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下第六單元第13課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根據課標要求:通過了解亞非拉人民抗爭的基本史實,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的意義,以及對世界歷史發展的重要影響。及本課高考考情設計以下教學目標:1.唯物史觀:通過學習,運用唯物史觀的及辯證分析看待歷史的有關理論,分析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亞洲覺醒的歷史背景和重要影響,初步培養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時空觀念:認識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背景和階段特征。3.史料實證: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提高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4.歷史解釋:運用本課教材中文獻資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識記亞洲覺醒的重要歷史事件,了解非洲抗爭的史實及結果,培養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5.家國情懷: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認識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堅持民族獨立的斗爭精神。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 掌握并理解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背景、特點及意義2.教學難點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三、學情分析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優勢:他們在初中時已接觸了有關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相關基礎知識,并且高一的學生思維活躍,知識面擴寬,課堂參與性好。不足:側重于對基礎知識的初步了解,并沒有更深入的階段信息的解讀及歸納理解,難以將本課置于宏大的歷史脈絡中把握,歷史解讀能力和辯證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四、教學方法教師講授法、問題探究法、史料研讀法、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法五、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展示圖片《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向習近平授予玻利瓦爾劍》及文字解說,向學生提出問題:玻利瓦爾是誰?為什么玻利瓦爾之劍象征自由、主權、獨立?2014年7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委內瑞拉,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向習近平授予象征自由、主權、獨立的玻利瓦爾劍。授予玻利瓦爾劍是委內瑞拉最高榮譽。習近平強調,這把劍象征著沉甸甸的中委友誼。【設計意圖】用玻利瓦爾劍之謎導入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新課的展開做鋪墊。過渡:15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列強對亞非拉進行殖民擴張,逐步建立了世界殖民體系,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圖改變世界。面對列強的掠奪與壓榨,亞非拉人民奮起抗爭,在19世紀末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新課講授】【檢查預習效果,布置任務】:學生根據以下地圖和教材,說出有哪些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一)拉丁美洲獨立運動1.獨立之背景【自主探究】展示圖文資料,引導學生依據教材及史料從政治/經濟/思想和外部因素分析拉美獨立運動的背景:材料一:材料二 ……盡管有這些限制,殖民地經濟還是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到18世紀下半期,拉丁美洲殖民地社會經濟沖破了宗主國的種種限制而緩慢地發展起來,出現了一批生產紡織品、皮革、陶器、鐵器、玻璃、肥皂糖等的手工工場及造船廠。……殖民地的經濟發展更趨于活躍,從而與宗主國的封建性的統治發生沖突,最終導致獨立戰爭的爆發。——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材料三 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對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起了推動作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著作《人權宣言》等的傳播,促使當時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識日益增長,為拉美大規模的革命運動準備了思想基礎。宗主國統治力量的削弱,為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劉祚昌、王覺非《世界史·近代史編》得出認識:(1)政治:殖民者長期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埋下了人民爭取獨立的火種。(2)經濟: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為革命奠定了基礎。(3)思想:啟蒙思想的傳播使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識日益增長。(4)外因: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的鼓舞,法國大革命削弱了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控制力。【設計意圖】通過解讀史料和教材內容,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素養;通過學習,理解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爆發的時代背景,培養唯物史觀。2.獨立之初現(第一階段)3.獨立后問題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并根據課本所講,思考:獨立后的拉丁美洲面臨著什么問題?材料一 獨立后的拉美各國(除巴西外)都建立了議會制共和國,但實際上廣大人民在政治上處于無權地位,黑人和印第安人更是遭到種族壓迫和歧視;各國普遍出現了軍事獨裁者(考迪羅:軍官或地主集團首領)的統治。……他們依靠軍隊和教會(大地產所有者),任意修改憲法,實行軍事管制,隨意搜刮民財,搶劫國庫。……考迪羅奪權的方式就是發動軍事政變,如墨西哥在1824-1848年間發動了250次政變,更換了31個總統,其中在1841-1848年7年內更換了21個總統。……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考迪羅們經常以出賣國家主權和利益換取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借款,從而為外國資本的滲入和政治干涉大開方便之門。……總之,考迪羅制只能使國家和人民經常陷于苦難和不安之中。——改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材料二門羅主義 金元外交 大棒政策(門羅宣言: 1823年,美國第5任總統門羅發表宣言,宣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企圖將拉丁美洲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金元外交:美國第27任總統塔夫脫提出“用金元代替槍彈”的鼓勵和支持銀行家擴大海外投資,以實現向外擴張的外交政策。大棒政策:“大棒加胡蘿卜政策”。美國第26任總統羅斯福提出和實行武力威脅和戰爭訛詐的外交政策。主張以武力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國家聽命于美國。)得出認識:(1)內部:各國普遍實行軍事獨裁統治,政局動蕩,政治經濟發展停滯不前。(2)外部:英美等國的經濟侵略和政治滲透。過渡:雖然大部分拉丁美洲他們這個民族已經實現獨立了,但任然面臨著民族民主革命的艱巨任務。4.獨立之發展(第二階段)在第二階段,拉丁美洲人民通過革命或改革,鞏固了獨立運動的成果,促進了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教師活動:出示墨西哥憲法部分內容,引導學生分析憲法的意義,并分析第二階段的特點:第一條 在墨西哥合眾國,任何個人均享有本憲法賦予的權力保障……第十九條 聯邦最高權力在行使權力時分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第二十七條 國家領土范圍內土地與水流之所有權本屬國家……國家在任何時候皆有權利對私產加以限制……應采取措施以分散大地產;發展小土地持有制……一切礦物,或存在于礦脈、礦層、礦快或礦床中構成礦物質物質……其所有權皆直接屬于國家……第三十九條 一切權利來自于人民并為人民的利益而創立,人民在任何時候均享有改變或修改其政府形式的天賦權利……——《1917年墨西哥憲法》蔣相澤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意義:憲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原則,為墨西哥人民進一步爭取民主和進步奠定了基礎。◆第二階段特點:推動民主改革,鞏固獨立成果,促進國家的進步和發展。【合作探究】【設計意圖】通過解讀史料和教材內容,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素養;進行分組探究,希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習,理解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歷史特點及其獨特的意義。過渡: 拉美人民經過長期斗爭,基本擺脫西、葡等國的殖民統治,獲得了民族獨立。獨立后拉美則遇到了新的殖民主義,各國普遍實行軍事獨裁統治,發展異常困難。與此同時,在亞洲,強大的民主運動到處都在發展、擴大和加強。那里的資產階級還同人民一起反對反動勢力,數億人正在覺醒起來,追求生活,追求光明,追求自由。亞洲覺醒1.亞洲獨立運動的背景教師引導學生依據課本說明“亞洲的覺醒”的時間、含義,并提出問題:古老亞洲覺醒的外部原因是什么?促使亞洲覺醒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覺醒表現:代表性事件(依據教材解讀理解)①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 ②伊朗的立憲革命 ③中國的辛亥革命學生活動:請總結對比亞洲這三次覺醒,完善表格內容。【合作探究】學生閱讀教材完成表格,歸納對比亞洲的三次覺醒。亞洲覺醒的特點以及意義【合作探究】分析亞洲覺醒的特點及意義?理解“學思之窗”列寧的那句話。過渡:而相比較于亞洲,非洲作為西方殖民勢力侵略最早、最持久、最深入、實力差距也更為懸殊的地區,其抗爭也更為激烈,更為悲壯。(三)非洲的抗爭1、概況:教師活動:展示非洲被列強瓜分的地圖,分析非洲革命的背景及斗爭形式。學生活動:總結歸納課本第三子目,非洲有哪些抗爭殖民統治的代表性事件?埃及的抗英斗爭、蘇丹馬赫迪起義和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是最突出的事件。【思考點】分析非洲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特點①武裝斗爭和武裝起義是反對殖民主義的主要形式(斗爭水平總體上相對落后,主要是舊式民族運動)②有組織、規模大、反抗持久③領導力量多樣,有宗教領袖、國王、資產階級等④反抗的過程和結果有所不同,但都是爭取民族獨立(四)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歷史意義教師:正確理解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差異,并理解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歷史意義:【總結升華】從解放者、覺醒者到抗爭者,他們都是民族的英雄。正如習主席說過:“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在英雄身上都學到了哪些民族精神呢?【本課小結】【當堂檢測】六、教學反思本課我主要是想通過引導學生提取教材和史料關鍵信息,提升學生解讀信息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但教學處理上還是不夠,加上世界史知識學生相對理解難,更需要大量的課外知識補充教學,后續要加倍努力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