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南省瀏陽市田家炳實驗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8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南省瀏陽市田家炳實驗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8份打包)

資源簡介

2012年高二期考化學試卷
時量:90分鐘 分值:100分
原子量:H 1 C 12 O 16 S 32 Cu 64
一、選擇題(每題僅一個正確選項,每題2分,共44分)
1、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6米)的可吸入肺的有害顆粒。上海從2012年6月起正式公布PM2.5監測數據,規定日均限值為0.075mg/ m3。下列與形成PM2.5肯定無關的是 ( )
A.汽車尾氣排放 B.建筑揚塵 C.煤燃燒 D.風力發電
2、下列有關化學用語使用正確的是
A.CO2的電子式: B.核內有8個中子的碳原子:C
C.F-離子結構示意圖: D.HCN分子的結構式:H-C≡N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溶液和膠體的本質區別是當一束光線通過膠體時可出現一條光亮的通路,溶液則沒有此現象。 B.制備Fe(OH)3膠體的方法是將飽和氯化鐵溶液加熱煮沸
C.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溶于酒精可形成膠體
D.滲析是鑒別溶液和膠體最簡便的方法
4、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元素的最高價與最低負價絕對值相等,Z的核電荷數是Y的2倍,W最外層電子數是最內層電子數的3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Z>W>R B.對應的氫化物的熱穩定性:R>W
C.W與X、W與Z形成的化學鍵類型完全相同 D.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弱酸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L甲苯中,含有C—H鍵數目為8NA
B.t℃時,MgCO3的,則飽和溶液中含Mg2+數目為
C.在反應4FeS2+11O2=2Fe2O3+8SO2中,每生成1molSO2轉移電子數為5.5NA
D.5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氫原子總數目為3NA
6、下列實驗設計及其對應的離子方程式均正確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蝕銅線路板:Cu + 2Fe3+ = Cu2+ + 2Fe2+
B.Na2O2與H2O反應制備O2 :Na2O2+ H2O = 2Na+ + 2OH- + O2↑
C.將氯氣溶于水制備次氯酸:Cl2 + H2O = 2H+ + Cl- + ClO-
D.用濃鹽酸酸化的KMnO4溶液與H2O2反應,證明H2O2具有還原性:
2MnO4- + 6H+ + 5H2O2 = 2Mn2+ + 5O2↑ + 8H2O
7、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入KSCN顯紅色的溶液:Na+、Cu2+、Br-、SO42-
B.滴入酚酞顯紅色的溶液:Na+、Al3+、SO42-、Cl-
C.c(Fe2+)=1mol/L的溶液:H+、Na+、Cl-、NO-3
D.加入鋁粉能產生大量H2的溶液:Na+、K+、Cl-、HCO-3
8、下列有關實驗原理或操作正確的是( )
A.用0.1000mol/L標準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劑
B.用圖1所示裝置可測量產生氣體的體積
C.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制備少量氯氣可在圖2所示裝置中進行
D.鑒別pH=8.3的NaOH溶液和pH=8.4的苯酚鈉溶液,可選用廣泛pH試紙檢測
9、在一定條件下,PbO2與Cr3+反應,產物是和,則參加反應的與的個數之比為( )
A. 1:3 B. 2:3 C. 1:1 D. 4:3
10、X、Y為兩種主族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1和6,則X、Y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A、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B、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C、一定形成X2Y型化合物 D、以上答案均不正確
11、某烴分子中碳氫質量之比為24∶5,則該烴的一氯代物中含有兩個甲基的同分異構體的數目是(不考慮立體異構)( )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12、北京奧運會期間對大量盆栽鮮花施用了S-誘抗素制劑,以保證鮮花盛開。S-誘抗素的分子結構如圖,下列關于該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其分子式為C15H22O4
B.1 mol該物質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2 mol NaOH
C.既能發生加聚反應,又能發生縮聚反應
D.既可以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3、下列鑒別方法正確的是 ( )
A.用氨水鑒別Al3+、Mg2+和Ag+ B.用Ba(NO3)2溶液鑒別Cl-、SO42-和CO32-
C.用核磁共振氫譜圖鑒別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用KMnO4酸性溶液鑒別CH3CH=CHOH和CH3CH2CHO
14、下列化學實驗事實及其解釋都正確的是 ( )
A.將銅放入濃硫酸中,無明顯現象,說明銅在冷的濃硫酸中發生鈍化
B.氨水能夠導電,說明NH3是電解質
C.用飽和K2CO3溶液可將CaSO4轉化為CaCO3,說明Ksp(CaCO3)>Ksp(CaSO4)
D.某溶液用鹽酸酸化無明顯現象,再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溶液中有SO42-
15、肼(N2H4)是火箭發動機的燃料,反應時N2O4為氧化劑,生成氮氣和水蒸氣。已知:N2(g)+2O2(g)=N2O4(g);△H=+8.7kJ/mol
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
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2N2H4(g)+N2O4(g)=3N2(g)+4H2O(g);△H=-542.7kJ/mol
B.2N2H4(g)+N2O4(g)=3N2(g)+4H2O(g);△H=-1059.3kJ/mol
C.2N2H4(g)+N2O4(g)=3N2(g)+4H2O(g);△H=-1076.7kJ/mol
D.N2H4(g)+N2O4(g)=N2(g)+2H2O(g);△H=-1076.7kJ/mol
16、已知25℃時,AgCl 的溶度積Ksp=1.8×10-1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向飽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鹽酸,Ksp值變大
B.AgNO3溶液與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C.溫度一定時,當溶液中c(Ag+)×c(Cl-)=Ksp時,此溶液為AgCl的飽和溶液
D.將固體AgCl加入到較濃的KI溶液中,部分AgCl轉化
為AgI,AgCl溶解度小于AgI
17、常溫下,用蒸餾水逐漸稀釋0.1mol·L-1的氨水,下列各數值不會逐漸增大的是( )
18、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 )
圖1 圖2 圖3 圖4
A.圖1表示同溫度下,pH=1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水稀釋時pH的變化曲線,其中曲線Ⅱ為鹽酸,且b點溶液的導電性比a點強
B.圖2表示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 mol·L-1Na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線
C.圖3表示壓強對可逆反應2A(g)+2B(g)3C(g)+D(s)的影響,乙的壓強比甲的壓強大
D.據圖4,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適量CuO至pH在4左右
19、反應N2O4(g)2NO2(g) ΔH=+57kJ·mol-1,在溫度為T1、T2時,平衡體系中NO2的體積分數隨壓強變化的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A、C兩點的反應速率:A>C
B.A、C兩點氣體的顏色:A深,C淺
C.A、B兩點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A>B
D.B、C兩點化學平衡常數:B20、.下列有關電解質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
B.某二元弱酸的酸式鹽NaHA溶液中:c(OH—)+c(A2–)=c(H+)+c(H2A)
C.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至溶液恰好呈中性:
c(Na+)>c(SO42-) = c(NH4+) >c(OH-) =c(H+)
D.常溫下,將100mL0.1 mol·L-1的鹽酸與l00mL0.l mol·L-1的氨水混合,所得溶液中:
c(NH4+) >c(Cl-) >c(OH-)>c(H+)
21、用Pt電極電解含0.2mol CuSO4溶液一段時間后,陽極上生成4.48L氣體(標準狀況),為了恢復到電解前的狀態,應加入
A.CuO 16.0g B.Cu(OH)2 19.6g C.Cu 12.8g D.CuCO3 24.8g
22、某學生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方法對A鹽進行鑒定:
由此分析.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有 ( )
A.A中一定有Fe3+ B.C中一定有Fe3+
C.B為AgI沉淀 D.A一定為FeBr2溶液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56分)
23、(15分)物質X、Y、Z有如下轉化關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X、Y、Z中均含有鋁元素,則Y的化學式是 ,實驗室用明礬制取該物質的離子方程式為 。
(2)若M是某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且為氣態,此元素的最高價與最低價化合價代數和為0 ,X是由電子數均為10的陰陽離子組成,則Y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順序為 。
(3) 若X為黃綠色氣體,M是常見金屬。完成下列問題:
① X能與石灰乳反應制取漂白粉,其離子方程式
②含M的一種鹽MO42-可以作為殺菌消毒、凈水劑,其一種制備方法是:以M(OH)3、NaClO和KOH為原料,請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③M(OH)3溶液中存在如下的沉淀溶解平衡:M(OH)3(s) M3+ (aq) + 3OH-(aq)
常溫下,M(OH)3的溶度積Ksp = 8.0 × 10-38,要使M3+離子濃度降至10-5mol·L-1,溶液的PH應調至 。 (lg2=0.3,lg5=0.7)
24、(14分)納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妝品等領域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制備納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2·x H2O,經過濾、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燒除去水分得到粉體TiO2 。用現代分析儀器測定TiO2粒子的大小。用氧化還原滴定法測定TiO2的質量分數:一定條件下,將TiO2溶解并還原為Ti3+ ,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劑,用NH4Fe(SO4)2標準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檢驗TiO2·x H2O中Cl-是否被除凈的方法是 。
(2)下列可用于測定TiO2粒子大小的方法是 (填字母代號)。
a.核磁共振法 b.紅外光譜法 c.質譜法 d.透射電子顯微鏡法
(3)配制NH4Fe(SO4)2標準溶液時,加入一定量H2SO4的原因是 ;
使用的儀器除天平、藥匙、玻璃棒、燒杯、量簡外,還需要下圖中的
(填字母代號)。
    
a b c d e
(4)滴定終點的現象是 。
(5)滴定分析時,稱取TiO2(摩爾質量為M g·mol-1)試樣w g,消耗c mol·L-1
NH4Fe(SO4)2標準溶液V mL,則TiO2質量分數表達式為 。
(6)判斷下列操作對TiO2質量分數測定結果的影響(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①若在配制標準溶液過程中,燒杯中的NH4Fe(SO4)2溶液有少量濺出,使測定
結果 。
②若在滴定終點讀取滴定管刻度時,俯視標準液液面,使測定結果 。
25、(12分)二甲醚(CH3OCH3)被稱為21世紀的新型能源,它清潔、高效、具有優良的環保性能。
I.工業制備二甲醚的生產流程如下:
催化反應室中(壓力2.0~10.0Mpa,溫度230~280℃)進行下列反應:
①CO(g)+2H2(g)CH3OH(g) △H=—90.7kJ/mol
②2CH3OH(g)CH3OCH3(g)+H2O(g) △H=—23.5kJ/mol
③CO(g)+H2O(g)CO2(g)+H2(g) △H=—41.2kJ/mol
(1)二甲醚也可以通過天然氣和CO2合成制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催化反應室中總反應3CO(g)+3H2(g)CH3OCH3(g)+CO2(g)的△H= ,830℃時反應③的K=1.0,則在催化反應室中反應③的K 1.0(填“>”、“<”或“=”)。
(3)在溫度相同的3個密閉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保持恒溫、恒壓,發生反應②,測得反應達到平衡時的有關數據如下。
容器



反應物投入量
1mol CH3OCH3 、1mol H2O
2mol CH3OH
1mol CH3OH
CH3OH的濃度(mol/L)
c1
c2
c3
反應的能量變化
吸收a kJ
放出b kJ
放出c kJ
平衡時體積(L)
V1
V2
V3
反應物轉化率
α 1
α 2
α 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 a+2c=23.5 B. α1 + α2=1 C. V1 > V3 D. c1 = 2c3
II.用二甲醚—空氣堿性(KOH)燃料電池作電源電解精煉粗銅(右圖),在接通電路一段時間純Cu質量增加3.2 g。
(4)請寫出燃料電池中的負極反應式: 。
(5)燃料電池正極消耗空氣的體積是 (標準狀況,空氣中O2體積分數以20%計算)。
26、(15分)
丙二酸是有機合成的重要原料,可通過下列途徑制備: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系統命名法給A命名為 。丙二酸與草酸(HOOC-COOH)的關系是 。
(2)寫出由A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 。
(3)已知C中只含一種官能團,寫出C的結構簡式: 。
(4)丙二酸用于合成治療偏頭痛的藥物阿魏酸鈉的路線如下:
①根據流程中的反應,寫出乙醛與丙二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1 mol F與溴水反應,可消耗 mol Br2。無機試劑X是 (填化學式)。
③D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寫出其中含有苯環、能發生水解反應和銀鏡反應、能與鈉反應生成氫氣但不具有酸性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2012年高二期考化學答卷
一、選擇題(每題僅一個正確選項,每題2分,共4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56分)
23、(15分)
(1)
(2)
(3)
① X能與石灰乳反應制取漂白粉,其離子方程式

②請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4、(14分)
(1)檢驗TiO2·x H2O中Cl-是否被除凈的方法是 。
(2)下列可用于測定TiO2粒子大小的方法是 (填字母代號)。
a.核磁共振法 b.紅外光譜法 c.質譜法 d.透射電子顯微鏡法
(3)配制NH4Fe(SO4)2標準溶液時,加入一定量H2SO4的原因是 ;
使用的儀器除天平、藥匙、玻璃棒、燒杯、量簡外,還需要下圖中的
(填字母代號)。
(4)滴定終點的現象是 。
(5)滴定分析時,稱取TiO2(摩爾質量為M g·mol-1)試樣w g,消耗c mol·L-1
NH4Fe(SO4)2標準溶液V mL,則TiO2質量分數表達式為 。
(6)判斷下列操作對TiO2質量分數測定結果的影響(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①若在配制標準溶液過程中,燒杯中的NH4Fe(SO4)2溶液有少量濺出,使測定
結果 。
②若在滴定終點讀取滴定管刻度時,俯視標準液液面,使測定結果 。
25、(12分)
(1)二甲醚也可以通過天然氣和CO2合成制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催化反應室中總反應3CO(g)+3H2(g)CH3OCH3(g)+CO2(g)的△H= ,830℃時反應③的K=1.0,
則在催化反應室中反應③的K 1.0(填“>”、“<”或“=”)。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 a+2c=23.5 B. α1 + α2=1 C. V1 > V3 D. c1 = 2c3
(4)請寫出燃料電池中的負極反應式: 。
(5)燃料電池正極消耗空氣的體積是 (標準狀況,空氣中O2體積分數以20%計算)。
26、(15分)
(1)用系統命名法給A命名為 。
丙二酸與草酸(HOOC-COOH)的關系是 。
(2)寫出由A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 。

(3)已知C中只含一種官能團,寫出C的結構簡式: 。
(4)①寫出乙醛與丙二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1 mol F與溴水反應,可消耗 mol Br2。無機試劑X是 (填化學式)。

③D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寫出其中含有苯環、能發生水解反應和銀鏡反應、能與鈉反應生成氫
氣但不具有酸性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2012年高二二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
分值:100分 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的要求的。)
1.1975年在陜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銅器中,有裘衛四器的銘文記載:共王三年,裘衛用價值八十朋的一塊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衛用自己的五田與邦君的四田相交換;共王九年,矩伯取裘衛一輛車子和車馬的飾件,裘衛另外送給矩妻四卷帛,矩伯便把一片土地和林木送與裘衛。下列各項對材料理解最準確的是
A.西周商品經濟繁榮
B.銘文是研究西周歷史的主要史料
C.分封制瓦解
D.奴隸制土地國有制被破壞
2.“《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隆禮至法則國有常,尚賢使能則民知方……”“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下列觀點中與材料中所體現的主張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A.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B.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D.利用權術駕馭大臣,以絕對的權威來震懾臣民
3.《漢書·董仲舒傳》中說:“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是故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于虛空不用之處。”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張
A.思想統一 B.三綱五常 C.君權神授 D.以刑輔德
4.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規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選,擇州郡之賢有識鑒者為之,區別人物,第其高下。”其與察舉制相比
A.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選官的隨意性 B.提高了儒生的地位
C.使社會各階層流動制度化 D.打破了政治權威和物質財富等級的世襲
5.宋史專家趙寶珠認為,“……是宋代以前商品經濟發展形勢下出現的一種新事物,它扎根于農村商品經濟的基礎上,逐步變為溝通城鄉的經濟紐帶,而后把與城市相連的部分變為城市的重要市區,使宋代城市達到一個新的歷史水平,創出了中國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論述的是宋代出現的
A.街市
B.坊市
C.夜市
D.草市
6.錢穆先生認為:“朱子之所謂理,同時即兼包有倫理與科學之兩方面。”下列朱熹的觀點中最有可能體現“理”有“科學”之含義的是
A.“仁”是道德價值的終極源泉
B.通過“格物”獲得知識
C.“三綱五常”是道的價值內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7.晚清刑部1833年普魯士傳教士郭士立在廣州創辦和主編《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這是中國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報刊,采用了中國紀年,大量引用儒家語錄,套用“孔子加耶穌”模式宣傳宗教、倫理道德和科學文化等方面的知識。這一現象表明
A、清政府對外來文化采取了開明政策 B、鴉片戰爭前外國傳教士可自由傳教
C、西人辦刊注意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 D、郭士立推動中國報刊本土化發展
8.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曾感嘆說:“唐人詩歌,其于先世及當時事,直辭詠寄,略無避隱。”即使那些“非外間所應知”的宮闈秘聞,詩人“反復極言”,“上之人亦不以為罪”,“今之詩人”則絕不敢如此。這段論述說明了
A.唐朝詩人熱衷于描寫宮廷秘史
B.唐朝詩歌空前繁榮
C.開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發展
D.詩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9.有學者說:“中國的絲綢工業具有長期發展的歷史,技術比較進步,成本比較低廉,產量比較豐富,所以中國產品能夠遠渡太平洋,在西屬美洲市場上大量廉價出售,連原來獨霸該地市場的西班牙絲織品也大受威脅。由此可知,在近代西方工業化成功以前,中國工業的發展,就其使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強大競爭力來說,顯然曾經有過一頁光榮歷史。”這頁“光榮歷史”最有可能屬于
A.黃河中下游平原
B.太湖流域
C.海南島
D.東北平原
10.侍郎左紹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務之壞,幽憂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斷,為匹夫匹婦復仇,豁然如沈疴之得蘇也,此本朝臣子吐氣之時,千載一遇也。”該觀點
A.批判了洋務運動
B.倡導了愛國、進步思想
C.宣泄了對革命黨人起義的不滿
D.體現了抵御外侮愿望與“天朝上國”觀念的結合
11.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中說道:“政府壟斷了供朝廷和行政機構消費的許多商品的生產和分配,這些商品包括武器、紡織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裝和酒等。另外,政府還完全控制了全體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產和分配,如鹽鐵等。這些限制剝奪了中國商人成為無約束的企業家的機會,使經濟失去了自由發展的可能性;同時也助長了官員的腐化和墮落,因為朝廷官員能夠利用他們的特權地位去操縱國家壟斷商品來為個人牟利。”這段話揭示了中國
A.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B.古代私營工商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C.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D.歷代政治出現腐敗現象的重要原因
12.胡適指出,“……評判的態度含有幾種特別的要求:(1)對于習俗相傳下來的制度風俗,要問‘這種制度現在還有存在的價值嗎?’(2)對于古代遺傳下來的圣賢教訓,要問‘這句話在今天還是不錯嗎?’(3)對社會上糊涂公認的行為與信仰,都要問‘大家公認的,就不會錯了嗎?人家這樣做,我也該這樣做嗎?”材料中胡適強調的是
A.對古代制度的徹底否定
B.對事物的評判要依據現狀
C.不很相信存在過的事物
D.對事物懷疑、質疑的態度
13.某中學歷史研究學習小組,收集了下列歷史圖片,該組圖片體現的最恰當的主題是 中共一大會址?? ?? 井岡山會師?? ?? 中共七大會場?? 人民解放軍占領總統府
A.國共關系的發展變化
B.新舊民主革命的艱難歷程
C.中共對民主革命的探索
D.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14.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我國全部輕工業和重工業,都有約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內地,這是歷史上形成的一種不合理的狀況。”這種“不合理的狀況”有所改變是在
A.“一五計劃”時期
B.三大改造時期
C.國民經濟調整時期
D.改革開放初期
15. 1570-1780年,歐洲國家商船的運載能力發生巨大變化。閱讀下圖(單位:噸)判斷甲、乙兩國分別是
????? 年份、國家
1570年
1670年
1780年
甲國
232000
568000
450000
乙國
51000
260000
1000000
A.英國、西班牙 B.荷蘭、葡萄牙 C.英國、荷蘭 D荷蘭、英國
16.《全球文明史》中寫道:“在1914年的前不久,一位歐洲銀行家試圖推測歐洲主要國家的穩定前景,以便可以為將來進行明智的投資。他選擇了3個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到1920年,他所有的賭注都失敗了。因為他選擇的3個國家都全部或部分地解體了。”這段材料主要說明一戰前的歐洲
A.銀行家投機、投資極端謹慎以避免損失
B.民主思想并沒有充分地深入民心
C.帝制不符合當時歐洲發展的時代潮流
D.保證國家穩定的前提是強有力的君主
17.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個國家里,總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財富或榮譽著稱。不過,如果他們和平民混雜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樣只有一個投票權,公共的自由將成為對他們的奴役,而且他們不會有保衛這種自由的任何興趣,因為大多數的決議將會是和他們作對的。”以下是1875年法國憲法的規定,其中與孟德斯鳩上述思想有關聯(或受其影響)的是
A.設立由普選產生的眾議院
B.設立間接選舉產生的參議院
C.總統有權任命文武官員
D.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為總統
18.聯共(布)黨和共產國際的一位領導人曾在審判的被告席上,把自己的主要貢獻概括為:“在經濟方面……善于經營的個體農夫,減少集體農莊,實行對外國的租讓制,放寬對外貿易壟斷制。”材料表明該領導人支持的政策是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D.“加速發展戰略”
19.《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是英國詩人雪萊著名的一部詩劇。整個詩劇象征著未來的社會變革,表達了詩人反對專制統治,提倡自由、平等、博愛和人權的精神。就創作手法而言,下列與《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最接近的是
A.《人間喜劇》
B.《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C.《離騷》
D.《戰爭與和平》
20.費爾南·布羅代爾在《文明史綱》中寫道:“(19世紀上半期)單單城鎮的發展就導致其人文和物質條件的迅速惡化。……貧窮、乞討、劫掠、懈怠、玩忽職守、傳染病和犯罪,所有這一切都因勞動人民迅速集中到貧民區難以言狀的混雜狀態而增多了,而且往這里涌來的人流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下列對此材料理解準確的是
A.圈地運動使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B.城市化的發展必然導致貧困加劇
C.政府腐敗忽視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障 D.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忽視了社會公平
21.法國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認為:美國聯邦制是“為了把因國家之大而產生的好處和因國家之小而產生的好處結合起來”。對作者觀點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聯邦制加強了中央政府權力 B.地方各州自治權不斷增強
C.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結合 D.三權分立實現了分權制衡
22.從15、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開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處,幾乎均有他們的蹤跡,直至19世紀末世界終于被瓜分完畢,其勢力蔓延到世界各個角落為止,全球化初具雛形。在這個過程中,資本主義表現出來的最大特性是
A.無限的擴張性
B.統治的殘暴性
C.極端的掠奪性
D.競爭的激烈性
23.美國前總統布什在一次演講時說:“人類千萬年的歷史,最為珍貴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師們的經典著作,不是政客們天花亂墜的演講,而是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服,實現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們關在籠子里的夢想。”最早用民主的方式把統治者關在籠子里的是
A.《民法大全》
B.《權利法案》
C.《人權宣言》
D.《1787年憲法》
24.斯大林在答《真理報》記者問時說:“丘吉爾先生現在是站在戰爭挑撥者的立場上,……即號召同蘇聯開戰”,這番話最有可能出現于20世紀
A.20年代初期
B.30年代初期
C.40年代初期
D.40年代中期
25.美國《新聞周刊》撰文指出:馬里蘭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收集的數據顯示,我們眼下處于50年代以來全球暴力的最低點。但我們被告知我們生活在一個黑暗危險的時代:恐怖主義、流氓國家、核擴散、金融恐慌等。部分問題出在這里:暴力逐漸減少,信息卻不斷激增。本段材料體現作者最主要的意圖是 A.“冷戰”結束后。世界局勢趨于緩和 B.全球趨勢總體緩和,但仍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 C.信息時代、㈣絡時代使各種信息傳播更快捷 D.信息時代、網絡時代使得威脅被夸大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三小題。第26題23分,第27題15分,第28題12分,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26.(23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一個青年跑進太學求學,畢業后,派到地方服務。待服務地方行政有了政績,再經長官察選到中央,又須經過中央一番規定的考試,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當時入仕從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幾乎全由此項途徑出身。這樣的政府,我們再也不能叫它做貴族政府……我們只能叫它做讀書人的政府,或稱士人政府。 ——錢穆《中國歷史政治得失》 材料二:“羅馬的法律賢明地把國家的權力分配給許多高級官吏,這些官吏之間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在制度構建上,“羅馬的政府是十分完善的,因為自從它產生以來,它的制度就足以使或是人民的精神,或是元老院的力量,或是某些高級官吏的威望永遠能夠制裁任何濫用權力的事件”;“羅馬共和國還設立了監察制度,監察官每年都要檢查一個共和國當時實際情況,這樣就把人民分配到不同的特里布(部落,古羅馬的行政單位)里面去,以便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縱選舉,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濫用自己的權力”。 ——孟德斯鳩《羅馬盛衰原因論》
材料三:長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無法作為整體來追求國家現代化,因此遠遠落在英法等國后面。1870年后,舊的容克地主貴族通過對外戰爭實現國家統一,并掌握了現代化領導權,在隨后短短30年間,德國完成了經濟起飛,在工業生產方面甚至超過英法。不過,現代化領導力量的“錯位”給德意志民族帶來無窮災難。 ——錢乘旦《各國現代化模式的比較》 材料四:提出“軟實力”概念的著名學者約瑟夫·奈這樣評價:“中國的經濟增長不僅使發展中國家獲益巨大,中國的特殊發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發達國家稱為可效仿的榜樣。”有學者也感慨:“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恰恰是沒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人民日報·新中國60年光輝歷程啟示之四》 (1)材料一反映了當時怎樣的選官制度?(2分)為什么“這樣的政府,我們再也不能叫它做貴族政府”?(2分)
(2)材料二中孟德斯鳩認為羅馬法之所以促使羅馬興盛的原因是什么?(2分)由此推斷,孟德斯鳩認為羅馬衰敗的原因是什么?(2分)簡述其思想在18世紀的實踐情況。(2分)
(3)材料三中“現代化領導力量的‘錯位’”指什么?(1分)這種“錯位”給德國的社會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2分)
(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特殊的民主方式”框架的內容。(8分)并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政治現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27.(15分)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創新是確保經濟發展活力的重要手段。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它(田納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現代政府中一種真正新穎而富于想像力的設計……它將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國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將是獨立經營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開始運作,它將指揮自己的經營活動,償還國會投資,并將其“利潤”投入進一步開發工作。它的逐年的經費籌措(與管理)既不依靠州議會,也不依靠國會。這乃是政府企業經營活動的一般特點。?????? ——羅林斯編《合作共和國:1933年田納西河流域法》 (1)材料一中的田納西水利工程管理局成立的背景有哪些??(2分)為什么說它“代表現代政府中一種真正新穎而富于想像力的設計”?(3分)
材料二??歷史學家尤?葉梅利亞諾夫撰文寫道,“斯大林確實放棄了新經濟政策,但對斯大林作用的評價不應該脫離當時的時代。那時候主要注重實際成就,不太注重為了促進經濟增長付出了多大代價這樣的問題。當斯大林逝世之際,他給俄羅斯留下什么?俄羅斯當時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 (2)材料二主張應主要從哪些角度評價斯大林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2分)結合所學知識,從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棄”新經濟政策的合理性。(4分)
材料三?“五年計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一部分,主要是對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做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但2006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十一五規劃”綱要,首次將延續了五十多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計劃”表述改為“規劃”。2010年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中,從“國富”到“民富”的轉變,縮小貧富差距、增強社會的公平正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成為公眾關注的亮點。 (3)從體制的角度說明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2分)結合材料,分析從“五年計劃”到“五年規劃”體現了中國政府的經濟發展理念有何變化?(2分)
28.(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根據傳統社會理論,欠發達是由于本土社會本性、文化和個性等,不能對工業化的刺激做出反映,傳統社會僵化的社會結構或有權勢腐敗的官員阻礙工業化的進程。在這種社會中,雖然發達國家為其提供了資本、技術和培養了類似于西方的企業家和政治家等精英人士,這種社會也不存在或不能迅速出現一種刺激工業化發展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框架。
中心外圍理論則認為,現存的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是不發達國家落后的根源。阿根廷經濟學家普雷維什首先提出了中心外圍理論。他把世界分為中心和外圍兩大體系。發達國家處于世界體系的中心,不發達國家處于邊緣,形成對發達國家的依附,被迫接受了不利的生產專業化分工和不平等的交換關系。不發達國家向西方提供大量廉價的農礦產品,而初級產品出口價格呈現長期下降趨勢限制了國內生活水平的改進并嚴重阻礙了工業化的發展。同時殖民主義強化了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一方面外國資本對幾種初級產品的投資而產生的飛地經濟,限制了其他部門利用資源進行發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殖民主義使不發達國家的工業處于發達國家的資本控制之下,對本國的民族工業發展造成威脅。 ——摘自高德步、王玨著《世界經濟史》 評析材料中關于南北差距呈現不斷擴大趨勢的觀點。(12分) (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成文。)
2012年高二二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答案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D
A
D
B
C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C
A
D
B
B
B
C
D
21
22
23
24
25
C
A
B
D
D
5.答案:D解析:草市,就是民間集市。“草市”是在離城鎮稍遠,交通便利的一些地點自然形成的民間集市。宋代以前已經出現,說明商業得到了發展。古代的“街市”、“坊市”指的是城市的集市;而“夜市”也僅僅在政治中心和商業繁華的大都會城市中出現。結合題干中的“扎根于農村商品經濟”,因此D是最符合題意的選項。
8.解析:C。材料主要反映了唐朝詩歌繁榮的原因,實質上反映了唐朝開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發展。
9.解析:B。實現根據材料 “西屬”、“美洲市場”等信息判斷,文中敘述的中國產品在西屬美洲市場上的的時間應該是新航路開辟以后和工業革命之前的這段時間,而且文中說的“中國產品”是絲織品。根據所學,這一時期,中國的手工業重心主要是江浙一帶。這樣既可鎖定正確選項。
11.解析:B。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分析是針對中國古代的情況。A項“近代”時間范圍不對;C項只是明清時期的情況。
12.解析:D。材料的基本思想是依靠人的理性和判斷,通過質疑對過去的制度、圣賢教訓和社會上公認的一些行為進行一個基本的是非判斷。文中指出對古代的一些制度是否有存在的價值應該持懷疑的態度,不是徹底否定,排除A,材料說的只是對事物的態度而不是評判的依據,排除B;C項的敘述也失之偏頗,不符合材料的基本思想。
16.解析:B。這位銀行家選擇了三個帝國作為賭注,三個帝國在當時的歐洲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三個帝國在戰后崩潰了。民主制度發展不充分,封建殘余力量強大是導致這幾個歐洲帝國崩潰的重要原因。因此從反面證明了歐洲民主思想尚未達到很完善的程度。
17.解析:B。材料主要說明了間接選舉存在的必要性。
22.A.解析:研讀題干,題干說明的一個主要思想是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全球化的進程。殘暴性、掠奪性等都是資本主義的本性,而這些都表現在擴張性當中,沒有資本的擴張,就不會有全球化。
25。D【解析】考查對信息時代的理解。材料講的就是當今暴力處于最低點,但人們卻感覺到比原來更沒有安全感,認為當前社會比以前更亂,這顯然威脅被擴大了,而此時被擴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信息傳播太快,社會太透明。所以選D。
26.(23分) (1)制度:察舉制。(2分) 原因:通過太學求學、政府考核,讀書人入什取代了貴族世袋為官。(2分)
(2)興盛原因:羅馬共和國各個機構的權力可以相互制約,防止濫用權力。(2分) ???衰敗原因:羅馬帝國建立,專制獨裁形成。(2分) ???實踐:美國1787年憲法確立分權制衡體制。(2分) (3)錯位:容克地主貴族掌握了德意志現代化的領導權。(1分) 影響:德國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帶自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2分) (4)內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民主制度。(8分) ???認識:各國的國情不同決定了政治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2分)
27.(15分) (1)背景:美國陷入嚴重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賑。(2分) 原因:政府投資的國營企業;生產經營權獨立自主;采用市場經濟的原則。(3分) (2)角度:時代背景(環境、國情)、實踐效果。(2分) 分析合理性:時代背景:從國內看,蘇聯重工業落后;國防力量薄弱;(1分) 從國際看,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處于帝國主義的敵視和包圍之中;(1分) 實踐效果:迅速實現了工業化,蘇聯成為世界強國。(1分) 經濟實力大增,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資基礎;(1分) (其他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給分) (3)原因: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分) 理念:從單純重視經濟增長到既重視經濟增長又關注民生;重視發展方式,強調科學發展;?(2分)
28.(12分) 評分標準 一等(12~10分) ①緊扣評論對象,觀點明確;②合理引用史實,進行多角度評論;③論證充分,邏輯嚴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夠結合評論對象,觀點較明確;②引用史實,評論角度單一;③論證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 ①偏離評論對象,觀點不明確;②未引用史實;③論證欠缺說服力,表述不清楚。參考答案:1 南北差距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主要是由于發展中國家自身因素造成的。(1)發展中國家自身的經濟條件。 如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市場狹小或市場不統一等導致不能對工業化的刺激做出反映。 (2)發展中國家自身的政治體制。 如統治腐朽、制度保守、體制落后、政局動蕩、對外依賴等阻礙了工業化進程。 (3)發展中國家自身的文化觀念。 如傳統農耕思想,安土重遷、恪守祖制、內斂中庸的民族性格和義大于利等觀念對工業化的抵制。2? 南北差距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主要是發達國家造成的。 (1)發達國家長期的殖民掠奪。 如黑奴貿易對非洲的影響等。 (2)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 如發達國家對技術的壟斷、對商品價格的控制等。 (3)經濟全球化主導和實質。 如,經濟全球化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其本質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2012年高二二期期末考試政治試卷
總分:100分 時量:90分鐘
第I卷選擇題(共48分)
—、選擇題(24×2 = 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
1.假設2010年某國H商品的總量為10萬件,每件商品的價值用貨幣表示為6元。2011年該國生產該商品的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20%,且該國2011年全社會商品零售價格總額為10000億元,貨幣流通次數為8次,央行實際發行紙幣5000億元,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11年每件H商品的價格是( )
A.24元 B.10元 C. 20元 D. 12元
2.2012年3月20日,國家發改委宣布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平均提高600元,各地93號汽油基本步入“8元時代”。這次油價調整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
①其互補品銷售量會減少 ②改用燃氣出租車數量增加
③物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 ④導致國際油價大幅度上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大學生劉某畢業后邊打工、邊尋找創業項目,雖遇到種種困難和問題,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在多方支持下,最終創業成功。劉某的事例啟發青年學生要( )
①培養自主創業意識,樹立創業理想 ②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具備良好心態
③加強就業指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 ④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適應市場需求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 國內樓市“限”價、“限”購;汽車“限”號、“限”行;電視“限”播、“限”娛、“限”廣;“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等。“限”已成為熱詞,“限”的《經濟生活》原因是( )
①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要求 ②為了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③政府履行自身職能的需要 ④市場調節具有自身的弱點和缺陷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5.甲商品的價格每下降10個單位,需求增加15個單位;乙商品的價格每下降10個單位,需求增加5個單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甲商品需求彈性大,更適合采取“降價促銷”的方式
②乙商品需求彈性大,更適合采取“降價促銷”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斷增長,則更適合擴大甲商品的生產
④如果整體經濟不景氣,則乙商品的生產會先受到沖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百元消費周”是指在一周的工作日期間,全部的餐飲.交通.娛樂等所有消費加起來,控制在100元之內。這引發了一場關于“節儉主義”的熱議。贊同者認為該活動促使青年人反思形成合理科學的消費方式的必要性;反對者則認為這種行為不利于擴大內需.促進生產。你認為可以為雙方提供的理論依據分別是( )
A.建立健康消費方式; 生產決定消費
B.倡導適度消費的消費觀; 消費是生產的動力
C.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協調發展;消費是生產的目的
D.要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7.近幾年“用工荒”讓農民工持續成為焦點,往年“用工荒”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發達區域,隨著中西部省份企業工資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民工涌向這些地區,東部地區的“民工荒”有逐年擴大的趨勢。下列對東部地區“民工荒”問題出現原因的理解正確有( )
①工資增長緩慢、生活成本不斷提高 ②國家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
③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④“民工”逐步樹立了正確的就業觀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某省“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城鄉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不低于10%,并爭取農民收入實現更高的增長幅度”。為實現這一目標,要求( )
①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經濟健康發展 ②加大“三農”投入,鞏固完善強農惠農政策
③實行農產品政府定價政策,提高農民收入 ④加大貨幣發行量,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2年首期最大發行總額為500億元的電子式儲蓄國債于3月10日發售。這一政策發揮影響的路徑是( )
①籌集建設資金 ②刺激經濟發展 ③增加國內需求 ④增加財政收入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
10.選舉民主與協民主兩種民主形式緊密和有機的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特點。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協商民主形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①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能參與黨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
②民主黨派能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決定和執行
③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在政治上是親密合作的友黨關系
④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關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漫畫《如此上訪》給公民的啟示是( )
①要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 ②要有序參與政治生活,正確行使權利
③要依法參與民主決策,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④公民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在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中美兩國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重申了尊重彼此主權和領土完整。兩國都要尊重彼此主權是因為( )
①主權是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 ②主權決定了國家的性質
③主權是構成國家的唯一要素 ④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 “三公經費”公開,是指政府部門人員在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產生的消費向社會公開。公開“三公經費” ( )
①是建設“陽光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②有利于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③使社會主義民主進程得到充分的推進 ④要求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居者有其屋”是百姓的夢想。2011年中央明確1000萬套保障房的任務,并以簽責任狀的形式予以落實。截至去年10月底,全國開工建設保障房超過1000萬套,百姓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這一事實說明政府( )
A.積極履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B.關注民生,直接參與住房建設經營
C.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監督 D.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維護生存權
15.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行政強制法,規定行政機關不得在夜間或者法定節假日實施行政強制執行,情況緊急的除外。不得對居民采取斷水、斷電、斷氣等方式強制執行,公民受到行政強制權侵害時可獲救濟。這說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要做到( )
①加強司法機關隊伍建設 ②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③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 ④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公正執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1年11月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皮影戲人名錄有利于( )①全面展示民族文化②促進人類文明的趨同③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④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這啟示我們( )
①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②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③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規律 ④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 作風接“地氣”,作品才有“人氣”。自全國新聞戰線開展“走基層、轉文風、改作風”活動以來,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入基層,關切民情民生的優秀作品層出不窮。這表明( )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②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③認識具有反復性 ④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右圖漫畫告訴我們( )
A.辦事情要堅持適度原則 B.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D.事物的聯系構成了事物的發展
20.美國的金門大橋是“4+4”八車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車流在不同時段出現兩個半邊分布不均的現象,橋上經常發生堵車問題。一個年輕人建議把原來“4+4”車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車流不同,改為“6+2”或“2+6”模式。整個橋面的車道仍是八車道,但堵車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故事告訴我們( )
①既要注重量變,更要促成質變 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③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④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能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1.最近,我國有科學家采用鋁鈹埋藏測年法的技術手段測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約七十七萬年前,此前,根據其他測年法,學術界采信“四五十萬年前”的說法,上述考古研究情況表明 ( )
①任何具體實踐對認識真理性的檢驗都具有局限性
②專家公認的檢驗手段和考古結論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實踐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結論
④不同考古結論應不斷接受新的考古實踐的再檢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2011年11月22日,中國國務院發表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面介紹中國“十一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政策與行動、取得的積極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部署及有關談判立場。我國政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因為
①我國在應對世界氣候變化中居于主導地位 ②氣候政策對應對氣候行動具有促進作用
③對氣候變化的正確認識可以引導人們趨利避害
④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 2012年我國加快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更加注重公平可持續發展。下列關于我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生產方式變革決定社會性質的變化②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③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④調整上層建筑,以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扶起跌倒老人,本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但卻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某高校就此開展了
民意調查,右圖調查顯示的信息說明( )
①價值觀影響著人生道路的選擇  ②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
③價值選擇是建立在價值判斷基礎之上的 ④正確的價值選擇應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
(請做在答題卷上)
二、非選擇題(共2大題,共52分)
25.貨幣融通,其形象水。它是一個經濟體的“循環系統”和生命線。水之流動,避高而趨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貨幣資本因受利潤的吸引,不斷向低成本、高收益的企業和產業流動,這在經濟學上稱為“洼地效應”。
(1)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相關知識,在下圖空白處分析貨幣資本流動的原因。(9分)
產生洼地積水
現象的原因
貨幣資本流動的原因
1、水是流體

2、地表落差

3、引力作用

自古善治水者,進循“疏導”之理念。
(2)某班就“貨幣資本的流動——自由還是監管”展開辯論,請你參與進來,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的知識,完成下表。(8分)
允許貨幣資本自由流動的原因
政府適當監管貨幣流動的依據
辯題
貨幣資
本的流
動:自
由還是
監管


治水之要,興利除患。近年來,受高回報的利益驅使,大量貨幣資本逃離生產領域,流向投機炒作市場,而創造真實社會物質、精神財富的實體經濟卻面臨資金短缺,產業“空心化”的危險令人擔憂。
(3) 貨幣資本是水,實體經濟是田。運用《政治生活》的相關知識,說明政府應如何引導貨幣資本的合理流動。(10分)
水利之大,可潤萬物,水患之大,川壅而潰;金融之患,其害尤烈。當前社會上存在的“種地的不如‘炒地’的,蓋房的不如‘炒’房的”等投機炒作之風,不僅誤導了貨幣資本的合理利用,而且扭曲了部分人的價值觀,致使其追求暴富,崇尚投機。
(4) 貨幣提供的,僅僅是物品的經濟價值的評價標準。請你運用“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相關知識,結合材料,說明我們應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實現人生價值。(12分)
26、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廣大干部群眾在實踐的基礎上,概括出了以“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為主要內容的“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是北京市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一個重要成果,必將有利于把北京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全國文化中心和首善之都。
結合“北京精神”的內容,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分析北京為什么把培育弘揚“北京精神”作為首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舉措。(13分)
2012上高二期考政治參考答案
1C
2A油價上漲,其互補品的需求量減少,銷售量減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改用燃氣車數量增加。 3D③不符合設問限制性要求,排除含③選項。 4C解析:本題考查實施宏觀調控的原因。“限”就是要加強對經濟活動的管理,即加強宏觀調控,②④符合題意;①與題意無關;③是從《政治生活》角度 5A 由題意可知,甲比乙的需求彈性大,故①排除②,居民收入增長,對甲的需求要多于乙,而整體經濟不景氣,則乙相對受沖擊要小于甲,故選③排除④。 6B贊同者的觀點是合理科學的消費觀,與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協調發展無關,C不選;反對者的觀點主要是從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角度來談的,故AD排除。 7A 本題考查就業的知識。由于中西部省份的工資水平提高,勞動力流向中西部地區,東部出現“民工荒”即勞動者數量減少,這是市場調節勞動力資源配置的結果,同時這種對比說明東部工資水平低,故選A;②會減少“民工荒”的產生,與就業觀無關,故②④不選。 8 A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故選①;②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主要由市場形成,③錯誤;貨幣發行量過多,會引發通脹,影響居民生活和正常的經濟秩序,④錯誤。 9A 國家發行國債是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而財政收入是發揮財政作用的前提,財政支出是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國家增加財政收入,通過財政支出,擴大國內需求,通過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促進經濟的發展,故選A。 10D此題考查對我國政黨制度的理解。注意此題屬于反向選擇題,選擇對我國政黨制度的不正確的理解。民主黨派屬于參政黨,①正確,②錯誤;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在政治上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關系,③錯誤,④正確。 11 B漫畫反映了公民沒有正確行使監督權,啟示我們要有序參與政治生活,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②④符合題意;①說法與漫畫主旨不相符合;漫畫體現的是行使民主監督,不是行使民主決策權,③說法與題意無關。 12D此題考查主權的重要性,①④說法正確應入選。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國家性質,②說法錯誤;主權是構成國家的要素,但不是唯一要素,③說法錯誤。 13A 此題考查政府自覺接受監督的意義。根據材料中“三公經費”公開的含義,可知公開“三公經費”是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的要求,③④與題意不符合;③說法擴大了政府自覺監督的影響,應排除;④是從公民角度來說的,與材料主體不相符合。 14A材料中政府加強保障房建設,屬于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A正確應入選。政府不能直接參與住房建設經營,B說法錯誤;CD與材料無關應排除。 15D此題考查政府如何依法行政的知識。③④正確應入選。材料中的主體是政府,①錯誤;材料中體現的是政府有法可依,②在材料中得不到體現。 16D①說法過于絕對;②說法錯誤,選D. 17C材料強調了要尊重客觀規律,①不符合題意;規律是客觀的,不能被改造,③錯誤。 18C廣大新聞工作者在深入基層的實踐中創作了優秀作品,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也體現了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①④符合題意;②③與題意無關。 19D本題考查聯系的普遍性及意義。漫畫信息反映了一個人的成長如同幼苗,離不開外部的各種有利條件,D符合漫畫寓意。A、B、C均與漫畫寓意不符。 20D按照上下班的車流不同調整車道結構,解決了堵車問題,堅持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體現了優化系統內部結構可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②④符合題意;材料不涉及量質變及整體和部分地位轉化問題,①③與題意無關。 21D 22D
23A收入分配制度屬于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的范疇,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目的是適應并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主義的發展,②③符合題意,排除④;生產方式變革并不一定帶來社會性質的變化,①錯誤。 24B對于老人摔倒該不該扶,人們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和選擇,體現了價值選擇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是建立在一定的價值判斷的基礎之上的,②③符合題意;①④不符合題意。
25、(1)①貨幣是一般等價物、是商品交換的媒介;(3分) ②企業、行業間成本和利潤水平存在差異;(3分)③受利潤吸引,企業把貨幣作為資本用于投資。(3分)
(2)①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市場調節有助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4分)
②彌補市場調節的弱點和缺陷;避免貨幣資本過度自由流動產生的弊端。(4分)
(3)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創造社會財富;(2分)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完善實體產業政策,提高實體經濟對資本的吸引力;(2分)切實履行政府職能,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生改善;(2分)依法行使權力,抑制投機炒作行為;(2分)自覺接受監督,樹立政府權威。(2分)
(4)正確的價值觀須符合事物發展規律,要尊重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4分) 正確價值觀須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樹立正確的經營觀,處理好局部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的關系,在個人與社會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4分)
正確價值觀是對事物的屬性及其規律和人的需要間關系的科學認識,要處理好社會價值和調和自我價值的關系;(4分)
要在勞動和社會中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4分)
26、
①“愛國”和“創新”是“北京精神”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3分)
弘揚這一精神,可以團結、凝聚全市人民,形成為國爭光的共同理想和不斷創新的價值追求。(4分)
②“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包容性有利于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3分)
③“厚德”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一致的,對于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起著重要作用。(3分)
2012年上學期高二期考(文科)數學試卷
總分:150分 時量:12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小題5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1,2,3,4},B=,則A∩B= (  )
(A){1,2,3,4} (B){1,2} (C){1,3} (D){2,4}
2.命題p:2n-1是奇數,q:2n+1是偶數(n∈Z),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p或q為真   (B)p且q為真 (C)非p為真 (D)非q為假
3.△ABC中,M為邊BC上任意一點,N為AM中點,=λ+μ,則λ+μ的值為 (  )
(A) (B) (C) (D)1
4.在如圖所示的算法流程圖中,若f(x)=2x,g(x)=x3,則h(2)的值為 (  )
(A)9 (B)8 (C)6 (D)4
5.如圖是某學校抽取的學生體重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已知圖中從左到右的前3個小組的頻率之比為1∶2∶3,第2小組的頻數為10,則抽取的學生人數為 (  )
(A)20 (B)30
(C)40 (D)50
6.已知是橢圓的兩個焦點,過的直線與橢圓交于M、N兩點,則△MN的周長為   (  )
A。8   (B)16   (C)25  (D)32
7.下列函數中,最小值為2的函數是 ( )
(A) (B)
(C) (D)
8.已知函數,則不等式的解集是 ( )
(A)   (B)   (C)   (D)
9. 定義域為D的函數同時滿足條件:①常數滿足,區間,②使在上的值域為,那么我們把叫做上的“級矩形”函數.函數是上的“1級矩形”函數,則滿足條件的常數對共有 ( )
(A)1對 (B)2對 (C)3對 (D)4對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考生作答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的
橫線上.)
(一)選做題(請在第10、11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全做,則按前一題記分)
10. (坐標系與參數方程)已知直線的極坐標方程為,則極坐標點到這條直線的距離為 .
11. (優選法與試驗設計初步) 用0.618法尋找實驗的最優加入量時,若當前存優范圍是[628,774],好點是718,則此時要做試驗的加入點值是 。
(二)必做題(12?16題)
12. 復數的實部是 。

13.已知某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則該幾何體的體積為 。
14. 如果點P在平面區域上,點M的坐標為(3,0),那么|PM|的最小值是________.
15. 如圖,橢圓中心在坐標原點,F為左焦點,當⊥時,其離心率為,此類橢圓被稱為“黃金橢圓”.類比“黃金橢圓”,可推算出“黃金雙曲線”的離心率e等于 。
16.已知函數在區間上恒有,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數學(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1-9 BAABC BDAC
二、 10. 【解析】直線方程為,點,所以
11. 684 12. -1 13.2/3
14. 解析:點P所在的可行域如圖中陰影部分(包括邊界)所示,點M到A(1,1),
B(2,2)的距離分別為,,
又點M(3,0)到直線x-y=0的距離為,故|PM|的最小值為.
答案:
15. 解析:B(0,b),F(-c,0),A(a,0).在“黃金雙曲線”中, ∵⊥,∴·=0.又=(c,b),=(-a,b).
∴b2=ac.而b2=c2-a2,∴c2-a2=ac. 在等號兩邊同除以a2得e=.
16. 解析當時, 函數在區間上是減函數,所以,即,解得;當時, 函數在區間上是增函數,所以,即,解得,此時無解.綜上所述, 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三.17.(1)解:.設的最小正周期為.由圖可得 ,所以 ,.
由 ,得 ,因為 ,所以 .
(2)解:. 由 ,得 ,.
所以
18. 解:(1)由題意可知=0.18,得n=100. 故抽取的學生人數是100. (2)由(1)知n=100,所以=0.3,故a=14,而7+9+a+20+18+4+5+6+b=100,故b=17. (3)由(1)易知a+b=31,且a≥10,b≥8,滿足條件的(a,b)有(10,21),(11,20),(12,19),…,
(23,8),共有14組,其中b>a的有6組,則所求概率為P==.
19.證明:(1)連接A1C1交B1D1于O1,連接AO1. 在平行四邊形AA1C1C中,C1O1∥AO,C1O1=AO,
∴四邊形AOC1O1為平行四邊形,∴C1O∥AO1.
∵C1O?平面AB1D1,AO1?平面AB1D1,∴C1O∥平面AB1D1.
(2)在直平行六面體AC1中,A1A⊥平面A1B1C1D1,∴A1A⊥B1D1.
∵四邊形A1B1C1D1為菱形,∴B1D1⊥A1C1.
∵A1C1∩AA1=A1,A1C1?平面ACC1A1,AA1?平面ACC1A1,∴B1D1⊥平面ACC1A1.
∵B1D1?平面AB1D1,∴平面AB1D1⊥平面ACC1A1.
20. 解 :(1)∵的解集為,根據不等式解集的意義 可知:方程的兩根為、. 利用韋達定理不難得出. 由此知, ………………………6分
(2)由(1)可得: ①

由② - ①得:

…………………………………………………...13分
21. 解: (1)直線AB的方程是y=2,與y2=2px聯立,從而有4x2-5px+p2=0,所以:x1+x2=. 由拋物線定義得:|AB|=x1+x2+p=9,所以p=4,從而拋物線方程是y2=8x.
(2)由p=4,4x2-5px+p2=0可簡化為x2-5x+4=0,從而x1=1,x2=4,y1=-2,y2=4,從而A(1,-2),B(4,4).
設=(x3,y3)=(1,-2)+λ(4,4)=(4λ+1,4λ-2), 又y=8x3,即[2(2λ-1)]2=8(4λ+1),即(2λ-1)2=4λ+1,解得λ=0或λ=2.
22.解:(1)時 則………3分
令有:;令………5分
故的單增區間為;單減區間為.………6分
(2)構造,即 則.
①當時,成立,則時,,即在上單增………7分
令:,故………8分
②時 , 令;令…9分
即在上單減;在上單增……11分[來
故,舍去……12分
綜上所述,實數a的取值范圍………13分
2012年上學期高二物理期考試題
總分:110分 時量:9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1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伽利略的理想實驗說明了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人站在電梯中,人對電梯的壓力與電梯對人的支持力不一定大小相等
C.兩個不同方向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它們的合運動不一定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D.由F=ma可知:當F=0時a=0,即物體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
2.如圖所示,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固定于墻上O點,拉力F通過
一輕質定滑輪和輕質動滑輪作用于繩另一端,則重物m在力F的作
用下緩慢上升的過程中,拉力F變化為(不計一切摩擦): ( )
A.變小 B.變大 C.不變 D.無法確定
3.如圖,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之比為2 : 1.原線圈接入一電壓為 U=U0sinωt的交流電源,副線圈接一個R=55 Ω的負載電阻.若 U0=220V ,ω=100π rad/s , 則下述結論正確的是 ( )
A.副線圈中電壓表的讀數為 110V
B.副線圈中輸出交流電的周期為0.02s
C.原線圈中電流表的讀數為2A
D.原線圈中的輸入功率為220W
4、在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的實驗中,紅蠟塊在長1m的豎直放置的玻璃管中在豎直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現在某同學拿著玻璃管在水平方向上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忽略蠟塊與玻璃管之間的摩擦),并每隔1s畫出蠟塊運動所到達的位置,運動軌跡如圖所示,若在軌跡上C點(a,b)作該曲線的切線(圖中虛線)交y軸于A點,則A的坐標為 ( )
A.(0,0.5b) B.(0,0.6b) C.(0,0.5a) D. (0, 0.6a)
5.合肥一六八中學復讀年級第二次段考如圖所示,物體A、B、C疊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體,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勻速運動,且三者相對靜止,關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C不受摩擦力作用。
B.B不受摩擦力作用。
C.A受摩擦力的合力不為零。
D.以A、B、C為整體,整體受到的摩擦力為零。
6.我國已于2011年9月末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之后又發射“神舟八號”飛船并與“天宮一號”實現對接。某同學為此畫出“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假想圖如圖所示,A代表“天宮一號”,B代表“神舟八號”,虛線為各自的軌道。由此假想圖,可以判定( )
A.“天宮一號”的運行速率大于“神舟八號”的運行速率
B.“天宮一號”的周期小于“神舟八號”的周期
C.“天宮一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神舟八號”的向心加速度
D.“神舟八號”適度減速有可能與“天宮一號”實現對接
7.圖中虛線a、b、c代表電場中的三條等勢線,相鄰兩等勢線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實線為一帶正電的微粒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P、Q相比(  )
A.P點的電勢比Q點的高 B.帶電微粒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較大
C.帶電微粒通過P點時動能較大 D.帶電微粒在P點時的電勢能較大
8.如圖所示的U—I圖像中,直線I為某電源的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直線Ⅱ為某一電阻R的伏安特性曲線,用該電源直接與電阻R連接成閉合電路,由圖像可知( )

A.R的阻值為1.5Ω
B.電源電動勢為3V,內阻為0.5Ω
C.電源的輸出功率為3.0w
D.電源內部消耗功率為1.5w
9.設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a、速度為v、位移為x、所受合外力為F。現有四個不同物體的運動過程中某物理量與時間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已知t=0時刻物體的速度均為零,則其中表示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的圖象是( )
A B
C D
10壓敏電阻的阻值隨所受壓力的增大而減小,某位同學利用壓敏電阻設計了判斷小車運動狀態的裝置,其工作原理如圖(a)所示,將壓敏電阻和一塊擋板固定在絕緣小車上,中間放置一個絕緣重球。小車向右做直線運動過程中,電流表示數如圖(b)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從t1到t2時間內,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從t1到t2時間內,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從t2到t3時間內,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D.從t2到t3時間內,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11.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屬導軌上有一質量為m
的金屬棒ab.導軌的一端連接電阻R,其他電阻均不計,
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于導軌平面向下,金屬棒
ab在一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靜止起向右運動.則( )
A.隨著ab運動速度的增大,其加速度也增大
B.外力F對ab做的功等于電路中產生的電能
C.當ab做勻速運動時,外力F做功的功率等于電路中的電功率
D.無論ab做何種運動,它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一定等于電路中產生的電能
二、實驗題(每空3分,共15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在答題卷相應的空格內
12. “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使用電磁式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圖中的點為計數點,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來,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實驗時應先放開紙帶再接通電源
B.(S6一S1)等于(S2一S1)的6倍
C.從紙帶可求出計數點B對應的速率
D.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2s
13.某同學要測量一均勻新材料制成的圓柱體的電阻率ρ。步驟如下:
(1)用游標為20分度的卡尺測量其長度如圖,由圖可知其長度為 mm;
(2)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其直徑如右上圖,由圖可知其直徑為 mm;
(3)用多用電表的電阻“×10”擋,按正確的操作步驟測此圓柱體的電阻,表盤的示數如圖,則該電阻的阻值約為 Ω。
(4)該同學想用伏安法更精確地測量其電阻R,現有的器材及其代號和規格如下:
待測圓柱體電阻R
電流表A1(量程0~4mA,內阻約50Ω)
電流表A2(量程0~10mA,內阻約30Ω)
電壓表V1(量程0~3V,內阻約10kΩ)
電壓表V2(量程0~15V,內阻約25kΩ)
直流電源E(電動勢4V,內阻不計)
滑動變阻器R1(阻值范圍0~15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2.0A)
滑動變阻器R2(阻值范圍0~2k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0.5A)
開關S
導線若干
為使實驗誤差較小,要求測得多組數據進行分析,請在右框中畫出測量的電路圖,并標明所用器材的代號。
(5)若該同學用伏安法跟用多用電表測量得到的R測量值幾乎相等,由此可估算此圓柱體材料的電阻率約為ρ= 。(保留2位有效數字)
2012年上學期高二物理期考試題答卷
總分:110分 時量:90分鐘
一、選擇題:(11X4=44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實驗題(每空3分,共15分).
12            
13(1)           mm   (2)            mm  
  
 (3)            Ω    (4)            
  
(5)           
三、計算題(共36分)
14(12分).如圖所示,小物體的質量為m=2kg ,AB=BC=1.3m,物體與AB、BC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 今用一與水平方向成37°的恒力F作用于物體,讓物體從靜止出發,運動到C點時物體的速度恰好為零 (忽略物體在B點處的機械能損失,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力F的大小?
(2)從A運動到C的時間多長?

15(12分)如圖所示,質量m=1kg的滑塊(可看成質點),被壓縮的彈簧彈出后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距離x=0.4m后從桌面拋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落點到桌邊的水平距離S=1.2m,桌面距地面的高度h=0.8m.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取g=10m/s2,空氣阻力不計)求:
(1)滑塊落地時速度的大小
(2)彈簧彈力對滑塊所做的功
16.(12分)電視機的顯像管中,電子束的偏轉是用磁偏轉技術實現的.電子束經過電壓為U的加速電場后,進入一圓形勻強磁場區,如圖所示.磁場方向垂直于圓面.磁場區的中心為O,半徑為r.當不加磁場時,電子束將通過O點而打到屏幕的中心M點.為了讓電子束射到屏幕邊緣P,需要加磁場,使電子束偏轉一已知角度θ,此時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應為多少?(電子荷質比為e/m,重力不計)

17.【物理——選修3-4】(15分)
(1)(6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光的偏振現象說明光是橫波
B.變化的電場一定產生變化的磁場;變化的磁場一定產生變化的電場
C.在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若僅將入射光由紅光改為綠光,則干涉條紋間距變窄
D.火車過橋要慢行,目的是使驅動力頻率遠小于橋梁的固有頻率,以免發生共振損壞橋梁
( 2 )(9分)如圖所示為直角三棱鏡的截面圖,一條光線平行于BC邊入射,經棱鏡折射后從AC邊射出。已知∠A=θ=60°,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
求:①該棱鏡材料的折射率;
  ②光在棱鏡中的傳播速度。 
2012年上學期高二物理期考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11X4=44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B
BD
A
B
C
ABD
AD
C
D
CD
二、實驗題(每空3分,共15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在答題卷相應的空格內
12          C    
13(1)      50.15     mm    (2) 4.700       mm  
  (3)     220       Ω    (4)            
  
        
三、計算題(共36分)
14.(12分)(1)設物體在平面上的加速度為a1,在斜面上的加速度為a2由運動學公式有……(2分)
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2分) (1分)
(2)由牛頓第二定律(2分)運動時間……(1分)
15(12分)解:(1) 滑塊拋出后豎直方向自由落體:,解得, 滑塊落地時豎直方向速度: 滑塊拋出后水平方向勻速運動:3m/s,所以落地速度:m/s
(2)根據動能定理: 解得:=5.3J
16(12分)解:電子加速時,有:eU=mv2? 在磁場中,有:evB= 由幾何關系,有:tan
由以上各式解得:?B=
17(1)(6分)ACD ( 2)(9分)解:①由圖中幾何關系可知:α=30°
根據折射率n=
得:n=
②根據公式n=
得:v=c
2012年上學期高二生物期末考試
時間:90分鐘 總分:90
問卷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6分)
1.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寫下了這樣優美的詞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
競自由”。該詞句體現了 ( )
A.生物的多樣性 B.生物的適應性
C.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性 D.生物的進化規律
2.下列關于生物大分子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RNA通常只有一條鏈,它的堿基組成與DNA部分不同
B.核酸(NDA或RNA)是一切生物遺傳信息的載體
C.酶是生物體產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質
D.蛋白質是由多個氨基酸分子通過肽鍵相互連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3.關于遺傳信息和遺傳密碼在核酸中的位置和堿基構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遺傳信息位于mRNA上,遺傳性密碼位于DNA上,構成堿基相同
B.遺傳信息位于DNA上,遺傳性密碼位于mRNA上,構成堿基相同
C.遺傳信息和遺傳密碼都位于DNA上,構成堿基相同
D.遺傳信息位于DNA上,遺傳密碼位于mRNA上,若含有遺傳信息的模板鏈堿基組成為TCA,則遺傳密碼的堿基構成為AGU
4.染色體、DNA、基因三者關系密切,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每個染色體含一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很多個基因
B.復制、分離和傳遞,三者都相伴隨而進行
C.三者都是遺傳物質,三者都能行使生物的遺傳作用
D.在生物的傳種接代過程中,染色體行為決定后二者
5.如果用H3、N15、S35、P32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細菌,在產生的子代噬菌體的組成結
構成分中,能夠找到的放射性元素為 ( )
A.可在外殼中找到N15和S35、H3
B.可在DNA中找到H3、N15、P32
C.可在外殼中找到N15和S35
D.可在DNA中找到S35、N15、P32
6.下列有關圖示的生理過程(圖中④代表核糖體,⑤代表多肽鏈)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圖中所示的生理過程主要有轉錄和翻譯
B.圖中①在該過程中不起作用
C.一種細菌的③由480個核苷酸組成,它
所編碼的蛋白質的長度為整160個氨基酸
D.遺傳信息由③傳遞到⑤需要RNA作工具
7.以下是關于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中所使用的試劑,操作及其作用的表述,其中不正確的是 ( )

試劑
操作
作用
A
檸檬酸鈉溶液
與雞血混合
防止血液凝固
B
蒸餾水
與雞血細胞混合
破碎細胞,析出內含物
C
蒸餾水
加入到溶解有DNA的NaC1中
析出DNA絲狀物
D
冷卻的酒精
加入到過濾后含有DNA的NaC1中
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
8.已知普通小麥是六倍體,含42條染色體。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其每個染色體組含7條染色體
B.其單倍體植株的體細胞含21條染色體
C.其胚乳細胞含3個染色體組
D.離體培養其花粉,產生的植株高度不育
9.通過對甲、乙兩種生物細胞核DNA的分析得知,它們含有的4種堿基數目一一對應相同,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兩種生物的DNA種類和數目相同
B.兩種生物的遺傳信息完全相同
C.兩種生物的性狀完全相同
D.核內DNA所含有的脫氧核苷酸的種類和數目相同
10.下列關于物種形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自然選擇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因而可能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B.生物進化的標志是是否形成新物種
C.突變和基因重組可以使種群產生定向變異,因而可能導致新物種的產生
D.新物種形成后,物種間生物只要能交配,就存在基因交流
11.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碗豆雜交,按每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對其子代的表現型進行統計,結果如圖,則雜交后代中,新表現類型
占的比例為 ( )
A.1/3
B.1/4
C.1/9
D.1/16
12.下列有關種群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種群是生物進化和繁殖的基本單位
B.種群中的全部個體的基因組成了這個種群的基因庫
C.種群中各年齡個體數目比例適中,則該種群的密度在一定時間內會明顯變大
D.種群增長率在種群的“S”型增長曲線的各階段是不同的
13.為了保護魚類資源不被破壞,并能持續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根據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應使被捕魚群的種群數量保持在K/2水平。這是因為在這個水平上 ( )
A.種群數量相對穩定 B.種群增長量最大
C.種群數量最大 D.環境條件所允許的種群數量最大
14.在孟德爾進行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具有1:1比例的是 ( )
(1)F1代產生配子的分離比
(2)F2代性狀分離比
(3)F1代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
(4)親本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
(5)F2代基因型之比
A.(1)(2) B.(2)(3)(5)
C.(3)(4) D.(1)(3)
15.蕃茄中紅果(R)對黃果(r)為顯性,如果把黃果植株的花粉授到紅果的柱頭上,所結晶果實的顏色和果實內種子的胚的基因型分別是 ( )
A.黃或紅,rr B.紅,Rr C.紅,Rr或rr D.橙黃,Rr
16.關于生物圈穩態的自我維持的原因中,不正確的是 ( )
A.源源不斷的太陽能是生物圈維持正常運轉的動力
B.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需的物質條件
C.生物圈具有多層次的自我調節能力
D.二氧化碳的增加必定破壞生物圈的穩態
17.根據右圖回答,正確的是 ( )
A.圖示的各種成分在生態學上可以構成一
個生態系統
B.圖示的各種成分在生態學上可以構成一
個生物群落
C.細菌與蟬之間的關系屬于競爭
D.蛇屬于第三級消費者
18.2005年10月美國《科學雜志》刊登了一項“人的卵細胞可發育成囊胚”的報道,而自然界中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育而成的個體被稱為單倍體,下列有關單倍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未經受精的卵細胞發育而成的植物,一定是單倍體
B.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一定不是單倍體
C.生物的精子或卵細胞一定都是單倍體
D.含有奇數個染色體組的個體一定是單倍體
19.下列有關“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確是 ( )
①生產者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屬于自養型生物
②生產者的呼吸作用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實現了物質循環
③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降低了環境溫度
④生態系統內流動的能量全部是生產者固定的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有著一定的關系,在下圖所示曲線中能準確表示兩者關系的是( )(a代表抵抗力穩定性,b代表恢復力穩定性) ( )

21.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據基因重組原理進行的是 ( )
①我國科學家袁隆平利用雜交技術培育出超級水稻
②我國科學家將蘇云金桿菌的某些基因轉入棉花體內培育出抗蟲棉
③我國科學家通過返回式衛星搭載種子培育出太空椒
④我國科學家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培育出克隆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已知果蠅的紅眼(W)對白眼(w)為顯性。現有兩只紅眼果蠅雜交,得到♀50只(全部紅眼),♂50只(紅眼24只,白眼26只)據此可推知雙親基因型是 ( )
A.Ww×Ww B.Ww×ww
C.XWXw×XWY D.XWXW×XWY
23.一定家庭中,父親是色覺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體顯性基因控制)患者,母親的表現型正常,他們卻生了一個手指正常但患紅綠色盲的孩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該孩子的色盲基因來自祖母
B.父親的基因型是雜合的
C.這對夫婦再生一個男孩,只患紅綠色盲的概率是3/4
D.父親的精子不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24.赤霉素是一類能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莖稈伸長和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將純種矮稈玉米(aa)用赤霉素處理后長成高稈玉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這種高稈玉米自交后代的表現型全部為高稈
B.高稈玉米的基因型為AA或Aa
C.這種高稈玉米自交后代的表現型既有高稈又有短稈
D.這種變異是不可能遺傳的
25.分析如圖所示的家族中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判斷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Ⅲ8與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
B.理論上,該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
C.Ⅲ7肯定有一個致病基因由Ⅰ2傳來
D.Ⅲ9和Ⅲ8婚配,后代子女發病率為1/4
26.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1994至1995年對波
黑的空襲以及1999年對南聯盟的空襲中
大量使用了貧鈾彈。貧鈾彈的使用,使生
物體發生變異,導致人類癌癥、白血病和
新生兒畸形的發生等。近幾個月來,一些
歐洲國家紛紛報道本國參加北約維和行動
的士兵因患癌癥等病死亡,并稱之為“巴爾干綜合癥”。對以上現象的討論,下列哪一項不合理 ( )
A.大多數基因突變是對生物體有害的
B.當射線作用于生殖細胞或發育的胚胎時,新生兒就可能產生畸形
C.射線引起的生物變異都將通過有性生殖遺傳給下一代
D.射線的物理化學作用引起基因突變或染色體變異,是導致“巴爾干綜合癥”發生的
重要原因
27.下列有關變異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基因突變能夠產生新基因
B.基因重組為生物變異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來源
C.染色體中DNA的一個堿基發生改變屬于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D.秋水仙素在誘導多倍體形成時作用于有絲分裂的前期,從而抑制紡垂體的形成
28.農業科技人員在對草原鼠害進行調查時,隨機選定某區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老鼠籠,捕獲68只鼠,標記后原地放回,一段時間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籠,捕獲54只鼠,其中標記的鼠有12只,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該區域中鼠的種群密度較大,約為306只,必須積極防治
B.這種調查方法稱為標志重捕法
C.草原上鼠與牛、羊等是競爭關系,鼠害會嚴重影響畜牧業發展
D.如果在兩次捕鼠期間發生草原大火,統計結果仍然是準確的
29.在下列四種化合物的化學組成中,與圓圈中“A”所對應的名稱相符合的是 ( )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
30.右圖表示果蠅的一個細胞,其中數字表示染色體,
字母表示 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從染色體情況上看,該果蠅只能形成一種配子
B.e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雌雄個體中出現的概率相同
C.形成配子時基因A、a與B、b間自由組合
D.只考慮3、4與7、8兩對染色體時,該個體能
形成四種配子,并且配子數量相等
31.下圖(一)中所示的生物間關系,A、B代表兩種
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條件,箭頭表示營養流動的方向;圖(二)在坐標系中表示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下列圖(一)(二)中所表示的生物關系配對正確的一組是 ( )

A.①—甲 B.②—甲 C.③—丙 D.④—乙
32.如圖,為某家族遺傳病系譜圖,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 )
A.由1×2→4和5,可推知致病基因在
常染色體上
B.只要6與9或4與7的關系,即可以
知道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上
C.2號,5號的基因型分別為AA,Aa
D.4號和5號是直系血親,7號和8號屬
于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33.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重要方面,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
A.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實現基因重組
B.基因重組導致子代性狀組合可能不同于親代
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可導致基因重組
D.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隨染色單體的交換而發生交換,導致非姐妹染色單體的
基因重新組合
34.下圖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間的從屬關系,其中與圖示不相符的選項是
( )
圖示
選項


A
脫水縮合作用
“翻譯”
B
半透膜
選擇透過性膜
C
基因重組
基因的自由組合
D
植物組織培養
花藥離體培養
35.據農業部最新統計,目前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已達400多種,全球100種最有威脅的外來生物中,我國已有50余種,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生物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下列關于生物入侵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①生物入侵使我國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
②生物入侵使生態系統成分和營養結構復雜,抵抗力穩定性增強
③生物入侵會打破生態系統生物間的制約關系,破壞生態系統的穩態
④生物入侵加劇了生存斗爭,有利于生物進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6.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是在下列哪三個層次采取保護戰略和保護措施 ( )
A.基因、染色體、細胞 B.細胞、物種、生物圈
C.基因、物種、生態系統 D.物種、種群、生態系統
2012上高二生物期末考試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36分)
1—5 ACDBC 6—10 CDCDA 11—15 BCBDC
16—20 DAADA 21—25 BCBDD 26—30 CCDDD
31—36 ABCABC
37.(每空1分,10分)
(1)信息交流 (信息傳遞) (2)主動運輸 液泡 高爾基體
(3)RNA聚合 (4)兩重性
(5)步驟2: 同等強度的可見光和一定強度的紫外光
步驟3:高度(生長狀況和高度) 兩組植株中3–亞甲基氧代吲哚
預測實驗結果:甲組植物生長高于乙組,甲組中3–亞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少于乙組
38.(每空1分,5分)
(1)腎上腺素 (2)反饋;a,b 和 c,d (3) 糖蛋白(受體) (4)下丘腦(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39. (每空2分,共14分)
(1)BbRR BbRr
(2)子葉深綠抗病∶子葉深綠不抗病∶子葉淺綠抗病∶子葉淺綠不抗病 3∶1∶6∶2
(3)80% (4)BR與BR或BR與Br
(5)用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子代選出子葉深綠類型即為純合的子葉深綠抗病大豆材料。
40.(每空2分,共10分)
(1) 捕食、競爭 (2)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
(3) A:被同化能量 B:能量用于貝類生長發育和繁殖(體內儲存)
(4) 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41. (每空2分,共15分)
( 1 )單核 鏡檢(顯微鏡觀察) 醋酸洋紅 ( 2 )激素的種類及其濃度配比(3分)
( 3 )液泡化正常受精卵(或受精卵) ( 4 )①②③⑥(3分) ④⑤(3分)
(答不全,2分,打錯0分)
2012年上學期高二期終考試英語試卷
總分: 150分 時量: 120分鐘
Part Ⅰ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0 marks)
Section A (22.5 marks)
Conversation 1
Where did the man get his new tie?
A. He bought it from the market. B. He bought it from the Internet.
C. His daughter gave it to him.
2. What will the woman give her father?
A. A tie. B. A suit. C. A hat.
Conversation 2
3.Where will the speakers have lunch?
A. At Macdonald’s. B. At KFC. C. At a Sichuan food restaurant.
4. How will the speakers get there ?
A. By car. B. By taxi. C. By bus.
Conversation 3
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answered Kristin’s call several times.
B. The man didn’t want to answer Kristin’s call.
C. Kristin said nothing to the man in her first call.
6. What do we know about Kristin?
A. She wants to make fun of the man.
B. She probably forgot to lock her mobile keyboard.
C. She likes talking with the man on the phone.
Conversation 4
7.For whom is the woman planning to buy a gift?
A. Her nephew. B. Her brother. C. Her aunt.
8.How much does the football cost?
A. 18 dollars. B. 23 dollars. C. 20 dollars.
9.What does the woman finally decide to buy?
A. A pen and a notebook. B. A desk lamp. C. A football.
Conversation 5
10.Where was the bomb?
A. In a phone box. B. In a corner of the post office. C. Outside the studio.
11.What did the man do when he discovered the bomb?
A. He informed the people there. B He called the police. C. He threw the bomb away.
12.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Policeman and witness. C. Radio presenter and guest.
Conversation 6
13.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Ask for some information. B. Join the club. C. See Miss Collins.
14.What day is it today?
A. Sunday. B. Monday. C. Tuesday.
15.Which membership does the woman want?
A. A lifetime membership. B. A three-year membership. C. A one-year membership.
Section B(7.5 marks)
Tourism Toronto Holiday Planning

Help you plan your vacation
Place to 16 : St. Lawrence Market
Details: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Old Town Toronto; 17 are also held here
Shopping destination: more than 20,000 stores, the main one is the Eaton Center
Details: built in 1979; located in 18 ; consisting of 19 shops and restaurants, 17 cinemas, and a 400-room Marriott hotel
Accommodation: more than 32,000 20
Detail: the highest occupancy rate is 73 percent
Part Ⅱ Language Knowledge (45 marks) Section A (15 marks) Directions: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unfinished sentences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21.--How long ______ in Paris?
--I’ll be there for just two days and have to be back for an interview next Saturday.
A. have you stayed B. are you staying C do you stay D. did you stay
22. ______ his age, he was considered ______ well in the play.
A. Considering; to have acted B. Considering; acting
C. Considered; acting D. To consider; act
23. The food in the restaurant is not as good _______ it was reported on TV.
A. that B. which C. as D. whether
24. Mary is so wet. She _______ in the rain.
A. must be caught B. can have been caught
C. should have been caught D. must have been caught
25. If you wave a book in front of your face, you can feel the air _______ against your face.
A. move B. moving C. to move D. moves
26. We have to admit that never before ________ so greatly.
A. did the city change B. the city has changed C. has the city changed D. the city changed
27. Professor Li and his wife are now at work on a novel _______ next year.
A. to publish B. being published C. published D. to be published
28. Fan Bingbing is easy to recognize as she’s the only one of the women who________ the bright evening dress tonight.
A. wears B. wear C. has worn D. have worn
29. Have you ever received a message that you have won a big prize, _______ later turned out to have been a false one?
A. who B. which C. that D. what
30. –- Let’s hurry. The lecture is going to be given in 10 minutes.
--.Oh, I thought that we ________ it.
A. had missed B. miss C. are missing D. have missed
31. The old man’s only regret is ________ he never achieved his dream of visiting the Great Wall.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when
32. You can tell the twins apart easily, because they dress differently and one is fatter than ______.
A. another B. others C. the others D. the other
33. I find _______ impossible for me to work out this math problem alone, so I’ll go to ask Mr Lin for help.
A. one B. that C. this D. it
34.Project Hope is ______ a national project. It aims to change the lives of poor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A. rather than B. other than C. more than D. better than
35. Can you explain _______ you don’t listen to your English teacher in class?
A. why it is that B. why is it that C. how it is that D. how is it that
Section B (18 marks) Directions: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s there are four words or phrases marked A,B,C and 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words or phrases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By the time I was in middle school, my family had already moved many times. And this time I was 36 that we were moving to Ohio. This was to be my second middle school.
I had bright red hair, freckles(雀斑),big glasses, and, even worse, I was too fat. It was not gong to be 37 for me. In addition, I was very shy and making friends did not come easily to me. But I expected what was coming.
Getting on the school bus the first day, I felt all eyes 38 at me. I could hear the whispers(低語). “Who’s that?” and even “She is huge!” 39 , the kids had known each other over the years and I was a 40 .
The following day was even worse. Some boys thought it 41 to tie(系) a shoelace(鞋帶) across the passage(過道) to the bottom of the bus seats. I did not notice the shoelace and fell over. I could hear the 42 I managed to 43 any eye contact and found a seat. I looked out of the bus window and held back my tears.
It was then that I sank into myself. I 44 that I was thin and pretty with a lot of friends. I started losing weight, and I became more 45 with myself, and be happy with myself.
Unbelievably, one of my new-found friends said that I didn’t have to be 46 . I just had to be me, and be happy with myself.
Whenever I am 47 with any of life’s issues(問題), I always remember the proverb, “This too shall pass.”
36. A. taught B. told C. warned D. ordered
37. A. interesting B. important C. easy D. unfair
38. A. looking B. arriving C. knocking D. firing
39. A. Secretly B. Curiously C. Carelessly D. Obviously
40. A. stranger B. director C. leader D. head
41. A. major B. funny C. silly D. clever
42. A. noise B. voice C. cry D. laughter
43. A. return B. discover C. avoid D. meet
44. A. learned B. found C. regretted D. imagined
45. A. satisfied B. busy C. patient D. comfortable
46. A. eager B. perfect C. careful D. cheerful
47. A. concerning B. communicating C. struggling D. fighting
Section C (12marks)
` I used to work in a hospital as a pharmacy technician(藥劑師). 48 was part of my duty to go around the nursing stations to pick up orders(訂單) 49 deliver(派送) medicine. Once I was on my way to a nursing station, I met an elderly lady, 50 was sitting outside a room crying. I stopped to ask if she was Okay. She said her husband was dying in the room. So I just sat there for 51 while, holding her hand and listening to her. This was 52 I would do every time I saw her. Then one day I saw her sitting there, and she wasn’t crying any 53 . She told me that her husband had died the night before. I asked her why she was still there. She replied, “I came back to say thank you for just being there,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me through this.” I hugged her and wished her well. I walked away with tears 54 my eyes and a heart filled with joy because I had been 55 to help someone through her darkest days.
Part Ⅲ Reading Comprehension (30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hree passages.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everal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fits best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A
It seems that there’s a good reason why dogs have remained as man’s best friend. Scientists have found that dogs are the only animals that can read emotion in faces much like humans. The finding suggests that like an understanding friend, dogs can see at a glance if we are happy, sad, pleased or angry.
 When humans look at a new face, their eyes usually wander left, falling on the right hand side of the person’s face first. This “left gaze bias”(左視偏好) only happens when we look at faces and does not apply(應用于) any other time, such as when looking at animals or objects.
 A possible reason for the tendency(傾向) is th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human face is better at expressing emotions.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Lincoln have now shown that pet dogs also have “left gazes bias”, but only when looking at human faces. No other animal has been known to show this behavior before.
 A team, led by Dr Kun Guo, showed 17 dogs images(形象) of human, dog and monkey faces as well as objects.
 Film of the dog’s eye and head movements shows a strong left gaze bias when the animals were presented with human faces. But this did not happen when they were shown other images, including those of dogs. “Guo suggests that over thousands of generations of association(交往) with humans, dogs may have developed the left gaze bias as a way to guess our emotions,” New Scientist magazine reported.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the right side of our faces can express emotions more accurately than the left. If true, then it makes sense for dogs — and humans — to see the right hand side of a face first.”
 56. The reason why dogs are man’s best friend is that _______.
   A. they can read our facial emotions easily B. they can help us in many ways
   C. they are the only animal that can protect us D. they are easy to deal with
 57. The “left gaze bias” only happens when we look at _______.
   A. animals B. plants C. people D. dogs
 58.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______.
   A. the left side of the human face is better at expressing emotions
   B. only pet dogs have “left gaze bias”
   C. Dr Kun Guo is a team leader
   D. The “left gaze bias” happens when dogs were presented with images of dogs
 59. The passage mainly wants to tell us that ______.
   A. dogs are man’s best friend B. what is the “left gaze bias“
   C. dogs can guess our emotions D. dogs read emotions the same as humans
 60. The underlined word “accurately” in the la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luckily B. exactly C. slowly D. easily
B
There is a common belief among parents that schools are no longer interested in spelling. No school I have taught in has ever considered spelling unimportant as a basic skill. There are, however, quite different ideas about how to teach it, or how much priority (優先) it must be given over general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writing ability. The problem is, how to encourage a child to express himself freely in writing without holding him back with spelling.
 If spelling becomes the only point of his teacher's interest, clearly a bright child will be likely to “play safe”. He will write only words within his spelling range (范圍). That's why teachers often encourage the early use of dictionaries and pay attention to content rather than technical ability.
 I was once shocked to read on the bottom of a sensitive piece of writing about a personal experience: “This work is terrible! There are far too many spelling mistakes.” It may have been a sharp criticism(批評) of the pupils technical abilities in writing, but it was also a sad thing for the teacher who had omitted (略過) to read the composition, which contained some beautiful expressions of the child's deep feelings. The teacher was not wrong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mistakes, but if his priority had centered on the child's ideas, an expression of his disappointment with the presentation would have given the pupil more hope to seek improvement.
61. Teachers differ in their opinions(意見不同) about ______.`
  A. the difficulties in teaching spelling B. the role of spelling in general language development
  C. the importance of the basic writing skills D. the necessity (必要性) of teaching spelling
62. The expression “play safe”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to write carefully????????????? B. to do as teachers say
  C. to use dictionaries frequently???? D. to avoid using words one is not sure of
63. Teachers encourage the use of dictionaries so that______.
  A.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express their ideas more freely
  B. teachers will have less trouble in correcting mistakes
  C. students will have more trust in writing D. students will learn to spell words correctly
64. The writer seems to think that the teacher's judgement on that sensitive piece of writing is______.
  A. reasonable???? B.?foolish??????? C. unfair??????? D. careless
65. The major point discussed in the passage is _______.
  A.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writing skills B. the importance of spelling
  C. the correct way of marking composition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lling and the content of a composition
     C
The United States is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at has an official day on which fathers are honored by their children.?On the third Sunday in June, fathers all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re given presents, treated to dinner or otherwise made to feel special.
 However, the idea for creating a day for children to honor their fathers began in Spokane, Washington.? A woman by the name of Sonora Smart Dodd thought of the idea for Father's Day while listening to a Mother's Day sermon(說教) in 1909.?Having been raised by her father, Henry Jackson Smart, after her mother died, Sonora wanted her father to know how special he was to her.
 It was her father that made all the parental sacrifices(犧牲) and was, in the eyes of his daughter, a selfless(無私的) and loving man.?Sonora's father was born in June, so she chose to hold the first Father's Day celebration in Spokane, Washington on the 19th of June, 1910.
 In 1924 President Calvin Coolidge declared the third Sunday in June as Father's Day.? Roses are the Father's Day flowers: red to be worn for a living father and white if the father has died.
 When children can't visit their fathers or take them out to dinner, they send a greeting card.?Traditionally, fathers prefer greeting cards that are not too sentimental(傷感的, 憂傷的).?Most greeting cards are too special so fathers laugh when they open them.?Some give heartfelt thanks for being there whenever the child needed Dad.
66. The United States is special in Father's Day because ______.
  A. many people celebrate the day???????? B.? only America celebrates the day
  C. America makes it an official day?????? D.? all men are honored in America
67. At first, Father's Day was fixed on June 19th because ______.
  A. Sonora honored her father on her father's birthday
  B. Sonora's birthday was June 19
  C. it was decided by the president at that time
  D. her mother died on June 19
68.? How many years has passed before Father's Day became an official day since the father's day was celebrated?
  A.? 4???? B.? 10??????? C.? 14?????? D.? 24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on Father's Day,?______.
  A. people will wear the same flowers to honor their fathers
  B. only daughters wear red flowers to honor their fathers
  C. children must go home to honor their fathers
  D. fathers are often honored in different ways
7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Henry Jackson Smart ______.
  A. was very kind to anyone B. did a lot for his daughter
  C. was the first father honored in 1924 D. always help others by giving money
Part Ⅳ Writing (45marks)
Section A (1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 Write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for each answer.
Today, February twenty-ninth, is leap day. This date only appears on the calendar once every four years. But why?
Everyone knows the Earth takes three hundred sixty-five days to travel around the sun. Well, that is not exactly correct. The Earth really takes three hundred sixty-five days, five hours, forty-eight minutes and forty-six seconds to complete its orbit around the sun.
The problem for people developing calendars (日歷) was what to do with the extra(額外的) five hours, forty-eight minutes and forty-six seconds.
People needed calendars to help them know when to plant crops and when to celebrate religious holidays. The ancient Greeks and Chinese had a solution(解決辦法). They produced calendars that included extra months every nineteen years.
The ancient Romans had a different solution. In the year forty-six, the Roman ruler Julius Caesar made a new calendar. The Julian calendar included an extra day every four years. But there was a problem. The Julian year was just over eleven minutes longer than the cycle(循環) of the seasons. In fifteen eighty-two, Pope Gregory the Thirteenth established a new calendar to keep a better recorder of the days. Pole Gregory was the religious leader of most of Europe. He decided that years that could be divided by four would add a day. However, years that ended in two zeros and that could not be evenly(均勻地) divided by four hundred would not be leap years. For example, the years seventeen hundred, eighteen hundred and nineteen hundred were not leap years. But the years sixteen hundred and two thousand were leap years
So leap years are years with three hundred sixty-six days, instead of the usual three hundred sixty-five. This extra day is added to the calendar on February twenty-ninth, sometimes known as leap day. People born on leap day may be called “leaplings.” They usually celebrate their birthday on February twenty-eight or March first.
Title: 71
Reasons
The Earth really takes 365 days, 5 hours, 48 minutes and 46 seconds to complete its orbit around the sun
72 is needed to benefit people’s daily life and work
73
How to deal with the extra 5 hours, 48 minutes and 46 seconds
74
75
Ways
Ancient Greeks and Chinese
Producing 76 every 19 years
77
Producing an extra day 78
The Pope Gregory
Producing a leap day if the year could be divided 79 . No leap day when the year ended in two zeros but could not be divided by 400
Result
Leap day was accepted and February twenty-ninth 80 to the calendar
Section B (1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swer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and the required words limit. Write your answers on your answer sheet.
A blind boy sat on the steps of a building with a box by his feet. He held up a sign which read, “I am blind, please help.” There were only a few coins in the box. The boy felt sad.
A man walked by. He took a few coins from his pocket and dropped them into the box. Then he took the sign, turned it around and wrote some words. He put the sign back so that everyone who walked by would see the new words.
Soon the box was full. A lot more people were giving money to the blind boy.
That afternoon the man who had changed the sign came to see how things were. The boy recognized his footsteps and asked, “Were you the one who changed my sign this morning? What did you write?”
That man said, “I only wrote the truth . I said what you said but in a different way.” What he had written was, “Today i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 not see it.”
Do you think the first sign and the second sign were saying the same thing? Of course, but the second sign told people they were so lucky that they were not blind.
Great men say, “In the journey of life, if you want to travel without fear, you must have the ticket of a good conscience(良心).”
It’s a beautiful thing to see a person smiling! And it’s even more beautiful to know that you are the reason of a person’s smiling!
81. Why did the blind boy feel sad?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 When did the man change the boy’s sign? (no more than 3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 Why did the second sign have a better effect?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 According to the last paragraph, what is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no more tha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tion C (25 marks)
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
感恩,是我們生活中永恒的話題。學會感恩,學會熱愛生活,我們將會感受到更多的快樂。假如你校擬舉行一次有關“感恩”的演講比賽。請你根據以下要點寫一篇英語演講稿。
要點:1. 感恩對象(父母、老師、同學、朋友、挫折……);
2. 以一次親身經歷說明為何感恩;
3. 如何感恩。
注意:1. 只選擇一個感恩對象;
2. 可對所給要點作適當發揮;
3. 演講稿中不得提及考生所在學校或本人姓名。
4.詞數不少于120,開頭已寫好,不計入總詞數。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It’s a great honor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be with you today. The topic of my speech is “Thank you, ___________.”
2012上學期情況高二英語參考答案
Key to the English final exam for Grade Two 2012.6.15
1—15 (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5 C A C B C B A B B A B C B A C
16. eat 17. several celebrations 18. North America 19. more than 320 20. hotel rooms
21—35(每小題1分,共15分)
21—35 B A C D B C D A B A C D D C A
36—47 (每小題1.5分,共18分)
36—47 B C A D A B D C D A B C
48—55 (每小題1.5分,共12分)
48. It 49. and 50. who 51. a 52. what 53. more/ longer 54. in 55. able
56—70 (每小題2分,共30分)
56—60 A C C D B 61-65 B D A C D 66-70 C A C D B
71—80 (每小題1分,共10分)
71. Leap Day/ An Extra Day 72. A calendar 73. Problem 74. Solutions
75. People 76. extra months 77. Julius Caesar 78. every four years
79. by four 80. was added
81—84 (81-82題每小題2分,83-84題每小題3分,共10分)
81. Because there were only a few coins in his box. (2 marks)
/ Because few people dropped money into his box.
82. In the morning. (2 marks)
83. It told people to feel lucky for not being blind. (3 marks)
84. To be/ Being the reason of a person’s smiling. (3 marks)
One possible version: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It’s a great honor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be with you today. The topic of my speech is “Thank you, mum.”
Like many of you, my life has been blessed with a mother who is a source of unconditional love. My mum is an ordinary housewife. I highly appreciate her kind consideration, especially during these stressful days. In these days, she keeps me company, cooks me delicious food and makes my room as clean as possible. On top of that, whenever I get upset, she listens to me and comforts me until I have cheered up. I’m lucky to have such a caring mother.
Listen, time is clocking. The big exam is there for me and you, every son and daughter , to realize dreams. I appeal to all of us to work hard for our dear dreams. I have another message here: express your love in return. Either a small talk or a cup of tea for her will shine her through.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2012年上學期高二期考語文試卷
時量:150分鐘 總分:150分
一、語言文字應用(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
A.漩渦(xuán) 癥結(zhēng) 果脯(fǔ) 縱橫捭闔(bǎi)
B.驃騎(piào) 辟謠(bì) 碑帖(tiě) 間不容發(jiàn)
C.著陸(zháo) 機杼(zhù ) 契機(qiè) 以訛傳訛(é)
D.氛圍(fèn) 孵化(fú) 豁然開朗(huò) 熠熠生輝(yì)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A.美國眾議院通過一項象征性決議,要求中國金融服務業完全對美國企業放開,這一不情之請受到中國政府的拒絕。
  B.娛樂圈的一些女明星為了吸引眼球、迅速出名,有的重包裝,有的玩“自曝”,有的靠走秀,手段不同,各有千秋。
  C.自從2007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金融市場就一直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因此緩解金融危機,刺激經濟發展成為奧巴馬政府要解決的首當其沖的問題。
  D.政府一直在呼吁“減負”,結果事與愿違,從對某學校教學周課時的統計得知,現在小學生在校的平均自習時間不足一課時,有大量作業必須帶回家完成。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由于伊朗和西方國家圍繞核問題的口水戰不斷升級,以及尼日利亞政府對動蕩局勢的控制不力,使市場對石油供給中斷的疑慮再次上升。
B.當看見“徐州”艦官兵拉出的橫幅時,從利比亞經海上撤離的華人跳躍著、歡呼著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C.校慶在即,學校要求全體師生注重禮儀,熱情待客,以帶給從全國各地回母校參加慶祝活動的校友感到賓至如歸。
D.劉老先生熱心支持家鄉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業。他這次返鄉,主動提出要與部分福利院參加高考的孤兒合影留念。
4.下列選項中填入橫線處恰當的一項是 ( )
___________詩人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看到了國不分強弱,家不分貧富,都應該堅持勤儉節約這一原則。歷史和現實也正是如此,經濟落后之國,固然要講究勤儉節約,經濟發達之國同樣需要節約。
A.“從儉入奢易,從奢人儉難,勤儉建國,永遠是真理。”
B.“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余。”
C.“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D.“惰而奢則貧,力而儉則富。”
二、文言文閱讀(22分。其中,選擇題9分,每小題3分;簡答題4分;翻譯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籍長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通謂粱①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后則為人所制。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是時桓楚亡在澤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處,獨籍知之耳。”梁乃出,誡籍持劍居外待。梁復入,與守坐,曰:“請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諾。”梁召籍入。須臾,梁眴②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十百人。一府中皆懾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吳中兵。使人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吳中豪杰為校尉、候、司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眾乃皆伏。于是梁為會稽守,籍為裨將,徇下縣。
廣陵人召平于是為陳王徇廣陵,未能下。聞陳王敗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矯陳王命,拜梁為楚王上柱國。曰:“江東已定,急引兵西擊秦。”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聞陳嬰已下東陽,使使與連和俱西。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東陽少年殺其令,相聚數千人,欲置長,無適用,乃請陳嬰。嬰謝不能,遂強立嬰為長,縣中從者得二萬人。少年欲立嬰為王,異軍蒼頭特起。陳嬰母謂嬰曰:“自我為汝家婦,未嘗聞汝先古之有貴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嬰乃不敢為王。謂其軍吏曰:“頊氏世世將家,有名于楚。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眾從其言,以兵屬項梁。項梁渡淮,黥布、蒲將軍亦以兵屬焉。凡六七萬人,軍下邳。
(摘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注】①梁:項梁,是項羽(籍)的叔父。②眴:目動,眨眼。
5.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憚:畏懼
B.是時桓楚亡在澤中 亡:死亡
C.廣陵人召平于是為陳王徇廣陵,未能下 下:攻下
D.于是眾從其言,以兵屬項梁 屬:歸附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以”字,與“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的“以”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
B.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C.于是眾從其言,以兵屬項梁
D.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7.對文中加波浪線的文字,用“/”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今暴得大名壞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A.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B.今暴/得多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c.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D.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8.文中第二、三段主要講的什么事,各以一句話概括出來?(4分)
答: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每句3分)
(1)吾聞先即制人,后則為人所制。
譯文:
(2) 嬰謝不能,遂強立嬰為長,縣中從者得二萬人。
譯文:
(3)我倚名族,亡秦必矣。
譯文:
三、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默寫(13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浣溪紗①
納蘭性德(清)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②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③,當時只道是尋常。
  【注】①本詞為納蘭懷念其早逝的妻子盧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賭書潑茶:用李清照、趙明誠典,形容伉儷情深,志趣相投。
(1)詞的上闋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畫的?請簡要分析。(5分)
答:


(2)你認為“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句有何深意?請簡要分析。(3分)
答:


11.古詩文默寫。(5分,每空1分。)
(1)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__________,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
(2) ,生長明妃尚有村。 ,獨留青冢向黃昏(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3)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擬行路難》)
四、現代文(論述類、實用類)閱讀(11分。其中,選擇題6分,每小題3分;簡答題5分)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12~14題。
歐債中唯一不敗的德國 陳文茜
歐洲榮景將最終結束于美麗的意大利海灘?抑或巴塞羅那夢幻的古典吉他聲中?
《金融時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每周總有一篇文章以抒情式的文字,哀悼華麗歐洲的終點,差別只是眾多經濟學家有的最不看好西班牙,有的點名意大利或愛爾蘭;共同的是,沒有人認為歐元區危機會來自德國。
多么奇特!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是戰敗國。1945年,希特勒舉槍自殺的前一天,先與多年女友艾娃舉行婚禮。當日柏林巷戰已開始,全城被蘇軍包圍。婚宴于29日凌晨在防空洞內舉行,席上備著香檳酒。希特勒告訴賓客們,死對他已是一種解脫。他整日沒入睡——人生倒數時刻,睡眠已是最不需要的活動。下午,傳來墨索里尼與情婦被處死并暴尸街頭的消息;第二天,1945年4月30日下午3點30分,希特勒與所有的身邊人員一一訣別,然后走進房間,先殺了心愛的狗,接著對著自己的嘴放了一槍。艾娃則是服毒自殺。當日晚間,紅軍沖進第三帝國國會大廈。柏林滿街都是難民,整個城一半淪為廢墟。
杜魯門在戰后巡視柏林,望著衣不蔽體的民眾茫然地走在街上,兩眼無神,于日記中寫下:“此刻,我毫無勝利的歡諭。”
66年過去了,歐元區戰勝國大半倒下,唯獨德國,有如奇跡,永遠有能力東山再起。
德國爬起來并不容易。德國沒有陷入高社會福利支出累積造成的國債危機,靠的是2003年起的一連串退休法案改革。當年的總理施羅德不顧抗爭,大力推行重大計劃“2010大議程”。這個改革方案取消了德國普遍過高的退休年金,調低失業救濟金水平,并放寬僵硬的工時監管,與工會達到一份勞、資、國家競爭力三方全贏的“全面協議”。
當時全球經濟雖處于網絡泡沫化及亞洲塢的恐慌中,但德國并無重大經濟危機。施羅德嘗試說服國會與工會,德國如果不在體質好的時候改革,等病入膏肓再來解決問題,工人與國家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德國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6.1%,人口雖僅8200萬,卻維持著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地位。
施羅德的遠見,使德國成了如今唯一傲視歐洲的國家。就在它的邊界,法國至今仍維持著每周工時30小時的法律規定,經濟疲弱。英國首相卡梅倫直至近日才提出改革退休養老金方案,結果引發6月30日75萬人大罷工。
制造歐債恐慌的核心國希臘更顯得離譜。它的工會法規定53歲退休,退休金為原薪資的80%。希臘民眾自二戰以來,最認真、“工時”也最長的兩天就是6月28日至29日48小時不中斷的大抗爭。全國航空、銀行、學校、醫院、政府部門全加入了大罷工。
德國ARD電視最新民調顯示:60%的德國人同意,無論他們高興與否,德國別無選擇,為了歐元區穩定及德國的長期發展,只能幫助希臘;只有37%的德國人憤憤不平,質問希臘為何可以毫無節制地累積國債,并以欺騙手法加入歐元區。
又是一次德國人的遠見,挽救了世界經濟。
希特勒已死,可是德國人戰后選擇的一條截然不同的、理智的、有遠見的路線,為德國在歐洲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12.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 )
A.第一、二段用“美麗的意大利海灘”、“夢幻的古典吉他聲”、“哀悼”等詞語,表達了對這些國家經濟衰頹的惋惜和嘲諷。
B.第一、二段中,經濟學家或對西班牙不看好,或對意大利、愛爾蘭不看好,意在襯托對德國經濟看好成為共識。
C.第三至五段寫德國經歷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現在又稱雄于歐洲,其意在說明德國是一個永遠不會衰敗的國家。
D.第三、四段重寫德國二戰失敗,希特勒的自殺,以及杜魯門巡視柏林的觀感,意在說明德國要想東山再起的艱難。
13.下列各項的分析、推斷,與文意不相符的一項是 ( )
A.英國首相卡梅倫到現在才提出改革方案,結果引發大罷工,印證了“等病人膏肓再來解決問題”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B寫希臘民眾自二戰以來“工時”最長的兩天就是罷工抗爭,其用意是委婉地批評他們平日缺少認真勤勉的工作精神。
C.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對世界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這次卻以其遠見卓識為挽救歐洲經濟作出 了貢獻。
D.德國電視最新民意調查顯示:60%的德國人同意幫助希臘,這是一種犧牲自己利益、樂于助人的 善舉。
14.德國能在歐債危機中保持不敗的原因是什么?你從中受到了怎樣的啟發,請選擇一點談談你的感悟。
答:



五、現代文(文學類)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
草??木 韓少功
佛教悲懷一切有眼睛的生命,心疼世間一切“有情”——這是指所有動物,也包括人。
? 這一來,只有植物降了等級,冷落在悲懷的光照之外,于是牛羊大嚼青草從來不被看作屠殺,工匠砍削竹木從來不被看作酷刑。
  佛祖如果多一點現代科學知識,其實可知草木雖無心肝和手足,卻也有神經活動和精神反應,甚至還有心理記憶和面部表情——至少比網絡上的電子虛擬寵物要“有情”得多。
我家的葡萄就是小姐身子丫環命,脾氣大得很,心眼小得很。有一天,一枝葡萄突然葉子全部脫落,只剩下光光的枝桿,在葡萄群體中一枝獨裸和一枝獨瘋。我想了好一會,才記起來前一天給它修剪過三四片葉子,意在清除一些帶蟲眼的破葉,讓它更為靚麗。肯定是我那一剪子惹惱了它,讓它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來了個英勇地以死抗爭。你小子剪什么剪?老娘躲不起,但死得起,不活了!
相比之下,梓樹就淳厚得多。工匠們建房施工時,把一棵礙事的小梓樹剁了,又在樹根旁挖灶熬漿料,算是刀刑火刑無不用其極,足足讓小樹死了十幾遍。不料工匠離開半年之后,這樹蔸無怨無悔,從焦土里抽枝發葉,頑強地活了過來,很快撐起了一片綠蔭。看來,中國古人將木匠名為“梓匠”,將故鄉名為“桑梓”,將印刷名為“付梓”,對這種梓樹念念在懷,賦予它某種國粹身份和先驅地位,與它的不屈不撓和任勞任怨可能不無關系。
  我只是覺得這種樹稍稍有點蠢,比如初秋之際,寒暖不定,它們似乎是被氣候信號搞糊涂了,不知眼下是什么季節,便又落葉又發芽的,如同連哭帶笑,又加棉襖又搖扇,有點丟人現眼。
  我們的梓園原來也是蠢園呵。我忍不住嘀咕。
  它們似乎聽不懂,新芽還是沖著落葉往外竄。
草木的心性其實各各不一:牽牛花對光亮最敏感,每天早上速開速謝,只在朝霞過墻的那一刻爆出藍花花,相當于植物的雞鳴,或者是色彩的早操。桂花最守團隊紀律,金色或銀白的花粒,說有,就全樹都有,說無,就全樹都無,變化只在瞬間,似有共同行動的準確時機和及時聯系的局域網絡,誰都不得自由主義地擅自進退。
比較而言,只有月季花最嬌生慣養。它們享受了最肥沃的土壤,最敞亮的受陽區位,最頻繁殷勤的噴藥殺蟲,還是愛長不長,倦容滿面,玩世不恭,好吃懶做。硬要長的話,突然竄出一根長枝,掛上一兩朵孤零零的花,就把你給打發掉。
陽轉藤自然是最缺德的了。一棵喬木或一棵灌木的突然枯死,往往就是這種草藤圍剿的惡果。它的葉子略近薯葉,看似忠厚,這就是它的虛偽。它對其它植物先攀附,后寄生,繼之以絞殺,具有勢利小人的全套手段。它放出的游走長藤是一條條不動聲色的青色飛蛇,探頭探腦,伺機而動,對遼闊田野充滿著統治稱霸的勃勃野心。幸好它終不成大器,否則它完全可能猛撲過來,把行人當作大號的肥美獵物。
  我的柴刀每年都得數次與這種長蛇陣過招,以保護我的電話線不被它劫持和壓垮。
  當一棵樹開花的時候,誰說它就不是在微笑呢?誰說它的笑不是性感而色情呢?當一片紅葉飄落在地的時候,誰說那不是一口哀怨的咯血?當瓜葉轉為枯黃甚至枯黑的時候,難道你沒有聽到它們咳嗽或呻吟,有一些黃色的或紫色的小野花突然在院墻里滿地開放,如同一些吵吵鬧鬧的來客,在目中無人地喧賓奪主。它們在隨后的一兩年里突然不見蹤影,不知去了哪里,留下滿園的靜寂無聲。我只能把這事看作是客人的憤然而去和斷然絕交——但不知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了它們。
  再說我們同時栽下的一些橘樹吧。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對它們同樣地挖坑同樣地修剪同樣地追肥,但靠路邊的三棵長得很快,眼看就要開花掛果,其它幾株卻無精打采,單薄瘦弱,長來長去還是侏儒,甚至葉子一片片在蜷縮。有一位農婦曾對我說:你要對它們多講講話嘛。你尤其不能分親疏厚薄,要一碗水端平嘛——你對它們沒好臉色,它們就活得更沒有勁頭了。
  這位農婦還警告,對瓜果的花蕾切不可指指點點,否則它們就會爛心(妻子從此常常對我大聲呵斥,防止我在巡視家園時犯禁,對瓜果的動作過于粗魯無禮)。發現了植物受孕了也不能明說,只能遠遠地低聲告人,否則它們就會氣死(妻子從此就要我嚴守菜園隱私,哪怕回到餐桌前和書房里也只能交換暗語,把“授粉”、“掛果”一類農事說得鬼鬼祟祟)。
  我對這些建議半信半疑:幾棵草木也有這等心思和如此耳目?
  后來才知道,山里的草木似乎都有超強的偵測能力。據說油菜結籽的時候,主人切不可輕言贊美豬油和茶油,否則油菜就會氣得空殼率大增。楠竹冒筍的時候,主人也切不可輕言破篾編席一類竹藝,否則竹筍一害怕,就會呆死過去,即使已經冒出泥土,也會黑心爛根。關鍵時刻,大家都得管住自己的臭嘴。
15.揣摩下列關鍵詞語和句子的含義:(4分)
①相比之下,梓樹就淳厚得多。(句中“淳厚”的含義是什么?)
答:

②它的葉子略近薯葉,看似忠厚,這就是它的虛偽。
答:

16.文中寫道:“佛祖如果多一點現代科學知識,其實可知草木雖無心肝和手足,卻也有神經活動和精神反應,甚至還有心理記憶和面部表情”,請結合全文談談寫了植物有哪些活動、反應、記憶和表情?(6分)
答:




17.本文文章結尾有什么特點,請作簡要評價。(4分)
答:



18.從文章對“草木”的各種感悟中,我們可以解讀出作者對草木的真實感受與價值取向,請結合全文簡要闡述,并談談你所受到的啟示。(6分)
答:




六、選做題(2小題任選做1小題,12分)
1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12分)
《時代》評美國十大最成功輟學生
中新社紐約(2010年)5月10日電 美國《時代》周刊評出本國最著名的10名從大學輟學的成功人士,其中,比爾·蓋茨位居榜首。
1973年秋,蓋茨進入全球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府哈佛大學,卻在兩年后輟學,創辦了微軟公司并成為世界首富。哈佛大學以比爾·蓋茨為榮,并于2007年為他頒發了榮譽博士學位。
別讓比爾·蓋茨誤你一生
《時代》周刊不久前公布了“美國十大最成功的大學輟學生”,第一名非比爾·蓋茨莫屬。
美國《時代》是一個頗有聲望的刊物,但也會犯一般媒體的通病——歡喜負面報道,以投世俗所好。其實,輟學者中固然有成功人士,但接受了完整教育的人成功機會更大,并且學校教育所關注的不光是人的成功。
(摘自《南方周末》2010年8月18日)
(1)《南方周末》短文說:“學校教育所關注的不光是人的成功”,你認為學校教育更應關注人的哪些?(不少于2個要點)(2分)
答:

(2)閱讀上述兩則新聞摘錄,自擬標題,自定觀點,寫一則有探討意義的新聞短評。(200字左右)(10分)
答:






20.閱讀下面三則文字,按后面的提示寫一則250字左右的短文。(12分)
第一則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第二則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第三則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
(1)請指出上述幾則文字體現儒家思想理念;(2分)
(2)這種思想理念在當今多元化時代的現實意義(200個左右)。(10分)
七、寫作(60分)
人在途中,總有一雙眼睛在注視我們。
請聯系實際,展開聯想和想象,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瀏陽田家炳實驗中學高二期考語文試卷(總分:150分)
一、選擇題(27分,每小題3分)
1
2
3
4
5
6
7
12
13
二、文言言閱讀(13分)
8.(4分)答: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每小題3分)
(1)
(2)
(3)
三、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默寫(13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1)(5分)答:



(2)(3分)答:



11.古詩文默寫。(5分,每空1分。)
(1)_________ ___________
(2)
(3)_________
四、現代文(實用類)閱讀(5分)
14.答:



五、現代文(文學類)閱讀(20分)
15.①(2分)答:

②(2分)答:

16.(6分)答:



17.(4分)答:



18.(6分)答:



六、選做題(19小題、20小題中任選做1小題,12分)
1)(2分)

2)(10分)



七、寫作(60分)
高二期考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
1、答案:A
解析:B.辟pì,間 jiān; C.著zhuó;契qì D.氛fēn 孵fū
2、答案:D
解析:事與愿違:事情的發展跟主觀愿望相反。A、不情之請:不近人情的請求,用于對人有所請求的客套話,不合語境 B、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價值;各有所長,各有特色。此處褒貶誤用。C、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
3、答案:B
解析:A缺主語,去掉“由于”或者“使”;C項結構混亂,改為“以帶給從全國各地回母校參加慶祝活動的校友賓至如歸的感覺”或者“讓從全國各地回母校參加慶祝活動的校友感到賓至如歸”;D項表意不明,“部分”可為福利院,也可為孤兒。
4.C
二、文言文閱讀
5.B(亡,“逃亡”。)
6.C(原句中的“以”作動詞,“率領”的意思,C項相同。A項,“以”字作介詞,“把”的意思,B項,“以”作介詞,“拿”或“用”的意思。D項,“以”作連詞,表并列,可譯為“而且”。)
7.D(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8、第二段:項梁、項羽斬會稽郡守,舉兵反秦,收下縣,得精兵八千。
第三段:召平、陳嬰等率兵歸附項梁,項軍擴充至六七萬人。
9、譯文:
(1)我聽說做事情占先一步便可控制別人,行動落后就會被別人控制。(譯出“先”“后”及被動句式各1分)
(2) 陳嬰推辭說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結果被強行擁立為首領,縣中隨從起義的有二萬人。(譯出“謝”“不能”“句意”各1分)
(3)我們依附著名門望族,秦國一定會滅亡。(譯出“倚”“名族”、句意各1分)
三、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默寫
10、【參考答案】
①一個形單影只、陷入對亡妻無限哀思的詞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寫,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1分)先以“西風”中獨自悲傷奠定一種感傷的基調,繼而以蕭瑟的“黃葉”、緊閉的“疏窗”和即將墜落的“殘陽”與之呼應,渲染懷念之苦。(2分,意思對即可)
②當時只是尋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卻再也無法挽回,(1分)表現了作者的傷心與無奈,這一句字字含淚,深刻表現了亡妻之痛。(2分)
11、(1)同心而離居 憂傷以終老 (2)群山萬壑赴荊門 一去紫臺連朔漠 (3)安能行嘆復坐愁
12.C(文中沒有作“永遠不會衰敗”的結論,況且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它本身就是失敗的。)
13.D(這一舉措其目的在于:穩定歐元區,穩定德國的長期發展,其中也蘊含著自己的利益,這并非一種簡單的“慈善”事業。)
14.德國未雨綢繆,推行重大改革:取消過高的退休年金,調低失業救助金,使國家沒有陷入高福利支出造成的國債危機。(3分)
談啟示只要談一點就可。(2分)如:生活水平提高要與生產發展同步,不能拋棄勤儉精神,要有危機意識等均可。
15、(1)“淳厚”一詞寫出了梓樹的頑強、任勞任怨的精神與憨傻的態度,它分不清季節地一邊發芽一邊落葉,像一個傻丫頭。(2分) (2)本句寫出了陽轉藤善于偽裝,通過偽裝的樣子來蒙騙人的眼睛,得以順利寄生,并暗中含有統治稱霸的野心。(2分)
16、①葡萄的小姐脾氣,會因為被剪了葉子索性來個以死明志; ②梓樹卻任勞任怨,不屈不撓,被砍也能活下去,且活得蠢得可愛; ③牽牛花如同植物中鳴晨的公雞,早開早謝; ④桂花最守紀律,總是同開同落; ⑤月季玩世不恭,高傲異常; ⑥陽轉藤很壞很缺德; ⑦還有油菜花聽得懂人的話,要得到寵愛才傾其所有奉獻;橘樹也有脾氣,不愿完全配合人的要求。(任意答出其中六點即可得6分)
17、戛然而止的結尾,給人余章繞梁,不絕如縷之感,很有值得咀嚼的意味。(1分)
本文語言精練、活潑,文章通過對油菜和竹筍通靈性有感知的特點的描述,再寫到人的“臭嘴”,既總結了全文,又寫出人對植物應以平等且理解尊重的態度(2分),最后一句如一記重錘,對人是一種很好的警示。(1分)
18、作者對于草木,就像對待人一樣,能理解他們的感情,看懂他們的表情,并知道他們的好惡,在這里,草木已經和人一們了。(2分)
從作者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作者對于草木的熱愛,甚至于虔誠膜拜的感情,這即是對于一切生命的熱有,因為以草木為代表的農村,其實是我們的根。(2分)
啟示:當我們自大地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主宰時,我們不妨親近一個大自然,那樣會發現,原來,一切的生命,都是那樣的可愛,與人一樣,有著一個豐富的情感世界,只是在他們的世界里,更多是平和,是安詳,這又何嘗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呢?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一切,我們應該給予所有生命應有的尊重,平等對待一切。(2分)
19、【參考答案】(1)答案要點:“學校教育所關注的”更多的應該是,人的終生學習、人的自我完善、人的全面發展等。(1個要點1分) (2)標題和觀點示例:財富不是人生成功的全部/學校教育更有利于人的均衡發展/輟學者應以社會為大課堂等。(標題1分,觀點2分)短評提示:由事實由頭(3分)探討性評論(4分)兩部分構成;贊成或反對“輟學”,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離開“學校教育”和“輟學”來談。
20.【參考答案】 (1)第一則強調以文德來感化外邦,反對輕率訴諸武力;第二則強調天下萬物和諧共存于天地之間;第三則強調人對自然的親和態度。都體現了儒家思想中“和”的理念。(答“和諧”“中庸”或“包容性”等,大意相近均可給分) 2)儒家“和”的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精神,它是幾千年中國社會發展的思想動力,也是我們今天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理念的思想源泉。(3分)“和’是宇宙的本然和最佳狀態,也是人自身、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2分)在當今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更需要一種儒家“和”的智慧。如加強修養,促進內心和諧;心懷寬容,協調人際關系;求同存異,兼收并蓄,處理好文化及民族關系;親和自然,善待地球,達到天人合一的圓融等。(4分)只有秉承這種“和”的理念,社會才能走向和諧,世界方可趨于大同。(1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1、作文 [審題提示] 這是一個極富人生哲理的作文題,審題關鍵詞:人、途中、眼睛。“人”代表個體的生命,包括日益走進社會的你;“途中”象征社會以及成長過程等;“眼睛”則有對行走“途中”的我們的注視,這種注視可以是親友的關注、社會的監督,還可以是道德的約事等。這樣的關注能上人產生溫馨、敬畏等感受,從而督促、激勵我們行走在人生的正途上,不偏離航向,不迷失自我。本題鼓勵學生觀察社會、思悟人生。
附:參考譯文: 項籍身高八尺有余,他的力氣能夠扛起大鼎,才氣過人,盡管吳中青年(剛烈好斗),但都很畏懼項籍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人在大澤鄉起義。這一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長江以西地區都造反了,這也就是上天要滅亡秦國的時機。我聽說做事情占先一步就可以控制別人,行動落后就要被別人控制。我準備發兵抗秦,派您和桓楚作為將軍。”這時桓楚逃亡在草澤中。項梁說:“桓楚現在逃亡在外,沒有人知道他在何處,只有項籍知道他所隱藏的地方。”于是項梁出來,命令項籍隨身帶著寶劍在屋外等候。項梁再次進入屋內,和郡守同坐,他說:“請您召見項籍,使他接受您的命令去招來桓楚。”郡守說:“好吧。”項梁把項籍叫了進來。過了一會兒,項梁示意項籍說:“可以動手了!”于是項籍就拔出寶劍斬下了郡守的頭。項梁手持著郡守的頭,佩帶著郡守的印符。郡守的部下見狀大驚,一時大亂,被項籍所殺傷的有幾十近百人。府中所有的人都驚恐地拜伏在地上,沒有一個敢于站起來反抗。于是項梁召集以前和他相交的豪吏,告訴他們他要起義成就大事業。就出動吳中地區的軍隊,派人率領他們去收取郡內的屬縣,共收得精兵八千人。項梁任命吳中地區的豪杰們作為這支軍隊的校尉、候、司馬等職。其中有一個人沒有被任用,他自己到項梁跟前去問。項梁說:“前些時候某家喪葬時我派您去主辦一件事,您沒有能力完成,因此我不能任用您。”眾人于是對于項梁的知人善任都很佩服。在這種情況下,項梁就做了會稽郡守,項籍擔任裨將,率軍攻取所轄各縣。
廣陵人召平這時候正為陳王攻打廣陵,還沒有能攻下。聽說陳王戰敗逃走,而且秦國的軍隊又要到來,就渡過長江假托奉陳王的命令,封拜項梁為楚王的上柱國。他說:“長江以東地區平定以后,要趕快率軍向西攻打秦。”項梁就率領著八千人的軍隊渡過長江向西進攻。聽說陳嬰已經取得了東陽,就派去使臣想要和他聯合一同向西進攻。陳嬰,原任東陽令史,住在縣城中,平素信誠嚴謹,被尊稱為長者。東陽縣的年輕人殺死了他們的縣令,聚集了數千人,想要推舉一位首領,但沒有合適的人選,就請陳嬰擔任這個職務。陳嬰推辭說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結果被強行擁立為首領,縣中隨從起義的有二萬人。少年們便準備立陳嬰為王,并用黑頭巾包頭來和其他軍隊相區別。陳嬰的母親對陳嬰說:“自從我成為你們陳家的媳婦以來,從沒有聽說過你的先輩中有過貴人。如今你突然得到如此大的名分,不吉祥。不如有所歸屬,事業成功仍然能夠封侯,事業失敗也易于逃亡,因為你不是被世人注意的人。”陳嬰于是不敢稱王,對他的軍官們說:“項氏家族世世代代擔任將軍,是楚國的名門,如今要創建大業,若非項氏領導不可能成功。我們依附著名門望族,秦國一定會滅亡。”于是眾人聽從了他的意見。率領軍隊附從于項梁。項梁渡過淮河,黥布、蒲將軍也率領著各自的軍隊前來歸附。項梁所統領的軍隊共有六七萬人,駐扎在下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皋市| 贡觉县| 永泰县| 鸡泽县| 高清| 五河县| 宁河县| 美姑县| 伊春市| 沂源县| 五指山市| 古蔺县| 郧西县| 乐山市| 长治市| 泰和县| 增城市| 赤壁市| 长春市| 枣强县| 固原市| 海口市| 噶尔县| 宜昌市| 苏州市| 隆安县| 阳原县| 民勤县| 孟津县| 武宣县| 沂南县| 绵竹市| 吉首市| 天等县| 饶平县| 望江县| 阿克苏市| 永登县| 金溪县| 文山县|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