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Cl:35.5 Fe:56 Ba:137 Pd:106 Cu:64一、選擇題(共48分)。1.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主要工具,是國際通用的化學語言。下列有關表述中正確的是( )A、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B、HCl的電子式為:C、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D、S2Cl2結構與H2O2相似,其結構式為: Cl—S—S—Cl2、如圖所示,兩圓圈相交的陰影部分表示圓圈內物質相互發生的反應,其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但水既不作氧化劑也不作還原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設NA為阿佛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22.4L氯氣與足量鎂粉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 NAB.常溫常壓下,7.0g乙烯與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氫原子的數目為NAC.50mL 18.4mol/L濃硫酸與足量銅微熱反應,生成SO2分子數目為0.46NAD.某密閉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轉移電子的數目為0.6NA4、右圖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關于A~C七種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E、F、G形成的單質中都含有共價鍵B、形成的簡單陰離子半徑:C、B、C、D三種元素的氫化物的穩定性依次減弱D、A、B、E的氫化物都能跟HNO3發生化合反應5、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NH4+、Ba2+、Cl-、NO-3 B.K+、AlO2-、Cl-、SO42-C.Ca2+、Mg2+、NO3-、HCO3- D.Na+、Cl-、CO32-、SO32-6、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A.硫酸鋁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 Al3++3OH-= Al(OH)3↓B.碳酸鈉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2 +CO32-= CaCO3↓+2OH-C.冷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氯氣 Cl2+2OH-= ClO-+Cl-+H2OD.Ca(ClO)2溶液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硫氣體:ClO- + SO2 + H2O == HClO + HSO3-7、有時候,將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拆開寫成兩個“半反應”。下面是一個“半反應”式:MnO+____H++____e-——____Mn2++____H2O該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化學計量數是( )A.1,8,4,1,4 B.2,16,5,2,8C.1,6,5,1,3 D.1,8,5,1,48.著名化學家付鷹說:“化學是實驗的科學,只有實驗才是最高法庭”。下列實驗裝置圖操作正確的是 ( )9、反應A+B→C(△H<0)分兩步進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總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是( )A B C D 10、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 )A. 把SO2通入品紅試液,可驗證SO2水溶液的酸性B. 構成如圖所示裝置時,鹽橋中的K+移向ZnSO4溶液C.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定容時俯視容量瓶的刻度線,會使所配溶液的濃度偏低D. 已知:4NH3 (g) + 3O2 (g) ?2N2 (g) + 6H2O (l) ΔH1 N2 (g) + O2 (g) 2NO (g) ΔH2則4NH3 (g) +5O2 (g) 4NO (g) + 6H2O (l)??? ΔH3=ΔH1+2ΔH211、某同學設計下列方法對A鹽的水溶液進行鑒定:由此得出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D溶液中存在Fe(SCN)3 B.濾液C中有Fe3+C.B為AgBr D.A一定是FeBr212、已知:2CO(g)+O2(g) = 2CO2(g) ΔH = -566 kJ·mol-1Na2O2(s)+CO2(g) =Na2CO3(s)+ O2(g) ΔH = -226 kJ·mol-1 根據以上熱化學方程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4g CO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為28.3kJB.CO(g)+Na2O2(s)=Na2CO3(s) ΔH = -509kJ·mol-1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kJ·mol-1 D.CO2(g)與Na2O2(s)反應放出226kJ熱量時,電子轉移為2×6.02×102313. 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反應開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158mol/(Ls)B.反應開始到10s,X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少了0.79mol/LC.反應開始到10s時,Y的轉化率為79.0%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X(g)+Y(g)Z(g)14. 常溫下,往5%的H2O2溶液中滴加2~3滴FeCl3溶液,可發生如下兩個反應:① 2Fe3++H2O2===2Fe2++O2↑+2H+ ② 2Fe2++H2O2+2H+===2Fe3++2H2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Fe3+在反應①中作氧化劑,在反應②中為氧化產物B.若生成標準狀況下22.4 L O2,則整個過程中轉移電子總數為2 molC.在H2O2分解過程中,溶液的pH逐漸減小D.在工業生產H2O2過程中要嚴格避免混入Fe3+15.右圖1為甲烷和O2構成的燃料電池示意圖,電解質為KOH溶液,圖2為電解AlCl3溶液的裝置,電極材料均為石墨。用該裝置進行實驗,反應開始后觀察到x電極附近出現白色沉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1、圖2中電解質溶液的pH均增大B. 圖2中電解AlCl3溶液的總反應為2Cl-+2H2O=Cl2↑+H2↑+2OH-C. A處通入的氣體為CH4,電極反應式為CH4+10OH--8e-===CO+7H2OD. 燃料電池內部OH-向a極移動,電解池中Cl-向x極移動16、近年來,我國儲氫碳納米管研究獲重大進展,電弧法合成的碳納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納米顆粒生成。這種碳納米顆粒可用氧化氣化法提純。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其中a、b、c、d、e 、f為反應的系數):a C + b Cr2O72- + c H+ = d CO2↑ + e Cr3+ + f H2O。有關上述反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當a = 3時,e = 2 B、反應中既可用稀硫酸又可用濃硝酸酸化C、系數b、c、e有如下關系:3e = 2b + cD、若產生11 g氣體物質,則有6.02×1023個電子發生轉移填空17、(14分)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屬元素,Y、Z是非金屬元素。(1)W、X各自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可以反應生鹽和水,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W與Y 可形成化合物W2Y,該化合物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3)X的硝酸鹽水溶液顯_____________性,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Y的低價氧化物通入Z單質的水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比較Y、Z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6)W、X、Y、Z四種元素簡單離子的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Z的最高價氧化物為無色液體,0.25 mol該物質與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種稀溶液,并放出QkJ的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0分)已知:A、C、D是常見的氣體單質,D為黃綠色,F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極易溶于水,且液態常做致冷劑,G經常用作化學肥料。 (1)寫出化學式F ,(2)鑒定G中陽離子的實驗方法和現象____________;(3)工業上電解B溶液制得一系列化工原料,寫出其電解的總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4)D單質和E溶液反應,生成一種常見的消毒劑和漂白劑的有效成分,寫出D+E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和④的離子方程式 。19、(14分)(1)在298K時,1molCH4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水,放出熱量1558.3 kJ。寫出該反應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2)設計一個燃料電池:用氫氧化鉀溶液作電解質溶液,多孔石墨做電極,在電極上分別通入乙烷和氧氣。通入乙烷氣體的電極應為 極(填寫“正”或“負”),該電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是 (填字母代號)。a. 2C2H6 -14 e-+7O2=== 4CO2 + 6 H2O b. C2H6 -14 e-+ 18 OH- === 2 CO32- + 12 H2Oc. O2+ 2H2O + 4 e-=== 4OH- d. O2- 4 e-+ 4H+ === 2H2O(3)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中,石墨棒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如果起始時盛有1000mL pH=5的硫酸銅溶液(25℃,CuSO4足量),一段時間后溶液的pH變為1,此時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若要使溶液恢復到起始濃度(溫度不變,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可向溶液中加入 (填物質名稱),其質量約為 。(4)若電解含有0.04molCuSO4和0.04molNaCl的混合溶液400ml,當陽極產生的氣體672 mL(標準狀況下)時,溶液的pH = (假設電解后溶液體積不變)。 20.(14分)氨的催化氧化是工業制取硝酸的重要反應,某興趣小組用下圖裝置探究.氨催化氧化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加熱玻璃管2一段時間后,擠壓1中打氣球鼓入空氣,觀察到2中物質呈紅熱狀態;停止加熱后仍能保持紅熱,該反應是________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3)為保證在裝置4中觀察到紅棕色氣體,裝置3應裝入_________;若取消3,在4中僅觀察到大量白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為實現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裝置5替換裝置_________(填裝置代號);化合物X為_________(只寫一種),Na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25小題,共50分)1、“(中國政制)達臻‘文明’一途,實因歸功于西周的創制……西周政治里顯然有深厚的貴族色彩,而‘共主’名義下的地方分權體制……與秦統一以后的君主‘獨制’格局涇渭分明。”(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下列對材料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A、“西周的創制”主要指實行分封制 B、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保持“貴族色彩”C、“共主”指西周實現了權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權體制”指地方有較大自主權2、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古代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之一。表1為秦至唐末宣城地方行政建制的發展演變過程,這一演變過程反映了( )表1朝代建置名稱歷史沿革地方體制秦設鄣郡以郡轄縣,地方行政為兩級制。漢設丹陽郡公元前109年改鄣郡為丹陽郡,轄縣十七。公元139年分設宣城郡。西漢郡國并行。東漢形成“州—郡—縣”三級制。唐設置宣州武德三年(620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州。領縣九。形成了道、州、縣三級制。A.古代宣城一直以丹陽命名 B.從秦至唐末中央集權不斷強化 C.古代地方體制決策中的矛盾與困惑 D.古代政治制度變化無常與曲折反復3、“大抵歐洲各國政治,悉根源于羅馬舊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羅馬,猶中國學者必首推周秦”。羅馬法中確立了許多原則,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圍內權利平等原則、契約自由原則,財產權不受限制原則,遺囑自由原則,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訴訟中的不告不理原則,等等。這些原則(??? )。A、 僅僅適用于羅馬公民范圍 B、主要體現了羅馬平民要求C、以經濟利益為唯一衡量依據 D、具有超越時空的借鑒價值4、美國的“分權制衡”原則,不僅體現在中央政府內部,而且在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上也有體現。從表2中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有(??? )。表2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權力最高立法、行政、司法機關;統一聯邦憲法,全國范圍適用;國際交往主體;不能任命、臨督、考核州官員或其施政行為有立法、行政、司法機關;本州憲法、法律,與聯邦憲法相抵觸時無效。不干涉聯邦事務A、美國的國家結構是邦聯制 B、美國是中央集權制國家C、涉及全國性事務的權力都賦予聯邦政府 D、州政府與聯邦政府分享的政治權力相當5、中國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墻及城墻所包圍的地區)和“市”(商品交換的場所、城墻內的一個區域)連稱而來。中國古代的城修筑得相當雄偉,有深廣的護城河,數量相當多,遍及全國,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縣城,城市的建筑規格和面積依次減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①中國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經濟功能 ②筑城是為了維護統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體系具有森嚴的等級 ④政府非常重視城市商業貿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某同學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聲稱“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中國共產黨愿為其徹底實現而奮斗,”他不知道該材料的真偽。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應該是真,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國共再次合作而作出了努力B、應該是真,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始終堅持三民主義C、應該是假,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期間的目標是反對日本侵略D、應該是假,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綱領與三民主義格格不入7、1954年12月,緬甸總理吳努應周恩來邀請回訪中國時表示“中國好比大象,緬甸好比羔羊,大象會不會發怒,無疑會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膽。……很坦率地講,我們對大國是很恐懼的。但是周恩來訪問緬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緬甸人這種恐懼。”緬甸消除這種恐懼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國(??? )。A、奉行“一邊倒”,捍衛社會主義陣營 B、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加強同亞非各國聯系C、倡導多邊外交,建立新型區域合作組織 D、重申“和平共處原則”,發展與新興民族獨立國家關系8、2012年是中美關系正常化40周年。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民意測驗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是“無知”“好戰”“狡詐”“危險”,到了70年代初期,這種印象變為“勤勞”“智慧”“靈巧”“善于進取”“講求實際”。導致這兩種印象的原因分別是(??? )。A、新中國成立初,美國對華采取敵視政策;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B、美蘇“冷戰”的影響;1971年聯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C、新中國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D、中蘇建交;70年代,中國綜合國力增強9、八國聯軍侵華是指在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激起了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擴大對華侵略,英、法、德、奧、意、日、俄、美八個帝國主義國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聯合進兵中國而發動的戰爭。有人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作為近代前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可以支持這一觀點的依據有( ) ①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秩序完全確立 ②列強對中國的侵略開始向資本輸出為主轉變 ③使中國由一國獨霸向列強共同支配的局面過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⑤中國社會兩大矛盾匯流,集中表現在反對清朝統治的斗爭上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10、“共產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被……殺害,但有些人逃進了華南山區。他們的領導人之一是毛澤東,這時毛澤東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這里所說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裝抗爭的策略 B、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 D、井岡山道路11、2009年,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約翰乃爾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國大趨勢》中認為:中國沒有以民主的名義使自己陷入政黨爭斗的局面,而是以一黨體制實現現代化,發展出一種獨特的縱向民主,形成穩定的關鍵。這里的“中國沒有……陷入……爭斗的局面”和“一黨體制”是指(???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基層民主選舉制度12、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舊秩序,就是因為它不由超級大國主宰,而是有很多權力中心,每一個都獨立活動。美國既是超級大國,也不是超級大國。”這句話在表達(??? )。A、當時世界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 B、國際新秩序與舊秩序完全不同C、當今世界呈多極化趨勢,美國難以獨霸世界 D、美國的國際地位非常矛盾13、工業化是近代化的主要內容之一。表3內容與人類工業化進程有關,左側是史實陳述,右側是對陳述的推論。其中這些推論正確的有(??? )。表3史 實推 論1.英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8世紀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工業革命加速了英國城市化進程。2.德國的現代化伴隨著國家的統一進程。國家統一為其提供了統一的市場和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3.工業時代初期,許多工廠成為殘酷剝削工人的“血汗工廠”。現代工廠制度是工業革命的負面產物。4.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出現了大企業和壟斷資本。資本主義工業化進程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社會化程度提高。A、1個 B、2個 C、3個 D、4個14、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結構呈現多種經濟形態并存局面。下列圖中五條曲線反映了1840—1956年間我國五種經濟形態的發展變化情況,其中表述不正確的是(??? )。A、經濟形態①在中國近代雖然逐漸解體但始終占據主導地位B、經濟形態③對近代中國起到了“破壞”和“建設”雙重作用C、經濟形態②③④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D、經濟形態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國發展的主流15、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民族資產階級一度受到鼓舞,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一戰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民族工業的發展進入“黃金時代”。讀表4,從中可獲得的有效信息是(??? )。表4:1912-1921年民族工業企業中的名牌產品表行業企業名稱經營者籍貫面粉、棉紗茂新、福新、中新等公司榮宗教、榮德生兄弟江蘇無錫釀酒張裕釀酒公司張振勤(本為華僑)廣東大城火柴鴻生火柴公司劉鴻生浙江定海卷煙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簡照南、簡玉階兄弟(華僑)廣東南海化工水利化學工業公司范旭東湖南湘陰機器制造求新機器制造廠朱志堯上海①輕工業發展較快,工業結構比例失調 ②重工業和新興的化工工業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 ③地區分布不均衡,全都在沿海地區 ④商人群體以華僑為主且均為家族經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6、赫魯曉夫改革被稱為“光榮與混亂并行”。赫魯曉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以后,提出“使集體農莊莊員從物質利益上關心公有經濟發展的原則”,規定從1958年7月起取消集體農莊向國家義務交售糧食、油料、馬鈴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實行統一的農產品收購辦法。這些規定的實質是( )。A、廢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B、部分承認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 C、徹底恢復農民的生產自主權 D、進一步擴大公有制經濟的比重17、非公有制經濟包括了個體、私營企業、“三資”企業、股份制企業中的私有部分和國內公私合營及合資企業中的私有部分。為非公有制經濟“正名”,在新中國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由“合理調整工商業”到“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再到“作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最終發展為今天“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過程主要反映了( )A、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在不斷發展和變化 B、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的與時俱進C、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 D、經濟體制改革在不斷創新中發展18、“領跑時尚”是近代上海交通工具之變遷的真實寫照。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張貼了滬上第一張交通告示,內容為:“凡馬車及轎子必須于路上左邊行走”“凡馬車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汽車進入上海后,工部局于1906年又頒發一則布告:“租界車輛,不下千萬;各走馬路,靠近左邊;切莫亂走,小心為先;十字路口,不要隨便;左右前后,看清道點;照此走法,碰撞可免;尚有不遵,重罰銀錢。”這主要說明(??? )。 A、當時租界的交通規則由上海地方當局制定B、中國的近代交通業滯后于西方C、近代中國的交通規則呈現中西合璧的特征D、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確立19、201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的520周年。史學家黃邦和在《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一書中說“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接踵而來……給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還使新舊大陸的物產得以交換和傳播……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匯合,加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這一評價( )①夸大了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影響 ②立足于文明史觀和現代化史觀 ③是對西方殖民行為開脫的言論 ④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重大歷史事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20、庭院經濟是指農戶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間、周圍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各種資源,從事高度集約化商品生產的一種經營形式。數千年來,中國傳統中非常重視以家庭副業、樹藝木果、飼養六畜為內容的庭院經濟。如北齊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告誡子孫說,“稼穡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以蓄,園場之所產,雞豚之善塒,圈之所生。……能守業者,閉門而為生之具以足”。可見,“庭院經濟” (??? )。A、有助于緩解古代農民的貧困 B、適應了農產品市場化的需要C、立足于多種經營和自給自足 D、是農民發家致富的重要途徑21、2007年6月9日首播的《中國達人秀》,是東方衛視購買英國選秀節目《英國達人》版權制作的一款真人秀節目(《英國達人》,又名《英國星光大道》,是英國獨立電視臺ITV制作的選秀節目。而 “達人”一詞的出現,有人考證該詞最早見于《論語》“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達(達:通達事理)而達人”,下列言論與此觀點有直接關聯的是(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過猶不及”C、“仁者愛人” D、“有教無類”22、李英華、武玉鵬在《董學特性新論》中指出:“正如周桂鈿先生所說,為統治者服務未必就是罪過,這主要取決于統治者的性質。武帝時西漢王朝正處于上升時期,有一定進步性。”在這里,作者引用周桂鈿先生的說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結論是( )A、應該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 B、應徹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思想C、漢武帝是一個很有作為韻皇帝D、要辯證地分析董仲舒和漢武帝在歷史上的作用23、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一書中寫道:(明清)在這個時期,在某些方面,中國的文化有了重大進展。官方方面,程朱學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為鞏固。非官方方面,對程朱學派和陸王學派在清朝都發生了重大的反動。這里的“反動”是指( )A、宋明理學的統治地位喪失 B、對傳統儒學地位的徹底否定C、對傳統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 D、倡導“自由”“平等”的思想24、“世界上最快樂得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為善至樂’的樂,乃是從道德中產生出來的。為理想而奮斗的人,必能獲得這種快樂,因為理想的本質就含有道德的價值。”材料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出自(??? )。A、普羅泰戈拉 B、蘇格拉底 C、柏拉圖 D、亞里士多德25、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是西方近代史上兩次思想解放潮流。為了更好理解“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以來人文精神進一步發展的結果”這一問題,曾明同學制作了表4對二者的內容加以比較。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表4選項文藝復興啟蒙運動A側重于思想意識、倫理道德的范疇側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權性質方面B要求簡化宗教儀式,進行宗教改革主張自然神論和無神論,停止宗教改革C反對禁欲主義,要求個性解放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等政治原則D對人的崇拜對理性的崇拜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題12分,第27題20分,第29題18分,共50分)26、(12分)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各種力量從自身利益出發,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時期內所形成的一種結構形態。它既是相對穩定的,又是變化發展的。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圖為二戰后某次局部戰爭時期的宣傳單。(1)材料一的歷史事件反映了當時國際關系怎樣的突出特點?(2分) 材料二 在資本輸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國資本在本國的無限制發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資本輸出,其資本輸出的增長速度比美國要快的多。它的資本也大規模地流向美國國內……日本在美國的直接投資在1960年時還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億美元,1980年時就達到了42.2 億美元。……中曾根內閣(1982—1987年)是戰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轉折時期,這一轉折的重要標志是中曾根提出“戰后政治總決算”的口號和日本要成為“政治大國”(或“國際國家”)的國家發展目標。 ——《20世紀世界史》 材料三 二戰后以美蘇為兩極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續,代表著戰后力量均勢的出現和保持。在這種力量均勢被打破之前,兩極格局有相對的穩定性。但是它叉因國際力量對比的不斷變化而受到撼動,并日益受到逐步壯大起來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戰。 ——《歷史與社會》人教版(2)根據材料二,指出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日關系出現的新變化,并分析其變化的原因。結合材料二、三,分析世界格局發生了什么變化? (3分) 材料四 近年來朝韓關系發展回顧時間事件1990年9月4日朝鮮政務院總理延亨默率領代表團參加在漢城舉行的朝鮮南北方第一次總理會談。這是朝鮮半島分裂45年后南北雙方舉行的最高級別會談。2008年2月韓國李明博政府推行“對朝政策三原則”,放棄了前兩任總統的“陽光政策”,導致朝韓關系不斷惡化。2009年8月16日朝鮮金正日會見了韓國現代集團會長玄貞恩。隨后,朝韓國聯合發表了關于組織離散家屬團聚、盡快重開金剛山旅游、恢復開城旅游并搞活開城工業園區等5項交流事業的協議。2010年3月26日韓國“天安”號警戒艦在韓國西部海域因發生爆炸而沉沒。韓國要求朝鮮就“天安”號事件道歉,表示將禁止朝鮮船只進入韓國領海,中斷朝韓經貿合作和交流。(3)根據材料四指出,近年來朝韓關系發展呈現出怎樣的態勢?折射出當今世界形勢具有什么特點?(4分)(4)面對當今世界形勢的變化,中國在經濟和外交上是如何應對的?(3分)27、(20分)社會轉型之路漫長而曲折,近代歐美與中國都為此進行了艱難的探索。材料一:“憲政”就是憲法政治,它的前提是憲法,核心是民主政治,即通過限制政府的權力,來保障人的權利和自由。(1)根據材料一對憲政的定義,18~19世紀主要歐美國家是怎樣建立“憲政”的?(3分)材料二:美國憲法是美國建國初期多元利益集團談判和妥協的結果,憲法所創立的也是一個利益群體之間相互“談判”和妥協的政治機制;在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團(或群體)因應不斷變化的歷史環境,利用憲法衍生的憲政機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聯邦的“公共”利益定義和定位,相互進行一種連續不停的談判和妥協;談判和妥協使舊的憲法原則和實踐得以修正,使新的憲法原則和實踐得以產生,憲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斷得到更新,成為一部“活著的”憲法。(2)根據材料二,美國憲政機制形成演變的過程呈現出什么特點?(1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美國憲法為什么能成為一部“活著的”憲法?(4分)材料三:下列三幅圖片反映了洋務運動的重大活動。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答出兩個即可)(2分)(4)三幅圖片反映了洋務運動三項內容,如果你是從事這些活動的當事人,請你簡述開展這三項活動的理由。(3分)材料四:民國初期,有人認為:“吾國自通海以來,自悲觀者言之,失地償金,國力索矣。自樂觀者言之,倘無甲午(中日戰爭)庚子(八國聯軍侵華)兩次之福音,至今猶在八股垂發時代。”(5)結合19世紀末至辛亥革命期間的相關史實,從政治和經濟角度分析“甲午”和“庚子”對近代中國社會轉型所產生的影響。(6分)28.(18分)國家的制度和政策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政策和制度的差異往往會給一個國家帶來截然相反的結果。材料一:(國家提供的各種)制度對相對價格的作用實際上產生兩種效應。一種是拉動效應,而另一種則是滯后效應。…拉動效應主要是指制度使相對價格變動有利于先進的生產方式替代落后的生產方式所產生的影響。而滯后效應則與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使相對價格變化不利于先進的生產方式代替落后的生產方式的作用。(見下圖) ——摘編自李楠《小農經濟結構變遷與資本主義萌芽》材料二:蘇聯史研究專家聞一在他的著作《凱歌悲壯》里,把蘇聯的歷史分為五個時期:凱歌時代、退卻時代、剝奪時代、戰爭時代 和戰后時代。材料三: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給人找工作……部分地可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戰時緊急狀況那樣,同時通過雇用這些人員來完成急需的工程……要把救濟工作統一掌管起來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費和不均的現象。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運輸和其他明確屬于公用事業的設施置于國家計劃和監督之下。 ——富蘭克林?羅斯福(1933年)材料四: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就是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從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的兩千多萬,政府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鴉片戰爭以前)國家的制度和政策對經濟結構的演進主要表現為哪種效應?(1分)這一效應的出現與我國封建社會哪些制度和政策有關?(3分)(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的“退卻時代”和“剝奪時代”分別指什么時期,并分別說明這兩個時期經濟政策的顯著特點? (6)(3)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美國羅斯福實行“新政”的背景。材料三體現了羅斯福新政的什么特點?(4分)(4)結合材料四及相關史實,分析國民經濟“瀕于崩潰”和新時期 “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4分)參考答案:28、(18分)(1)效應:滯后效應。(1分) 制度和政策:封建專制制度;封建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重農抑商政策;閉關政策。(3分)(2)時期:實行新經濟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形成時期。(2分)特點:前者:利用商品貨幣關系恢復發展社會主義經濟。(2分)后者:否定商品貨幣關系,利用高度集中的計劃手段進行經濟建設。(2分)(3)背景:遭到1929年以來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經濟蕭條,社會矛盾尖銳,法西斯勢力興風作浪;胡佛自由放任失敗。(2分) 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2分)(4)“瀕于崩潰”的原因: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決策;“文革”動亂的破壞。(2分)“快速發展”的原因:黨和國家堅持以經濟建設為工作重心,堅持改革開放。(2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圖2是30°N地區幾種朝向的窗戶每天可能受到太陽直接照射的時間曲線圖。讀圖2,回答1--2題。1.該地區住宅窗戶的下列朝陽能使室內冬暖夏涼的是A.南?????????? B.東南?????????? C.北??????????? D.東北?2.如果該地區住宅窗戶朝向西北,室內受到太陽直接照射時間最短的季節,游客可在A.新疆摘葡萄???B.浙江采梅子? ? C.江西觀桃花 ? D.重慶賞臘梅?圖3為四位同學分別繪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溫圖(單位:℃)。讀圖3,回答3--5題。3.四位同學繪制的圖中,正確的是A? ①??????? B.②?????? C.③?????? D.④4.當新疆喀什(39°24′N,75°54′E)區時為6月10日8:00時,甲地的景象可能是A.旭日東升?? B.艷陽當空??? C.夕陽西下?? D.夜闌人靜5.乙地所屬氣候類型分布范圍最廣的大洲是A.亞洲?????? B.非洲??????? C.歐洲?????? D.南美洲如下圖為某地地質剖面圖,其中C為沉積物,B、F、C為沉積巖,A、D為不同時期的巖漿巖,E為變質巖。據此回答6~8題。?6.根據圖判斷該地區發生過的地質作用有 ①地殼運動 ②巖漿活動 ③變質作用 ④外力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7.圖中各類巖石形成的順序由早到晚排序正確的是 A.A、D、G、B、F B.B、E、D、A、F?C.G、B、A、E、D D.G、F、B、D、A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如果在這里修一條東西向的地下隧道,應選擇F層?B.A處有可能找到化石?C.假設C層為沙質沉積物,則該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風?D.如果該地有石油,則應該在②地向下打井開采右圖是一座相對高度為3000米的山地,山體的某一側水汽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帶。據此回答9—10題。9.若圖中的虛線表示雪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坡既是向陽坡,又是迎風坡?B.a坡是向陽坡,b坡是迎風坡?C.b坡既是向陽坡,又是迎風坡?D.b坡是向陽坡,a坡是迎風坡10.若山頂有永久性冰川,則山腳的氣溫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氣溫,T夏表示夏季最高氣溫)應是 A.T?冬<0℃ B.T?夏>18℃?C.T?冬<18℃ D.T?夏<18℃樹木年輪是氣候變化的歷史證據。讀某地樹木年輪示意圖,回答第11題。11.圖中反映了該地近百年氣候變化,說法正確的是A.寒冷一溫暖一寒冷交替變化B.溫暖一寒冷一溫暖交替變化C.暖干一暖濕一暖干交替變化D.濕冷一干冷一濕冷交替變化某考察小組在7月份進入一個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綠油油的青稞和黃燦燦的油菜花交相輝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卻寸草不生。據此完成12~14題。12.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該地區 A.晝夜溫差大 B.年降水量少C.水土流失嚴重 D.地質災害頻發13.該河谷農田用水依賴 A.當地降水 B.遠程調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14.該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區簡稱是A.甘 B.新 C.藏 D.滇下圖為沿南回歸線地形剖面圖,回答15~16題。15.關于甲區域特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位于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B.沿岸有寒暖流交匯,漁業資源豐富C.垂直地域分異顯著,森林茂密D.沿岸氣候炎熱,沙漠廣布16.乙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以上,其降水豐富的原因有 A.位于東北信風的迎風坡上,多地形雨B.沿岸有暖流經過,增溫增濕C.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D.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下表為2002~2007年我國某特大城市郊區年平均人口遷移統計資料,遷入人口以初中學歷的外來人口為主。讀表完成17~18題。年齡段(歲)遷出人數(人)遷入人數(人)≥6070080045~591600500025~4420003000015~242400275000~14640500017.上表反映的人口遷移對該市的影響是A.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B.擴大環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類型的轉變 D.加快人口老齡化進程18.為了社會和諧發展,該市郊區最需要增加的職業人員是A.環衛人員 B.中小幼教師 C.工程技術人員 D.建筑設計師1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總人口數量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無論在什么條件下,環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擴大 C?在一定條件下,環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擴大的 D?我國人口合理容量應控制在16億人左右 經濟因素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原因。一塊土地由哪種活動占有,取決于這塊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兩個方面。讀某城市地租等值線分布圖,回答20~21題。20.地租等值線并不是呈正圓形,而是有明顯的凹凸。造成局部區域地租等值線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條件 B.交通運輸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預21.若要在①②③④四處中選一處建大型倉儲式超市,最好選在 A.① B.② C.③ D.④IC產業(集成電路技術)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結合我國IC產業結構變化圖,回答22~23題。22.IC產業的產品封裝環節屬于 A.市場導向型B.原料導向型C.勞動力導向型D.技術導向型23.從2006年到2010年,我國IC產業 A.產品封裝的比重呈上升趨勢 B.產品封裝處于主導地位C.產品設計處于主導地位 D.產品設計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假設每生產1噸鋼要消耗1.5噸煤炭和1.5噸鐵礦石,下圖中甲、乙兩地和乙、丙兩地相距都為10 km,甲、丙兩地相距8 km。每噸煤炭、鐵礦石和鋼材的運費分別為0.2元/千米、0.12元/千米和0.35元/千米。據此回答24~25題。24.若甲地為鋼鐵的消費市場,則圖中最適合建鋼鐵廠的是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乙地和丙地之間25.上題中鋼鐵廠選擇在該地布局的理由是A.運費低、靠近河流,運輸方便 B.靠近鐵礦、運費低C.靠近煤礦、運費低 D.環境污染小冬小麥是我國重要的越冬糧食作物,讀2011年1月上旬我國各地冬小麥發育(分蘗:小麥苗在地面附近長出分枝。拔節:小麥苗主莖的各節長得很快)期圖,完成26~27題。26.此時我國北方冬小麥停止生長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熱量 B.光照不足 C.干旱缺水 D.土壤貧瘠27.華北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A.發展現代節水農業 B.提高專業化、機械化水平C.防治土地沙化、鹽堿化 D.實施南水北調與調水工程18世紀墨累—達令盆地開始種植小麥,飼養綿羊,現已成為澳大利亞主要的農產品輸出地。隨著農場規模、數量的擴大與墨累河河水引用過多,該地陸續出現了一些環境問題。讀圖(粗箭頭代表主要流向,細箭頭代表次要流向),完成28~29題。28.下列農業經營模式中,最能說明上述農業地域類型特征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9.目前該盆地最有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是 ①土壤鹽堿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蝕作用增強 ③湖中的水生動植物大量繁殖 ④濕地萎縮,牧草生長不良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30.讀三角坐標圖,如果a、b、c分別表示農業生產社會經濟投入中的勞動力、生產資料、科技投入,下列各點中最能代表亞洲水稻種植業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二、綜合題(共40分)31.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推行,城鄉一體化建設備受關注。村鎮功能區的布局是人們當前考慮較多的一個問題。下圖為某城市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6分)(1)若圖中工業區布局合理,則該市主導風向是________。(1分)(2)除考慮風向外,該市工業布局的主要特點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該市規劃在A處建一大型鋼鐵廠,其考慮的主要區位條件有哪些?(8分)(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發展為商業中心的是________地。(1分)(5)ABCD四地中,最適宜建高級住宅區的是________地,試分析其原因。(4分)32. 下圖為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其附近地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1)額爾齊斯河的汛期在 季,其主要補給水源為 、 。(3分)(2)分析額爾齊斯河流域春末多融雪洪水的主要原因。(2分)準噶爾盆地南緣和塔里木盆地北緣的大片內陸地區是世界上最適宜種植番茄的區域,其種植的番茄成色好,營養豐富,品質優良。(3)從氣候因素簡析新疆番茄品質優良的原因。(3分) 33.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發展迅速,產業集群初現雛形,逐漸形成包括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東北地區、中西部在內的5個初步成型的汽車產業集群。目前上海是我國最大的轎車生產基地,其周圍還集聚了50多家世界一流的汽車零部件合資企業,還有汽車貿易與營銷、汽車物流、汽車檢測機構等,是一個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汽車綜合產業區,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材料一 2004~2006年區域汽車產業競爭力變化。材料二 1982~2005年長江三角洲及蘇滬浙地區汽車工業產值(缺1991、1992年數據)。材料三 1993~2005年按主導產品分的蘇滬地區的汽車工業產值(單位:百萬元)。 (丁) (1)從2004~2006年區域汽車產業競爭力變化圖來看,競爭力最強的區域是________;競爭力變化最大的區域是________。(2)從材料二看,長江三角洲地區汽車產業發展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到2005年底,上海汽車工業的產值約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蘇浙兩省之和。(3)從材料三看,上海汽車工業的主導產品是________,江蘇省汽車工業的主導產品歷經幾次變化,到2005年形成以________占主導地位的格局。自此長三角地區汽車制造產業鏈的地域分工在省級層面已經形成。(4)城市群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群內城市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圖丁示意城市群內部城市間的產業鏈分工體系。據此簡要說明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汽車工業應如何分工與合作。 答案31.共16分解析: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工業區位于居民區的北面,若工業布局合理,則盛行風為南風或偏南風。第(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工業分布在河流、鐵路、公路沿線。第(3)題,A地有鐵礦、煤礦,資源豐富,交通便利,且處于盛行風下風向等有利條件。第(4)題,C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可形成商業中心。第(5)題,D處風景好,地勢較高,交通便利,河流上游,為高級住宅區。答案:(1)南風(或偏南風) (1分)(2)靠近河流、公路、鐵路等交通便捷處 城市的邊緣地區 (2分)(3)附近有豐富的鐵礦(煤炭)資源;交通運輸便利(鐵路、河流);城市盛行風的下風向,對居民區大氣污染小。豐富的水源;城市外圍,地價便宜,適合建大型工廠。(答四點即可)(8分) (4)C (1分)(5)D 位于城區盛行風的上風向,污染少;靠近風景區,環境優美;交通便捷。(4分)(每點1分)32.共8分(1)夏(夏和春)(1分) 冰雪融水(1分) 雨水(1分)(2)冬春季節,盛行西風帶來的大西洋水汽受地形抬升,多降水,形成深厚的積雪;(1分)春季氣溫回升快,積雪大量融化,形成融雪洪水。(1分)(3)夏季高溫,光照充足,(1分)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紅色素和營養物質的積累;(1分)氣候干燥,病蟲害少,基本不用農藥。(1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1. 設集合,則 ( )A. B. C. D.2.已知是第二象限角,,則sin2=( )A. B. C. D.3.若純虛數滿足,(是虛數單位,是實數),則( ) A.8 B. C. D.4.“”是“”的( )A.充分非必要條件 B.必要非充分條件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5.函數的零點所在的大致區間是( )A. B.(1,2) C. D.6.設,則的大小關系是( )A. B. C. D.7.下列函數中,既是偶函數,又在上單調遞增的是 ( )(A) (B) (C) (D)8.函數(a>0且a≠1)在同一個直角坐標系中的圖象可以是( )9.平面向量與的夾角為,,則等于( )A. B. C.4 D.10.函數的部分圖象如圖示,則將的圖象向右平移個單位后,得到的圖象解析式為 ( )A. B. C. D. 11.已知函數f(x)是定義在區間[-a,a](a>0)上的奇函數,且存在最大值與最小值.若g(x)=f(x)+2,則g(x)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和為( )A.0 B.2 C.4 D.不能確定12.給出下列三個結論:(1)若命題為真命題,命題為真命題,則命題“”為真命題;(2)命題“若,則或”的否命題為“若,則或”;(3)命題“”的否定是“ ”.則以上結論正確的個數為 ( )A.個 B.個 C.個 D.個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13.函數的定義域為 14.在△ABC中,若b=5,∠B=,sin A=,則a=________15.已知函數,則_____________. 16.曲線:在處的切線方程為 .17.已知是夾角為的兩個單位向量,若,則k的值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65分)18.(本小題滿分15分)已知.(1)若三點共線,求實數的值;(2)證明:對任意實數,恒有 成立19.(本題滿分15分)已知函數.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在中,角對應的三邊為,若,求的值及的面積.20.已知數列{an}的前n項和Sn=-n2+24n(n∈N+)(1)求{an}的通項公式;(2)當n為何值時,Sn達到最大?最大值是多少?21.(本小題滿分20分)已知函數,R,R.(Ⅰ)若,求函數的極值;(Ⅱ)若函數在上單調遞增,求的取值范圍.高三數學第四次月考試題答案(文)ACBAB BADBD CC13、 14、 15、4 16、 17、18.(本小題滿分15分)(1) 三點共線, (2) 恒有 成立.19、(本小題滿分15分)20、(本小題滿分15分)(1)n=1時,a1=S1=23n≥2時,an=Sn-Sn-1=-2n+25經驗證,a1=23符合an=-2n+25∴an=-2n+25(n∈N+)(2)法一:∵an=-2n+25∴an=-2n+25>0,有n<∴a12>0,a13<0,故S12最大,最大值為14421、(本小題20分)在恒成立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1.若集合,全集U=R,則=( )A.B. C. D.2如果命題“”是真命題,則正確的是 ( )A. 均為真命題 B . 中至少有一個為假命題C. 均為假命題 D. 中至多有一個為假命題3.己知,則的值是 ( )A、 B、 C、-2 D、24.已知全集U={},集合A={},B={},則為(A){} (B){2,3,4} (C){} (D){}5.設,則“的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6.下列函數中,既是偶函數,又在上單調遞增的是(A) (B) (C) (D)7.已知,則與的夾角為(A) (B) (C) (D)8.已知等差數列中,,則的值是(A)6 (B)18 (C)26 (D)549.若(其中,則函數與的圖象(A)關于軸對稱 (B)關于軸對稱 (C)關于直線對稱 (D)關于原點對稱10.函數(其中)的圖象如下圖所示,為了得到 的圖象,則只需將的圖象(A)右移個長度單位 (B)右移個長度單位(C)左移個長度單位 (D)左移個長度單位 11.計算(A) (B) (C) (D)12.在中,所對的邊分別為,邊上的高,則的最小值為 (A) (B) (C) (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13.若函數,則滿足的實數的值為 .14.已知等比數列為遞增數列,且則 .15.函數的最小正周期為 .16.過點且與相切的直線方程為 .17.函數的值域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65分) 18.(本小題滿分15分)已知.(1)若三點共線,求實數的值;(2)證明:對任意實數,恒有 成立.19.(本小題滿分15分)如圖,點A,B是單位圓上的兩點,A,B點分別在第一、二象限,點C是圓與x軸正半軸的交點,△AOB是正三角形,若點A的坐標為,記.(1)求的值; (2)求|的值.20.(本小題滿分15分)已知,若,(1)確定k的值;(2)求的最小值及對應的值.21.(本小題滿分20分)已知是數列的前項和,,(1)求證:是等差數列;(2)若數列滿足,求數列的通項公式.高三數學第四次月考參考答案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13. 14. 15. 16.17.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65分,解答題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20.(本小題滿分15分)(1) (2)根據(1)可知 當時,即時,取到最小值6 21.(本小題滿分20分)(1)由,知:時或(舍去) (1)-(2)得: 所以是等差數列 注意事項:本試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本試題共分兩卷,第Ⅰ卷為選擇題,用2B鉛筆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第Ⅱ卷為非選擇題,用0.5mm黑色墨水筆完成在答題紙上請考生在作答第6-10及61-65小題時,按下列方法涂卡:如選A、B、C、D則涂對應選項;選E涂AB,選F涂AC,選G涂AD第一卷(兩部分,滿分95分)第一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四節,滿分55分) 第一節 語音知識(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從每小題的A、B、C、D四個選項中,找出其劃線部分與所給單詞的劃線部分讀音相同的選項。1. official A. office B. accent C. concern D. ocean2. questionA. organization B. situation C. suggestion D. graduation 3. beneathA. breathe B. healthy C. bathe D. though4. frequentA. series B. equal C. recognize D. ever5. areaA. theatre B. breathe C. break D. heaven第二節 情景對話(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根據對話情景和內容,從對話后所給的選項中選出能填人每一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 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選項中有兩個為多余選項。Tom: What did you think of the lecture?Mary: ________6________Tom: Did you really?Mary: ___________7___________Tom: Certainly not . _________8____________Mary: So you think you know more than he does.Tom: Well, take coal for instance.Mary:__________9_________Tom: Coal won't become important again.Mary: Why not?Tom: It's too dirty. They won't be able to find people to work down coal mines in the future.Mary: 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Tom: Nonsense. The only sort of power they will use in the future is atomic power.A. What about it?B. I thought he talked a lot of rubbish.C. I thought it was very interesting.D. What is it?E. Yes, didn't you?F. They'll invent new kinds of machinery.G. No, did you?第三節 語法和詞匯知識(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從每小題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填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11.In communication, a smile is usually __________ strong sign of a friendly and _______ open attitude.A. the, /?????? B. a, an???????? C. a, /???????? D. the, an12.The wound is not hard to cure, but if________ , it can be deadly.A. untreat B. untreating C. untreated D. being treated13.He said that his car ____ stolen and he ____ have to telephone the police.A. was ; would B. has been; will C. had been; would D. had been; will14.Don` t respond to any e-mails ______ personal information, no matter how official they look.A. searing B. asking C. requesting D. questioning 15.The woman doctor commanded that no one _____ to give up the patient though he was hopeless.A. was allowed B. be allowed C. could be allowed D. is allowed16.Mr. Black has been teaching English in a middle school _____ he came to China.A. for ever B. ever since C. ever before D. long before17.It took ____ building supplies to construct these energy-saving houses. It took brains ,too.A. other than B. more than C. rather than D. less than 18.You will get a fine _____ of the town from the top of the hill.A. scene B. scenery C. sight D. view19.Mary is really good at taking notes in class. She can______ almost every word her teacher says.A. put out B. put down C. put away D. put together20.Since I won the big prize ,my telephone has n` t stopped ringing, people ____ to ask how I am going to spend the money.A. are phoning B. phone C. will phone D. had phoned21. All the Harry Potter books by Joanne Rowling , a poor single mother ____ in Edinburgh, _____ all over the world.A. lives; are well sold B. lives; sell goodC. living; sell well D. living; are well sold22. Jerry did not regret giving the comment but felt ______ he could have expressed it differently.A. why B. how C. that D. whether23.I had hardly got to the office ___ my wife phone me to go back home at once.A. when B. than C. until D. after24. Sorry,I am too busy now. If I _____ time, I would certainly go for an outing with you.A. have had B. had had C. have D. had25. -- The Sichuan student drew extra attention by writing his essay in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______ How many students can do that?A. How come? B. So what? C. Why not? D. What about?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36-55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When my son, Mark, was in the third grade, he saved all his pocket money for over three months to buy holiday presents for those he loved. He had 26 twenty dollars.The third Saturday in December, Mark said he had 27 his list and had his money in his 28 . I drove him to a 29 supermarket. Mark picked up a hand basket and went off on his own 30 I waited 31 reading a book at the front of the store. It 32 Mark over 45 minutes to choose his presents. When he came up to the checkout(結賬臺), the smile on his face was truly 33 . The clerk rang up his purchase(在收款機輸入金額)as I politely looked at the other way. Mark kept 34 his budget and 35 into his pocket for his money. 36 was not there! There was a hole in his pocket, but no money. Mark stood 37 the store holding his basket, tears rolling down his cheeks. His whole body was 38 with his sobs. Then a(n) 39 thing happened. A 40 shopping in the store came up to Mark. She knelt down and took him 41 her arms. “You would do me the favor if you let me 42 your money,” said the woman. “It would be the most wonderful present you could ever give me. I only ask you could 43 . One day, when you grow up, I would like you to find someone you can help. I know you feel as good about it 44 I do now when you do help other people.” Mark took the money, tried to dry his 45 and ran to the checkout as fast as he could go.26. A. collected B. gathered C. spared D. saved27. A. wrote B. made C. had D. shown28. A. wallet B. purse C. pocket D. backpack29. A. nearby B. close C. near D. distance30. A. while B. when C. though D. as31. A. worriedly B. patiently C. politely D. regularly32. A. spent B. cost C. took D. needed33. A. disappointing B. upset C. surprising D. joyful34. A. in B. within C. out of D. over35. A. put B. reached C. turned D. stretched36. A. It B. There C. They D. That37. A. at the front of B. at the back of C. in the middle of D. outside38. A. breathing B. worrying C. frightened D. shaking39. A. interesting B. happy C. dramatic D. amazing40. A. customer B. clerk C. stranger D. guard41. A. by B. with C. in D. on42. A. reply B. return C. give D. pay43. A. pass it on B. pass it down C. continue it D. keep it44. A. that B. as C. what D. which45. A. sweat B. pocket C. presents D. tears第二部分:閱讀理解(共兩節,滿分40分)(共15小題。第一節共15 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閱讀下列四篇短文, 從每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AThey are the sort of friends who are so close they trust each other with their lives. If one falls, the other is there to catch them.They are Wellman, whose legs were permanently injured nine years ago in a rock-climbing accident, and Corbett ,an experienced rock climber. Together, they climbed up Half Dome, the famous 2, 000-foot rock in the Yosemite National Park, through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routes(路線).During the climb, Corbett took the lead, hit in the metal spikes(尖狀物) that guided the ropes and climbed up. Then, after Wellman pulled himself up the rope, Corbett went down to remove the spikes and climbed up again. This process was repeated time and again inch by inch, for 13 days.Wellman’s job was not easy either. He got himself up the rope through upper body strength alone. In all, Wellman figured that he had done 5,000 pull-ups up the rope on the climb.However, when the two men first met, they never talked about climbing, “He knew that was how I got injured”, Wellman said. Until one day Wellman decided that he wanted to climb again and they started training.Their climb of Half Dome was not all smooth. At one point, pieces of rock gave away, and Corbett dropped down quickly. Wellman locked their rope in place, stopping the fall at 20 feet. His quick action probably saved his friend’s life.“Your partner can save your life---you can save your partner’s life.” Wellman said as the pair received congratulations from friends. “There are real close ties.”46.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a challenge for Corbett in climbing Hall Dome?A. To climb up to remove the spikes.B. To climb it twice.C. To do 5,000 pull-ups up the rope.D. To lock the rope in place.47. Why did the two men never talk about climbing when they first met?A. Corbett was poorly trained.B. Wellman had lost interest in climbing.C. Corbett didn’t want to hurt Wellman.D. Wellman hadn’t decided whether to climb again.48. What do we know about Wellman?A. He climbed Half Dome by himself.B. He was disabled in a traffic accident.C. He stopped rock-climbing for some time.D. He was saved by Corbett during the climb.49.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s that____________.A.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B. friendship is precious in life.C. the disabled should never give up.D.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cannot be defeated.BSome years ago, I was hired by an American bank. I received a letter from the head of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that started, “Dear John, I am quite pleased that you have decided to join us.” That “quite” saddened me. I thought he was saying “we’re kind of pleased you decided to join us although I wish we had hired someone else.” Then I discovered that in American English “quite” sometimes means “very”, while in British English it means “fairly”.So the first lesson about working in other countries is to learn the language and by that I don’t just mean the words people speak. It is the body language, dress, manners, ideas and so on. The way people do things highlights many of the differences we see between cultures.Some of these differences may be only on the surface—dress, food and hours of work—while others may be deeper and take longer to deal with. Mostly, it is just a question of getting used to the differences and accepting them, like the climate, while getting on with business.Some of the differences may be an improvement. People are more polite; the service is better; you ask for something to be done and it happens without having to ask again. However, other differences can be troubling, like punctuality(準時). If you invite people to a party at 7 o’clock your guests will consider it polite to turn up exactly on time in Germany, five minutes early in the American Midwest, an hour early in Japan, 15 minutes afterwards in the UK, up to an hour afterwards in Italy and some time in the evening in Greece. I prefer not to use the word “late” because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e times people arrive. It is simply the accepted thing to do in their own country.50. The author was unhappy as mentioned in Paragraph 1 because he thought________.A. the American bank didn’t think much of himB. the American bank might hire another personC. it’s difficult to get used to American cultureD. it’s easy to misunderstand Americans51. The word “highlight” in Paragraph 2 probably means____________.A. encourages B. helps to narrow C. increases D. draws attention to52.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what should we do with most cultural differences?A. Ask the native people for helpB.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emC. Do things in your own wayD. Do in-depth research53. When invited to a party the people who are usually punctual are__________.A. Italians B. Germans C. Greeks D. The BritishCTwo teachers are needed in Jiangsu Province ASAP!7000-8000 RMB / month (20 lessons / week) plus benefits!The school is located in Sihong Town, which is only two hours away from Nanjing City by bus.Requirements:Native English speakers from Australia, Canada, UK, etc. Bachelor' s degree and teaching experienceWe offer:Airfare reimbursement & Travel bonus A spacious, private and on-campus apartment with the following items included:Computer with free Internet access; Telephone; Color TV; Heater; Washing machine; Refrigerator; Microwave; Cooking facilities (plates, glasses, cups, pots and pans, etc.)Water dispenser; Western-style toilet; Bath-tub; Non-stop hot waterTo apply for the job, please send your resume to [email protected].Application:To apply for the job, please don’t forget to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Personal data (age, place of birth, etc.)Description of your academic history and teaching experienceA recent pictureScanned documents, such as diploma(s), passport and current visa (if already in China)A phone number where we can reach youFor inquiries, call +86 (871)3803085; 1370064181354. This advertisement is about____________.A. introducing a school B. taking on English teachersC. attracting foreign students D. arranging the subjects55. What is Not needed for you to apply for the job?A. your resume B. your personal data C. your academic history D. a recommendation letter56. If you are employed, you may___________.A. live far away from the campus B. share a room with another teacherC. surf the Internet for free D. enjoy three free meals every day57. Where can you mostly read the advertisement?A. In a telephone book. B. In a newspaper.C. In a travel guide. D. In a textbook.DHoney from the African forest is not only a kind of natural sugar, it is also delicious. Most people, and many animals, like eating it. However, the only way for them to get that honey is to find a wild bees’ nest and take the honey from it. Often, these nests are high up in tree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them. In parts of Africa, though, people and animals looking for honey have a strange and unexpected helper---a little bird called a honey guide.The honey guide does not actually like honey, but it does like the wax in the beehives(蜂房). The little bird cannot reach this wax, which is deep inside the bees’ nest. So, when it finds a suitable nest, it looks for someone to help it. The honey guide gives a loud cry that attracts the attention of both passing animals and people. Once it has their attention, it flies through the forest, waiting from time to time for curious animals or person as it leads them to the nest. When they finally arrive at the nest, the follower reaches in to get at the delicious honey as the bird patiently waits and watches. Some of the honey, and the wax, always falls to the ground, and this is when the honey guide takes its share.Scientists do not know why the honey guide likes eating the wax, but it is very determined in its efforts to get it. The birds seem to be able to smell wax from a long distance away. They will quickly arrive whenever a beekeeper is taking honey from his beehives, and will even enter churches when beeswax candles are being lit.58. Why is it difficult to find a wild bees’ nest?A. It’s small in size. B. It’s hidden in trees.C. It’s covered with wax. D. It’s hard to recognize.59. What do the words “the follower” in Paragraph 2 refer to?A. A bee B. A bird C. A honey seeker. D. A beekeeper.60. The honey guide is special in the way_____________.A. it gets its food B. it goes to church C. it sings in the forest D. it reaches into bees’ nest第二節(共5小題;毎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下框的A~F選項中選出能概括每一段主題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選項中有一項為多余項。第二節(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根據短文內容,從下框A~F選項中選出能概括每段主題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選項中有一項為多余項。A. How to take notes and rewrite in one`s own wordsB. Advantages of taking notes C. Taking some useful notes D. Taking notes is a help to create new ideas in the futureE. Need to change information from an encyclopedia into one` s ownF. Two ways of writing a note and their advantage61. In school and out, many people need to put the information they find in an encyclopedia into words of their own. The student who is writing a composition, the businessman who is writing a report, and the housewife who is preparing a talk for a woman` s club often need the kind of information they find in an encyclopedia. But no one wants what he writes to read as it were copied from an encyclopedia. What you write should read as if it came from you.62.Even if you have every intention of rewriting the material in your own words, it is unwise to copy information from an encyclopedia word for word. Instead, write brief notes to remind yourself of the facts you wish to express. Later with the encyclopedia closed, you can expand those notes into sentences and paragraph of your own.63. The advantage of note-taking over copying is that it forces you to think for yourself at least twice-first when you are reading and second when you are using your notes. It is easy to copy a paragraph without being sure of what it means. But to make a note expressing the meaning of a paragraph in your own words requires you to prove to yourself that you have understood that paragraph. Note-taking also helps you to remember what you have read. It is much easier to remember what you have said in a note that someone else has said in a book. Even if author` s vocabulary is easily understood, it isn` t the vocabulary you naturally think of. Putting his ideas into your vocabulary makes those ideas yours, and yours are the ideas you best remember.64.Some people write notes in complete sentences. Others write notes that are phrases of topics. For example, a sentence note on the paragraph above might be “Notes help you remember.” A topical note for the same paragraph might be “Notes as memory helps”. Both of these are four-word notes, and therefore either has an advantage to save time at the moment of note-taking65.Remember that the purpose of taking notes is always for some future use, often for some future writing that you will do. Notes that make you think as you write are better than notes that merely help you remember information. The thinking writer is the one who creates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that no one can point to and say, “Oh, I have seen that same paragraph in an encyclopedia.”第三部分:寫作(共三節,滿分55分)第一節 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根據下列各句句意和空白之后的漢語提示詞,在答題卡指定區域的橫線上寫出對應單 詞的正確、完整形式,每空只寫一詞。66. According to the law, ______ (青少年) are not allowed to smoke or drink.67. After the terrible hurricane ,the whole house was destroyed _______(完全地,整個地).68. Though I haven` t met him for many years, I could ______(認出) him immediately when I saw him in the crowd.69. As gun shouts rang out , the crows ran screaming in all _______(方向)。70.The brave officer ______ (營救) the kid from the burning building yesterday.71. This song sounds _____ (熟悉) to me , I must have heard it somewhere before .72.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have ______ (組織) many clubs for themselves.73. There was no ______ (幸存者) in the air crash .74. I went to that game with my mom and Tom on my ________(十二)birthday.75. As a well- educated person, it` s hard for us to imagine that she treated the boy with such ________ (殘忍)第二節 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15分}假定英語課上老師要求同桌之間交換修改作文,請你修改你同桌寫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處語言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詞符號(∧ ),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 )劃掉。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注意:1.每處錯誤及修改均僅限一詞;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John, a little boy living next door to me, liked fast food very much. His parents was so busy that they had a little time to cook for him at home. So they often took him eat fast food. That `s because John became overweight. My mother had always told his parents that too much fast food was harmful , and they ignored my mother `s advices. Recently , the doctor warned him never to eat fast food any more after the poor boy has a physical examination. Her parents came to realize what a terribly mistake they had made. Now John `s mother often comes to ask my mother for advice in how to make healthy food.第三節 書面表達 (滿分30分)假設你是小明的好朋友李華,小明參加了一個英語演講比賽,他對比賽非常擔心,向你求助,請你根據以下內容給他寫一封建議信。賽前準備做好充分準備:如平時可對著鏡子練習用語簡練, 使評委印象深刻比賽時保持微笑忘詞時不緊張,繼續演講開頭已給出Dear Xiaoming, You have told me that you are very nervous about the coming speech contest and I wi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Li Hua Teenagers entirely recognize directions rescued familiar organized Survive twelfth cruelty 第Ⅰ卷 閱讀題甲 必考題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青銅時代是人類文明的開始。中國青銅文化之源一直是學者們的研究熱點。1973年,陜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的一個距今6500年以上的黃銅片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銅制品。而中國最早的青銅器是1977年在甘肅東鄉出土的一把公元前3000年的銅刀。據激光光譜分析為錫青銅。在廣泛分布于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遺址中,銅器發現較多,有紅銅器、黃銅器及青銅器,還有與熔銅有關的遺物。這些都可以表明,我國銅文化在開始就體現出以中原地帶為中心的多元發展形式,一直延續至更后期。 1885年,英國倫敦大學的拉古別里提出了中國文明“西來說”。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根據他發現的仰韶文化彩陶,指出中國史前彩陶與中亞、東歐史前彩陶類似,于是“西來說”獲得了考古資料的支持。但不久之后,中國考古學者在山東龍山城子崖和河南安陽殷墟發掘出了中國本土文化史前時代的遺物。這時若再說中國史前時代皆一片空白,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輸入的便很難成立了。所以1930年以后,許多外國學者多采用折衷的說法,即中國本土有人長期居住,但遠在史前時代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響?而產生文化的進展,這其中當然也即包括我國古代文化重項:青銅文化。 “西來說”多是外國學者提出,而其主要支持力量也來自于中國域外。他們對于中國文化的認識不會比中國本土的多數學者深厚,多數也未親見國內有關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學說建立的基礎也難免不扎實。他們起初抱有一個結論,但是新的考古材料的出現完全否定了他們的論斷后,他們很快就作出了調整,大意不變,只是很識時務的避開了矛盾,這就顯得有點可笑,他們的論斷是否有較多的主觀成分呢?對“西來說”我們有兩點學術上的質疑。首先,既為西來,則肯定是由西向東由早漸晚。從自然地理環境來看,中國位于北半球,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洲的東部。中國的東部及東南部面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南邊緣的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大雄偉的山脈,西部有天山山脈及塔克拉瑪干沙漠等。這一切使古代中國成為一個基本上與外界隔離的獨立的自然地理區域。但再具體細究,基本上有三處方位可勉強稱為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北方草原、新疆地區及云滇地區。至于其他地區,我們結合當時的人類技術當可輕易否定。路徑即已找定,那么青銅文化的出現在幾條所謂的路徑上是否由西向東就都比中原早呢?科學的考古學材料告訴我們:很遺憾。 北方地區早期銅器發現于朱開溝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早于公元前2000年的銅器尚未發現。新疆地區青銅器的出現更是已經晚至公元前十六世紀以后,而且據研究,其青銅文化是從東方的甘青地區西傳去的。云滇地區青銅文化的形成也已在公元前十三世紀以后,而且從北方南傳的信息因素甚多。 其次,青銅文化既為西方傳來,則我國,特別是文明最先誕生的中原地區,就應該存在著不說全部但也有較主要的一些西方文化面貌,如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青銅雕像、歐貝德文化標志神權和王權的權杖、西亞早期文明藝術中的金面罩等等,但這些因素在中原青銅文化中都不存在,文化面貌完全不同。 “西來說”疑點多多,且興起于上世紀初資料匱乏的條件下,隨著現在考古資料的極大豐富,愈難自圓其說。中國古代文明是在本土以中原為核心和領頭,多元積累,一元出現和成熟起來的。1.下列關于“西來說”的表述?不符合文章觀點的一項是?? ?A. “西來說”是倫敦大學拉古別里在1885年針對中國文明的起源問題提出來的一種理論,瑞典人安特生的考古發現成為這一學說重要的考古學證據。 B. “西來說”堅持認為中國大陸史前時代是一片空白,中原地區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輸入的,而不是在本土產生的。 C. “西來說”的贊同者多是外國人,其中多數人未親見國內有關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而且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也沒有中國本土的多數學者深厚。D.“西來說”興起于上世紀初資料匱乏的條件下,而且至今存在很多疑點,隨著現在考古資料的極大豐富,它愈難自圓其說。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青銅時代是人類文明的開始。中國青銅文化的源頭到底在哪里一直是學者們的研究熱點,到目前還得不到解決。B?陜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的的黃銅片是我們目前所知的中國最早的銅制品。甘肅東鄉的公元前3000年的銅刀是我們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器。 C?在廣泛分布于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遺址中,銅器發現較多,有紅銅器、黃銅器及青銅器,還有與熔銅有關的遺物。 D?古代中國處于一個基本與外界隔離的獨立的自然地理區域。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只可能是北方草原、新疆地區及云滇地區。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量的考古資料說明我國青銅文化在開始就呈現出以中原地帶為中心的多元發展形式,而且一直延續了較長時期。B.事實證明,我國中原地區的青銅文化不僅不是西來的,而且從本土產生以后還向周圍傳播,對周邊地區產生了一定影響。C.各種不同的古代文化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面貌,這些面貌是后世研究者識別他們并區別不同文化的重要依據。 D.中原地區的青銅冶煉技術早于世界其他地區,青銅文化也遠比其他地區輝煌,所以青銅文化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項。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共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陳禾,字秀實,明州鄞縣人。元符三年進士。累遷辟雍①博士、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下久平,武備寬弛,東南尤甚。禾請增戍、繕城壁,以戒不虞.。或指為生事,格不下。其后盜起,人服其先見。遷左正言,俄除給事中。時童貫權益張,與黃經臣胥用事,御史中丞盧航表里為奸,搢紳側目。禾曰:“此國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責,此而不言,一遷給舍,則非其職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貫。復劾經臣:“怙寵弄權,夸炫朝列。每云詔令皆出其手,言上將用某人,舉某事,已而詔下,悉如其言。夫發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②得與?臣之所憂,不獨經臣,此途一開,類進者眾,國家之禍,有不可遏,愿亟竄之遠方。” 論奏未終,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請畢其說。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豈惜碎首以報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貴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禍。”言愈切,上變色曰:“卿能如此,朕復何憂?”內侍請上易衣,上卻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貫等相率前訴,謂國家極治,安得此不詳.語。盧航奏禾狂妄,謫信州監酒。遇赦,得自便還里。初,陳瓘歸自嶺外,居于鄞,與禾相好,遣其子正匯從學。后正匯告蔡京罪,執詣闕,瓘亦就逮。經臣蒞其獄,檄禾取證,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謂其失對,禾曰:“禍福死生,命也,豈可以死易不義耶?愿得分賢者罪。”遂坐瓘黨停官。 遇赦,復起知廣德軍,移知和州。尋遭內艱,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門下?”力辭,改汝州。辭益堅,曰:“寧餓死。”黼聞而銜.之。禾兄秉時為壽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適童貫領兵道府下,謁不得入,饋之不受。貫怒,歸而譖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贈中大夫,謚文介。 (節選自《宋史·陳禾傳》) 【注】①辟雍:太學名。 ②宦寺:宦官。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禾請增戍、繕城壁,以戒不虞. 虞:預料 B.此曹.今日受富貴之利 曹:一類人 C.安得此不詳語 詳:詳細 D.黼聞而銜之 銜:懷恨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陳禾剛強正直的一組是 ( ) ①其后盜起,人服其先見 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貫 ③論奏未終,上拂衣起 ④檄禾取證,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辭益堅,曰:“寧餓死。” ⑥尋遭內艱,服除,知秀州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陳禾從長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潛藏的危機,針對當時軍備松弛,東南一帶尤其嚴重的情況,他上奏請求采取措施,起初不為人理解,后來事實證明他有先見之明。 B.其他官員對童貫等人的行為不敢指責,陳禾卻大膽彈劾。他認為自己所處職位有進言的責任,這時候不進言勸諫,一旦調任給事中,進諫就不是自己的本職了。C.陳禾冒死進諫,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贊同其意見。然而陳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當童貫、盧航等人詆毀他時,皇帝就趁勢將他貶謫到外地。 D.陳禾遇赦,被起用掌管廣德軍,調任和州知州。不久遇上母親去世,服喪結束,擔任秀州知州。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夫發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得與?(5分) (2)適童貫領兵道府下,謁不得入,饋之不受。貫怒,歸而譖之。(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青 玉 案曹組碧山錦樹明秋霽。路轉陡,疑無地。忽有人家臨曲水,竹籬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涼只恐鄉心起。鳳樓遠、回頭謾①凝睇。何處今宵孤館里,一聲征雁,半窗殘月,總是離人淚。 [注] ①謾:徒然、空自。 8.上片后四句寫景,包含了詞人哪些豐富而微妙的情感變化?試結合具體詩句作簡要說明。(5分) 9.簡要分析“凄涼只恐鄉心起”一句在整首詞中的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雖有名馬, , 。不以千里稱也。(韓愈《馬說》) (2) ,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 。(杜甫《春望》) (3)使負棟之柱, ;架梁之椽, ;(杜牧《阿房宮賦》)乙 選考題請考生從以下三、四兩大題中選定一大題作答,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記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馬語 莫言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臉上拂過來拂過去,使我從睡夢中醒來。眼前晃動著一個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墻。一股熟悉的氣味令我怦然心動。我猛然驚醒,身后的現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陽光燦爛,照耀著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黃的土墻。墻頭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燦爛的公雞站在上邊引吭高歌,墻前有一個傾頹的麥草垛,一群母雞在散草中刨食。還有一群牛在墻前的柱子上拴著,都垂著頭反芻,看樣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彎曲的木柱子上沾滿了牛毛,土墻上涂滿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觸摸到那些雞,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觸摸到那些牛。我沒有摸雞也沒有摸牛,我仰臉望著它?——親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著“Z99”字樣的、盲目的、據說是從野戰軍里退役下來的、現在為生產隊駕轅的、以力大無窮任勞任怨聞名鄉里的老馬。“馬,原來是你啊!”我從草垛邊上一躍而起,雙臂抱住了它粗壯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淚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滾動。它聳聳削竹般的耳朵,用飽經滄桑的口氣說:“別這樣,年輕人,別這樣,我不喜歡這樣子,沒有必要這樣子。好好地坐著,聽我跟你說話。”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體就輕如鴻毛般地脫離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麥草垛邊,伸手就可觸摸那些雞,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觸摸那些牛。我端詳著這個三十多年沒有見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當年的樣子:碩大的頭顱、偉岸的身軀、修長的四肢、瓦藍的四蹄、蓬松的華尾、緊閉著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雙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我曾經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肅立,猶如一堵墻。我多少次坐在它寬闊平坦的背上看小人書,它一動也不動,好像一艘擱淺了的船。我多少次對鄰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編造它的光榮的歷史,說它曾經馱著兵團司令沖鋒陷陣,立過赫赫戰功,它一聲不吭,好像一塊沒有溫度的鐵。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請教,想了解它的歷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樣瞎的,沒人告訴我。我多少次撫摸著它的脖子問,親愛的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彈皮子崩瞎的嗎?是害紅眼病弄瞎的嗎?是老鷹啄瞎的?——任我千遍萬遍地問,它不回答。“我現在回答你。”馬說。馬說話時柔軟的嘴唇笨拙地翻動著,不時地顯露出被谷草磨損了的雪白的大牙。它的聲音十分沉悶,仿佛通過一個曲折漫長的管道傳遞過來的。這樣的聲音令我癡迷,令我陶醉,令我驚悚,令我如聞天籟,不敢不認真聽講。馬說:“日本有一個著名的關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毀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還有一個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殺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毀了雙目。你們村子里的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婦,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點瞎了雙目。這說明,世界上有一類盲目者,為了逃避,為了占有,為了完美,為了懲罰,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當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為什么瞎了眼睛……”馬沉吟著,這個話題勾起了它無限辛酸的往事馬說:“幾十年前,我的確是一匹軍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證明。我的主人是一個英武的軍官。他不僅相貌出眾,而且還滿腹韜略。我對他一往情深,如同戀人。有一天,他竟然讓一個散發著刺鼻脂粉氣息的女人騎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惱怒,精力分散,穿越樹林時,撞在了樹上,把那個女人掀了下來。軍官用皮鞭抽打我,罵我‘你這匹瞎馬!’……從此,我決定再也不睜開我的眼睛……”“原來你是裝瞎!”我從麥草垛前一躍而起。“不,我瞎了……”馬說著,掉轉身,向著那漫漫無盡的黑暗的道路,義無反顧地走去。(1)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A.本文以“我”與馬的重逢為線索,主要描寫了兩個場面:一是久別重逢時的情景,一是重逢后馬的自述。B.小說以馬開口向人傾訴這一荒誕手法寫“我”和馬重逢,寫人與馬的情感交流,蘊含著深刻哲理,給人以啟示。C.小說通過寫馬對主人“一往情深”而主人卻因女人被摔而打馬、罵馬,譴責了那些背信棄義不顧友情的人。D.小說巧設懸念,反復渲染“我”“想了解它的歷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樣瞎的”,有效地增強了作品的吸引力。E.馬是裝瞎的,可文章結尾說“不,我瞎了……”,這里寫出了馬因一件小事敗壞了自己之后的沉痛懊悔。(2)小說多處描寫了馬的形象,同時也描寫了雞和牛,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3)小說寫馬在訴說自己“為什么瞎了眼睛”之前,先講述琴女春琴等三個故事,其用意是什么?(4)馬因為主人的一句謾罵,就自己后半生“裝瞎”。你認為它這樣做值得嗎?請依據文本加以探究。(6分)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題。 最精彩的表演梅蘭芳正伏在垂著淡青窗簾的南窗底下畫蘭竹。他這時已經完全把自己當做一位畫家來要求了,他畫畫不是為了收益,而是為了追求,說轉移也未嘗不可。一個藝術家,當被迫必須放棄他的藝術活動時,就必須以另一種藝術活動來填補他的空虛。 當然,并沒有誰不讓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謝絕了舞臺,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來過這種淡泊的生活。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須,有什么比這更能表示他斷絕粉墨生涯的決心呢!他畫畫的另一個原因是,在他心中活著一些孤傲高潔的畫家形象,他需要以這些人做風范,堅定自甘淡泊、不慕榮利、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做人準則。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師與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筆下陡增豪氣。這是一種神來之勢,把幾莖勁竹畫得氣韻不凡,儀態萬方,似乎一陣風要把它刮倒,它卻搖了幾搖,挺立如初。然而夫人推開鏤花門走進來打斷了他,她極輕極慢地走到他的身邊,把不速之客請求見他的事說了出來。 在香港中國飯店二樓一間精雅的餐室里,穿著淺色西裝、保持著學者風度的日本電影人川喜多長政與中國同行張善琨,在整肅的餐桌前虛左恭候嘉賓。約定的時間到了,侍者通報梅蘭芳已在飯店門前下車。川喜多慌忙站起來,丟給張善琨一個關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門外,目不轉睛地盯著樓梯口。 川喜多是目睹過梅先生風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裝時的氣度比在舞臺上更有魅力。他看過先生演出的京劇作品,依川喜多行家的眼光看,作為先生的代表名劇《太真外傳》,無論從清新優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艷絕俗的扮相,響遏行云的歌喉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劇表演藝術推向絢爛的極致。至于他在臺下,諸如“器宇軒昂”“風度翩翩”等所有常用的形容儀表之美的詞句,在表現他的風貌時都顯得冗弱無力,以至讓人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狀人風儀的《世說新語》。 樓梯下出現了一個老人的傴僂身影,正步履艱難地走上樓來。這是梅蘭芳,又哪兒像梅蘭芳!川喜多暗暗吃驚,那彎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腳,黧黑的面目,蓬亂的髭須,板滯的眼光,遲緩的行動,加上一開口就讓人感到力竭聲嘶的嗓音——這哪兒是千萬人心中那位藝術之神的風姿!具有銳利觀察力的川喜多驚訝之余,確有把握地認出這是先生。先生也認出了川喜多長政——從不計其數有一面之緣的形貌中辨出了這個人。 一方是極道殷切的仰慕,一方是感謝盛情的邀請。那些經精心挑選的中西名菜正一道道搬上桌來。川喜多小心翼翼地問可否喝點酒,先生爽快地說:“嗓子到了這地步,還禁忌什么,再烈一點也可以!”川喜多誠懇地說:“我還有事向先生請教,烈性酒免了吧。” “其實先生是知道的。”川喜多說,“我從來不拍為日本軍方宣傳的片子,總得讓中國朋友還有點欣賞的興趣。我們選定了林則徐禁煙的故事,起用的是貴國觀眾中有巨大影響的明星。這表明,藝術終歸是藝術,不該為政治的原因,讓明珠淪落在藩溷里。所以我想,先生難道無意讓久渴于先生藝術的貴國觀眾有一個再睹明珠的機會嗎?” 先生等他說完,故意露出驚奇的樣子,然后大笑起來,接著一陣劇烈的咳嗽,又努力清了清嘶啞的嗓子,說:“實在感激先生美意。不過,您看我現在的樣子——生了幾年病,把腰腿都斷送了,別說登臺,就是走路也不能像常人一樣;更要命的是嗓子,怕發展下去連說話也成問題……一個演戲的人,到了這種山窮水盡的地步,自己就慚愧得要死,若到了觀眾面前,那簡直叫我無地自容了……”說到這里,已變成愴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嘆息。 兩天以后,川喜多長政飛回上海,向日軍報道部報告說:“梅蘭芳已經衰老不堪,幾乎喪失了所有演出的條件,勉強把他搬上舞臺,只能成為笑料,貽羞軍部。”日本軍部于是打消了強制梅先生演出的計劃。 兩年之后,梅先生在上海大劇場慶祝抗戰勝利紀念公演大會上演出,其靈活的身段,優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讓興奮若狂的觀眾絕倒。 (摘編自陳炳熙《梅蘭芳·最精彩的表演》,有刪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A.移居香港時,梅蘭芳專心畫畫,一方面是因為他要以繪畫這種藝術活動填補自己的空虛,另一方面是因為,他要以孤傲高潔的畫家形象為風范,堅守自己的做人準則。 B.川喜多長政是京劇藝術的行家,他目睹過老友梅蘭芳先生的風流神采,但與他相約聚會的梅蘭芳卻身形傴僂,聲音嘶啞,這巨大的反差不免讓他陷入深深失望之中。 C.抗戰期間,山河破碎,國土淪喪,梅蘭芳移家香港后蓄須明志,自我斷絕粉墨生涯,甘于淡泊平靜的生活,以自己的誓不媚敵、潔身自好來報答祖國和人民。 D.為了拒絕日本人的邀演,梅蘭芳巧妙打扮,極盡疲弱衰老之態,讓人覺得他已喪失演出條件,但在抗戰勝利公演大會上,他的表演卻異常精彩,讓觀眾如癡如醉。E.本文通過記述梅蘭芳謝絕舞臺、巧妙拒絕日本人邀演的過程,描寫了他在中國京劇藝術上的創新表演與突出成就,為我們展示了一位藝術家堅貞高潔的感人形象。(2)文章以“最精彩的表演”為題有什么好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3)梅蘭芳之所以為人稱道,不僅緣于他的精湛技藝,還緣于他的崇高品格,請聯系全文簡要分析,梅蘭芳的崇高品格表現在哪些方面? (6分)(4)有人認為,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不能因為政治而干擾藝術。梅蘭芳因政治原因而放棄藝術表演的做法實不足取,對此你是如何看的?請聯系文本,談談你的看法。(8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13.下列加點的熟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美英法等國支持和推動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的手段,和當初其處理利比亞問題的手段如出一轍,都是公開宣稱,現政府已經失去了繼續執政的合法性。 B.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場失意后不再熱心于功名,轉而到山野求田問舍,過著愜意的隱居生活。 C.近兩個星期,謝峰多次遲到,班主任找他談話,他似乎理由很充分,甚至還振振有詞,根本沒有半點悔改之意。 D.面對販毒手法被公安人員屢屢識破,販毒團伙的頭目氣急敗壞地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總有一天我要想辦法把這些毒品成功地運出去。”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記者日前從相關會議上獲悉,明年我國食品安全工作將進一步加大治理整頓力度,嚴打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堅決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B.我們應從中國國情出發,制定符合中國特點的互聯網管理法律和法規,研究非法網站的特點和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進行各種犯罪活動的特點。C.雖然枸杞子具有很好的滋補和治療作用,但并非適合所有的人服用,由于它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正在感冒發燒的人最好別吃。 D.今年11月25日,因為敘利亞沒有簽署阿盟提出的和平調解協議,阿盟擬定了對敘利亞的一系列制裁辦法,包括對敘利亞央行實施交易禁令。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少年聽雨,青年聽雨,也在異鄉,那是在祖國的北方 。 。 。 。 。 。柔風細雨,不是北方的個性,只有領略過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漢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黃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陜北人②電閃雷鳴,狂風暴雨,鋪天蓋地而來,真個是豪氣沖天 ③騎在自行車上,大雨淋了個透,陽光很快就曬干了④在風沙彌漫的北方,絕沒有細雨如絲,要下就是瓢潑大雨 ⑤那雨從天而下,沖刷一切,蕩滌一切,忽而又雨過天晴,陽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遠不用帶傘 A.④②⑤①⑥③ B.④⑤③②⑥① C.⑥⑤③②①④ D.②⑤④③①⑥ 16.把下面這個長句改成幾個較短的句子,可以改變語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5分) 《中國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是在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點項目——“綜合風險防范關鍵技術與示范”的支持下,由北京師范大學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單位共同承擔,借鑒國際上目前最先進的災害風險科研成果完成的我國第一代綜合自然災害風險分布地圖集。 17.請仿照劃“ ”部分的表述,在橫線上將語段補寫完整。(6分)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大地能載萬物,是在告訴我們求學要廣讀博覽;青松不懼風雪,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堅毅; , ; , 。18.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樹問大樹:“你吃了什么才長得這么大呢?” 大樹說:“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一片,蜂嗚與蛙唱四兩,早晚各吃晨曦與落日一遍,有時也吃些烏糞、腐葉,喝點朝露和山泉。” 小樹:“吃這些你的體形就這么完美和諧?” 大樹:“這還要感謝風雨雷電。風為我修飾身材,雷為我劈去放肆,雨為我洗去塵土,電為我斬去高傲。” 小樹又問:“為何有的樹木長得枯黃又干瘦?” 大樹說:“他們選擇的是憤世,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鮮。”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答案:11、(1)C?E(C、理解上偏離了主題。小說是馬通過自己被打罵一事說明自己看錯了人,而不是為了譴責什么樣的人,且背信棄義的說法也無文本依據。E、“因一件……懊悔”錯。自己為主人出生入死,而主人卻為“散發著刺鼻脂粉氣息的女人”罵自己“瞎馬”,是對自己投錯了主人、是“睜眼瞎”的沉痛的悔恨。)(全答對得5?分,答對一項得3分)(2)(1)本文勾勒了馬“巍然”、“粗壯”、“削竹般的耳朵”等外貌特征,又用牛和雞來襯托,意在突出馬出類拔萃的形象以及“我”對馬的深厚情感。(2)一匹杰出的戰馬在遭到不公正對待后自我毀棄的抗爭,與平庸的牛、雞安享平凡的生活形成對照,表達了對遭逢不幸、自我懲罰者的同情與感慨。(一點2分)(3)①意在說明世界上一些自殘者,是為了各種目的心甘情愿地自殘的;②為其自敘經歷進行鋪墊;③暗示出“以馬喻人”的寫作意圖。(4)(1)答“值得”的,參考要點:①突出了命運對它的不公,維護了自己的尊嚴;②這樣一種悲劇性的結局對主題(懷才不遇)的表達顯得更深沉有力;③即使不在戰場上馳騁,也可以以力大無窮任勞任怨聞名鄉里,活出自己的尊嚴,這同樣是自身價值的體現。(2)答“不值得”的,參考要點:①它可以繼續為軍官服務,用出色的表現證明自己沒“瞎”;②它可以跑到別的部隊,繼續馳騁疆場;③沒必要后半生?“裝瞎”,它可以睜大眼睛堂堂正正地駕轅出力,體現自身價值。(說明:要有觀點,有分析。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有理就可給分。)12. (1)A、D ( B.川喜多長政與梅蘭芳不是老友關系,他們只是有一面之緣。C.“梅蘭芳移家香港后蓄須明志”錯誤,梅蘭芳早在移家香港之前就已蓄須明志。E.“創新表演與突出成就”錯誤,本文沒有描寫梅蘭芳的創新表演與突出成就,而是重在突出梅蘭芳的民族氣節。答D得3分,答A得2分,答B得1分;答C、E不得分) (2)①“最精彩的表演”,既指梅蘭芳為了拒演而采取的虛與委蛇的掩飾和應對,又指梅蘭芳以精湛的技藝為祖國和人民所做的精彩表演。(2分) ②以“最精彩的表演”為題,有利于表現梅蘭芳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增強文章的主旨。(2分) ③以“最精彩的表演”為題,可謂內涵豐富,意蘊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與深度。(2分) (3)①崇高的民族氣節。抗戰期間,梅蘭芳謝絕舞臺,移家香港,甘于淡泊的生活,決不以精湛的技藝取媚敵人,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2分) ②高潔的做人品格。梅蘭芳以孤傲高潔的畫家為風范,堅定自甘淡泊,不慕榮利,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做人準則,表現出潔身自好的做人品格。(2分) ③愛國愛民的情懷。抗戰勝利后,梅蘭芳以精湛的技藝為人民演出,以清越的歌喉為祖國的勝利歌唱,表現出奉獻人民、報答祖國的寶貴情懷。(2分) (4)觀點一:①梅蘭芳應該放棄藝術表演。藝術不能與政治分開。 ②藝術要摒棄政治分歧, 不要和政治聯系, 這是天真的想法。 ③抗戰期間,國土淪喪,人民生靈涂炭,日寇利用梅蘭芳的藝術影響,強誘他媚敵表演,梅蘭芳斷然蓄須明志,不為民族敵人演出。 ④他的這一行為表現了一代藝豪不屈不撓的剛強骨氣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奮勇抗戰的決心。 觀點二:①梅蘭芳應繼續登臺表演,以自己的精湛技藝和優秀作品激勵人民克服時艱。 ②藝術只有進入社會才能對大眾產生影響,藝術家往往是無意識地承擔了政治重任。 ③任何藝術都具有觀念性,一旦將蘊含在藝術中的觀念強化,藝術的意識形態特征便凸現出來。正義或邪惡, 藝術永遠是表達、承載的東西。 ④作為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不應放棄自己的舞臺,他應該以自己的藝術去召喚抗敵的摯誠,以優秀的作品去激勵人民,以他清圓的唱腔化為對正義的堅守,對丑惡的批判。 (觀點明確2分,結合文本2分,分析恰當4分,言之成理即可)六、這是一則多角度立意的新材料作文,命題意在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成長過程,發現、體悟生命的價值,學會珍重生命。審題的突破口在于三問三答的內涵,尤以大樹的回答為要。針對小樹關于怎樣成長得健壯、完美的問題,大樹的回答是:要吃青山、白云、蜂鳴、蛙唱——大自然的精華;要吃鳥糞、腐葉——吸收后可轉化為成長所需的營養;要經受風雨雷電的洗禮——在挫折中經受磨煉;拒絕“憤世”“抱怨”等陰暗的情緒——擁有樂觀向上的情趣。錯誤的立意主要有:一、感恩;二、學會包容、容忍;三、談環境與命運的關系;四、關于知足、完美與和諧的問題。附文言翻譯: 陳禾字秀實,是明州鄞縣人。考中元符三年進士。多次升遷擔任辟雍博士、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下長久太平,軍備松弛,東南一帶尤其嚴重。陳禾請求增加守軍、修補城墻,用來防備不測。有人指責這是無端生事,擱置起來不予批復。后來盜賊鬧事,人們才佩服他的預見能力。 升任左正言,不久授職給事中。當時童貫的權勢愈加擴張,和黃經臣一起執掌大權,御史中丞盧航跟他們內外呼應做壞事,士大夫因畏懼而不敢正視。陳禾說:“這是國家安危的根本啊。我所處職位有進言的責任,這時候不進言勸諫,一旦調任給事中,進諫就不是我的本職了。”他沒有接受給事中的任命,首先上書直言彈劾童貫。又彈劾黃經臣:“依仗恩寵玩弄權勢,在朝廷同列中夸耀自己。常常說詔令都出自他的手中,說皇上將任用某人,舉行某事,不久詔書下達,都跟他所說的一樣。那發號施令,是國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賢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權,怎么能讓宦官參與其中?我所憂慮的,不只是黃經臣,這條路一開通,類似的進用者就會多起來,國家的禍患,就不可遏止,希望趕快把他放逐到遠方去。”陳禾論奏還沒結束,皇上就惱怒地拂衣而起。陳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請求讓自己說完。衣袖被撕落,皇上說:“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陳禾說:“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難道敢吝惜砍頭來報答陛下嗎?這些人今天得到富貴的好處,陛下將來會遭受危亡的禍患。”陳禾的言辭更加激烈,皇上改變了臉色說:“你能像這樣盡心進言,我還有什么可憂慮的呢?”內侍請皇上換衣服,皇上回絕他說:“留著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第二天,童貫等人一個接一個地上前陳告,說國家非常太平,怎么能說這不吉利的話。盧航上奏說陳禾狂妄,把他貶為信州監酒。遇到赦免,陳禾得以自由地回到鄉里。 當初,陳瓘從嶺外歸來,住在鄞縣,和陳禾相互友好,派遣他的兒子陳正匯跟從陳禾學習。后來陳正匯揭發蔡京的罪行,被押送到朝廷,陳瓘也被逮捕。黃經臣審理他們的案子,用檄文征召陳禾到案取證,陳禾回答說事情確實有的,罪行不敢逃避。有人說他回答失當,陳禾說:“禍福死生,都是命啊,怎么可以用逃避一死來換得個不義的名聲呢?希望能夠分擔賢者的罪名。”于是陳禾因為被誣陷為陳瓘的同黨而被罷免官職。 遇到赦免,陳禾又被起用掌管廣德軍,調任和州知州。不久遇上母親去世,服喪結束,擔任秀州知州。王黼剛剛執掌大權,陳禾說:“怎么能在王黼門下聽候調遣?”他極力辭職,于是改任他為汝州知州。他辭職更加堅決,說:“寧可餓死(也不接受任命)。”王黼聽說后對他懷恨在心。陳禾的哥哥陳秉當時擔任壽春府教授,陳禾就到官邸侍奉兄長。恰逢童貫統領軍隊路過壽春府,想要拜訪陳禾不能進門,送禮給陳禾也不接受。童貫惱怒,回到朝廷后就誣陷他。皇上說:“這人向來如此,你不能容忍嗎?”過了很久,朝廷才又起用陳禾擔任舒州知州,任命剛下達他就去世了,追贈他為中大夫,謚號為文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陜西省澄城縣寺前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化學試題(無答案).doc 陜西省澄城縣寺前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doc 陜西省澄城縣寺前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試題.doc 陜西省澄城縣寺前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數學(文)試題.doc 陜西省澄城縣寺前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數學(理)試題.doc 陜西省澄城縣寺前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英語試題.doc 陜西省澄城縣寺前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語文試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