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5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教學設計【單元介紹】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隋朝建立后,統一南北,結束了長時間政權分立的局面。隋朝開通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創立了科舉制,對后世有深遠影響。繼起的唐朝,前期政治開明,經濟發展,在民族關系、對外交流、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樹,呈現出繁榮、富強的盛唐景象,成為當時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強大國家。但唐中期安史之亂后,唐朝由盛轉衰。至唐末五代,中國再次陷于割據勢力膨脹、社會動蕩不安的局面。【新課導入】垂老別杜甫人生有離合,豈擇衰盛端。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目錄 教學目標 重難點】目錄1.安史之亂2.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3.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教學目標1.了解安史之亂爆發的背景和原因。2.了解黃巢起義和唐朝滅亡的基本史實。3.掌握五代十國形成的原因和特點。教學重難點重點:唐玄宗后期統治的腐敗;唐朝的滅亡。難點: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國形成的原因和影響。【教學過程】模塊一、安史之亂(一)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原因:①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腐敗材料 (節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 ——《新唐書》原因:②地方:節度使勢力膨脹,形成內輕外重之勢。藩鎮割據的起源——節度使材料三 安祿山擁兵邊陲,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隋唐以來,河北幽州一帶民族雜居,契丹、奚、突厥等族的習尚與漢不同,互相歧視。…… 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內部傾軋、民族矛盾、社會矛盾交織原因:③社會上各種矛盾尖銳。圖片:安祿山安祿山身兼三鎮的節度使,擁兵二十萬,成為唐朝立國以來最有勢力的軍將。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原因:④安祿山勢力過于強大,威脅中央政權。(1)內憂外患開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益腐敗。社會矛盾尖銳,邊疆形勢緊張。(2)外重內輕節度使勢力膨脹,中央與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3)重兵在握安祿山兼任三個邊地的節度使,擔負東北地區防御重任,逐漸擴張勢力視頻: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視頻素材唐安史之亂的大概經過(2)唐玄宗倉皇逃往四川,馬嵬驛之變。太子李亨北上靈武,被擁立為帝,即唐肅宗。唐朝內調西北地區的精兵,并在北方少數民族軍隊的援助下,在763年被平定。資料速遞: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馬嵬驛(今陜西興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隨行將士處死宰相楊國忠,并強迫楊玉環自盡,史稱“馬嵬驛兵變”。(三)安史之亂的影響材料研讀安史之亂造成北方地區“人煙斷絕,千里蕭條”。杜甫詩《無家別》中有“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想一想:這場戰亂給人民造成了什么樣的災難?答:安史之亂給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破壞,尤其使廣大北方地區田地荒蕪,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唐朝元氣大傷由盛轉衰。唐朝中央權力大大削弱,形成藩鎮割據局面。圖片:唐代藩鎮的分布模塊二、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后賦菊》等待時機改天換地的英雄氣概人物掃描: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善于騎射,粗通筆墨,少有詩才,黃巢五歲時候便可對詩,但成年后卻屢試不第。王仙芝起義前一年,關東發生了大旱,官吏強迫百姓繳租稅,服差役,百姓走投無路,聚集黃巢周圍,與唐廷官吏進行過多次武裝沖突。1、黃巢起義的原因⑴唐朝后期,統治腐朽,宦官專權,中央已無力控制藩鎮。⑵人民賦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遭到連年的災荒,無以為生,發動了大規起義。2.經過:起義軍在黃巢的率領下,轉戰南北,并攻入長安,建立政權。影響:給唐朝的統治以致命的打擊。3、唐朝滅亡⑴朱溫逐漸控制朝政,陸續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據勢力。⑵907年朱溫建立了后梁政權,唐朝至此滅亡。人物掃描 后梁太祖朱溫(852年-912年),出身貧寒,后掌握唐朝兵權,廢照唐宣帝而自立。曾被賜名朱全忠,稱帝后改名朱晃。評價安史之亂和黃巢大起義通過以上學習,你能說說唐朝衰亡的過程嗎?隨堂小練唐朝時輝煌燦爛的王朝,最終滅亡唐朝的人物是(B )A. 黃巢 B. 朱溫 C. 安祿山 D. 趙匡胤線索提示1、抓取題干關鍵詞“滅亡唐朝”;2、由題干材料結合課本知識即可。3、題干選擇注意針對性。模塊三、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1.唐朝滅亡后,全國出現了怎樣的政局 視頻: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2.“五代十國”的實質和影響(1)實質: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藩割據局面的延續,它們的開國君主都是掌握兵權的武將。圖片:鍾繇楷書《宣示表》(拓片)五代十國的皇帝大都出身武將,靠兵變改朝換代。建立政權后,往往君臣猜忌。皇帝非常害怕武將、權臣奪權。為了避禍,一些權臣故意放縱享樂,以示沒有野心。此局部畫面描繪了南唐高官韓熙載開宴行樂、眾人聆聽琵琶彈奏的情形。(2)影響:北方——政權更迭,戰事不斷,政局動蕩不安;南方——由于受戰亂影響較小,政局相對穩定,經濟在原有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相關史事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境內的錢塘江一帶遭到海潮侵襲,成千上萬畝農田被淹。吳越國王錢镠組織人力修筑海塘堤壩,洶涌的海水再不能逞兇,錢塘江附近變成富庶的農業區。(3)五代十國的發展趨勢:五代十國時期,雖然政權分立,但長期政治統一的歷史影響和各地經濟發展的密切聯系,使統一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課堂小結】【布置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