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歐洲中世紀與基督教文明(2)領主的莊園與市民的城市班級: 姓名: 小組: 主備人: 審核: 授課時間: 一、課前導學:(一)認清目標,明確要求: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要求學生了解封建莊園的布局特點及影響,理解封建莊園經濟的特點,體會農奴的悲慘生活,進而了解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及其特點;了解城市的興起和行會制度的概況。2、過程與方法:根據提供的圖文信息,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途徑查找分析相關歷史信息,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整合、概括歷史信息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封建經濟的發展、工商業的活躍是城市興起的重要前提,城市的發展又推動了封建經濟的發展,認清封建莊園經濟和城市間的關系,體會農奴和市民的生活,體會城市和行會對西歐政治經濟發展的影響。學習重點與難點:重點:封建莊園經濟特點,農奴和市民生活及差異。難點:西歐城市的興起及對近代西歐社會發展的影響。(二)自主學習,認真準備:預習自我檢測:閱讀教材P59-60和歷史與社會圖冊,完成預習自我檢測題填空題1、讀課本P59圖3-23《歐洲中世紀莊園》,回答問題:(1)莊園中有哪些建筑?住著哪些人? (2)莊園的布局有什么特點? (3)這樣的布局對人們生活有什么影響? 2、歐洲中世紀什么時侯原有的城市復蘇,新興城市不斷涌現?其中有哪些城市較為著名?時間: 著名城市: 3、閱讀教材第59頁閱讀卡《“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回答問題:(1)西歐的城市坐落在哪里? 。(2)城市居民要受到國王和封建主的任意盤剝。為了改變盤剝的生活狀況,城市居民采取怎樣的斗爭方式? (3)通過斗爭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4、閱讀教材第60頁圖3-25行會徽章,回答問題:(1)行會產生的原因是: (2)三枚徽章分別代表哪一手工行業? (3)這些徽章有何特點? 置疑:(預習之后,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請記下來,課堂上我們共同探討。)二、課堂助學: (一)預習交流展示:(二)師生共同探討:比較中世紀歐洲農奴與市民在生產、生活及社會地位方面的不同:農奴市民生產生活社會地位(三)課堂小結:今天學習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三、課堂鞏固:你認為歐洲中世紀封建制度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