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北省衡水中學12-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北省衡水中學12-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資源簡介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化學試卷

6、下列分離或提純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從石油中得到汽油,可用蒸餾的方法
B.提取碘的水溶液中的碘,可用加入乙醇萃取的方法
C.用結晶法提純 NaCl 和 KNO3 的混合物中的 KNO3
D.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 CuO:加適量稀鹽酸后,過濾、洗滌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110分鐘。
7、在下列反應中,水作為氧化劑的是(
)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S—32
C—12 N—14
K—39 Ca—40
O—16
Fe—56
Na—23
Cu—64
Mg—24
Cl—35.5

A.C+ H2O

CO2+ H2

B.3NO2+H2O=2HNO3+NO
第Ⅰ卷(選擇題 共 50 分)
C.Na2O+H2O=2NaOH D.2F2+2H2O=4HF+O2
8、“納米材料”(1nm=10-9m)是指研究開發直徑為幾納米至幾十納米的材料。如將“納米材料”分散到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1分,共10分)
某液體中,對于所得分散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1、下列關于物質的分類中依次按照強電解質、弱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排列全部正確的組合是(
)
A.光束通過此分散系時會形成一條光亮的“通路”
A.NaCl
C.Ba(OH)2
HNO3
HCl
Cl2
Cu
B.NaHCO3
D.NH4Cl
NH3·H2O
H2SO4
CCl4
C2H5OH
B.此分散系中“納米材料”的粒子在作不停的、無序的運動
C.在外加電場作用下,“納米材料”的粒子可能向電極作定向移動
2、用可溶性鋇鹽檢驗
SO42-的存在時,先在待測溶液中加入鹽酸,其作用是(
)
D.用濾紙過濾的方法可以從此分散系中分離得到該“納米材料”
A.形成較多的白色沉淀
B.形成的沉淀純度更高
C.排除 Ba2+ 以外的其它陽離子的干擾
D.排除 SO42- 以外的某些陰離子(如 CO32-)及 Ag+的干擾
9、下列物質久置于空氣中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其中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濃硫酸的體積增大
B.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C.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NA 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A.等物質的量的 N2 和 CO 所含分子數均為 NA
)
D.氫氧化鈉的表面發生潮解
10、300 mL 某濃度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60 g 溶質。現欲配制 1 mol ·L-1NaOH 溶液應取原
B.欲配置 1.00L 1.00mol.·L-1 的 NaCl 溶液,可將 58.5g NaCl 溶于 1.00L 水中
溶液與蒸餾水的體積比約為(
)

A.1:4
B.1:5
C.2:1
D.2:3
2+
二、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40分)
4、設 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11、下表的一些物質或概念或反應間的從屬關系中不符合圖示要求的是

(

)
A.常溫下,23g NO2 含有 NA 個氧原子
B.1molAl3+離子含有的核外電子數為 3NA
C.常溫常壓下,22.4LCCl4 含有個 NA 個 CCl4 分子
D.標準狀況下,22.4L 空氣含有 N A 個單質分子
5、下列微粒中,沒有氧化性的是 (

)
A.Cl—
B.H+
C.Cl2
D.HClO

高一年級

化學試題 第1頁(共8頁)

高一年級

化學試題 第2頁(共8頁)

12、固體單質 A 和氣體單質 B 在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完全反應生成氣體 C,同溫下測得容器內壓

17、已知 toC 時,某物質的不飽和溶液 a g 含溶質 m g,若溶液蒸發 b g 水,并恢復到 toC 時析出溶
強不變,且反應后氣體 C 的密度是原氣體密度的 4 倍。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質 m1 g。若原溶液蒸發 c g 水并恢復到 toC 時,則析出溶質 m2 g。用 S 表示該物質 toC 時的溶
A.兩種單質的摩爾質量比為 1∶4
B.生成物 C 中 A 的質量分數為 75%
解度。下式中正確的是(
)
C.生成物 C 中 A、B 的原子個數比為 3∶1 D.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比為 1∶4
13、為達到預期的實驗目的,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 S??

100m
a?? m

g

B. S??

100m2
c

g
A.欲制備 F(OH)3 膠體,向盛有沸水的燒杯中滴加 FeCl3 飽和溶液并長時間煮沸
B.用碘的水溶液鑒別乙醇、四氯化碳

C. S??
100(m1?? m2 )
b?? c

g

D. S??
100(m?? m1 )
a?? b

g
C.欲配制質量分數為 10%的 CuSO4 溶液,將 l0 g CuSO4·5H2O 溶解在 90 g 水中
18、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D.為減小誤差,容量瓶必須干燥后才可使用
A.碳酸鈣與鹽酸反應:CO32-+2H+= CO2↑+H2O
14、下列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B.氫氧化鋇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 - + -
+ +
+ -

19、在氯化鋁和硫酸鋁的混合溶液中,當其中 c(Al3+)=c(SO42-)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Al3+)> c(Cl-)
C.c(SO42-)< c(Cl-)
B.c(SO42-)> c(Cl-)
D.AlCl3 和 Al2(SO4)3 物質的量相等
20、等物質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應條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的O2最多的是
A.KClO3(加MnO2催化劑,加熱)
B.KMnO4(加熱)
15、在下列給定條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C.H2O2(水溶液,加 MnO2 催化劑)
D.HgO(加熱)
2?
21、NaNO2 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具有致癌作用。酸性 KMnO4 溶液與 NaNO2 的反應為:

+ - 2-

-1 2+ + + 2-
3

-
- - + + -

- -

- -
2? 2???????? -

16、現有 H2SO4 溶液、Ba(OH)2 溶液、Na2CO3 溶液和 CO2 四種物質,有如圖所示的相互關系,下



1
2


圖中每條線段兩端的物質可以發生化學反應。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
溶質可能為(
)
A. M 一定是 Ba(OH)2
B.Y 可能是 CO2
A.NaCl, K2SO4
C.NaCl, Na2SO4, K2SO4
B.KCl, Na2SO4, NaCl
D.KCl, K2SO4, Na2SO4
C. X 一定是 Na2CO3 溶液
23、b g 某金屬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該金屬的三價正鹽和 a g 氫氣。則該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
D.Z 可能是 H2SO4
為(
)
A.2b/a
B.3b/2a
C.3b/a
D.a/3b

高一年級

化學試題 第3頁(共8頁)

高一年級

化學試題 第4頁(共8頁)
-1

+ -1

的 NaOH 溶液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 50 分)
12.50mL 完全反應,生成沉淀,則 n 等于(
)

31、(5 分)下表中有三組物質,每組均有甲、乙、丙三種物質(酸、堿、鹽均為溶液)。
A.1
B.2
C.3
D.4
25、Fe3+、SO42-、Mg2+和 X 四種離子以物質的量之比 1:2:1:1 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X 可能是(
)
A.NH4+
B.OH-
C.CO32-
D.Cl-
-1
的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反應,則二者物質的量濃度之
比應為(
)
A.10:1 B.5:1 C.1:1 D.1:10
27、下列實驗操作中,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B.為檢驗某混合氣體中含有 CO2 和 H2O(氣體),可將氣體先通過盛有 CuSO4 固體的干燥管,
再通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氣瓶
- -
D.為除去 CO2 氣體中的 HCl 氣體和 H2O(氣體),可將氣體先通過盛有飽和 Na2CO3 溶液,再
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根據該表回答問題:
(1)第Ⅲ組中有一種物質能與第________組中的所有物質反應,這種物質是________。
(2) 第Ⅱ組中的某種物質不跟第Ⅰ組中所有物質發生反應,但能和第Ⅲ組中所有物質發生反應,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分別為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32、(8 分)鐵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
(1)確定鐵的某氯化物 FeClx 的化學式,可用沉淀的方法。實驗中稱取 2.54 g 的 FeClx 樣品,加入
蒸餾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AgNO3 溶液,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所得固體質量為 5.74g,
則 x=
28、在實驗室制取①H2
鹽酸的作用( )
②CO2
③Cl2 的三個反應中,都用到鹽酸,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看,
(2) 已知鐵粉和氯氣反應只能生成 FeCl3。在實驗室中, FeCl2 可用鐵粉和__________反應制備。
現有一含有 FeCl2 和 FeCl3 的混合物樣品,測得 n(Fe):n(C1)=1:2.1,則該樣品中 FeCl3 的
A.互不相同 B.在①和②中相同
C.在②和③中相同 D.在①②③中均相同
29、a LCO 和 O2 的混合氣體,點燃后得 b L 氣體(前后條件相同),則混合氣體中 CO 的體積
可能是下列組合中的( )
物質的量分數為__________。
(3) FeCl3 是一種常見的氧化劑, 它與氫碘酸(HI,強電解質)反應時可生成棕色物質(I2),同
時 FeCl3 被還原為 FeCl2,請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3、(7 分)下圖表示制備無水鹽 E 的主要步驟:
①b
②2a/3
③a-b
④a+b
⑤2(a-b)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過濾
30、如下圖所示的密閉容器內有一活塞位于距一端全長 1/4 處,在標準狀況下若將 H2、O2 混合氣點
燃引爆,活塞先左彈(設不漏氣),恢復到原溫度后,活塞右滑停在距一端全長 1/2 處,則原來
H2、O2 的體積比可能是(
)
已知 B 是石灰石,D 鹽含有約 49%的結晶水。C 與 E 中含有相同的陽離子。取少量 E 溶于水,向
A.2:7
B.5:4
C.2:1
D.7:2
其中滴加硝酸后,再滴加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 F 生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或名稱 C
,D

,E
⑵完成下列反應的方程式:
酸 A 與酸石粉 B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少量無色無味氣體通入 C 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高一年級

化學試題 第5頁(共8頁)

高一年級

化學試題 第6頁(共8頁)

34、(14 分)某固體混合物可能含有 MgCO3、NaCl、Ba(NO3)2、AgNO3 和 CuSO4,將該混合物進

請回答下列問題:
行如下實驗,根據每個所給實驗現象完成表格(對于可能確定的物質在相應位置寫化學式,暫不能確
定的物質在相應位置填“無”)。
(1)將少許固體放入水中得到無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1)在用托盤天平稱量樣品時,如果天平的指針向左偏轉,說明樣品的質量偏__
或“小”)
(2)裝置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填“大”
(3)如果將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接成濃度相同的鹽酸,測試的結果
偏低或不變)
(填偏高、
+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氣體。
(4)通過上述實驗仍無法確定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
35、(10 分)已知某純堿(Na2CO3)試樣中含有 NaCl 雜質,為測定試樣中純堿的質量分數,可用
下圖中的裝置進行實驗。(堿石灰可以吸收水分和 CO2 等酸性氣體)
主要步驟如下:
①按圖組裝儀器,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將 a g 試樣放入錐形瓶中,加適量蒸餾水溶解,得到試樣溶液
③稱量盛有堿石灰的 U 型管的質量為 b g
(4)步驟⑤的目的是
(5)該試樣中純堿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式為
36、(6 分)已知固體混合物 A 由 NaHCO3、KHCO3、MgCO3、CaCO3 四種物質中的兩種混合而
成。請通過計算和推理回答下列各小題:
取 A 與足量的鹽酸反應:
(1)當 A 的物質的量一定時,無論兩種物質以何種比例混合,生成氣體的量均為一定值,則 A 的
組成可能有______________種。
(2)當 A 的質量一定時,無論兩種物質以何種比例混合,生成氣體的量均為一定值,則 A 可能的
組成 是(填寫 化學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不填滿)。
-1
的硫酸,直到不再產生氣體時為止
⑤從導管 A 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的空氣
⑥再次稱量盛有堿石灰的 U 型管的質量
⑦重復步驟⑤和⑥的操作,直到 U 型管的質量基本不變,為 d g

高一年級

化學試題 第7頁(共8頁)

高一年級

化學試題 第8頁(共8頁)

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

1-10:ABCDB

ACACD 11-20: BADBB DACBA

21-30:ABBBB CBBCC

31-40:BDDBB DCCAB

41-50: ADACC DCBCD

51.答案:(1) 理由:地廣人眾,事雜多變;一人獨斷,易出錯,可能會導致國亡。(2 分)包括了
皇帝和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的綜合意見。(4 分)
(2)特點是皇權之下的民主制(或者寫集體領導),取決于皇帝的個人品質(或者寫唐朝
建立的歷史背景:經歷農民起義后建立政權)。(5 分)
(3)皇權與法律權威之間的沖突。結局說明法律的權威占據上風。(5 分)
(4)唐初君主權力受到相權和法律的制約。我國封建政治制度的特點是專制主義集權制,
皇權至上,但在唐朝時期皇權并非是絕對的權威。(6 分)
52.(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水師裝備落后,海防廢弛;材料二中反映了近代列強侵華絕大部
分從海上開始; 兩者之間是因果關系。(5 分)
嚴重后果: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英國侵占香港島;強迫上海等五口開埠;后來列強獲得
軍艦在通商口岸的巡查貿易權;近代中國海防洞開,領海主權破壞。 (4 分)
(2)材料三中李鴻章主張“陸主海從”的近海防御戰略,不窮兵于海外;材料四中吳元
炳主張加強海防建設。 吳元炳的奏議正確。(5 分)
(3)中國發展海軍是對外敵海上入侵的被動反應,單純防御;西方國家發展海軍是為了
適應資本主義開拓世界市場的需要。(4 分)

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歷史試卷

A.夏禹 B.商湯 C.周武 D.秦皇
5.中國古代對地方管轄的措施不斷變化。民間俗語說“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
里的“州官”,其最早的職能應是
A.管理地方行政
B.代表中央監察地方
C.管理地方軍事
D.管理地方財政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
間90分鐘。

6.“凡百司奏抄,侍中審定,則先讀而署之,以駁正違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則稱揚德澤,
褒美功業,覆奏而請施行,小事則署而頒之。”該材料所述中國古代機構應該是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A.唐朝門下省
B.宋朝中書門下
C.元朝中書省
D.明朝內閣

一.選擇題(1—40題每小題1分,41-50題每小題2分,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
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
1.《呂氏春秋》中有“天不私覆,地不私載”以及“貴公去私”之說,這種觀念主要體現在
7.下表中寒門子弟入仕比例發生變化的原因不包括
入仕群體中寒門子弟所占比例表

A.史前禪讓制

B.世卿世祿制

C.封邦建國體制

D.大一統中央集權制
2.文字的發明是人類跨入文明社會的標志之一。下列選取的一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代


A.適應時代的需要
C.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B.隋唐建立科舉制,門閥制度漸漸解體
D.宋朝以文治國,重視科舉取士
8.錢穆在《中國歷史政治得失》中說:“元代的行中書省就是一個行動的中央政府,宰相府
的派出所,分駐在這個地方來管事。如是則地方絕無權,權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無地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內外朝制
方的,中國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國的香港。”此言論反映的實質是

3.戰國時,荀子游訪秦國后,在《強國篇》中談到:秦民風淳樸,官吏忠于職守,士大夫效
A.元代通過行省制度大大加強中央集權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機構形同虛設

忠公室,朝廷辦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國君)有勝,非幸也,數也”。荀子
的觀點可以說明
A.秦國的四位國君很有作為,秦的強盛是必然的
C.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機關是行中書省 D.元代中央政府與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銳
9.有學者說:“滿族自己內部,原本實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議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漢文化的絕
對君主制,后來才廢除了這種氏族民主形式,實現了君主的專制體制。”這種變化達到頂
峰是在
B.秦國軍事上的勝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A.順治時期
B.康熙時期
C.雍正時期
D.乾隆時期
C.由于秦國統治政策得當,其強盛成為形勢發展的必然
D.封建經濟發展是秦國強盛的根本原因
10. 康熙在 1711 年親自給一位巡撫下達的一段旨意: 今天下太平無事,以不生事為貴,興
一利則生一弊。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職此事也。” 康熙的本質用意是要求他
4.某知名學者說:“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國之政,得________而后行;中國之境,
得漢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這段引文空格處應該填
A.無為而治,與民休息
C.墨守成規,拒絕改革
B.恪盡職守,以民為本
D.維護皇權,穩定統治

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卷第 1 頁(共 6 頁)

11. 史家指出,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有極關重要者四事”:一為中國版圖之確立,二為中
國民族之摶成,三為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四為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這應是指

C.美國決定在中國占領租借地
D.美國決定用占領菲律賓的手段獲取在中國利益

A.春秋戰國時期

B.秦漢時期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

16. 某年,清政府戶部奏議說:“就中國目前財力而論,實屬萬不能堪。然而和議既成,賠

12. 作家 Gordier 在論述鴉片戰爭時說:“要找一個作戰的借口是很容易的。但是,一個信
基督教的國家,卻在一個所謂野蠻國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種很不道德的貿易的行動上,去

款已定,無論如何窘急,必須竭力支持。”同時, 很多漢人目睹了滿族政權毫無希望的領
導能力后,轉向了革命。”據此,與奏議中“和議”“賠款”相關的是

尋找開戰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這說明 Gordier 反對英國

A.第一次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A.尋找借口發動戰爭
B.發展對外貿易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C.歧視中國發展落后
D.強行傳播基督教義
17.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這首詩是

13. 某史學家說:“對于西方的挑戰,中國的反應之所以遲鈍,是由于中國社會在 19 世紀
歌頌

中葉面臨很不平常的歷史環境。內部事務萬分火急,至于對西方則可以暫緩一步。”這里
所講的“西方的挑戰”最主要是指
A.左宗棠收復新疆
C.劉永福抗法
B.曾紀澤收回伊犁
D.鄧世昌黃海海戰

A.走私鴉片,毒害國人
C.資本輸出,壟斷經濟

B.發動戰爭,瓜分中國
D.提出“修約”,擴大市場
18. 近代前期,中國有份《盟約書》中表示為保衛國土,“萬死不辭”,“縱使片土之剩,一
線之延,亦應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14. 晚清人李慈銘在《越縵堂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二十七日戊子記:聞圓明園為夷人
A.三元里抗英斗爭
B.黃海海戰
C.反割臺斗爭
D.南京保衛戰

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奪余物,至挽車以運之,上方珍秘,散無孑遺。”以下各項中,對
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李慈銘否定外國人對圓明園有侵略行為
B.李慈銘認為中國人參與了對圓明園的洗劫
C.該日記是記錄圓明園遭劫現場的一手資料
19. 1870 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蘇、湖北、直隸等地教案頻發。民間傳言,“或稱教堂拐
騙人口,或稱教堂挖眼剖心,或稱教堂誘污婦女”。此類傳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許傳教士在華傳教 B.民眾與外國勢力的矛盾加劇
C.普通民眾受教育程度較低 D.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
20. “男練義和團,女練紅燈照。砍到電線桿,扒了火車道,燒了毛子樓,滅了耶穌教。殺
了東洋鬼,再跟大清鬧。”這一義和團揭帖主張的是
D.該日記應作于八國聯軍侵華時期
A.反清滅洋
B.扶清滅洋
C.以清滅洋
D.反清扶洋
15. 1898 年 12 月美國國會發表咨文:“正在中國發生著重大的事情,美國并不是一個漠不
關心的旁觀者……由于我們在國際上地位,由于我們國土有很長的太平洋海岸線,由于我
們對遠東的直接貿易日升月盛,我們有理由要求這方面的利益得到友好的待遇。我的目的
是要用一切適當的,合乎美國傳統的手段來促進美國在該地區的巨大利益。”這反映了
A.美國積極關注義和團運動的動態
B.美國打算憑借其經濟優勢在中國謀求利益
21. 一位歷史學家這樣描述近代上海外灘:“幾年之間,外國洋行成排的樓群就勾勒出了黃
浦江的曲線。”探究這一現象出現的源頭是
A.《南京條約》附件規定外國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
B.《天津條約》規定外國人可到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傳教
C.《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獲得在華設廠的特權
D.《辛丑條約》使列強獲得在使館界駐軍的特權

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卷第 2 頁(共 6 頁)
22. 近代自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內地傳教后,傳教士、教民與普通民眾不斷發生沖突,史稱
“教案”。導致晚清教案發生的文化背景是

27. 太平天國時期的歌謠有號召歌、響應歌、英雄歌、記事歌,用詩體語言和群眾口語記述
太平天國的光輝歷史。“賊做官,官做賊,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

A.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不平等條約為西方傳教士來華傳教提供了條件

B.中西文化的隔膜與沖突
D.西方列強的侵略

新君出。”這一首歌謠
A. 屬記事歌,再現了太平天國輝煌的歷史
23. 1895 年 5 月臺灣士紳提出了臺灣獨立的主張,并于當月 25 日,擁原臺灣巡撫唐景崧為
總統,改年號為“永清”,正式宣告臺灣民主國成立。對“臺灣民主國”認識比較正確的

A.是唐景崧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脫離祖國而獨立的主張
B.是非常情況下采取的一種保衛祖國領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C.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和其他列強對臺灣的侵略
D.是一個仿效美國而建立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24. 馬克思指出,鴉片不曾產生催眠的作用,而倒產生了喚醒作用,歷史的發展好像首先要
麻醉這個國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們從原來的麻木狀態喚醒似的。馬克思所說的“喚
醒”主要是指
B.便于傳播,可作為研究起義原因的佐證
C. 表明金田已是全國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國政權仍是一個封建王朝
28. 太平天國十分強調“正名”。 幼學詩》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
媳道……為題,規定了每個人的行為準則和倫理規范。如“朝廷”詩即云:“天朝嚴肅地,
咫尺凜天威,生殺由天子,諸官莫得違。”《天父詩》則云:“只有媳錯無爺錯,只有嬸錯
無哥錯。只有人錯無天錯,只有臣錯無主錯。”上述材料表明
A.太平天國不可能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B.太平天國并未顯現出相比清朝統治者的進步性
C.太平天國有機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義
A.鴉片戰爭期間的愛國官兵抗英斗爭
B.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
D.受時代的局限,太平天國未提出科學的革命理論
C.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 D.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
25. “流血的傷口不流淚,舉起的桿子不下跪。攥緊的拳頭不松手,過河的卒子不后退。
29. 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寫到:在耶穌之下,太平天國的首義諸王一夜
之間都成了上帝的眾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別對應天象:洪秀全為日,楊秀清為風,蕭
朝貴為雨,馮云山為云,韋昌輝為雷,石達開為電。這實質上反映了太平天國
人活一口氣,難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條,聚散酒一杯!何以成敗論英雄,浩浩乾坤立豐碑!”
與上述《太平天國》電視劇主題歌主旨相左的是
A.宣揚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C.借助神權重建等級秩序
B.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D.增強核心領導層凝聚力
A.北伐西征、天京突圍
C.沖擊綱常、打擊侵略
B.“無處不均勻”、天京事變
D.重振朝政、保衛天京
30. 歷史學家徐中約指出:“在太平天國之后,湘軍和淮軍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職位,
從前由滿人占據的重要督撫位置現在落入了漢人之手。……外省大員在國是中的影響日益
26.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規定只有太平天國編纂和“旨準頒行”的“真道書”才能在世上流
通,“當今真道書者三,無他也,《舊遺詔圣書》(《圣經舊約》)、《新遺詔圣書》(《圣經
新約》)、《真天命詔書》也”,其他所有的書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見他
擴大,勢力強大的巡撫和總督時時會擺脫中央政府自行其是”。作者所闡述的核心意思是
A.清政府權力的轉移有利于社會進步
B.太平天國運動具有狹隘的民族主義色彩
A.徹底排斥中國的傳統文化
C.未能擺脫皇權思想的影響
B.贊賞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D.在全中國范圍內推行愚民政策
C.太平天國運動推動了滿族貴族統治的瓦解
D.太平天國運動促使清政府的權力由滿人轉移到漢人
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卷第 3 頁(共 6 頁)
31. 朱維錚在《重讀中國近代史》中有這樣的敘述:(締造者們)言辭的崇高與行為的兇暴,
平等的許諾與特權的森嚴,恰成對比,越來越使渴望解脫重重壓迫的貧民失望。”這一觀

A.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
C.壯大了社會主義力量

B.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進程
D.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貢獻巨大
點最有可能用來描述近代中國的
37. 1940 年八路軍總部電令:由于“國際情勢的變動、我西南國際交通被截斷、國內困難

A.鴉片戰爭

B.太平天國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反割臺斗爭

增加,敵于八月進攻西安,截斷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軍應積極的行動……。”從
32. 1936 年 12 月 28 日,美國《時代》周刊以大量篇幅報道了西安事變,而刊面人物選擇
中可推測我軍采取的行動是

的是正在視察軍隊的日本裕仁天皇。這反映出《時代》周刊

A.召開洛川會議,開辟敵后戰場

B.配合國民黨軍隊進行淞滬會戰

A.意在鼓動日本,實現東亞共榮

B.希望示好日本,結成美日同盟

C.在華北對日軍進行百團大戰

D.在敵后根據地發起局部反攻

C.主張壓制中國,滲透美國勢力

D.關注中國局勢,擔心中日戰爭

38. 1937 年 11 月 20 日,國民政府發表宣言:“淞滬一隅,抗戰亙于三月,各地將士,聞義
33. 《金陵十三釵》是 2011 年張藝謀執導,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的戰爭史詩電影。它講
述的是 1937 年的南京,一座教堂里一個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國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
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筑成壕塹,有死無退。”材料表明淞滬會戰的
積極作用在于

學生、14 個躲避戰火的風塵女子及六個殊死抵抗的軍人和傷兵,共同面對日軍大屠殺的故
事。下列對當時抗戰形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取得了抗戰以來的首次勝利
C.粉碎了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計劃

B.推動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D.扭轉了抗戰初期的不利局面
A.國共兩黨開始由對峙走向合作
C.日軍占領南京,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B.國民黨在正面戰場消極抗戰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正式形成
39. 1938 年國民政府電文稱:查第二期抗戰開始以及我備戰區本運動戰、游擊戰相配合積
小勝為大勝之最高原則,以攻為守指導作戰,屢遏兇焰,挫彼頑敵,士氣振奮,精神日旺,

34. 毛澤東在 1938 年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八個月中,陸空兩面都做了英勇的奮戰,全面實
現了偉大的團結,幾百萬軍隊與無數人民都加入了火線;其中幾十萬人就在執行他們的神
圣任務中光榮地、壯烈地犧牲了。”在此,毛澤東
A.認為政府的錯誤導致此階段傷亡過大
B.肯定全民族抗戰功績以鼓舞全國士氣
C.充分肯定抗戰以來敵后戰場的功績
D.認為抗戰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

臺(兒)莊勝利足為表征。該電文表明
A.正面戰場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B.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戰術發生重大變化
C.八路軍積極配合正面戰場作戰
D.中國軍隊取得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
40. 有一支軍隊的軍歌歌詞是:“揚子江頭淮河之濱,任我們縱橫地馳騁;深入敵后百戰百
勝,洶涌著殺敵的呼聲。”這支軍隊是
35. 抗日戰爭時期,日寇人侵內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脅,國共兩黨一致舉助
A.八路軍
B.新四軍
C.義勇軍
D.抗日聯軍
成吉思汗陵柩西遷至青海的塔爾寺。這一行動最重要的歷史意義是
41. 周初,周公封兒子伯禽于魯,要他“大啟爾宇,為周室輔。”唐睿宗時,賀拔延嗣為涼

A.體現了國共兩黨民族平等政策

B.有利于團結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賀拔延嗣不同于諸侯伯禽的地方是
C.促進了民族融合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壞
A.與天子沒有宗法關系
B.其轄區可能發展為割據勢力
36. 有學者認為“抗日戰爭是中國確立大國地位的起點”。主要是因為抗日戰爭
C.擁有轄區內的全權
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卷第 4 頁(共 6 頁)
D.其職位設置的目的是為了拱衛中央
42. 閱讀下表: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簡表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問題是

A.義和團運動凸顯了民族矛盾的加劇
B.兩人反對義和團的“扶清滅洋”口號
C.清政府內部關于是否開展反侵略斗爭矛盾尖銳
D.兩人反對清政府支持義和團運動“滅洋”
47. 目前全國共有翼王紀念亭臺五座,分布 于廣西、四川、江西、重慶等省市。其中位于
廣西貴港市的翼王亭,亭上有石達開所作的對聯“忍令上國衣冠淪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
還我河山”。李宗仁為該亭題寫了“還我河山”的橫額,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權不斷得到強化
C.古代中國政治的詭秘多變,反復無常

B.古代王朝執政能力和效率不斷提高
D.地方行政分層決策中的矛盾與困局

A.“還我河山”充分表現了石達開的英雄氣魄
B. 石達 開把推翻清王朝統治作為主要奮斗目標
43.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將權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試圖獨自處理國家大事。但是這樣的
工作負擔被證明是無法承擔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誠的中級官員組成了一個特別的政府部
門……。”材料中“中級官員”的主要職能是
C. 抗擊外國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達開參加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動機
D. 石達開的民族意識是狹隘的
48. 孫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國之后,得出結論說:“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權,
A.協理奏章
B.參與決策
C.執行政令
D.監察百官
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該觀點
44. 清朝陳康祺在《郎潛紀聞》中記述了“(江蘇)昆山徐氏科名之盛”, “三世四翰林”
“四世翰林”“(安徽)桐城張氏六代翰林”的故事。材料的科第佳話反映的信息是
A.基本否定太平天國
C.高度肯定太平天國
B.客觀地評價太平天國
D.片面地評價太平天國
A.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
C.家族在中國社會的影響根深蒂固
B.科舉制的發展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
D.選官制度變化適應了中央集權的發展
49. 胡錦濤指出:“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后

45. 1900 年 9 月,英、法、德、意四國侵略軍以“未按職分保護外國人”等罪名在保定處
斬三位清政府官員,對此,清政府抗議道:“即使中國官員有辦理不善之處,應交中國自
A.肯定了國民黨軍隊的抗戰
C.抗日軍隊由國共兩黨共同領導
B.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互相配合
D.國共兩黨是中國抗戰的主要力量
行處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權?”對此,以下解讀正確的是
50. 1938 年安慶、九江、岳陽先后淪陷,湘鄂贛邊區成為第九戰區的前哨陣地,軍委會就

A. 侵略軍這一行為的依據是《辛丑條約》
C. 反映了中國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B. 表明了清政府的主權意識正逐步覺醒
D.說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對地方政府控制

曾指示:“第九戰區以九宮山、幕阜山一帶為根據地,適機積極行動,夾擊轉攻武漢之敵,
同時截斷敵后方之連絡線。”這則指示說明

46. 在清政府決定利用義和團反帝之后,清廷主管外交的大臣許景澄、袁昶聯名上書道: 今
朝廷方與各國講信修睦,忽創滅洋之說,是為橫挑邊釁,以天下為戲。……團民非義民,
不可恃以御敵,無故不可輕與各國開釁”。對這份上書最準確的理解是

A.國民黨執行片面抗戰路線導致第九戰區敗退不斷
B.共產黨深入敵后堅持游擊戰消耗日軍
C.相持階段國民黨抗戰趨漸消極防御,正面抗戰依靠陣地戰戰術

D.國民黨實施建立敵后根據地進行游擊戰
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卷第 5 頁(共 6 頁)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 40 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Ⅱ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在答卷紙試卷密封線內規定
的地方。
2.答卷Ⅱ時用黑色鋼筆或黑色中性筆寫在答題紙上。
二.本卷共 2 小題,其中第 51 題 22 分,第 52 題 18 分,共 40 分。
5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22 分)

52. 21 世紀是被世界各國公認的海洋世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8 分)
材料一:沿海水師,率皆老弱無用,軍器率多殘缺,并不修整。又戰船率用薄板舊釘,
遇擊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兇利堅固,作何抵御?似此廢弛,何以肅邊威遠?
——《黃爵滋敬陳六事疏》(1835 年)
材料二:自 1840 年鴉片戰爭開始的百余年間,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國主義列強,
從海上入侵中國達 84 次,入侵艦艇達 1860 多艘,入侵兵力達 47 萬人。外敵的海上入侵,
材料一: 太宗曰: ……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籌畫,于事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且日斷十事,五條不

成為中華民族歷史大劫難的直接根源。

——《中國海疆主權》
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
——《貞觀政要》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付門下。或有未
當,則門下繳駁,又上中書,中書又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又下門下。若事可行,門下
即下尚書者。 尚書省但主書填“奉行”而已。 ——《朱子語類》
材料三: 唐太宗說:“中書所出詔敕,頗有意見不同,或兼錯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書
門下,本擬相防過誤。人之意見,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為公事……卿等特須滅私徇公,
材料三:李鴻章在談到國防安全時說: 敵從海道內犯,自須亟練水師。惟各國皆系島國,
以水為家,船炮精練已久,非中國水師所能驟及。中土陸多于水,仍以陸軍為立國根基。”
材料四: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師。
——《江蘇巡撫吳元炳奏》(1874 年)
材料五 : 英國政府的優勢在于能利用它的威力巨大的海上力量這個武器。海上力量使
它富有,并反過來保護了使它致富的貿易。……作為海洋上的統治者,它堵住了海洋上所有
堅守直道。庶事相啟沃,勿上下雷同也。”
——《貞觀政要》

交通干線。

——美國馬漢的《海洋戰略》
材料四: 唐太宗發現有一人詐偽做官,使下令處死。但負責審理此案的官員戴胄說:
“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當時喜怒之所發耳,陛下發一朝之忿而許殺之,既
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對他說:“法有所失,公

(1)分析說明材料一與材料二的關系?從海權和海防的角度看,這些問題最終導致了什么嚴
重后果?請結合有關史實說明。 (9 分)
能正之,朕何憂也!”
請回答:
——《貞觀政要》

(2)材料三和材料四中的海防思想有何不同?你認為誰的意見更合理些? (5 分)
(1) 指出材料一中唐太宗認為“委百司商量”國事的主要理由。據材料二指出唐初一道
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見? (6 分)
(2)材料三說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點是什么?這種特點的產生主要取決于什么? (5 分)
(3)比較材料三、四、五,分析近代中國發展海軍與西方列強發展海軍的差異。(4 分)
(3)材料四所述之事實質上是哪兩種權威之間的沖突?結局說明了什么? (5 分)
(4)結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權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約?結合我國封建制度的政治
特點談談你對這一現象的認識。 (6 分)
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卷第 6 頁(共 6 頁)

高一年級地理試卷期中答案
一、單選題。

1---10

DCBCA AAAAD
11—20 BDDDB

DDACC
21—30
BBDBB
ACAAC
31—40
CBABC
CDDBC
41—47
DDDCC
AC

二、綜合題
1.(1)12 月 22 日前后(冬至日)
(2).乙
B
C

(3).極夜
2. (1)OE

變小
一天中最短


(各 1 分)

增大

(2)120°E、45°N

(經緯度各 1 分)

(3)等于

14 點 (各 1 分)

(4)一天中兩次等長桿影之間的角平分線上。(其它答案合理也可給分)(2 分)

3. (1)105°W

(2 分)

(2)(160°E,46°52′N)

(160°E,0°)

(4 分)

(3)A

(2 分)

(4)11(2 分)

【解析】本題考查晨昏線圖的綜合判讀。(1)圖示 A 點所在經線為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
故時間為 18 時,由于北京時間為 9 時,計算 A 地的經度為 105°W。 2)根據北京時間 9 時,
當地地方時 11 點 40 分,說明當地時間較北京時間早 2 小時 40 分,則位于北京東側 40°;
圖示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北極圈內出現極晝,判斷為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
歸線,而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 66.5°,則計算該地區的緯度為 0°或 47°N。(3)此時晝
夜平分的緯線為赤道。屬于東半球的范圍為 20°W 向東到 160°E,晝半球為 6 時—18 時,
計算經度范圍為 75°E 向東到 105°W,故兩者的交集為 75°E---160°E,跨經度 85°。 4)
材料反映飛行沿經線跨緯度 40°N---90°N---30°N,共跨 110°,則飛行距離為
110*111KM,計算飛行時間約 11 小時。
4.(1)B(2 分)
(2)有極晝、極夜現象(1 分),其范圍是 66°01′-90°(3 分)。
(3)有(1 分);由于火星公轉周期為地球的 2 倍,所以,其四季更替時間為地球的 2 倍。
(3 分)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5.西四區與西五區的分界線是
A.67.5°W B.82.5°W

C.75°W

D.60°W

高一年級地理試卷
分數:100分。時間:90分鐘。
右下圖是一口 24 小時的全日時鐘,指針為時針;因為地球自轉一周,時針也剛好轉了一周,所以時
針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經線,完成 2 題。
6.如果此鐘在衡水得到推廣,圖中此刻衡水恰好日出(不考慮房屋
阻擋、地形等因素),那么這一天可能為:
第Ⅰ卷
A.春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夏季的某一天

注意事項:1.答卷Ⅰ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答卷Ⅰ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1--30 題每題 1 分,31—47 題每題 2 分)
1.讀右圖,四個平行箭頭中指向東方的是
7.如果此時衡水為星期一,那么在全球范圍內所處的日期
A.星期日的范圍大于星期一
B.星期一的范圍大于星期二
C.星期二的范圍大于星期一
D.星期一的范圍大于星期日
A.①
C.③
B.②
D.④
8.植物有機物的積累與光照時間長短相關。夏至日,在氣溫和天氣狀況相同的情況下,下列各地
同種農作物有機物積累最多的是
2.圖 2 中有關地球自轉方向的圖示,正確的是
A.哈爾濱
B.北京
C.廣州
D.南京
9.甲地(50°E,50°N)晝長 16 小時,乙地(50°W,50°N)日出的地方時是
A.4 時
B.5 時
C.6 時
D.8 時
10.我們肉眼看到的太陽是
A.太陽外部的整個大氣層
B.太陽內部
C.太陽大氣的色球層
D.太陽大氣的光球
11.自東 12 區進入西 12 區,時間應
A.加上一天
B.減去一天
C.不變
D.看具體情況
0

3.圖中的虛線是水平運動物體的原始方向,實線是其偏轉方向,正確的是

C.五帶中的寒帶范圍將變大

0

B.五帶中的溫帶范圍將變小
0
13.巖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層巖石外殼

4.東流長江入海口的南岸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巖石組成的固體外殼
A.以泥沙沉積為主
C.適合建設港口
B.適合修建海水浴場
D.將與江心沙島相連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勻的一層巖石
D.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由巖石組成的圈層

12——13 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

第1頁(共 10 頁)

11——12 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

第2頁(共 10 頁)
圖 13 示意地球側視圖,讀圖回答 2 題。
14.當晨昏線處在 AB 位置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
B.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小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
D.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
15.當晨昏線從 CD 位置向 AB 位置移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
B.北半球各地夜漸短晝漸長
C.地球公轉速度逐漸變快
D.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漸小
16.2010 年 1 月 27 日,美國宇航局日地關系天文臺(STEREO)捕捉到太陽表面活躍區域上空升起熾
熱的弧形物質,它是由帶電粒子(電子和離子)組成的超熱物質,以每小時 1613 公里的速度射向太
空。有關太陽活動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活動只有黑子、耀斑、太陽風三種類型

讀下面地球公轉圖(陰影表示夜半球,內圓表示極圈,中心表示北極點),回答:
19.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 A 到 B 這段時間內,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
B.從 C 到 D 這段時間內,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
C.到 C 點時,深圳市北緯 22.6 度)晝短夜長,而且在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
D.從 B 到 C 這段時間內,深圳市被太陽直射一次
讀右面北半球俯視圖,據此回答問題。
B.材料中的超熱物質抵達地球后,在南極上空產生了極光現象
20.若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斷甲地的時間為(
)
C.材料里說的弧形物質主要來自色球層,對太空中的航天器造成了威脅
A.8 時
B. 9 時
C. 15 時
D. 16 時
D.黑子數目增多時,耀斑也常會增強
21.若陰影部分為 7 月 6 日,非陰影部分為 7 月 7 日,判斷甲地時間
讀圖,回答:
A. 15 時
B. 9 時
C.3 時
D.12 時
17.從 A 到 B 再到 C,方向是
A.一直向南
C.先向西南,再向東南

B.先向正南,再向東南
D.先向東南,再向西南
該圖是地球經緯網示意圖。讀圖判斷問題。
18.若 D 點經度是 116°E,一架飛機從圖中①點出發,起飛時當地
區時是 2009 年 8 月 20 日 9 時,經過 10 小時到達美國紐約(74°W)
的時間是
A.8 月 20 日 6 時
C.8 月 19 日 19 時
B.8 月 20 日 19 時
D.8 月 21 日 6 時

22.圖中②點在⑥的(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2——13 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

第3頁(共 10 頁)

11——12 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

第4頁(共 10 頁)
該圖是一幅經緯網地圖,讀圖回答問題。
23.圖中數碼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緯度地區的是

武漢(30oN)某同學對傳統的太陽能熱水器進行改造(如圖):將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裝在一個大玻
璃箱里,并將熱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動形式。據此回答問題。
A.①
B.②
C.③
D.④
31.為了充分利用太陽能,盡可能使一年內正午太陽光線與集熱板
24.某人從②地出發,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東至③地,其路程約為
保持垂直,集熱板與地面夾角的調整幅度為
A.6600km
B.5000km
C.3330km
D.4200km
A.23°26ˊ
B.30°
C.46°52ˊ
D.60°
25.在北半球范圍內,某人從某地出發,依次向北.東.南.西各行
32.一年中,活動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100 千米,則最后回到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A、原出發地以北
B、原出發地以東
C、原出發地以西
D、出發地
讀表,分析回答問題。
當整個東半球正好進入夜半球時,某科學考察船上直立的桅桿的影子不見了,據此判斷 3 題:
26.科學考察船所在地理位置可能是:
A.0°,110°W
C.23°26’N,20°W
27.此時的日期可能是:
B.0°,70°E
D. 23°26’N,160°E

33.表中 X 的天數是
A.6 月 22 日左右
B.12 月 22 日左右
A.103
B.111
C.113
D.117
C.春分日
D.夏至日
34.引起同一緯度極晝、極夜時間不等長的原因是由于
28.此時以后,有人看到太陽總在南方,自己的影
子也總在南方,一直持續近半年,此人的位置在圖 1 一 2 中的:
A.地球的自轉周期的變化
B.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運行速度不同
A.①
B.②
C.③
D.④
C.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
下圖表示 12 月 22 日 a、b、c、d 四城市晝夜長短情況示意圖,陰影部分為黑夜,據圖回答問題。
D.地球是不規則球體
圖 14 示意一年中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緯度變化,讀圖回答 2 題。
29.四城市中地球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35.若甲地(23°26′S)與 C 的經度相同。當甲地與 C 地正午太陽高度相等時,日期約為
30.由南向北排出 a、b、c、d 四城市的順序
A.4 月 8 日或 9 月 5 日左右
B.5 月 6 日或 8 月 5 日左右
A.acbd
B.acdb
C.cadb
D.dcab
C.11 月 7 日或 2 月 8 日左右
D.6 月 22 日或 3 月 21 日左右

12——13 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

第5頁(共 10 頁)

11——12 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

第6頁(共 10 頁)

36.當直射點從 B 移向 C 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北極地區的極晝范圍越來越大
B.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北極地區的極夜范圍越來越小
C.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北極地區的極晝范圍越來越小
D.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北極地區的極夜范圍越來越大
37.北京某房地產公司要建 2 座高摟、2 座低樓,準備采用相同的樓間距,并保證每座樓底層全年

某省市(34°N,117°E)長跑比賽于北京時間某日 11:30 鳴槍開賽。圖甲為某運動員比賽中經過
圖乙中某點時的即時素描圖,當該運動員到達該點時,其身影向正北并大致與身高相等。據此回答。
正午都有陽光照射。如果均以最南側的兩樓間的最短樓間距為標準,則合理的方案是(
)

40.當運動員身影如圖所示時,運動員位于圖乙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41.此時比賽已進行約
A.12 分鐘
B.18 分鐘
C.30 分鐘
D.42 分鐘

2011 年 3 月 26 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在全球展開。全球上千個城市,在
42.該運動會舉辦的日期可能是
各自當地區時 20 時 30 分熄滅電燈、關閉電源到 21 時 30 分恢復正常。讀圖,回答問題。
A.1 月 8 日
B.5 月 8 日
C.8 月 8 日
D.11 月 8 日
為了冬季采光,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對不同緯度帶的住宅
的合理間距有明確規定。分析下表(表中 H 是住宅的高度),
回答問題。
43.表中的四個城市所處緯度從低到高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
44.根據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兩棟 20 米高的住宅樓,其

38.活動當天,按 20 時 30 分來臨的順序,各城市依次熄滅電燈。圖中五城市熄滅電燈的順序是
A.舊金山—惠靈頓—上海—雅典—倫敦
B.倫敦—舊金山—惠靈頓—上海—雅典
理論日照間距約為(
A、23 米
C、37 米
)
B、28 米
D、40 米
C.舊金山—倫敦—雅典—上海—惠靈頓
D.惠靈頓—上海—雅典—倫敦—舊金山
45.我國自長江口往南至北部灣西端的海岸線近似于一條
圓弧,則此圓弧的半徑約為
39.當舊金山開始熄燈時,圖中太陽高度最大的城市是
A.500 千米
B.800 千米
A.雅典
B.上海
C.惠靈頓
D.倫敦
C.1100 千米
D.1400 千米

12——13 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

第7頁(共 10 頁)

11——12 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

第8頁(共 10 頁)

科考人員小李把某日太陽在天空中的運行的軌跡畫一幅簡圖,他觀測到這一天在天空中是從右向左

得影子與旗桿一樣長,則該學校所在地的地理坐標
運動,當太陽位于圖中位置 d 時查到此時北京時間為 20 時。回答:
是
。
46.小李所在地理位置
(3)若桿影 OA 與 OB 相等,則α
(大于、小于或等于)
A.(90°E、80°S)
β;如 0A 表示地方時 10 時,則 OB 表示的地方時為
。
B.(90°W、80°S)
(4)如果不知道方位和當地地方時刻的情況下,如何確定
C.無法確定緯度,可確定經度
D.經緯度均無法確定
正午桿影的位置?
。
47.在 a—e 的五個時刻中,小李的人影指向
正北的是
3.該圖中陰影部分為黑夜,此時北京時間為 9 時,讀圖完
成下列各題。(10 分)
A.b、d
B.c
C.a、e
D.無法確定
(1).圖中 A 地的經度為
。(2 分)
(2).若某地的地方時為 11 點 40 分,且該地正午太陽高度
二、綜合題
為 66°34′,該地的地理坐標可能是

1.讀圖 9“某日太陽光照地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8 分)
或
。(4 分)
(3).在晝夜平分的緯線上屬東半球的那一段中,為晝半球
的部分所跨經度范圍(
)(2 分)
A.小于 90° B.大于 90° C.等于 90° D.等于 180°
(4).假設一飛機從美國某航空母艦(60°W,40°N)起飛,
以每小時 1110 千米的速度向北勻速飛行,計劃沿經線
繞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國浙江杭州某機場(30°N)降落,飛機飛行了
4.分析該表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 分)
小時。(2 分)

(1).圖 9 表示的日期是
白晝最長的是

地。

,該日 A、B、C 三地中最先見到日出的是

地,
(2).圖 10 中正確表示圖 9 中 B 地該日正午太陽高度的是
。
(3).該日,北極圈以北的晝夜狀況是
,該日后一個月內,其范圍逐漸
,
太陽直射點向
(方向)移動,北京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逐漸
。
(1)由材料可以看出:在金星上看太陽是(
)(2 分)
2.下圖是我國某校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探究正午桿影特點(朝向與長度)而設計的理論分析圖,
A.東升西落
B.西升東落
C.直升直落
D.不見太陽
OE、OA、OB 為一天中不同時刻旗桿的影子。讀圖回答下列問題。(8 分)
(2)請運用已學知識,分析火星是否有極晝、極夜現象,若有請說出它們的范圍?(4 分)
(1)圖中屬于正午時刻的旗桿影子是
,其長度特點是
。
(2)該小組同學在春分日北京時間 12:00 發現旗桿影子剛好到達正午時刻所在位置,并測
(3)請分別闡述火星是否存在四季現象,若有其長短與地球有何差異?(4 分)

12——13 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

第9頁(共 10 頁)

11——12 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

第10頁(共 10 頁)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政治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DBBCD
6—10 BBAAA
11—15 DCCCA
16—20 ABBCB
31—35 CDDDD
21—25 DDDBA
36—40 BDABA
26—30 BBCAC
41—45 DDCCC
46—50 DCDAB
二、非選擇題
51.①供求影響價格(3 分)②消費心理影響需求、需求影響價格(3 分)。③價值決定價格(3 分)。
④價格影響需求(3 分)
52.①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人們收入的不斷增加是能夠選擇電動車代步的主要原因。(4 分)
②物價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購買力,電動自行車價格低廉也是電動車備受關注的重要原因。(4 分)
③消費行為受消費心理的影響。求實心理使得人們從自己實際出發選擇經濟實惠的電動自行車。(4 分)
④電動自行車綠色環保,符合國家政策要求,滿足了人們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的要求。(4 分)
53.①生產決定消費。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生產決定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并為消費創造動力。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不僅可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而且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多樣
性、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6 分)
②消費反作用于生產。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發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能夠推動杭州市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而提升杭州文化產業的競
爭力。如發展動漫產業既為人民群眾提供多樣性的動漫產品,又帶動創作、影視、游戲等產業發展,優
化產業結構。(6 分)
高一年級 政治學科 上學期
期中考試答案
第 1 頁 共 1 頁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政治試卷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選擇題共 50 題,非選擇

此次購票行為中的貨幣(

)
題 3 題。試卷共 8 頁。考試時間 90 分鐘。
2.答題前,考生在答題卡上務必用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
①執行支付手段職能 ②是現實的貨幣
③執行流通手段職能 ④是觀念中的貨幣
指定位置。要求字跡工整。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3.選擇題部分每小題選出答題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題其他答案標號。非選擇題部分的答案寫在題目下方,
要求字跡工整,條理清晰。

4. 下表中①②處空缺的數字應該為

卷Ⅰ(選擇題

共 60 分)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 50 小題。1-40 題每小題 1 分,41-50 題,每小題 2 分,
滿分 6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 《詩經·衛風·氓》中有“抱布貿絲”的說法,對這種交易方式認識正確的有
①這是一種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②這是商品流通的一種具體方式
A.①:250 億元
C.①:250 億元
②:300 億元
②:600 億元
B.①:250 億元 ②:500 億元
D.①:125 億元 ②:700 億元
③在這種交換方式中不遵循等價交換原則
④在這種交換方式下不會出現通貨膨脹

5.以下是 2011 年兩個不同時間的人民幣外匯牌價(標價方法:人民幣元/100 外幣)
若不考慮其他因素,上圖中匯率變化對我國產生的積極影響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2012 年 7 月 27 日至 8 月 12 日,第 30 屆夏季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中國軍團奪得
2011 年 1 月 1 日
2011 年 4 月 22 日
了 38 枚金牌。下列對奧運會金牌認識正確的是
①奧運會金牌如果用于交換,就會變成商品
②奧運會金牌作為貨幣,具有流通手段的職能
③奧運會金牌從獎牌角度看則不是商品

外幣
美元
歐元
日元

現鈔買入價
652.41
853.01
7.84

外幣
美元
歐元
日元

現鈔買入價
644.95
915.47
7.69
④如果進入市場交換,則奧運會金牌的價格可以通過拍賣形成其市場價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 廣州亞運會第二階段公眾門票的銷售原則為“先行付款、公開認購、抽簽確認”。具
體購票流程如下圖所示

A.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競爭力削弱了
B.中國對法國進口的機械設備變得便宜了
C.中國企業赴歐元區國家投資設廠更有利
D.中國學生到日本留學需要的費用減少了
高一年級 政治學科 上學期期中試卷
第 1 頁 共 8 頁

6. 需求法則是指商品需求量隨其價格上升而下降,隨其價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規律。但
生活中有時東西越貴越有人買,如天降大雨,小販趁機提價推銷雨傘,雨傘卻賣得很

10.“市場,等是等不來的、它是擠出來的,競爭得來的,是開發、創造出來的。要爭取
市場,就要以需求為導向,尋找空白點,占領制高點。開發增長點,搶占制高點就要

不錯。這表明此時

加大產品的科技含量,就要發展名特優新產品。”“尋找空白點”(



A.需求法則不起作用
C.處于買方市場

B.處于賣方市場
D.雨傘的價值上升

A.是價值規律的要求
C.是因為買方市場導致供大于求

B.符合商品生產者的意愿
D.是因為只有市場的空白點才能賺錢

過去等離子電視昂貴的價格讓消費者卻步,4 年前 42 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價格高達 26
萬元,今年五一前后則已降至 1 萬元左右。據此回答 7—8 題。
7. 等離子電視 4 年來價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11.京滬高鐵于 2011 年 6 月 30 日正式運營。高鐵 以其舒適安全快捷的性能,低于汽車的
價格,給公路交通 和民航交通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北京至上海的快運汽車票 價最有可
能作出的反應

A.生產的廠家增加,供求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
B.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降低

A.下調,因為高鐵與汽車是互補商品
C.上調,因為高鐵與汽車是互補商品

B.上調,因為高鐵與汽車是互為替代商品
D.下調,因為高鐵與汽車是互為替代商品

C.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降低
D.商家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高檔消費品的需求,犧牲了部分利益
8. 過去等離子電視昂貴的價格讓消費者卻步,專家預測當等離子價格降到 2 萬元以內時,
市場才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啟動。這表明
A.商品價格與供求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B.價格是市場競爭的唯一手段
C.高科技產品只有降低價格,才能得到消費者認同
D.價值規律激勵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加強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9. 春秋時期,齊國國王命令大臣 們必須穿絲制衣服,但國內只準種糧食而不準種桑樹。
齊國蠶絲需求量大,價格上漲,鄰近的魯、梁等國紛紛停止種糧改種桑樹。幾年后,
齊王又命只準穿布衣,且不準賣糧食給其他國家。結果,魯、梁等國因饑荒而大亂,
不戰而衰,齊國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擴張。上述故事中蘊涵的經濟生活道理有
12.2011 年 2 月 20 日新華網報道,世界綠色棕櫚油產量可能大幅增長到 300 萬噸,因為
馬來西亞基準毛棕 櫚油價格穩步上漲,價格上漲將會鼓勵綠色棕櫚油產量提高。而隨
著供應量增加,綠色棕櫚油價格回落,又會鼓勵更多的消費者使用這種棕櫚油。這表

A.價格上升會使產量減少,產量減少會使價格回落,價格回落會刺激消費
B.價格下降會使產量增加,產量增加會使價格回落,價格回落會刺激消費
C.價格上升會使產量增加,產量增加會使價格回落,價格回落會刺激消費
D.價格上升會使產量增加,產量增加會使 價格上升,價格上升會刺激消費
13.某商品的價格(P)與其需求量(Q)存在如圖所示關系。在其
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若該商品價格由 PA 向 PB 運動時,會導致其需求量增加
②若該商品需求量由 QB 向 QA 運動時,會導致其價格上漲
③若該商品的價格由 PB 向 PA 運動時,會導致其替代商品
需求量增加
①供求變化直接影響商品的價格
③價格在本質上是由供求決定的
②價格變動對生產具有調節作用
④價格變動促使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
④若該商品需求量由 QA 向 QB 運動時,會導致其互補商品
需求量減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高一年級 政治學科 上學期期中試卷
第 2 頁 共 8 頁
來自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 年春節過后的豬肉價格連續 11 周回落,累計跌幅
將近 14%,部分地區的養殖戶出現明顯虧損。回答 14—15 題。
14.伴隨豬肉價格下降,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格的上漲而增加。這一現象又被經濟學概括為“窮人產品”,即在經濟發展、收入看
好的情況下,人們可以對相對意義上的奢侈品有更多的需求;當預期收入減少時,對
奢侈品的需求就會減少,以保證基本需求。“窮人產品”體現的經濟生活知識有

①會帶來豬飼料需求量的增長
③牛肉的需求量會有所上升

②生產者會縮小生豬的生產規模
④牛肉的價格會有所下跌

①價值規律不適用“窮人產品”
③通貨膨脹影響人們的消費水平

②生活必需品需求彈性小
④“窮人產品”的替代品是奢侈品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豬肉價格漲了,老百姓難以承受;豬肉價格跌了,養殖戶們叫苦不迭。在豬肉價格大
漲大跌的怪圈里,市場兩端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似乎都成了受害者,下列能反映“肉貴
傷民”“肉賤傷農”的是:

19.因為不可或缺,一旦有食鹽漲價的傳說,民眾便會產生“寧可信其有”的心態。少數
居心叵測者,則會試圖“囤積居奇”,想借機大撈一筆。少數居心叵測者,借機“囤積
居奇”的經濟學依據是

①肉貴-------農民獲利增加-------農民收入增加;
②肉賤-------農民獲利減少-------農民收入減少;

①供求影響價格
③食鹽屬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彈性小

②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④消費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

③肉貴-------生活成本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④肉賤-------居民生活成本減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20.2011 年,隨著 CPI(居民物價消費指數)的不斷攀升,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購物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方式,網上購物的人越來越多,電子商務得到了飛速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又推動了

16.元旦期間,各商家紛紛使出“滿就送”、“滿就減”、“大甩賣”等招數,這些招數
屢試不爽,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商家主要是利用了消費者的

快遞業的發展,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
此理解正確的有

A.求實心理
C.從眾心理

B.求異心理
D.攀比心理

①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之間存在著互為替代的關系
②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會帶動一個新的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17.截至 2011 年 1 月 7 日,湖南省 14 個市州共設立“家電下鄉”銷售網點 12 47 2 個,家
電下鄉產品累計銷售量 669.69 萬臺。自汽車摩托車下鄉 啟動以來,共計銷售車輛

③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的發展有助于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
④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的發展能有效遏制 CPI 不斷攀升

148.67 萬臺,銷售金額 176.3 億元,補貼金額 17.77 億元。176.3 億元和 17.77 億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分別體現的貨幣職能是
21.經濟學家研究發現:有穩定工作的人比工作不穩定的人有更高的消費水平,后者則有

A. 流通手段和價值尺度

B. 流通手段和 支付手段
著更高的儲蓄水平。這是因為
A.儲蓄水平與收入水平無關

B.消費水平與收入水平無關
C. 支付手段和貯藏手段
D. 價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C.儲蓄水平決定消費水平
D.未來的收入預期影響居民的消費水平
18.經濟學家吉芬發現在危機或通貨膨脹時,對面包(基本生活資料)的需求隨著面包價

高一年級 政治學科 上學期期中試卷

第 3 頁 共 8 頁
22.面對近幾年空調、彩電等家電的價格戰,一方面不少人驚呼“產能過剩”。但另一方
面,農村的家電市場還遠遠沒有飽和。“產能過剩”和“農村市場空白”的矛盾說明

①某品牌專賣店推出“買一件 9 折, 買兩件 8 折”促銷活動
②某高檔小區旁菜市場上,菜販將蔬菜摘洗干凈后提高售價

A.廠家忽視對農村市場的開發
C.城市的家電消費已完全飽和

B.家電產品不適合現階段農村的消費需求
D.社會總體消費水平受到收入差距的影響

③國家發改委宣布 2011 年 9 月 1 日起降低 82 種藥品最高零售價
④某些消費者常常選擇商品換季清倉時出手購物

23.某企業簽訂了一批出口美國的訂單,當時匯率是 1 美元=6.68 元人民幣,預計可獲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利潤 1 萬美元。三個月后,外商以美元結算付款時,匯率變為 1 美元=6.66 元人民幣。

26.下表為某居民家庭 2011 年總支出的情況(單位:元)。

其他條件不變,則該企業的實際獲利與預計獲利相比(



A.減少了 2000 美元
C.減少了 2000 元人民幣

B.減少了 200 美元
D.減少了 200 元人民幣
24.下表是某省近年來的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情況(單位:%),從表中可知近年來該

該居民家庭這一年的恩格爾系數為


A.20%

B.30%

C.40 %

D.50%
27.網絡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春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開始準備年貨,
網購年貨成為了人們的新選擇。某調查公司對用戶網上購買年貨做了一個調查,結果

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
②城鄉 居民家庭食品支出額整體上呈現下降趨勢
③ 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不斷完善,消費層次、消費質量不斷提高
④農村居民消費水平低于城市居民消 費水平
如圖所示由調查結果可知,在網上購買年貨的客戶群(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對同一商品或服務,不同消費者的支付意愿(即買者愿意為某種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是不同的。買者的支付意愿減去其實際支付量,就是消費者剩余。消費者剩余影響人
們參與市場交易的積極性,因此精明的商家會據此確定銷售策略。下列選項能體現這
一做法的是

①關注網站宣傳,急需增大廣告宣傳力度
②重視便捷服務,關心商品的使用價值
③對價格十分敏感,受求實心理主導
④看重資訊分享,對商品價值沒有要求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高一年級 政治學科 上學期期中試卷
第 4 頁 共 8 頁

28.關于產品的設計,“蘋果之父”喬布斯曾說:“根據大眾的需要去設計產品其實是非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難的。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需要你去展示給他看。”

32.王老師在網上購得《聽風者》電影票三張。王老師的經濟活動屬于社會再生產中的

這一觀點體現了

A.生產環節

B.分配環節

A.生產決定消費的水平

B.消費為生產創造動力

C.消費環節

D.交換環節

C.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D.消費對生產具有調節作用

33.美國居民過感恩節時有食用完整火雞的習慣。為滿足這一需要,海爾研發并設計了 500
29.2012 年 3 月 5 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依靠科技創新加快轉變
經濟發展方式。沒有科技的發展,就沒有中國的發展;科技發展的未來,決定著中國
的未來。為此,必須

多升容積的法式對開門冰箱。而在日本,年輕用戶公寓面積比較小,對此,海爾設計
出一種體積很小的洗衣機,叫做“個人洗衣間”。由此可見
①全面提高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
②大力推進我國科技進步和創新
A.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http://www.xkb123.com/③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逐步相適應
工作
④牢牢把握就業這個中心
B.消費決定生產
C.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D.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具有導向作用

30.對不同收入群體對物價變動的敏感度調查顯示,收入 1 000 元以下,1000 元至 3 000
元之間、3 000 元至 5 000 元之間、5 000 元以上對物價變動的關注程度依次為:46.6%、
32.1%、29.5%、28.1%;物價變動的受影響程度依次為:45.9%、37.7%,32.5%、
26 .16%。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
34.NONO 族,是一個具有雙重否定意義的時尚新概念。這一名稱緣起于加拿大女作家的書,
NONO 族對奢華品牌說“NO”,對一味跟風說“NO”,對亂講個性說“NO”,對打腫臉充
胖子說“NO”。現在,某報社請你就 NONO 族的上述做法寫一篇評論,你認為最為恰當
的題目就是

①居民消費水平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
②居民收入和物價變動影響居民消費水平
A.量入為出
C.杜絕名牌
適度消費
戒奢從儉
B.理性消費 簡單生活
D.享受自然 健康和諧

③物價變動影響居民購買力,從而影響消費
④收入差距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
35.李先生最近升職為公司總經理,年薪 25 萬,其妻子也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于是他
們通過銀行按揭貸款的方式購買了一套商品房,現已拿到房子的鑰匙,徹底改變了租
房的歷史。今年“五一”期間,他們還隨旅行社到上海參觀了世博會。對李先生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消費類型可作以下認識
31.近年來,在收入有限的年輕人中流行著“CPW”一詞。CPW=P/N(P 為衣物單價,N 為
著裝次數),常被用來衡量要購買的著裝衣物是否“物有所值”。在不考慮其他情況下,
依據 CPW 概念,建議購買的衣物是
A.從消費對象看,購房屬于有形商品消費,旅游屬于享受資料消費
B.從消費目的看,旅游屬于生存資料消費
C.從交易方式看,以前租房屬于生存資料消費,現在通過銀行貸款購買商品房屬于發

①會連穿幾季的普通衣物
③不常穿的名貴時髦服裝

②婚紗等用于特定場合的衣物
④耐用常穿價格偏高的牛仔褲
展資料消費
D.從交易方式看,以前租房是租賃消費,現在通過銀行貸款買房屬于貸款消費
高一年級 政治學科 上學期期中試卷
第 5 頁 共 8 頁
36.一般來說,家庭消費(Q)隨著對未來收入預期(P)、 利率(T)、經濟發展水平(E)、物

促使青年人反思,形成合理科學的消費方式的必要性;反對者則認為這種行為不利于

價水平(I)的變動而變動。下列曲線中正確反映其變動關系的是

擴大內需,促進生產。你認為可以為雙方提供的理論依據分別是(
A.建立健康消費方式;生產決定消費
B.倡導適度消費的消費觀;消費是生產的動力
C.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要協調發展;消費是生產的目的
D.要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0.2011 年 1 月 3 日,新華網載文指出,從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歷史趨勢看,至少應當包括

37.一套住房所需要的鋼材要遠遠多于服裝、彩電、冰箱,等產品,一部小汽車需要的材
料和零件也遠遠多于自行車、手表、空調等產品。房地產和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往
往帶動重化工業部門以超常的速度發展。這表明
A.生產決定消費,生產結構決定消費結構
B.企業生產必須節約資源,降低消耗
C.企業要面向市場,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
D.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
38.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福格爾在《外交政策》雜志發文預測說,2040

兩次大的轉型與改革:第一次轉型與改革是 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的經濟體制改
革,其主題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次轉型與
改革是從當前到未來的 30 年左右包括經濟體制、社會體制和政治體制在內的全面改
革,其主題是實現公平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是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方式。我國通過
改革
①能實現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②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
③能夠消除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④能夠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
年中國 GDP 將高達 123 萬億美元,堪稱全球第一,屆時,中國人均收入將達 8.5 萬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元。下列關于“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意義”認識正確的是
①大力發展生產力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②大力發展生產力能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鞏固社會主義制度
41.南京與武漢之間的高速動車組投入運營后,原來十幾個小時的車程縮短為 3 小時;加
之高速動車二等票的價格僅為 180 元,而乘坐飛機的最低費用一般也要 400 元以上,
致使以往乘坐飛機的人大多改乘動車。于是,2011 年夏秋季航班計劃取消了武漢—南

③大力發展生產力能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擺脫經濟文化落后狀態
④大力發展生產力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京的所有航班。這種現象說明(
①生產決定消費水平
)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②生產決定消費方式
③消費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39.“百元消費周”是指在一周的工作日期間,全部的餐飲、交通、娛樂等所有消費加起
④消費對生產具有導向作用

來,控制在 100 元之內。這引發了一場關于“節儉主義”的熱議。贊同者認為該活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高一年級 政治學科 上學期期中試卷

第 6 頁 共 8 頁
42.6 月 1 日《市場報》發布致富信息稱:農民若種豐收 2 號西瓜,中秋節至國慶節即可
上市,時逢西瓜短缺空檔,商品價格較高,市場售價可達 0.9 元/公斤左右。據此回答:
如果 1 公斤西瓜=0.9 元是等價交換,對這一公式的理解錯誤的是

②乙商品的需求彈性大,更適合采取“降價促銷”的方式
③如果整體經濟不景氣,則乙商品的生產會先受到沖擊
④如果居民收入不斷增長,則更適合擴大甲商品的生產
A.它表明任何商品的價值都能通過貨幣來表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B.它表明商品價值是不能自我表現出來的
C.0.9 元是一公斤西瓜的貨幣表現
D.它表明西瓜的價格與價值相符合
43.甲、乙、丙是某國生產 M 商品的三家企業,它們 6 小時分別生產 M 商品 3 件、5 件、6
件,乙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剛好等于該行業的平均勞動生產率,乙企業每 6 小時創造的

47.西方一位經濟學家說:個人的奢侈會推動社會的繁榮。這一觀點
①其合理性在于看到了消費對生產及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②揭示了消費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系
③揭示了消費水平越高,消費對生產的推動力越大這一經濟規律
④必須建立在社會經濟水平和個人可支付能力基礎之上
價值總量為 N。現甲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 50%.乙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 20%,其他條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不變,則三家企業 6 小時生產的 M 商品的價值總量分別為

48.據統計,現在地球上還有 65.83 億千加侖的石油,假如人類每年用掉 15 萬千加侖的
A.4.8N, 6N, 6.6N
C.0.9N, 1.2N, 1.2N
B.0.9N, 6N, 1.2N
D.0.75N, 1N, 1N

石油,那么多長時間會用完呢?某同學通過論證,得到結論是:永遠也不會用完。下
列觀點最能支持這一結論的是
44.某國共有特種工作服 28000 件。甲種類型企業共 20 家生產 5000 件,每件 33 分鐘;
乙種類型企業共 3 家生產 20000 件,每件 32 分鐘;丙種類型企業共 5 家生產 3000 件,
每件 30 分鐘。那么,生產這種工作服每件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
A.30 分鐘 B.31 分鐘 C.32 分鐘 D.33 分鐘

A.地球上的石油資源是無限的
B.人們會通過技術創新找到低成本的互補品
C.人類自覺節約利用石油資源
D.人們會通過技術創新找到低成本的替代品
45.小王大學畢業自主創業,開一超市,生意欠佳。一日上網看到一則信息,即來靈感,只對
49.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
超市貨架進行重新擺放,生意遂大有起色。你認為小王最有可能看到以下哪一則信息
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費。”伯樂乃還而視
A. 國家及時提高糧食收購最低價,以防“谷賤傷農”
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這個故事啟發商家要善于利用消費者的(
)
B. 企業大幅降低汽車售價,一度出現“車賤富商”的情況
A.從眾心理
B.攀比心理
C.求異心理
D.求實心理
C. 利比亞戰亂再度導致國際油價上揚,給美國車市蒙上陰影,謂之“油貴傷車”
D. 大范圍的低溫冰雪氣候導致蔬菜漲價帶動 CPI,有人戲稱“雪捧菜尊”
46.甲商品的價格每下降 10 個單位,需求增加 15 個單位;乙商品的價格每下降 10 個單
50.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說“消費是最終需求,投資需求是中間需求,只有最終需求旺了,
經濟才能真正啟動起來。”他指出:消費者“可買可不買的,不買”和“可買可不買的,
買”,這對經濟發展大不一樣。這“不一樣”主要表現在

位,需求增加 5 個單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彈性大,更適合采取“降價促銷”的方式
A.個人消費對經濟的發展是否有反作用
C.生產對消費能否起到決定作用
高一年級 政治學科 上學期期中試卷
第 7 頁 共 8 頁
B.個人消費對促進經濟發展的程度不同
D.消費能否成為最終需求
Ⅱ卷 非選擇題(40 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小題,滿分 40 分。要求緊扣題意,綜合運用所學知
識,結合材料展開分析。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51.(12 分)大蒜這個曾經不起眼的廉價調味品,如今已身價陡增。按最高時的價位,1
頭大蒜大概要 1 塊多錢。網民給難以控制的大蒜價格取了一個特殊的名字,叫“蒜你

52.(16 分)經過 10 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動自行車的制造、消費大國,也
是中國老百姓主要的交通工具。電動自行車制造成本低,售價一般在兩三千元左右;
使用成本較低;而且電動自行車是一種綠色環保交通工具,尤其對城市中短途出行的
人群最為合適。
結合材料,從經濟生活的角度,分析電動自行車成為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
狠”。下表中的材料反映了大蒜價格變動的多方面經濟關系,請你概括材料中體現的經
濟學道理。
53.(12 分)材料:當今時代,文化軟實力越來越成為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抓
文化, 就是抓科學發展,抓核心競爭力,抓生活品質,抓城市的未來。近年來,杭州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把“軟實力提升”戰略作為共建共享與世界名城相
媲美的“生活品質之城”的六大戰略之一,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著力建設“名城
強市”,打造“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根據材料,運用生產與消費的相關知識,分析杭州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經濟意義
并舉例加以說明。

高一年級 政治學科 上學期期中試卷

第 8 頁 共 8 頁

衡水中學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A. Cleaning the house

B. Calling the man

C. Chatting with her mother
5.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her trip to India was like?
高一年級英語試卷
A. It was interesting
B. It was fun
C. It was just so-so
第二節 (共 15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15 分)
聽下面 5 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 A、B、C 三個選項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
每小題 5 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 5 秒鐘的做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 6 段材料,回答第 6 至 7 題。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
6.
What’s the man’s speech about?
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
A. European painting
B. Beijing Opera
C. Russian ballet

3.二卷試題用黑色中性筆作答。
◇◇◇

祝同學們取得好成績!
7. When will the man give the speech?
A. This afternoon B. This Tuesday
聽第 7 段材料,回答第 8 至 9 題。

C. This Friday
第一卷(選擇題 共 105 分)
8. What will Tina do in the evening?
A. Take part in a march
B. Attend a party
C. Go to church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 20 分)
9.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第一節 (共 5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5 分)
A. In a shop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classroom
聽下面 5 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 A、B、C 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
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 5 秒鐘;聽完后,
各小題將給出 5 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讀一遍。
聽第 8 段材料,回答第 10 至 12 題。
10. When will the speakers go to the exhibition?
1.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This Monday
B. Next Monday
C. This Friday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Manager and staff
C. Husband and wife
11. What is being exhibited?
2. What’s the man planning to do?
A. Flower seeds
B. Pictures of flowers
C. Flowers
A. Organize a show
12. How much will the speakers pay for tickets altogether?
B. Prepare a lecture for the manager
A. 60 yuan
B. 30 yuan
C. 45 yuan
C. Give some suggestions
3. Why is the man going shopping?
A. To buy a schoolbag for the woman.
聽第 9 段材料,回答第 13 至 16 題。
13. What is the woman’s favorite sport?
B. To buy a birthday gift for his sister
A. Mountain climbing
B. Tennis
C. Yoga
C. To buy a coat for himself
4. What was the woman doing yesterday morning?
14. Why does the woman like playing tennis?
A. It makes her feel comfortable
高一上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第 1 頁 (共 6 頁)
B. It helps her keep her shape

--- True. It was unusual when we didn’t see her ____ in a book.
C. It develops coordination
A. devoted
B. read
C. buried
D. pressed
15. Which sport is good for breathing?
27. The balloon flew higher and higher into the sky until it suddenly ____ into pieces in the end.
A. Walking
B. Playing tennis
C. Mountain climbing
A. cracked
B. burst
C. bent
D. boiled
16. What does the man plan to do?
28. Nelson Mandela _______ guidance to poor black people on their legal problems.
A. Go mountain climbing
B. Take up yoga
C. Join in a tennis club
A. devoted
B. showed
C. offered
D. afforded
29. In order to _________ the cold, they kept all the windows and doors closed.

聽第 10 段材料,回答第 17 至 20 題。
A. keep out
B. find out
C. take out
D. put out
17. What did the speaker buy in the accessories department?
30. When the robber saw himself surrounded by policemen, he realized that his hope was _____.
A. A pair of shoes
B. A dress
C. A pair of sunglasses
A. at an end B. in the end C. by the end D. at the end
31. Elias began school at six and the school ________ he studied for only two years was three
18. Why did the speaker buy a bag?
kilometers away.
A. She needed one
B. She had extra money
C. It was on sale
A. where
B. which
C. when
D. that
19. What kind of dress did the speaker buy?
32. It rained heavily, and it is very kind of him to _____ his umbrella with me.
A. A long pink dress decorated with roses
A. use
B. share
C. give
D. bring
B. A blank miniskirt decorated with roses
33. Many websites have been _______ to help people study foreign languages.
C. A pink miniskirt decorated with a rose pattern
A. set off
B. set up
C. set down
D. set out
20. What did the speaker and Lisa decide to do before going home?
34. No matter what happens, Jessica is always ______ about her future.
A. Watch a movie
B. See some classmates
C. Talk with some friends
A. peaceful
B. grateful
C. hopeful
D. generous
35. --- I think Martin Luther King is a great man.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at?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 (共兩節,滿分 45 分)
--- _______ He is really a hero.
A. I don’t think so. B. I’m with you.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 15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15 分)
21. Ladies and gentlemen, please fasten (系好) your seat belts. The plane ________.
C. Really?
D. Pardon?
A. takes off B. took off C. has taken off
22. It has been raining for several days, ________ our holiday.
D. is taking off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 20 小題;每小題 1.5 分,滿分 30 分)
A. ruining
B. wounding
C. breaking
D. trapping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各題所給的 A、B、C、D 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23. Mary graduated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in 2011, and the same year______ her get a good job
in an international company.
Last Sunday, my five-year-old son and I stopped at an ice cream store to get sweet food
for his birthday party. The place was ___36___ with people. A high-school girl was ___37__
A. found
B. discovered
C. saw
D. helped
behind the counter. ____38____ working as fast as she could, she seemed to be ___39____
24. The army organized teams to dig out ________ who were trapped and to bury the dead.
further and further behind.
A. that
B. it
C. these
D. those
At last she called our __40___, and I asked for three quarts (品脫)of chocolate ice cream.
25. We offered him our congratulations ____ his passing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Three quarts!” she said, “Do you know how __41__ it is to scoop (舀) three quarts?”
A. on
B. at
C. in
D. of
I tended to get angry, “ Well, excuse me! I thought this was an ice cream store!” Instead I
26. --- Linda worked hardest in our class.
_____42____ what I wanted to say and asked myself a question I often ____43_____ when I am
高一上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第 2 頁 (共 6 頁)
on the brink of an argument (爭執的邊緣): ____44____ would she say something like that?
__45__ then how tired she must have felt, I asked, “Are you always so busy on Sunday?”
She became friendly gradually, “ I’ve been working nonstop ___46__ this morning. I’m alone,
and I was supposed to ____47___ working at one o’clock, but ….” She continued to talk as she
____48____ our ice cream. When we ___49__, she gave us a big ___50___ and a friendly wave.
It’s natural to get angry if someone is ____51____. But speaking out how you feel will
only make matters _____52____. ___53_____ with people is a part of everyday life, and there
are ____54_____ you can stand up for yourself without causing a(n)____55_____.

and going to the movies. There’s just one difference: she is an artist and has her own website to sell
her work.
Her mother, Michelle, noticed Perry drew a lot of birds and dinosaurs as a young child. Later
her art reflected her love for horses. She has six horses and has enjoyed horses since she was 9. She
finds her inspiration in the beauty of horses. In her paintings people can find horses she owns
personally, as well as other horses that have caught her eye.
Although she has had some lessons to sharpen her skills, her talents is natural. Perry is
surprised to know that people want to buy her paintings.
36. A. noisy
37. A. alone
38. A. When
39. A. providing
40. A. number
41. A. impatient
42. A. turned back
43. A. raise
44. A. What
45. A. Requesting
46. A. since
47. A. start
48. A. carried
49. A. left
50. A. stare
51. A. polite
52. A. clearer
53. A. Quarreling
54. A. ways
55. A. apology
B. hot
B. free
B. Because
B. catching
B. name
B. hard
B. turned up
B. avoid
B. Why
B. Ignoring
B. on
B. prevent
B. packed
B. went
B. laughter
B. rude
B. easier
B. Touching
B. expressions
B. talk
C. crowded
C. lonely
C. Though
C. eating
C. son
C. good
C. held up
C. give
C. Which
C. Realizing
C. with
C. keep
C. took
C. relaxed
C. smile
C. sad
C. better
C. Dealing
C. rewards
C. word
D. quiet
D. happy
D. Before
D. falling
D. ice cream
D. much
D. held back
D. answer
D. Where
D. Determining
D. in
D. stop
D. sent
D. came
D. shout
D. reasonable
D. worse
D. Staying
D. opinions
D. argument
According to her mom’s suggestion, she gives 10 percent of her profits to the Kentucky Equine
Humane Center, which shelters unwanted horses until they find them a home and promotes
education and awareness for responsible horse ownership.
Her mom noticed that when she started working with watercolor pencils she gained
confidence with color. With Perry’s love for horses, her mom felt that she could use her artwork to
help raise money to buy and care for the animals.
Her knowledge of horses also helps her paint the correct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rse. When Michelle saw one of Perry’s paintings, she was amazed to see someone that young
with that kind of talent. “It brought tears to my eyes,” Micelle said.
During the ice storm, when the lack of electricity knocked out most forms of entertainment,
Perry would find a place in the house with good light during the day and paint. “Painting is
relaxing for her, ” Michelle said.
To other teens who would like to have the chance to get their art seen by others Perry advises
“Try to get recognized and put yourself out there.”
56. Perry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teens in that________.
A. she has a website to sell her paintings
B. she has built her own website
C. she likes to raise birds and horses
D. she doesn’t enjoy going to the movies
5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_______.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滿分 40 分)
第一節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 和 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Perry Jordan, 15, is not much different from other teens. She enjoys riding horses, swimming
A. Perry dreamed of being an artist as a child
B. Perry was born to be an artist
C. Perry painted horses to earn a living
D. Perry built a home for unwanted horses

高一上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第 3 頁 (共 6 頁)
58. The underlined word “sharpen” in paragraph 3 means ________

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mazon and the Mississippi.
A. teach
B. improve
C. invent
D. show
61. The author helps readers to imagine the length of the Amazon by _______.
59. What brought tears to Michelle’s eyes?
A. describing its banks
B. giving the exact number
A. That Perry made money by selling paintings
B. That Perry gained confidence with color
C. comparing it to other rivers D. comparing it to a distance on land
62.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Amazon _________.
C. That Perry had a gift for painting
D. That Perry cared for animals
A. is 90 miles wide at its mouth
C. is as long as the Mississippi
B. has many cities along its bank
D. is the second mightiest river in the world
63. In the last paragraph the author advises readers _________.
B
The longest river in the world is the Nile. Its length is 4,160 miles. But the Nile is not the
mightiest (浩大的) river. The Amazon is. The Amazon is also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the world.
A. not to fish in the Amazon
C. not to swim in the Amazon
B. to buy a beautiful bathing suit
D. to have a good trip to the Amazon
It is 3,900 miles long. How long is that? It is longer than a road going from New York City to San
Francisco.
The Amazon is mightiest for this reason. It flows the greatest amount of water. More water
flows out to sea than from the Nile, the Mississippi, and the Yangtze rivers combined. That’s a lot
of fresh water! The force of its current (水流) is great too. The current can be seen 200 miles out in
the sea. Here’s a story to show the Amazon’s amazing current. A sailing ship was far out of sight of
Brazil. It ran out of drinking water. A passing ship drew (行進) alongside. The captain of the first
ship asked for water. The captain of the second ship said, “Just dip your buckets (水桶) over the
side.”
Here are a few more facts. At its mouth, the Amazon is 90 miles wide. Even up the river, you
can’t see the opposite bank. The river is also very deep--- from 75 to 250 feet! During rainy season,
the river rises about 53 feet more. Big ocean ships can sail about 1,800 miles upstream. Smaller
ships can sail 1,000 miles farther.
What’s the most bloodthirsty (嗜血的) fish in the world? No. It’s not the shark. It’s the
Amazon’s piranha (水虎魚). It is only about four to eight inches long. It has razor-sharp teeth.
Thousands travel in a group. No animal can swim across the river. The fish will attack it. A
1,000-pound horse would be just bones in three minutes.
Are you planning a trip to the Amazon? Here’s a good trip. Leave your bathing suit at home.
60. 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C
Tourism is now among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industries, providing jobs and creating
profits worth billions of pounds.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mass tourism can have terrible effects
on the people and places they visit. We are increasingly familiar with some of the worst effects of
unthinking, unmanaged, unsustainable (不能持續的) tourism: previously undeveloped coastal
villages that have become charmless towns, their seas poisoned by sewage (下水道里的污物) and
their beaches stained with rubbish; historic towns, their streets now filled with traffic. Some of the
world’s richest environments were hurt by the tourists, their most precious wildlife driven to
near-extinction. Wider environmental impacts were caused by the fuel-hungry transport systems
used to take holidaying travelers around the world and back agai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holiday industry replaces old crafts, turning fishermen
into tour boat operators, farmers into fast-food store waiters or hotel cleaners. Even the tourists
are affected, making us easy to be angry, such as cursing (咒罵) late flights and anybody who
doesn’t speak our language.
Although here are examples where the travel trade is doing better, yet improving measures
often come after the damage has been done. In addition, the growth of the travel industry puts
increasing stress on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George Monbiot, the environmental writer and activist who is fiercely critical of the effects of
tourism, admits in an essay that: “Tour organizers state that it is a ‘cultural exchange’. Yet what I
have seen of their activities suggests that no cultural exchange is taking place. Tourism, we are told,
A. Sailing in the Amazon.
B. Piranha in the Amazon
brings wealth to local people. But tourism only makes a few people extremely rich, while
C. Some interesting facts about the Amazon
impoverishing (使貧窮) the majority, who lose their land, their resources and their sense of self.
高一上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第 4 頁 (共 6 頁)
Even the common opinion that travel broadens the mind is questionable.”
64. 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text?
A. To encourage people to travel
B. To express the importance of tourism
C. To show the disadvantages of tourism
D. To praise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ourism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ffected by tourism according to the text?

popular that, in 1981, the US government passed a law making the week a celebration for the
entire country. In 1987, a group of women asked the government to expand (擴大) the celebration.
That same year, 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the entire month of March National Women’s History
Month.
___________
Last year, the first-ever national women’s history museum opened in Dallas, Texas. The
museum brings to life the stories and achievements of 3,000 amazing American women. Besides,
A. Employment
B. Transportation
C. Education
D. Environment
the museum runs Girlstart, a program that encourages young women to consider working in math,
66. George Monbiot may agree that_________.
A. visitors can learn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B. all the local people will not become rich
C.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ravel broadens the mind
D. tourism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dustry in the world
67.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Cultural exchange
B. Unsustainable tourism
C. Tourism and economy
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
Every March, the country celebrates the achievements of women in American history. Even
though these achievements go back a long way, most schools didn’t start paying attention to
women pioneers and their achievements until recently. How did this change come about? The
answer lies in the history books, of course!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is born
On March 19,1911, a German woman named Klara Zetkin organized the very first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At first, this yearly event gave attention to peace (in an effort to end
World War I ) as well as women’s rights. Over the years, however, interest in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reduced until the 1960s, when the women’s movement caused women to think why
they weren’t included in the history books.
National Women’s History Week is celebrated
In 1978, Women’s History Week was started to encourage the teaching of women’s history.
School officials picked the week of March 8 to include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It was so
science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hese fields have been traditionally controlled by men.
68.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A. Women’s rights were not recognized until the 1960s.
B. Most women we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y books.
C. Women tried to prevent World War I from breaking out.
D.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was celebrated on March 19.
69. Women’s History Week was expanded to a month _______.
A. to encourage women to be teachers.
B. with the efforts of a group of women
C. to discover the important events of the women’s movement
D. after years of discussion among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last paragraph?
A. First women’s history museum opens its door.
B. A program is started by the women’s history museum
C. 3,000 amazing American women’s achievements are celebrated
D. Women begin to work in the fields that have been controlled by men.
第二節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人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
項。(涂卡請注意:E 涂 AB;F 涂 AC;G 涂 AD)
Cuzco was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Inca Empire (印加帝國) in South America which began in the
1300s. At its peak (頂峰) it had 12 million people. Peru, Ecuador, parts of Chile, Bolivia, and
Argentina made up the empire. _____71____ Inca roads spread from the city like spokes (車輪輻條)
on a wheel. They went to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empire and brought the empire’s treasure of silver
and gold into Cuzco.
高一上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第 5 頁 (共 6 頁)
Cuzco had palaces, temples and government buildings. ___72_____ Inca designers planned
these buildings. First they made models. Then workers dug huge stones from the ground. Next
skilled stonemen cut and fit the blocks together. They shaped each stone with special tools.

82. 于是我告訴她,湄公河的源頭在青海省。她給了我一個堅定的眼神---這種眼神表明她是不會
改變主意的。
So I told her that the ②______of the Mekong is in Qinghai Province. She gave me a ③
Thousands of workers pulled the blocks into place. ___73___ The workers moved the blocks with
_______
_______ —the kind that said she would not change her mind.
ropes and wooden rollers. To get heavy stones to the top of high walls, workers dragged them up
earth ramps (斜坡彎道). They made the stone blocks smooth so that they fit together perfectly.
There were no gaps or spaces. _____74____.
The Spaniards destroyed much of Cuzco in 1533. They built a new Spanish city on top of the
old one. Some of their buildings have the old Inca buildings as their foundations. Sometimes they
used Inca’s stones to build new buildings. ______75___ The empire is gone now, but Incan skill and
wealth remain.
83. 水、電和食物都很難弄到。人們開始納悶,這場災難還會持續多久。
Water, food, and electricity were ④_______ ______ _______. People began to ⑤________
how long the disaster would last.
第三節 短文改錯(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10 分)(見答案頁)
第四節 書面表達(滿分 25 分)
假設你是李華,今天你所在的學校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地震逃生演習。 英語老師要求你們用
英語寫一篇日記, 記錄演習的經過,并談談自己參加這項活動的體會。 主要內容如下:
A. They used Inca’s gold and silver to decorate their churches.
B. Stone blocks weighed as much as 20 tons.
C. They city of Cuzco was the center.
D. The most important buildings were made from fine stonework.
E. People in South America built a lot of roads.
F. Only a line showed where the blocks were joined.
G. The stonemen worked with the stone blocks very hard.

第二卷(共 45 分)(請把答案寫在答案頁上)

注意:1.
2.

詞數 100 詞左右;
日記的開頭已給出,但不計入總詞數;
第一節
單詞拼寫(共 5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5 分)
3.
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
根據下列句子所給漢語意思,寫出空缺處各單詞的正確形式。
4.
參考詞匯: 演習 drill (n.); 警報 alarm; 突發事件 emergency
76. We were eventually __________(營救)by helicopter.
77. She shows a very negative _________(態度) to her work.
78. Don’t you believe in __________(平等) between men and women.
79. It was a prison from which no one could__________ (逃走).
80. I was so tired I went _________ (直接)to bed.
第二節 完成句子(共 5 分)(每空一詞)
81. 盡管她對去某些地方的最佳路線并不清楚,她卻堅持要自己把這次旅游安排得盡善盡美。
Although she didn’t know the best way of getting to places, she insisted that she ①_______the
trip properly.
高一上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第 6 頁 (共 6 頁)

衡水中學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英語試卷參考答案

聽力:1-20
單選:21-35
完形:36-55

CABAC
DACDA
CACDA

BACBB
CBCAA
BDABC

CBCCC
ABBCB
ADBAC

BCCCA
BDCAD
閱讀:56-59:
ABBC 60- 63 : CDAC
64-67: CCBB
68-70: DBA 71-75: CDBFA
II 卷
第一節
單詞拼寫
76. rescued
77. attitude 78. equality 79. escape
80. straight
第二節 完成句子
① organize ② source ③ determined look ④ hard to get ⑤ wonder
第三節 短文改錯
1. shoe- shoes
6. particular-particularly
2. gift 前加 a
7. it-them
3. had-have
8. won- win
4. that – which
9. are- is
5. 去掉 of
10. liked- like
第四節 書面表達
August 2 nd, 2012 Sunny
An earthquake drill was held in our school this afternoon. After we had two classes, our teacher gave
us some instructions on what to do during the drill.
When the alarm rang, all of us students hid ourselves in safe places, such as under the desks. As soon
as the alarm ended, we followed the teacher and went downstairs one by one. We finally got together on the
playground.
Through the drill, I have learned how to escape in an emergency. I think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main calm and know what to do when a disaster strikes. All in all, this drill is of great help to us students.
高一英語期中試題答案

2012—2013 學年度第一學期

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化學

試題答案

1-10:B
11-20:D
21-30:C

D
B
C

C
B
C

A
B
A

C
D
D

B
D
B

A
C
B

D
B
A

B
D
D

A
A
D

31、(每空 1 分,共 5 分)

(1)Ⅰ

H2SO4
- 2+
32、(每空 2 分,共 8 分)⑴ 2
- +
⑵鹽酸、氯化鐵、氯化銅等
- +
0.1

33、(前 3 空每空 1 分,后面兩個空每空 2 分,共 7 分)
C.Ca(OH)2(石灰乳) D.CaCl2·6H2O, E.CaCl2,
+ +
Ca(OH)2+CO2= CaCO3+H2O
34、(每空 2 分,共 14 分)(1)NaCl 、無 (2)MgCO3 、 AgNO3 (3)無 CuSO4
(4)Ba(NO3)2
35.(10 分)
(1)大
(2)吸收空氣中的 CO2
(3)偏高
(4)把反應產生的 CO2 全部導入 U 型管中

(5)
106(d?? b)
44a

?100%
36、(共 6 分)
(1)6 種(2 分),(2) NaHCO 3 、 MgCO 3 (1 分); KHCO 3、CaCO 3 (1 分)

化學卷答案 第1頁(共2頁)

化學卷答案 第2頁(共2頁)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A.??1, 2?

B.?? 2,3?

C.??3, 4?

D.??5, 6?
高一年級數學試卷
?2? x??1 x?? 0
x2 x?? 0

,若 f (x0 )?? 1,則 x0 的取值范圍是

( )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
A. (???,??1 )
( 1,??? )
B. (? 1 ,??? )
C. (???,??2 )
( 0?,?? ) D. (? 1 , 1 )
填涂在答題卡上)
1.若以集合??a, b, c, d?的四個元素為邊長構成一個四邊形,則這個四邊形可能是(



10.如圖所示,液體從一圓錐形漏斗漏入一圓柱形桶中,開始時,漏斗盛滿液體,經過 3 分鐘漏完.已
知圓柱中液面上升的速度是一個常量, 是圓錐形漏斗中液面下降的距離,則 H 與下降時間(分)
A.梯形
B.平行四邊形
C.菱形
D.矩形
的函數關系表示的圖象只可能是
(
)
2.設集合 A={1,2}, B={0,1},定義運算 A※B={z|z=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則
集合 A※B 的子集個數為
(
)
A.1
B.2
C.3
D.4
3.已知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錯誤!不能通
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則 m、n、p 的大小關系 (
)

A.

B.

C.

D.
A.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B.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C.錯誤!
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D.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x

11.已知函數 f ( x)??
A. (1, 3)

x

1 2

B. (1, 2) (2,3) C.[1, 3] D.??1, 2??? 2,3?

A.1

1 x??1
2

1
2 2
? 1的圖象如何變換能得到函數 y?? 2?x 的圖象

D.-1
( )
12.已知 y?? loga x ,當 x???3,???? 時,總有 y >1,則實數 a 的范圍是( )
? 1???????????? 1?????????????
? B.??a
? 2???????????? 2?????????????
A.向右移一個單位,再向上移一個單位
C.向右移一個單位,再向下移一個單位
B。向左移一個單位,再向上移一個單位
D。向左移一個單位,再向下移一個單位
? 1??
? 3??
? 1?????????????
D.??a
? 3?????????????
6.函數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的圖像與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圖像關
二、填空題(每題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答題紙上)
于直線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對稱,則的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的單
13.函數 y?? loga (x??1)?? 2 的圖象過定點
。
增區間為(
)
14 計算 log2 25?? log3 4?? log5 9 =


A.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C.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B.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D.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2

.
7.某商品零售價今年比去年上漲 25%,欲控制明年比去年只上漲 10%,則明年比今年降價( )
16.設集合 A=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B=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函
A.15%
B.10%
C.12%
D.50%
數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若錯誤!不能通
8.函數 f (x)?? log3 x?? 2x?? 8的零點位于區間
高一數學第一學期期中試題第1頁(共 4 頁)




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且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
創建對象。A,則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高一數學第一學期期中試題第2頁(共 4 頁)
(2)如果 2014 年大氣中的 CO2 體積分數比 2009 年增加了 16 個可比單位,請問用以上哪個函數
作為模擬函數較好?并說明理由。

三、解答題(共 70 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本小題 10 分)

20. (本小題 12 分)
已知二次函數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滿足條件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
象。,及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已 知 函 數 f ( x)??
x?? 3??
1
7?? x
的 定 義 域 為 集 合
A , 集 合
(1)求函數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的解析式;
B????x?? Z | 2?? x?? 10?,C????x?? R | x?? a或x?? a?? 1?。
(2)在區間[-1,1]上,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的圖像恒在錯誤!不能通過編輯

(1)求集合 A 和

;
域代碼創建對象。的圖像上方,試確定實數 m 的取值范圍;

(2)若



求實數 a 的取值范圍

18. (本小題 12 分)
已知函數 f (x)?? loga (1? x)?? loga (3?? x) (a?? 0 且 a?? 1) 。
(1)求函數 f ( x) 的定義域;
(2)若函數 f ( x) 的最小值為??2 ,求實數 a 的值。
19.(本小題 12 分)
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向政府提供的一項報告指出:全球氣候逐年變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類在能
源利用與森林砍伐中使 CO2體積分數增加。據測,2010 年、2011 年、2012 年大氣中的 CO2 體積分
數分別比 2009 年增加了 1 個可比單位、3 個可比單位、6 個可比單位。若用一個函數模擬 21 世
紀 10 年代中每年 CO2 體積分數增加的可比單位數 y 與年份增加數 x (即當年數與 2009 的差)的
2

21. (本小題 12 分)
x ax x
(1)求實數 a 的值;
(2)若 ma?? 1,求 g (m) 的值;
(3)求 g ( x) 在[?2,0]上的值域。
22. (本小題 12 分)
2
1
2
(1)求 f (1) 的值及 f ( x) 的解析式;

g(x)?? ab x?? c (其中 a, b, c 為常數,且 b?? 0, b?? 1),

2
(1)根據題中的數據,求 f ( x) 和 g ( x) 的解析式;

高一數學第一學期期中試題第3頁(共 4 頁)

高一數學第一學期期中試題第4頁(共 4 頁)
(3)求最大值 m(m?? 1) ,使得存在 t?? R ,只要 x??[1, m],就有 f (x?? t)?? x 。

高一數學第一學期期中試題第5頁(共 4 頁)

高一數學第一學期期中試題第6頁(共 4 頁)

高一數學期中考試答案
1-12 ADCBC DCCAB BD
9
13.(2,2) 14.8 16.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8
解析: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即錯誤!
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所以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當 a?? 1時,則當 x?? 1時, f ( x) 有最大值 log a 4 , f ( x) 無最小值,
此時 a 無解……………………(11 分),
1
。……………………(12 分)
2
? p?? q?? r?? 1???? ab?? c?? 1
?
3
即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即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所以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即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解得: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又由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所以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 1
解得:??

2
? r?? 0
? 8
和??

2
?c????3


17.(本題滿分 10 分)

?x?? 3?? 0
?7?? x?? 0
1 2 1 8 3
2 2 3 2
(2)∵ f (5)?? 15, g(5)?? 17.25 ,……………(10 分)
?x?? 3
?x?? 7
CU A????x x?? 3或x?? 7?

……3 分

x 作為模擬函數較好………(12 分)
2 2
20. 解:(1)令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二次函數圖像的對稱軸為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B ? ?3,4,5,6,7,8,9?……5 分
(C R A)?? B =??7,8,9? ………………6 分
∴可令二次函數的解析式為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由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
∴二次函數的解析式為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6 分

(2)?

?a?? 3
∴??

所以 3?? a?? 6 ……………………10 分

(2)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在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上恒成立
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在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上恒成立
令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則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在錯誤!不能

18. 解:(1)∵??????????1?? x?? 3…(3 分)∴函數 f ( x) 的定義域為 (?1,3) …(4 分)。
?3?? x?? 0
2 2
當 0?? a?? 1時,則當 x?? 1時, f ( x) 有最小值 log a 4 ,
?2 1
……………………(10 分)
2

1
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上單調遞減
∴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12 分)
21、解:(1)∵ f (a?? 2)?? 18 ,∴ 3a?2?? 18?? 3a?? 2 ,∴ a?? log3 2 ……(4 分);
m
am m
ax x x x x 1
4
1 1
2 4

,當 t??

1
2

時, ymax??

1
4

,當 t?? 1時, ymin?? 0 ,……(11 分)

∴ m 的最大值為 9 .……………(12 分)
1
∴ g ( x) 的值域為 [0, ] ……(12 分)
4
1 1 2
2 2
即 f (1)?? 1……………(2 分)
∵ f (x?? 4)?? f (2?? x) ,∴函數圖象關于直線 x????1對稱,
b
2a
∵ f (1)?? 1,∴ a?? b?? c?? 1
又∵ f ( x) 在 R 上的最小值為 0 ,∴ f (?1)?? 0 ,即 a?? b?? c?? 0,……………(5 分)
2
???????????????????????????????
??t???? x?? 2 x??1??????????????????t?? (? x?? 2 x??1)min
∵ y????x?? 2 x??1在 [1, m] 上遞減,∴ (?x?? 2 x??1)max????4 ,
2 2 2
∴ m?? 9 ,∴ m 的最大值為 9 .

2

? b?? 2a
由???a?? b?? c?? 1 解得
?a?? b?? c?? 0

? 1
?
?? 2

,∴ f ( x)??

1 2 1 1
4 2 4

2
1
4

[x2?? 2(2k 2??1)x??1] ,
2
2 2
∴ k 的取值范圍是 k?? 1或 k????1或 k?? 0 。……………(9 分)
(3)∵當 x??[1, m]時, f (x?? t)?? x 恒成立,∴ f (1? t)?? 1且 f (m?? t)?? m,
2
2 2
解得1? t????4t?? m?? 1? t????4t ,……………(11 分)
∵??4?? t?? 0,∴ m?? 1? t????4t?? 1? (?4)????4(?4)?? 9 ,

當 t????4 時,對于任意 x??[1,9] ,恒有 f (x?? 4)?? x??

1 1
4 4

2

河北衡水中學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B.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或靜摩擦力,既可以充當動力也可以充當阻力
C.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壓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
高一年級
物理試卷
D.靜摩擦力的大小只能根據二力平衡條件確定
4.一枚火箭由地面豎直向上發射,其 v~t 圖象如圖所示,則(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共4頁,第Ⅱ卷共2頁。共
110分。考試時間110分鐘。
A. 火箭在 t2~t3 時間內向下運動
B. 火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為 4v1t1

卷Ⅰ(選擇題

共 60 分)

1
2
注意事項:1.答卷Ⅰ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答卷Ⅰ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D.火箭運動過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大小為

v 2
t 3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至少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
號填涂在答題卡上,全部選對的4分,有漏選的得2分,有錯選的得0分)
5.一個小石子從離地某一高度處由靜止自由落下,某攝影愛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軌跡 AB.
該愛好者用直尺量出軌跡的長度,如圖 2 所示.已知曝光時間為

1.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當飛機離地某一高度靜止于空中時,運動員離開飛機自由下落,運
1
1000

s,則小石子出發點離 A 點約為(

)
2
A.6.5 m
B.10 m
一秒內(
)
C.20 m
D.45 m
A.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 5m/s
B.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 0.2 倍
C.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 5m/s
6.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 A、
B 的速度圖象如圖實線所示。在 0-t0 時間內,下列說法中正確
D.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 10m/s
的是(
)
A.A 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速度不斷增大。
2.關于物體重心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B 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速度不斷減小

A.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C.A、B 物體的位移都不斷增大
B.形狀規則且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C.物體的重心有可能不在物體上,而在物體的外部空間

D.A、B 兩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
(v1?? v2 )
2
D.薄板狀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來確定
7.如圖所示,A、B 是兩個相同的輕彈簧,原長都是 10 cm,勁度系數 k=500 N/m,
如果圖中懸掛的兩個物體質量均為 m,現測得兩個彈簧的總長為 26 cm.g 取 10 N/kg,

3.關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則(
)
A.滑動摩擦是在物體運動時才可以產生的,而靜摩擦是在靜止時產生的.
A.m=3 kg
B.m=2 kg
C.m=1.5 kg
D.m=1 kg
物理試題 第1頁(共6頁)
物理試題 第2頁(共6頁)
8.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分力,下列情況中,不能使力的分解結果一定唯一的有 (
A.已知兩個分力的方向



13.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著一豎直立柱, 某人通過柱頂的光滑定滑輪將1000N的重物拉住(不
計繩的質量).已知人拉著的一端,繩與水平地面夾角為30°,則滑輪所受
B.已知兩個分力的大小
繩的壓力大小為(
)
C.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個分力的方向
D.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9.如圖所示,物體 B 的上表面水平,A、B 相對于斜面 C 靜止,當斜面 C 受到水平力 F 向左勻速運

A.2000N  B.1000 3N   C.1000N  D.500 3N
14.如圖所示,一物塊置于水平地面上.當用與水平方向成 60°角的力 F1 拉物塊時,物塊做勻速直
線運動;當改用與水平方向成 30°角的力 F2 推物塊時,物塊仍做勻速直線運動.若 F1 和 F2 的大小
動的過程中( )
A.物體 A 受到的彈力是由于 A 的形變而產生的
相等,則物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
B.物體 B 一定受到 4 個力的作用
C.物體 C 對物體 B 的作用力豎直向上

A. 3??1

B.2?? 3
D.物體 C 和物體 B 之間可能沒有摩擦力

C.
3 1
2 2
D.1??
3
2

10.如圖所示,用輕繩將小球懸于 O 點,力 F 拉住小球使懸線偏離豎直方向 60°角,小球處于平
衡狀態,要使 F 有最小值,F 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是

15.如圖所示, m A ﹥

m B ,設地面對 A 的支持為 FN ,繩子
對 A 的拉力為 F1,地面對 A 的摩擦力為 F2。若水平方

A.90°
C.30°

B.60°
D.0°
向用力 F 拉向右拉 A 使 B 勻速上升,則
FN 增大,F2 增大,F1 大小不變
A.
(
)

B.

FN 增大,F2 減小,F1 增大
11. 如圖所示, 質量為 m 的木箱在與水平面成 θ 角的推力 F 作用下, 在水
平地面上勻速滑行, 已知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μ , 那么物體受到

C.

FN 減小,F2 減小,F1 增大
的摩擦力大小為(
)

D.
FN 增大,F2 減小,F1 大小不變
A. Fcosθ
B. μ (mg+Fsinθ)
C. μmg
D. μ (mg+Fcosθ)

12.如圖所示,疊放在水平地面的兩個物體 a 和 b 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物體 a 和物體 b 仍處于靜
止狀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 b 受到四個力的作用,其中有兩個彈力
B.物體 b 受到五個力的作用,兩物體間沒有摩擦力
C. 物體 a 受到四個力的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
D.物體 a 只受重力和物體 b 的支持力的作用,二者大小相等
物理試題 第3頁(共6頁)
物理試題 第4頁(共6頁)
卷Ⅱ(非選擇題

共 50 分)

(1)試作出運動員運動的 v-t 圖象;
注意事項:1.答卷Ⅱ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在答卷紙密封線內規定的地方。
2.答卷Ⅱ時用蘭黑色鋼筆或圓珠筆直接填寫在答卷紙規定的地方。
二、填空題(每題空 2 分,共 10 分)
16.如圖所示是在做《探究: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的實驗中,某同學得到一條紙帶.實驗
使用的是電火花式打點記時
器。取計數點 A、B、C、D、E、
F、G.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
有 4 個實驗點(圖中未畫出),
用刻度尺測量出各相鄰計數點間的距離分別為 AB=1.50cm,BC=3.90 cm,CD=6.20 cm,DE=8.60 cm,
EF=11.00 cm,
(2)求減速下降時的加速度;
(3)求跳傘員離開直升飛機時距地面的高度.
21.(10 分)2010 年冰島火山噴發,火山灰塵給歐洲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假設一灰塵顆
粒開始以 4 m/s2 的加速度從地面豎直上升,10 s 末,忽然失去所有向上的推動力,灰塵顆粒只在
重力作用下運動,則該顆粒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多高處?此顆粒失去推動力后經多長時間落回地
面?(g 取 10 m/s2)
22.(10 分).經檢測汽車 A 的制動性能:以標準速度 20m/s 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制動后 40s 停
下來.現 A 在平直公路上以 20m/s 的速度行駛發現前方 180m 處有一貨車 B 以 6m/s 的速度同
(1)打紙帶上 D 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 VD =
m/s ;
向勻速行駛,司機立即制動,是否發生撞車事故?
(2) 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a =
2
(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17.在探究力的合成法則時,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 板上,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
一確定位置拉到某一確定的 O 點,以下操作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同一次試驗過程中,O 點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要調節另一彈簧秤拉力。
D.實驗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 O 點時,兩彈簧秤之間的夾角應為 90°,以便計算出合力的
大小
18. 以 8m/s 的速度行駛的小汽車,緊急剎車后的加速度大小為 6m/s2,則剎車后 4s 內的位移為
m,
19.把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力 F1 和 F2,已知合力 F=40N ,分力 F1 與合力 F 夾角為 30°。若 F2 取某一
數值,可使 F1 有兩個大小不同的數值,則 F2 的取值范圍是
三.計算題:(計算題要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解題過程,只寫出結果,沒有過程不能得分)
20.(8 分)跳傘運動員離開直升飛機后先做 4s 自由落體運動,后張開降落傘勻速下降 4s,最后再
2
物理試題 第5頁(共6頁)

23.(12 分)在圖中所示的裝置中,斜面傾角α=37°,A 的質量是 m1=10kg,A 與 B 之間的動摩
擦因數為μ1=0.1,B 的質量為 m2=20kg,B 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2,為使 B 沿斜面向上
勻速運動,應當用多大的力 F 沿斜面方向向下拉 A?
(g 取 10m/s2,sin37°=0.6,Cos37°=0.8)
物理試題 第6頁(共6頁)

河北衡水中學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v1
g

高一年級
1.CD 2.BCD 3.B 4.B

物理試卷
5.C 6.ABC 7.D

參考答案
8.BC 9.BC 10.C

11.AB

12.BD
自由下落階段:H1+H2= gt3
1+H2
g
所以,此顆粒距地面最大高度
`13.B 14.B 15.A
16.0.74 2.4
17.B
18. 16/3
Hmax=H1+H2=280 m
顆粒從失去推動力到落地的總時間
t=t2+t3=11.48 s
19. 20N22.
對 A 車
0=vA+at1
a=-0.5m/s
2
20. ⑴(3 分)
v/ms-1
A 車速度達到 vB 時
所需 時間 t2
2 2
vB=vA+at2
xA=364m
t2=28s

40
2
此時 B 車前進
23(12 分)
對 A:F-m1gsinα-f1-T=0
xB=vBt2=168m
xB+x0=348m
∴會撞車

O

4

8

27

t/s

N1-m1gcosα=0
⑵設:運動員自由落體歷時 t1,勻速運動歷時 t2,減速運動歷時 t3, 4s 末的速度為 vm,
著地速度為 v=2m/s,則:
vm=gt1=40m/s

f1=μ1 N1
對 B:T-m2gsinα-f1-f2=0

∴ a??
v?? vm
t 3

?
2?? 40
19

???2m / s 2

N2-m2gcosα-N1=0
2
F2=μ2 N2

⑶跳傘員離開飛機時的高度: H??

vm
2

v?? v
2

t3?? 639(m) (3 分)

得 F=124N
21 解:答案
280 m 11.48 s
解析
向上加速階段
1 2 1 2
2 2
失去向上的推動力時,灰塵顆粒的速度大小為:
v1=a1t1=4×10 m/s=40 m/s
此后,灰塵顆粒做豎直上拋運動.
2
2g

河北衡水中學 2012—2013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4. (原創)噬菌體、大腸桿菌、青霉菌、顫藻和人體等的統一性體現在( )
①都有相似的基本結構細胞膜、細胞質 ②遺傳物質都是 DNA ③都有核糖體 ④都營異養生活

高一年級生物試卷
本試卷分Ⅰ卷(選擇題)和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 12 頁。其中第Ⅰ卷共45分,第Ⅱ卷共45
分,滿分共9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Ⅰ卷(選擇題 共 445 分)
注意事項:1.答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A.①③ B.①②③ C.②


D.①②③④
2.將Ⅰ卷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Ⅱ卷答案填寫在答題紙上。
6.如下圖是由 3 個圓構成的類別關系圖,其中Ⅰ為大圓,Ⅱ和Ⅲ分別為大圓之內的小圓。下列符
3.考試結束,將答題紙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4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
號填涂在答題卡上)
合這種類別關系的是
A.
B.
(
)
1.(原創)人體的一塊骨骼肌和一只西瓜都屬于器官,是因為二者(
)
C.Ⅰ固醇、Ⅱ膽固醇、Ⅲ維生素 D
A 均由不同細胞構成
B 均由細胞構成
D.Ⅰ蛋白質、Ⅱ酶、Ⅲ激素
C 均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構成
D 功能相同
7.(原創)下列有關生物實驗,操作順序不正確的是(
)
2.若以圖甲代表與生命系統相關概念的范圍,其中正確的是(
)
A.用花生種子進行脂肪的檢測和觀察實驗:取材→切片→制片→染色→洗去浮色→觀察
B.用豆漿進行蛋白質的檢測和觀察實驗:取樣→先加斐林試劑 A 液→再加斐林試劑 B 液

c
b
a
→水浴加熱→觀察顏色變化
C.觀察 DNA 和 RNA 在細胞中的分布:制片并烘干→水解→沖洗涂片→染色→觀察


D.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制備紅細胞稀釋液→制片→觀察→引流蒸餾水→持續觀察紅細
胞的變化
8.生物大分子在生物體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學性質,使它能夠通過化學

3. (原創)觀察玻片標本正確的顯微鏡操作步驟是 (


鍵連結成鏈狀或環狀,從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實可以說明(
)
①對光
②裝鏡頭
③取鏡放置
④升鏡筒
⑤降鏡筒
⑥將物象移至視野中央
①碳元素參與生物體內所有化合物的組成
⑦調細準焦螺 ⑧放玻片標本
⑨轉動轉換器
⑩調節光亮度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A.③②①⑧④⑤⑦⑥⑨⑩⑦
C.②③①⑤④⑦⑥⑧⑨⑩⑦
B.③②①⑧⑤④⑦⑥⑨⑩⑦
D.②③①④⑤⑧⑦⑥⑨⑩⑦
③碳元素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組成生物體內有機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高一生物期中試題 第1頁(共 12 頁)

高一生物期中試題 第2頁(共 12 頁)

9.(原創)下列屬于糖類相關功能的一組是(



17.(原創)下列有關實驗的目的、材料的選擇和所用試劑正確的一組是(


①催化淀粉的分解 ②生物體內的儲能物質 ③生物體主要的遺傳物質 ④生物體重要的能源物質
⑤減少人體內的熱量散失 ⑥構成細胞結構的重要物質
⑦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A.②④⑥
B. ①④⑥⑦
C.②④⑤⑦
D. ④⑥⑦
10.生物的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
)
A.DNA
B.RNA
C.DNA 和 RNA
D.DNA 或 RNA
11.由 1 分子磷酸、1 分子堿基和 1 分子化合物 a 構成了化合物 b,如下圖,則敘述正確的是(
)

18. 現有 900 個氨基酸,共有氨基 920 個,羧基 950 個,由它們合成的 5 條肽鏈中,肽鍵、氨基
A.若 m 為腺嘌呤,則 b 肯定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和羧基的數目分別是(
)
B.在禽流感病毒、幽門螺桿菌體內 b 均為 4 種
A.899、25、55
B.895、5、5
C.895、24、55
D.895、25、5 5
C.若 b 是構成噬菌體遺傳物質的單體,則 a 為脫氧核糖
19.大豆根尖細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堿基 A、G、C、T 的核苷酸種類數共有 (
)
D.若 a 為脫氧核糖,則由 b 構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 8 種
A. 7
B.5
C.
8
D.4
12.某植物組織細胞中,細胞質內含有的糖類和核酸主要是(
)
20.下面是某蛋白質的肽鏈結構示意圖(圖 1,其中數字為氨基酸序號)及部分肽鏈放大圖(圖 2),下
A.淀粉和 RNA
B.淀粉和 DNA
C.糖元和 RNA
D.糖元和 DNA
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13.下列哪組糖類物質分別對應(
)
① 存在于 RNA 中而不存在于 DNA 中的糖類
② 存在于細胞壁中而不存在于細胞膜中的糖類
③ 存在于動物細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細胞中的糖類
A.核糖、 纖維素、 糖元
C.核糖、 脫氧核糖、 乳糖
B.脫氧核糖、 核糖、 乳糖
D.脫氧核糖、 纖維素、 糖元
14.肽鍵中含有的元素種類有(
)

A.從圖 2 推知該肽鏈至少含有 2 個游離的氨基

B.圖 2 中含有的 R 基是①②④⑥⑧
A.1 種
B.2 種
C.3 種
D.4 種
C.高溫會導致圖示的結構③⑤⑦破壞
D. 該蛋白質中含有 1 條肽鏈 124 個肽鍵
15.用化學分析法測得某有機物的化學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
21.下列對細胞內自由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約占細胞內水分的 95.5%
C.能夠流動和易于蒸發
)
B.與蛋白質等物質相結合
D.在細胞中起溶劑作用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質
D.糖類
22. (原創)下列對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
16. 下面是關于脂質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
A.種子曬干前后,自由水的比例降低
A.磷脂由 C、H、O 三種元素組成,是構成液泡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能促進人和動物體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生殖細胞的形成
C.脂肪只存在于動物的脂肪細胞中,而其它部位和植物細胞中沒有
D.企鵝體內的脂肪有減少熱量散失,維持體溫恒定的作用
高一生物期中試題 第3頁(共 12 頁)
B.結合水只參與細胞結構構成,不參與物質運輸
C.烤干的種子不能萌發是因為自由水丟失嚴重
D.細胞中進行的所有化學反應都是在水環境進行的
高一生物期中試題 第4頁(共 12 頁)

2+ 2+

29.進行線粒體觀察和探究植物細胞的失水和吸水實驗時, 可選用的適宜材料分別是為(

)
是(
)
A.葉肉細胞
口腔上皮細胞
B. 口腔上皮細胞
葉肉細胞
A.構成細胞結構的成分之一
B.維護細胞的正常形態
C.豬的成熟紅細胞 口腔上皮細胞
D.葉肉細胞
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C.維持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4.對下列兩個表格分析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D.調節滲透壓和酸堿平衡

30.細胞內各細胞器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功能,對下圖結構①的敘述,正確的是
A.
(
)
B.
C.
D.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時,需用健那綠染色
31.不在內質網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
A.抗體
B.膽固醇
C.維生素 D
D.核酸

..
)

學科網
A.生物體的含水量與其生活環境密切相關
B.生物體內的水有兩種存在形式
A.核膜的有無
B.核糖體的有無
C.細胞壁的有無
D.葉綠體的有無

學科網
C.水是構成生物體最多的化合物
D. 人體中代謝旺盛的器官組織含水較多
33.右圖為葉綠體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25.所有的原核細胞都具有
(
)
A.1 具有選擇透過性功能;
A.核糖體和線粒體
C.內質網和中心體
26.下列關于細胞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細胞膜和核糖體
D.細胞膜和葉綠體

B.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2 上;
C.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只分布在 3 中;
D.它具有雙層膜。
A.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
34.葉綠體和線粒體在結構、功能和分布上的相同點是(
)
B.
C.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磷脂最豐富
①具有雙層膜
④內部含有酶
②都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
⑤含有 DNA
③都含有色素
D.癌細胞的惡性增殖和轉移與癌細胞膜成分的改變有關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
27.下列與右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35.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學成分的一組化學元素是(
)
A.圖中甲反映了細胞膜具有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
B.圖中乙細胞表示靶細胞
A. C、H、O、N
C. C、H、O、S、P
B. C、H、O、N、P
D. C、H、O、Mg、Fe
C.圖中 a 表示信號分子(如激素)
36.用測微尺測量某個洋蔥表皮細胞的長度時,下列目鏡和物鏡的組合中,視野內目鏡測微尺每小
D.右圖可以表示精、卵細胞進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格所代表的實際長度最小的是 (
)
28. 細胞之間依靠細胞膜進行信息交流,下列具體事例與之相符的是(
)
①目鏡 10x
②物鏡 10x
③目鏡 16x
④物鏡 40x
①激素與細胞膜表面受體結合 ②相鄰細胞的細胞膜接觸
③水分在細胞間運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④核酸不能通過細胞膜
⑤植物細胞的胞間連絲
⑥精子與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
37.高等植物細胞中,不含磷脂分子的結構是(
)
A.①②⑤⑥
B. ③⑤
C.①②③⑤
D. ③④
A. 中心體、核糖體
B.核糖體、染色體
C.溶酶體 、細胞壁
D.核仁、細胞質
高一生物期中試題 第5頁(共 12 頁)
高一生物期中試題 第6頁(共 12 頁)

38.下列關于染色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42.滲透裝置如圖所示,燒杯中盛放有蒸餾水,圖中豬膀胱膜允許單糖透過。倒置的長頸漏斗中先
A. 染色質只存在于真核細胞的細胞核內
B.染色質主要是指細胞核內容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C.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D.在分裂間期細胞核中,染色質呈細長的絲狀,當細胞進入分裂期時,染色質細絲逐步螺旋化
裝入蔗糖溶液,一定時間后再加入蔗糖酶。理論分析該實驗過程中最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繼續上升,然后開始下降
C.加酶前后,在燒杯中都可以檢測出蔗糖
)
39.下列細胞核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D.加酶后,可以在燒杯中檢測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A. 細胞核是真核細胞遺傳物質最集中之處
43.下列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正確的是
(
)
B. 通過產生酶、激素等控制代謝
C. 核膜上的核孔是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的運輸通道
D. 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A.圖一說明細胞核控制細胞代謝

...
)
B.圖二說明細胞核控制細胞遺傳
C.圖二實驗缺乏對照
D.細胞的代謝和遺傳是細胞核和細胞質共同作用的結果

44. (原創)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是相互統一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性腺細胞和唾液腺細胞的內質網都較發達
B.心肌細胞比口腔上皮細胞的線粒體多


41.(原創)如圖所示為關于細胞結構的概念圖,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C.在鹽堿地生存的植物,其根尖成熟區細胞的細胞液濃度較高
D.口腔上皮細胞比唾液腺細胞的核仁大
A.該圖表示不夠完整,缺少細胞核等結構
45.下列關于生物膜系統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B.圖中 c 是指細胞膜,e 是指細胞質
C.圖中含有遺傳物質的是 g、h、b
D.圖中屬于生物膜系統的是 a、b、c、d
高一生物期中試題 第7頁(共 12 頁)
A.用胰蛋白酶處理生物膜不會改變其功能
B.細胞分泌過程中實現膜融合的基礎是膜的選擇透過性
C.相對于線粒體外膜而言,線粒體內膜上分布的蛋白種類與數量更多
D.相對于胰島細胞,心肌細胞中高爾基體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高一生物期中試題 第8頁(共 12 頁)
第Ⅱ卷

(3)圖中箭頭表示細胞中抗體產生的部分過程,則可以判斷結構[

]

是系統的邊界,
是動物細胞此結構中特有的組成成分。h 是__ _ _ _。
二、簡答題(45 分)
48. 改編。每空一分共 14 分)如圖所示為某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及某生命活動過程中生物膜
46.(改編 7 分)生物體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可表示如下:
(1)A 的功能的多樣性是由 A 的
的多樣性決定的。寫出各字母代表的物質的名稱
A2
、A3

(2)c 的名稱為______,C1 的名稱為________,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中 C1 分布在_
__。
面積變化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注:[
]填圖中的標號,
上填入相應的文字)
(3)如 b 是葡萄糖,則植物細胞中的 B 可能是______________。
47.(改編。每空 2 分,共 16 分)下圖是與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有關的概念圖,a—j 表示相關的膜結
構,請據圖回答問題:

(1)上圖是電子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構,其中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結構有細胞核及[

]
(2)圖中 A、B 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是[
]
,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 A
(3)為研究各種細胞器的成分和功能,需利用
方法將細胞器分離。
(4)圖中④所示的細胞器是
,它的主要成分是
和
。
(5)圖中⑩的功能是
(6)與根尖成熟區細胞相比,B 細胞所特有的結構是[

]
。
(7)衣藻與 B 細胞相比,還會含有
,其功能與
有關。

(1)圖中 a 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則 a 是_______,其膜結構的特點之一是上有______,
是大分子出入該結構的通道。
(2)b 是存在于大多數動植物細胞中的一種雙層膜結構,實驗觀察時可用活體染色劑___ 染
成 色,不宜選用下列 做實驗材料.
A.葉肉細胞 B.紅細胞 C.肺炎雙球菌 D.酵母菌
高一生物期中試題 第9頁(共 12 頁)
(8)說出在制備較純凈的細胞膜時,不宜選用 A 細胞的理由
3
3
是 (寫名稱)。
(10)結構①②中,能增加膜面積的結構分別是 。
高一生物期中試題 第10頁(共 12 頁)
49.(8 分)下圖 A 為二個滲透裝置,溶液 a、b 為等濃度的同種溶液,液體 c 為清水;圖 B 為“觀
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看到的紫色洋蔥表皮細胞。請回答:

(1) 一個成熟的植物細胞可看作一個封閉的滲透系統,因為圖 B 中的

相當于圖 A 中的 2
(半透膜),包含了
三部分。
相當于圖 A 中的 a 溶液,若圖
B 細胞是放在 0.3g/ml 的蔗糖溶液中,4 處的物質為
,這種物質能到達 4 處是因

。
(2)若把 0.3g/ml 的蔗糖溶液換為 0.3g/ml 的 KNO3 溶液,發生質壁分離后,不作任何處理質壁分
離自動復原了。這是因為 K+和 NO3-進入了細胞,導致
濃度變大,細胞又滲透吸水。
(3)若要探究溶液濃度對滲透作用的影響,則要調整圖 A 中的某一溶液濃度,調整后,a、b、c 三
種溶液濃度大小順序最好為:
,并根據所學知識,在坐標圖中用曲線表示
實驗過程裝置 1、裝置 2 的液面高度變化趨勢(二個滲透裝置的起始液面高度定為 0)。
用“
”實線表示裝置 1 的液面高度變化,用“
”實線表示裝置 2 的液面高度變化

高一生物期中試題 第11頁(共 12 頁)

高一生物期中試題 第12頁(共 12 頁)

高一生物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答案

1.CBBCD
26.BDABC

6.CBCAD
31.DBCDB

11.CAADC
36.DBBBD

16.DDDAA

21.BCCBB

41.CBDDB

46. (7 分)(1)結構

抗體

血紅蛋白

(2)核苷酸

脫氧核糖核酸(DNA)

細胞核、線粒體

(3)麥芽糖、淀粉、纖維素
47.(16 分)(1)細胞核 核孔

(2)(1%的)健那綠

藍綠

ABC

(3)j 細胞膜

膽固醇

高爾基體

48. (14 分)(1)①②③⑥(2)②④⑦⑨ 沒有細胞壁、葉綠體和大液泡 (3)差速離
心法

(4)核糖體 RNA

蛋白質(5)與某種 RNA 的形成和核糖體的合成有關

(6)①葉綠體

(7)中心體

細胞有絲分裂

(8)有細胞器膜和核膜的干擾
(9) 內質網、細胞膜、高爾基體(錯一個或順序不對不得分)

(10)類囊體(囊狀結構或基粒)
49. (8 分)(1) 原生質層

嵴(或內膜)
細胞膜、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細胞液

(0.3g/mL)蔗糖溶液

細胞壁是全透性的

(2) 細胞液
(3)

(4) a>b>c(或 b>a>c)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3.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高 一 年 級 語 文 試 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 10 頁。其中第Ⅰ卷共25分,第
Ⅱ卷共125分,滿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
2. 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 2B 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
A.教育部公布,“漢語能力測試”研制工作已經完成,計劃今年 10 月在上海、江蘇、云南、內蒙
古等地試點。
B.天安門廣場等七個紅色旅游景點是否收門票的問題,國家旅游局新聞發言人已在記者招待會上
予以否認。
C.考試所用的鉛筆、鋼筆、橡皮、圓規、直尺和準考證等文具,都應集中在一起,放入一個透明
的塑料袋中。
D.這家老字號食品廠規模不大,但從選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講究,生產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顧客
備受信賴。
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5.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 25分)
一、基礎知識(16分,每小題2分)
A.收集史料不容易,鑒定和運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國過去大部分史學家主要精力就用在這方面。
B.未來三年內,中國將建成四十二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轉變長期以來鐵路客貨混運的發展模
式,并帶動沿線區域的經濟快速發展。
C.改革開放 30 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得以順利
推進的保證,也是成敗的關鍵。
D.權威人士強調:國內接連發生特大煤礦爆炸事件,各級各類主管部門必須加強防范意識,盡
1.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量防止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A.他這人很有意思,喜則開懷大笑,怒則發上指冠,樂則得意而忘形。
5.下列是一組順序打亂了的句子,重組后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B.回憶起在監獄度過的那段崢嶸歲月,他不禁低下了頭,心中充滿了悔恨與愧疚。
C.他借了我的兩本名著,已經快滿一年了,久假不歸,我真拿他沒辦法。
D.近幾個月來,國家有關部門開始聯手,嚴厲打擊在金融市場上翻云覆雨的“資金販子”。
①按照巴甫洛夫學說的理論,睡眠是大腦皮層甚至某些低位部分的一種全面性的抑制。
②如果睡眠還較淺,大腦里的抑制過程還不全面徹底,剩下了某些興奮點繼續活動,夢境就會產生。
③夢是睡眠時產生的,熟睡卻不會做夢,所以夢是睡眠還較淺的產物。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④這種抑制過程很深很透,人的思維活動就停止了,外在一般強度的聲、色刺激也不能感知,這就
A.天宮一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向空間站時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
的事件,一套紀念郵票將呼之欲出。
B.許多經濟專家指出,皖江城市電子商務帶發展論壇不能只是坐而論道,“論”完了就走,而
是要通過論壇達成共識,搭建平臺,最終變成實體的項目。
C.記者了解到,除了這種納豆膠囊,先后有多種納豆產品在他們的小區里搞推銷,老人們紛紛
慷慨解囊。

⑥又由于大腦皮層大部分處于抑制狀態,而這些孤立的興奮點缺乏邏輯關系,這就構成了夢境的荒
⑦引起這些興奮點活動的因素,大多與從前感知過的刺激和痕跡作用有關,因而夢境是與 日常生
D.這本應是一場實力相當的比賽,然而北京國安足球隊經過 90 分鐘與對手的激戰,卻兵不血刃,
最終以 3:0 取得勝利。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 第1頁(共 8 頁)

A.③①④⑦⑥②⑤
C.②①④③⑤⑥⑦

B.⑤③①④②⑦⑥
D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 第2頁(共 8 頁)
6.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讓,謙讓)
B.沛公已去,間至軍中(間,從小路)
C.大王來何操 (操,拿,攜帶)
D.再拜奉大將軍足下(再拜,第二次拜)
皦將。”遷右領軍中郎將。
高宗幸萬年宮,山水暴至,夜突玄武門,宿衛皆散走,仁貴曰:“當天子緩急,安可懼死?”
遂登門大呼,以警宮內,帝遽出乘高。俄而水入帝寢,帝曰:“賴卿以免,始知有忠臣也。”賜以
御馬。
7.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全正確的一項是(
)。
顯慶三年,詔副程名振經略遼東,破高麗于貴端城,斬首三千級。又戰石城,有善射者,殺官
A.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把守)
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音 shù ,屢次,多次)
軍十余人,仁貴怒,單騎突擊,賊弓矢俱廢,遂生擒之。俄與辛文陵破契丹于黑山,執其王阿卜固
獻東都。仁貴提卒二千進攻扶余城,諸將以兵寡勸止。仁貴曰:“在善用,不在眾。”身帥士,殺
B.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通“座”)
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從小路)
萬余人,拔其城。扶余既降,它四十城相率送款,威震遼海。拜本衛大將軍,檢校安東都護。撫孤
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舍棄,丟下)
C.籍吏民,封府庫。(登記)
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距離)
D.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推辭)
君安與項伯有故?(舊交,老交情)
8.下列句子的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
A.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
譯文: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
存老,檢制盜賊,隨才任職,褒崇節義,士民樂業。
未幾,高麗余眾叛,起為雞林道總管。復坐事貶象州,會赦還。
帝思其功,乃召見曰:“疇歲萬年宮,微卿,我且為魚。破高麗,爾功居多。”于是拜瓜州長
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率兵擊突厥元珍于云州。突厥問曰:“唐將為誰?”曰:“薛
仁貴。”突厥曰:“吾聞薛將軍流象州死矣,安得復生?”仁貴脫兜鍪見之,突厥相視失色,下馬
羅拜,稍稍遁去。仁貴因進擊,大破之,斬首萬級,獲生口三萬,牛馬稱是。
永淳二年卒,年七十。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官給輿,護喪還鄉里。
①閫:統兵在外的將帥。
B.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9.下列各句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譯文:派遣將領把守邊關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的出入和意外的變故。
C.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譯文:做大的事情不必顧及細枝末節,行大禮不必講究小的謙讓。
D.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
A.帝遽出乘高
B.扶孤存老
C.當天子緩急,安可懼死
D.下馬羅拜,稍稍遁去
登上
撫恤
危急
稍微
譯文:想要叫張良和他一塊離開,說:“不要跟隨劉邦一塊送死。”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9-11題(9分,每小題3分)
薛禮,字仁貴,絳州龍門人。少貧賤,以田為業。天子自征遼東,求猛將。仁貴乃往見將軍張
士貴應募。至安地,會郎將劉君邛為賊所圍,仁貴馳救之,斬賊將,系首馬鞍,賊皆懾伏,由是知
名。
王師攻安市城,高麗莫離支遣將高延壽等率兵二十萬拒戰,倚山結屯,太宗命諸將分擊之。仁
貴恃驍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標顯,持戟,呼而馳,所向披靡;軍乘之,賊遂奔潰。帝望見,
10.以下語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薛仁貴“作戰勇猛”的一組是(
(1)仁貴馳救之,斬賊,系首馬鞍
(2)持戟,呼而馳,所向披靡
(3)遂登門大呼,以警宮內,帝遽出乘高
(4)又戰石城,有善射者,殺官軍十余人
(5)單騎突擊,賊弓矢俱廢,遂生擒之
(6)身帥士,殺萬余人,拔其城
)(3 分)
遣使馳問:“先鋒白衣者誰?”曰:“薛仁貴。”帝召見,嗟異,賜金帛、口馬甚眾,授游擊將軍,
A.(1)(2)(3)(4)
B.(1)(2)(5)(6)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 第3頁(共 8 頁)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 第4頁(共 8 頁)
C.(3)(4)(5)(6)

D.(1)(3)(5)(6)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概括和評價,不準確的一項是(
)(3 分)
注:①寫這首詩時,詩人正是四十歲,長安科考落第。②北闕:指帝宮。③青陽:指春天。
A.薛仁貴勇于力戰,長于用兵,戰功赫赫,為宋的強盛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B.薛仁貴征高麗,破契丹,屢戰屢勝,威震遼海;大破突厥,斬首萬余級。
C.薛仁貴不但勇猛異常,威震敵膽,從他任安東都護時實施的一系列措施看,他也有一定的理
政才能。
D.薛仁貴忠于職守,在山洪暴發時救了皇帝一命,受到嘉獎。
第Ⅱ卷(共 125 分)
14.這首詩是在詩人心情極端復雜的情況下寫出來的,請分點概括詩人在詩歌中表達的情感。
(5 分)
15.請簡要分析“松月夜窗虛”的妙處。(6 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 16--19 題。(24 分)
光明在低頭的一瞬
遲子建
注意:請將以下各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上相應位置。
三、翻譯和默寫(20 分)
12.翻譯文中加點的句子和課內的句子。(14 分)
(1)先鋒白衣者誰?(3 分)
譯文:
(2)會郎將劉君邛為賊所圍,仁貴馳救之。(4 分)
譯文:
(3)微卿,我且為魚。(3 分)
譯文: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4分)
譯文:
13.名句默寫(6分)
俄羅斯的教堂,與街頭隨處可見的人物雕像一樣多。雕像多是這個民族歷史中各個階層的偉
大人物。大理石、青銅、石膏雕刻的無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態,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質中如花朵
一樣綻放。至于這軀殼里的靈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與圣彼得堡那幾座著名的東正教堂,并沒有給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為它們太富麗
堂皇了。五彩壁龕中供奉的圣像無一不是鍍金的,圣經故事的壁畫絢麗得讓人眼暈,支撐教堂的柱
子也是描金鉤銀,充滿奢華之氣。宗教是樸素的,我總覺得教堂的氛圍與宗教精神有點兒相悖。
即使這樣,我還是在教堂中領略到了俗世中難以感受到的清涼與圣潔之氣。比如安靜地在圣
洗盆前排著長隊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臺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贊美詩的教士。但是這些感動與我在一
座小教堂中遇見的掃燭油的老婦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莫斯科的東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環繞的小城——弗拉基米爾,城邊有一座教堂,里
面有俄羅斯大畫師安德烈·魯勃廖夫的壁畫作品。我看過關于這位畫師的傳記電影,所以相逢他的
壁畫,有一種驚喜的感覺。教堂里參觀的人并不多,我仰著脖子,看安德烈·魯勃廖夫留在拱頂的
①慘象,
②沉默呵,沉默呵!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
,就在沉默中滅亡。
畫作。同樣是畫基督,他的用色是單純的,赭黃占據了大部分空間,仿佛又老又舊的夕照在彌漫。
人物的形態如刀削般直立,其莊嚴感一覽無余,是宗教類壁畫中的翹楚。我在心底慨嘆:畢竟是大
③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④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⑤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不可褻玩焉。
畫師啊,敢于用單一的色彩、簡約的線條來描繪人物。
透過這些畫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魯勃廖夫故鄉的泥土、樹木、河流、風雨雷電和那一縷縷炊煙,
沒有它們的滋養,是不可能有這種深沉樸素的藝術的。就在我收回目光,滿懷感慨低下頭來的一瞬,
⑥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我被另一幅畫面打動了:有一位裹著頭巾的老婦人,正在安靜地打掃著凝結在祭壇下面的燭油!
五、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后回答 14、15 題。(11 分)
她起碼有60歲了,她掃燭油時腰是佝僂的,直身的時候腰仍然是佝僂的,足見她承受了歲月

孟浩然
的滄桑和重負。她身穿灰藍色的長袍,戴藍色的暗花頭巾,一手握著把小鐵鏟,一手提著笤帚,腳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 第5頁(共 8 頁)
畔放著盛燭油的撮子,一絲不茍地打掃著燭油。她像是一個虔誠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窩深陷,臉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 第6頁(共 8 頁)
頰有兩道深深的半月形皺紋,微微抿著嘴,表情沉靜。教堂里偶爾有游客經過,她絕不張望一眼,
而是耐心細致地鏟著燭油,待它們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掃到鐵鏟里,倒在撮子中。她做這活
兒的時候是那么虔誠,手中的工具沒有發出一聲刺耳的響聲,她大概是怕驚擾了上帝吧——雖然說
幾個世紀以來,上帝不斷聽到刀戈相擊的聲音,聽到槍炮聲中貧民的哀號。
我悄悄地站在老婦人的側面,看著祭壇,看著祭壇下的她。以她的年齡,還在教堂里做著清
掃的事務,其家境大約是貧寒的。上帝只有一個,朝拜者卻有無數,所以祭壇上蠟炬無數。它們播
灑光明的時候,也在流淚。從祭壇上蜂飛蝶舞般飛濺下來的燭淚,最終凝結在一起,匯成一片,牛
乳般潤澤,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斷了的翅膀。老婦人打掃著的,既是人類祈禱的心聲,也是上
帝安撫塵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如果我是個畫家就好了,我會以油畫,展現在教堂中看到的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畫的上
部是安德烈·魯勃廖夫的壁畫,中部是祭壇和蠟燭,下部就是這個掃燭油的老婦人。如果列賓在世
就好了。這個善于描繪底層人苦難的偉大畫家,會把這個主題表達得深沉博大,畫面一定充滿了辛
酸而又喜悅的氣氛。
這樣一個掃燭油的老婦人,使弗拉基米爾之行變得有了意義。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曉,也永
遠不會像莫斯科街頭佇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樣,被人紀念著,拜謁著。但她的形象卻深深地鐫刻在
了我心中!鐫刻在心中的雕像,該是不會輕易消失的吧?
我非常喜歡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幾句詩,它們像星星一樣閃耀在結尾《最后的
幻象》中:
無比寬宏的天恩啊,由于你
我才膽敢長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
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盡!
那個掃燭油的老婦人,也許看到了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勞作是安然的。而我從她身上,
看到了另一種永恒的光明。
光明的獲得不是在仰望的時刻,而是于低頭的一瞬!
16.下列對本文有關內容和寫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文章開篇伊始,作者用生動的語言贊美了俄羅斯各式人物雕像栩栩如生,具有非凡的藝術
魅力:同時也委婉地批評了其膚淺和表面化,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巧妙地引出下文。
B.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幾座著名的東正教堂沒有給作者留下好印象,是為了反襯出弗拉基米爾
教堂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作者在描寫掃濁油的老婦人時采用了精雕細刻的工筆手法,從正面加以表現,突出了老婦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 第7頁(共 8 頁)

人樸素、虔誠的宗教情感。
D.安德烈·魯勃廖夫無論描摹故鄉的風景,還是描繪教堂壁畫中的基督都用單一的色彩和簡
約的線條來表現,這是他深沉樸素的藝術觀所決定的。
E.作者認為只有列賓才能把教堂中那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完美地再現出來,因為列賓的繪畫
在主題的博大深沉和畫面情感的豐富多彩上都要比魯勃廖夫更為出色。
17.寫一個卑微的老婦人,作者為什么從俄羅斯街頭的雕像和幾座著名的東正教堂寫起?(6分)
18.你如何理解文中所說的“清涼與圣潔之氣”?“排著長隊等待施洗的人”和“神情凝重的唱
贊美詩的教士”為什么會給予作者這種感受?請簡要分析。(6 分)
19.“光明的獲得不是在仰望的時刻,而是于低頭的一瞬!”在文中有哪些具體的含義?它在文章
結構上有什么作用?(8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10 分)
20.給下面一則新聞擬寫一個標題,不超過18字。(4分)
新華網日內瓦1月16日電: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16日宣布,該組織今年的年會將于
本月23日至27日在達沃斯舉行,年會的主題是“合作創新的力量”。
據世界經濟論壇官員介紹,確定這一主題是因為當今世界面臨的許多問題和挑戰必須通過合作
和創新才能得到解決,他們希望這一主題有助于與會者就全球關注的各種問題展開辯論。
據介紹,在“合作創新的力量”這一大主題之下,這次會議的議程又分為5個小主題,分別涉
及商業、經濟與金融、地緣政治、科技、價值觀與社會等方面。議程中涉及的具體問題包括全球關
注的金融市場動蕩、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氣候變化、能源形勢、食品供應安全等。
答:□□□□□□□□□□□□□□□□□□
21.仿照例句,不改變話題,再寫兩個句子,使之與原句構成排比。(6分)
例句:青春是一棵枝葉葳蕤的樹,她用綠色的光芒感染著一切生靈,使春天的景象綠意蔥蘢。
六、作文(60 分)
請以“又是秋風蕭瑟時”為題,寫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記敘文,要求有細節描寫。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 第8頁(共 8 頁)

2012~2013 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 一 年 級 語 文 試 卷 答 案
1.B.(A.發上指冠,頭發直豎,把帽子都頂起來了。形容極度憤怒。用在這里是對的。B. “崢嶸歲
月”指不平凡的歲月,褒義詞,與語境不符。 C.“久假不歸”,指長久借用,而不歸還。D.翻云覆
雨:形容人反復無常或慣于耍手段。)
2.B (A.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畫得逼真,似乎叫一聲就會從畫中走出來。泛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描
寫十分生動。誤當作“即將面世”。B. 坐而論道:坐下來談論各項事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
或者指口頭或理論的指導,而不必親力親為。 C. 慷慨解囊:指拿錢幫助別人。老人們拿出錢來,
是為了給自己買健康,對象用錯。D.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
上血。形容未經戰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不合語境。)
3. A(B 兩面對一面,C 多個概念并列失當,D 語序不當)
4.B(A.“這”指代不明;C.“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和后面的“成敗的關鍵”不能對應。D.應該是
“防止此類事件的再發生”。)
5. B.上述七句話都是關于夢的,可分為三類:⑤句是中心句;①②③④句是用來說明夢是如何產
生的;⑥⑦兩句是用來說明夢的特征的。第⑤句作為中心句,起到了總領全文的作用 ,故應排在
首位,再依照邏輯,①②③④句應排在第⑤句的后面,而其中第③句是關于夢的定義的解釋,故應
排在⑤句之后,又第①句中引進“巴甫洛夫學說”,顯然是在為后文的闡述埋下理論基礎,故應排
在③句之后,又第④句中的開頭一詞“這種抑制”顯然是復指第①句末尾的“抑制”一詞,故其應
在第①句之后,又第②句開頭“如果”一詞引出“淺睡生夢”顯然是針對第④句中“熟睡不會做
夢”而言的,故其應緊承第④句之后。第⑦句中“這些興奮點“顯然是第②句中“某些興奮點”的
復指,故應承第②句之后,第⑥句“又”表明是在解釋“夢”的第二個特征,顯然是承第⑦句,故
答案是 B。
6. 【答案】 D(再拜,拜兩次,是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
7. 答案:C
8. 答案:B
9.答案 D:漸漸的
10.答案 B:(3)非作戰勇猛;(4)不是薛仁貴的行為。
11.答案 A:應該是為唐的強盛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12.(1)率先沖進敵陣的穿白衣的人是誰?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答案 第1頁(共 4 頁)

(采分點:白衣 定語后置 判斷句各 1 分共 3 分)
(2)正遇上郎將劉君邛被當地武裝圍困,薛仁貴飛馬前去營救他。
(采分點:會 被動句 馳 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4 分)
(3)假如沒有你,我將成了魚。(采分點:微 且 為 各 1 分共 3 分)
(4)我死尚且不回避,一杯酒哪里能夠推辭?
(采分點:且 安 辭 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4 分)
譯文:
薛仁貴,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人,自幼貧寒,(長大)務農。唐太宗親征遼東(高麗),
思求猛將,薛仁貴就到將軍張士貴處應募。張士貴軍行至安地時,正遇上郎將劉君邛為當地武裝所
圍,薛仁貴飛馬前去營救,斬敵將,系其頭于馬鞍,余眾恐懼降伏,從此,薛仁貴名聞三軍。
唐高宗念及薛仁貴功勞而召見他,說:“以前在萬年宮,要沒有你我將成了魚。破高麗,你
的功勞多。”于是任用他為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兼代州都督,率軍前往云州(今山西大同市)
擊突厥。突厥人問道:“唐將是誰?”回答說:“薛仁貴”。突厥人道:“我聽說薛仁貴被流放象州死
了,怎么又活了?”薛仁貴摘下頭盔與之相見,突厥人你看我,我看你,大驚失色,下馬見禮,然
后逐漸退去。薛仁貴乘勢進擊,大破突厥,斬首萬余級,俘獲三萬人,及牛馬三萬頭。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答案 第2頁(共 4 頁)
薛仁貴于永淳二年(683 年)去世,終年 70 歲。死后,朝廷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
官府還特別造靈車,護喪還歸故里。
13.已使我目不忍視了;尤使我耳不忍聞。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
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只恐雙溪舴艋舟。
16. A C (解析:B 目的不是為了反襯弗拉基米爾教堂。D 項是“同樣是畫基督,他的用色是單
純的,赭黃占據了大部分空間,仿佛又老又舊的夕照在彌漫”一句,文中并未涉及其風景畫的色彩
和線條特點,而故鄉的風土人情只是滋養了他樸素深沉的情感和藝術觀。E.項因為列賓是一位“善
于描繪底層人苦難”的偉大畫家。作者并未對兩位畫家的高下作出明確評判。)
17. 街頭的偉人雕塑材質貴重、身份高貴,著名的教堂富麗堂皇、壁畫絢麗;與老婦人卑微的身
份,暗淡的衣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手法2分+分析2分)通過對比,引起讀者對神圣與卑微、崇高
與渺小、短暫與永恒的深深思考。(效果2分)
18. “清涼與圣潔之氣”指的是一種樸素、寧靜、神圣、純潔的情感氛圍。(意思對即可)(2 分)“排
著長隊等待施洗的人”表現了這些人對宗教的虔誠和敬畏,以及希望通過宗教凈化靈魂、禁欲向善
的愿望。(2 分)“神情凝重的唱著贊美詩 的教士”表現教士對上帝和宗教的虔誠,以及宗教賦予教
士的莊嚴、神圣之感。(2 分)
19. 解析:從文章中的兩句話“那個掃濁油的老婦人,也許看到了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勞作
是安然的”“而我從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種永恒的光明”來整合答案。
含義:一是指老婦人在低頭的勞作中真正感受到了上帝的仁愛、慈悲的關懷;(2分)二是指作
者在老婦人低頭的勞作中看到了人性隱忍、虔誠的光輝。(2分)(意思對即可)
作用:在文中起揭示主旨(2分)并升華主題的作用。(2分)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答案 第3頁(共 4 頁)

20. 【參考答案】世界經濟論壇公布今年達沃斯年會主題
【評分標準】下列內容要點,少一個扣1分:①世界經濟論壇②達沃斯[年會]③主題④今年[年
會]。語句不通順不給分。超過字數,每多2個字扣1分,扣完為止。)
21. 示例:
青春是一只羽翼豐滿的鳥,她用美麗的翅膀搏擊著萬里長空,使理想的光輝炫麗奪目。
青春是一支余韻不絕的歌,她以浪漫的情懷裝扮著萬象人生,使生活的情調五彩繽紛。
青春是一股奔涌不息的激流,她以澎湃的激情振奮著廣闊天地,使前進的腳步鏗鏘有力。
22.評分標準:略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答案 第4頁(共 4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新县| 稷山县| 巴中市| 榆中县| 阿克苏市| 肃南| 临邑县| 志丹县| 封丘县| 博湖县| 霍林郭勒市| 峨眉山市| 曲松县| 平武县| 樟树市| 佳木斯市| 安溪县| 嘉兴市| 稻城县| 晋江市| 舟曲县| 金乡县| 花莲市| 汶川县| 峨山| 全南县| 衡阳市| 永胜县| 贞丰县| 巴楚县| 重庆市| 兴仁县| 佛山市| 远安县| 兴城市| 临漳县| 原阳县| 屏边| 垦利县| 镇安县|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