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統編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4課德國—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確立日本—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20世紀20-30年代,意大利、德國和日本紛紛建立起法西斯政權。法西斯政權是怎樣建立的?它們對世界產生了哪些影響?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什么是“法西斯”?“法西斯 ”一詞源于古代羅馬。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最高行政長官有12個衛士相隨。他們手持束棒,束棒中間插著一把戰斧,象征著國家的最高權力。束棒用于實行笞刑,斧子用于執行死刑?!笆簟痹诠糯_馬人使用的拉丁語中,讀作“法西斯”。現在,法西斯成了恐怖、獨裁和戰爭的代名詞。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對外擴張材料一:巴黎和會藐視意大利的要求的做法則使民眾的不安更趨嚴重。鮮血和財富的支出似乎已是徒然的,由此導致的失望和受傷的自尊心造成了一種一觸即發的局面。——《全球通史》材料二:1916年,意大利全國各地舉行的罷工達1871次,參加者55.4萬人;1920年工人運動的聲勢更加浩大,全國舉行罷工2070次,參加者猛增至231.4萬人。——《世界金融五百年》工農運動高漲社會不滿思考:結合材料和課本,歸納意大利當時的社會背景。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對外擴張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初期,意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工農運動高漲,中央政府幾乎癱瘓。墨索里尼乘機組織法西斯黨。墨索里尼1922年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1.建立者:2.建立時間:3.建立標志:意大利法西斯政權意大利法西斯徽記 墨索里尼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對外擴張對內對外4.統治措施獨裁統治領土擴張1935年意大利發動了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爭,第二年(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亞。意大利在經濟大危機之前已經建立了法西斯政權,是最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國家。二、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材料一:“許多人從凡爾賽暴力和平的‘恥辱’中省悟出個人困境的原因,并把這種困境同民族不幸完全等同起來”—米勒.波特霍夫《德國社會民主黨簡史》材料二:“《凡爾賽和約》……使共同的恥辱和共同的仇恨深深切入了六千萬男女的心坎里……”——希特勒思考:材料中提到《凡爾賽和約》對德國有什么影響?民族的恥辱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對德國影響簡表項目 工業生產下降 農業產 量下降 對外貿 易縮減 失業人數 工人罷工(1931-1934年)德國 40% 30% 70% 超600萬 1000多次1919192319281932百百萬萬十萬千963萬10萬140萬納粹黨人數統計在1932年國會選舉中納粹黨成為第一大黨納粹黨黨員猛增贏得廣泛的支持1.背景:經濟大危機沉重打擊了德國;納粹黨乘機蠱惑宣傳,贏得廣泛支持。二、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開始掌握國家大權希特勒二、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2.建立者:3.建立時間:4.建立標志:5.影響: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的一個普通海關職員家庭。1919年,他加入德意志工人黨,該黨后改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即“納粹黨”1921年,希特勒成為納粹黨領袖。希特勒宣揚種族主義、民族沙文主義和復仇主義,攻擊馬克思主義。德國法西斯政權希特勒1933年希特勒任德國總理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材料:1938年11月9日深夜,納粹在全國范圍內掀起迫害猶太人的活動,無數商店被劫,櫥窗被砸,碎玻璃滿地,故名“水晶之夜”,20000余名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此后又有大批猶太人被驅逐出境。1942年1月開始對猶太人進行滅絕種族的屠殺,據不完全統計,約有600萬猶太人慘死在納粹屠刀下。——金重遠等著《世界現當代史》課本:希特勒上臺以后,納粹黨利用“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黨,逮捕和迫害大批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接著,納粹黨乘機解散了工會。法西斯政權為加強思想控制,還焚燒了大量的進步書籍。二、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思考:結合課本和材料,歸納希特勒的對內政策。①解散國會,禁止其他政黨活動,建立了法西斯專政。②法西斯政權加強思想控制,焚燒了大量進步書籍。③迫害、屠殺猶太人。獨裁統治二、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1938.3吞并奧地利① 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條約》② 1936年派兵進駐萊茵非軍事區③1938年吞并奧地利④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突襲波蘭1936占領萊茵非軍事區慕尼黑協定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結合示意圖,概括希特勒的對外政策。侵略擴張6.德國法西斯政權的執政策略對外侵略對內獨裁解散國會,建立了法西斯專政焚燒了大量進步書籍迫害、屠殺猶太人擴軍備戰,侵略擴張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義務兵役制建立龐大軍隊進駐萊茵非軍事區吞并奧地利吞并捷克建立法西斯專政二、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綏靖政策“我們對一個在強大鄰邦壓境下的小國,不論抱有多大同情,但總不能僅僅為了它們不顧一切地使整個不列顛帝國卷入一場戰爭。”“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我建議你們安心睡覺去吧 !”——1938年英國首相張伯倫的講話思考:面對德、意法西斯的對外擴張,英國是怎么做的?目的:希望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維護自己的利益。影響:法西斯國家氣焰囂張,加速了二戰的爆發二、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三、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br/>——田中奏折日本覬覦中國之心由來已久。1927年6月27日,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在東京主持召開東方會議,研究所謂的“對華積極政策”。會后的7月25日,田中義一將此會議的內容,以奏折的形式上呈給了當時的裕仁天皇,這就是后來惡名昭著的日本侵華綱領《田中奏折》的由來。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對日本影響簡表項目 工業生產下降 對外貿易縮減 失業人數 工人罷工日本 32.5% 50% 300萬 1931年2415次日本軍部是日本法西斯勢力的核心經濟大危機中,日本經濟受到重創。在國內外矛盾激化的形勢下,日本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組織。1.背景:①日本覬覦中國之心由來已久;②受經濟大危機的重創,日本內外矛盾激化,出現法西斯組織。三、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1931年 1932年3月 1932年5月 1936年 1937年九一八事變建立偽滿洲國法西斯分子刺殺了內閣首相,政黨內閣制結束,日 本開始向軍部獨裁政權過渡。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最終確立了軍部法西斯的統治地位。制定《國策基準》。“在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地位之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br/>——《國策基準》七七事變全面侵華三、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軍部法西斯勢力積極推動對外擴張2.建立者:3.建立時間:4.建立標志:5.影響:廣田弘毅1936年上臺組閣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日本法西斯政權意大利 德國 日本背景 建立時間標志 政黨或組織內外政策 影響勾結 一戰后經濟衰退、政局混亂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打擊1922年1933年1936年向羅馬進軍希特勒上臺廣田弘毅上臺組閣法西斯黨納粹黨軍部對內獨裁 對外擴張使世界局勢更緊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1937年建立軸心國集團知識總結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相同點:都是對內專制獨裁統治和對外侵略擴張。知識拓展德日:實施法西斯管理,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最終導致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如何應對美國:通過強化國家干預的方式減輕危機,緩和社會矛盾,遏制美國法西斯勢力。啟示:1.轉危為機,居安思危;2.國際經濟關系協調極為重要;3.適合國情的改革。板書設計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意大利德國日本一戰打擊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向羅馬進軍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對內:專制獨裁對外:侵略擴張二戰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二戰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謝謝觀看教學設計(2500字左右)教材:《世界歷史》(統編教材 九年級下冊)單元:第四單元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課題:第14課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一、教學分析(500字以內)1. 本課的單元地位分析本課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德、日兩國受到經濟大危機的影響,建立起法西斯政權。兩國的侵略擴張又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2. 課標與本課子目呈現方式分析課標要求了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納粹德國對外擴張;知道德國、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團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初期,意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意大利的法西斯黨徒在墨索里尼的領導下向羅馬進軍,建立起法西斯政權。1929年開始的經濟大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的政治危機。德國和日本的法西斯分子利用人們對現狀的不滿,興風作浪,建立起法西斯政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和亞洲戰爭策源地逐漸形成。法西斯國家極大的野心日本推行陸政策,不僅要呑并中國,還企圖稱霸世界;德國企圖重新瓜分世界;意大利企圖恢復羅馬帝國時期的疆域、地位和尊嚴。法西斯國家的對外侵略擴張,對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構成嚴重威脅。3. 本課教學內容的邏輯結構分析本課主要學習三部分內容: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對外擴張、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這三部分內容分別介紹了意大利、德國和日本這三個國家法西斯政權的建立過程和這三個國家的侵略擴張。二、教學目標(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設計 300字以內)1. 通過對“德、日法西斯專政建立的背景和經過”的思考,培養客觀、具體地分析和認識歷史問題的意識和能力。2. 通過史料分析,了解德、意、日法西斯政權的建立,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經過及它們各自的對外擴張的歷程。3.舉例說明法西斯的暴行,認識法西斯勢力的侵略擴張給世界造成的災難。4.認識到法西斯勢力的恐怖統治給世界和平造成的嚴重威脅,從而懂得世界和平來之不易,并立志當世界和平的使者。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00字以內)1. 重點:德國、日本法西斯專政的建立。2. 難點:經濟危機與法西斯政權建立的關系。五、教學過程(1600字左右)1. 新課導入。問題導入:20世紀20-30年代,意大利、德國和日本紛紛建立起法西斯政權。法西斯政權是怎樣建立的?它們對世界產生了哪些影響?視頻介紹法西斯政權,什么是法西斯?“法西斯 ”一詞源于古代羅馬。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最高行政長官有12個衛士相隨。他們手持束棒,束棒中間插著一把戰斧,象征著國家的最高權力。束棒用于實行笞刑,斧子用于執行死刑。“束棒”在古代羅馬人使用的拉丁語中,讀作“法西斯”。法西斯國家的特征:對內實行獨裁統治,對外不斷發動侵略戰爭。2. 正課講授。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對外擴張材料一:巴黎和會藐視意大利的要求的做法則使民眾的不安更趨嚴重。鮮血和財富的支出似乎已是徒然的,由此導致的失望和受傷的自尊心造成了一種一觸即發的局面。——《全球通史》材料二:1916年,意大利全國各地舉行的罷工達1871次,參加者55.4萬人;1920年工人運動的聲勢更加浩大,全國舉行罷工2 070次,參加者猛增至231.4萬人。——《世界金融五百年》結合材料提問:結合材料和課本,歸納意大利當時的社會背景。引導學生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初期,意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工農運動高漲,中央政府幾乎癱瘓。墨索里尼乘機組織法西斯黨。結合課本內容,讓學生歸納墨索里尼對內對外的統治措施。二、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材料一:“許多人從凡爾賽暴力和平的‘恥辱’中省悟出個人困境的原因,并把這種困境同民族不幸完全等同起來”—米勒.波特霍夫《德國社會民主黨簡史》材料二:“《凡爾賽和約》……使共同的恥辱和共同的仇恨深深切入了六千萬男女的心坎里……”——希特勒思考:材料中提到《凡爾賽和約》對德國有什么影響?進一步分析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對德國又有哪些影響?引導學生結合歸納經濟大危機沉重打擊了德國;納粹黨乘機蠱惑宣傳,贏得廣泛支持。通過對希特勒簡單的介紹,讓學生更了解納粹黨的實質。材料:1938年11月9日深夜,納粹在全國范圍內掀起迫害猶太人的活動,無數商店被劫,櫥窗被砸,碎玻璃滿地,故名“水晶之夜”,20000余名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此后又有大批猶太人被驅逐出境。1942年1月開始對猶太人進行滅絕種族的屠殺,據不完全統計,約有600萬猶太人慘死在納粹屠刀下。——金重遠等著《世界現當代史》結合課本和材料,歸納希特勒的對內政策。結合示意圖,概括希特勒的對外政策。知識拓展:20世紀30年代,英、法面臨德、意、日的挑戰。為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英、法采取了一種以犧牲其他國家利益為代價,與對手妥協的政策,這一政策被稱為“綏靖政策”。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的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國慕尼黑開會,簽訂《慕尼黑協議》,強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等地區割讓給德國。三、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教師講述:日本覬覦中國之心由來已久。1927年6月27日,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在東京主持召開東方會議,研究所謂的“對華積極政策”。會后的7月25日,田中義一將此會議的內容,以奏折的形式上呈給了當時的裕仁天皇,這就是后來惡名昭著的日本侵華綱領《田中奏折》的由來。引導學生結合課本和材料,分析經濟大危機中,日本經濟受到重創。在國內外矛盾激化的形勢下,日本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組織。其中,日本軍部是日本法西斯勢力的核心。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最終確立了軍部法西斯的統治地位。制定《國策基準》。這也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3. 課堂總結。表格歸納意大利、德國和日本三個法西斯國家侵略擴張的異同點。啟發學生思考面對經濟危機,不同過的應對方式帶來了不同的影響,當下我們要認識到面對危機,轉危為機,居安思危;國際經濟關系協調極為重要;要適合國情進行改革。六、板書設計(思維導圖式 圖片格式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4課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doc 第14課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