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 教案(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 教案(表格式)

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 教案
課題 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 授課類型 新授
授課班級 授課教師 預計課時 1課時
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學習建議 學習要點:兩彈一星與航天技術;雜交水稻;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普及義務教育。 學習提示:初步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學習延伸:初步理解教育與國家現代化的關系。
教材內容 本課是《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8課。面對中國科技落后的艱難局面,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十分重視科技工作,為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特別是以鄧稼先、袁隆平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刻苦鉆研,奮發圖強,使祖國的科技事業獲得了迅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56年,毛澤東提出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雙百”方針,“雙百”方針提出后,文化領域出現了繁榮景象。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越來越大。本課通過對“兩彈一星”、“神舟”系列飛船、秈型雜交水稻等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的介紹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的分析,讓學生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精辟論斷的正確性,堅定為報效祖國而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決心。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對科技文化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要根據學生的喜好,制度相應的教學計劃,讓學生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去找答案,有利于提教學質量。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了解“兩彈一星”、雜交水稻和青蒿素;認識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 2.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科學技術和文化事業的主要成就。 3.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和意義。教學重點:“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秈型雜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廣的意義。教學難點: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學法 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閱讀法。 教法 討論法、材料分析法、講解法。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做好預習,通讀本課內容。 2.老師根據課程標準,設計問題,并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二次備課
導入新課 如今,中國鐵路已經成為了中國制造的名片。“和諧號” “復興號” 等一批響亮的名字代表著中國制造的成功升級,代表著“引進、消化、創新、研發”道路的成功,也代表著中國制造打破了“廉價低質” “高耗低能”的固有印象,完成了華麗轉身。從2009年到2019年這十年間, 我國交通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節奏日漸加快,從綠皮車到動車組、從普鐵到高鐵、從四縱四橫到八縱八橫、從國內客運到中歐專列。同時“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的完善, 私家車的普及,使得人們的春運出行有了更多選擇。思考:今天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講授新課 預習檢測 一、從“兩彈一星”到漫步太空1.“兩彈一星”(1)成就①原子彈: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 爆炸成功。②導彈:1966年,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 飛行試驗取得成功,我國有了可用于實戰的導彈。③氫彈: 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④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2)影響: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 ,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2.航天成就(1) 年11月,神舟一號發射成功,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2)2003年10月, 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3)2008年9月, 載人飛船升入太空, 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太空行走。二、雜交水稻與青蒿素3.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1)地位: 是成功培育雜交水稻的第一人,獲得我國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同時他也是第一個特等發明獎的獲得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2)影響:為解決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也有重要貢獻。4.青蒿素: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藥學家 發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三、文化事業的發展5.改革開放前(1)方針:1956年,毛澤東提出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 ”的方針。(2)成果:文學、戲劇、電影、音樂等領域取得累累碩果。長篇小說《紅巖》《青春之歌》、話劇《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電影《英雄兒女》《林則徐》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6.改革開放后:文化事業進一步發展,成果豐富。2012年,中國作家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合作學習 從“兩彈一星”到漫步太空(一)兩彈一星1. 【自主學習】什么是“兩彈一星”?學生:核彈(原子彈和氫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2.【史料分析】材料一:我們現在已經比過去強,以后還要比現在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鄧小平《中國必須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材料三:這次成功的試驗,標志著我國國防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對美帝國主義核壟斷、核訛詐的政策是一個有力的打擊, 對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結合材料,想一想中國為什么要下決心發展“兩彈一星”?3.教師:從首次爆炸原子彈到爆炸氫彈,美國用了7年零4個月,前蘇聯用了4年,法國用了8年零6個月,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通過這些史料可以看出,研制核武器,我國科學家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努力,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人物掃描,認識鄧稼先和錢學森。4. 從這些科學家身上,我們能學到那些優秀品質?學生:我們看到了科學家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這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教師:“兩彈一星”的成功,是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以錢學森、鄧稼先為代表的一大批科學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難取得的偉大成就。5. 通過以上學習,思考“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什么意義?(二)漫步太空1.20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布會】假如你是國家科工委的發言人,請你介紹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學生:①1999年11月,神舟一號無人飛船成功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②2003年,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③2008年,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太空行走。雜交水稻與青蒿素(一)雜交水稻1. 【自主學習】袁隆平的主要貢獻是什么?教師:雜交水稻培育成功后,很快得到推廣。20世紀90年代,聯合國糧農組織將推廣雜交水稻列為解決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的戰略措施。中國的雜交水稻被推廣到印度、越南、菲律賓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增產效果十分明顯。2.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有什么意義?學生:為解決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也有重要貢獻。(二)青蒿素1.圖片展示:屠呦呦在實驗室、屠呦呦獲獎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由此成為迄今為止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本土中國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由此實現了中國人在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零的突破。思考:屠呦呦為什么能獲得諾貝爾醫學獎?2.材料: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為了一個使命,執著于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2016年感動中國頒獎詞20世紀70年代初,青蒿素的發現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其意義有哪些?學生:青蒿素類藥物對瘧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和大力推廣,使全球數億人受益。由于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合作探究】分析一下舊中國科技落后、新中國科技發展的原因。文化事業的發展1.材料一:現在春天來了嘛,一百種花都讓它開放,不要讓幾種花開放,還有幾種花不讓它開放,這就叫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代,二千年前那個時候,有許多學說,大家自由爭論,現在我們也需要這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允許)范圍之內,各種學術思想,正確的,錯誤的,讓他們去說,不去干涉他們。——1956年5月2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什么方針?學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教師:“雙百”方針是提倡在文學藝術、科學研究領域,有獨立思考和辯論的自由,有創作和批評的自由,有發表意見和保留意見的自由。2.“雙百”方針提出后,文化領域出現了繁榮景象。歸納這一時期的文化成就,填表。教師:“文化大革命”給中國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整個文藝園地百花凋零。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綠了祖國大地,文藝工作者迎來了又一個創作的春天。3.材料一:圖片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材料二: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國走出封閉,融入世界。1979年,我國對外文化交流數量僅有194起、3035人次,2006年為3745起、46778人次。民間交流、文化貿易也從無到有,不斷擴大。一批優秀的文化藝術產品和展覽,通過產業化運作的方式進入國際文化市場,深受歡迎。目前,我國同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良好的文化交流關系,與145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和近800個年度文化交流執行計劃,形成了全方位對外文化交流的新格局。材料三: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我國文化發展最穩定、成果最豐富的時期之一,文化園地展現出姹紫嫣紅、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在小說、詩歌、戲劇、報告文學、電影、曲藝、音樂、舞蹈、攝影、美術等領域,都留下了眾多題材廣泛、形式多樣的優秀作品。結合上述史料,改革開放后我國文化事業取得了哪些成就?
本課小結(思維導圖)
鞏固練習 1.1964年10月,李宗仁向來訪者說:“西方人終于將我們視為一個智慧的民族了。”導致西方人觀念發生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A )A.中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B.中國建成了大亞灣核電站C.中國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D.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2.2018年4月24日,我們迎來了第三個“中國航天日”。“中國航天日”的設立與下圖中內容相關。下列有關圖中內容表述不正確的是( B )A.這是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B.它成功發射于1964年C.它的名稱為東方紅一號D.它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3.2003年10月,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航天員楊利偉安全返回,中國人實現了飛向太空歷史性的跨越。這艘飛船是( C )A.東方紅一號 B.神舟三號C.神舟五號 D.天宮一號4.下圖人物因其貢獻被稱為( C )A.“兩彈元勛” B.“鐵人”C.“雜交水稻之父” D.黨的好干部5.太原市期末測試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后感言:“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醫藥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寶貝、故步自封,中醫只能是‘一筐草’,無法變成‘一塊寶’。屠呦呦告訴人們對待傳統文化應該秉持的態度是( C )A.否定傳統,學習西方B.脫離傳統,徹底創新C.取其精華,推陳出新D.全部繼承,發揚光大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業,雖歷經曲折,卻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國慶十周年電影展覽中,共展出35部電影,其中大部分為1956年拍攝的,被稱為“難忘的1956年”。你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D )A.“雙百”方針的提出B.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C.文藝為無產階級專政服務D.文藝界出現繁榮局面
教學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一起了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認識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從他們身上我們學到了愛國奉獻、赤膽忠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等優秀品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源泉。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老一代科學家的優良品質,不為名利,默默奉獻!讓科技創新成為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竭動力。
教材習題 P92材料研讀結合材料,想一想:當時的中國為什么要下決心發展“兩彈一星”?當時帝國主義國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對中國和世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進行威脅,為了抵制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壟斷,保衛我國的國家安全,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維護世界和平,我國作出了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P95材料研讀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你對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認識文化自信是民族、國家以及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強烈認同與自豪感;文化自信是應對外來文化沖擊與侵蝕的核心力量;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有著堅定信念,從發展實踐中把握文化發展前景;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合理的揚棄。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就是要實現文化自立、自強,為文化強國建設奠定現實基礎。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離不開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堅定與增強。P95課后活動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陸續興建完成了許多重大工程,如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查閱資料,了解近年來我國還興建了哪些重大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長興島造船基地、杭州灣跨海大橋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诏安县| 阳东县| 长治市| 霍林郭勒市| 张家港市| 衡东县| 广饶县| 龙口市| 新绛县| 曲松县| 阳东县| 南汇区| 六枝特区| 色达县| 桦南县| 临朐县| 黄骅市| 平湖市| 东安县| 翼城县| 建德市| 苏尼特右旗| 西贡区| 赫章县| 晋宁县| 曲水县| 始兴县| 义马市| 淮南市| 恩施市| 榆中县| 高安市| 孟连| 夹江县| 泸定县| 资阳市| 平利县| 广宗县| 东丽区| 金阳县|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