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教案課題 第15課 鋼鐵長城 授課類型 新授授課班級 授課教師 預計課時 1課時教材分析課程標準學習建議 學習要點:陸??哲姷慕ㄔO;導彈部隊的發展;新時代強軍之路。學習提示:初步了解我國國防建設。教材內容 本課主要介紹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反映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國家發展的重要保障,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走上了科技強軍之路,國防力量不斷增強,鑄就了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的鋼鐵長城。本課通過兩個方面對教學內容進行了介紹,首先介紹了我國陸軍、海軍、空軍、導彈部隊的建設和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抵抗侵略、保衛祖國、維護國家安全和主權的主要力量,陸軍、海軍、空軍的建設和導彈部隊的發展,是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成就。其次介紹了新時代的強軍之路,近年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深化改革,強軍興軍不斷發展,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的國防和軍隊實力。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富有好奇心,樂于探索,樂于表現自我,對本課涉及的軍事武器很感興趣,且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具備了歷史學習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基本能力。部分學生通過電視新聞、網絡信息等對當今軍事有一些初步了解,但是對于我國國的發展歷程,學生知道的較少,根據學生主要以視覺,聽覺感官手段獲取信息學習的特點利用電子書包向學生推送國防建設成就資料,利用問題導學使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教學目標1.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軍部隊的建立;了解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的史實。 2.了解我國人民空軍的創建和發展歷程;知道我國導彈部隊的創立及職責。 3.了解我國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成就。教學重點:現代化海軍、空軍、導彈部隊的建立和發展;國防力量的強大與國家綜合國力增強的聯系,理解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關系。教學難點:理解國防力量的強大與國家綜合國力增強的聯系。學法 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閱讀法。 教法 討論法、材料分析法、講解法。課前準備1.學生課前做好預習,通讀本課內容。 2.老師根據課程標準,設計問題,并制作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二次備課導入新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防開支經歷了從維持性投入到適度增長的發展歷程, 總體保持與國家經濟和財政支出同步適度協調增長。中國的國防開支主要由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構成,并未用于對外擴張。2020年中國周邊地區的大國博弈有所加劇,朝核問題、南海問題、阿富汗問題等依然沒有完全解決,地區安全熱點問題時起時伏,這些都使中國需要保持“以武止戈”的國防能力。近年來,中國對于國際安全的貢獻不斷增強,無論參與國際維和還是對地區熱點問題的勸和促談,中國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思考:你知道我國的五大戰區嗎?講授新課 預習檢測 一、陸、海、空軍的建設1、陸軍:包括步兵、炮兵、裝甲兵、 、 等多兵種的現代化部隊2、海軍:(1)部隊建設:①第一支海軍部隊: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 海軍建立。②三大艦隊: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了東海、南海和 艦隊。(3)兵種建設: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 ”交接入列。4、空軍:(1)20世紀50年代成,參加了 戰爭。戰斗英雄:蔣道平。二、導彈部隊的發展:1、組建: 年,中國組建第二炮兵部隊。2015年,更名為 。2、任務:是中國 的核心力量,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3、組成:由核導彈部隊、 部隊、作戰保障部隊等組成。2、強軍改革:調整組建陸軍、海軍、空軍、 、戰略支援部隊五大軍種。成立了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構建軍隊聯合作戰體系。3、指揮體系:形成 、戰區主戰、 的新格局,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合作學習 (一)陸軍1.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是何時建軍的?提示:1927年8月1日。2.新中國成立后,陸軍的新發展。新中國建立的時候,解放軍主要是陸軍,兵種也比較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陸軍的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發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裝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種的現代化部隊,武器裝備不斷更新。3.陸軍是人民軍隊中最早建立的軍種,那么其后建立的軍種是哪一個? (二)海軍1. 2009年4月23日,我國在青島成功地舉行了人民海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多國海軍閱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國海軍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海軍閱兵式為什么要選在4月23日進行?提示: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4月23日,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建立。2.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相繼建立了哪幾支海軍?提示: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3.20世紀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提示:海軍已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等多兵種組成。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4.近代我國也曾經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請問這支海軍是什么?最后結局如何?提示:北洋艦隊,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全軍覆沒。5.為什么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能夠保衛祖國的海疆?提示:舊中國國力很弱,海防松弛,無力抵抗外國的侵略,曾先后敗于法國和日本等。新中國制度先進,能夠有效地集中國力投入國防建設,建成了強大的現代化海軍。6.新中國的國防建設不但在海軍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而且在空軍建設上也有重大突破。(三)空軍1.我國空軍裝備的飛機走上了國產化的道路。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行研制和引進了一批新型的飛機,空軍現代化建設有了新飛躍3.建立人民空軍的基本情況。提示:人民空軍是在陸軍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4.人民空軍建立后經歷了什么戰爭的考驗?提示:朝鮮戰爭。5.人民空軍的發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提示:人民空軍建立早期,飛機主要從國外購買,后來逐步走上國產化道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行研制和引進了一批新型飛機,空軍的現代化建設有了新的飛躍,成為保衛祖國領空的鋼鐵衛士。(四)導彈部隊的發展1.我國的戰略導彈部隊是何時建立的?它主要承擔什么任務?提示:我國的戰略導彈部隊組建于1966年,它主要承擔核反擊的任務。2.我國的戰略導彈部隊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戰略導彈部隊開始創建于1957年12月,時屬炮兵建制。1959年6月決定將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教導大隊第一教導營擴編為地地導彈戰斗營,這是我國第一支地地導彈部隊,也是今天戰略導彈部隊的“種子部隊”。1966年6月,中央決定組建第二炮兵,直屬中央軍委領導,原地地導彈部隊劃歸第二炮兵建制。同年7月1日,中國戰略導彈部隊正式成立,被命名為“第二炮兵”。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更名為火箭軍。(五)新時代強軍之路1.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哪些方面做了調整。提示:(1)軍種建設上,出現了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五大軍種。(2)戰區建設上重新劃分為東、南、西、北、中部五個戰區。(3)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2.我們陸、海、空、二炮四個軍種,現在變成了五個軍種;原來我們是七個軍區,現在是五大戰區;而且對各自的職能作出了相應的安排,為的只是建設更加強大的人民軍隊。另外,我們人民軍隊的一個鮮明的特點是特別注重政治工作,課本中強調政治工作是新形勢下能為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本課小結(思維導圖)鞏固練習 1.中共十八大以后進行的強軍改革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改組成火箭軍,作為我軍的獨立軍種。第二炮兵部隊創建于( C ) A.國共政權對峙時期 B.人民解放戰爭時期 C.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D.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2.2017年4月26日,中國首艘001A型國產航母下水,為海軍生慶日添彩。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是( B ) A.北洋艦隊B.華東軍區海軍 C.東海艦隊 D.南海艦隊 3.2017年4月26日,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正式下水,標志著我國自主設計制造航母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海上軍事力量的建設,為此,早在1949年就建立了( B ) A.人民陸軍 B.人民海軍 C.人民空軍 D.第二炮兵部隊 4. 新中國時期,人民解放軍的四大軍種是( B ) ①陸軍 ②空軍 ③海軍 ④第二炮兵 ⑤裝甲兵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5.“必須高度重視戰略前沿技術發展……選準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超前布局、超前謀劃,加緊在-些重要領域形成獨特優勢?!薄爸鉀Q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這表明我國軍隊、國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是( C ) ①擴大軍隊規模 ②增加軍隊數量 ③加強軍隊改革和國防建設 ④加快推進“科教興國”戰略 ⑤走科技強軍之路 A.②⑤ B.①⑤ C.③⑤ D.④⑤教學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深刻感受到我國的武器裝備經歷了從繳獲、進口,到仿制,再到自行制造、自主研發的發展過程,強大的科技支撐是我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體現。從單一軍種到諸軍兵種合成,是我國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成就,也是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基礎,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既是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的體現,也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教材習題 P77問題思考為什么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能夠保衛祖國的海疆?你能舉個例子說說嗎?舊中國國力衰弱,統治者腐朽無能。清朝雖有北洋艦隊等海軍,但慈禧不惜挪用軍費來大搞萬壽慶典。甲午中日戰爭中,李鴻章在北洋艦隊主力尚存的時候卻下令避戰,喪失了制海權。最終,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失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巨大,武器裝備先進,軍隊戰斗力強,筑起保衛國家的鋼鐵長城;綜合國力不斷躍升,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