115分)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1-5 CBACB 6-10 CAABC 11-15 BCABB 16-20 CBABB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25 CDCDC 26-30 DADCA 31-35 CBCDB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36-40 CBDCA 41-45 CDBDA 46-50 DCBAA 51-55 DBDAC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5分)
第四部分 寫作(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短文填詞 (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76.First 77.appearance 78.inner 79.misunderstood 80.remove
81.being 82.fall 83.ourselves 84.for 85.how
第二節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上杭縣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本試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基礎題 (第1至10題每題2分,11題6分,共26分)   1.下列各組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
A.稔熟(rěn) 赍發(jī) 擊柝(tuò) 休戚與共(qī)
B.出岫(xiù) 潦水(láo) 酒饌(zhuàn) 悄然無聲(qiǎo)
C.捧袂(mèi) 譏誚(qiào) 回溯(shù) 噤若寒蟬(jìn)
D.坳堂(ào) 整飭(chì) 修葺(qì) 剜肉補瘡(chuāng)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深閨 玉扃 縈紆 不落言筌
B.寒砧 尺牘 規矩 錙銖必較
C.徘徊 蘊籍 付梓 不既不離
D.自縊 桑葚 繽紛 甚囂塵上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1)它的鮮明的形象,影響了此后歷代的詩人們,許多為人 的詩篇正是從這里得到啟發。
(2)詩人們似乎都不再考慮文字洗練的問題,而是盡量通過“木葉”來寫出 人口的名句。
(3)我們所 的門栓、棍子、桅桿等,就都是這個樣子。
A.傳頌 留傳 習見 B.傳誦 留傳 熟悉
C.傳頌 流傳 熟悉 D.傳誦 流傳 習見
4. 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錢鐘書是一位學貫中西、通曉古今的學者,在學術研究領域,每每發表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見。
B. 想象是一雙美麗的翅膀;音樂無形,卻能使人回腸蕩氣;話語無色,卻能給人姹紫嫣紅的風光。
C. 專家們普遍認為,不能簡單地把住房問題全部推向市場,因為對于中低收入者來說,保障他們的居住需求,政府有著責無旁貸的責任。
D. 語感是對藝術美的一種敏銳的感受力,有了語感并不意味著詩歌閱讀都可以事半功倍,一揮而就。
二.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文言選段,完成5—7題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李密《陳情表》節選)
5.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
B、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除:免職
C、但以劉日薄西山 薄:接近
D、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希冀:企圖
6.下列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逮奉圣朝 B、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C、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D、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在用法和意義上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2分)
A、臣以供養無主 B、但以劉日薄西山
C、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D、登東皋以舒嘯
(二)閱讀課外文言文段,回答下列問題: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家世世受射。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從太尉亞夫去吳楚軍,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力戰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數千騎。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縱馬臥。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引兵而去。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家無余財,終不言家產事。廣訥口少言,專以射為戲,竟死。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后從大將軍青擊匈奴,既出塞,出東道。軍亡導,或失道,后大將軍。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余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遂引刀自剄。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專以射為戲,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廣之將兵,乏絕之處,???????? 將兵:帶兵。 ??????C.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 曲折:指詳細復雜的情況。 ??????D.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 結發:指剛成年的時候。 ??????9.下列句子全都表明李廣對待部下“寬緩不苛”的一組是(???? ) ????? ① 解鞍,令士皆縱馬臥??? ② 得賞賜輒分其麾下?? ③ 專以射為戲 ④ 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 ⑤ 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 ⑥ 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 ???? A.①③④?????? B.①⑤⑥ ??? C.②③⑥ ?????? D.②④⑤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廣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傳授射箭之法,因而騎射精熟,驍勇善戰。曾在抗擊匈奴時殺敵立功,并在平定吳楚軍時,攻營拔寨,建立卓越功勛。 ????B.李廣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足智多謀。他面對匈奴數千騎兵,沉著鎮定,巧用疑兵之計,使敵軍不敢貿然追擊,而自己的小部隊則安然得以保全。 ????C.李廣不善言辭,少言寡語,而又廉潔自律,重義輕財。他屢建戰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財富的機會,但卻終身沒有多余財物,也從不以家產為念。 ??? D.李廣作為主將,部隊失去向導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擔過錯。面對處罰,他認為自己已經年老,無力再請刀筆之吏為自己辯護,于是引刀自剄。
11.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①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
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默寫:
12.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引壺觴以自酌, 。 ,審容膝之易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 ,鳥倦飛而知還。???????? ,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兮辭》)
(3)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王勃《滕王閣序》)
(4)是以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 。?????????? ,愿乞終養!(《陳情表》)
四.詩歌鑒賞:(6分)
13.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 岑參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闌。
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
只緣五斗米,辜負一漁竿。
注:高冠:山谷名
⑴頸聯中最精煉傳神的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尾聯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閱讀(10分)
14.以下關于《三國演義》的情節表述,有誤的兩項是:( )( )(5分)
A.獻帝不甘心受曹操控制,在衣帶中放入詔書,令國舅董丞設計除掉曹操,董丞被家奴告密,謀殺曹操之事敗露。曹操就殺了董丞全家,怒氣未消,還殺了董貴妃并宣布,從此以后,外戚不奉旨進宮者斬。
B.諸葛亮“隆中對”的內容:曹操挾天子以令廣土眾民,占著天時,孫權據有江灑,占著地利,而劉備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可占人和。應當先取荊州為家,后取西川建基業,采取據蜀聯吳搞曹的策略,成鼎足之勢,然后可以圖中原。
C.關羽得知劉備在劉表處,到相府辭別曹操,恰好曹操生病,掛避客牌不見客人,張遼也托病不出,關羽無奈,只得留下書信一封辭別,并將曹操所賜之物,一一掛在庫中,分毫未取,漢壽亭侯之印掛在堂上,喝退門吏,帶上嫂嫂,去尋劉備。
D.糜夫人為存子嗣,投井自殺,趙云推倒土墻掩蓋枯井。趙云獨自一人,懷抱阿斗,七進七出,左右沖殺,連斬了曹操 五十多員大將。曹操在山頂上望見,急問左右是誰,當得知是趙云時,曹操感嘆說:“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
E.攻打張繡期間,所過之處,稻熟將刈,為贏民心,曹操傳令,凡踐踏麥田者,并皆斬首。但沒想到自己的馬因迷路闖進麥田,違反了軍令,這時謀士郭嘉提醒曹操“法應加于尊”,于是曹操以劍割發代首,并傳示三軍,顯示自己帶頭執行。
15.簡答題,請用100字左右作答。(5分)
請簡述《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
六.經典閱讀(6分)
16.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問題。(6分)
⑴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13.3)
⑵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11.26)
這兩段文字都寫了子路極富個性的語言和孔子對他的態度。你從子路的言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②為什么孔子對子路所言持否定態度?(3分)

?七、閱讀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文學如燈
鐵凝 ?? 上世紀70年代初,在我的少年時代,中國的大門還沒有向世界打開。當時有一部名叫《看不見的戰線》的朝鮮電影,影片中一位化裝成教師模樣的韓國越境特務手拿一本書,和朝鮮的暗藏特務對接頭暗號: ?? 問:你拿的是什么書? ?? 答:歌曲集。 ?? 問:什么歌曲? ?? 答:《阿里郎》。 ?? 這段對話在中國的中學生中廣為流傳。上課時常有學生壓低嗓音問旁邊正在閱讀課文的同學:“你拿的是什么書……” ?? 到了21世紀初,有媒體讓我舉出青少年時期對自己影響最深的兩本文學作品,前提是只舉兩本,一本中國的,一本外國的。這要求有點苛刻,尤其對于寫作的人。這是一個誰都怕說自己不深刻的時代。但最后,我還是決定說實話—— ?? 我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時代,正值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個鄙視知識、限制閱讀的文化荒涼的時代。又因為出身灰色,內心總有某種緊張和自卑。我自幼喜歡寫日記,在那個年代,日記都是成了“懺悔體”了。我每天都在日記里檢討自己所犯的錯誤,期盼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純粹的人。實在沒有錯誤,還會虛構一點寫下來——不知這是否可以算作我最初的“文學訓練”。偶爾的快樂也是有的,比如看了朝鮮電影,沒完沒了地模仿其中特務間的接頭暗號:“你拿的是什么書?……”這幾句平淡的對白之所以被我長久地記住,是因為那個時代我們的文化娛樂生活太過貧乏了吧。但我仍然覺得還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這對白里畢竟還有幾分屬于文學的美感,比如歌曲集和阿里郎。我喜歡阿里郎的發音,就像我喜歡耶路撒冷的發音。類似這樣一些詞的發音給我的唇舌和聲帶帶來了一種無法言表的愉悅和快感。當然,在那樣一個歷史時期,我們所能看到和聽到的文藝作品更多的是憤怒、仇恨以及對個體的不屑。就是在這樣的日子里,我讀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著藏起來的書: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記得扉頁上的題記是這樣兩句話:“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沒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這兩句話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動,一時間我覺得這么偉大的作家都說連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況我這樣一個普通人呢。更重要的還有后面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正是這兩句話震撼了我,讓我偷著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點又肯定了那么一小點,并生出一種既鬼祟又昂揚的豪情,一種沖動,想要去為這個世界做點什么。所以我說,《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個特殊年代,對我的精神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初次領略到了文學的魅力,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處的幽暗之地,同時給了我身心的沉穩和力氣。另一本中國文學,我覺得是《聊齋志異》。在那個沉默、呆板和壓抑的時代讀《聊齋》,覺得書中的那些狐貍,她們那么活潑、聰慧、率真、勇敢而又嬌憨,那么反常規。作者蒲松齡生活在同樣也很壓抑的清代,他卻有那么神異、飛揚、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滿人間情味的狐仙鬼怪實在是比人更像人。《聊齋》里有一篇名叫《嬰寧》的小說當時我讀過不止一遍。在中國古代小說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紅樓夢》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嬰寧。她打破了中國封建時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會笑的約束和規矩,她是天生愛笑,笑起來便無法無天,率性自由,哪怕來到人間結婚拜堂時也可以笑得無法行禮……正是這樣一些善良的狐貍灑脫而又明亮的性情,她們的悲喜交加的纏綿故事,為我當時狹窄的灰色生活開啟了一個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與人言的空間。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學給我的恩澤和“打擊”,這“打擊”具有一種寶貴和難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暢。 (本文是作者在韓國首屆東亞文學論壇上的講稿,有刪節)
17.簡要概括《約翰?克利斯朵夫》與《聊齋志異》給作者的精神影響。(6分)
18.文章敘寫《聊齋志異》給自己的影響采用了什么寫法?試結合內容具體闡述。(6分)
19.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 [ ] ?? A.本文是一篇演講稿,語言通俗,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富含哲理,給人以精神的震撼。 ?? B.作者說“狐仙鬼怪實在是比人更像人”,是因為狐仙鬼怪打破了中國封建時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會笑的約束和規矩,率性自由。 ?? C.作者說自己每天都在日記里檢討自己所犯的錯誤,期盼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純粹的人,是為了說明那個時代是文化荒蕪的年代,壓抑個性的年代。 ?? D.作者選取兩部文學經典,透過小說中的情節,表現了它們對自己心靈的深刻影響,有力地表現了主題。 ?? E.作者在演講中,著重寫了兩部文學經典在“文化大革命”那個鄙視知識、限制閱讀的文化荒涼的時代中給自己的影響 ,緊扣了“文學如燈”這個題目。 ??
八.語言表達與運用(8分)
20.下面新聞標題的表述有不當之處,請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
(1)武進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無辜被醉酒患者挨打(2011年2月14日《武進日報》)

(2)世博會勝利閉幕,超過近7000 人入園參觀。(2010年11月2日《新民晚報》)
21.2011年某省高考作文閱卷組對考生作文失分的幾種因素進行隨機抽查,結果如下:
項目名稱
具體內容
所占比例
語言表達
句子、詞匯、修辭
49.45%
層次結構
層次、過渡
11.65%
思想內容
中心、材料、分析
33.90%
其他
書寫、標點
5.90%
(1)從表中數據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 (2分)
(2)看了這一統計結果,你對同學的建議是 。(2分)
22.“言外之意”指話里暗含著的沒有直接說出的意思。在《邊城》中有這么一句話“誰也不希罕那只鴨子”,言外之意為“我希罕的是二老的鴨子,我喜歡的是二老”。
請閱讀下列語段,將言外之意寫在橫線上。(2分)
鋼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宮演奏。演奏開始了,沙皇還在和別人說話。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問他為什么不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說:“陛下說話,我理應恭聽。”
李斯特的言外之意是
九.作文(7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材料一:因為姚明,美國人記住了上海;因為魯迅,人們前往紹興;因為海明威,人們知道了西班牙斗牛,乃至于提到巴爾扎克,人們便想到巴黎……名流們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影響著世界。
材料二:在一個小山村里,有一對殘疾夫婦,女人雙腿癱瘓,男人雙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種、管理、收獲……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觀察世界,男人用雙腿丈量生活,幸福始終洋溢在他們的臉上。時光如流水,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讓世界變得更精彩。
對上述材料,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與思考,請以“以自己的方式影響世界”為標題寫一篇議論文或記敘文,不少于800字。
高二年級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基礎題(1-10題每題2分,11題6分,共26分)
1.C( “溯”讀“sù”)
2、C(蘊藉;不即不離)
3、D(“傳頌”:流傳頌揚;“傳誦”:流傳誦讀;“留傳”:遺留下來給后代;“流傳”:傳播;“習見”:經常見到;“熟悉”:知道得很詳細。)
4、B(A一孔之見::比喻狹隘片面的見解;)B(回腸蕩氣:形容音樂、文辭十分婉轉動人。)C(責無旁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D( 一揮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動筆就寫成。)
二、文言文
8 .A (竟,從頭至尾,一直到。) ????9 .D (①表現李廣的軍事謀略, ③表現李廣的興趣和射箭技術,⑥側面表現李廣愛護士卒) 10 .D(不是無力請刀筆吏為自己辯護,而是不愿意面對刀筆吏為自己進行辯護。)
文言文參考譯文 ????????將軍李廣,隴西郡成紀縣人。李廣家世代傳習射箭之術。參軍抗擊匈奴,因為他善 于騎射,斬殺敵人首級很多;隨從太尉周亞夫反擊吳、楚叛軍,在昌邑城下奪取了敵人的軍旗,立功揚名,以奮力作戰而出名。匈奴大舉入侵上郡,有幾千騎兵。李廣的百名騎兵也都大為驚恐,想回馬飛奔逃跑。李廣說:“我們離開大軍幾十里,照現在這樣的情況,我們這一百名騎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來追擊射殺,我們會立刻被殺光的。現在我們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為我們是大軍來誘敵的,必定不敢攻擊我們。”李廣向騎兵下令:“前進!”騎兵向前進發,到了離匈奴陣地還有大約二里的地方,停下來,解下馬鞍,讓士兵們都放開馬,隨便躺臥。這時正值日幕黃昏,匈奴軍隊始終覺得奇怪,不敢進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為漢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襲他們,因而匈奴就領兵撤離了。李廣駐守右北平,匈奴聽說后,稱他為“漢朝的飛將軍”,躲避他好幾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廣為官清廉,得到賞賜就分給他的部下,飲食總與士兵在一起。李廣一生到死,家中沒有多余的財物,始終也不談及家產方面的事。李廣語言遲鈍,說話不多,他專門以射箭為消遣,一直到死。李廣帶兵,遇到缺糧斷水的地方,見到水,士兵還沒有完全喝到水,李廣不去靠近水;士兵還沒有完全吃上飯,李廣一口飯也不嘗。李廣對士兵寬厚和緩不苛刻,士兵因此愛戴他,樂于為他所用。李廣不久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出邊塞以后,從東路出擊。軍隊沒有向導,有時迷失道路,結果落在大將軍之后。衛青要給天子上書報告詳細的軍情。李廣說:“校尉們沒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到了大將軍幕府,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從成年起與匈奴打過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隨大將軍出征同單于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去走迂回繞遠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了,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廣軍中的所有將士都為之痛哭。百姓聽到這個消息,不論認識的不認識的,也不論老的少的都為李廣落淚。太史公說:《論語》里說:“在上位的人自身行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實行;自身行為不正,發下命令也沒人聽從。”大概說的就是李將軍吧!我所看到的李將軍,老實厚道像個鄉下人,開口不善講話,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論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他的,都為他盡情哀痛。 ????????他那忠實的品格確實得到了將士們的信賴呀!諺語說:“桃樹李樹不會講話,樹下卻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條小路。”這話雖然說的是小事,但可以用來比喻大道理呀。
三.默寫 12. (每空1分,共8分)
(1) 眄庭柯以怡顏 倚南窗以寄傲 (2)云無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將入。
(3)響窮彭蠡之濱 聲斷衡陽之浦?(4)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
四.13.詩歌鑒賞(6分)
答案:(1)吞、醉。吞,表現谷水淹沒山間小路、恣肆無拘的情態;醉,寫出山花裝點欄桿、旁若無人怒放的情態。(答對一個給2分)表現了高冠谷秀麗清幽的自然環境,表現了作者對原來隱逸生活的留戀之情。(1分)
(2)用典、借代(1分,答對一個即可),表現詩人為微官薄祿不得不割舍閑適自得的隱逸生活的矛盾心情。(2分)
五.名著閱讀(10分)
14.(5分) CE(C是得知劉備在袁紹處;曹操為了挽留關羽,假托有病,掛避客牌對其避而不見。E 曹操的馬因鳥而受驚,闖進麥田;郭嘉是說“法不加于尊”)
六.經典閱讀(6分)
參考答案:1.率真(直率)、不謙遜。(答“胸無城府”、“粗野”不給分。)
2.因為孔子非常主張為人要謙虛禮讓,講究禮節。
七.閱讀題(16分)
17. (6分)((1)照亮了我精神深處的幽暗之地,給了我身心的沉穩和力氣。
使我在那個文化荒涼的時代認識到人的自身價值,并敢于去追求個體的獨特價值。(3分)
(2)為我當時狹窄的灰色生活開啟了一個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與人言的空間。
給我帶來了人生的趣味,使我敢于打破種種約束,去追求人的本質,去做一個真正的人。(3分)
18.(6分)
運用點面結合(或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的手法(1分)。
先面寫《聊齋志異》書中的那些狐貍,活潑、聰慧、率真、勇敢而又嬌憨,反常規,實在是比人更像人。(2分)
然后點寫《嬰寧》中的狐仙嬰寧,她打破了中國封建時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會笑的約束和規矩,率性自由。(2分)
既全面又具體地揭示了《聊齋志異》的價值。(1分)
19.B、D(B“狐仙鬼怪實在是比人更像人”是說體現了人的本質,是真正的人D沒有透過故事情節)(4分,選對1個給2分)
八.語言表達與運用(8分)
20. ⑴“挨打”改為“ 毆打”(“埃”與“被”語意重復);⑵ “超過”或“近”保留一個(自相矛盾)。(2分)
21.(4分)
(1) 影響學生作文得分的關鍵因素是包括句子、詞匯、修辭在內的語言表達和包括中心、材料、分析在內的思想內容。(2分)
(2) 要想提高作文得分,最為根本的辦法是努力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和思想水平。(2分)
22. (2分)
您不注意聽我演奏,這是對我的不尊重。(1分)我為您演奏,您應該傾聽。(1分)
九.23.作文(70分):
題目說明:
“以自己的方式”,指“自己的、與眾不同的、特有的方式”,同時這種方式又是“積極的、能給人以啟迪的、能鼓舞人的”。
“影響世界”,指效果。偉人、名人“以自己的的方式影響世界”自不必說;小人物、平凡人也可“以自己的的方式影響世界”,只要在一定范圍內對社會對他人產生一定的積極的影響作用的都可算“影響世界”。
如果兩個方面都兼顧到,文章其他方面也都符合要求,評分最低不低于49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漳浦县| 义乌市| 炉霍县| 高雄县| 天台县| 桓仁| 镇赉县| 汨罗市| 宁海县| 扎赉特旗| 姚安县| 京山县| 延川县| 浦江县| 西峡县| 廉江市| 云安县| 虎林市| 五华县| 百色市| 江达县| 景宁| 合山市| 沂源县| 昌图县| 彭泽县| 和田县| 沅陵县| 承德县| 潢川县| 黄龙县| 怀宁县| 朝阳市| 建始县| 涟源市| 商南县| 徐水县| 建德市| 曲靖市| 阳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