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廣西桂林上禮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廣西桂林上禮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資源簡介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信 息 技 術
命題人:陸秀忠 審核人:張正凱
注意:①本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②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一、選擇題(60分)
1、下列關于信息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信息可以處理 B、信息可以傳播
C、信息可以共享 D、信息傳輸的方式固定不變
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計算機輸入設備的是( )。
A、鍵盤 B、鼠標 C、掃描儀 D、顯示器
3、下列選項中,不是危害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安裝了防火墻 B、人為的無意失誤
C、人為的惡意攻擊 D、網絡軟件的漏洞和缺陷
4、下列選項中,不違反有關使用計算機和網絡的道德規范和法律法規的是( )。
A、購買或使用盜版軟件 B、未經許可查閱他人的文件
C、下載并安裝共享軟件 D、擅自修改公用計算機設置
5、在Windows桌面上,創建了與某個應用程序關聯的快捷方式,要運行該應用程序,可以用鼠標( )該快捷方式。
A、左鍵單擊 B、右鍵單擊 C、左鍵雙擊 D、右鍵雙擊
6、在進行鍵盤操作時,按照標準指法操作的預備姿勢,右手的食指到小指依次放在 ( )
A、A S D F B、S D F G C、H J K L D、J K L ;
7、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要在右邊窗口中同時顯示文件名稱、大小、類型、日期等內容,可選用的顯示方式是( )。
A、大圖標 B、小圖標 C、列表 D、詳細資料
8、下列關于Windows“回收站”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回收站”是硬盤中的一個區域 B、“回收站”存放的是硬盤上被刪除文件或文件夾
C、可以從“回收站”中還原被刪除的文件 D、關閉“回收站”窗口后文件將被徹底刪除
9、在Word中,選定一行文字后,直接在鍵盤上輸入新文字,則( )。
A、新輸入的文字顯示在選定行之后 B、新輸入的文字顯示在選定行之前
C、選定行的文字沒有發生變化 D、新輸入的文字替換選定行的文字
10、在Word中要進行頁面設置,可在( )菜單中選擇“頁面設置”命令。
A、文件 B、 編輯 C、 格式 D、 工具
11、在Word中,有一個由多行和多列組成的表格。要選定一列,可以將鼠標指針移動到改列的頂部,待鼠標指針變成( )時,再單擊鼠標左鍵。
A、 B、 C、 D、
12、下列網絡傳輸介質中,傳輸容量最大,速率最高且不受電磁和噪音干擾的是( )。
A、雙絞線 B、同軸電纜 C、光纜 D、無線電波
13、下列選項中,可以用來表示網絡中某主機IP地址的是( )。
A、192.168.210 B、202.103.56.8 C、250.168.26.286 D、192.25.-120.128
14、在各種縮進中,若段落中第一行向右調整位置,該縮進稱( )
A、首行縮進 B、懸掛縮進 C、左縮進 D、右縮進
15、在Word中,文字環繞方式為嵌入型的是( )。
A、 B、 C、 D、
16、根據因特網國際特別委員會的規定,域名中“教育站點”的機構名是( )。
A、com B、edu C、net D、gov
17、在電子郵件地址中,用戶名和域名之間的分隔符是( )。
A、$ B、@ C、* D、&
18、在IE(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中,為了重新下載當前網頁,可單擊工具欄上的( )按鈕。
A、 B、 C、 D、
19、在搜索網站中,按照“國家與地區>中國>廣西>教育>大學>廣西大學”的順序找到了“廣西大學”網站。這種搜索方法是按( )搜索。
A、控制符 B、通配符 C、專題目錄 D、關鍵詞
20、在Excel默認狀態下,在A1單元格中輸入5.8,按Enter鍵后,A1單元格顯示的內容是( )。
A、5月8日 B、5.8 C、6 D、5/8
21、在Frontpage中,可以修改網頁標題,且可以改變網頁之間層次結構的視圖是( )視圖。
A、網頁 B、導航 C、超鏈接 D、報表
22、如上圖所示,要輸入A列純數字符號“090101”,正確的輸入方式是( )。
A、 ’090101 B、 #090101 C、¥090101 D、090101
23、如上圖所示,要減少G列單元格數值的小數位數,應單擊格式欄上( )按鈕。
A、 B、 C、 D、
24、如上圖所示,在Excel常用工具欄中,能使F列單元格內容按降序排列的按鈕是( )。
A、 B、 C、 D、
25、如上圖所示,反映學生總分高低的圖表類型是( )。
A. 柱形圖 B. 面積圖 C. 餅圖 D. 折線圖
26、以下關于超鏈接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可以在文字上創建超鏈接 B、可以在背景圖片上創建超鏈接
C、可以在表格中創建超鏈接 D、可以利用書簽在頁內創建超鏈接
27、在普通網頁的源代碼中,大部分標識是成對出現的,其中標識表示網頁標題的開始,與之對應,( )標識表示網頁標題結束。<br/>A、 B、 C、 D、
28、網頁文件中,能起到動畫效果的圖形格式是(?????)
A.JPG B.GIF C.TIF D.BMP
29、文字建立超鏈接后,通常會在文字的下方出現(?????)
A、波浪線 B、下劃線 C、圓點 D、以上都不正確
30、在網頁中,使用下列什么方法可使圖片、文段整齊有序地排列( )
A、表格 B、書簽 C、主題 D、共享邊框
二、判斷題(12分)
31、計算機的主要原理有兩點:一是可以儲存信息,二是可以進行程序操作。( )
32、在“我的電腦”窗口中,單擊選中磁盤快捷菜單中“屬性”命令,可以查看磁盤標號、類型、容量等信息。( )
33、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可以使文件或文件夾按日期的先后順序排列。( )
34、Frontpage中,滾動字幕只能從右往左滾動。( )
35、在Word中,同一個文件夾中可以有相同文件名的文件。( )
36、在Word中,要刪除插入點右邊的字符,應按Backspace鍵。( )
37、Word中,按回車鍵后,就會出現一個回車符號,也稱為段落標記。( )
38、Word中,不在同一頁內的兩個文本框可以鏈接。( )
39、下載軟件通常有從WEB網站下載和從FTP網站下載兩種途徑。( )
40、HTTP稱為是因特網上的的通信協議。( )
41、在Excel中,一個區域可以包含兩個單元格,或者一整行,或者一整列。( )
42、在Frontpage中,選中插入的滾動字幕,字幕周圍會出現8個控制點,調節這些控制點可以改變字幕滾動的范圍。( )
三、填空題(10分)
43、集成電路的標志性產品是中央處理單元,也叫中央處理器,英文簡稱是 。
44、在鍵盤上,有些鍵上下各標有一個字符,要輸入上面的字符,可先按下 鍵不放,再按下該鍵。
45、在Windows XP中,要關閉某個已打開的應用程序,可以用Ctrl+Alt+Del組合鍵,打開“Windows 任務 ”,在“應用程序”選項卡中選擇要關閉的程序,再單擊“結束任務”按鈕。
46、在Word中,要把一段文字分成兩段,可將插入點移動到要分段的位置,然后在鍵盤上按一下 鍵。
47、Word文檔默認的文件擴展名是 。
48、在Word中,當紙張大小設定后,文檔的正文總是被限定在一個范圍內,這個范圍四周與紙張四邊的距離稱為 。
49、計算機網絡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輔助設備、通信設備用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再配上相應的網絡系統軟件,實現計算機通信和資源 的系統。
50、通常,在Excel工作表中,第4行第5列單元格的名字是 。
51、網頁其實是用 標記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編寫的,這種語言也簡稱HTML語言。
52、用Frontpage建立的站點,其主頁文件名通常是 。
四、簡述題(18分)
53、如右圖所示,將“快速作文”文件復制到
“語文”文件夾中。
操作步驟:
(1)用鼠標 “快速作文”;
(2)單擊快捷菜單中的“ ”命令;
(3)打開“語文”文件夾,單擊“編輯”
菜單,選擇“ ”命令。
54、把“桂林十八中”(http://www.gl18.com)網站添加到IE瀏覽器的收藏夾中,并把收藏的快捷方式取名為“桂林十八中”。
操作步驟:
(1)啟動IE瀏覽器,在 欄中輸入http://www.gl18.com;
(2)單擊“ ”菜單,選擇“添加到收藏夾(A)…”命令;
(3)在“ ”對話框的名稱框中輸入“桂林十八中”,然后單擊“確定”按鈕。
55、設下面“桂林山水”是某網頁上一篇很長的文章,現要在頁首位置設計一個超鏈接,鏈接到標題為“獨秀峰”的文章段。
操作過程:
(1)、在“獨秀峰”文章段選取文字“獨秀峰”,單擊“插入”菜單中的 命令,在彈出的“書簽”對話框中將其取名為“獨秀峰”;
(2)、在網頁頂端的選取文字“我要看獨秀峰”,單擊“插入”菜單中的 命令;
(3)、在彈出的“插入超鏈接”對話框中單擊“書簽”按鈕,選取書簽名 ,最后單擊兩次“確定”按鈕。
答案
一、選擇題
DDACC DDDDA ACBAC BBCCB BADBA BABBA
二、判斷題
VVVXX XVVVX VV
三、填空題
43、CPU 44、shift(上檔) 45、管理器 46、回車(enter) 47、doc
48、頁邊距 49、共享 50、E4 51、超文本 52、Index.htm
四、簡述題
53、右擊 復制 粘貼
54、地址 收藏夾(或收藏) 添加收藏
55、書簽 超鏈接 獨秀峰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化 學(文科)
命題人:申愛華 審核人:葛靜
注意:① 本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② 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 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相對原子質量:H-1 N-14 O-16 Mg-24 Cl-35.5 Cu-64
第I卷(選擇題,共50 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造成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氣體是:
A、CO2 B、Cl2 C、NO2 D、SO2
2、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液氨 B、王水 C、氨水 D、鹽酸
3、常溫下能用鋁制容器盛放的是:
A、濃鹽酸 B、濃硝酸 C、稀硝酸 D、稀硫酸
4、下列物質中酸性最強的是:
A、H3PO4 B、HNO3  C、H2CO3 D、H3BO4
5、下列關于氮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氮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 B、氮有多種化合價
C、液氨可作致冷劑 D、氮氣的性質活潑,在常溫下能與H2 、O2 等非金屬反應
6、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單質直接化合而得到的是:
A、FeCl2 B、FeS C、Fe3O4   D、FeCl3
7、在2支放有少量大理石粉末的試管里,分別加入10 mL 1 mol·L—1 鹽酸和10 mL 0.1 mol·L—1 鹽酸,
前者化學反應速率比后者:
A、慢 B、快 C、相等 D、無法比較
8、下列各組物質不屬于同素異形體的是:
A、H2O 和 H2O2 B、O2 和 O3 C、金剛石和石墨 D、紅磷和白磷
9、下列氣體中,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的是:
A、CO2   B、H2    C、NO2   D、NO
10、下列試紙使用時一般不用蒸餾水潤濕的是:
  A、pH試紙  B、藍色石蕊試紙  C、紅色石蕊試紙  D、淀粉碘化鉀試紙
11、在CH3COOH H+ + CH3COO—的電離平衡中,要使平衡向右移動,應采取的措施是:
A、加H2SO4 B、加NaOH固體 C、加CH3COONa固體 D、加鹽酸
12、下列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屬于水解反應的是:
A、HCO3—+ H2O H3O++CO32— B、HCO3— + OH— H2O + CO32—
C、CaO + H2O = Ca(OH)2 D、HCO3—+ H2O H2CO3 + OH—
13、對于在一固定容積容器中發生的反應:2 SO2(g) + O2(g) 2 SO3(g)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下列措施中,既可加快反應速率,又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通入O2 B、減壓 C、加催化劑 D、降溫
14、常溫下,純水中存在電離平衡: H2O H++OH—,若要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并使c(H+)增大,應加入的適當物質是:
A、NaHSO4 B、HCl C、FeCl3 D、Na2CO3
15、下列物質的水溶液,其pH小于7的是:
A、Na2CO3 B、NH4NO3 C、Ba(OH)2 D、KNO3
16、 在10L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A(g) +B(g) 2C(g) ,2min后,B由2mol減少到1.2mol,
則用單位時間內A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 [單位為:mol·L—1·min—1] :
A、0.02 B、0.04 C、0.08 D、0.8
17、在一定條件下下,在密閉容器中的可逆反應:P(g) + 2Q(g) 3R(g) + S(g),下列說法中不能表示這一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的是:
A、P、Q、R、S的濃度不再變化 B、P、Q、R、S的濃度之比為1:2:3:1
C、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P同時消耗2n mol Q D、單位時間內消耗n mol P同時消耗n mol S
18、在48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12mL 0.4 mol·L—1 KOH溶液時,所得到的溶液是:
A、弱酸性 B、中性 C、強酸性 D、堿性
19、下列離子方程式中,能正確反映CH3COOH 與 NaOH反應的是:
A、CH3COOH + OH—== CH3COO-+ H2O B、H+ + OH— = H2O
C、CH3COOH + Na+ + OH— == CH3COONa + H2O D、CH3COO- + H+ + OH— == CH3COO-+ H2O
20、用一種試劑就能將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種無色溶液加以鑒別(必要時可加熱),
此試劑是:
A、BaCl2溶液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 D、Ba(OH)2溶液
21、與酸或堿都能反應的離子是:
A、Al3+ B、Fe3+ C、AlO2— D、HCO3—
22、下列關系不正確的是
A、非金屬性: N>P B、酸性:HNO3 > H3PO4 C、穩定性:NH3 < PH3 D、穩定性:HCl >H2S
23、下列反應達到平衡后,增大壓強或升高溫度,平衡都向正方向方向移動的是
A、2NO2(g) N2O4(g)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3O2(g) 2 O3(g) (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H2(g)+ I2(g) 2HI(g)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D、NH4HCO3 NH3 + H2O(g)+ CO2(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24、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a2+、Na+、HCO3— B、Al3+、Ca2+、OH— C、Mg2+、H+、HCO3— D、Fe2+、OH—、Cl—
25、在銅與濃硫酸的反應中,若有a mol的硫酸被還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參加反應的銅的質量為32a g
B、反應用掉a mol H2SO4
C、反應最多可以收集到標準狀態下22.4 a L SO2
D、反應制得的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可得沉淀a mol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 分)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
26、氮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族,其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名稱是 ,
磷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27、如果欲除去NO中混有的NO2,所用試劑為 。
28、某金屬元素在它的硫化物和氧化物中都顯+2價,且硫化物和氧化物的摩爾質量之比為11:9 ,該元素的摩爾質量為 。
29、把40.6 g MgCl2· 6H2O 溶于水,配成500mL 溶液,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
30、2A B+C在某一溫度時,達到平衡。
⑴ 若溫度升高,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是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⑵ 若B為固體,降低壓強時,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A呈 態;(填“氣”或“液”或“固”)
31、用FeCl3固體溶于蒸餾水來配制FeCl3溶液,常會出現渾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為了防止出現渾濁,
可在水中加適量的_____________。
32、A、B、C、D、E分別為NH4Cl、(NH4)2SO4、NaCl、Na2SO4、Ba(OH)2五種溶液中的一種,把它們兩兩混合:
① A和B混合產生白色沉淀,加熱無明顯變化;
② B和C混合產生白色沉淀,加熱產生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③ B和E混合無明顯變化,加熱產生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根據以上現象,回答:
⑴ 推斷:A的化學式 D的電子式
⑵ A和B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⑶ B和C反應不加熱時的化學方程式:
⑷ B和E反應加熱時的離子方程式:
三、實驗題(10分)
33、用右圖裝置制取一試管干燥的氨氣,并檢驗:
⑴ 寫出A裝置中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

⑵ 裝置B的名稱是 ,B中所盛藥品的
名稱是 。 BB
⑶ 檢驗氨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四、計算題(共10分,其中34題4分,35題6分)
34、一定溫度下,在10 L 密閉容器中加入10mol H2和10mol N2 ,反應達到平衡時,有6 mol H2發生反應,求:
⑴ 生成了 mol NH3 ;
⑵ 平衡時,N2的濃度為 mol/L 。
35、1.92g Cu與足量的2.0 mol·L—1的稀硝酸完全反應。求:
⑴ 生成標準狀況N O多少升?
⑵ 反應消耗稀硝酸多少毫升?
桂林十八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化學文科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B
D
A
B
A
D
A
B
D
A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B
B
D
A
D
D
C
B
A
C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
26、ⅤA 氮
27、水 或 H2O
28、56 g/ mol
29、0.8
30、吸熱 氣
31、Fe3+ + 3H2OFe(OH)3 +3H+ 鹽酸 (或HCl)
32、Na2SO4
Ba2+ + SO42— = BaSO4↓
Ba2+ +2OH—+2NH4+ + SO42— = BaSO4↓+ 2 NH3·H2O
OH—+ NH4+ = NH3↑+ H2O
三、實驗題
33、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分)
干燥管 (2分) 堿石灰(或生石灰、或氫氧化鈉) (2分)
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若試紙變藍,則已經收集滿了。
或 把蘸有濃鹽酸(濃硝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若有白煙生成,則已經收集滿了。 (3分)
四、計算題(本題包括2小題,34題4分,35題6分,共10分)
34、 4 0.8
35、0.448 L 40 mL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化 學(理科)
命題人: 申愛華 審核人:葛 靜
注意:①本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②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N—14 O—16 Na—23 Mg—24 S—32 Al—27 Fe—56 Cu—64
第Ⅰ卷(選擇題,共54分)
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54分。)
1、砷為第四周期第VA族元素,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
A.砷在通常情況下是固體 B.砷可以有-3、+3、+5等多種化合價
C.AS2O5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 D.砷的非金屬性比磷強
2、把0.05mol NaOH固體分別加入下列100mL液體中,溶液的導電性基本不變的是
A.自來水 B. 0.5mol·L-1的鹽酸
C.0.5mol·L-1的醋酸 D. 0.5mol·L-1的氨水
3、下列物質,只能在水溶液中發生電離的是
  A.NaCl B.C2H5OH      C.HNO3    D.KOH
4、在相同體積的密閉容器中,按照如下條件充入反應混合物,開始反應時速率最小的是
A.400℃ 10molSO2 和5molO2 B.400℃ 20molSO2 和5molO2
C.300℃ 10molSO2 和5molO2 D.300℃ 20molSO2 和10molO2在
5、只用一種試劑就能將NH4Cl、(NH4)2SO4、NaCl、Na2SO4 四種溶液區分開,這種試劑是
A.NaOH 溶液 B.AgNO3溶液
C.Ba(OH)2溶液 D.BaCl2溶液
6、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 H++CH3COO-,加入少量下列固體物質能使平衡向左移動的是
A.NaCl B.CH3COONa C.Na2CO3 D.NaOH
7、在一定溫度下,反應A2(g)+B2(g)2AB(g)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A.單位時間里生成n molA2,同時生成n molAB
B.容器中的總壓不隨時間而變化
C.A2、B2、AB物質的量不隨時間而變化
D.單位時間里生成2 n molAB的同時消耗n molB2
8、在2L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3A(g)+B(g) 2C(g),若最初加入的A和B的物質的量都是4mol,10s后,測得υ(A)=0.12mol·(L·S)-1,則此時容器中B的物質的量是
A.1.6mol B.2.8mol C.3.2mol D.3.6mol
9、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A.H2S氣體通入CuSO4溶液中: Cu2+ + S2- = CuS↓
B.Cl2通入亞硫酸溶液中: SO32-+Cl2+2H2O = 4H++SO42-+2Cl-
C.銅片投入稀硝酸中: Cu+4H++NO3— = Cu2+ + NO↑+H2O
D.氫氧化鋇溶液和硫酸鈉溶液混合:Ba2+ + SO42- = BaSO4↓
10、某溶液經分析除含大量H+外,還有Ba2+和Fe2+,則該溶液中還可能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A.SO42— B.OH— C.NO3— D.Cl—
11、蘸有濃氨水的玻棒靠近下列各濃酸時,均有白煙產生的一組是
A.HCl、H2SO4、HNO3 B.HCl、HBr、HNO3
C.HCl、H3PO4、HNO3 D.HCl、H3PO4、H2SO4
12、把AlCl3溶液蒸干灼燒,最后得到的固體產物是
A. AlCl3·6H2O B. AlCl3
C. Al(OH)3 D. Al2O3
13、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測定未知NaOH溶液濃度時,酸式滴定管需用標準酸液潤洗2-3次
B.用托盤天平稱取3.25gNaCl
C.用堿式滴定管量取12.20mL高錳酸鉀溶液
D.先將pH試紙用蒸餾水潤濕后,再測定溶液的pH
14、0.1mol/L醋酸鈉溶液中,下列粒子濃度關系不正確的是
A.C(Na+)= C(CH3COO-)+C(CH3COOH)
B.C(Na+)+ C(OH-)= C(CH3COO-)+ C(CH3COOH)+ C(H+)
C.C(Na+)>C(CH3COO-)> C(OH-)> C(CH3COOH)>C(H+)
D.C(Na+)+ C(H+)=C(CH3COO-)+ C(OH-)
15、在鐵和銅的混和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使之充分反應,剩余金屬m1 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蕩后,剩余金屬m2 g,則m1與m2關系是
A.m1一定大于m2 B.m1可能大于m2
C.m1可能等于m2 D.m1一定等于m2
16、三氯化氮NCl3在常溫下是一種淡黃色氣體,其分子呈三角錐型,以下關于NCl3敘述正確的是
A.NCl3分子中的電荷分布是均勻、對稱的?
B.NCl3分子是非極性分子?
C.NCl3分子中不存在極性共價鍵?
D.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層都達到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
17、某溫度下,在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g)+3B(g)2C(g)達到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n(A)∶n(B)∶n(C)=2∶2∶1。保持溫度不變,以2∶2∶1的物質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則
A.平衡不移動
B.再達平衡時,n(A)∶n(B)∶n(C)仍為2∶2∶1
C.再達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增大
D.再達平衡時,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18、可逆反應mA(s)+nB(g) pC(g)+qD(g)反應過程中,當其它條件不變時,C的質量分數與溫度(T)和壓強(P)的關系如圖(T2>T1),根據圖中曲線分析,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到達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劑,C的質量分數增大
B.平衡后,若升高溫度,平衡則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化學方程式中一定有:n > p+q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6分)
19、(4分)FeCl3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室配制FeCl3溶液時,常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以抑制FeCl3水解。
20、(8分)今有①CH3COOH、②HCl、③H2SO4 三種溶液,請用序號回答下列問題
(1)當它們pH相同時,其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排列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
(2)當它們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時,其pH由大到小排列的是___________ ______。
(3)中和等量的燒堿溶液,需同濃度的三種酸溶液的體積大小關系為 ______ ______。
(4)體積和濃度相同的①、②、③三溶液,分別與同濃度的燒堿溶液反應,要使反應后溶液的pH為7,所需燒堿溶液的體積由大到小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
21、(6分)某金屬A及其化合物之間有如下的轉化關系:

請寫出A、B、C的化學式:A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 ______ 。
22、(10分)已知:A、B、C、D分別為Fe2(SO4)3、 BaCl2、 AlCl3 、NaOH四種化合物中的一種,它們的水溶液之間的一些反應現象如下:
① B + D → 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 B + A → 紅褐色沉淀;
③ C + A →白色沉淀,繼續加入A溶液,白色沉淀逐漸消失。
(1) 推斷A、B、C、D各是什么物質(寫化學式):
A ;B ;C ;D
(2)寫出C與A反應生成的白色沉淀溶于A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

23、(8分)某溫度(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 =10-13,則該溫度 25℃(填“>”、“<”或“=”),理由是:

將此溫度下pH = 11的NaOH溶液a L與pH = 1的H2SO4溶液b L混合。
(1)若所得混合液為中性,則a︰b= ;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則a︰b= 。
24、(10分)在標準狀況下,取甲、乙、丙各100mL相同濃度的鹽酸,分別加入組成相同的鎂,鋁合金粉末,得到的氣體體積與合金的質量有關數據如下表;
實驗序號



合金質量/g
2.55
3.85
4.59
氣體體積/L
2.80
3.36
3.36
(1) 反應產生的氣體是 ,在甲組實驗中鹽酸 (選填“適量”、“過量”或“不足量”,下同);乙組實驗中鹽酸 。
(2) 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多少?
(3) 合金中鎂、鋁的物質的量之比是多少?
桂林十八中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參考答案
化 學(理科)
第Ⅰ卷(選擇題,共5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B
C
C
C
B
C
C
D
D
B
D
A
B
A
D
C
B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6分)
19、(4分,每空2分) Fe3++3H2OFe(OH)3+3H+;稀鹽酸
20、(8分,每空2分)(請用序號作答)
(1)①>②>③ (2)①>②>③ (3)①=②>③ (4)③>②>①。
21、(6分,每空2分)A. Fe B. FeCl3 C. Fe(OH)3
22、(10分,每空2分)
(1) A NaOH ;B Fe2(SO4)3 ;C AlCl3 ;D BaCl2
(2) Al(OH)3 + OH— = AlO2—+2H2O
23、(8分,每空2分)
> 因為水的電離是吸熱的過程,升溫有利于水的電離,此溫度(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 =10-13 大于10-14,說明此時水的電離程度高于25℃時水的電離程度,也說明此時的溫度高于25℃。
(1)10︰1
(2) 9︰2
24、(10分)(1) H2 過量 不足量
(2)3mol/L
(3) n( Mg)︰n(Al) = 1︰1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歷 史
命題人:龍惠敏 審核人:蘇裕明
注意:①本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②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新航路開辟后,人類歷史發生了重大的轉折。這一“轉折”主要是指
A.使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發生了轉移 B.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開始融合為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
C.人類社會開始向資本主義時代過渡 D.歐洲經濟的發展逐漸超過亞洲成為歷史發展的重心
2.西歐國家早期殖民活動的基本特點是
A.進行罪惡的奴隸貿易   B.搶劫和掠奪財富 C.大量輸出商品   D.建立殖民地
3.表明人類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是自身所屬社會的審判者,人有資格、有力量也有權利重新規范自己的生活,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統治之下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開始。這觀點應是
A.水是萬物的本原   B、感覺即知識   C、人是萬物的尺度    D、知識即美德
4.恩格斯說:“文藝復興這個名字沒有把這個時代充分表達出來。”其含義是
A.它沒有將古希臘羅馬文化完全復興出來 B.它把古代文化古為今用
C.它沒有準確地揭示這場運動的實質 D.它打著復興古典文化的旗號
5、在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人類對自然的認識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近代自然科學勃然而興。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說”,被視為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者
B、德國學者開普勒堅信行星運行是有規律的,是對哥白尼思想的繼承
C、英國思想家培根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名言,倡導唯物主義的科學研究方法
D、布魯諾認為宇宙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無限的,是唯心主義的世界觀
6、文藝復興倡導的人文主義和啟蒙運動宣揚的理性主義的共同點是:
A、反對專制,倡導資產階級民主 B、反對封建束縛,倡導自由平等
C、反對財產私有,要求權利平等 D、反對封建特權,重視公共意志
7.英國革命中先后出現了克倫威爾的獨裁統治、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和“光榮革命”的局面,法國大革命后出現了拿破侖稱帝的局面。這主要是由于
A.資產階級和部分封建勢力的妥協 B.鞏固統治秩序的需要
C.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發展不充分 D.反對封建王朝復辟的需要
8.熱月政變與霧月政變的相同之處是
A.都發生在第一共和國時期B.都使法國政體發生了變化C.都是為了爭權奪利 D.都將革命推向深入
9.美國西進運動與英國圈地運動影響的相同點不包括
A.給當地居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B.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
C.為資本主義發展開拓了市場 D.導致農村生產關系資本主義化
10.下列有關各國解決統一國內市場問題的途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俄國是通過廢除農奴制度 B.美國是通過南北戰爭
C.日本是通過推翻幕府統治 D.德意志是通過王朝戰爭
11.下列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評述不正確的是:①服務于資本主義的體系 ②由所有資本主義國家構成的體系 ③是一種不公正的體系 ④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體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亞洲革命風暴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亞洲各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B.資本主義列強加緊侵略亞洲
C.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 D.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
13.一位德國的軍事家曾說過:“那是一場早已預見的戰爭,是一場經過精心準備并為政府視為必要的戰爭,其目的不僅是為了領土擴張,而是為了普魯士在德意志霸主的確立。”其中的“戰爭”是指
A.普魯士對丹麥的戰爭  B.普奧戰爭 C.普法戰爭  D.普奧俄瓜分波蘭的戰爭
14.“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這句來自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演說中的話,應當
產生在
A.工業革命之前 B.工業革命期間 C.第二次業革命前 D.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
15.19世紀末,人類在機器上使用的新能源有:①電力 ②石油 ③煤炭 ④水力 ⑤核能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6.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經濟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一變化主要包括:①生產的社會化趨勢加強
②形成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的壟斷組織 ③加劇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貧困落后 ④促進了科學技術和生產的結合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伴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結構發生的最大變化是
A.重工業的地位逐漸上升 B.輕工業的地位逐步下降
C.交通運輸獲得巨大發展 D.電力工業的發展最為迅速
18.比較兩次工業革命可以看出,第二次工業革命德國的科學家貢獻突出,這說明了 A、德國統一的促進? B、德國經濟發展的產物 C、德國是馬克思的故鄉? D、德國歷史文化悠久
19.“20世紀初,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形成但又過時”。導致這種“過時”的主要原因是
A.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B.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 C.列強力量對比的變化 D.局部戰爭的不斷變化
20.19世紀70年代以來的30余年中,世界上基本上沒有發生過革命,資本主義處于相對和平的環境中。
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資本主義制度已普遍建立并趨于穩定 B.國際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
C.亞非拉民族運動未產生新的領導階級 D.國際社會沒有發生戰爭和沖突
21.在馬恩河戰役結束后,德國參謀長認為,“德國已經輸掉戰爭”,這是因為
A.德國軍隊的主力遭到重創 B.協約國軍隊由防御轉為進攻
C.德國軍隊的戰線被突破 D.德國難以承受長期戰爭的消耗
22.如今電視已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下列人物最有可能看過彩色電視的是 A. 拿破侖?波拿巴 B. 塞尚 C. 查理·卓別林 D. 愛迪生
23.“牛頓的發現,給人類帶來從未有過的自信。曾經匍匐在上帝腳下的人類,終于大膽地抬起頭來,開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這主要說明牛頓的發現
A.促進了人類的思想解放 B.使人類徹底擺脫了神學的影響
C.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 D.使人類開始關注現實世界
24.下列各項中,英、法、美成為工業國或走向工業化的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確立資本主義制度 B、積極進行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積累大量資本
C、完成工業革命         D、政府的重視
25.林肯在競選中主張解放黑奴,但1861年他卻把宣布解放黑奴的一位將軍撤職。1862年他又發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林肯的這種策略變化表明他在此期間的最高宗旨是
A.拯救聯邦政府,維護國家統一 B.團結黑人奴隸,戰勝南方叛軍
C.放棄廢奴主張,向奴隸主妥協 D.保護白人利益,堅持種族歧視
26.20世紀初,愛因斯坦相對淪的提出是物理學的一場變革。它
A.否定了經典力學體系 B.打破了絕對時空觀
C. 徹底解決了19世紀以來物理學面臨的危機 D. 標志著對物質世界的認識開始進入微觀粒子世界
27、19世紀亞洲各國反抗西方侵略取得勝利的根本途徑是
A、開展武裝斗爭 B、充分發動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民 C、堅持反帝斗爭 D、進行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
28、18世紀中期以來,英國殖民霸權維持了近兩個世紀,其主要原因有:①海軍強大,控制了海洋 ②與美國結成戰略同盟 ③實行勢力均衡政策 ④通過工業革命確立了“世界工廠”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總統可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國會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總統所否決的法律”,上述條文體現了:
A、聯邦制原則、民主原則 B、分權制衡原則、民主原則
C、自由平等原則、權力制衡原則 D、中央集權原則、分權原則
30.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①英國工業革命的發生 ②世界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③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產生 ④《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⑤ “國際工人協會”成立
A.①②④⑤③ B.①③④⑤②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1.巴黎公社客觀上實踐了《共產黨宣言》的基本思想。這主要表現在
A.工人武裝通過起義奪取政權 B.成立公社委員會作為最高權力機關
C.政府全體成員均由市民選舉產生 D.公社委員會沒收私營企業
32.19世紀上半期,在完全淪為殖民地的亞洲國家中不包括
A.新加坡 B.印度尼西亞 C.伊朗 D.印度
33.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在俄國被繼承并發展成為列寧主義的根本原因是
A.俄國無產階級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 B.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C.列寧為建黨和創建新的革命理論做了大量的工作 D.俄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
34.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從英國開始,這里所說的“革命”具體是指
A.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工場    B.人類社會進人蒸汽時代
C.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 D.造成東方從屬于西方的局面
35.19世紀中期,美國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第四號工業強國。但在1860年,一位資深經濟觀察家卻說:“我們本來應當做得更好。”這位經濟觀察家發出這樣的感嘆主要針對的應是:①西進運動使印第安人遭到血腥屠殺 ②原料大批銷往英國 ③從英國輸入大量工業品 ④奴隸數量的擴充和奴隸制在西部的擴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6.在工業革命的影響下,政治領域產生了三股進步的歷史潮流,即社會主義運動、民族主義運動和自由資本主義。以下屬于其中主流的事件是
A.最后的戰斗   B.“解放”農奴 C.“大政奉還” D.英國殖民軍隊進攻德里
37.如果你生活在法蘭西第一帝國,你可能會:①有屬于自己的一小塊土地 ②一無所有但可以參加選舉 ③到法蘭西大學學習 ④參加第一次反法聯盟
A.①②③ D.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38.下列自然科學的成就中,開辟了人類生活新時代的是
A.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B.瓦特制成了改良型蒸汽機
C.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 D.法拉第用實驗證明了電磁感應現象
39.加速“一戰”結束的根本原因是
A.參戰國的反戰運動 B.參戰國的經濟崩潰
C.美國放棄“中立”,對德國宣戰 D.同盟國處于兩線作戰的局面
40.“英日同盟”主要是針對
A.俄國 B.德國 C.美國 D.中國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題(41題20分,42題20分,共40分)
41.世界近代史上,在民主與專制搏殺中的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涌現出了克倫威爾、華盛頓和拿破侖等杰出人物 ,在其所在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確立過程中,都享有“國父”之稱。
(1)克倫威爾是英國杰出的領袖,在他統治期間也曾多次解散議會,請你概括出他對英國歷史的主要貢獻。(6分)
(2)華盛頓為建立國家政治新體制做出了重大貢獻。結合史實,說明華盛頓是怎樣把洛克的思想用于實踐并創新的。(4分)
(3)拿破侖在加冕時曾說:“我只能做一個加冕的華盛頓。”這實質上表明什么?為此,拿破侖在政治教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4)請你概括出三位領袖人物進行的革命斗爭所取得的共同功績。(2分)
42.大國崛起是世界歷史舞臺上令人矚目的現象。在近代歷史上,英國、德國、俄國(1917年前)都經歷了崛起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英國崛起的諸多因素中,關鍵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創新與經濟領域的變革,請指出其表現形式及實現途徑。(6分)
(2)普法戰爭后,德國走上崛起之路。指出德國崛起的重要前提及實現方式,并概括推動德國崛起的主要內外因素。(6分)
(3)19世紀60年代起,俄國也開始崛起。請問崛起過程中俄國在內外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4分)
(4)分析英國、德國、俄國崛起道路的共同之處,并就中國的繁榮富強之路談談你的看法。(4分)
桂林十八中11級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B B C C C 6~10:B B A B A 11~15:C B B D A 16~20:A A B C A
21~25:D C A C A 26~30:B D C B A 31~35:A C D A B 36~40:B C D A A
二、材料解析題:
41、(1)內戰開始后,指揮議會軍打敗王黨軍;成立共和國;發展工商業;維護英國海外貿易利益。(6分)
(2)制定1787年憲法,按照三權分立學說對國家職權進行了劃分。(2分)“創新”表現為實行民主共和制。(2分)
(3)表明了他實行的是資產階級統治,維護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2分)措施:建立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頒布《民法典》,建立公立中學和法蘭西大學,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教育。(6分)
(4)三者所領導的革命斗爭初步奠定了各國走向民主政治的基石。(2分)
42、(1)政治: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通過“光榮革命”(或《權利法案》)實現。(3分)
經濟: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通過工業革命實現。(3分)
(2)德意志統一,通過三次戰爭實現。(2分)主要內因:推行工業革命,發展資本主義。(2分)主要外因:推行殖民擴張政策。(2分)
(3)對內舉措:1861年農奴制改革,推動資本主義發展。(2分)
對外舉措:推行殖民擴張政策。(2分)
(4)共同之處:都經歷工業革命,發展資本主義;都推行對外殖民擴張政策。(2分)看法:中國要大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家實力;要走和平發展(和平崛起)之路。(2分)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地 理
命題人:趙軍華 審核人:王小溪
注意:①本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②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60分)
讀右圖,某地 “等高線地形圖”,回答1~3題。
1.⑤居民點到M山頂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A.398 m B.496 m
C.628 m D.708 m
2.②、③居民點之間的河流長度大約是:
A.4km B.7km
C.9km D.11km
3.靠近水源,受水患影響最小的居民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圖2為北半球某陸地局部圖,圖中X、Y為等高線(等高距為100米), X數值為500米,L為河流,對角線ab為經線。
據此回答4~6題。
4.圖中河流L的流向為:
A.自東向西流 B.自西南向東北流
C.自西向東流 D.自東北向西南流
5.沿圖中經線的地形剖面圖正確的是:
6.圖中A處的海拔高度可能為:
A.450米 B. 489米 C.555米 D.605米
下表是三個城市的氣候資料,據此回答7~8題。
城市



平均氣溫(℃)
1月
5
11
21
7月
29
27
26
平均降水量(mm)
1月
47
75
1
7月
150
5
610
7.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別是:
A.上海 莫斯科 孟買 B.上海 羅馬 孟買
C.北京 羅馬 雅加達 D.北京 莫斯科 雅加達
8.城市②所屬的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陸西岸 B.大陸東岸 C.大陸內部 D.赤道地區
世界陸地可分為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下圖是各大陸的面積和大陸地面平均海拔高度關系示意圖(圖中字母為各大陸的代號),據此回答9~10題。
9.M大陸是:
A.非洲大陸 B.北美大陸   
C.南美大陸 D.南極大陸
10.瀕臨四個大洋的大陸是:
A.M B.N
C.P D.Q
讀右圖,據此回答11~14題。
11.乙圖中的丙國在甲圖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正常年份,丁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層海水的鹽度最小值出現在:
A.2月份 B.4月份
C.8月份 D.10月份
13.從中國乘船駛近①國附近時,人們都會感到海面風平浪靜,其主要原因是:
A.受赤道低壓帶控制
B.高樓林立,降低了風速
C.受峽灣地形的影響
D.附近陸地的植被覆蓋率高
14.關于甲圖所示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東南高 B.全年降水豐沛
C.農業地域類型主要為水稻種植業 D.均為沿海國家
下圖為世界某區域局部圖,讀圖完成15~17題。
15.甲國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A.大牧場放牧業 B.種植園農業
C.商品谷物業 D.水稻種植業
16.甲國擁有的礦產資源主要有:
A.黃金、磷礦 B.鐵礦、銻礦
C.銅礦、煤炭 D.鈾礦、金剛石
17.圖中a港口氣候類型的分布沒有到達40°S的原因是:
A.大氣環流的影響 B.海陸分布的影響
C.地形的影響 D.沿岸寒流的影響
下圖示意日本本州島部分地區櫻花初放日期。完成18~20題。
18.導致該島濱海地區櫻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陽輻射    C.土壤    D.降水
19.導致N地櫻花初放日期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20.導致P地櫻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洗    C.太陽輻射    D.降水
讀甲、乙兩圖,完成21~23題。
21.比較甲圖與乙圖的地理信息,判斷:
A.甲圖比便尺較小,范圍較大 B.甲圖比便尺較大,范圍較小
C.圖中A點在B點的西北方向 D.圖中A點在B點的東南方向
22.關于甲、乙兩國發展農業生產相同的有利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B.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C.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D.科技發達,政府支持
23.近年來,對C所在區域非法牧場擴張所產生的不利影響有:
①生物多樣性的減少 ②全球溫室氣候濃度上升,氣候變暖加劇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⑤土地鹽堿化、荒漠化加劇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讀世界某區域圖(圖9,其中陰影代表海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24~25題。
24.關于該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勢東高西低
B.海上交通便利,對外加工貿易發達
C. 地處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
D. 火山和冰川廣布,可大力發展旅游業
25.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確的是:
A.R1 > R2 西風、洋流
B.R1 > R2 西風、地形
C.R1 < R2 東風、洋流
D.R1 < R2 東風、地形
讀某國灌溉用水量示意圖,據此回答26~27題。
26.圖中的蔬菜水果和灌溉農業區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27.丁地區灌溉用水量較少的原因是:
①氣候較濕潤 ②河流湖泊眾多
③以耐旱作物為主 ④以乳畜業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讀世界局部地區圖完成28~30題。
28.下列關于②地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受西風帶控制全年溫和多雨
B.1月溫和多雨,7月炎熱干燥
C.1月受副熱帶高壓控制,7月受西北風控制
D.位于地形迎風坡全年降水豐富
29.①、②、③三地自然環境:
A.主要受地形影響植被出現東西差異
B.主要受洋流影響自然景觀出現狹長分布
C.主要受熱量影響自然景觀出現南北差異
D.主要受海陸位置影響自然景觀出現東西差異
30.④地自然景觀為:
A.溫帶荒漠 B.溫帶草原
C.溫帶落葉闊葉林 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二、綜合題。(共40分)
31.觀察下圖所示地區,回答以下問題:(12分)
(1)甲水域的鹽度要比乙水域_________(高、低),其原因是什么?(4分)
(2)C國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受此氣候影響,該國農業主要部門是 。(4分)
(3)乙水域及其周圍地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有哪些?(4分)
32.下圖所示國家人口稠密,經濟以傳統農牧業為主,森林覆蓋率為29%。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推測該國降水特點及成因。(6分)
(2)分析該國水能資源的開發條件。(6分)
(3)說明該國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2分)
3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下圖所示地區由于土色深黑和曾經大規模使用黑奴從事農業勞動而被稱為“黑帶”,是歷史上著名的棉花地帶。但近年來,該地區植棉業已經衰落,轉而大量種植一種根深葉茂的野草,成為以畜牧業為主的多種作物區。

(1)描述圖示地區的地形、地勢特征。(4分)
(2)該地沿海地區沼澤廣布,試分析其成因。 (6分)
(3)分析植棉業衰落的原因。 (4分)
桂林十八中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 地理 參考答案
1—5:BBA BC 6—10:CBA DD 11—15:ACACA 16—20:DBBBA 21—25:AACDB
26—30:ADCCA
31.(1)低 乙湖為內陸湖,氣候干燥(或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量少于蒸發量,因而鹽度高。
(2)C國的主要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農業主要部門是畜牧業。
(3)由于入湖水量減少,水面下降,湖水的鹽度升高;由于石油開采,水面偶發石油污染;周圍地區土地鹽堿化、土地沙化嚴重。
32.(1)特點:(除北部高山地區外,)年降水豐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
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風從印度洋帶來的豐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豐富)。
(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降水較少。)
(2)(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經濟落后,)經濟投入不足,技術力量缺乏
(3)森林破壞和水土流失
33.(1) 地形:西北部以山地、丘陵為主;東南部以平原為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高,東南低)。
(2)氣候濕潤,年降水量大;夏季多颶風和風暴潮,帶來大量降水和海水;沿海地區地勢低洼,排水不暢;河網密布,水流緩慢,經常溢洪。
(3)年降水量大,水土流失嚴重;開發歷史悠久(不合理開墾),土壤肥力下降。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政 治(文科)
命題人:莫 嵐 審核人:范瀅培
注意:①本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②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I卷(單項選擇題,共54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7小題,每小題2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愛因斯坦談到自己發現相對論時承認,“對于發現這個中心點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況來說,
特別是由于閱讀了戴維?休謨和恩斯特?馬赫的哲學著作而得到決定性的進展”。這句話表明
A.哲學是“科學之科學” B.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指導思想和一般方法
C.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具體研究方法 D.休謨和馬赫的哲學都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自然災害孕育于由大氣圈、巖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組成的地球表面環境中。自然災害的形成表明
①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 ②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③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④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3.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2012年9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
地圖正式出版發行。從哲學上講,“地形”與“地圖”的根本區別是
A.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B.前者是客觀的,后者是主觀的
C.前者是社會現象,后者是自然現象 D.前者是有規律的,后者是無序的
4.對意識的認識是多角度的,下列屬于從意識的本質角度看的是
A.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 B.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C.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D.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5.2012年6月24日我國自主研制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突破7000米,下潛深度達7020米,
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有力推動了我國深海探礦、海洋打撈事業的發展。這表明
A.事物的發展取決于人類認識的提高 B.改變自然規律可以服務于物質生產
C.人類能夠創造自在事物之間的聯系 D.只有尚未認識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6.荒野上一段彎曲的樹根,匠人過而不顧,農人或拾為柴,根雕藝術家得之,如獲至寶。他們對這段
樹根認識上的差異表明
A.人的認識受主觀因素的制約 B.認識對象是由主觀意識創造出來的
C.人的認識受客觀因素的制約 D.人們的意識對同一事物的反映必不相同
7.中國作家莫言獲得了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評價他是“一個文風魔幻現實主義、滿是鄉土
氣息、融匯歷史和現實的作家”。莫言成功成為中國第一位獲諾貝爾獎的作家說明了
A.成功的藝術創作必須完整如實地反映客觀對象
B.實現創作主題的意圖,需要擺脫藝術創作規律的束縛
C.既要尊重藝術創作規律又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實現藝術整體化
D.文學構思在作家的創作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起決定作用
8.莫言在海外最具知名度的作品是《紅高粱》,講述了中國上世紀20—30年代東部鄉下的故事,他將自
己的青春經驗和在家鄉的經歷放置在了作品中,這表明
①文學世界是創作者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②文學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觀性
③文學創作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④文學創作是意識改造客觀世界的具體形式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9.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萬物皆備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
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這兩種思想的共同點是
A.都承認客觀事物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B.都否認思維決定存在
C.都承認客觀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D.都否認存在決定思維
10.2012年10月25日,我國成功將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并送入預定轉移軌道。從哲學基本
問題的角度看,人類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確處理好
①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②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關系 ③思維和存在的關系 ④實踐和認識的關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1.一種被稱作“超級細菌”的耐藥性細菌在南亞和歐美一些國家感染患者甚至導致死亡。科學家指出,
人類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是出現細菌耐藥問題的原因之一。據悉,我國科研人員已啟動抗“超級細
菌”藥物研究。這說明
①細菌耐藥有其自身規律,人們無法有效抵御細菌對人類健康的侵害
②尊重醫療規律,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可以減少出現耐藥性細菌
③醫療實踐為醫學研究提供研究課題,推動醫學發展
④抗菌素研究與細菌耐藥性互為因果,相互促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有人認為,“人不是自己以為是怎樣的,也不是別人以為是怎樣的,而是自己以為別人以為是怎樣的。”
體現的哲理有
①意識的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②堅持了聯系的觀點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④否認了物質的客觀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號”9月25日正式交付使用。航母建設非常復雜,“遼寧號”是由買來的一個殼,
通過摸索技術、累積經驗,逐漸改裝而成的復雜的航母平臺系統。航母的改裝過程體現了
①要不斷進行量的積累 ②要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
③應忽視外因的作用 ④要堅持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在航天發展史上,發生了許多因一個細小的失誤導致機毀人亡的事故。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
機返回地面即將著陸前意外爆炸,事后調查表明,罪魁禍首竟是一塊脫落的隔熱瓦。這告訴我們
①要樹立全局觀念,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
②要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③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功能會對整體的功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④整體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歐債危機已成為影響全球經濟走向的最重要因素,這次危機折射出了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模式的弊
端。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經濟全球化制約各國經濟的發展 ②因果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③人的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④任何事物都有其正確與錯誤兩方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重要原則、活的靈魂是
A.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B.堅持唯物主義物質觀
C.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 D.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7.下列成語或古詩與右邊的《蹺板游戲》的哲理寓意相一致的是
A.失群孤雁終難行?????? B.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C.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D.凡物各自有根本,種禾終不生豆苗
18.喬布斯與比爾?蓋茨都有從大學輟學創業并大獲成功的類似經歷,這常
被一些人作為論證“低學歷才有高能力”的論據。然而這個結論否認了
一個基本事實:眾多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獲得者,如愛因斯坦、居里夫人
等,幾乎都是高學歷。認為“低學歷才有高能力”的人錯誤在于
A.否認了矛盾的特殊性只能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B.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在一定場合下能相互轉化
C.肯定了矛盾特殊性是離不開普遍性的 D.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
19.金秋時節某地農民采摘柿子時總要在樹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他們說這是留給喜鵲的食物,好讓喜鵲
安心在果樹上筑巢過冬,一到春天就能馬上為果樹捉蟲,也就保證了來年柿子的豐收。這啟示我們
①人們可以利用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為自己服務 ②人們可以發現并利用規律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③人與自然是相互影響、相互利用的關系  ④聯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貓和老鼠有天然的關系:老鼠晝伏夜出,還會“裝死”,貓夜可視物,也會“假眠”。可見,矛盾雙方
A.對立是絕對的、有條件的 B.就是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關系
C.統一是相對的、不變的 D.相對應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
21.某用戶在網絡微博上發起了“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活動,信息被關注和轉發,產生了一系列連鎖
反應:公眾參與街拍、慈善基金參與、警方調查核實……“關注產生力量,圍觀改變中國”。可見
①信息的傳遞是一個從逐漸量變到根本質變的演變過程
②信息的傳遞是一個不可逆的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
③信息的傳遞是一個人與人不斷互動建立具體聯系的過程
④信息的傳遞是一個人與人改變條件建立固有聯系的過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調查顯示,我國60%聾啞兒童是因不合理用藥造成的。目前我國很多藥品說明書沒有兒童用藥劑量
規定,或以“酌量減半”、“減量”標注,此舉受到廣泛質疑。從哲學角度看,確定兒童用藥劑量應
①以寓于共同病理之中兒童病癥個案為基礎
②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體重、生理代謝等特殊性
③將發病機理的普遍規律與兒童的個體特點結合起來
④在把握兒童與成人共同病癥特征的基礎上對癥下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舌尖上的中國》通過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材料、不同特點的中華美食,讓觀眾感受食物給國人生活
帶來的儀式、倫理、趣味等文化特質,這些共同構成中國美食的特有氣質。上述材料對中華飲食文化
特質的分析
A.證明了矛盾雙方各有其特點 B.體現了系統與要素的統一
C.體現了個性和共性的統一 D.強調了主次矛盾各有其特點
24.《素問?四氣·調神太論》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中醫強
調“治未病”,說明
①“未病”是量變,“已病”是質變,量變比質變更重要
②注意矛盾雙方轉化的條件性,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避免“未病”向“已病”轉化
③“未病”與“已病”并不存在嚴格的界限,治“未病”實質也是治“已病”
④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待“未病”與“已病”,提高治病的預見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5.一個年輕人執著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標,但他一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東西來證明自己。人們驚詫于他
那天真般的決定,他卻說:“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滿信念的人眼中,與白晝何異!”下列對材料中年
輕人的觀點分析正確的有
①對前途充滿信心,但把事物發展的前進性等同于曲折性
②看到了矛盾雙方統一性,但還應看到矛盾轉化是有條件的
③強調了主觀能動性,但還應充分考慮客觀因素制約
④否定眼前的挫折與失敗,回避矛盾,不敢揭露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6.傳統高耗能產品面臨挑戰,新能源產品將迎來新生。但是,老百姓對新能源產品的推廣使用有一個漸
進的認識過程,所以要從試點示范到全面推廣。這說明了
①共性與個性是辯證統一的 ②新事物成長都有一個從被拒絕到被接納的過程
③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 ④“人為”聯系無法真正獨立于人的意志以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7.“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獲罪于天,無所禱也”,以上
觀點依次屬于
A.相對主義、二元論、主觀唯心主義 B.相對主義、辯證法、主觀唯心主義
C.詭辯論、辯證法、客觀唯心主義 D.詭辯論、二元論、客觀唯心主義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6分)
28.地震造成的傷害和苦難使人們對地震預報產生了疑慮。然而,關于地震預報,研究人員永不言棄。雖然到目前為止,人類并未發現非常有效的準確預報地震的方法,但絕大部分科學家堅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一定能夠找到一種準確預測的方法,絕大部分科學家對地震預測持“樂觀態度”。
運用辯證唯物論知識,說明絕大部分科學家對地震預測持“樂觀態度”的原因。(8分)
29.江豚屬一種小型鯨類,在淡水中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陽湖等區域中,與白鰭豚并列為長江水域生物鏈的頂端,是目前長江里唯一的淡水哺乳動物,具有重要的生態和環境指示意義。不過,由于自然環境的變遷、水位下降、水質惡化、江湖淤積等,江豚的繁殖與生長備受威脅。央視公益廣告呼喚:保護江豚,刻不容緩。它為人們敲響了警鐘:“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界生命,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運用唯物辯證法聯系的觀點,分析說明“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界生命,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哲學依據。(8分)
30.過去的2011年,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就業狀況全面改善,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中國書寫出一份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溫總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則指出,“節能減排、物價調控目標沒有完成;征地拆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問題還很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總理不回避、不遮丑,而是直面民生工作的不足,并針對問題有的放矢地部署今年的工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結合材料分析,總理是如何運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直面民生工作的?(8分)
31.目前,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尤其是居民消費依然是中國經濟的一塊“短板”。同時,我國居民消費也存在諸多問題,如住房消費占居民消費的比重過高、家庭消費的比例嚴重不合理;消費行為不規范,超前消費、盲目消費現象比較普遍,超出個人實際承受能力;國人“多存錢、少消費”的傳統觀念;目前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村居民尚處于生存型消費階段等,這些都限制了社會消費規模的擴大和消費結構的改善。
材料中關于我國消費狀況的描述,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哪些方法和原則?(10分)
32.小型和微型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科技創新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當前一些小微企業面臨經營困難、融資難、稅費負擔偏重等問題,發展起來步履維艱。為充分發揮小微企業的作用,針對其面臨的問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如加大信貸支持,減半征收所得稅、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等,引導和幫助小微企業根據市場變化要求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盈利能力和發展后勁。
材料中,國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是如何體現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12分)
桂林十八中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政 治(文科)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D
D
A
C
D
D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C
B
D
B
D
A
D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A
B
C
B
D
B
C
28.①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意識不僅能正確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還能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可以通過努力發現和把握地震運行規律,準確預測地震。(4分)
②事物的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人們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地殼的運動也遵循其固有的客觀規律,人類可以借助先進的科技工具和手段,準確預測地震的發生。(4分)
29.①聯系是普遍的,要堅持普遍聯系的觀點看問題。野生動物、自然界生命與我們人類有著密切的聯系,人類保護自然界的生態環境也是在保護人類自己的生態環境。(4分)
②整體與部分是辯證統一的,要樹立全局觀念,搞好局部。人與自然是密切聯系的,保護野生動物、處理好人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關系,有利于人類自身發展。(4分)
30.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堅持全面的觀點看問題。總理不回避、不遮丑,直面民生工作的不足是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從而破解民生難題。(4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總理針對不同問題,有的放矢地部署工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4分)
31.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材料主張居民消費與國情和個人實際相適應;(3分)
②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材料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有利于提高消費等經濟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4分)
③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材料主張協調家庭消費比例,優化消費結構,促進居民消費科學合理。(3分)(其它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32.①堅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國家針對目前小微型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經營困難等問題出臺相應的金融、財稅措施;(3分)
②辯證、全面地認識和把握實際。國家在制定政策時既看到了小微型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又看到了小微型企業的困境;(3分)
③從聯系的、發展的實際出發。國家在救企的過程中,引導企業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自身的產業結構,增強發展后勁體現了這一點。(3分)
④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國家引導企業根據市場變化規律進行調整,正確分析當前形勢并制定相關政策體現這了一點。(3分)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政 治(理科)
命題人:莫 嵐 審核人:范瀅培
注意:①本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②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I卷(選擇題,共 54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7小題,每小題2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這里的“世界觀”指的是 ( )
A.人們對客觀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B.人們對自己和他人的正確看法
C.人們觀察和處理社會問題的根本方法
D.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關系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
2、“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此處的“物質”是指 (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總和
C.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D.客觀存在的自然物
3、“物質”的惟一特性是 ( )
A.運動性 B.無限多樣性 C.可知性 D.客觀實在性
4、馬克思主義哲學是 ( )
①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統一 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
③人類智慧的結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偉大的認識工具
④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總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關于意識的起源,正確的說法是 ( )
A.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B.人腦是意識產生的物質器官
C.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D.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反映
6、如今,“電子商務”、“納米技術”等許多新詞鋪天蓋地而來。這些新詞產生的根源是( )
A.知識界人們的隨意創造 B.社會實踐的產物
C.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D.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7、“心想事成”、“美夢成真”,從哲學角度看是 ( )
A.夸大了意識的決定作用 B.夸大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C.否定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D.肯定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8、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是說意識 ( )
①不僅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②意識決定物質 ③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④能夠通過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改造客觀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京劇臉譜是京劇的特色,演員臉上不同顏色以象征角色的不同性格和品質。如紅臉表示赤
膽忠心,氣性耿直。這一特色 ( )
A.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B.是源于藝術家的主觀想象
C.是源于客觀實在的藝術抽象 D.是對人類性格品質的歪曲反映
10、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熱衷于提“新口號”,出“新主意”,因其脫離實際,且過多過濫,結
果必然是“落實難”。這從哲學上告訴我們 ( )
A.使主觀符合客觀是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
B.認識的根本任務是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的感性認識
C.現象和本質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D.錯誤的思想意識對事物發展不起作用
11、下列觀點中屬于唯物主義的是 ( )
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②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③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④“心外無物” ⑤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說 ( )
A.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B.人們的意識是有差異的
C.真理性的認識不止一個 D.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有性質上的區別
13、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中國春秋時期《管子》一書中也指出:“水
者,何也?萬物之本源也。”他們的觀點屬于 ( )
A.唯心主義觀點 B.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C.科學的物質觀 D.辯證唯物主義
14、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對以下問題所作的不同回答 ( )
A.世界是否可以認識的問題 B.物質和運動的關系問題
C.物質和意識哪個是第一性的問題 D.世界是怎樣存在的問題
15、唯物辯證法講的“聯系”是指 ( )
A.事物內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的關系 B.事物同周圍事物相互制約的關系
C.事物前后相繼的歷史關系
D.事物之間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16、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事物的聯系具有 ( )
①客觀性 ②普遍性 ③隨意性 ④多樣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下列說法體現了事物因果聯系的有 ( )
①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②無風不起浪,有水才行船
③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中國的民間諺語說:“瑞雪兆豐年。”這一說法 ( )
A.屬于人們主觀臆造的聯系 B.反映了農作物與氣候、環境聯系密切
C.說明農作物收成好壞是“天”主宰的 D.否認聯系的客觀性,是一種無根據的猜測
19、“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中告訴我們的哲理是 ( )
A.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要加強思想工作 B.量變必然引起事物的質變
C.組織結構的不合理,會使整體功能小于局部功能之和
D.全局和局部相互依賴,不可分割
20、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導
致其身邊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統的相應變化,可能兩周后在美國的德克薩
斯引起一場龍卷風。“蝴蝶效應”表明 ( )
A.事物的聯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聯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
21、哲學中講的運動是指 ( )
A.一個事物產生、發展、死亡的過程 B.宇宙中一切物體的位置變化的過程
C.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性質變化的過程 D.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變化和過程
22、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正確的說法是 ( )
①運動和物質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 ②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③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④運動是普遍的、永恒的、無條件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唯物辯證法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必須正確理解發展的實質。下列說法中能夠正
確反映發展的實質的是 ( )
A.發展就是事物的運動和變化 B.發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復和循環
C.發展是前進的、上升的運動和變化 D.發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產生和變化的過程
24、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隨
之而遼也輟廣”。其哲學含義是 ( )
A.規律是不可抗拒的 B.規律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C.規律存在和發生作用需要有一定條件 D.規律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蘊含的道理是 ( )
A.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B.世界萬物是永恒發展的
C.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D.運動是離不開物質的
26、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是要“實事求是”,這里的“是”是指 ( )
A.物質的客觀實在性 B.物質的對立統一性
C.客觀事物的規律性 D.客觀事物的普遍聯系性
27、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礎、精髓、出發點和根本點是 ( )
A.解放思想 B.實事求是 C.改革開放 D.與時俱進
第II卷(非選擇題,共 46 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46分)
28、簡答(簡要回答題目提出的問題。8分)
我們應從哪幾個方面努力做到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堅持從實際出發、反對主觀主義?
29、簡答(簡要回答題目提出的問題。6分)
什么是規律?規律的共同特性是什么?
30、辨析(對題目的觀點進行判斷,并作出簡要分析。10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所以,物質也不是永恒的,而是有生有滅的。
31、分析說明(要求緊扣題意,運用所學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觀點正確,層次
清楚,表述簡練。12分)
湖南懷化學院學生洪戰輝,出身貧寒,12歲那年父親突發精神病,母親離開了家。洪戰輝從此肩負起家庭的重任:種田、照顧患病的父親和年幼的弟弟、撫養父親從外面撿來的女棄嬰。求學期間,他把與他毫無血緣關系的小妹妹帶到身邊,利用課余時間到餐館做雜工、撿破爛等,邊求學、邊掙錢、邊照顧妹妹,省吃儉用,歷盡艱辛,用自己的勞動收入負擔整個家庭的生活。盡管命運坎坷,他卻謝絕了所有好心人的捐助,還熱心資助其他有困難的人。教育部發出開展向洪戰輝學習的通知,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他“全國自立自強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
(1)請用唯物論的有關知識回答有關部門號召向洪戰輝學習的原因。(6分)
(2)有人認為,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家庭搞好了,社會這個大家庭就會幸福和諧。請用唯物辯證法的有關知識對這一觀點加以評析。(6分)
32、實踐與探究(依據題意,進行相關探究。恰當使用術語,條理清楚,邏輯嚴密。
10分)
你所在的學校將舉行一次田徑運動會,設運動項目團體總分和精神文明班級兩個集體獎項,各獎前三名。假如你是高二年級一班的班長(全班男女同學共50人),你將如何組織你們班參賽?請設計一個參賽方案,并結合所學的哲學常識簡要說明理由。
桂林十八中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政治 (理科)參考答案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D
C
D
B
C
C
B
C
C
A
A
C
B
C
題 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 案
D
C
A
B
C
C
D
B
C
B
A
C
B
28、①堅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2分)②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切實放在中國國情上。(2分)③客觀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辦事情應當有認真精神。(2分)④正確估量和對待自己。(2分)
29、①規律就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2分)②規律不是主觀想象的聯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聯系;不是現象的聯系,而是本質的聯系;不是偶然的聯系,而是必然的聯系。(4分)
30、①自然界是變化發展的,人類社會是變化發展的,人的認識是變化發展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沒有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發展之中,都有其產生、變化、發展的歷史。所以命題的前半部分是正確的。(5分)
②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客觀實在,它存在于萬事萬物之中,與萬事萬物之間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它是永恒的,不生不滅的,命題把物質與物質的具體形態等同起來,從而得出物質有生有滅的結論是錯誤的。(5分)
31、(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起促進作用。(3分)學習洪戰輝艱苦奮斗、自強自立、樂于奉獻的精神,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3分)
(2)①整體由部分組成,搞好局部,才能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每個人搞好自己的家庭,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3分)
②整體處于統率的決定地位,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家庭建設要服從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如果只顧小家庭,就會制約社會的和諧發展。(3分)
32、①方案。包括制定參賽目標:設運動項目團體部分和精神文明班級兩個集體獎項,爭取的名次;全班50名同學的分工(參賽、后勤、宣傳等);獎勵措施等等。(4分)
②哲學觀點:從本班實際出發;處理好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發揮主觀能動性等,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6分)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數 學(文科)
命題人:呂定和 審核人:霍榮友
注意:①本試卷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50分;
②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直線在軸上的截距是( B )
A. B. C. D.
2.不等式的解集為C
A. B. C. D.
3. 橢圓的離心率是B
A. B. C. D.
4.直線與圓的的位置關系是A
A 相交  B 相切  C  相離   D 不確定
5.若,,則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A. B. C. D.
6.已知向量a=(1,m),b=(3m,1),且a // b,則的值為C
A. B. C. D.
7.已知實數滿足,若的最大值為m,則m= D
A. 1 B. 6 C. 10 D.12

8.橢圓上一點P到左焦點的距離為3,則P到左準線的距離為 ( D )
A. 4 B. 5 C. 7 D 6
9. 若某等差數列中,為一個確定的常數,則下列各個和中也是確定的常數的是C
A. B. C. . D.
10. 已知點,若直線過點與線段相交,則直線的
斜率的取值范圍是( C )
A. B. C. D.
11.已知圓與軸的兩個交點都在某雙曲線上,且兩點恰好將此雙曲線的焦距三等分,則此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B
A. B. C. D.
12.如圖,已知橢圓的左、右準線分別為、,且分別交軸于、兩點,從上一點發出一條光線經過橢圓的左焦點被軸反射后與交于點,若,且,則橢圓的離心率等于
A. B. C. D.
C 提示:由光學知識易知ΔACF、ΔBDF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即,
,,
.故選C.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5分,共20分
13.拋物線的焦點坐標是 (2,0)
14.
15.設 且,則的最小值為________.、
16. 已知、是橢圓(>>0)的兩個焦點,為橢圓上一點,且.若的面積為9,則=____________.3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本小題滿分10分)求證:.
證明:
=
=
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
18. (本小題滿分12分)雙曲線與橢圓有相同焦點,且經過點,求雙曲線的方程
解:由題意知雙曲線焦點為,
可設雙曲線方程為
點在雙曲線上,代入得
雙曲線的方程為
19. (本小題滿分12分)設函數
(I)求的值域;
(II)記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若,求a的值。
解:(1) ………………2分
………………4分
………………6分
(II)由 ………………8分
解法一:由余弦定理,
得 ………………12分
解法二:由正弦定理
得 ………………8分
當 ………………10分

故的值為1或2 ………………12分
20. (本小題滿分12分)在等差數列中,,其前項和為,等比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公比為,且, .
(Ⅰ)求與;
(Ⅱ)設數列滿足求的前項和.
解:(Ⅰ)設的公差為,
因為所以
解得 或(舍),.
故 ,. ………8分
(Ⅱ)因為=
所以 ……①
故.…②
①-②得=
=

21. (本小題滿分12分)營養學家指出,成人良好的日常飲食應該至少提供0.075kg的碳水化合物,0.06kg的蛋白質,0.06kg的脂肪,1kg食物A含有0.105kg碳水化合物,0.07kg蛋白質,0.14kg脂肪,花費28元;而1kg食物B含有0.105kg碳水化合物,0.14kg蛋白質,0.07kg脂肪,花費21元。為了滿足營養專家指出的日常飲食要求,同時使花費最低,需要同時食用食物A和食物B多少kg?
解:設每天食用
(1),目標函數為
二元一次不等式組(1)等價于(2)
做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組(2)所表示的平面區域,即可行域
由圖可見,當直線z=28x+21y經過可行域上的點M時,截距最小,即z最小.?
解方程組 得點M( , ),因此,當 , 時,z=28x+21y取最小值,最小值為16.?
由此可知每天食用食物A約143克,食物B約571克,能夠滿足日常飲食要求,又使花費最低,最低成本為16元.?
22.(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橢圓的離心率為,橢圓上的點到右焦點F的最近距離為2,若橢圓C與x軸交于A、B兩點,M是橢圓C上異于A、B的任意一點,直線MA交直線于G點,直線MB交直線于H點。
(1)求橢圓C的方程;
(2)試探求是否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說明理由。
解:(Ⅰ)由題意得
……………………………………………………………………2分
橢圓的方程為:…………………………………………………………4分
(Ⅱ)設的坐標分別為、、
則直線的方程為:………………………………………………6分
令得,同理得………………………………………8分
在橢圓上,所以………………………………10分
所以
所以為定值0. ………………………………………………………………12分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數 學(理科)
命題人:呂定和 審核人:霍榮友
注意:①本試卷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50分;
②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不等式的解集為C
A. B. C. D.
2. 橢圓的離心率是B
A. B. C. D.
3.直線在軸上的截距是( B )
A. B. C. D.
4. 已知向量a=(1,m),b=(3m,1),且a // b,則的值為C
A. B. C. D.
5. 若,,則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A. B. C. D.
6.直線與圓的的位置關系是A
A 相交  B 相切  C  相離   D 不確定
7. 橢圓上一點P到左焦點的距離為3,則P到左準線的距離為 ( D )
A. 4 B. 5 C. 7 D 6
8.已知實數滿足,若的最大值為m,則m=D
A. 1 B. 6 C. 10 D.12
9. 若某等差數列中,為一個確定的常數,則下列各個和中也是確定的常數的是C
A. B. C. . D.
10. 已知圓與軸的兩個交點都在某雙曲線上,且兩點恰好將此雙曲線的焦距三等分,則此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B
A. B. C. D.
11.已知為平面上的一個定點,A、B、C是該平面上不共線的三個動點,點滿足條件,則動點的軌跡一定通過的( )
A.重心 B.垂心 C.外心 D.內心
解析:設線段BC的中點為D,則,∴,
∴,


∴,即點一定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即動點的軌跡一定通過的外心,選C.
答案:C
12.如圖,已知橢圓的左、右準線分別為、,且分別交軸于、兩點,從上一點發出一條光線經過橢圓的左焦點被軸反射后與交于點,若,且,則橢圓的離心率等于
A. B. C. D.
C 提示:由光學知識易知ΔACF、ΔBDF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即,
,,
.故選C.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5分,共20分
13.雙曲線的漸近線方程是
14.
15.設 且,則的最小值為________.
16.過拋物線的焦點作直線交拋物線于兩點,若則= .

【答案】
【解析】拋物線的焦點坐標為,準線方程為,設A,B的坐標分別為的,則,設,則,所以有,解得或,所以.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本小題滿分10分)求證:.
證明:
當且僅當即a=2時,等號成立.
18. (本小題滿分12分)雙曲線與橢圓有相同焦點,且經過點,求雙曲線的方程
解:由題意知雙曲線焦點為,
可設雙曲線方程為
點在雙曲線上,代入得
雙曲線的方程為
19. (本小題滿分12分)設函數
(I)求的值域;
(II)記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若,求a的值。
解:(1)
………………2分
………………4分
………………6分
(II)由 ………………8分
解法一:由余弦定理,……………9分
得 ………………12分
解法二:由正弦定理
得 ………………8分
當 ……………10分

故的值為1或2………………12分
20. (本小題滿分12分)在等差數列中,,其前項和為,等比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公比為,且, .
(Ⅰ)求與;
(Ⅱ)設數列滿足,求證:的前項和
解:(Ⅰ)設的公差為,
因為所以
解得 或(舍),.
故 ,. ………8分
(Ⅱ)因為,
所以. ……11分
故 ……12分
21. (本小題滿分12分)營養學家指出,成人良好的日常飲食應該至少提供0.075kg的碳水化合物,0.06kg的蛋白質,0.06kg的脂肪,1kg食物A含有0.105kg碳水化合物,0.07kg蛋白質,0.14kg脂肪,花費28元;而1kg食物B含有0.105kg碳水化合物,0.14kg蛋白質,0.07kg脂肪,花費21元。為了滿足營養專家指出的日常飲食要求,同時使花費最低,需要同時食用食物A和食物B多少kg?
解:設每天食用
(1),目標函數為
二元一次不等式組(1)等價于(2)
做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組(2)所表示的平面區域,即可行域
由圖可見,當直線z=28x+21y經過可行域上的點M時,截距最小,即z最小.?
解方程組 得點M( , ),因此,當 , 時,z=28x+21y取最小值,最小值為16.?
由此可知每天食用食物A約143克,食物B約571克,能夠滿足日常飲食要求,又使花費最低,最低成本為16元.?
22..(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橢圓的離心率為,橢圓上的點到右焦點F的最近距離為2,若橢圓C與x軸交于A、B兩點,M是橢圓C上異于A、B的任意一點,直線MA交直線于G點,直線MB交直線于H點。
(1)求橢圓C的方程;
(2)試探求以GH為直徑的圓是否恒經過x軸上的定點?若經過,求出定點的坐標;若不經過,請說明理由。
解(Ⅰ)由題意得
.
橢圓的方程為: ……………………………………………………4分
(Ⅱ)記直線、的斜率分別為、,設的坐標分別為,,,.
在橢圓上,所以,,
設,則,.
,又.
.……………………………………………………………8分
因為的中點為,,所以,以為直徑的圓的方程為:.
令,得,
,將兩點代入檢驗恒成立.
所以,以為直徑的圓恒過軸上的定點…………………………12分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物 理 (文科)
命題人:周智強 審核人:黃思紅
注意:①本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②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Ⅰ卷(選擇題,共52分)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小題3分,共36分)
1、彈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到原來的2倍時,它的周期將( )
A.增大到原來的2倍 B.減小到原來的一半
C. 增大到原來的4倍 D.保持不變
2、一質點做簡諧振動,其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在t=4s時,質點的( )
A.速度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為零
B.速度為負的最大值,加速度為零
C.速度為零,加速度為負的最大值
D.速度為零,加速度為正的最大值
3、關于布朗運動,如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布朗運動是在顯微鏡中看到的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B.懸浮微粒越小,布朗運動越顯著
C.布朗運動是液體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反映 D.液體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顯著
4、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由引力和斥力兩部分組成,則 ( )
A.引力總是大于斥力,其合力總表現為引力 B.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
C.分子之間距離越小,引力越小,斥力越大 D.分子之間距離越小,引力越大,斥力越小
5、封閉在貯氣瓶中的某種理想氣體,當溫度升高時,下面說法正確的是(容器的膨脹忽略不計)( )
A.密度不變,壓強增大 B.密度不變,壓強減小
C.壓強不變,密度增大 D.壓強不變,密度減小
6、真空中有兩個固定的帶正電的點電荷,其電量Q1>Q2,點電荷q置于Q1、Q2連線上某點時,正好處于平衡,則( ) A.q一定是正電荷 B.q一定是負電荷 C.q離Q2比離Q1近   D.q離Q2比離Q1遠
7、對電容器的電容定義式
A.電容器充電量越大,電容增加越大
B.電容器的電容跟它兩極所加電壓成反比
C.電容器的電容越大,所帶電量就越多
D.對于確定的電容器,它的電量跟它兩極板間電壓的比值保持不變
8、一個點電荷從靜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其電勢能的變化為零,則( )
A.a、b兩點的電場強度一定相等
B.a、b兩點的電勢一定相等
C.作用于該點電荷的電場力與其運動方向總是垂直的
D.該點電荷一定沿等勢面運動
9、真空中兩個等量異種點電荷電量的值均為q,相距r,兩點電荷連線中點處的場強為 ( )
  A.0    B.2kq/r2   C.4kq/r2   D.8kq/r2
10、某電場的電場線分布如右圖所示,則某電荷在a點和b點所受電場力的大小Fa 和 Fb關系是(??? )
A.Fa > Fb??? B.Fa = Fb? C. Fa < Fb???
D.由于未說明電荷的正負,因而無法比較其大小
11、兩個定值電阻R1、R2串聯后接在輸出電壓U=12V的穩定直流電源上,有人把一個內阻不是遠大于R1、R2的電壓表接在R1兩端,如圖.電壓表的示數為8伏,如果他把此電壓表改接在R2兩端,則電壓表的示數將( ) A.小于4伏 B.等于4伏 C.大于4伏小于8伏 D.等于或大于8伏
12、如下圖所示的四種情況,通電導體均置于勻強磁場中,其中通電導線不受安培力的是: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正確的,每小題4分,共16分。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不全得2分,不選、有錯選得0分)
13、關于機械振動和機械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有機械振動必有機械波 B.在波的傳播中,振動質點并不隨波的傳播發生遷移
  C.有機械波必有機械振動  D.在波的傳播中,如振源停止振動,波的傳播也將立即停止
14、在靜電場中,( )
電場強度處處為零的區域內,電勢也一定處處為零
電場強度處處相同的區域內,電勢也一定處處相同
沿電場線的方向,電勢總是不斷降低
正電荷在電場中移動時,如果電場力做正功,則電勢降低
15、如圖所示,兩電阻R1、R2的電流I和電壓U的關系如圖所示,可知( )
R1:R2 =1:3
R1:R2 =3:1
將R1與R2串聯后接于電源上,兩電阻電壓比U1:U2=1:3
將R1與R2并聯后接于電源上,兩電阻電流比I1:I2=1:3
16、在下圖中,標出了磁場B的方向、通電直導線中電流I的方向,或者通電直導線所受磁場力F的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 )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8分)
三.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7、抖動繩子的一端,每秒做2次全振動,產生如下圖所示的橫波,則這列橫波的 周期為_______ s,振幅為 cm, 波長為 m,波速為 m/s .
18、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1mol任何物質其分子數為 個;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一定量的氣體從外界吸收了2.6×105 J的熱量,其內能增加了1.2×105 J.則外界對氣體做了 J的 (填正或負)功.
19、如右圖所示為一個正點電荷的電場.A是電場中的一點,若將電荷量為q=5×10-8 C的負電荷置于A點,其所受電場力的大小為 2×10-4 N,則A點場強大小為 N/C,方向指向 (填“左”或“右”);若將電荷從A點移走,則該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 N/C.
四、計算題(共28分. 解答應寫明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寫出數值和單位)
20、(8分)在真空中,離點電荷+Q距離為6cm處有一點M,已知M點的場強是3.0×105N/C。
(1)求離點電荷Q距離為12cm處N點的場強;
(2)若在M點放一個電量為2×10-9C的負電荷q,求q所受的電場力大小。
21、(10分)在一直電場線上有A、B兩點,已知將一個帶電荷量q=-5×10-4庫侖的點電荷從A移到B點,它的電勢能增加了4×10-3焦耳。求:
(1)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等于多少?
(2)將4×10-5庫侖的點電荷從B移到A,電場力所做的功。
22、(10分)如下圖所示,用電動勢為E=8V,內電阻r = 2Ω的電池連接兩根各1Ω的電阻線組成電源(虛線框內部分),向某用電器R(純電阻)供電,該用電器可獲得P =3 W的電功率.求通過該用電器的電流 和它兩端的電壓。
桂林十八中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
物 理 (文科)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A
B
A
C
D
B
D
A
A
C
題號
13
14
15
16
答案
B C
C D
A C
A C
17、0.5, 5, 0.3, 0.6 .
18、6.02×1023 , 1.4×105 , 負
19、4×103 , 右 , 4×103
20、(1)7.5×104 N/C (2)6×10-4 N
21、解:(1)依題意有:WAB=-ΔE=-4×10-3 J 由UAB= 得 UAB=V=8V
(2)UBA=-UAB =-8V ,W'=q'×UBA=4×10-5×(-8)=-3.2×10-4 J 即 電場力對該電荷做了3.2×10-4 J的負功.
22、解:依題意,有:
P=()2·R . 代入數據得 R=12Ω或R=Ω
(1)若R=12Ω,則有:I===0.5A ,U=IR=6V;
(2)若R=Ω,則有:I===1.5A ,U=IR=2V.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物 理 (理 科)
命題人:周智強 審核人:黃思紅
注意:①本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②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一匹馬通過不計質量的繩子拉著貨車從甲地到乙地,在這段時間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馬拉車的沖量大于車拉馬的沖量
  B、車拉馬的沖量大于馬拉車的沖量
  C、車拉馬的沖量大小等于馬拉車的沖量大小
  D、無法比較兩沖量大小
2、甲、乙兩個質量相同的物體,以相同的初速度分別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乙物體先停下來,甲物體經較長時間停下來,下面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甲物體受到的沖量大于乙物體受到的沖量  B、兩個物體受到的沖量大小相等
C、乙物體受到的沖量大于甲物體受到的沖量  D、無法判斷
3、彈簧振子作簡諧運動時,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振子通過平衡位置時,回復力一定為零
B 若振子做減速運動,則加速度一定在減小
C 振子向平衡位置運動時,加速度一定與速度方向一致
D 在平衡位置兩側,振子速率相同的兩個位置是相對平衡位置對稱的
4、如圖是一列簡諧橫波在某一時刻的波形圖, 根據這個圖像不能直接看出( )
A.振幅 B.波長
C.波速 D.各質點在該時刻的振動方向
5、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狀態改變時,內能必定改變
B.只要不對氣體做功,內能就不會改變
C.只要吸收熱量,內能必增加
D.只要溫度不變,內能就不變
6、關于分子勢能的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當分子距離為平衡距離時分子勢能最大
B.當分子距離為平衡距離時分子勢能最小,但不一定為零
C.當分子距離為平衡距離時,由于分子力為零,所以分子勢能為零
D.設分子相距無窮遠時分子勢能為零,在相互靠近到不能再靠近的過程中,分子勢能逐漸增大
7、如下圖所示,甲、乙兩帶電小球的質量均為m,所帶電荷量分別為+q和-q,兩球間用絕緣細線連接,甲球又用絕緣細線懸掛在天花板上,在兩球所在空間有方向向右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E,平衡時細線被拉緊. 則當兩小球均處于平衡時的可能位置是下圖中的 ( )
8、一平行板電容器,始終與電池相連,現將一塊均勻的電介質板插進電容器,恰好充滿兩極板的空間,與未插電介質時相比( ) A.電容器所帶的電量減少 B.兩極板間各處電場強度減小 C.電容器的電容增大 D.兩極板間的電勢差減小
9、一只白熾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為121Ω,當這只燈泡停止發光一段時間后的電阻應是( ) A.大于121Ω B.小于121Ω C.等于121Ω D 無法判斷
10、在右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的內阻不能忽略。已知定值電阻R1=10Ω, R2=8Ω。當單刀雙擲開關S置于位置1時,理想電壓表讀數為2V。 則當S置于位置2時,電壓表讀數的可能值為 ( ) A.2.2V B.1.9V   C.1.6V D.1.3V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正確的,每小題4分,共20分。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不全得2分,不選、有錯選得0分)
1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個木塊保持靜止狀態,子彈水平射穿木塊,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做功使木塊內能改變
B.子彈損失的機械能,等于子彈與木塊增加的內能
C.子彈損失的機器能,等于木塊增加的機械能與內能的總和
D.子彈與木塊組成的系統總動量守恒
12、兩個帶電荷量大小分別為Q和3Q的相同金屬小球(均可視為點電荷),固定在相距為r的兩處,它們間庫侖力的大小為F,兩小球相互接觸后將其固定距離變為2r,則兩球間庫侖力的大小可能為( ) A. 12F B.3F C. F D. F
13、在地面上空中有方向未知的勻強電場,一帶電量為-q的小球以水平速度由M點開始沿如圖所示的軌跡運動到N點.由此可知 (   ) A.小球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B.小球的動能、電勢能和重力勢能之和保持不變 C.小球所受的電場力一定大于重力 D.小球的動能一定減小
14、一只電爐的電阻絲和一臺電動機線圈電阻相同,都為 R。設通過它們的電流相同(電動機正常運轉),則在相同的時間內 ( ) A.電爐和電動機產生的電熱相等 B.電動機消耗的功率大于電爐消耗的功率 C.電爐和電動機兩端電壓相等 D.電爐兩端電壓小于電動機兩端電壓
15、如圖所示,用電池對電容器充電,電路a、b之間接有一靈敏電流表, 兩極板間有一個電荷q處于靜止狀態.現將兩極板的間距變大,則(  )
A.電荷將向下加速運動
B.電荷將向上加速運動
C.電流表中將有從b到a的電流
D.電流表中將有從a到b的電流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三.填空、實驗題(每空3分,共21分)
16、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某一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1.7×105 J,氣體內能減少1.3×105 J,則此過程中氣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________ J.此后,保持氣體壓強不變,升高溫度,氣體對外界做了5.0×105 J的功,同時吸收了6.0×105 J的熱量,則此過程中,氣體內能增加了________ J.
17、如圖所示,在均勻導電的碳紙上壓著兩根長方形的銀條A1A2、B1B2,兩根銀條上的A0、B0點接電動勢為6V內阻不計的電池,一理想電壓表負端接A0,而正端接探針P.
(1) 當P接于B1時,電壓表的讀數為 _______,將P沿B1B2移動時電壓表讀數將 ________。
(2) 現將P沿A0B0移動,并將所記錄的電壓表讀數U、探針與A0的距離x繪成圖線(如圖乙所示),點x處的電場強度E=________v/m,其方向_________。
四、計算題(共29分. 解答應寫明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寫出數值和單位)
18、(8分)取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cm3的溶液有50滴,現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隨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單分子薄膜,測出這一薄膜的面積為0.2m2,由此估測油酸分子的直徑為多少米?(取一位有效數字)
19、(10分)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平板車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質量為m的小木塊A,m<M , A、B間動摩擦因數為μ,現給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v0,使A開始向左運動,B開始向右運動,最終A沒有滑離B。求:
(1)A、B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從地面上看,小木塊向左運動到離出發點最遠處時,平板車向右運動的位移大小。
20、(11分)如圖所示,在兩條平行的虛線內存在著寬度為L、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在與右側虛線相距也為L處有一與電場平行的屏.現有一電荷量為+q、質量為m的帶電粒子(重力不計),以垂直于電場線方向的初速度v0射入電場中,v0方向的延長線與屏的交點為O.試求:
(1)粒子從射入到打到屏上所用的時間;
(2)粒子剛射出電場時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間夾角的正切值tan α;
(3)粒子打到屏上的點P到O點的距離s.
桂林十八中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
物 理 (理 科)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D
B
A
C
B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D
B C
A B D
A C
16、放出 3.0×105 1.0×105
17、(1)6V , 不變。 (2) 75 , 由x垂直指向A1A2方向。
18、解:一滴油酸溶液含油酸的體積 ,
19、解析:
(1)由A、B系統動量守恒定律得:
Mv0-mv0=(M+m)v ①
所以 v =v0 方向向右
(2)A向左運動速度減為零時,到達最遠處,此時板車移動位移為s,速度為v′,
則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0 - mv0 = Mv′ ①
對板車應用動能定理得:
-μmgs = mv’ 2 — mv02 ②
聯立①②解得:s=v02
20、(1)根據題意,粒子在垂直于電場線的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所以粒子從射入到打到屏上所用的時間t=.
(2)設粒子射出電場時沿平行電場線方向的速度為vy,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度為:a= 所以vy=a=.
所以粒子剛射出電場時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間夾角的正切值為tan α==.
(3)設粒子在電場中的偏轉距離為y,則 y=a2=
又s=y+Ltan α,解得:s=.
桂林上禮中學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題
生 物 (文科)
命題人:劉誠寬 審題人:賈運鋒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卷面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請把各題的答案寫在答題卡上。考試結束后只交回答題卡,采用電腦掃描閱卷。
3.答卷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學號和班級填和涂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
4.用2B鉛筆涂卡,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答題,字跡潦草不清扣分。
第Ⅰ卷 選擇題(69分)
本大題共46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最符合題意。每小題1.5分,共69分。
1.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是( )
A.生殖和發育 B.新陳代謝 C.遺傳和變異 D.應激性
2. 生物科學的發展進入分子生物學階段的最重要標志是(  )
A.細胞學說的提出        B.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提出
C.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    D.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發現
3.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 )
A.差異性 B.統一性 C.適應性 D.遺傳性
4.下列各項化合物中,占細胞鮮重含量最多的是( )
A.無機鹽 B.糖類 C.水 D.蛋白質
5.以下哪種元素是構成葉綠素的必需成分( )
A.Mg B.Fe C.Ca D.K
6.構成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
A.蛋白質分子 B.核酸分子 C.磷脂雙分子層 D.糖蛋白
7.下列細胞含高爾基體較多的是(  )
A.肌細胞    B.紅細胞      C.胰腺細胞   D.脂肪細胞
8. 確定植物生活必需的礦質元素的常用方法是( )
A.組織培養法 B.溶液培養法 C.紙層析法 D.同位素標記法
9.以下生物沒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的是( )
A.蘑菇 B.草履蟲 C.水綿 D.藍藻
10.一個細胞周期的持續時間是從( )
A.一次分裂開始至下次分裂開始 B.一次分裂開始至下次分裂結束
C.一次分裂結束至下次分裂開始 D.一次分裂結束至下次分裂結束
11.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化學致癌因子( )
A.X射線 B.煤焦油 C.砷 D.苯
12.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是( )
A.細胞核    B.細胞質基質   C.細胞質   D.線粒體
13.某一肽鏈,由99個氨基酸分子形成,則含有肽鍵數目為( )
A.97   B.98   C.99    D.100
14.癌細胞容易分散和轉移的原因是( )
A.能夠無限增殖 B. 形態結構發生改變
C.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多 D. 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
15.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是(  )  A.葉綠體  B.高爾基體  C.核糖體   D.液泡 16.科學家從胡蘿卜上取下一個薄壁細胞,以適當的條件進行離體培養,竟然發育成一株完整的
胡蘿卜植株。從一個細胞可以發育成一個完整植株這一事實可以說明( )
A.細胞的完整性 B.細胞的流動性 C.細胞的全能性 D.細胞的選擇透過性
17.人頭發基部的黑色素細胞衰老時,頭發就會變白。其原因是( )
A.細胞內的水分減少 B.細胞內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C.細胞彼此間的黏著性減小 D.細胞膜通透性功能發生了改變
18.蛙紅細胞的增殖方式屬于( )
A.有絲分裂 B.減數分裂 C.無絲分裂 D.以上都不對
19. 高等植物細胞壁的化學成分主要是( )
A.纖維素和果膠 B.果膠和脂質 C.纖維素和淀粉 D.糖類和蛋白質
20.觀察染色體形態、數目最佳的時期是(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21.唾液淀粉酶進入胃后喪失了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酶發揮催化作用只能一次 B.唾液淀粉酶被胃液稀釋
C.胃里的溫度高于口腔 D.胃里的酸性太強
22.能夠催化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麥芽糖酶 C.脂肪酶 D.蛋白酶
23.如果要觀察的目標位于視野的左上方,要使其移到視野中央,載玻片移動的方向是(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24.一個ATP分子中含有高能磷酸鍵的數目是(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5.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 ) A.線粒體  B.核仁 C.葉綠體 D.細胞核
26.在三磷酸腺苷的結構簡式中,“A”代表( )
A.腺苷 B.三個 C.磷酸基團 D.高能磷酸鍵
27.N進入植物體內后,其存在形式為( )
A.離子狀態 B.不穩定的化合物 C.穩定的化合物 D.不能再利用的化合物
28.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4種色素在濾紙條上擴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別是( )
A.胡蘿卜素和葉綠素a B.胡蘿卜素和葉綠素b
C.葉黃素和葉綠素a D.葉黃素和葉綠素b
29.薩克斯探究光合作用能產生淀粉的實驗中,對葉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 )
A.防止光照 B.排除溫度干擾 C.對照 D.排除O2的干擾
30.下列是光合作用過程中能量的轉換途徑,正確的一項是( )
①ATP中的化學能 ②(CH2O)中的化學能 ③太陽光
A.①→②→③ B.③→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31.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是( )
A.C、H、O、N、P、S B.C、O、P、Cu、Zn、Mo
C.C、H、K、Ca、Mg、Fe D.H、N、S、K、P、Fe
32.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都有( )
A.O2產生 B.酶參與 C.[H]參與 D.ATP產生
33.在植物栽培中,合理利用光能,可以使綠色植物充分地進行光合作用,合理利用光能主要包括( )
①晚上實施人工光照 ②延長光合作用時間 ③增加光合作用面積 ④植物越密越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4.下列僅屬于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特征的是(   )
A.由兩組中心粒發出的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B.分裂間期染色體進行復制  
C.分裂期的中期,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 D.分裂期的末期,在細胞中部形成細胞板
35.組成染色體和染色質的主要物質是(  )
A.DNA和RNA  B.DNA和蛋白質  C.RNA和蛋白質  D.DNA和脂質
36. 在下列生理過程中,要消耗ATP的是( )
A.大麥根毛細胞吸水 B.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有絲分裂
C.樟樹葉片蒸騰作用 D.血液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
37.在光合作用,不需要酶參與的過程是( )
A.CO2的固定 B.葉綠素吸收光能 C.C3的還原 D.ATP的形成
38.最能代表細胞膜基本化學成分的一組化學元素是( )
A.C、H、O、N   B.C、H、O、S、P   C.C、H、O、N、P  D.C、H、O、Mg、Fe
39.大海中的水母、海帶,陸地上的蜥蜴、山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這些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 ) A.水分 B.蛋白質 C.脂質 D.糖類
40.牛胰島素由A鏈和B鏈組成,其中A鏈由21個氨基酸構成,B鏈由30個氨基酸構成。那么,牛胰島素分子中的肽鍵數是( ) A.48 B.49 C.50 D.51
41.下列關于細胞中水的含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水是人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老年人細胞中含水量比嬰兒的少
C.新陳代謝越旺盛,細胞中自由水含量越高 D.抗凍的植物細胞內自由水含量大
42.細胞內組成DNA的糖類物質是( )A.葡萄糖  B.核糖  C.脫氧核糖  D.糖元
43.在細胞有絲分裂的分裂期開始時,如果它的染色體數為N,DNA含量為Q,則該細胞分裂后每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和DNA含量分別是( )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44.細胞無絲分裂之所以叫無絲分裂,主要原因是( )
A.細胞分裂過程比較簡單 B.分裂中無紡錘絲和染色體的出現
C.分裂中細胞核先延長后縊裂 D.分裂中整個細胞縊為兩部分
45.下列為從一細胞中分離得到的幾種細胞器模式簡圖,被稱為脂質合成的“車間”的是( )
A B C D
46.在日光下,植物葉片中的葉綠素( )
A.大量吸收綠光 B.等量吸收不同波長的光
C.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綠光 D.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橙光
第Ⅱ卷 非選擇題(31分,每空1分)(注意: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7.脂肪是生物體內儲存________的物質;類脂中的_______是構成細胞膜結構的主要成分。
8.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 ,絕大多數酶是 ,少數酶是 。
49.細胞分化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但是在 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50.核酸分為 和_________兩種。
51.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依據的原理是:葉綠體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_______溶液中;色素分離是依據這些色素在__________中的溶解度不同。
52. (3分) 請完善以下有關物質鑒定實驗的表格:
待測物質
選用鑒定試劑
現象(顏色)
還原糖
(1)_________
磚紅色沉淀
脂肪
蘇丹Ⅲ染液
(2)__________
蛋白質
(3)_________
紫色
53.(4分)右圖是一個細胞有絲分裂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此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________期。
(2)該細胞此時有_____條染色體,________個DNA分子,________條染色單體。
45.(3分)人們在研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科學實驗中,得到如下圖的曲線。請據圖回答:
(1)B點對應的溫度是酶的________溫度,此時,
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2)由A點到B點,酶的催化效率隨溫度的增高而
_________,在C點時酶的活性下降是因為高溫
使酶_______________。
55.(5分)右圖是ATP和ADP相互轉化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①過程表示能量的_________。
(2)圖中表示能量的標號是_________。
(3)動物細胞內的③來自________,④的去路是用于生命活動,
如___________(填一個例子,此空,2分)。
56.(6分)下圖是葉綠體模式圖及光合作用圖解,請據圖回答: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②]_______________上。
(2)暗反應需要光反應提供[④] 和[⑤] 。
(3)過程Ⅳ稱為 ,物質[⑦]是 。
(4)夏季中午,如果氣溫過高,葉片氣孔關閉,導致[⑥]________供應減少。
桂林18中高二段考生物試題(文科)參考答案
1-5 BCACA 6-10 CCBDD 11-15 ABBDC 16-20CBCAB 21-25 DDCBD 26-30ABBCC
31-35ABBDB 36-40BBCBB 41-46 DCCBDD
47.能量 磷脂 48.有機物 蛋白質 RNA 49.胚胎
50.DNA RNA(順序可變) 51. 丙酮 層析液
52.(1)斐林試劑 (2)橘黃色 (3)雙縮脲試劑
53.(1)后 (2)8 8 0
54.(1)最適 (2)下降 失去活性(或分子結構改變)
55.(1)儲存 (2)③④
(3)呼吸作用 肌肉收縮(或神經沖動傳導、細胞分裂等,寫一個即可)(此空,2分)
56.(1)囊狀結構薄膜 (2)[H] ATP (3)C3的還原 糖類 或 (CH2O)
(4)CO2
桂林上禮中學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題
生 物 (理 科)
命題人:劉誠寬 審題人:賈運鋒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卷面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請把各題的答案寫在答題卡上。考試結束后只交回答題卡,采用電腦掃描閱卷。
3.答卷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學號和班級填和涂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
4.用2B鉛筆涂卡,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答題,字跡潦草不清扣分。
第Ⅰ卷 選擇題(65分)
本大題共6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最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65分。
1.人和高等動物體的物質代謝主要發生在( )
A.消化道內 B.內環境里 C.腎臟內 D.細胞內
2.人體蛋白質代謝所特有的終產物是( ) A.CO2 B.H2O C.乳酸 D.尿素
3.早餐空腹喝牛奶不如加吃些饅頭等營養利用值高些,其原因是前者被人體吸收的氨基酸主要進行下列哪一項作用所致( )
A.合成作用 B.脫氨基作用 C.氨基轉換作用 D.以上三種作用
4.人在較長時間的饑餓狀態下,血液中仍有一定濃度的血糖,其主要來源是( )
A.肝糖元的分解 B.肌糖元的分解 C.淀粉的分解 D.維生素的分解
5.當磷脂合成減少,且脂蛋白合成受阻時,人體就會出現 ( )
A.尿糖 B.尿中毒 C.脂肪肝 D.轉氨酶升高
6.有些藥對胃壁有刺激,為防止刺激,就在藥的外面包了一層衣膜,這層衣膜的化學成分主要是( )
A.脂質 B.蛋白質 C.纖維素 D.淀粉
7.用以15N標記的丙氨酸喂狗,結果發現谷氨酸中有15N,這是什么作用的結果( )
A.縮合作用 B.脫氨基作用 C.氨基轉換作用 D.脫羧基作用
8. 在下列呼吸作用過程中,沒有CO2放出的是( ) 
A.酵母菌的無氧呼吸 B.有氧呼吸 C.酒精發酵 D.乳酸發酵
9.下列對有氧呼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三個階段都產生ATP B.三個階段都產生能量 C.三個階段都需要酶的催化 D.三個階段都產生氫
10.人體細胞進行有氧呼吸時,不會產生的物質是( )
A.二氧化碳 B.酒精 C.水 D.ATP
11.有關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敘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都能使有機物分解 B.都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C.都能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D.都有ATP形成
12.香蕉成熟過程中,隨著貯藏物質強烈水解并轉化為還原糖,
香蕉逐漸變甜,其呼吸速率變化如圖中曲線a所示。圖中符
合香蕉內還原糖含量變化趨勢的曲線是( )
A.曲線1 B.曲線2 C.曲線3 D.曲線4
13.機體定時呼吸作用產生的CO2摩爾數與消耗O2摩爾數的比值,常被用來判斷呼吸分解有機物的種類。根據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反應式計算,此比值應是( )
A. 1.0 B. 0.5 C. 1.5 D. 2.0
14.制作酸泡菜時,壇子必須密封,其原因是( )
A. 防止泡菜萎蔫 B.防止水分蒸發
C. 防止產生的乳酸揮發 D.乳酸菌在有氧存在時發酵受抑制
15.人體長時間劇烈運動時,骨骼肌所需的能量主要來源于( )
A.無氧呼吸 B.有氧呼吸 C.磷酸肌酸 D.乳酸發酵
16.將酵母菌研磨成勻漿,離心后得上清液(細胞質基質)和沉淀物(含線粒體),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離心的勻漿分別放入甲、乙、丙三個試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絕空氣的條件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丙試管中有大量的ATP產生 B.乙試管中不發生反應 C.甲試管中最終產物為CO2和H2O D.丙試管中無CO2產生
17.一密閉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時后測得該容器中O2減少24ml,CO2增加48ml,則在1小時內酒精發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
A.2倍 B.3倍 C.1/3倍 D.1/2倍
18.1861年巴斯德發現,利用酵母菌釀酒的時候,如果發酵容器中存在氧氣,會導致酒精產生停止,這就是所謂的巴斯德效應。直接決定“巴斯德效應”發生與否的反應及其場所是(  )
A.酒精+O2→丙酮酸,細胞質基質 B.丙酮酸+O2→CO2,線粒體基質
C.[H]+O2→H2O,線粒體內膜 D.H2O→O2+[H],類囊體薄膜
19.下圖表示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過程中物質變化的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能提供給綠色植物各種生命活動所需能量最多的過程是5
B.各種生物體(除病毒外)都能進行的過程是3
C.1、3和4過程產生的[H]都能與氧結合產生水
D.2過程需多種酶參與,且需ATP供能
20.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結構基礎、主要能源物質、直接能源物質分別是( )
A.原生質(元素和化合物)、細胞、脂類、ATP B.原生體、細胞、糖類、ATP
C.原生質(元素和化合物)、細胞、糖類、ATP D.原生層、細胞、糖類、ATP
21.向有水螅活動的水域中滴加少許藍墨水,水螅很快就放出刺絲。對此現象最好的解釋以及決定這種現象的的根本原因分別為( )
A.適應性 變異性 B.應激性 遺傳性 C.適應性 遺傳性 D.應激性 變異性
22. 科學家在利用無土栽培法培養一些名貴花卉時,培養液配方如下:
離子
K+
Na+
Mg2+
Ca2+
NO
H2PO
SO
Zn2+
培養液濃度mol/L
1
1
0.25
1
2
1
0.25
1
其中植物細胞吸收最少的離子是( ) A.Ca2+ B.SO C.Zn2+ D.H2PO
23.細胞內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 )
A.胰島素和核酸 B.核苷酸和糖原 C.氨基酸和脂肪酸 D.血紅蛋白和纖維素
24.兩個氨基酸縮合成二肽并生成水,這個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來自氨基酸的( )
A.R基 B.氨基 C.羧基 D.氨基和羧基
25.雙縮脲試劑是鑒定雙縮脲的,雙縮脲的分子結構式為:NH2-CO–NH–CO-NH2。現在可以用雙縮脲試劑來鑒定蛋白質或多肽,其原因主要是( )
A.雙縮脲和蛋白質或多肽的分子結構中都有肽鍵
B.雙縮脲這種物質是一種蛋白質或多肽
C.雙縮脲與蛋白質或多肽的分子結構相同
D.雙縮脲和蛋白質或多肽的分子結構中都有氨基
26.大腸桿菌在生長時,細胞內鉀離子的質量分數是培養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養液中加入一種叫箭毒草藥物(不影響線粒體功能,也不會殺死細胞),大腸桿菌細胞內的鉀離子質量分數就會立即下降,這種藥物的作用是( )
A.抑制細胞呼吸 B.影響ATP的生成
C.抑制細胞膜上載體的活性 D.改變了磷脂雙分子層
27.下列有關跨膜運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葡萄糖進入紅細胞不需要消耗能量,其方式不屬于主動運輸
B.水分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
C.果脯在腌制時慢慢變甜,是細胞主動吸收蔗糖的結果?
D.大腸桿菌吸收K+需要載體和能量,其方式屬于主動運輸
28. 下列細胞組成成分與其功能的關系,正確的是( )
①線粒體主要功能是合成多肽鏈 ②葉綠體可產生ATP
③核糖體進行光合作用 ④內質網與多肽及脂類合成有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9.下列關于葉綠體和線粒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線粒體和葉綠體所含酶的種類相同 B.葉綠體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細胞一切活動所需ATP均來自線粒體 D.線粒體和葉綠體均含有少量的DNA
30.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水綿、黑藻葉綠體時,可見葉綠體( )
A.均可直接觀察到雙層膜結構 B.前者綠色橢球形,后者呈綠色帶狀
C.內部均有許多基粒 D.前者呈綠色帶狀,后者綠色橢球形
31.下列關于細胞結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同時具有中心體和葉綠體的細胞是低等植物細胞
B.所有細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和果膠
C.藍藻、細菌、噬菌體都屬于原核生物
D.細胞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葉綠體,線粒體和細胞核
32.右圖是按順時針方向表示的4種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的b→a→b表示細胞增殖過程的一個細胞周期
B.甲圖的b→a與丙圖的b→a所用的時間可能一樣長
C.從a→b,由于DNA的復制使染色體數目增加一倍
D.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材料最好是選植物甲
33.紫外線對人類的健康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如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但過多的紫外線輻射,會增加皮膚組織細胞DNA突變和發生癌變的幾率,還會傷害眼的角膜和晶狀體,引發白內障。關于最易受紫外線影響的細胞及其受影響的時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已經正常完成分化的細胞,分裂間期 B.正在連續分裂的細胞,分裂后期
C.沒有完成分化的細胞,分裂中期 D.正在連續分裂的細胞,分裂間期
34.下圖中的甲、乙、丙表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三個階段,a是染色體數,b是染色單體數,c是DNA分子數,a、b、c的數量關系正確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35.在細胞有絲分裂前期,動物細胞區別于高等植物細胞的變化特點是( )
A.染色質形成染色體的方式不同 B.染色體的基本結構不同
C.紡錘體的形成方式不同 D.核仁和核膜的解體方式不同
36.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處于分裂間期和中期的細胞數目大致相等 B.可看到分裂間期的染色體和DNA
C.視野中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可能不相等
D.細胞是獨立分裂的,因此可選一個細胞持續觀察它的整個分裂過程
37.ALV是一種病毒,在檢查感染了該病毒的雞癌組織時,發現所有癌細胞DNA的特定部位都插入了ALV的DNA。ALV是導致細胞癌變的( )
A.物理致癌因子 B.生物致癌因子 C.化學致癌因子 D.ABC三項都是
38.下列哪一組是細胞衰老的特征( )
①細胞無限增殖; ②水分減少; ③畸形分化; ④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沉積;
⑥易分散轉移; ⑦呼吸速度減慢; ⑧細胞膜通透性改變。
A.①③⑥⑧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39.下列人體細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
A.胚胎干細胞 B.造血干細胞 C.胰腺細胞 D.肌肉細胞
40.人體內有原癌基因,但多數人不患癌癥,而只有少數人患癌癥,原因是(  )
A.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       B.在正常情況下,原癌基因處于受抑制狀態
C.癌細胞是細胞畸形分化造成的   D.大多數人體內有抵抗癌細胞的免疫功能
41.病毒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細胞內才能生活、繁殖,主要原因是由于它( )
A.結構簡單 B.沒有消化系統 C.不能運動 D.不能獨立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
42.在活細胞中普遍具有催化能力的物質通常屬于下列哪一類( )
A.脫氧核糖核酸 B.三磷酸腺苷 C.糖類 D.蛋白質
43.右圖是人體細胞內發生的某個化學反應示意圖,圖中X代表某種二糖,則催化該反應的酶Y 及其產物可能分別是( )
A.淀粉酶;麥芽糖和葡萄糖 B.蔗糖酶;葡萄糖和果糖
C.乳糖酶;葡萄糖和半乳糖 D.麥芽糖酶;葡萄糖和葡萄糖
44.在生物的生命活動中,能產生ATP的細胞器有( )
A.細胞核、高爾基體、葉綠體 B.線粒體、葉綠體
C.線粒體、高爾基體 D.細胞核、線粒體、核糖體
45.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線粒體是藍藻細胞產生ATP的主要場所 B.ATP分子由1個腺嘌呤和3個磷酸基團組成
C.光合作用產物中的化學能全部來自ATP D.細胞分裂時,伴隨著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46.下列關于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實驗原理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蔗糖能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成還原糖葡萄糖和果糖
B.淀粉和蔗糖都是非還原糖,在加熱條件下與斐林試劑作用不產生磚紅色沉淀
C.淀粉能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成還原糖
D.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是通過有無還原糖特定的顏色反應而證明的
47.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下面有關葉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葉綠體中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內膜上 B.葉綠體中的色素都分布在囊狀結構薄膜上
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葉綠體基質中 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內膜和基粒上
48.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4種色素在濾紙條上擴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別是( )
A.胡蘿卜素和葉綠素a B.胡蘿卜素和葉綠素b
C.葉黃素和葉綠素a D.葉黃素和葉綠素b
49.陽光通過三棱鏡能顯示出七種顏色的連續光譜。如果將一瓶葉綠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鏡之間,連續光譜中就會出現一些黑色條帶,這些條帶主要位于( )
A.綠光區 B.紅光區和綠光區 C.紅光區和藍紫光區 D.藍紫光區和綠光區
50.下列有關礦質元素與光合作用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鎂元素是葉綠素的重要組成成分,缺鎂影響光反應
B.氮元素是光合作用過程中各種酶不可缺少的成分
C.碳元素是最重要的礦質元素,參與暗反應的過程
D.磷元素在光反應中參與ATP的形成
51.當把植物細胞看做一個滲透系統時,起到半透膜的作用的細胞結構是( )
A.原生質層 B.細胞膜 C.細胞壁 D.細胞液
52.某科學家用含碳14C的二氧化碳來追蹤光合作用碳
原子在下列分子中的轉移。最可能的途徑是( )
A.CO2→葉綠體→ATP B.CO2→葉綠體→ADP
C.CO2→三碳化合物→C6H12O6 D.CO2→酒精→C6H12O6
53.右圖為四種植物(Ⅰ、Ⅱ、Ⅲ、Ⅳ)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曲線,最適合在陰蔽條件下生長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54.在進行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中,對色素起到保護作用的藥品是( )
A.丙酮 B.層析液 C.二氧化硅 D.碳酸鈣
55.下列除哪項外,其余各項均可以通過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來驗證 ( )
A.成熟植物細胞的死活 B.原生質層和細胞壁均有伸縮性
C.蛋白質、淀粉、纖維素親水性依次遞減 D.成熟植物細胞能夠進行滲透吸水
56.將一株成熟植物體的全部葉片均剪去一半后,下列哪個過程不會立即受到影響 ( )
A.蒸騰作用 B.礦質元素的吸收 C.光合作用 D.水分的吸收和運輸
57.根吸收水分與吸收礦質元素離子的共同點是( )
A.原理相同 B.動力相同 C.部位相同 D.不消耗能量
58.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培養液中培養1天,然后將幼苗移到不含P的培養液中,數天后32P( )
A.不在新的莖、葉中 B.主要在新的莖、葉中
C.主要在老的莖、葉中 D.主要在老根中
59.以紫色洋蔥鱗莖表皮為材料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在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中能觀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漸縮小
B.用高濃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細胞質壁分離
C.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細胞質壁分離所需時間短
D.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放入清水中又復原,說明細胞保持活性
60.右圖為逐漸變黃最后脫落的葉片中礦質元素含量的變化曲線,下列描述與圖示規律相符合的是( )
A.a為鐵或鈣元素,b為氮或鎂元素 B.a為鎂元素,b為氮或磷元素
C.a為鐵元素,b為鈣元素 D.a為氮或鐵元素,b為鈣元素
61.下列哪組試驗中必須保持細胞的生理活性( )
①鑒定蘋果中是否含有還原性糖 ②觀察洋蔥鱗片葉的質壁分離
③探究綠藻的物質跨膜運輸方式 ④觀察洋蔥根尖的有絲分裂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2.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強度、CO2 濃度等因素的影響。如右圖表示將植物放在不同的CO2 環境條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強度影響的變化曲線。
有關圖中各點的限制因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限制d點的主要環境因素是光照強度
B.b點的限制因素為光照強度
C.限制c點的主要內部因素是酶的數量和活性
D.a點的限制因素為光照強度和CO2濃度
63.如右下方圖裝置,玻璃槽中是蒸餾水,半透膜允許單糖通過。倒置的長頸漏斗中先裝入蔗糖溶液,
一定時間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現象是( )
A.在玻璃槽中會測出蔗糖和蔗糖酶
B.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上升,加酶后先上升后下降
C.在玻璃槽中會測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D.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64.右圖表示植物的根對礦質離子吸收受到土壤pH的影響。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吸收K+與吸收NO3-的最適pH不同
B.植物吸收的K+與NO3-基本相等
C.甲圖所示在一定pH范圍內,K+吸收速率隨土
壤pH升高而加速
D.乙圖所示在一定pH范圍內,NO3-吸收速率隨土壤
pH升高而降低
65.緒論中有許多重要概念和隱含概念,以下正確有( )
①凡是具有生命的物體一定是生物 ②DNA是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
③動物排出糞便不是代謝過程,排尿液是代謝過程
④手碰含羞草的葉表現收縮,該現象不屬于生物應激性
⑤從細胞學角度,生長的基礎是細胞分化,發育的基礎是細胞分裂
⑥一對夫婦生下幾個小孩,有的單眼皮有的雙眼皮,說明生物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征
A. ①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 ③④⑤⑥
第Ⅱ卷 非選擇題 (第Ⅱ卷共3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注意: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66.脂肪是生物體內儲存 的物質;類脂中的 是構成細胞膜結構的主要成分。
67.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數酶是 ,少數酶是 。
68.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一層 ,二是這層膜兩側的溶液具有 。
69.細胞分化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但是在 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70.核酸分為 和 兩種。
71.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依據的原理是:葉綠體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 中;色素分離是依據這些色素在 中的溶解度不同。
72.(5分)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制作裝片過程如下:
(1)A液是 ,C液是 ,先用低倍鏡觀察的目的是找到 區;為了觀察染色體,后用高倍鏡觀察應找到處于 期的細胞。
(2)從功能上看,細胞膜是一種 膜。
73.(5分)下圖為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物質b、f代表的物質分別為:b ,f ;
(2)e物質產生的場所為 ;
(3)暗反應階段發生的兩個主要變化是 、 。
74.(7分)為了提高日光溫室的經濟效益,需要調控好溫室內的光照、溫度、氣體和濕度,這對作物的生長、產品的品質關系極大。請回答以下生產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1)冬季密封的溫室內外的溫差較大,經常在溫室內壁和薄膜(或玻璃)上結一層水膜,這樣能否影響作物的生長? ,為什么? (2分)。
(2)若在溫室中澆灌H218O,在溫室內檢測到了18O2,則 18O2是在植物體細胞內的 上產生的。
(3)在溫室中若突然停止CO2的供給,在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葉肉細胞中葉綠體內的C3化合物的變化是 ,C5化合物的變化是 。
(4)冬季,溫室內由于密封易造成CO2缺乏而導致光合作用產量下降,生產過程中經常用施加雞、鴨、豬的糞便等農家肥的方法來增加溫室內CO2的含量,這樣做的依據(原理)是:
(2分)。
75.(6分)用燒好的糯米飯冷卻后放入新鮮酵母,一定要蓋上缸蓋密閉保溫,過一段時間后,打開缸蓋得到又甜又酸的酒釀,而且此缸還帶有許多熱量。請簡要回答家庭釀酒的過程中的如下問題:
⑴為什么一定要蓋上缸蓋?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為什么制作酒釀時,缸會發熱?____________ 。
⑶為什么酒釀又“甜”又“酸”?____________________ _。
高二段考生物(理)試題參考答案
第Ⅰ卷 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65分
1-5DDBAC 6-10DCDDB 11-15CCADB 16-20BBCCC 21-25BCACA 26-30CCBDD 31-35ABDBC 36-40CBCAB 41-45DDCBD 46-50ABBCC 51- 55ACDDC 56-60BCBBA 61-65 DABBB
第Ⅱ卷 簡答題 共3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66.能量 磷脂 67.蛋白質 RNA 68.半透膜 濃度差 69.胚胎 70.DNA RNA
71.丙酮(或乙醇) 層析液
72.(1)解離液 堿性染液(龍膽紫或醋酸洋紅) 分生區細胞 中 (2)選擇透過性
73.(1)O2 CO2 (2)葉綠體基粒(葉綠體囊狀結構薄膜) (3)CO2的固定 C3的還原
74.(1)會影響作物的生長 因為水膜影響光的透過,影響光合作用(2分)
(2)葉綠體基粒(葉綠體囊狀結構薄膜) (3)減少 增多
(4)糞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分)
75. (6分,每空2分,要點及關鍵詞吻合即可給分)
⑴使缸密閉是為了使酵母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
⑵因為無氧呼吸產生的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釋放出來
⑶“甜”是由于淀粉分解產生的葡萄糖等可溶性糖的存在;
“酸”是由于無氧呼吸產生的中間產物中有一些有機酸的存在。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英 語
命題人:郭丹梅 審核人:李世榮
注意:①本試卷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50分;
②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I卷(三部分,共115分)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2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聽下面五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Where does the man say to put the book?
A. On the floor B. In the bookcase C. On the shelf
2. What will the man do tonight?
A. Buy a record B. Watch a game C. Take a history exam
3. Who is the boy going to meet?
A. His classmate B. His coach C. His basketball team
4.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
A. Help the man with his maths. B. Take her mother to see the doctor.
C. Go for a ride with her mom.
5.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an?
A. He drinks too much. B. He has a weak heart. C. He’s overweight.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聽下面五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個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六段材料,回答6 、7題。
6. Who is the man?
A. The woman’s husband. B. The woman’s boss. C. The woman’s classmate.
7. What did the woman bring back?
A. Some present from the party. B. Some documents for the company.
C. Some information about her classmates.
聽第七段材料,回答8至10題。
8.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take a trip?
A. To a popular scenic spot. B. To a wild place. C. To a wild zoo.
9. What advice does the man give to the woman?
A. Leave some food for the animals. B. Stay far away from fire at night.
C. Do not leave garbage everywhere.
10.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day?
A. Climb a mountain. B. Rest at home C. Go fishing.
聽第八段材料,回答11至13題。
11.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Food B. A painting C. An old man.
12. What is the small boy doing?
A. Sitting at the table. B. Standing at the side of the table. C. Playing under the table.
13.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 Hungry B. Strange C. Interested.
聽第九段材料,回答14至16題。
14.What was the main reason that the man wanted to join the army?
A. His uncle suggested that he do so. B. Most of his toys were tanks.
C. He often heard stories about the army.
15. What did the woman and her sister use to do?
A. Visit different shops. B. Pretend to be shopkeepers.
C. Make money by selling waste things
16. What is the subject of the conversation?
A. Childhood dreams. B. Hard work and success C. Unhappy memories in life.
聽第十段材料,回答17至20題。
17. In which direction has the snowy weather in Europe moved?
A. The west B. The east C. The north
18. How did the snow affect farmers in Bosnia?
A. Their cows froze to death. B. They couldn’t feed their cows.
C. Their crops were ruined.
19. What did the government in Rome do?
A. It used buses to help remove snow. B. It sent people out to help remove snow.
C. It asked people to buy snow-moving equipment.
20. What does the speaker offer at the end of the talk?
A. Heavy criticism B. Advice C. Appreciation.
第二部分: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21. Today cellphone have become ______ part of our busy life. Besides communication, we also use them for ______pleasure.
A. the ; / B. / ; / C. a ; a D. / ; a
22. With the ______of making a fortune, many Chinese went to Australia in the 19th century to wash sand for gold.
A. pleasure B. intention C. approach D. pattern
23. I don’t think this green clothes ________ her age. I guess red ones may be better..
A. fit B. connect C. equal D. match
24. The new manager hopes to get the company ______ its feet within five months.
A. on B. in C. to D. off
25.It was recommended that the goods _______ to the disaster area at once.
A.would be sent B.should sent C.will be sent D.be sent
26. There is no point _____ further. It won’t help much.
A. on explaining B. to explain C. of explaining D. in explaining
27. A nest is to a bird _____ a house is to a man.
A. where B. what C. as if D. how
28._____ we move the picture over there? Do you think it’ll look better?
A. What about B. What if C. What for D. How come
29. After the Anti-terrorist War, the American soldiers returned home, ______
A. safe but tired B. safely but tired C. safe and tiring D. safely and tiring
30. ______ into English, the sentence was found to have an entirely different word order.
A. Translating B. Translated C. To translate D. Having translated
31. Have you ever met with a situation in your life ______ you can’t understand others even if they have repeated themselves several times?.
A. where B. when C. that D. which
32. The young woman, with a baby _______ in her arms, was walking in the street slowly.
A. sleep B. to sleep C. sleeping D. slept
33. ______ he realized it was too late to return home.
A. Not until dark B. It was until dark that C. It was not until dark that D. It was dark that
34. The weather today is ___ they forecast on the evening news last night: heavy rain and strong wind.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how
35. ______ is predicted tha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would prefer to make telephone calls rather than write letters to keep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A. As B. Which C. It D. What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36-55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As the Chinese saying goes, each family has its own trouble. But I want to say that some troubles are  36  .
My mother is now 84 years old. She can't read or write, nor can she understand putonghua. What's  37  , she is hard of hearing.  38  she came to live with us from our home town, our two children gave her new  39  in life and kept her  40  for several years. When the children grew up, she still kept  41  in housework, shopping, and cooking every day.
 42 she was getting old, we asked her to keep  43  the road and not go shopping, cook  44  wash clothes. The more she  45  , the more we worried for her. But she never  46  . Now every day at work, I  47  my mother when I have a  48  minutes. What is she doing now, I  49  . The modern kitchen appliances have trained a good  50  into a forgetful cook. She forgets to  51  the gas and we'll smell rice  52  before we enter our home. Rushing into the kitchen, we'll see the  53  pot smoking on the stove. We have asked her not to do housework, but she says we don't  54  her any more and cries and refuses to eat. Then we  55  her as if we were treating a child.
( ) 36. A. curious   B. glad    C. sweet     D. troublesome
( ) 37. A. more    B. that     C. the matter   D. wrong
( ) 38. A. As     B. Because  C. Until      D. When
 ( ) 39. A. ideas   B. meaning  C. thought     D. trouble
 ( ) 40. A. busy    B. free     C. unhappy     D. worried
( ) 41. A. active   B. easy     C. quiet     D. secret
 ( ) 42. A. As     B. So     C. Though     D. What
 ( ) 43. A. away   B. off     C. on       D. up
 ( ) 44. A. and    B. but     C. nor       D. or
 ( ) 45. A. did    B. kept     C. lived      D. said
 ( ) 46. A. believed  B. followed   C. heard      D. obeyed
 ( ) 47. A. ask    B. call     C. see       D. think of
 ( ) 48. A. few    B. free     C. good      D. spare
 ( ) 49. A. know   B. say     C. suppose     D. wonder
 ( ) 50. A. child   B. housewife  C. servant      D. worker
 ( ) 51. A. order   B. shut off  C. turn on     D. use
 ( ) 52. A. burning  B. cooked    C. ready      D. smell
 ( ) 53. A. grain   B. rice     C. tea      D. water
 ( ) 54. A. belong to  B. care    C. need      D. respect
 ( ) 55. A. appreciate B. comfort   C. encourage   D. feed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Alice Walker makes her living by writing. And her poems, short stories, and novels have won many prizes for her. She was born in Eatonton, Georgia. She went to public schools there, and then to Spelman College in Atlanta before coming to New York to attend Sarah Lawrence College, from which she graduated in 1966. For a time she lived in Jackson, Mississippi, with her lawyer husband and small daughter. About Langston Hughes, American Poet, her first book for children, she says, “After my first meeting with Langston Hughes, I promised I would write a book for children someday. Why? Because I, at twenty-two, knew next to nothing of his work, and he didn’t scold me; he just gave me a pile of his books. And he was kind to me; I will always be thankful that in his warmth he fulfilled my deepest dream (and need) of what a poet should be.”
“To me he is not dead at all. Hardly a day goes by that I don’t think of him or speak of him. Once, just before he died, when he was sick with the flu, I took him a basket full or oranges. The joy I felt in giving that simple gift is undiminished (沒有減弱) by time. He said he liked oranges, too. ”
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ssage?
Langston Hughes’ books about Alice Walker.
The childhood of Alice Walker and Langston Hughes.
Langston Hughes, American poet.
Alice Walker’s reflection (印象,評論) on Langston Hughes.
In the passage, Alice Walker is ________.
a researcher at Sarah Lawrence College B. a professor at Sarah Lawrence College
a prize-winning writer D. a writer of plays for children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 that Alice Walker was twenty-two years old when______.
she moved to Jackson, Mississippi B. she moved to New York
she first met with Langston Hughes D. Langston Hughes died
What did Alice Walker mean when she says Langston Hughes “is not dead at all”?
Langston Hughes believed in eternal life (永生).
She hadn’t been told of Langston Hughes’ death.
For her, Langston Hughes had never really existed.
Langston Hughes is still present in her thoughts.
B
Blind from birth, I have never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ee myself and have been completely dependent on the image I create in the eye of the observer. To date, it has not been narcissistic.
There are those who think that since I can’t see, I obviously also cannot hear. Very often people will talk with me at the top of their lungs, pronouncing each word very carefully. Conversely, people will also often whisper, thinking that since my eyes don’t work, my ears don’t either.
For example, when I go to the airport and ask the ticket agent for assistance to the plane, he or she will invariably(總是) pick up the phone, call a ground hostess and whisper: “Hi, Jane, we’ve got a 76 here.”
On the other hand, others know that of course I can hear, but believe that I can?t talk. Often, therefore, when my wife and I go out to dinner, a waiter or waitress will ask Kit if “he would like a drink” to which I respond that “indeed he would”.
The toughest misconception(誤解) of all is the view that because I can’t see, I can’t work. I was turned down by over forty law firms because of my blindness, even though my qualifications(資格) included a cum laude(以優等成績畢業者) degree from Harvard College and a good ranking in my Harvard Law school class.
Fortunately, this view of limitation and exclusion is beginning to change...
60. When people talk to the writer, they usually .
A. talk softly B. talk loudly C. take pity on him D. feel worried about him
61. The word “conversely”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s .
A. in an opposite situation B. contrary to what we know
C. in a noisy place D. regardless of my misfortune
62.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hird paragraph that the writer .
A. is very old and weak B. has many friends in the airport
C. does not like what the ticket agent does D. appreciates what the ticket agent does
63. It is implied in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that blind people .
A. are cleverer than others B. usually work harder than others
C. should have equal opportunities as others D. should receive equal pay as others
C
KISSI HEALTH-BEAUTY CENTER
With a busy life and job, pressure can make you look tired and aged.Kissi Health-Beauty Center gives classes, makes training plans according to your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sets up an individual file (個人檔案).All these things will help you to get to know your body and the way to keep it fit. 1)BODY-BUILDING Imported (進口的) gym equipment that will help you build up your body’s muscle, making you look full of energy and strength. 2)GYMNASTIC EXERCISE A bright and large exercise room with excellent equipment and music will give your body a chance to enjoy movement with rhythm. 3)SPECIAL “LAZY-BONE” FITNESS CENTER ‘Lazy-bone’ fitness equipment is the first body shaping set of seven beds in Beijing, which helps you to exercise your waist, abdomen, hips or legs.In the relaxing hours you may try them to strengthen your muscles and lose weight. ●Tuition: ‘Lazy-bone’ fitness card, 1,200 yuan/ month (gymnastic classes included) ●Class Time: Gymnastic Class, 18:30-19:30 every Monday, Wednesday and Friday. ●Tel: 5918570 ●Address: 16 Dongsanhuan Beilu,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64.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 to ________.
A.give advice? B.introduce new ways of body-building C.ask you to go to the center D.introduce ways to lose weight
65.Through the advertisement, the center wants to show it’s ________ one.
A.the cheapest B.the largest
C.the newest D.the most advanced
66.If you want some exercise as well as relaxation after a busy day, you’ll go to the center and _____.
A.use the imported gym equipment B.use the ‘Lazy-bone’ fitness center
C.join in the gymnastic exercises D.buy a special card
67.Those who keep ‘Lazy-bone’ fitness cards are probably _________ people.
A.lazy B.rich C.unhealthy D.young
D
It seems like every year brings a new outbreak of sickness.Recent research tells us how diseases spread, from person to person.And it also gives us an idea how we can spread something better than diseases.
An author called Malcom Gladwell recently published a book explaining how the process works.We usually think of an epidemic (流行病) as a force of nature that rolls over anyone in its way.In fact, it starts with a single person or very few people.These people travel around and infect (傳染) small groups in different places.When enough of these groups are infected, then the disease suddenly seems to be everywhere.Gladwell also found that the process of infection was not just limited to disease? It also affects the world of ideas.
The process can be seen in books and fashion.So called “underground bestsellers” are not pushed towards the public.They spread through hundreds of small reading groups until the day when everybody you know seems to have a copy.A group of young people may decide to wear an item of clothing simply because no one else is wearing it.Designers who monitor street fashion then pick up the idea and spread it.Finally everyone is wearing it.
New York is often described as an unfriendly place.People are too busy looking after business to look after each other.In the early 1990s, one unknown person decided to perform at least one kind act a day.This caught on with his or her friends.The newspapers noticed the trend (趨勢).New York became full of people smiling and carrying each other’s bags.
The success of trends like this fits in with other social phenomena (現象).One is the 80/20 rule.This was invented by economists who noticed that in any situation 20 percent of the people did 80 percent of the work.Another is the “bystander problem”.Psychologists noticed that in accidents wher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ere around, no one stepped forward to help.Each person supposed that someone else would do something.When there were less people present, more of them decided to offer help.
What all this proves is the power of individuals (個人) and small groups.The “epidemic model” could be a great way of making a business grow or spreading an idea.A small start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68.The writer’s main purpose is to tell us_________.
A.how diseases spread B.how ideas are formed
C.how popularity takes place D.what diseases and ideas have in common
69.What do the underlined words “underground bestsellers” (in Paragraph 3) refer to in this text?
A.Books which are good but few people know about.
B.Books which become popular without putting advertisements
C.Booksellers who sell books without putting advertisements
D.Booksellers who are good at selling books.
70.The 80/20 rule shows the fact that _________.
A.the majority of people are powerless B.there is not enough work for people
C.a small group may be a great power D.there exists a problem of overpopulation
71.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know _________.
A.The “epidemic model” doesn’t exist nowadays.
B.The “epidemic mode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king a business grow or spreading an idea.
C.The “epidemic model” came into being in the early 1990s.
D.The “epidemic model” is a book written by Malcolm Gladwell.
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ime, man has been interested in the moon.The Romans designed a special day to show admiration and respect to the moon.They called it “Monday”, or “Monday”, as we know it today.Later, the great mind of Leonardo da Vinci studied the moon and designed a machine to carry a human to the moon.Leonardo said that one day a great machine bird would take a person to the moon and bring great honour to the home where it was born.
Four and a half centuries later, Leonardo’s idea was realized.Apollo Ⅱ took three Americans Collins, Aldrin, and Armstrong to the moon.The mission (任務) did fill the whole world with great surprise, as Leonardo had said it would.Numerous (many) essays, articles, and books were written about man’s first moon mission.But perhaps the most interesting story was one written before the event over 100 years before.
In 1865, French author Jules Verne wrote a story about the first journey to the moon.His story was very similar to the 1969 Apollo Ⅱ mission.
Verne’s spacecraft also contained three men—two Americans and a Frenchman.The spacecraft was described as being almost the same size as Apollo Ⅱ.The launch (發射) site in Verne’s story was also in Florida.The spacecraft in Verne’s story was named the “Columbiad”.The Apollo Ⅱ command ship was called “Columbia”.His account description of sending the spacecraft into the space could easily have been written about how Apollo Ⅱ was sent into the space.
Verne’s story was the same as the actual event in several other respects (方面).The speed of Verne’s spacecraft was 36,000 feet per second; Apollo’s was 35,533 feet per second.Verne’s spacecraft took 97 hours to reach the moon; Apollo’s time was 103 hours.Like Apollo’s spacemen, Verne’s spacemen took pictures of the moon’s surface, relaxed on their seats, cooked with gas, and experienced weightlessness.They two came down in the Pacific and were picked up by an American warship.
What were the reasons for Jules Verne’s extreme accuracy (精確) in describing an event 100 years or more before it actually occurred? He based his writings on the law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Nineteenth-century science and the vivid (clear) Verne’s imagination gave people an unbelievably accurate (exact) prediction of one of the greatest events of the 20th century.
72.Jules Verne wrote his story of a man’s visit to the moon about _________.
A.100 years before the Apollo Ⅱ mission B.10 years before the Apollo Ⅱ mission
C.four and one half centuries ago D.100 years ago
73.Verne’s story about the first journey to the moon is very similar to _________.
A.the second US space mission B.the Apollo Ⅱ mission
C.Leonardo da Vinci’s story D.numerous other books on the same subject
74.The passage suggests that Jules Verne _________.
A.developed the laws of physics B.based his writings on the works of Leonardo da Vinci
C.was very lucky in what he had described about the future
D.knew a great deal about the law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75.The passage mainly describes _________.
A.the rapid progress of mankind B.Verne’s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C.the 1969 Apollo Ⅱ moon mission D.the 19th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II卷(三部分,共45分)
第一部分: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根據漢語提示或首字母寫出單詞的正確形式。
76. The time is _______________ (接近) when we will have to leave. 77 In m____________ times, people throughout the British Isles speak English. 78. He is greatly interested in _____________(觀測)the movement of stars.
79. Just be a little __________(耐心的),I’ll look into it as soon as possible.
80. Obama was e________ president of America again.
81. Some people’s suggestions are often i__________, even though they are very useful.
82. When and where will it suit your ______________(方便) for our next meeting?
83. They landed on an island b____________ to the UK.
84. The experiment is ________(設計) to test the new drug..
85. It’s necessary for student to give a reason for his or her __________(缺席) from school.
第二部分: 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此題要求改正所給短文的錯誤。對標有題號的每一行作出判斷:如無錯誤,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劃一個勾(√);如有錯誤(每行只有一個錯誤),則按下列情況改正:
該行多一個詞: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該詞,并也用斜線劃掉。
該行缺一個詞: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該加的詞。
該行錯一個詞: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改正后的詞。
注意:原行沒有錯的不要改。
Hi, Susan.
I’m sorry that I wasn’t able to return to your 86 _______________
bike on time yesterday. I mean to give it 87 _______________
back to you before four in the afternoon,and I 88 _______________
was hold up on my way back. Just before I 89 _______________
turned corner of park street. I happened to 90 _______________
see an accident. A little girl was hurt and her 91 _______________
mother needed help. So I helped them going to 92 _______________
the nearest hospital. I stayed here for one and 93 _______________
a half hour and made sure that the girl was all 94 _______________
right. When I got back, it were already 6.pm. I 95 _______________
hope you understand.
  Thank you!
  Li Ling
第三部分:書面表達(滿分25 分)
假設你是晨光中學的學生會主席李華。學生會將舉辦一年一度的英語演講比賽,本年度的主題是“The English poetry I like best”. 作為組織者,你將在比賽開幕式上發言,請用英文寫一篇發言稿。基本內容如下:
介紹自己,說明比賽的基本情況。
說明比賽的意義,如養成讀書習慣,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等
說明比賽的注意事項,如每人演講不超過5分鐘,語言流利,發音準確等,
預祝比賽圓滿成功。
注意:1. 詞數不少于120。
可適當添加細節是行文連貫.
發言稿的開頭和結尾已經給出,不記入詞數.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is year’s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nk you !
桂林十八中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期中考試試卷
英語答案
聽力:ABABC/ BCBCC/ BBCCB/ AABBB
單選:BBDAD/ DBBAB/ ACCAC
完型:CADBA/ AABDA/ BBADB/ BABCB
閱讀:DCCD/ BACC/ CDBA /CBCB / ABDB
單詞:76. approaching 77. modern 78. observing 79. patient 80. elected
81. ignored 82. convenience 83. belonging 84. designed 85. absence
短文改錯:
86. 去掉to; 87. mean改為meant; 88. and改為but; 89. hold改為held; 90. turned the corner;
91.正確;92. going改為go; 93. here改為there; 94. hour改為hours; 95.were改為was
桂林上禮中學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段考試卷
語 文
命題人:王璇 審核人:王亞蓮
注意:①本試卷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②正式開考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黑色水性筆填寫清楚,用2B鉛筆在填涂區準確涂好自己的考號,并檢查是否完全正確;
③請將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在試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Ⅰ卷 選擇題(共33分)
一、(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紅綃(xiāo) 剎(chà)那 賈(gǔ)人 淥(lù)水  數見不鮮(xiǎn)
B.枕藉jiè 狹隘(ài) 蹊蹺 (qiǎo) 歆(xīn)羨 怙惡不悛(quān)
C.垝垣(yuán) 青睞lài 愆(qiān)期 妊娠shēn 長歌當(dàng)哭
D.棲qī息 瑰(kuī)怪 攢cuán射 作zuō坊 殞yǔn身不恤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渲染 侯補 上朔 殫精竭慮 B.端詳  湊合  坐鎮  人才輩出
C.國萃 稗官 自詡  憑心而論 D.磋商  鐘磬 脈博 開門揖盜
3、下列語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
A.小錯誤也不能放過,須知集腋成裘,小錯積多了,也會對工作造成大的損害。
B.這項新規定頒行一年多,已經露出危險的苗頭,如不及時關注,恐怕亡羊補牢,為時太晚。
C、許多旅行家在描寫極光時往往語焉不詳,只說些“無法用語言形容”之類的遁辭。
D、老王雖說已經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許多事情上都顯示出他是個年富力強的人。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 盡管在演藝界“上陣父子兵”早己不是新聞,但從早前謝霆鋒、房祖名、曾寶儀等成名,到近期多位明星子女扎堆兒出擊,肥水不留外人田的勢頭真讓人另眼相看。
B. 面對即將到來的春運客流高峰,山東濱州交通局在出現問題之前就未雨綢繆,針對春運安全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采取多項措施確保道路運輸安全暢通。
C. 2011年1月12日晚,在印巴邊境,巴基斯坦軍隊使用重炮和榴彈向印軍前方陣地發動襲擊,印度軍隊馬上反戈一擊,交火一直持續到次日凌晨。
D.這些戰士雖然遠離家鄉,遠離繁華,每天過著艱苦單調的生活,但是他們一個個甘之若飴,毫無怨言。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積金閑置資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和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
B.運用聯詞造句法來積累詞匯,不僅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創新能力,而且能讓他們在興味盎然中復習詞語的音形義,正確掌握詞語。
C.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東道主丹麥提出一份氣候草案,要求2050年減少全球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并把2020年作為碳排放的頂峰年。草案遭到了新興發展中大國的強烈質疑。
D.這位前世界冠軍說,當今乒乓球技術飛速發展,世界一些頂尖選手的實力非常接近,決賽時往往只差一分,甚至兩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6—8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中國詩歌自身的調節功能
  中國詩歌之所以能歷久而不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種調節功能,其語言形式處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之中。從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隨著漢語的發展變化而不斷形成新的節奏。二二節奏的四言詩是詩歌的早期形式,隨著《詩經》時代的結束而趨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詩,如曹操《短歌行》那樣的佳作實在不多。中國詩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節奏的五言和四三節奏的七言。四言詩一句分成均等的兩半,節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個音節,寓變化于整齊之中,節奏活潑。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為中國詩歌的主要形式。為什么七言沒有繼續加長發展為九言呢?我想這是因為一句詩七個音節已經達到讀起來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長到九言讀起來呼吸急促。這樣的詩行不容易建立起來。
  在音節變化的同時,格律也在逐漸嚴密化。中國詩歌是從自由體(古詩)走向格律體(近體詩),但格律體確立之后自由體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體并存著,各有其特長。就一個詩人來說固然有的擅長自由體,有的擅長格律體,但兩方面的訓練都是具備的。在自由體與格律體之間始終沒有分成派別,它們互相補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國詩歌的繁榮發展。
從深層考察,詩歌的發展乃是性情與聲色兩種因素的交互作用。從重性情到重聲色,是中國詩歌史的第一個轉變,這個轉變發生在晉宋之際,具體地說是在陶謝之間。這恰好也正是近體詩的各種技巧被自覺加以運用的時候。明代的陸時雍說:“詩至于宋,古之終而律之始也。體制一變,便覺聲色俱開。謝靈運鬼斧默運,其梓慶之鑢乎。”具體地說,這個轉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從重寫意轉到重摹象,從啟示性的語言轉向寫實性的語言。《文心雕龍·明詩篇》說:“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指出了轉變后的狀況。從陶到謝的轉變,反映了兩代詩風的嬗遞。正如沈德潛所說:“詩至于宋,性情漸隱,聲色大開,詩運轉關也。”(《說詩晬語》)重聲色的階段從南朝的宋延續到初唐,一方面豐富了表現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嚴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與聲色完美地統一起來,遂達到了詩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與聲色的統一畢竟不能維持多久。盛唐半個世紀一過,二者便又開始分離。重性情的,聲色不足;求聲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統一的詩作雖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統一維持一個時代的再也沒有了。中國詩歌史總的看來是輝煌燦爛的,但其頂峰也不過只有這么一個盛唐,半個世紀而已。
6、下列對中國詩歌自身“調節功能”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調節功能”是指歷久不衰的中國詩歌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求變的一種特性。
B.其語言形式的調節功能體現在不斷形成新的詩句節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語言形式的調節功能還體現在格律的逐漸嚴密化:格律體取代了自由體。
D.調節功能還體現在性情與聲色的交互作用,從而使中國詩歌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隨著人們對《詩經》興趣的降低,《詩經》的時代結束了,人們由此感覺到二二節奏的四言詩越來越僵化。
B.中國詩歌沒有從五言七言發展成九言,是因為五言七言寓變化于整齊之中,節奏更為活潑的緣故。
C.明代的陸時雍和《文心雕龍? 明詩篇》都指出了兩代詩風的嬗遞發生在陶淵明和謝靈運之間。
D、晉宋之間,詩歌轉變主要表現在從重寫意到重摹象,從啟示性語言轉向寫實性語言兩個方面。
8、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詩歌能歷久不衰,是因為人們在詩歌創作中總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調節的狀態。
B、中國詩歌的發展是從自由體走向格律體,后來出現各種技巧被自覺運用的重聲色的特點也就不足為奇了。
C、古詩與近體詩的長期并存,說明在中國詩歌史上對詩歌語言形式層面的追求意義不大。
D、從詩歌的發展來看,性情與聲色兩者只有完美統一起來,才能真正成就詩歌的燦爛輝煌。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題。(共9分,每小題3分)
趙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孫也。少學于其鄉先生饒魯,知立身大節。及仕,所至以干治稱,而未嘗干人薦舉。初以蔭為泰寧主簿,三遷至淮西運轄,浮湛冗官二十余年。考舉及格,改知分寧縣。分寧,江西劇邑,俗尚嘩訐,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親尊禮之,至甚桀驁者,乃繩以法,俗為少革。
咸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與僚吏論所以守御之備,悉舉行之。時歲饑,民相聚為盜,所在蜂起。或請以兵擊之,良淳曰:“民豈樂為盜哉?時艱歲旱,故相率剽掠茍活耳。”命僚屬以義諭之,眾皆投兵散歸,其不歸者眾縛以獻。有掠人貨財詣其主謝過而還之者。良淳勸富人出粟振之,嘗語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濟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懇懇,足以動人,人皆倒囷以應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書招降,良淳焚書斬其使。大兵至,軍其東西門。先是,朝廷遣將吳國定援宜興,宜興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見良淳,愿留以為輔。(1)良淳見國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請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國定開南門納外兵,兵入城呼曰:“眾散,元帥不殺汝。”于是眾號泣散去。良淳命車歸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當為自全計。”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閉閣自經。有兵士解救之,復蘇,眾羅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猶可求生。”良淳叱曰:“我豈逃生者邪?”(2)眾猶環守不去,良淳大呼曰:“爾輩欲為亂邪?”眾涕泣出,復投繯而死。 (節選自《宋史·趙良淳傳》)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而未嘗干人薦舉 干:請求
B.初以蔭為泰寧主簿 蔭:功績
C.分寧,江西劇邑,俗尚嘩訐 尚:盛行
D.取民之敦孝者,身親尊禮之 身:自己。
10.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趙良淳關心百姓疾苦的一組是( )
① 民豈樂為盜哉 ② 時艱歲旱,故相率剽掠茍活耳
③ 良淳勸富人出粟振之 ④ 使太守身可以濟民,亦所不惜也
⑤ 其言懇懇,足以動人 ⑥ 人皆倒囷以應之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趙良淳具有良好的素養和才干,他身為丞相趙汝愚的曾孫,自小師從同鄉饒魯,養成立身處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所到之處都以干練而有治理才能著稱。
B.趙良淳主管分寧縣時多方改變當地不良習俗。他一方面禮尊敦厚孝順的人,力求為百姓樹立榜樣;一方面對極為桀驁不馴者繩之以法,習俗因此稍有變化。
C.趙良淳主管安吉州時善于解決聚眾哄搶事件,當時正值糧荒,搶劫之事頻繁發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鎮壓,命令僚屬曉以大義,以致有人交還了搶掠去的財物。
D.趙良淳面臨危難時能夠舍生取義。在安吉防守戰中,吳國定打開南門讓敵兵涌入,良淳見大勢已去,讓兵士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卻不愿逃命,自殺而死。
第Ⅱ卷(117分)
四、(26分)
12.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良淳見國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請于朝,留戍安吉。(4分)
翻譯:
(2)眾猶環守不去,良淳大呼曰:“爾輩欲為亂邪?”眾涕泣出,復投繯而死。(4分)
翻譯:
13、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8分)
歲 暮①
[唐]杜甫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②,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注]①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閬中)。②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詩人為什么會發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答:


(2)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4分)
答:


14、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詩人蔑視權貴的詩句是 , 。
(2) , 是《琵琶行》全詩的主旨,更是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
(3)、 ,洵美且異。 (4)、 ,來吾道夫先路也
(5)、 ,桃李羅堂前。 (6)、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艱。
(7)、然力足以至焉, , 。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20分)(注意: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秋天的心
林清玄
㈠我喜歡《唐子西語錄》中的兩句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這是說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計算甲子日歷,只知道觀察自然,看到一片樹葉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從前讀賈島的詩,有“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之句,對秋天蕭瑟的景象頗有感觸,但說到氣派悠閑,就不如“一葉落知天下秋”了。
㈡現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說是“落葉滿無不知秋,世人只會數甲子”,對現代人而言,時間觀念只剩下日歷,有時日歷猶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鐘表了,誰會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當漢人到臺灣來墾植移民的時候,發現臺灣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沒有日歷,甚至沒有年歲,不能分辯四時,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開為一年,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漢人想當然的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漸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為歷史名詞,他們有了年歲,知道四時,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經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㈢對歲月的感知變化由立體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讓人興嘆?以現代人為例,在農業社會還深刻知道天氣、歲時、植物、種作等等變化是和人密切結合的。但是,商業形態改變了我們,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經沒有任何差別了。這雖使人離開了“看天吃飯”的陰影,卻也多少讓人失去了感時憂國的情懷和胸懷天下的襟抱了。
㈣記得住在鄉下的時候,大廳墻壁上總掛著一冊農民歷,大人要辦事,大至播種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會去看農民歷。因此到了年尾,一本農民歷差不多翻爛了,使我從小對農民歷書就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情。一直到現在,我還保持著看農民歷的習慣,覺得讀農民歷是快樂的事,就看秋天吧,從立秋、處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極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黃昏林園里清黃的落葉,不都是在說秋天嗎?所以,雖然時光不再,我們都不應該失去農民那種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㈤城市不是沒有秋天,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就會知道,本來從東南方吹來的風,現在轉到北方了;早晚氣候的寒涼,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與黃昏的彩霞,都與春天時大有不同了。變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漸漸地加深藍色的調子,云更高、更白,飄動的時候仿佛帶著輕微的風。每天我走到陽臺抬頭看天空,知道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園記憶中的那個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開的那個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見到落葉的同一個秋天。
㈥若能感知天下,能與落葉飛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謙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熱鬧的城市,秋天也不會遠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錢、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葉擊中,也見不到秋天的美。
㈦秋天的美多少帶點瀟湘之意,就像宋人吳文英寫的詞“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一般人認為秋天的心情會有些愁惱肅殺。其實,秋天是成熟的季節,何嘗沒有清朗圓滿的啟示呢?
㈧我也喜歡韋應物一首秋天的詩: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㈨在這風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麗清明的季節,要在空山的落葉中尋找朋友的足跡是多么困難!但是,即使在紅磚道上,淹沒在人潮車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跡,更是艱辛呀!
15.本文在開篇和接近結尾兩處各引用了詩句,請分析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分)
答:

16.作者筆下的“秋天的心”,體現在哪些方面?(5分)
答:

17.理解下面兩句話的含義。(6分)
(1)平埔族快要成為歷史名詞,他們有了年歲,知道四時,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經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3分)
答: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經沒有任何差別了。(3分)
答:

18.作者認為“即使在紅磚道上,淹沒在人潮車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跡,更是艱辛呀”,談談你的理解。(5分)
答:


六、語言運用(11分)
19.模仿文段第一句的句式,給下列畫線的地方鑲嵌進適當的詩句,使文段更富有文采,意旨更加豐富。(3分)
我追求“低頭弄蓮子”的祥和,我向往 的閑適,我喜歡 的清純,我心儀 的靜謐……但在這世俗的紛擾中,何處才是我夢中的桃花源?
20.閱讀下面文字,篩選、整合相關信息,為“光活化農藥”下一個定義。(4分)
20世紀初,人們研究了吖啶、熒光素等染料在光照下的殺蟲作用。70年代,約荷等人又研究了鹵代熒光素對家蠅的光動力作用,將光活化農藥的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潮。研究中人們發現,一些物質平時并沒有毒性,但進入生物體內以后在光誘導的作用下,會變得有毒,從而對家蠅、大蟻、象鼻蟲等害蟲起到毒害作用。這些物質還具有在自然界迅速降解為無害物質的特性,因此很適合制成農藥。近年來,光活化農藥的優點和應用前景正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光活化農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21.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寫一組句子,要求表意明確,所寫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與示例相同。(4分)
錯過了清晨的朝霞,錯過了正午的驕陽,錯過了夕陽的絢爛,錯過了暮色的朦朧,也許還會擁有迷人的月輝。

七、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在荒野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魚。一個人要了鮮魚,另一個人要了魚竿,兩人分道揚鑣,得到魚的人吃完魚后,沒有走出荒野便餓死了。另一個人提著魚竿,在離海洋不遠的地方也餓死了。又有兩個饑餓的人,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鮮魚,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 而是共同去尋找大海。 他倆每次吃飯時只煮一條魚, 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以捕魚為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桂林十八中12-13學年度上學期11級段考語文參考答案
1、C。(A項“鮮”讀xiān,B項“蹺”讀qiāo,D項“瑰”讀guī)
2、B。【A、侯(候)補,上朔(溯) C、國萃(粹),憑(平)心而論 D、脈博(搏)】
3、C.(集腋成裘:狐貍腋下的皮雖很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褒義。這里用于貶義。亡羊補牢: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這里用反了。年富力強:形容年紀輕,精力旺盛。不能用于退休的老人。語焉不詳:語,話;焉,古漢語助詞。話說得不詳細。)
4.D(A不合語境。“勢頭”不能另眼相看。另眼相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指看待某個人或某種人不同一般,也可以指不被重視的人到重視。B未雨綢繆: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和前面的語言環境“在問題出現之前”語義重復。C望文生義。反戈一擊:調轉武器向自己原來所屬的陣營進行攻擊。)
5、C。(A單謂語與雙賓語搭配不當,“效率”不能用“完善”,應用“提高”。B遞進關系的語序不當,“不僅”“而且”后的內容應互換)D.不合邏輯,應為“只差兩分,甚至一分”。
6.C(“格律體取代了自由體”有誤)
7.D(A項“對《詩經》興趣的降低”理解有誤;B項原因表述有誤;C項《文心雕龍》只指出轉變后的狀況)
8.C(不能因為二者并列而否定對語言形式追求而產生的二者互補,共同促進中國詩歌繁榮發展的意義)
9、B.(蔭,指因祖先有功勞或官職而受封得官)
10、D。(①是趙良淳對百姓為盜的態度,②是趙良淳對百姓為盜原因的分析,⑥是富人們的反應。)
11、D。(D項讓士兵逃走的是進城的敵兵,不是趙良淳)
12、翻譯(1)趙良淳見吳國定情緒激昂地高談闊論,料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請示后,留下他來防守安吉。(析:譯出大意給1分:“大言”、“意”、“戍”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眾人仍守在四周不走,趙良淳太聲呼喊說:“你們想作亂嗎?”眾人流著淚出去,他再次上吊而死。
(解析:譯出大意給1分;“環守”、“爾輩”、“投繯”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13、(1)答:邊境發生戰爭,時局艱危,朝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鄉,政治上被冷落,孤獨寂寞;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感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愿望難以實現形成巨大反差。(4分)
(2)答:借代,如“煙塵”代邊境戰爭;與后文“鼓角”相應,從視角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4分)
用典,如,“請纓”,典出《漢書·終軍傳》;在詩句中暗示朝中無人為國分憂,借以表達詩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
還可答“雙關”手法,如 “歲暮”表面指的是時序歲末,深層指作者已進入人生暮年,還指唐帝國有盛而衰進入風雨飄搖的晚唐。
還可答對比,如朝廷之臣無人請纓與江湖之士的作者“敢愛死”對比;作者高遠的心志與報國無門對比;“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對比;“鼓角動江城”暗含戰爭前后對比;詩歌開頭“遠為客”與結尾“寂寞壯心驚”思想感情對比,等等。
14、默寫(10分)
(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2)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3)自牧歸荑
(4) 乘騏驥以馳騁兮 (5)榆柳蔭后檐(6)長太息以掩涕兮(7)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15.開篇引用《唐于西語錄》中的兩句詩,寫出了通過觀察自然,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突出了秋天給人一種氣派悠閑的感覺,引出話題。結尾引用韋應物一首秋天的詩,是為了表現出秋天的清朗圓滿,美麗清明,為后文作者抒發尋找自己的足跡,更是艱辛的感慨作鋪墊。這兩處的引用,都表現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4分)(意思相近即可)
16.“秋天的心”體現在:①氣派悠閑之意;②感知自然之心;③感時憂國的情懷和胸懷天下的襟抱;④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⑤謙卑的心情;⑥清朗圓滿,美麗清明的情懷。(5分)(答對5點就給滿分。意思相近即可)
17.(1)漢族逐漸同化了平埔族,使他們有了“文化”,卻遠離了自然,平埔族后裔已經失去了感知自然、逍遙自在的心。(3分)(意思相近即可)
(2)商業形態改變了人們對歲月的感知,春夏秋冬千篇一律,失去了感時憂國的情懷和胸懷天下的襟抱了。
18.我認為這句話是有道理的。隨著文化和商業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失去了感知自然的情懷,進而失去了悠閑、謙卑、清明美麗的心靈,忙忙碌碌的生活會讓人們不斷地脫離自然,忙碌追逐的過程中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審視自己,這樣會逐漸失去自我,被社會同化。(5分。認為這句話沒有道理也可,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19.采菊東籬下 清水出芙蓉 人跡板橋霜 (3分。每空1分)
20、光活化農藥是用某些平時無毒,但進入生物體后在光照下產生毒性,又可以迅速自然降解為無害物質的物質制成的一種殺蟲藥(農藥)。(4分)
21、示例:錯過了春日的爛漫,錯過了夏日的奔放,錯過了秋天的豐碩,錯過了冬季的清冽,也許還會擁有輪回的驚喜。(內容貼切2分,排比1分,句式相同1分)(4分)
參考譯文:趙良淳,字景程,是丞相汝愚的曾孫。趙良淳小時候向他們鄉的先生饒魯求學,懂得立身的大節。等到做了官,在所為官的地方以干練而有治才著稱,卻不曾求人舉薦。起初趙良淳憑借祖上的庇蔭擔任泰寧主簿,多次升遷至淮西運轄,沉浮任散官二十多年。參加科舉考試及格,改任分寧縣的知縣。分寧,是江西政務繁劇的郡縣,風俗喜歡吵鬧和攻訐別人,趙良淳治理這個縣,不使用各種刑罰,不任用小吏,而選取忠厚孝順的百姓,自身親自尊敬禮遇他們,至于特別桀驁不馴的人,才繩之以法,壞的習俗因此被稍微革除了一些。
咸淳末年,被任命為安吉知州。趙良淳到任后,每天和屬吏討論守御的方法,都加以實行。那時正值荒年,百姓聚在一起做盜賊,趙良淳所在的安吉盜賊蜂擁而起。有人請求用軍隊打擊他們,趙良淳說:“百姓難道愿意做盜賊嗎?時勢艱難又遭遇大旱,所以一起剽掠茍且存活罷了。”命令僚屬用大義來曉諭百姓,眾人都扔下武器四散歸順,那些不歸順的人眾人就把他們捆住獻來。有搶了人家的財貨后到財貨的主人那里去謝罪并歸還人家的人。趙良淳勸富人拿出粟米賑濟百姓,他曾經對人說:“假如太守的身體可以拿來賑濟百姓,我也在所不惜啊。”他的話非常誠懇,足以打動人們,人們都傾倒出谷倉的糧食來響應他。不久范文虎派使者拿著書信前來招降,趙良淳燒掉書信斬殺了使者。元兵來到后,駐扎在他們的東西城門。在此之前,朝廷派將領吳國定增援宜興,當時宜興已經很危險,吳國定不敢去,就到了安吉見趙良淳,愿意留下來作為輔助守衛安吉的力量。趙良淳見吳國定慷慨激昂地高談闊論,料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請示后,留下他來防守安吉。不久吳國定打開南門接納外面的元兵,元兵進入城中呼叫道:“眾人都散去,元帥不殺你們。”于是眾人號啕大哭著散去了。趙良淳命令驅車回府,士兵阻止他說:“事情到了這種地步,侍郎您應當為保全自身來考慮。”趙良淳呵斥眾人離去。趙良淳讓家人出去躲避,就關上門自殺。有士兵來解救他,他又蘇醒過來,眾人列拜哭泣說:“侍郎何必苦自己呢?逃走仍然可以求生。”趙良淳叱責他們說:“我難道是個逃生的人嗎?”眾人仍守在四周不走,趙良淳大聲呼喊說:“你們想作亂嗎?”眾人流著淚出去,他再次上吊而死。
作文參考立意:(1)前兩人各奔東西而雙雙餓死,后兩個人共同合作而走出困境,據此可以確立合作、雙贏之類的立意,闡述合作在競爭時代的意義。
(2)一根魚竿、一簍鮮魚,相同的條件, 有人藉此走出困境,有人卻死于困境,可見客觀條件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據此可以確立發揮主觀能動性等的立意,闡述事在人為的道理。
(3)要魚而不要魚竿的人餓死在荒野,這是只顧眼前利益、沒有長遠目標的必然下場;要魚竿而不要魚的人餓死在離海洋的地方,這是光有長目標而沒有解決眼前利益的必然結果;而后兩人拿了魚竿,每天只吃一條魚,堅持到了海邊,這是長遠目標和眼前利益兼顧的結果:據此,可以確立有關目標的話題,闡述目標與手段、長遠目標與眼前利益等關系。
【詩歌簡賞】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杜甫五十二歲。這一年他在梓州,聽說官軍大勝叛軍,便寫下了著名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此后他到閬州,他又聽到了吐蕃進犯的消息,于是杜甫心憂天下,寫下了這首《歲暮》詩。首聯詩人交待其客居他鄉,在歲暮之際,聽到了邊境上傳來外族入侵的消息。大唐剛剛經歷了安史之亂,內憂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聯語氣看似平淡,卻包含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沉痛!頷聯“煙塵”和“鼓角”借代指戰爭,戰事推到了雪嶺,緊張的鼓角聲使一向安靜的江城騷動了起來。頸聯作者目睹了戰爭的血腥和慘烈,對唐朝君臣發出質問:“朝廷誰請纓?”面對強敵,作者懷疑朝中還會有人請纓殺敵嗎?尾聯“濟時敢愛死?”既是對全天下人的吶喊,特別是朝臣的忠告,又是對自己的鼓勵,真正忠君愛國的人,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但“寂寞壯心驚”,點出了詩人此時的心境。詩人一方面遠離朝廷的境遇,無法為國分憂,無法施展抱負,徒有報國之心,另一方面詩人自己也是“歲暮”之人,雖然想殺敵報國,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只能獨自寂寞。
譯文: 作客異鄉,年關已經臨近;邊防前線,戰爭還在進行。
   警報傳來,敵人進犯雪嶺;軍鼓號角,響聲振動江城。
  前方將士,日夜流血犧牲;朝廷大員,可有一人請纓?
   國難當頭,豈敢吝惜性命;報效無路,空有一片豪情。
作文參考立意:
(1)前兩人各奔東西而雙雙餓死,后兩個人共同合作而走出困境,據此可以確立合作、雙贏之類的立意,闡述合作在競爭時代的意義。
(2)一根魚竿、一簍鮮魚,相同的條件, 有人藉此走出困境,有人卻死于困境,可見客觀條件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據此可以確立發揮主觀能動性等的立意,闡述事在人為的道理。
(3)要魚而不要魚竿的人餓死在荒野,這是只顧眼前利益、沒有長遠目標的必然下場;要魚竿而不要魚的人餓死在離海洋的地方,這是光有長目標而沒有解決眼前利益的必然結果;而后兩人拿了魚竿,每天只吃一條魚,堅持到了海邊,這是長遠目標和眼前利益兼顧的結果:據此,可以確立有關目標的話題,闡述目標與手段、長遠目標與眼前利益等關系。
例文: 長遠目標與現實行動
兩人困于沙漠,甲取魚而棄魚竿,吃光了魚餓死在沙漠里,乙取魚竿而棄魚,同樣 未能走到海邊,而另外兩位受困者共同制訂計劃,每天只吃一條魚,終于帶著魚竿一起走到 了海邊,獲得了重生的希望。故事寓意深刻,它告訴我們,凡事既要有長遠目標,又要考慮 現實情況,謹慎行事,走好眼前每一步。 我們常說志當存高遠,所謂高遠之志,其實就是長遠的目標。志向是茫茫黑夜中的燈 塔,它使每一條船避開激流、險灘,安全而迅速的進入成功的港灣;志向又是一種內在的動 力,它促使我們每一個有志之士不斷的奮力拼搏。寓言里那位只要魚而不要魚竿的受困者, 只顧眼前的饑餓,不考慮自救的途徑,得過且過,走一日是一日,活一天是一天,這樣,他 又怎能走出困境呢?戰國時期各國都安于現狀,只有秦王立志要統一六國,六國滅亡了,而 秦王便成了中國第一位始皇帝。 秦始皇的成功首先是志向的成功, 倘若沒有長遠的目標在胸, 怎能有統一六國的輝煌? 目光短淺,胸無大志,貪圖眼前利益,放棄長遠目標,這是人生或事業的大敵;相反, 志向高遠而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 只有長遠目標而不顧眼前利益, 同樣不會取得人生或事業 的成功。寓言里那位取魚竿而棄魚受困者,知道帶著魚竿走向海邊就有了自救的希望,所以 他要魚竿而不要魚,這是一個有遠見的計劃,但是,在從沙漠通向海邊的這段路上,他拿什 么來充饑,來維持生命呢?想起當年的大躍進,讓國人節衣縮食,勒緊褲帶趕超英美,志向 不可謂不遠大,可是不解決現實的生存問題,又怎能實現趕超英美的宏偉目標? 翻開史冊,我們可以發現,大凡成功者無不既是大志者,又是慎行者。越王勾踐臥薪 嘗膽,終敗吳王夫差;韓信忍受胯下之辱,終成大漢開國元勛;司馬遷接受宮刑之羞,終成 史家之絕唱。他們的成功,是志向使然,是深藏于心的長遠目標使然,其實也是他們根據現 實情況而精心籌劃、妥善安排、認真走好眼前每一步的必然結果。 人生當有志,渾渾噩噩,心無目標,聽天留命,那是可憐的;空懷壯志,不研究現實 處境,僅憑一時之勇貿然行動,那是可悲的。正確的態度應當是既要有長遠的目標,又要兼 顧眼前利益,既要抬頭看天,放眼未來,又要走好腳下的每一步。 評點: 文章通過對文題材料中人物行為的對比分析,提出“凡事既要有長遠目標,又要考慮 現實情況,謹慎行事,走好眼前每一步”的中心論點,審題準確,切合題意。提出中心論點 之后,分別以“要有遠大目標”和“要有切實可行的措施”為分論點展開論述,再以“大凡 成功者無不既是大志者, 又是慎行者”為分論點,進行綜合議論:全文思路清晰,層層深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荆州市| 高陵县| 霍州市| 绥滨县| 大新县| 霍邱县| 内丘县| 自贡市| 余庆县| 类乌齐县| 台北县| 长阳| 岚皋县| 高雄市| 宁南县| 安远县| 安西县| 平安县| 北碚区| 榆中县| 同江市| 光泽县| 双柏县| 定西市| 沙田区| 沙雅县| 达州市| 商城县| 海林市| 盐山县| 浪卡子县| 韶关市| 襄城县| 曲麻莱县| 文登市| 潮安县| 宁南县| 彰化县| 肥乡县|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