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課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課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教案

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第1課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爆發的原因,了解玻利瓦爾、圣馬丁的主要事跡;.知道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的原因,概述章西女王的主要事跡;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玻利瓦爾、章西女王領導反抗殖民統治斗爭的主要事跡,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辯證的觀點分析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和探究知道拉丁美洲和亞洲長期落后的原因,體會殖民地國家和人民反抗侵略的正義性和爭取獨立、自由的精神,激發發憤圖強的民族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玻利瓦爾、圣馬丁和章西女王反抗殖民統治的事跡。
教學難點: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原因;
三、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講授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西方列強加緊了對外擴張與殖民活動,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19世紀,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繼爆發了波瀾壯闊的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起義。
這兩地起義的代表人物是誰?起義產生了哪些影響?
(二)、講授新課:
一、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1、拉丁美洲地理位置:
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國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區。這一地區從16世紀初開始成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當地居民以西班牙和葡萄牙語為主要語言,而這兩種語言都屬于拉丁語系,因此,這一地區又被稱為“拉丁美洲”。
到了19世紀初,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區基本上處于西班牙殖民統治之下。
相關史事:
在300年前左右的殖民地時期,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個岸血統劃分階層的金字塔式的等級社會。印第安人和黑人處于社會最底層,是殖民地役使的主要對象。他們之上是歐洲人與印第安人或者黑人結合所生的后代混血種人。混血種人主要做工匠、小販和牧民。他們之上是移民的后代土生白人。土生白人主要是地主和商人,有的充任中下級官吏。最上層是掌握政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白人殖民者,他們對土生白人也排斥和歧視,白人殖民者與土生白人的矛盾日益尖銳。土生白人中的一些人,后來成為獨立運動的領導人。
2、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原因:
材料一:有人估計在西班牙人入侵后12年,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便被屠殺了好幾百萬。大規模的屠殺很快使西印度群島上的居民幾乎絕跡,這種現象接著在其他地區也出現了。在整個殖民時期,被埋葬在礦井下的印第安人達到800萬;黑奴的境遇比印第安人還慘,過度勞累的折磨下,黑奴的存活率僅為4.5%,到巴西后平均壽命不過七年。
材料二:恩格斯說: “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16-18世紀西班牙掠去了約250萬公斤的黃金和1億公斤的白銀。葡萄牙從巴西運走至少有價值6億美元的黃金和3億美元的金剛石。
西班牙和葡萄牙殘酷的殖民統治和經濟掠奪。
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3、起義過程:
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場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
目的:推翻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
領導人:
玻利瓦爾
19世紀初美洲獨立運動領導人,軍事家。1783年7月24日生于委內瑞拉土生白人貴族家庭。先后在加拉加斯和馬德里讀書,接受法國啟蒙主義教育和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崇信盧梭的自由民權主張。為法國大革命所鼓舞,立志為推翻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統治和解放南美洲而獻身。1807年回到加拉加斯后,進行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斗爭。后被授予南美的“解放者”稱號。
圣馬丁是南美解放運動的領導人之一。1814年起組織訓練了一支驍勇善戰的“安第斯軍”,并指揮它于1818年解放了智利。1821年,率部進入秘魯,秘魯宣告獨立。不久,他將軍隊指揮權交給玻利瓦爾,悄然隱退,在歐洲度過了余生。1878年,阿根廷、智利、秘魯三國在共同紀念圣馬丁誕生100周年時,共尊他為“祖國之父”。
在南美洲北部地區,玻利瓦爾宣布解放黑人奴隸,承諾勝利后分給起義士兵土地。
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種人參加起義部隊。
1819年,玻利瓦爾率領起義軍克服艱難險阻,越過常年積雪的安第斯山脈,打敗西班牙軍隊。玻利瓦爾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當選總統后,繼續領導南美洲的獨立運動。
圣馬丁領導了阿根廷、智利、秘魯三國的獨立運動。他和玻利瓦爾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
人物掃描:
西蒙·玻利瓦爾,出生于加拉加斯城,幼年時父母雙亡,青年時去歐洲求學,深受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立志以解放祖國為己任。他發誓說:“在沒有打碎西班牙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枷鎖以前,我的手將不停地打擊敵人,我的心將不會平靜。”他義無反顧地投身獨立運動,與殖民地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他認為“解放者”的稱號高于一切,憧憬著建立拉丁美洲各國的聯盟。為了紀念他的功績,現在的玻利瓦爾共和國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歸納一下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勝利的原因有哪些嗎?
①拉美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協同作戰,南北夾擊,為民族獨立英勇斗爭。
②有統一的指揮。
③玻利瓦爾等領導人的卓越領導。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爭奪中力量日益衰落。
⑤戰爭的正義性
二、印度民族大起義:
1、原因:
材料:“不列顛的侵略,打碎了印度的手織機,毀掉了它的手紡車。英國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織品擠出了歐洲市場,然后是向印度輸入棉紗,最后使英國綿織品泛濫于這個棉織品的故鄉…… ” ---馬克思《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
19世紀中期,英國已經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當時,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進一步加強了對印度的經濟侵略和政治壓迫。
材料:為了滿足英國國內工業的需要,英國殖民當局要求印度農民多種棉花,少種糧食。英國把印度的棉花加工成布匹再返銷印度。 1818—1836年英國輸入印度的棉紗增長5200倍,印度的紡織業被擠垮了。
材料:1814—1835年,印度輸入英國的棉布從125萬匹跌到30多萬匹;而同一時期英國輸入印度的棉紗由不足100萬匹增加到了5100萬匹以上……往日工業發達和人口稠密的城市,如號稱“印度的曼徹斯特”的達卡城,遭到了毀滅性打擊,1824—1837年人口從15萬減至3萬。
印度的手工棉紡織業本來很發達,手工棉紡織品大量行銷英國。為了發展本國的棉紡織業,英國從印度進口大量棉花,并向印度傾銷機器生產的棉紡織品。印度的手工棉紡織業遭到沉重打擊,許多手工業者因此破產。
英國還以種種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領地,規定王公死后若無直系后嗣,其領地就歸英國所有。隨著在印度統治的穩定,英國取消了對印度土兵的較優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們的宗教信仰。這些做法激起印度各階層人民的強烈不滿,人們反抗情緒日益高漲。
2、導火索:“涂油子彈事件”
英國在侵略印度過程中,雇用當地人當兵,為殖民統治服務,這些人被稱為“土兵”。當時,駐印度的英印軍隊共24萬人,土兵占20萬人。1857年初,發生了“涂油子彈事件”。英國軍隊發給土兵的子彈用涂有牛油或豬油的紙包裝,使用時要用牙咬開。土兵都信仰印度教或伊斯蘭教,印度教徒敬牛,伊斯蘭教徒禁忌食用豬肉。英軍的行為嚴重傷害了士兵的宗教感情,成為大起義的導火線。
3、起義過程:
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來反抗英國殖民者,農民、手工業者以及一些被剝奪了權力的印度王公也參加起義,起義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義軍奪取了德里。英軍雖然武器先進,但還是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才攻陷德里。英軍乘勢進攻章西城,年輕的章西女王領導軍民與英軍展開激戰。章西失陷后,她率軍轉戰外地。戰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壯烈犧牲。
拉克希米·巴依(1835—1858)是中印度北部章西土邦的女王,亦稱章西女王。她是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的領導者之一。
1858年3月,英軍圍攻章西城。女王已經做好應戰準備。她訓練了一支強兵,親自巡視城堡,檢查武器,實行堅壁清野,幾次打退英軍。
但是他們缺少外援,最后英軍突入城里。起義者一個個拼死搏斗,場面悲壯感人。章西女王和少數人突圍,轉戰外地,最后單槍匹馬勇戰敵軍,不幸中刀犧牲。這時她剛23歲。
4、意義:
印度民族大起義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這次起義也是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同是反抗殖民統治的斗爭,為什么拉美獨立運動勝利了而印度起義卻失敗了?
①印度單靠一國力量 ②起義力量分散,各自為戰,沒有形成統一的領導。
③封建王公很多都被英國收買,逐漸退出起義。
④英國經濟軍事實力強大。
(三)、課堂小結:
在世界近代史上,玻利瓦爾和章西女王領導的反殖民斗爭是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典范。他們的哪些優秀品質、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熱愛祖國,為國獻身,不畏強暴,英勇反抗侵略,不屈不撓,捍衛民族尊嚴。
(四)、課堂練習:
1、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是( C )
A. 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 B.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C.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的殘酷奴役和掠奪D.歐洲啟蒙思想在拉丁美洲的傳播
2、英國進一步加強了對印度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是在( C )
A.新航路開辟以后 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C.工業革命完成后D.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后
3、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屬于“觀點”的是( B )
A. 克倫威爾擔任“護國主” B. 章西女王是印度的民族英雄
C. 玻利瓦爾領導南美獨立戰爭 D. 羅伯斯庇爾被送上斷頭臺
4、比較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拉美獨立運動與北美獨立戰爭相比較,相似的方面有( D )①獨立前都受到殖民統治 ②都通過武裝斗爭來尋求獨立
③結果都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④都是資產階級革命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5、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在印度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你認為該運動失敗的原因有:( A)
①英國殖民者的分化政策 ②起義力量分散 ③缺乏統一指揮 ④缺乏人民群眾的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五)、板書設計:
第1課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一、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1、拉丁美洲地理位置
2、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原因
3、起義過程
二、印度民族大起義
1、背景
2、起義導火線
3、起義過程
4、意義
(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阳市| 城固县| 玉树县| 无极县| 伊宁市| 胶南市| 武定县| 门源| 河曲县| 凌海市| 昔阳县| 碌曲县| 临颍县| 杨浦区| 改则县| 临邑县| 左云县| 平舆县| 科技| 呼和浩特市| 申扎县| 图片| 新余市| 通渭县| 岢岚县| 汽车| 叶城县| 高台县| 河东区| 穆棱市| 天镇县| 三穗县| 沂源县| 新平| 岑溪市| 凤庆县| 大名县| 绥芬河市| 汉川市| 惠安县|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