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質量檢測全科試卷(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質量檢測全科試卷(9科10份)

資源簡介

梁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化學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42分)
1.關于強弱電解質及非電解質的組合完全正確的是:
A
B
C
D
強電解質
NaCl
H2SO4
CaCO3
HNO3
弱電解質
HF
BaSO4
HClO
CH3COOH
非電解質
Cl2
CS2
H2S
SO2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需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B.任何放熱反應在常溫條件一定能發生反應
C.反應物和生成物分別具有的總能量決定了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D.當△H<0時表明反應為吸熱反應
3.25℃,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c(H+)最大的是:
A.HF(K=7.2(10-4) B.H3PO4(K1=7.5(10-3)
C.HCOOH(K=1.8(10-4) D.HNO2(K=4.6(10-4)
4.氯氣溶于水達到平衡后,若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某一條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氣, 減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強
C.加入少量固體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5.向四個體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開始反應時,按正反應速率由大到小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甲.在500℃時,SO2和O2各10 mol反應
乙.在500℃時,用V2O5作催化劑,10 mol SO2和5 mol O2反應  
丙.在450℃時,8 mol SO2和5 mol O2反應
丁.在500℃時,8 mol SO2和5 mol O2反應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6.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或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條件下用H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B.用核磁共振氫譜鑒別1—丙醇和2—丙醇
C.間二溴苯僅有一種空間結構可證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單雙鍵交替的結構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業上都可通過石油分餾得到
7.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7g羥基(-OH)所含有的電子數是9NA
B.4.2g C3H6中含有的碳碳雙鍵數一定為0.1NA
C.1mol C6H14分子中共價鍵總數為20 NA
D.標準狀況下,11.2L CCl4所含分子數為0.5NA
8.要鑒別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確的實驗方法是?
A.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B.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C.點燃這種液體,然后再觀察火焰的顏色 
D.加入濃硫酸與濃硝酸后加熱
9.下列物質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中,有5個吸收峰的是
A. B. C. D.
10.在催化劑作用下,200 mL的某烷烴和某單炔烴的混合氣體與H2加成,最多需要100 mL氫氣(同溫、同壓),則混合氣體中烷烴與炔烴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1∶1 B.1∶2 C.1∶3 D.3∶1
11.某化合物6.4 g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只生成8.8 g CO2和7.2 g 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化合物僅含碳、氫兩種元素 B.該化合物中碳、氫原子個數比為1:2
C.無法確定該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12. 分子中含有5個碳原子的飽和一元醇,發生氧化反應后所能生成醛的數目與發生消去反應后生成的烯烴的數目分別為:
A.4、4 B.4、5  C.5、4 D.5、5
13.下列關于常見有機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生加成反應
B.分子式為C5H12的有機物只有三種,它們互為同分異構體,性質完全相同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都能發生氧化反應和取代反應
D.變質的油脂有難聞的特殊氣味,是由于油脂發生了水解反應
14.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氫譜圖中能給出二種信號的是
A.CH3CH2CH3 B.CH3COCH2CH3  C.CH3CH2OH   D.CH3OCH3
15.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種有機化合物中,分子內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某烴的分子式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分子結構中只含有兩個不相同烷基,符合條件的烴有
A.3種 B.4種 C.5種 D. 6種
17.烷烴 是由某單烯烴與H2加成后的產物,不考慮烯烴的順反異構,則這種單烯烴的結構可能有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18.據調查,劣質的家庭裝飾材料會釋放出近百種能引發疾病的有害物質,其中一種有機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右圖,圖中“棍”代表單鍵、雙鍵或三鍵,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且三種元素位于不同的短周期。下面關于該有機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有機物化學式為 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個平面內
C.該有機物難溶于水 D.可由乙炔和氯化氫加成得到
19.某烴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同分異構體,其同分異構體中的某一種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種,則這種烴可能是
①分子具有7個碳原子的芳香烴 ②分子中具有4個碳原子的烷烴
③分子中具有12個氫原子的烷烴 ④分子中具有8個碳原子的烷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豪豬烯(hericenes),形狀宛如伏地伸刺的動物,其鍵線式如右圖。下列有關豪豬烯的說法正確的是
A.豪豬烯與乙烯互為同系物
B.豪豬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
C.豪豬烯的分子式為:C14H20
D.豪豬烯與溴單質能發生1,2加成,而不能發生1,4加成
21. 豆素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植物界,有抗腫瘤、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生理活性,如圖所示,M為香豆素類化合物中的一種(—Ph代表苯基),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M的分子式為C16H12O2
B.0.1 mol M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消耗1.85 mol O2
C.1 mol M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2 mol NaOH
D.M既可使溴水褪色,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共48分)
22.(10分)Ⅰ、根據下面的反應線路及所給信息填空。


(1)B的結構簡式是 ;
(2)④的反應類型是 ;
(3) 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
Ⅱ、工業上用乙烯和氯氣為原料,經下列各步合成聚氯乙烯(PVC):
甲的結構簡式 ;(3)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__________。
23.(12分)Ⅰ、有機物的結構可用“鍵線式”簡化表示,如:CH3一CH=CH—CH3可表示為,有一種有機物X的鍵線式如右圖所示。
(1)X的分子式為 ;
(2)有機物Y是X的同分異構體,且屬于芳香族化合物,則Y的結構簡式是 ;
(3)Y可以與溴水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Ⅱ、玫瑰的香味物質中包含苧烯,苧烯的鍵線式為:
(1)1mol苧烯最多可以跟 molH2發生反應;
(2)有機物A是苧烯的同分異構體,分子結構可表示為(R代表烴基),寫出A可能的結構簡式有 種;
(3)寫出A(用表示) 和Cl2發生1,4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4.(14分)溴乙烷是有機合成的重要原料。農業上用作倉儲谷物、倉庫及房舍等的熏蒸殺蟲劑;也常用于汽油的乙基化、冷凍劑和麻醉劑。實驗室用NaBr、濃H2SO4、乙醇為原料,制備溴乙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已知反應物的用量:0.3 mol NaBr(s);0.25 mol乙醇;36 mL濃硫酸(溶質質量分數為98%,密度為1.84 g/mL);25 mL水,其中乙醇的密度為0.80 g/mL。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應選擇下圖中的 (填“a”或“b”)裝置。
(2)冷凝管中的冷凝水的流向應是( )
A.A進B出 B.B進A出 C.從A進或B進均可
(3)上述實驗完成后,需要將燒瓶中的有機物蒸餾出來,所得餾出液中含有 。
(4)用棕黃色的粗溴乙烷制取無色的溴乙烷應加入的試劑是 ,必須使用的儀器是 。
(5)本實驗的產率為60%,則可制取溴乙烷 g。
(6)為除去溴乙烷中殘留的少量水,可選用無水CaCl2作干燥劑,并蒸餾。為證明最終得到的產品——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可采取的實驗方法是 。
25.(12分)化學上常用燃燒法確定有機物組成,這種方法是在電爐加熱時用純氧氣氧化管內樣品,根據產物的質量確定有機物的組成,圖中所列裝置是用燃燒法確定有機物分子式常用的裝置。

完成下列問題:
(1)、按產生的氧氣按從左到右流向,所選擇的裝置各導管的連接順序是
_ ____________ ___;
(2)、C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3)、D裝置中MnO2的作用是 ;
(4)、燃燒管中CuO的作用是 ;
(5)、若準確稱取9.0 g樣品(只含C、H、O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經充分燃燒后,A管質量增加13.2 g,B管質量增加5.4 g,則該有機物的實驗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確定該有機物的分子式,還要 。
三、計算題(10分)
26.某有機物在氣態時,其密度是相同條件下氫氣的38倍,若將它完全燃燒,只生成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且二者的體積比為(同溫同壓下)4:3,另取該有機化合物3.8 g,充分燃燒后將其產物全部通過干燥的堿石灰,堿石灰增重10.2 g,再取同質量的該有機物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可生成標況下的氫氣1.12 L。
求:(1)該有機物的分子式。
(2)該有機物屬于哪一類有機物,寫出可能的結構簡式。
參考答案:
1-5 DCBDC 6-10 BABBD 11-15 DBCAB 16-20 DCDCB 21.B
22.(10分)Ⅰ、(1)(2分),(2)消去反應(2分),(3)方程式略(2分)。
Ⅱ、(1)CH2ClCH2Cl (2分),(2) (2分)。
23. (12分)Ⅰ、(1)C8H8 (2分),
(2) —CH=CH2(2分),
(5) —CH=CH2 +Br2 → —CH Br—CH2 Br(2分)。
Ⅱ、(1)2(2分),(2)4(2分),(3)方程式略(2分)。
24. (1)a  (2)B (3)CH3CH2Br CH3CH2OCH2CH3
(4)NaOH溶液;分液漏斗 (5)16.35g
(6)將鹵代烴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共熱,所的產物用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后,若有淺黃色沉淀則證明含有溴元素。
25.(12分) (1)g、f、e、h、i、c(或d)、d(或c)、a(或b)、b(或a)?(2分,寫裝置順序不給分),(2)吸收水分,得干燥純凈的氧氣?,(2分)(3)催化劑,加快產生氧氣的速率?(2分) ,
(4)使有機物更充分地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分),
(5)CH2O (2分) ,(6)相對分子質量。
26. C3H8O2 ;HOCH2CH2CH2OH CH3CHOH CH2OH

梁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歷史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各種思想流派紛呈。有學者將它們分別描述為:“全面歸服自然的隱士派” , “專制君主的參謀集團” , “勞苦大眾的行動幫會”, “擁有無限同情心與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學派”。請按順序指出它們分別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2.下列關于春秋到宋明時期儒家思想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A.自孔孟以來,其內容和地位未發生大的變化
B.其壓制人民反抗,維護統治的作用不斷增強
C.后代儒學的發展是以繼承前代為前提的
D.是對中國政治倫理道德等影響最大的中國傳統文化
3.學者對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敘述:“(他)想把濂溪、康節、橫渠、二程種種意見都包容和會通,再加上通諸孔孟先秦儒學,兼及道釋,而且組織一大系統……思想上還是沿襲二程,尤其沿襲伊川的多。”這位古人應該是? ??
A. 李翱????? ?B.朱熹?????? ?C.陸九淵???? ?D.王陽明
4.宋明理學與先秦儒學相比,有哪些重大發展? ①完成了理論化、思辨化的過程 ②倡導“經世致用”學說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濃郁的人文主義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5.李贄稱贊漢朝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善擇佳偶”,自由戀愛,贊揚寡婦再嫁;稱贊武則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贊頌商鞅、吳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會揭桿起義的農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贄
A.反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 B.反對三綱五常為核心內容的封建禮教
C.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學家的虛偽
6.“桃園三結義”是羅貫中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名篇。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在涿郡桃園,祭告天地,結為異姓兄弟。以后他們都忠實地堅守著這個承諾,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羅貫中筆下的這種思想直接源于
A.“仁政”思想 B.“天人感應”思想 C.宋明理學思想 D.“經世致用”思想
7.顧炎武認為:“王(陽明)學流背離孔門為學宗旨,不習六藝,不綜當代之務,而專心于內,已非儒學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顧炎武意識到宋明理學的危機 B.王陽明倡導“經世致用”
C.顧炎武主張摒棄孔孟儒學 D.王陽明深受西方思想影響
8.明清之際是一個“天崩地裂”的時代.“一些最敏銳的心靈”進行了一場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項屬于其反思后的主張
A.“天人感應”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存天理,滅人欲” D.“以法為本”、“法不阿貴”
9.第29屆夏季奧運會開幕式上有這樣一個場景:在“三千弟子”誦讀之時,中央的巨幅畫卷中間,開始出現了立體活字印刷體,方版漢字交替呈現,整個活字印刷版如水波涌動,充滿著無限動感,場面十分震撼。有些觀眾在觀看后發表了以下評論,你認為正確的是
A.活字印刷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代表了中國古代先進的科技水平
B.活字印刷術在唐代就已出現,所以有了流傳廣泛的唐詩
C.沒有活字印刷術就沒有歐洲的文藝復興
D.中國古代的甲骨文就是活字印刷的珍品
10.2012年是中國傳統的龍年,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從漢字“龍”的四種書體的演變過程中,可以看出漢字( )

①演變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 ②由象形文字逐漸符號化,成為表音文字
③與書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11.造物者創造了人,并對他說:“我將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夠更好地觀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創造了你,使你成為非上天的、非人間的、非永恒的。你也許會蛻化,變成無理性的畜生;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華,變得神圣。”這段材料
A.反映的是神學思想 B.認為人是無理性的
C.認為人是卑賤的 D.反映的是人文主義思想
12.恩格斯曾高度評價“文藝復興”在歷史上的進步作用。他寫道:“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材料中的“變革”是指
A.沖破宗教神權的束縛,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B.使人類由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C.創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藝術作品及文學作品
D.為后來的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武器
13.“無論是圣西門、傅立葉或羅伯特·歐文,都根本沒有想到資本家和工人之間作為兩個在經濟上對立的階級……更沒有想到實現他們的計劃在牽涉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大規模斗爭。”這從另一個角度表明,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社會前提是
A.工業革命深入發展,資本主義弊端日益暴露
B.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C.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D.進步的思想家善于理論總結
14.1923年10月,胡適《給<努力周刊>編輯部的信》說:“有三個雜志可代表三個時代,可以說創造了三個新時代:一是《時務報》;一是《新民叢報》;一是《新青年》。《民報》與《甲寅》還算不上。”據此可以看出,胡適對《新青年》的評價是代表和創造了
A.提倡維新,推動富國強兵的時代 B.反對專制,宣傳君主立憲的時代
C.批判復古,崇尚民主科學的時代 D.主張共和,掀起暴力革命的時代
15.學者陳衡哲在《西洋史》中寫道:“科學與文藝是文化的雙翼,缺了一樣,那個文化便成為畸形的了。科學是偏向理性的,文藝是偏向情感的。”基于這樣的認識,對啟蒙運動興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過于
A.牛頓 B.達爾文 C.達·芬奇 D.莎士比亞
16.1977年,鄧小平同志提出讓高中學生參加高考,不再搞群眾推薦,從此拉開了恢復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現實意義是
A.否定了群眾推薦制度 B.實現了“學而優則仕”
C.提供了平等競爭的權利 D.為下鄉知識青年提供出路
17.“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從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A.注重以人為本 B.重視研究社會現實 C.探究人與自然 D.重視人的前生未來
18.關于古代書法,有以下一些說法:晉人尚韻,宋人尚意,明人尚姿,清人尚變,據此標準,唐人
A.尚法 B.尚態 C.尚志 D.尚理
19.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學說“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雖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經濟的事實中。”最能印證其主旨的是
A.商品經濟催生了歐洲近代啟蒙思想 B.人文主義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學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義 D.人民主權學說豐富了法國啟蒙思想
20.英國科學家達爾文創立了進化論: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嚴復接受并傳播進化論。兩者給東西方帶來的共同影響是
A.導致中英兩國政治改良 B.開始民主、科學對民眾的啟蒙
C.打擊了宗教神學世界觀 D.改變了一部分知識分子的世界觀
21.國民黨一大期間,宣言審查委員會將宣言中收回租界、海關,取消領事裁判權,廢除不平等條約等具體條文刪去。孫中山堅持恢復這些條文,并說假如不通過這點,大會就毫無意義。這表明孫中山( )
①把反帝視作國民黨一大主要內容 ②把反帝主張同反帝具體目標結合 ③具有維護國家主權獨立的強烈愿望 ④完全接受了中共民主革命綱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22.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搜集到了以下言論或主張,請你幫助其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整理一下( )
①“夷之長技三,……師夷長技以制夷” 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③“兼容并包,思想自由”④ “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23.毛澤東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歷史地位。以下對毛澤東著作的貢獻的對應連線不正確的是(  )
A.《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論
B.《新民主主義論》——描繪了新民主主義社會的藍圖及前景
C.《論人民民主專政》——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
D.《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發展的理論
24.原廣州市政協主席陳開枝在回憶鄧小平的文章中寫道:“等于是一個已經退役的老船長,當看著船的方向搖擺不定時,他又一次上船頭,把扭曲的方向擺正了。”材料中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南方談話
C.“文革”時期面整頓 D.中共十五大
25.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新春足跡,亦透露了其一年來最為牽掛的問題,具有深刻的符號意義。下圖為2012年1月22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與民眾共迎新春和山村孩子放鞭炮。作為一種獨特的政治傳統,領導人春節期間慰問走訪忙碌卻不休假,反映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哪個方面的內容
A.中國先進生產力 B.中國先進文化
C.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26.1984年10月1日這天,“小平您好”這橫空出世的四個字,震撼著人們的神經,讓無數人歡笑,也讓無數人流淚!2008年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胡主席視察北大,視察宿舍時學生的歡呼聲震耳欲聾“濤哥加油”口號回蕩在燕園!從“小平您好”到“胡哥加油”反映出
①對國家領導人的個人崇拜 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擁護和信心 ③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加強 ④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煥發出新的活力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27.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有三次歷史性的飛躍,形成三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現為( )
①科學地認識中國國情,科學地總結歷史經驗 ②都科學地解決了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③三大理論成果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 ④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8.2012年10月在人民網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二為”方針并不限制藝術家的創作性,而是鼓勵文藝工作者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產品,祝賀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文章中的“二為”方針是指( )
A.為祖國服務,為人民服務
B.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C.為黨和政府服務,為人民服務
D.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共產主義服務
29.2012年6月7日上午,在江蘇南京文樞中學一考場外,一位名叫汪俠的83歲白發老翁十分惹人注目,原來他有數十年的“高考情結”,12次體驗高考,見證55年高考變化,那么讓老人如此心動的高考也因“文革”而一度中斷,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其最重要的現實意義是(  )
A.否定了群眾推薦制度 B.實現了“學而優則仕”
C.提供了平等競爭的權利 D.為下鄉知識青年提供出路
30.溫家寶總理在國家科學獎勵大會上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本要靠科技,科技的發展歸根到底要靠人才,誰在人才上占有優勢,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上占領制高點。”以下科技成就能夠體現“科技創新上占領制高點”這一論斷的科技成就是( )
A.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國防力量得到加強的突出標志是“兩彈一星”研制成功
B.“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秈型雜交水稻技術已經成為民眾的福音
C.“863”計劃的實施,為我國高技術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D.1999年至今,我國已成功發射了載人飛船“神舟一號”至“神舟七號”
二、非選擇題(總共40分)
31.(9分)“文史互證”是歷史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主要包含兩層意義:其一,從史學角度考證詩文,即從歷史的層面對古詩文進行周密的考訂、辨誤和解說;其二,從文學角度闡釋歷史,即以詩文為史料,通過發現其中時間、地域、人物等歷史要素,與史籍所載相參證,從而更全面地把握歷史真相。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杜甫的詩有“詩史”之稱。《春望》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材料二 宋代鑄造銅錢和鐵錢的數量相當大。據《宋史·食貨志·錢幣》記載:“皇祐中,饒、池、江、建、韶五州鑄錢百四十六萬緡,嘉、邛、興三州鑄大鐵錢二十七萬緡。”“江、池、饒州,建寧府四監,歲鑄錢百三十四萬緡,充上供;衡、舒、嚴、鄂、韶、梧州六監,歲鑄錢百五十六萬緡,充逐路支用。”
材料三 (魯提轄)便去身邊摸出五兩來銀子,放在桌上,看著史進道:“灑家今日不曾多帶得些出來;你有銀子,借些與俺,灑家明日便送還你。”史進道:“直甚么,要哥哥還!”去包裹里取出一錠十兩銀子放在桌上。魯達看著李忠道:“你也借些出來與灑家。”李忠去身邊摸出二兩來銀子。魯提轄看了見少,便道:“也是個不爽利的人!”(摘編自《水滸傳》,書中類似的描寫還有很多)
請回答:
⑴ 聯系《春望》簡要分析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唐詩在題材方面的特點。(4分)
⑵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代鑄錢數額巨大的原因。(4分)
⑶ 結合材料二、三判斷,宋代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貨幣是銅(鐵)錢還是白銀?簡要說明理由。(3分)
32.(17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長技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又說,“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國圖志?序》
材料二 “中國之禍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內。”……“民權之說,無一益而有百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張之洞《勸學篇》
材料三 “沖決過去歷史之網羅,破壞陳腐學說的囹圄”, “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
——陳獨秀《青年雜志》
材料四 (俄國十月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之革命”,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
“ 試看環球的未來,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釗《庶民的勝利》
請回答:
(1)比較材料一、二指出,在認識近代中國所面臨形勢的問題上,二者有何不同?(2分)

(2)材料三較之材料一、二,其內容進步在哪里?(2分)
(3)材料四與材料三有什么聯系?(1分)
(4)以上4人所代表的群體對中國近代社會進步各產生過那些影響?(12分)
33.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這種氛圍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十八世紀占支配地位的觀念:科學方法是研究社會活動和自然現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屬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認識,因此啟蒙思想家認為具有社會屬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認識,這已成為一種共識。
——[美]羅伯特·E·勒納《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正像盧梭說的,他是“憑假設和條件的推理”來構成他的學說的。其實,所有啟蒙思想家無不如此。但在爭取人的權利和尊嚴的問題上,對廣大人民來說,首先是在爭取生存的問題上,這種學說和原則卻具有一種完全新穎的、扣人心弦的含義,起到了使人們為之奮斗的作用。18世紀還不可能出現經濟和社會關系的動態的觀點。對社會、政治問題的思考,還只能停留在社會關系的靜態的幻象上面。
——王養沖《18世紀法國的啟蒙運動》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分析啟蒙運動的起因。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時期“理性”思想的變化。(4分)
(2)據材料二,指出“靜態的幻象”的啟蒙學說有哪些局限性?說明19世紀初西方文學對啟蒙思想家“理性王國”的反應。(6分)
(3)指出材料二關于啟蒙運動作用的看法。結合所學知識,試從政治、思想兩方面加以說明。從研究性學習中史料與結論的關系看,研究歷史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4分)
參考答案:
1-5 AABBC 6-10 CABAA 11--15 DABCA 16--20 CBACD 21-25 AAABC 26-30 CDBCB
31.(9分)
⑴ 原因:杜甫的《春望》直接反映了當時動蕩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人們痛恨戰亂的思想感情。實際上是以詩的形式記錄了歷史。(2分)特點:唐詩題材廣泛,關注現實生活。(1分)
⑵ 宋代社會經濟特別是商業有了較大的發展;(1分)解決三冗問題也需要大量貨幣。(1分)
⑶ 銅(鐵)錢。(1分)理由:材料二源自正史,可信度較大。(1分)材料三源自元末明初的文學作品,作者更有可能是用自己時代的狀況來描寫宋朝的情況。(2分)
32.(17分)
(1)材料一認為外來侵略是中國面臨的大禍;(1分)
材料二則認為中國的大禍是國內的“民權之說”。(1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本上都是維護封建統治;(1分)
而材料三是要從根本上動搖封建統治。(1分)
(3)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分)
(4)①魏源是近代地主階級抵抗派的代表;
他們引導當時人民關注世界形勢,對當時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啟迪作用。(3分)
②張之洞是近代洋務派的代表;
洋務派掀起了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歷程的第一步。(3分)
③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
新文化運動徹底批判了中國封建思想,使中國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3分)
④李大釗是中國近代馬克思主義者代表;
他們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3分)
33.答案:(14分)
(1)起因:科學與知識進步促成啟蒙運動。變化:從肯定人性、尊重人的價值發展到提倡科學與自由平等。(從崇拜人性發展到崇拜理性)(4分)
(2)局限性:僅憑假設與推理來構想學說;看不到經濟與社會的辯證聯系。 反應:文學家轉而關注個人的感情,產生浪漫主義。(浪漫主義反對崇拜理性,對社會現狀不滿,強調個人感情)(6分)
(3)看法:開啟民智。推動法、美等國資產階級革命;豐富資產階級思想學說和人文主義內涵。原則:論從史出。(4分)
梁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地理
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下表為七大洲面積資料,根據表格完成下題。
大洲代號







面積:萬平方千米
4 400
1 000
2 400
900
1 800
3 000
1 400
1.下列有關各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 大洲跨經度最多 B.③ 大洲瀕臨四個大洋
C.② 大洲的地勢世界最低 D.赤道穿過⑤ 大洲的中部
下圖為半島示意圖,回答2~3題。
2.乙和丙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
A.河流汛期一致 B.地形以山地為主
C.發展園藝業為主 D.人口再生產類型相同
3.有利于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的半島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C.丙和丁D.丙和乙
下圖為四個地區的地理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4-5題。
4.在四幅圖中出現的地跨兩大洲的國家有(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5.溝通兩大洋,且兩側屬于不同大洲的海峽位于(  )
A.甲圖 B.乙圖 C.丙圖 D.丁圖
讀兩個國家的地形剖面圖,甲剖面線為55°N,乙剖面線為23°26′S,回答6—7題。

6.下列關于兩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國西部均分布濕潤的氣候 B.甲、乙兩國均地廣人稀
C.兩國都是世界上典型的工業化國家 D.甲國工農業發達,乙國以農牧業為主
7.一條大河由西南向東北流經甲圖,進入解凍季節時,該河流不易出現的現象是( )。
A.凌訊 B.水土流失 C.河岸決堤 D.水位暴漲
讀世界某區域圖,其中①②③圖均表示同一區域,且其圖幅依次減少四分之三。讀圖答題。
8.若①圖比例尺為1∶N,則②圖、③圖的比例尺依次為(  )
A.2:N  3:N B.1:2N 1:3N C. 1:2N 1:4N D.2:N 4:N
比較下列五個亞洲國家,下圖中的③國附圖S國石油工業發達。近幾年,該國的服裝工廠多從中國等地進口成品服裝,但使用本廠商標進行銷售, 完成第9~11題。
9.屬于東南亞的又與中國接壤的一組國家是(  )
A.③ ④ B. ④ ⑤ C.① ⑤ D.②⑤
10.國家③ 與其他四個國家的氣候特征相比,存在明顯差異,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以高原為主,周圍山脈環繞,地形閉塞 B.遠離海洋,缺乏濕潤氣流
C.沙漠廣布,缺乏植被 D.地處熱帶,蒸發量大
1.圖2中M城市發展石化工業,其主導的區位條件是 ( )
A.接近消費市場 B.勞力資源豐富
C.接近原料地 D.科技力量雄厚
圖中弧ACE為昏線,C為中點,弧AB與弧DE相等,A點緯度為70°N,C點以東為東半球,此日處于冬半年。據此完成12~13題。
12.此時,北京時間為 (  )
A.3:20
B.9:20
C.15:20
D.21:20
13.D點位于E點 (  )
A.正北 B.正西
C.東北 D.西北
右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回答14~16題。
14.下列有關地球各圈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整個大氣圈的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B.②圈層即巖石圈
C.③圈層由塑性物質組成,為巖漿的發源地
D.④圈層的物質狀態為固體
15.下列有關圖中信息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縱波、橫波通過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時,波速都增加
B.⑤圈層雖由固態物質組成,但在該圈層無法觀測到橫波
C.①和②之間的圈層即水圈
D.地球各內部、外部圈層都是連續且規則的
16.下列有關地球幾個圈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各圈層都有生物的存在
B.地球的許多圈層之間都存在著物質遷移和能量轉化
C.地球的各圈層都呈同心圓狀分布
D.地球各圈層內物質運動的能量都來自太陽輻射
17.16世紀的法國思想家J.博丹認為:北方寒冷,使人們體格強壯而缺少才智;南方炎熱,使人們有才智而缺少精力。J.博丹的主張體現的人地關系思想是 (  )
A.天人合一論 B.地理環境決定論
C.可持續發展論 D.人地協調論
讀“計算機模擬人口、自然資源、環境污染發展趨勢”模型圖,回答18~19題。
18.圖中丙表示 ( )
A.自然資源 ?B.人口自然增長率
C.人口死亡率 ?D.環境污染
19.圖中乙曲線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隨著人口增加自然資源不斷減少 ?B.生產力的發展
C.人口政策導向?? D.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2011年10月28日,我國首次航空生物燃料用于客機試飛取得成功,本次試飛所需航空生物燃料的原料來自麻風樹結出的果實。據此回答20~21題。
20.云南、四川、江西、貴州等地山區建立麻風樹種植基地主要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 )
A.宜林山地廣布 B.灌溉水源較多
C.氣候溫和干燥 D.土壤深厚肥沃
21.推廣使用以麻風樹果實為原料的生物燃料,積極的生態意義是 ( )
A.降低航空運輸成本 B.緩解地面下沉
C.解決地區人地矛盾 D.緩解氣候變暖趨勢
讀圖完成22-23題
22.圖中甲乙丙三地氣候特征的差異最明顯的表現是:(  )
①氣溫年較差 ②降水量的季節變化
③夏季風風向和影響時間長短 ④高溫期與多雨期不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日本一月0℃等溫線與北緯38度緯線基本吻合,中國一月0℃等溫線與北緯33度緯線基本吻合,該事實說明(  )
A.日本一月平均氣溫受冬季風影響大
B.日本南北溫差大
C.日本常綠闊葉林的分布緯度比中國高
D.日本雨季開始時間比中國早
2010年末,首鋼搬遷任務將基本完成,同時在老廠區,將進行新產業的開發。首鋼搬遷曹妃甸,等于再造一個唐山,這里將建成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鋼鐵聯會企業。據此回答24~25題。
24.有關首鋼搬遷到曹妃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利于原材料和鋼鐵成品的運輸,降低運輸成本
B.搬出北京會失去原來的鋼鐵市場
C.曹妃甸地價低,可以減少新廠的投資
D.首鋼搬遷到新址必然會給當地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
25.隨著新的鋼鐵企業的建設,這一地區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工業部門并與之形成投入—產出之間的聯系,進而形成以鋼鐵為主的工業地域,這些企業可能是(  )
A.啤酒廠 B.汽車制造廠
C.煉油廠 D.香煙廠
二、綜合題(共50分)
26.(10分)讀下面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1:“紅色荒漠”是指在我國南方紅壤分布區區的土地荒漠化問題,這些地區地形以丘陵及山區為主,植被覆蓋率在30%以下。
材料2:“紅色荒漠”形成機制示意圖。
(1)上圖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濫伐森林、高溫多雨等條件,請寫出各個字母所代表的含義。(4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南方地區“紅色荒漠”造成哪些不利影響?(2分)
(3)填表比較:南方地區的“紅色荒漠”問題與其他地區生態問題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4分)
27.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1: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已經決定由政府購買“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中的釣魚島、北小島和南小島,將這三個島“收歸國有”。
材料2:2012年9月18日中國外交部說,日本政府宣布“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由此中方公布了釣魚島領海基點基線并向聯合國交存,提交了東海外大陸架劃界案,派海監船編隊赴釣魚島海域巡航執法。
材料3:2009年8月28日日本政府投資700多萬美元在沖之鳥礁上人工養殖珊瑚蟲,以示這塊礁“確實是一個島”,具備劃分專屬經濟區的條件。如果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大陸架延伸得到批準,那么周邊200海里一帶豐富的自然資源就歸日本所有。

圖1 東海以東海底地形圖 圖2 我國釣魚島位置圖

圖3 我國東南沿海某海域等深線分布圖(單位:米)
⑴ 從圖1中可以看出釣魚島位于沖繩海槽以____ (東、西),屬于
自然延伸部分,從圖3中根據島嶼的形成原因判斷,釣魚島應屬于________ 島,應屬于________________氣候 (4)
⑵ 琉球群島是東亞島弧(包括我國臺灣島以及千島群島等)的一部分,它是
板塊向 板塊俯沖、擠壓造成的,導致此處多 地質災害(3)
⑶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我國政府和人民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闡述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有何重大意義?


(3)
⑷ 日本政府不惜花巨資養珊瑚來保證“沖之鳥”礁的意義是:

。(4)
28.讀“人類社會演化”和“人地關系”兩幅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8分)


(1)甲圖所示的三種社會形態中,哪些屬于乙圖所示人地關系原理范疇?(共2分)
(2)在我國江南丘陵地區廣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態環境變化有哪些?(共4分)
(3)下列問題屬于乙圖中箭頭①引起的是___,屬于箭頭②引起的是_____。(共2分)
A.太湖藍藻污染 B.海洋漁業產量下降
C.野生華南虎蹤跡難覓 D.山西某地兒童鉛中毒頻頻發生
E.塔里木河下游胡楊林枯死 F.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29.2011年4月1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下圖中B、R、I、C、S五個國家被人稱為“金磚五國(BRICS)”。(共18分)
資料1:見下圖
資料2:表為五國的有關情況。
國家
B
R
I
C
S
國土面積(萬km2)
851.4
1707.5
298.0
960.0
122.1
人口(億)
1.9
1.4
12
13.7
0.491
2011年國民總收入(億美元)
24746
18496
18393
73011
4080
在世界經濟格局中被譽為
世界原料庫
世界加油站
世界辦公室
世界工廠
世界金庫
資料3:I國總理早就提出“用電子革命把國家帶入21世紀”。據報道1997-2005年間,I國軟件出口額從16.5億美元猛增到236億美元,雨季還將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長。美國硅谷的企業中有大量的I國人擔任高層管理人員。I國IT(信息技術)企業非常重視自主開發能力,越來越多的軟件企業創立了自己獨特的生產模式。
根據上述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⑴~⑸題。
⑴ B、R、I、S分別代表 、 、 、 、(填國家的中文名)。(4分)
⑵ R國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對農業的不利影響是 。(4分)
⑶ 從R國與I國的人均國民收入比較, 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五國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填字母)(2分)
⑷ I國軟件業發達的主要原因有 (多選)。(2分)
A.政府的大力支持 B.全球對各種軟件的急劇需求
C.擁有大量專業技術人才 D.信息技術企業管理水平高 E.多優良港口
⑸ S國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是 ,請分析這個港口形成和發展的有利和不利條件。(6分)



參考答案:
1—5 CBCDD 6—10 BBCCA 11—15AADCB 16-20 BBDBA 21-25 DACCB
26.(1)人口增加 高溫多雨 濫伐森林 水土流失(4分)
(2)表層土壤流失,土地生產力下降,糧食減產;地表變得崎嶇不平;淤積下游河道和湖泊。(2分)
(3)(4分)
地區
自然原因(差異)
防治措施(共同點)
西北地區的荒漠化
氣候干旱,降水少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調整土地利用結構;發展農業技術;植樹種草,恢復植被
南方地區的“紅色荒漠”
降水量大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土質疏松
27.⑴ 西 東海大陸架 大陸島 亞熱帶季風氣候(4分)
⑵ 太平洋板塊 亞歐板塊 地震火山(3分)
⑶ 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和能源,有利于增加我國資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有利于鞏固國防,維護國家安全;強化全民海洋意識,樹立海洋國土觀念。(3分)
⑷ 日本政府一旦占有該島,就可以擁有該島周圍廣闊的專屬經濟區,享有開發豐富的海洋資源的權利(4分)
28. (1)農業社會、工業社會。(2)森林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加劇,生態系統變得更加脆弱。(3)B、C、E、F A、D
29.( 18分)
⑴ 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4分)
⑵ 溫帶大陸性氣候(或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寒冷漫長,不利于農業生產,糧食產量不穩定。(4分)
⑶ R、I(2分)
⑷ ABCD(2分)
⑸ 開普敦。
有利條件:①沿海地區地勢低平,利于筑港;②地中海氣候,冬季不結冰;③依托開普敦,綜合實力強;④交通運輸便利,經濟腹地廣。
不利條件:冬季沿海地區風浪大。(6分)
梁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政治
一、選擇題(在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2分,共50分)
1.人生在平淡中尋找幸福,在細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獨中守望幸福,在遺忘中懷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學的指引,這是因為 ( )
A.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B.哲學是哲學家對自己實踐活動的科學總結
C.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D.哲學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學家。就這一問題,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 )
A.甲認為和哲學家相比,一般人的世界觀是自發的、零散的
B.乙認為一般人的世界觀與哲學沒有關系
C. 丙認為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D.丁認為一般人的世界觀對生活不起作用
3.哈佛大學的校訓:“以柏拉圖為友,以亞里士多德為友,更以真理為友”。正是基于這樣的校訓,哈佛大學除了培養了無數杰出的哲學家外,在哲學點亮的這盞精神火炬的引導下,還培養出了大量的杰出的科學家和作家。由此可見 ( )
A.具體科學需要以哲學為基礎 B.學習了哲學就可以成為科學家
C.哲學指導具體科學研究 D.哲學和具體科學最終走向完全一致
4.哲學研究的問題有許多,其中有一個貫穿哲學發展始終并且把不同哲學區分開來的基本問題。對這一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 ( )
① 影響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② 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
③ 是區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主要標志 ④ 決定著人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之后,開始出現了 ( )
A.唯物論與唯心論的對立 B.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
C.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對立 D.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
6.在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優秀文化,其中許多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熠熠生輝,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這說明文化( )
A.對人的影響具有持久深遠的特點 B. 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C. 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D. 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溫家寶總理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六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發表講話,下面是總理講話中有關文化的一些觀點。據此回答7-8題
7.五千年中華文化所凝結的道德和智慧,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這一觀點蘊含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有( )
①中華文化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 ②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 ③中華文化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創造的 ④中華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規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我們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構建人類共有的精神家園。尊重文化多樣性,就要( )
①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②消除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差異 ③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 ④相互借鑒,求同存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近年來,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話題越來越熱。從孔子學院到中外的“文化年”,從動畫片《中華小子》在法國熱播并獲得動畫大獎到《于丹<論語>心得》的版權被韓國人搶購,事例不勝枚舉。假如以此為話題,圍繞“中華文化走出去”這一主題寫一篇小論文,你認為下列比較適合的理論視角有( )
①文化與綜合國力 ②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 ③優秀文化塑造人生 ④經濟全球化與文化一元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的書法終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錄》。繁榮書法藝術,首先要正確對待繼承和發展的關系,下列對于二者關系認識正確的是( )
①繼承是原封不動的承襲傳統文化 ②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 ③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④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這是因為,尊重文化多樣性是( )
①對文化多樣性價值的確認 ②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③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④保證本民族文化免受外來文化沖擊的根本出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高盧麟介紹,我國博客空間超過9000萬。網民用特有的網絡語言和各種網絡形式,反映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關注熱點問題,創造網絡文化。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下列對博客在內的網絡交流方式認識正確的是 ( )
A.意味著舊的文化傳播方式的徹底消失
B.能夠日益顯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
C.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決定因素
D.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是一個新陳代謝、不斷創新的過程
13.2012年10月23日,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又到了一年的重陽節。每到這一天,人們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這說明 ( )
①傳統文化是對傳統文藝的繼承 ②傳統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③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 ④傳統習俗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書評家指出,《哈利·波特》繼承了最好的驚險小說傳統,從來不讓任何場景拉長到讓人沉悶的地步。相比之下,我國近年出品的兒童精品沿襲舊模式,缺乏兒童的語言和敘述方式,說教味太濃是“通病”。這表明 ( )
A.喜愛驚險是兒童的天性
B.文學作品的魅力根本取決于其敘述語言和表達方式
C.只有繼承才可能增強文學作品的競爭力
D.我國的兒童劇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15.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迄民國、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具有代表性的鞋, 認真研究“張良跪履”“謝工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經典,然后把鞋與民俗、鞋與小說、鞋與民間美術、鞋與文學等結合起來,制作出獨具特色的文化鞋。從“鞋文化”到“文化鞋”說明( )
A.對待傳統文化,首先是繼承,其次是發展
B.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C.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傳統文化采取不同的態度
D.新的文化形態取代舊的文化形態,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的發展
16.2011年11月3日,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軌道上,“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依靠微波雷達、激光雷達和電視攝像機的引導,經歷了捕獲、緩沖、拉近、鎖緊的過程,最終實現連接,形成組合體。這一對接的成功得益于(  )
①尊重聯系的多樣性,善于突破事物的表面聯系把握其本質聯系 ②尊重聯系的條件性,善于根據事物間固有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③尊重聯系的普遍性,建立任何具體事物間的聯系 ④尊重聯系的客觀性,根據需要創造聯系,建立人為事物的聯系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7.漫畫中的母親把自己牌桌上的失利(“輸”)遷怒于身后看“書”的孩子,這一
做法
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
②是唯心主義世界觀的表現
③違背了聯系的普遍性 ④違背了事物規律的客觀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18.下列說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蘊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勿以惡習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9.有這樣一道數學題:90%×90%×90%×90%×90%=59%。它告訴我們,一項工作做到90%已經很不錯了,但經過環環相扣的一系列過程結束后,“很不錯”的90分最終帶來的結果可能是59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這就是過程控制效應。它啟示我們
①質變是量變的結果,要重視量的積累 ②要抓住時機,實現事物的質變 ③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④要立足整體,發揮整體統率作用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觀察下圖。下圖蘊含的哲學寓意不包括(  )
A.順應發展趨勢,轉變思維方式
B.承認因果聯系,增強科學預見
C.分清主流支流,辨別事物性質
D.尊重客觀規律,堅持實事求是
21.“對真理的尊重是運用它,對真理的信仰是用一生實踐它。”這說明( )
① 真理要為實踐服務 ② 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絕對真理
③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④ 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一帆風順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2.以前,人們往往認為一切生物的生長都依賴陽光。現在科學家發現,在水深超過4000米的可見光不能到達的海底,在高溫、高壓、劇毒、缺氧的環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熱液生物,他們靠海底熱液帶出的能量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質而生存。這從一個側面表明( )
① 認識只有不斷超越歷史條件才能成為真理 ② 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認識的反復性③ 對真理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循環過程 ④ 真理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天地之變,寒暑風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這句話包含的哲學道理是(   )
A.規律是事物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B.只有自然界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C.規律可以為人所認識 D.一切事物的運動都是有規律的
24.我們既要埋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從而真正找到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這體現了 ( )
A.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B.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C.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25.2012年6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中,三次下潛深度超過7000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達到了預定的試驗目標,取得了圓滿成功。這說明了( )
A. 規律是可以創造的 B. 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取得成功
C. 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D. 思維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材料一、2012年10月3日的中秋晚會,根據舉辦地的地方文化特點,晚會落戶在有著“月亮故鄉”之稱的福建福州,主要著力點是月亮文化,千里明月寄相思,自古中華民族就有用月亮來寄托感情的傳統。“天上人間,美輪美奐”是今年中秋晚會舞臺效果設計的主題思想,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本屆秋晚最大的創新應該是在舞臺景觀的營造,它給了電視觀眾足夠的視覺享受,讓人們感受到了中秋節的濃厚文化氣息。
材料二、成立于2001年的“女子十二樂坊”由十二位年輕靚麗的民族女樂手組成。她們使用古箏、揚琴、琵琶、二胡、竹笛、簫、葫蘆絲、獨弦琴等中國民族樂器,演奏出融合拉丁、爵士樂、搖滾等包含諸多流行音樂元素的樂曲。出道幾年來,她們以時尚的著裝,站立表演,激情四溢的奔放演出風格代替了正襟危坐、含蓄內斂的傳統民樂演奏,拓寬了中國民族器樂的欣賞群體,在國內外弘揚了中國的民族音樂。
(1)材料一對我國實現文化創新有何啟示?(12分)
(2)請結合材料二簡要談談文化創新的作用。(4分)
27.材料一:氣候變化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挑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近年來在節能減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為全面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材料二: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要把堅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經濟社會 又好又快發展。
請運用唯物論的有關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10分)
2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兩國的關系源遠流長,無論在外交、經濟還是文化等方面都產生了不可割舍的聯系。中日兩國建立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關系,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總之,盡管中日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存在種種分歧和摩擦,甚至在某些特定時期雙方的立場出現嚴重分歧,但應該看到,在兩國兩千多年的交往史中,友好合作、共同發展始終是中日關系的主流。只要雙方共同努力、排除干擾,進一步挖掘深化合作的新思路、新途徑,就一定能夠在全球化的今天開創出共同繁榮的新局面。
材料二:當前中日關系的嚴峻局面是由日本一手造成的,日方不顧中方的反對和警告,執意挑起釣魚島事端。中方從維護領土主權這一國家核心利益出發,對于日方的一再挑釁進行了強有力的反制。要防止釣魚島事態延燒升級,關鍵取決于日本的態度。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20日在名古屋大學發表演講,談及中日關系對立時,他警告稱:“(與過去相比)此次對立層次完全不同。(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間的努力或將化為泡影。最糟糕的情況下,(修復關系)將需要40年以上時間。”
結合材料從“思維方法和創新意識”角度,談談你對中日關系的看法。(24分)
答案:1-5:CACCC 6-10 A C C A D 11-15 CBBDB 16-20 AABBC 21-25CDDDC
26.(1)①要立足于社會實踐。 ②繼承傳統,推陳出新。著眼于傳統文化的繼承。
③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促進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 。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 ④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要反對 “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⑤發揮人民群眾主體的作用。要尊重人民群眾的創新精神,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 ⑥文化創新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2)①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根本標準。“女子十二樂坊”的演出拓寬了中國民族器樂的欣賞群體,體現了文化創新對音樂實踐的推動作用。(2分)
②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文化創新,可以使傳統文化煥發生機、歷久彌新。“女子十二樂坊”融入諸多流行音樂元素,為民族音樂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豐富了音樂藝術寶庫,弘揚了中國的民族音樂,促進了民族音樂的發展。(2分)
27. (1) 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發展低碳經濟是緩解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需要。(4分)
(2) 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要求我們要重視意識的作用,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發展低碳經濟,培養企業經營者與廣大消費者的節能環保意識,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4分)
(3) 規律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而不能違背規律。發展低碳經濟是人們自覺按客觀規律辦事的體現。(2分)
28.①事物是普遍聯系原理要求我們要堅持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孤立地看問題。健康發展的中日關系不僅有利于中日兩國人民利益,而且有利于整個世界的發展,體現了這一道理。(4分)
②事物前進性與曲折性統一原理要求我們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同時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中日關系歷經波折,總的看是前進的,體現了這一道理。(4分)
③矛盾(對立統一)原理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一分為二、全面的觀點看問題。中日有共同利益,也有分歧,體現了這一道理。矛盾雙方的統一是有條件的。維護中日關系要增進共識,妥善處理分歧,體現了這一道理。(4分)
④事物變化發展原理要求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中日關系的健康發展必須立足戰略和長遠,只要雙方共同努力、排除干擾,進一步挖掘深化合作的新思路、新途徑,就一定能夠在全球化的今天開創出共同繁榮的新局面。(4分)
⑤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善于抓住重點、中心工作和關鍵。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不搞對抗,關鍵在于日本方面的態度,體現了這一道理。(4分)
⑥矛盾的主次方面關系原理要求我們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又不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盡管中日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存在種種分歧和摩擦,甚至在某些特定時期雙方的立場出現嚴重分歧,但應該看到,在兩國兩千多年的交往史中,友好合作、共同發展始終是中日關系的主流。(4分)
⑦矛盾具有特殊性,在事物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矛盾有不同的特點。所以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此次釣魚島爭端層次與以往不同,日方應認清形勢。(4分)
梁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數學(文)
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1.直線x=0的傾斜角的大小為( )
A.0 B. C . D .不存在
2. 設,是異面直線,平面,則過與平行的平面(  )
A.不存在 B.有1個
C.可能不存在也可能有1個 D.有2個以上
3.命題:若,則與的夾角為鈍角.命題:定義域為R的函數在及上都是增函數,則在上是增函數.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是真命題 B.是假命題 C. 為假命題 D.為假命題
4.已知數列的前項和,那么它的通項公式為=( )
A. B. C. D.
5.設F1,F2是橢圓的兩焦點,P為橢圓上一點,則三角形PF1F2的周長為( )
A.16 B.18 C.20 D.不確定
6.橢圓的一個頂點和兩個焦點構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則此橢圓的離心率為( )
A. B. C. D.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命題“若,則”的逆命題是真命題
B.已知,則“”是“”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C.命題“”為真命題,則“命題p”和“命題q”均為真命題
D.已知,則“”是“”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8.已知,則下列推證中正確的是 ( )
A. B.
C. D.
9.不等式組表示的平面區域的面積為( )
A. B. C. D.
10.已知,,則的最小值為( )
A. 6 B. 12 C. 18 D. 24
11.若直線)與圓有公共點,則(  )
A. B.
C. D.
12. 已知定點,N是圓上任意一點,點關于點N的對稱點為M,線段的中垂線與直線相交于點P,則點P的軌跡是 ( )
A.橢圓 B.雙曲線 C.拋物線 D.圓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若則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14.在公差不為0的等差數列中,成等比數列,則該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
15.已知滿足,則的最大值為________.
16.已知點是直線被橢圓所截得的弦的中點,則直線的方程為
_____ 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 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本小題滿分10分)
已知的三個頂點(-1,-2),(2,0),(1,3).
求邊上的高所在直線的方程;
求的面積.
18. (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正方形的邊長為4,沿對角線將折起,使二面角為直二面角.
(1)求證:; (2)求三棱錐的體積.
19.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方程()表示一個圓.
(1)求的取值范圍;
(2)求該圓半徑的取值范圍.

20.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半徑為的圓的圓心在軸上,圓心的橫坐標是整數,且與直線相切.
(1)求圓的方程;
(2)試討論直線()與該圓的位置關系.
21.(本題滿分12分)
已知拋物線,過動點且斜率為1的直線與該拋物線交于不同的兩點,且.
(1)求的取值范圍.
(2)若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交軸于點N,求面積的最大值.
22.(本題滿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焦距為4的橢圓 左、右頂點分別為,橢圓的右焦點為,
過作一條垂直于軸的直線與橢圓相交于,若線段的長為.
(1)求橢圓的方程;
(2)設是直線上的點,直線與橢圓分別交于點
,求證:直線必過軸上的一定點,并求出此定點的坐標.

參考答案:
1-5 BCB BB 6-10 CBCBC 11-12 BB
13. 3 14. 15. 10 16.
17. 解:(1) 依題意:;
由得:, ∴ ;
直線的方程為:,即:.
(2) 方法一: ,;
.
方法二:,
直線的方程為:,即:;


18. 解:(1) 證明:∵ , ,
,,
∴ ;
∵ 正方形邊長為4, ∴ ,
在中, ,
∴ .(也可證≌)
(2) .
19. 解:(1) 依題意:
即:, 解得:,
∴ 的取值范圍是(,2).
(2)

∵ (,2), ∴ ,
∴ 的取值范圍是.
20. 解:(1) 設圓心,0), ,
依題意:,
得:(舍去),
∴ 圓的標準方程為:.
(2) 設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 則 ,
① 若 , 即 時,,直線與圓相離;② 若 , 即 時,,直線與圓相切;
③ 若 , 即 時,,直線與圓相交.
∴ 當時,直線與圓相離;當時,直線與圓相切;
當時,直線與圓相交.
21.(1)設直線l的方程為:y=x-a,代入拋物線方程得(x-a)2=2px,即x2-2(a+p)x+a2=0
∴|AB|=≤2p.∴4ap+2p2≤p2,即4ap≤-p2,又∵p>0,∴a≤-.
又由,得,故實數的取值范圍是:…..(4分)
(2)設A(x1,y1)、B(x2,y2),AB的中點 C(x,y),
由(1)知,y1=x1-a,y2=x2-a,x1+x2=2a+2p,
則有x==p.
∴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為y-p=-(x-a-p),從而N點坐標為(a+2p,0)
點N到AB的距離為
從而S△NAB=
當a有最大值-時,S有最大值為p2
22. (1)依題意,橢圓過點,故,解得。
橢圓的方程為。
(2)設,直線的方程為,
代入橢圓方程,得,
設,則,
,故點的坐標為。
同理,直線的方程為,代入橢圓方程,得,
設,則,。
可得點的坐標為。
①若時,直線的方程為,與軸交于點;
②若,直線的方程為,
令,解得。綜上所述,直線必過軸上的定點。
梁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數學(理)
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1.若命題p為真命題,則下列說法中,一定正確的是 ( )
A. p的逆命題為真命題 B.p為真命題
C. p的否命題為假命題 D.p為假命題
2.雙曲線的焦點坐標是 ( )
A. (-6,0),(6,0) B. (,0),(,0)
C. (-2,0),(2,0) D. (,0),(,0)
3.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若, 則 ( )
A.+- B.-+ C.-++ D.-+-
4.設拋物線焦點為F,點P在此拋物線上且橫坐標為4,則|PF|等于 ( )
A. 2 B. 4 C.6 D. 8
5.若焦點在軸上的橢圓的離心率為,則= ( )
A. B. C. D.
6.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M和N分別為A1B1和BB1的中點,那么直線AM與CN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
A. B. C. D.
7.如圖,在三棱錐A—BCD中,DA,DB,DC兩兩垂直,且DB=DC=2,點E為BC的中點,若直線AE與底面BCD所成的角為45O,則三棱錐A—BCD的體積等于 ( )
A. B. C.2 D.
8.拋物線上兩點、關于直線對稱,且,則等于( ) A. B. C. D.
9.已知
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確命題的個數是( )
A. 0 B. 1 C. 2 D. 3
10.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分別為橢圓的左、右焦點,
B,C分別為橢圓的上、下頂點,直線與橢圓的另一個交點為D,
若, 則直線CD的斜率為 ( )
A. B. C D.
11.設兩條直線的方程分別為x+y+a=0,x+y+b=0,已知a,b是方程x2+x+c=0的兩個實根,且0≤c≤,則這兩條直線之間的距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是( ).
A. B. C. D.
12.如圖,平面⊥平面,為正方形,,且分別是線段的中點.
則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
A.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若,則______;若則
______。
14. 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方程為
15. 已知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的漸近線方程為,則雙曲線的離心率為     
16.有下列命題:
①設集合M = {x | 0< x ≤3},N = {x | 0< x ≤2},則“a∈M”是“a∈N”的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②命題“若,則”的逆否命題是:若;
③若是假命題,則都是假命題;
④命題P:“”的否定:“”
則上述命題中為真命題的有 (填序號)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 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本小題滿分10分)
如圖,四邊形是圓柱的軸截面. 是圓柱的一條母線,已知, ,.
(1)求證:⊥;
(2)求圓柱的側面積.
18.(本題滿分12分)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PA⊥平面ABCD,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PA=AB=4, G為PD中點,E點在AB上,平面PEC⊥平面PDC.
(1)求證:AG⊥平面PCD;
(2)求證:AG∥平面PEC;
(3)求直線AC與平面PCD所成角.
19.(本題滿分12分)
已知動點與兩定點連線的斜率之積等于常數.
(1) 求動點P的軌跡C的方程;
(2) 試根據的取值情況討論軌跡C的形狀.
20.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半徑為的圓的圓心在軸上,圓心的橫坐標是整數,且與直線相切.
(1)求圓的方程;
(2)試討論直線()與該圓的位置關系;
(3) 對于(2)中的直線,是否存在實數,使得直線與圓交于,兩點,且弦的垂直平分線過點,若存在,求出實數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21.(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在四棱錐中,是正方形,平面,, 分別是的中點.
(1)求證:平面平面;
(2)在線段上確定一點,使平面,并給出證明;
(3)證明平面平面,并求點到平面的距離.
22.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拋物線y2=2px(p>0)的焦點為F,過F的直線交y軸正半軸于點P,交拋物線于A,B兩點,其中點A在第一象限.
(1)求證:以線段FA為直徑的圓與y軸相切;
(2)若=λ1,=λ2,∈,求λ2的取值范圍
參考答案:
1.D 2.B 3.D 4.C 5.C 6.B 7.D 8.A 9.A 10.B 11.C 12.D
13. 5; -4 14. 15. 16.②④
17. 解:(1) 證明:依題意: ;
∵ ,∴ ,
又 ∵ ,∴ ,
∵ ,∴ .
(2) 在中,,,
∴ , .
18. (1)證明:∵CD⊥AD,CD⊥PA
∴CD⊥平面PAD ∴CD⊥AG,
又PD⊥AG
∴AG⊥平面PCD
(2)證明:作EF⊥PC于F,因面PEC⊥面PCD
∴EF⊥平面PCD,又由(Ⅰ)知AG⊥平面PCD
∴EF∥AG,又AG 面PEC,EF 面PEC,
∴AG∥平面PEC
(3)連接CG
19. (1)由題設知直線PM與PN的斜率存在且均不為零
所以
整理得(λ≠0,x≠±1)
(2)①當時,軌跡C為中心在原點,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除去頂點)
②當時,軌跡C為中心在原點,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除去長軸
兩個端點)
③當時,軌跡C為以原點為圓心,1的半徑的圓除去點(-1,0),(1,0)
④當時,軌跡C為中心在原點,焦點在y軸上的橢圓(除去短軸的兩個
端點)
20. 解:(1) 設圓心,0), ,
依題意:, 得:(舍去),
∴ 圓的標準方程為:.
(2) 設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 則 ,
① 若 , 即 時,,直線與圓相離;② 若 , 即 時,,直線與圓相切;
③ 若 , 即 時,,直線與圓相交.
∴ 當時,直線與圓相離;當時,直線與圓相切;
當時,直線與圓相交.
(3) 易知直線過點(1,0), ∴ ;
∵ 直線, ∴ , ∴ ;
∴ 存在實數.
21. 解:(1)證明:∵ 分別是的中點, ∴ ∥,
又 ∵ 平面, 平面,
∴ ∥平面,
同理可證:∥平面,
∵ , ∴ 平面∥平面.
(2) 為的中點.
證明:連接, 平面即為平面,
∵ , ∴ ,
又 , ,
∴ , ∴ .
∵ , ∴ ,
∵ , 且, 平面,
∴ 平面.
(3) 證明: ∵ , ∴ ,
又 , ,
∴ ,
∵ ∥, ∴
平面, ∴ .
方法一:取的中點,連接. 則平面∩平面,
過點作的垂線,分別交于,
則,且,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 ∵ ,
∴ , ∴ .
故點到平面的距離是.
方法二: 易得:,, ,
, ,
∴ ,
, ,
∵ , ∴ ,
∴ , ∴ .
故點到平面的距離是.
22.(1)證明:由已知F,設A(x1,y1),則y=2px1,
圓心坐標為,圓心到y軸的距離為,
圓的半徑為=×=,
所以,以線段FA為直徑的圓與y軸相切.
(2)解法一:設P(0,y0),A(x1,y1),B(x2,y2),
由=λ1,=λ2,得 =λ1(-x1,y0-y1),
=λ2,所以x1-=-λ1x1,y1=λ1(y0-y1),
-x2=λ2,y2=-λ2y1,
由y2=-λ2y1,得y=λy. 又y=2px1,y=2px2, 所以x2=λx1.
代入-x2=λ2,得-λx1=λ2,(1+λ2)=x1λ2(1+λ2),
整理得x1=,代入x1-=-λ1x1,得-=-, 所以=1-,
因為∈,所以λ2的取值范圍是
解法二:設A(x1,y1),B(x2,y2),AB:x=my+,
將x=my+代入y2=2px,得y2-2pmy-p2=0, 所以y1y2=-p2(*).
由=λ1,=λ2,得
=λ1(-x1,y0-y1),
=λ2,
所以x1-=-λ1x1 ,y1=λ1(y0-y1),
-x2=λ2,y2=-λ2y1,
將y2=-λ2y1代入(*)式,得y=,所以2px1=,x1=.
代入x1-=-λ1x1, 得=1-,
為∈, 所以λ2的取值范圍是.
梁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物理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每小題至少一個答案正確,全選對得4分,錯選、不選得0分,選不全得2分)
1.當把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驗電器的金屬球后,金屬箔片張開.此時,金屬箔片所帶的電荷的帶電性質和起電方式是( )
A.正電荷 B.負電荷 C.感應起電 D.摩擦起電
2.下列關于電流方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流的方向就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
B.電流的方向規定為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
C.在金屬導體中,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D.在電解液中,電流的方向與正離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同
3.如圖所示,大小可以忽略不計的帶有同種電荷的小球A和B相互排斥,靜止時絕緣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α和β,且α<β,兩小球在同一水平線上,由此可知( )
A.B球受到的庫侖力較大,電荷量較大
B.B球的質量較大
C.B球受到的拉力較大
D.兩球相互作用的庫侖力大小相等
4.A、B是一條電場線上的兩個點,一帶負電的微粒僅在電場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從A點沿電場線運動到B點,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則此電場的電場線分布可能是圖中的( )
5.關于靜電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勢等于零的物體一定不帶電
B.電場強度為零的點,電勢一定為零
C.同一電場線上的各點,電勢一定相等
D.負電荷沿電場線方向移動時,電勢能一定增加
6.如圖所示,在赤道的正上方有一電子垂直地面入射,若赤道的地球磁場是呈水平;則此電子因受到地磁作用而發生偏轉時,其落點應該接近偏向( )
A.a  B.b 
C.c  D.d
7.在豎直放置的光滑絕緣圓環中,套有一個帶電-q、質量m的小環,整個裝置放在如圖所示的正交電磁場中,電場E=mg/q.當小環從大環頂無初速度下滑時,在滑過什么弧度時所受洛侖茲力最大 ( )
A.π/4 B.π/2
C.3π/4 D.π
8.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的電動勢、內電阻恒定.
要想使電容器所帶電量增加,可以( )
A.增大R1
B.減小R1
C.增大R2
D.減小R2
9.如圖所示電路,平行板電容器的一個極板與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P相連接.電子以速度v0垂直于電場線方向射入并穿過平行板間的電場.在保證電子還能穿出平行板間電場的情況下,若使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P上移,則關于電容器極板上所帶電量q和電子穿越平行板所需的時間t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量q增大,時間t也增大
B.電量q不變,時間t增大
C.電量q增大,時間t不變
D.電量q不變,時間t也不變
10.一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于Oxy平面,在Oxy平面上,磁場分布在以O為圓心的一個圓形區域內.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粒子,由原點O開始運動,初速度為v,方向沿x軸正方向.后來,粒子經過y軸上的P點,如圖所示.不計重力的影響.粒子經過P點時的速度方向可能是圖中箭頭表示的( )
A.箭頭a是可能的 B.箭頭b是可能的
C.箭頭c是可能的 D.箭頭d是可能的
11.理發用的電吹風機中有電動機和電熱絲,電動機帶動風葉轉動,電熱絲給空氣加熱,得到熱風將頭發吹干.設電動機線圈電阻為R1,它與電熱絲電阻值R2串聯后接到直流電源上,吹風機兩端電壓為U,電流為I,消耗的功率為P,則有( )
A.P=UI B.P=I2(R1+R2)
C.P>UI D.P>I2(R1+R2)
12.一根阻值為R的均勻電阻絲,長為L,橫截面積為S,設溫度不變,在下列哪些情況下其電阻值仍為R( )
A.當L不變,S增大一倍時
B.當S不變,L增大一倍時
C.當L和S都縮小為原來的1/2時
D.當L和橫截面的半徑都增大一倍時
二、填空實驗題(共16分)
13.如圖所示,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A、B,由圖可知,
RA RB,兩者并聯時流過的電流IA IB
(填大于、小于、等于)
14.并聯電路的總電阻小于任一支路的電阻;若某一條支路
電阻減小,則總電阻 ;若少一條支路,則總電阻 ;
(填減小、增大、不變)
15.把電流表改裝成電壓表的實驗中所用電流表G的滿偏電流
Ig=200μA,內阻估計在400-600Ω之間。(12分)
(1)按圖7測定電流表G的內阻Rg,需要選用合適的器材,
現有供選用的器材如下:
(A)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200Ω)
(B)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750Ω)
(C)電阻箱(阻值范圍0-999Ω)
(D)電阻箱(阻值范圍0-99999Ω)
(E)電源(6V,內阻不計) (F)電源(12V,內阻不計)
按實驗要求,R最好選用______,R’最好選用_____,E最好選用_____。(填入選用器材的字母代號)
(2)假定由上述步驟已測出電流表內阻Rg=500Ω,現在通過串聯一個24.5kΩ的電阻把它改裝成為一個電壓表,此電壓表的量程為__________。
(3)圖8是測定未知電阻Rx的電路圖,圖9是電路中所需要的器材(虛線框內為上述已改裝好的電壓表),請按電路圖畫出連線,將所示器材接成實驗電路。
(4)測量時,電流表的讀數為0.20A,而改裝后的
電壓表的表頭讀數如圖10所示,那么Rx的阻值
等于________Ω。
三、解答題(共36分,要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重要步驟,直接給出結果不能得分)
16.(12分)如圖所示的電路,A、B、C為三個規格不同的小電珠,R為滑動變阻器,在A、B上分別標有“2V,0.2W”和“1.5V,0.15W”字樣,而C上只看得出標有2V字樣.當滑片P在圖示位置時,A、B、C三個小電珠均能正常發光,已知電源電動勢為6V,內阻為1Ω,求:
(1)滑動變阻器的阻值R
(2)滑片P應置于距a端阻值多大處,三個小電珠均正常發光
(3)三個小電珠正常發光時,滑動變阻器所消耗的電功率
17.(12分)如圖所示,邊長為L的正方形區域abcd內存在著勻強電場。電量為q、動能為Ek的帶電粒子從a點沿ab方向進入電場,不計重力。
若粒子從c點離開電場,求電場強度的大小和粒子離
開電場時的動能?
18.(12分)如圖所示為一種獲得高能粒子的裝置,環形區域內存在垂直紙面向外、大小可調節的均勻磁場,質量為m,電量為+q的粒子在環中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A、B為兩塊中心開有小孔的極板,原來電勢都為零,每當粒子飛經A板時,A板電勢升高為+U,B板電勢仍保持為零,粒子在兩極間電場中加速,每當粒子離開B板時,A板電勢又降為零,粒子在電場一次次加速下動能不斷增大,而繞行半徑不變.
(1) 設t=0時,粒子靜止在A板小孔處,在電場作用下加速,并繞行第一圈.求粒子繞行n圈回到A板時獲得的總動能En.
(2) 為使粒子始終保持在半徑為R的圓軌道上運動,磁場必須周期性遞增.求粒子繞行第n圈時的磁感應強度B.
(3) 求粒子繞行n圈所需的總時間tn(設極板間距遠小于R).
參考答案:
1. AC 2. BCD 3 .D 4 .A 5. D 6.A 7.C 8.AC 9.C 10.BC
11. AD 12 .C
13.小于、大于
14.減小、增大
15.(1)D、C、F(2)5.0V
(3)電路連接如圖D-1所示。(4)15?
16.解:(1)A、B、C三個小電珠均能正常發光
由I=P/U A (1分)
A (1分)
回路的總電流I=IA+IB=0.2 A (1分)
回路的路端電壓U=E-Ir=6-0.2×1=5.8 V (2分)
滑片P距a端阻值 Ω(2分)
滑片P距b端阻值 Ω(2分)
所以滑動變阻器的阻值R=Ra+Rb=14Ω (1分)
滑動變阻器所消耗的電功率
W (2分)
所以(1)滑動變阻器的阻值R=14Ω;(2)滑片P應置于距a端阻值為5Ω處;(3)滑動變阻器所消耗的電功率為0.41 W
17.解:設初速度為,則 ①(2分)
沿ab方向勻速運動 ②(2分)
沿電場方向 ③(2分)
由①②、③式得 ④ (2分)
由動能定理 ⑤ (2分)
得 ⑥ (2分)
18.解:(1) 由于洛侖茲力永遠不做功,只有電場力做功,
由動能定理得: (2分)
(2) 由 得
(1分)
在洛侖茲力作用下,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運動
,得 (2分)
所以 (2分)
(3) 在洛侖茲力作用下,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運動的周期,(2分)
所以 , (n=1,2,3……) (2分)
所以 ) (2分)

梁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生物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圖為某細胞正在進行減數分裂過程(僅畫出部分染色體),圖中的現象是什么?若該細胞產生的配子參與受精,會發生何種情況? (   )
A.交叉互換 囊性纖維病
B.基因突變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C.同源染色體不分離 先天性愚型
D.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 性腺發育不良
2.人類中有一種性別畸形,XYY個體,外貌像男性,有的智力差,有的智力高于一般人。據說這種人常有反社會行為,富攻擊性,在犯人中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但無定論。這類男性有生育能力,假如一個XYY男性與一正常女性結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男性產生的精子有X、Y和XY三種類型
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現性別畸形的概率為1/2
C.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現XYY孩子的概率為1/2
D.所生育的后代智力都低于一般人
3.下圖是一張生物概念填圖,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上圖中的A、B是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C、D可以是溫度和滲透壓
B.內環境的穩態只要有三種調節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統參與
C.酸堿度的相對穩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緩沖物質,與其他器官或系統也有關
D.內環境維持自身穩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4.某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通過育種技術可以分別將它們轉變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 (   )
①AABB ②aB ③AaBBC ④AAaaBBBB 則下列技術排序正確的是
A.誘變育種、轉基因技術、花藥離體培養、細胞融合
B.雜交育種、花藥離體培養、轉基因技術、多倍體育種
C.花藥離體培養、誘變育種、多倍體育種、轉基因技術
D.多倍體育種、花藥離體培養、誘變育種、轉基因技術
5. 某地區男性中的紅綠色盲占8%,若此地紅綠色盲的遺傳符合遺傳平衡定律。下列有關該病在此地的判斷中,錯誤的是(   )
A.女性色盲的概率為0.64% B.女性攜帶者的概率14.72%
C.男性攜帶者的概率為比女性多 D.男性中正常的概率為92%
6.下列哪項肯定不屬于反射弧結構(   )
A. 視神經 B. 唾液腺 C. 骨骼 D. 脊髓
7.右圖為突觸結構模式圖,對其說法不正確的有 (   )
A.在a中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信息傳遞需要能量
B.1中內容物釋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觸前膜的選擇透過性
C.2處的液體為組織液,含有能被3特異性識別的物質
D.1中內容物使b興奮時,興奮處外表面分布著負電荷
8.下列屬于反射的是( )
   A.司機看見紅燈剎車   B.白細胞吞噬病菌
   C.草履蟲趨利弊害    D.用針刺激離體蛙的腓腸肌,肌肉收縮
9.一次性過量飲水會造成人體細胞腫脹,功能受損。可用靜脈滴注高濃度鹽水(1.8% NaCl 溶液)對患者進行治療。其原理是 (  )
A.升高細胞外液的離子濃度 B.促進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細胞內液的離子濃度 D.減少細胞外液液體總量
10.切除垂體的幼年大白鼠不會出現(   )
  A.智力下降     B.甲狀腺重量下降   
  C.血中促甲狀腺激素含量下降   D.血中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含量下降
11.人體免疫系統具有識別“自己”與排除“異己”的防御功能,“接種疫苗,預防疾病”從免疫學角度來講,接種的疫苗屬于(   )
A.抗原 B.淋巴因子(細胞因子) C.抗體 D.吞噬細胞
12.艾滋病(AIDS)是一種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傳染病,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同艾滋病患者或HIV攜帶者握手、擁抱不會被傳染
B.HIV主要分布于患者和攜帶者的血液、精液等中
C.HIV侵入人體后主要的攻擊對象是B淋巴細胞
D.艾滋病患者最終因免疫缺陷而死亡
13.將神經細胞置于相當于細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測得靜息電位。給予細胞一個適宜的刺激,膜兩側出現一個暫時性的電位變化,這種膜電位變化成為動作電位。適當降低溶液S中的Na+濃度,測量該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可觀察到(   )
A.靜息電位值減小 B. 靜息電位值增大
C.動作電位峰值升高 D. 動作電位峰值降低
14. 下圖表示人體和人體細胞內某些信息傳遞機制的模式圖,圖中箭頭表示信息傳遞方向。下列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如果該圖表示一個完整的反射弧,則a 表示感受器,b 表示神經中樞,c表示效應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電流的形式由a 傳到c
B.如果該圖中a 為下丘腦,b 為垂體,c 為甲狀腺,則c 分泌的激素過多對于a 分泌d , b 分泌e 均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該圖表示細胞中的遺傳信息的表達過程,則d 過程只發生在細胞核中
D.如果a 表示抗原,b 表示吞噬細胞和T 細胞,c 為B 細胞,則該過程表示體液免疫的反應階段
15.閱讀下列癥狀完成此題:(1)流感病毒侵入人體時,會導致體內產生抗紅細胞抗體,這種抗體也可對正常紅細胞發生作用,引起紅細胞裂解,稱為溶性貧血;(2)美國有一免疫功能異常的兒童,不能接觸任何病原體。少量病菌亦可導致嚴重發病;(3)某人一吃海鮮就出現嚴重的腹瀉。上述癥狀所對應的疾病依次屬于(   )
①過敏反應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①②
16.口腔上皮細胞所處的細胞外液是 ( )
A.淋巴液 B.組織液 C.血漿 D.唾液
17.組織液中的O2進入細胞中的作用場所被利用共通過磷脂分子 ( )
A.2 B.4 C.6 D.8
18.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影響內環境穩態的因素是 ( )
A.溫度 B.酶 C.PH D.滲透壓
19.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 ( )
A.神經調節 B.體液調節
C.神經-體液調節 D.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20.當內環境的穩態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 ( )
A.酶促反應速率的加快 B.滲透壓下降
C.細胞代謝紊亂 D.糖尿病
21. 如圖是毒品可卡因對人腦部神經沖動傳遞干擾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結構①將多巴胺釋放到突觸間隙的方式為主動運輸
B.多巴胺能與結構②特異性結合并進入下一個神經元
C.可卡因可導致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加,從而增強并延長對腦的刺激,以產生“快感”
D.“癮君子”未吸食毒品時,精神萎靡,四肢無力,是由于體內生長激素的含量減少
22.人類的膚色由A/a、B/b、E/e三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AABBEE為黑色,aabbee為白色,其他性狀與基因型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即膚色深淺與顯性基因個數有關,如基因型為AaBbEe、AABbee與aaBbEE等與含任何三個顯性基因的膚色一樣。
若雙方均含3個顯性基因的雜合體婚配(AaBbEe×AaBbEe),則子代膚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分別有多少種(   )
A.27,7 B.16,9 C. 27,9 D.16,7
23.菠菜是雌雄異株植物,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已知菠菜的抗霜與不抗霜、抗病與不抗病為兩對相對性狀。用抗霜抗病植株作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為母本進行雜交,子代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對雜交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
不抗霜抗病
不抗霜不抗病
抗霜抗病
抗霜不抗病
雄株
3/4
1/4
0
0
雌株
0
0
3/4
1/4
A. 抗霜基因和抗病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
B.抗霜性狀和抗病性狀都屬于顯性性狀
C.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抗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D.上述雜交結果無法判斷抗霜性狀和抗病性狀的顯隱性
24.現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雜交,后代中雌、雄家兔都表現為黑色直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①家兔性狀的遺傳只受遺傳物質控制,與環境條件無關 ②假設后代的數量足夠多,可以判斷黑色對白色為顯性,直毛對卷毛為顯性 ③根據上述雜交實驗可以判斷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25.下圖甲表示反射弧中三個神經元及其聯系,其中表示從樹突到胞體再到軸突及末梢 (即一個完整的神經元模式)。圖乙表示突觸的顯微結構模式圖。下列關于圖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刺激d點,興奮將傳導(遞)至c、b、a點
B.圖甲中③(神經中樞)內有2個完整突觸結構
C.圖乙中CO2濃度最高處在⑦,該結構的作用是為神經興奮的傳導(遞)提供能量
D.圖乙突觸小體的興奮傳導形式有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26.下圖中能說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實驗組合是(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④⑥
27.右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根、莖、芽生長
的影響,此圖沒有給你的信息是
A.生長素對3種器官的作用都具有兩重性:
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B.A、B、C三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
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濃度
C.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卻抑制了根的生長
D.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敏感,成熟的細胞對生長素的反應不敏感
28.下列有關糖代謝及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肌肉、肝臟細胞中,②過程均可發生
B.胰島A細胞分泌的激素促進①②③過程
C.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促進①、③過程
D.胰島素促進④、⑤、⑥、⑦等過程
29.下圖是甲狀腺(腎上腺)分泌活動調節機制的示意圖,對相關過程理解不正確的是(   )

A.甲狀腺(腎上腺)激素的分泌過程存在反饋調節機制
B.垂體通過分泌促激素調節甲狀腺(腎上腺)的分泌
C.下丘腦、垂體病變也可導致甲狀腺(腎上腺)分泌異常
D.下丘腦可直接促進甲狀腺(腎上腺)的分泌
30.如下圖甲所示,以槍烏賊的粗大神經纖維作材料,在神經纖維的表面放置兩個相距2厘米的電極a和b,在圖中的刺激點給予較強的電刺激。依據觀察到的電流表指針偏轉(已知指針偏轉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同)情況,繪出曲線如圖乙。乙圖中能正確表示電位變化的曲線是(   )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40分)
31.(8分)右圖是人體內組織細胞和內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內環境包括   (用標號表示),
其穩態是指
等方面的相對穩定。
(2)正常人血漿的pH為 ,能夠保持
相對穩定與它含有 等離子有關。
(3)組織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氧是如何從
毛細血管到達細胞的?(用圖中的標號表示) 。
(4)組織細胞所需的營養等物質通過 、 等系統才能到達各種組織細胞。若某人長期營養不良,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降低,會引起_______處的液體增多,從 而引起組織水腫。
32.(8分)人體內環境的穩態的維持,依賴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而信息分子是它們之間的“語言”。分析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信息分子參與下的調節方式依次是神經調節、 和 。
(2)在體內刺激如 和
外界環境刺激如 的作用
下,C過程會增強,以維持內環境(如
血糖含量、體溫)的相對穩定。
(3)圖中A的分泌量的多少受到促
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
兩種信息分子的調節。
(4)B所代表的信息分子除抗原外還可以代表 ,D所發生的細胞反應是 。
(5)營養不良常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其原因是

33.(8分)下圖表示病菌感染人體后,免疫細胞做出應答的部分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②為 細胞,④為 細胞。
(2)⑦與④功能上的區別是 ,由④分化為⑦的過程中,④細胞核內的 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該分子的作用是作為 的模板。
(3)抗體從在細胞內合成到分泌至細胞外的過程為 。
(4)過程③表示 ,過程⑤表示 。
34.(6分)下圖是分泌細胞分泌的某種物質與靶細胞結合的示意圖,據圖回答:
(1)分泌細胞的分泌物與靶細胞相互結合的原因是靶細胞膜上有_______________。
(2)正常人在飯后胰靜脈血液中明顯增多的激素是_________,該激素是_________分泌的。
(3)若分泌細胞為下丘腦細胞,那么靶細胞可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細胞。
(4)如果分泌細胞為甲狀腺細胞,那么靶細胞能否為垂體細胞?______________。
試簡要說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0分)如圖為某種群在不同生態環境中的增長曲線,請仔細分析圖中曲線后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種群處在一個理想的環境中,沒有資源和空間的限制,種群內個體增長曲線是_____________,用達爾文進化的觀點分析,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特性。
(2)種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環境中,種群內的增長曲線是 ,用達爾文的進化觀點分析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
(3)影響種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種群的_____ 、_____ __、_______ 和 ____。
(4)當我們遷入剛建的新村美居時,可惡的老鼠也一同悄悄“潛來”,它們咬壞衣物、偷吃糧食、毀壞家具、傳播疾病在對其進行種群密度的調查中,請從a、b曲線的理論條件,推測有效滅鼠的措施__________ _,降低環境___________量.
參考答案:
1-5 CBBBC 6-10 CBAAD 11-15 ACDBA 16-20 BCBDC 21-25 CABDC 26-30 CDDDA
31.(1) ② ③ ④ 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
(2) 7.35---7.45 HCO3-和HPO42-
(3) ⑤→②→③→①
(4) 消化系統 循環系統 ③
32.(8分,每空1分)
(1)體液(激素)調節 免疫調節 (2)血糖濃度降低;寒冷(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
(3)甲狀腺激素 (4)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5)體內蛋白質合成不足,抗體合成減少
33.(8分)(1)T B
(2)⑦可以分泌抗體而④不能 mRNA 合成蛋白質
(3)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細胞外
(4)②產生淋巴因子作用于④(呈遞抗原)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④
42.(6分)(1)與分泌物特異性結合的糖蛋白
(2)胰島素 胰島B細胞
(3)垂體(腎小管和集合管)
(4)能 當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時,會抑制垂體細胞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的活動
45.(10分)(1) a  過度繁殖
(2) b  通過生存斗爭被淘汰的個體數量
(3)年齡組成  性別比例  出生率  死亡率 (年齡組成 性別比例 出
生率和死亡率 遷入率和遷出率)
(4)在進行滅鼠時,引入天敵,清除垃圾,硬化地面,嚴密儲存食物(回答
兩點即可) 容納 
梁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英語
第一部分 聽力 (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Where are they talking?
A. In a factory B. In a library. C. In a gym.
What’s the time now?
A. 6:00 pm B. 7:50 pm C. 8:00 pm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A. Rainy. B. Sunny. C. Windy.
What do we know about Uncle Sam?
A. He falls ill. B. He looks weak. C. He likes complaining.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night?
A. Go to the hospital. B. Hand in the report. C. Write the report.
第二節(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
Where did the girl have lunch?
A. At the school canteen. B. At a fast food restaurant.
C. In a Japanese restaurant.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new fast food restaurant?
A. Its environment is terrible. B. Its food is expensive.
C. It’s close to his school.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題。
What kind of room did the woman book?
A. A double room. B. A single room. C. Two single rooms.
How does the man deal with the woman’s problem?
By arranging another hotel.
By offering them a free dinner.
By exchanging rooms with others.
What is the man most probably?
A. A waiter. B. A receptionist. C. A tour guide.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題。
Where are they talking?
A. In Jenny’s living-room. B. At a furniture shop. C. In Brooke’s study room.
What does Brooke think of the bookcase?
A. Functional. B. Fashionable. C. Small.
What does Jenny care about most?
A. The design. B. The fun_ction. C. The price.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題。
What’s the computer’s main problem?
A. It’s too old. B. It gets viruses. C. It’s too slow.
When did Cathy buy the computer?
A. In 2005 B. In 2007. C. In 2010.
Why does the girl refuse to change her computer?
A. For important programs. B. For a computer game.
C. For important documents.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What was the speaker afraid of as a child?
A. The dark. B. The strange sound. C. The quiet house.
How did the speaker go to school?
A. By school bus. B. By bike. C. By taxi.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make the speaker fear?
A. He arrived at a new place. B. He got on the wrong bus.
C. He couldn’t stay with parents.
What did the speaker learn from his experience?
How to achieve success in life.
How to overcome fears.
How to understand others.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應用(共兩節,滿分45)
單項填空(共15題;每小題1分,滿分15)
請認真閱讀下面各題,從題中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21. — I heard that as many as two thousand people were killed in the earthquake.
— Yes. I think __________ news came as _________ shock to us.
A. the; the B. the; a C. ; D. ; a
22. I dislike _______ when people use money to buy themselves out of trouble.
A. that B. it C. them D. one
23. It’s a common _______ that a person will be sentenced to death if he or she commits murder in China.
A. habit B. tradition C. custom D. practice
24. There seemed no end to their troubles; nowhere _________ upon a path.
A. they could come B. could come they
C. come they could D. could they come
25. ___________ to give up drinking, my daddy threw away all his ________ bottles of wine last night.
A. Determined; remained B. Determined; remaining
C. Determining; remaining D. Determining; remained
26. — What’s made you so upset?
— ____________ three tickets to the pop music concert.
A. Losing B. Lost
C. Because of losing D. Since I lost
27. — What should I pay attention to when I write an application letter?
— Try to be _________. Don’t let out information unnecessary to the company unless it favors your getting the job.
A. brief B. actual C. accurate D. original
28. We have all become addicted to(對…上癮) sugar, particularly in soft drinks. Today, sugar consumption is ______ it used to be.
A. many times that B. many times what
C. that many times D. many times as much
29. The big secret in life is that there is no big secret. __________ your goal, you can get there if you’re willing to work.
A. However B. Whichever C. Wherever D. Whatever
30. It is you rather than he that ______ for this terrible accident.
A. is blamed B. is to blame
C. are to blame D. should blame
31. ________ with many other people, teachers have a relatively stable income.
A. Compare B. To compare C. Comparing D. Compared
32. The project he was confident about ___________ to be a failure.
A. turned up B. turning out C. turned out D. turning down
33.We suggest that more measures _________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verpopulation.
A. will be taken B. be taken
C. can be taken D. must be taken
34.Many areas were stricken by the typhoon, and it was quite difficult to ______ the exact losses.
A. figure out B. set out C. put out D. carry out
35. — I’m sorry, I shouldn’t have used up all the money so quickly.
— __________. What’s done is done.
A. It’s none of my business B. Forget it
C. Remember next time D. Good luck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請認真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Recently, researchers in the US have carried out a study on laughing, one of the most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ehavior.
Jo-Anne Bachorowsky, a psychology professor at Vandebilt University, 36 a team of researchers who 37 a total of 11 short videos to 97 young adult volunteers in the US. They found that the participants produced a 38 of sounds when they laughed, 39 grunts(呼嚕聲) and snorts(哼聲).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some of the 40 were dependent 41 gender(性別). Men laughed with grunts and snorts more often than women, 42 women’s 43 was more song-like.
They also found that people’s laughter could change, 44 who they were with at the time. Whether they were with a man or a woman and 45 person was a friend or a 46 both played a part in laughter.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women’s laughter was very high with a 47 pitch(音高) when they were with male strangers. And women taking 48 in the study laughed more often when they were with a male friend than when they were with a(n) 49 friend or a male stranger. But men laughed more freely with friends of either sex than with strangers of either sex.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the 50 consumed in laughing 100 times is 51 to 15 minutes on an exercise bike. Another 52 of laughter is 53 it improves our mental health. Laughter reduces our levels of stress. It also helps us 54 serious illness.
55 ,we think laughter can make us feel good.
36. A. got B. led C. undertook D. worked
37. A. returned B. provided C. showed D. read
38. A. part B. case C. bit D. range
39. A. including B. containing C. having D. possessing
40. A. ways B. differences C. studies D. columns
41. A. on B. of C. with D. from
42. A. that B. when C. while D. how
43. A. cry B. sound C. voice D. laughter
44. A. depending on B. to depend on C. depend on D. depended on
45. A. other B. the other C. another D. others
46. A. passers-by B. relative C. stranger D. teacher
47. A. same B. similar C. various D. changeable
48. A. action B. part C. exercise D. duty
49. A. male B. young C. old D. female
50. A. food B. energy C. pressure D. memory
51. A. short B. easy C. equal D. good
52. A. way B. content C. intention D. benefit
53. A. why B. that C. how D. because
54. A. fight B. remove C. break D. deal
55. A. All along B. All the same C. In summary D. After all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 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Everybody has one of those days when everything goes wrong. This is what happened to Harry.
He got up one morning very late because he had forgotten to wind up his alarm clock. He tried to shave(刮臉)quickly and cut himself. When he got dressed he got blood all over his clean shirt, so he had to find another one. The only other shirt that was clean needed ironing(熨), so he ironed it. While he was ironing it, there was a knock at the door. It was the man to read the electricity meter(表). He showed him where the meter was, said good-bye and found that the iron had burnt a hole in his shirt. So he had to wear the one with the blood on it after all. By this time it was very late, so he decided he couldn’t go to work by bus. He telephoned for a taxi to take him to work. The taxi arrived and Harry got in and began to read the newspaper.
In another part of the town, a man had killed a woman with a knife and was seen to run away in a taxi. When Harry’s taxi stopped outside his office, a policeman happened to be standing there. He saw the blood on Harry’s shirt, and took him to the police station. He was kept till 3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before the police were sure that he was not the man they wanted. When he finally arrived at the office at about four, his boss took a look at him and told him to go away and find another job.
56. Harry h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a lucky day B. an unlucky day C. a busy day D. a good day
57. P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correct order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 man who read the electricity meter came.
b. Harry ironed his shirt.
c. Harry got blood all over his clean shirt.
d. There was a knock at the door.
e. Harry wore the shirt with blood on it.
A. a, b, c, d, e B. b, a, d, c, e
C. b, a, c, d, e D. c, b, d, a, e
58. Why did Harry wear the shirt with blood on it?
A. The iron had burnt a hole in his clean shirt.
B. The only other needed ironing.
C. He had only one shirt.
D. He cut himself and got blood all over his shirt.
59. Harry was taken to the police station because .
A. his taxi stopped outside his office and a policeman happened to be there
B. there was blood on his shirt and he was in a taxi
C. a man killed a woman with a knife
D. the murderer was seen to run away in a taxi
60. His boss told him to go away and find another job because .
A. he had been kept by the police B. there was blood on his shirt
C. he was late for work D. he had killed a woman
B
What makes a gift special? Is it the price you see on the gift receipt? Or is it the look on the recipient's face when they receive it that determines the true value? What gift is worth the most?
This Christmas I was debating what to give my father. My dad is a hard person to buy for because he never wants anything. I pulled out my phone to read a text message from my mom saying that we were leaving for Christmas shopping for him when I came across a message on my phone that I had locked. The message was from my father. My eyes fell on a photo of a flower taken in Wyoming, and underneath a poem by William Blake. The flower, a lone dandelion standing against the bright blue sky, inspired me. My dad had been reciting those words to me since I was a kid. That may even be the reason why I love writing. I decided that those words would be my gift to my father.
I called back. I told my mom to go without me and that l already created my gift. 1 sent the photo of the cream-colored flower to my computer and typed the poem on top of it. As I was arranging the details another poem came to mind. The poem was written by Edgar Allan Poe; My dad recited it as much as he did the other. I typed that out as well and searched online for a background to the words of it. The poem was focused around dreaming, and after searching I found the perfect picture. The image was painted with blues and greens and purples, twisting together to create the theme and wonder of a dream. As I watched both poems passing through the printer, the white paper coloring with words that shaped my childhood, I felt that this was a gift that my father would truly appreciate.
Christmas soon arrived. The minute I saw the look on my dad's face as he unwrapped those swirling black letters carefully placed in a cheap frame, I knew I had given the perfect gift.
61. The idea for a special gift began to form when the author was________________. .
A. doing shopping B. having a debate
C. leaving for Wyoming D. reading a message
62.The author's inspiration for the gift came from __________. .
A. a photo of a flower B. a story about a kid
C. a call from the mother D. a text about Christmas
63.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Paragraph 3 refers to a poem by ______ . .
A. the father B. the author C. Edgar Allan Poe D. William Blake
64. The author made the gift by __________. .
A. searching for the poems online
B. drawing the background by hand
C. painting the letters in three colors
D. matching the words with pictures
65.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 To show how to design images for gifts.
B. To suggest making gifts from one's heart.
C. To explain how computers help create gifts.
D. To describe the gifts the author has received.
C
Brenda Bongos was a happy, artistic girl. She had one big ambition—to play the drums in a band. But one big problem lay in her way. To be good enough to play in a band, Brenda had to practice a lot, but she lived next-door to a lot of old people. Many of them are sick. She knew that the sound of beating drums would really get on their nerves. So, she had tried playing in the strangest places: a basement, a kitchen, and even in a shower. But there was always someone it would annoy.
One day, while watching a science documentary on TV, she heard that sound cannot travel in space, because there's no air. At that moment, Brenda Bongos decided to become a sort of musical astronaut.
With the help of a lot of time, books and work, Brenda built a space bubble. This was a big glass ball connected to a machine which sucked out all the air inside. All that would be left inside was a drum kit(成套設備) and a chair. Brenda got into the space suit she had made, entered the bubble, turned on the machine, and played those drums like a wild child.
It wasn't long before Brenda Bongos came very famous. Many people came to see her play in her space bubble. Shortly afterwards she came out of the bubble and started giving concerts. Her fame spread so much that the government suggested that she be part of a unique space journey. Finally, Brenda was a real musical astronaut, and had gone far beyond her first ambition of playing drums in a band.
Years later, when asked how she had achieved all this, she thought for a moment, and said: ''If those old people next – door hadn't mattered so much to me, I wouldn't have found a solution, and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ever happened.''
66. Why did Brenda try to play in the strangest places?
A. Because she didn't want others to hear her play.
B. Because she didn't mean to disturb others.
C. Because she didn't have her own room.
D. Because she didn’t like her neighbors.
67. Brenda started to give concerts _______.
A. after she practiced in her space bubble
B. when she became part of the unique space journey
C. after she became a real musical astronaut
D. when people came to see her in the space bubble
68. Brenda became famous because _______.
A. she was good at music and science
B. she became a real musical astronaut
C. she invented a special way of practice
D. she played well and had a talent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Brenda?
A. Kind, hardworking and clever.
B. Brave, kind and hardworking.
C. Lovely, brave and kind.
D. Nervous, kind and clever.
70.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 _______".
A.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B. 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C.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D. 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D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make up a large part of the population. It is estimated(估計) that over 35 million Americans have physical, mental, or other disabilities. About half of these disabilities are “developmental", i.e., they occur before the individual's twenty-second birthday, often from genetic conditions, and are severe enough to affect three or more areas of development, such as mobility, communication, employment, etc. Most other disabilities are considered “adventitious", i.e., accidental or caused by outside forces.
Prior to the 20th century,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survived for long. Medical treatment for these disabilities was unavailable. Advancements in medicine and social services have created a climate in which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can expect to have such basic needs as food, shelter, and medical treatment. Unfortunately, these basics are often not available. Civil liberties such as the right to vote, marry, get an education, and gain employment have historically been denied on the basis of disability.
In recent decades, the disability rights movement has been organized to fight against these infringements(違反;侵犯)of civil rights. Congress responded by passing major legislation recognizi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s a protected class under civil rights statutes.
Still today,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must fight to live their lives independently. It is estimated that more than half of qualified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re unemployed, and a majority of those who do work are underemployed. About two-thirds live at or below the official poverty level.
Significant barriers, especially in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prevent disabled people from taking part in society. For example, while no longer prohibited by law from marrying, a person with no access to transportation is effectively excluded from community and social activities which migh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relationships.
Only when public attitudes advance as far as laws have will disabled people be fully able to take their rightful place in society.
71. A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______.
A. develops very slowly over time B. is caused by forces
C. occurs in youth and affects development D.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vere
72. Most disabled people used to die early because ______.
A. disabilities destroyed major bodily functions
B. they were not very well looked after
C. medical techniques were not available
D. they were too poor to get proper treatment
73. In the author's opinion, to enable the disabled people to take their rightful place in society, ______.
A.more laws should be passed B.public attitudes should be changed
C.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more aids D.more public facilities should be set up
7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not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
A.Many disabled people may remain single for their whole life.
B.The public tends to look down upon the disabled people.
C.The disabled people feel inferior to those surrounding them.
D.Discriminatory laws prevent the disabled from mixing with others.
75.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might be ______.
A.Handicaps(障礙)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B.The physical difficulties of the Disabled
C.The Causes for Disabilities
D.Medical Treatments for Disabilities
第四部分 書面表達(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用單詞的正確形式填空, 每空一詞(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1. It is certain that television has deeply t______________ our lives and society.
2. I am c_____________ about what I say because careless remarks are likely to hurt others’ feelings.
3. He is fond of literature, classics p_____________.
4. A____________ in his homework, he didn’t know that I had come in.
5. You can’t use his dictionary without his p______________.
6. It is ____________(違法的) to drive without a license.
7. We expected a better result than we’ve had in ____________(先前的;以前的) years.
8. When he was a young boy, he was always ____________(取笑,嘲弄)by his friends because he was so fat.
9. I must make an _____________(道歉) to you for the delay in reply to your letter.
10. He is a very _____________(敏感的) person, who takes her troubles and disappointments to heart.
第二節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假如你上周末參加了某旅行社組織的所謂生態游,你覺得名不副實。請你根據下表內容把自己經歷的這次生態游和對真正生態游的看法寫出來。
  1. 所謂的生態游:
  欣賞風景,享受新鮮空氣
  有人摘花、捉鳥、亂扔垃圾
  2. 真正的生態游:
  享受自然,同時也是一種責任
  要保護自然,保護野生動物
  帶走美好回憶,留下青山綠水
參考答案:
1-5 CBCCC 6-10 CCAAC 11-15 BBAAB 16-20 BAABB
21—25 BBDDB 26—30 AABDC 31—35 DCBAB
36—40 BCDAB 41—45 ACDAB 46—50 CDBDB 51—55 CDBAC
56—60 BDABC 61-65 DACDB 66-70 BACAD 71- 75 CCBDA
1. transformed 2. cautious 3. particularly 4. Absorbed
5. permission 6. illegal 7. previous 8. teased
9. apology 10. sensitive
書面表達
Possible version:
Last weekend I went on an eco-travel with a travel agency. All the way we enjoyed the beautiful scenery and fresh air. But a few of us picked flowers while going sightseeing. Some even tried to catch the birds they saw. What was worse, many tourists threw rubbish here and there. The rubbish may do harm to wildlife there.
 I don’t think this is a true eco-travel. A true eco-travel is a tour that not only allows us to express our love for nature, but needs our responsibility as well. As we enjoy the beauty of nature,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rotect it. And we should also try to protect wildlife. A true eco-travel should be like this: take nothing away but your good memory; leave nothing behind but all the green trees and the clean water.
梁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語文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對的一組是 ( )
A.星宿(sù) 赍發(jī) 巷子(xiàng) 莞爾一笑(wǎn)
B.慫恿(sǒng) 瘦削(xiāo) 哽咽(yè) 喁喁私語(yú)
C.船舷(xián) 潦水(lǎo) 憎惡(zèng) 眉眼顰蹙(cù)
D.精髓(suǐ)? 混沌(hùn) 稱心(chèn) 深惡痛絕(wù)
2.下列字形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A.通宵 ?? 籌劃?? 消耗 因地制宜
B. 泯滅? ? 綿密 跋涉???? 哀聲嘆氣
C.具備???? 瀕臨??? 毗鄰???? 變本加勵
D.暖昧???? 掂量???? 部署 ? 套語濫調
3.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外出旅游時異地的風物讓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購物卻常常使人不勝其煩,興味索然。
B.針對每年節節攀高的茅臺酒價格,貴州茅臺公司高層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經銷商保持冷靜,不要將現存茅臺酒束之高閣,等待高價出售。
C. 雖然美聯儲三位高層都表示反對美聯儲未來兩年維持利率不變的舉動,但他們的言論也顯示,美聯儲內部對此問題莫衷一是。
D. 雖然教育廳領導只是走訪了少數幾所學校,但管中窺豹,他們對我市推行素質教育的現狀還是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的。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大型情景音舞詩畫《天安門》,一開場就采用“幻影成像”與舞臺真人的互動,營造
出遠古“北京人”穿越時空向人們跑來。
B.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是文物界出了名的“工作狂”,不僅他的節奏練就了自己坐在車上用電腦寫稿子的本領,也影響并鍛煉了身邊的工作人員。
C.據媒體不完全統計,經選舉誕生的2270名黨代表中,有145位企業負責人代表,其中111位來自國有企業和銀行金融系統。
D.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從道德層面延伸到技術層面,手機探測儀、錄像監控設備等將對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懾作用。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由于人類文明史和意識形態史對文章的_____,人們對文章總是有著習慣性的推崇。
②流入長江中游的漢江________著巨大的電力資源,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建成了湖北最
大的水電站——石泉水電站。
③《華爾街日報》的新聞報道通過________的筆鋒凈化著商業市場,正是它的輿論監
督使上市公司不能為所欲為。
A.器重 蘊藏 尖厲 B.倚重 蘊藏 尖利
C.器重 貯藏 尖利 D.倚重 貯藏 尖厲
6.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 “兩 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盡快啟動修憲工作,并對憲法修改 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在整個修憲過程中要“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嚴格依法辦事。”
B.旅游景點大都承擔著對廣大群眾進行歷史文化教育的責任,景區門票價格由誰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論證。
C.郭沫若先生的劇本《屈原》里嬋娟罵宋玉說:“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 排演時他自己在臺下聽,嫌這話不夠味,想在“沒有骨氣的”下面加“無恥的”三個字。
D.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中的落葉(曹植《美女篇》),因為那是春夏之交飽含著水分的繁密的葉子。
7.將下面的句子組成一段話,句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中國館共分為國家館和地區館兩部分, , ,
, , 。
①宛如華冠高聳 ,天下糧倉
? ? ?②國家館和地區館的整體布局,隱喻天地交泰、萬物咸亨
? ? ?③國家館采用極富中國建筑文化元素的紅色“斗冠”造型,居中升起,層疊出挑
? ? ?④寓意社澤神州,富庶四方
? ? ?⑤地區館外墻表面覆以“疊篆文字”,呈水平展開之勢,形成建筑物穩定的基座
? ? ?A.⑤④③①②??? ????????????????????B.③④⑤①②
? ? ?C.③①⑤④②??? ????????????????????D.②⑤④③①
8. 下列各項中關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堂吉訶德第一次出游,來到一家客棧,他把客店老板當作是城堡長官。(《堂吉訶德》)
B.堂吉訶德被白月騎士打敗返鄉,桑丘用鞭子自個兒打自個兒,而且還作弊。(《堂吉訶德》)
C.在《論語·微子》中,子路遇荷蓧丈人,丈人語含譏諷,并“植其杖而蕓”,表現出他的態度倨傲,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讓兩個兒子與子路見面,又表現出他對孔子師徒風餐露宿周游列國的同情。(《論語》)
D.孫策以亡父玉璽作質向袁術借兵往江東開創基業,招兵買馬,戰劉繇,襲曲阿,得秣陵,江東之民皆呼策為“孫郎”。孫策又破吳郡,在會稽,掃平江南。(《三國演義》)
二、文言文閱讀(20分)
于慎行,字無垢。東阿人。年十七,舉于鄉。御史欲即鹿鳴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辭。隆慶二年成進士。授編修。萬歷初,《穆宗實錄》成,進修撰,充日講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講,無及史官者。慎行與張位及王家屏、沈一貫、陳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并數也。嘗講罷,帝出御府圖畫,令講官分題。慎行不善書,詩成,屬人書之,具以實對。帝悅,嘗大書“責難陳善”四字賜之,詞林傳為盛事。
御史劉臺以劾張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獨往視之。及居正奪情②,偕同官具疏諫。呂調陽阻之,不得上。居正聞而怒,他日謂慎行曰:“子,吾所厚,亦為此耶?”慎行從客對曰:“正以公見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尋以疾歸。居正卒,起故官。時居正已敗,侍郎丘擤往籍其家。慎行遺書,言居正母老,諸子覆巢之下,顛沛可傷,宜推明主帷蓋③恩,全大臣簪履之誼。詞極懇摯,時論韙之。
慎行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拊④,祧⑤仁宗。萬歷改元,穆宗升褙,復祧宣宗。慎行謂非禮,作《太廟祧遷考》,引晉、唐、宋故事為據。其言辨而核。事雖不行,識者服其知禮。又言:“南昌、壽春等十六王,世次既遠,宜別祭陵園,不宜拊享太廟。”亦寢不行。
十八年正月,疏請早建東宮,出閣講讀。及冬,又請。帝怒,再嚴旨詰責。慎行不為懾,明日復言:“冊立臣部職掌,臣等不言,罪有所歸。幸速決大計,放歸田里。”帝益不悅,責以要君疑上、淆亂國本,及僚屬皆奪俸。山東鄉試,預傳典試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禮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許。家居十余年,中外屢薦,率報寢。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辭,復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閣臣七人,首慎行。詔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再辭不允,乃就道。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數日卒,年六十三。
《明史·于慎行傳》
【注】①鹿鳴宴:鄉試放榜次日,按例舉行鄉飲之禮,歡宴考官和中試舉人。②奪情:古禮,官員遭父母喪應棄官家居守制,服滿再行補職。張居正父親病故,他不想遵制守喪,授意門生提出“奪情”。③帷蓋:受恩乞恩之典。④升拊:升入祖廟附祭于先祖。⑤祧(tiāo):遷廟。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年十七,舉于鄉 舉:舉薦
B.屬人書之,具以實對 屬:委托
C.偕同官具疏諫 疏:給皇帝的奏章
D.亦寢不行 寢:廢止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居正聞而怒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B.正以公見厚故耳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C.引晉、唐、宋故事為據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D.章累上,乃許 乃令張儀佯去秦
11.下列對原文的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于慎行充當日講官后,皇上曾經讓日講官分別在圖畫上賦詩題字,于慎行寫成詩后,委托人書寫,并把實情告訴了皇上。
B.于慎行為人正直坦蕩,對因得罪張居正而被捕的劉臺,他仍去探視。對張居正不合禮制的做法,不因為張居正對自己的厚愛而放棄原則。
C.直到萬歷年間,明朝的宗族祠廟祭祖禮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行熟悉歷代典章制度,引古代有關的事例來論說,令有見識的人敬佩。
D.萬歷十八年,于慎行上書建議早立太子,皇上兩次降旨責備,于慎行以辭官歸鄉再次勸諫。萬歷皇上很不高興,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辭職。
12.下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
B.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
C.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
D.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講,無及史官者。(4分)

(2)帝益不悅,責以要君疑上、淆亂國本,及僚屬皆奪俸。(4分)
三、詩歌鑒賞及名句填空(20分)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
14.對這首唐詩的解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早春時節,作者與友人陸丞一起游覽風景,作詩唱和,抒發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
B.首聯寫游子離別家鄉,奔走仕途,看到異鄉的節物氣候煥然一新,感到驚心: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
C.尾聯以“忽聞”示聽聞友人詩作之意外,巧妙表現陸丞的詩無意中觸到了詩人心中的思鄉之情。
D.全詩構思精巧,結構縝密。首聯扣題,尾聯借景抒情,“歸思”即為全詩詩眼,也照應首聯“宦游人”。
15. 請從景情關系的角度對這首詩的頷聯和頸聯進行賞析(6分)
16.默寫下列名句(10分)
(1)但以劉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知來者之可追,_______,覺今是而昨非。
(3)漁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聲斷衡陽之浦。
(4)______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
(5)老當益壯,__________?窮且益堅,_____________。
四、現代文閱讀(2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
故鄉的沉淪
耿 立
曾看到過一幅照片:一個農民在故鄉新建成的樓房前呆坐,他的膚色是久在風雨暴曬下才有的醬色。我心中涌動起莫名的風雨飄絮的黍離之情,只覺得無邊的鄉村在沉淪,或者說在一點點坍塌。
鄉土的中國,故鄉的中國,真的轉換這么快?一夜之間,土地里不再種出莊稼,而是種出了成片的高樓。“農民上樓”,就如鐮刀割下了谷子,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個精神的事件。有人說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聲巨響,而是一聲嗚咽。谷穗碰到鐮刀是嗚咽,大樹遭遇斧頭是嗚咽,而故鄉田園風光的消逝更是嗚咽。
有一個成語叫背井離鄉,“背”是背離,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寧愿理解“背”為背負,一個背負著故鄉井水的人是有底氣的,無論走到哪里都有故鄉井水的滋潤,有故鄉做依靠。記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問我,你的眼睛為何這樣亮?我說那是故鄉的水井!又問,你的頭上隱隱像有什么東西,那是什么呢?也許,是我醉酒的緣故,我回答:那是故鄉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應答,他有點黯然,然后醉了。他說,我沒有故鄉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嗚嗚大哭起來。
故鄉是一個人的血地。臺灣把故鄉叫做原鄉,作家鐘離和說“原鄉人的血,只有回到原鄉,他的血才能停止沸騰”,真是徹膚徹骨,透到了骨髓。
故鄉是一種容器,故鄉是收藏我們童年哭聲的地方,一石一礎,一草一葉,井欄樹冠,那都是我們的見證,那里勾留了我們的年輪,涂抹了黃昏時我們讀書的影子,還有那塞滿草的窗子。當我們夜晚背誦課文的時候,常仰著脖頸望著星空,像是背誦著夜。現在那里的夜還是那樣純凈么?沒有一絲陰翳,沒有污染,沒有毀容?
一個人不能沒有靈魂。曾記得一個臺灣老兵的故事。他把裝著故鄉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丟了,他的魂魄也隨之丟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樣的醫術也療救不了他這種思鄉之痛。他的事傳播開來,人們同情他,一個研究生翻找資料,在實驗室里為老兵配制了他家鄉的土。土里特別多放了一點鹽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這土地上流過的汗水。但細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黃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說,故鄉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聲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煙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這些怎能夠配制出來?老兵最后說,這一瓶配出的黃土里面缺一樣最要緊的東西:當初,母親把土攤在白紙上,戴好老花鏡看過、揀過,弄得干干凈凈,兩滴眼淚落在土里,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卻沒有!
老兵帶著那瓶故鄉的泥土走過七個省,最后越過臺灣海峽。
我不知道這個老兵最后的歸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靈魂得以還鄉,在那被毀容整容后的故鄉,他能找得到魂牽夢繞的歸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樹下苦苦遙望的母親么?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幾株明代的柿子樹,經歷了400年的滄桑啊!幾年前被連根移走了。我回老家為母親上墳,看到移走古樹后留下的大大的樹坑,如枯干的淚眼,無助無望。我童年留戀的柿子樹,那曾蔭庇過多少代家鄉子孫的老樹啊!
沒有故鄉的人,沒有根基,沒有身世。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是千年前的陶潛在時空外呼喚如今疲憊的心靈么?
其實對沉淪的故鄉來講,連荒蕪也不配,只是一片鋼筋水泥的猙獰。
我看不見靈魂的歸路,我只隱約聽見靈魂的嗚咽!
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 )( )(6分)
A.中國許多鄉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樓,表達了作者對故鄉中國轉換如此之快的感嘆。
B.作者回憶童年在故鄉背誦課文時常常仰望星空,旨在說明他從小就有高遠的志向。
C.作者有意曲解成語“背井離鄉”的含義,是強調故鄉在游子心中無可替代的作用。
D.研究生通過造假的方式欺騙臺灣老兵,雖然是好意,但極大地傷害了老兵的感情。
E.本文的語言飽含深情,深切的回憶交織著對農村現實的深刻思考,富有批判精神。
18.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6分)
谷穗碰到鐮刀是嗚咽,大樹遭遇斧頭是嗚咽,而故鄉田園風光的消逝更是嗚咽。


19.本文以“故鄉的沉淪”為題,有什么作用?(6分)


20.文中說:“一個人不能沒有靈魂。”結合本文,聯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認識和感悟。(8分)


五、作文(60分)
21.有這樣一則故事:一位醫科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因沒有門路分配到大醫院里,便回家開了家衛生診所。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成功的為一家大醫院做了一例大手術,醫院的主管說:“只要再成功的做一個接指手術,就可以到這家醫院上班。”于是這位高材生的父親便拿起菜刀,削斷自己的手指,點名讓兒子為自己做手術。手術很成功,父親含淚笑了,兒子卻哭了。有人說這個父親太偉大了,因為他用特殊的方式表達真摯的父愛;也有人說,這種愛的方式并不可取,因為它太殘酷了。
請以“愛的方式”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D(A xiù B xuē C zēng)
2.A(B 唉 C 厲 D 曖 )
3.B (A 不勝其煩,是指煩瑣得使人受不了,此處符合;B束之高閣,把東西捆起來,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比喻扔在一邊,不去用它或管它;C莫衷一是,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的結論。管中窺豹,比喻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所見不全或略有所得,也可以指從看到的部分推知全貌。)
4.C(A 動詞營造缺少賓語;B “不僅”放在“他的節奏后面”;D 將對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懾作用,應該把“防止”去掉。)
5.B
6.C(A 最后的句號應該在雙引號的外面;B 疑問號改為逗號;D 括號內容應緊貼引號之后)
7.C
8.C(丈人只是在人生觀與政治觀與孔子不同)
9-11 ABC
12.A
13.答案:(1)按舊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資深的官吏充當日講官,沒有到史官這一級別的。(4分,“故事”“率”“直”“及”各1分。)
(2)皇上更加不高興,拿要挾君王懷疑圣上、使國家的根本混亂責難他,把他的下屬官員都停了俸祿。(4分,“責”“要”“奪”各1分,語句通順1分。)
14.D
15.這首詩描繪了清新秀麗、生機勃勃的江南新春景物,表達了自己宦游他鄉,春光滿地不能歸省的感傷之情。以樂景反襯哀情,烘托了悲傷的感情。
16.略
17.C、E(A.表達作者對故鄉沉淪的深切憂慮。B.“旨在說明他從小就有高遠的志向”曲解文意;D.“極大地傷害了老兵的感情”與文意不符)
18.運用擬人、排比的手法,(2分)揭示了農村莊稼被毀,樹木被砍伐,田園風格破壞的現象,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沉淪的悲憤之情;句式整齊,層層推進,感情強烈,富有藝術感染力。(4分)
19.貫穿全文的線索,使文章脈絡清晰;(3分)突出了中國廣大農村的田園風貌正在被毀壞,并表達了作者的強烈的悲憤之情,引人深思。(3分)
20.( “一個人不能沒有靈魂”在本文中是指一個人不能沒有精神支柱,不能沒有心靈的歸宿。(2分)(臺灣老兵把故鄉的泥土放在玻璃瓶子里,帶著它走過七個省,最后越過了臺灣海峽,故鄉是一個人的血地,泥土就是老兵與故鄉維系的血脈,就是他漂泊在外的靈魂的故鄉。(2分)( 生活中,無論我們走到哪里,都要心中有血地,都要念著自己的故鄉,一個人不能沒有靈魂賴以寄托的故鄉,故鄉的沉淪讓人心痛,“一個人不能沒有靈魂”,而故鄉的沉淪讓靈魂無處安身。(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阿拉善左旗| 延庆县| 汤阴县| 东宁县| 公主岭市| 巍山| 广灵县| 土默特左旗| 谷城县| 区。| 云龙县| 诸暨市| 大名县| 仪陇县| 徐汇区| 喜德县| 天气| 南汇区| 潮州市| 惠水县| 廊坊市| 曲阜市| 延边| 曲周县| 济阳县| 凤冈县| 囊谦县| 白水县| 凤冈县| 新竹县| 忻城县| 三穗县| 武穴市| 淄博市| 锡林郭勒盟| 丁青县| 汽车| 宜春市| 安岳县| 林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