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案教學基本信息課題 第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學科 歷史 學段: 高中一年級下教材 分析 本課是《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三專題第二課,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相比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主要講述航路開辟的動因、條件與概況,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更側重于新航路開辟后產生的歷史與現實影響。顯然是在前一課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兩課共同構成本單元的系統整體;同時,新航路的開辟、世界聯系的加強為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創造條件,體現了“發現世界”到“發現人”的歷史發展線索。既有貫穿歐洲古代與近代文明發展的縱向聯系,又有溝通近代歐、亞、非、美各區域文明交流的橫向聯系。教授課時教學設計參與人員姓名 單位設計者實施者實施者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目標】 1.通過時空定位和史料分析,幫助學生梳理新航路開辟所引發的全球性流動的史實,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 時空線索分析能力以及辯證認識歷史實物的能力。 2.通過對“殖民擴張”和“三角貿易”等概念的歷史解釋,幫助學生梳理新航路開辟對世界各區域文明的不同影響。 3.通過對史料、史實的總結歸納,認識世界格局的演變和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培養學生歷史邏輯的構建能力,引導學生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 4.通過明確歷史上和當今中國在全球化發展中所做的貢獻,樹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家國情懷。 【教學重點】新航路開辟所引起全球性變化的基本史實 【教學難點】新航路開辟導致世界格局發生變化并推動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法、談話法、討論法、講授法、史料研讀法、情境體驗法、導引法等【課前準備】教具:多媒體、黑板、粉筆教學過程(表格描述)教學環節 主要教學活動 設置意圖新課 導入 出示:《新航路開辟示意圖》,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開辟的主要航線,并提出問題:隨著全球航路的開辟,人類社會發生了什么變化? 引導學生觀察地圖,得出直觀感受:新航路開辟后,形成了全球交通網絡。正是由于這些密集的海上航線,人類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陸和海洋的全球性聯系,開始打破相對孤立的狀態,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在了解了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的基礎之上,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概括全球聯系初步的表現,從而導入新課。 回顧舊知 引出問題 導入新課新課 講授 一、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哥倫布大交換 1. 人口的遷移 (1)特點: 教師出示《15-19世紀世界人口遷移示意圖》,提出問題:根據示意圖,概括這一時期人口遷移的特點。 引導學生從人口遷移的數量范圍、方向、主導國、方式等角度來分析,從而概括出新航路開辟后人口遷移的特點。 【師】除了同學剛剛回答的美洲印第安人銳減之外,美洲還成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土著印第安人、歐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統的人,共同生活在這里;另外大洋洲、非洲和亞洲等地區也都有族群混合現象。 2. 動植物交換 (1)概況: 教師出示《新航路開辟后物種交流示意圖》,請同學們觀察歐亞大陸與美洲大陸動植物交換的內容,最后在教材進行落實。 (1)歐洲人把歐亞大陸的馬、牛、豬、羊、雞等家畜,小麥、燕麥、大麥、裸麥等農作物,橄欖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 (2)美洲的特產馬鈴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據統計,今天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約有1/3的品種源自美洲。 3. 病原體傳播 教師出示材料并結合《阿茲特克帝國的天花感染者》的圖片,引導學生分析病原體傳播給新大陸帶來的危害,并引導學生上升到文明的角度去進行評價。 講完第一目后進行知識小結,讓學生回到教材分析思考點的問題:全球物種大交換對人類歷史的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教師引導學生可以從人口遷移、動植物交換和病原體傳播三個角度分別闡述其影響,也可以結合學習聚焦中的內容進行總結概括,落實教材重點知識。 影響: ●積極方面: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促進了世界各地之間的交流與發展,使世界逐漸連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消極方面:人口和動物的全球流動也導致了各種疾病的傳播,造成大量原住居民的死亡。(歐洲人將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體帶到美洲和大洋洲,僅1500—1800年間,美洲和大洋洲就有近1億人死于傳染病。) 指導學生學會看地圖,從地圖和圖例中尋找有效信息,借助具體的圖像對比較抽象的人口遷移、族群混合形成感性的認識 利用示意圖將課本的文字內容進行形象化處理,激發學生興趣 利用教材歷史縱橫和材料,引導學生多角度、全面分析動植物交換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 利用示意圖簡化內容,幫助學生強化重點知識,構建知識框架新課 講授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三大貿易齊頭并進 導入:教師出示《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商貿示意圖》,提出問題 【師】擴展:歐洲人能夠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統治的重要原因是? 【師】對。那新航路開辟和殖民擴張除了帶來人口和物種的遷移與交流外,更加強了世界的經濟聯系。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下新航路開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動。 原因:全球海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逐漸形成多海域貿易齊頭并進的態勢。 表現: (1)印度洋貿易: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人很快出現在印度洋的貿易中,并且在與阿拉伯商人的競爭中逐漸占據優勢。 (2)大西洋貿易 ①商品貿易:歐洲人通過開辟出的多條航線和沿海港口,將歐洲生產的手工制品運到美洲出售,換回南美洲的貴金屬、蔗糖和煙草。 【師】由于殖民者的殘酷壓榨和傳染病的流行,印第安人大量死亡,致使美洲勞動力嚴重缺乏。歐洲殖民者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師】三角貿易給美洲帶來勞動力的同時,也給非洲帶來的嚴重的災難,是一場罪惡的交易。 【師】下面我們來學習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貿易。找同學分別回答一下兩國的貿易網絡是怎樣的? (5)圍繞中國的貿易網絡:日本與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一個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也逐漸形成。 總結:教師出示材料,提出問題:參與商品世界性流動的各地區分別扮演什么角色?說明什么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新航路開辟后,航路開辟后,在商品的世界性流動中出現了第一次國際分工,各個地區都參與其中承擔不同的分工,而西歐則成為這次國際分工的主導者和推動者,以西歐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講完第二目后進行知識小結,以示意圖的形式將三大貿易的重點知識進行強化,引導學生結合學習聚焦的內容進行總結概括,落實教材重點知識。 指導學生學會看地圖,從地圖和圖例中尋找有效信息,掌握印度洋貿易、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涉及的區域、交往國家與商品流動狀況。 以表格、示意圖的形式突破難點,簡明扼要,便于學生掌握和記憶。 指導學生閱讀材料,并引導學生回顧《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5課《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有關內容。聯系舊知,生成新知。 利用示意圖簡化內容,幫助學生強化重點知識,落實時空觀念新課 講授 三、早期殖民擴張——罪惡的資本原始積累 (1)概況: (1)16世紀,葡萄牙將巴西變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馬六甲和中國澳門等地建立了幾十個殖民據點和商站。 (2)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為主,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廣大地區,以及亞洲的菲律賓逐漸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3)17世紀,荷蘭、英國、法國也在亞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個殖民地。 利用教材《教皇子午線示意圖》,講述教皇子午線出臺的原因、內容,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認識到教皇子午線的出臺,就是西方列強瓜分世界,劃分勢力范圍的開始。 (3)影響: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的史料閱讀,提出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從哪些角度闡釋了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引導學生從材料中提煉不同的角度分析殖民擴張的影響:歐洲(殖民國家)角度,美洲、非洲(被殖民國家)角度及亞洲。 利用材料、圖片、圖示等多種形式的史料,重點講述殖民擴張對歐洲的影響,尤其是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 “商業革命”要結合前一目商品的世界性流動的有關內容進行分析,從貿易規模范圍、商品種類成交量、商貿中心和商業經營方式進行總結歸納; “價格革命”則是利用示意圖的形式,將抽象的知識進行簡單化處理。 【師】殖民擴張對美、非和亞洲這些殖民地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師】殖民擴張雖然對殖民地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傷害,但是它帶給歐洲殖民國家的利益是不可勝數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殖民擴張對歐洲的意義吧。 【師】①引發了商業革命。商業貿易的大擴張使商品種類與流通量成倍增長,股份公司與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歐洲的商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貿易中心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法國、荷蘭等新的商業強國崛起。 ②引發了價格革命。大量貴金屬源源不斷流入歐洲,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投機活躍。價格波動攪亂了傳統的經濟關系,依賴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領主經濟地位下降,商業資產階級實力上升,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 ③歐洲從殖民掠奪、經商貿易和奴隸貿易中獲得的財富最終轉化為資本,資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的時代。 指導學生閱讀材料,學會提取材料中的關鍵詞 通過文字、表格、數據等多種不同的史料,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通過史料的解讀提升史料實證的能力,通過問題解決促進對歷史的理解,提高歷史解釋的能力。課堂 小結 【師】這就是本節課的知識內容,我們來總結一下,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這一部分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三角貿易與殖民擴張要求同學們重點記憶,這也是今天學習的重難點,希望大家認真理解并掌握。有不懂的課下咨詢老師。 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結構的整理,重難點突出,簡明扼要便于記憶拓展 提高 最后用時間軸梳理14-19世紀的重大歷史事件,強調16世紀全球航路的開辟,推動世界走向整體的同時,改變了世界格局,推動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時代,為接下來第四單元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第五單元工業革命做鋪墊。 聯系舊知 拓展提高 鋪墊新課板書 設計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一、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哥倫布大交換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三大貿易齊頭并進 三、早期殖民擴張——罪惡的資本原始積累教學 反思 在這一全球貿易聯系的過程中,葡萄牙和西班牙穿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貿易活動,使得大西洋貿易、印度洋貿易、以及太平洋貿易都得以繁榮發展。與此同時,作為原來商路中心和貿易中心的地中海沿岸開始讓位于大西洋沿岸,這也是 新航路開辟后大西洋沿岸新興大國崛起的主要地理空間因素所在。課后作業 完成課時作業第7課2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