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繁華和風光。導入北宋學者沈括通過研讀唐詩注意到,唐朝人寫過不少“富貴詩”。在沈括看來,這些描寫“乃貧眼所驚耳……此所謂‘不曾近富兒家’”,意思就是沒見過世面,不值一提。沈括的話簡介反映出宋人的生活和消費水準明顯超過了唐朝,其背景則是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中外歷史綱要·上》設問:作為普通市民,如果你可以穿越回中國古代,你會選擇唐朝還是宋朝?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統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2課第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學習目標:1、了解宋元時期大都市的變遷,知道新出現的瓦子、雜劇和節日等繁榮的都市生活。(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家國情懷)2、知道宋詞、元曲的特點及代表;探究文學形式主要由唐詩到宋詞到元曲變化的原因。(時空觀念、歷史解釋)3、理解宋元都市和文化繁榮的原因(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唯物史觀、家國情懷)。北宋開封南宋臨安元大都材料:據統計,汴京人口最高達150萬以上,比唐朝首都長安的人口多1 3;臨安人口最多達120萬。現代學者在論文《元大都人口考》中認為,元朝中后期元大都,城中人口超過了110萬。大都市一、夢回東京——繁華的都市生活世界著名大都市在宋朝市的空間被打破;舊時日中為市的經營時間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晝夜相接。市的變化根據地圖,與唐長安城相比,北宋時期市出現了什么新變化?(東京皇城東門外)潘樓街以東十字路口還有夜市,“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文物中國史·宋元時代》一、夢回東京——繁華的都市生活“御街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車家炭、張家酒店,次則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東京夢華錄》北宋時期,大相國寺進入了香火鼎盛時期。宋太祖、宋太宗都對大相國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使這里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道場。那時,大相國寺占地540多畝(相關于今天大相國寺的二三十倍),分為64個禪院,殿宇高大無比,壯麗絕倫,古人稱贊其“大相國寺天下雄”。大相國寺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大三門上皆是飛禽貓犬之類,珍禽奇獸,無所不有。第二三門皆動用什物。庭中設彩幕義鋪,賣蒲和潭席、屏帷洗漱、鞍轡弓劍……近佛殿,皆國朝名公筆跡。占定兩廊,皆諸寺師姑賣繡作、領抹、花朵、珠翠……殿后資勝門前,皆書籍、玩好、圖畫及諸路罷任官員土物香藥之類……——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一、夢回東京——繁華的都市生活繁華的大相國寺還能看雜技、舞劍、傀儡戲等各種表演材料:元初《武林舊事》中記載臨安有瓦舍23處,僅北瓦內勾欄就有23座。瓦子《清明上河圖》勾欄瓦子一、夢回東京——繁華的都市生活藥材算命解字說書旅店瓦子: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說書吹口哨 舞蹈吹笛子 擊節板元墓出土雜劇陶俑傀儡戲Kuǐ lěi勾欄:專供演出的圈子宋元時期戲劇表演主要形式是雜劇,它形成于宋,興盛于元。包含了說唱、雜技、歌舞、傀儡等技藝。元朝時期,演出活動遍及城鄉各地,為廣大民眾所喜愛。勾欄內商業廣告琳瑯滿目,各種藝人在這里賣藝謀生,包括說書、唱曲、雜劇、雜技、蹴鞠等等。勾欄一、夢回東京——繁華的都市生活汴京“太平日久,人物繁埠……時節相次,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季花時,乞巧登高,校池游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序言》傳統節日一、夢回東京——繁華的都市生活今天的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宋代都有了。一些節日的習俗,如春節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節掛彩燈、劃旱船,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等,一直流傳到今天。宋金明池賽龍舟宋代稱春節為元旦,俗稱年節、新年,最受重視。元旦前幾天,人們就灑掃庭除,準備過節。除夕之夜,人們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掛年畫,貼桃符,闔家圍爐而坐,飲酒唱歌,直到天明,稱為“守歲”。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來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擺滿各色貨物。歌館、舞場擠滿了人,連婦女也出來游樂。相關史事區別:宋代的“元旦”即正月初一,俗稱 為年節、新年。我們今天叫“春節”。今天的元旦是指陽歷1月1日。一、夢回東京——繁華的都市生活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傳統節日宋代蹴鞠銅鏡商業活動:賣飲食、藥材、古玩、字畫、剃頭、相面、算卦等體育活動:武術、相撲、蹴鞠等娛樂項目:說唱、舞蹈、雜技、戲劇等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繁華的都市生活特點:(1)商業、貿易、文化等方面十分發達;(2)社會生活豐富多彩一、夢回東京——繁華的都市生活河南禹州宋代墓葬的歌舞散樂壁畫小結每首詞依據樂譜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做詞牌,如《念奴嬌》《滿江紅》《蝶戀花》等。格式內容宋詞內容風格多樣,內容廣泛。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也稱長短句,便于歌唱,成為宋代主要文學形式之一。詞的發展詞出現于唐,經五代到兩宋,有很大發展。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唐宋文學形式的比較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宋詞辛棄疾:南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與蘇軾齊名,并稱“蘇辛”。李清照:生活在兩宋之交,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人。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被譽為“詞家一大宗”。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比較蘇軾、李清照和辛棄疾的詞,找出他們的風格。大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北宋蘇軾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破陣子》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豪邁飄逸委婉、細膩清秀豪邁報國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兩宋李清照南宋辛棄疾宋詞宋詞代表人物及貢獻詞人 生活時期 詞風 代表作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北宋兩宋之交南宋豪邁飄逸委婉、細膩、清秀豪放《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一剪梅》《聲聲慢》《醉花陰》貢獻:改進了詞的創作,擴大了詞的境界,提高了詞的格調。貢獻:進一步提高了詞的社會功能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促進詞的發展和文學地位的提高宋詞開創了婉約派,作品以北宋滅亡為界限。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王實甫《漢宮秋》《天凈沙·秋思》《倩女離魂》《墻頭馬上》《西廂記》《竇娥冤》關漢卿(首位)、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在明代以后被譽為“元曲四大家”。元曲:由散曲、雜劇和南戲組成。元曲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特點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元代雜劇作家200人左右,劇目600種左右,現存的有150多種。圖說關漢卿的《竇娥冤》代表人及作品血染白綾六月飛雪大旱三年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 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竇娥在刑場的唱詞關漢卿用浪漫的藝術手法,憤怒鞭撻黑暗的惡勢力。元曲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代表人及作品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關漢卿,元代雜劇作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他多才多藝,了解民間疾苦,熟悉民間語言,使得他的雜劇內容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昂揚的斗爭精神。詩詞曲可以唱的文學形式可以演的文學形式自由化、通俗化原因:隨著商品經濟和城市的發展,詞曲適應了市民階層的文化需要探究:宋元時期的文學形式發展變化特點?變化的原因是?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代表詞作《清平樂·春歸何處》,只不過是把傷春寫得格外動人,卻被和尚批評詞細致入微地描述情感,會破壞禮樂教化。此后不再寫小詞。材料:詩言志,跟文人的內心、品格都是直接掛鉤。詞在一開始只是給聲色場所中的歌妓演唱所填的歌詞。在宋代發達的商業社會 中,勾欄瓦肆 中唱著的詞,發展勢不可擋。越來越多的士大夫抵擋不了小詞的誘惑。——(美)艾朗諾《美的焦慮》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作者體例內容編寫 目的司馬光(北宋)編年體的通史巨著從戰國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歷史,縱貫中國16個朝代。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戒來加強統治司馬光(1019年-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宋神宗: “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資治:幫助統治;鑒:鏡子,引申為警戒和教訓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資治通鑒》蘇軾《黃州寒食詩》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書法黃庭堅《松風閣詩帖》趙孟頫《洛神賦》米芾《清和帖》繪畫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趙孟頫《秋郊飲馬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書法代表_________《資治通鑒》,__________通史巨著作品地位書法繪畫繪畫盛行________;代表:“宋四家”元朝的趙孟頫特點: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技巧成熟代表作:北宋張擇端____________;元代趙孟頫“神品”與_________并列;“史學兩司馬”史學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自主學習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書法代表司馬光《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巨著作品地位書法繪畫繪畫盛行行書;代表:“宋四家”元朝的趙孟頫特點: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技巧成熟代表作: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元代趙孟頫“神品”與《史記》并列;“史學兩司馬”史學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自主學習陳寅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材料一: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續和創新,是繼唐代文化之后中華文化史上的又一座文化高峰。……在唐代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宋代社會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宋代人口超過1億,人口和墾田面積都是漢唐的兩倍。——謝東良《淺析宋代科技繁榮的原因》材料二:以文治國政策,很快在宋代形成風尚,并對宋代文化繁榮產生深遠的影響。科舉制度更深地影響了當時的文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張丹《宋代文化繁榮原因探析》探究:宋元都市和文化繁榮的原因有哪些?起點高重文政策經濟發展材料三:宋朝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正式產生的時代……市民的富足閑暇生活及審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榮。——詹子慶編《中國古代史參考資料》材料四:元代的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元史·地理志》)……陸路和海路交通的暢通,使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進一步發展起來。——七下部編版歷史教材第11、13課民族交融對外交流市民階層的需求城市繁榮都市第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宋詞元曲文化物質基礎豐富生活總結唯物史觀北宋開封南宋臨安元朝大都繁榮瓦子時空觀念燦爛史學蹴鞠[cù jū]角抵捶丸前足聯主席阿維蘭熱曾反復重申:足球運動最早起源于中國!人打球,先掘一窩,后將球打入窩內。捶丸的形制,就是高爾夫球。角抵是一種講究技巧與力量摔跤技藝。 日本的相撲,源于中國角抵。拓展思考:宋元文化對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從中得出哪些歷史啟示?活字印刷術羅 盤(1)影響:宋元文化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2)啟示: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中國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謝謝觀看教學設計(2500字左右)教材:《中國歷史》(統編教材 七年級下冊)單元: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課題:第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一、教學分析(500字以內)1. 本課的單元地位分析(1)承前:在隋唐繁榮文化的基礎上,宋元繼續發展并有了創新。宋元時期商品經濟發達,城市發展,市民階層擴大,文學主要形式由唐詩轉變為宋詞、元曲,是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發展的頂峰。(2)階段總結: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社會特征是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繼朝代與政權的更迭與宋代經濟發展的學習后,本課是對該時期在社會文化方面的總結。(3)啟后:為第三單元明清的小說藝術和戲曲藝術發展奠定基礎。2. 課標與本課子目呈現方式分析課標要求:了解宋元時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詞、元曲的流行。本課分為3個子目:繁華的都市生活、宋詞、元曲。課標與本課子目呈現結構相一致。3. 本課教學內容的邏輯結構分析本課根據課標和教學內容整合為兩部分:一、夢回東京——繁華的都市生活;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都市的繁華為燦爛的文化奠定物質基礎,燦爛文化又進一步豐富了市民的都市生活。二、教學目標(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設計 300字以內)1.了解宋元時期大都市的變遷,知道新出現的瓦子、雜劇和節日等繁榮的都市生活。(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家國情懷)2.知道宋詞、元曲的特點及代表;探究文學形式主要由唐詩到宋詞到元曲變化的原因。(時空觀念、歷史解釋)3.理解宋元都市和文化繁榮的原因(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唯物史觀),知道宋元時期的文化影響世界深遠,堅定文化自信(家國情懷)。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00字以內)1. 重點:繁榮的都市生活,宋詞元曲。2. 難點:探究宋元都市和文化繁榮的原因。五、教學過程(1600字左右)1. 新課導入。設問:作為普通市民,如果你可以穿越回中國古代,你會選擇唐朝還是宋朝?北宋學者沈括通過研讀唐詩注意到,唐朝人寫過不少“富貴詩”。在沈括看來,這些描寫“乃貧眼所驚耳……此所謂‘不曾近富兒家’”,意思就是沒見過世面,不值一提。沈括的話簡介反映出宋人的生活和消費水準明顯超過了唐朝,其背景則是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中外歷史綱要·上》通過史料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到宋朝的繁榮,從而穿越回宋元時期感悟都市和文化的繁榮。2. 正課講授。一、夢回東京——繁華的都市生活分別從大都市、市的變化、大相國寺、瓦子、傳統節日等方面,通過地圖、圖片、文字(詩歌)等多種史料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多方面感受宋元繁榮的都市生活,概括為如下具體方面:商業活動:賣飲食、藥材、古玩、字畫、剃頭、相面、算卦等體育活動:武術、相撲、蹴鞠等娛樂項目:說唱、舞蹈、雜技、戲劇等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從而歸納出繁華的都市生活特點:(1)商業、貿易、文化等方面十分發達;(2)社會生活豐富多彩二、燦爛文化——宋詞元曲史書畫宋詞:通過唐宋文學形式的比較,理解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也稱長短句,便于歌唱,成為宋代主要文學形式之一。詞出現于唐,經五代到兩宋,有很大發展。比較蘇軾、李清照和辛棄疾的詞,找出他們的風格。結合社會背景和代表作,歸納他們對詞的發展做出的貢獻如下。元曲:由散曲、雜劇和南戲組成。元曲的特點是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元代雜劇作家200人左右,其中著名的有關漢卿(首位)、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在明代以后被譽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元代雜劇作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用浪漫的藝術手法,憤怒鞭撻黑暗的惡勢力。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他多才多藝,了解民間疾苦,熟悉民間語言,使得他的雜劇內容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昂揚的斗爭精神。探究:宋元時期的文學形式發展變化有什么特點?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特點:從唐詩到宋詞到元曲,越來越自由化、通俗化。變化的原因主要根據史料:“材料:詩言志,跟文人的內心、品格都是直接掛鉤。詞在一開始只是給聲色場所中的歌妓演唱所填的歌詞。 在宋代發達的商業社會中,勾欄瓦肆中唱著的詞,發展勢不可擋。越來越多的士大夫抵擋不了小詞的誘惑。——(美)艾朗諾《美的焦慮》” 為何士大夫抵擋不了寫小詞?引導學生提取關鍵信息,進行歷史解釋。隨著商品經濟和城市的發展,詞曲適應了市民階級的文化需要。蘇軾等士大夫也為詞的發展和文學地位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史學:《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編年體的通史巨著。宋神宗: “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 反映了該史書的編寫目的是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戒來加強統治。賞析宋元書法和繪畫,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自主學習。探究:宋元都市和文化繁榮的原因有哪些?結合以下史料和所學知識,從發展基礎、民族、經濟、階層、政策、對外交流等幾個方面回答。材料一: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續和創新,是繼唐代文化之后中華文化史上的又一座文化高峰。……在唐代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宋代社會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宋代人口超過1億,人口和墾田面積都是漢唐的兩倍。——謝東良《淺析宋代科技繁榮的原因》材料二:以文治國政策,很快在宋代形成風尚,并對宋代文化繁榮產生深遠的影響。科舉制度更深地影響了當時的文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材料三:宋朝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正式產生的時代……市民的富足閑暇生活及審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榮。——詹子慶編《中國古代史參考資料》材料四:元代時……中國同歐洲、中亞、東南亞的交通極其便利,中外交往非常活躍。元統治者重視商業,所謂“元以功利誘天下”(方孝孺《贈盧信道序》)。商業的發展使一些原有的和新興的重要城市呈現空前的繁榮。引導學生歸納原因如下:(1)起點高:隋唐文化高度發展基礎上繼續發展;(2)民族:政權并立,民族融合促進文化交流;(3)經濟: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4)政策:宋朝重文輕武,文教興盛;元朝的民族等級高壓政策,使得文人轉向文學藝術創作;(5)階層:城市發展,市民階層不斷壯大,文化娛樂生活需求豐富;(6)對外交流:宋元鼓勵貿易,對外交流十分頻繁。3. 課堂總結。總結:本課內容其實只包括了兩方面的內容:繁榮的都市生活和燦爛的文化,兩者相輔相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都市的繁榮為燦爛的文化奠定物質基礎,宋詞、元曲等文化又豐富了都市社會生活。拓展延伸:根據以下圖片史料(見右圖),歸納宋元文化對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從中又可以得出哪些歷史啟示呢?(1)影響:宋元文化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2)啟示: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中國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六、板書設計(思維導圖式 圖片格式)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doc 第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