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課 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教學設計【單元介紹】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開始起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設也順利進行,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956年,我國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得以建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中國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現了“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失誤和曲折。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目錄 教學目標 重難點】目錄:一、第一個五年計劃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教學目標:1、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背景、基本任務;2、知道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經濟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意義;3、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的情況。【新課導入】【課程引入】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情境導入【教學過程】模塊一、第一個五年計劃歷史回顧閱讀下表,思考“一五”計劃制定的原因。1.“一五”計劃的背景經濟恢復①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基礎落后②我國還是落后的農業國,工業水平低,基礎薄弱,門類不全。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面對新中國成立時的工業現狀,毛澤東曾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實現工業化是唯一的出路,也是全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偉大事業。2.第一個五年計劃(1)時間:1953—1957年底(2)目的:①為了擺脫工業落后的面貌;②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3)基本任務:①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②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③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以適應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需要。探索思考閱讀材料,思考為什么要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材料一:我們還不能制造一輛坦克、一架飛機、一門高級大炮和一輛汽車,那我們的國防力量怎么能算強大呢 我們要自己生產這些東西,就要搞重工業!——周恩來國防建設的需要材料二:因為我國沒有重工業, 許多輕工業的機器,不能制造!因為沒有重工業… 過去在我國農業中就幾乎完全不使用機器, 也很少使用化學肥料。—— 中共黨史參考資料( 第八冊)工業化建設的機器設備和發展農業的技術設備離不開重工業材料三:由于采取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蘇聯只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就跑完了歐美資本主義國家一個世紀才走完的路程,使蘇聯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變成了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 《重要文獻選編( 第四冊) 》受蘇聯發展的影響知識拓展“一五”計劃的實施我國以蘇聯幫助興建的156個項目為中心,先后施工1萬多個工業項目。3.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設成就工業方面①鋼鐵:鞍山鋼鐵公司三大重點工程——新型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和七號煉鐵爐相繼建成投產;出示圖片:鞍鋼場景機械制造: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來,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出示圖片:長春一汽生產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車、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圖片:沈陽第一機床廠、沈陽飛機制造廠、我國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交通運輸業①鐵路:新建寶成、鷹廈等鐵路30余條;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建成通車;圖片: 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是重要的進藏路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艱苦公路,有的路段艱險。③1957年,長江大橋建成(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一五計劃的主要成就相關史事我國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創造了許多歷史上的第一。1953年,中國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礦—一遼寧阜新海州露天煤礦建成投產。1955年,新中國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發電機組在上海組裝成功,開始建立中國的發電設備生產基地。1955年,中國第一塊國產手表在天津誕生1956年,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來1956年,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在沈陽試制成功。1956年,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一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相關史事中國人渴望有自己的汽車制造廠,生產出自己的汽車。1956年,一座宏偉的汽車城一第一汽車制造廠,在長春近郊建立起來了。1956年7月13日上午8點半,汽車總裝配工作開始。工人、技術員和干部,懷著十分興奮又緊張的心情,走到總裝配線兩旁自己的工作崗位上。150米長的總裝配線緩緩地向前轉動,工人們按順序將汽車的部件-一進行安裝。裝配線轉到終端時,一輛嶄新的深綠色解放牌汽車出現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汽車司機,立即跨進駕駛室,把汽車徐徐地開出了裝配車間。萬余名工人夾道歡迎,歡呼第一輛解放牌汽車誕生了。“鞍冊軋鋼開紅花,解放汽車跑中華”。那么,我國第一批國產“解放”牌汽車是屬于( C )年時取得的成就?A.1950年 B.1952年C.1956年 D.1958年到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各項經濟建設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一五期間中國社會生產增長表結果:到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各項經濟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意義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結合所學,思考一五計劃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得到有力鞏固 黨和國家制定了正確的方針路線 人民群眾的艱苦奮斗和熱情工作 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大力援助模塊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背景: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加緊進行。基層選舉:1953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全國規模的基層選舉。標志: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視頻: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內容: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部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因為是在1954 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頒布的,因此也稱“五四憲法”。憲法主要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憲法性質: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②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意義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板書設計】【布置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