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9課:列寧與十月革命部編版九年級下冊“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為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巡洋艦,于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21時45分,該艦用炮聲發出進攻冬宮的信號,為十月革命的勝利立下功勛。為了紀念這一偉大歷史事件,“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作為革命紀念物,現停在涅瓦河畔。一、暗潮涌動覓方向材料一種類 棉紡織品 生鐵 熟鐵 煤炭 鐵路增長 76% 190% 116% 131% 增加到32000千米材料二 1913年按人口計算,俄國的鋼產量只及美國的1/11,德國的1/8,英國的1/5,法國的1/4。石油產量只及美國的27.1%。俄國的國民經濟人均收入只及美國的1/7,英國的1/5,法國的1/4。——王斯德主編《世界近代史》經濟:與西歐、北美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俄國相對落后。“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列寧一、暗潮涌動覓方向沙皇 尼古拉二世(1868—1918年)綽號“血腥的尼古拉”。他胸襟狹窄,頑固不化,又極端殘忍。在他的授意下,大文豪列夫 托爾斯泰被革除東正教教籍,列寧等一大批革命家相繼被捕和流放。政治:沙皇專制統治下,社會矛盾尖銳。一、暗潮涌動覓方向材料三 1916年底,前線俄軍尚有29多萬士兵連步槍都沒有,只能幾個人合用一支。1917年春,全國男性勞動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強征入伍,使得農田荒蕪,交通不暢,造成糧食供應緊張……沙皇政府在戰場上頻吃敗仗,國內危機四伏。——《大國崛起》一戰加劇了俄國的社會矛盾。一、暗潮涌動覓方向假設你是當時的俄國士兵或者是工人、農民,你會對當時的統治者提出怎樣的控訴?要和平,反對戰爭。要面包 ,要糧食,要土地,要求社會變革------“打倒沙皇的統治”一、暗潮涌動覓方向——二月革命時間:主力:結果:性質:1917年3月(俄歷2月)工人和士兵資產階級臨時政府①資產階級革命VS 工兵代表蘇維埃②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工兵代表蘇維埃蘇維埃:俄語“代表會議”或會議的意思,是俄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和平土地面包1917年7月,臨時政府下令前線的俄軍大舉進攻,結果俄軍慘敗。1917年秋,饑荒再度來襲,首都居民每人每天只能分配到大約110克面包。俄國經濟瀕于全面崩潰。拒絕進行土地改革,分給農民土地。人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問題探究: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是否滿足了人們的愿望?材料四 俄國當前形勢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向革命的第二階段過渡,第一階段由于無產階級的覺悟和組織程度不夠,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第二階段則應當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中。——列寧《四月提綱》二、十月革命現曙光四月提綱指方向1917年7月七月流血事件布爾什維克黨被迫轉入地下狀態。武裝起義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業已成熟。——列寧和平過渡武裝起義二、十月革命現曙光二、十月革命現曙光時間:目的:領導人、政黨:地點:性質:1917年11月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列寧布爾什維克黨彼得格勒社會主義革命歸納:判斷革命(改革)性質的標準是什么?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革命從哪里開始?采用了什么方式?中心城市暴動武裝奪取政權為什么不一樣呢?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道路是怎樣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中國革命道路不能照搬俄國,這給我們什么啟示?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思考合作探究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正式開幕。大會宣布成立蘇維埃政府,列寧任人民委員會主席。蘇維埃政權確立的標志三、建立政權辟新途蘇維埃政府采取的鞏固政權措施政治軍事經濟外交1. 廢除沙皇政府和臨時政府與外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2.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廢除了舊的國家機器,創建了新的政權機關。1. 將大工業、鐵路和銀行收歸國有,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2. 頒布《土地法令》,廢除土地私有制,沒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廢除了舊的常備軍,組建了紅軍。人民當家做主土地,面包和平三、建立政權辟新途其他的帝國主義國家國外國內聯合起來三年國內戰爭(1918——1921)俄國國內的地主、資本家和沙皇軍官⑴農業:實行余糧征集制⑵商業:取消自由貿易,由國家統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等⑶工業:中小企業國有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不甘失敗!制度不同!蘇俄單獨退出一戰!三、建立政權辟新途四、多維視角析意義材料五 十月革命在人類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應從對于世界人民、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蘇聯人民、中國人民的意義這樣四個層次,進行整體性把握。——《十月革命的中國意義》合作探究:根據材料并結合課本P42最后一段,從多個角度歸納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材料六 十月革命借助戰爭完成了一次歷史性轉換:俄國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效仿者,而是世界歷史的引領者。——俄國革命家托洛茨基對俄國:十月革命開啟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使俄國走上實現現代化獨特之路。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說說十月革命對俄國的影響。四、多維視角析意義材料七:俄國(蘇聯)的工業增長亞洲:土耳其凱末爾革命(1918-1923)朝鮮三一起義(1919年)、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19-1922))中國五四運動(1919年)、阿富汗反英獨立運動(1919年)、伊拉克人民反英起義(1920年)、伊朗反英武裝起義(1920年)非洲:埃及華夫脫運動(1919年)、比屬剛果班基班古運動(1921年)拉丁美洲:阿根廷一月革命風暴(1919年)、墨西哥農民暴動(1922年)對世界: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根據材料歸納十月革命對世界的影響。四、多維視角析意義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空想到科學理論到實踐理想到現實四、多維視角析意義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馬克思主義理論誕生。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后的第一次偉大實踐—巴黎公社運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后指導的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十月革命材料八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知識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對中國:傳播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推動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根據材料結合所學,說說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四、多維視角析意義五四運動學生代表中共一大會址知識結構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工兵代表蘇維埃繼續戰爭四月提綱七月流血十月革命倒沙皇指方向拋幻想現曙光查閱資料,了解列寧在十月革命關鍵時刻發揮的重要作用,以“你眼中的列寧”為主題,寫一篇不少于200字左右的小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從史出。課 后 作 業謝謝觀看教學設計(2500字左右)教材:《世界歷史》(統編教材 九年級下冊)單元: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課題:第9課 列寧與十月革命一、教學分析(500字以內)1. 本課的單元地位分析:本單元的主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包括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后戰勝國建立新的國際秩序,俄國的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戰后亞非拉國家的民族民主運動。本課內容是受到一戰影響,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走上了新的現代化發展道路。2. 課標與本課子目呈現方式分析:課標要求,通過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勝利,理解列寧領導的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的重要歷史意義。本課主要講述列寧與十月革命,內容包括三個子目,第一目是“十月革命前的俄國”,介紹了十月革命爆發的背景;第二目是“十月革命”,講述了俄國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經過;第三目是“蘇維埃政權的建立”,主要講述了俄國十月革命的結果和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意義。3. 本課教學內容的邏輯結構分析:本課教材主要圍繞十月革命這一核心事件展開,本課子目一對應革命爆發的背景,革命第一階段沙皇專制統治被推翻;子目二對應十月革命的經過,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被推翻;子目三對應十月革命的結果——蘇維埃政權的鞏固和歷史意義。本課內容圍繞十月革命這一歷史事件的進程,線索明晰。二、教學目標(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設計 300字以內)1.唯物史觀: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理解二月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2.時空觀念:認識十月革命的發生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理解“戰爭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戰爭”。知道二月革命、四月提綱、七月流血、十月革命發生的過程。3.史料實證:引導學生通過圖文史料分析掌握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勝利的影響。4.歷史解釋:認識“蘇維埃”“布爾什維克”等歷史名詞的概念;從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方面分析蘇維埃政府鞏固政權的舉措。。5. 家國情懷:認識十月革命的勝利迎來了新時代的曙光;了解十月革命的曲折性和復雜性;引導學生認識領袖人物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加深對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認識。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00字以內)1. 重點: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和鞏固新生蘇維埃政權的措施。2. 難點: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五、教學過程(1600字左右)1. 新課導入九年級下冊歷史課本封面的圖片是“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芙樂爾”號是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巡洋艦,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21時45分,該艦用炮聲發出進攻冬宮的信號,為十月革命的勝利立下功勛。為了紀念這一偉大歷史事件,“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作為革命紀念物,現停在涅瓦河畔。100多年前,俄國的十月革命是怎么爆發的?這場革命有何影響?2. 正課講授一、暗潮涌動覓方向(1)教師展示 材料一:種類 棉紡織品 生鐵 熟鐵 煤炭 鐵路增長 76% 190% 116% 131% 增加到32000千米材料二:1913年按人口計算,俄國的鋼產量只及美國的1/11,德國的1/8,英國的1/5,法國的1/4。石油產量只及美國的27.1%。俄國的國民經濟人均收入只及美國的1/7,英國的1/5,法國的1/4。——王斯德主編《世界近代史》設問:“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現象?”引導學生認識俄國不是絕對的落后,而是相對的落后。正如列寧所說“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展示尼古拉二世統治情況,引導學生認識沙皇的專制統治引起人民的反抗與斗爭,激化社會矛盾。根據材料分析一戰給俄國帶來了什么影響?引導學生認識一戰激化了社會矛盾,戰爭成為革命的催化劑。設置情景,“一戰期間,沙皇俄國在東線、南線兩線作戰,大量青壯年男性勞動力被征派到一戰前線,有一些年僅15、16歲。被送上前線的士兵大量戰死在戰場上;大量的糧食運送到一戰前線,國內的工農業生產,主要靠老弱病殘和婦女進行;大量青壯年男性在戰場上死亡,還危及俄國人口的增長。“假設你是當時的俄國士兵或者是工人、農民,你會對當時的統治者提出怎樣的控訴?”,引導學生認識人民的訴求,歸納二月革命爆發的原因。(要和平,要面包——男人不能再死了,國內人民要吃飯)(2)了解二月革命的過程,引導學生認識二月革命后特殊的政治形勢,出現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一個是主要的、真正掌握全部政權機關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另一個是起著輔助的、掌握著立法權的、由二月革命中武裝的工人和士兵組成的、以無產階級為主體的蘇維埃。解釋蘇維埃和布爾什維克的含義,布爾什維克在蘇維埃中起著領導作用。(3)問題探究: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是否滿足了人們的愿望?引導學生認識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為了自身的利益,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俄國人民迫切要求獲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沒有實現。二、十月革命現曙光展示列寧演講的圖片,設問“列寧為何如此受歡迎?什么樣的演說內容能夠打動人心?”展示《四月提綱》的內容,《四月提綱》提出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爭取和平奪權,為革命指明了方向,引導學生認識革命領袖在歷史轉折關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2)展示“七月流血事件”,設問“如果你是老百姓,你對臨時政府的態度會是怎么樣?”(不滿、失望)七月流血事件后,人們徹底拋棄了對臨時政府的幻想。而布爾什維克黨也拋棄了“和平奪權”的幻想,認識到和平奪權已經不可能,布爾什維克黨決定舉行武裝起義。(3)通過影視資料讓學生感受一下十月革命的經過,并根據視頻和課本內容,歸納十月革命的基本信息。學法指導:判斷革命(改革)性質的標準是什么?判斷一場革命的性質主要依據是其擔任的革命任務,而不能只看其領導的階級。(4)合作探究: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俄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你從中獲得了什么啟示?三、建立政權辟新途(1)展示1917年11月7日,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的圖片,認識會議召開是蘇維埃政權確立的標志。用表格歸納蘇維埃政府采取的鞏固政權措施,并分析這些措施的作用,再次引導學生認識這一系列革命措施滿足人民對于“和平、土地、面包”的愿望,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2)十月革命取得了勝利,國內外敵人勾結起來,企圖把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中。經過3年的艱苦斗爭,蘇維埃政府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派叛亂,鞏固了新生政權。為了保證前線戰爭,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這一政策在戰爭時期能夠最大程度集中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幫助取得戰爭勝利。四、多維視角析意義展示材料五 十月革命在人類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應從對于世界人民、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蘇聯人民、中國人民的意義這樣四個層次,進行整體性把握。——《十月革命的中國意義》設問:根據材料并結合課本P42最后一段,從多個角度歸納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說說十月革命對俄國的影響。對俄國:十月革命開啟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使俄國走上實現現代化獨特之路。(2)根據圖片和文字材料歸納十月革命對世界的影響。對世界: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3)根據材料結合所學,說說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對中國:傳播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推動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3. 課堂總結教師總結:列寧說:“戰爭引發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戰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接連失利,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反對戰爭和要求社會變革的呼聲越來越高,最終引發革命。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綱指方向,七月流血拋幻想,十月革命現曙光。縱觀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發與勝利,從推翻沙皇體制到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從走資義道路到開辟一條新的社會主義道路,每一次抉擇,每一個歷史的岔路口,都是俄國人民在1917年這個歷史的十字路口的必然選擇,這一選擇深刻改變了俄國,也深刻改變了世界。4. 板書設計5. 課后作業(1)列寧說:“如果沒有戰爭,俄國也許過上幾年甚至幾十年而不發生反對資本家的革命”。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A、一 戰是十月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B、沒有一戰就沒有俄國社會主義革命C、一戰激化俄國各種矛盾,推進革命發生D、俄國爆發社會主義革命,必須具備 戰爭條件(2)1917年5月,俄國臨時政府外交部部長米留可夫聲稱俄國政府“決意完全遵守我們對盟國承擔的義務,將世界大戰進行到徹底勝利”。這一聲明使士兵和工人大為憤怒,原來政府繼續戰爭不是“為了保護革命”,而是要履行沙皇政府承擔下來的“義務”,實現它的侵略目標。材料表明當時俄國人民首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應是( )A.推翻反動政府,退出侵略戰爭B.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C.推動政府改革,鞏固政權D.踴躍參軍,取得戰爭勝利(3)查閱資料,了解列寧在十月革命關鍵時刻發揮的重要作用,以“你眼中的列寧”為主題,寫一篇不少于200字左右的小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從史出。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9課 列寧與十月革命.doc 第9課 列寧與十月革命.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