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學、洪都中學、麻丘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試題(9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學、洪都中學、麻丘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試題(9科9份)

資源簡介

八一中學、洪都中學、麻丘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化學試題
第I卷(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 24 A1:27 S:32 C1:35.5 Ne:20 P:31 Cu:64
一、選擇題(本小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綠色能源是指使用過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極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級能源中的水能、地熱、天然氣等;二級能源中電能、氫能等。下列能源屬于綠色能源的是
① 太陽能 ② 風能 ③ 石油 ④ 煤 ⑤ 潮汐能 ⑥ 木材 ⑦核能
A.①②⑤⑦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⑤
2.下列反應中生成物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總能量的是
A.碳酸鈣受熱分解 B.乙醇燃燒
C.鋁粉與氧化鐵粉末反應 D.氧化鈣溶于水
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ΔH<0、ΔS>0的反應在溫度低時不能自發進行
B.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能自發進行,原因是體系有自發 地向混亂度增加的方向轉變的傾向
C.因為焓變和熵變都與反應的自發性有關,因此焓變或熵變均可以單獨作為反應自發性的判據
D.在其他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4.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B.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ΔH=-57.3 kJ/mol,則稀H2SO4和Ba(OH)2反應的中和熱為ΔH=2×(-57.3) kJ/mol
C.1 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是甲烷的燃燒熱
D.CO(g)的燃燒熱是283.0 kJ/mol,則2CO2(g)=2CO(g)+O2(g) 反應的ΔH=+2×283.0kJ/mo
5.在同溫同壓下,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H1>△H2的是
A.2H2(g)+O2(g)==2H2O(l);△H1 2H2(g)+O2(g)==2H2O(g);△H2
B.S(g)+O2(g)==SO2(g);△H1 S(s)+O2(g)==SO2(g);△H2
C.C(s)+ O2(g)==CO(g);△H1 C(s)+ O2(g)==CO2 (g);△H2
D.H2(g)+ Cl2(g)==2HCl(g);△H1 H2(g)+ Cl2(g)==HCl(g);△H2
6.已知298K時, N2(g)+3H2(g)=2 NH3(g);△H=-92.4kJ/mol, 在相同條件下,向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為Q1,向另一容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通入0. 95molN2、2.85molH2和0.1molNH3,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為Q2,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A.Q1 = Q2 = 92.4kJ B.Q2 < Q1 = 92.4kJ
C.Q2< Q1<??92.4kJ D..Q2 = Q1 < 92.4kJ
7.在一定條件下,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2 mol X、1 mol Y。發生如下反應:2X(g)+Y3Z(g);ΔH=-a kJ·mol-1(a>0)。經60 s達平衡,此時Y的物質的量為0.2 mo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用Z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1.2 mol·L-1·min-1
B.若再充入1 mol Z,重新達到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不變,則Y為氣態
C.達平衡后,實際放出的熱量為b kJ,則b=a
D.若Y為氣態,則使容器體積變為1 L,Z的物質的量不會增大
8.在一定條件下,對于A2(g)+3B2(g) 2AB3(g)反應來說,以下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中,化學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v(A2)=0.8 mol·L-1·s-1 B.v(A2)=30 mol·L-1·min-1
C.v(AB3)=1.0 mol·L-1·s-1 D.v(B2)=1.2 mol·L-1·s-1
9.下列措施或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顏色變淺
B.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體KSCN后顏色變深
C. H2、I2、HI平衡混合氣加壓后顏色變深
D. 在合成氨的反應中,加壓有利于合成氨
10.下列說法中有明顯錯誤的是
A、對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增大壓強,體系體積減小,可使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加,因而反應速率增大
B、活化分子之間發生的碰撞一定為有效碰撞
C、升高溫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增大,因而反應速率增大
D、加入適宜的催化劑,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大大增加,從而增大反應速率
11.在密閉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氣體發生反應: xA(g)+yB(g)≒zC(g)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0.50 mol/L,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的容積擴大到來的兩倍,再達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降低為0.30 mol/L。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A.x+y12.在某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A(g)+B(g) xC(g),符合下列圖像(Ⅰ)所示關系。由此推斷對圖像(Ⅱ)的正確說法是

A.P3﹥P4 , y軸表示A的百分含量 B.P3﹤P4 , y軸表示B的百分含量
C.P3﹤P4 , y軸表示混合氣體的密度 D.P3﹥P4 , y軸表示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13.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下列反應分別達到平衡后,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2HI(g)H2(g)+I2(g);(H>0,若降低溫度,顏色加深,壓強增大
B.2NO2(g)N2O4(g);(H<0,充入氬氣,壓強增大,紅棕色變淺
C.2SO2(g)+O2(g)2SO3(g);(H<0,升溫后,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減小
D.3Fe(s)+4H2O(g)Fe3O4(s)+4H2(g);(H<0,加入鐵后,Fe3O4將增加
14.1913年德國化學家哈伯發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從而滿足了當時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糧食的需求。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圖,其中為提高原料轉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5.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放入3L氣體R和5L氣體Q,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2R(g)+ 5Q(g) 4X(g) + nY(g)反應完全后,容器溫度不變,混合氣體的壓強是原來87.5%,則化學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 B、3?????????? C、4???????????? D、5
16.一定溫度下,有可逆反應:2A(g)+2B(g) C(g)+3D(g);ΔH<0?,F將2molA和2molB充入體積為V的甲容器,將2molC和6molD充入乙容器并使乙容器在反應開始前的體積為2V(如圖1)。關于兩容器中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容器中的反應先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B.兩容器中反應均達平衡后,平衡體系中各組分的體積百分組成相同,濃度也相同
C.兩容器達平衡后升高相同的溫度,兩容器中物質D的體積分數隨溫度變化如圖2所示
D.在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和2 mol B,平衡后甲中c(C)等于是乙中c(C)
第II卷(52分)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39分)
17.(10分)(1)在101kPa時,H2在1.00molO2中完全燃燒生成2.00mol液態H2O,放出571.6kJ的熱量,H2的燃燒熱為________,表示H2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br/>(2)1.00L 1.00mol/L H2SO4溶液與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應,放出114.6kJ的熱量,該反應的反應熱為_________,表示其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 ___。
18.(3分)
CH3—CH3→CH2=CH2+H2;有關化學鍵的鍵能如下。
化學鍵
C-H
C=C
C-C
H-H
鍵能(kJ·mol—1)
414.4
615.3
347.4
435.3
試計算該反應的反應熱ΔH ==
19.(13分)2012年2月27日深圳宣稱進入“200萬輛汽車時代”,汽車尾氣已成為重要的空氣
污染物。
⑴ 汽車內燃機工作時引起反應:N2(g) +O2(g) 2NO(g),是導致汽車尾氣中含有NO
的原因之一。T ℃時,向5L密閉容器中充入8mol N2和9molO2,5min后達平衡時
NO物質的量為6mol,該反應的速率υ(NO)為 ;計算該條件下的
平衡常數 。
⑵ 恒溫恒容,能說明反應 2NO(g) N2(g)+O2(g) 達到平衡的是 (填代號)。
A.單位時間內消耗2 mol NO,同時消耗1 mol N2 B.NO、N2、O2的濃度之比為2:1:1
C.N2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 D.容器內氣體密度不再發生變化
⑶ H2或CO可以催化還原NO以達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①已知:N2(g)+ O2(g) = 2NO(g) △H = +180.5kJ/mol
2H2(g)+ O2(g) = 2H2O(l) △H = -571.6kJ/mol
則H2(g)與NO(g)反應生成N2(g)和H2O(l)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②當質量一定時,增大固體催化劑的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下圖是反應:
2NO(g) + 2CO(g) 2CO2(g)+ N2(g) 中NO的濃
度隨溫度(T)、催化劑表面積(S)和時間(t)的變化曲線,
據此判斷該反應的△H 0 (填“>”、“<”或“無法確定”)。若催化劑的表面積S1>S2 ,在下圖中畫出NO的濃度在T1、S2 條件下達到平衡過程中的變化曲線,并注明條件。
20.(13分)實現 “節能減排” 和“低碳經濟”的一項重要課題就是 如何將CO2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目前工業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來生產燃料甲醇。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
CO2(g)+3H2(g) CH3OH(g)+H2O(g),下圖1表示該反應過程中能量(單位為kJ·mol-1)的變化:

(1)關于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2)為探究反應原理,現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l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3mol H2,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CO2(g)+3H2(g) CH3OH(g)+H2O(g),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上圖2所示。
①從反應開始到平衡,CH3OH的平均反應速率
v(CH3OH) = mol·(L·min)-1;H2的轉化率 =
②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溫度 B.將CH3OH(g)及時液化抽出
C.選擇高效催化劑 D.再充入l molCO2和3 molH2
(3)25℃,1. 01×105Pa時,16g 液態甲醇完全燃燒,當恢復到原狀態時,放出363.3kJ的熱量,寫出表示CH3OH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三、計算題(13分)
21.(9分)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CO(g)+H2O(g) CO2(g)+H2(g),已知CO(g)和H2O(g)的起始濃度均為2mol·L-,經測定該反應在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K=1,試判斷:
(1)當CO轉化率為25%時,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若未達到,向哪個方向進行?
(2)達到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多少?
(3)當CO的起始濃度仍為2mol·L-,H2O(g)的起始濃度為6mol·L-,求平衡時CO的轉化率?
22、(4分)在1大氣壓390℃時,可逆反應: 2NO2 2NO+O2達到平衡,此時平衡混合氣體的密度是相同條件下H2密度的19.6倍,求NO2的分解率。
高二化學答案
設分解的NO2的物質的量為x。
2NO2==?2NO+O2 氣體物質的量增加值
2 2 1 1
x 2.35mol-2mol=0.35mol
x=0.35mol×2=0.7mol
NO2的分解率為。
八一中學、洪都中學、麻丘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50分)
1、在評論秦朝滅亡時,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確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了孟子的一個思想的正確——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治者的默認。”此處孟子的“一個思想”具體是指( )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貴君輕”,統治者要實行“仁政”
C.先義后利,養浩然之氣 D. 不期修古,不法???br/>2、由周潤發主演的電影《孔子》已于2010年1月22日首映,片中南子問孔子:“聽說你常講‘仁者愛人’,那個‘人’字里面包不包括像我這樣名聲不好的女人呢?”下列對“仁者愛人”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
C.苛政猛于虎也 D.兼相愛,交相利
3、有人說:“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國什么都不禁,惟獨禁人的本能?!奔偃缒阃馍鲜鲇^點,主要依據是(  )
A.啟蒙思想;民貴君輕       B.因信稱義;天人感應
C.人文主義;存天理,滅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4、《史記·商君列傳》中關于商鞅說服秦孝公變法記載“吾說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 …“吾說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吾說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逼渲嘘P于“帝道、王道、霸道”對應的思想分別是( )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道家、法家 D.儒家、法家、墨家
5、我國自古以來重視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的創新,下列舉措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首創意義的有( )
①孔子以“有教無類”的思想辦學? ????②漢武帝建立太學,用儒家經典作為教育內容?
③洋務派選送留學生出國深造? ?????? ④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辦學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6、明清(前期)時期的科技文化大多反映了商品經濟和君主專制制度衰落的時代特征,下列事實并不順應時代特征的是(  )
A.黃宗羲:“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顧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C.宋應星:“此書(按:《天工開物》)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D.明末,一官員奏:“蜀昔有沃野之稱……近為五府者什七,軍屯者什二,民間者什一而已?!?br/>7、梁啟超在評價一位儒學大師的著作時說,“……實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興奮劑,我自己的政治活動,可以說是受這部書的影響最早而最深?!彼u價的書應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書集注》
C.李贄的《焚書》《藏書》 D.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
8、古代希臘出現智者學派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邦民主制度的高度發達 B.希臘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
C.奴隸制的高度繁榮 D.普羅泰戈拉等人的推動。
9、蘇格拉底被譽為“智慧的化身”,下面有關蘇格拉底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他的哲學追求主要集中在認識人自身這一命題上
B.他強調知識的作用,認為無知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C.認為好壞優劣取決于個人的尺度
D.他使哲學開始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10、孔子和蘇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紀的東西方思想巨人,兩者思想的不同之處是(?。?br/>A.重視道德的意義 ? B.肯定人的價值 C.強調知識的作用? D.推崇君主權威
11、馬丁·路德在宣傳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時說過這樣的話:“信徒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禮,只有靠終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該話的思想從本質上( )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徑 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 D.升華了歐洲啟蒙運動的精神
12、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的傳播最終導致了法國大革命爆發,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國,而17世紀中國思想家的思想影響卻遠未能達到這一步。產生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國思想家們的思想產生的時間較早 B.當時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法國
C.當時中國的科技水平遠遠落后于法國 D.當時中國思想家們沒對未來社會提出政治設想
13、“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碧岢鲞@一觀點的啟蒙思想家是( )
A.伏爾泰   B.孟德斯鳩   C.盧梭   D.康德
14、請閱讀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屬的文學體裁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②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③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15、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繁榮和市民階層的不斷擴大,中國古代文學藝術趨向平民化。下列文學藝術表達形式不屬于這一范疇的是( )
A.詞的興起和流行 B.元雜劇的形成和繁榮
C.唐詩的興盛和多樣 D.明清小說的蓬勃發展
16、在創作上強調個性表現,集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藝術為一體,集中體現出畫家多方面的文化素養的是( )
A.文人畫 B.山水畫 C.花鳥畫 D.風俗畫
17、《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數學
天文歷法氣象
地學
化學
農學
機械
水利
輕工
兵器
項數
22
25
25
9
25
7
7
8
8
造成上述表中所列主要情況的根本原因是
A.重農抑商政策 B.儒家民本思想 C.手工業發達 D.農耕經濟
18、李時珍認為“鳥產于林,故羽似葉”,反映了他在動物適應環境、相關變異及遺傳方面的認識。與其持相近觀點的歐洲科學家是( )
A.哈維 B.拉瓦錫 C.道爾頓 D.拉馬克
19、下列學術觀點與科學家相匹配的是( )
①“人的結構和其他動物一樣,尤其和猿更接近”②閉合電路中磁通量變化就會產生電流
③“物質的輻射能以取小的、不可再分的一定數值的整數倍跳躍式變化的”
④“一切物體皆有引力,而且與各自所含的質量成正比”
A.①達爾文 ②法拉第 ③愛因斯坦 ④牛頓 B.①達爾文 ②法拉第 ③普朗克 ④牛頓
C.①拉馬克 ②牛頓 ③愛因斯坦 ④伽利略 D.①拉馬克 ②牛頓 ③普朗克 ④伽利略
20、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1922年4月)中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谝黄谙葟钠魑锷细杏X不足?!诙?,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材料中的國人在器物上感覺不足后的想法是( )
A.維新變法 B.師夷長技以制夷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學
21、中國近代歷史上,在追求經濟現代化的同時,也經歷了一個政治現代化的過程。下列各項,較早提出政治現代化主張的是( )
A.鴉片戰爭之后的新思潮 B.早期維新派的思想
C.戊戌變法中的《定國是詔》 D.同盟會的革命綱領
22、下列近代中國社會思潮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隱得以上達,君惠得以下逮”②“中華(民國)立國,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人道之大經。政體雖更,民彝無改”③“吾人對于俄羅斯今日之事變,惟有翹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④“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 D.①③②④
23、《西方文明對中國的沖擊及中國文明的嬗變》一文說:“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洋務運動只不過剪斷了一些枝葉,辛亥革命則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但是樹斷了,樹墩還在,一般的樹只要樹墩還在,還是可以萌發”。為了不讓這棵大樹“樹墩”繼續“萌發”,有識之士掀起了( )
A.維新變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24、發表于1940年1月,闡述中國革命理論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論述了中國革命的發展階段、性質、領導權等問題?!霸诮裉斓闹袊?,這種新的……國家形式,就是抗日統一戰線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對帝國主義的;又是幾個革命階級聯合的,統一戰線的?!鄙鲜霾牧蟻碓从诎俣仍~條,它是毛澤東的哪一部著作
A.《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義論》 D.《論人民民主專政》
25、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產生的重大理論成果,他們也是中國共產黨的行動指南。把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分別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是在( )
A. 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 B. 遵義會議、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
C. 中共七大、中共 “十五大” D.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五大”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材料題(第26題12分,第27題10分,第28題14分,第29題14分,共50分)
26、(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觸處皆是:暑往寒來,川流山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之類,無非這理。 ——《朱子語類》
材料四 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學校。 ——黃宗羲《原君》
請回答:
(1)材料一對于儒學的社會價值有著怎樣的認識?(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張?(2分)對于西漢王朝統治有何意義?(2分)
(3)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觀點?(1分)這些觀點形成的經濟根源是什么?(1分)
(4)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歷程。(4分)
27、(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堪稱世界戲劇的兩座高峰,在十六世紀晚期和十七世紀初同時出現在東半球的中國和西半球的英國?!赌档ねぁ放c《哈姆雷特》分別是其代表作。
《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出生名門,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嚴格管束,她如同籠中鳥,強烈渴望沖出牢籠;在現實環境沒能給她提供任何條件的情況下,她只能到夢中尋找自己的理想;進入鬼蜮的杜麗娘,由于離開了封建禮教的管束而顯得更為大膽、癡情。她能為愛情而死,更情愿為愛情而生。她毫無顧忌的與陰間的判官據理力爭,使自己還魂。她還一鼓作氣,讓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同。
《哈姆雷特》塑造了的悲劇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優雅的舉動! 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材料二 16至17世紀的中國,新的經濟形態還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先天不足,具有一種時代性的缺陷。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黃宗羲、顧炎武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而只能用擴大相權、限制君權、提倡學校議政等辦法來修補封建專制制度。資產階級思想家孟德斯鳩、盧梭們則拿出了三權分立、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這樣的資產階級國家藍圖。這表明,中國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與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屬于兩個不同的歷史范疇。前者是中世紀末期的產物,后者是近代社會的宣言書。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
請回答:
(1)指出兩部劇作所處時代的共同經濟特征。(1分)兩部戲劇通過塑造人物形象,表達了什么樣的共同精神?(1分)
(2)兩部戲劇中所反映的這種精神,在東西方對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有什么不同?(2分)
(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同為啟蒙思想,為什么中國的只能是“中世紀末的產物”,而法國的則成為“近代社會的宣言書”?(6分)
28、(14分)“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進步潮流,是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奮斗目標?!遍喿x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光榮革命創造了一種適合英國歷史和政治傳統的新的社會進步方式…從此以 后,英國就是在議會制度的框架之內,進行和平和漸進的制度改革。——北大教授錢乘旦 材料二: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使英國成為第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和世界的楷模。從這個意義上說,英國引領了世界潮流,打開了現代世界的大門。 ——《大國崛起》 材料三:工業革命一旦在某個國家開始,現代化的壓力就形成了,迫使與它相鄰的所有國家緊緊跟上……現代化在動蕩中迅猛推進?!瓕Ρ磺致缘貐^而言,問題表現得越來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難以抵御歐洲國家的入侵……它遲早要使人們認識到:只有接受變革,才有可能生存?!瓘?9世紀中葉開始,現代化躍出歐洲,向亞洲大陸推進。 ——錢乘旦《世界近現代史》 材料四:隨著現代化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曾講到了一芭比娃娃的例子:中國是一個以制造業為主的國家,比如生產一個芭比娃娃,出廠價是1美元,但是到了最后出現在沃爾瑪柜臺的零售價是9.99美元。國內生產商們因為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低端,只獲得了其中的1美元,但是歐美各國控制了銷售環節,獲得了9美元?!鞍疟韧尥蕖钡墓适赂嬖V我們,今天的國際競爭已經不是企業的競爭、產品的競爭,而是一個全新的全球產業鏈競爭。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二,你怎樣理解英國率先“打開了現代世界的大門”?(3分)
(2)材料三認為“現代化在動蕩中迅猛推進……被侵略地區原有的文明難以抵御歐洲國家的入侵。”鴉片戰爭后,先進的中國人為尋求救國救民之路,掀起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請從近代化的角度舉例說明近代前期中國向西方學習的發展歷程。(8分)
(3)依據材料四中國企業的發展狀況,請你為走向國際市場的中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建言獻策。(3分)
29、(14分)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產物,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共同結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世紀,歐洲新興資產階級的不斷壯大和思想解放潮流催生了科學的不斷發展,牛頓創立的理論更為近代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上海版高一歷史下冊《宇宙探險》
材料二:讀圖
圖一 中國造紙術傳播示意圖 圖二 英國工業革命成果擴展示意圖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標志性成就
時間
國家
新科學技術
時間
國家
新科學技術
1945
美國
原子彈爆炸
1969
美國
“阿波羅11號”登月
1946
美國
電子計算機誕生
1972
美國
重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57
蘇聯
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1997
英國
利用體細胞培養克隆羊“多利”成功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牛頓創立的理論是指什么?(1分)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這一理論產生的主要歷史條件(背景)。(4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科技及傳播對人類文明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4分)
(3)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世界科技中心發生了怎樣的轉移?(3分)從科技中心的轉移中你得到什么啟示?(2分)
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高二文科第一次聯考歷史試題
參考答案
28、(14分)
(1)最早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率先開展工業革命;確立經典力學體系。(3分)
(2)評分說明:共8分,答其中四點即可,每點2分。如果不能從近代化角度作答的,每點扣1分;
如果答成中國學習西方經歷了“學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層面的轉變”的給2分。
①林則徐、魏源等人,開始提出學習西方,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邁出了思想近代化的第一步。
②洋務派提出“師夷長技以自強”主張,開展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經濟近代化的第一步。
③維新派康有為把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與中國儒家學說相結合,主張君主立憲制,掀起維新
變法運動,邁出了中國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
④革命派孫中山以民主共和思想為指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近代化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
⑤陳獨秀、李大釗等領導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和科學”,使中國思想近代化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3)建議:發展自主品牌產品;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競爭力;開拓國際市場;完善產業鏈各環節 等。(3分,言之有理亦可給分)
29、(14分)
八一中學、洪都中學、麻丘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地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 (本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的要求,將正確答案的字母代號填寫在后面的答題表內)
讀下面“五幅局部區域圖”,回答1-2題。
1、 圖中五地年降水量均很小,其影響因素中與甲地相似度最大的是
A.乙 B.丙 C.丁 D.戊
2、 圖中五地年降水量均很小,其成因可歸納為同一類的組合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戊
C.丙、丁、戊、甲 D.丁、戊、甲、乙
3、下列區域的劃分以單一指標為依據的是 
①熱量帶 ?②干濕區 ?③我國三大自然區? ④文化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讀右圖回答4-5題
4、 若圖中的①、②、③分別代表某國的產業結構,則下列敘述正確地是: A.我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產業結構可能是①→②→③ B.①屬工業發達國家90年代的產業結構 C.②、③屬于旅游業發達的國家? D. ③國第一產業占20℅,第三產業占50℅ 5、若圖中的①、②、③分別表示某工業布局影響因素的比重(市場、動力和原材料因素比重)則①、 ②、③所代表的工業其主導因素與圖中相符的是:
A.①有色金屬冶煉廠???②糕點廠??????③棉紡織廠 B.①制糖廠???????????②煉鋁廠??????③面包廠 C.①鋼鐵廠???????????②電子裝配廠??③服裝廠 D.①水產加工廠???????②啤酒廠??????③石油加工廠   讀右圖,回答6-7題: 6、有關P所處地形區內自然資源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業氣候資源優越,區域組合好 B.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 C.金屬礦產資源豐富 D.水能資源豐富 7、下列四項屬于X地特色景觀的是
A.都江堰? ?B.坎兒井?? C.自流井???? ?D.間歇噴泉
讀右圖,回答8—10題。
8、以下工業部門中,最有可能20世紀60—90年代初從日本遷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是
A.服裝制造業?? ??B.鋼鐵工業?
C.電子產業??? ???D.化學工業
9、該種產業部門的遷移,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影響是 A.有利于發揮珠江三角洲能源豐富的優勢
B.促進珠江三角洲地區技術密集型工業的發展
C.有利于發揮珠江三角洲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
D.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發展提供契機
10、以下不屬于該時期珠江三角洲地區吸引外商投資的條件是
A.豐富的廉價勞動力? ?B.低廉的地價?? ??C.優惠的政策? ??D.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河北省滄州市是我國嚴重缺水的地區之一,因超采地下水資源,使地下水漏斗區的面積不斷擴大。據此回答11—12題。
11、該地區缺水的主要原因有
A.旱澇災害頻發? ?B.水土流失嚴重?? ?C.地面徑流缺乏 ??D.用水需求量大
12、地下水漏斗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A.引發構造地震   B.引起地面沉降?
C.引起沿海地區土壤鹽漬化   D.引發風沙危害
讀世界某地區水平衡(年降水量減蒸發量)分布圖,回答問題13—14題
13、近年來,圖中某區域土地沙化出現了南擴速度加快的現象,“南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沙漠南側的農業生產方式要比北側落后?????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動物數量增加
C.位于東北信風帶,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動???????
D.氣溫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嚴重
14、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甲地出現的環境問題影響了當地農業的發展,這一環境問題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鹽堿化
B.開采石油導致土壤污染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嚴重
D.尼羅河水被過度引灌,水源不足
據報道,我國江西省南部山區出現了大片“紅色荒漠”,據此完成15—16題。
15.“紅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沉積作用? B.風化作用 ?C.風蝕作用 ?D.水蝕作用
16.根據自然條件的特點,該地農業生產的主要發展方向應是?
A.綜合開發???????? B.開墾耕地 ?C.發展畜牧業? D.全部退耕
讀右圖,回答17—19題
17、制約圖示區域城鎮分布及城鎮人口規模的主導因素是 A.交通線分布及線路等級?????
B.地表形態及土地面積
C.熱量條件及農作物產量??????
D.水資源分布及數量
18、圖示區域內,與古代相比,當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鎮向河流上游遷移
C.交通線離山地更遠????
D.山地森林覆蓋率更低
19、圖示區域城鎮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森林破壞??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下圖陰影部分是“我國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地區圖”,完成20-22題。
20、該地位于我國的
A.青藏高原???B.黃土高原????
C.華北平原????D.內蒙古高原 21、該地區大力開展植樹種草、退耕還林的主要環境效益是 A.防風固沙、保持水土???????
B.蓄水攔沙、滯洪蓄水
C.綠化美化、吸煙滯塵???????
D.保塬護坡、固溝保肥
22、本地區突出的優勢資源是
A.水資源????B.生物資源????C.石油資源??D.煤炭資源
?首都鋼鐵公司已在2010年末從北京遷至河北曹妃甸。讀下圖回答23~24題。
23、首鋼新址曹妃甸主要的區位優勢是
A.有利于保護環境?? B.便于引進外資??
C.海運便利?? D.勞動力密集
24、北京仍將保留首鋼總部,主要原因是 A.有利于生產過程的管理???
B.便于信息交流
C.靠近政治中心???????????
D.交通發達
25、有關全球定位系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GPS是利用衛星進行導航、定位的系統,受天氣、地形的影響明顯 B、GPS包括三部分,即空間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戶設備部分 C、GPS衛星星座由24顆衛星組成
D、野外旅行時,只要擁有GPS信號接收機,就可隨時知道自己所處的經緯度
二、綜合題:(50分)
26.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22分)
(1)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
A 海; B 海;
C 國家; D 大壩。
(2)尼羅河流域上游屬于 氣候,受這種氣候的影響,會產生 現象,這種現象對C國的種植業會帶來什么影響?
。
(3)尼羅河中下游主要屬于 氣候,這種氣候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利弊?
。
27.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圖中所示的山脈的走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甲河下游經常斷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4分)
(3)乙地區荒漠化較嚴重,試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4)圖中城鎮當初形成的最主要區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2分)該地區冬春季城市大氣污染較嚴重,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4分)
28.讀右圖,回答問題。(12分)
(1)圖中丹江口水庫出口處和北京兩地的平均溫差大約是多少?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京津地區急需調水,分析其水資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會原因。
(3)分析華北平原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高二地理答案
八一中學、洪都中學、麻丘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政治試題
說明:1、考查內容為《生活與哲學》第一、二單元;2、考試題型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3、考試時間為100分鐘;4、答案填寫:選擇題答案一律填寫到答題卡的相應位置,非選擇題的答案對應題號規范書寫。5、考試結束時,只交答題紙。
一、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2分×25題=50分)
1.為了早日擺脫危機,意大利南部普利亞區的一座小鎮政府從2011年10月起至今推出了一項“哲學新政”,以便鼓舞更多在危機中彷徨的意大利人。這說明哲學 (  )
A.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B.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C.是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D.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2.有人認為命由天定,因而身處困境時消極等待;也有人認為人定勝天,面對困難積極進取。生活中之所以有不同的處世方法是因為 (  )
A.唯物主義世界觀與唯心主義世界觀總是相互矛盾的
B.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不同的世界觀,就有不同的方法論
C.有些人有世界觀,而另外一些人沒有世界觀
D.不懂哲學的人,他的態度一定很消極
3.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學說認為世界的本原在于五行一一金、木、土、水、火(見圖),并以五行之間的生克關系來闡釋事物之間的制約關系,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調平衡。這種觀點 ( )
①認為世界統一于客觀的物質具體形態
②在世界本原問題上的回答具有合理性
③包含樸素的任何事物相互聯系的內容
④是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反映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4.中國古代哲學家主要探討天與人、名與實、理與氣、知與行、心與物等關系問題,這些問題集中體現了 (  )
A.自然和社會的關系問題 B.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問題
C.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 D.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關系問題
5.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先由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下列觀點中,違背這一根本思想的一組是 (  )
①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②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 ③人病則憂懼,憂懼
見鬼出 ④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⑤存在即被感知 ⑥我思故我在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⑥
6.19世紀歐洲工人運動的發展需要一個科學理論的指導,從1845年開始,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工人運動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創作活動,先后撰寫了《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和《共產黨宣言》等光輝著作。材料所體現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是 (  )
A.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B.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有機統一
C.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D.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7.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20世紀之初的新文化運動,20世紀70年代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在西歐,中世紀末的文藝復興運動,18世紀的啟蒙運動。這些都是預示社會大變革的著名思想運動。這些思想運動反映出 (  )
A.真正的哲學都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B.哲學對社會變革具有決定作用
C.哲學為社會發展奠定物質基礎 D.啟蒙運動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
8.“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為群眾手里的尖銳武器?!边@表明 (  )
①人們創造哲學不是為滿足好奇心,而是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學是通過對關于宇宙和人生的最普遍規律的思考而形成的科學
③真正的哲學可以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
④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法國巴黎的報紙上曾登過一則廣告:“每個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經濟又沒有絲毫困憊痛苦的旅行方法?!辈祭柿⒓醇娜チ?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請您安靜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請牢記:我們的地球是在旋轉著的,在巴黎的緯度——49度上,您每晝夜要跑數萬千米。假如您喜歡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請您打開窗簾,盡情地欣賞星空的美麗吧!”布朗頓時目瞪口呆。據此回答9-10題。
9.布朗之所以目瞪口呆,從哲學上分析是因為廣告商 (  )
A.片面夸大了運動的絕對性 B.認為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C.肯定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 D.否認了世界的物質性
10.如果請你為布朗討回公道,你使用的哲理應該是 (  )
①靜止決定運動,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  ②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③承認相對靜止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  ④否認相對靜止的詭辯論是錯誤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溫家寶總理在第六十五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將下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走出一條均衡和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中國下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出一條均衡和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其哲學依據是 (  )
A.人可以改變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
B.規律是客觀的,必須遵循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
C.客觀規律本身是不變的,人們只能順應規律
D.人類社會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受人類自身活動的支配
12.國庫也叫國家金庫,一般以為只是放錢的庫房。事實上,現代意義上的國庫還可以看成是一個簿記系統,用來記錄所有的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人們對國庫的片面認識是 (  )
A.唯意志主義的 B.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C.人腦主觀自生的 D.脫離客觀存在的結果
13.關于“意識起源”的正確表述是 (  )
A.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 B.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
C.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D.意識一旦產生就成為脫離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14.唐代白居易在《夜雪》一詩中寫道:“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詩人蜷縮在被窩中卻能“知雪重”,這從哲學上看是因為 (  )
A.厚重的雪就壓在屋旁竹枝上 B.人的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
C.思維都能正確反映客觀存在 D.人的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
15.第六屆東亞運動會將于2013年在天津舉行。本屆運動會吉祥物的表現形式借鑒了享譽中外的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的人物形象和藝術表現形式,具有濃郁的天津地域文化風格與特色。吉祥物的創作設計說明 (  )
A.藝術創作來源于創作者的聰明才智
B.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突破規律的約束
C.人的意識活動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
D.信息時代要求必須主動創新
16.“這世界上至少有一個地方你可以控制——那就是你的心境……” 這句話所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
A.人們在意識指導下自發改造客觀世界 B.意識是脫離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C.意識在特定條件下決定和控制客觀對象 D.意識對于人體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17.《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最近發布,要求各地和有關部門及時采取16項措施,進一步做好價格調控監管工作,穩定市場價格,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這體現了(  )
A.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B.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尊重客觀規律
C.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D.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促進作用
18.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只跳蚤放進杯里,開始跳蚤—下就能從杯里跳出來。然后,心理學家在杯口上蓋上透明蓋,跳蚤仍然會往上跳,但碰了幾次蓋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這時,心理學家再將蓋拿走,卻發現那只跳蚤已經永遠不能跳出杯子,因為它的目標高度已經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實驗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
A.客觀環境對人的意識具有決定作用
B.人的意識和精神狀態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有重大作用
C.只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辦事情才能成功
D.在一定條件下,人的意識對世界也具有決定作用
19.從“發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關注社會公平”,黨的十七大對發展觀、公平觀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表明 (  )
A.真理會隨著時間地點的變化而不斷改變
B.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C.人們對同一確定對象的認識不同,真理不止一個
D.真理與謬誤的界限是相對的
20.“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毕铝信c這首詩蘊涵哲理相同的是 (  )
①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②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③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④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A.①② B.②④ C.② D.①②③④
21.“把學問用于裝飾是虛假,完全依靠學問上的規則斷事是書生的怪癖?!边@表明 (  )
A.書本知識比親身實踐更為重要 B.實踐是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
C.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D.書本知識要和具體實踐結合
22.波士頓經驗曲線是一種表示生產單位時間與連續生產單位之間的關系曲線,又稱之為經驗學習曲線,當個體或組織在一項任務中習得更多的經驗,他們會變得效率更高(如下圖)。從哲學角度看這是因為 (  )
A.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B.真理總是有條件的
C.人的認識能力有限 D.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
23.錢學森先生曾在其撰寫的一篇文章封面上先寫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邊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沒有什么認識是最終的)。這是因為 (   )
①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②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③真理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  ④認識是圓圈式的循環運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币磺Ф嗄昵埃畎椎脑娋涞辣M人類攀月不得的遺憾。今天,在無數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嫦娥一號、嫦娥二號成功發射,中國人終于圓了攀月夢。這說明( )
A.實踐具有歷史性的特征 B.人的智慧具有創造物質的能力
C.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把理想變為現實 D.事物隨人們認識的深化而不斷發展
25.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韻律的復雜性等客觀因素的制約,以及人類對地震成因和地震發生的規律還知之甚少等主觀因素的影響,預測地震成為世界性的科學難題。這表明 (  )
①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  ②人的真理性認識包含謬誤的成分 
③人的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具有反復性  ④人的認識有待于進一步發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3小題,第26題8分;第27題18分;第28題24分,共50分)
26.哲學家周國平先生說:“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開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學家。而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又說:“每個人都可以大談哲學,但并非每個人都是哲學家?!?br/>結合所學哲學知識,談談該如何理解這兩句話。(8分)
27.材料一:中國古地理文獻《山海經·海內北經》中把釣魚島命名為“列姑射(yè)”。1372年,中國明朝人楊載首先駐足釣魚島。原本藏于英國牛津大學鮑德里氏圖書館的明代海道針經《順風相送》對釣魚島有詳細記載。這比日本聲稱的琉球人古賀辰四郎于1884年“發現”釣魚島要早400多年。其間明人在臺灣轄區釣魚島采珠集藥、捕魚開發從未間斷過,這些歷史在明嘉慶11年陳侃所著的《使琉球錄》中也有清楚記載。甲午戰后的《馬關條約》迫使中國割讓臺灣及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給日本。這在《日本外交文書》第十八卷和第二十三卷中都有清楚的記載。直到二戰結束,戰敗的日本在《日本投降書》第一條及第六條中均宣示“承擔忠誠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項規定之義務”。據此,釣魚島作為臺灣的附屬島嶼與臺灣一并歸還中國。然而,1951年美日通過《舊金山和約》和1971年《歸還沖繩協議》,把釣魚島劃在了“歸還”沖繩的范圍之內,將琉球諸島和釣魚島的“施政權”“歸還”日本……
材料二:根據國際法,領土的取得方式有五種:占領(先占),添附,割讓,征服和時效。在時效上,一國對屬于他國的領土進行長期、不間斷和公開地占有和統治并行使事實上的主權,在他國沒有反對或不再反對時,該國就依時效取得這塊土地的所有權。
材料三:中國一貫主張,釣魚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它和臺灣一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對釣魚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在今年釣魚島問題升級以來,中國政府劃定了沿釣魚群島的領?;€,派遣漁政船履行公務,在國際合適的場合表明中國的立場等。
材料蘊含了哪些唯物論的道理?(18分)
28.材料一:2012年11月8日召開黨的十八大。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以來的快速發展,在外界的描述中,中國的“頭銜”不斷變化:從“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世貿組織的新成員”到“世界工廠”,全球金融危機后又增加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器”“全球復蘇的新引擎”“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等稱號。歷次中共黨代會成為推動中國發展變化的“關節點”。
材料二: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過程中產生的偉大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胡錦濤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材料一體現了認識論的哪些道理?材料二給我們有哪些在真理方面的啟示?(24分)
參考答案
八一中學、洪都中學、麻丘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數學試題
總分:150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 共21題
注意事項:本卷為文理共用卷,若標明文科題,則僅文科生做,若標明理科題,則僅理科生做,未作標注的文理科均要做?。。?br/>一、選擇題:(每題5 分共50分)
1.在直角坐標系中,直線的傾斜角是 (???? )
A.???? B.???????? C.???????? D.
2.已知直線l方程為2x-5y+10=0,且在x軸上的截距為a,在y軸上的截距為b,則︱a+b︱等于( )
A 3 B 7 C 10 D 5
3.圓的圓心到直線的距離是 ( )
A.    B.  C.     D.
4.拋物線的焦點坐標是 ( )
A.(0,-4) B.(0,-2) C. D.
5.已知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的離心率為,它的長軸長等于圓x2+y2-2x-15=0的半徑,則橢圓的標準方程是( )
A. B. C. D.
6.,則方程表示的曲線不可能是 ( )
A、圓 B、橢圓 C、雙曲線 D、拋物線
7.(文科) 兩條直線2x + 3y-k = 0和x-ky + 12 = 0的交點在y軸上,那么k的值是 ( )
A -24 B 6 C ±6 D 24
(理科)直線L:y=kx-1與曲線不相交,則k的取值范圍是( )
A.或3 B. C.3 D.[,3]
8.直線繞原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30°所得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是 ( ).
(A)直線與圓相切 (B) 直線與圓相交但不過圓心
(C)直線與圓相離 (D) 直線過圓心
9.直線與橢圓相交于A、B兩點,該橢圓上點P使的面積 等于6,這樣的點P共有 (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10.一束光線從點A(-1,1)出發經X軸反射到圓C: 上的最短路程是( )
A. 4 B. 5 C. D.
二、填空題(每題5 分共25分)
11、經過兩點A(-m,6)、B(1,3m)的直線的斜率是12,則m的值為 。
12、已知點和點在直線的兩側,則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點在直線上,則的最小值為
14.已知三個數成等比數列,則圓錐曲線的離心率為     
15.若直線 被圓截得的弦長為4,則的最大值是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75分.解題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 (12分)已知直線l的方程為3x+4y-12=0, 求直線l′的方程, 使得:
(1) l′與l平行, 且過點(-1,3) ; (2) l′與l垂直, 且l′與兩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為4.
17.(本小題滿分12分)圓經過點A(2,-3)和B(-2,-5)。
(1)若圓的面積最小,求圓的方程;(2)若圓心在直線x-2y-3=0上,求圓的方程。
18.(12分)某紡紗廠生產甲、乙兩種棉紗,已知生產甲種棉紗1噸需耗一級子棉2噸、二級子棉1噸;生產乙種棉紗需耗一級子棉1噸、二級子棉2噸,每1噸甲種棉紗的利潤是600元,每1噸乙種棉紗的利潤是900元,工廠在生產這兩種棉紗的計劃中要求消耗一級子棉不超過300噸、二級子棉不超過250噸.甲、乙兩種棉紗應各生產多少,能使利潤總額最大?
19.(12分)已知拋物線:的準線經過雙曲線:的左焦點,若拋物線與雙曲線的一個交點是.(1)求拋物線的方程; (2)求雙曲線的方程.

20.(13分) 已知拋物線y2=-x與直線y=k(x+1)相交于A、B兩點.
(1)求證:以AB為直徑的園過坐標系的原點O;(2)當△OAB的面積等于時,求k的值.
21.(14分)(文科)已知曲線,直線l過A(a,0)、
B(0,-b)兩點,原點O到l的距離是(Ⅰ)求雙曲線的方程;(Ⅱ)過點B作直線m交雙曲線于M、N兩點,若,求直線m的方程.
(14分)(理科)已知橢圓,過焦點且垂直于長軸的弦長為1,且焦點與短軸兩端點構成等邊三角形.(1)求橢圓的方程;(2)過點的直線交橢圓于兩點,交直線于點,且,.求證:為定值,并計算出該定值.
高二數學參考答案
又因為,所以.于是,雙曲線的方程 為 12分
20.(1)證明:如下圖,由方程組
y2=-x,
y=k(x+1) ky2+y-k=0.
設A(x1,y1)、B(x2,y2),由韋達定理y1·y2=-1.∵A、B在拋物線y2=-x上,
∴y12=-x1,y22=-x2,y12·y22=x1x2.∵kOA·kOB=·===-1,
∴OA⊥OB. 故以AB為直徑的園過坐標系的原點O 6分
(2)解:設直線與x軸交于N,又顯然k≠0,∴令y=0,則x=-1,即N(-1,0).
∵S△OAB=S△OAN+S△OBN=|ON||y1|+|ON||y2|=|ON|·|y1-y2|,
∴S△OAB=·1·=.∵S△OAB=,
由(1),由(2)∴
將,代入有
八一中學、洪都中學、麻丘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物理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不全得2分,錯選得0分。)
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電場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方向表示該點的場強方向
B.電場線的方向就是電荷受力方向
C.電場線越密的地方,同一電荷所受電場力越大
D.電場線的方向就是電荷運動的軌跡
2. 兩個完全相同的小金屬球,它們帶異種電荷,電荷量的大小之比為5∶1(兩小球皆可視為點電荷),它們在相距一定距離時相互作用力為F1,如果讓它們接觸后再放回各自原來的位置上,此時相互作用力變為F2,則F1∶F2為( )
A.5∶2 B.5∶4 C.5∶6 D.5∶9
3.某電場中的電場線(方向未標出)如圖1所示,現將一帶負電的點電荷從A點移至B點需克服電場力做功,則C、D兩點的電場強度、 電勢大小關系應為 (  )
A.EC>ED,φC>φD
B.ECφD
C.EC>ED,φC<φD
D.EC4.某平行金屬板間加如圖2所示的周期性變化的電壓,重力不計的帶電粒子靜止在平行板中央,從t=0時刻開始將其釋放,運動過程中無碰板情況.下圖中能正確定性描述粒子運動的速度圖象的是
5.如圖3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上板帶負電,下板帶正電,斷開電源,帶電小球以速度v0水平射入電場,且沿下板邊緣飛出.若下板不動,將上板上移一小段距離,小球仍以相同的速度v0從原處飛入,則帶電小球 (  )
A.將打在下板中央
B.仍沿原軌跡由下板邊緣飛出
C.不發生偏轉,沿直線運動
D.若上板不動,將下板上移一段距離,小球可能打在下板的中央
6.一個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在勻強電場中,以水平速度拋出,小球加速度方向堅直向下,大小為g/3,則小球在豎直方向下落h高度時 ( )
A. 小球動能增加mgh/3 B. 小球電勢能增加2mgh/3
C. 小球機械能減少mgh/3 D .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少mgh
7.如圖4所示,勻強電場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在xOy平面內有一個半徑為R=5 cm的
圓,圓上有一動點P,半徑OP與x軸方向的夾角為θ,P點沿圓周移動時,O、P兩點的電勢差滿足UOP=25sinθ(V),則該勻強電場的大小和方向分別為 (  )
A.5 V/m,沿x軸正方向 B.25 V/m,沿y軸負方向
C.250 V/m,沿x軸負方向 D.500 V/m,沿y軸正方向
8. 金屬鉑的電阻對溫度的高低非常敏感,在圖所示的U-I圖象中,可能表示出金屬鉑電阻的U-I圖線的是( )
9.關于電動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動勢就是電壓,它是內外電壓之和
B.電動勢不是電壓,但它在數值上等于內外電壓之和
C.電動勢是表示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大小的物理量
D.電動勢的大小與外電路的結構有關
10.如圖5所示A燈與B燈的電阻相同,當滑動變阻器R的滑
動片P向上滑動時,兩燈亮度變化是 ( )
A.A燈變暗,B燈變暗
B.A燈變暗,B燈變亮
C.A燈變亮,B燈變亮
D.A燈變亮,B燈變暗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1.深圳屬雷雨多發地,每年4~8月尤甚。2012年8月19日,梧桐山風景區大梧桐頂鵬城第一峰附近發生了
登山游客遭雷擊事件,導致1死1重傷。據目擊者介紹:走在前面的一位女士突然倒地,頭發和衣服都燒沒了。此外,還有一名女子也被雷電擊中倒地,而當時在場的人均有被雷電擊中后麻麻的感覺。事后專業人士介紹,雷電的形成是云中帶有大量的靜電,形成很大的電場把空氣擊穿而發生放電,而電場強度超過3.0×106V/m時空氣就會被擊穿,此次產生閃電時,烏云離山頂的距離為240m,則此時烏云與山頂間的電勢差至少為 V。
12. 現要測定一個額定電壓4V、額定功率1.6W的小燈泡(圖中用表示)的伏安特性曲線。要求所測電壓范
圍為0.1V~4V?,F有器材:直流電源E(電動勢4.5V,內阻不計);電壓表V1(量程4.5V,內阻約為4×104Ω); 電壓表V2(量程6V,內阻約為5.2×104Ω);電流表A1(量程250mA,內阻約為2Ω);電流表A2(量程500mA,內阻約為1Ω);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約為30Ω);電鍵S;導線若干。
(1)如果既要滿足測量要求,又要測量誤差較小,應該選用的電流表是 ,電壓表是 。
(2)下面四個電路應該選用的是 圖。


(3) 在實驗中,同組同學已經完成部分導線的連接,請你在實物接線圖中完成余下導線的連接。
13. 在“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已連接好部分實驗電路。
(1)按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連好實驗電路。為避免燒壞電流表,閉合開
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    端(選填“左”或“右”)
(2)右圖是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U-I圖像,由圖可知,電源 的電動勢E=    V,內阻r=    Ω。
(3)在其他操作規范的情況下,該實驗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測得電源的電動勢 。(填“偏大”或“偏小”)
三、計算題(共40分)
14. (10分)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兩平行金屬板A、B水平放置,兩板間的距離d=40 cm。電源電動勢E=24V,內電阻r=1 Ω,電阻R=15 Ω。閉合 開關S, 待電路穩定后,將一帶正電的小球從B板小孔以初速度v0=4 m/s豎直向上射入板間。若小球帶電量為q=-1×10-2 C,質量為m=2×10-2 kg,不考慮空氣阻力。那么,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8Ω時, (取g=10 m/s2)
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是多少?電源的輸出功率是多少?
帶電小球在兩板間做什么運動?
15.(8分)如圖7所示,平行帶電金屬極板A、B間的勻強電場場強E=1.2×103V/m,兩極板間的距離d=5cm,電場中C點和D點分別到A、B極板的距離均為0.5cm,C、D間的水平距離L=3cm,B板接地,求:
(1)C、D兩點間的電勢差UCD;
(2)一帶電量q=-2×10—3C的點電荷從C沿直線運動到D的過程中,電荷的電勢能變化了多少?
16. (10分) 一輛電動自行車的銘牌上給出了如下的技術參數表
規格
后輪驅動直流電機
車型
26″電動自行車
額定輸出功率
120W
整車質量
30kg
額定電壓
40V
最大載量
120kg
額定電流
3.5A
質量為M=70kg的人騎此電動自行車沿平直公路行駛,所受阻力F阻恒為車和人總重的k=0.02倍。g取10m/s2,求:
(1)電機正常工作時的效率。
(2)在電機正常工作時,人騎車行駛的最大速度。
(3)電機以額定功率提供動力的情況下,當車速為v1=1.0m/s時人騎車的加速度。
17.( 12分)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半圓形絕緣軌道半徑為R,下端與光滑絕緣水平面平滑連接,整個裝置處于方向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E中.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物塊(可視為質點),從水平面上的A點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運動,沿半圓形軌道恰好通過最高點C,場強大小E<mg/q.
(1)試計算物塊在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證明物塊離開軌道落回水平面的水平距離與場強大小E無關,且為一常量.
2012-2013學年上學期高二期中測試物理試題答案
15.解:(1) (4分)
(2)電場力做的功與電勢能變化量互為相反數,
(4分)
負號表示電勢能減少,減少了0.096J
16. 解:(1)從表中可看出電機的輸入功率為:
(2分)
八一中學、洪都中學、麻丘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題
一、非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合適的選項,每題1分共30分)
1.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能證明的是 (? )
A.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蛋白質是遺傳物質
C.DNA是遺傳物質     D.DNA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2.將TMV型病毒的RNA與HRV型病毒的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新品系,用這個病毒去感染煙草,則在煙草體內分離出來的病毒具有 (? )
A.TMV型蛋白質和HRV型的RNA  B.TMV型的RNA和HRV型蛋白質
C.TMV型蛋白質和TMV型的RNA   D.HRV型蛋白質和HRV型的RNA
3.若用 , , 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無放射性的細菌,在產生的子代噬菌體的組成結構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為 (?? )
A.可在外殼中找到 和    B.可在DNA中找到 ,
C.可在外殼中找到    D.可在DNA中找到 , ,
4.一個色盲女人和一個正常男人結婚,生了一個性染色體為XXY的正常兒子,此染色體畸變是發生在什么之中?如果父親是色盲,母親正常,則此染色體畸變發生在什么之中?假如父親正常,母親色盲,兒子色盲,則此染色體變異發生在什么之中?其中正確的是( )
A.精子、卵細胞、不確定 B.精子、不確定、卵細胞
C.卵細胞、精子、不確定 D.卵細胞、不確定、精子
5.下列與遺傳變異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婚姻法》規定禁止近親結婚,是因為該項措施能降低某些遺傳病的發病率
B.基因重組可以通過產生新的基因,表現出性狀的重新組合
C.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過程,運用了生長素促進果實發育的原理
D.若DNA中某堿基對改變,則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分子結構肯定會發生改變
6.下列關于雙鏈DNA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若一條鏈上A和T的數目相等,則另一條鏈上的A和T數目也相等
B.若一條鏈上A的數目大于T,則另一條鏈上A的數目小于T
C.若一條鏈上的A:T:G:C=1:2:3:4,則另一條鏈上也是A:T:G:C:=1:2:3:4
D.若一條鏈上的A:T:G:C=1:2:3:4,則另一條鏈上為A:T:G:C=2:1:4:3
7.DNA分子的解旋,發生在 ( )
A.A與T,C與T B.A與U,U與G
C.A與T,C與G D.A與A,T與T, C與C,G與G
8.下表基因工程中有關基因操作的名詞及對應的內容,正確的是 (  )
供體
剪刀
針線
運載體
受體
A
質粒
限制性內切酶
DNA連接酶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大腸桿菌等
B
提供目的
基因的生物
DNA連接酶
限制性內切酶
質粒
大腸桿菌等
C
提供目的
基因的生物
限制性內切酶
DNA連接酶
質粒
大腸桿菌等
D
大腸桿菌
DNA連接酶
限制性內切酶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質粒
9.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 )
①一個家族僅一代人中出現過的疾病不是遺傳病 ②一個家族幾代人中都出現過的疾病是遺傳病 ③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會患遺傳病
④不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不會患遺傳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下列關于遺傳信息的說法不確切的是 (?? )
A.基因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B.遺傳信息的傳遞主要是通過染色體上的基因傳遞的
C.生物體內的遺傳信息主要儲存在DNA分子上
D.遺傳信息即生物體所表現出來的遺傳性狀
11.對DNA的正確描述是 ( )
①人白細胞內的DNA上含有人體全部的遺傳信息②同種個體之間 的各個DNA分子是完全相同的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④一個DNA分子含有多個基因,控制多個性狀
⑤轉錄時只用DNA的一條鏈作為模板鏈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12.關于轉運RNA和氨基酸之間相互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每種氨基酸都可由幾種tRNA攜帶。
  B.每種氨基酸都有它特定的一種轉運RNA
  C.一種 tRNA 可以攜帶幾種結構上相似的氨基酸
  D.一種氨基酸可由一種或幾種特定的tRNA來將它帶到核糖體上
13.下圖為利用純合高稈(D)抗?。‥)小麥和純合矮稈(d)染病(e)小麥快速培育純合優良小麥品種矮稈抗病小麥(ddEE)的示意圖,有關此圖敘述錯誤的是 ( )
A.圖中進行①過程的主要目的是讓控制不同優良性狀的基因組合到一起
B.②過程中發生了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C.實施③過程依據的主要生物學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D.④過程的實施中通常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
14.已知一段信使RNA上有18個堿基C和T,該信使RNA上共有40個堿基,那么轉錄成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應有A和G多少個 ( )
A.18 B.24 C.36 D.40
15.下列各項過程中,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有 ( )
①DNA復制 ②RNA復制 ③轉錄 ④翻譯 ⑤逆轉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6.在下列細胞結構中,有可能發生堿基配對行為的一組是 ( )
A.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中心體 B.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高爾基體
C.細胞核、核糖體、中心體、高爾基體 D.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細胞核
17.下圖為基因的作用與性狀的表現流程示意圖。正確的選項是 ( )
A.①過程是轉錄,它以DNA的兩條鏈為模板、四種核苷酸為原料合成mRNA
B.②過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體、酶、ATP即可完成
C.人的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基因對性狀的直接控制,使得結構蛋白發生變化所致
D.某段DNA上發生了基因突變,則形成的mRNA、蛋白質一定會改變
18.下圖中表示轉錄過程的是 ( )
19.利用外源基因在受體細胞中表達,可生產人類所需要的產品。下列選項中說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體細胞中表達的是 (  )
A.棉花二倍體細胞中檢測到細菌的抗蟲基因
B.大腸桿菌中檢測到人胰島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細胞中檢測到人生長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細胞中提取到人干擾素
20.一個染色體組應是 ( )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體 B、二倍體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體
C、體細胞中一半染色體 D、來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體
21.下列變異中,不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是 ( )
  ①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相互交換片段;②同源染色體之間通過互換交換片段;③染色體中DNA的一個堿基發生改變;④染色體缺失或增加片段。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22.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T)的結構類似物。在含有Bu的培養基中培養大腸桿菌,得到少數突變體大腸桿菌,突變型大腸桿菌中的堿基數目不變,但(A+T)/(C+G)的堿基比例略小于原大腸桿菌,這表明Bu誘發突變的機制是 (  )
A.阻止堿基正常配對        B.斷裂DNA鏈中糖與磷酸基
  C.誘發DNA鏈發生堿基種類置換  D.誘發DNA鏈發生堿基序列變化
23.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表述錯誤的是 ( )
A.一般來說,只有發生在生殖細胞中的突變才能通過配子遺傳給下一代
B.基因突變不僅是可逆的,而且大多數突變都是有害的
C.基因突變一般發生在細胞分裂間期的DNA復制過程中
D.由于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所以控制直毛的基因A可以突變為控制長毛的基因
24.如下圖所示細胞可能為三倍體的是 ( )
25.圖10是一種伴性遺傳病的家系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該病是顯性遺傳病,Ⅱ—4是雜合體
B.Ⅲ—7與正常男性結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與正常女性結婚,兒子都不患病
D.該病在男性人群中的發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26.下列敘述中最確切的是 ( )
A.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根本原因是正常血紅蛋白分子中有一個氨基酸發生改變
B.用普通二倍體西瓜培育出四倍體西瓜,再用普通二倍體西瓜給四倍體西瓜授粉,則四倍體植株上會結出三倍體無子西瓜?
C.由于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的原因,某些家庭兄弟姐妹甚多,但性狀不盡相同
D.某基因的一條鏈上有2個(占堿基總數的0.1%)C變成了G,表明發生了基因突變,且該基因連續復制4次后,突變基因占50%
27.已知某小麥的基因型是AaBbCc,3對基因分別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上,利用其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獲得 N 株幼苗,然后再用秋水仙素處理,其中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約占(  )
A. N/4      B. N/8     C.N/16      D.0
28.用純合的二倍體水稻品種高稈抗銹?。―DTT)和矮稈不抗銹?。╠dtt)進行育種時,一種方法是雜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種方法是用F1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再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得到相應植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前一種方法所得的F2中重組類型和純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種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產的類型比例為2/3
C.前一種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D.后一種方法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是由于染色體結構發生改變
29.引起生物可遺傳的變異的原因有3種,即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以下幾種生物性狀的產生,來源于同一種變異類型的是 ( )
①果蠅的白眼 ②豌豆的黃色皺粒、綠色圓粒 ③八倍體小黑麥的出現 ④人類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莖皺葉 ⑥人類的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①②⑤
30. 下圖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真核細胞的核仁與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B.遺傳信息傳遞規律---中心法則,包涵了所有生物。
C.①②③也能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進行
D.一條mRNA可相繼與多個核糖體結合,加快了翻譯的速度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70分)
31.(每空2分共22分)Ⅰ:已知多數生物的DNA是雙鏈的,但也有個別生物的DNA是單鏈的。有人從3種生物中提取出核酸,經分析它們的堿基比例見下表:
生物
A
G
U
T
C

25
24

33
19

23
24
27

25

31
19

31
19
這表明________的核酸是RNA,______的核酸是DNA;從堿基比例看,雙鏈DNA的特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Ⅱ:現有從生物體內提取的一個DNA分子(稱第一代)和標記放射性同位素3H的四種脫氧核苷酸,要在實驗室里合成新的DNA分子:
(1)除上述的幾種物質外,還必須在________和________等條件下,才能合成第二代的DNA.
(2)第二代每個DNA分子中有______條含3H的脫氧核苷酸鏈,它們之間的堿基排列順序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3)已知第一代DNA分子中含100個堿基對,其中胞嘧啶占35%,那么該DNA分子連續復制二代需_________個腺嘌泠脫氧核苷酸。
(4)在第五代的全部DNA分子中,有________條不含3H的單鏈,占全部DNA分子單鏈
的___ _____。
(5)下列是兩種脫氧核苷酸之間靠氫鍵相連,其中正確的是 ( )
32.下圖為某雌性動物細胞分裂示意圖。請回答:(每空2分共8分)
(1)甲細胞形成乙細胞,其最終產生的子細胞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
(2)丙細胞內有______個染色體組,其分裂產生的生殖細胞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__。
(3)甲細胞在形成乙細胞和丙細胞過程中都可能發生可遺傳變異,其變異來源的區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每空2分共12分)油菜植物體內的中間代謝產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運向種子后有兩條轉變途徑,如圖甲所示,浙江農科院陳錦清教授根據這一機制培育出高產油油菜,產油率由原來的35%提高到58%。其中酶a和酶b分別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圖乙是基因A或B表達的部分過程。請回答:
(1)酶a與酶b結構上的區別 。
(2)圖乙所示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稱為 ;圖中結構⑤的名稱是 ;氨基酸②的密碼子是 。
(3)在基因B中,α鏈是轉錄鏈,陳教授及助手誘導β鏈也能轉錄,從而形成雙鏈mRNA,提高了油脂產量,其原因是 。
(4)DNA復制,轉錄和翻譯都是遵循 原則。
34.(每空2分共14分)下圖是患甲?。@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和乙?。@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請據圖回答:
(1)甲病的遺傳方式是
(2)若Ⅱ3和Ⅱ8兩者的家庭均無乙病史,則乙病的遺傳方式是 。
(3)Ⅲ11和Ⅲ9分別與正常男性結婚,她們懷孕后到醫院進行遺傳咨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對胎兒脫屑進行檢查,可判斷后代是否會患這兩種遺傳病。
①Ⅲ11采取下列哪種措施 (填序號),原因是 。
②Ⅲ9采取下列哪種措施 (填序號),原因是 。
A.染色體數目檢測 B.基因檢測 C.性別檢測 D.無需進行上述檢測
(4)若Ⅲ9與Ⅲ 12違法結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 。
35.(每空2分共14分)已知西瓜紅色瓤(R)對黃色瓤(r)為顯性。第一年將二倍體黃瓤西瓜種子種下,發芽后用秋水仙素處理,得到四倍體西瓜植株;以該四倍體西瓜植株為母本,以二倍體純合紅瓤西瓜為父本進行雜交,所結西瓜中有種子,第二年種下該種子得到三倍體植株,開花后授以二倍體西瓜的成熟花粉,即可結出無籽西瓜。
(1)用秋水仙素進行染色體數目加倍時,秋水仙素發揮作用的細胞分裂時期是
___ _ 期;用秋水仙素誘發基因突變時,秋水仙素發揮作用的細胞分裂時期是
期。
(2)在第一年,四倍體西瓜植株上結出的西瓜是 ____ 色瓤瓜,其中的西瓜子的胚細胞、種皮細胞的基因型依次為 ____ ____ 。
(3)第二年對三倍體植株的花要授以普通西瓜成熟花粉的目的是 _____ __ ,得到的無籽西瓜為 __ __ 色瓤瓜。
(4)三倍體無籽西瓜無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 。
高二生物試題答案
八一中學、洪都中學、麻丘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英語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115分)
第一部分:聽力理解(共兩節,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Where i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ing place?
A. In a restautant. B. In an airport. C. In a bank.
2. Who made the kite?
A.the man. B. John. C.the woman.
3.What is the rent if the woman wants a single room with a hot bath?
A.$50. B.$15. C.$35.
4.How much time does it take Jane to the place?
A. 15minutes. B. 30minutes. C. 45minutes.
5.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conversation?
A.The man enjoyed the match very much.
B.The man was too tired to watch the game.
C.The game was over before the man got home.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
6.What is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Boss and secretary. B.Fellow-travellers. C.Workmates.
7.What does the man have to do now?
A.Do the woman’s work. B.Deal with much e-mail. C.Work overtime without pay.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題。
8.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ost likely to be?
A.school teachers. B.play writers. C.pop singers.
9.What are the speakers slecting a person to do?
A.Learn art. B.Perform a part. C.Organized an activity.
10.Who is the fittest for the job?
A.Nancy. B.Janet. C.Katie.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題。
11.What is the man interested?
A.Light music. B.Love stories. C.American songs.
12.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most plays?
A.They are badly written. B. They are too expensive. C.They are hard to understand.
13.Where do the two speakers finally decide to go?
A.to a concert. B.to the library. C.to the theatre.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題。
14.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agent and tenant. B.agent and landlord. C.landlord and tenant.
1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
A.to cut down the rent. B.to discuss with the landlord. C.to leave her the house at once.
16.Why does the man refuse the woman’s request now?
A.He needs time to consider it.
B.He isn’t the owner of the house. C. He thinks this house worth a high rent.
17.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the man doesn’t know how much the rent is.
B.The woman has decided to rent the house. C.The woman is quite satisfied with the house.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題。
18.What is the speaker’s purpose in giving this talk?
A.To make a farm known to the public.
B.To ask people to move to a farm. C.To pool money to open a farm.
19.How much does a family ticket cost?
A.£4. B.£6. C.£15.
20.What does we know about the farm?
A.It is very difficult to find.
B. It is situated near the river C. It is open only at the weekend.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 Mr. White, who comes from ____ European country, has formed _____habit of attending ____ church on Sundays.
A.an; /; the B.a; a; a C.an; the; / D.a; the; /
22. —How did you find your missing Mp4?
— _________.
It works well B. It was in good condition C.I found it home D. Quite by accident
23. He asked us to him ______ carrying through their plan.
A. assist; with B. help; to C. assist; in D. help; with
24. His report was so exciting that it was interrupted by applause(掌聲).
A. constantly B. constant C. seldom D. never
25. _______ in a friendly way, their quarrel came to an end.
A. Being settled B. Settled C. Settling D. Having settled
26. A driver should __ the road when .
A. concentrate on; drive B. concentrate in; driving
C. concentrate to; drove D. concentrate on; driving
27. We must work hard to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
A. take B. acquire C. catch D. hold
28. ____ to give up smoking, he threw away his _____ cigarettes.
A.Determined; remained B.Determined; remaining
C.Determining; remaining D.Determining; remained
29. Not until the early years of the 19th century ________ what heat was.
A. man did know B. did man knew C. didn't man know D. did man know
30. So _______________ at the sight of the monster that he could neither move nor scream.
A. frightened Tom was B. was Tom frightened
C. frightening was Tom D. frightened was Tom
31. Lucy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killed by a vampire. She was seen ________ Dracula’s castle last week and has never come out
A. enter B. to enter C. entering D. entered
32. Victor apologized for __________ to inform me of the change in the plan.
A. his being not able B. him not to be able C. his not being able D. him to be not able
33. ---The novel gone with wind is said _____ into several language.
A. to translate B. being translated
C. having been translated D. to have been translated
34. is no need
A. It; complaining B. That; complaining C. There; to complain D. This; to complain
35. Did he find hard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A. that B. him C. it D. himself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My grandma, Jordan, had to give up working because of health problems.You can imagine how 36 she was, as work was almost everything to her.
In 1998, because of a serious disease, she lost her 37 Fortunately, she regained some vision after several years' treatment, but she was no longer able to 38 Suddenly, she had a lot of time on 39 .
Feeling a lack of purpose in her life, Jordan 40 her days with helping sick children that she had 41 through the online prayer chains to which she belonged. 42 , going blind and becoming disabled turned out to be 43 It gave her a new direction.She made a _44 to give suffering kids a little joy and a little hope.
Because daily she received many emails __45__prayers for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 and other illnesses, Jordan 46____ the Love and Hope Foundation to help those children.She decided to 47 their stories with pictures on a web site so that others who wanted to help these kids could join and 48
She once believed that she wasn't of much use to anybody 49 .How wrong she was! What began as a hobby 50 into a full-time job almost overnight.People from every walk of life are getting 51 in Love and Hope and it is developing very well.
“What’s required to become a messenger of hope to a sick child?’’ “ _52__the desire to help.”
“ Whatever your 53 is." says Jordan."You can use it to benefit 54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It can truly make a 55 to the lives of these children and you can also get a lot from it."
36.A.embarrassed B.satisfied C.disappointed D.amazed
37.A.confidence B.eyesight C.hearing D.sense
38.A.walk B.speak C.work D.see
39.A.hand B.mind C.shoulders D.duty
40.A.loaded B.filled C.added D.covered
41.A.learned about B.thought of C.looked after D.referred to
42.A.Hopefully B.Unfortunately C.Surprisingly D.Particularly
43.A.impressive B.harmful C.useless D.rewarding
44.A.suggestion B.living C.promise D.prediction
45.A.answering B.requesting C.refusing D.pretending
46.A.searched B.held C.built D.created
47.A.sell B.post C.edit D.stick
48.A.share B.keep C.run D.work
49.A.as well B.as usual C.above all D.any more
50.A.turned B.ended C.returned D.resulted
51.A.involved B.employed C.prepared D.concerned
52.A.Even B.Except C.Only D.Yet
53.A.education B.ability C.trouble D.condition
54.A.helpless B.frightened C.suffering D.puzzled
55.A.meaning B.mistake C.response D.difference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第一節(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Hank Viscardi was born without legs.He had not legs but stumps(殘肢)that could be fitted with a kind of special boots, People stared at him with cruel interest.Children laughed at him and called him ‘Ape Man’ (猿人)because his arms practically dragged on the ground.
Hank went to school like other boys.His grades were good and he needed only eight years to finish his schooling instead of the usual twelve.After graduating from school, he worked his way through college.He swept floors, waited on table, or worked in one of the college offices.During all this busy life, he had been moving around on his stumps.But one day the doctor told him even the stumps were not going to last much longer.He would soon have to use a wheel chair.
Hank felt himself got cold all over.However, the doctor said there was a chance that he could be fitted with artificial legs.Finally a leg maker was found and the day came when Hank stood up before the mirror, for the first time he saw himself as he has always wanted to be a full five feet eight inches tall.By this time he was already 26 years old.
Hank had to learn to use his new legs.Again and again he marched the length of the room, and marched back again.There were times when he fell down on the floor, but he pulled himself up and went back to the endless marching.He went out on the street.He climbed stairs and learned to dance.He built a boat and learned to sail it.
When World War II came, he talked the Red Cross into giving him a job.He took the regular training.He marched and drilled along with the other soldiers.Few knew that he was legless.This was the true story of Hank Viscardi, a man without legs.
56. Children laughed at Hank and called him ‘Ape Man’ because .
A.he didn’t talk to then B.he kept away from them
C.his arms touched the ground when he moved D.he couldn’t use his arms
57.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story that five feet eight inches tall is .
A.an average height for a fully grown person B.too tall for an average person
C.too short for an average person D.none of the above
58. The sentence “he talked the Red Cross into giving him a job” implies that the Red Cross
A.was only glad to give him a job
B.gave him a job because he was a good soldier
C.gave him a job after he talked to someone whom he knew in the organization
D.was not willing to give him to job at first
59. When Hank marched and drilled along with the other soldiers, he
A.did everything the other soldier did
B.did most of the things the other soldiers did
C.did none of the things the other soldiers did
D.took some special training
60. 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Hank Viscardi .
A.had no friends B.never saw himself as different from others
C.was very shy D.was too proud to accept help from others
B
Homestay(寄宿家庭) provides English language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English outside the classroom and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part of a British home.
What to Expect
The host will provide accommodation (住宿)and meals. Rooms will be cleaned and bedcovers changed at least once a week. You will be given the house key and the host is there to offer help and advice as well as to take an interest in y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ccommodation Zones(住宿區)
Homestays are located in London mainly in Zones 2, 3 and 4 of the transport system. Most hosts do not live in the town centre as much of central London is commercial and not residential(居住的). Zones 3 and 4 often offer larger accommodation in a less crowned area. It is very convenient to travel in London by Underground.
Meal Plans Available
? Continental Breakfast(歐式早餐)
? Breakfast and Dinner
? Breakfast, Packed Lunch and Dinner
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few English families still provide a traditional cooked breakfast. Your accommodation includes Continental Breakfast which normally consists of fruit juice, cereal(谷物類食品),bread and tea or coffee. Cheese, fruit and cold meat are not normally part of a Continental Breakfast in England. Dinners usually consist of meat or fish with vegetables followed by desert(甜點), fruit and coffee.
Friends
If you wish to invite a friend over to visit. you must first ask your host’s permission. You have no right to entertain friends in a family home as some families feel it is an invasion(侵犯)of their privacy(隱私).
Self-Catering (自我服務)Accommodation in Private Homes
on a room-only basis includes shared kitchen and bathroom facilities and often a main living room. This kind of accommodation offers an independent lifestyle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long-stay student. However, it does not provide the same family atmosphere as an ordinary homestay and may not benefit those who need to practise English at home quite as much.
61.The passage is probably written for
A. host willing to receive foreign students
B. foreigners hoping to build British culture
C. travelers planning to visit families in London
D. English learners applying to live in English homes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the host provide?
A . Room cleaning. B. Medical care.
C . Free transport. D. Physical training.
63.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3?
A. Zone 4 is more crowded than Zone 2.
B. The business centre of London is in Zone 1.
C. Hosts dislike travelling to the city centre.
D. Accommodation in the city centre is not provided
6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does continental Breakfast include?
A. dessert and coffee B. fruit and vegetables.
C. bread and fruit juice D. cereal and cold meat.
65.Why do some people choose self-catering accommodation?
A. To experience a warmer family atmosphere. B. To enrich their knowledge of English
C. To entertain friends as they like. D. To enjoy much more freedom.
C
I stood there listening to my father shout at the top of his voice. “ Which one of you did this?” He asked with a sharp voice.
We all looked down at the floor containing the art of a child’s handwriting in chalk. I stood there, trembling and had hoped that no one else could see it. Would he know it was me? I secretly wondered. The look on his face failed me to bring myself to tell him. Scared, the only words that came from my mouth were,“Not me, Dad.”
The others denied(否認) it as well. But without saying a word , he disappeared for only minutes and came back with a piece of paper and a pencil. He was so determined to find the truth!
“I want each of you to write exactly what you see on the step.” I was not a stupid kid, though, and when my turn came, I deliberately wrote the words differently. So you can imagine what the result was.
He gathered up our pieces of paper and looked at them, “Since none of you will admit to having done it, then you all get a spanking (打屁股) .”What? Still, I stood there and said nothing.
“I did it. ” I looked around to see my sister step forward . Huh? She did it? No ,she didn’t because I did . Why was she taking the blame for something I did? Feeling guilty, yet still scared to confess(承認), I stood there , letting it happen.
We joked about it now---all of us, including my sister. Because of it, I always felt guilty. That was the last time I let anyone take the blame for me.
66. The three children were blamed by the father because of______________.
A. their dirtying the floor B. their bad handwriting
C. their wasting chalks D. their lying to the father
67. Why did the author not tell the truth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he sensed he would be spanked
B. Because he knew someone would tell the truth.
C. Because he was frightened by his father’s serious look.
D. Because he thought no one else could notice the handwriting.
68. By saying “ I was not a stupid kid, though”, the author probably means he__________.
A. was cleverer than his father
B. was cleverer than his father expected
C. knew what to do to avoid being recognized
D. learned his father was determined to find the truth
69. The author felt guilty______________.
A. when his father came back with a piece of paper and a pencil
B. when his father found the floor with the art of handwriting
C. after he realized they would all be given a spanking
D. after his sister took the blame for him
70. We can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___________.
A. the author would take the blame for his mistakes ever after
B. the author knew his father treated him strictly out of love
C. the author wouldn’t do anything wrong ever since
D. the author still wonders why his sister helped him
D
F Albert Einstein had a great effect on science and history. An American university president once said that Einstein had made a new outlook, a new view of the universe. It may be some time before the average mind understands fully the identity of time and space and so on—but even ordinary man now understand that the universe is something larger than ever thought before.
By 1914 young Einstein had been world-famous. He accepted the offer to become a professor at the P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 in Berlin. He had few duties, little teaching and unlimited chances for study, but soon his peace and quiet life were broken by World War I.
Einstein hated fighting and killing. The great suffering of war affected him deeply, and he sat unhappily in his office doing little. He lost interest in his research. Only when peace came in 1918 was he able to get back to work. In the year following World War I honors were increasingly put on him. He became head of the Kaiser Whihem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But he himself refused the effort to put him in a position far above other people. He was well known for his humble(謙遜的)manners. He often said that his success would certainly have been achieved by others if he had never lived. In 1921 he won the Nobel Prize, and he was honored in Germany until the rise of Nazism when he was driven from Germany because he was a Jew. 71.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is .
A.the difficulty of Einstein's thought to others
B.the feeling of an American university president towards Einstein
C.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and history
D.the change in human thought produced by Einstein
72.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know Albert Einstein .
A.enjoyed world popularity B.was the head of a school
C.was popular with his students D.enjoyed studying wars
73.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Einstein is true?
A.He achieved more than any other scientists in history.
B.Our ideas about the universe differ from one another because of him.
C.He kept working until peace came in 1918.
D.His research practically stopped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74.In the years following the First World War, .
A.Einstein’s theory was soon accepted even by ordinary people
B.more and more honors went to Einstein
C.Einstein almost had no chances for his research
D.Einstein was not honored in Germany until the rise of Nazism
75.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hird paragraph that .
A.Albert Einstein was interested in nothing but science
B.Einstein was forced to serve in the German army
C.Einstein made a lot more breakthroughs in his research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D.Einstein was driven out of his motherland for his humble manners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5分)
第四部分: 寫作. 第一節 閱讀表達(共5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閱讀下面短文并回答問題(請注意問題后的詞數要求)。
[1]Nowadays,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found that nearly four in five students have depression,panic,confusion and extreme isolation when they are forced to keep away from technology for a day.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most students failed to go the full 24 hours without media". They have been addicted to the modern technology.
[2]In this research, almost 1,000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12 campuses in 10 countries, including Britain, America and China, have been interviewed. Most of them were unable to avoid technology for one full day.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d that, college students at campuses across the globe admitted being "addicted" to modern technology such as mobile phones, laptops and televisions as well as social networking such as Facebook and Twitter. 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 told of his great desire when he was forced to keep away from the media. He even said it “cocaine addiction”.
[3]The research also found students used “nearly the same words to describe their reactions when they were away from the media”. These included emotions such as confusion, anxiety, insecurity, jealousness, anger, loneliness, dependence and depression.
[4]Professor Susan Moeller, who led the research, said technology had changed the students' relationships. "Students talked about how scary(可怕的) it was when there is no technology, how addicted they were to it," she said. "They expected the frustration without the media. But they didn't expect to have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to be lonely, to be panicked, the anxiety, literally heart palpitations (心悸).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social network for young people today and they have spent their entire lives being plugged in."
76.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How will most students feel if they keep away from technology for 24 hours? (no more than 9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2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4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ese" in Paragraph 3 probably refer to?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Comple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2 words)
The youth have access to social network nowadays with the help of ________which they are addicted to and can’t get away from.
第二節:作文25分
高二英語答案
八一中學、洪都中學、麻丘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題
第I卷 (選擇題36分)
一、(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正確的一項是( )
A、遄飛(chuán) 迤邐(lì)  拮據(jù) 命途多舛(chuǎn)
B、蘊藉(jí) 出岫(xiù) 付梓(zǐ) 怏怏不樂(yāng)
C、逮捕(dài) 險釁(xìn) 寒砧(zhēn) 盛筵難再 (yán)
D、襜?。▃hān) 下乘(chéng) 精髓(suí) 咬文嚼字(jiáo)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 孤騖 請纓 良晨美景 錙銖必較
B. 潦水 岑寂 唉聲嘆氣 叨陪鯉對
C. 慫恿 憑添 沒精打彩 輕鳶剪掠
D. 拔擢 桑榆 日薄夕山 蘋水相逢
3.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新年聯歡宴會在喜氣洋洋的樂曲聲中拉開帷幕,一時間,觥籌交錯,笑語喧嘩,歡樂的氣氛彌漫了整個宴會大廳。
B、如果一般讀者不認為我的這本小冊子言不及義,編輯出版工作者又覺得它有可借鑒之處,那么我就心滿意足了。
C.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對駐地工作人員具體而微的服務十分滿意,某酒店大堂的墻壁上貼滿了委員們寫給酒店的感謝信。
D.她對著鏡子,發現自己越來越精神了,不由想起“人逢喜事精神爽”的話語,禁不住顧影自憐起來。
4.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 9月22日,山西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公開宣稱,汾酒才是62年前共和國第一國宴的首款用酒。此言一出,眾所周知其矛頭是直指貴州茅臺的虛假宣傳。
B.大選前18個月,奧巴馬就開始接受特勤局保護,部分原因在于許多帶有種族色彩的言論都是針對他引起的。
C.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代表團帶來的歌劇《伊戈爾王》將成為中國國家大劇院歌劇院的揭幕劇目,同時還將帶來三部經典芭蕾舞劇,連續上演十一天。
D.溫家寶總理9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關于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處理情況,研究部署加強環境保護工作。
5.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沒有誰可以活在社會輿論的真空里,“貧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誤解與偏見。 ,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為這個群體正名的時候, ?!案欢逼鋵崨]那么脆弱,也不該如此敏感。
①試圖改變社會輿論對“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觀地為“富二代”正名也無可厚非
③只不過社會輿論給予前兩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勵
④對于“富二代”多是批評與鞭策
⑤實在沒必要把普通的社會輿論升級到“歧視”的地步
A.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④①②⑤ D.③①②⑤④
6.下面有關名著名篇《三國演義》《堂吉訶德》的內容,不正確的一項( )
A.水淹七軍之后,關羽攻打樊城,在樊城下罵陣。曹仁命令弓箭手射毒箭傷了關羽右臂。關羽請來了曾經為周泰療傷的名醫華佗。華佗說要割開皮肉,把骨頭上的毒刮去。關羽一邊和馬良下棋,一邊伸手刮骨,談笑中沒有絲毫痛苦的神色。
B.《三國演義》中,關羽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和千里走單騎,都給曹操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英武,派張遼勸說關羽歸降。
C. 堂吉訶德因為看騎士小說而想入非非,完全失去了理性。他要去做個游俠騎士,戴上盔甲,拿起兵器,騎馬漫游世界。為此他做了種種準備:頭一件事是將他曾祖父傳下的一套盔甲擦洗干凈作為自己的頭盔,接著又費了四天功夫給他的馬取名,最后花了八天時間給自己取了堂吉訶德這個名字。
D. 為了挽救堂吉訶德,大學生加爾拉斯里將計就計,裝扮“白月騎士”與他決斗,堂吉訶德敗北后不得不服從命令,從此停止游俠活動。他回家后一病不起,臨終回光返照,承認自己不是騎士堂吉訶德,而是善人吉哈諾。
二、(9分,每小題3分)
唐代詩歌意境美的營造
中國古代多是抒情詩。抒情詩要抒情。但情比較難于直接描寫,而要通過景來反映、來襯托、來顯示。而這種用景來反映情,用物來寫心的過程就是意境的創造過程。我們且用唐人的詩歌為例,看看唐代詩人是如何營造詩歌的意境美。
首先是寫景抒情。詩人在寫作中,滲透進、灌注進了一股濃郁的感情,使這感情籠罩在景中,因而我們所看到的雖然全都是景,但我們所感受到的卻處處都是情。例如陸龜蒙的《白蓮》:
 ?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
唐人寫詩,除了寫景寫事外,其中還流露著某種思致,沁透著某種感情。由于有了這種思致和感情,原來的景與物,就披上了一種“感蕩性靈”的東西,使人讀著不僅實獲我心,而且意味無窮?!盁o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寫的是白蓮,但白蓮能有什么情什么恨呢?它什么都沒有。是詩人把自己的情移進去,與白蓮的物性特點相融合,從而產生出情景交融的新的意境。這意境,離不開景,而且必須符合景的物性特征,但是,只有當詩人的情沁透進去,借景抒情的時候,這時,客觀自然的景才會轉化成心靈的景,充滿了感情的景。一句話,景由外境變成了內心的境,變成了詩人所創造的藝術形象和藝術世界,這就是意境。
其次,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應當是一個有機的生命的整體。我國的意境,更多的從詩人的主觀感受出發。詩人在興發感應的基礎上,移情入景,化景為情,然后創造出一個獨立自足的、生氣盎然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如皎然在《詩式》中所說的:“如壺公瓢中,自有天地日月?!蔽覀冏哌M詩人所創造的這個天地,不僅自成氣象,而且自我滿足。例如王維的《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在這里,詩人把他所感受到的情與景,融合統一在一個月色竹林的天地里。這個天地確實小,小到只有詩人一人。然而,它卻是那樣自足、和諧,那樣有秩序,而又那樣充滿了生氣和生機。因此,它又是那樣豐富和充實。它是安靜的,但卻不是死寂的。在無人的月夜中,卻有人懷著深情,在彈琴,在長嘯。正是這一切,使人讀著的時候,在抒情的想象當中,走進了一個詩人所創造的世界。我們陶醉在這個世界,感到美。
第三,唐詩意境美的形成,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司空圖所說的:“韻外之致,味外之旨。”這種“韻外之致,味外之旨”,不可言說,只可意會。然而,為什么能夠意會?它是通過已經言說的來意會。這樣,歸根到底,它又是可以言說的。不過,它不是通過言語直接講出來,而是通過形象的描繪,來啟示,來渲染。例如王昌齡的《從軍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離別情。撩亂邊愁彈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撩亂邊愁’而結之以‘彈不盡’三字,下無語可續,言情已到盡頭處。但彈不盡的“邊愁”,作者卻用“高高秋月照長城”的景來加以烘托和渲染。沒有直言,但卻比直言更能令人“思入微?!保挥懈嗟那槲?。
——(節選自蔣孔陽《唐詩的審美特征》)
7、根據本文對意境的解釋,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詩歌要營造意境美的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中國的詩歌都是抒情詩,而情比較難以直接抒寫,只有通過景物來反映和顯示。
B、“韻外之致,味外之旨”,既是不可言說的,又是可以言說的。我們正是通過已經言說的景物描繪來意會。而這個意會則是可以憑著我們自己的想象任意馳騁。
C、只要詩人將情沁透進景中,客觀自然的景,就成為了心靈的景,充滿了感情的景。這樣,意境就出現了。
D、意境是景由外境變成了內心的境,變成了詩人所創造的藝術形象和藝術世界。而這個世界更多地從詩人的感性出發,并融合統一于自己所感受和創造的情與景的天地中。
8、下列不屬于唐代詩人對意境美營造的方法的一項是( )
A、將自己的情感移植進事物的物性特點之中,將客觀的景轉化為心靈的景。
B、不直接說出“韻外之致,味外之旨”,而是通過景物等形象的描繪來啟示,來烘托和渲染。
C、發揮抒情的想象,走進詩人所創造的天地之中,感受其氣象,陶醉于此中的美感。
D、在興發感應的基礎上,移情入景,化景為情,然后創造出一個獨立自足的、生氣盎然的世界。
9、根據原文的意思和內容,下列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
A、詩人在寫景抒情時,將感情沁入景物之中,這種能“感蕩性靈”的情感,使人讀著,意味無窮。就像陸龜蒙的《白蓮》詩,白蓮本身不過是自然界中極為普通之一物,但作者將情感滲透其間,天下擁有和作者人生體驗相似之人當會為之動容。
B、王昌齡的《從軍行》最后那句景物描寫,將一種不可言說或不好言說之情用景物加以渲染,使得詩歌更加意韻深長。
C、王維的《竹里館》一詩雖然只寫了詩人一人,但詩中并不顯得死寂,相反,倒很飽和很充實。原因就在于詩人把他所感受到的情與景,融合統一在一個月色竹林的天地里。這個天地是那樣的自足、和諧,那樣的有秩序,那樣的充滿了生氣和生機。
D、作者創造了情景交融的新意境,直接導致了作者寫景寫事時,會流露出某種思致,沁透著某種感情。
三、(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
義田記
錢公輔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皆有贍。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共其出納焉。日食,人一升;歲衣,人一縑。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婦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數,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歲入給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給其所聚,沛然有余而無窮。屏而家居俟代者與焉,仕而居官者罷莫給。此其大較也。
初,公之未貴顯也,嘗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為西帥,及參大政,于是始有祿賜之入,而終其志。公既歿,后世子孫修其業,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雖位充祿厚,而貧終其身。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車羸馬,桓子曰:“是隱君之賜也?!标套釉唬骸白猿贾F,父之族,無不乘車者;母之族,無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無凍餒者;齊國之士,待臣而舉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為隱君之賜乎,彰君之賜乎?”于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予嘗愛晏子好仁,齊侯知賢,而桓子服義也;又愛晏子之仁有等級,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遠之賢。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晏子為近之。今觀文正公之義田,賢于平仲,其規模遠舉,又疑過之。
嗚呼!世之都三公位,享萬鐘祿,其邸第之雄、車輿之飾、聲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門者,豈少也哉?況于施賢乎!其下為卿,為大夫,為士,廩稍之充、奉養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壺瓢為溝中瘠者,又豈少哉?況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義滿朝廷,事業滿邊隅,功名滿天下,后世必有史官書之者,予可無錄也。獨高其義,因以遺其世云。 (選自《古文觀止》,中華書局1959年版)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 計:賬冊
B.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逮:達到
C.世之都三公位 都:處在
D.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 觴:酒杯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以其所入,給其所聚 B. 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悅親戚之情話
C. 親親而仁民 D.母之族,無不足于衣食者
懷帝閽而不見 猶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
12.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A.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B.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C.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D.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14分)
四、(27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1分)
(1)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3分)

(2)昔晏平仲敝車羸馬,桓子曰:“是隱君之賜也?!保?分)

(3)臣欲奉詔奔馳,則以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4分)

1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8分)
余 干① 旅 舍
劉長卿
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注)①余干,即今江西省余干縣
①首聯“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描繪了一副什么圖畫,烘托出詩人怎樣的情感?(4分)

②全詩有一個明顯的時間變化過程,請寫出。(4分)

15、默寫(每空1分,共8分)
(1) ,知來者之可追。(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引壺觴以自酌,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4)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王勃《滕王閣序》)
(5) ,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6)臣之辛苦, , 。李密《陳情表》)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秋天的心 林清玄
①我喜歡《唐子西語錄》中的兩句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這是說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計算甲子日歷,只知道觀察自然,看到一片樹葉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從前讀賈島的詩,有“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之句,對秋天蕭瑟的景象頗有感觸,但說到氣派悠閑,就不如“一葉落知天下秋”了。
②現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說是“落葉滿天不知秋,世人只會數甲子”。對現代人而言,時間觀念只剩下日歷,有時日歷猶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鐘表了。誰會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當漢人到臺灣來墾植移民的時候,發現臺灣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沒有日歷,甚至沒有年歲,不能分辯四時,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開為一年,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漢人想當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漸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為歷史名詞,他們有了年歲,知道四時,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經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對歲月的感知變化由立體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讓人興嘆?以現代人為例,在農業社會還深刻知道天氣、歲時、植物、種作等等變化是和人密切結合的。但是,商業形態改變了我們,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經沒有任何差別了。這雖使人離開了“看天吃飯”的陰影,卻也多少讓人失去了感時憂國的情懷和胸懷天下的襟抱了。
④記得住在鄉下的時候,大廳墻壁上總掛著一冊農民歷,大人要辦事,大至播種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會去看農民歷。因此到了年尾,一本農民歷差不多翻爛了,使我從小對農民歷書就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情。一直到現在,我還保持著看農民歷的習慣,覺得讀農民歷是快樂的事。就看秋天吧,從立秋、處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極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黃昏林園里清黃的落葉,不都是在說秋天嗎?所以,雖然時光不再,我們都不應該失去農民那種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⑤城市不是沒有秋天,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就會知道,本來從東南方吹來的風,現在轉到北方了;早晚氣候的寒涼,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與黃昏的彩霞,都與春天時大有不同了。變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漸漸地加深藍色的調子,云更高、更白,飄動的時候仿佛帶著輕微的風。每天我走到陽臺抬頭看天空,知道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園記憶中的那個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開的那個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見到落葉的同一個秋天。
⑥若能感知天下,能與落葉飛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謙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熱鬧的城市,秋天也不會遠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錢、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葉擊中,也見不到秋天的美。
⑦秋天的美多少帶點瀟湘之意,就像宋人吳文英寫的詞“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一般人認為秋天的心情會有些愁惱肅殺。其實,秋天是禾熟的季節,何嘗沒有清朗圓滿的啟示呢?
⑧我也喜歡韋應物一首秋天的詩: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⑨在這風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麗清明的季節,要在空山的落葉中尋找朋友的足跡是多么困難!但是,即使在紅磚道上,淹沒在人潮車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跡,更是艱辛呀!
16.本文在開篇和結尾倒數二、三段引用了詩句,請分析這樣寫各有什么作用。(6分)

17.理解下面兩句話的含義。(4分)
(1)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經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2分)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經沒有任何差別了。(2分)

18.作者筆下的“秋天的心”,體現在哪些方面?(6分)

19.作者認為“即使在紅磚道上,淹沒在人潮車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跡,更是艱辛呀”,談談你的理解。(6分)

六.(65分)
20.(15分)擴展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句子“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要求:
①用第一人稱手法
②運用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
③運用適當的景物描寫來烘托人物的心理
④不少于200字
21.閱讀下面的話,根據要求作文。
“沒有任何借口”是美國西點軍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是西點軍校傳授給每一位新生的第一個理念。它要求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尋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有人說,“沒有借口”太絕對,不公平;有人說“沒有借口”就是要求我們直面問題,反思自我,承擔責任。
請以“沒有借口”為題,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議論文。
高二年級語文期中聯考試卷參考答案
18.(6分)“秋天的心”體現在:①氣派悠閑之意;②感知自然之心;③感時憂國的情懷和胸懷天下的襟抱;④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⑤謙卑的心情;⑥清朗圓滿,美麗清明的情懷。(6分)
19.(6分)我認為這句話是有道理的。隨著文化和商業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失去了感知自然的情懷,(2分)進而失去了悠閑、謙卑、清明美麗的心靈,忙忙碌碌的生活會讓人們不斷地脫離自然,(2分)忙碌追逐的過程中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審視自己,這樣會逐漸失去自我,被社會同化。(2分)(認為這句話沒有道理也可,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參考譯文】
范文正公,蘇州人,平時樂于用錢財幫助別人,選擇那關系親近而貧窮、關系疏遠而賢能的人,都予以幫助。當他貴重顯達之時,購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畝,稱作“義田”,用來養育救濟本家族的人們。使他們天天有飯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喪葬都予以資助。選擇家族中年長輩高而且賢德的人主管帳目,經??傆嬍杖牒椭С觥C刻斓娘?,一人供給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給一匹細絹。嫁閨女的發給五十千錢,閨女改嫁的發給三十千錢;娶兒媳婦的發給三十千線,再娶的發給十五千錢;喪葬發給的費用和閨女再嫁的數目相同,孩子的喪事發錢十千。族人聚居的九十多口,義田每年收入供分配用的稻子八百斛,用它所收入的糧食,來供應在這里的聚居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胶南市| 两当县| 庐江县| 襄樊市| 巴东县| 卓尼县| 三明市| 方山县| 浠水县| 安多县| 阳春市| 苏尼特左旗| 台南县| 油尖旺区| 区。| 谢通门县| 静宁县| 临高县| 南京市| 晋城| 钟山县| 广德县| 贵港市| 库车县| 涞水县| 盘锦市| 芦溪县| 江油市| 盐津县| 托克逊县| 朔州市| 松潘县| 凤庆县| 章丘市| 吉林省| 格尔木市| 调兵山市| 内黄县| 阿坝县|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