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課 盛唐氣象 教學設計【單元介紹】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隋朝建立后,統一南北,結束了長時間政權分立的局面。隋朝開通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創立了科舉制,對后世有深遠影響。繼起的唐朝,前期政治開明,經濟發展,在民族關系、對外交流、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樹,呈現出繁榮、富強的盛唐景象,成為當時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強大國家。但唐中期安史之亂后,唐朝由盛轉衰。至唐末五代,中國再次陷于割據勢力膨脹、社會動蕩不安的局面。【新課導入】《如果國寶會說話》 唐代仕女俑 胖妹的春天【目錄 教學目標 重難點】目錄1.經濟的繁榮2.民族交往與交融3.開放的社會風氣4.多彩的文學藝術教學目標1.了解唐朝前期的經濟繁榮情況,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交融情況和社會風氣,以及多彩的文學藝術,理解文成公主對漢藏團結的歷史貢獻。2.通過歷史故事,以及對相關歷史圖片和文獻資料的閱讀、鑒賞,了解、感受盛唐氣象,分析相關現象出現的原因。3.了解盛唐氣象,增強學生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在學習唐代民族交往與交融的歷史過程中,感受民族之間的友好團結,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譜寫了中華文明發展的光輝篇章。教學重難點重點:唐與吐蕃交往的史實;光耀千古的詩壇。難點:民族交往與交融;從藝術角度、歷史角度去理解、欣賞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教學過程】模塊一、經濟的繁榮農業方面1、墾田面積逐漸擴大。2、農業生產技術改進。3、發明并推廣了一些重要的生產工具(曲轅犁、筒車)。4、重視興修水利,在全國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1.墾田面積逐漸擴大2.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操作時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淺,回轉省力,適于精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主要優勢:不分晝夜、節省人力、提高效率注意:翻車出現于三國時期;筒車出現于唐朝重視興修水利唐初至開元年間,興修水利工程160多項 ,遍及全國 。這些工程多為中小型。小的可灌田數十頃, 大的可灌田上萬頃。——《新唐書·地理志》治國理念:以農為本 以民為本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蕹Sn天下之人,皆使富貴,今省徭賦,不奪其時,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則富矣。——《貞觀政要·卷八·論務農》貞觀五年,有司上書言:“皇太子將行冠禮,宜用二月為吉,請追兵以備儀注?!碧谠唬骸敖駯|作方興,恐妨農事。”令改用十月。 ……太宗曰:“ ……農時甚要,不可暫失。”——《貞觀政要·卷八·論務農》手工業:①紡織業:品種繁多,尤其以絲織工藝水平最高,其中蜀錦以色彩艷麗、紋飾精美冠于全國。繰絲鳴機杼,百里聲相聞。——李白《贈清漳明府侄聿》出示圖片:蜀錦,專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區)生產的絲織提花織錦②陶瓷業:陶瓷器生產水平很高,越窯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窯的白瓷類雪似銀,聞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麗。唐朝陶瓷器的三大代表作品及其特點:①越窯的青瓷如冰如玉;②邢窯的白瓷類雪似銀;③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麗。③其他:造船業、礦冶業、造紙業等都頗具規模(1)唐都長安在城市布局上有哪些特點 ① 規模宏偉,布局嚴整對稱,街道寬敞整齊,商業繁榮。② 城市規劃井然有序,城中有東、西兩市,住宅區、商業區截然分開。其中“市”為繁華的商業區;“坊”是住宅區,城市人口上百萬。全城的街道還有排水設施;唐政府也很重視城市綠化。相關史事唐都長安的城市規劃井然有序,城中有東、西兩市,是主要的商業區,這里商鋪林立;城內所建100多個坊,是居民區,居住人口達百萬。當時,國內各族和國外的商人、使者、藝人、學子、僧侶、工匠等云集長安。長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規劃獨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朝商業繁榮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第一個表現是水陸交通發達,貿易往來頻繁,出現了一些繁華的大都市;②第二個表現是都城長安規模宏偉,布局嚴整對稱,街道寬敞整齊;③第三個表現是長安的地位,既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信息歸納:糧食充足人口增加商業繁榮物價低廉交通發達 行旅安全1.《土貴要予賦水輪》中寫道:“江南水輪不假人,智者創物真大巧。一輪十筒挹(yì 汲取、舀)且注,循環上下無時了?!辈牧现械摹拔铩笔牵? B )A.耬車 B.筒車C.水排 D.曲轅線索提示1、抓取題干有效信息“一輪十筒”、“ 循環上下”;2、由題干材料信息可知為筒車,即可得知選B。模塊二、民族交往與交融1、對西域的管理:2、開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當時北方和西北地區的各族首領尊奉唐太宗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3、民族交融進一步發展思考:唐朝民族交融進一步發展表現在哪些方面?①漢族和一些北方少數民族雜居、通婚。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職由少數民族人士擔任。③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一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與唐王朝關系密切。④唐朝還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4、文成公主入藏7世紀前期青藏高原處于奴隸社會晚期,生產力水平低下,唐太宗時年輕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邏些。實行了一系列發展生產、改革制度的措施。松贊干布為了更好的學習中原文化,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還請求唐朝給予蠶種,派遣掌握各種專業技能的工匠松贊干布因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學習先進的文化等,所以向唐多次求婚。教學視頻:步攆圖閱讀教材,從中找出文成公主入藏的相關信息相關史事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年),唐蕃再度和親,吐蕃贊普赤德祖贊(尺帶珠丹)迎娶了金城公主。金城公主也帶去大批絲綢錦緞、龜茲樂,以及各類工匠、藝人。她還把釋迦牟尼佛像供奉在大昭寺,在西藏建立禮佛等制度。赤德祖贊上書唐朝皇帝說,唐朝和吐蕃“和同(為)一家”,自稱“甥”,稱唐朝皇帝為“舅”。唐穆宗長慶年間(821-824年),唐蕃訂立友好盟約,立“唐蕃會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薩大昭寺門前。1.吐蕃贊普上書唐朝皇帝說,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了。下列史實中能夠說明“唐蕃一家”的是( A )A.文成公主入藏B.唐太宗設立管理西域的機構C.唐玄宗冊封回鶻首領D.唐玄宗冊封南詔首領線索提示1、抓取題干關鍵詞“唐蕃一家”;2、由題干材料一家,可知所指向為和親一事。3、題干選擇注意材料的針對性。模塊三、開放的社會風氣在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下,婦女的社會活動表現有哪些 唐朝的社會風氣兼容并蓄。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數民族習俗的影響,剛健豪邁的尚武風氣盛行一時。思考:唐朝時期開放的社會風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唐代強盛的國力、開明寬容的民族政策和廣泛的對外交流,為開放與包容社會風氣的形成提供了廣闊的舞臺。1.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樣參加騎馬、打球、飲酒、舞蹈等活動。唐代的女服還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傳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D )A. 經濟的繁榮 B. 文學藝術的興盛 C. 政治的清明 D. 社會風氣的開放線索提示1、抓取題干關鍵詞“男女同服之俗”、“胡服”;2、由題干材料一家,可知反映的是社會風氣。3、題干選擇注意材料的分類針對性。四、多彩的文學藝術1.光耀千古的詩壇(1)唐玄宗時完善科舉考試的措施產生了什么影響 (2)唐詩繁榮的情況怎樣 (3)哪三位詩人的成就最突出 (1)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使唐朝成為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2)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僅《全唐詩》輯錄的詩歌就有近5萬首。2、書法、繪畫等藝術的發展出示圖片:九成宮醴泉銘歐陽詢的字用筆方整,略帶隸意,筆畫似方似圓,結構布置精嚴。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2)繪畫: 唐朝繪畫的題材和類型廣泛,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以及宗教畫。①閻立本:擅長人物故事畫,人物形態各異,神形兼備。出示圖片:歷代帝王圖、步輦圖②吳道子:落筆雄勁,風格奔放。落筆雄勁,風格奔放,被稱為“畫圣”出示圖片:送子天王圖(3)當時的音樂、舞蹈吸收了周邊民族的藝術精華,多姿多彩,還涌現出一批技藝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樂器演奏家。分析材料,思考唐朝開創盛世局面的原因在整個第七、八、九世紀中,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國家……在這些世紀里,歐洲和西亞敝弱的居民,不是住在陋室或有城垣的小城市里,就是住在兇殘的盜賊堡壘中;而許許多多中國人,卻在治理有序的、優美的、和睦的環境中生活。當西方人的心靈為神學所纏迷而處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國人的思想卻是開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英·韋爾斯《世界史綱》1、國家統一,社會穩定;2、人民辛勤勞動;3、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勵精圖治;4、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調整政策,減輕農民負擔,實行仁政;5、開明的民族政策;6、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課堂小結】【布置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