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北京市東城區普通校2013屆高三11月聯考試題(9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北京市東城區普通校2013屆高三11月聯考試題(9科9份)

資源簡介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
高三 化學
命題校:北京市第一中學 2012年11月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用時10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Cu 64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本卷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以下關于物質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液氨和液氯都是純凈物;②純堿和熟石灰都是堿;③冰和干冰既是純凈物又是化合物;④高氯酸和硫酸鋇都是強電解質;⑤Na2S、Na2O2、Na2SiO3都是鈉鹽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2.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葡萄糖的實驗式C6H12O6 B.H2O2的電子式
C.氨分子的結構式 D.14C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 CO2和O2組成的混合物中,氧原子數為2×6.02×1023
B.標準狀況下,2.24 L 2H216O含有的中子數為1×6.02×1023
C.1 L 0.1 mol/L FeCl3溶液中,Fe3+的數目為0.1×6.02×1023
D.7.1gCl2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一定為0.2×6.02×1023
4.右圖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W的原子序數可能是Y的兩倍
X
Y
Z
W
B.Y、Z形成單質時,單質的活潑性可能是 Y > Z
C.X、Y形成氣態氫化物時,氫化物的穩定性X < Y
D.Y、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可能均為強酸
5.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Fe3+的溶液:
Na+、SCN-、Cl-、I-
B.含有大量NO3-的溶液:
H+、Fe2+、Cl-、SO42-
C.常溫下,pH=12的溶液:
K+、Cl-、SO32-、SiO32-
D.c(H+)=0.1 mol·L-1的溶液:
Na+、NH4+、SO42-、S2O32-
6.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向水中通入少量氯氣:Cl2 + H2O=2H+ + Cl﹣+ ClO﹣
B.向硫酸酸化的碘化鉀溶液中加入雙氧水:2I-+ H2O2+ 2H+ =I2+ 2H2O
C.向氯化鋁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氨水:Al3++ 4NH3·H2O=AlO2-+ 4NH4++ 2H2O
D.向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過量石灰水:2HCO3- + Ca2+ + 2OH-=CaCO3↓+ CO32- + 2H2O
7.已知一定條件下斷裂1mol下列化學鍵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別為:
H-H 436 kJ;Cl—Cl 243 kJ;H—Cl 431 kJ。對于反應 H2(g)+ Cl2 (g) = 2HCl (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反應熱 ?H > 0
B.氫氣分子中的化學鍵比氯氣分子中的化學鍵更穩定
C.相同條件下,該反應在光照和點燃條件下的?H不同
D.H2與Cl2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H2(g) +Cl2(g) = 2HCl(g) ?H = -183 kJ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c(H+)>c(OH﹣),該溶液不一定顯酸性
B.向沸騰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可制備Fe(OH)3膠體
C.主族元素的簡單離子R 2-?和M+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原子序數R>M
D.若相同溫度和濃度的兩種酸的酸性HA>HB,則鈉鹽溶液的堿性NaA<NaB
9.實驗室常用NaNO2和NH4Cl反應制取N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aNO2是還原劑
B.NH4Cl中N元素被還原
C.生成1 mol N2時轉移6 mol 電子
D.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1︰1
10.甲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將甲醇蒸氣轉化為氫氣的兩種反應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49.0 kJ/mol
②CH3OH(g)+ O2(g)=CO2(g)+2H2(g) ?H=-192.9 kJ/mol
根據上述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中的能量變化如右圖所示
B.CH3OH轉變成H2的過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C.1 mol CH3OH充分燃燒放出的熱量為192.9 kJ
D.可推知2H2(g)+O2(g)=2H2O(g) ?H=-483.8 kJ/mol
11.某溫度下2 L密閉容器中,3種氣體起始狀態和平衡狀態時的物質的量(n)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X
Y
W
n(起始狀態)/mol
2
1
0
n(平衡狀態)/mol
1
0.5
1.5
A.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K=6.75
B.升高溫度,若W的體積分數減小,則此反應ΔH >0
C.增大壓強,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是K=  
12.右圖為鉛蓄電池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放電時,N為負極,其電極反應式為: PbO2+SO42-+4H++2e-=PbSO4+2H2O
B.放電時,c(H2SO4)不變,兩極的質量增加
C.充電時,陽極反應式為:PbSO4+2e-= Pb+SO42-
D.充電時,若N連電源正極,則該極生成PbO2
13.在室溫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將1 mL 1.0×10-5 mol/L鹽酸稀釋到1000 mL,得到pH=8 的鹽酸
B.將1 mL pH=3的一元酸溶液稀釋到10 mL,若溶液的pH<4,則此酸為弱酸
C.用pH=1的鹽酸分別中和1 mL pH=13 NaOH溶液和氨水,NaOH消耗鹽酸的體積大
D.pH=2的鹽酸與pH=1的硫酸比較,2 c(Cl— )=c(SO42— )
14.關于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A.用圖①裝置精煉銅,a極為粗銅,電解質溶液為CuSO4溶液
B.圖②裝置鹽橋中KCl的Cl-移向乙燒杯
C.圖③裝置中鋼閘門應與外接電源的負極相連獲得保護
D.圖④兩個裝置中通過導線的電子數相同時,消耗負極材料的物質的量不同
15.下列實驗中,依據實驗操作及現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操作
現象
結論
A
用CH3COOH溶液浸泡水垢
水垢溶解,有無色氣泡
堿性:NaHCO3>CH3COONa
B
測定等濃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非金屬性:S>C
C
向FeBr2溶液中通入過量Cl2
溶液由淺綠色變成黃色
氧化性:Br2>Fe3+
D
向盛有1mL 0.1mol·L-1 AgNO3溶液的試管中滴加2~4滴0.1mol·L-1 NaCl溶液,后繼續滴加 0.1mol·L-1 KI溶液。
出現黃色沉淀
溶解度:AgCl > AgI
16.向20 m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醋酸溶液,
滴定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在M點,兩者恰好反應完全
B.滴定前,酸中c(H+) 等于堿中c(OH-)
C.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 mol/L
D.在N點,c(CH3COO-)>c(Na+)>c(H+)>c(CH3COOH)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17.(7分)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某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種未知物質X。
(1)已知KBrO3在反應中得到電子,則該反應的還原劑是 。
(2)已知0.2mol KBrO3在反應中得到1mol電子生成X,則X的化學式是 。
(3)在該反應條件下可推知 (填序號)。
a.氧化性:KBrO3>H3AsO4 b.氧化性:H3AsO4>KBrO3
c.還原性:AsH3>X d.還原性:X>AsH3
(4)將該反應方程式配平后,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化學計量數分別是 和 ,其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mol。
18.(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a
b
3
c
d
e
f
g
h
4
J
k
(1)g的離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 ,k的元素名稱是________。a與f可以形成一種硬度大、耐高溫的陶瓷材料,該物質的化學式是________ 。
(2)上述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最強酸的化學式是_______ ,最強堿與兩性氫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上述兩種元素能結合成XY型離子化合物,且每個陰、陽離子中均含10個電子,該物質的電離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已知常溫下該物質的水溶液顯堿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4)從原子結構角度解釋c的金屬性強于d的原因是:
________ 。
19.(7分)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Y是金屬,可以和X形成原子個數比1︰1和2︰1兩種化合物。Z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代數和為4。
(1)寫出WX2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元素符號表示X、Y、Z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 > > 。
(3)在一定量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稀溶液中通入過量WX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用離子濃度表示該溶液中的電荷守恒 。
(4)Y2ZX4與WX、H2在高溫和鐵做催化劑條件下反應,0.1 mol Y2ZX4參加反應轉移
0.8 mol電子,消耗標況下H2的體積為 4.48 L,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0.(7分)常溫下,將3種一元酸分別和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實驗數據如下:
組別
一元酸
NaOH
混合溶液的pH

c(HX)=0.1 mol/L
c(NaOH)=0.1mol/L
pH = a

c(HY)=c1 mol/L
c(NaOH)=0.1mol/L
pH = 7

c(HZ)=0.1 mol/L
c(NaOH)=0.1mol/L
pH = 9

pH=2 HZ
pH=12 NaOH
pH = b
(1)甲組實驗中HX為弱酸,a______7(填“<”,“=”或“>”),
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順序為 。
(2)乙組實驗中HY為強酸,則HY溶液的pH= 。
(3)丙組實驗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所得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 (OH-) = mol/L。
(4)丁組實驗中b 7(填“<”,“=”或“>”)。
21.(10分)如圖所示3套實驗裝置,分別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1為鐵的吸氧腐蝕實驗。一段時間后,向插入鐵釘的玻璃筒內滴入K3[Fe(CN)6] 溶液,即可觀察到鐵釘附近的溶液變藍色沉淀,表明鐵被 (填“ 氧化”或“還原”); 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內滴入酚酞溶液,可觀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變紅,該電極反應為 。
(2)裝置2中的石墨是 極(填“正”或“負”),該裝置發生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裝置3中甲燒杯盛放100 mL 0.2 mol/L的NaCl溶液,乙燒杯盛放100 mL 0.5 mol/L的CuSO4溶液。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通電。向甲燒杯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觀察到石墨電極附近首先變紅。
① 電源的M端為 極,甲燒杯中鐵電極的電極反應為 。
② 乙燒杯中電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 停止電解,取出Cu電極,洗滌、干燥、稱量、電極增重 0.64 g,甲燒杯中產生的氣體標準狀況下體積為 mL 。
22.(13分)工業上一般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應合成甲醇:
CO(g) + 2H2(g) CH3OH(g) Δ H
(1)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依據是 (填序號)。
a. 生成CH3OH的速率與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 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c. 混合氣體的相對平均分子質量不變
d. CH3OH、CO、H2的濃度都不再發生變化
(2)下表所列數據是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K)。
溫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由表中數據判斷ΔH 0 (填“>”、“=”或“<”)。
②要提高CO的轉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填序號)。
a.升溫 b.加入催化劑 c.增加CO的濃度
d.加入H2加壓 e.加入惰性氣體加壓 f.分離出甲醇
③某溫度下,將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10min后,達到平衡時測得c(CO)= 0.2 mol/L,則CO的轉化率為 ,此時的溫度為 。以CH3OH表示該過程的反應速率
v(CH3OH)= mol /(L · min)。
(3)圖一表示在溫度分別為T1、T2時,平衡體系中H2的體積分數隨壓強變化曲線,A、C兩點的反應速率A____C(填“>”、“=”或“<”,下同),A、C兩點的化學平衡常數A_____C,由狀態B到狀態A,可采用______的方法(填“升溫”或“降溫”)。
(4)一定條件下,0.5mol甲醇蒸氣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液態水,放出QKJ的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圖二是甲醇燃料電池(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結構示意圖,寫出 a處電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式 。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答題紙
高三 化學
命題校:北京市第一中學 2012年11月
第Ⅰ卷(共48分,每小題3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Ⅱ卷(共52分)
17.(7分)
(1)還原劑是 。
(2)X的化學式是 。
(3)可推知 。
(4)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化學計量數分別是 和 ,
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mol。
18.(8分)
(1)離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 ,元素名稱是________。化學式是________ 。
(2)化學式是_______ ,化學方程式為 。
(3)電離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4)原因是:________ 。
19.(7分)
(1)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 > > 。
(3)離子方程式為 ;
電荷守恒 。
(5)化學方程式為 。
20.(7分)
(1)a______7,離子濃度由大到小順序為 。
(2)pH= 。
(3)離子方程式為 ,
水電離出的c (OH-) = mol/L。
(4)b 7。
21.(10分)
(1)鐵被 ;電極反應為 。
(2)石墨是 極,離子方程式為 。
(3)① M端為 極,電極反應為 。
②化學方程式為 。
③氣體標準狀況下體積為 mL 。
22.(13分)
(1)依據是 。
(2)①Δ H 0 。
②措施是 。
③CO的轉化率為 ,溫度為 。v(CH3OH)= 。
(3)反應速率A_____C,化學平衡常數A_____C,
可以用______ 的方法。
(4)熱化學方程式 。
電極反應式 。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答案
高三 化學
命題校:北京市第一中學 2012年11月
第Ⅰ卷(共48分,每小題3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C
A
D
C
B
B
D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A
D
B
B
A
C
第Ⅱ卷(共52分)
17.(7分)(1)AsH3 (2)Br2 (3)a c(2分) (4)8 5 ,40
18.(8分)(1)溴 Si3N4
(2)HClO4,Al(OH)3 + KOH = KAlO2 + 2H2O
(3)NaF=Na++F-; F- + H2O HF + OH-
(4)二者電子層數相同,但鈉原子半徑大于鎂原子,所以鈉原子更易失電子
19.(7分)(1) 。(2)Na > S > O
(3)OH- + CO2 = HCO3- ;c(HCO3-) + 2c(CO32-) + c(OH-) = c(Na+) + c(H+)(2分)
(4)Na2SO4 + 2CO + 2H2 Na2S + 2CO2 + 2H2O (2分)
20.(7分)(1)> ,c(Na+)>c(X-)>c(OH-)>c(H+) (2分) (2)1
(3)HZ + OH- = H2O + Z- , 10-5 (4)<
21.(10分)(1)氧化; O2+ 4e- + 2H2O = 4OH-
(2)正, 2Fe3+ + Cu = 2Fe2+ + Cu2+ (2分)
(3)① 正, Fe - 2e-= Fe2+
② 2CuSO4+ 2H2O 2Cu + O2↑ + 2H2SO4 (2分) ③ 224
22.(13分)(1)c d (2)① < ② d f ③ 80%,250℃。 0.08
(3)<,= ,加熱
(4)2CH3OH(g)+3O2(g)=2CO2(g)+4H2O(l) △H= -4Q kJ/mol(2分)
CH3OH-6e-+8OH- = CO32-+6H2O(2分)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
高三 歷史
命題校:24中學 2012年11月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用時100分鐘。將選擇題答案涂在機讀卡上,非選擇題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第Ⅰ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48分)
1.他(哥倫布)的抱負和思想“不僅反映出中世紀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義和資本主義新時代的興起。”(本杰明·基恩)此話的真實意思是
A. 美洲的發現促進了新舊大陸之間的溝通和聯系
B.美洲的發現加速歐洲封建主義瓦解,也加速了歐洲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步伐
C.美洲的發現加速了歐洲封建主義的瓦解
D.美洲的發現有利于兩個大陸不同文化的匯合和民族融合
2. 馬克思在對新航路開辟后出現的某一歷史現象分析時指出:“一方面是工資和地租跌價,另一方面是工業利潤增多……”這一歷史現象在西歐產生的影響不包括
A. 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B.促使商路及商業中心的轉移
C.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 D.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3. 論文的關鍵詞對內容有著提綱挈領的作用。有一篇評價某歷史人物的論文,關鍵詞有“哲學家”、“中庸之道”、“邏輯學”等,該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普羅塔哥拉 C.亞里士多德 D.柏拉圖
4.?“人是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自己”、“我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等言論出現的共同背景是
A.資本主義工商業興起 B.英國工業革命興起
C.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 D.“一戰”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
5. “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個方面……一直處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這層紗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見織成的,……在意大利,這層紗幕最先煙消云散。”這段話是指
A.新航路的開辟? B.宗教改革運動 C.?啟蒙運動 D.文藝復興運動?
6.“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用權力來約束權力,形成一種能聯合各種權力的政體。”孟德斯鳩在此主張
A.中央和地方分權 B.實行三權分立 C.實行分權制衡?? D.實行君主立憲
7. 從《十二銅表法》一直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古羅馬在債務法規方面制定了嚴格的規定,并在司法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這表明在羅馬法的形成與發展中
A.注重保護私有財產???????? B.重視維護帝國統治
C.被迫改善奴隸處境???????? D.力圖緩和民族矛盾
8. “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 在地中海世界各領風騷、交相輝映的兩大古代文明,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寶貴遺產。你認為下列關于古希臘、羅馬文明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貴族出身的平民領袖梭倫將雅典引向民主軌道
B.雅典五百人議事會是最高權力機關
C.從《十二銅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羅馬法日漸完備
D.古希臘、羅馬文明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民主運作方式及法律遺產
9. 據統計,19世紀40年代下半期,廣州對外貿易的絕對值出現下降的趨勢,對英國的貿易總額由3100萬元下降到1600萬元,來廣州的美國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鴉片戰爭后中外貿易縮減 B.廣東人民抵制洋貨??
C.《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 D.清政府限制廣州對外貿易
10.下列對《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共同點的正確表述是
A.都具有資本主義色彩 B.都違背了社會發展規律
C.都是無法實現的空想 D.都反對封建主義壓迫
11.圖1與圖2相比,所反映的歷史信息的共同作用是
圖1 上海發昌機器廠
圖2 江南制造總局
①推動了中國工業化 ②新階級的誕生 ③實現了富國強兵 ④推動自然經濟的逐步瓦解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12.李福明辦有一個機器面粉廠,因不滿北京官府衙門的勒索而到官府講理,結果被以“私設磨房”,“哄鬧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 ,他的面粉廠也被迫停業,這件事表明 
A.清朝是一個沒有法律的政權 B.外國資本主義阻礙民族工業發展
C.封建勢力反對一切外來事物 D.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封建勢力阻礙
13.近代化在經濟上的表現就是采用機器生產,在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獲得了進一步發展,推動了中國經濟近代化。其積極作用表現在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國主義的經濟擴張 ②使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 ③促使新的政治力量發展壯大 ④為民主革命新發展創造了條件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14. 下列事件與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有關的是
①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徹底破產???②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③促進維新變法思潮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④列強開始對華資本輸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5.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進一步沖破了傳統“華夷之辨”的保守觀點。下列材料可以體現“中體西用”這一進步思想的是
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B.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說下,若舟車之有兩輪
C. 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
D. 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
16. 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有:
①早期維新派——“登高一呼,直召喚四百兆同胞共興商戰”
②維新派——“揖美追歐,舊邦新造 ”
③辛亥革命——“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
④?五四運動——“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
A.①②③???? ?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 下列關于新文化運動評價不正確的是
A.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 B.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
C.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 D.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圖表 1 “共和”“民主”在1833年-1915年的出現頻率統計
18.圖表1為1833~1915年“共和”、“民主”這兩個關鍵詞在部分著作和報刊中出現頻率的統計圖。1905~1913年“共和”出現的頻率遠遠高于“民主”的頻率,其原因包括
①維新變法思想的傳播??????????????????????②三民主義思想的影響
③五四運動的推動??????????????????????????④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19.下列圖片所代表的歷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救亡圖存 B.發展資本主義 C.政治民主化 D.反封建統治
20. 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積極參加愛國運動,上海“大世界”娛樂場中的跑馬場生意也隨之蕭條了,有人在其大門上貼了副對聯,“正應籌策補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馬。”其中“亡羊”是指
A.帝國主義強迫中國簽訂《辛丑條約》????? ?B.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C.日本強迫袁世凱政府接受“二十一條”???????D.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
21.著名學者胡繩說:“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實現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里的“諸多因素”是指①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 ②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③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④中國無產階級的壯大
A.①③???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2.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國民政府鄭重聲明“我們贊成建立全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贊成召集由普選權選舉出來的國會,擁護全國人民和抗日軍隊的抗日救國代表大會,擁護全國統一的國防政府。”這表明中國共產黨
A.同意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和平建國???????? B.準備在革命根據地建立蘇維埃政權
C.準備聯合國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D.在政治上完全認同南京國民政府
23.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最核心的任務是
A.鞏固無產階級政權 B.恢復發展國民經濟
C.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D.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24.下列哪些因素推動我國1952-1957年工業發展迅速,超額完成指標
①“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 ②大躍進“大煉鋼鐵” ③社會主義改造的推行 ④人民公社化運動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5. 下圖反映了某時期我國公私經濟成分的比例情況,這種情況最早應出現在
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79年
26.票證是一定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見證與縮影,也是社會發展或文明進步的必然產物。圖3到圖4票證的變化反映
圖3 糧票 圖4 股票
A.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 B.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發生了根本變化
C.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逐漸分離 D.國家逐漸放松了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27. 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中唱到“啊,親愛的朋友們,美妙的春光屬于誰?屬于我,屬于你,屬于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下列事情不屬于20世紀80年代的是
A.“一國兩制”政策的提出 B.城市經濟體制全面展開
C.開放14個沿海港口開放城市 D.中美建交
28. 下列圖片所反映內容標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的是
A.鄧小平南巡????????? B.浦東新區?????? C.中國加入WTO????? D.天津濱海新區
29.下圖EF段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速的原因是
圖表2 我國城鎮人口數的變化情況
A.社會主義工業化初步基礎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C.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步入正軌 D.改革開放政策的強力推動
30. 假如你穿越時空隧道,于1956年元旦在中國外交部新年記者招待會上發言,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成就,你的發言要點應選擇
①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②參加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 ③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④新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1.“舉頭鐵索路行空,電氣能收奪天工。從此不愁魚雁少,音書萬里一時通。”此詩贊揚的是下列哪一項事業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鐵路運輸 ??? B.航運 C.航空 ??? D.電報通訊
32.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的科技獎勵大會上指出30多年來,伴隨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我國科學技術取得了歷史性發展。下列各項能為溫總理的講話提供佐證的是
①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②成功發射“神舟”5號載人飛船 ③袁隆平培育出雜交水稻——南優2號 ④成功研制“銀河”巨型計算機
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第Ⅱ卷
二、非選擇題(共四道大題,共52分)
33.(18分)近代中國伴隨著苦難,一步步走向蛻變。民族工業是第一個邁向蛻變的,然而在蛻變的整個過程中,它卻如同幼蟲破繭成蝶一般艱難。細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
(1)請結合當時中國政治、經濟的相關史實說明材料一中所說的“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4分)
材料二 中國近代工業發展情況統計表
年代
商辦
官辦和官商合辦
外商企業
設廠數
資本
(千元)
設廠數
資本
(千元)
設廠數
資本
(千元)
1872-1894年
53
4 697
19
16 196
103
28 000
1895-1913年
463
90 801
86
28 469
136
103 153
(注:商辦企業注冊資金1萬元,外商企業注冊資金10萬元,10萬元以下未做統計)
(2)依據材料二,說明1895-1913年中國近代工業中的三類企業發展情況并指出三類企業各自的原因。(11分)
材料三 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軍摧毀的工廠就超過兩千家,損失超過八億元。在華北,日本采取“軍管理”辦法,將中國民族企業整個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強行買走南洋兄弟煙草公司20萬股的股票,從而控制了這家當時最大的民族煙草公司。
——人民教育出版社 歷史必修2
(3)依據材料三回答這一時期,阻礙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34.(12分)民主法治建設是國家發展的關鍵;民主法治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不是靠一時一次的"崛起" 可以完成的,崛起不是一種運動,而是一個過程,一個長期的、綜合的過程。
材料一 中國同盟會宣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國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這表明資產階級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國社會。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民國初期資產階級革命派在改造中國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舉措(2分)
材料二 1949年9月21日至30 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舉行,北平群眾聚集在中南海新華門前,熱烈慶祝會議的召開。毛澤東指出:“現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在完全新的基礎上召開的,它具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
(2)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我國實行民主政治的主要機構。(1分)1949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前,我國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3分)
材料三? 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現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所以,應該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種必要的法律……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3)材料三主要闡述了什么思想觀點?是在吸取什么歷史教訓情況下提出的?結合所學概述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主要成就。(6分)
35. (13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狹隘,也是最充實的民主政治。”
圖5 《?通往公民大會的 “通途”?》 ?圖6 雅典居民比例
伯里克利講道:我們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時的演講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漫畫《通往公民大會的“通途”》中,交通禁行標志禁止了哪些人的通行?依據材料,如何理解材料中的“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狹隘,也是最充實的民主政治”?(5分)
材料二 “當雅典人所議之主題含有政治睿智,會傾聽每一個人的見解,因為他們認為所有人都應擁有這一美德;否則,便不會有城邦。”
——普羅塔哥拉
(2)材料二中普羅塔哥拉的觀點體現了古希臘文化中的什么精神?結合材料一說明其產生的社會根源。(2分)
材料三 “當錢投入錢柜里叮當作響時,增加的只是貪婪愛財的欲望,而不是靈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禮,只有靠終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選集》
(3)材料三中體現了馬丁·路德哪些思想主張?(2分)
材料四 他們在經濟領域中的主要口號是自由放任……國家對自然經濟力量的自由發揮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爾泰說,“如果在英國僅允許有一種宗教,政府很可能會變得專橫……但是,當有大量的宗教時,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處。”……在政治方面……盧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會契約論》(1762年)一書中說,所有公民在建立一個政府的過程中,把他們的個人意志熔合成一個共同意志,? 同意接受這共同意志的裁決作為最終的裁決……“行政權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辦事員;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們掌權和把他們拉下臺:對受托人來說,不存在契約的問題,只有服從。”
一一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4)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據材料四指出啟蒙運動是如何進一步發展人文主義思想的?? (4分)
36.(9分)孫中山、毛澤東和鄧小平三位偉人,對于中國的革命和建設都作出巨大貢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宣言(《中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通過后,孫中山對宣言的宗旨作了說明。他指出:此次通過宣言,就是“從(重)新擔負革命的責任”,“計劃徹底的革命” 。
——王檜林《中國現代史》
(1)材料一中“從新擔負革命的責任”是指什么責任?“計劃徹底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其指導思想是什么?(3分)
材料二 中國現時社會的性質,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它就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兩個步驟(階段)。第一步(階段),改變這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階段),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社會。中國現時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2)依據材料二,指出毛澤東在第一階段探索出什么革命道路?結果如何?為實現第二階段的目標,中國共產黨在經濟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材料三? 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的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3)依據材料四,指出鄧小平南巡講話從理論上主要解決了哪一根本問題?鄧小平的南巡講話產生什么作用? (3分)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答案
高三 歷史
命題校:24中學 2012年11月

第Ⅰ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A
D
C
A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A
C
D
D
C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D
A
C
A
D
C
D
C
31
32
D
C
第Ⅱ卷
33、(18分)
(1)政治:鴉片戰爭后,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展的道路被迫中斷;中國人民開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爭;(2分)經濟:中國逐漸被卷入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然經濟逐漸解體。(2分)
(2)情況:民族資本主義(商辦)企業所占的比重上升,但不占據主導地位;官辦和官商合辦企業在中國近代工業中所占的比重嚴重下降;外企一直占據主導。(三類企業各1分,或者答“三類企業都有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企業規模小”可得1分,共3分,)
原因:
商辦企業:清政府為擴大稅源,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清政府新政的推動;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減少發展的阻力,南京臨時政府鼓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自然經濟的進一步瓦解;實業救國的推動(4選2得4分)
官辦、官督商辦企業:洋務運動的破產,使興辦洋務企業的高潮逐漸退去(2分)
外企:《馬關條約》給予列強在華開辦工廠的特權(2分)
(3)帝國主義的侵略(日本的掠奪)、戰爭的破壞、官僚資本主義的壓制(3分)
34、(12分)
(1)舉措:頒布《臨時約法》,確立三權分立民主共和政體。(2分)
(2)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分)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分)
(3)加強法制建設。(1分)“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1分)
1982年,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隨后又頒布了《刑法》等各種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貫徹“依法治國”方針奠定了基礎。
1999年,“依法治國”寫進了《憲法》,中國進入建設法制化社會的新時期。
1982年,“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進一步完善多黨合作、民主協商政治制度;
基層民主選舉,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程。(4分)
35、(13分)
(1)禁行:外邦移民、奴隸、婦女等。(3分)
理解:狹隘——指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是少數人的民主。
最充實——體現為人民主權(2分)
(2)人文主義精神(人文精神)。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人的地位提高。(2分)
(3)反對兜售“贖罪券”;信仰得救(或因信稱義)(2分)
(4)核心:理性主義;在經濟領域主張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張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張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4分)
36、(9分)
(1)反帝反封建;國民大革命;新三民主義。(3分)
(2)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經濟上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3分)
(3)社會主義本質和判斷標準問題。思想解放,為深化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明方向。(3分)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
高三 地理
命題校:工美附中 2012年11月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 100 分,考試用時9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第Ⅰ卷
選擇題(共44分)
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要求的。請將所選答案前的字母,按規定要求填涂在第Ⅰ卷答題卡第1 - 44題的相應位置上。(每小題1分,選對一項得1分,多選則該小題不得分。)
讀“太陽直射點周年變化示意圖(圖1)”和“全球晝夜分布圖(圖2)”,回答1~3題。
1. 當太陽直射點從②移到④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北半球晝越來越長,夜越來越短
B.此時間段內,南極圈為極夜
C.苔原帶的馴鹿向南遷徙 D.③地的正午太陽高度將逐漸增大
2.當地球運行到②附近時( )
A.北京晝短夜長 B.黃河河水結冰
C.塔里木河河水上漲 D.北京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節
3. 若晝夜半球的劃分如圖2所示(陰影部分為夜半球)時,此時太陽直射點大概位于
A. ③ B. ⑤ C. ⑥ D. ⑦
讀圖3,回答4、5題
圖3
4.甲島位于乙島
A.東北方向 B.東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5.關于甲、乙兩島地理特征的正確敘述是
A.甲島的面積大于乙島 B.甲島位于大西洋中
C.甲島的熱帶面積小于乙島 D.甲島南端自轉線速度小于乙島南端
《齊民要術》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時遭霜,則無子。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是夜必霜。此時放火作熅【無焰的微火】,少得煙氣,則免于霜矣。”讀上文回答6~8題
6.導致“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是由于
A.暖鋒過境 B.冷鋒過境 C.準靜止鋒過境 D.氣旋過境
7.“天雨新晴,北風寒徹”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①雨后的夜晚氣溫必定很低 ②新晴后,此地受冷氣團控制 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輻射減弱 ④晴朗的夜晚,大氣逆輻射較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放火作熅,少得煙氣,則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煙氣”使得大氣逆輻射增強,使地面溫度不至于降的過低
②“煙氣”的主要成分是CO2,對地面有明顯的保溫作用
③“放火作熅”,將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熅”,將大氣直接熏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讀圖4,該圖為某地區的等溫線圖,圖中數值是a>b>c,回答9~11題。
圖4
9.圖中GH若位于海洋上,該圖所示半球位置和季節應是
A.北半球的夏季 B.北半球的冬季
C.南半球的夏季 D.南半球的冬季
10.在圖示季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正值南極地區科學考察時期 B.我國長江流域出現伏旱天氣
C.南亞地區盛行西南季風 D.羅馬正值炎熱干燥季節
11.關于圖中GH處等溫線發生彎曲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A.可能有暖流流經 B.可能為南北走向的山脈
C.可能位于城市地區 D.可能為森林密布地區
讀圖5,“某大洲(局部)圖”,回答12~13題。
圖5
12.與甲地氣候類型相同的城市是
A.聞名于世的影都好萊塢所在城市 B.泰姬陵所在城市
C.格林尼治天文臺所在城市 D.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
13.最能反映乙山脈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圖
讀圖6,回答14~15題。
圖6
14.若圖中甲點常年受西風控制,則該點可能位于
A.大洋洲 B.南美洲 C.歐洲 D.北美洲
15.若圖中陸地表示亞歐大陸,則乙點所在區域
A.春季升溫快,水熱條件好 B.夏季氣溫高,降水量豐富
C.秋季正值春小麥收獲季節 D.冬季寒潮使農業減產嚴重
圖7是黃山著名旅游景觀“猴子觀海”照片。讀圖,回答第16題。
圖7
16.該景觀
A.表現出褶皺山脈的特點 B.風化作用較為顯著
C.陰雨天氣觀賞效果最佳 D.形成受滑坡的影響
圖8為“我國東部氣溫隨緯度變化曲線圖”,讀圖8,完成17~18題
17.圖中能正確反映我國東部1、7月氣溫隨緯度變化的曲線分別是
A.③和① B.③和② C.④和② D.④和①
18.我國東部地區冬季氣溫分布特點的成因主要有
①太陽輻射差異 ②大氣環流影響 ③距海遠近不同 ④地勢高低差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讀圖9,完成19~20題:
19.若該圖為海濱地區模式圖,且甲點表示海洋、乙點表示陸地,則此圖所示情形為:
A.白天的海風 B.夜晚的海風
C.白天的陸風 D.夜晚的陸風
20.若該圖為北半球三圈環流中的中緯環流,則此圖所示情形為:
A.甲地多為晴朗天氣
B.乙地多鋒面氣旋活動
C.③表示盛行西風帶
D.③表示盛行東北信風帶 圖9
讀圖10,“某月某條經線上部分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完成21~22題
圖10
21.圖中②氣壓帶或風帶的氣流運動方向和性質分別為: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濕潤
C.由高緯向低緯 干燥 D.由低緯向高緯 濕潤
22.圖示月份,下列河流可能為枯水期的是:
A.巴拉那河 B.剛果河
C.湄公河 D.萊茵河
某重點中學的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并做了如下實驗(圖11所示)
圖11
據此實驗,完成23~24題。
23.圖12中所示地理現象的成因與上述實驗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關于圖12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圖示原理對改善入海河流水質影響較小
B.②圖所示天氣系統過境時會造成我國大范圍的降溫
C.③圖反映了東亞地區冬季風的成因
D.④圖示原理是臺灣地區降水東部多于西部的重要原因
讀圖13,完成25~26題。
圖13
25.圖中字母與其所對應的地質構造和地貌,組合正確的是
A.S—向斜—山谷 M—背斜—山地 V—斷層—山谷
B.S—背斜—山谷 M—向斜—山地 V—斷層—山谷
C.S—向斜—山谷 M—斷層—山谷 V—背斜—山地
D.S—斷層—山谷 M—向斜—山地 V—背斜—山地
26.圖中所示的地形類型主要是
A.山地 B.高原 C.丘陵 D.平原
讀圖14,“地球圈層間的物質交換示意圖”,回答第27題。
27.圖14中數字序號依次是
A.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 B.巖石圈、大氣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巖石圈、生物圈、大氣圈 D.生物圈、水圈、巖石圈、大氣圈
圖15為“我國東部部分地區地殼等厚度線圖”。讀圖15,回答第28~29題。
28.N地的地殼厚度約為
A.37千米 B.38千米 C.39千米 D.40千米 29.影響圖中河流河源和河口地貌的外力作用分別是
A.冰川侵蝕、流水侵蝕 B.冰川侵蝕、流水堆積
C.冰川堆積、流水侵蝕 D.冰川堆積、流水堆積
讀圖16“某區域示意圖”,回答30~31題。
圖16
30.關于圖中甲處形成的地質過程及對應地質構造描述正確的是
A.內力作用—褶皺變形—向斜—外力侵蝕—流水沉積
B. 內力作用—褶皺變形—背斜—外力侵蝕—流水沉積
C.外力侵蝕—流水沉積—內力作用—褶皺變形—背斜
D.外力沉積—流水侵蝕—向斜—內力作用—褶皺變形
3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乙地的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B.丙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C.乙到丙自然景觀變化反映了緯度地帶性規律
D.乙到丙自然景觀改變的主導因素是水分
圖17為“赤道上六大板塊的分布示意圖”,且板塊①主要位干10°W~60°E之間,讀圖后回答32~34題。
32.板塊⑥為
A.亞歐扳塊 B.太平洋板塊 C.南極洲板塊 D.美洲板塊
33.根據板塊構造理論,②、③兩大板塊碰撞而形成的山脈是
A.喜馬拉雅山脈 B.安第斯山脈 C.落基山脈 D.阿爾卑斯山脈
34.位于①板塊的大陸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
B.沒有亞熱帶氣候類型的分布
C.流經大陸西岸的洋流為暖流,流經大陸東岸的洋流為寒流
D.東海岸有世界著名漁場
讀圖18,“某地地形剖面圖以及氣溫、降水量隨地形分布示意圖”,回答35~36題。
35.有關圖中山地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該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B.該山出現永久積雪的最低海拔約為3000米
C.A、B兩坡隨高度增加降水量增加
D.A、B兩坡雪線較高的是A坡
36.根據氣溫和降水狀況判斷,山麓B的自然帶最可能是
A.溫帶草原帶 B.亞寒帶針葉林帶
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D.熱帶雨林帶
讀圖19,回答第37~39題。
37.N資源的分布
①低緯度地區缺失
②范圍有季節變化
③主要在高緯和高山地區
④北極地區比南極地區廣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8.N資源
A. 屬于一種非可再生資源
B. 隨科技發展儲量可增加
C. 被南美洲各國廣泛利用
D. 可能因全球變暖而減少
39.圖中廢物漂移方向
A. 受中緯西風帶的影響
B. 沿北大西洋暖流流向
C. 改變國際海洋運輸航道
D. 由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
讀圖20,完成40~41題。
40.圖20可以簡單看作是“地理環境中的碳循環”。圖中數字表示的含義是
A.①動物 ②綠色植物 ③O2 ④CO2
B.①動物 ②綠色植物 ③CO2 ④O2
C.①綠色植物 ②動物 ③CO2 ④O2
D.①綠色植物 ②動物 ③O2 ④CO2
41.圖20可以說明:①生物在地理環境的形成和演變中起著重要的作用②生物是地理環境的產物,必須依賴并適應環境③生物的出現,改造了大氣圈④生物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要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受今年第11號強臺風“海葵”影響,8月7日至8日,上海、浙江大部、江蘇南部普降暴雨到大暴雨。由于強臺風“海葵”正面登陸,風力大、暴雨強、防御難度大,浙江、上海、江蘇、安徽部分地區受災嚴重。截至8月9日8時統計,4省市受災人口超過600萬人,倒塌房屋7561間,農作物受災338.18千公頃。據此完成42~44題。
42.圖21中能夠正確反映“海葵”臺風氣流運動特征的是
43.地區救災辦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沒地區情況,所利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統 B.全球定位系統
C.遙感技術 D.“數字地球”系統
44.在對被洪水圍困的市民開展營救行動的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
①GIS技術 ②GPS技術 ③RS技術 ④“數字地球”技術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6分)
45.圖22為“某日地球日照圖”(陰影表示黑夜),回答問題。(14分)
(1)此時北京時間為 ;太陽直射點的經度
為 。(2分)
(2)此時地球公轉線速度較 (快或慢);地球表面自轉角速度分布規律為 。(3分)
(3)此日,北半球晝夜長短分布規律 。(3分)
(4)此季節,造成北京地區雨雪天氣的天氣系統是
(冷或暖)鋒。該天氣系統過境后,天氣狀況的特點是 。(4分)
(5)此季節南京附近長江的水位是一年中較 (高或低)的時期;主要原因是:
。(2分)
46.圖23為“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從圖中巖層形態看,M處的地質
構造為 ;該處地形是 ,形成該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
。(4分)
圖中所示水循環類型為 水循環,在該類水循環參與下,
①處的 巖可轉化為②處的 巖。(3分)
(3)假設圖中所示地區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則水循環中的水汽輸送量最大的季節是 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分)
(4)目前,我國對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主要集中于 處。(填圖中字母)。(1分)
47. 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時45分,我國海軍艦艇編隊從三亞啟程,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讀“我國海軍艦艇編隊航行路線示意圖”圖24,完成下列問題。(7分)
圖24我國海軍艦艇編隊航行路線示意圖
(1)從三亞啟程進入的大洋是 。
(2)索馬里位于 洲的東部,該大洲與亞洲的分界線是 。
(3)到達亞丁灣后,護航編隊與位于三亞的總部聯系,發現該地的時間與祖國時間不同,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是 。
(4)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區;此時,C大洋赤道以北海區的洋流運動方向為 (順或逆)時針運動
(5)我軍在途中最有可能見到的景觀是( )
A.馬來群島上熱帶草原面積廣大 B.印度洋上浮冰漂流
C.阿拉伯半島上沙漠廣布    D.非洲東岸袋鼠成群
48.讀“世界局部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圖25,回答下列問題(25分)
(1)比較圖中A、B兩地年降水量的差異并分析原因(6分)
(2)比較圖中C、D兩地氣候特征的差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3)從C到D地的航線多選擇沿較高緯度航行,簡述其理由。(3分)
(4)簡要說明①、②兩地漁業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4分)
(5)運用板塊構造理論,比較圖示海域東西兩側地質活動和地形特征的異同點。(4分)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答題紙
高三 地理
命題校:工美附中 2012年11月

題號
1~40
41
42
43
44
得分
得分
第Ⅱ卷
45.(14分)
(1)(2分)

(2)(3分)

(3)(3分)


(4)(4分)


(5)(2分)


46.(10分)
(1)(4分)
, ,

(2)(3分)
, ,
(3)(2分)

(4)(1分)

47.(7分)
(1)(1分)

(2)(2分)

(3)(1分)

(4)(2分)

(5)(1分)

48.(25分)
(1)(6分)




(2)(8分)





(3)(3分)


(4)(4分)



(5)(4分)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
高三地理 參考答案
第Ⅰ卷 (選擇題 每題1分 共44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A
C
B
D
A
B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D
B
B
B
C
A
D
C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D
D
A
C
C
B
B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A
A
D
C
B
D
A
A
題號
41
42
43
44
答案
C
C
C
D
第Ⅱ卷(共56分)
45.(14分)
(1)2:00 90°W(2分) (2)快 南北極點為0,其余均為15°/時(3分) (3)北半球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晝越短,北極附近出現極夜(3分)
(4)冷(1分) 氣溫和濕度下降、氣壓升高、天氣轉晴(每點1分,但“氣溫和濕度”中濕度可省略)(3分) (5)低 長江流域冬季降水少(2分)
46. (10分)
(1)向斜(1分) 山(1分) 向斜槽部受擠壓,巖石較緊實,抗侵蝕能力強(不容易被侵蝕),成為山嶺(2分) (2)海陸間 巖漿巖 沉積巖(3分)(3)夏(秋)季(1分) 夏季風(和臺風)帶來豐沛降水(1分) (4)a(1分)
47. (7分)
(1)太平洋(1分) (2)非 蘇伊士運河(2分) (3)地球自轉(或地球不停的自西向東自轉造成)(1分) (4)波斯灣 逆(2分) (5)C (1分)
48. (25分)
(1)B地降水量多于A地。(1分)A地位于大陸東岸,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風影響時間短,主要受來自大陸內部的冷干氣流(冬季風)的影響(或冬季風影響時間長);(1分)沿岸有寒流經過。(1分)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受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1分)東側為高大山地和高原,對濕潤氣流的抬升作用明顯;(或位于高大山脈的迎風坡)(1分)沿岸有暖流經過。(1分)。
(2)C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且集中在夏季;(1分)D地為地中海氣候,冬季降水多,(1分)夏季少雨。(1分)原因是兩地所處的海陸位置不同,C地位于大陸東岸,(1分)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季風環流,夏季風帶來降水;(1分)D地位于大陸西岸,(1分)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干燥少雨,(1分)冬季受西風影響,帶來降水。(1分)
(3)順西風(1分)和北太平洋暖流航行,(1分)速度較快;(1分)
(4)①地為寒、暖流(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區,(1分)給魚類帶來了豐富多樣的餌料。(1分)②地為上升流海區,(1分)冷海水上泛,餌料比較豐富。(1分)
(5)相同點:海域東西兩側均位于板塊消亡邊界,(1分)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1分)不同點;西側形成島弧—海溝,(1分)東側形成海岸山脈(1分)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
高三 政治學科
命題校:北京第二十二中學 2012年11月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用時10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今年中秋國慶小長假,小陳一家選擇了標價為3680元/人的云南雙飛七日游,小陳在麗江的一個小店花100元買了幾件富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小飾品,她父母則在昆明的商場用刷信用卡消費的方式購買了8000元的玉鐲。在這里涉及到的貨幣職能依次是
A.價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C.價值尺度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 D.價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根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5月份,國內汽車價格環比繼續下降。這已是今年以來連續第三個月車價出現環比走低,而且降幅也逐漸增大。據此回答2-4題。
2.國內汽車價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汽車出現買方市場 B.汽車出現賣方市場。
C.生產汽車的社會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 D.對汽車的消費需求下降
3.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汽車市場,某汽車生產企業生產出充滿個性的新款跑車,受到青年消費者的追捧。這說明
A.生產決定消費方式 B.生產決定消費質量和水平
C.消費促進生產發展 D.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4.有位準備買汽車的消費者說“新車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車,開始貶值。對我來說,汽車只是一種為我服務的工具,什么品牌無所謂,關鍵是質量要好,價格要實在。”從消費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
A.理性消費 B.求實心理 C.適度消費 D.從眾心理
5.價格變化影響人們的生活,在假定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價格與需求、價格與供給可以用下面兩圖表示。

由上圖可以看出
①一種商品的價格越高,對這種商品需求越少
②一種商品的價格越高,對這種商品需求越多
③一種商品的價格上漲可以減少這種商品的供給
④一種商品的價格上漲可以增加這種商品的供給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以下是不同銷售模式流程圖:
從傳統模式向B模式轉變,由此帶來的影響的傳遞路徑是
①流通環節減少 ②居民消費水平提高 ③經營成本降低 ④商品價格下降
A.④→②→③→①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④→②→①→③
7.以下是三種投資方式的風險—收益比較示意圖,不考慮其他因素,表達合理的是
8. 國務院在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中指出,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市政、金融、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行重組聯合和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這意味著
A.我國不再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B.非公有制經濟將獲得與公有制相同的地位
C.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
D.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界限逐漸淡化
9.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社會更加公正和諧。”為了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現階段,我們應該
A.初次分配中解決好效率問題,再分配中解決好公平問題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C.統籌城鄉發展,將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農村工作上來
D.發揮市場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礎作用,合理拉開收入差距
10. 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持續發酵,不僅導致債務危機國國內政局不穩定,也影響了國際金融穩定和世界經濟的復蘇。這表明
①應該高度重視國家經濟安全 ②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
③經濟全球化不利于經濟發展 ④經濟全球化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利大于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2年8月1日起,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的改征試點范圍,由目前的上海市分批擴大至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和廈門、深圳10個省市。之所以進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是因為增值稅
①不受企業盈虧影響  ②可以避免重復征稅
 ③稅源廣且便于征收  ④能防止進貨商品的偷漏稅行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據商務部統計,目前我國每年簽訂合同約40億份,而履約率僅約50%,企業每年由此導致的損失高達6 000億元,為防止受騙,一些企業在市場交易中甚至倒退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原始狀態。這一現象說明
A.現貨交易是避免經濟損失的最佳選擇
B.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和滯后性的弊端
C.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根本
D.政府要發揮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13.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改革規劃綱要,要“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2012年達到4%,如果你所在地財政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對這一問題,假如你是當地人大代表,可以
①行使質詢權,督促當地政府依法落實財政教育經費投入
②行使提案權,聯名其他代表提請人大制定財政教育經費使用計劃
③行使任免權,罷免不加大教育投入的領導者
④行使決定權,統籌當地政府的財政教育經費投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2012年6月20日,溫家寶總理在里約熱內盧出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并發表了《共同譜寫人類可持續發展新篇章》的演講。溫家寶說,中國是負責任、有擔當的發展中大國,中國越發展,給世界帶來的機遇和做出的貢獻就越大,這是因為
①我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②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我國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④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15.西藏61年來發生的重大事件一幕幕呈現:“十七條協議”簽訂、首次選舉人大代表、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奧運火炬登頂珠峰……。這充分說明,黨和政府實行的民族政策有利于
①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②消除民族差異,建立新型的民族關系
③增強民族團結和民族凝聚力 ④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我國于1991年發表第一份《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2004年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2012年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刑事訴訟法。我國人權發展的事實充分證明
①人民民主的主體和權利不斷擴大 ②人民民主的真實性日益充分實現
③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逐步發展完善 ④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完全統一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7.
選區
候選人
應選代表
團體推薦
聯名推薦
婦女
少數民族
區縣
人大代表
2257個
6615人
4349人
719人
5896人
2446人
439人
鄉鎮
人大代表
5142個
15145人
9941人
1108人
14037人
5494人
636人
根據上述北京市統計數據,你可以做出的判斷是
①選舉方式是采用間接選舉 ②選舉方式是采用差額選舉
③民族平等原則得以體現 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落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職,是黨中央從戰略高度做出的一項重要舉措,許多大學生紛紛響應去農村當“村官”。有人認為村官是官,是國家機關最基層的干部。下列對此觀點判斷正確的是
A.觀點正確,因為村委會是我國基層政權機關
B.觀點正確,因為村委會是我國基層民族自治機關
C.觀點錯誤,因為村委會是我國基層政黨機關
D.觀點錯誤,因為村委會是我國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19. 近年來,我國政府把實行科學民主決策、推進依法行政、加強行政監督作為政府工作的三項基本準則。從監督體系上看,對我國政府具有外部監督職能的中央國家機關有
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②國家監察部和國家審計署
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 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A.①③ B. 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 今后,北京市各級政府、各政府部門的財政總預算和總決算,不僅要向社會公開,而且還要公示其中的“詳情”,即百姓看得懂的細化方案。而總預算、總決算是否合理,還要接受公眾考評。這樣做有利于
①保障公民的知情權 ②簡化政府辦事程序
③打造廉潔高效政府 ④提高公務員辦事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 一位從事基層民政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十幾年來堅持走訪當地居民家庭,記了70多本“民情日記”和“民心日記”,一次次地在人民代表大會上提出議案,幫助群眾排憂解難。這表明,該人大代表
①履行了嚴格執法行政的義務 ②履行了反映群眾意見的義務
③行使了依法提出議案的權利 ④履行了密切聯系群眾的義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 2012年北京市“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共提案902件,提出意見建議2486條,涉及發展、民生等各方面,為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這一事實說明
①政協委員直接參加國家政權
②各民主黨派履行經濟建設的基本職能
③政治協商制度有利于促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
④人民政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互聯網在中國民眾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公民通過網絡可以
①擴大民主權利 ②依法行使監督權
③了解民意,民主決策 ④傳遞民意,建言獻策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國家海洋局、民政部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部分附屬島嶼的標準名稱。這是主權國家行使
A.平等權 B.自衛權 C.管轄權 D.監督權
第Ⅱ卷
25.(6分)表中案例反映了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措施,概括案例中體現的經濟學道理。
案例
經濟學道理
示例 發展低碳經濟價格機制要發揮非常大的作用。通過市場自主調節,按商品的稀缺程度決定能源的價格
影響價格因素;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
案例一 發展低碳經濟,我國制定了“發展規劃”、“能源規劃”、“循環經濟規劃”和“節能減排規劃”等;陸續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規范
(1)
案例二 宜興宇星顏料廠組織科研人員技術攻關,通過完成氨氮治理設備安裝,每年可減少氨氮排放量1200多噸,有效解決了氧化鐵行業的環境影響這一難題
(2)
案例三 少用一個塑料袋,減排二氧化碳0.1克;5層以下用爬樓梯代替坐電梯每次平均可減排二氧化碳600克;選擇應季蔬菜水果,每千克減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時空調調高一度,每臺每天可以減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
(3)
26.(14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06—2011年上半年我國城鄉文化消費統計圖表
材料二 十七屆六中全會出臺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提出我國振興文化產業的基本原則: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堅持以體制改革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增強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提升文化創新能力;堅持走中國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道路,學習借鑒世界優秀文化,積極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繁榮發展;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推進重大工程項目,擴大產業規模,增強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堅持內外并舉,積極開拓國內國際文化市場,增強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經濟信息,你認為造成農村這種現象可能有哪些經濟方面的原因。(8分)
(2)結合材料二,請從經濟生活角度為振興我國的文化產業提出幾點建議。 (6分)
27.(8分)為了進一步提升收費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務水平,方便群眾快捷出行,交通運輸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監察部、國務院糾風辦制定了《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旅方案》,并于7月24日獲得國務院批復同意。《實施方案》8月2日向社會公布。今后,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4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確定的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車通行費。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政治生活》有關知識,闡述我國政府制定和實施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政策的依據。
28. (10分)迄今中國網民數量4.85億,其中微博用戶數量達1.95億。微博的發展給傳播領域開啟了雙向互動的新時代。有些網民通過微博直播了問題食品從生產到銷售,再到消費,經常有管理食品安全的相關職能部門的“不歸我管”之聲,從而促進了我國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罰幅度,強化了刑法對食品安全的規范。
2011年9月微博輿論瘋狂演繹記者李翔被殺案,“在網絡上,雨夜、13刀、記者、地溝油,成為猶如好萊塢大片的刺激元素”,其實遇害和地溝油無關。李翔生前所在的單位洛陽電視臺官方微博上寫到:“尊重逝者,尊重警方工作。實事求是,不傳謠、不信謠…”
一位網友說:“微博降低民眾言論表達門檻,各種言論都有其表達空間。然而,自由不能濫用,激辯只能指向凈化。對微力量正視而不回避,善用而不濫用,方能體現泱泱大國的智慧與氣度。”
根據材料,運用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知識,對網友的觀點加以評析。
29.(14分)空間交會對接被世界航天專家公認為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零的交會對接成功,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出了具有標志意義的一大步。
材料一: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對接后,進行了中德合作的科學實驗。科學實驗項目共有17項,其中,中方10項,德方6項,中德合作l項。涉及中方7家單位,德方6所大學,中國一直堅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宗旨,本著“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參與空間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包容性發展。
(1)請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知識,說明中國在和平利用太空問題上所堅持的宗旨、原則的理由。(8分)
材料二: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20年,花費350億元人民幣,幾乎全部來源于國家財政,在“神州八號”飛船上的600多項技術都是中國自主研發。 (2)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空間技術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答題紙
高三 政治學科
命題校:北京第二十二中學 2012年11月
第Ⅰ卷
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8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1
[A] [B] [C] [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第Ⅱ卷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25(1)

(2)

(3)


26(1)








(2)







27






28







29(1)






(2)




答案
1
D
2
C
3
D
4
B
5
C
6
B
7
B
8
C
9
B
10
A
11
C
12
C
13
A
14
A
15
D
16
C
17
C
18
D
19
A
20
A
21
D
22
D
23
B
24
C
25.(1)資源配置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國家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實現宏觀調控。
(2)企業通過技術進步(創新)、科學管理等途徑發展低碳經濟。
(3)公民踐行正確的消費觀;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26.(1)全國城鄉居民文化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不斷增加,我國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與城市比有差距且有下降的趨勢。
生產決定消費,農村人均文化消費過低,可能是因為文化產品的生產不足,或者不能滿足農村群眾生活需求。
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農村經濟發展落后于城市,從而導致農村居民收入水平過低,影響人們的文化消費。
消費觀念影響消費行為,農村人均文化消費過低,可能是農村居民過于注重物質消費,輕視文化消費。
(2)必須提高文化自主創新能力,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穿到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建設創新型產業。
加快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優化所有制結構。
必須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特別是要增強“走出去”的能力。
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7. 我國政府履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我國政府制定和實施這項政策,能進一步提升收費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務水平,方便群眾快捷出行,是政府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的要求。
我國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我國政府制定和實施這項政策,是關注民生,讓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要求。
我國政府堅持依法行政。我國政府依法制定和實施這項政策,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
我國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國政府制定和實施這項政策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要求。
28. 網友的觀點是正確的
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微博降低民眾言論表達門檻,使得公民能夠更充分的行使言論等政治權利和自由
微博有利于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切實行使監督權,但必須負責任行使監督權,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實事求是原則
公民必須有序參,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維護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29.(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國和平利用和開發太空的宗旨和原則順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
國家間共同的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積極參與空間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包容性發展,符合合作雙方的共同利益。
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我國和平利用和開發太空的宗旨和原則有利于促進我國科技的發展,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國在開發國際空間上的宗旨和原則,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也有利于為我國的發展贏得良好的國際環境。
(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太空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財政有利于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
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有力推動中國空間技術的發展。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
高三數學(文科)
命題校:北京市崇文門中學 2012年11月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 150 分,考試用時 12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 設集合, ,則= ( )
A. B. C. D.
2. 下列函數中在區間上單調遞增的是  (  ) 
A. B. C. D.
3. 設,則 等于 ( )
A. B. C. D.
4. 已知二次函數的圖象如圖1所示 , 則其導函數的圖象大致形狀是 ( )
5.“”是“函數在區間內單調遞增”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B.必要而不充分條件C.充分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6.函數的零點所在的區間是 ( )
A. (-2,-1) B. (-1,0) C. (1,2) D. (0,1)
7. 將函數的圖象先向左平移個單位長度,再向上平移1個單位長度,所得圖象對應的函數解析式是 ( )
A. B. C. D.
8. 某企業投入100萬元購入一套設備.該設備每年的運轉費用是0.5萬元,此外每年都要花費一定的維護費,第一年的維護費為2萬元,由于設備老化,以后每年的維護費都比上一年增加2萬元.為使該設備年平均費用最低,該企業( )年后需要更新設備.
A. 10 B. 11 C. 13 D. 21
第Ⅱ卷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9.已知,則 .
10. 若數列滿足,,則 ;前5項的和 .
11. 已知是定義在上的偶函數,并滿足,當時,,則 .
12. 設,,,則、、從小到大的順序是 .
13. 已知命題. 若命題p是假命題,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14. 已知函數的定義域為,若其值域也為,則稱區間為的保值區間.若的保值區間是,則的值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5. (本小題滿分12分)
在銳角△中,、、分別為角A、B、C所對的邊,且
(Ⅰ) 確定角C的大小;
(Ⅱ)若=,且△的面積為,求的值.
16. (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
(Ⅰ)若角的終邊與單位圓交于點,求的值;
(Ⅱ)若,求最小正周期和值域.
17. (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等差數列滿足:,.的前n項和為.
(Ⅰ)求 及;
(Ⅱ)若 ,(),求數列的前項和.
18. (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函數
(Ⅰ)求函數的定義域;
(Ⅱ)判斷函數的奇偶性,并予以證明;
(Ⅲ)求使成立的的集合.
19. (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
(Ⅰ)若,求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方程;
(Ⅱ)若 求函數的單調區間;
(Ⅲ)若不等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20.(本小題滿分14分).
數列的前n項和為,和滿足等式
(Ⅰ)求的值;
(Ⅱ)求證:數列是等差數列; (Ⅲ)若數列滿足,求數列的前n項和;
(Ⅳ)設,求證: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高三數學(文科)參考答案
(以下評分標準僅供參考,其它解法自己根據情況相應地給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B
B
A
D
C
A
4,31
-0.5
1
15.(本小題滿分12分)
解:(Ⅰ)解:∵ 由正弦定理得 ………2分 ∴ ………………4分
∵ 是銳角三角形, ∴ ………………6分
(Ⅱ)解: , 由面積公式得
………………8分
∴ ………………9分
由余弦定理得 ……………11分
∴ ………………12分
6.(本小題滿分13分)
解:(Ⅰ)∵ 角的終邊與單位圓交于點
∴ ,, ………………2分

. ………………4分
(Ⅱ)

………………8分
∴最小正周期T= ………………9分
∵ ,所以, ……………10分
∴ , ………………12分
∴ 的值域是. ………………13分
17.(本小題滿分13分)
解. (Ⅰ)設等差數列{an}的首項為a1,公差為d
∵ ,
∴ ………………2分
解得 ………………4分
∴ , ………………6分
(Ⅱ)∵ , ∴ ………………7分
∵ ∴
∴ ………………9分

= (1- + - +…+-) ………………11分=(1-) =
所以數列的前項和= . ………………13分18.(本小題滿分14分)
解:(Ⅰ)
由 ………………2分
所求定義域為 ………………3分
(Ⅱ)令 ………………4分
定義域為

∴ ……………8分
(Ⅲ) ……………9分

當 . 不等式解集為空集
綜上:
當 不等式的解集為空集 ……………14分
19.(本小題滿分14分)
解:(Ⅰ) ∵ ∴∴ …………1分
∴ , 又,所以切點坐標為
∴ 所求切線方程為,即. …………4分
(Ⅱ)
由 得 或 …………5分
(1)當時,由, 得.
由, 得或
此時的單調遞減區間為,單調遞增區間為和.
…………7分
(2)當時,由,得.
由,得或
此時的單調遞減區間為,單調遞增區間為和.
綜上:
當時,的單調遞減區間為,
單調遞增區間為和
當時,的單調遞減區間為
單調遞增區間為和.
…………9分
(Ⅲ)依題意,不等式恒成立, 等價于
在上恒成立
可得在上恒成立 ………………11分
設, 則
………………12分
令,得(舍)當時,;當時,
當變化時,變化情況如下表:
+
-
單調遞增
-2
單調遞減
∴ 當時,取得最大值, =-2
∴ 的取值范圍是. ………14分
20.(本小題滿分14分)
解:(I)由已知: …………2分
(II)∵
同除以 …………4分
是以3為首項,1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6分
(III)由(II)可知, ……………7分

經檢驗,當n=1時也成立 ………………9分 …………10分
解得: …………11分
(Ⅳ)∵
…………14分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
高三 物理(學科)
命題校:北京市第65中學 2012年11月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 120 分,考試用時10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第Ⅰ卷
一、單項選擇(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把你認為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寫在答題紙上)
1.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變化的是( )
A.速率 B.速度 C.合外力 D.加速度
2.足球以8m/s的速度飛來,運動員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時間是0.2s,設球飛來的方向為正方向,則足球在這段時間內的加速度為( )
A. -200m/s2 B. 200m/s2 C. -100m/s2 D. 100m/s2
3.一個彈簧掛30N的重物時,彈簧伸長1.2cm,若改掛100N的重物時,彈簧總長為20cm,則彈簧的原長為( )
A.12cm B.14cm C.15cm D.16cm
4.汽車勻速行駛, 由甲地到乙地時速率為v1, 由乙地返回甲地時速率v2則往返全程的平均速率是( )
A.  B. C. D.
5.如圖1所示,某人通過定滑輪拉住一重物,當人向右跨出一步后,人與物仍保持靜止,則 ( )
A.地面對人的摩擦力減小 B.地面對人的摩擦力不變
C.人對地面的壓力增大 D.人對地面的壓力減小
6.汽車由靜止開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0~60s內汽車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所示。則該汽車在0~60s內的速度-時間圖像(即v-t圖像)為圖3中的( )
7.冰面對溜冰運動員的最大靜摩擦力為運動員重力的k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徑為R的圓周滑行的運動員,其安全速度為( )
A. B.≤ C.≥ D.≤
8.如圖4所示,A、B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別以動量p1=4 kg·m/s和p2=6 kg·m/s(向右為參考正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在A球追上B球并與之碰撞的過程中,兩小球的動量變化量Δp1和Δp2可能分別為( )
A.-2 kg·m/s, 3 kg·m/s?
B.-8 kg·m/s, 8 kg·m/s?
C.1 kg·m/s, -1 kg·m/s?
D.-2 kg·m/s, 2 kg·m/s?
9.如圖5所示,下列四個選項的圖中,木塊均在固定的斜面上運動,其中圖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圖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圖A、B中的F為木塊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圖A、B、D中的木塊向下運動.圖C中的木塊向上運動.在這四個圖所示的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的是( )
10.如圖6,分別用力F1、F2、F3將質量為m的物體由靜止沿同一固定光滑斜面以相同的加速度從斜面底端拉到斜面的頂端,在此過程中,F1、F2、F3做功的功率大小關系是( )
圖6
A.P1=P2=P3 B.P1>P2=P3
C.P3>P2>P1 D.P1>P2>P3
11.我們的銀河系的恒星中大約四分之一是雙星。某雙星由質量不等的星體S1和S2構成,兩星在相互之間的萬有引力作用下(其它星體對它們的作用可忽略)繞兩者連線上某一定點O做勻速圓周運動。由觀察測得其運動周期為T,S1到O點的距離為r1,S1和S2的距離為r,已知引力常量為G。由此可求出S2的質量為( )
? A. B. C.? D.
12.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A地的水平面上,用豎直向上的力F拉物體,物體的加速度a與拉力F的關系如圖7中直線①所示,用質量為的另一物體在B地做類似實驗,測得a-F關系如圖中直線②所示,設兩地的重力加速度分別為g和 ,則( )
A.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8分)
13.某同學用圖8所示的裝置,通過半徑相同的A、B兩球的碰撞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要證明的是動量守恒定律的成立,即m1v1=m1v1′+m2v2′。按這一公式的要求需測量兩小球的質量和它們碰撞前后的水平速度,但實驗中我們只需測量兩小球的質量和飛行的水平距離。這是由于小球碰撞后做 運動,各次下落的高度相同,因而它們下落的_________也是相同的,測出小球飛行的水平距離,就可用水平距離代表小球的速度了,所以此實驗中驗證動量守恒式是 。
14.在用重錘下落來驗證機械能守恒時,某同學按照正確的操作選得紙帶如下圖所示.其中O是起始點,A、B、C、D、E是打點計時器連續打下的5個點,打點頻率為50Hz該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O到A、B、C、D、E各點的距離,并記錄在圖中(單位:cm)?
??
(1)這五個數據中不符合有效數字讀數要求的是   點讀數。?(填A、B、C、D或E)
(2)實驗時,在釋放重錘    (選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
(3)該實驗中,為了求兩點之間重錘的重力勢能變化,需要知道重力加速度g的值,這個g值應該是:
A.取當地的實際g值;? B.根據打出的紙帶,用Δs=gT2求出;
C.近似取10m/s2即可; D.以上說法都不對。
(4)如O點到某計時點的距離用h表示,重力加速度為g,該點對應重錘的瞬時速度為v,則實驗中要驗證的等式為       。
(5)若重錘質量m=2.00×kg,重力加速度g=9.80m/,由圖中給出的數據,可得出從O到打下D點,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 J,而動能的增加量為 J(均保留3位有效數字)。?
三.計算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解答應有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答案中必須寫出數值和單位。
15.(10分)升降機由靜止開始勻加速豎直上升2s, 速度達到v=4m/s后,再勻速豎直上升5s,接著勻減速豎直上升3s才停下來。求升降機在題述過程中發生的總位移x=?
16.(10分)已知月球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月球半徑是地球半徑的,在月球表面16m處讓質量m=50kg的物體自由下落,(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大?
(2)物體下落到月球表面所用的時間t是多少?
(3)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多少倍?
17.(10分)如圖所示,質量m=2.0kg的物體在恒力F=20N作用下,由靜止開始沿水平面運動x=1.0m,力F與水方向的夾角α=37o,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求該過程中:(, g=10m/s2)
(1)拉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W;
(2)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f的大小;
(3)物體獲得的動能Ek。
18.(12分)如圖所示,質量為M、內有半徑R的半圓形軌道的槽體放在光滑的平臺上,左端緊靠一臺階,質量為m的小物體從A點由靜止釋放,若槽內光滑。 求:
(1)小物體滑到圓弧最低點時的速度大小v
(2)小物體滑到圓弧最低點時,槽體對其支持力N的大小
(3)小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h
19.(12分)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靜止放置著一輛平板車A。車上有兩個小滑塊B和C(都可視為質點),B與車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而C與車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2μ,開始時B、C分別從車板的左、右兩端同時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相向滑行。經過一段時間,C、A的速度達到相等,此時C和B恰好發生碰撞。已知C和B發生碰撞時兩者的速度立刻互換,A、B、C三者的質量都相等,重力加速度為g。設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 求:
(1)開始運動到C、A的速度達到相等時的時間t;
(2)平板車平板總長度L;
(3)若滑塊C最后沒有脫離平板車,求滑塊C最后與車相對靜止時處于平板上的位置。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答題紙
高三物理(學科)
命題校:北京市第65中學 2012年11月
第Ⅰ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答案
題號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8分)
13. ; ;
14.(1) (2) (3)
(4) (5) J, J
三、計算題:(共5小題,共54分)
15.(10分)
16.(10分)
17.(10分)
18.(12分)
19.(12分)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答案
高三 物理(學科)
命題校:北京市第65中學 2012年11月
第Ⅰ卷
一、單項選擇(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答案
B
C
D
D
C
B
題號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C
A
B
B
第Ⅱ卷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8分)
13. 平拋 ; 時間 ;
14.(1) B (2) 之前 (3) A
(4)(5) 0.380 J, 0.376 J
三、計算題:(共5小題,共54分)
15.(9分)
解:勻加速階段的位移 …………………..3分
勻速階段的位移 …………………..3分
勻減速階段的位移 …………………..2分
所以總位移 …………………..1分
16.(9分)
解:(1)對星球表面上質量為的物體: ………………..2分
…..1分
(2)由得: … ……………..2分
………………..1分
(3)由得:………………..2分

………………..1分
17.(9分)
解:(1)根據功的公式:… ……………..2分
解得:W=16 J … ……………..1分
(2)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在豎直方向上有
… ……………..2分
解得:
所以: … ……………..1分
(3)根據動能定理有:… ……..2分
解得: … ……………..1分
18.(12分)
解:(1)設小物體由A落至圓弧最低點時的速度為v,取圓弧最低點為勢能零點,
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gR=mv2 … ……………..2分
得v= … ……………..1分
(2)在最低點對小球受力分析,由得:… ………..2分
… ……………..1分
(3)小物體向上運動的過程中,m與M組成的系統在水平方向的動量守恒:
設小球滑至最高點時m與M的共同速度為v′
所以 mv=(M+m)v′ … ……………..2分
解得:v′= … ……………..1分
此過程中系統機械能守恒,所以
mv2-(M+m)v′2=mgh … ……………..2分
解得m上升的最大高度h=R. ……………..1分
19.(15分)
解:(1)設A、B、C三者的質量都為m,從開始到C、A的速度達到相等這一過程所需的時間為t,對C由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規律有:
… ……………..1分
… ……………..1分
對A由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規律有:
… ……………..1分
, … ……………..1分
聯立以上各式解得: … ……………..1分
(2)對C,在上述時間t內的位移:
… ……………..1分
對B,由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規律有:
… ……………..1分
,…….1分
C和B恰好發生碰撞,有: ………..1分
解得: … ……………..1分
(3)對A,在上述時間t內的位移:
將t代入以上各式可得A、B、C三者的位移和末速度分別為:
(向左),(向右),(向左)
(向左),(向右)
所以:C相對A向左滑動的距離: … ……..1分
C和B發生碰撞時兩者的速度立即互換、則碰后C和B的速度各為:
(向右),(向左)
碰后B和A的速度相等。由分析可知,碰后B和A恰好不發生相對滑動,即保持相對靜止一起運動。設C最后停在車板上時,共同速度為vt,由A、B、C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可知:
… ……………..1分
解得:vt=0
這一過程中,設C相對于A向右滑行的距離為S2,由能量關系可知:
… ……………..1分
解得: … ……………..1分
所以:滑塊C恰好回到原來的位置,即滑塊C最后停在車板右端。…..1分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
高三 生物
命題校:北京宏志中學 2012年11月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0分,考試用時100 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第Ⅰ卷
第Ⅰ卷,共30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將所有答案填涂在機讀卡上。
1.下列哪組糖類物質能分別對應: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類 ②存在于葉綠體而不存在于線粒體中的糖類 ③存在于動物細胞而不存在于植物細胞中的糖類
A.核糖、脫氧核糖、乳糖? B.脫氧核糖、核糖、乳糖
C.核糖、葡萄糖、糖原 ? D.脫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2.下列關于組成細胞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并未發生改變
B.RNA與DNA的分子結構相似,由四種核苷酸組成,可以儲存遺傳信息
C.DNA分子堿基的特定排列順序,構成了DNA分子的特異性
D.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3.下列關于原核生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部分原核生物雖無線粒體,但能進行有氧呼吸
B.藍藻無葉綠體,但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C.乳酸菌沒有核膜、核仁,但能進行轉錄和翻譯
D.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4. “分子伴侶”是一類在細胞中能識別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疊的多肽,并與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結合,幫助這些多肽轉運、折疊或組裝,但其本身不參與最終產物的形成的蛋白質。根據所學知識推測“分子伴侶”主要存在于
A. 核糖體 B. 內質網 C. 高爾基體 D. 溶酶體
5.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是
A.真核細胞單位面積的核孔數目與細胞類型和代謝水平有關
B.變形蟲的伸縮泡能增加膜表面積與體積比,提高物質交換效率
C.草履蟲出現兩個細胞核,保證了正常的核質比,有利于生命活動正常進行
D.控制細胞器進行物質合成的基因,主要是通過核孔從細胞核到達細胞質的
6.下列有關細胞膜的信息交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不同細胞之間必須相互接觸才能傳遞信息 ②能在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物質都是激素
③高等植物細胞間的胞間連絲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④細胞間的信息交流與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有關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溶酶體具有細胞內消化功能,其內部水解酶的最適PH在5.0左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溶酶體內的水解酶是由核糖體合成的
B.溶酶體執行功能時伴隨其膜組分的更新
C.細胞質基質中的H+被轉運到溶酶體內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狀態下溶酶體對自身機體的細胞結構無分解作用
8.下圖表示某生物膜結構,圖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質,a、b、c、d表示物質跨膜的運輸方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是根毛細胞的細胞膜,通過中耕松土可促進a過程?
B.若是線粒體膜,b和c過程運輸的氣體分別是O2 、CO2??
C.若是癌細胞的細胞膜,則D物質會減少
D.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B的厚度變小,這說明B具有選擇透過性
9.鹽堿地中生活的某種植物,其細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種載體蛋白,能將細胞質中的逆濃度梯度運入液泡,降低對細胞質中酶的傷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進入液泡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
B. 進入液泡的過程體現液泡膜的選擇透過性
C. 該載體蛋白作用的結果不利于增強細胞吸水能力
D. 該載體蛋白作用的結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鹽性
10.下列圖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應曲線,②表示沒有酶催化的反應曲線,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確的圖解是
11.下面有關ATP的表述正確的是
A.動植物體內ADP轉化成ATP所需能量的來源是相同的
B.動植物體內ADP轉化成ATP的場所是相同的
C.動植物體細胞內ADP與ATP的轉化都是十分迅速的
D.動植物體細胞內ATP轉化為ADP釋放的能量用于完全相同的生命活動
12.美國生物學家馬古利斯,在她1970年出版的《真核細胞的起源》一書中提出“藍藻被真核細胞吞噬后經過共生能變成葉綠體”,這是解釋線粒體,葉綠體等細胞器的起源的一種學說,稱為內共生學說,以下各項敘述不能很好的支持該學說的是
A. 葉綠體DNA在大小、形態和結構等方面與藍藻相似
B. 葉綠體有雙層膜結構,其內膜的成分與藍藻細胞膜相似
C. 葉綠體中不含有藻藍素、藻紅素
D. 葉綠體與藍藻都具有類似的核糖體
13.下圖分別表示兩個自變量對光合速率的影響情況,除各圖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適范圍。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乙圖中d點與c點相比,相同時間內葉肉細胞中C5的生成較少
B.圖中M、N、P點的限制因素分別是CO2濃度、溫度、光照強度
C.丙圖中,隨著溫度的繼續升高,曲線走勢將穩定不變
D.甲圖中a點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葉綠體中色素的含量
14.下面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中產生氫的細胞器及氫的來源和用途的比較,其中正確的是
細胞器
來源
用途
葉綠體
水的分解
還原二氧化碳

葉綠體
水的分解
還原三碳化合物

線粒體
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
與氧結合生成水

線粒體
丙酮酸的分解
與氧結合生成水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5.某實驗小組在室溫下進行了酵母菌無氧呼吸的探究實驗(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氣泡是反應產生CO2的結果
B.試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無氧環境
C.若試管中的水換成冷水,氣泡 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轉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16.呼吸商(RQ)=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吸收的O2量。下圖是生物氧化分解葡萄糖過程中呼吸商與氧分壓的關系,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呼吸商越大,細胞呼吸產生的CO2越多
B.b點有氧呼吸強度大于a點
C.為延長水果的保存時間,最好將氧分壓調至c點
D.c點以后細胞呼吸強度不隨氧分壓變化而變化
17.與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相比,下列敘述中不是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顯著特點的是
A.染色體經過復制后精確均分到兩個子細胞中
B.中心體周圍發射出星射線
C.在細胞分裂末期,細胞縊裂成兩部分
D.在細胞分裂前期,兩組中心粒分別移向細胞兩極
18.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當生物進行減數分裂時,形成了Aab的精子,產生此種現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未分離的結果
B.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發生交叉互換的結果
C.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基因突變的結果
D.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未分裂的結果
19. 同種生物雌、雄個體生殖細胞形成過程的各階級中,DNA含量最多的是
A. 初級精(卵)母細胞 B. 卵細胞或極體
C. 次級精(卵)母細胞 D. 精細胞或精子
20.下列有關于細胞的敘述,哪項不正確
A.干細胞可以用來治療21三體綜合征 B.干細胞可以分化成多種細胞
C.胚胎和成體中都有干細胞的存在 D.干細胞可以增生更多干細胞
21.下列屬于細胞分化、衰老和癌變的共同表現是
A.新陳代謝速度減慢 B.細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C.遺傳物質和細胞功能發生改變 D.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
22.下列實例不屬于細胞凋亡的是
A.清除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 B.流感病毒感染導致呼吸道上皮細胞裂解死亡
C.成熟生物體中細胞的自然更新 D.人體內紅細胞的正常死亡
23.下面是4種限制酶所識別的DNA分子序列和剪切位點圖(↓表示剪切點、切出的斷面為黏性末端):限制酶1:——↓GATC—— 限制酶2:——CATG↓——;
限制酶3:——G↓GATCC—— 限制酶4:——CCGC↓GG——
請指出下列哪組表達正確
A.限制酶1和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B.在使用限制酶的同時還需要解旋酶
C.限制酶1、2、4識別的序列都是由4個脫氧核苷酸組成
D.限制酶1和2切出的DNA片段可通過T4DNA連接酶拼接
24.下列關于動物細胞培養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動物細胞培養的原理是基因選擇性表達
B. 雜交瘤細胞和骨髓瘤細胞可以在一個培養瓶中無限增殖
C. 分化程度高的細胞比分化程度低的細胞更容易培養
D. 動物細胞培養中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液的
25.培育草莓脫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術是
A.組織培養 B.細胞雜交 C.顯微注射 D.核移植
26.下列事實能體現細胞全能性的是
A.棉花根尖細胞經誘導形成幼苗 B.單細胞的DNA在體外大量擴增
C.動物雜交瘤細胞產生單克隆抗體 D.小鼠體細胞經誘導培育成小鼠
27.人的糖蛋白必須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合成,通過轉基因技術,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達的受體細胞是
A. 大腸桿菌 B. 酵母菌 C. 噬菌體 D. 質粒DNA
28.下列關于生物工程中常見的幾種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 DNA連接酶可把目的基因與載體的黏性末端的堿基黏合,形成重組DNA
B.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將一個DNA分子片段切成兩個片段需消耗兩個水分子
C. Taq酶是用PCR儀對DNA分子擴增過程中常用的一種耐高溫的DNA連接酶
D. 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植物細胞獲得原生質體,便于植物雜交育種
29. 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里克隆魚時,將魚的體細胞核植入雌魚去核的卵細胞中,這個卵細胞可培育為克隆魚,根據此例,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動物克隆技術原理的是
30.從土壤中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的實驗設計,下列流程正確的是
A.土壤取樣→梯度稀釋→稀釋涂布平板→挑選菌落
B.土壤取樣→選擇培養→稀釋涂布平板→挑選菌落
C.土壤取樣→梯度稀釋→選擇培養→挑選菌落
D.土壤取樣→梯度稀釋→稀釋涂布平板→選擇培養→挑選菌落
第Ⅱ卷
第Ⅱ卷(非選擇題)部分,31-36題,共50分,將所有答案填寫在答題紙上。
31(7分).圖為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括號內填標號,橫線上填名稱)。
(1)夏季白天此細胞能進行下列各項生命活動中的________。   
①光合作用 ②細胞呼吸 ③細胞增殖 ④信息交流
(2)若該細胞是西瓜果肉細胞,則色素主要存在于[ ]   。
將該細胞浸泡在質量濃度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現質壁分離,其原因是 (填代號)中的溶液濃度較小。K+是以 方式進入細胞,所需能量主要由 (填代號)提供,如用光學顯微鏡對其進行觀察,可用 進行活體染色。
(3)若將該細胞放入含3H標記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的營養液中進行組織培養,所形成的叢芽細胞中,含3H標記的細胞器有 (填代號)。
32.(10分)請回答下列有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問題。
(1)下圖是新鮮綠葉的四種光合色素在濾紙上分離的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新鮮綠葉的葉綠體中,所含的四種色素都能溶解在層析液中,其中 (填“甲”、“乙”、“丙”或“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②四種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 光;在提取光合色素時,向研缽中加入少許碳酸鈣的目的是 。
(2)下表為某同學探究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所做的實驗。據表可知,探究的影響
因素有 (答不全不得分)。要比較不同顏色的光對光合速率的影響,應選擇的容器標號是 。
容器
植物
部位
光質
溫度(℃)
O2增加量(mL/8小時)
1
天竺葵


22
120
2
天竺葵


22
15
3
天竺葵


22
-10
4
紫羅蘭


22
80
5
紫羅蘭


22
10
(3)圖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濃度適宜的條件下,溫度對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響。圖中實線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虛線表示呼吸作用速率。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分析圖甲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溫度的影響,其中與 作用有關的酶對高溫更為敏感。光反應階段產生的[H]和ATP用于暗反應中 過程。
若晝夜不停地光照,該植物生長的最適宜溫度約是 ;若溫度均保持在20℃的條件下,長時間每天交替進行12h光照、12h黑暗,該植物能否正常生長? 。
(4)據圖甲,在圖乙的坐標上畫出植物在15~45℃范圍內的凈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曲線。
33.(8分)右圖是基因型為 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雄性哺乳動物某器官組織切片示意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該圖是哺乳動物 (器官)中的組織切片示意圖,細胞②分裂結束后形成的細胞是 。(2)按分裂過程寫出圖中標號先后順序是 。(3)細胞①與細胞③相比較,除細胞大小外,圖中顯示還有
哪些明顯區別 、
。(4)通常情況下(無交叉互換),該動物的基因 A 和基因 a 的分離發生在 細胞。細胞③正常分裂結束后能產生 種基因型的細胞,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
34. (9分)尿素是一種重要的農業肥料,但若不經細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和數量繁多,同學們試圖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對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設計了以下實驗,并成功篩選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細菌(目的菌),培養基成分如表所示,實驗步驟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問題:
1.4g
2.1g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瓊脂
15g
將上述物質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到100mL
(1)此培養基能否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養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篩選到________,這種培養基從功能上屬于____培養基。
(3)“目的菌”生長所需的氮源來自培養基中的___________,其同化作用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圖是采用純化微生物培養的兩種接種方法接種后培養的效果圖。則獲得圖A效果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圖B效果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___,一同學在純化土壤中的細菌時,發現培養基上的菌落連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條即可)。
(5)在進行分離分解尿素的細菌實驗時,某同學從培養基上篩選出大約150個菌落,而其他同學只選擇出大約50個菌落,該同學的實驗結果產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號)
①由于土樣不同 ②由于培養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誤 ④沒有設置對照
35.(7分)棉鈴蟲是一種危害棉花的害蟲。我國科學工作者發現一種生活在棉鈴蟲消化道內的蘇云金桿菌能分泌一種毒蛋白使棉鈴蟲致死,而這種毒蛋白對人畜無害。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科學家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將毒蛋白基因轉入棉花植株并成功表達,棉鈴蟲吃了這種轉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會死亡。花粉管通道法是指:利用植物花粉萌發時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將毒蛋白基因送入胚囊,進而導入尚不具備細胞壁的合子或早期胚細胞,最終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種胚。此種方法的優點是操作簡便,省去了組培的復雜過程。
(1)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將毒蛋白基因導入棉花細胞,此過程是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驟中的第三步,即 。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要把目的基因整合到Ti質粒的T-DNA上,其原因是 。
(2)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可以將目的基因切下并連接到運載體上。限制酶可以識別特定的DNA序列,并切斷 鍵。下列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 種限制酶作用產生的。
(3)用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可以直接檢測毒蛋白,這種檢測方法稱為 。
也可在宏觀性狀水平檢測該目的基因是否表達,方法是 。已知轉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結合某些昆蟲腸上皮細胞表面的特異受體,使細胞膜穿孔,腸細胞裂解,昆蟲死亡。而該毒素蛋白對人類的風險相對較小,原因是人類腸上皮細胞 。
36.(9分)右圖是制備分泌抗X抗體的過程,根據圖解回答問題:
(1)給小鼠注射抗原的目的是 。
(2)在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之所以選用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是因為它們融合后的雜交瘤細胞具有 的特性。
(3)由圖中可看出,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運用了 和 的動物細胞工程技術手段,前者常用的誘導劑與植物原生質體融合不同的是 。
(4)動物細胞培養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等,與植物細胞培養基有所不同的是,還含有 。
(5)在動物細胞融合過程中,需要將所選取的組織細胞離散開,以利于細胞融合,可用
處理離體組織細胞使之分散開。
(6)圖中有兩次篩選過程,其中步驟④的目的是篩選出 ,
步驟⑤⑥的目的是篩選出 。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
高三 生物 參考答案
選擇題(每題1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B
D
D
D
D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C
D
B
A
A
A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A
D
A
A
B
B
C
B
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0分)
31.(7分)
(1)①②④
(2)[14]液泡(1分)  14 主動運輸 11 健那綠
(3)4、11
32. (10分)
(1)丁 藍紫光 防止在研磨時葉綠體中的色素受到破壞
(2)光質、植物的部位、植物的種類 1和2或4和5
(3)光合 C3的還原 30℃ 不能
(4)
33.(8分)
(1)睪丸 精細胞
(2)①→③→②
(3)①含有同源染色體③無同源染色體 ③染色體數目減半
(4)初級精母細胞(或 ① ) 1 AB 或ab 或 Ab 或aB
34.(9分)
(1)不能,因為缺少植物激素(或缺少植物需要的各種營養)???
(2)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細菌(目的菌)???選擇???????
(3)尿素???????????????異養型
(4)稀釋涂布平板法???????平板劃線法??????????
菌液濃度過高(或培養過程被雜菌污染,或用接種針劃下一區域前接種針沒有滅菌導致菌液沒有稀釋開,言之有理即可)???
(5)①②③
35.(7分)
(1)將重組DNA導入受體細胞 Ti質粒能將目的基因整合到棉花染色體上
(2)磷酸二酯鍵 4
(3)抗原-抗體雜交 讓害蟲吃棉花,觀察害蟲的生存狀態 表面無特異性受體
36. (9分)
(1)產生相應的(效應)B細胞
(2)既能體外無限增殖又能產生特異性抗體
(3)動物細胞融合 動物細胞培養 滅活病毒
(4)動物血清
(5)胰蛋白酶
(6)雜交瘤細胞 能產生特定抗體的細胞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
高三 英語
命題校:27中學 2012年11月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用時12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答題紙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第Ⅰ卷
第一部分:聽力理解(共三節,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道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聽完每段對話后,你將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你將聽一遍。
1. Why does the woman ask for leave?
A. Her grandmother is ill. B. Her grandmother was dead. C. She will visit her grandmother.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library. B. At a tea house. C. At a bookstore.
3.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now?
A. Go to sleep. B. Clean his room. C. Help his mother.
4.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soon?
A. Have a baby. B. Celebrate her birthday. C. Get married.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talkative. B. She missed the chance. C. She deserves the chance.
第二節(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聽下面4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道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5秒鐘的時間閱讀每小題。聽完后,每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你將聽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
6. What’ s the man’s favorite sport?
A. Tennis. B. Basketball. C. Football.
7. What will the woman do next?
A. Chat online. B. See a tennis game. C. Buy a ticket.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題。
8. When is homecoming held?
A. In summer. B. In fall. C. In winter.
9. Which is generally anticipated (預料, 預期) as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event of the school year?
A. The prom (畢業舞會) night. B. The holiday celebration. C. The homecoming celebration.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 How will the man go back?
A. By ship. B. By train. C. By air.
11. What will the man do this afternoon?
A. Visit the factory. B. Visit the showroom. C. Discuss the contract.
12. When will the man leave the day after tomorrow?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5題。
13. What does the landlord ask the woman to do?
A. To repair the dishwasher.
B. To pay the rent.
C. To move out of the apartment.
14. Why does the woman turn to the man for help?
A. To borrow some money from him.
B. To get some legal advice from him.
C. To ask him to find a new apartment for her.
15. When will the man meet the woman?
A. At 6:30 pm. B. At 7:00 pm. C. At 7:30 pm.
第三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聽下面一段對話,完成第16題至20題,每小題僅填寫一個詞。聽對話前,你將有20秒鐘的時間閱讀試題,聽完后你將有60秒鐘的作答時間。這段對話你將聽兩遍。
House Problems
Equipment
Problems
Request
_____16_____ machine
Leaking a little and beginning to get worse
_____17_____ right away
Cooker
Door
_____18_____
Repaired in the next couple of weeks
Windows
No _____ 19_____
_____20_____ light
Flickering (閃爍) quite badly
Replaced right away
第二部分:知識運用(共兩節,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21. ---Do you know if Linda is willing to take charge of the program?
---______, does it?
A. It takes no time B. It counts for nothing
C. It doesn’t hurt to ask D. It doesn’t make sense
22. ---You seem busy these days.
---Yes. I’m looking for a house. It’s really not easy to find ______ with a garden.
A. this B. one C. it D. that
23. Provide your doctor with a detailed medical history ______ he can give you the accurate treatment.
A. even if B. so that C. in case D. as though
24. Most of the telephone lines ______ in the hurricane last night, and so today 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get through to anybody.
A. destroyed B. had destroyed C. were destroyed D. had been destroyed
25. ______ valuable experience, he asked to be sent to remote areas.
A. To gain B. Gaining C. Gained D. Being gained
26. He is quite strange, for everything he does is opposite to ______ is considered normal behavior.
A. whether B. that C. what D. which
27. ---Do we have to wear our school uniforms tomorrow?
---I think so. We ______ the coming-of-age ceremony in the afternoon.
A. will be attending B. have attended C. attend D. attended
28. Most people go to the theatre not to see a play ______ plot is complicated, but to listen to brilliant dialogues between actors.
A. where B. what C. which D. whose
29. Though ______ to see us, the professor gave us a warm welcome.
A. surprising B. surprised C. was surprised D. being surprised
30. Sam remembered several occasions in the past ______ he had experienced a similar feeling.
A. what B. where C. which D. why
31. The heavy snow lasted for a week, ______ a serious traffic confusion in the whole area.
A. causing B. caused C. having caused D. being caused
32. The experiment has ______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any life on that planet, but it does not mean there is no life on other planets.
A. found out B. pointed out C. ruled out D. carried out
33. ---Have you seen my e-mail about our TESL project?
---Yes. Luckily I checked my e-mails yesterday. Normally I ______ my e-mail box for days.
A. haven’t opened B. don’t open C. hadn’t opened D. didn’t open
34. ---The weather has been very hot and dry.
---Yes. If it had rained even a drop, things would be much better now! And my vegetables ______.
A. wouldn’t die B. didn’t die C. hadn’t died D. wouldn’t have died
35. ---Let’s have a further talk.
---Sorry, I don’t have time to talk. My report is due on Friday and I am in a race _____ time.
A. over B. in C. on D. against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從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Jennifer walked into the hospital and shivered (寒顫). She did not like them because ___36___ were always so cold, and everything in them was so white. Unwillingly, she ___37___ her mother and father into her grandmother’s room. Up to her chin in blankets, her grandmother looked small and ___38___. Jennifer saw a tube in her grandmother’s arm and all types of machines beside her.
Her mother gently kissed her grandmother on the cheek, ___39___ Jennifer was afraid to get too close. Her grandmother smiled at her and ___40___ for her to come closer, and ___41___ Jennifer walked over and took her grandmother’s hand. “Hi, Sweetie,” whispered her grandmother. “Don’t be ___42___ by all these machines. It’s still me.”
The nurse came in to ___43___ on her grandmother. She used a thermometer to take her grandmother’s ___44___ and a stethoscope (聽診器) to listen to her heart. Jennifer found everything the nurse did for her grandmother extremely ___45___. She asked about the medical instruments, and the nurse ___46___ how they were used. Jennifer listened closely, examining each instrument carefully.
The nurse was really ___47___ toward her grandmother. She softened her pillows and made sure she was ___48___ comfortably. She supplied her with ___49___, food, and reading materials. Jennifer could see what a positive ___50___ the help had on her grandmother. She asked, “Do you enjoy being a nurse?” “Yes, I love taking care of people,” the nurse replied, “and I find it ___51___ to watch people get better. It’s exciting to be a part of all these different people’s lives.”
As the nurse left the room, Jennifer ___52___ at her grandmother and her parents. She was filled with excitement as she ___53___ herself attending Nursing School and learning to care for sick people. For the first time, she didn’t ___54___ being in a hospital. She was starting to like the smell and the white walls of the hospital. They were ___55___ of people trying to help other people.
36. A. patients B. hospitals C. doctors D. nurses
37. A. followed B. led C. showed D. invited
38. A. angry B. kind C. weak D. young
39. A. so B. or C. for D. but
40. A. headed B. longed C. gestured D. looked
41. A. rapidly B. immediately C. surprisingly D. hesitantly
42. A. frightened B. unsatisfied C. discouraged D. disappointed
43. A. visit B. call C. meet D. check
44. A. hand B. temperature C. blanket D. tube
45. A. meaningful B. interesting C. perfect D. useless
46. A. explained B. wondered C. learned D. promised
47. A. hopeful B. special C. attentive D. serious
48. A. recovering B. laying C. sitting D. resting
49. A. machines B. water C. pillows D. support
50. A. behavior B. effect C. attitude D. experience
51. A. tiresome B. painful C. rewarding D. amusing
52. A. stared B. laughed C. waved D. smiled
53. A. imagined B. found C. admitted D. enjoyed
54. A. mind B. escape C. forbid D. regret
55. A. signals B. signs C. marks D. images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兩節,40分)
第一節(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When milk arrived on the doorstep
When I was a boy growing up in New Jersey in the 1960s, we had a milkman delivering milk to our doorstep. His name was Mr. Basille. He wore a white cap and drove a white truck. As a 5-year-old boy, I couldn’t take my eyes off the coin changer fixed to his belt. He noticed this one day during a delivery and gave me a quarter out of his coin changer.
Of course, he delivered more than milk. There was cheese, eggs and so on. If we needed to change our order, my mother would pen a note --- “Please add a bottle of buttermilk next delivery” --- and place it in the box along with the empty bottles. And then, the buttermilk would magically appear.
All of this was about more than convenience. There existed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ies and their milkmen. Mr. Basille even had a key to our house, for those times when it was so cold outside that we put the box indoors, so that the milk wouldn’t freeze. And I remember Mr. Basille from time to time taking a break at our kitchen table, having a cup of tea and telling stories about his delivery.
There is sadly no home milk delivery today. Big companies allowed the production of cheaper milk, thus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milkmen to compete. Besides, milk is for sale everywhere, and it may just not have been practical to have a delivery service.
Recently, an old milk box in the countryside I saw brought back my childhood memories. I took it home and planted it on the back porch (門廊). Every so often my son’s friends will ask what it is. So I start telling stories of my boyhood, and of the milkman who brought us friendship along with his milk.
56. Mr Basille gave the boy a quarter out of his coin changer ________.
A. to show his magical power B. to pay for the delivery
C. to satisfy his curiosity D. to please his mother
57.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fact that the milkman had the key to the boy’s house?
A. He wanted to have tea there. B. He was a respectable person.
C. He was treated as a family member. D. He was fully trusted by the family.
58. Why does home milk delivery no longer exist?
A. Nobody wants to be a milkman now. B. It has been driven out of the market.
C. Its service is getting poor. D. It is forbidden by law.
59. Why did the author bring back home an old milk box?
A. He missed the good old days. B. He wanted to tell interesting stories.
C. He missed it for his milk bottles. D. He planted flowers in it.
B
An idea that started in Seattle’s public library has spread throughout America and beyond. The concept is simple: help to build a sense of community in a city by getting everyone to read the same book at the same time.
In addition to encouraging reading as a pursuit (追求) to be enjoyed by all, the program allows strangers to communicate by discussing the book on the bus, as well as promoting reading as an experience to be shared in families and schools. The idea came from Seattle librarian Nancy Pearl who launched (發起) the “If All of Seattle Read the Same Book” project in 1998. Her original program used author visits, study guides and book discussion groups to bring people together with a book, but the idea has since expanded to many other American cities, and even to Hong Kong.
In Chicago, the mayor (市長) appeared on television to announce the choice of To Kill a Mockingbird as the first book in the “One Book, One Chicago” program. As a result, reading clubs and neighborhood groups sprang up around the city. Across the US, stories emerged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reading to each other at night and strangers chatting away on the bus about plot and character.
The only problem arose in New York, where local readers could not decide on one book to represent the huge and diverse population. This may show that the idea works best in medium-sized cities or large towns, where a greater sense of unity (一致) can be achieved. Or it may show that New Yorkers rather missed the point, putting all their energy and passion into the choice of the book rather than discussion about a book itself.
Ultimately (最后) , as Nancy points out, the level of success is not measured by how many people read a book, but by how many people are enriched by the process, or have enjoyed speaking to someone with whom they would not otherwise have shared a word.
60.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project launched by Nancy?
A. To invite authors to guide readers. B. To encourage people to read and share.
C. To involve people in community service. D. To promote the friendship between cities.
6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re would the project be more easily carried out?
A. In large communities with little sense of unity.
B. In large cities where libraries are far from home.
C. In medium-sized cities with a diverse population.
D. In large towns where agreement can be quickly reached.
62. The underlined words “shared a word” in Paragraph 5 probably mean ________.
A. exchanged ideas with each other B. discussed the meaning of a word
C. gained life experience D. used the same language
63. According to Nancy, the degree of students of the project is judged by ________.
A. the careful selection of a proper book B.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the writers
C.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benefit from reading
D. the number of books that each person reads
C
In?business, there is a speed difference: I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ow important a firm’s leaders say speed is to their competitive (競爭的) strategy (策略) and how fast the company actually moves. The difference is important regardless of industry and company size. Companies fearful of losing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spend much time and money looking for ways to pick up the speed.
In our study of 343 businesses, the companies that chose to go, go, go to try to gain an edge ended up with lower sales and operating incomes than those that paused at key moments to make sure they were on the right track. What’s more, the firms that “slowed down to speed up” improved their top and bottom lines, averaging 40% higher sales and 52% higher operating incomes over a three-year period.
How did they disobey the laws of business physics, taking more time than competitors yet performing better? They thought differently about what “slower” and “faster” mean. Firms sometimes fail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perational speed (moving quickly) and strategic speed (reducing the time it takes to deliver value). Simply increasing the speed of production, for example, may be one way to try to reduce the speed difference. But that often leads to reduced value over time, in the form of lower-quality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our study, higher-performing companies with strategic speed always made changes when necessary. They became more open to ideas and discussion. They encouraged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they allowed time to look back and learn. By contrast (相比而言), performance suffered at firms that moved fast all the time, paid too much attention to improve efficiency, stuck to tested methods, didn’t develop team spirit among their employee, and had little time thinking about changes.
Strategic speed serves as a kind of leadership. Teams that regularly take time to get things right, rather than plough ahead full bore, are more successful in meeting their business goals. That kind of strategy must come from the top.
64. The underlined part “the laws of business physics” in Paragraph 3 means _________.
A. spending more time and performing worse B. spending more time and performing better
C. spending less time and performing worse D. spending less time and performing better
6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
A. How fast a firm moves depends on how big it is.
B. How competitive a firm is depends on what it produces.
C. Firms guided by strategic speed take time to make necessary changes.
D. Firms guided by operational speed take time to develop necessary team spirit.
66. Where c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Improve quality? Serve better B. Deliver value? Plough ahead
C. Reduce time? Move faster D. Need speed? Slow down
D
“Experience may possibly be the best teacher, but it is not a particularly good teacher.” You might think that Winston Churchill or perhaps Mark Twain spoke those words, but they actually come from James March, a professo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a pioneer in the field of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 For years March (possibly be wisest philosopher of management) has studied how humans think and act, and he continues to do so in his new book The Ambiguities of Experience.
He begins by reminding us of just how firmly we have been sticking to the idea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is respected;experience is sought;experience is explained.” The problem is that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involves (涉及) serious complications (復雜化), ones that are part of the nature of experience itself and which March discusses in the body of this book.
In one interesting part of book, for example, he turns a doubtful eye toward the use of stories a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our efforts to make stories interesting, he argues, we lose part of the complicated truth of things. He says “The more accurately (精確地) reality is presented, the less understandable the story, and the more understandable the story, the less realistic it is.”
Besides being a broadly knowledgeable researcher, March is also a poet, and his gift shines through in the depth of views he offers and the simple language he uses. Though the book is short, it is demanding: Don’t pick it up looking for quick, easy lessons. Rather, be ready to think deeply about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in work and life.
67. According to the text, James March is ________.
A. a poet who uses experience in his writing
B. a teacher who teachers story writing in university
C. a researcher who studies the way humans think and act
D. a professor who helps organizations make important decisions
68. According to James March, experience ________.
A. is overvalued B. is easy to explain
C. should be actively sought D. should be highly respected
6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Paragraph 3?
A. Experience makes stories more accurate.
B. Stories made interesting fail to fully present the truth.
C. The use of stories is the best way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D. Stories are easier to understand when reality is more accurately described.
70. What’s the purpose of this text?
A. To introduce a book. B. To describe a researcher.
C. To explain experiential learning. D. To discuss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
第二節(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Should Good Sportsmanship Be Taught in School?
Almost everyone feels that it is important for young people to win fairly and show respect toward others. Should good sportsmanship, then, be taught in school? Critics do not think so. _____71_____ Presented her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benefits of teaching sportsmanship.
Teaching good sportsmanship and having a positive attitude in activities like sports, class elections, and science fair competitions are critical to success in school. _____72_____ Acting calmly under pressure helps young adults succeed not only in sports but also in life.
_____73_____ A person cannot play by the rules if he or she does not understand what the rules are. Knowing the rules also applies to other activities. If students enter a science fair competition, for example, they must follow the guidelines. Those who know the rules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succeed. When students learn sportsmanship, they discover, how knowing the rules relates to achievement.
Good players become skilled at handling responsibility. When people accept responsibility, they achieve their best. Positive thinkers, moreover, influence others, especially those who are struggling with a problem. A gifted basketball player, for example, might teach skills to a less-talented player. Helping others rai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ntire team. The team, consequently, could reach new heights and set new records. _____74_____ Those who do not practice sportsmanship pass off responsibility. For them, if an opportunity is lost, it is someone else’s fault. When students participate on a team, they benefit by learning to accept responsibility, encourage others and own up to mistakes.
Sportsmanship is a winning idea. It must be taught in school. Students need direction to become “good sports”. Students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actions and will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others. As students enter the workforce, businesses benefit. The community also benefits because these students will someday become leaders. _____75_____
A. We need to educate students about how sportsmanship pays off for everyone.
B. However, the stronger argument favors teaching good sportsmanship.
C. Sports help young adults learn how to team up with others.
D. Good sportsmanship also means admitting mistakes.
E. Activities involving winning or losing can be tense.
F. It is natural that players should be eager to win.
G. Good team players know the rules of the game.
第Ⅱ卷
第四部分:書面表達(共兩節,35分)
第一節 情景作文(20分)
假設你是紅星中學高三一班的學生李華,請根據以下四幅圖的內容,為校刊《英語園地》寫一篇題為 “My Special Gift for Grandma” 的英文稿件,介紹你在寒假里用壓歲錢為奶奶購買手機,并教會奶奶使用手機的完整過程。詞數不少于60。稿件的開頭已給出。

(請將情景作文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
My Special Gift for Grandma
During winter vacation, I spent my lucky money on a special gift for Grandma.
第二節 開放作文(15分)
請根據下面提示,寫一篇短文。詞數不少于50。
In your spoken English class, your teacher shows you the following picture.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and explain how you understand it.
(請將開放作文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
東城區普通校11月聯考試卷
英語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聽力理解(共三節,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1. B 2. C 3. A 4. C 5. B
第二節(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6. B 7. A 8. B 9. A 10. C
11. A 12. B 13. C 14. B 15. A
第三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每小題1.5分。如出現拼寫錯誤不計分;出現大小寫、單復數錯誤扣0.5分;如每小題超過一個詞不計分。
16. Washing 17. Repaired 18. Broken 19. locks 20. Bathroom
第二部分:知識運用 (共兩節,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 (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21. C 22. B 23. B 24. C 25. A
26. C 27. A 28. D 29. B 30. B
31. A 32. C 33. B 34. D 35. D
第二節 完形填空 (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36. B 37. A 38. C 39. D 40. C
41. D 42. A 43. D 44. B 45. B
46. A 47. C 48. D 49. B 50. B
51. C 52. D 53. A 54. A 55. B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 (共兩節,40分)
第一節 (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56. C 57. D 58. B 59. A 60. B
61. D 62. A 63. C 64. D 65. C
66. D 67. C 68. A 69. B 70. A
第二節 (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71. B 72. E 73. G 74. D 75. A
第四部分:書面表達 (共兩節,35分)
第一節 情景作文(20分)
評分原則:
1. 本題總分為20分,按5個檔次給分(檔次參照高考評分標準)。
2. 評分時,先根據文章的內容和語言質量初步確定其檔次,然后以該檔次的要求來衡量,確定或調整檔次,最后給分。
3. 評分時應考慮:內容要點完整、詞匯和句式的多樣性及語言的準確性、上下文的連貫。
4. 拼寫、標點符號或書寫影響內容表達時,應視其影響程度予以考慮。英、美拼寫及詞匯用法均可接受。
5. 詞數少于60,從總分中減去1分。
內容要點:
1. 買手機 2. 教奶奶用手機 3. 奶奶打電話 4. 奶奶告訴鄰居
One possible version:
My Special Gift for Grandma
During winter vacation, I spent my lucky money on a special gift for Grandma. One Friday afternoon, I went to a cell phone store and chose a large button phone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niors. I gave it to Grandma when I came to visit her at the weekend. Upon receiving the phone, Grandma was very happy and eager to learn how to use it. I patiently explained all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she needed. Grandma learned carefully and wanted to have a try. With my help, she successfully called her friend. That afternoon Grandma proudly told the neighbors that she could make calls with the new phone I bought her. They all praised how thoughtful I was. (102 words)
第二節 開放作文(15分)
Possible versions:
立意:團結
As can be seen in the picture, some people are standing hand in hand, forming the shape of a heart. They are all smiling happily.
This picture conveys the message that sometimes we need to be united. There are basically two ways to accomplish things: working alone or working together with others. We are born with all kinds of ambitions, to conquer the world, for example. Yet very often we are awakened up by the plain fact that there are certain things we cannot accomplish alone.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for us to work in a united way. 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We should bear in mind that we cannot survive alone and frequently we need to unite with others to achieve our goal. (124 words)
立意:愛心傳遞
As can be seen in the picture, many children are standing merrily in a circle, hand in hand. The circle is heart-shaped.
This simple picture conveys a deep message that the world will be full of love when everybody passes their own love to others. Love is important for us. Just as the picture above, only when love is delivered from person to person can we sense each other’s trust, concern, warmth, friendship, etc, which are vital for everyone’s happiness.
In a word, if every one of us can devote a bit of love to others, our lives will be more beautiful. (100 words)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高三英語)
聽力原文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
高三 語文(學科)
命題校:54中學校 2012年11月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 分,考試用時150 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第Ⅰ卷
一、選擇題共5小題,每題3分,共15分。
1、下列詞語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躋身(jǐ) 亟待(jí) 獨辟蹊徑 穿流不息
B、尺牘(dú) 皈依(pàn) 白壁微瑕 流言蜚語
C、泯滅(mǐn) 付訖(qì) 再接再厲 滄海一粟
D、遏制(jié) 風靡(mǐ) 棉里藏針 嘔心瀝血
2、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⑴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重要 (素養/素質),口語交際是在一定的語言 (情境/環境)中相互傳遞信息,分享信息的過程。
⑵蘇軾擅長書法,他取法顏真卿,但能 (獨樹一幟/不落窠臼),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為“宋代四大家”。
⑶前不久,這里曾山洪 (暴發/爆發),致使公路堵塞,交通陷于癱瘓。
A、素養 情境 獨樹一幟 暴發 B、素養 情形 獨樹一幟 爆發
C、素質 情境 不落窠臼 爆發 D、素質 情形 不落窠臼 暴發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那是一張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合影,左邊是一位英俊儒雅的學者,右邊是一位柔美聰慧的莘莘學子。
B、周洪宇明白,商場如戰場,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由腰纏萬貫的富翁,變成一文不名的窮光蛋。
C、“東北二人轉”的很多節目曲辭通俗,形式活潑,常演不衰,真不愧為陽春白雪。
D、中國領土主權不能得到尊重,釣魚島局勢就不會一勞永逸。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世衛組織的放射專家一直在與日本當局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密切合作,對不斷變化的局勢進行監測與評估。
B、當她拍攝完這部影片的時候,好評如潮,然后宣布正式退出了演員生涯。
C、自從這一事件發生之后,他就開始主動參與社會災害性事故處理,化解風險,安定社會生活的責任。
D、上級領導為了嚴肅法紀,決定給他行政記過處分,并賠償部分經濟損失。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屈原,名平,戰國末期楚國人,他開創了詩歌從個人獨立創作到集體歌唱的新紀元,用楚辭的形式寫成了我國第一首政治抒情詩《離騷》。
B、賈誼,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為《吊屈原賦》。班固,東漢的史學家,修成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
C、辛棄疾和柳永都是宋代杰出詞人。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柳永是婉約派的代表,創作慢詞獨多。
D、元代雜劇(戲曲)作家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都是大都(北京)人,代表作分別是《竇娥冤》、《西廂記》和《漢宮秋》。

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金石錄〉后序》
李清照
余建中辛巳,始歸趙氏。時先君作禮部員外郎,丞相作禮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學作學生。趙、李族寒,素貧儉。每朔望謁告,出,質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果實,歸,相對展玩咀嚼,自謂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飯蔬衣練,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將,漸益堆積。丞相居政府,親舊或在館閣,多有亡詩逸史、魯壁汲冢所未見之書。遂盡力傳寫,浸覺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見古今名人書畫,三代奇器,亦復脫衣市易。嘗記崇寧間,有人持徐熙《牡丹圖》,求錢二十萬。當時雖貴家子弟,求二十萬錢,豈易得耶?留信宿,計無所出而還之。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
后屏居鄉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連守兩郡,竭其俸入,以事鉛槧。每獲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簽題。得書、畫、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故能紙札精致,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憂患志窮而不屈。余性不耐,始謀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涂金刺繡之具。與書史百家,字不劊╳án損失)缺,本不訛謬者,輒市之,儲作副本。自來家傳《周易》、《左氏傳》,故兩家者流,文字最備。于是幾案羅列,枕席枕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
嗚呼,余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區區記其終始者,亦欲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紹興二年、玄黓歲壯月朔甲寅,易安室題。 ——選自呂無黨抄本《金石錄》,參校李文《漱玉集》(有刪節)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始歸趙氏 歸:嫁
B、亦復脫衣市易 市:購買
C、余性不耐 耐:忍耐
D、人亡弓,人得之 得:為……得意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自謂葛天氏之民也 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B、計無所出而還之 故雖處憂患志窮而不屈
C、竭其俸入,以事鉛槧 以中否角勝負
D、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所以區區記其終始者
8、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明誠)歸,相對展玩咀嚼
B、日就月將,(古文奇字)漸益堆積
C、本不訛謬者,(書史百家)輒市之
D、于是(于)幾案羅列(之)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因有親朋故友在收藏圖書,編修國史的部門任職,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婦能接觸到許多散軼的珍貴圖書。
B、李清照夫婦家庭雖寒貧,但是如果遇到名人的書畫或者古董,往往都會買下來,用衣服包裹拿回家賞玩。
C、李清照記憶力非常出眾,經常以此和丈夫比試來決定喝茶先后。
D、作者在三十四年中,經歷了無數打擊,其間悲痛可想而知,但作者卻能平常心看待,著實不易!

第Ⅱ卷
三、本大題共28分。
10、李清照專心金石字畫,“樂在聲色狗馬之上”,請從文言文《〈金石錄〉后序》中舉一例說明什么是李清照的“金石之樂”,并聯系實際談談你的認識。(200字左右)(15分)



11、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5分)
仲 由 字 子 路 卞 人 也 子 路 性 鄙 好 勇 力 志 伉 直 冠 雄 雞 佩 豭 豚 陵 暴 孔 子 孔 子 設 禮 稍 誘 子 路 子 路 后 儒 服 委 質 因 門 人 請 為 弟 子 。
(取材于《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12、在橫線處寫出詩文原句。(十選八,每題1分,共8分)
①細草微風岸, 。(杜甫《旅夜書懷》)
② ,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③ ,如泣如訴。(蘇軾《前赤壁賦》)
④遙想公瑾當年,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⑤四十三年,望中猶記,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⑥雁陣驚寒, 。(王勃《滕王閣序》)
⑦ ,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⑧位卑則足羞, 。(韓愈《師說》)
⑨ ,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⑩ ,身登青云梯。(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四、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共7分)
浣溪沙
蘇軾
慚愧今年二麥豐,千畦細浪舞晴空。化工馀力染夭紅。
歸去山公應倒載,闌街拍手笑兒童。甚時名作錦薰籠。
【注】本詩是元豐元年蘇軾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二麥:指大麥和小麥。錦薰籠:指瑞香花的別稱。
13、“千畦細浪舞晴空”一句的“舞”有什么表達效果?請結合詩句簡析。(4分)
14、在詞中詩人是怎樣描寫瑞香花的?這樣寫有何用意?(3分)
五、實用類文本閱讀(共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題。
山水逸韻
謝靈運在政治上無法有所作為,在文學創作方面卻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作為世家大族的子弟,他本來有在政治、文學藝術等多方面發展的可能性。他的世資,可以使他“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他作為士族子弟所受到的良好的文學藝術教育,又使他具備了成為文學家的基本條件。但是他的前輩如謝安、謝玄生逢士族鼎盛時期,其政治才能有充分施展的機會,所以在政治上大展宏圖,成為著名的政治家兼文人。而謝靈運所處的時期,正是皇權與士族政治斗爭的膠著時期,且士族的權力不斷受到削弱,地位日漸下降。所以謝靈運無法踵武前輩,成為政治上的風云人物。在此情況下,謝靈運的文學才能得到迅速發揮,賦山吟水,成為著名的山水詩祖。
謝靈運一生著述頗豐,無論詩、賦、書畫乃至佛經的翻譯,都值得稱道。他的詩至今能看到的有九十多首。可以分為四類:感懷詩、山水詩、佛理玄理詩和應制應酬詩。后兩類詩歌藝術成就不大,大部分詩還沒有脫離“平典似道德論”的格局,如“若乘四等觀,永撥三界苦”(《過瞿溪石室飯僧》),與玄言詩并沒有什么區別。謝靈運在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是他對山水詩的寫作與創新。謝靈運山水詩的內容相當復雜,折射著他個人的人生境遇、文學才華和宗教修養。他的山水詩還沒有脫盡前代玄言詩的影響,他的詩常常是在鮮麗清新的景物描寫之后,綴上一個玄言的尾巴。傳世的名篇,往往都是風景刻畫、情感抒發和哲理表達三種成分同時具備,如《野鴻詩的》所說:“康樂于漢魏外,別開蹊徑,舒情綴景,暢達理旨。三者兼長,洵堪睥睨一世。”他的名篇《登永嘉綠嶂山詩》,景物描寫十分精彩,但與抒懷之間的轉折較為生硬,哲理游離于景物之外,形成“敘事——寫景——說理”的結構模式。
謝靈運寫山水詩,一是受士族家庭傳統的影響,鐘愛自然山水,把流連山水視為個人作為士族文人的風流韻致,所以無論是旅途、外任,還是回致故鄉,都把山水之旅作為個人生活的重要部分。但除此之外,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以劉裕為代表的劉宋皇權對世家大族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來自皇權的壓制和打擊,令謝靈運的政治抱負屢屢遭受打擊。在此情況下,他不得不把目光轉向大自然,用縱情山水排遣心中的郁悒苦悶;同時又用山水自然來對抗朝廷,作為對朝廷的一種消極的反抗形式。正因為謝靈運是基于這種心理所寫的山水詩,所以他的山水中所反映的思想情緒就與一般的山水有些異樣。山水詩中既以真情實筆描繪大自然之美,并對這種自然之美,表現出由衷的贊嘆;同時,在山水詩中,他又不斷地檢討人生,嘮叨他對仕途生活的厭倦,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對照謝靈運既沉浮于仕途,又沉湎于山水的一生,不難看出,謝靈運山水中的這種特殊的山水與玄理情思雜糅而又截然兩截兒的現象,實出自謝靈運內心的矛盾。他在意仕途是真實的,他眷戀山水也是真實的。然而由于士族的政治地位已不同于東晉,所以他無法像他的先人那樣或隱于東山,起而大濟蒼生;或大濟蒼生之后,再去歸隱;或政治上青云得志,而又得山水暢神適性。他政治上的前途受阻,流連山水實不得已,所以就要用山水弄些喧囂,弄出些事件,做出來給人們看,少了些真正的淡泊與平靜。
與魏晉古詩的渾融一體不同,謝靈運的詩多有秀詞佳句,如“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春晚綠秀野,巖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白云抱幽石,綠筿媚清蓮”(《過始寧墅》),“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還湖中作》),“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巖下云方合,花上露猶泫”(《從斤竹澗越嶺溪行》)。等等,可以看出謝靈運對自然景物的細致觀察和對聲、色、形動靜姿態的刻意描繪。精心錘煉,大量采用駢偶對句來達到對比和諧的審美效果。
謝靈運的詩歌,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就詩歌抒發思想情感的深厚功力而言,還比不上阮籍、陶淵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者本人的思想境界達到的層次,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如黃節先生所說:“康樂未忘華胄……其詩雖工,其于感發人心,不若嗣宗為至。”(《阮步兵詠懷詩注·自敘》)優秀的作品關乎偉大的人格,詩之工拙也是如此。但謝靈運在古代詩歌中,別開境界,開山水詩派。他調動多種藝術手段、刻畫山水藝術形象,為后世詩歌創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注】阮籍,三國魏詩人。字嗣宗。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謝靈運的詩以山水詩和玄理詩成就較大,別的詩則沒有脫離前人的窠臼。
B、謝康樂對山水詩的創新之處,在于形成了“敘事——寫景——說理”的結構模式,“舒情綴景,暢達理旨”。
C、受到了種種政治的壓制,謝靈運無法實現政治理想,轉而寄情山水。
D、魏晉的古詩內容充實,謝靈運的詩則多秀詞佳句。相較而言,還是后者成就較高,為后世的山水詩創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16、請歸納謝靈運能夠在文學創作方面做出杰出貢獻的原因。(4分)

17.文中黃節先生評論謝靈運“未忘華胄……其詩雖工,其于感發人心,不若嗣宗為至”。結合全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5分)


六、文學類文本閱讀(共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叩擊莊園大門
卡夫卡
那是夏日炎炎的一天。我和我的妹妹在回家的路上經過一座莊園的大門。我不知道,她是故意地敲門,還是由于心不在焉,還是僅只用拳頭威脅它一下,壓根兒就沒有敲。離莊園數百步遠的地方,在向左轉的公路旁邊,出現一個村莊。我們不熟悉它,但是,就在我們走過第一幢房子之后,看到有人走了出來,他們友好地或告誡地向我們招手示意,自己卻驚恐萬狀,嚇得彎下了腰。他們指著我們剛才經過的那個莊園,提醒我們敲擊大門的事。莊園主們將要控告我們,調查馬上就會開始。我非常冷靜,還安慰我的妹妹。也許她根本就沒敲,即使敲了,世上沒有一處地方會因此傳訊她。我試圖向我們周圍的人們說明情況,他們傾聽著,但不作出判斷。后來,他們告訴我,不僅我的妹妹,就連作為兄長的我,也將受到指控。我點頭微笑。我們大家回頭向莊園看去,如同觀察遠方的一團煙云,等待火焰從中出現。果然,不久我們就看到一群騎兵策馬馳入敞開的大門;塵土飛揚,掩蓋了一切,只見他們長矛的尖端閃閃發光。這支隊伍剛剛消失在莊園里,就又調轉馬頭,直奔我們而來。我催促妹妹趕緊離開,由我獨自澄清一切。她拒絕讓我獨自一人留下。我告訴她,她至少應該換換衣裳,以便穿著更好的衣服去面見這些先生。她終于聽我話,便動身回家,踏上遙遠的歸途。騎兵們已經到了我們跟前,他們就從馬上垂問我的妹妹。她眼下不在這兒,我憂心忡忡地回答道,但過一會兒她就會來。對我的回答,他們幾乎無動于衷;最重要的看來是他們已經找到了我。他們當中為首的是兩位先生:一位法官,這是個機靈的年輕人,和他的沉默寡言的助手,名叫阿斯曼,他們要我走進一家農舍。我一邊搖頭,一邊推了推褲背帶,在這些先生銳利的目光監視下,慢慢開始行走。我還幾乎相信,只要說一句話,就足以把我這個城里人從這些農民手里解救出來。甚至還讓他們尊敬我。可是,當我跨過這家農舍的門檻的時候,法官已經搶先一步,在屋里等著我,并對我說:“我很同情你。”毫無疑問,他這樣說,不是指我目前的處境,而是指我即將遇到的麻煩。這家農舍看上去更像一間牢房,而不像一家農舍。由大石塊鋪成的地面,昏暗和毫無裝飾的墻壁,在房子某處的墻上,還嵌著一個鐵環,房屋正中,是某種半像木板床,半像手術臺的東西。
除了監獄里的空氣,我還能品嘗到別的空氣嗎?這是個大問題,或者更確切地說,只要我還有出獄的希望,興許能品嘗到別的空氣。(洪天富 譯)
18.請梳理文章的情節脈絡。(4分)
我和妹妹回家時經過莊園大門;
;3) ;
;5) 。
19.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
(1) 不久我們就看到一群騎兵策馬馳入敞開的大門;塵土飛揚,掩蓋了一切,只見他們長矛的尖端閃閃發光。(3分)
(2) 除了監獄里的空氣,我還能品嘗到別的空氣嗎? (3分)
20、這個小說給了你什么啟示?請簡要說明。(5分)
七、作文(60分)
當嫩芽出土,當古樹倒下,當大河東流,當夕陽西下,當時光難再,當故土遠離,當親友分別,當美好的事物在我們面前消散,當丑惡的事物在我們眼中敗亡……總會讓人凝望他們的背影,目送他們,思考自身。
請以“目送 ”為題目,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東城區普通校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聯考試卷答題紙
高三 語文(學科)
命題校:54中學校 2012年11月
第Ⅰ卷
1
2
3
4
5
6
7
8
9

第Ⅱ卷
三、本大題共28分。
10、李清照專心金石字畫,“樂在聲色狗馬之上”,請從文言文《〈金石錄〉后序》中舉一例說明什么是李清照的“金石之樂”,并聯系實際談談你的認識。(200字左右)(15分)



11、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5分)
仲 由 字 子 路 卞 人 也 子 路 性 鄙 好 勇 力 志 伉 直 冠 雄 雞 佩 豭 豚 陵 暴 孔 子 孔 子 設 禮 稍 誘 子 路 子 路 后 儒 服 委 質 因 門 人 請 為 弟 子 。
(取材于《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12、在橫線處寫出詩文原句。(十選八,每題1分,共8分)
①細草微風岸, 。(杜甫《旅夜書懷》)
② ,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③ ,如泣如訴。(蘇軾《前赤壁賦》)
④遙想公瑾當年,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⑤四十三年,望中猶記,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⑥雁陣驚寒, 。(王勃《滕王閣序》)
⑦ ,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⑧位卑則足羞, 。(韓愈《師說》)
⑨ ,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⑩ ,身登青云梯。(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四、(共7分)
13、(4分)
答:

14、(3分)
答:

五、(共13分)
15、(4分)( )
16、(4分)
答:

17、(5分)
答:

六、(共15分)
18、(4分)
2) ;3) ;
;5) 。
19、(6分)
答:(1)(3分)

(2)(3分)

20、(5分)
答:


七、作文(60分)















800字



參考答案
一、1、C(A躋jǐ-jī,穿-川;B皈pàn-guī,壁-璧;D遏jié-è,棉-綿)
2、A(素養:修習涵養。 也有平素所供養的意思。是形容一個人的行為道德的詞語。素質:心理學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點。也指人與生俱來的以及通過后天培養,塑造,鍛煉而獲得的身體上和人格上的性質特點。
獨樹一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制造出獨特的風格、主張,自成一家。
不落窠臼:窠臼:比喻老套子,舊框框。比喻文章或藝術等有獨創風格,不落伍。
暴發和爆發:爆發比喻像彈藥爆炸一樣突然、迅速地發生,適用范圍比較廣,如巨大的聲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現;暴發側重來得突然而猛烈,適用范圍較窄,多與和水相關的事物相連,如山洪、洪水等。
3、B(莘莘學子:眾多的學生。(表示眾多,不能指具體的一個或多個);
一文不名:名:占有。一個錢都沒有。形容非常貧困。
陽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一勞永逸:意思是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后就不再費事了。常用于形容一次把事情做好,以后就不用再做。)
4、A(B主語缺失。“退出“無主語。C雜糅。(擔負)……責任。D主謂不當。上級領導……賠償損失。)
5、A(從集體歌唱到個人獨立創作)
6、D(得:得到)
7、A(A的/的;B表承接/表轉折;C表目的/用;D多么/代收藏的事)
8、C(應為李清照)
9、B(“用衣服包裹拿回家賞玩”文中無據)
10.略
11.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5分)
仲 由 字 子 路/ 卞 人 也 /子 路 性 鄙/ 好 勇 力 /志 伉 直 /冠 雄 雞 /佩 豭 豚 /陵 暴 孔 子 /孔 子 設 禮 稍 誘 子 路 /子 路 后 儒 服 委 質/ 因 門 人 請 為 弟 子 。
(取材于《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12.在橫線處寫出詩文原句。(十選八,每題1分,共8分)
①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杜甫《旅夜書懷》)
②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③ 如怨如慕 ,如泣如訴。(蘇軾《前赤壁賦》)
④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⑤四十三年,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⑥雁陣驚寒, 聲斷衡陽之浦 。(王勃《滕王閣序》)
⑦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⑧位卑則足羞, 官盛則近諛 。(韓愈《師說》)
⑨ 羈鳥戀舊林 ,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⑩ 腳著謝公屐 ,身登青云梯。(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13. “千畦細浪舞晴空”一句的“舞”,用擬人手法(1分),描寫大片麥浪在晴空下翻滾的場景,顯示麥子的生勢挺拔(1分),表達了作者對眼前豐收景象的喜悅心情(1分),也表現出作者對農事的關心(1分)。
14. 詩人用描寫瑞香花花色夭紅,氣如薰香(1分),流露出對花的喜愛和賞花的歡愉之
情(1分),用對花的贊美襯托豐收的喜悅(1分)。
15、C(A、“沒有脫離”和原文“大部分詩”相悖;B、形成“結構模式”的只是一首詩;D、“魏晉古詩內容充實”不符合原文,與謝詩的高下之分也屬于無據。)
16、謝靈運能夠在文學創作方面做出杰出貢獻的原因:
良好的文學藝術教育(“作為士族子弟所受到的良好的文學藝術教育,又使他具備了成為文學家的基本條件”)(1分)
政治上的失意(“士族的權力不斷受到削弱,地位日漸下降。所以謝靈運無法踵武前輩,成為政治上的風云人物。”)(1分)
很高的文學才華和宗教修養(2分)
17、
謝靈運對自然景物的細致觀察和對聲、色、形動靜姿態的刻意描繪。精心錘煉,大量采用駢偶對句來達到對比和諧的審美效果。在古代詩歌中,別開境界,開山水詩派。(2分)
他在意仕途,當政治上的前途受阻,就流連山水詩,但是出于不得已,所以比阮籍少了些真正的淡泊與平靜。(3分)
18、請梳理文章第一段的情節脈絡。(4分)
我和妹妹回家時經過莊園大門;
莊園主們要對我們提出控告;
騎兵捉拿我們;
我說服妹妹逃回家去;
我被法官帶到了農舍里。
19.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
(1) 不久我們就看到一群騎兵策馬馳入敞開的大門;塵土飛揚,掩蓋了一切,只見他們長矛的尖端閃閃發光。(3分)
作者用“不久,策馬馳入”顯示騎兵維持莊園主利益的速度之快(1分);“塵土掩蓋了一切”,“長矛的尖端閃閃發光”,顯示騎兵的威武跋扈,使人畏懼(1分);表現出社會法制的混沌黑暗(1分)。
(2) 除了監獄里的空氣,我還能品嘗到別的空氣嗎? (3分)
反問的修辭手法(1分),強調“我”被帶到莊園之后,預料釋放無望,產生的憤怒和絕望(1分)。表現了小人物在強大無理的社會機器面前的無能為力(1分)。
20、這個小說給了你什么啟示?請簡要說明。(5分)
參考:1、危急關頭對妹妹的機智保護;面對危難,勇于面對承擔。
2、無心的小錯誤可能導致極嚴重后果,得不償失。應該盡量謹慎小心,學會保護自己。
3、如果社會中的不公平現象存在,那么人權就很難保證。
七、作文(60分)
標準請參看高考評分細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市| 江山市| 富阳市| 景洪市| 思茅市| 安溪县| 盘山县| 中山市| 刚察县| 宝山区| 新宁县| 临夏市| 元朗区| 奎屯市| 贵定县| 平潭县| 藁城市| 临桂县| 新安县| 伊宁市| 长沙市| 漾濞| 芜湖县| 湘潭市| 两当县| 江西省| 合川市| 开阳县| 鄯善县| 潞城市| 调兵山市| 怀集县| 黔西县| 石阡县| 彰化市| 吴堡县| 北流市| 峨边| 衡阳县| 祁连县|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