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2022學年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 第4課 中古時期的亞洲 教案(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2022學年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 第4課 中古時期的亞洲 教案(表格式)

資源簡介

教 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第四課 中古時期的亞洲
學科 歷史 學段: 高中一年級下
教材 分析 通過了解中古時期歐亞地區和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變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社會狀況,認識這時期世界各區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根據對課標及課本內容的整合,本節課學生需要完成以下兩方面的學習任務: 1.地圖資料可以形象生動地展示相關內容,通過提供相關地區的地圖資料,學生提取相關信息,初步了解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地發展演變過程。 2.文明是相互影響的,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進一步體會不同的地區受到不同文明的影響(伊斯蘭文明對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印度的影響,中華文明對日本、朝鮮的影響),認識文明的多樣性。
教授課時
教學設計參與人員
姓名 單位
設計者
實施者
課件制作者
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唯物史觀】 通過學習,運用唯物史觀的及辯證分析看待歷史的有關理論,了解中古時期亞洲的不同國家地區、民族、宗教和社會變化,用歷史的眼光認識中古時期亞洲的發展進程,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時空觀念】 通過《中古時期的亞洲》教科書和配套課件,認識中古時期的亞洲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 【史料實證】 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概述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建立及對于東西方交流的影響,提高學生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歷史解釋】 引導學生運用本課教材中文獻資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認識理解西亞、南亞、東亞文化并存的局面,培養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 【家國情懷】 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日本、朝鮮與中國交流密切,影響深遠,培養對中古時期的亞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理性認識。 【教學重點】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 【教學難點】日本幕府政治的興起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法、談話法、討論法、講授法、史料研讀法、情境體驗法、導引法等
【課前準備】教具:多媒體、黑板、粉筆
教學過程(表格描述)
教學環節 主要教學活動 設置意圖
一、導入 通過相關圖片,導入本課學習。 請同學們觀察上面兩幅圖片,大家思考一下,這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什么地區和宗教的文化?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經典。那么,中古時期的亞洲在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方面有何表現呢?這些正是我們這節課所要探討的主題。 以相對熟悉的文學故事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二、阿拉伯帝國 (一)阿拉伯帝國的建立 1.7世紀早期,阿拉伯半島統一 簡要介紹地理環境和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并基本統一阿拉伯半島。 2.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的建立 (1)伊斯蘭教創立:7 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他的言論后來被匯集為《古蘭經》,成為伊斯蘭教的經典。 (2)國家統一:622 年,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建立政權,到穆罕默德去世時,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3)帝國形成:7 世紀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規模向外擴張,到8 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依據地圖了解阿拉伯人的擴張和帝國的形成。 (二)阿拉伯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 1.阿拉伯帝國的政治制度 解釋哈里發,說明阿拉伯帝國是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經典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統治者哈里發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下設官僚機構輔助,最重要的是宰相、樞密院和財政部等。宰相協助哈里發統管政務,樞密院掌管令狀與文告,財政部負責收支。 理解帝國從中央到地方的基本架構。 阿拉伯帝國的經濟 先進農業技術得到傳播,手工業和商業繁榮,對外貿易發達。 手工業和商業得到很大發展,阿拉伯商人在東到中國、西到西歐、南至非洲的廣大地區從事著陸上和海洋貿易。境內城市繁多,都城巴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分析《阿拉伯人商業活動示意圖》和相關史料,思考回答阿拉伯帝國在溝通世界貿易中的作用。 3.阿拉伯帝國的文化 文化繁榮與交流: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區的文化。他們廣泛翻譯古代波斯、印度、希臘和羅馬的古典著作,融合東西方文化,在文學、藝術、科學和思想等領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中國的造紙術、印度的數字先后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西歐文化的發展。 播放視頻——阿拉伯的經濟文化交流 合作探究 穆罕默德與阿拉伯文化 材料一:大約570年,穆罕默德出生在阿拉伯半島麥加城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他意志堅強,富有智慧。經過長期的潛修冥思后,在40歲的時候開始傳播伊斯蘭教。穆罕默德宣布自己是真主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號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反對多神崇拜。 材料二: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 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歸納穆罕默德的主要貢獻有哪些? 阿拉伯文化的特點有哪些?阿拉伯文化繁榮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貢獻:創立伊斯蘭教;統一阿拉伯半島,建立阿拉伯國家政權。 特點:開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等。 原因:統治者重視知識,并采取招攬各民族優秀人才的政策;開放寬容的態度;地處歐、亞、非洲交界處,東西方文化在此交匯,阿拉伯人不斷吸收其他民族中的精華,并加以創造改進。 建立基本的時序感和歷史空間感,理解阿拉伯文化的獨特性和包容性的原因 認識阿拉伯帝國的政治制度對東西方傳統的融合 指導學生提取歷史信息的方法,進行歷史解釋訓練,理解阿拉伯帝國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三、奧斯曼帝國的興起 1.1453年,奧斯曼攻滅拜占庭帝國 (1)擴張與征服:13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人在兩河流域上游發展起來,攻擊拜占庭帝國,征服小亞細亞、巴爾干和東南歐部分地區。 (2)帝國的形成:1453 年,奧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將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定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到16 世紀后期,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繼承了其文化遺產并促進阿拉伯文化的傳播。 奧斯曼土耳其人滅亡拜占庭帝國對東西方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 2.15-16世紀,奧斯曼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比較奧斯曼政權結構與阿拉伯帝國的異同,解釋素丹的含義。 最高統治者是蘇丹,他既是宗教領袖,也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還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宗教上層和封建主是統治階級,工商業者和農民承擔各種苛捐雜稅。 首都伊斯坦布爾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帝國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受到一定影響。 結合地圖和史料,分析奧斯曼帝國的擴張給東西方交流帶來的影響。 理解奧斯曼帝國是阿拉伯世界的繼續擴展,它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既有正向的促進作用,也有壟斷貿易帶來的刺激作用。
四、南亞的國家 1.中古印度4世紀初建立笈多帝國 (1)建立經過:4 世紀初,恒河中游興起的笈多帝國經過多年征戰,幾乎征服了北印度。 (2)政治經濟狀況:政局穩定,經濟繁榮,但國王直接控制的地區主要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區仍保留原來的藩王,政令不夠統一。 (3)宗教:笈多帝國時期,由婆羅門教演變而來的印度教得到統治階級支持,逐漸發展為印度的主要宗教。 迅速統一北印度。經濟上以農業為主,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手工業比較繁榮。 2.德里蘇丹帝國的建立 (1)建立經過:11 世紀,突厥人入侵印度。13 世紀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建立與阿拉伯帝國相似的中央集權政教合一政制;伊斯蘭教及阿拉伯文化的傳入。 (2)政治制度:最高統治者稱蘇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軍事權力;地方劃分為行省,行省總督由蘇丹任命,重要職位由穆斯林擔任。 了解印度教興起。 阿拉伯文化的擴展。 理解近現代印度宗教沖突的根源
五、東亞的國家 1.日本 秦漢之際中國冶鐵和水稻種植技術傳到日本,推動了日本社會的發展。從646 年孝德天皇開始改革,史稱“大化改新”,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 ①“大化改新”: 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措施 影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 ②幕府政治的興起: 分析相關史料理解幕府政治興起的原因。 呈現幕府武家政治的基本政權架構,形成武士道精神。 ①背景:10 世紀,中央集權體制開始瓦解。隨著新土地的開墾,貴族及莊園領主為保護財產豢養武士,武士集團的重要性日益增強。 ②形成:12 世紀末,武士集團自己的軍事機構——幕府建立,并從朝廷獲得了鎮壓叛亂、征收賦稅等權力,日本進入幕府政治時期。 ③特點:以天皇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義上的中央政府稱號,實權由以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武士與將軍結成主從關系,成為將軍的家臣。將軍賜予武士官職和俸祿,武士對將軍宣誓效忠,并承擔納貢和兵役等義務。 ④鎖國政策:17 世紀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對世界變局,意圖以鎖國加強統治,抵制外來影響。 圖片情境 17世紀幕府統治衰落,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西方思想的傳入,幕府閉關鎖國企圖維護武家政治。 引導學生分析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 合作探究 日本大化改新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應退田者,每至班年,即從收授。 材料二:農民必須向國家交谷(租),農民必須給國家服勞役(庸)或納布代役,農民必須向國家交土產(調),男子必須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備,軍權歸屬中央。 依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是日本歷史上的什么事件?并分析該事件產生的影響? 提示: 事件:大化改新。 影響:推動日本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 問題情境 請同學們結合教材內容及所學知識,指出中古時期東亞的朝鮮國家演變過程如何? 2.朝鮮 與古代日本類似,古代朝鮮歷史的發展也深受中國影響。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朝鮮發展階段和模仿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1)統一與建國:7 世紀末,新羅初步統一了朝鮮半島,模仿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 (2)制度與文化:10 世紀初,高麗王朝仿效中國唐朝制度,中央政府設三省六部,地方劃分為十道,推行土地國有,引入科舉考試選拔官員,中國的儒家經典和詞章之學廣為傳播。14 世紀末,高麗大將李成桂自立為王,遷都漢城,改國號為朝鮮。 (3)抗擊日本侵略:16 世紀末,中朝軍民聯合抗擊日本侵略,維護了朝鮮的獨立和統一。 圖片情境 認識日本文化與中國隋唐文化的聯系,理解區域文化的交流和擴展。 突破難點,提高從材料中提取信息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 運用辯證的方法進行評價分析。 了解朝鮮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學習,中朝友誼。
課堂 小結 思考中古時期的亞洲,反映亞洲歷史發展怎樣的特點?有何趨勢? ①亞洲歷史的發展是多元的,都對世界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縱向來看,發展不平衡,有先有后,又快又慢。 ②文明的交流日趨加強。不同地區的文化互相影響,聯系日益增強 小結提升歷史認識
板書 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涉及的國家較多,需要學生對時空觀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要混淆。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建立框架,在總結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鞏固。
課后作業 完成課時作業第四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昌县| 广德县| 连云港市| 孟州市| 繁峙县| 德阳市| 资兴市| 栖霞市| 沈丘县| 泸州市| 铁力市| 济源市| 合川市| 龙陵县| 乐都县| 马边| 土默特右旗| 弥勒县| 伊金霍洛旗| 双柏县| 榆树市| 黄龙县| 革吉县| 鄢陵县| 称多县| 莱西市| 景谷| 沾益县| 新绛县| 桐城市| 通城县| 大厂| 乌海市| 霸州市| 临汾市| 陵川县| 恭城| 北碚区| 北票市| 镇原县|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