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鐵路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四川省成都市鐵路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9份)

資源簡介


一、選擇題。(共48分)每小題只選一個答案喲,答案序號填入答題卡。
1.下列各組物質中,依次是按化合物、混合物、單質組合的是
A 純凈的空氣、鐵礦石、冰 B 干冰、氨氣、鎂帶
C 冰水混合物、純凈的鹽酸、氮氣 D 氧化鎂、無煙煤、醫用碘酒
2.下列各組對象,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
A 置換反應、氧化還原反應 B 中和反應、復分解反應
C 氧化反應、化合反應 D 化合物、電解質
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掌握基本的實驗方法和操作技能是做好化學實驗的基礎,下列有關化學實驗基本知識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丁達爾效應可用于區別FeCl3飽和溶液和氫氧化鐵膠體
B.過濾和蒸發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但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
C.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離
D.萃取和洗氣過程均發生的是物理變化
4.下列變化中,必須加入氧化劑的是 A.CuO →CuSO4 B.CO2→CO C.H2O2 →O2 D.S2-→S
5.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 1 mol O2和N2的體積共為22.4 L B 阿伏加德羅常數就是6.02×1023
C CO2的摩爾質量是44 g/mol D SO2溶于水后溶液能導電,SO2是電解質
6、離子方程式H+ + OH-= H2O可表示的化學方程式是
A.鹽酸與氫氧化銅的反應 B.硫酸氫鈉與氫氧化鈉的反應
C.硫酸與氫氧化鎂的反應 D.鹽酸與氨水的反應
7.離子方程式是一種重要的化學用語。下列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A 銅片插入稀鹽酸中:Cu + 2 H+ = Cu2+ + H2↑
B 碳酸氫鈉溶液與稀硫酸混合:CO32- + 2 H+ = CO2↑+ H2O
C 大理石上滴加稀鹽酸:CaCO3 + 2 H+ = Ca2+ + CO2↑+ H2O
D 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混合:Ba2+ + SO42- = BaSO4↓
8、向氫氧化鐵膠體中逐滴加入一種液體,首先使溶膠發生凝聚而沉淀,繼續加入使沉淀消失,這種液體是
A.0.5 mol·L-1鹽酸 B.0.5 mol·L-1硫酸鎂溶液
C.0.5 mol·L-1氯化鉀溶液 D.蒸餾水
9.重鉻酸銨[(NH4)2Cr2O7]是一種受熱易分解的鹽,下列各組對重鉻酸銨受熱分解產物
的判斷,符合氧化還原反應原理的是
A.CrO3+NO+H2O B.Cr2O3+NH3+H2O C.CrO3+N2+H2O D.Cr2O3+N2+H2O
10.研究課上,老師讓同學們各自選題進行計算,其結果正確的是
A.甲同學:0.2 mol MgO,經計算,其質量為0.2 g
B.乙同學:9.03×1023個O2,經計算,O2物質的量為1.5 mol
C.丙同學:標準狀況下,5.6 L 水的體積,經計算為 0.25 mol
D.丁同學:配制0.50 mol/L的NaOH溶液400 mL ,經計算,需取NaOH固體0.80 g
11、某無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A.NH4+ 、CO32-、Al3+、Cl- B.Na+、HCO3-、K+、SO42-
C.MnO4-、K+、SO42-、Na+ D.Mg2+、Na+、SO42-、NO 3-
12、下列溶液中的Cl( 濃度與50mL 1mol/L MgCl2溶液中的Cl( 濃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 NaCl溶液 B.75 mL 2 mol/L CaCl2溶液
C.150 mL 2 mol/L KCl溶液 D.75 mL 1 mol/L AlCl3溶液
13.從組成物質的元素種類看,一定含有氫元素的是
①酸;②堿;③氧化物;④銨鹽;⑤水;⑥碳酸鹽。
A.全部都是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③⑥ D.只有①②④⑤
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數為1 NA
B.常溫常壓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離子數為0.02 NA
C.通常狀況下,1 NA 個CO2分子占有的體積為22.4L
D.物質的量濃度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個數為1 NA
15.某同學用數學集合的觀點來認識化學上簡單分類法的相關知識。甲為集合Ⅰ和集合Ⅱ的交集。下列理解和判斷不正確的是
A.集合Ⅰ表示鈉鹽,集合Ⅱ表示碳酸鹽,則甲可能為Na2CO3
B.集合Ⅰ表示一元酸,集合Ⅱ表示含氧酸,則甲可能為HNO3
C.集合Ⅰ表示金屬氧化物,集合Ⅱ表示電解質,則乙可能為Na2O
D.集合Ⅰ表示氧化還原反應,集合Ⅱ表示分解反應,則丙可能為Cu(OH)2CuO+H2O
16、已知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下列反應:N2+3Mg ==== Mg3N2(固),空氣緩緩通過下圖裝置時,依次除去的氣體是
A.CO2、N2、H2O、O2    B.H2O、CO2、N2、O2
C.CO2、H2O、O2、N2    D.N2、O2、CO2、H2O
17、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純凈的NaCl,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選取必要的步驟和正確的操作順序 ①過濾;②加過量NaOH溶液;③加適量鹽酸;④加過量Na2CO3溶液;⑤加過量BaCl2溶液
A.②⑤④①③ B.④①②⑤③ C.④②⑤①③ D.①④②⑤③
18、一定量的14%的KOH溶液,若將其蒸發掉100g水后,其質量分數為28%(此過程中無晶體析出),體積為125mL,則濃縮后的KO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2.2mol/L B.4mol/L C.5mol/L D.6.25mol/L
19.如圖,在一只盛有飽和Ca(HCO3)2溶液的燒杯中漂浮著一個木塊。小心地向燒杯中滴加石灰水,至二者恰好反應時停止滴加,靜置一段時間,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A.滴加過程中有氣泡產生  
B.滴加過程中無白色沉淀產生
  C.靜置后,木塊浸入水中的體積比滴加石灰水前減小
D.靜置后,木塊浸入水中的體積比滴加石灰水前增大
20.某學生對反應3Cl2 + 6 KOH = KClO3 + 5 KCl + 3 H2O的分析和判斷中,正確的是
A Cl2是氧化劑,KOH是還原劑 B 被還原的氯與被氧化的氯的質量比為1:5
C 3 mol Cl2參加反應轉移電子5 mol D KClO3是還原產物, KCl是氧化產物
21、在同溫同壓下,兩個容積相同的儲氣瓶,一個裝滿O2,另一個裝滿CH4,以下有關兩瓶氣體的計算不正確的是
 A、O2與CH4 質量比為 2:1       B、O2與CH4原子數之比為 1:1   
C、O2與CH4 密度比為2:1     D、O2與CH4分子數之比為1:1
22.根據反應:2H2S+O2=2S↓+2H2O,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 Na2S+I2=2NaI+S↓,
判斷下列物質的氧化性強弱,正確的是
A.O2(I2(S B.H2S(NaI(H2O C.S(I2(O2 D.H2O(NaI(H2S
23.某化合物的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離子,當加入溶液時,有沉淀生成:另取該化合物的溶液,并加入鐵粉,溶液的質量增加,該溶液中一定含有
A. B. C. D.
24、用等體積0.1mol/L的BaCl2 溶液,可使相同體積的Fe2(SO4 )3 、 Na2SO4 、 KAl(SO4)2 三種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則三種硫酸鹽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A.3:2:3   B.3:1:2  C.2:6:3  D.1:1:1
二、填空(共43分)將準確答案填入答題卷對應題號空格
25.(8分) 智利硝石礦層中含有碘酸鈉,可用亞硫酸氫鈉與其反應來制備單質碘,其化學方程式為:
(1)反應中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是氧化劑;
(2)用單線橋標出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
(3)反應產物中,所得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
(4)將該反應改寫為離子方程式 。
26、(9分)現有以下物質:①NaCl溶液;②液態SO3;③乙醇(C2H5OH);④熔融的KNO3;
⑤BaSO4固體;⑥干冰。
請回答下列問題(用序號填寫):
其中:(1)能導電的是_____ _______
(2)屬于電解質的是________ _____
(3)屬于非電解質的是_____ _______
(4)寫出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NaHCO3 ,
CuSO4 ,
(NH4)2CO3 。
27、(10分)有A、B、C、D四種無色溶液,它們分別是Na2CO3、Na2SO4、NaHSO4、BaCl2中的一種,為了確定各是何種溶液進行了下列實驗,記錄為:
A + D → 溶液 + 氣體,
B + C → 溶液 + 沉淀,
B + A → 溶液 + 沉淀X,
D + B → 溶液Y + 沉淀,
溶液Y + 沉淀X → 溶液 + 氣體。
(1)根據以上記錄確定: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填化學式)
(2)寫出①、③、⑤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用18mol/L 濃硫酸配制100 ml 3.0mol/L 稀硫酸的實驗有以下步驟:
① 計算所用濃硫酸的體積 ②稀釋 ③量取一定體積的濃硫酸 ④定容、搖勻
⑤轉移、洗滌
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_____________ ;
(2)本實驗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 ;
(3)本實驗所需濃硫酸的體積是_____ ml,
量取濃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規格是__________。(用序號表示)
(從下列中選用 A. 10ml B. 25ml C. 50ml D. 100ml)
(4)某同學觀察液面的情況如圖所示,對所配溶液濃度有何影響?
會(填“偏高”、“偏低”、“無影響”) _ ;
若沒有進行操作步驟⑤,會 _(填“偏高”、“偏低”、“無影響”);
(5)若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線,應如何操作? _ 。
29.(6分)在無土栽培中,配制1L內含0.5mol NH4+ 、0.64mol Cl-、0.56 mol K+、 mol SO42-的某中性營養液,若用KCl、NH4Cl、 配制,則需這三種固體的物質的量分別為 0.56 mol、0. 08 mol、 mol。
三.本題包括1小題,(共9 分)
30.(6分)取100mL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加入適量Ba(OH)2溶液100 mL后,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干燥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再用過量稀硝酸處理沉淀,最后減少到4.66g,并有氣體放出。分析計算:
(1)原混合液中Na2SO4的物質的量濃度。
(2)產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
(3)過濾出沉淀后,所得濾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設反應前后溶液體積的變化忽略不計)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據記載:西周“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這里“封建”的含義是(  )
A.封建制度      B.封建生產關系的產生
C.奴隸社會的瓦解 D.分封諸侯國
2.《三字經》寫道:“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周朝最長久的制度保障是(  )
①禪讓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中央集權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2010·新課標全國卷)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時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縣制為“公天下”之端,主要體現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屬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權
C.制度法令的統一 D.依據才干政績任免官吏
4.著名學者李慎之曾說:“歷覽前史,中國的封建時代恰恰是人性之花開得最盛最美的時代,是中國人的個性最為高揚的時代。”材料中的“封建時代”應是(  )
A.先秦時期 B.唐宋時期
C.明清時期 D.秦漢時期
5.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后,設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轄番禺、四會、龍川、博羅4縣,郡所設在番禺(今廣州)。任囂任郡尉(因南海郡屬下縣少,是小郡,故稱尉不稱守),是為廣州建置之始。有關任囂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他的職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襲 B.他事實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長官
C.他無權任免轄區內的四個縣令 D.他像以前的諸侯一樣擁有封地
6.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軸線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禮、生日、命將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等重大活動都在此舉行。這樣的建筑理念體現的實質問題是(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齊全
C.皇權至上 D.國家大一統
7.(2010·江蘇高考)詩人左思在其《詠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造成這一社會狀況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8.中國封建政治傳統中,君權和相權的關系史是一部不斷摩擦、不斷調整的歷史。下列相關朝代加強皇權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漢武帝為加強皇權設立中朝 B.宋代的地方行政機構為路、州、縣
C.明朝廢丞相制度 D.清朝軍機處的設置
9.據說明太祖曾經寫詩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勞:“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擁被。”為解決上述問題,明永樂帝(  )
A.設立內閣制 B.設立軍機處處理政務
C.以司禮監太監牽制內閣 D.設六部分理全國政務
10.明朝的內閣距離皇帝寢宮1000米,清朝的軍機處距離皇帝寢宮只有50米。政務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寢宮的這一過程,從本質上體現了(  )
A.皇宮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斷提高
C.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 D.君主專制的不斷強化
11.乾隆皇帝認為:“西藏乃極邊之地,非內地可比,其生計風俗,自當聽其相沿舊習,毋庸代為經理。”當時的官員巡視西藏時也指出“邊氓(民)之氣宜靜不宜動,此等番民羈縻之足矣,招募墾田,患有不可勝言者”。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在西藏地區推廣農耕生產方式 B.實行民族分化和歧視的政策
C.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D.加強西藏與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12.(2010·廣東高考)唐代和宋代都有諫官。唐代諫官由宰相薦舉,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說明(  )
A.唐代君主的權力不受制約 B.唐代以諫官削弱宰相的權力
C.宋代諫官向宰相和皇帝負責 D.宋代君主專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13.明初廢丞相到清初增設軍機處的變化從根本上說明了(  )
A.內閣和軍機大臣職權漸重 B.內閣和六部職權加強
C.皇帝任人唯親 D.專制皇權加強
14. 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與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三權分立原則的相似之處是
A.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B.強化君主的統治權力
C.具有分權與制衡的特點 D.形成嚴密的官僚機構體系
15. 有一天,宰相范質等人向宋太祖奏事,開始大臣們還是坐著的,宋太祖說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讓他們來到自己面前指給他看,待范質等人回到原處,座位已被撤掉了。此后,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議事了。這件事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宋太祖不準宰相坐下議事      B.宰相大臣開始處于從屬地位 C.宰相大臣事務繁多       D.君主專制的加強
16.某一本歷史著作有這樣的敘述:“在萬歷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學士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對其中的一人咨詢較為頻繁,但從名義上說,他和另外的幾位大學士仍處于平等的地位。這以后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張居正名為首輔或稱元輔,其它大學士的任命則出于他的推薦,……”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漢代內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內閣制 D.清代設軍機處
17.明代內閣和清朝軍機處的共同之處是
A. 統領六部,處理各種政務 B. 參與決策,并負責朝廷日常事務
C. 參與機要政務,但沒有決策權 D. 負責各地的軍政事務
18. 下列措施中,使專制皇權不斷得到加強的是: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②丞相制度的廢除 ③清朝設置議政王大臣會議 ④清朝的軍機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19. 自秦朝歷漢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兩千年間,中國古代國家的主要特征是:①皇帝“家天下”制度 ②中央集權制度 ③官僚制度 ④“多民族”與“大一統”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 歷代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不斷完善和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按其相同職能分組不正確的是
A.御使大夫、刺史 B.丞相、參知政事 C.太尉、軍機處 D.郡縣、行省
21.(2012年1月惠州調研19題)下列說明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娜神像 雅典劇院 帕特農神廟
A.開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B.維護了奴隸主的統治地位和利益
C.只適合小國寡民的城邦 D.促進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22.(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10題)羅馬法第七表第八條規定:“用人為的方法變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財產遭受損害時,受害人得訴諸賠償。”這說明羅馬法
A.維護了財產私有 B.維護了平民的利益
C.維護奴隸制度 D.體現充分的民主性
23.(2012年1月漯河市期末2題)當代學者顧準說:“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兩者是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的。”雅典城邦為直接民主提供的條件是
A 城邦人口相對集中,互相比較熟悉 B 城邦公民不從事勞動,閑暇時間多
C 城邦人口較少,而且公民數量更少 D 城邦政務簡單,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24.(2012年1月三明市期末19題)《雅典政制》有這樣的確記載:有一次,一個名叫呂錫馬庫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準備執行,在他等死的時候,優美里德斯救了他,優美里德斯依據法律提出,公民未經陪審法庭判決決不得處死。到了陪審法庭舉行審理的時候,呂錫馬庫斯以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呂錫馬庫斯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的人)的綽號。這一記載側面反映了陪審法庭是當時雅典的
A.最高權力機關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與監察機關
C.最高的行政機關 D.最高的立法機關
25.(2012年1月福州市質檢13題)公元2世紀的雄辯家阿里斯泰德熱情地贊美羅馬:“無論海洋還是陸地上任何的間隔距離都不能將一個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他贊揚的是羅馬的
A.《十二銅表法》 B.公民法
C.萬民法 D.自然法
26.(2012年1月揭陽市期末20題)《十二銅表法》第八表 私犯中規定:“在夜間竊取耕地的莊稼或放牧的,如為適婚人,則處死以祭谷神”“夜間行竊,如當場被殺,應視將其殺死為合法”。 該條款體現的目的是
A、維護羅馬貴族的利益 B、保障下層平民的權益
C、嚴厲懲處夜間行竊者 D、保護羅馬公民財產權
27.(2012年1月濱州期末2題)古代雅典的民眾法庭在一次審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這說明了雅典民主
A.主觀隨意 B.輪番而治
C.三權分立 D.依法治國
28.(2012年1月湖州市期末6題)關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認為,“就是這種民主政治才是滅亡古希臘的真正的罪魁禍首”。以下對雅典民主制的敘述,能證明上述觀點的是
A.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公民內部之間的民主
B.輪番而治與抽簽選舉,導致權力的濫用與誤用
C.直接民主,使不同素養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權利
D.婦女與奴隸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會矛盾
29.(2012年1月三明市期末17題)古代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與古希臘的城邦國家時期處于同一時代,但卻創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這種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 B.人文素質的巨大差異
C.思想文化繁榮程度的顯著不同 D.經濟活動形式的顯著不同
30.(2012年1月南京、鹽城一模11題)《十二銅表法》第五表中規定:“凡以遺囑處分自己的財產,或對其家屬指定監護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這反映出羅馬法從根本上
A.保護私有財產 B.追究刑事責任 C.體現公共意志 D.保護監護人權利
31.(2012年1月無錫市期末13題)羅馬帝國皇帝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許多法學家紛紛前來獻策。下列主張不可能被采納的是
A.甲建議政府保護一切自由民的財產不受侵犯 B.乙倡導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張廢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級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處理經濟糾紛的條款
32 雅典的“有產階級開始獲得了權力,于是舊的血緣親族關系的集團就開始被排斥了”。以下對此現象的解讀,正確的是(  )
A.反映了雅典早期城邦貴族獨攬大權的事實
B.說明了梭倫改革沖擊了舊的氏族血緣關系
C.揭示了克利斯提尼改革的重大政治意義
D.說明發放參政津貼實現了公民的政治平等
33.(2012年1月蘇北四市一模13題)“(雅典)最初是實行君主政體,以后讓位于九個執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這九個執政官全部屬于貴族……后來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發展。”([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確立
A.呈現和平漸進的趨勢 B.得益于優越的地理環境
C.將立法權賦予執政官 D.以財產多寡分享政治權力
34.(2012年1月日照市期末8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有一句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以下對此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準確揭示了人的本性 ②表達了作者的民主意識 ③反映了古希臘的社會政治環境 ④體現了公民政治的理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2012年1月珠海市一模19題)對比古希臘和近現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得出正確結論是
A.二者的階段性質相同 B.兩種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現以權謀私
C.民主形式從直接民主到間接民主的變化 D.二者的使用對象基本相同
36.(2012年1月揚州市期末6題)在古希臘政治文明的發展中,民主政治逐步完善的標志之一是公民大會的權力不斷提升,每一個公民都能在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以下因素中與之具有直接因果關聯的是
A.港灣眾多的地理環境 B.經濟文化交往
C.自由平等的觀念 D.城邦公民的數量
37.(2012年1月清遠市調研15題)烏爾比安的《論告示》中記載:“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將衣服咬壞了。那么,洗衣人要對此依照承攬之訴承擔責任。”這一案例體現的羅馬法原則
A.重視證據 B.公平公正 C.契約至上 D.注重程序
38.(2012年1月汕頭期末19題)古希臘存在多神崇拜,就連眾神之主的宙斯在人們心中也沒有無上權威,這說明古希臘
A.思想自由 B.經濟發達 C.政治穩定 D.制度先進
39.《劍橋古代史》對古代雅典有這樣的描述:“(雅典公民)不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欖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使用黑海的谷物……穿波斯的拖鞋,睡愛爾蘭的床……”這表明(  )
A.雅典物產豐富人民富足 B.雅典海外貿易非常發達
C.雅典是當時地中海霸主 D.雅典人充當了海盜角色
40.從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約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眾的懲罰,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為作戰失利。為此,柏拉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眾為你治病呢?還是去找醫術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
A.伯利克里、柏拉圖等代表精英貴族,仇視群眾
B.公元前4世紀后雅典政治腐敗,階級矛盾激化
C.群體決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響民主政治的質量
D.雅典民主既體現了人民主權也保護了城邦利益
成都鐵中2012-2013學年(上)高2015級期中檢測試題
歷 史
命題:趙依萍 審題:徐渭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歷史答題卷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41.閱讀下列圖片:
請回答:
(1)圖一反映了中國古代哪兩大政治制度?圖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4分)
(2)與圖二相比,圖三反映了明初的皇帝對中央行政部門作了什么改革?反映出統治階級內部什么矛盾的激化?(6分)
(3)圖四中的機構設立于哪一朝代?該機構的設立有何影響?(6分)
(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的趨勢。(4分)
42、(2012年1月三明市期末26題)(20分)民主政治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古今中外人們都在不斷地探索。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書省負責定旨出命,長官中書令二人;門下省掌封駁審議,長官侍中二人;中書門下通過的詔牧,經皇帝裁定交尚書省執行,尚書省長官尚書令一人,副長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 ——《中華通史》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體制有何異同?(4分)
材料二:關于蘇格拉底被判處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總數
雅典公
民總數
陪審、審判人員及產生方式
陪審、審判人員及產生方式
陪審、審判人員及產生方式
罪 名
陪審員
陪審員
陪審員
約40萬
約4.2萬
6,000
501
抽簽
舉手
一審制
瀆神和蠱惑青年
(2)據材料二,歸納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問題。(4分)
材料三 在伯利克里執政時代,該機構在法律上擁有全部的最高政權。雅典公民大約每隔10天集會一次,決定國家大事,雅典國家的全部機關均隸屬于此。議事會的議員是用抽簽方法從年滿30歲的公民中選出,10個部落各選出50人組成所謂議員團,每個議員團輪流執行議事會的職務。它不僅從事一般審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動中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十人擁有最大的政治權力,戰時他們統帥陸海軍,掌握一切外交事務。
——臧嶸《歷史》
材料四 美國憲法規定實行聯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則。規定立法權屬于美國國會,并規定了國會的組成;行政權屬于美國總統,以及規定總統產生的辦法;司法權屬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并規定最高法院的組成;各州的相互關系和義務;這部憲法表明,美國在世界上第一次創造出既不同于英國的民主政治體制,也不同于英國議會內閣制的制度,使美國成為一個具有全國統一的中央政權的聯邦制國家。這種政治體制和國家結構形式后來為許多國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
(3)據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機構(3分)材料四中的“不同于英國的民主政治體制,也不同于英國議會內閣制的制度”分別指什么?(4分)
(4)如將伯利克里時的雅典與當代美國的民主政治相比,就民主的性質、范圍和方式而言有何不同?(5分)
成都鐵中2012-2013學年(上)高2015級期中檢測試題
歷 史

參考答案

41、
答案:(1)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三省六部制。(4分)
(2)丞相制度被廢除,皇權進一步加強。皇權和相權的矛盾。(6分)
(3)清朝。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制度,是專制皇權高度發展的重要標志。(6分)
(4)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丞相被廢除。(4分)



地 理

(考試時間:60分鐘 總分:100分)
第Ⅰ卷(選擇題 共70分)
單項選擇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計70分)
美國東部時間(西五區)2004年1月15日3時,美國宇航局向“勇氣”號火星車發出了駛下登陸平臺的指令,不久,“勇氣”號發回了已確認登陸火星的信號。讀下表中的相關數據,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2題。
行星
質量(地球為1)
體積(地球為1)
公轉周期
自轉周期
赤道面與軌道面之間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時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時37分
23°59′
1.地球與火星都是太陽系中的行星,有關太陽系行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軌道面幾乎在一個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在體積、質量、組成物質與地球較相似,稱為類地行星
C.在地球軌道兩側,分別是金星和火星軌道
D.類地行星的公轉方向與巨行星和遠日行星的公轉方向相反
2.在八大行星中,火星上的一些現象與地球上的一些現象很相似,人類首選火星作為探索生命起源和進化的行星,主要是因為
①火星有類似地球的極晝極夜現象。 ②火星、地球自轉周期的長度都比較適中
③火星、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都比較適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變化,且四季的長度與地球一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天體系統等級由低級向高級排列正確的是
A.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
B.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C.地月系-河外星系-銀河系-太陽系
D.地月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4.不屬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的是
A.長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斷淤塞 B. 產生磁暴現象
C.兩極地區美麗的極光現象 D.影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訊
5.以下各組天體中分別屬于恒星、衛星和行星的是
A.北極星、月球、土星 B.太陽、彗星、木星
C.織女星、太陽、獵戶座大星云 D.牛郎星、金星、隕星
6.東經121°比東經120°的地方
A.區時早 B.區時晚 C.地方時早 D.地方時晚
7.主要考慮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從廣州開往北京的列車對鐵軌的磨損程度
A.對西邊的鐵軌磨損較重 B.對東邊的鐵軌磨損較重
C.兩邊的鐵軌磨損一樣重 D.對北邊的鐵軌磨損較重
8.下列城市中,按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從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
A.成都、新加坡(0°)、北京 B.新加坡、北京、成都(30°N)
C.成都、北京(40°N)、新加坡 D.新加坡、成都、北京
9.關于地球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的公轉與自轉方向相反
B.地球公轉的周期是365天
C.地球公轉的速度在遠日點附近比在近日點附近快
D.地球公轉軌道平面與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現在大約為23°26′
鐵中學生旅游團從成都出發飛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國觀光。判斷以下行程中發生的地理事件,完成 10~11 題。
10.飛機在飛越太平洋中部,穿越國際日界線時,由于時差的緣故,空中小姐在廣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A.調快 1 小時 B.調慢 1 小時 C.日期減1天 D.日期加1天
11.到達美國后,酒店大堂掛著三個大鐘(如圖所示),這時廣州時間為
A.5 時 B.8 時 C.16 時 D.21 時
12.我校教師和同學在某月28日2點從成都出發,到美國鹽湖城(西七區)去參加友好學校的交流活動,并邀請到了科比;老師和同學們乘坐的飛機飛行了11個小時,到達當地時,當地時間是:
A.27日22點 B.29日4點 C.28日22點 D.28日12點
下圖是我國中緯度地區某中學地理課外活動小組夏至日這一天,對旗桿影子的觀測示意圖,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旗桿某個時刻的日影長度,其中乙、丙為此日的最長影子,甲是最短影子。據此回答13~14題。
13.甲處影子所指示的方向是
A.正南 B.正北
C.正東 D.正西
14.旗桿的影子為甲時,北京時間為12時40分,此地的經度為
A.120°E B.100°E
C.110°E D.130°E
15.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離太陽最近的2顆是
A.水星、土星 B.火星、木星 C.金星、火星 D.水星、金星
16.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的日期是
A.不存在 B.二分日 C.二至日 D.星期日
17.公元前28年,曾記載:“三月己末,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種現象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右圖)
A.A 光球層 B.B色球層C.C日冕層 D.都不對
18.6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區是
A.赤道以北地區 B.赤道附近地區
C.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 D.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
19.關于晨昏線與經線圈關系的正確敘述是
A、每天重合一次 B、只有春分和秋分這兩天兩者重合
C、晨昏線與經線圈永不重合 D、只有冬至和夏至這兩天兩者重合
以下各圖中,陰影表示夜半球,內圓表示極圈,中心表示極點,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回答20—21題
20.四幅圖中代表的日期相同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①圖所示的日期后的3個月內,北極圈內的晝夜情況是:
A.有的地區為極晝,范圍逐漸變大 B.有的地區為極夜,范圍逐漸變小
C.有的地區為極晝,范圍逐漸變小 D.有的地區為極夜,范圍逐漸變大
22.1月1日這一天,太陽直射點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動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動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動 D、在南半球,并南向移動
23.下列各地中,每年兩次受到太陽直射的是
A、20°N,60°E B、90°N,120°E
C、23°26′S,60°W D、66°S,120°W
24.冬至日,下列哪個地點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最多
A.北回歸線附近 B.南回歸線附近
C.赤道附近 D.兩極附近
讀地球公轉的“二分二至”圖,回答25-26題:
25.圖中字母C所代表的節氣名稱是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26.有關國慶節期間太陽直射點和地球公轉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公轉到BC之間,地球公轉速度在逐漸減慢
B.地球公轉到BC之間,地球公轉速度在逐漸加快
C.地球公轉到DA之間,地球公轉速度在逐漸減慢
D.地球公轉到DA之間,地球公轉速度在逐漸加快
據《信息時報》報道,位于北回歸線上的廣州某地某時刻出現“頭上有烈日,腳下無人影”的有趣景象。據此聯系所學知識回答27--28題。
27.廣州出現這種有趣景象的原因,正常的解釋是:
A.人們都打傘了 B.太陽直射了 C.觀察角度不同 D.突然日食,天黑了
28.此日成都的晝長為
A.一年中最短 B.12小時 C.一年中最長 D.無法判斷
29.有關地球外部圈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氣圈就是由大氣組成的簡單系統
B.水圈是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
C.生物圈占有大氣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巖石圈上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層之間關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內部圈層沒有關系
30.下列地區中,地殼厚度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 B.東北平原 C.太平洋 D.四川盆地
中新網中國探月工程新聞發言人發布消息:北京時間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搭載著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不久,嫦娥二號衛星準確入軌,發射圓滿成功。全球華人爭相觀看,廣播、CCTV和各大衛星電視和其他媒體都會進行全球全程直播。回答31題
31.在舊金山(西八區)的小華欲觀看全程實況,應于當地時間幾時以前收看:
A.10月2日10時59分57秒 B.9月30日10時59分57秒
C.10月1日2時59分57秒 D.9月30日2時59分57秒
中國大陸科學鉆探工程“科鉆一井”,在江蘇東海縣毛北村成功深入地下5158米,標志我國“入地”取得重大突破。據此回答32—33題。
32.下列關于巖石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A.巖石圈就是堅硬的地殼,只是說法不同。
B.巖石圈在地核之上,由地殼和地幔組成。
C.巖石圈在軟流層之上,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組成。
D.巖石圈是地殼的一部分,由地殼上部堅硬的巖石組成
33.科學家發現,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時,大約距離地面2900千米深度處,橫波的速度突然降為零,縱波速度也突然降低,這說明了
A.該處是地球內部的莫霍界面 B.該處為地核和地殼的分界面
C.大陸地殼與大洋地殼厚度不同 D.該處為地球內部的古登堡界面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晝時間,據表中數據回答34~35題。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晝時間
7小時33分
9小時09分
12小時25分
14小時56分
34.四地中屬于南半球的是
A 甲乙 B 甲丁 C 乙丙 D 丙丁
35.四地所處緯度數值從高到低順序排列的是
A 甲丁乙丙 B 甲乙丙丁 C 丙乙丁甲 D 丁丙乙甲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30分)
二、 非選擇題(2個小題共計30分)
36.讀下面“太陽直射點周年移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5分)
(1)太陽直射點從a經過b到c(不包括a、c)這段時間,(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成都的晝長 夜長,北京晝長 成都晝長。
(2)太陽直射點位于:a處時的節氣是 ,b處時的節氣是
c處時的日期是 前后.
37.讀“太陽光照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5分)
(1)根據太陽光線畫出晨昏線。
(2)用斜線畫出此日達到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值的區域。
(3)此日是 前后(填日期),此后半年內,成都的晝長將 。(填變化趨勢)
(4)圖中所示的時刻,北京時間是 點
成都鐵中2012-2013學年(上)高2015級11月期中檢測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共70分)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在下列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共40小題,80分)
1.國慶閱兵中展示的先進武器在激發市民的愛國熱情之余,也給商家帶來了商機,在一家商店,殲-10戰斗機模型標價為950元。商店里的殲-10戰斗機模型( )
A.是商品,因為它有使用價值。
B.不是商品,因為它有價格,但不是勞動產品。
C.是商品,因為它既是勞動產品,又用于交換。
D.是商品,因為它能滿足市民的觀賞需求。
2.《詩經·衛風·氓》中有“抱布貿絲”的說法。對這種貿易方式認識正確的是( )
①這是一種以物易物的交換方式 ②這是商品流通的一種具體方式
③在這種交換方式中不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 ④在這種方式下不會出現通貨膨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小張按1美元兌換8元人民幣的匯率換得1000美元,兩年后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下跌了20%,小張又將1000美元換回人民幣。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條件下,小張( )
A.損失了人民幣1600元 B.減少了人民幣損失1600元
C.損失了美元160元 D.減少了美元損失160元
4.假定2011年某國生產1件A商品和生產2件B商品的社會勞動時間都是10個小時,2012年生產A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生產B商品的個別勞動生產率降低一半,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按照等價交換原則,1件A商品可以交換B商品??(  )
A.1件? ???B.2件? ? ?? C.4件? ??? D.8件
5.馬克思稱由商品到貨幣的過程是"驚險的一躍",如果不能成功實現這一跳躍.那么摔壞的將"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生產者"。這里的"驚險的一躍"是指( )
A.商品被生產出來
B.商品生產者成功地把商品銷售出去,實現商品的價值
C.貨幣具有流通手段的職能
D.商品的質量好、適銷對路
6.李某用銀行按揭貸款的方式買了一套60萬元的新房,首付現金16萬元,然后在15年內付清銀行貸款44萬元和利息10萬元。在這一購房過程中,房價60萬元,首付16萬元,支付利息10萬元分別體現的貨幣職能是( )
A.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價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貯藏手段 D.支付手段、價值尺度、流通手段
7.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中國人民銀行破例特批發行第四套90張雙喜大全套鈔王。每套鈔王都是從國庫8億人民幣中精心挑選出來的。這套紀念鈔(  )
①可直接用于購買商品  ②面值是由國家規定的 
③是法定貨幣,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④只具有貯藏手段職能而不具有流通手段職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如果在一年里全社會用現金支付的銷售商品總量為5000億件,平均每件價格水平為8元,在這一年里貨幣平均周轉5次。那么,這一年里貨幣發行量應為( )億元。如果這一年實際發行了16000億元紙幣,這時的1元紙幣相當于( )元貨幣的購買力,這可能會引起 ( )
A.8000 0.5 通貨膨脹 B.4000 0.2 購買力降低
C.16000 2 紙幣升值    D.2000 3 購買力提高
9.美國勞工部發布數據顯示,08年11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環比下降1.7%,為1947年以來最大月降幅,美國學者預言全球將出現通貨緊縮。通貨緊縮表現為物價全面持續下跌,通常伴隨著 ( )
A.經濟高漲出現 B.貨幣貶值出現
C.經濟衰退出現 D.商品短缺出現
讀下面的人民幣外匯牌價表,回答10--11題。
時間
美元
人民幣
2008年3月5日
100
711.75
2012年11月8日
100
624.37
10.上述現象表明( )
A.外匯匯率升高,人民幣幣值下降 B.外匯匯率降低,人民幣幣值上升
C.外匯匯率升高,人民幣幣值上升 D.外匯匯率降低,人民幣幣值下降
11.上述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有( )
①我國公民出國留學的成本降低 ②單位人民幣的購買力下降
③增強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 ④海外對華投資增加
A.①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通常被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防止CPI的過快上升,最根本的措施是( )
A.上調銀行利率,減少流通中的紙幣量 B.發展生產,增加社會總供給
C.擴大財政支出,增加社會總需求 D.增加出口,換取更多外匯
13.生產品質外觀等完全相同的一臺電視機,甲企業需要4小時,乙企業需要3小時,丙企業需要2小時。在這里,一臺電視機的價值量( )
A.甲企業的最大??????????? ? B.乙企業的最大
C.丙企業的最大????????????? ??? D.三個企業的一樣大
14.十年前和現在相比,手機的價格下調了許多。手機價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手機的市場供給超過需求 B.生產手機的個別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
C.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 D. 生產手機的個別勞動時間不斷減少
15.目前,無論從宏觀經濟形勢、政策層面還是需求層面,都不支持房價持續高漲,這似乎意味著,在長達10年的房價上漲之后,中國房地產市場開始向理性回歸。使房價回歸理性的根本原因是 ( )
A.房價受需求影響 B.房價受政策支配
C.價值規律的作用 D.房價由企業決定
16.下圖是某種商品從問世到退出市場的價格波動圖。其中A點價格到B點價格變化的
根本原因是( )
A.勞動生產率的變化 B.價格政策的變化
C.供求關系的變化 D.商品質量的變化
17.“大米漲價了,也得買。”“金價漲了,以后再買金項鏈。”說明:( )
①大米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彈性大。
②黃金是高檔耐用品,需求彈性小。
③商品價格的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④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上個世紀90年代末,某國中西部出現了罕見的災害天氣,導致該地區玉米產量比預計下降了53%,造成玉米價格大幅度上升。但玉米價格的上升,僅造成玉米需求量小幅下降,而且還使小麥需求量上升。這說明( )
A.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小,且玉米和小麥是替代商品
B.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大,且玉米和小麥是替代商品
C.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小,且玉米和小麥是互補商品
D.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大,且玉米和小麥是互補商品
價格是市場的信號燈,價格變化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深遠影響。在假定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價格與需求、價格與供給可以用圖1和圖2表示。據此回答19-20題:
19.由圖可以看出( )
①一種商品的價格越高,對這種商品需求越少
②一種商品的價格上漲可以增加這種商品的供給
③供給與需求之間沒有任何關系
④一種商品價格的高低根本上取決于該商品的供給和需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20.需求曲線對生產者的啟示是( )
A.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B.以市場為導向,生產高質量的商品。
C.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和價格,擴大市場份額。
D.企業要減少商品生產,控制需求,從而獲得高額價格。
21.從消費心理角度看,炫耀性消費是一種( )
A.求異心理????????? ??? B.從眾心理
C.攀比心理??????????????? ? D.求實心理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紛紛利用“五一”、“十一”長假外出旅游消費。這不,廣州的張先生一家利用長假也到北京旅游了。據此回答22-23題。
22.這里的旅游消費屬于(? )
?①勞務消費 ②生存資料消費 ③發展資料消費
④享受資料消費 ⑤租賃消費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④????? D、③④⑤
23.長假出現旅游消費熱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們消費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 B.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
C.適度消費的觀念深入人心???????????????? D.國家大力倡導適度超前消費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運營,這給旅游行業帶來了一系列影響。青藏鐵路的開通對飛機進藏游帶來了沖擊,人們去西藏多了一種交通工具,火車進藏搶走了一部分飛機旅游團的客源,各旅行社紛紛調低飛機全程游西藏的報價。回答24-25題。
24.這里的火車和飛機是(??? )
A.互補商品??           B.生活必需品??
C.互為替代品??         D.高檔消費
25.各旅行社紛紛調低飛機全程游西藏的報價說明(??? )
A.價值決定價格?? ??? ??B.價格與供求相互作用
C.供求影響價格? ???? ? ?D.消費反作用于生產
以下是小林家在2012年9月的消費情況統計表。(單位:元)
月總收入
衣、食、住、行等消費
報紙、書籍、技術培訓等消費
看電影、旅游等消費
30000
15000
2000
3000
(注:小林家2012年9月的食品支出為5000元。)
26. 從統計數據可得知小林家2012年9月的恩格爾系數為( )
A. 60% B.50% C. 75% D.25%
27.某省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在2000年、2006年和2011年分別為42.5%、40.6%、35.8%。這一變化趨勢表明,該省居民( )
A.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增加 B.家庭食品支出額在減少
C.消費結構不斷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以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消費為主
28.“破窗理論”是一個俏皮的經濟學名詞,原意是玻璃門窗被砸破了,雖然造成一定的損失,但由此帶來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以及引發相關的建設鏈條發展,從而拉動經濟發展。“破窗理論”主要體現了( ? )
A.生產與分配的關系 ?B.分配與交換的關系
C.價格與供求的關系 ?D.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29.民生問題說白了,就是“蛋糕問題”,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讓每個人都能分享財富蛋糕。建設和諧社會,財富這塊蛋糕必須“一要做大,二要分好”。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首先要把“蛋糕”做大,這是因為 ( )
A.生產發展了,社會也就和諧了 B.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C.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 D.只有蛋糕做大,人民才能富裕
30.移動通信進入3G時代后,人們可以感受到3G帶來的精彩生活,更高質量的通話,更快速度的上網,還可享受視頻電話等多種信息服務,這將大大改善居民的消費方式,提高消費水平。這反映的經濟生活道理是( )
①消費是社會再生產的重要環節 ②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重要作用
③消費的種類、質量是通過生產創造的 ④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為消費創造動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選項中,體現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
A.數字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視聽效果更完美的產品。
B.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C.網上購物方式大大方便了消費者。
D.人們對健康的關注,推動了綠色食品企業的迅速發展。
32.下列屬于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措施是:( )
①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②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③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 ④堅持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3.在浙江,國有經濟總量不大,但它仍借調整之機,迅速從一般競爭性行業退出,而在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上把國有企業辦成多元投資主體的股份公司,從外延和內涵上發展自己。20多年來,在高速發展的個體、私營經濟包圍下,國有經濟以年平均18%的高速度發展。根據上述材料,國有經濟從一般競爭性行業退出,意味著(??? )??
A.國有經濟無論增加或減少,都不會影響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性質。??
B.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并不一定體現在各個行業中。
C.國有經濟只要退出一般競爭性行業,就能夠發揮其主導作用。
D.國有經濟的發展與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是各有范圍、各自獨立的。
34.我國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體現在( )
①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②就全國而言,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
④國有經濟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35.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 )
①控制著國民經濟的命脈 ?②控制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
③控制著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 ④控制著重要的稀缺資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6.必須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因為 ( )
A.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平衡
B.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C.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D.公有資產在各行各業中都占優勢
37. 2008年9 月30 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明確表示,“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自由轉讓或出租土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實施土地制度改革意味著( )
A.調整上層建筑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B.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
C.將實行農村生產資料私有化
D.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徹底改變
38.目前,活躍在城鄉的以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城鄉個體工商戶、創業者和農戶為主的“草根經濟”群體,是我國社會經濟中非常有活力的部分。“草根經濟”的存在與發展(  )
①可以方便人民生活,擴大就業 ②可以消除收入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③對城鄉共同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④可以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9.國家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放寬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這表明( )
①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具有相同的地位和作用
②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應在平等競爭的基礎上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④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0.我國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歸根到底是由____決定的( )
A.我國社會主義的性質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發展狀況
C.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D.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
第Ⅱ卷(非選擇題)
41. 材料一: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最近十年國內汽車價格總體下降,2001-2004每年降幅甚至接近8%。2004-2005年由于產銷基數不斷擴大,車價經過連年下行,單車利潤已有所減少,降幅開始放緩。2006-2012年,汽車價格累計比2006年下降4.30%,各年降幅均已低于5%。
持續的降價和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汽車產品在2003年前后開始快速步入普通百姓家庭,汽車的生產量和銷售量逐年攀升。最新數據顯示,僅2012年4月,我國汽車生產量和銷售量分別完成164.76萬輛和162.44萬輛,較之2011年同期分別增長7.8%和5.2%,是2001年全年產銷量的一半多。
材料二:專家分析,近年來汽車產銷量持續增長,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市場供給快于實際需求增長,競爭不斷加劇,推動汽車價格持續走低;二是企業利潤增長、產業技術升級、生產規模擴大促使生產成本降低,為汽車價格下降提供空間;三是居民收入大幅增長,購買支付能力轉強,需求的有效釋放對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和保持車價穩中有降發揮了重要基礎性作用。
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我國汽車價格總體下降的原因。(10分)
42. 2012年6月,美國《觀察家報》載文指出:近年來隨中國經濟的大幅度增長,人均GDP的增加,中國居民的消費需求日趨呈現三大特點:居民消費方式、消費渠道發生很大變化;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明顯加快,商品房消費、汽車消費、電子通訊消費加快;消費者預期消費逐步改善,消費貸款增加迅猛。預計中國越來越廣闊的消費市場必會進一步促進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政府刺激消費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信中國會順利實現經濟發展的軟著陸。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
請你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從生產與消費的關系角度對材料進行分析說明。(10分)
?
成都鐵中2012-2013學年(上)高2015級11月期中檢測試題(答案)
政 治
41.① 供求影響價格,供過于求價格降低;(4分)從材料數據看,我國汽車的生產量一直大于銷售量,生產量的增產超過銷售量的增產,市場供給快于實際需求增長,推動汽車價格持續走低。(1分)
② 價值決定價格,價值量減小價格會降低。(4分)我國汽車行業產業技術升級、生產規模擴大促使生產成本降低,也就是汽車價值量減小,為汽車價格下降提供空間。(1分)
?


考試說明: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I卷 (選擇題, 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函數的定義域是( )
A. B. C. D.
2. 已知集合,則( )
A. B. C. D.
3. 下列各式錯誤的是 ( )
A. B.
C. D.
4. 下列函數中,既是偶函數又在單調遞增的函數是 ( )
A. B. C. D.
5. 設是定義在上的奇函數,當時,,則( )
A. B. C. 1       D. 3
6. 函數的圖像關于( )
A.軸對稱 B.直線對稱 C.坐標原點對稱 D.直線對稱
7. 已知,則( )
A、n<m<1 B、 m<n<1
C、1<m<n D、 1<n<m
8. 若,則= ( )
A.0 B.1 C.2 D.3
9. 函數,則的圖象大致是( )
A、 B、
C、 D、
10. 已知偶函數在區間單調增加,則滿足<的x 取值范圍是( )
A. (,) B. [,) C. (,) D.[,)
11. 已知函數在區間上是增函數,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12 對a、b∈R,記函數
最小值是( )
A. 0 B. C. D. 3
第Ⅱ卷
二、填空題:本大題4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上.
13. 已知,則
14. 函數的單調減區間為
15. 若,則=__________
16. 已知,若對任意,存在,使得成立,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三、解答題(共6小題)
17. (本題滿分12分,各4分)化簡下列代數式
(1)
(2)
(3)
18. (本小題滿分12分) 二次函數滿足,且.
(1)求的解析式;
(2)若不等式在區間上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19. (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是定義在上的奇函數,且滿足
(1)求實數,,并確定函數的解析式
(2)用定義證明在(,1)上是增函數;
20. (本小題滿分12分)
設函數
(1)畫出函數的圖像。
(2)若函數與有3個公共點,求k的值;
(3)試分析函數的零點(即與X軸的交點)個數。
21.(本小題滿分12分)設函數y=是定義在(0,+∞)上的函數,并滿足
,,,若0<x<1時<0。
求f(1)的值;
求證:在(0,+∞)上是增函數
解不等式
22. (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函數,
(提示:的解集為)
(1)當時,求函數f (x)的定義域與值域;
(2)求函數f (x)的定義域與值域.
成都鐵中2012~2013學年度(上)高2015級期中檢測
數學答案
一、選擇題答案:
第Ⅱ卷
二、填空題:本大題4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上.
三、解答題(共6小題)
17. (本題滿分12分,各4分)化簡下列代數式
(1)
答案:
(2)
答案:
(3)
答案:
18. (本小題滿分12分) 二次函數滿足,且.
(1)求的解析式;
19. (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是定義在上的奇函數,且滿足
(1)求實數,,并確定函數的解析式
(2)用定義證明在(,1)上是增函數;
答案:(1)由
(2)

所以函數在(,1)上是增函數;
20. (本小題滿分12分)
設函數
(1)畫出函數的圖像。
(2)若函數與有3個交點,求k的值;
(3)試分析函數的零點(即與X軸的交點)個數。
答案:(1)注意:該圖像只畫了部分,應該是R上的圖象。
(2)∵函數與有3個交點
∴由(1)的圖可知此時的圖像經過
y=的最高點
即=k==9

21.(本小題滿分12分) 設函數y=是定義在(0,+∞)上的函數,并滿足
,,,若0<x<1時<0。
求f(1)的值;
求證:在(0,+∞)上是增函數
解不等式
答案:(1)
(2)略證:設,則
=
=
又,∴,
即。得證。
(3)
從而得到,即
(2)由
∵ 函數的定義域不能為空集,故,函數的定義域為.

①當,即時,在上單調減,,即,
∴ ,函數的值域為;
②當即時,,即
∴ ,函數的值域為.
綜上:當時,函數的值域為或者;
當時,函數的值域為或者




(滿分11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一卷 ( 選擇題共48分)
一 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加速度很大,說明速度的變化一定很大
B.物體的速度在減小,加速度一定在變小
C.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
D.運動物體加速度的方向為正時,速度變化量方向一定為正
2.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重力、壓力、彈力是同種性質力
?B.一個物體豎直向上運動時,它一定受到豎直向上的作用力
?C.如果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那么它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D.只有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才能產生作用力
3.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必與其幾何中心重合
B.放在桌面上的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發生形變而產生的
C.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D.摩擦力的大小與彈力成正比
4. 一個物體在水平面上以恒定加速度運動,它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x=24t─6t2,則它的速度為零的時刻是( )
A、1/6 s 末 B、2s末 C、6s末 D、24s末
5.如圖所示的X-t圖和v-t圖,給出四條圖線1、2、3、4代表四個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X-t圖線中,圖線1表示物體作曲線運動
B.X-t圖線中,t2時刻表示物體2開始反向運動
C.v-t圖線中,t3時刻表示物體3和物體4相遇
D.v-t圖線中,t4時刻表示4物體離出發點最遠
6. 物體 A從h高處自由下落,物體B從h/2高處自由下落,若想兩物體同時落地,則A從h高處靜止釋放后,間隔多長時間釋放B( )
A. B. C. D.
7.質量均為m的a、b兩木塊疊放在水平面上,如圖所示,a受到斜向上與水平面成θ角的力F作用,b受到斜向下與水平面成θ角等大的力F作用,兩力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此時兩木塊保持靜止,則( )
A.b對a的支持力小于mg
B.水平面對b的支持力大于2mg
C.a、b之間存在靜摩擦力
D.b與水平面之間存在靜摩擦力
8.如圖所示,物重10N,用OC繩懸掛在O點,OC繩能承受最大拉力為N,再用另一繩系OC繩的A點,BA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0N,現用水平力拉BA,為了使繩不斷,可以把OA繩拉到與豎直方向成多大角度( )
A. 300 B. 450 C. 530 D. 600
9.物塊A以某一速度v水平向右滑上順時針轉動的水平傳送帶上,在滑上傳送帶的瞬間,關于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A可能受到向左的滑動摩擦力
B.物塊A可能受到向右的滑動摩擦力
C.物塊A可能受到向右的靜摩擦力
D.物塊A可能受到向左的靜摩擦力
10. 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個擋板,截面為  圓的柱狀物體甲放在斜面上,半徑與甲半徑相等的光滑圓球乙被夾在甲
與擋板之間,沒有與斜面接觸而處于靜止狀態,
如圖所示。現對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使甲沿斜面方向極其緩慢地移動,直至甲與擋板
接觸為止。設乙對擋板的壓力F1,甲對斜面的壓力
為F2,在此過程中 ( )
A.F1緩慢增大,F2緩慢增大 B.F1緩慢增大,F2不變
C.F1緩慢減小,F2緩慢增大 D.F1緩慢減小,F2不變
11.一物體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時受到三個水平共點力F1、F2和F3作用, 其大小分別為: F1=42N、F2=28N、F3=20N,且F1的方向指向正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這三個力的合力不可能為零。
B.F1、F2兩個力的合力大小可能為20N。
C.若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則拆去F1后,合力變為42N,方向向南。
D.若這三個力的合力為零,則物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12.科技館中有一個展品,在較暗處有一個不斷均勻滴水的水龍頭,在一種特殊的燈光下,可以觀察到一個個下落的水滴,緩慢調節水滴下落時間間隔到適當情況,可以看到一種奇特現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圖中A、B、C、D四個位置不動,一般要出現這種現象,照明光源應該滿足(g=10m/ s2)( )
A. 普通光源即可
B. 間歇性光源,間歇時間0.14s
C. 間歇性光源,間歇時間0.2s
D. 間歇性光源,間歇時間1.4s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2分)
二 實驗題,本題共3小題,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案卷相應的橫線上或按題目要求作答。
13.(每空2分)下圖為接在50Hz低壓交流電源上的打點計時器在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打出的一條紙帶,圖中所示的是每打5個點所取的記數點,但第3個記數點沒有畫出.由圖數據可求得:該物體的加速度為 m/s2,第3個記數點與第2個記數點的距離約為 cm,打第2個記數點時該物體的速度為 m/s.(以上數據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4.(每空2分)用如下圖甲所示的裝置測定彈簧的勁度系數,被測彈簧一端固定于A點,另一端B用細繩繞過定滑輪掛鉤碼,旁邊豎直固定一最小刻度為1mm的刻度尺,當掛兩個鉤碼時,繩上一定點P對應刻度如圖乙中ab虛線所示,再增加一個鉤碼后,P點對應刻度如圖乙中cd虛線所示,已知每個鉤碼質量為50 g,重力加速度g=9.8 m/s2,則被測彈簧的勁度系數為________N/m.掛三個鉤碼時彈簧的形變量為________cm.
15.如下圖所示,某同學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時,
主要步驟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
B.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C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C.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下O點的位置,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D.按選好的標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合力F;
E.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繩套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記下細繩的方向,按同一標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F.比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們是否相同,得出結論.
上述步驟中:
(1)(2分)有重要遺漏內容的步驟的序號是________和________;
(2)(2分)遺漏的內容分別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2分)在作圖時,你認為圖甲、乙
中 是正確的。
三 計算題,本題共5小題,共46分。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的單位。
16.(8分)一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在第5s內的位移為10m,第6內位移為12m,求:
(1)質點在5s末的速度;
(2)質點的加速度;
(3)質點在10s內通過的位移。
17.(8分) 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粗糙斜面上,質量為m的物體受到與斜面成α的拉力F的作用,沿斜面向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求:(1)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力,(2)動摩擦因數為多大?


18.(8分)如圖所示,一根水平的粗糙直橫桿上套有兩個質量均為m的鐵環,兩鐵環上系著兩根等長的細線,共同栓住一質量為M=2m的小球,若細線與水平橫桿的夾角為θ時,兩鐵環與小球均處于靜止狀態,求:(1)水平橫桿對其中一鐵環的彈力為多少?(2)水平橫桿對其中一鐵環的摩擦力為多少?
19.(10分)經檢測汽車A的制動性能:以標準速度40m/s在平直公路上行使時,制動后20s停下來。現汽車A在平直公路上以40m/s的速度行使發現前方110m處有一貨車B以20m/s的速度同向勻速行使,A司機立即制動,求:(1)A、B兩車是否發生撞車事故?(2)若不能,求兩車的最小距離?若能,求經過多少時間兩車相撞?
20.(12分)如圖所示,跨過定滑輪的輕繩兩端分別系著物體A和B,物體A放在傾角為θ為370的斜面上。已知物體A的質量為5kg,物體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滑輪的摩擦不計,要使物體A靜止在斜面上,求物體B的質量的取值范圍。( 最大靜摩擦等于滑動摩擦力,sin370=,cos370=)
成都鐵中2012—2013學年(上)高2015級期中測試題
物理答案
一.選擇題(48分)
二.實驗題(共16分)
19. (10分)解(1)汽車A剎車加速度大小a=
設經過t時間A的速度減到與B的速度相等
t=
t時間內A,B位移分別為
X=t=300m
X=Vt=200m
X+110> X
故A ,B兩車不會相撞,
(2)當兩車速度相等時距離最近,最小距離為:
X= X+110- X=10m.


(滿分9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第I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50小題,每小題1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涂在機讀卡相應的地方。)
若以圖甲代表與生命系統相關概念的范圍,其中正確的是
供選項
a
b
c
A
生物大分子
細胞
組織
B
個體
種群
群落
C
生態系統
群落
種群
D
組織
系統
器官
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來的
B、建立者主要是施萊登和施旺
C、它揭示了動植物細胞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D、是多位科學家在探索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而建立的
小麥中含量豐富的多糖是
A.糖原和纖維素 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纖維素    D.蔗糖和麥芽糖
下列哪項不是細胞膜的重要功能
A.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B.與細胞的物質交換關系密切
C.與細胞的遺傳有重要關系 D.與細胞識別、信息傳遞等有密切關系
5.在玉米細胞中,存在于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是
A.核苷酸 B.DNA C.RNA D.核糖
6. 血液中運輸氧的化合物含有的元素是
A. C、H、O、N、Fe B. C、H、O、Ca、Fe
C. C、H、O、B、Ca、Fe D. C、H、O、N、Ca、Fe
7.藍藻和小麥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其細胞中都有的結構是
A.核糖體 B.核膜 C.線粒體 D.葉綠體
8.下列關于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A.缺鐵性貧血是因為體內缺乏鐵,血紅蛋白合成減少?
B.Mg2+是葉綠素的成分之一,缺Mg2+會影響光合作用?
C.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數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哺乳動物血液中鈣含量太低就會出現抽搐癥狀
9.要去除植物細胞的細胞壁,最好選用
A.蛋白酶 B.脂肪酶 C.淀粉酶 D.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10.分泌蛋白的轉運過程中與囊泡形成直接相關的細胞器是
①細胞膜 ②線粒體 ③內質網 ④細胞核 ⑤高爾基體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③④
11.觀察黑藻葉中葉綠體的實驗時,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A.制作臨時裝片時,先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綠染液
B.先在低倍鏡下找到細胞,移至視野中央,再用高倍鏡觀察
C.隨時保持臨時裝片中有水狀態
D.若視野比較暗,可調節反光鏡和增大光圈
12.人體內的胰島素和性激素的化學成分主要是
A.都是蛋白質 B.前者是蛋白質,后者是固醇
C.都是固醇 D.前者是固醇,后者是蛋白質
13. 有些元素在生物體內含量雖然很少,卻是維持生物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這可通過下面哪一實例得到證實
A.缺Mg時葉片變黃 B.缺P會影響ATP的合成
C.油菜缺B時只開花不結果 D.動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會抽搐
14. 同位素示蹤技術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手段,如果僅要求標記生物細胞中的核酸,而不標記蛋白質,應標記的同位素是
A.14C B.3H C.32P D.35S
15.下列有關水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①參與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的水為自由水
②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離不開水
③水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之一
④人體細胞內水的存在形式為結合水和自由水
⑤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與新陳代謝的強弱關系不大
⑥不同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6.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中所用試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時,需將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勻后使用
B.用吡羅紅染料處理細胞可以觀察到DNA在細胞中的分布
C.用蘇丹IV鑒定含油多的細胞,顯微鏡下可見染成紅色的顆粒
D.用于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
17. 下列圖中有關動植物糖類、脂質的種類與關系正確的是
18.水華和赤潮分別是淡水水域和海水水域長期被污染,使水富營養化而產生的,都會給水產養殖業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下列生物中與產生這種現象關系密切的是
A.藍藻類 B.苔蘚類 C.草履蟲 D.細菌類
19.下列關于細菌的描述正確的是
A.能引發疾病,但沒有細胞結構
B.能引發傳染病,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生存
C.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是DNA
D.細菌中有線粒體、核糖體和內質網等細胞器
20. 某患者得了脂肪肝(即肝細胞中有過多的脂肪),那么肝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脂肪 B .蛋白質 C .水 D .無機鹽
21.飛翔鳥類胸肌細胞比不飛翔鳥類胸肌細胞中數量顯著增多的細胞器是
A.核糖體  B.線粒體   C.內質網   D.高爾基體
22.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是
A. B.
C. D.
23.某蛋白質由n條肽鏈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質量為a,該蛋白質所含的氨基酸有b/3個,則該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
A. B. C. D.
24. 丙氨酸的R基為—CH3,谷氨酸的R基為—CH2—CH2—COOH,它們縮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的原子比例為
A.7∶16∶6 B.7∶14∶5 C.8∶12∶5 D.8∶14∶5
25. 在生物體內,作為生命活動的承擔者、遺傳信息的攜帶者、膜結構含量最多的成分,依次分別為
A.糖類、脂類、核酸 B.蛋白質、磷脂、核酸
C.蛋白質、糖類、核酸 D.蛋白質、核酸、脂質26. 現有氨基酸701個,其中氨基總數為711個,羧基總數為709個,則由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蛋白質共有肽鍵、氨基和羧基的數目依次為
A.698、2和2 B.698、11和9 C.699、1和1 D.699、12和10
27. 下列關于核酸知識的表示正確的是
A.
B.
C .
D .
28.馬歇爾和沃倫因對引起胃潰瘍的幽門螺桿菌的開創性研究成果,獲得了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請問幽門螺桿菌與藍藻的共同特點是
A.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B.不具核膜,但有核糖體、高爾基體等多種細胞器
C.遺傳物質主要在擬核區  D.細胞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完全相同
29.細胞質一般呈環形流動。在用顯微鏡觀察黑藻細胞時,視野中一葉綠體位于液泡右下方,細胞質環流方向為逆時針,如圖所示,實際上葉綠體的位置和細胞質環流的方向分別為
A.葉綠體位于液泡右下方、環流方向為逆時針
B.葉綠體位于液泡左上方、環流方向為逆時針
C.葉綠體位于液泡右上方、環流方向為順時針
D.葉綠體位于液泡左下方、環流方向為順時針
30.如圖所示的四個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藍藻,其中陰影部分表示它們都具有的某種物質或結構。下列物質或結構不可能出現在陰影部分中的是
A.RNA B.染色體
C.DNA D.核糖體
31.下列物質中,在核糖體內合成的是
①性激素 ②抗體 ③淀粉 ④淀粉酶 ⑤纖維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32. 根據右邊的概念圖可知,敘述正確的是
A. A表示的堿基有5種
B. D表示脫氧核苷酸
C. D表示的結構有8種
D. B表示的是核糖
33. 禽流感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其遺傳物質是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組成物質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徹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產物主要有
A.堿基、脫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B.堿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C.堿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 D.堿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34.下列核苷酸不可能屬于DNA初步水解產物的是

35.下圖表示細胞中的5類有機化合物的關系,每個橢圓形代表一種有機物,下列列出這5種化合物名稱中最合理的一組是
A.①—⑤:維生素、脂質、酶、蛋白質、激素
B.①—⑤:維生素、脂質、激素、蛋白質、酶
C.①—⑤:酶、蛋白質、激素、脂質、維生素
D.①—⑤:激素、脂質、維生素、蛋白質、酶
36.纖維素、纖維素酶、指導纖維素酶合成的基因(DNA)的基本組成單位依次是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脫氧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脫氧核苷酸 D.淀粉、蛋白質和DNA
37. 下列哪組糖類物質能與①—③中的敘述依次對應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類
②存在于噬菌體中而不存在于煙草花葉病毒中的糖類
③存在于動物細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細胞中的多糖
A.核糖、葡萄糖、乳糖 B.脫氧核糖、核糖、乳糖
C.核糖、脫氧核糖、糖原 D.脫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38. 細胞的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構成細胞的化合物,下列有關這些化合物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生命活動都是由蛋白質調節的 B.干種子因缺乏自由水未能萌發
C.脂肪是植物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   D.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39. 當植物由代謝旺盛的生長期轉入休眠期時,體內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通常會
A.升高 B.下降 C.無變化 D.產生波動
40. 白菜根的分生區細胞的能量轉換場所是
A.核糖體 B.線粒體 C.葉綠體 D.葉綠體和線粒體
41. 在人體口腔上皮細胞中由A、C、T 、U參與構成的核苷酸的種類有
A.4種 B.5種 C.6種 D.8種
42. 用35S標記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來培養哺乳動物的乳腺細胞,測得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上放射性強度的變化曲線(甲圖)以及在此過程中高爾基體、內質網、細胞膜膜面積的變化曲線(乙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甲圖中的a、b、c三條曲線所指代的細胞器分別是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
B.與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密切相關的具膜細胞器是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C.乙圖中d、e、f三條曲線所指代的膜結構分別是細胞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
D.35S在細胞各個結構間移動的先后順序是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
43.兩種細胞分別擁有下列特征:
從表中給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I是原核生物,可能是藍藻
B.細胞II是真核細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細胞
C.兩種細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都在相同的結構中
D.細胞II在化石記錄中出現的時間比細胞I要晚
44.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質,在奶牛的乳腺細胞中,與上述物質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關系的細胞器是
A.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細胞膜 B.內質網、核糖體、葉綠體、高爾基體
C.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線粒體 D.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中心體
45.某蛋白質由m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該蛋白質至少有氧原子的個數是
A.n-m B.n-2m C.n+m D.n+2m
46. 水稻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中共有的細胞器是
A.葉綠體、線粒體和中心體 B.葉綠體、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C.線粒體、內質網和中心體 D.線粒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47.下表是關于物質檢測的內容,其中正確的是
選項
待檢測的物質
使用試劑
呈現顏色
A
蘋果中的還原糖
蘇丹Ⅲ染液
橘黃
B
馬鈴薯中的淀粉
雙縮脲試劑
紫色
C
DNA
健那綠染液
藍綠色
D
RNA
吡羅紅
紅色
48.下列有關生物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膜的組成成分可以從內質網膜轉移到高爾基體膜,再轉移到細胞膜
B.各種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相似
C.生物膜是對生物體內所有膜結構的統稱
D.生物膜既各司其職,又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細胞的生理功能
49.人體細胞因某種原因改變了磷脂分子的排列,下列受到影響的細胞結構是
①細胞膜 ②線粒體 ③核糖體④中心體 ⑤高爾基體⑥內質網 ⑦液泡 ⑧葉綠體 ⑨溶酶體
A.①②⑤⑥⑦⑧⑨ B. ①②⑤⑥⑨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③④⑤⑥⑨
50. 下面是幾種細胞器的結構模式圖。其中被稱為有機物合成“車間”的是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40分)
51.(15分)請回答以下有關細胞內化合物相關問題:
(1)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分子,它含有2條多肽鏈,A鏈含有21個氨基酸,B鏈含有30個氨基酸,兩條鏈之間通過2個二硫鍵(一個二硫鍵是由2個—SH連接而成的)連接,在A鏈上也形成一個二硫鍵。如圖為結晶牛胰島素的平面結構示意圖,請據此回答:
①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可表示為 。
②該分子中的51個氨基酸先在胰腺細胞的 (細胞器)上經過 方式形成兩條肽鏈,這兩條肽鏈通過一定的化學鍵相互連接在一起 (如圖中的 ) ,最后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胰島素分子.
③胰島素分子中含有肽鍵 個,理論上分析,該胰島素分子至少有 個氨基。
④這51個氨基酸形成胰島素后,相對分子質量比原來減少了 。
(2)農民在儲存玉米種前,將剛收獲的玉米種子攤在水泥地面上暴曬一段時間后,才收進糧倉存放。如果暴曬的時間不夠長,在糧倉中堆存時玉米會產熱以至霉爛。根據科學研究,玉米的產熱與種子消耗氧氣量成正比。播種玉米時,農民又將玉米種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種子產熱速度也越來越快,種子逐漸變“甜”了,幾天后,種子開始發芽,這時玉米種子內的含水量達到峰值。請根據以上事實及所學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農民曬種時玉米種子失去的是以 的形式存在于細胞中的水。
②隨著浸種時間延長,麥種變甜了,這種甜味物質是 ,可采用已學過的 試劑進行鑒定,它是由種子中的 (物質)吸收水進行水解后生成的。
(3)有一種“十五肽”的分子式為CxHyNzOdSe(z>15,d>16)。已知其徹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幾種氨基酸:
①1個該十五肽分子水解時需要的水分子數是 個。
②1分子該十五肽徹底水解后可產生 個半胱氨酸和 個天冬氨酸。
③假設組成生物體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其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0,則該十五肽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
52.(10分)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中填序號, 上填名稱):
(1)上圖中,屬于植物細胞的是 (填圖中的字母),其主要依據是其有 、
和 ,無 。
(2)圖A中③的功能是對來自[ ] 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
(3)圖A中,含有DNA的細胞器是[ ] ,它是細胞進行 的主要場所。
(4)若某細胞同時含有AB兩圖中各種細胞結構,則為 細胞;細胞內有雙層膜的結構但又不屬于細胞器的是 。
53.(8分)右下圖表示某動物的一分泌細胞。向細胞內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標記的亮氨酸,一段時間后,在細胞外檢測到含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質。請回答下列問題:(在[ ]內填寫圖中序號,在空格上寫出該結構的名稱,每組[ ]及對應橫線都正確得1分,共8分。)
(1)最初的時間里被3H標記的亮氨酸會出現在[ ] 中。此后放射性物質依次出現在[ ]→[ ] →[ ] → [ ]。
(2)與分泌蛋白的加工有關的細胞器是[ ] 和[ ] 。
(3)[2]的作用是 。
54.(7分)為獲得純凈的細胞膜用于研究其結構和功能,請完成下列實驗設計和分析有關問題。
(1)應選取哺乳動物的 作為實驗材料,理由是

(2)將選取的材料放入 中,一段時間后細胞將破裂。
(3)經過(2)的實驗步驟后,可用 方法獲得純凈的細胞膜。
(4)通過有關方法,測得多種膜的化學成分,如下表:
物質種類膜的類別
蛋白質(%)
脂質(%)主要是磷脂
糖類(%)
變形蟲的細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細胞膜
44
52
4
人紅細胞膜
49
43
8
線粒體內膜
76
24
0
菠菜葉綠體片層膜
70
30
0
①該表不能說明( )
A.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質
B.膜中的脂質和蛋白質含量的變化與膜的功能有關
C.膜的功能越簡單,所含蛋白質的數量越少
D.膜的功能越復雜,所含糖類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②依據表中數據,談談細胞膜和細胞器在化學成分上的異同:
①共同點:
②區別:
成都鐵中2012—2013學年(上)高2015級期中考試檢測試題答案
生物
(滿分9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第I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
51.(15分)
(1)①
② 核糖體 脫水縮合 二硫鍵(或—S—S—) ③ 49 2 ④ 888
(2)① 自由水 ② 麥芽糖 斐林 淀粉
(3)① 14 ② e (d-16)/2 ③ 1548


第I卷(共12分)
注意:請將所有選擇題的答案填涂到機讀卡的相應位置(題號相對應),答在試卷上不給分。
一、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奇葩(bā) 遏止(è) 似的(sì) 越俎代庖(zǔ)
B.長篙 (gāo) 漫溯(shuò) 木訥 (nè) 稍安毋躁(wù)
C. 覬覦(jì) 玉玦(jué) 箴言(zhēn) 數見不鮮(shuò)
D.箕踞 (qí) 不屑(xiè) 創傷(chuàng) 巋然不動(kuī)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斑瀾 萬戶侯 一文不名 莫不關心
B.扭怩 竟自由 蕭瑟秋風 嗷嗷待哺
C.磅礴 歲月稠 蒼茫大地 耳熟能詳
D.慈詳 悵寥闊 白浪滔天 振振有詞
3. 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在上海召開的全球華人物理學家大會,組織者數典忘祖,拒絕使用漢語,從論文匯編到演講、提問,乃至會場門口的指南,全是英文。
B. 圖窮匕見,這個一向以友好鄰邦來標榜的霸權主義者,終于撕去了“友誼”的面紗,赤裸裸地進行軍事交涉了。
C. 他的這番所謂的贊賞無異于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看似濃情蜜意實則是對我進行諷刺與攻擊。
D. 出游之前,老師告誡學生們說:“我們這次出游一定要注意保護環境,要做到秋毫無犯。”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讀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讀者就會被這詩一般的語言所感染,使讀者感到余味無窮,不忍釋手。
B.面對防不勝防的餐桌污染問題,眾多人大代表呼吁有關部門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數,讓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C.我們的報刊、雜志、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杜絕用字不規范現象,增強使用語言文字的規范意識。
D.近年來,我國加快了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和規模,高校將進一步擴大招生,并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大學和學科。
第Ⅱ卷(共138分)
注意:請將所有選擇題的答案填涂到機讀卡的相應位置(題號相對應),答在試卷上不給分。
二、語言運用與表達(25分)
5.(3分)把下列句子組成意思完整、前后銜接、語序恰當的一段話。(只填序號)
①這種色彩風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與北方的自然環境有關。
②房屋的主體部分,也即可以經常照到陽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別是用朱紅色;
③因為在平坦廣闊的華北平原地區,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單調的。
④北方的建筑很善于運用色彩的對比與調和,往往具有鮮明活潑的特點。
⑤房檐下的陰影部分,則用藍綠相配的冷色。
⑥在那樣的自然環境中,這種色彩就使建筑物變得活潑,富有生趣。
⑦這樣就更強調了陽光的溫暖和陰影的陰涼,形成一種悅目的對比。

答: 。
6、(7分)梳理探究
①(5分)根據漢字的構字方法,“月”屬于象形字,“車”屬于 字,“步”屬于 字,“本”屬于 字。 造字法的構字能力很強,因此這種字在漢字中所占比例最大,請你舉出一個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字 。
②(2分)余光中先生說: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美麗的中文不老。漢字的構成能詮釋含義,激發聯想。請仿照示例,任選一個,拆拼漢字,并用有文采的語言描述它,至少用一種修辭方法。(3分)
例:墨:大地滋養出一個黑色的精靈,在古樸的宣紙上翩翩起舞。
鴻:江邊盤旋的那只孤獨的鳥啊,每一聲哀鳴都在訴說游子的心曲。
(1)塵:
(2)舒:
7、默寫 ( 10分,每空1分)
①恰同學少年, ; , 。
《沁園春 長沙》
②芭蕉不展丁香結, 。《代贈(唐·李商隱)》
③ ,不仁;失其所與, ;《燭之武退秦師》
④又前而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壯士一去兮不復還!”______________ , ,發盡上指冠。 (《荊軻刺秦王》)
⑤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徐志摩《再別康橋》)
8、名著導讀(5分)(每空1分)填寫以下空白。(人名、地名以教材為準)
①連我這外行的眼睛也看出,那條破船就要裂開了。我看見它在中間裂開,桅上惟一的人的性命系于一發了。他依然緊抱住船桅。他頭上戴有一頂奇特的紅便帽——不像水手的便帽,卻有比較鮮艷的顏色;因為分隔生死的幾條下陷的板子轉動了,漏水了,他那預告死亡的喪鐘響了,我們大家都見他搖擺那頂便帽。我當時看見他那樣做,我覺得我就要精神錯亂了,因為他的動作使我記起一個過去的親愛的朋友。
②后面是屏息的寂靜,前面是那暴風,等到有一個大退浪時他回顧了一下那些握著緊系他的身體的繩子的人們,隨著浪頭沖進去,立即與海水搏斗起來,與高山一同騰起,與深谷一同下降,消失在泡沫下面;終于又被拉到岸上來。他們趕快把繩子收進來。他受了傷。我從我站的地方看見他臉上有血;但是他絕沒想到這一點。他似乎匆匆忙忙地教他們把他放松一點——也許這是我從他的胳臂的動作上推測出來的——然后像先前一樣出發了。
③這時他向破船前進,時而隨高山上騰,時而隨深谷下降,時而沒入起伏的泡沫,時而浮向岸的方向,時而浮向船的方向。他艱苦地勇敢地掙扎,距離算不了什么,但是海和風的力量使得那掙扎可怕。他終于挨近那條破船。他離得那么近,再向前邁進一步,他就可以抱住它了。就在這時,一股綠色的高山一般的海水,由船的那一面移向岸上,他似乎一下子跳了進去,船也不見了。
《大衛 科波菲爾》
這幾段文字描寫的是那場發生在 (地名)的那場船難,這是全書的 部分。第①段的“他”是 ,第②③段的“他”
是 。作者用詩一般優美的語言寫出的驚險片斷,使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漁民形象,他外表 ,沒有受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領略到了他那高尚的靈魂和那顆金子般的心。
三、閱讀與鑒賞(53分)
(一)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 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注:此詩寫于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之時。
9、這首詩寫了___________這一中國傳統節日,從本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詞語可以看出。(3分)
10、“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問題。(22分)
(一)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二)
?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秦之遇將軍 遇:對待
B.皆為戮沒 沒:沒收
C.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當:抵擋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背叛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常痛于骨髓 燕王拜送于庭
B.樊於期乃前曰 乃欲以生劫之
C.且為之奈何 且貳于楚也
D.不如因善遇之 因擊沛公于坐
13.下列句子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大王來何操
A.沛公安在 B.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C.是寡人之過也 D.孰與君少長
14、下列對文章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鴻門宴是項羽和劉邦在滅秦后長年斗爭的開端,一開始從劉邦和項羽的兵力對比,可以看出項羽占有絕對優勢,戰爭的主動權在項羽手中。故事的開端是曹無傷告密。
B.劉邦本來是一個貪財好色之人,但是攻進咸陽之后,卻“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想收買人心而爭奪天下。
C.劉邦面對張良傳來的項伯密報,一時間顯得手足無措,但面對項伯時所表現出的一系列言行舉止我們又可見到劉邦很有心計,善于隨機應變的一面。
D.劉邦借項伯的嘴向項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將軍至”,“不敢倍德”,可見劉邦對項羽由衷地尊敬。來到鴻門宴后的一番道歉之詞更可以看出他對項羽非常恭順、虔誠。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顧計不知所出耳!(2分)

②燕國見陵之恥除矣。(3分)

③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5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7題。(8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7題。(12分)
北平在我看來非常浪費,我是向朋友借錢去北平的,所以一到就得找事。那時,湖南師范學校的倫理教員楊楊昌濟在北京大學做教授。我就去求他幫助我找事。他將我介紹給北大的圖書館長,這人就是李大釗,后來變成中國共產黨的創立人,結果被張作霖殺害。李大釗給我工作做,叫我做圖書館佐理員,薪俸是每月8塊大洋。
  我的職位如此之低,以致人們都不屑和我來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記來館讀報的人名,不過這般人大半都不把我放在眼里。這許多人名之中,我認為有幾個新文化運動著名的領袖,是我十分敬仰的人想和他們討論關于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過他們都是極忙的人,沒有時間來傾聽一個南邊口音的圖書館佐理員所講的話。
  但是,我并不因此而喪氣,我仍然參加哲學研究會和新聞學研究會,想借此能聽大學里的課程。在我服務北大時,所遇到的人中,有兩個現在是南京高級的官吏,一個是中國蘇維埃政府的副主席,還有個加入共產黨隨后又成了所謂“第三黨”的黨員,再有一個則后來加入加利福尼亞的“三K黨"。在這里我也遇到了楊開慧,而且發生戀愛,后來結了婚,她是我的好友楊教授的女兒。
  我對政治的興趣繼續增高,同時我的頭腦愈來愈激進。至于所以會如此的背景,則上面已經講過了。不過,當時我還彷徨,還在“找出路”。我讀了幾本無政府主義的小冊子,很受影響。我和一個常來看我的北大學生時時討論無政府主義和它在中國的可能性。
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個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個人合住一個小房間。我們全體擠在炕上,連呼吸的地方都沒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預先警告身旁的人。不過,在公園和故宮的宮址,我看到了北國的早春;在堅冰還蓋著北海的時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北京的樹木引起了我無窮的欣賞。我看到北海的垂柳,枝頭懸掛著晶瑩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詩人岑參詠雪后披上冬裝的樹木的詩句:“千樹萬樹梨花開。”北平數不盡的樹木引起了我的驚嘆和贊美。  
    (《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16. 這幾段寫毛澤東在北平經歷的文字主要敘寫了與毛澤東有關的哪幾件事(6分)
答:


17. 寫出文中劃線語句的作用。(2分)
在公園和故宮的宮址,我看到了北國的早春;在堅冰還蓋著北海的時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北京的樹木引起了我無窮的欣賞。
答:

(四)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1題。(18分)
永恒的托爾斯泰
①曾經讓我激動的小說可真不少,其中當然有托爾斯泰的《復活》和《安娜·卡列寧娜》。而后來,我怎么就那么強烈地喜歡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豐腴的蘊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數他最有魅力。還有總是穿了破衣服拍照的福克納,還有魯爾弗,還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在圖書館里吸了一輩子灰塵的博爾赫斯……托爾斯泰怎么競顯得模糊了?曾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來卻“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現在又終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仔細想想,大師是誰,海明威還是福克納?川端還是谷崎潤一郎?心里忽然明白過來,真正的大師應該是托爾斯泰,那個長著大胡子身穿布衣經常和農民一起耙草的偉大的托爾斯泰。
②現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馬爾克斯,怎么著都覺得散碎了點,思想讓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賞的往往只是語言、細節和敘述手法。現代文學展示著現代的人生?如果說文學僅僅是對人生或社會的展示,那怎么能讓人心悅誠服?畢竟,文學不只是展示。僅此一點,海明威怎么能和托爾斯泰比?有人說,托爾斯泰是一面“鏡子”,托爾斯泰怎么能僅僅被說成是一面“鏡子”?
③是什么讓我們覺得托爾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筆下的人物總是彌漫著濃濃的懺悔之情,不是白種人或是黑種人或是黃種人的懺悔,而是人類的懺悔?為什么他的小說能讓人聽到深深的嘆息,感覺到對人類靈魂的無情鞭撻?難道這一切不是基于對人的深深的愛?塔吉雅娜·托爾斯泰這樣回憶她的父親:“有一次在雅斯納亞。波良納那里,父親忽然心血來潮,要大家說出人生的三個愿望。父親想出了兩個——愛一切人,被一切人愛。”現代派作家少的是愛,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學畢竟不是技巧的展示會、語言的雜耍或敘事的雜技。
④讀托爾斯泰,常常讓人想到宗教。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誕,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凈化人類的靈魂。這話太古老了,但托爾斯泰最動人之處正在于此。閱讀托爾斯泰,你會覺得自己的靈魂是那么不干凈,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凈化,像是跳進清流洗了一次澡。據說田園牧歌是虛幻的,但難道許多現代派作品中的浮躁、失落、異化和頹唐能成為人類的精神營養?
⑤我們有時會覺得托爾斯泰太像一位“教主”。然而他的勸諭總是通過“真正的小說”來實現的。小說就是小說,小說不是哲學,小說是入裕而不是說教。和托爾斯泰比較一下,薩特的小說是不是太“非小說化”了?托翁總是不動聲色地通過人物達到他的目的。真理從來都是淺近的,就像太陽,懸在你的頭上,就那么一個圓,帶給你光和熱。讀《復活》或《安娜·卡列寧娜》,你感覺到的是手法?語言?結構?全不是。這一切那么完美地綜合著,任何一面都不特別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求突出人物來傳達作家所要傳達的“教諭”。這才是大師,自然、大方、有力。在托翁面前,現代許多“實驗性小說”是不是太喜歡花樣百出,因而大有些小氣?
⑥文學上“尋根”的說法往往顯得可笑。我們的許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樹,站在大地上卻喋喋不休:“我們的根在哪里?”而暮年的托爾斯泰還是對來訪的朋友說起他正在寫一本書:“我的余生不長了,然而生存一刻就要工作一刻,我正在寫有關政府和人民關系的書。”散步的時候,托翁常常會突然停下來,“一位老農,剛磨完了一把鐮刀。托爾斯泰伯爵和他說了幾句話,丟下手杖,一下子奪過鐮刀,麻利地割著草以試一試刀刃”。“我們遇見兩位香客打扮的老頭,背著旅行袋,拄著拐杖,腳上纏著布片,快步走過。托爾斯泰叫住他們,說了一會兒話,又從懷里掏出錢包,給了他們一些錢”。真不知道托爾斯泰和兩個老頭說了些什么,想必不是“今天天氣哈哈哈”。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遠離人民。
⑦閱讀托爾斯泰的小說、日記和關于他的回憶錄,一次次地讓人感動。我想,面對托爾斯泰的著作你就會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師,知道托爾斯泰與某些“大師級”作家分量的不同。
18.根據文意,分別解釋文章第一段與第六段中劃線句子的含義。(4分)
答:①


19.從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方面歸納作者否定海明威等現代派作家是文學大師的理由。(4分)
答:①內容上,現代派作家的作品

②形式上,現代派作家的做品
20.作者認為托爾斯泰是“真正的大師”,理由是什么?請你寫出三點(6分)
答:①


21.文章既評述了托爾斯泰,又點評了現代派作家。這是—種什么表現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周杰倫在《菊花臺》中唱道:“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慘白的月彎彎勾住過往,夜太漫長凝結成了霜,是誰在閣樓上冰冷地絕望……”這是包含憂傷的淚光。
張韶涵在《你的淚光》中唱道:“我應該是帶著愛的希望,快樂的為你飛翔,不想再將傷心綁在身上,回應著你的淚光,我有個愿望,只想快樂不想悲傷,眼淚我會擦干,只留幸福在我臉上……”這是追求陽光般溫暖快樂的淚光。
淚光中折射著行為的價值,淚光中蘊涵著人們對生活的種種體會。不同境遇的人看到他人的淚光體會各不相同。而對淚光蘊涵的意義的理解,則是人與人溝通理解的一種重要方式。
請以“你的淚光”為標題寫一篇記敘文。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成都鐵中2012-2013學年度(上)高2015級半期檢測試題
語 文
答案
一、選擇題(12分)
6(7分)梳理探究
①(5分)象形、會意、指事、形聲。洲等形聲字(每空一分)
②(2分)答案示例(1)塵: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的塵埃,在純潔的心靈上涂抹著灰色的色調 。
輕飄飄飛著的小土粒。人類啊,我本不是災害,應該好好思考產生我的原因了。
(2)舒:舍棄不該占有的東西,給予自己應有的奉獻,你的內心就會得到像甘泉滋潤般的舒暢。
舍我其誰?偉大作家的豪言壯語。
7、(10分)①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②同向春風各自愁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知;④風蕭蕭兮易水寒 復為慷慨羽聲 士皆瞋目
⑤那榆陰下的一潭。
8、(5分)亞摩斯海濱 高潮 史蒂爾福斯 海姆 {笨拙、羞怯,木訥、憨厚等任何一個或相似的詞語。(姓名地名以課本為準)
三、閱讀與鑒賞(53分)
(一)9、(3分)重陽節(1分),“九日”、“登高”、“飲酒”、“菊”(寫出其中兩點各1分)
10、(3分)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寄托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3分)
(二)(12分)11——14 CDAD
20.(6分) ①托爾斯泰的作品基于對人的深深的愛。
②托爾斯泰的作品能夠凈化人的心靈。
③托爾斯泰的作品總是以突出人物來傳達主題思想。
④托爾斯泰始終不忘與人民的聯系
(學生答到三點即可)
21.(4分)對比(答“比較”或“反襯”也對,1分),表達了作者的文學追求,(1分)使文章內容更鮮明突出,(1分)從而說明托爾斯泰才是真正的文學大師。(1分)
22、作文參見高考評分標準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I卷選擇題和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2.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規定的位置上。3. 選擇題務必用2B鉛筆將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題卡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4. ?非選擇題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圍;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否則,答案無效。
第Ⅰ卷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2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if she buys two skirts?
A. $18. B. $19 C. $ 20
2.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iscuss?
A. A report. B. A computer. C. A report on computer.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child. B. A room. C. A present.
4.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Waitress and guest. B. Salesgirl and customer. C. Hostess and guest.
5. Where was the woman born?
A. In Australia. B. In the United States. C. In Britain.
第二節 (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聽下面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8題.
6. What kind of colour TV was the man going to buy?
A. A small one. B. A big one. C. A cheap one.
7. What’s the woman’s opinion about buying a color TV set?
A. The man should buy a small one.
B. The man should buy a big one.
C. The man should buy a cheap one.
8. Why does the woman give the man such a suggestion?
A. Because that would be a waste of money.
B. Because he might have to change it in a few years’ time.
C. Because his sitting room isn’t very big.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第11題.
9. Why did the girl borrow some money from her father?
A. To see a film. B. To watch a play. C. To go to a concert.
10. How much money did the girl need?
A. Eighteen dollars. B. Thirty-six dollars. C. Fifty-four dollars.
11. How many children want to go ?
A. One. B. Two. C. Three.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第14題.
12. What was the science class debate about?
A. Medical research. B. How to spend money. C. Space exploration.
13.What does the girl believe?
A. We should not explore space.
B. We should spend the money on other things.
C. We should explore space.
14. What does the girl say might be possible in the future?
A. Medical discoveries. B. More research. C. Visiting the moon.
15.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ustomer and waitress. B. Friends C. Boss and secretary.
第三節:聽錄音,填寫單詞或短語,短文讀兩遍。(共5小題,每題一分,共5分)
Mary and Peter were having a picnic with some friends near a river when Mary shouted, “look! That’s a spaceship up there and it’s going to land here.”
Frightened by the strange spaceship, all the young people got into their cars and 16 as quickly as possible 17 Peter and Mary. They were more curious than frightened. They watched the spaceship land and saw a door open, but nobody came out, so they went to look into it. In the center of the floor, there was a lot of food. Peter 18 Mary into the spaceship and didn’t hear the door close behind him. The temperature fell in no time and very soon the two young people didn’t know anything.
When they came to, they were 19 to see that they were back by the river again. The spaceship had gone. Their car was nearby.
“What happened?” asked the Mary.
Peter scratched(抓)his head, saying slowly, “Don’t ask me. Perhaps we had a dream. Come on, it’s time to go home.”
After driving about fifty meters, they found a thick wall made of something like glass stood in their way.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all, a few strange aliens(外星人)were 20 the wall and reading a notice which,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said: “New comers at the zoo: a pair of earth villagers in their field with their house on wheels.”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請把16--20的單詞、詞組寫在后面的答題卡上。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注:涂機讀卡時,單選題是從21題開始填涂。
21. Susan's birthday party was ________success. We sang and danced until it came to ________ end at ten.
A.a;the B.a;an C./;an D.the;the
22. This book is said to be a special one,which ________many events that cannot be found in other history books.
A.writes B.covers C.prints D.reads
23. It is reported that twofifths of the highway ________ so far.
A.has been completed B.was completed
C.have been completed D.has completed
24. I must remember ______ John that the garden needs ______.
A. reminding; watering B. to remind; watering
C. reminding; to water D. to remind; to water
25. That hall is________ this one. Let's go to ________ one.
A.three times the size of;a big B.three times as big as; the bigger
C.three times bigger than;a big D.three times as bigger as;the bigger
26. They have ________ signs in some places to remind the visitors not to step on the grass.
A.put on B.put up C.put down D.put out
27. Jane ran to the hospital______ she heard the bad news.
A.in a moment B.the moment C.at the moment D.for the moment
28. We live in an age ________many things are done on computer.
A.which B.that C.whose D.when
29. _______winter ______on, it’s time that you ______ warm clothes.
A. With; to come; buy B .With; coming; bought
C. As; coming; to buy D. As; to come; bought
30. —The cake is delicious.
—Well, at least it is ________ the one I baked last week.
A.as bad as B.no worse than
C.no better than D.not better than
31. “The interest ________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by both sides .” declared the judge. A. may B. should C. must D. shall
32. As is reported, it is 100 years ________ Qinghua University was founded.
A.when B.before C.after D.since
33. Andy and Ruby were the last to reach the top of Mount Tai, _______and short of breath.
A.to be tired B.tired C.tiring D.being tired
34. Have you heard your friend ________?
A. later B. late C. lately D. latest
35. —Yesterday we learnt the fifth, ________?
—I'm sorry, Mr. Li. I don't understand everything.
A.didn't you B.have you got it
C.do you think so D.how about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請認真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Several years ago, while attending a communication course(課程), I experienced a most unusual process. The instructor asked us to list(列清單)___36___ in our past that we felt ___37___ of, regretted, or incomplete about and read our lists aloud.
This seemed like a very private(私下的) process, ___38___ there’s always some brave person in the crowd ___39___ will volunteer. The instructor then ___40___ that we find ways to ___41___people, or take some action to right any wrong doings. I was seriously wondering ___42___ this could ever make my communication better. Then the man next to me raised his hand and volunteered this story: “Making my ___43___, I remembered an incident from high school. I grew up in a small town. There was a Sheriff ___44___ of us kids liked. One night, my two classmates and I ___45___ to play a trick(惡作劇)on him.
After drinking a few beers, we climbed the tall water tank in the middle of the town, and wrote on the tank in bright red paint: Sheriff Brown is a s.o.b(畜生). The next day, almost the whole town saw our glorious ___46___. Within two hours, Sheriff Brown had us in his office. My friends told the truth but I lied. No one ___47___ found out.”
“Nearly 20 years later, Sheriff Brown’s name___48___ on my list. I didn’t even know if he was still ___49___. Last weekend, I dialed the information in my hometown and found there was a Roger Brown still listed. I tried his number. After a few ___50___, I heard, “Hello?” I said, “Sheriff Brown?” Paused. “Yes.” “Well, this is Jimmy Calkins.”
“And I want you to know that I did it?”Paused. “I knew it!” he yelled back. We had a good laugh and a ___51___ discussion. His closing words were: “Jimmy, I always felt bad for you ___52___ your classmates got it off their chest, but you were carrying it ___53___ all these years.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calling me...for your sake.”
Jimmy encouraged me to ___54___ all 101 items on my list within two years, and I always remember what I learned from the course: It’s never too late to ___55___the past wrongdoings.
36. A. something B. anything C. somebody D. anybody
37. A. ashamed B. afraid C. sure D. proud
38. A. but B. although C. since D. while
39. A. which B. as C. what D. who
40. A. expected B. suggested C. ordered D. demanded
41. A. connect with B. depend on C. make apologies to D. get along with
42. A. how B. why C. when D. where
43. A. notes B. list C. plan D. stories
44. A. any B. most C. none D. all
45. A. supposed B. continued C. decided D. considered
46. A. views B. words C. attentions D. sayings
47. A. also B. even C. still D. ever
48. A. appears B. seems C. comes D. remembers
49. A. angry B. happy C. upset D. alive
50. A. words B. rings C. repeats D. calls
51. A. cold B. secret C. boring D. hot
52. A. until B. immediately C. unless D. because
53. A. around B. out C. on D. away
54. A. stay up B. turn up C. clear up D. give up
55. A. excuse B. punish C. regret D. right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 (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請認真閱讀下列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If there is one thing I’m sure about, it is that in a hundred years from now we will still be reading newspapers. It is not that newspapers are a necessity. Even now some people get most of their news from television or radio or the Internet. Many buy a paper only on Saturday or Sunday. But for most people reading a newspaper has become a habit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nature of what is news may change. What basically makes news is what affects our lives — the big political stories, the coverage of the wars, earthquakes and other disasters, will continue much the same. 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coverag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ough. It’s already happening in areas that may directly affect our lives, like genetic(基因) engineering. In the future, 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coverage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of why we feel as we do — as we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brain operates and what our feelings really are.
It’s quite possible that in the next century newspapers will be transmitted(傳送) electronically from Fleet Street and printed out in our own home. In fact, I’m pretty sure how i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You will probably be able to choose from a menu, making up your own newspaper by picking out the things you want to read — sports and international news, etc.
I think people have got it wrong when they talk about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media(媒體). They actually feed off each other. Some people once foresaw that television would kill off newspapers, but that hasn’t happened. What is read on the printed page lasts longer than pictures on a screen or sound lost in the air. And as for the Internet, it’s never really pleasant to read something just on a screen.
56.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The Best Way to Get News B. The Changes of Media
C. Make Your Own Newspaper D. The Future of Newspaper
57. In the writer’s opinion, in the future, _______.
A. more big political affairs, wars and disasters will make news
B. newspapers will not be printed in publishing houses any longer
C. newspapers will cover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D.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watch TV
58.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_______.
A. newspapers will win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media
B. newspapers will stay with us together with other media
C. television will take the place of newspaper
D. the writer believe some media will die out
59. The phrase “feed off”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s _______.
A. depend on B. match with C. fight with D. kill off
B
Mayan culture
More than 3,000 years ago, a people called Mayas settled in the rain forests of what is now the country of Guatemala ( 危地馬拉). In the following years men went to live on the Yucatan Peninsula (尤卡坦半島) in Mexico. They built great cities out of stone. More than 800 Mayan cities have been found in Guatemala and the Yucatan peninsula.
A very outstanding (著名的) thing in Guatemala is the temples.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 see these fantastic (奇異的) buildings every year. At the center of each Mayan city was a very high temple. It was shaped like a pyramid with a flat top. Steep ( 陡峭的) steps were cut into the stone leading up to altar(祭壇) at the top. The temples were made of very precious materials. It shone brightly in the sunshine. Many people say that this can be compared to the religious temples of Bangkok (曼谷). The Mayan people held their religious ceremonies there every year.
The Mayan people loved their temples. They were also very fine stonecutters. They carved many beautiful statues of their gods and their way of life. They also carved large stone calendars (歷法) for their temples. The calendar created by the Mayas is as accurate as the one we use today.
The Mayan people learned many important things and became good astronomers. They became excellent mathematicians. It was learned that they used mathematics in solving the building of those temples. They used maths 1,200 years before it was used in Europe. The calendar they put up on the temple is as accurate as the one we use today.
The Mayan society lasted peacefully until about the year 1100. Then the Mayas were conquered by another people from central and Southern Mexico. The temples were partly destroyed by the invaders ( 入侵者). This was really a terrible pity. The invaders were the Toltec.
60. Guatemala was well - known for its ______.
A. environment B. people C. temples D.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e
61. The fine stonecutters cut many things of the following except______.
A. steep steps B. stone calendars
C. statues of their gods D. pyramids
62. The calendar created by the Mayas is as accurate as the one we use today.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mean in the sentence?
A. false B. exact C. useful D. good
63. The best title for the above passage is "__________ ".
A. The altars of the temples B. The beautiful temples of Guatemala
C. The calendar D. How were the Mayas conquered
C
Chengdu and Xian summer camps offered
We are looking for hard-working and open-minded English teachers to join the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and Xian (Shanxi Province) summer camps!
Both of the summer camps will run from the beginning of July to the end of August. You will be expected to teach spoken English to Chinese students of different ages. We encourage you to bring your own culture to the classes to make things more interesting.
The information of the Chengdu camp:
Working hours: 40 hours per week, 5 working days per week.
Salary: about 7,000 RMB per month.
Accommodation(食宿): free (single room).
The information of the Xian camp:
Working hours: 5 hours per day (=50 min./class×6 classes), one day rest per week.
Salary: 20,160 RMB in total (420 RMB per day=70RMB/class×6 classes)
Accommodation: free (shared room)
The requirements (要求) of the summer camps: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US, England, Canada, Australia, New Zealand)
A university degree.
Teaching experience.
Please send us your resume (簡歷), copies of certificates (證書) and passport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camps.
E-mail: teacher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information you can visit our website at http://www.Englishsummercamps.com.cn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64. What kind of people is the passage mainly written for?
A. Teachers of English in China.
B. Foreign English teachers.
C. Chinese-speaking students.
D. English-learning students.
65. How long will a teacher work for the summer camps?
A. Less than one month. B. About five weeks.
C. About eight weeks. D. More than two months.
66. Who might be accepted as a teacher at the summer camps?
A. Abhishek, an excellent teacher from India.
B. Robert, a high school student from the USA.
C. Linda, an experienced university teacher from Canada.
D. Jerry, a university student from Australia.
67. Compared with the Chengdu camp, the Xian camp __________.
A. has longer working hours B. has younger students to teach
C. provides better accommodation D. pays a higher salary
D
“Dad! He took a book without paying!” I yelled (大叫). My father looked surprised. Before the boy could say anything, his mother grabbed his arm and shook it. “Is it true? You stole? Tell me!” Everyone was quiet. The boy began to cry, and he nodded (點頭) his head. He pulled out the comic book (漫畫書) from under his shirt. “Oh, Mr Kim. I am sorry! My Ted made a big mistake!” Mrs Diaz told my father. She tried to take the comic book, but Ted wouldn’t let go. “It’s OK. He can keep it,” my father said with a smile. “Oh, no,” Mrs Diaz said. “Let me pay right now…” She dug in her purse. “How much? ” “ Three seventy-five.”
Mrs Diaz’s eyes widened, and she dug deeper. I saw her mouth make a small line. “Three seventy-five?” she asked. “It’s OK. You can pay later,” my father said. “No,” Mrs Diaz said. She kept looking in her purse. “I have money here.” I felt bad for yelling, for I realized that Ted had tried to steal the comic book because he didn’t have the money. Maybe the boy could have a job, I thought. I had an idea. “What if he worked with me?” I asked. They turned to me. I said, “He can work with me to pay for the comic book.” “Good,” my father said smiling at me. Mrs Diaz nodded. She turned to her son, “You hear? You will work and buy the comic book!” “ Yes, Mama,” Ted said, hanging his head.
As they left, Ted looked back, and though he still seemed sad, he stuck out tongue at me.
Ted has been working here for two weeks. He has paid for the comic book, but my father says he is such a good worker that he can work with me as long as he wants. We are friends now.
68. Where did the story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supermarket.
C. At a bookstore. D. At a library.
69. By saying “but Ted wouldn’t let go”(the underlined part), the author means __________.
A. Ted took the book by mistake B. Ted wanted to keep the book
C. Ted didn’t want to go home D. Ted didn’t think he was wrong
70.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may infer (推斷) that Mrs Diaz __________.
A. didn’t think her son stole the book
B. had been out of work for a long time
C. forgot to take money with her that day
D. couldn’t afford to pay for the book
第II卷 (非選擇題 滿分55分)
第四部分: 第一節 閱讀表達(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閱讀下面的短文,并根據短文后的要求答題,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請注意問題后的字數要求)
[1]With rapid increase of economic rate in western countries, more and more married young couples tend to have no child or only one. At the meantime, many developing nations adopt family planning policy to get rid of poverty. All these facts result in a world with population growth rate declining. But I myself would like to grow up in a big family.
[2]Of course, a small family had its advantages. Firstly, small family makes it easier for parents to bring up and educate their children. Parents could spend more time and money educating one child than several. The child could grow up in an influential environment. Secondly, the child could learn more survival skills for future success.
[3]However, _____________ the only child becomes the little emperor. It would make the one child ask more for him and think less of others. Besides, after the child grows up and gets married, the new couple has to take care of four old parents. That means the two children must work hard to support the old parents. At present, many nations are facing the problem of becoming aged society. China will face this situation in a short time to come.
[4]On the contrary, a big family weighs over a small family in many aspects. Firstly, parents could educate several children with almost the same time as they spend with one. Moreover, the old brothers or sisters also could help their parents bring up little children. Secondly, if one of the children turns out to be successful, it may mean he or she is becoming a model for other children to learn from.
[5]Despite the fact that parents have to spend more time and money bringing up several children, it is not as difficult as people think it to be. With the help of good educational system and modern technology, it is becoming easier to afford several children.
**注:請把71--75的答題寫在后面的答題卡上
71.What is the writer’s attitude whether it is good to grow up in a big family?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with suitable words (no more than 8 word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a small family is that the child could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it”(in line 3 paragraph5) probably refer to?
(no more than 5 word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改錯(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此題要求改正所給短文的錯誤。對標有題號的每一行作出判斷:如無錯誤,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劃一個勾(√);如有錯誤(每行只有一個錯誤),則按下列情況改正:
該行多一個詞: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該詞,并也用斜線劃掉。
該行缺一個詞: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該加的詞。
該行錯一個詞: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改正后的詞。
注意:原行沒有錯的不要改。
One afternoon Jack is walking down a river alone. It 76._______________
was very cold day and on the river few boats could be 77._____________
seen. When he stopped on a bridge and look down, he 78._____________
saw a terrible scene. A boy fell of a canoe and was 79.______________
struggling in the water. Without think about himself, 80._____________
Jack jumped into the river and to save the boy. He was 81._____________
about to drag the boy to the river bank then he saw some 82._____________
people stand in a motor boat under the bridge. One of 83._____________
them stared at Jack and said angrily, “They are making 84._____________
a film and you’ve spoiled our whole afternoon’s work!” 85._______________
第三節 書面表達 (滿分35分)
因特網在日常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請以“On the Internet”為題寫一篇
字數120左右的短文。
優點
看國內外新聞、獲取信息
發E-MAIL、打電話
上網絡學校、閱讀各種書籍、自學外語
欣賞音樂、觀看體育比賽、玩各種游戲
網上購物
缺點
網上交友、購物存在風險
沉迷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
參考詞匯:上網絡學校:attend on-line schools 網上購物: go shopping on-line.
II卷答題卡
一. 聽力:(5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閱讀表達:(10分)
71.What is the writer’s attitude whether it is good to grow up in a big family?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with suitable words (no more than 8 word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a small family is that the child could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it”(in line 3 paragraph5) probably refer to? (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短文改錯(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One afternoon Jack is walking down a river alone. It 76._______________
was very cold day and on the river few boats could be 77._____________
seen. When he stopped on a bridge and look down, he 78._____________
saw a terrible scene. A boy fell of a canoe and was 79.______________
struggling in the water. Without think about himself, 80._____________
Jack jumped into the river and to save the boy. He was 81._____________
about to drag the boy to the river bank then he saw some 82._____________
people stand in a motor boat under the bridge. One of 83._____________
them stared at Jack and said angrily, “They are making 84._____________
a film and you’ve spoiled our whole afternoon’s work!” 85.______________
四. 書面表達 (滿分35分)
因特網在日常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請以“On the Internet”為題寫一篇
字數120左右的短文。
優點
看國內外新聞、獲取信息
發E-MAIL、打電話
上網絡學校、閱讀各種書籍、自學外語
欣賞音樂、觀看體育比賽、玩各種游戲
網上購物
缺點
網上交友、購物存在風險
沉迷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
參考詞匯:上網絡學校:attend on-line schools 網上購物: go shopping on-li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都鐵中2012-2013學年(上)高2015級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參考答案
I卷
II卷
閱讀表達:(10分)
試題分值及評分標準:
試題總分150分
聽力:滿分20分。(共20小題,每小題1分)
單選:滿分15分。(共15小題,每小題1分)
完型:滿分30分。(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
閱讀:滿分40分。(共20小題,每小題2分)
改錯:滿分10分。(共10小題,每小題1分)
作文:滿分35分。
--------------------------------------------------------------------------------------------------
I卷 機讀卡涂分:共90分。
聽力:1---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單選:21—3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完型:36---55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閱讀:56---70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II卷 共60分。
聽力:16---20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
書面表達:71---7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改錯: 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作文:滿分35分。
作文評分標準:
本題總分為35分,按5個檔次給分。評分時,先根據文章的內容和語言初步確定其所屬檔次,然后以該檔次的要求來衡量,確定或調整檔次,最后給分。詞數少于 80和多于 120的,從總分中減去2分。大小寫、標點符號有錯誤,至多扣0.5分; 單詞拼寫有錯誤扣分總和不超過2分(5個以內扣1-2分),同一錯誤不重復扣分; 語法錯誤每項扣1分,同一錯誤不重復扣分,扣分總和不超過4分。
評分時,應注意的主要內容為:內容要點、應用詞匯和語法結構的數量和準確性、上下文的連貫性及語言的得體性。拼寫與標點符號是語言準確性的一個方面。評分時,應視其對交際的影響程度予以考慮。英、美拼寫漢詞匯用法均可接受。如書寫較差,影響交際,將分數降低一個檔次。
第五檔(35-30分)能寫出全部內容要點;語言基本無誤,行文連貫,表達清楚。(建議:平均每個小點2分。即,優點部分22分,缺點部分6分,自我觀點4分和行文準確流暢3分。共35分。)
第四檔(29-22分)能寫出大部分內容要點;語言基本無誤,行文基本連貫,表達基本清楚。
第三檔(21-15分)能寫出部分內容要點;語言有較多錯誤,尚能達意。
第二檔(14-8分)只能寫出少部分內容要點;語言錯誤很多,個別句子可讀。
第一檔(7-0分)只能寫出與要求內容有關的一些詞組或單詞。幾乎沒有完整的句子。
試卷說明
一、命題意圖說明
本套試卷適用于外研版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教科書,為高一英語第一學期期中試題而命題。命題范圍是高一英語必修一1-6單元的內容。
命題依據英語課程標準,緊密聯系課本,并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立足基礎,難易適中。本著“重視基礎,考查能力,體現導向,注重發展”的原則,從基礎知識的鞏固、現有能力水平和學生發展潛力角度選題,注重考查學生英語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知識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語境中考查語言基礎知識,突出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關注、考察學生的學習,發掘學生的潛能。
希望本次命題將能全面、準確地反映高一年級新課程英語教學質量;充分體現全面貫徹實施素質教育,全面貫徹新課改理念,促使每個學生全面發展。
二、試卷結構特點
此套題由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兩大部分組成,其中第一卷選擇題包括聽力、語法和詞匯知識、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第二卷非選擇題包括閱讀表達、短文改錯和書面表達。
試題注重語言知識在特定語境中的運用,題干文字簡潔,語境清楚、真實,設問符合語言交際命題原則,既體現了語言的基礎性和實用性,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較好地考查了在相對真實的情境下考生的語言知識綜合運用能力,覆蓋了考生中學階段所學的方方面面并貫穿在整個試卷中。語言基本功扎實與否關系到考生能否得到較理想的分數,試題突出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英語能力中的基礎地位,內容也是比較貼近于生活,貼近時代,知識面覆蓋比較廣,有利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推進,對于來年的中學英語加強基礎教學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 因此,我認為,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對學生語言基本功的訓練,抓好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覺和實際應用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页游| 黑水县| 望谟县| 定南县| 滦平县| 商河县| 灵武市| 新丰县| 凤城市| 晋中市| 洞口县| 曲阜市| 望都县| 哈密市| 手游| 临安市| 环江| 南城县| 日照市| 云阳县| 梁河县| 睢宁县| 迁安市| 阿克苏市| 汪清县| 扎兰屯市| 建水县| 福鼎市| 涿鹿县| 略阳县| 临颍县| 沽源县| 开封市| 肃南| 吕梁市| 黑河市| 阿尔山市| 长垣县| 绥阳县| 佛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