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北省衡水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北省衡水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資源簡介


2012—2013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②積極發揮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的積極作用。應該堅持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維護
國際和平與安全,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問題。(2 分)
高三年級
政治參考答案
③國家利益是一個國家對外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中國關于利
比亞問題的主張符合我國國家利益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2 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50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50 分)
1——5 BDBDD 6——10 CCBBC 11——15 ABABB 16——20 BCAAC
21——25 DAACD 26——30 ABADA 31——35 BDAAB 36——40 BBCCC
41——45 DCCBC 46——50 CDBCD
二、非選擇題(51 題(1)12 分,(2)8 分,共 20 分,52 題 10 分,53 題 10 分,54 題 10
分,共 50 分)
51.(1)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2 分)要形成社會管理和服
務合力,黨必須始終發揮協調各方、總攬全局的領導核心作用。(1 分)
②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承擔重要的職能。(2 分)要形成社會管理和服務合力,
政府必須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能,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1
分)
③增強社會協同的關鍵在于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 2 分)要形成社會管理和服務合力,
必須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其作為社會協同主體的作用。(1 分)
④在我國,公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并履行相應義務。(1 分 )要形成
社會管理和服務合力,公民必須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
的原則,積極有序參與政治生活。(2 分)
(2)【解析】通過解讀材料可知:信息公開是為了增加透明度,保證公民的知情權,
便于公民對政府的監督。據此本題可以從我國的國家性質,保障公民的知情權、監督
權的意義等方面作答。
【答案】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2 分)
信息公開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政治素養和社會責
任感。(1 分)
②我國公民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決策享有知情權。 2 分)信息公開有利于公民更好參與
民主決策,使決策能夠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愛惜民力。(1 分)
③我國公民對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監督權。 2 分)信息公開為公民形式監督權提
供更有效的渠道,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1 分)
(答出兩點即可得 6 分,全部答出為 8 分)
52. ①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我國政府提出要盡快恢復利比亞局勢穩定,最大限
度地維護利比亞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就是尊重他國主權的表現。(2 分)
④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中國政府關于利比亞問題的主張順應時代和平與發展潮
流。(2 分)
⑤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政府的主張符合我國外
交政策的宗旨、目標和基本準則。(2 分)
53.【解析】 注意題眼“唯物論”的規定性;由村民在唯心主義世界觀的指導下導致了錯
誤認識,而工作組的同志堅持以唯物主義世界觀為指導,運用科學的方法找到了“兇
宅”的秘密,得知要運用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來分析。
【答案】①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一的,不同的世界觀決定了人們對問題的看法不同,
采取的方法也會截然不同。(1 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1
分)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
(1 分)唯心主義則恰好相反。 1 分)②村民認為“兇宅”是有鬼神作怪,其做法是 燒
香拜佛、祈求神靈的保佑,這是村民在唯心主義世界觀的指導下導致的錯誤做法;而
工作組的同志堅持以唯物主義世界觀為指導,運用科學的方法找到了“兇宅”的秘密,
終于真相大白。(3 分)③這個事例啟示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
心主義;堅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要崇尚科學,反對迷信。(3 分)
54.①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的經濟。(2 分)推動文化產業合作,有利
于優化兩岸文化資源配置,實現優勢互補,有利于兩岸文化產業發展。(2 分)
②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兩岸之間經濟聯系日益緊密。 2 分)兩岸推進文化產業合作,
有利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兩岸經濟是實現雙贏發展。(2 分)
③兩岸推進文化產業合作,有利于兩岸推進科技升級、產業升級,(1 分)提升在國際
上影響力和競爭力。(1 分)

2012—2013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都是其生存的理由。現代企業和水一樣有其獨特的“形狀”,企業要能夠取得持久發
展,應學習“隨彎就勢”的生存本領。這說明( )
高三年級
政治試卷
A.正確的經營戰略決定企業發展的成敗
B.企業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目標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選擇題共 50 題,非選擇題
共 3 題。試卷共 6 頁。考試時間 110 分鐘。滿分 100 分。
卷Ⅰ(選擇題 共 50 分)
C.誠信經營是企業立足市場的關鍵所在
D.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來不斷調整自己
6.假設某企業 2011 年的勞動生產率屬于社會平均水平。生產一件甲種商品的勞動耗費為
12 元,產量為 10 萬件,2012 年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 50%,其他條件不變,那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50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50 分。在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
該企業生產甲種商品的個別價值、社會價值和價值總量分別為
(
)
符合題意的。)
1.目前來說最方便的車票分銷方式莫過于網絡直銷即電子車票。火車票網絡服務可以解
A.12 元、8 元、 120 萬元
C.8 元、12 元、180 萬元
B.12 元、8 元、180 萬元
D.8 元、12 元、120 萬元
決老百姓買火車票不方便問題,同時也為老百姓購票節省了交通成本與時間成本,特
7.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下列體現“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別為商務人士出行提供了較大的便利性。這種火車票網絡服務(
)
的主要措施是(
)
①使貨幣的職能發生了變化
③使用的是虛擬貨幣
②沒有改變貨幣本身固有的職能
④使得商品交換的方式發生了變化
A.提高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
B.調整銀行存貨款利率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2.某國 2012 年第一季度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 3 萬億元,第二季度由于生產發展,貨幣
量需要增加 20%,但實際執行結果卻使流通中的貨幣量達到了 5 萬億元,此時貨幣貶
D.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8.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 2010 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
值了(
)
穩健的貨幣政策。下列屬于“積極的財政政策”措施的是(
)
A.20%
B.60%
C.72%
D.28%
①央行下調存貨款基準利率
A 商品主要由甲乙丙丁四個廠家供應,A 商品市場上,甲廠約占 5%,乙廠約占 7%,丙
廠約占 10%,丁廠約占 70%,其他由一些小廠分占。回答下面 3---4 兩題:
②政府運用財政補貼支持“家電下鄉”
③國家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退稅率
3.生產 A 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
④鐵道部決定 2010 年春運票價不上浮
A.是甲乙丙丁四個個別勞動時間的平均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與丁廠的個別勞動時間基本一致
C.與甲乙丙三廠的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
9.張昊和李林共同出資成立注冊資本為 400 萬人民幣的公司,聘請王毅為經理。公司合
法經營,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而破產。清算后,公司破產財產只剩 200 萬,而公司
D.與丁廠的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4.假如甲廠的勞動生產率比丁廠高,乙廠的個別勞動時間比丙廠長,丙廠的勞動生產率
債務有 250 萬。根據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可知(
A.該股份有限公司不再償還剩余的 50 萬元債務
)
與丁廠接近。假定其它條件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該有限責任公司不再償還剩余的 50 萬元債務
①A 商品在市場上,甲廠價格最低,乙廠價格最高
②在市場上賣同樣數量的 A 商品,甲廠獲利最大,乙廠獲利最小
③在市場上賣同樣數量的 A 商品,丙丁兩廠獲利最大,甲乙兩廠獲利最小
④甲廠生產的 A 商品的降價空間最大
C.剩余的 50 萬債務應由王毅承擔
D.張昊李林對未清償的 50 萬債務負連帶責任
10. 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面向未來,全黨
同志必須牢記,我國過去 30 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通過改革推動經濟的大發展,是因為改革(
)
5.水能夠針對外部的形勢變化而不斷改變自己的策略和形狀,每一種與眾不同的“形狀”
高三政治 第一學期期中試卷
①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的經濟政治體制和社會基本制度
第 1 頁 共 6 頁
②能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
③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

整個國家的經濟成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但一國的“人口紅利”是不可持
續的。與“人口紅利”相對應的是“人口負債”。我國要有效地應對將來的“人口負
④能調整上層建筑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債”,必須 (
)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A.適當延長退休年齡,延緩老齡化進程
11.某人三年前在外匯投資市場上按 1 美元兌換 8 元人民幣的匯率換得 10 000 美元,現在
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下跌了 20%。他又將 10 000 美元換回人民幣。在不考慮其他因
B.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
C.增強居民的儲蓄意愿,并提高存款利率
素的條件下,此人(
)
D.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損失了人民幣 16 000 元
B.減少了人民幣損失 16 000 元
C.損失了美元 1 600 元
D.減少了美元損失 1 600 元
12.國家郵政局調查顯示,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國快遞業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全國快遞業 1
16.右圖表示某商品供給量和價格的關系(橫軸為供給量,縱軸為價格,S1
為變動前曲線,S2 為變動后曲線)。在不考慮其它因素條件下,以下變
量中會導致 S1 向 S2 方向平行移動的是
①該商品勞動生產率提高 ②該商品的市場價格提高
③該商品的生產成本下降 ④生產該商品的企業減少
/3 業務量由電子商務帶動完成。僅去年中國電子商務帶動的包裹量就超過 5 億件,電
子商務和快遞物流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
A.①②
C.②③
B. ①③
D. ③④
是(
)
17.為解決原材料價格上漲問題,我國某鋼鐵集團先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國投
①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之間存在著互為替代關系
②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之間存在著互補關系
③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的發展有助于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
④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的發展表明我國居民恩格爾系數不斷提高
資 8 個鐵礦石資源項目,爭取在 2015 年實現鐵礦石的自給自足,并使之成為新的利潤
增長點。該事例說明,我國擴大海外投資
①發揮外資在維護經濟及產業安全、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②是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體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的資源
13.有人說股票是資本市場的“晴雨表”。“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后的股
④是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體現
市第一個開盤日,在 A 股市場上一開盤,鐵路板塊即出現集體暴跌。這一事實從一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側面告訴我們(
)
18.在日常生活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經濟現象,下列對幾種經濟現象說法正確的(
)
①資本市場能夠及時、靈敏地反映經濟動態
②資本市場風險的產生和存在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③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生存發展至關重要
④資本市場的風險與收益共存
①引進來——為了獲得資金,中國迪伽集團公司向美國蘋果公司轉讓部分股權
②走出去——聯想收購 IBM
③賣方市場——貨多不值錢
④買方市場——物以稀為貴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 3.5%。銀行有自動轉存業務,存款到期不取,會自動將利
息并入本金再轉存一定年份。葉先生將 10000 元現金存入銀行,他選擇“定存一年自
動轉存一年”方式所取得的利息是
19.到 2011 年 12 月 11 日,我國加入 WTO 已經 10 周年。10 年來,中國對外貿易不斷發展。
站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起點,回眸入世以來的不平凡歷程,中國經歷了變革,付出
了努力,日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有影響力的貿易大國,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實
A.700 元
B.712.25 元
C.350 元
D.356.13 元
踐證明,中國加入 WTO 有利于
15.“人口紅利”被認為是二十多年來推動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
經濟目前正處于“人口紅利”回報最豐厚的時期。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
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
高三政治 第一學期期中試卷
①推進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②加強和發展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③減少貿易摩擦,擴大我國對外貿易順差
第 2 頁 共 6 頁
④降低外貿依存度,降低經濟和金融風險

D.我國現階段宗教已消除了其消極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給善意的生長帶來一縷陽光,給道德勇氣的釋放打開一個出口。近日,深圳市向社會
20.讀安徽省對外經濟發展變化表,從中可以得出安徽企業
(
)
公布了由市法制辦等起草的《深圳經濟特區公民救助行為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
《條例》規定“誣賴救助人,應受到一定懲罰”。這體現了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深圳市法制辦作為立法機關,行使立法權
③我國的法律制度更趨完善
④加強立法,促進社會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堅持獨立自主原則
②對外開放規模擴大,利用外資逐漸優化產業結構
③要繼續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④堅持了“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
26.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于 2012 年 11 月 18 日召開。中共中央印發了《關
于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對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作出了“差額選舉
的比例應多于 15%;適當增加生產和工作第一線代表名額”等新規定,這將有利于
① 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② 改善代表結構,增強代表性,體現先進性
21.目前,我國的立法重點由制定新法轉到修訂舊法、抓緊配套方面。2012 年國務院計劃
完成“商標法修訂草案”等 33 項法律的起草、修訂,并提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
③ 密切聯系群眾,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
④ 健全民主集中制,實現政治協商、民主監督
這表明(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國務院行使構建法律體系的職能
C.國務院可以對所有法律進行修改
B.全國人大可以委托國務院行使立法權
D.立法權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
27.中國人民大學反貧困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貴認為,我國扶貧投資效率低的深層原因
是過分依賴政府體制和系統來傳遞和管理扶貧資源。從長遠來看,中國扶貧的理想模
22. “人民群眾最講實際。你干好事,他就鼓掌;你干得不好,他就有意見。我們黨員干
式是政府提供扶貧資金,而資金的傳遞和管理應該主要由農民自己的組織和專業性的
部一定要眼睛向下,多為老百姓辦些實事,當好人民的勤務員”。這表明中國共產黨
民間機構來負責。這說明(
)
①要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為人民辦實事,為人民服務
②要把民主執政作為執政的基本方式
③執政地位的確立是由黨的執政方式決定的
④要切實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民間自發的扶貧是改善我國貧困狀況的最有效途徑
B.適度“去行政化”是我國扶貧體制改革的長遠方向
C.科學完善的監督機制有利于扶貧資金的傳遞和管理
D.“社會主導、政府參與”是扶貧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PM2.5 是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對人體健
23.在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重要體現。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很大。今年,PM2.5 一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成為
①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國“兩會”的重要議題之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 PM2.5 說明(
)
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我國國情,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①人大代表維護人民利益和要求
③政協委員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②政協委員關注民生,參政議政
④他們都由人民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
④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是在中央統一領導下的地方行政區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9.2012 年 7 月 20 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延長聯合國敘利亞監督團任期決議后,中國常駐
24.人民網 2012 年 2 月 29 日消息國家宗教局等六部門近日聯合下發《關于鼓勵和規范宗
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的意見》,為宗教界開展公益慈善活動提供政策指導。這表明
聯合國代表李保東指出,敘利亞的前途和命運只能由敘利亞人民自主決定,而不能是
由外部強加,敘利亞問題只能通過政治手段解決,軍事手段沒有出路。這是中國在敘
A.我國切實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宗教活動是我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C.國家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

高三政治 第一學期期中試卷
利亞問題上一貫和明確的立場。上述主張主要說明 (
A.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B.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第 3 頁 共 6 頁
)

C.我國主張在聯合國框架內解決國際爭端
D.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院一審宣判,被告人藥家鑫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二審駁
回上訴,維持原判。6 月 7 日上午,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藥家鑫被執行死刑。這一
30.哲學家史里斯·博克說,信任是我們必須保護的東西,因為它就像空氣和水源一樣,
事件反映出(
)
一旦受損,我們所居住的社會就會土崩瓦解。當前,頻繁發生的社會焦點事件正在拷
①公民應提高自己的民主法制意識
問政府的公信力。材料說明(
)
②政府機關需要提高行政效率、依法行政
①必須重視政府的公信力建設
②有權威的政府必須講信譽,有令必行,有禁則止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公民民主決策意識需要強化
③轉變職能,強化服務意識的政府才有權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④促進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社會和諧的政府才有權威
36.與“天下無獨燃之火,世間安得有無體獨知之精” 這一觀點一致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①天地和氣,萬物自生
②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31.2011 年 5 月 26 日,針對市場上出現的生產地溝油、染色饅頭、瘦肉精、墨汁粉條等
③天為陽,地為陰,天圓地方
④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
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事件,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制售偽劣商品犯罪的“亮劍”專項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③
行動。“亮劍”專項行動表明政府主要履行的經濟職能(
)
37.“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生活上,這一思想對很
A.經濟調節
B.市場監管
多人有借鑒意義:心態好就能超脫世俗雜事的困擾。在哲學上,這一思想屬于(
)
C.社會管理
D.公共服務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32. 十年反恐,最終令美國債務纏身,遭受持續的經濟低增長、持續的高失業率等痛苦。
C.樸素唯物主義
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這說明(
)
38.青年需要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也屬于青年。“馬克思主義青年化”的含義之一是
A.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C.發展經濟是維護和平的重要基礎
B.和平是發展的基礎
D.戰亂和沖突是經濟發展的重
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幫助青年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新形勢下推進馬克思主義青年化,是確保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工程”。上
大障礙
述材料說明(
)
33.2012 年 2 月 23 日,廣東某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市長向人大常委會遞交口岸局局長
的任命提請。到場 35 名常委中,贊成票 13 張,棄權票 11 張,反對票 11 張,贊成票
A.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被當代青年所全部掌握才能得以延續
B.離開馬克思主義哲學青年人就無法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未過半數,提請任命被否決,材料中涉及到的知識有(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
B.人大常委會行使審議、表決權
C.人大與政府是領導與被領導、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
C.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牢牢把握時代脈搏,才能適應當代青年成長的需要
D.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中國發展的唯一指導思想
39. 恩格斯說:“真正推動哲學家前進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強大而日益迅猛的進
步。”“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
D.黨對國家實行組織領導、堅持依法執政
這兩段話是在強調(
)
34.構建更加公正、公平、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愛好和平、向往發展的國家和人
民的共同要求,其內容包括
A.哲學指導具體科學研究
C.具體科學是哲學發展的基礎
B.哲學是具體科學知識的總匯
D.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
①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
40.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
②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和平等發展的權利
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二者都(
)
③各國享有以和平方式解決民族和宗教問題的權利
④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同步發展的權利
A.沒有看到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
B.認為物質是各種具體物質形態的總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沒有看到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35.比“我爸是李剛”更惡劣的“藥家鑫殺人案”,2011 年 4 月 22 日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
高三政治 第一學期期中試卷
D.沒有認識到物質是能被人的意識所反映的
第 4 頁 共 6 頁
41.2011 年 7 月,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直徑 300 米的小行星,它與地球有著相同的公轉軌

46.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加里斯特·瓊斯曾經感慨:“《共產黨宣言》雖然出版于 1848
道,并始終在地球前方“打轉”。這一發現再次印證了(
)
年,但我們現在經常談到的全球化、裁員、跨國公司、世界經濟朝這個或那個方向發
①自然界是物質的
②人的意識是物質世界的產物
展,所有這些內容在書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驚訝的現實意義,任何其他文獻都沒有
③人類社會是物質的
④世界真正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這個力量”。這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A.有著深厚的階級基礎
B.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42. 所謂“關系”是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甲認為:“天法地,地法人,
C.能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
D.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人法道,道法自然”。乙認為:“人是架鐘表,心臟是發條,神經是游絲,骨骼是齒輪,
人的思維過程只不過是對命題、觀念進行加減”。丙認為:世界的發展是“絕對精神”
47.哲理小說越來越受讀者的喜愛,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那些人生哲理是如此貼切地表述
著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經歷,自己的精神家園??哲理小說深受讀者喜愛的原因表明
中自我運動。以上觀點分別屬于(
)
A.哲學是一種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導
A.唯心主義
B.唯物主義
C.辯證法
形而上學
辯證法
形而上學
辯證法
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
B.哲學是對人生的一種本質的普遍規律問題的思考
C.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D.哲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來源于生活
D.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
辯證法
48.下列選項中,能夠說明并對哲學基本問題作出正確回答的是(
)
43.從哲學的角度看,下列說法與漫畫寓意最一致的是
①事物是感覺的集合
②心外無物,天下無一物非吾度內者
③“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
)
①人類的一切認識都不能超過感性知覺所提供的范圍
②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個稅法大幅度減輕中低收入群體的繳稅負擔
③國務院成立事故調查組分析“7·23”動車追尾事故的原因
④2011 年 7 月上旬中央主要領導分赴各地密集調研經濟形勢
④若在理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①③
49.下列觀點與漫畫中的人所堅持的哲學基本立場相同的是(
)
44.2011 年 6 月 22 日,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最高規格的評獎活動——四川省第十四
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頒獎大會在成都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新初出席會
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準確把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前提、關鍵環節和主攻方向 ,
努力推動全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大的繁榮發展。上述要求的依據
A.天地合而萬物生
B.未有此氣,先有此理
C.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
D.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是(
)
50.對下圖理解正確的是(
)
A.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B.哲學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C.哲學決定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
D.哲學能夠為人們的實踐活動提供具體方案
45.孟子和王夫之都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萬物皆備于我”,王夫之提出“氣
①形而上學始終與唯心主義相結合,辯證法始終與唯物主義相結合
者,理之依也”。這兩種思想的共同之處在于(
A.都認為客觀世界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B.都認為客觀精神是世界的主宰與本原
)
②辯證法要么與唯物主義相結合,要么與唯心主義相結合
③形而上學要么與唯物主義相結合,要么與唯心主義相結合
④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從屬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C.都回答了思維與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都回答了思維與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問題

高三政治 第一學期期中試卷

第 5 頁 共 6 頁
卷Ⅱ(非選擇題 共 50 分)
二、非選擇題(51 題(1)12 分,(2)8 分,共 20 分,52 題 10 分,53 題 10 分,54 題 10
分,共 50 分)
51.材料一 汪洋書記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是新時期當好推動科學發展、
促進社會和諧排頭兵,建設幸福廣東的重大歷史使命,必須統籌協調,按照“黨委領導、
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要求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形成社會管理和服務合力。
材料二 近年來,公車消費、公款吃喝和公費出國年年都是熱點,但卻年年破題乏力。
然而,種種新跡象表明,目前,中央政府已經看到了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費”所帶來的
嚴重危害,將加大治理力度,公車改革將有大動作,而公款出國、公款吃喝也日益引起
重視,并將首先將信息公開著手治理。中央預算部門也將率先曬“三公消費”賬單,這
讓公眾有了新期待。從今年起,借“三公消費”揮霍公款現象,有望得到全社會切實有
效監督。
(1)結合材料一,運用《政治生活》有關知識,為形成社會管理和服務合力提出建議。
(12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關的知識作出分析,為什么公眾對信息公
開充滿期待?(8 分)

53.某村一座剛蓋好的農宅中不明原因地先后有多人死去,村民稱之為“兇宅”,認為有
鬼神作怪,在這期間,這家住戶也曾多次燒香拜佛,乞求神靈的保佑,但終不能制止
死人事件的發生。后來村子里住進了扶貧工作組,工作組的同志認為,“兇宅”發生
的死亡現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其客觀原因,經過實地考察、調研后,終于真相大白,
禍根就來自地基中的一種放射性石料,把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這座農宅再也沒
有發生過不明原因的死人現象了。
試運用唯物論道理分析上述材料。(10 分)
54.2010 年 11 月 11 日至 14 日,有中華文化聯誼會、臺灣商業總會主辦的“首屆兩岸文化
創意產業展”在臺北世貿中心南崗展覽館舉行,以福建參展團為主體的大陸展區,將海
西主要是廈門的文創產業介紹給臺灣商界和民眾。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各具特色,合作潛
力巨大。大陸文化產業擁有深厚的底蘊、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市場,已進入快速發展的
階段,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臺灣文化產業起步較早,在創意、研發、營銷、品牌經營、
資本運作等方面具有優勢,海峽兩岸又共同面臨著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的競爭壓力和推進
科技升級、產業升級的緊迫任務。
結合現實說明海峽兩岸推進文化產業合作的經濟生活依據。(10 分)

【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52. 2011 年 9 月 1 日,商討利比亞政治過渡和經濟重建的“利比亞之友”國際會議在巴黎
召開,中國政府就利比亞政治過渡和經濟重建提出了 4 點主張:要盡快恢復利比亞局
勢穩定,這符合利比亞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開啟包容性政治過渡進程,最大
限度地維護利比亞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國際社會應尊重利比亞主權、獨立、統一
和領土完整,由利比亞人民自主決定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要支持聯合國在利比亞戰后
安排中發揮主導作用。
運用“國際社會”的知識,分析我國政府關于利比亞問題提出 4 點主張的依據。(10
分)

高三政治 第一學期期中試卷

第 6 頁 共 6 頁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年級化學試卷
本試卷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客觀題,共 25 個題,40 分,將答案填涂到答題卡上;第二部分為

48 50
48 50
48 50

主觀題,共 6 個題,60 分,將答案答在答題紙上。請注意答題時間為 110 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48 50

S:32

Ca:40

Cu:64

Zn:65

Ba:137
5. 下列過程或事實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第Ⅰ卷(單項選擇題 共 40 分)
①蔗糖炭化 ②用氫氟酸雕刻玻璃 ③鐵遇冷的濃硫酸鈍化 ④裝堿液的試劑瓶不用玻璃塞 ⑤雷
雨發莊稼 ⑥實際使用的濃硝酸顯黃色

選擇題(都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10 每題 1 分,11——25 每題 2 分)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宋代著名法醫學家宋慈 的《洗冤集錄》中有―銀針驗毒‖的記載,―銀針驗毒‖的原理是
6.J、M、R、T 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 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下表。已

4Ag+2H2S+O2

2X+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知 J 元素最低負化合價的絕對值與其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等,M 是地殼

A.X 的化學式為 AgS
C.反應中 Ag 和 H2S 均是還原劑

B.銀針驗毒時,空氣中氧氣失去電子

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J 和氫組成的氣態氫化物分子中只含有極性共價鍵

2、NH4HCO3 是一種離子化合物,下列關于該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所含四種元素的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為:H<C<N<O
B、同周期的三種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O >C

B. M 單質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產生一種可燃性氣體
C. R、T 兩元素的氣態氫化物中,T 的氣態氫化物更穩定
D. J、M、R、T 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 HTO4
C、其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共熱的離子方程式為:NH4++OHˉ
D、除去 NaCl 固體中混有的 NH4HCO3 固體可以采用加熱的方法
3、已知 2H2(g)+O2(g) =2H2O(l)△H=—571.6kJ·mol—1,

NH3↑+H2O
2H2(g)+O2(g)=2H2O(g)△H=—483.6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8. 具有下列電子層結構的原子,其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

)
A.1molH2O(l)變成 1mo1H2O(g),吸收 88 kJ 能量

①3p 軌道上只有一對成對電子的原子;②外圍電子構型為 3s23p6 的原子;
B.1 molH2O(g)分解成 H2(g)和 O2 (g),吸收 241.8kJ 能量

③其 3p 軌道為半滿的原子;

④正三價的陽離子結構與氖相同的原子。
C.2 molH2(g)和 1molO2(g)的總能量小于 2molH2O(l)的能量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D.可以尋找特殊催化劑使 H2O 分解,同時放出能量

9、同溫同壓下,含相同原子數的下列氣體,密度最大的是( )
48 50

A、SO2

B、CO2

C、HCl

D、CH4
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高三理科化學試卷第 1 頁 共 7 頁

10、下列化學微粒可以代表一個分子的是(
1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16)
12





C.元素⑧對應的氫氧化物可能具有兩性
D.元素①與元素⑥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共價鍵
14.某溶液由 Na+、Cu2+、Ba2+、Fe3+、AlO2-、CO32-、SO42-、Cl-中的若干種離子組成,取適量該
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AlO2-、CO32-、SO42-、Cl-四種離子
B.氣體 A 的化學式是 CO2,其電子式為
C.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Cu2+、Ba2+、Fe3+
D.生成沉淀 B 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OH-= Al(OH)3↓

...



15、為了探究金屬單質 M 與鹽溶液的反應,某同學進行了下列實驗,實驗過程及現象如圖所示,

A.③和⑥、④和⑦分別處于同一主族
B.元素④處于第三周期ⅤA 族
結合實驗現象判斷,該同學得出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向濾液中滴加鹽酸的實驗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
B.濾渣可能是兩種金屬單質的混合物
C.濾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能完全溶解
D.加入的金屬 M 可能是鎂或鈉
高三理科化學試卷第 2 頁 共 7 頁
(
)

16、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①熱穩定性:H2O>HF>H2S

NaOH 溶液和稀鹽酸的濃度均是 3 mol/L,如圖是向 X 溶液和 Y 溶液中分別加入 NaOH 溶液
和稀鹽酸時產生沉淀的物質的量與加入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體積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②熔點:Al>Na>K.................................................................................................
③ⅠA、ⅡA 族元素的陽離子與同周期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從ⅢB 族到ⅡB 族 10 個縱行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⑤多電子原子中,在離核較近的區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較高
-1
則中和熱
-1
(
)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17、類比思維是化學解題中常用的一種思維方法,下列有關離子方程式推理正確的是(
18、NA 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況下,2.24L 乙醇含有 0.2NA 個碳原子
)
A.X 溶液溶質為 AlCl3,Y 溶液溶質為 NaAlO2
B.b 曲線表示的是向 X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
C.在 O 點時兩方案中所得溶液濃度相等
D.a、b 曲線表示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20、反應 A+B―→C(ΔH<0)分兩步進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圖
中,能正確表示總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是(
)
21、如圖是元素周期表前六周期的一部分,關于元素 X、Y、Z 的敘述正確的是
B、CO2 通過 Na2O2 使其增重 a g 時,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為
a
56
N A

①X 的氣態氫化物與 Y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分物能發生反應生成鹽
C、3.0gNO 與 1.12LO2(標況下)反應后,氣體分子數可能為 0.06
D、200mL2mol/L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0.4NA 個共價鍵
19、某同學研究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時設計了如下兩個實驗方案。
100 mL 稀鹽酸 NaOH溶液
②等物質的量濃度的 X、Y、Z 的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的 pH :X>Y>Z
③Z 的單質常溫下的是液體,一定條件下可與鐵粉反應
④Z 的原子序數比 Y 大 19
⑤Z 所在的周期中含有 32 種元素
100 mL NaOH溶液 稀鹽酸

A.只有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高三理科化學試卷第 3 頁 共 7 頁

22、下列實驗不能達到預期實驗目的的是(



C.其它條件不變,若升高溫度,X 的體積分數增大,則該反應的△ H>0

D.其它條件不變,若初始投入 2mol X 和 2mol Y 則物質 Y 的轉化率減小
25.
23、用 Cl2 生產某些含氯有機物時會產生副產物 HC1。利用反應 A,可實現氯的循環利用。
反應 A:
已知:Ⅰ、反應 A 中, 4mol HCI 被氧化,放出 115.6kJ 的熱量。
Ⅱ、

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 A 的 H >-115.6kJ /mol
B、斷開 1 mol H—O 鍵與斷開 1 mol H—Cl 鍵所需能量相差約為 32kJ
C、H2O 中 H—O 鍵比 HCl 中 H—Cl 鍵弱
D、由Ⅱ中的數據判斷氯元素的非金屬性比氧元素強

24、一定條件下,在體積為 2L 的密閉容器中,3molX 和 3mol Y 發生反應:3X(g)+Y(g)

2Z

(g),經 60s 達到平衡,生成 0.4mol 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60s 內反應速率為 v (X)=0.05 mol/(L·s),X 的轉化率為 80%

B.其它條件不變,將容器體積變為 4L,Z 的平衡濃度變為原來的
1
2

高三理科化學試卷第 4 頁 共 7 頁

第Ⅱ卷(主觀卷 共 60 分)
26、(17 分)Ⅰ配合物 Na2[Fe(CN)5(NO)]可用于離子檢驗
(1)配合物中不存在的化學鍵是

已知該晶胞的密度為 ρ 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為 NA,求晶胞邊長 a=__________cm。 (用含 ρ、
NA 的計算式表示)
(5)配合物中位于同一周期的三種元素中的兩種,能形成原子個數比為 1:3 的常見微粒,推測這
兩種微粒的空間構型為
A、離子鍵
B、金屬鍵
C、氫鍵
D、極性共價鍵
E、配位鍵
Ⅱ分析化學中常用 X 射線研究晶體的結構。有一種晶體
(2)配合物中原子序數最小的元素為甲。
①甲能形成多種常見單質:
2+ 3+ 2+
和 Fe3+位于立方體的頂點,自身互不相鄰,CNˉ位于立方體的棱上,
在熔點較低的單質中,每個分子周圍緊鄰的分子數為
;
每隔一個立方體,在立方體的中心含有一個 K+(未畫出)。
在熔點很高的兩種常見單質中,有一種單質的結構如圖所示
-20
12g 單質中的每一層都剝離出來彼此緊密連接總面積約為___________ m2。(NA=6.02×1023)
(6)晶體的化學式可以表示為
(7)1mol K x Fey (CN ) z 晶體中含有?? 鍵的個數為___________
..
分析上表中有關數據并結合已學過的知識,回答以下問題。涉及上述元素的答案,請用元素符
號表示。

②甲元素與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其分子的空間構型可能是

(填字母)。中心原子的

(1)E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雜化軌道類型為



(2)A、H、J 對應的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寫離子符號)
(3)A 與 J 所形成化合物的晶體類型是
-16,用電子式表示其形成過





(4)B 與 H 所形成的化合物與 J 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 X 的溶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D 與 B 形成的某種化合物 Y 不僅能與 X 反應,還能與 I 的單質

(3)配合物中心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4)配合物中電負性最大的元素和電離能最小的元素形成的一種離子化合物
的晶胞結構如右圖,距一個陰離子周圍最近的所有陽離子為頂點構成的幾何體為

反應,則 Y 與 I 的單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X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高三理科化學試卷第 5 頁 共 7 頁

。 足量 Y 與

28、(10 分)某同學從資料上查到以下反應
A、B 為中學常見單質,AO2、BO2是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回答下列問題:
(1)①元素 A、B 可形成化合物 AB2,則 B 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②若反應中 A 和 B 的質量比為 3:4,則 n(KClO3):n(AO2)=
③已知:A(s)+O2(g)=AO2(g) △ H=-393.5kJ/mol

B、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5:8
C、每生成 1mol SO42ˉ,反應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10mol
②若反應Ⅰ和反應Ⅱ中消耗的 KMnO4 的物質的量相同,則反應Ⅰ和反應Ⅱ中消耗的還原劑的物質
的量之比為
(2)KMnO4、雙氧水、活性炭常用于飲用水的處理,但三者在聯合使用時必須有先后順序。
①氧化反應:H2O2-2eˉ→2H++O2↑
還原反應:MnO4ˉ+5eˉ+8H+→Mn2++4H2O
寫出該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B(s)+O2(g)=BO2(g)
A(s)+ 2B(s)=AB2(l)

△ H=-296.8kJ/mol
△ H=+89.7kJ/mol

②在處理飲用水時,活性炭應在高錳酸鉀反應結束后投放,否則會發生
KMnO4+C+H2O→MnO2+X+K2CO3(未配平),其中 X 的化學式為

寫出 AB2(l)在 O2 中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2)在 663K,303kPa 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發生反應,AO+2H2

AH3OH。測得如下數據:

Ba 2+ 、 Na+ 、 H + 、 SO42- 、 NO3? 、 OH - 、 CO32-
已知:①向 A 或 D 中滴入 C,均有沉淀生成:
②向 A 和 B 中分別滴加 D(可加熱)均有氣體生成,且這兩種氣體在水中能反應生成 D。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0~5min,化學反應速率? (H 2 ) =

(1)寫出 A、B、C、D 四種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
A ,B ,C ,D


②已知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 K=3,反應進行到 10min 時
衡狀態。
29、(8 分)高錳酸鉀是一種典型的強氧化劑。
(填―是‖或―否‖)達到平

(2)D 和 B 反應生成氣體,該氣體能被足量的 A 吸收,寫出該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將 A 與 D 反應生成的氣體緩慢通入含 KOH、Ca(OH)2、NaA1O2 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
(1)在用 KMnO4 酸性溶液處理 Cu2S 和 FeS2 的混合物時,發生的反應如下:

物質的量 n 與通入氣體的體積 V 的關系可表示為

(填字母)。
Ⅰ、 MnO4ˉ+Cu2S+H+→Cu2++SO42ˉ+Mn2++H2O(未配平)
Ⅱ、 MnO4ˉ+FeS2+H+→Fe3++SO42ˉ+Mn2++H2O(未配平)
①下列關于反應Ⅰ的說法正確的是
A、MnO4ˉ是氧化劑,Cu2S 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高三理科化學試卷第 6 頁 共 7 頁

31.(10 分)為探究亞硫酸鈉的熱穩定性,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將無水亞硫酸鈉隔絕空氣加熱,并利
用受熱后的固體試樣和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查閱資料:無水亞硫酸鈉隔絕空氣受熱到 600℃才開始分解,且分解產物只有硫化鈉和另
外一種固體。如果加熱溫度低于 600℃,向所得冷卻后固體試樣中緩緩滴加稀鹽酸至足量,在

滴加稀鹽酸的整個過程中 HSO3? 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趨勢為



(2)如果加熱溫度為 700℃,向所得冷卻后固體試樣中緩緩滴加稀鹽酸至足量,觀察到燒瓶中
出現淡黃色沉淀,且有大量氣泡產生,則反應生成淡黃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


此時在 B、C 兩裝置中可能觀察到得現象為



(3)在(2)中滴加足量鹽酸后,燒瓶內除 Cl? 外,還存在另一種濃度較大的陰離子(X)。為
檢驗該陰離子(X),先取固體試樣溶于水配成溶液,為了加速固體試樣的溶解,

可采取
案是

措施。以下是檢驗陰離子(X)的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合理的方
(填―甲‖或―乙‖),

方案甲:取少量試樣溶液于試管中,先加稀 HNO3,再加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
該離子存在。
方案乙:取少量試樣溶液于試管中,先加稀 HCl,再加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該
離子存在。

(4)寫出 Na2SO3 固體加熱到 600℃以上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高三理科化學試卷第 7 頁 共 7 頁

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年級化學試卷參考答案:
選擇題
1D2D3B4C5B6A7C8C9A10D11B12D13D14C15C16A17C18C19C20D21D22A23B24D25C

26、(17 分)(1)B(1 分)

30、

(2)①12(1 分)、

1.58×104(2 分)

31、(10 分)(1)先逐漸增大,后逐漸減小 (2 分)
②a d (2 分)、 sp2
(3)[Ar]3d5 (1 分)
sp3
(2 分)

(2) 2S2??? SO32??? 6H????? 3S????3H2O (2 分);
B 中品紅溶液褪色,C 中無明顯變化
3

312

(或答“B 中無明顯變化,C 中產生黑色沉淀”,
(4) 正方體(立方體)(1 分)
或
? N A (2 分)
答“B 中品紅溶液褪色,C 中產生黑色沉淀”不得分,2 分)

(3)攪拌(或加熱)(1 分); 乙(1 分);
(5)平面三角形(2 分) (6)KFe2(CN)6
27、(7 分)(1)3 ⅥA (1 分)
(2 分)
(7) 12NA(1 分)

(4) 4Na 2SO3

?

Na 2S?? 3Na 2SO4 (2 分)
(2) F-->Na+>Al3+ (1 分)
(3)離子晶體(1 分) 形成過程略(1 分)
(4)Al2O3+2OH-=2AlO2-+H2O (1 分)

2Mg+CO2

2MgO+C (1 分)
CO2+ OHˉ=HCO3ˉ(1 分)
28、(10 分)
29(8 分)答案:(8 分)
(1)①C ②3:2

(2)①5H2O2+2KMnO4+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②KHCO3

高三年級歷史參考答案

高三年級歷史參考答案

一、1-10: ADDDD
21-30:ACDAB

DCBBB
BCBDA

11-20: CCDAD
31-40: ABBBD

DBBDC
DAACA
一、1-10: ADDDD
21-30:ACDAB
DCBBB
BCBDA
11-20: CCDAD
31-40: ABBBD
DBBDC
DAACA
41-50:AABCC
DBDDD
41-50:AABCC
DBDDD
二、51.答案:(1)因素:封建剝削重(賦稅沉重);自然災害;生活負擔重;高利貸盤剝。
(6 分,任意三點)(2)開倉救濟;發放貸款;減免賦稅;免征徭役。(3 分)(3)表態:
不能。(1 分)理由:小農經濟的落后性、脆弱性;統治階段剝削本質沒有改變;農耕文明
下的生產力水平低下。(6 分)(4)有益之處:①互通有無;②增加居民收入;③穩定社會
秩序。(4 分,任意兩點)
(5)表現:收入的減少;傳統謀生手段的消失;對生產方式的不適應;百無聊賴;對世
風日下的感慨。(8 分,任意四點)
52.答案:第一步:威廉·格菜斯頓對美國 1787 年憲法贊賞有加,基本持肯定態度;馬丁·路
德基本持否定態度;恩格斯對其既有肯定又有否定。(2 分)第二步:我贊同??的觀點。
(1 分)第三步:例:關于美國 17871 年憲法,我們既要看到其進步性,又要看到其存在
的不足或局限性。說它是“人類智慧和意志所創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是因為:它是世界
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它是西歐的啟
蒙思想與美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其“分權與制衡”原則有
利于防止專制獨裁,維護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地方與中央形成和諧統一的關系,既維護
了國家的統一與穩定,又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說它“沒有邁出同時給予非洲人
自由的第一步”“確認了存在于美國的有色人種奴隸制”是因為:它沒有完全反映維護群
眾權益的《獨立宣言》的內容;它承認黑人奴隸制和黑奴貿易,留下了種族歧視和壓迫的
烙印;婦女、印第安人、黑人的選舉權被剝奪。(8 分。言之有理即可)。第四步,扣題。
(1 分)
53.(1)角度:政治意義(或民主政治)。(1 分)功績:結束了在中國綿延幾千年的封建
君主專制制度,掃清了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障礙,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 分)
(2)不同看法: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國初期共和觀念風行,反映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城市
里的知識分子中;第二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帶來什么變化,反映的現象主要發生在
偏遠縣城的普通民眾中。(4 分)
理解:辛亥革命具有不徹底性,其影響在不同地區和不同群體中是不一樣的,民主共和觀
念深入人心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3 分)
注意:全方位占有和分析材料,不能以偏概全。(1 分)
二、51.答案:(1)因素:封建剝削重(賦稅沉重);自然災害;生活負擔重;高利貸盤剝。
(6 分,任意三點)(2)開倉救濟;發放貸款;減免賦稅;免征徭役。(3 分)(3)表態:
不能。(1 分)理由:小農經濟的落后性、脆弱性;統治階段剝削本質沒有改變;農耕文明
下的生產力水平低下。(6 分)(4)有益之處:①互通有無;②增加居民收入;③穩定社會
秩序。(4 分,任意兩點)
(5)表現:收入的減少;傳統謀生手段的消失;對生產方式的不適應;百無聊賴;對世
風日下的感慨。(8 分,任意四點)
52.答案:第一步:威廉·格菜斯頓對美國 1787 年憲法贊賞有加,基本持肯定態度;馬丁·路
德基本持否定態度;恩格斯對其既有肯定又有否定。(2 分)第二步:我贊同??的觀點。
(1 分)第三步:例:關于美國 17871 年憲法,我們既要看到其進步性,又要看到其存在
的不足或局限性。說它是“人類智慧和意志所創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是因為:它是世界
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它是西歐的啟
蒙思想與美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其“分權與制衡”原則有
利于防止專制獨裁,維護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地方與中央形成和諧統一的關系,既維護
了國家的統一與穩定,又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說它“沒有邁出同時給予非洲人
自由的第一步”“確認了存在于美國的有色人種奴隸制”是因為:它沒有完全反映維護群
眾權益的《獨立宣言》的內容;它承認黑人奴隸制和黑奴貿易,留下了種族歧視和壓迫的
烙印;婦女、印第安人、黑人的選舉權被剝奪。(8 分。言之有理即可)。第四步,扣題。
(1 分)
53.(1)角度:政治意義(或民主政治)。(1 分)功績:結束了在中國綿延幾千年的封建
君主專制制度,掃清了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障礙,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 分)
(2)不同看法: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國初期共和觀念風行,反映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城市
里的知識分子中;第二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帶來什么變化,反映的現象主要發生在
偏遠縣城的普通民眾中。(4 分)
理解:辛亥革命具有不徹底性,其影響在不同地區和不同群體中是不一樣的,民主共和觀
念深入人心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3 分)
注意:全方位占有和分析材料,不能以偏概全。(1 分)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答案

第1頁(共1頁))

一、選擇題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一、選擇題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1-5DAABC
6-10ADCAA
11-15BBCBA
16-20AACBA 21-25BCCAD
1-5DAABC
6-10ADCAA
11-15BBCBA
16-20AACBA 21-25BCCAD
26-30BADCB
31-35DCBBB
36-40BADBC
41-45BBADB 46-50CCCCB
26-30BADCB 31-35DCBBB
36-40BADBC
41-45BBADB 46-50CCCCB
二、綜合題
51. (1)①城市用地規模擴大;②城市人口不斷增加;③出現明顯的功能分區。
(2)為了緩解城區的交通擁堵,減少中心城區大氣污染。
(3)鋼鐵工業布局合理,因為鋼鐵廠大氣污染比較嚴重,布局在居住區外圍且位于最小風頻的
上風向,對居住區的影響較小。
化工廠布局不合理,因為化工廠是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比較嚴重的工業,布局在最大風頻的上風
向,其大氣污染對居住區影響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對城市水質影響較大。
二、綜合題
51. (1)①城市用地規模擴大;②城市人口不斷增加;③出現明顯的功能分區。
(2)為了緩解城區的交通擁堵,減少中心城區大氣污染。
(3)鋼鐵工業布局合理,因為鋼鐵廠大氣污染比較嚴重,布局在居住區外圍且位于最小風頻的
上風向,對居住區的影響較小。
化工廠布局不合理,因為化工廠是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比較嚴重的工業,布局在最大風頻的上風
向,其大氣污染對居住區影響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對城市水質影響較大。
52. (1)乳畜業
②
52. (1)乳畜業
②
(2)市場和飼料供應;
(3)
53.(1)地形以低高原為主 1′,北部有狹窄平原。1′
依據:根據等高線可知,甲國絕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 500 米左右,且較為稀疏,
判斷為低高原;1′而北部在 200 米以下,為平原。1′
(2) 流量穩定;流速平緩;無結冰期;含沙量大。(任選三點,每點 1 分)
(3)當地光熱充足,水源豐富,土壤肥沃,盛產棉花(原料)1′;稠密的水系,連河通海,
便于運輸 1′;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綿紡織為勞動密集型產業)。1
(4) 限制性因素:灌溉水源嚴重不足 1′
(2)市場和飼料供應;
(3)
53.(1)地形以低高原為主 1′,北部有狹窄平原。1′
依據:根據等高線可知,甲國絕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 500 米左右,且較為稀疏,
判斷為低高原;1′而北部在 200 米以下,為平原。1′
(2) 流量穩定;流速平緩;無結冰期;含沙量大。(任選三點,每點 1 分)
(3)當地光熱充足,水源豐富,土壤肥沃,盛產棉花(原料)1′;稠密的水系,連河通海,
便于運輸 1′;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綿紡織為勞動密集型產業)。1
(4) 限制性因素:灌溉水源嚴重不足 1′
甲國農業主要分布地區:北部地中海沿岸狹窄平原 1′
地中海式農業 1′
甲國農業主要分布地區:北部地中海沿岸狹窄平原 1′
地中海式農業 1′
環境問題:不合理灌溉導致的土壤鹽堿化 1′,過度開墾導致的土壤荒漠化 1′
環境問題:不合理灌溉導致的土壤鹽堿化 1′,過度開墾導致的土壤荒漠化 1′
54.(1)煉鋁
動力
附近有煤礦和鋁土礦,接近原料、燃料產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臨近
54.(1)煉鋁
動力
附近有煤礦和鋁土礦,接近原料、燃料產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臨近
公路,交通運輸便利;處在與當地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對城市環境污染較小。
(2)B
(3)接近大學城,科技力量較強;交通運輸便利;距重工業區較遠,污染小,環境條件好。
公路,交通運輸便利;處在與當地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對城市環境污染較小。
(2)B
(3)接近大學城,科技力量較強;交通運輸便利;距重工業區較遠,污染小,環境條件好。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地理試卷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注意事項:1.答卷Ⅰ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4.人口普查表明,近年來城市人口增長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2.答卷Ⅰ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3.答卷Ⅱ時,答案一定要答在答案紙上,不能答在試卷上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都快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長加快,機械增長趨緩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長趨緩,機械增長加快
D.主要受國際移民的影響
第Ⅰ卷(選擇題

共 50 分)
2011 年 10 月 31 日,是“70 億人口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指出:“這個孩子的生日,是個叫

一、單選題(每題 1 分,共 50 分)
圖 1、圖 2 分別為 2010 年我國部分省區人口總數、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統計圖。讀圖
完成下面 2 題。
人高興不起來的日子,這一天,距 60 億人口日不過 12 年零 19 天……目前(世界)食物充足,卻
有 10 億人每天餓著肚皮睡覺……”。結合下圖,回答第下面 2
題。
5.亞洲耕地面積最多的國家屬于哪類人口增長模式
A.甲
B.乙
C.丙
D.丁
6. “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長大成人后從 父母家庭中分離出
去,只剩下老人獨自生活的家庭。圖中“空巢家庭”現象最為
明顯的國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面左圖表示“我國某省 2009 年各類人口數量構成圖”,右 圖表示“該省三大產業的比例變化”。

1.根據圖中數據,可知
A.北京新增人口最多
C.寧夏的遷入人口高于江蘇

B.西藏出生率、死亡率均最高
D.江蘇死亡率特征與老齡化有關
讀圖回答下面 3 題。
2.江蘇承載人口遠遠高于西藏,主要原因是江蘇比西藏
A.資源條件優越
B.生活消費水平高
C.國土面積遼闊
D.對外開放程度高
利用有關人口知識,回答下面 2 題。
3.下面四塊假想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相同,人口機械增長對四地人口數量變化的影響由
大到小的排序是
7.關于該省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A.勞動力不足
B.自然出生率過高

2012-2013 上學期期中高三地理試題

第 1 頁 共 7 頁
C.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 40% D.老齡化問題逐漸突出
8.1990-2009 年,該省

C.鄉鎮企業快速發展
讀右圖,回答下面 2 題。

D.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A.第三產業增長速度最快
B.糧食產量大幅度減少
14.若圖中陰影區域為一城中心,①②③為 19:00 等時線(指汽車
C.第二產業成為主導產業
9.下列國家與該省人口增長模式相同的是
D.經濟快速發展,三大產業同步增長
從城市中心向外行駛所用時間相等點的連線),則(
A.商業區位于城市的北部
)
A.新加坡
B.利比亞
C.埃及
D.柬埔寨
B.Q 方向上汽車行駛的速度最慢
讀我國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年齡結構變化表,回答下面 2 題。
C.該城市的空間結構模式為多核心模式
D.從③線至 M 處的耗時大于至 N 處
15.若圖中陰影區域為一低壓中心,①②③為等壓線,則 (
)
A.Q 處降水強度最大
C.M 處是外圍大風區
讀下圖,回答下面 2 題。
B.P 處風向偏南風
D.N 處風力最小

10. 2000?2010 年期間,我國突出的問題是
16.A、B、C 分別代表
A.社會養老負擔明顯加重
C.人口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
B.受教育程度明顯提高
D.城市化速度逐漸加快
A.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
B.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
11.根據表中數據,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C.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
A.十年間勞動力比重略有上升
C.人口素質提升明顯
B.勞動力性別比例失調
D.人口向城市轉移呈上升趨勢
D.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17.M 處地租等值線明顯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下面為“我國某省人口變動的部分情況圖”,據此回答下面 2 題。
A.交通干線經過
C.距離市中心近
B.人口稠密
D.地形平緩
下圖為歐洲西部某沿海城鎮功能分區圖,圖中
的虛線為等高線(單位:米)。據此回答下面 2 題。
18.從服務功能、環境保護等角度考慮,圖中①②③
功能分區最合理的是
A.①住宅區②工業區③商業區
B.①工業區②住宅區③商業區
12.圖中曲線能正確反映該省家庭規模的是:
C.①商業區②住宅區③工業區
A.①
B.②
C.③
D.④
D.①住宅區②商業區③工業區
13.1990 年以來,圖中④曲線迅速上升,主要原因是:
19.圖中
A.婚育觀念不斷改變
B.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
A.城市地勢北高南低
2012-2013 上學期期中高三地理試題
第 2 頁 共 7 頁
B.①區與公園的最小高差為 2 米
C.②區的東西寬度最大為 4 千米

D.海防堤的主要作用是抵御颶風襲擊

讀世界某區域地理要素圖,回答下面 2 題。
下面為“我國沿海某城市及周邊地區示意圖”(海拔:m),讀圖回答下面 3 題。
28.甲地 6、7 月份降水豐沛的主要原因是
20.該市最可能位于
A. 暖流增濕
B. 地形抬升
A.四川
B.湖北
C.山東
D.廣西
C.赤道低壓控制
D.受西風影響
21.圖中城市形成時最突出的自然因素是
29.該區域土地利用類型主要為荒地、谷類種植、混合農業、
A.地形
B.河流交匯
粗放牧業四類,下列地點可能出現大面積粗放牧業分布的是
C.鐵路
D.礦產資源
A.①
B.②
C.③
D.④
22.如果考慮規劃建科技園區,最合理的地點是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脈和內華達山之間,是美國重要的水
A.①
C.③
B.②
D.④
果和蔬菜生產基地。M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圖 5),該城市的
平均海拔為 52 米。據此回答下面 2 題。
右下圖為某城市功能區分布圖,該市功能區
主要包括中心商務區、工業區、教育文化區和居民住宅區。圖中標注的數值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
污染量(克/立方米)分布。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面 2 題。
23.若圖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處,則該地當月主要盛行
A.西北風
B.東南風
C.東北風
D.西南風
24.各種功能區布局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30.M城冬季的降水量明顯少于舊金山,其影響的最主要因素是
A.①—高級住宅區 B.③—文化教育區
A.距海遠近
B.地形
C.緯度高低
D.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
C.④—工業區
D.⑥—商業區
31.中央谷地的農作物種植一年可以收獲2~3次,主要依賴于
我國近年來積極采取包括發展新能源在內的措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木薯是喜高溫、不耐霜雪
A.土地面積大
B.土壤肥沃
C.臨近消費市場
D.灌溉系統發達
作物,也是生物質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產燃料乙醇 1 噸需要消耗鮮木薯約 7.5
噸。圖是某省級行政區年均溫分布圖,讀圖和材料回答下面 3 題。
25.圖中所示區域最適宜種植木薯的地方是
1 樓養魚,2 樓養豬,12 樓種植西紅柿……垂直農業是指在城市的多層建筑物里模擬農業環境,
通過垂直農場的自循環體系生產農副產品,為社區居民就近提供新鮮食物的農業生產方式。讀右圖,
回答下面 2 題。
A.甲
B.乙
C.丙
D.丁
32.垂直農業由概念走向實際關鍵因素是
26.與化石能源相比,種植木薯、發展木薯燃料乙醇的優
A.糧食需求 B.氣候變化
C.技術水平 D.勞動力數量
點是
33.垂直農業的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有
A.節約土地資源
C.減少原料運輸量
27.該區域地勢總體特征是
B.原料有可再生性
D.原料適宜長期儲存
①對谷物生產帶來較大沖擊
②減輕物流業的能源消耗
③規避災害,有利于農產品的穩定供應
A.西北高東南低
B.東高西低
C.中間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④節約耕地,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
A.①③
B.②③
C.②③

D.③④

2012-2013 上學期期中高三地理試題

第 3 頁 共 7 頁
下圖為“四地區”的農業產值結構和商品率示意圖,回答下面 2 題

37.從圖中可以看出,影響該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不利因素為
A. 熱量不足
B. 水源不足
C. 勞動力不足 D. 土壤貧瘠
下圖中 A 城市作為聞名全國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以其豐富的煤炭資源贏得了華夏“煤都”的盛
譽。據此回答下面 3 題。
38.解放后我國在 A 城市適當發展紡織工業,
主要是考慮到
A.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
B.充分利用當地的勞動力

萬家寨

A

34.四地區可能的農業地域及其主導區位因素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C.經濟發達市場廣闊
A. 甲地:種植園農業——市場
C. 丙地:混合農業——地形
B. 乙地:商品谷物農業——交通
D. 丁地:乳畜業——氣候
D.平衡職工性別的社會需要
39.圖中以太原為起點向北并沿滹沱河向東的交通線,
35.關于四個地區農業生產特點的說法,最可能正確的是
A. 甲主要生產水稻,只分布在東亞季風區
聯系兩大地形區,跨越地勢兩大階梯。影響該交通線
走向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B. 乙主要生產小麥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廣人稀的地區
A.資金
B.地形
C.泥石流
D.水源
C. 丙主要種植小麥和玉米、飼養牛羊,機械化水平很低
D. 丁主要生產鮮奶及乳產品,分布在地廣人稀的干旱地區
商品谷物農業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其基本特征是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商
品率高。下圖為“商品谷物農業區位條件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 2 題。
下圖為某國某農場一年中工作歷,請根據圖中資料,回答下面 2 題
40.圖中 a、b、c、d 與下列區位條件對應正確的是(
①農業科技先進 ②人均耕地面積大
③機械化水平高 ④市場廣闊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
)
41.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東北地區發展商品谷物農業的優勢條件是(
)
A.水熱條件優越
C.市場廣闊
B.人均耕地面積大
D.農業科技先進
俄羅斯的烏拉爾山區為世界重要的金屬礦產地(銅、鐵、鋁土、錳等),煉鋁工業為了降低運輸
成本,常在鋁土產地(烏拉爾山區)將鋁土提煉成氧化鋁后,將氧化鋁運至貝加爾湖區,在此煉好鋁
36.該農場位于(
)
錠后,再運銷至莫斯科工業區,制成鋁制品。讀圖回答下面 3 題
A. 荷蘭西歐平原 B.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 泰國湄公河平原 D. 加拿大中部平原

2012-2013 上學期期中高三地理試題

第 4 頁 共 7 頁
讀“甲、乙兩地某同類企業單位產品成本構成和市場價格表,回答下面 2 題.
47.關于兩地企業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利潤較高的是甲地
B.從乙地遷往甲地可以降低成本
42.在烏拉爾山區將鋁土提煉成氧化鋁是因為(
)
C.該企業可能是啤酒廠
D.該企業遷移應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勞動力
A. 當地勞動力豐富
B. 原料重,產品輕,運輸量大
48.該類企業轉移帶來的主要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C. 當地能源豐富
D. 在提煉時污染物排放量大
①有利于移出地產業結構升級
②移出地短期內可能有人員失業
43.在貝加爾湖區附近將氧化鋁煉成鋁錠是因為(
)
③不利于移入地產業結構調整
④促進移入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
A. 貝加爾湖區附近能源豐富
B. 貝加爾湖區附近勞動力豐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貝加爾湖區附近工業技術力量強
D. 在提煉時污水可排放到湖中凈化
讀“幾種交通運輸方式(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特征比較示意圖”,完成下面 2 題。
44.鋁錠運銷至莫斯科工業區制成鋁制品是因為(
)
49.圖中交通運輸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
A. 當地勞動力豐富
B. 當地技術力量強
C. 當地能源豐富
D. 當地消費市場大
A.甲—水運
B.乙—公路
C.丙—鐵路
D.丁—鐵路
衡水市地處北溫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12.6℃,海拔 20 米。衡水老白
50.關于圖中運輸方式科學的理解是(
)
干釀造用水為本地特有滏陽河道地下水,水質清澈透明,純凈甘甜。小麥制曲是衡水老白干的核心
技術。讀圖和資料回答下面 2 題。
45.左圖產品工業屬于(

A.甲適宜長距離運輸
C.丙受水文影響最大
B.集成電路由北京運到拉薩選擇乙運輸方式最好
D.丁是中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
A.技術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勞動指向型
D.動力指向型
46.右圖所示內容顯示,農民正在進行小麥秸稈打捆作業,打捆后的秸稈集中回收后可作為飼料出
售。這種生產方式所產生的生態效益是(
)
A.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B.增加就業機會
C.減少大氣污染
D.推動循環經濟
2012-2013 上學期期中高三地理試題

第 5 頁 共 7 頁

二、綜合題(共 4 題,共 40 分)
51.近 30 年來,下圖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讀圖回答問題。(10 分)

52.下圖為二次大戰前,歐洲各地農業集約度的示意圖,集約度指數越高,表示農業集約化經營程
度越高,回答完成下列問題。(10 分)

(1) 集 約 度 指 數 在 150 以 上 地 區 主 要 的 農 業 地 域 類 型 是
________。該農業地域類型分布區的氣候類型對應下圖中的
________。(2 分)
(2)影響乳畜業生產的兩個重要因素是什么? (2 分)
(1)據圖 11 說出該市城市化進程的主要表現。(3 分)
(4)試從草場、分布區、市場三個方面列表對比乳畜業和大牧場放牧業的區別。(6 分)
(2)說出國道改道的主要原因。(2 分)
(3)從環境因素考慮,分別指出該市鋼鐵廠和化工廠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說明原因。(5 分)

2012-2013 上學期期中高三地理試題

第 6 頁 共 7 頁

53.讀世界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圖 8),圖 9 為該區域中 A 城市一年中氣溫變化曲線和月降水量柱
狀圖完成下列各題。(15 分)

54.下圖為我國中部某城市示意圖,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5 分)

氣溫(℃)
40℃

降水(mm)
180

(1)圖中甲處應優先發展的大型工業是________工業,屬________指向型工業。試分析回答該

圖 8
(1)判斷甲國主要的地形類型,并說明判斷理由。(4 分)

30℃
20℃
10℃
0℃
-10℃

150
120
90
60
30
工業在此處布局的區位優勢。(6 分)
(2)圖中乙處為服裝、食品、自行車等輕工業為主的工業區,其主要區位優勢是________。(選

(2)描述圖中 AB 段河流的水文特征(3 分).

-20℃

1 2 3 4 5 6 7 8 910 1112
圖 9

0
擇填空)(1 分)
A.接近原料產地

B.接近消費市場
C.運輸便利
D.科技發達
(3)該城市計劃在丙處建一個以電子工業為主的新型工業園區,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簡述

(3)分析 A 城市發展棉紡織業的有利條件。(3 分)
(4)甲國農業非常落后,可耕地面積約 370 萬公頃,占總面積的 1.2%,與乙國相比,其發展農業
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據圖 8 推斷甲國農業主要分布地區及農業地域類型;簡述該國農業發展
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問題(5 分)
在此處興建電子工業園區的主要依據。(6 分)

2012-2013 上學期期中高三地理試題

第 7 頁 共 7 頁

衡水中學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調研考試
高三年級語文試卷

嚴酷的現實,促使人們反省生命的價值。終日勞碌,卻無時間去欣賞人生的美好,無法享受
春陽暖洋洋的舒適,無法體會休閑優游的美好時光,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放棄忙忙碌碌
的生活,轉而過一種相對較慢的生活方式,對身心而言,生活質量而言,對生命而言,也許比事
業成功、加級晉爵更有意義。

考試時間150分鐘

總分150分
?慢生活?是事業成功、身體健康的關鍵, ?慢生活?有時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是
一種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種對有限生命資源的保護和儲備。慢生活不是支持懶惰,
1.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 II 卷(語言表達題)兩部分。
放慢生活節奏也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工作要做,但閑暇不能
2.選擇題答案涂在答題卡上:涂完 1—9 題,依次涂上 14 —
18 題的答案,共 14 小題,中間
放棄。慢生活提醒人們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強調節奏,有勞有逸,一張一弛,做事計劃性強
不空格。
3.非選擇題寫在答題紙上,請同學們認真審題、工整書寫、規范答題,祝同學們都能考出好成績!
一些,清理不必要的應酬,提高生活效率。
放慢生活節奏,也許會損失金錢,卻豐富了生命。太過實際、看重金錢的人,永遠只會被生
活所累,卻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動人的細節。

第Ⅰ卷 閱讀題

1.下列各項中,對“慢生活”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選自《百科知識》2009 年第 11 期)
( )
一、現代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題。
?慢生活?流行
近期以來,英年早逝者較多,哈爾濱市第一醫院連續發現 11 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腦血管病,
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節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絕對慢。
B.“慢生活”是一種意境,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
C.“慢生活”是讓人們有時間享受生活,讓人們從亞健康狀態中徹底擺脫出來。
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強調生活節奏,做事有計劃性,清理不必要的應酬。
年齡趨向低齡化,最年輕的僅 37 歲,甚為可惜。中年人是社會脊梁,肩挑事業、家庭兩副重擔,
2.下列各項中,對“慢生活”在國人中流行的原因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們廢寢忘食、疲于奔命,日積月累,變成陳疴,加之忽略,極易
突變。
上世紀 80 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們希望放慢生活節奏,?慢餐飲?
?慢旅游??慢運動?等等。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絕對慢,而是一種意境,一種回歸自然、
A.“快生活”讓不少本是社會脊梁、家庭支柱的中年人積勞成疾,甚至猝死。
B.法國人認為生活的目的并非為了囤積錢,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慢而有序、慢中有樂。
C.較慢的生活方式,能讓人有時間去欣賞人生的美好,提高生活質量。
D.放慢生活節奏,會豐富生命的內容,不會被生活所累,看到生活中精彩動人的細節。
輕松和諧的意境。專家認為,?慢生活?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是一
3.下列各項中,對文章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種富的充實、窮的快樂的生活狀態,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這種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風靡歐洲發達國家。如今,法國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過勞死?,
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對法國人來說,生活的目的并非為了囤積錢,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兩
不誤。他們慢而有序,慢中有樂。他們可以很勤奮地工作,業余時間可以很消閑地去享樂。
調查顯示,我國有近半數的人口處于疾病的危險之中。除此之外,還有若干處于亞健康狀態
人群。這些處于亞健康狀態之中的人群,幾乎都是終日奔波勞碌者。許多人是?前 40 年拼命掙
錢,后 40 年花錢買命?。
A.“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紀 80 年代末期首先實踐的。
B.調查證明,快節奏的生活,使我國有近半數的人口處于疾病的危險之中。
C.享受舒適的生活,欣賞人生的美好,本身也應該是人生價值的體現。
D.“慢生活”是一種能力,放慢生活節奏,就能夠使身體健康,取得事業的成功。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題。
高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共 12 頁第 1 頁
高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共 12 頁第 2 頁
?道不遠人?:處處把目光投向現實世界
楊國榮
①所謂?日用即道?,亦即強調道就體現并內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②按照中國文化的理解,道作為宇宙人生的終極原理和統一的真理,無法與人相分。《老子》
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說,所謂?四大?則指道、天、地、人四項,其中既包括廣義的?物?
(天地),亦涉及人,而涵蓋二者的最高原理則是道。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里,作為最高原理的
?道?與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為域中四大中的兩項而呈現內在關聯。
③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類似觀念。儒家反復強調道非超然于人:?道不遠人。人之為道
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也。?道并不是與人隔絕的存在,離開了人的為道過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
對象,難以呈現其真切實在性。而所謂為道(追尋道),則具體展開于日常生活過程之中。
④強調?道?和?人?之間不可分割、相互聯系的重要涵義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種意
義唯有通過人自身的知和行、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過程,才能呈現出來。正如深山中的花自開
自落,并無美或不美的問題,只有在人的審美活動中,它的審美意義才得到呈現。作為社會理想
和規范系統的?道?,其意義更是直接地通過人自身的知行活動而形成。上述意義上的道,都具
有?不遠人?的品格。從哲學的視域看,以上觀念的重要之點,在于把人對世界的理解過程和意
義的生成過程聯系起來。
⑤道和人之間相互關聯的另一重涵義,是?日用即道?。所謂?日用即道?,亦即強調道人的

是量的概念。從量的概念去理解,?中?往往表現為與兩端等距離的那一點,然而,中國文化家
們所說的?中?,更多體現為實踐過程中處理、協調各種關系的一種原則。在天道的層面,道首
先表現為多樣的統一。從多樣的統一這一視域看,?中?就在于使統一體中的各個方面彼此協調。
千差萬別的事物同處于一個系統,如何恰當地定位它們,使之各得其所,這就是?中?所涉及的
重要方面。道同時體現于變化過程,表現為發展的原理。從過程的角度來看,?中?則關乎不同
演化階段之間如何協調的問題。以上意義上的?中?,其實質的內涵集中體現于?度?的觀念。
這種?度?的意識,同時可以看作是一種實踐的智慧。
⑦以?度?為內涵的實踐智慧,體現于不同的方面。《中庸》曾提出了一個重要思想,即?萬
物并育而不相害?。從本體論上看,這一命題意味著對象世界中的諸種事物都各有存在根據,彼
此共存于天下。從人的實踐活動看,?萬物并育而不相害?則涉及不同的個體、團體、民族、國
家之間的共處、交往問題,它以承認不同個體的差異、不同社會領域的分化為前提。個體的差異、
不同社會領域的分化是一種歷史演化過程中無法否認的事實,如何使分化過程中形成的不同個
體、存在形態以非沖突的方式共處于世界之中,便成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所指向的實質問題,
在這里,所謂?并育而不相害?,便要求以?度?的中道原則,恰當地處理、協調社會共同體中
方方面面的關系。這種協調方式沒有一定之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程序,它需要根據實踐生活的
具體形態來加以調節。這種調節作用就體現了一種?度?的智慧。
(節選自《中國文化中的?道?》,原載 2011 年 6 月 12 日《文匯報》)

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體現并內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這一觀點的重要之點在于沒有把道視為

4.下列有關“道”的理解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一種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對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現實之中,使之與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關。
在孔子那里,已可看到這類觀念。孔子的學生曾向孔子請教有關鬼神的事情,孔子的回答是: 未
能事人,焉能事鬼??他的學生又問有關死的事,孔子的回答依然是:?未知生,焉知死??在
孔子看來,我們應當關心的,不是那種超越的對象,不是遠離現實人生的存在,而就是人自身的
現實存在和現實生活。總之,從?道不遠人?的觀念出發,儒家處處把目光引向現實的世界。

A.“日用即道”,道體現并內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B.道是抽象的,道的意義只有通過人自身的知和行、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過程,方可呈現
出來。
C.儒、道兩家學說中“道”都涉及到人,說明儒、道兩家對“道”的理解是一致的。
D.道的品格具體表現為“中”,它體現了實踐過程中處理、協調各種關系的一種原則。

⑥道不遠人,同時也規定了道和人的實踐活動無法相分。在實踐過程中,道的品格具體地表現

5.下列理解和分析與原文內容相符的一項是(



為?中?。儒家一再談到?中道?或?中庸之道?,孟子便主張?中道而立?,荀子也肯定:?道之
所善,中則可從。?道作為實踐的原理,其意義首先便體現在?中?之上。這種?中?并不僅僅

A.在儒家那里,道是宇宙人生的終極原理和統一的真理。
B.儒家的“中道”,實質內涵則集中體現在“度”的觀念上,可以看作一種實踐智慧。
高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共 12 頁第 3 頁
高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共 12 頁第 4 頁
C.孔子只關心自身的現實存在,而反對關心任何超現實的對象。
D.從哲學的視域來看,“道”具有“不遠人”的品質,即在于把人對世界的理解過程和自身
的生活過程聯系起來。

設預知馬賈,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后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則知馬之貴賤不失
實矣。唯廣漢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富人蘇回為郎,二人劫之。有頃,廣漢將吏到家,
自立庭下,使長安丞龔奢叩堂戶曉賊,曰:?京兆尹趙君謝兩卿,無得殺質,此宿衛臣也。釋質,

6.下列表述與原文觀點不相符的一項是(



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時解脫。?二人驚愕,又素聞廣漢名,即開戶出,下堂叩頭,廣

A.儒家的“中庸之道”,能使“萬物并育而不相害”。
B.深山中的花開花落,本身不存在美或不美的問題,因為其審美意義是要在人的審美活動
中才得到呈現的,這就是“美不遠人”。
C.儒家反復強調道并非超然于人,它能具體展開于人的日常生活過程中。
D.“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體現了“度”的智慧,這種智慧能使不同個體的差異、不同社會
領域的分化過程以非沖突的方式共處于世界之中。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題。
趙廣漢,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故屬河間。少為郡吏、州從事,以廉潔、通敏、下士為名。
舉茂材,平準令①。察廉為陽翟令。以治行尤異,遷京輔都尉,守京兆尹。會昭帝崩,而新豐杜
建為京兆掾,護作平陵方上②。建素豪俠,賓客為奸利,廣漢聞之,先風告。建不改,于是收案

漢跪謝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獄,敕吏謹遇,給酒肉。至冬當出死,豫為調棺,給斂葬具,
告語之,皆曰:?死無所恨!?
廣漢奏請,令長安游徼獄吏秩百石,其后百石吏皆差自重,不敢枉法妄系留人。京兆政清,
吏民稱之不容口。長老傳以為自漢興以來治京兆者莫能及。
地節三年七月,司直蕭望之核奏:?廣漢摧辱大臣,欲以劫持奉公,逆節傷化,不道。?宣帝
惡之。廣漢竟坐要斬。廣漢雖坐法誅,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強,小民得職。百姓追思,歌之至
今。
(節選自《漢書·趙廣漢傳》)
注:①舉茂材,平準令:茂材,即?秀才?,漢代選舉科目之一。平準令:官名,管理物價。
②平陵方上:平陵,漢昭帝陵墓。方上,陵墓的方頂。③受記:得知公文的內容。
④缿筩:(xiàng tǒng):形似筒的密告箱。⑤鉤距:從事物關系中尋找線索。
致法。中貴人豪長者為請無不至,終無所聽。宗族賓客謀欲篡取,廣漢盡知其計議主名起居,使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改編題)
吏告曰:?若計如此,且并滅家。?令數吏將建棄市,莫敢近者。京師稱之。
是時,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亂,大將軍霍光與群臣共廢王,尊立宣帝。廣漢以與議定策,賜
爵關內侯,遷潁川太守。郡大姓原、褚宗族橫恣,賓客犯為盜賊,前二千石莫能禽制。廣漢既至
數月,誅原、褚首惡,郡中震栗。先是,潁川豪桀大姓相與為婚姻,吏俗朋黨。廣漢患之,厲使
A.遷京輔都尉,守京兆尹
B.廣漢聞之,先風告
C.參伍其賈,以類相準
D.京兆尹趙君謝兩卿,無得殺質
守:暫時代理
風:同“諷”,勸告,警告
準:衡量
謝:感謝

其中可用者受記③,出有案問,既得罪名,行法罰之,廣漢故漏泄其語,令相怨咎。又教吏為缿

8.以下各組句子中,能直接表明趙廣漢精于吏職的一組是(


筩④,及得投書,削其主名,而托以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其后強宗大族家家結為仇讎,奸黨散
落,風俗大改。吏民相告訐,廣漢得以為耳目,盜賊以故不發,發又輒得。一切治理,威名流聞,
及匈奴降者言匈奴中皆聞廣漢。

① 若計如此,且并滅家
③ 吏民相告訐,廣漢得以為耳目
⑤ 豫為調棺,給斂葬具,告語之

② 廣漢以與議定策,賜爵關內侯
④ 及匈奴降者言匈奴中皆聞廣漢
⑥ 長老傳以為自漢興以來治京兆者莫能及
本始二年,從軍還,復用守京兆尹,滿歲為真。

A.① ② ④

B.① ③ ⑤

C.② ④ ⑥

D.③ ⑤ ⑥
廣漢為人強力,天性精于吏職,見吏民,或夜不寢至旦。尤善為鉤距⑤,以得事情。鉤距者,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高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共 12 頁第 5 頁
高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共 12 頁第 6 頁
A.趙廣漢年輕時就做官并因廉潔、通達、敏捷、謙虛待士而有名氣,并因此升遷為京輔都
尉和京兆尹。
B.杜建的門客作奸犯科,杜建拒不改錯,被趙廣漢立案法辦,雖然有權勢的宦官和有聲望
的豪紳為之說情,趙廣漢最終也沒有同意,于是杜建的門客想要劫獄。
C.趙廣漢在京兆尹一職上,利用挑撥離間之策懲辦了原、褚兩大家族,改變了那里官員之
間的相互勾結的惡俗。
D.趙廣漢曾奏請朝廷上調全國游徼獄吏的俸祿等級,也因此使得這一級別的官員比較自重,
秉公執法,讓官吏百姓們一并贊不絕口。
10.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吏民相告訐,廣漢得以為耳目,盜賊以故不發,發又輒得。(5 分)

四、現代文傳記閱讀
1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25 分)
他代表了一代人的理想
1 月 4 日,是作家史鐵生的六十歲生日。可惜他沒能等到這一天。在 2010 年的最后一天,
史鐵生永遠離開了他的親人、朋友與讀者。
4 日下午 3 點,他的親人、朋友、同學在北京的 798?時態空間?為他舉行追思會。?請各
位親朋好友不要帶花圈、挽聯,而是帶著回憶與鮮花,在我們準備好的留言卡上寫下對鐵生的追
憶和思念。?這是大家與史鐵生的最后一次聚會。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越聚越多,上千人在凜
冽的寒風中緬懷一位偉大的作家。
同一天,上海也在復旦大學舉行了史鐵生追思會,由上海市作協主席王安憶擔任主持人,紀

譯文:
(2)廣漢雖坐法誅,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強,小民得職。(5 分)
譯文:




念這位?用生命書寫生命?的作家。曾與史鐵生有過多次合作的《天涯》雜志社也宣布,將舉行
?鐵生之夜?燭光追思會,以表達對他的深切緬懷,學習他一生追求文學理想的崇高精神。
早在二十年前,史鐵生就在《我與地壇》中平靜地敘說:?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

三、古代詩歌閱讀(11 分)
1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原創)
歸 朝 歡
柳永
別岸扁舟三兩只。葭葦蕭蕭風淅淅。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漸漸分曙色。路遙
山遠多行役。往來人,只輪①雙槳,盡是利名客。
一望鄉關煙水隔。轉覺歸心生羽翼。愁云恨雨兩牽縈,新春殘臘相催逼。歲華都瞬息。浪萍
風梗②誠何益。 歸去來,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

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但這個?節日?真的來臨時,不少人依然淚如雨下。
按照史鐵生的遺愿,他的心臟在去世當天便緊急送往天津,大腦和腰椎也捐獻給了武警總醫
院,不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史鐵生的夫人陳希米說,以前家住地壇公園附近,他一直很喜歡那里,?所以我想應該有所
表達?。據悉,陳希米目前正與有關方面商量,有意將史鐵生的骨灰撒在地壇的樹林里,不過不
留任何的地上標志。
說起地壇,人們總會想起那篇著名的《我與地壇》。正如韓少功所言:?《我與地壇》這篇
文章的發表,對當年(1991 年)的文壇來說,即使沒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壇也是一個豐年。?

【注釋】①只輪:代指車。

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莖。

事實上,不僅是那一年,《我與地壇》已成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收獲,而其影響也不限于?文壇?。

(1)這首詞上闋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結合詞意簡要分析。(5 分)(原創題)
(2)請結合詞的下闋具體分析作者所表達的情感。(6 分)(原創題)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陳福民參加了北京的追思會。他說,在兩個半小時的追思活動
中,每一個場面都很感人。大家對史鐵生的所有熱愛,都是因為讀了他的作品而產生的。很少有
人意識到,史鐵生是 1969 年作為知青到陜西延安插隊,1972 年因病致癱而回京,這一時間距離

高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共 12 頁第 7 頁

高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共 12 頁第 8 頁
他寫出并且發表《我與地壇》,還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史鐵生是用了二十年的漫長歲
月,對生命進行了循環反復的思考咀嚼和叩問,才變得平靜從容。
在他看來,史鐵生以自己的苦難為我們這些健全人背負了?生與死?的沉重答案,他用自己
的苦難提升了大家對生命的認識,而我們沒用任何成本地享受了他所達到的精神高度。在這個意
義上,史鐵生堪稱當代文化英雄。
?史鐵生的意義在于他代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理想。?作為史鐵生的好朋友,王安憶用這句
話表達了自己的痛切之情。
史鐵生的去世,引發了讀者對他作品無限的懷念與記憶,《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病隙
碎筆》《命若琴弦》等名作被頻繁提起。在某購書網站上,很快推出了史鐵生專題,他的作品的
重新出版也被提上了日程。
北京追思會上,中國作協主席鐵凝感慨地說:?能在過去五年間每年都與鐵生見面,是我的
榮幸。鐵生是一個真正有信仰的人,一個真正堅持精神高度的寫作者,淳厚,坦然,誠樸,有尊
嚴。他那么多年坐在輪椅上,卻比很多能夠站立的人看得更高;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遠的路,卻
比很多游走四方的人擁有更遼闊的心。在這個不輕言‘偉大’的時代,鐵生也無愧于‘偉大的生
命’這樣的評價。無論是作為人,還是作為作家,他對中國文學而言都是有著非凡重量的寶貴財
富。他個人和文學作品的深厚價值,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充分地彰顯出來。?
史鐵生去世了,不少人都在哀悼。他是最純粹的寫作者,其想象力與思辨力代表了我們當代
文學所能達到的高度。而他沿著懸崖行走,一次次以生命的名義對抗死亡卷土重來的生命奇跡,

D.文中大量引用了史鐵生本人以及親屬、朋友的言論,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內涵,顯得生動、
真實,使情感抒發也更含蓄、真摯。
E.在史鐵生追思會上,評論者們從史鐵生用苦難提升人們的生命意識以及對中國當代文學產生
的深遠影響方面,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2)文章開頭交代了北京、上海兩地同一天為史鐵生舉行追思會,及《天涯》將舉行的“鐵生
之夜”燭光追思會有何用意?請簡要分析。(6 分)
(3)史鐵生具有哪些寶貴的精神品質?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6 分)
(4)在史鐵生追思會上,陳福民評價他“堪稱當代文化英雄”,鐵凝評價他“無愧于‘偉大的
生命’”,你更傾向于哪種評價?請結合文本說明理由。(8 分)
五、古詩文背誦默寫:每空 1 分,共 6 分 (原創題)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句。

留給人們更多生活的勇氣。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對文本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 分)
A.韓少功說《我與地壇》的發表在當年(1991 年)的文壇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雖是唯一的一篇,
但其價值仍使那一年的文壇收獲頗豐。
B.“用生命書寫生命”,第一個“生命”指的是史鐵生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第二個“生命”
指的是其作品中對生命意義和張力的探索。
C.史鐵生的去世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如為其舉行追思會、其作品被頻繁提起、某購書
網站推出其專題、其作品被重新出版等。

(2)________________,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3)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
(4)_______________,虎嘯猿啼。
(5)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
(6) ______________,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高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共 12 頁第 9 頁
高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共 12 頁第 10 頁
II 卷

語言表達題(依次涂卡,中間不空題)

企業是天臺縣宏力膠囊廠。

14.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原創)

B.2012 年倫敦夏季奧運會的吉祥物是精靈文洛克,它以英格蘭的薩羅普羊為原型,造型活潑而
A.隨著一批實力雄厚的房地產項目落戶本市,人們發現,在不經意間,這個南部新城刮起了一種
時尚健康、宜室宜家的居家風潮。
B.登上黃山光明頂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連,鱗次櫛比,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際。
C.歌手韓賡一走上舞臺,臺下歌迷們的歡呼聲和口哨聲聚蚊成雷,震耳欲聾,這聲音讓闖蕩在

且富有動感,其設計充滿了想象力。
C.費洛伊德認為夢的材料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身體;二是白天經歷的事情;三是兒童時期的經歷。
D.一些常用的防輻射物品,比如喝綠茶、吃木耳、戴口罩、穿孕婦防輻射服等,根本起不了作
用。防止受到輻射污染,最好的方法是緊閉家里的門窗、勤洗手洗澡。”
異國他鄉的韓賡熱淚盈眶。

1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D.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鶴發童顏,健步如飛,每看到他和一些年輕人活躍在晨練場上,大家都羨
慕不已。
沿著甬路緩緩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正是這平淡的桂花奉獻給人們誘人的芬芳。
15.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原創)
①桂樹如同一把撐起的傘,在細細綠葉中隱藏著一簇簇米黃色的小桂花
A.漫步萬盛石林景區,石林、溶洞、飛瀑顯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濃郁淳樸的苗家風情及豐姿
綽約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B.這個小區的房子太漂亮了,室如懸磬,通透明亮,非常的寬敞,大氣。
C.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一傳開,國人無不為之而感到驕傲和振奮,移樽就教的人簡直要
踏破莫言家的門檻。
②沿著鵝卵石鋪成的用道踏入桂園,香味更加濃烈
③兩邊的法國梧桐像歡迎首長的士兵一樣挺立著,高大雄偉
④迎面撲鼻而來的是一股濃郁的奇香,循香尋找其源,方知有桂園
⑤樹干粗壯,孔武有力,樹葉迎風起舞
⑥樹冠像一把巨大的傘,遮天蔽日

D. 由于參加春節聯歡晚會的演出,他從聞所未聞的草根人物,一下子成了萬眾矚目的明星。
16.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原創)
A.③④②①⑤⑥
六. 寫作(60 分)
B.③⑤⑥④②①
C.④①②③⑤⑥
D. ④②③①⑥⑤
A.來自公安部的消息稱,針對高速公路堵塞問題,北京、河北、山東等地公安機關將加強省際聯
動和應急處理勤務協作機制,成立三級疏堵保暢工作協調小組。
B.人們對庫克的關注更多的是想知道他是否真的勝任蘋果公司“教主”一職,而網絡調查的 97%
的支持率是對這個問題的最好反駁。
C.凡事預則立。為了消除校車的安全隱患,河北省最近出臺了不少舉措,旨在通過嚴加管理來
促進校車制度的規范與安全。
D. 葉永烈編著的《天文知識》,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浩瀚太空里星球演變、星云飄移的科學原理,
為我們展現了宇宙中一幅幅美妙的圖畫。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位古詩人寫道:?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一位哲人則說:?一個生命之樹偉岸的人,首先是一個靈魂根系深廣的人。?
泰戈爾說:?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
有人曾完整地掘出一株大樹的根,那蜿蜒曲折的根系竟是樹冠領有空間的兩倍。
請根據自己對以上材料的理解,自選角度,自定立意,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不少于 800 字。

17.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原創)

A.盛和藥業在生產的胃康靈膠囊被曝光鉻超標后,通過明察暗訪,藥監局發現為他們提供原料的

高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共 12 頁第 11 頁

高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共 12 頁第 12 頁

(M1+m)v1=(M1+M2+m)v2
河北衡水中學 2012—2013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根據能量守恒,有

高三物理

參考答案
1 1
2 2

1.C 2.D 3.B 4.AD 5.AC 6.C 7.C
18.BCD

8.D 9.ABC 10.ABC 11.B 12.C 13.C 14.BD 15.BC 16.BC 17.AD

聯立以上三式得
m2M2v02
Ep=

=2 J.

19.鋼球釋放點到桌面的高度 h1,桌面到地面的高度 h2,球落地點到桌子邊得水平距離 s
2

(2)A 被壓縮的彈簧向右推動直到脫離彈簧后,又通過摩擦力與小車作用再次達到共同
速度,設為 v3,對小車與 A 組成的系統,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

20.A

不會
(M1+M2+m)v2=(M1+M2+m)v3
由此得 v2=v3;而對物體 A 和彈簧組成的系統,根據功能關系,有 μM2gs=Ep
解得 s=0.5 m.
21.(10 分)(1)
①不放 B 時用秒表測出彈簧振子完成 30 次全振動的時間 t1
答案:(1)2 J
(2)0.5 m
②將 B 固定在 A 上,用秒表測出彈簧振子完成 30 次全振動的時間 t2

(此兩步共 4 分,明確寫出只測一次全振動時間的最多給 2 分)

24.解析:(1)設物塊平拋運動的時間為 t,由平拋運動規律得

(2)
2 2

t12

1

m0 (2 分)

h=
1
2

gt2,x=vBt
聯立解得 vB=2m/s。
.
(2)設 B 的加速度為 aB,由牛頓第二定律,μmg=maB,
22 光路如圖所示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vB=aBt B,xB=

1
2

aBt B 2,
聯立解得 t B=0.5s,xB=0.5m。

23.解析:(1)子彈射入砂箱后,子彈、砂箱和小車獲得共同的速度,設為 v1,以子彈、

(3)設 B 剛好開始運動時 A 的速度為 v,由動能定理得 F l2=

1
2

Mv12
砂箱和小車組成的系統為研究對象,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
設 B 運動后 A 的加速度為 aA,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的知識得
mv0=(M1+m)v1
之后,小車與 A 通過彈簧作用又達到共同速度,設為 v2,此時彈簧壓縮最大,則對子
F-μmg=MaA,(l2+ xB)=v1t B+
聯立解得 l2=1.5m。
1
2
aAt B 2,
彈、砂箱和小車以及物體、彈簧整個系統,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
25(1)木塊在豎直方向,由相對靜止得 mg=Ff=μ2FN ∴FN=mg/μ2=5/0.25=20N
/

③ (2 分)
2 2
滑塊與小球碰后的瞬間,同理滑塊靜止,小球以的速度開始作圓周運動,繩的拉力 T 和重
2
對鐵箱和木塊整體:F-μ1(M+m)g =(M+m)a
故水平拉力 F=(M+m)(a+μ1g)=135N---------------②

Ff 地

FN 地

F

力的合力充當向心力,則有 T?? mg??
解④式得 T=48N (1 分)

mv12
L

(1 分)


(3)當 F=120N 時,鐵箱與木塊水平方向仍然一起加速,所以撤
去拉力 F 時,箱和木塊的速度均為 v=6m/s, --------------③
(M+m)g

(3)滑塊和小球第一次碰撞后,每在平面上經 s 路程后再次碰撞,則

2
又鐵箱加速度: a1???????????????????? 5.5m / s 2 -----------------⑤
M
鐵箱減速時間為 t0=v/a1=1.1s>1s,故木塊到達箱右端時,箱未能停止。-------------⑥
則經 t=1s 木塊比鐵箱向右多移動距離 L 即鐵箱長。
s 1
2 2
?mgs
解得,n=10 次 (2 分)

2 2 2

---------------------- ⑦

解得:L=1.5m----------------------⑧
評分標準:(①②式 2 分,③④⑤⑥⑦⑧各 1 分)
26.
(1)小球剛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圓周運動,它到最高點的速度為 v0,在最高點,僅有重力充當
向心力,則有

mg?? m

v02
L

(1 分)



在小球從 h 處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則有

mg(h?? 2L)????mg
s
2

?
1
2

mv02

(2 分)


解上式有 h=0.5m
(1 分)

(2)若滑塊從 h' =5m 處下滑到將要與小球碰撞時速度為 v1 ,則有

衡水中學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英語試卷參考答案

How can we solve the problems then? As far as I’m concerned, riding bicycles is a good solution.
For one thing, bicycles don’ t need any petrol and they are energy-saving. For another, bicycles a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cause that they won’t give off waste gas. What’s more, riding bicycles is a

聽力:1-5. CBACB

6-10. ACBCA

11-15. CAACB

16-20. ABCAB
good way for us to exercise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our health.
Therefore, let’s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build up a low-carbon city by riding bicycles. Come on
單選:21-25. CCBDC 26-30. BDBCC 31-35. DCDAA
完形:36-40. DCACB 41-45. DACBD 46-50. BDBCA 51-55. BDCDB
and join u s!
閱讀:(A) BDC (B) CABD
71-75.BDFAE
二卷:
(C) ACBD (D) CBBD
錄音原文:
(Text 1)
M: Are you going to spend the summer in Australia?
一、詞匯運用:1. behave 2. arrivals 3. permission
4. slightly
5. government
6. get in the clothes
W: No, I planned to go to Canada, but my children begged me to take them to Japan. I
7. It has been confirmed
8. within walking distance 9. develop a good attitude to
10. seek
agreed.
happiness and success
二、改錯:
In modern society, competition is everywhere. No wonder a English philosopher considers
an
competition the source of a series of problem such as frustration and anxiety. Therefore , if we
(Text 2)
M: Excuse me. Do you have any tickets left for the concert tomorrow?
W: Yes. They are $16 each. Um … how many would you like?
M: Two, please.
problems
However
(Text 3)
stress cooperation too much, there would be no progress. In my opinion, all are important and
stressed both
necessary.
Let's take the competition at school for example. Even a gifted student won't make a
remarkable progress if he is in a class without competition. That's because competition, and rather,
or
challenge is a driving force made him go forward. On the other hand, if we don't cooperate with
making
each other, it's impossible for us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that's why most of the great
to
discoveries or inventions in the modern world are the result of cooperation.
To conclude, those who laugh last are the people who can successful cope with the
successfully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參考范文】
Good morning, everyone,
I am Li Hua from Xingguang Middle School. The topic of my speech is "Let's Ride Bicycles". As
is known to all,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ars have become a popular means of
transport,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to our life. However, they hav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air
pollution and traffic jams.
W: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Jack?
M: Brian phoned me today. He was wondering whether I could help him move house on
Saturday.
W: I’d rather you didn’t. It’s mum’s birthday and I thought we could take her out for the day.
(Text 4)
M: Have you decided to take that summer job you were offered?
W: Well, I want more information before I accept it.
(Text 5)
M: God, I’m glad that’s over.
W: So you don’t like it? It’s based on a novel written by a famous writer.
M: No, I think the story, the dialogue and the whole thing about the war are hard to
understand.
W: But the leading actor is my favorite.
(Text 6)
W: Hi, I’m looking for a dress for Jane’s party this evening.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M: How do you like this skirt? It goes well with your skin.
W: Really? OK, I would try it.
M: And I believe this necklace would make you more attractive.
W: OK. Should I take a bag with me?
M: Of course.
W: How about the brown bag you and I bought last week?
M: I can’t agree more. And hurry up, grandma is waiting for us.
W: OK.
(Text 7)
W: Hi, I just arrived on Flight 245 from London. I waited until all the luggage came out, but my
suitcase wasn’t there.
M: Well, I guess it might have been put on the wrong flight. There’s a chance it won’t arrive until
tomorrow.
W: Tomorrow!
M: I’m very sorry about this. Leave us a phone number so that we can reach you, and the airline
will call you as soon as we get your suitcase.
(Text 8)
M: Hi, Jean. You look worried. Is everything OK?
W: Well, my new boss is expecting us to start work at 8 o’clock in the morning. But I have to take
our children to school. That means I’ll be late for work. And you can’t spare any time to do it.
M: Oh, dear … er … but not a surprise. My friend Alice had a similar problem last year.
W: How did she settle it?
M: She didn’t do anything at first. But in the end she told it to her boss. He said he hadn’t realized
the early start would present a problem and he agreed to let them start half an hour late.
W: That’s great. Perhaps I should deal with it the same way.
(Text 9)
M: Hello, everyone. We are lucky to have Molly Taylor here today. Molly is organizing an
activity course for the summer holidays. Molly, this is the second year of the course, isn’t it?
W: Yes. The summer course ope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last year for a six-week period. We did
think about making it longer this year and have a seven-week course, as there’re some schools
which finish term a week earlier. In fact, two schools have eight-week holidays. But in the
end we decided to keep to the same plan as last year.
M: But, as I understand, last year’s course wasn’t a complete success, was it?
W: Well, we were actually very surprised by the number of people interested in the course. We
didn’t actually have enough assistants to look after all the children. Besides, there was such a
lot of rain that we couldn’t go outside as often as we wanted to.
M: So, what activities can the children look forward to this year?
W: Well, once again there’ll be artists and musicians who will lead creative classes. We also
considered providing some more exciting adventure sports. But we decided not to, in the end.
Instead we’re introducing some fun programmes. I think it’ll be good fun for the children.
(Text 10)
W: Pleased to be here today. My name’s Joan, and I’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something about
my French learning. I still remember when I first started to learn the language I didn’t really
have a problem with the pronunciation. I just had a hard time memorizing words. But I

made a great effort and soon I was scoring ten out of ten in all of the tests. By the time I got
to university, I could do some writing and translations without much difficulty, and I
actually enjoyed learning the grammar rules. Then as part of my university course I had to
go and live in France for a year. As soon as I arrived,I realised I didn’t know how to order
the type of coffee I liked, and trying to find somewhere to live or stay was something
difficult to deal with. I called people about information in the paper, but I had to keep
putting the phone down because I couldn’t understand a word they were saying — they all
spoke so quickly! I could see then that there’s no point in just knowing words if you can’t
hold a conversation with a native speaker. The ability to speak freely is what helps you get a
job, hold a conversation or just buy the things you need.

衡水中學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調研考試
高三年級語文試卷答案
溫馨提示
1、及時訂正答案,并結合詳細參考答案整理好主觀題。
2、核對答案后,認真分析試卷中的錯因,及時做好總結。
詳細答案
1.答案:B(A 項“慢生活”并不是生活速度的絕對慢;C 亞健康并不全是由“快生活”導致的,
所以“慢生活”也難以讓人們徹底擺脫亞健康狀態;D 項“慢生活”是要提高生活效率)
2.答案:B(B 項文不對題,這是“慢生活”在法國的流行情況,并非“慢生活”在國人中流行
的原因)
3.答案:C(A 項“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首先提出的,并不一定是首先實踐的;B‘‘近半數
的人口處于疾病的危險之中”,并不是全由快節奏的生活造成的;D 放慢生活節奏只是身體健康、
事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充分條件)

法”“誅”“威”“得職”各 1 分,句意 1 分)
參考譯文:
趙廣漢,字子都,是河北涿郡蠡吾縣人,原來隸屬于河間郡。年少就當上了郡中小吏、州從
事,因為人廉潔、通達敏捷、謙虛待士被人們所稱道。選為秀才,任命為平準令(管理物價)。
又經過孝廉科目考核當上了陽翟縣令。因治理業績和德行尤為突出,升遷為京輔都尉,代理京兆
尹之職。趕上漢昭帝駕崩,新豐縣杜建為京兆掾屬,助理監造漢昭帝陵墓的方頂。杜建平時強橫
好用武力,門下的食客是奸詐圖例之人,趙廣漢聽說了,先是用含蓄的話警告他。杜建沒有改變
食客的做法,于是趙廣漢立案法辦(杜健)。宮中有權勢的宦官和有聲望的豪紳為之說情想方設
法無所不至,最終也沒有被趙廣漢同意。家族中食客謀劃要劫獄,趙廣漢全都知道謀劃著當中為
首的姓名和動向,派差役通告他們:“如果計劃這樣去做,就要一起滅掉你的全家。”命令數名差
役把杜建執行死刑示眾,沒有人敢靠近。京城中人們稱道他。
此時,昌邑王劉征登上皇位,行為荒淫混亂,大將軍霍光跟群臣共同廢掉劉征,尊奉推立宣
帝為皇帝。趙廣漢因為跟著商議決定策略,被恩賜為關內侯,升任潁川太守。郡內大姓原、褚兩
個家族強橫妄為,門下的賓客犯法做了盜賊,前任郡守不能擒獲制服他們。趙廣漢到任幾個月后,
4.C
5.B
【解析】“儒、道兩家對‘道’的理解是一致的”,在文中無依據。
【解析】A“在儒家那里”錯誤,應為“按照中國文化的理解”。C“反對關心任何超現實的

誅殺原、褚家族中的罪魁禍首,潁川郡中震驚恐懼。在此之前,潁川豪強和大姓人家互相結為婚
姻關系,官吏間的風氣是互相勾結。趙廣漢對此很是擔憂,獎勵并使用大姓家族的中間分子,讓
對象”,無中生有。D“把人對世界的理解過程和意義的生成過程聯系起來”。
6.A 【解析】“萬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中庸》提出的一種思想,并非能達成的結果。
7.D(謝:勸告)
8.B(②被賜予侯爵,不能表現精于吏職;④⑥間接表現趙廣漢精于吏職,主要表現為人稱道的)
9.B(A 因果關系不當;C 不是在京兆尹一職上;D 上調的是長安城這些官員的俸祿等級)
10.(1)官吏百姓互相揭發暗地里做過的壞事(“告發”、“舉報”等亦可),趙廣漢能夠以此作為
耳目,盜賊因為這個緣故不敢作案,作案又總是被抓。(5 分。“告訐”“以為”“以故”“輒”各 1
分,句意 1 分)
(2)趙廣漢雖然犯法判罪被處死(因犯法應當處死),擔任京兆尹廉潔清明,以威力(或“用威
力”,或“威懾”)控制強橫有權勢的人,平民各得其所(各有自己事情、安居樂業)。(5 分。“坐
高三年級上學期期中調研考試答案 共 6 頁第 1 頁

他們知道百姓控告的公文內容,出現要查問的案件的時候,證實了罪名,依法行事處罰他們,趙
廣漢故意泄漏中間分子的話,使得他們互相埋怨指責。又讓差役制作密告箱,等到有投送來的密
信,除去信件上的署名,并且假托為豪強大姓家族的子弟所說。那以后強勢宗族和大姓家族之間
結為仇敵,邪惡的黨羽解散了,民風民俗大為改觀。官吏百姓互相揭發暗地里做過的壞事,趙廣
漢能夠以此作為耳目,盜賊因為這個緣故不敢作案,作案又總是被抓。一切都治理妥當,威望名
氣流傳盡知,并且匈奴投降的人也說匈奴那里都聽說趙廣漢了。
本始二年,趙廣漢跟從軍隊回來,又被任用代理京兆尹,滿一年后被正式任命為京兆尹。
趙廣漢為人很是強勢,天性精通于官場職務,看見差役百姓,有時夜晚不睡覺直到天亮。尤
其善于從事物關系中尋找線索,能得知真相。從事物關系中尋找線索,假設要想知道馬的價格,
就先問狗的價格,完了問羊的價格,又問牛的價格,然后到馬的價格,比較查對它的價格,按類
高三年級上學期期中調研考試答案 共 6 頁第 2 頁
衡量,就能知道馬的貴賤不會脫離實際價格。只有趙廣漢絕對精明能做到,其他模仿的人沒有能
比得上的。富人蘇回為侍郎,有二人劫持了他。過了一段時間,趙廣漢帶著差役們到了蘇回家中,
自己站在庭院之中,讓長安丞龔奢敲前室之門告訴劫匪,說:“京兆尹趙某勸告兩位,不要殺了
人質,這位是宮廷警衛官員。釋放人質,自動綁手就擒,還可以好好地對待你們,僥幸的話遇到
赦免命令,或許某時能解脫罪名。”二劫匪驚恐,又聽說過趙廣漢的名氣,當即打開門出來,下
了廳堂跪地叩頭,趙廣漢跪著謝道:“幸運的是侍郎完好活著,很好!”送二劫匪去了監獄,命令
差役細心照顧,給以酒肉。到了冬天該處死,預先發給他們棺木,又發給收殮下葬的用品,告訴
劫匪,劫匪都說:“死了也沒有什么遺憾的!”
趙廣漢上奏請求,讓長安游徼和監獄官吏俸祿上調為百石,那以后享受百石的官吏都比較自
重,不敢歪曲破壞法律隨意扣留人。京兆地區政令清明,官吏百姓稱道不絕口。年老的人口頭流
傳,認為自漢朝建立以來治理京兆地區的官員沒有能比得上的。
地節三年七月,丞相司直蕭望之考查上奏:“趙廣漢折辱朝中大臣,想要用威力挾制奉公守
法的人,違反禮節、敗壞風氣,沒有德政。”漢宣帝厭惡他了。趙廣漢最終被判腰斬之刑。趙廣
漢雖然犯罪被誅殺,擔任京兆尹廉潔清明,以威力(威懾)控制強橫有權勢的人,平民各得其所。
百姓追憶思念,歌頌他到現在。
11.(1)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環境,渲染一種荒寒的氛圍;暗示行旅的艱辛;烘托旅人暗淡的心情
和對羈旅行役的厭倦之情。風聲淅淅,白霜滿地,說明時值初冬,天氣寒冷;宿雁驚起,殘月當
空,天剛破曉,旅人就踏著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蕭索清冷的晨景,更襯托出詞人行旅
的艱辛,心境的悲涼。
(2)“轉覺歸心生羽翼”寫詞人恨不得立刻插翅飛回故鄉,突出了歸鄉之情的急迫 ;“愁云
恨雨兩牽縈”突出詩人鄉愁的濃重。“新春殘臘相催逼”寫出了時序代謝,日月相催,與“歲華
都瞬息”一起表現出了詞人年華易逝的傷感。“浪萍風梗誠何益”用了比喻的手法,寫出了自己
命如“浪萍風梗”,浪跡無定之苦和對羈旅生活的厭倦。最后幾句寫出了自己歸鄉的渴望和對愛
人的思念。(思鄉、年華易逝、厭倦漂泊、思親四點之中,答出任意三點并結合詞句分析即可)
詩歌鑒賞:
高三年級上學期期中調研考試答案 共 6 頁第 3 頁

柳永中年時期漫游江南,寫過一些優秀的羈旅行役之詞。這首《歸朝歡》是寫冬日早行而懷
念故鄉的作品,反映了作者飄泊生涯的苦悶情緒。它雖平易淺近,卻是極為精整的刻意之作,體
現了柳永這類詞的高度藝術水平。
作者習慣于即景生情,總是首先很工致地以白描手法描繪旅途景色,創造一個特定的抒情環
境。詞的上闕前四句以密集的意象,表現江鄉冬日晨景,所寫的景物都是主體真切地感受到的。
“別岸”是稍遠的江岸,“蕭蕭”為蘆葦之聲,“淅淅”乃風的聲響。遠處江岸停著三兩只小船,
風吹蘆葦發出細細的聲音,這圖畫般地寫出了江鄉的荒寒景象。“沙汀”即水間洲渚,為南來過
冬的雁群留宿佳處。宿雁之沖破曉煙飛去,當是被早行人們驚起所致。江岸、葭葦、沙汀、宿雁,
這些景物極為協調,互相補襯,組成江南水鄉的畫面。“溪橋”與“別岸”相對,旅人在江村陸
路行走,遠望江岸,走過溪橋。“殘月”表示旅人很早即已上路,與“明月如霜”之以月色比霜
之白者不同,“月和霜白”是月白霜亦白。殘月與晨霜并見,點出時節約是初冬下旬,與上文風
葦、宿雁同為應時之景。三、四兩句十分工穩,確切地把握住了寒冬早行的景物特點。它使人們
聯想到晚唐詩人溫庭筠的名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但柳詞卻是“無
我之境”,表現更為深沉。“漸漸分曙色”為寫景之總括,暗示拂曉前后的時間推移和旅人已經
過一段行程。這樣作一勾勒,將時間關系交代清楚,使詞意發展脈絡貫串。“路遙山遠多行役”
為轉筆,由寫景轉寫旅人。由于曙色已分,東方發白,道路上人們漸漸多起來了。“只輪”“雙
槳”,借指車船。水陸往來盡是“利名客”,他們逐利求名,匆匆趕路。柳永失意無聊,輾轉浪
跡江南,也同這一群趕路的人們披星戴月而行。在柳永許多羈旅行役之詞中經常出現關河津渡、
城郭村落、農女漁人、車馬船舶、商旅往來等等鄉野社會風情畫面,展示了較為廣闊的社會生活
背景,較為客觀地再現了社會現實。這是其他許多文人詞里很難見到的。
從上闕所寫的冬日早行和商販往來道途等情況,以客觀的描述表現了旅途的困苦勞頓,令人
感到厭倦。雖然那些晨景有濃郁的詩意,早起趕路的旅人是無心領略其美妙的。過片的“一望鄉
關煙水隔”,承上闕的寫景轉入主觀抒情,因厭倦羈旅行役而思故鄉。“一望”實即想望,故鄉
關河相隔遙遠,煙水迷茫,根本無法望見。既無法望見而又不能回去,受到思鄉愁緒的煎熬,反
轉產生一種急迫的渴望心理,恨不能插上羽翼立刻飛回故鄉。對于這種迫切念頭的產生,詞人作
了層層鋪敘,細致地揭示了內心的活動。“愁云恨雨兩牽縈”喻兒女離情,像絲縷一樣牽縈兩地;
高三年級上學期期中調研考試答案 共 6 頁第 4 頁
“新春殘臘相催逼”是說時序代謝,日月相催,新春甫過,殘臘又至,如潘岳所云“茬苒冬春謝,
寒暑忽流易”(《悼亡詩》)。客旅日久,于歲月飛逝自易驚心,有年光逼人之感。“歲華都瞬
息。浪萍風梗誠何益。”“歲華”句申上“新春”句意,流光轉瞬,與天涯浪跡聯系起來,更增
深沉的感慨。“萍”和“梗”是柳詞中習見的意象,以喻羈旅生活像浮萍和斷梗一樣隨風水飄蕩
無定。深感這種毫無結果的漫游確是徒勞無益,從現實艱難的境況來看還不如回鄉。《文選》載
王正長《雜詩》云:“昔往倉庚鳴,今來蟋蟀吟。人情懷舊鄉,客鳥思故林”,柳詞意境似之。
于是逼出最后三句:“歸去來,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這是思鄉的主要原因,補足了“愁云
恨雨”之意。柳永在一些作品中曾回憶青年時代離家赴京的情形:“追悔當初,繡閣話別太容易”
(《夢還京》);“到此因念,繡閣輕拋,浪萍難駐”(《夜半樂》)。他在離家時已有妻室了。
在入仕之后思念家鄉時,他也說:“算孟光,爭得知我,繼日添憔悴?”(《定風波》)家鄉的
“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自然是設想妻子多年在家苦苦相憶了。柳永一生在思想、生活、情
感、仕宦等方面都存在難以克服的矛盾,給他帶來很多痛苦并反映在作品中。他在離家后事實上
再也沒有回到故鄉,但思鄉之情卻往往異常強烈,這些都是真情實感,在作品中表現出來,很具
感人的藝術力量。
在這首詞里,作者將通用的白話已經提煉到精純的程度,具有平易、準確、形象、貼切的特
點;出現工整的對偶句,精警而富于概括力。于是它脫去粗率之習而達到工致的地步。全詞的結
構勻稱完整,詞意的表達不冗不蔓;由景到情的發展極其自然,情景相生,以白描和鋪敘見長,
表現手法的運用紆徐自如,逐層地由景到情步步揭示詞的主旨。它與柳永許多名篇一樣,在慢詞
長調的寫作方法上體現出法度規范的意義。
12. (1)EB(E3分,B2分,D1分,原文表述是其作品的重新出版被提上日程。A《我與地壇》

(4)觀點一:史鐵生堪稱“當代文化英雄”。
他的代表作《我的地壇》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收獲,其影響超出文壇。
他用二十年漫長的歲月完成的力作《我的地壇》,源于他對自己挑戰苦難的深刻感悟。
他以付出自己苦難的代價理出“生與死”的答案,其文學作品具有深厚的價值。
觀點二:史鐵生無愧于“偉大的生命”。
他是一位有真正的信仰,真正堅持精神高度的寫作者。
他雖身體被禁錮在輪椅上,但對生命的感悟卻高于站立的人。
他頑強地挑戰病苦,以一顆遼闊之心感動著讀者。
觀點三:兩個觀點都中肯,史鐵生既堪稱“當代文化英雄”,又無愧于“偉大的生命”。
理由綜合前兩個觀點中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結合文本具體分析給6分。)
13.默寫
14 答案:D(A.宜室宜家:《詩經·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形容家庭和順,夫妻和
睦。B.“鱗次櫛比”指房屋多且有次序地排列。C.“聚蚊成雷”意思是把很多蚊子聚到一起,它們
的聲音可以像雷那樣響,比喻眾口喧囂,讒言紛起,含貶義。D. 鶴發童顏: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15 答案 C(A 豐姿綽約:形容女子姿態柔美的樣子,而不能說歌舞。B.室如懸磬:屋里像掛著的石
磬一樣,下面無所有。形容家貧如洗,一無所有。C.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湊近。端
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D. “聞所未聞”不能用來修飾
人。可以用“默默無聞”。)
16.答案 D(A 項加強改為完善。 B 指代不明 C.搭配不當。“促進校車制度的規范與安全”不當)

并不是當年文壇唯一的一篇作品。C“情感抒發含蓄”錯,應為“直接”。)
17.答案 B(A 轉換陳述對象
C.在“身體”后面加“的狀態”D 項把“輻射物品”改為“輻射措施”

(2)為史鐵生舉行的三個追思會,意在說明史鐵生的離世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分)
借追思會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史鐵生離世的哀悼和紀念之情;(2分)與結尾“史鐵生去世了,不
少人都在哀悼”形成照應。(2分)
(3)頑強的毅力,挑戰病魔與苦難;豁達、從容的胸懷,坦然面對生死;甘于奉獻,死后獻出
遺體;行事低調,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結合文本分析,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得6分。)
高三年級上學期期中調研考試答案 共 6 頁第 5 頁
或“輻射方法”)
18.B(根據前后連貫的原則,首句“沿著甬路緩緩前行”后應連接③句,⑤⑥句應連接在一起,從
樹干、樹葉到樹冠,并緊跟在③后,成為第一層次;第二層次從④句知有桂園到②句踏入桂園,
最后①句“在細葉中隱藏著小桂花”應緊跟末句。)
六.作文立意:強調“根”的重要性,做任何事都要有堅實的根基
高三年級上學期期中調研考試答案 共 6 頁第 6 頁

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亞

C.馬丁·路德

D.伏爾泰
4. 1790 年前后英國開始使用打谷機,以后使用許多新的農業技術和農業機械。糧食總產
高三年級歷史試卷
量 1700 年為 3.175 百萬夸特,1845 年為 18.665 百萬夸特(夸特:計量單位)。對上
述材料認識最準確的是
A.新農機和新農技廣泛使用
B.英國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
說明: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4頁,滿分100分。考
C.英國政府重視農業的作用
D.工業革命促進了農業發展
試時間110分鐘。
5. 內燃機的發明,其意義遠遠超過蒸汽機的發明,它造就了 20 世紀的石油世紀,使石油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變成了戰略資源,打開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開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
一. 選擇題(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
上。其中每小題1分,共50分。)
1. “中國擅長的是道,西方擅長的是器。中國原來也包括器的,但是后來這套科學技術
“器”的研究沒有被重視,失傳了,傳到西方去了。我們現在向西方學習,學的即是
我們傳過去的東西,中國古已有之,傳到西方,現在‘天將器還中國’,我們又學習。
義不包括
A.新能源及新興工業發展
B.動力革命推動交通工具的革命
C.國際關系更復雜,對能源產地爭奪更激烈,嚴重污染環境
D.促成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
這是合理的,必要的。”材料中所說的“道”是什么?

6.
《詩經·大雅·公劉》載:“執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下列各項
A.中國傳統思想道德
B.科學技術
C.民本思想和制度
D.自然規
能體現材料觀點的是

2. 孫中山認為,“中國現在雖然沒有大地主,但是一般農民,都是沒有田的,農民所耕
的田,大都是屬于地主的,地主卻不去耕作。中國農民都不是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
耕田,所生產的產品,大半是被地主奪去了。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應該用政治和法律
手段來解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B.“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C.“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D.“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
7. CCTV《公司的力量》解說詞敘述: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在掌握石油行業的 10 年中,
A.體現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義的核心
C.主張用革命手段剝奪地主土地
B.土地問題是三民主
D.體現了“耕者有其
日常用油的價格降低了 80%。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卻說:“從某
些方面看,人們爭議的不是壟斷本身,問題是他們過度阻礙了新的競爭者進入。”可見
壟斷組織的出現
田”的思想
A.不能提高生產效率
B.根本上保障了消費者利益
3.
“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么樣的。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
C.能促進社會的進步
D.導致了企業間的競爭減小
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會形式和國家形式、一切傳統
觀念,都被當做不合理的東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們”為西方近代思
想發展過程中同一時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8.
某學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種‘學問饑荒’之環境中,冥思枯索,欲
構成一種‘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學派”;由于固有之舊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1頁(共14頁)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2頁(共14頁)
西學極為有限,其學說難免支離破碎。文中所說“新學派” 的代表人物是

計劃,以完成其任務”。下面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林則徐、魏源
C.孫中山、章太炎
B.康有為、梁啟超
D.陳獨秀、胡適
A.依然延續了此前對日妥協的做法
C.反映了南京國民政府畏敵恐戰心態
B.國民政府軍事安排重心仍在剿共
D.依據中日力量對比做出的合理決策

9.
史學家錢穆在《國史大綱》中指出:“元人所謂行中書省,即中樞政權之流動分布。其
意唯恐一個中央政權不足控馭此廣土眾民,乃專為蒙古狹義的部族政權而設此制度。
明人不能徹底滌蕩,清代則有意利用。”以下各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元代的行省儼然是一個“流動的中書省”
14. 《藥》發表于 1919 年 4 月。在小說中,魯迅著力刻畫了民眾對辛亥革命的無知。革命
者夏瑜的犧牲成為人們閑聊的話題,無論是年輕的"二十多歲"、"駝背少爺",還是年
長的"花白胡子"都對夏瑜在獄中的正義之舉表現出鄙夷,為夏瑜被獄卒打嘴而喝彩。
作者這樣刻畫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B.行省制度源于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
C.明朝廢行省后設布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
A.號召廣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C.抨擊反動統治的白色恐怖
B.揭露中國社會的愚昧落后
D.要求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
D.行省制度有利于調整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10. 1853 年,馬克思在《國際述評》中寫道:“世界上最古老最鞏固的帝國八年來在英國資
產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響下已處于社會變革的前夕,而這次變革必將給予這個國家的
文明帶來極其重要的結果。如果我們歐洲的反動分子不久的將來會逃奔亞洲,最后到
達萬里長城,到達最反動最保守的堡壘大門,那么他們說不定就會看見這樣的字樣:
中華共和國,自由,平等,博愛。”材料中的“這次變革”是指
15. 美國學者費正清曾說:“1949 年以來的中國革命,從其牽涉到的人數或從其變革的廣度
和速度來說,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對世界外部地區來說,這也是現代一次最少為外
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來,這一事件表明
①人民革命政權替代了反動的封建政權②中國革命的勝利極大地增強了世界和平力量
③中國革命的偉大意義當時沒有被西方世界認識
④新中國的建立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社會大變革
A.鴉片戰爭
B.太平天國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 有史家指出,沒有政治現代化,則軍事、科技等方面的現代化往往是徒勞,這便是甲
午失敗的最基本的原因,至于多開兩炮,少打兩炮,那是小事也。依其觀點,可能對
以下哪一條建議的評價相對較高
16. 小明查閱了以下材料: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954 年《中
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4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據此推測,小明研
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A.重籌國防,以圖將來
C.抓住時機,全面變革
B.懲處腐敗,整頓吏治
D.取締洋教,傳播國學
A.新中國民族自治區建立歷程研究
B.新中國成立初期民主與法制建設研究
12. 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稱:要消滅革命黨人,“唯有于政治上導以新希望”。他所指的
“新希望”是
C.新中國憲政發展歷程研究
D.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歷程
A.利用義和團
C.預備立憲
B.頒布《定國是詔》
D.南北和談
17. 柏拉圖認為:在理想的社會中,有正義感和理性的“賢人”統治國家,武士們保衛國
家,農民和手工業者負責生產。據此我們可以推斷,柏拉圖這一認識體現了其
13. 1937 年 8 月 20 日,蔣介石簽令頒發國軍作戰指導計劃,其“方略”第二條為“國軍部
隊之運用,以達成‘持久戰’為作戰指導之基本主旨,各戰區應本此主旨,酌定攻守
A.對雅典民主政治持肯定態度
B.對抽簽選舉持反對態度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3頁(共14頁)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4頁(共14頁)
C.主張按照人的出身來確定社會分工

C.資本全球擴張理論

D.無產階級政黨理論
D.主張民眾的直接民主
18. 古羅馬《十二銅表法》中規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
22. 《俄國史文獻》載:政府要恪守我國同其他大國結成同盟的義務,要堅定不移地執行簽
訂的協定。……政府要盡快召開立憲會議,會議要在普遍、直接、平等、秘密投票的基
礎上進行,要保證為保衛祖國而血濺戰場的勇士參加選舉。文中提到的“政府”是
人不得擅自拆毀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況下,可對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賠償雙
A.沙皇政府
B.工兵代表蘇維埃
C.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D.人民委員會
倍于木料價金之訴。”以下法律條文與該條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為任何個人的利益,制定特別的法律”
B.“橡樹的果實落于鄰地時,得入鄰地拾取之”
C.“家長如三次出賣其子的,該子即脫離家長權而獲得解放”
D.“死者未立遺囑,又無當然繼承人,其遺產由最近的族親繼承”
19. 美國歷史學家弗格森在《美國革命史(1763—1790)》中寫道:“1776 年革命派認為自
由是保護個人權利,反對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 年聯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們的
理解,則是反對群眾暴政的侵犯。”這段話屬于弗格森對
23. 右圖是美國軍費開支曲線圖,根據該圖獲
取的歷史信息不正確的是
A.導致階段 A 軍費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冷
戰”下出現了“熱戰”——朝鮮戰爭
B.階段 B 中美關系處于敵視和對抗狀態
C.階段 C 軍費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經
濟危機下國力下降,實行全球戰略收縮
D.階段 D 中美逐漸結束對抗,兩國關系開始實現正常化
A.創建美國聯邦政府及其作用的評價
C.1787 年聯邦派關于自由解釋的表彰
B.1776 年革命派關于自由理念的批評
D.聯邦創建前后不同自由觀點的介紹
24. 《清文獻通考》卷 33 載,“(順治四年)戶部議復兩廣總督佟養甲疏言:‘佛朗西國人
寓居濠鏡澳,以其攜來番貨與粵商互市,蓋已有年。后深入省會,至于激變,遂行禁
20. 憲政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關于三部憲法的表述,完全正確的是
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國為請,然前事可鑒,應請仍照前明崇禎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
止令商載貨下澳貿易可也。’上從之。”這段記載充分說明
A.明末對外封閉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續
C.清廷中開放派的主張得到暫時推行
B.清朝認識到開放澳門市場可以“裕國”
D.清朝前期只準許在澳門與外商貿易

25. “公民們,拿起武器來!現在的問題是勝利,還是陷入凡爾賽反動分子和教士們的毒手!
這些窮兇極惡的家伙已經拿定主意,要把法國出賣給普魯士人”!材料內容反映的是
A.巴黎公民反對的主要對象是普魯士人
B.民族斗爭實質上是階級斗爭
A.頒布時間
B.制定機構
C.特點
D.評價
C.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21. “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于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
斗爭,而每一次斗爭的結局都是整個社會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爭的各階級同歸于盡。”
《共產黨宣言》的這一論述主要蘊含了
D.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普法間的民族矛盾
26. 對右圖漫畫主題解讀正確的是
A.冷戰遏制,劍拔弩張
A.階級斗爭理論
B.無產階級專政理論
B.美蘇冷戰,殃及池魚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5頁(共14頁)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6頁(共14頁)

C.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D.唇亡齒寒,衛國保家
27. 1964 年第二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綱領指出:“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是國

D.為商業服務的柜坊和飛錢相繼問世
31. 宋人詩云:“東家打麥聲彭魄,西家繅絲雪能白。??東家麥飯香撲撲,西家賣絲糴新
谷。”計中反映了宋代
際緊張局勢和沖突的一個基本根源。”1973 年第四次首腦會議號召不結盟國家要“通過
有效行使反對霸權的國家主權來鞏固它們的獨立”,“拒絕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
A.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開始出現獨立的手工業家庭
B.手工業僅在鄉村發展
D.手工業者脫離農業生產
何干涉和壓力”。材料強調不結盟運動國家
A.把斗爭矛頭主要指向了霸權主義的美國
B.不滿美、蘇兩國對第三世界的激烈爭奪
C.從反帝、反殖發展到反對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
32. 蘇州全晉會館(右圖)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山塘街古運河西岸,是
清乾隆三十年(1765 年)旅蘇晉商集資創建的一處神廟與會館相
結合的古建筑群,也是“祭神靈(關公)聯桑梓(故鄉)”的重要
場所。與此相關的信息正確的有
D.認識到發展民族經濟與爭取國家獨立的重要性
①當時蘇州運河流域經濟繁盛,商鋪眾多
②晉商注重聯絡鄉誼
③晉商在當時實力
28. 觀察漫畫《還是讓我回到冷戰中去吧!》(Iraq、Afghanistan、Balkan 分別指伊拉克、
雄厚 ④全晉會館是從事匯兌、存款、放款的場所
阿富汗、巴爾干),對漫畫所反映的問題解釋錯誤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冷戰時期保障了世界的相對安全
B.當地人的冷戰思維依舊存在
C.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33. 有史學家說:“(春秋戰國時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權,不僅意味著毫無阻礙和
毫無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著把它出讓的可能性。”此現象出現的根本原
因在于
D.美國企圖獨霸世界是出現圖中局面的原因
29. 胡適評價近代一位歷史人物時說:“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英雄??他獨立開辟了無數
A.手工業的發展
C.商品經濟的發展
B.鐵器和牛耕的使用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新路,做了 30 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于一方,而影響及于全國。終于
因為他開辟的路子太多,擔負的事業過于偉大,他不能不抱著許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胡適所評價的這位歷史人物應該是
34. 1865 年,赫德在進呈給清政府的《局外旁觀論》中說道:“通經原為致用,而今之士人,
書籍非不熟讀,詩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應曉之事,問之輒不能答,一旦
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實質上揭示了近代中國
A.革命家孫中山
B.改革者康有為
C.文學家魯迅
D.實業家張謇
A.洋務運動缺乏人才資源
B.傳統教育與安邦治國脫節
30. 范蠡曾是吳越爭霸時期越國的謀臣,后來棄官經商,后世商人尊他為商祖、經營之神。
C.官員執政能力普遍薄弱
D.倡導學習西方科技文化
他仗義疏財,從事各種公益事業,成為幾千年來我國商人的楷模。下列情景范蠡可能
經歷的是
A.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會地位提高
B.憑借棉布生意一次賺了上萬兩白銀
C.商品交換時使用紙幣
35. 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驕傲。徽商講究商業道德,提倡以誠待人,以信接物,義利兼顧,
商而兼士,賈而好儒,以勤奮和吃苦耐勞而著稱,往往以對聯來表明自己的經營思想。
下列楹聯不能體現徽商特點的是
A. “銖兩能均,陳平宰肉;方寸不失,韓子鼓刀”(肉店)
B. “二字箴言,惟勤惟儉;兩條正路,曰讀曰耕。”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7頁(共14頁)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8頁(共14頁)
C.“ 千年重賈傳家業,萬世耕讀守古風”
D.“拈花一問 ,無人會笑;弄石千般 ,有字可傳”
36. 以下為《19 世紀 60~90 年代中國紡織品進口情況表》。該表能反映

進奏院(地方的駐京辦事處)及諸軍、諸使富家,以輕裝趨四方,合券乃取之,號‘飛
錢’。”對材料認識不正確的是
A.增加了政府貨幣的供應量 B.減低了銅錢的需求,緩和了錢幣的不足
C.便利了商品流通
D.“飛錢”實質是一種匯兌業務,不行使貨幣的職能
41. 依靠“臨近香港、背靠國內”的區域優勢,1979 年 7 月,開山填海的炮聲炸醒了沉睡
的蛇口,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聲“開山炮”。炮聲中逐步崛起的是
A.深圳經濟特區
C.珠江三角洲沿海經濟開發區
B.珠海經濟特區
D.上海浦東新區
42. 孔子在擔任魯國大司寇期間,大力打擊市場上的假冒偽劣行為,羊販子吳獄氏再“不
敢朝飲其羊”(早上賣羊前先讓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A.中國自然經濟完全解體

B.棉、毛織品是最大宗的進口商品
A.孔子依靠法制維護市場秩序
B.孔子關注民生,主張誠信
C.中國這一時期外貿順差不斷擴大 D.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C.孔子反對商業欺詐
D.當時商品經濟有一定發展
37. 有學者論:“政治權力型經濟在中國歷史上表現得最為突出,最為典型。”這種經濟形
式在古代中國的表現有
43. 《易經》曰:“農功既畢,始牽牛車,載其所有,求其所無,遠行買賣,用其所得珍異,
孝養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夠反映出
①鹽鐵官營制度 ②“俞大娘航船”和夜市③商幫和會館 ④工商食官
A.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特點
B.鄰近地區社會分工落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C.古代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
D.專業商人已經出現
38. 1954 年,同仁堂實行公私合營后,工人們干勁十足。他們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樣
也是給東家干活兒,公私合營后,我們就是給自己干活兒了。”這是因為公私合營
44. 歷史上“上海曾作為蘇州的‘衛星’城被稱為‘小蘇州’”,而在“20 世紀 20—30 年代,
蘇州反而變成了大上海的‘衛星城’,被稱為‘小上海’”。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變私有制為公有制
C.提高了生產效率
B.排除資本家的管理
D.變資本家所有為工人所有
A.內河航運的衰敗
C.上海是近代最早的商埠之一
B.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程度不同
D.上海地理位置的優越是唯一因素
39. 下表反映了中國華北某地 1954 年和 1957 年農村集體和農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導致這
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45. 《呂氏春秋·上農》載:“是故丈夫不織而衣,婦人不耕而食,男女貿功以長生,此圣
人之制也。故敬時愛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農經濟的這種形態,主
要取決于
A.個體分工
B.社會制度
C.生產能力
D.勞動力短缺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完成

B. “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
D. “大躍進”運動的推動
46. 從 1 885 到 1892 年,清政府財政收入中的田賦由 38. 5%下降到 35. 2%,而厘金(國
內貿易征稅)和關稅收入則由 36. 7%上升到 43. 2%,其中關稅收入逐年上升了 3.8%。
40. 《新唐書卷 54·食貨志》“(唐)憲宗以錢少,復禁用銅器。時商賈至京師,委錢諸道
這表明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9頁(共14頁)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10頁(共14頁)

A.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C.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陷入困境

B.清政府放棄了重農抑商政策
D.近代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

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
子孫以償債者。
47. 歷史學家羅榮渠認為:“由于新航路的開辟,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匯合,加速
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沒有把世界聯成整體的地理大
革命,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英國也不可能成為發動工業革命的國家,
同時在舊大陸也很難出現像美利堅合眾國那樣的自由資本主義試驗場地。同樣也不可
能出現推動否定舊傳統的思想解放運動。”對材料中有關地理大發現的理解,錯誤的是
——摘自(西漢)晁錯《論貴粟疏》
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發賑;五曰……;六曰出貸;七曰蠲(免除)賦;
八曰緩征;九曰……。
——摘自《大清會典》
(1)根據材料一,歸納影響中國古代小農經濟不穩定的因素。(6 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清代救災、減災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3 分)
A.開始了人類社會現代化的起點
C.提供了英國工業革命所需的一些條件
B.直接促進了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
D.奠定了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基礎
(3)綜合上述內容,你認為中國古代能否從根本上解決救災問題?簡要說明理由。(7 分)
48. 路德在宣傳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時說過這樣的話:“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
禮,只有靠終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該話的思想本質上

材料三

以海外之有余,補內地之不足,內地無足輕重之物,載之番境皆為珍品。是以沿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徑
C.升華了歐洲啟蒙運動的精神
B.找到了基督徒的正道
D.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
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藝及女工針繡,皆于洋船行銷,歲收入番島銀洋貨物百十萬入我中土……
——《中國古代經濟史綱》
49. (費正清《觀察中國》)“中國的革命正是由這樣兩種夢想推動著:一是愛國主義者想
看到一個新中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的地位,消除古
代舊有的階級的社會差別。”中國近代最有利于實現這兩個夢想是在
南洋未禁之先,閩廣家給戶足,游手無賴亦為欲富所驅,盡入番島,鮮有在家饑寒竊
劫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貨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藝能之無用,行者嘆至遠之無
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維朽蠹于斷港荒岸之間。……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貧,
貧者困,驅工商為游手,驅游手為盜賊耳。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論南洋事宜》
50. 對聯往往能夠反映某歷史階段的時代背景。中國近代有一副對聯:“洪水橫流淹沒漢滿
蒙回藏;憲章文武盡是公侯伯子男。”其反映的時代背景是
(4)據材料三概括對外貿易的有益之處。(4 分)
A.太平天國運動
B.清末“預備立憲”
C.辛亥革命
D.袁世凱復辟帝制

材料四

我們村里有一個老太婆,年紀已經七十多了。她天天紡棉,每天紡成幾輛棉紗。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 50 分)
她很少停手的時候。到了晚上,我們還聽見她那紡車搖動的聲音。有一回,她對我們說:“我

注意事項:1.答卷Ⅱ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在答卷紙試卷密封線內規
定的地方。2.答卷Ⅱ時用蘭黑色鋼筆或圓珠筆寫在答卷紙上。
二、本卷共2小題,其中第51題28分,第52題12分,第53題10分,共50分。
51. (28 分)物質文明的創造與科技、政策、社會環境系系相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四時之間,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
年輕的時候,紡紗織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現在,廠里出的紗和布,又細又好,
價錢又便宜。還有外國運來的紗和布,大鄉小鎮都有得賣。我的利息就遠不如從前了。”她
一邊說,一邊仍舊搖動著她的紡車。
——葉圣陶等《開明國語課本》(1932 年初版)
我的家鄉余姚離寧波不遠。……老百姓現在已經能夠適應新興的行業,……任何變革
都像分娩一樣,總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產婦隨即恢復正常,而且因為天了小寶
寶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經不再紡紗織布,因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們已經沒有多少事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11頁(共14頁)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12頁(共14頁)
可以做,因此有些就與鄰居吵架消磨光陰,有些則去念經拜菩薩。……有些女孩則紡織發
網和網線餐巾銷售到美國去,出息不錯。
——蔣夢麟《現代世界中的中國· 民國初年》
舊時婦女織布匹,經緯之紗,都出女手。自洋紗盛行,而軋花、彈花、紡紗等事,棄
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紡織,今則洋
紗、洋布盛行,土布因之減銷,多有遷至滬地,入洋紗廠、洋布局為女工者。雖多一生機,

53. (10 分)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
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而風俗不無墜落。
材料一
當時的清政府,正如孫中山所形容的那樣,像“一座即將倒塌的房屋,整個
——方洪凱等修,黃炎培等纂《川沙縣志》(民國二十六年版)
(5)依據材料四,指出在近代變遷過程中鄉民們“迷惘和陣痛”的表現。(8 分)
52. (12 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9 世紀英國政治家威廉·格菜斯頓對美國 1787 年憲法贊賞有加,說“這是迄今為
止,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人類智慧和意志所創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美國特拉華州的代
表馬丁·路德在制憲會議上評論道:“一個向上帝要求賦予自由的民族,沒有邁出同時
給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應該的。” 革命導師恩格斯則認為:“可以表明這種人權
的特殊資產階級性質的典型表現是美國憲法,它最先承認了人權,同時確認了存在于
美國的有色人種奴隸制。”
評材料中關于美國 1787 年憲法的觀點。
(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兩種或者三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 史論結合)
結構已從根本徹底的腐朽了”,“全國革命的時機,現已成熟”。可見,辛亥革命的發生,
是客觀情勢使然,而不是什么“激進主義思潮”的產物。因此,辛亥革命作為中國近
代史上的偉大事件,“無疑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飛躍,它推翻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
朝,結束了在中國綿延幾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專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權“屬
于國民全體”,從而掃清了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障礙,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
政治意義是決不能低估的。
——陳其泰《近代史上有關重大是非的兩個問題的評價》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譯一本書名叫《平民政治》,但現在卻準備易名為《共和
政治》后再出版。《國粹學報》過去一段時間銷路不暢,但最近改名《共和雜志》,重
新變得搶手。
——摘編自徐兆瑋《棣秋館日記》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點,綠營制度沒有改變多少??守兵當值的,到時照常上衙門聽
候差遣。馬兵仍照舊把馬養在家中。衙門前鐘鼓樓每到晚上仍有三五個吹鼓手奏樂??
——沈從文《辛亥革命的一課》
(1)材料一是從什么角度評價辛亥革命的?據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2
分)
(2)歸納材料二兩段材料關于辛亥革命影響的不同看法,對此應如何理解?你認為在
研究歷史時應該注意什么?(8 分)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13頁(共14頁)

高三年級

歷史試卷

第14頁(共14頁)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文科)數學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
填涂在答題卡上)
)
x?? 1

于 2,則 a 的值為( )

? x?? y?? 1?? 0
?
?ax?? y?? 1?? 0

( a 為常數)所表示的平面區域內的面積等

3 3 3 3
2 2 2 2
2、設 i 為虛數單位,則復數 的共軛復數為( )
A.??4?? 3i B.??4?? 3i C. 4?? 3i
4 23 24 24
5 7 7 9

i

3
5

)

D. 4?? 3i
A. -5 B. 1 C. 2 D. 3
的取值范圍是( )
A. (1,2012) B.(1,2013) C.(2,2013) D.[2,2013]

?log 2012 x ( x?? 1)
?
?( 2 )?? 1( x?? 2)

8、改編)已知函數 f ( x)???? ,若 a、、 互不相等,且 f (a)?? f (b)?? f (c) ,則 a?? c?
4、已知 a, b 是不同的直線,?? ,?? 是不同的平面,若① a?? b,b????; ② a b, b??; ③ a????, a?? ,????; ④
取值范圍為(
)
a???? ,?????? ,則其中能使 a?? 的充分條件的個數為(

)

A.(-∞,2)

B.(-∞,
13
8

]
7
4

D.[
13
8

,2)
A.0 個
B.1 個
C.2 個
D.3 個
10 、在 ABC 中,角 A、B、C 的對邊分別為 a、b、c,如果 cos?2B?? C???? 2 sin A sin B?? 0 ,那么
5 、 如 圖 , 在??ABC 中 , AN??
1
3
NC , P 是 BN 上 的 一 點 , 若
三邊長 a、b、c 之間滿足的關系是(
)
2
]
11
9 5 3 2
11 11 11 11
6、已知函數 y=sinax+b(a>0)的圖象如圖所示,則函數 y?? loga (x?? b) 的圖象可能是( )
A. 2ab?? c 2 B. a 2?? b 2?? c 2 C. 2bc?? a 2 D. b 2?? c 2?? a 2
恒成立,則實數 a 的取值范圍是( )

1
2
A. [?2,1]
B. [?5, 0]
C.[?5,1]
D.[?2, 0]

12、下列命題中,真命題的個數為(

)`.
(1)在??ABC 中,若 A?? B ,則 sin A?? sin B ;
(2)已知 AB?? (3,4), CD?? (?2,?1) ,則 AB 在 CD 上的投影為?? 2 ;
2

高三數學第一學期期中試題(文科) 第1頁(共 4 頁)

高三數學第一學期期中試題(文科) 第2頁(共 4 頁)
(4)要得到函數 y?? cos(

x
2

? ) 的圖象,只需將 y?? sin 的圖象向左平移
4 2

?
4

個單位.

(2)求出數列{

1
an

}的前 n 項和 Sn ;
A.1 B.2 C.3
二、填空題(每題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D.4

(3)若 bn??
2n2?? 9n??11
2n

,對于(2)中的 Sn ,有 cn?? Sn?? bn ,求數列{| cn |}的前 n 項和 Tn ;

13、已知等比數列 {an}的各項都是正數,且 a1,

1
2

, 2a
a?? a
a8 9

20. (本小題 12 分)如圖:在三棱錐 D-ABC 中,已知??BCD 是正三角形,AB?? 平面 BCD,
AB?? BC?? a ,E 為 BC 的中點,F 在棱 AC 上,且 AF?? 3FC
14、一個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右圖所示,其中主視圖和側視圖都是半徑為1的圓,且這個幾何體
是球體的一部分,則這個幾何體的表面積為 .
15、 x, y?? (0,2] ,且 xy?? 2 ,且 6?? 2x?? y?? a(2?? x)(4?? y) 恒成
立,則實數 a 取值范圍是
(1)求三棱錐 D-ABC 的表面積;
(2)求證 AC⊥平面 DEF;
(3)若 M 為 BD 的中點,問 AC 上是否存在一點 N,使 MN∥平面 DEF?若存在,說明點 N 的位
置;若不存在,試說明理由.
16、已知函數 f (x)?? ln x , g ( x)??
1 2
2

D
函數 f (x), g(x) 的圖像都相切,且 l 與函數 f ( x) 圖像的切點的

橫坐標為1,則 t 的值為
三、解答題(共 70 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M
17. (本小題 10 分)設 f (x)?? x??1?? x?? 2
B

A

1
2

C
E

F

N
2

21. (本小題 12 分)
18. (本小題 12 分)
在??ABC 中,角 A, B,C 對的邊分別為 a,b, c ,且 c?? 2,C?? 60?

已知 f ( x)?? ln x??

a
x

? 2. g ( x)?? ln x?? 2x

(1)求 的值;
sin A?? sin B
(2)若 a?? b?? ab ,求??ABC 的面積 S?ABC 。
19.(本小題 12 分)

*


(1)求 f ( x) 的單調區間;
(2)試問過點 (2,5) 可作多少條直線與曲線 y?? g(x) 相切?請說明理由。
22. (本小題 12 分)
2 x
(1)當 a?? 0 時,解不等式 f ( x)?? 0 ;
(2)當 a?? 0 時,求正整數k的值,使方程 f ( x)?? x?? 2 在[k,k+1]上有解;
(3)若 f ( x) 在[-1,1]上是單調增函數,求 a 的取值范圍.
(1)寫出 a5 , a6 的值及數列{an}的通項公式;
高三數學第一學期期中試題(文科) 第3頁(共 4 頁)
高三數學第一學期期中試題(文科) 第4頁(共 4 頁)

2012~2013 學年上學期期中高三年級數學試卷參考答案
一 CDDDB. DBCAB. BA
二 13.6 14.450. 15.?? 1 . 16. ①④
2


項,2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1? 2n?? 3)n
2
(n?? 7)(n?? 5)?? 0即n?? 7 ..8 分
(Ⅱ) Sn?? bn?? n2?? 2n?? (2n?? 3)?? n2?? 4n?? 3?? 0
?

另解: (2)

9x 9
2?6?? x)? 6?? x

9
t

45
2
45
2

…7 分
…8 分
17.解: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
(2 sin C?? sin A) cos B?? sin B cos A?? 0 ,
?n?? 2 , 3 , 4 即,所求不等式的解集為{2 , 3, 4} …12 分
若 3?? c?? 6
y????3? 6??
45 9
2 2
即 2 sin C cos B?? sin( A?? B)?? 0 ,在??ABC 中,
若 0?? c?? 3,函數在 (6?? c,6) 為單調減函數,
由 sin( A?? B)?? sin C 故 sin C (2 cos B?? 1)?? 0

?



19.

….3 分

所以, t?? 6?? c即x?? c 取得最大值。

…12 分

2

20.解:(Ⅰ)設 AC 與 BD 交于 O ,如圖所示建立空間直角坐標
72?? 132?? 3ac 得 ac?? 40 …5 分
1
2

5 分

系 O?? xyz ,設 AB?? 2 ,

? 2?????????????? 5???
? 3???????????????

? 6??

C??

A??
? 6??
?
2

? A)

則 A( 3,0,0), B(0,1,0), C(? 3,0,0), D(0,??1,0), D1(0,??1, 2), 設

?
?

? 2sin A??
6??????? 6??

E (0,1, 2?? h),
則 D1E?? (0, 2, h), CA?? (2 3,0,0), D1 A?? ( 3,1,??2),
18. 解 :( Ⅰ ) a2?? a1q?? 2, a5?? a1q4?? 128 得 q3?? 64
1
2
1
2
?bn?? log2 an?? log2 22n?3?? 2n?? 3
bn?1?? bn?? [2(n?? 1)?? 3]?? (2n?? 3)?? 2??{bn} 是以 b1????1 為首

D1E?? 平面 D1 AC,???? D1E?? AC, D1E?? D1 A,
?2?? 2h?? 0,?h?? 1, 即 E(0,1,3) …2 分
? D1E?? (0, 2,1), AE?? (? 3,1,3) 設 平 面 EAC 的 法 向 量 為
m?? (x, y, z)
m?? CA, x?? 0
則由 得 令 z????1??平面 EAC
m?? AE,???? 3x?? y?? 3z?? 0
的一個法向量為 m?? (0,3,??1)
又平面 D1 AC 的法向量為
E?? (0, 2,1),?cos?? m, D??????????????? ,
| m |?? | D1E | 2
?二面角 E?? AC?? D1大小為 45 ………6 分
( Ⅱ ) 設 D1P???? PE????(D1E?? D1P), 得

1 1 1
e x a
由 f(x)<0?? a?? <0,即?? 0,??
? 1??
? a??
? 1???????? 1??
? a???????? a??
? 1??????????? 1?? 1
? a??????????? a?? a
1
,
e
∴a=??e2 為所求……………8 分

x a???????????????? a??
? 2?????
, ),
2??????????????1??
1??? 1??? 1??? 1???
…10 分
???1??????? 3
1??? 1??? 2
? 存在點 P 使 A P// 面 EAC, 此時 D1P : PE?? 3: 2 12 分
(2)
(3) 由(Ⅰ)知當 a=-1 時 f ( x)max =f(1)=-1,
∴|f(x)|≥1
又令 g(x)=???? ,g′(x)= ,令 g′(x)=0,得 x=e,
x 2 x 2
當 00,g(x) 在(0,e)單調遞增;當 x>e 時,g′(x)<0,
1 1
g(x) 在(e,+∞)單調遞減∴ g ( x)max =g(e)= <1, ∴g(x)<1
e 2
ln x 1 ln x 1
∴|f(x)|>g(x),即|f(x)|> ∴方程|f(x)|=
x 2 x 2
沒有實數解.………12 分

21.
22. 解:(1) 當 a=-1 時,f(x)=-x+lnx,

f′(x)=-1+
?
x x
當 00;當 x>1 時,f′(x)<0.
∴f(x)在(0,1)上是增函數,在(1,+∞)上是減函數,
f ( x)max =f(1)=-1………3 分

(2) ∵f′(x)=a+
1
x

,x∈(0,e],
1
x
? 1????
? e????
① 若 a≥??
1
e

,則 f′(x)≥0, f(x)在(0,e]上增函數
∴ f ( x)max =f(e)=ae+1≥0.不合題意…5 分

2012~2013 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數學(理科)試卷

7. 函數 y?? a x?3?? 2(a?? 0, a?? 1) 的圖像恒過定點 A,若點 A 在直線
則 3m?? n 的最小值為 ( )

x
m

?

y
n

???1上,且 m, n?? 0 ,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2 個小題,每題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且只有
A. 13
B. 16
C.11?? 6 2 .
D. 28.
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x


2 1
2


A. {x | 1?? x?? 5}
C. {x | x?? 1或x?? 5}
B. {x | x????1或x?? 5}
D.{x |??1?? x?? 5}
A.(0,1) B.(0,1)∪(1,2) C.(1,2 ) D.[ 2 ,+∞)
在9.ABC 中,∠C =900,∠B =300,AC=1,M 為 AB 中點,將△ACM 沿 CM 折起,

B

2. 命題 P:若 a, b?? R, 則|a|+|b|>1 是|a+b|>1 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命題 q:不等式 |
解集為 {x | 0?? x?? 1},則( )

x
x?? 1

|?

x
x?? 1


使 A、B 間的距離為 2 ,則 M 到面 ABC 的距離為 (
A. . B. . C. 1.
2 2
)

D.

3
2

. C

M
9 題圖

A
A.“p 或 q” 為假命題
B.“p 且 q” 為真命題
10.若 函 數 f (x)?? sin??x?? 3 cos??x, x?? R, 又 f (? )????2, f (? )?? 0, 且 |?????? | 的 最 小值為
┒ ┒
3.已知?an? 為等比數列,若 a 4?? a6?? 10 ,則 a1a7?? 2a3a7?? a3a9 的值為
A. 10 B.20 C.60 D.100




3?
4
1 2
A. B.
3 3

C.

4
3

D.

3
2

.
4. 已知直線 a 和平面?? ,?? ,???????? l, a????, a???? ,且 a 在?? ,?? 內的射影分別為直線 b 和 c ,
則 b 和 c 的位置關系是( )
11. 已 知 A 、 B 、 C 是 平 面 上 不 共 線 的 三 點 , O 是 三 角 形 ABC 的 重 心 , 動 點 P 滿 足
??????????????????????????
OP?? ( OA? OB? 2 OC) ,則點 P 一定為三角形的 ( )
3 2 2
A.相交或平行
B.相交或異面
C.平行或異面
D.相交﹑平行或異面
A. AB 邊中線的中點
B. AB 邊中線的三等分點(非重心)

5.已知 tan??? 2, 則
?
sin(
2
?
sin(
2
??? )?? cos(????? )
??? )?? sin(????? )

等于(


C. 重心

?
?

2

x?? 1, x?? 0
D. AB 邊的中點
2
2
A.2 B.-2 C.0 D.
3
6.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且其側視圖是一個等邊三角形,
實數解,則 a 的取值范圍是 (
A.(0,1) B.(0,2)
)

C.(1,2)

D.(0,3)
則這個幾何體的體積為( )

A.
C.
?4??????
3
?8??????
2
3
3
B.??4?????? 3
D.
6

3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 4 小題,每題 5 分,共 20 分
? 3x?? y?? 0
?????
13.若點 P(x,y)滿足線性約束條件??x?? 3 y?? 2?? 0 ,點 A(3, 3 ),O 為坐標原點,則 OA? OP
?
?
的最大值_________.

高三年級數學試卷 、共 4 頁、第 1 頁
高三年級數學試卷 、共 4 頁、第 2 頁
14.如圖,四邊形 ABCD 為菱形,四邊形 CEFB 為正方形,平面 ABCD?? 平面
0
n *
1
3

19.(本小題滿分 12 分)
工廠生產某種產品,次品率 p 與日產量 x(萬件)間的關系為:
? 1
?
(c 為常數, 且 02
? 3
每出現 1 件次品虧損 1.5 元.
16.已知函數 f?? x? 的定義域為???1,5? ,部分對應值如下表, f ( x) 的導函數 y?? f??( x ) 的圖像如
(1)將日盈利額 y(萬元)表示為日產量 x(萬件)的函數;
(2)為使日盈利額最大,日產量應為多少萬件?(注:次品率=

次品數

×100%)
圖所示.給出關于 f ( x) 的下列命題:
20.(本小題共 12 分)
四棱柱 ABCD?? A BC1D1 中,底面 ABCD 為菱形,且
?BAD?? 60 , A1 A?? AB, E 為 BB1 延長線上的一點, D1E?? 面 D1 AC .

第 16 題圖
①. 函數 y?? f (x) 在 x=2 時,取極小值;②. 函數 f ( x) 在 [0,1]是減函數,在 [1,2]是增函數;
③. 當1?? a?? 2時,函數 y?? f (x)?? a 有 4 個零點.④. 如果當 x????1, t? 時, f ( x) 的最大值是
2 ,那么 t 的最大值為 5. 其中所有正確命題序號為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 6 個小題,共 70 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本小題滿分 10 分)
在??ABC 中 ,角 A, B, C 的對邊分別為 a, b, c ,且滿足 (2c?? a) cos B?? b cos A?? 0 。
(Ⅰ)若 b?? 7, a?? c?? 13 求此三角形的面積;

(Ⅰ)求二面角 E?? AC?? D1的大小;
(Ⅱ)在 D1E 上是否存在一點 P ,使 A1P// 面 EAC ?若存在,求 D1P : PE
的值;不存在,說明理由.
21. (本小題共 12 分)

(Ⅱ)求 3 sin A?? sin(C??
?
6

) 的取值范圍.

(2)當 M 是 SB 中點時,求四棱錐 S-AMKN 的體積.

18. (本小題滿分 12 分)
已知等比數列{an}中, a2?? 2, a5?? 128 .若 bn?? log2 an ,數列{bn}前 n 項的和為 Sn .
(Ⅰ)若 Sn?? 35 ,求 n 的值;
(Ⅱ)求不等式 Sn?? 2bn 的解集.
高三年級數學試卷 、共 4 頁、第 3 頁
22、(本小題滿分 12 分)
已知函數 f (x)?? ax?? ln x ,其中 a 為常數.
(1) 當 a????1時,求 f ( x) 的最大值;
(2) 若 f ( x) 在區間(0,e]上的最大值為-3,求 a 的值;
ln x 1
x 2
高三年級數學試卷 、共 4 頁、第 4 頁

高三數學文科答案
答案:1--12BCCBC CDCCB DB
1
2
17、
解:
??-3, x<-1,
(Ⅰ)f (x)=?2x-1,-1≤x≤2,其圖象如下:
??3, x≥2.

又 a?? b?? ab ,所以 (ab)2?? 3ab?? 4?? 0 ,
1 1 3
2 2 2
? 15, a ; ……………………………………3 分
2
1 2 1 1
(2)得 ) , ……………………………………5 分
an n(n??1) n n??1
1 1 1 1 1 1 2n
;………………7 分
2 2 3
2n 2n2?? 9n??11
………………8 分
n(?9?? 2n??11) 2
………………9 分
2



當 n?? 6 時,
2
……10 分
Tn????(a1?? a2?????????? a5 )?? (a6?? a7?????????? an )?? Tn??? 2T5?? n2??10n?? 50 ……11 分

則 Tn????

2



…………………………………12 分

20、解:(1)∵AB⊥平面 BCD,∴AB⊥BC,AB⊥BD.
∵ BCD 是正三角形,且 AB=BC=a,∴AD=AC= 2a .
1
2
7
2

a .
1
2
3 2
4
7 2
4
三棱錐 D-ABC 的表面積為 S?ACD??

4

a .
18、
解:(1)由正弦定理可設
(2)取 AC 的中點 H,∵AB=BC,∴BH⊥AC.
∵AF=3FC,∴F 為 CH 的中點.
∵E 為 BC 的中點,∴EF∥BH.則 EF⊥AC.
a b c 2 2 4 3
sin A sin B sin C sin 60? 3 3
2
4 3
所以???????????????????????????? .
sin A?? sin B sin A?? sin B 3
2 2 2
2 2 2
4 3 4 3
3 3
sin B ,
∵ BCD 是正三角形,∴DE⊥BC.
∵AB⊥平面 BCD,∴AB⊥DE.
∵AB∩BC=B,∴DE⊥平面 ABC.∴DE⊥AC.
∵DE∩EF=E,∴AC⊥平面 DEF.
3
8
連 CM,設 CM∩DE=O,連 OF.由條件知,O 為 BCD
2
3

G

D
O

M

B
A

C
E

F

H

N
2 3 1 3
3 2 4 8

x?? a
x2

(ⅰ)當 a?? 0 時, f??(x)?? 0?? f ( x) 在 (0,???) 上單調遞增

……………………1 分
………………3 分

① 當 a?? 0 時, f??(x)?? (x?? 1)e x , f??(x)≥ 0 在 [?1, 上恒成立,當且僅當 x????1時
取等號,故 a?? 0 符合要求;………………………………………………………7 分
②當 a?? 0 時,令 g (x)?? ax2?? (2a?? 1)x?? 1 ,因為???? (2a?? 1)2?? 4a?? 4a 2?? 1?? 0 ,
(ⅱ)當 a?? 0 時,若 0?? x?? a, 則 f??(x)?? 0 ;若 x?? a, 則 f??(x)?? 0?? f ( x) 在?? 0, a? 上單調遞減,
所以 g (x)?? 0 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x1 , x2 ,不妨設 x1?? x2 ,
在 (a,???) 上單調遞增
1
x
1
x0
1
x0
即 x0 ln x0?? 2x0?? 2?? 0 ……(*)
令??(x)?? x ln x?? 2x?? 2 ,???(x)?? ln x??1
當 0?? x?? e 時,???(x)?? 0 ;當 x?? e 時,???(x)?? 0
??( x) 在?? 0, e? 上單調遞減,在 (e,???) 上單調遞增
……………………5 分
………………6 分
……………………8 分
………………9 分
……………………10 分
因此 f (x) 有極大值又有極小值.
若 a?? 0 ,因為 g (?1)?? g (0)????a?? 0 ,所以 f (x) 在 (?1, 內有極值點,
故 f (x) 在???1, 上不單調.………………………………………………………9 分
若 a?? 0 ,可知 x1?? 0?? x2 ,
因為 g (x) 的圖象開口向下,要使 f (x) 在 [?1, 上單調,因為 g (0)?? 1?? 0 ,
必須滿足?? 即?? 所以?? ≤ a?? 0 .--------------------------11 分
?g (?1)≥ 0.???a ≥ 0. 3
2
3


1 2e?? 3?????????????????????????? 1???
方程(*)在?? 0,???? 上有兩個根

e e???????????????????????????? e????
?過點?? 2,5? 可作兩條直線與曲線 y?? g(x) 相切.
……………………12 分
22、
⑴因為 e x?? 0 ,所以不等式 f (x)?? 0 即為 ax2?? x?? 0 ,
1
a
1
a
x
2 2
x x
x 2
x
所以 h(x) 在??0,???? 內是單調增函數,……………………………4 分

[
2
所以方程 f (x)?? x?? 2 有且只有 1 個實數根, 在區間??1,? ,
所以整數 k 的值為 1.……………………………………………6 分
⑶ f??(x)?? (2ax?? 1)e x?? (ax2?? x)e x?? [ax2?? (2a?? 1) x?? 1]e x ,

河北衡水中學 2012—2013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C.“嫦娥二號”衛星的質量 D.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5.如圖所示,彈簧下端掛一質量為 m 的物體,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做振幅為 A 的簡

高三年級

物理試卷
諧運動,當物體振動到最高點時,彈簧正好為原長,則物體在振動過程中
A.物體在最低點時的彈力大小應為 2mg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共6頁,第Ⅱ卷共4頁。共
110分。考試時間11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 54 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Ⅰ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答卷Ⅰ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B.彈簧的彈性勢能和物體動能總和不變
C.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等于 2mgA
D.物體的最大動能應等于 mgA
6.兩列簡諧橫波,波速大小均為 20m/s,圖為某時刻兩列波的波動圖象,一列波沿著 x 軸向右傳
播(實線所示),另一列沿著 x 軸向左傳播(虛線所示),下列說法正確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的是 (
)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4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至少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
號填涂在答題卡上)
1.關于伽利略對物理問題的研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伽利略認為,在同一地點重的物體和輕的物體下落快慢不同
B.若使用氣墊導軌進行理想斜面實驗,就能使實驗成功
C.理想斜面實驗雖然是想象中的實驗,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實基礎上的
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體的運動速度與下落時間成正比,并直接用實驗進行了驗證
A.兩列波的頻率均為 5.0Hz
B.兩列波在 b、d 點處振動加強,在 a、c 點振動減弱
C.圖示所示時刻 b、d 點處的質點速度為 0,a、c 點處質點
速度最大
D.經過 0.1s,a 處質點在波谷,c 處質點在波峰
7.一質點以坐標原點為中心位置在 y 軸上做簡諧運動,其振動圖線如甲圖所示,振動在介質中產
生的簡諧橫波沿 x 軸正方向傳播,波速為 1m/s,從 t=0 經過 0.3s 后此質點立即停止運動,則
2. 兩種單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氣時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分別為? 1、? 2 ,已知? 1???? 2 。用 n1、n2 分
別表示水對兩單色光的折射率, v1、v2 分別表示兩單色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則
A. n1?? n2,v1?? v2 B. n1?? n2,v1?? v2
再經過 0.1s 時的波形圖是圖乙中的(
y/cm
)

y/cm
C. n1?? n2,v1?? v2 D. n1?? n2,v1?? v2
3.下列圖像均能正確皮映物體在直線上的運動,則在 t=2s 內物體位移最大的是(



y/cm

4. 據新聞報道:“嫦娥二號”探月衛星于 2010 年 10 月 1 日 18 時成功發射。衛星繞月運行的圓形
軌道距月球表面約為 100km,用 118 分鐘繞月球運行一周,運行速度約 1.6km/s。已知萬有引力常量

t/s

y/cm

y/cm

,由以上信息可以估算下面哪些物理量
8.如圖所示,一輕繩通過無摩擦的小定滑輪 O 與小球 B 連接,另一端與套在光滑

A.月球半徑

B 月球的自轉周期
高三物理卷Ⅰ試題 第1頁(共10頁)
豎直桿上的小物塊 A 連接,桿兩端固定且足夠長,物塊 A 由靜止從圖示位置釋放
高三物理卷Ⅰ試題 第2頁(共10頁)
后,先沿桿向上運動.設某時刻物塊 A 運動的速度大小為 vA,小球 B 運動的速度大小為 vB,輕繩

C.從開始運動到兩球到達同一水平高度,球 a 動能的減少量等于球 b 動能的增加量
與桿的夾角為 θ.則(
A.vA=vBcos θ
)

B.vB=vAsin θ
D.到達同一水平的高度后的任意時刻,重力對球 a 做功功率和對球 b 做功功率相等
13、如圖所示,在水平板左端有一固定擋板,擋板上連接一輕質彈簧。緊貼彈簧放一質量為 m 的滑
C.小球 B 減小的勢能等于物塊 A 增加的動能
D.當物塊 A 上升到與滑輪等高時,它的機械能最大

塊,此時彈簧處于自然長度。已知滑塊與擋板的動摩擦因數及最大靜摩擦因數均為 3 / 3 。現將板
的右端緩慢抬起使板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 θ,最后直到板豎直,此過程中彈簧彈力的大小 F 隨夾
9.如圖所示,重 80 N 的物體 A 放在傾角為 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長為 10 cm、勁度系數為
1000 N/m 的彈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體 A 后,彈簧
長度縮短為 8 cm,現用一測力計沿斜面向上拉物體,若物體與斜面間最
大靜摩擦力為 25 N,當彈簧的長度仍為 8 cm 時,測力計讀數可能為(

角 θ 的變化關系可能是圖中的(
)
A.10 N
B.20 N
C.40 N
D.60 N
10.如圖所示,繃緊的水平傳送帶始終以恒定速率 v1運行.初速度大小為 v2 的小物塊從與傳送帶等
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傳送帶,以地面為參考系,v2>v1,從小物塊滑上傳送帶開始計時,其 v-t
14. 如圖甲所示,靜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塊 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 F 作用,F 與時間 t 的關系如圖
圖象可能的是(
)
乙所示,設物塊與地面的靜摩擦力最大值 fm 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則(


A.0~t1 時間內 F 的功率逐漸增大
B.t2 時刻物塊 A 的加速度最大
)

11.用水平力 F 拉一物體,使物體在水平地面上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t1 時刻撤去拉力 F,
C.t2 時刻后物塊 A 做反向運動
D.t3 時刻物塊 A 的動能最大
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 t2 時刻停止.其速度—時間圖
象如圖所示,且?? >?? ,若拉力 F 做的功為 W1,平均功率
為 P1;物體克服摩擦阻力 Ff 做的功為 W2,平均功率為 P2,
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15、如圖所示,某人從高出水平地面 h 的坡上水平擊出一個質量為 m 的高爾夫球,由于恒定的水平
風力的作用,高爾夫球豎直地落入距擊球點水平距離為 L 的 A 穴,則( )
A.該球從被擊出到落入 A 穴所用時間為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B.該球從被擊出到落入 A 穴所用時間為錯誤!
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A.W1>W2;F=2Ff
C.P1﹤P2; F>2Ff
B.W1= W2 F>2Ff
D.P1=P2; F=2Ff
C.球被擊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 L錯誤!不能通
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12.如圖所示,將小球 a 從地面以初速度 v0 豎直上拋的同時, 將另一相同質量的小球
b 從距地面 h 處以初速度 v0 水平拋出,兩球恰好同時到達同一水平高度 h/2 處(不計
D.球被擊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 L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16.如圖所示,置于足夠長斜面上的盒子內放有光滑球 B,B 恰與盒子前、后壁接觸,斜面光滑且
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小球落地時的速率相同
)
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一輕質彈簧的一端與固定在斜面上的木板 P 拴接,另一端與 A 相連.今用外力
推 A 使彈簧處于壓縮狀態,然后由靜止釋放,則從釋放盒子直至其獲
B.兩小球落地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相同

高三物理卷Ⅰ試題 第3頁(共10頁)

高三物理卷Ⅰ試題 第4頁(共10頁)
得最大速度的過程中
A.彈簧的彈性勢能一直減小直至為零
B.A 對 B 做的功等于 B 機械能的增加量

卷Ⅱ(非選擇題 共 56 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Ⅱ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在答卷紙密封線內規定的地方。
2.答卷Ⅱ時用蘭黑色鋼筆或圓珠筆直接填寫在答卷紙規定的地方。
C.彈簧彈性勢能的減小量等于 A 和 B 機械能的增加量
D.A 所受重力做功和彈簧彈力做功的代數和小于 A 動能的增加量
二、填空題(每空 1 分,共 10 分)

17.如圖所示,傾角為 θ 的斜面體放在水平地面上,質量為 m 的木塊通過
19.⑴ (5 分)如圖所示:某同學在水平桌面上用木塊和光滑木板做成
輕質細線繞過斜面體頂端的定滑輪與質量為 M 的鐵塊相連,整個裝置
均處于靜止狀態,已知 mgsinθ >Mg。現將質量為 m0 的磁鐵輕輕地吸放
在鐵塊下端,鐵塊加速向下運動,斜面體仍保持靜止。不計滑輪摩擦

)θ

m

M
m0
一個斜面,使一個小鋼球從斜面上某一位置滾下,鋼球沿桌面飛出,
只用一把刻度尺進行測量,探究鋼球在斜面上運動的機械能是否守恒。
回答相關問題:
及空氣阻力。則與放磁鐵前相比
A.細線的拉力一定增大
B.木塊所受的合力可能不變
C.斜面對木塊的摩擦力可能減小
D.斜面體相對地面有向左運動的趨勢
18.某娛樂項目中,參與者拋出一小球撞擊觸發器,從而進入下一關,現在將這一過程進行簡化,
假設參與者在觸發器的正下方以 V 的速率豎直上拋一個小球恰好擊中觸發器。若參與者仍在剛才的
拋出點,沿 A、B、C、D 四個不同的光滑軌道分別以速率 v 拋出小球,如圖所示。則小球能夠擊中
(1) 寫出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并用相應的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機械能守恒應滿足的關系式 ________(用上面字母表示)
(3) 寫出一條影響機械能守恒的因素__________
20. 某興趣小組在做“探究做功和物體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前,提出以下幾種猜想:①W∝v,②
W∝v2,③W∝ v,?。他們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PQ 為一塊傾斜放置的木塊,在 Q 處固定一個
速度傳感器(用來測量物體每次通過 Q 點的速
度)。在剛開始實驗時,有位同學提出,不需要
測出物體質量,只要測出物體從初始位置到速
度傳感器的距離和讀出速度傳感器的示數就行
觸發器的可能是
(
)
了,大家經過討論采納了該同學的建議。
(1)讓物體分別從不同高度無初速釋放,測出物體從初始位置到速度傳感器的距離 L1、L2、L3、
L4?,讀出物體每次通過速度傳感器 Q 的速度 v1、v2、v3、v4、?,并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 L-v 圖
像。根據繪制出的 L-v 圖像,若為了更直觀地看出 L 和 v 的變化關系,他們下一步應該作出(
)

2

B.L- v圖像
1
C.L- 圖像

D.L-
1
圖像
v

(2)本實驗中,木板與物體間摩擦力的大小會不會影響探究出的結果?
21.(3 分)人造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處于完全失重狀態,
物體對支持面沒有壓力,所以在這種環境中已無法用天平稱量
物體的質量。針對這種環境,某興趣小組通過查資料獲知,:彈
A B

高三物理卷Ⅰ試題 第5頁(共10頁)

高三物理卷Ⅰ試題 第6頁(共10頁)
簧振子做簡諧運動的周期為 T = 2?

m
k

(其中 m 時振子的質量,k 時彈簧的勁度系數)。他們設

的恒力,待 B 脫離 A(A 尚未露出平臺)后,將 A 取走。B 離開平臺后的落地點與平臺右邊緣的水
2
計了一種裝置來間接測量物體的質量,如圖所示,A 是帶夾子的金屬塊,金屬塊和夾子的總質
量為 m0,B 是待測質量的物體(可以被 A 上的夾子固定),彈簧的勁度系數 k 未知,當他們有
一塊秒表。
(1)請你簡要地寫出測量待測物體質量的方法,測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所測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求待測物體質量的計算式為 m=____
三、計算題(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2. 6 分)如圖表示兩面平行玻璃磚的截面圖,一束平行于 CD 邊的單色光入射到 AC 界面上,

(1)B 離開平臺時的速度 vB。
(2)B 從開始運動到剛脫離 A 時,B 運動的時間 tB和位移 xB。
(3)A 左端的長度 L2
25、(10 分)質量為 M=2.5kg 的一只長方體形狀的鐵箱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勻加速運
動,鐵箱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0.50。這時鐵箱內一個
a、b 是其中的兩條平行光線.光線 a 在玻璃磚中的光路已
出.畫出光線 b 的光路圖并求出從玻璃磚中首次出射時的
射角
給

質量為 m=0.5kg 的木塊恰好能靜止在后壁上(如圖所示),木塊與
鐵箱內壁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0.25。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
2
F

求:(1)木塊對鐵箱的壓力;

23.(8 分)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靜止小車 B,左端固定一砂箱,砂箱的右端連接一水
平輕彈簧,小車與砂箱的總質量為 M1=1.99 kg.車上靜置一物體 A,其質量為 M2=2.00 kg.此時彈
簧呈自然長度,物體 A 的左端的車面是光滑的,而物體 A 右端的車面與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μ
=0.2.現有一質量為 m=0.01 kg 的子彈以水平速度 v0=400 m/s 打入砂箱且靜止在砂箱中,求:
(1)小車在前進過程中,彈簧彈性勢能的最大值.
(2)為使物體 A 不從小車上滑下,車面的粗糙部分至少多
2
(2)水平拉力 F 的大小;
(3)使拉力 F 減小到 120N,經過一段時間,木塊落至箱底后且不反彈,某時刻當箱的速度為
v=6m/s 時撤去拉力,經 1s 時間木塊從左側到達右側,則鐵箱長度是多少?

4(10 分)如圖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 h?? 1.8m的光滑平臺
上放置一質量 M?? 2kg 、由兩種不同材料連接成一體的薄板 A,

26.(12 分)一輕質細繩一端系一質量為 m??

1
20

kg 的小球 A,另一端掛在光滑水平軸 O 上,O
其右段長度 l1?? 0.2m 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在 A 最右端放
有可視為質點的物塊 B,其質量 m?? 1kg 。B 與 A 左段間動摩擦因
數 u?? 0.4 。開始時二者均靜止,現對 A 施加 F?? 20N 水平向右
高三物理卷Ⅰ試題 第7頁(共10頁)
到小球的距離為 L=0.1m,小球跟水平面接觸,但無相互作用,在球的兩側等距離處分別固定
一個光滑的斜面和一個擋板,如圖所示,水平距離 s 為 2m,動摩擦因數為 0.25.現有一小滑
塊 B,質量也為 m,從斜面上滑下,與小球碰撞時交換速度,與擋板碰撞不損失機械能.若不
2
高三物理卷Ⅰ試題 第8頁(共10頁)
(1)若滑塊 B 從斜面某一高度 h 處滑下與小球第一次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
運動,求此高度 h.
(2)若滑塊 B 從 h=5m 處滑下,求滑塊 B 與小球第一次碰后瞬間繩子對小球的拉力.
(3)若滑塊 B 從 h=5m 處下滑與小球碰撞后,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求小球做完整圓
周運動的次數 n.

高三物理卷Ⅰ試題 第9頁(共10頁)

高三物理卷Ⅰ試題 第10頁(共10頁)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生物試卷

6.在一定的條件下,運用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實驗原理,測試某種農作物新品種的細胞液濃
度,以此種方法獲得作物代謝情況的必要數據。在此項測試中,實驗自變量是[ ]
A.作物細胞質壁分離狀態 B.作物細胞液濃度
C.制備的系列濃度檢測液
D.一定的環境溫度或其他氣候數據
第Ⅰ卷(共 50 分)
一、選擇題(每題 1 分,共 50 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7.下列有關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或脫氧核糖核苷酸
B.酶提供了反應過程所必需的活化能從而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1.下列有關無機鹽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的血漿滲透壓由無機鹽維持
]
C.酶結構的改變可導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喪失
D.線粒體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B.細胞中的無機鹽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8.下列有關酶的實驗設計思路正確的是[
]
C.細胞進行脂肪、DNA、RNA 等物質合成時都需要磷酸鹽
D.K 是構成細胞的大量元素,對維持細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A.利用過氧化氫和過氧化氫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驗證酶的專一性
2.以下對核糖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所有生物都含有核糖體
]
C.利用過氧化氫、新鮮的豬肝研磨液和氯化鐵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 pH 分別為 3、7、11 的緩沖液驗證 pH 對酶活性的影響
B.核糖體不含膜結構,因此不含有磷元素
9.下列關于同位素示蹤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C.核糖體是細胞內水和 ATP 形成的重要場所之一
D.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14 14 14
B.用含有 3H 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營養液培養洋蔥根尖,在核糖體處檢測不到放
3.下列生理過程一定不在細胞器中進行的是[
]
射性
A.葉肉細胞 ATP 的合成
C.葉肉細胞 ATP 水解酶的合成
B.大腸桿菌轉移 RNA 與氨基酸的結合
D.大腸桿菌轉移 RNA 與信使 RNA 的結合
C.要得到含 32P 的噬菌體,必須先用含 32P 的培養基培養細菌
D.小白鼠吸入 18O2 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可能含有 18O
4.下列有關說法不準確的是[
]
10.呼吸作用方式和用于生物呼吸作用有機物的差異會導致呼吸釋放的 CO2 量與吸收 O2 的量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決定
B.植物體細胞雜交中原生質體的融合直接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的比發生差異。已知呼吸熵(Q)= 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 ,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呼吸作用吸收的O2量
]
C.造血干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途徑是:細胞膜→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D.肌細胞的細胞膜上有協助葡萄糖跨膜運輸的載體
5.將從同一新鮮馬鈴薯塊莖上取得的形狀質量相同的薯條分為數量相等的四組,分別浸入 I~
Ⅳ四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1h 后,溶液的質量變化百分率如下表一。從四個不同的新鮮馬
鈴薯塊莖上,取得形狀質量相同、數量相等的薯條①~④組,分別浸入相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
1h 后,薯條的質量變化百分率如下表二。則表一所列的四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開始時濃度
A.呼吸熵(Q)大于 1,表明生物一定存在產生 C2H5OH 的無氧呼吸
B.呼吸熵(Q)等于 1,表明生物進行有氧呼吸,但不能確定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的存在
與否
C.呼吸熵(Q)小于 1,表明生物體有氧呼吸過程中消耗了非糖有機物
D.呼吸熵(Q)越大,生物體新陳代謝越旺盛
11.某興趣小組將水綿浸沒在加有適宜培養液的大試管中,以人工白熾燈作為光源,從近向遠
最低的,以及表二所列的四組不同薯條中細胞液開始時濃度最低的分別是[
]
逐漸移動白熾燈調節其與大試管的距離,測定在不同距離下水綿釋放氣泡的速率,其他條件不
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b 點的限制因素為光照強度
B.a 點時水綿能產生 ATP 的細胞結構只有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
C.c 點與 a 點的干重相比較,c 點較 a 點低

A.I、①
B.I、④
C.Ⅳ、①
D.Ⅳ、④

高三生物試題

第 1 頁 (共 12 頁)

高三生物試題

第 2 頁 (共 12 頁)
12.下列與綠色植物新陳代謝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17.對性腺組織細胞進行熒光標記,等位基因 A、a 都被標記為黃色,等位基因 B、b 都被標記
A.綠色植物的光反應可以在暗處進行,暗反應也可以在光下進行
為綠色,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處于四分體時期的細胞,下列有關推測合理的是[
]
B.大豆根吸收礦質元素所需的 ATP 可以直接來源于光合作用
C.水果貯存時充入 N2 和 CO2 的目的主要是抑制無氧呼吸,延長水果的貯存時間
D.即使給予葉綠素提取液適宜的溫度、光照和 CO2,也無法檢測到有氧氣生成
A.若這 2 對基因在 1 對同源染色體上,則有 1 個四分體中出現 2 個黃色、2 個綠色熒光點
B.若這 2 對基因在 1 對同源染色體上,則有 1 個四分體中出現 4 個黃色、4 個綠色熒光點
C.若這 2 對基因在 2 對同源染色體上,僅有 1 個四分體中出現 2 個黃色、2 個綠色熒光點
13.下列有關“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D.若這 2 對基因在 2 對同源染色體上,僅有 1 個四分體中出現 4 個黃色、4 個綠色熒光點
A. 實驗中將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滅菌和去除溶液中的 O2
18.一百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了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對此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實驗過程中,泵入的空氣應去除 CO2
C.實驗中需控制的無關變量有溫度、pH、培養液濃度等
D.可通過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來判斷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4.研究發現,線粒體促凋亡蛋白 Smac 是細胞中一個促進細胞凋亡的關鍵蛋白。正常細胞中,
A.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是推測氨基酸的多種排列順序可能蘊含遺傳信息
B.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細菌轉化的實質是發生了基因重組
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之所以更有說服力,是因為其蛋白質與 DNA 完全分開
D.在 32P 標記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離心后只有在沉淀物中才能測到放射性同位素 32P
Smac 存在于線粒體中。當線粒體收到釋放這種蛋白質的信號時,就會將它釋放到線粒體外,
19.在 DNA 分子的一條單鏈中相鄰的堿基 A 與 T 的連接是通過[
]
然后 Smac 與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應,促進細胞凋亡。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Smac 從線粒體釋放時需消耗能量
]
A.氫鍵
C.肽鍵
B.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
D.磷酸-脫氧核糖-磷酸
B.癌細胞中 Smac 從線粒體釋放可能受阻
20.在一個雙鏈 DNA 分子中,堿基總數為 m,腺嘌呤數為 n,則下列有關數目正確的是[
]
C.癌細胞的無限增殖,可能與癌細胞中 IAPs 過度表達有關
D.Smac 與 IAPs 在細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同

①脫氧核苷酸數=磷酸數=堿基總數=m

②堿基之間的氫鍵總數為
3m?? 2n
2
15.對下列細胞分裂的相關圖像分析正確的是[
]
③一條鏈中 A+T 的數量為 n
④G 的數量為 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21.某個 DNA 片段由 500 對堿基組成,G+C 占堿基總數的 34%,若該 DNA 片段連續復制 3
次,第三次復制時,需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分子個數為[
]
A.1 155
B.1 320
C.2 310
D.2 640
32

養基上連續進行兩次有絲分裂,具有放射性的子細胞個數不可能是[


A.1
B.2
C.3
D.4
A.a、b、c、d 細胞可出現于同一器官中 B.a、b 細胞染色體數不同,染色單體數相同
C.b、c 細胞均含有二個四分體
D.c、d 細胞染色體數相同,染色體組數不同
16.在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在培養有 R 型細菌的 1、2、3、4 四個試管中,依次分別加
入從 S 型活細菌中提取的 DNA、DNA 和 DNA 酶、蛋白質、多糖(如下圖),經過培養,檢查
結果發現試管內仍然有 R 型細菌的是[
-16]
23.根據下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確定色氨酸的密碼子是[
]

A.AAC

B.TGG

C.TCG

D.UGG
24.人體神經細胞與肝細胞形狀結構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這兩種細胞[
]
A.DNA 堿基排列順序不同
B.核糖體不同
A.3 和 4
B.1、3 和 4
高三生物試題
C.2、3 和 4
第 3 頁 (共 12 頁)
D.1、2、3 和 4
C.轉移 RNA 不同

高三生物試題
D.信使 RNA 不同
第 4 頁 (共 12 頁)

25.下圖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體合成肽鏈的合成過程,有關該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32.現有基因型為 AaBb 與 aaBb 的個體雜交(符合自由組合規律),其子代中表現型不同于雙
親的個體占全部子代個體的比例為[


A.
1
8

B.
1
4

C.
1
3

D.
1
2
A.該圖表示翻譯的過程,圖中核糖體沿 mRNA 鏈從左向右移動
B.該多聚核糖體合成的多條肽鏈在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上互不相同
C.若該肽鏈在合成時脫去 100 個分子的水,則該肽鏈中至少含有 102 個氧原子
D.核糖體上合成的肽鏈均需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
26.有一種繡球花的花色因土壤 pH 不同而異,pH 大于 7 時開藍花,pH 小于 7 時開桃色花,
33.如圖是人體性染色體的模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位于Ⅰ區基因的遺傳只與男性相關
B.位于Ⅱ區的基因在遺傳時,后代男女性狀的表現一致
C.位于Ⅲ區的致病基因,在體細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體既存在于生殖細胞中,也存在于體細胞中
]
這是因為土壤 pH[
]
34.某種雌雄異株的植物有寬葉和狹葉兩種類型;寬葉由顯性基因 B 控制,狹葉由隱性基因 b
A.影響基因表達
C.是一種誘變因素
27.孟德爾對遺傳定律的探索經過了[
A.實驗→假設→驗證→結論
C.分析→假設→實驗→驗證
B.引起染色體變異
D.改變了色素基因

B.假設→實驗→結論→驗證
D.實驗→分析→假設→結論
控制,B 和 b 均位于 X 染色體上,基因 b 使雄配子致死。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B b
B.雌性個體的基因型可能是 XBXB、XBXb、XbXb
C.若后代全為寬葉雄株個體,則親本基因型為 XBXB 和 XbY
D.若后代性別比為 1∶1,寬葉個體占 3/4,則親本基因型是 XBXb 和 XBY
]
28.龍葵葉綠體 DNA 上的一個正常基因決定了植株對某除草劑表現敏感。它的突變基因則決
35.黑蒙性癡呆是在北美猶太人中常見的一種遺傳病,為研究其發病率,應該[
]
定了植株對該除草劑表現抗藥性。以敏感型龍葵(全部葉綠體含正常基因)為父本,以抗藥型
A.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并統計
B.在患者家系中調查并計算發病率
龍葵(全部葉綠體含突變基因)為母本進行雜交,所得 F1 植株將表現[
]
C.先確定其遺傳方式,再計算發病率
D.先調查該基因的頻率,再計算出發病率
A.敏感型
B.抗藥型
36.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三者的共同點是[
]
C.抗藥型:敏感型=3∶1
D.抗藥型:敏感型=1∶1
A.都屬于可遺傳的變異
B.產生的變異均對生物有利
29.彩椒的顏色是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決定的皮色遺傳。已知紅皮基因(B)
C.都能產生新的基因
D.均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
對綠皮基因(b)顯性,但在另一黃色顯性基因(A)存在時,則基因 B 和 b 都不能表達。現
37.觀察真菌粗糙鏈孢霉的繁殖,發現通常由單倍體菌絲形成二倍體合子,合子進行一次減數
用基因型 AaBb 的個體和基因型 Aabb 的個體雜交,其后代表現型種類及比例[
]
分裂,再進行一次有絲分裂,最終形成 8 個孢子。孢子大型(R)對小型(r)為顯性,黑色(T)
A.2 種,7∶1
B.3 種,12∶3∶1
C.3 種,6∶1∶1
D.4 種,1∶2∶2∶1
對白色(t)為顯性。下列有關圖示的描述正確的是[
]
30.豌豆是自花傳粉植物,而且是閉花受粉。豌豆的紅花與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分別由 A、a
基因控制),現有一批基因型為 AA 與 Aa 的紅花豌豆,兩者數量之比是 1∶3。自然狀態下其子
代中基因型為 AA、Aa、aa 的數量之比為[
]
A.25∶30∶9
B.7∶6∶3
C.5∶2∶1
D.1∶2∶1
31.豌豆花的頂生和腋生是一對相對性狀,根據下表中的三組雜交實驗結果,判斷顯性性狀和
純合子分別為[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8.下列幾種育種方法,能改變原有基因的分子結構的是[
]
A.雜交育種
B.誘變育種
C.單倍體育種
D.多倍體育種
39.某動物的初級卵母細胞中,由一個著絲點相連的兩條染色單體所攜帶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其原因一定不是[
]
A.頂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頂生;丙、丁
D.腋生;甲、丙
A.發生基因突變
B.發生過交叉互換
C.染色體結構變異
D.發生了自由組合

高三生物試題

第 5 頁 (共 12 頁)

高三生物試題

第 6 頁 (共 12 頁)

..



46.下列有關內環境和穩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誘變育種
C.基因工程育種
B.花藥離體培養
D.雜交育種
A.血漿中蛋白質含量明顯高于淋巴和組織液
B.人體內環境 pH、滲透壓等保持相對穩定是細胞正常代謝所必需的
41.某些類型的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可通過對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期
的觀察來識別。a、b、c、d 為某些生物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期染色體變異的模式圖,它們依次屬
C.個體穩態的實現是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等共同調節的結果
D.葡萄糖、胰島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屬于人體內環境的成分
于[
]
47.下圖表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與內
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 4 種器官或系統,①②是有關的生理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16]

A.三倍體、染色體片段增加、三體、染色體片段缺失
B.三倍體、染色體片段缺失、三體、染色體片段增加
C.三體、染色體片段增加、三倍體、染色體片段缺失
D.染色體片段缺失、三體、染色體片段增加、三倍體
42.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進化而來的,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A.普通野生稻在進化過程中喪失了部分遺傳多樣性
B.普通野生稻的遺傳變異決定了普通栽培稻的進化方向
C.落粒性突變對普通野生稻有利,對普通栽培稻也有利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蟲基因,是水稻育種的有用資源
]

A.內環境與Ⅰ交換氣體必須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
B.Ⅱ內的葡萄糖通過①進入血漿需穿過 4 層磷脂分子層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膚
43.下列哪項形成了新物種[
]
48.蛙的神經元內、外 Na+濃度分別是 15mmol/L 和 120mmol/L。在膜電位由內負外正轉變為
A.二倍體的西瓜經秋水仙素處理成為四倍體西瓜
B.樺尺蠖體色的基因頻率由 S(灰色)95%變為 s(黑色)95%
C.馬與驢交配產生了騾
D.克隆羊多利
44.馬達加斯加島與非洲大陸只相隔狹窄的海面,但兩地生物種類卻有許多不同,造成這種現
內正外負過程中有 Na+流入細胞,膜電位恢復過程中有 Na+排出細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B.Na+流入是主動運輸、排出是被動運輸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動運輸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動運輸
]
象的原因是[
]
49.將神經細胞置于相當于細胞外液的溶液(溶液 S)中,可測得靜息電位。給予細胞一個適
A.他們的祖先不同
B.自然選擇的方向不同
宜的刺激,膜兩側出現一個暫時性的電位變化,這種膜電位變化稱為動作電位。適當降低溶液
C.變異的方向不同
D.島上的生物未進化
S 中的 Na+濃度,測量該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可觀察到[
]
45.最近研究發現線粒體的進化速率非常快,它的一個基因的進化速率(突變速率)大約是一
A.靜息電位值減小
B.靜息電位值增大
個核基因進化速率的 6~17 倍。下列哪項解釋不能成立[
]
C.動作電位峰值升高
D.動作電位峰值降低
A.線粒體 DNA 增殖時間短,快速增殖為突變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B.線粒體 DNA 無蛋白質保護,容易誘發突變
50.注射肉毒桿菌除皺是由加拿大皮膚科醫師發展的新型除皺技術。肉毒桿菌毒素是從肉毒桿
菌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強的神經毒素。它能阻遏乙酰膽堿釋放,麻痹肌肉從而達
C.線粒體基因突變對生物的生命沒有影響,沒有任何選擇壓力,突變比較容易保留下來
到除皺效果。這種毒素可以影響興奮傳遞中的結構是[
]
D.線粒體 DNA 復制時,可能存在糾錯能力低,并缺乏相應的修復機制
高三生物試題
第 7 頁 (共 12 頁)
A.突觸前膜
B.突觸間隙
高三生物試題
C.突觸后膜
第 8 頁 (共 12 頁)
D.受體
第Ⅱ卷(共 40 分)

有解旋發生的過程是

, 會 發 生 堿 基 序 列 —UAC— 和 —AUG— 配 對 的 過 程

二、非選擇題(除特別標明外,每空 1 分,共 40 分)
是
。(用圖中字母/標號回答)

51.(10 分)下圖表示“神經肽與細胞膜通透性關系”的實驗過程和部分結果。請據圖回答。
(3)實驗四,若 B 注入到同樣的甲種動物卵母細胞的細胞質中,加入神經肽會引起細胞膜通
透性改變嗎?
,試說明理由
。

52. 6 分)圖甲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結構圖,圖乙表示神經纖維局部放大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
據圖回答問題。

(1)甲圖中,①所示的結構屬于反射弧的
傳導,在⑥處以
形式傳遞。

。興奮在③處以

形式

(2)甲圖中,若將藥物放在⑤,刺激③,肌肉收縮;將藥物放在⑥,刺激③,肌肉不收縮。

該實驗結果證明這種藥物在神經系統中僅對興奮在

(神經纖維上的

傳導/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有阻斷作用。
(3)乙圖表示神經纖維受到刺激的瞬間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在 a、b、c 中興奮部位





(1)實驗一的結果說明乙種動物胃細胞膜上具有與神經肽結合的

,這種大分子

(4)為了研究興奮在神經元軸突上的傳導是單向的還是雙向的,取新鮮的神經—肌肉標本(實

物質的化學本質是

;從實驗二的結果,可推測甲種動物卵母細胞的核中,沒有

驗期間用生理鹽水濕潤標本),設計了下面的實驗裝置圖(C 點位于兩電極之間的正中心)。在

控制該物質合成的



圖中 A、B、C、D 四點分別給以適宜的刺激,無法得出正確結論的刺激點是



(2)在實驗三的四種物質 A、B、C、D 和過程①、②、③、④中:(用圖中字母/標號回答)

能發生半保留復制的物質是

;堿基組成與功能相同的物質有





高三生物試題

第 9 頁 (共 12 頁)

高三生物試題

第 10 頁 (共 12 頁)
53.(7 分)有兩純種小麥,一種是高稈抗銹病(DDTT),另一種是矮稈易感銹病(ddtt)。要

比例是

(僅寫出比例即可)。

利用這兩個品種的小麥培育出矮稈抗銹病的優良小麥品種,育種小組提出了三種育種方案:

(3)將 F1 白花窄葉雄株的花粉隨機授于 F1 紅花寬葉雌株得到 F2,F2 隨機傳粉得到 F3,則 F3

方案一:DDTT × ddtt→F1→F2------→ 矮稈抗病新品種

中雄株的表現型是

,相應的比例是



方案二:DDTT × ddtt→F1→F1 花藥離體培養→ 單倍體------→ 矮稈抗病新品種

方案三:DDTT 或 ddtt 的種子幼苗進行 X 射線、紫外線照射綜合處理------→ 矮稈抗病新品種

55. 8 分)某種昆蟲的性染色體組成為 XY 型,其體色(A、a)有灰身和黑身兩種,眼色(B、

(1)方案一的育種原理是
穩定要求的比例為



。F2 中選出的矮稈抗病的植株中不符合性狀

b)有紅眼和白眼兩種,兩對基因位于不同對的染色體上。與雄蟲不同,雌蟲體色的基因型無
論為哪種,體色均為黑身。下表是兩個雜交實驗結果,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2)方案二的育種方法叫
要使染色體數目加倍,通常用
(3)方案三的育種原理是

,F1 花粉培育的單倍體的基因型為
試劑處理植物的分生組織。




(4)三種育種方案中,育種的時間短且成功率高的是方案



54.(9 分)某雌雄異株的植物(2N=16),紅花與白花這對相對性狀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
因控制(相關基因用 A 與 a 表示),寬葉與窄葉這對相對性狀由 X 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相關基
B b

相同的一對親本雜交得 F1(親本是通過人工誘變得到的寬葉植株),F1 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

(1)僅根據

組的雜交結果,既可判斷控制

的基因位于 X 染色體上,

又可判斷體色性狀的顯隱性關系。
(2)若甲組兩親本的體色均為黑色,則親本體色和眼色基因型是:

(♂)

×(♀)



(3)乙組兩親本的表現型分別是:(♂)

×(♀)



(1)雜交親本的基因型分別是(♀)

、(♂)

,表現型均

(4)若只考慮體色遺傳,在乙組產生的子代黑身個體中,純合子占的比例為





,無受精能力的配子是


(5)若只考慮眼色的遺傳,另有一組兩親本雜交,F1 代雌雄個體均有兩種眼色。讓 F1 代雌雄

(2)取 F1 中全部的紅花窄葉植株的花藥離體培養得到單倍體植株,基因型共有

種,
個體自由交配,則 F2 代中白眼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

高三生物試題

第 11 頁 (共 12 頁)

高三生物試題

第 12 頁 (共 12 頁)

2012~2013 學年上學期期中高三生物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 1 分,共 50 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2012~2013 學年上學期期中高三生物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 1 分,共 50 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10 DDBCB CCCDD 11-20 BDDDA DBDBD

21-30 BADDC AABCB

1—10 DDBCB CCCDD 11-20 BDDDA DBDBD

21-30 BADDC AABCB

31-40 BBBBA ADBDB

41-50 CBABC DBADA

31-40 BBBBA ADBDB

41-50 CBABC DBADA

二、非選擇題(除特別標明外,每空 1 分,共 40 分)

二、非選擇題(除特別標明外,每空 1 分,共 40 分)

51.(10 分)(1)受體

糖蛋白(或蛋白質)

基因(或遺傳物質/遺傳信息/DNA)

51.(10 分)(1)受體

糖蛋白(或蛋白質)

基因(或遺傳物質/遺傳信息/DNA)

(2)B

A

C





(2)B

A

C





(3)不能

真核細胞遺傳信息的復制和轉錄必須在細胞核內進行(或基因無法進入細胞核)

(3)不能

真核細胞遺傳信息的復制和轉錄必須在細胞核內進行(或基因無法進入細胞核)

52.(6 分)(1)感受器

電信號(局部電流、神經沖動)

化學信號(神經遞質)

52.(6 分)(1)感受器

電信號(局部電流、神經沖動)

化學信號(神經遞質)

(2)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2)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3)b

(4)A

(3)b

(4)A

53.(7 分)(1)基因重組

2
3

53.(7 分)(1)基因重組

2
3
(2)單倍體育種
(3)基因突變
DT、Dt、dT、dt
(4)二
秋水仙素
(2)單倍體育種
(3)基因突變
DT、Dt、dT、dt
(4)二
秋水仙素

54.(9 分)(1)AaXBXb

AaXBY

紅花寬葉

XB 卵細胞

54.(9 分)(1)AaXBXb

AaXBY

紅花寬葉

XB 卵細胞

(2)4 種

2∶2∶1∶1

(2)4 種

2∶2∶1∶1

(3)紅花窄葉、白花窄葉

5∶4(2 分)

(3)紅花窄葉、白花窄葉

5∶4(2 分)

55.(8 分)(1)乙
( 2) aaXBY
(3)灰身紅眼

眼色(或 B、 b)
AaXBXb
黑身白眼

55.(8 分)(1)乙
( 2) aaXBY
(3)灰身紅眼

眼色(或 B、 b)
AaXBXb
黑身白眼

(4)

3

(5)

9

(4)

3

(5)

9
5
16
5
16

高三生物試題

第 1 頁 (共 12 頁)

高三生物試題

第 2 頁 (共 12 頁)

衡水中學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6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evening?
高三年級英語試卷
A. Attend a party. B. Visit her grandma.
7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
C. do some shopping.
A. Make a skirt.
B. Buy a handbag.
C. Wear a necklace.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6頁,共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注意事項:
聽第 7 段材料,回答第 8、9 題。
8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
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
3.二卷試題用黑色中性筆作答。
第一卷(選擇題 共 105 分)
第一部分 聽力 (共兩節,滿分 20 分)
A. At a hotel. B. At an airport.
9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 Wait where she is. B. Make a request for the loss.
聽第 8 段材料,回答第 10 至 12 題。
10.What’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Friends.
11.Why does the woman look worried?
A .She has been late for-work recently.
C. At a police station.
C. Give him her telephone number.
C. Boss and worker.
第一節: (共 5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5 分)
聽下面 5 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 A、B、C 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 5 秒鐘;聽完后,各
小題將給出 5 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讀一遍。
1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with her children?
B .She is not getting on well with her boss.
C .She has trouble taking her children to school.
12.What might the woman think of Alice’s way to deal with her problem?
A. Practical. B. Strange. C. Wrong.
聽第 9 段材料,回答第 13 至 16 題。
13. How long will the course run this year?
A. To Australia.
B. To Canada.
C. To Japan.
A. Six weeks.
B. Seven weeks.
C. Eight weeks.
2 .How much should the man pay?
14.What was the woman surprised at?
A.$16.
B.$32.
C.$60.
A. The lack of assistants.
B. The condition of weather.
C. The number of children
3 .What does the woman expect the man to do on Saturday?
15. What new activities can the children have this year
A. Celebrate their mum’s birthday.
A. Adventure sports.
B. Fun programmes.
C. Creative classes.
B. Take Brian out for the day.
16. What is expected about the course this year?
C. Help Brian move house.
A. It will run better.
B. It will last longer.
C. It will start earlier.
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don’t like the job.
聽第 10 段材料,回答第 17 至 20 題。
17.What difficulty did the speaker have when starting to learn French?
B .She will take the job right away.
A. Grammar.
B. Vocabulary.
C. Pronunciation.
C .She isn’t sure whether to take the job.
18.Why did the speaker go to France?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To settle there.
B. To look for a job.
C. To continue her studies
A. A novel.
B. A film.
C. A writer.
19.What did the speaker think of her French after she arrived in France?
第二節(共 15 小題;每小題 1.5 分,滿分 22. 5 分)
A. Poor.
B. Acceptable.
C. Excellent.
聽下面 5 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 A、B、C 三個選項中
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
題 5 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 5 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 6 段材料,回答第 6、7 題。
20.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learning a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A. Mastering the grammar rules.
B. Using the language in real life.
C. Knowing a large number of words.
高三上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第 1 頁 (共 6 頁)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 (共二節,滿分 45 分)

A. The; a

B. The; the

C. 不填; a

D. The; 不填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 15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15 分)
21. ---Why was Mr. Li so happy this morning?
34. —Will you go to see the movie A Simple Noodle Story tomorrow evening?
— No, I am going to a lecture, or at least I am planning _____.
---Because he was
with an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 to
B. so
C. go
D. that
A. given
B. admired
C. honoured
D. rewarded
35.
she is not so cheerful
she used to be?
22. Jane got up at 7, dressed and made herself up, and then
herself in the mirror before going to
A. How is it that; as
B. Why is it that; what
C. Is it why; that
D. How it is that; as
work.
A. stared
B. enjoyed
C. admired
D. recognized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 20 小題;每小題 1.5 分,滿分 30 分)
23. He didn’t tell the truth. That reason could not
his absence from school.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各題所給的 A、B、C、D 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A.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B. account for
C. make out
D. make up for
I was shopping at my local supermarket, as I normally have for years. One particular day, I had
24. He came all the way to China for promoting friendship
for making money.
done about 2 weeks worth of shopping and
36
toward the register to pay for my groceries. After
A. other than
B. more than
C. better than
D. rather than
the cashier had scanned my items and I had bagged them up, she stated that the 37
was $150.
25. I’m sure he will finish the report
.
I
38
into my back right pocket to grab the money to pay and noticed that there was no money
A. after two hours
B. in two hours time
C. within two hours
D. two-hour later
there. I started to get
39
. I knew my pocket book was in the car and I was sure I had put the
26. Only when the war was over
.
40
in my back right pocket. I looked at the cashier with wet eyes and a
41 look not knowing what
A. did everything he take back
B. was everything taken back
to do. There were people behind me on the line. She told me to speak with the courtesy counter (愛心柜
C. did everything take back
D. has he taken everything back
臺). I 42
and said, ―Really? It's
43
, no one would hand that in!‖ But she
44
me to.
27. The newly-published book, which refers
basic English grammar, is
only for beginners.
―You never know…‖ she said.
A. as; meant
B. to; considered
C. for; intended
D. to; intended
I decided that there was no
45
in checking so I walked up to a woman behind the counter and
28. Shopping on the net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Taobo is Asia's largest retail (零售的) network
said ―I have to ask, did anyone
46
cash by any chance?‖ She asked ―How much?" My face then
platform, ______ people can buy and sell many kinds of things.
47
. ―$200 in the form of one hundred dollar bills.‖ I replied. She said, ― 48 , yes, someone did!"
A. which
B. where
C. what
D. whose
I was so
49
! ―Who? I want to thank her.‖ She pointed to a young girl about 10 years old and says,
29. When
if he had any idea what the novel was about, Jack kept silent. He
have read it
―She did.‖
very carefully.
I walked over to the mom and hugged her. She said, ―It wasn't me, it was my
50
‖ . I said
A. asking; needn't
B. asking; shouldn't
C. asked; can’t
’
―I know, I wanted to thank you both,
51
she found it ... it's because of you that I got this back.‖ I
30. The news of the Ministry's coming to our school for a visit was ____ on the radio yesterday.
was so happy, I was almost in tears.
A. turned out
B. found out
C. given out
D. carried out
The next day at work, a person in another department
52
me tickets to the circus. He handed
31. –More than 13.7 million Americans were unable to find work in July.
me 5 tickets. Almost 53
that young girls face popped (突然出現) in my head. After work I went
--Yeah, most
jobs for months.
back to the supermarket and stopped at the courtesy counter and asked if she had any idea who that
A. are seeking
B. sought
C. have been seeking
D. had been seeking
woman was. She smiled and said, ―Yes, She is a friend of mine‖. Then I asked her to do me a favor and
32. ---Dad, can we go to the shop?I want to buy some sweets.
---__________. Can’t you see I’m busy at the moment?
pass along these 5 tickets to her.
She told me that the family of the little girl who found my money were not rich so they would really
A. Take it easy
B. No problem
C. Forget it
D. Don’t mention it
54
this. She also said that they had 3 children, so five was the
55
number of tickets!
33. ______ New York Times, an elite (精華) newspaper of America, should have reported the whisper as
_____ breaking news.
36. A. showed
37. A. percentage
B. retired
B. product
C. hesitated
C. total
D. headed
D. luggage

高三上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第 2 頁 (共 6 頁)
38. A. reached
39. A. particular
40. A. card
41. A. shocked
42. A. laughed
43. A. reality

B. searched
B. curious
B. money
B. moved
B. screamed
B. evidence

C. checked
C. nervous
C. purse
C. inspired
C. cried
C. cash

D. looked
D. serious
D. grocery
D. confused
D. blamed
D. receipt

cafes,banks and churches,making these as well part of the university.
With over 10,000 under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 the town is a busy place indeed. Students here
are not allowed to keep cars. If you happen to be walking in the street during a break,better stop a
moment to avoid the boiling sea of bicycles hurrying in all directions,carrying students from one college
or lecture room to another.
56. The writer believed that the trip took more time because of________
44. A. postponed
45. A. doubt
B. encouraged
B. need
C. discouraged
C. expense
D. promised
D. harm
A. bad weather
C. one passenger
B. unexpected stops of the bus
D. an accident on the way
46. A. work out
47. A. broke up
48. A. Eventually
49. A. interested
50. A. daughter
51. A. because
B. turn in
B. burst out
B. Actually
B. worried
B. husband
B. although
C. send for
C. send off
C. Finally
C. surprised
C. mother
C. however
D. take away
D. lit up
D. Unfortunately
D. absorbed
D. friend
D. besides
57.Why is Cambridge called a university town?
A. It has 10,000 under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
B. There are over thirty colleges in the town.
C. All the students and staff live in the town.
D. The university and town are fully combined.
58.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most Cambridge students take _______as their first means of transport.
52. A. lent
B. borrowed
C. produced
D. offered
A. boats
B. cars
C. bicycles
D. buses
53. A. simple
54. A. reject
55. A. unique
B. constantly
B. purchase
B. perfect
C. instantly
C. ignore
C. official
D. previously
D. appreciate
D. typical
B
Grace Kane hangs onto an Olympic dream of clinging to a granite (花崗巖) wall by her fingertips
70 feet from the ground. The fearless girl is only 10, but already has scaled great heights in the sport of
rock climbing.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滿分 40 分)
第一節: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 和 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I paid a visit to Cambridge last January. Though the trip took me 5 hours and it rained the whole
day with strong winds there, the town deserved a visit.
The bus started at 6:10 a. m. It stopped at 4 airports before we finally arrived,which wasted more
time than we expected. Tired with long sitting,one passenger stood up to relax his numbed legs. The
driver asked him to sit down but in vain. So he pulled up and said seriously, ―Either you get off or sit
down.‖ To him, safety is the first policy.
Cambridge consists of over thirty colleges. The oldest part of the university was built in the 13th
century while the newest was founded in the mid 1960s.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s so great that many
students live in lodgings(出租房)and move into college for their final year.
Cambridge is called a university town because there is no clear separ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buildings and the rest of the city. The university is not just one part of the town;it is all over the town.
The heart of Cambridge has shops,pubs,and supermarkets,but most of it is university-colleges,
departments,libraries,clubs and other places for university staff and students. Students fill the shops,
Last week, Kane won a bronze in the 11-and-younger sport class at the USA Climbing Youth
National Championships in Atlanta. She was the only competitor of the 31 there with no climbing coach
or top-flight facilities in which to train. Climbing will become an exhibition at the 2016 Rio de Janeiro
Olympics in Brazil. The hope of enthusiasts is that the sport will gain full status in 2020.―I’m already
training for that,‖ said Kane. ―Climbing is my passion, my love, and I want to make something of it.‖
Her dad took her to climb rocks on her fourth birthday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oday he can’t keep up
with her, ―It’s the freedom to let loose,‖ she said. ―When I’m up there, I’m so focused and don’t hear
anything. I always feel comforted knowing people are supporting me.‖
The bronze in Atlanta qualified Kane for the USA team and November’s International
Championships in Ecuador. That’s a trip she might have to miss because it’s too expensive.
Kane held a backyard music concert---she played the guitar and the piano and wrote inspirational
songs---and raised $600 for her $1,500 trip to Atlanta. She’s also been sponsored by a shoe company, but
must rely heavily on donations from family and friends for travel expenses.
Her mom Heather Kane said the family has chosen ―to do whatever we need to help her achieve her
goals‖. One of Grace’s biggest challenges is finding balance in her life. There’s school, her music and
church to fit around climbing.

高三上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第 3 頁 (共 6 頁)
―Climbing is going to mean sacrificing things other kids might pursue,‖ Grace said. ―But it doesn’t
bother me. It’s like playing the piano; you can’t take a break or you’ll lose your touch.‖
59.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Rock climbing gains popularity
B. Grace Kane likes challenges
C.A young climber follows her dream
D. An amazing victory for a young rock climber
60.We can learn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that rock climbing ________.
A. is not an exhibition at the Olympics now
B. is an official event at the Olympics now
C. is not open to children

not allow pets. You've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for your ―family‖, but there was a time when I was your
only family.
I was excited about the car ride until we arrived at the dog pound. It smelled of dogs and cats, of
fear, of hopelessness. You filled out the paperwork and said, ―I know you will find a good home for her.‖
They shrugged and gave you a pained look. The children were in tears as they waved me goodbye. And
―How could you?‖ were the only three words that swept over my mind.
Is it better to live with hope or without hope? At first, whenever anyone passed my pen (圍欄), I
rushed to the front, hoping it was you, that you had changed your mind and that this was all a bad dream.
My beloved master, I will think of you and wait for you forever. I hope you receive more
faithfulness from your family than you showed to me.
63. Who tells this story?
D. will gain full status in 2020
A. A dog.
B. A child.
C. A dog's owner.
D.A dog trainer
6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Grace Kane?
64. Why did the dog's owner take his dog to the pound?
A. She is only interested in rock climbing.
B. She is a girl with many talents.
A. He had a newborn baby.
C. He was moving into a new building.
B. His wife did not like the dog.
D. He thought the dog too troublesome.
C. Rock climbing has affected her study.
65. Which is true about the dog when it lived at the pound?
D. She has won gold medals in several matches.
62.One of Grace’s biggest challenges is to ________.
A. find a capable coach for her
B. get qualified for the USA team
C. raise enough money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A. It hoped to be adopted by another family.
C. It did not trust humans any more.
66. 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story?
A. Be ready for changes.
C. Never complain about your life.
B. It continued to love its former owner.
D. It was excited about the pound.
B. Never expect too much.
D. Be faithful to those who love you.
D. keep balance between rock climb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C
When I was a baby, I entertained you and made you laugh. Whenever I was ―bad‖, you'd shake your
finger at me and ask, ―How could you?‖--but then you'd give up, and roll me over for a belly scratch and
I believed that life could not be any more perfect.
My housetraining was a long process, because you were terribly busy, but we worked on that
together. We went for long walks, runs in the park and car rides. We stopped for ice cream. I took long
naps in the sun waiting for you to come home at the end of the day.
Gradually, you began spending more time at work and on your career, and more time searching for a
human mate. Eventually, you fell in love. She, now your wife, is not a dog person, but I still welcomed
her into our home. I was happy because you were happy. Then the human babies came along and I shared
your excitement, I was fascinated by their pinkness, how they smelled, and I wanted to mother them too.
Your wife was afraid I would bite them. But nevertheless, as they began to grow, I became their friend.
Now, you have a new job in another city and you and they will be moving to an apartment that does
C
Violent winds swept the ocean, and waves thundered to shore, shaking the lookout tower at Pea
Island Rescue Station. Surfman Theodore Meekins was on watch that evening of 11 October 1896. A
hurricane had struck the Outer Banks of North Carolina, and the tide was so strong that beach patrols(巡
邏)had been canceled. Still, Meekin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horizon. This was the type of weather
that could blow ships hundreds of miles off course.
Offshore, the ship E.S. Newman was caught in the storm. The captain, whose wife and child were
on the ship, feared the Newman would soon break up. He made the decision to beach his ship, then fired
a signal, praying that someone onshore would see it.
Meekins, whose eyes were trained to cut through rain and surf mists, thought he saw the signal, but
so much spray (水霧) covered the lookout windows that he could hardly make sure. Still, he took no
chances. After summoning (召集) the station keeper, Captain Richard Etheridge, Meekins set off a
coston signal, a signal made by using lamps of different colors. Together, the two men searched the
darkness for a reply. A few moments later, they saw a flash of light to the south and knew a shop was in

高三上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第 4 頁 (共 6 頁)
distress (遇險). Even before the return signal burned out, Etheridge had summoned his men and begun
rescue operations.
For the lifesavers, the rescue of the Newman was nothing unusual. Over the years, so many ships
had foundered off the Outer Banks that sailors called the region the Graveyard of the Atlantic. Noting the
dangerous surf and wind conditions, Captain Etheridge quickly decided the surf boats would be
impossible to control. Instead, he decided to use another way to help the survivors.
The crew set off on the long journey down the beach to the scene of the wreck (海灘). Captain
Etheridge hoped to fire a line from a gun to the ship’s mast (船桅). After the ship’s crew dragged the line
onboard, the surfmen would fire a second line and carry survivors safely to shore.
The surfmen crossed three miles of sand to reach the ship Newman. The water was freezing, and the

D. To record the details about the Newman.
70.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The newman was very dangerous before Richard Etheridge and his team members saw the signal.
B. A terrible hurricane took place off the coast of North Carolina and threatened the lives of many
sailors.
C. At no other time in American history have so many shipwrecked passengers survived such a violent
storm.
D. All the passengers of a shipwreck were rescued because of heroic the efforts of a special leader and
his crew.
men often sank up to their knees in sand. Captain Etheridge noted in his diary that ―the voice of
第二節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
gladdened hearts greeted the arrival of the station crew,‖ but that ―it seemed impossible for them to do
anything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 work was often stopped by the sweeping current.‖
Even when the rescue equipment proved useless, Etheridge refused to give up. Choosing two of his
strongest surfmen, he tied rope lines around their waists and sent them into the water. The two men,
holding a line from shore, walked with huge effort as far as they could before diving through the waves.
Nearly worn out while swimming against the tide, they finally made it to the shore.
The first to be rescued were the captain’s wife and child. With the two passengers tied to their backs,
the surfmen fought their way back to shore. Taking turns, Etheridge and his crew made ten trips to the
Newman, saving every person onboard. It was 1:00 a.m. when the crew and survivors finally made it
back to the station.
That night, as the exhausted survivors lay sleeping and his lifesaving crew rested, Captain Etheridge
picked up his pen, and in the light of an oil lantern, wrote with satisfaction that all the people onboard
had been saved and were ―sheltered in this station‖—words he would remember for many years to come.
67. The beach patrols were canceled because ________.
A. Meekins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horizon
B. there was too much spray on the windows
C. the winds and tide were too strong
D. there was no ship near the station
68. The underlined word ―foundered‖ in Paragraph 4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_____‖.
選項。 (71—75 涂到答題卡上,選 E 涂 AB,選 F 涂 AC,選 G 涂 AD)
Choosing the right job is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s we have to make in life, and
it is frequently one of the hardest decisions we have to make. One important question that you might ask
yourself is: ―How do I get a good job?‖___71___.
There are people who can answer an insignificant advertisement in the local paper and land the best
job in the world; others write to all sorts of places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never seem to get a reply at
all. Still others believe that the in person, door-to-door approach is by far the best way to get a job; and
then there are those who, through no active decision of their own, just seem to be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___72____. He used to spend a lot of his free time down by the sea watching the tall ships,
but never thinking that he might one day sail one of them. His father was a farmer, and being a sailor
could never be anything for the boy but an idle dream. One day, on his usual wandering, he heard the
captain of the ship complaining that he could not sail because one member of his crew was sick. Without
stopping to think, the lad(少年) offered to take his place. ___73___.
__74__. If the lad had gone home to ponder(考慮)his decision for a week, he may have missed his
chance. It is one thing to be offered an opportunity; it is another thing to take it and use it well.
Sometimes we hear stories about people who break all the rules and still seem to land plum jobs(美
差). When you go for a job interview or fill out an application, you are expected to say nice things about
the company to which you are applying. ___75___. And within a year this person had become general
manger of the company.
A. stopped
B. sank
C. sailed
D. arrived
A. This story also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seizing an opportunity when it presents itself.
69. What was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A. To warn sailors of the dangers of hurricanes.
B. To create a story describing a rescue at sea.
C. To inform people about Richard Etheridge.
B. People find jobs in an infinite number of ways.
C. 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find a good job by answering advertisement in newspapers
D. Take for example the young man who wanted to be a sailor.
E. But there was one person who landed an excellent job by telling the interviewer all the
高三上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第 5 頁 (共 6 頁)
company’s faults.
F. He spent the rest of his life happily sailing the ships he had always loved.

To conclude, those who laugh last are the people who can successful cope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G.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ize an opportunity when it presents itself.
第三節:書面表達(滿分 25 分)
假設你是星光中學的李華,將參加主題為―Let’s Ride Bicycles‖的英語演講比賽。請撰寫一份
第二卷(共 45 分)
第一節 詞匯運用(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10 分)
(一)根據下列句子所給漢語意思寫出空缺處單詞,或根據所給詞寫出正確形式。
演講稿,主要內容包括:
1.目前汽車帶來的空氣污染和交通堵塞等問題; 2. 騎自行車的益處,如能環保有利健康等。
注意:1.詞數:120 詞左右;演講稿開頭和結尾已給出,但不計入總詞數。
1. If you want to go to the party with me, you should
(表現好) well.
2.參考詞匯: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
節能 (energy saving)
2. There were several new
(arrive) at the hotel last night.
Good morning, everyone,
3. It's illegal to read people's private letters without
(允許).
I am Li Hua from Xingguang Middle School. The topic of my speech is ―Let’s Ride Bicycles‖.
4. You are only
(稍微) underweight for your heigh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he Prime Minister has formed a new
(內閣).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二)根據下列句子所給漢語意思完成句子。
6. It’s going to rain. Xiao Feng, will you please help me
(收衣服) on the line?
7.
(已經確認)that the 31st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Brazil.
8. Is it __________(在步行距離內)or do I need to take a bus?
9. Firstly, we should
life. (養成對…的好態度)
10. In recent years, many of my friends have come to big cities to
.(追求幸福與成功)

第二節:短文改錯(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10 分)
文中共有 10 處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詞符號∧,并在此符號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詞下面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 10 處,多者從第 11 處不計分。
In modern society, competition is everywhere. No wonder a English philosopher considers
competition the source of a series of problem such as frustration and anxiety. Therefore, if we stress
cooperation too much, there would be no progress. In my opinion, all are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Let's take the competition at school for example. Even a gifted student won't make a remarkable
progress if he is in a class without competition. That's because competition, and rather, challenge is a
driving force made him go forward. On the other hand, if we don't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t's
impossible for us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that's why most of the great discoveries or inventions in the
modern world are the result of cooperation.
高三上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第 6 頁 (共 6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青阳县| 都江堰市| 湄潭县| 顺义区| 台北市| 拉萨市| 莫力| 城固县| 苍南县| 临桂县| 和顺县| 长治县| 凤庆县| 化隆| 常州市| 兴和县| 敦化市| 上栗县| 封丘县| 辽源市| 卢湾区| 时尚| 察雅县| 睢宁县| 彭泽县| 前郭尔| 砚山县| 启东市| 叙永县| 平山县| 天柱县| 神池县| 沅江市| 大厂| 开原市| 准格尔旗| 宁安市| 呼和浩特市| 普安县| 永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