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量是:H:1 O:16 C:12 N:14 Na:23 Cl:35.5 I:127 第Ⅰ卷(單選題,共44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應中( )A.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5B.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2C.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8D.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12.有一無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Cl- 、SO、HCO、Ba2+中的幾種。為確定其成分,做如下實驗: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適量Na2O2固體,只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肯定沒有NH、HCO、Ba2+B.可能有K+、Cl- 、HCOC.肯定有Al3+、Mg2+、SO、NHD.若另取部分原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3.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6 g氧氣和16 g臭氧所含的原子數均為NA B.常溫常壓下,11.2L氯氣所含的原子數目為NA C.2.3g鈉由原子變成離子,失去的電子數為1.1NA D. 28g N2中所含的質子數目為7NA4.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SO42—+Ba2+===BaSO4↓B.將大理石投入到足量鹽酸中:CO32—+2H+===CO2↑+H2OC.將Cl2通入KI溶液中:2I-+Cl2===2Cl-+I2D.碳酸鈉溶液顯堿性:CO32—+H2O===HCO3—+OH-5.將a L(標準狀況)CO2通入100mL 3mol·L-1 NaOH溶液中,下列各項為通入CO2過程中溶液內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確的是( )A.a =3.36時,CO2+2OH- = CO+H2O B.a =4.48時,2CO2+3OH- =CO+HCO+H2OC.a =6.72時,CO2+OH- =HCO D.a =8.96時,3CO2+4OH- = CO+2HCO+H2O6.現有四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數據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單質的熔點比丙單質的熔點高B.甲單質可用電解其熔融鹽的方法冶煉而得C.常溫下,丁的兩種氫化物均為液體D.乙的簡單離子是四種元素各自形成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大的7.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為:rX>rY>rZ>rW>rQB.離子Y2-和Z 3+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都不相同C.元素W與Q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W的強D.元素X與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價之和的數值等于8 8.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Ca(ClO)2溶液中:c(Ca2+)>c(ClO-)>c(OH-)>c(H+)B.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c(Na+)=c(X-)>c(OH-)=c(H+)C.常溫下,將25mL0.2mol/L的鹽酸與100mL0.1mol/L的氨水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 c(NH3·H2O)>c(OH-)>c(H+)D.將0.1mol/L的Na2S溶液與0.1mol/L的NaHS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c(S2-)+2c(OH-)=2c(H+)+c(HS-)+3c(H2S)9.某溫度下,將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aA(g)+B(g)C(g)+D(g),5 min后達到平衡.已知該溫度下其平衡常數K=1,若溫度不變時將容器的體積擴大為原來的10倍,A的轉化率不發生變化,則 ( )A.a=3 B.a=2 C.B的轉化率為40% D.B的轉化率為60%10.微型紐扣電池在現代生活中有廣泛應用。有一種銀鋅電池,其電極分別為Ag2O和Zn,電解質溶液為KOH,電極反應為:Zn+2OH--2e- = ZnO+H2O, Ag2O+H2O+2e- =2Ag+2OH-,總反應式為:Ag2O+ Zn = 2Ag+ZnO。根據上述反應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使用過程中,電池負極區溶液的堿性增強B.使用過程中,電子由Ag2O極經外電路流向Zn極C.Zn是負極,Ag2O是正極D.Zn電極發生還原反應,Ag2O電極發生氧化反應11.在密閉容器中發生下列反應aA(g) cC (g) + dD(g),反應達到平衡后,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一半,當再次達到平衡時,D的濃度為原平衡的1.8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的轉化率變大 B、a < c + d C、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D的體積分數變大12.化學中圖象可以直觀地描述化學反應的進程或結果,下列圖像描述正確的是( )A.圖5表示化學反應H2(g)+Cl2(g)=2HCl(g)的能量變化,則該反應的反應熱△H =183kJ·mol-1B.圖6表示室溫時用0.1mol·L-1鹽酸滴定20mL0.1mol·L-1NaOH溶液,溶液pH隨加入酸體積變化C.圖7表示體積和pH均相同的HCl和CH3COOH兩種溶液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鋅,產生H2的體積隨時間的變化,則a表示CH3COOH溶液D.圖8表示10mL0.1mol/LNa2CO3和NaHCO3兩種溶液中,分別滴加0.1mol/LHCl,產生CO2的體積隨鹽酸體積的變化,則b表示Na2CO3溶液13.某有機物結構簡式如右,關于該有機物敘述錯誤的是( )A.1 mol該物質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B.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遇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D.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取代反應14.過濾后的食鹽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雜質,通過如下幾個實驗步驟,可制得純凈的食鹽水:① 加入稍過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③ 加入稍過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鹽酸至無氣泡產生;⑤ 過濾。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15.2011年世界地球日主題是“倡導綠色消費、支持綠色生產、共建綠色家園”。下列做法與這一主題不相符的是( )A.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B.提倡步行或利用自行車、公交車等交通工具C.大力研發新型有機溶劑替代常見的水溶劑D.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實現碳的循環利用16.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與滴入NaOH溶液的體積關系如右圖所示,則原混合液中Al2(SO4)3與MgSO4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A、6:1 B、3:1 C、2:1 D、1:2 17.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18.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的熱效應為: 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別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濃硫酸;②稀硫酸;③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熱效應分別為△H1、△H2、△H3,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H1>△H2>△H3 B.△H1<△H2<△H3C.△H1<△H2=△H3 D.△H1=△H2<△H319.下列物質的分離方法不正確的是( )A、 用過濾的方法除去食鹽中泥沙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用蒸餾的方法將自來水制成蒸餾水 D、用水沖洗的方法從沙里淘金20.下列實驗方案合理的是( )A.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濃溴水振蕩、靜置后過濾,除去三溴苯酚沉淀B.檢驗酒精中的少量水:向酒精中加入足量生石灰C.制備氯乙烷(C2H5Cl):將乙烷和氯氣的混合氣放在光照條件下反應D.除去乙烯中雜質氣體:將實驗室制得的乙烯氣體通入NaOH 溶液 21.25℃、101kPa時,1g甲醇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H2O,同時放出22.68kJ熱量。下列表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CH3OH(l)+3/2O2(g) = CO2(g) +2H2O(l) △H=-725.8 kJ·mol-1B.2 CH3OH(l)+3O2(g) = 2CO2(g)+4H2O(l) △H=+1451.6 kJ·mol-1C.2 CH3OH+O2 = 2CO2+4H2O △H=-22.68 kJ·mol-1D.CH3OH(l)+3/2O2(g) = CO2(g)+2H2O(g) △H=-725.8 kJ·mol-122.25℃時,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過量金屬錫(Sn),發生反應:Sn(s)+Pb2+(aq)Sn2+(aq)+Pb(s),體系中c(Pb2+)和c(Sn2+)變化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往平衡體系中加入金屬鉛后,c(Pb2++)增大B.往平衡體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體后,c(Pb2++)變小C.升高溫度,平衡體系中c(Pb2++)增大,說明該反應△H>0D.25℃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2.2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6分) 座位號______二、實驗題23.(13分)中和熱的測定是高中重要的定量實驗。取0.55mol/L的NaOH溶液50mL與0.25mol/L的硫酸50mL置于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熱的測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從上圖實驗裝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_________ _,除此之外,裝置中的一個明顯錯誤是 。(2)為保證該實驗成功該同學采取了許多措施,如圖的碎紙條的作用在于________ ___。(3)若改用60mL 0.25mol·L-1 H2SO4和50mL 0.55mol·L-1 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 (填“相等”、“不相等”),若實驗操作均正確,則所求中和熱 填“相等”“不相等”)(4)倒入NaOH溶液的正確操作是:________。 (從下列選出)。A.沿玻璃棒緩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5)使硫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是:________。 (從下列選出)。A.用溫度計小心攪拌 B.揭開硬紙片用玻璃棒攪拌C.輕輕地振蕩燒杯 D.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形玻璃棒輕輕地攪動(6)實驗數據如下表:①請填寫下表中的空白:②近似認為0.55 mol/L NaOH溶液和0.25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則中和熱ΔH=______ ____ ( 取小數點后一位)。③上述實驗數值結果與57.3 kJ/mol有偏差,產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 ____。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b.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H2SO4溶液的溫度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三、填空題24.(12分)北京市場銷售的某種食用精制鹽包裝袋上有如下說明:(1)碘酸鉀與碘化鉀在酸性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配平化學方程式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2)上述反應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檢驗。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將I2還原,以回收四氯化碳。Na2SO3稀溶液與I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3)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學生測定食用精制鹽的碘含量,其步驟為:a. 準確稱取wg食鹽,加適量蒸餾水使其完全溶解;b. 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與KI反應完全;c. 以淀粉溶液為指示劑,逐滴加入物質的量濃度為2.0×10-3mol/L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應完全。①判斷c中反應恰好完全依據的現象是 。②b中反應所產生的I2的物質的量是 mol。③根據以上實驗和包裝袋說明,所測精制鹽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數式表示) mg/kg。25.(6分)已知2X2(g)+Y2(g) 2Z(g) ΔH=-akJ·mol-1(a>0),在一個容積固定的容器中加入2mol X2和1mol Y2 在500℃時充分反應達平衡后Z的濃度為W mol·L-1,放出熱量b kJ。⑴ 此反應平衡常數表達式為____________ _;若將溫度降低到300℃,則反應平衡常數將_____(填增大、減少或不變)。⑵ 若原來容器中只加入2mol Z,500℃充分反應達平衡后,吸收熱量c kJ,則Z濃度_______Wmol·L—1(填“>”、“<”或“=”),a、b、c之間滿足關系______ _____(用代數式表示)。⑶ 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A. 濃度c(Z)=2c(Y2) B. 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 v逆(X2)=2v正(Y2) D. 容器內的密度保持不變⑷ 若將上述容器改為恒壓容器(反應器開始體積相同),相同溫度下起始加入2mol X2和1mol Y2達到平衡后,Y2的轉化率將__ 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6.(10分)下圖中A~J分別代表相關反應中的一種物質,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質的量的B、C、D,已知B、D為常溫下氣態化合物,C為常溫下液態化合物,圖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標出。請填寫以下空白:(1)A的化學式 B的電子式 。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D+G→ H ,F+J → B + C + I 。(3)寫出A+NaOH→D的離子方程式 。27.(9分)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A、E、G的結構簡式:A_______ ____,E_______ __,G_________ __;(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包括反應條件)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反應④化學方程式(包括反應條件)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①、⑤的反應類型:①______ __________、⑤_______ _______。則能表示甲醇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____________ 。28.(6分)有A、B、C、D四種強電解質,它們在水中可電離出下列離子(每種物質只含一種陽離子和一種陰離子,且互不重復)。陽離子Na+、K+、Ba2+、NH4+陰離子SO42-、Cl-、OH-、CH3COO-已知: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B溶液的pH小于7;D溶液焰色反應顯黃色。②C溶液與D溶液混合后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與C溶液混合后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B中陽離子是(填化學式) 。寫出C溶液與D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⑶25℃時,pH=9的A溶液和pH=9的C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小的是 (填A或C的化學式)。⑷25℃時,用惰性電極電解 D 的水溶液,一段時間后溶液的pH_____7(填“>”、“<”或“=”)。⑸將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應后溶液中各種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⑹25℃時,在一定體積0.2 mol · L—1的C溶液中,加入一定體積的0.1 mol · L-1的鹽酸時,混合溶液的pH=13。若反應后溶液的體積等于C溶液與鹽酸的體積之和,則C溶液與鹽酸的體積比是_ _ 第I卷(選擇題 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詩經》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關于周人的“維新”,以下說法正確的有①建立了完備的宗法制????????②實行了等級森嚴的分封制③確立了尊卑分明的禮制?? ④創立了王位世襲制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和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都曾發出這樣的感嘆:“中國科舉制度是世界各國中所用以選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從時代發展的角度來看,當時該“發明”的著眼點在于A.抑制門閥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 ??? B.弘揚儒學正統,約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將專權,完善官僚體制??? ?????? ? ?? D.強化君主專制,培養忠臣順民3.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一書中說:“皇室的權,總是逐步升,政府的權,總是逐步降。這也是中國傳統政治的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項表述中,最能體現錢穆這一觀點的是A.秦朝創立皇帝制度和郡縣制 B.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C.隋唐實行科舉制度 D.清朝雍正時期軍機處的設置4.伯利克里說:“在私人生活中,我們是自由和寬恕的。但在公家事務中,我們遵守法律。這是因為這種精神深使我們信服。”這段話表明古希臘A.保護希臘人合法權利?????????????? B.尊重希臘公民個人意志C.遵循法律至上原則???????????????? D.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5.海倫·瓊斯在《建筑與民主》中說:“……公民的權利與規模意味著政治是在公開場合進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衛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圓形的山坡上集會。……它的形狀確保了每一個參加者不僅能看到發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A.體現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開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權與制衡的民主原則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與客觀6.在古羅馬的法律中引用了這樣一個案件:在一個公共廣場上,一名理發師為一名奴隸刮胡子。另外兩個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個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發師,導致他割了奴隸的喉嚨。依據羅馬法,在公共場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隸本人對該事件負責。這表明羅馬法( )A.本質是維護私有制和貴族利益 B.保障平民權益,實現社會公平C.有利于調解矛盾,規范行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備的法律7.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勛爵“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的觀點普遍被西方思想政治家所認同,為避免“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西方國家采取的措施是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滅私有制,實現社會平等C.建立分權制衡的民主制度 D.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8.有學者認為“(光榮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變,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憲法’為歸宿的政治妥協,而是議會與國王權力關系史上的決定性轉折點”。這里“轉折點”指的是A.《權利法案》結束了國王的權力 B.國家權力重心由國王轉移至議會C.議會與國王在國家權力上實現了平衡 D.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9.歷史學家在評論大英帝國的盛衰時說:“維多利亞女王(1837—1901)之所以享有盛譽,不是因為她做出了多么轟動的事業,而是因為她什么都沒做。”由此可見女王在英國A、“統而不治” B、掌控議會 C、領導內閣 D、碌碌無為10.“從此,這個國家不僅有了統一的政府,還有了統一的市場,統一的貨幣,統一的稅收。”(大國崛起·美國篇解說詞)這種局面出現主要得益于A.華盛頓擔任大陸軍總司令 B.《獨立宣言》的發表C.《邦聯條例》的頒布 D.1787年美國憲法的通過11.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布什和民主黨候選人戈爾在決定命運的幾百張選票上發生爭議,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聯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錘定音,解決了長達36天的總統難產危機。這段材料A.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 B.表明司法權實際上高于行政權C.顯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權 D.說明總統人選與選民意愿無關12.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寫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麥對人說:“三十年后,日本其興,中國其弱平?日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啟超引這段話的根本意圖是A.尋找甲午戰爭日勝中敗的歷史原因 B.批評洋務派的活動C.證明中國進行社會政治變革的必要性 D.比較中日近代化的異同13.孫中山說:“歐美各國,善果被富人享盡,貧民反食惡果,總有少數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有鑒于此,孫中山主張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廢除“大人”、“老爺”等稱呼 ②平均地權 ③焚毀刑具,文明執法 ④節制資本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④14.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國民書》,稱:“中國持久抗戰,其最后決勝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實寄于全國之鄉村與廣大強固之民心;我全國同胞能曉然于敵人之鯨吞無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敵愾,步步設防,則四千萬方里國土以內,到處皆可造成有形、無形之堅強堡壘,以制敵之死命。”可見他已經認識到①中國的對日戰爭是一場持久抗戰 ②必須以空間換時間來爭取勝利③民心團結的重要性 ④共產黨開辟的敵后戰場是抗戰主戰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15.《耒耜經》記載:“轅有越,加箭,可弛張焉。……所以進退,曰評。進之則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則箭上,入土也淺。……橫于轅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轉也。左右系,以乎軛也。轅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執耕者也。……江東之田器盡于是。”這一農具出現于A.商周 B.春秋戰國 C.漢代 D.隋唐16.某史學家說,新航路開辟以來,以西方為主導的世界體系,既促進了全球的聯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這里的“全球分裂”是指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爭奪殖民霸權 B.歐洲形成了兩個政治軍事集團C.美蘇爭奪世界霸權格局形成 D.歐美與亞非拉國家之間的鴻溝擴大17.電視劇《大染坊》主題曲《把感動留在人間》唱道:“總以為淚水早已擦干……總以為彩虹就在眼前,我卻在風雨中越走越遠,這一場榮華富貴好心酸,這一場錦繡年華欲說無言……”該劇講述了主人公陳壽亭在20世紀初從一個叫花子到擁有雄厚資產的印染廠主的曲折歷程。若要改變“心酸”“無言”的陳壽亭的命運,從根本上說,應該A.引進外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解決技術落后問題B.大量吸收外資、民間資本解決資金少、規模小、競爭力低下等問題C.成立營銷團隊,擴大營銷范圍,解決市場狹小問題D.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現狀18.李鴻章認為“中國積弱,由于貴貧。西洋方圓千里,數百里之國,歲入財賦動以萬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以下近代企業體現李鴻章這一思想的是A.上海輪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總局 C.福州船政局 D.安慶內軍械所19.美國經濟學家弗理德曼訪問中國后寫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與服裝明顯多元化,與此伴隨的,則是經濟增長與發展的明顯跡象。農業改革效果十分明顯……私營企業有所發展……得到允許的、有限的經濟自由已經在改變中國的面貌。”說明當時的中國A.私有經濟主體地位上升??? ??????????B.農民獲得了土地所有權C.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 ??????????D.改革開放改變著社會面貌20.大型電視專題片《大國崛起》中說:“近五百年來,真正意義上擁有過世界霸權的只有三個國家,即荷蘭、英國和美國。這三個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了接力棒式的創新和發展。”如果此說能夠成立,美國對市場經濟的創新發展主要表現在A.大力推行重商主義經濟政策 B.最早確立自由市場經濟模式C.確立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 D.開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模式21.有學者指出,“資本主義的邏輯最終必然到達全球范圍,它從16世紀在歐洲誕生到今天已經真正達到全球范圍,” “整個世界都是在這個單一的我們稱之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社會分工架構之內運作的。”這位學者實際上是強調A.資本主義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核心作用 B.經濟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緊密聯系C.各國政治經濟體制日益融為一體 D.經濟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場經濟為基礎22.“肥料袋做褲,省錢又省布,前面印‘日本’,后面是‘尿素’”。這首20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民謠揭示了當時部分中國人的服飾形象。浸透汗水、打著補丁的咔嘰布工裝,斜紋布軍裝,洗得發白的中山裝,共同引領著七十年代樸素、單調的服裝潮流。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當時商品供應匱乏,穿衣還主要停留在遮衣御寒上②受當時政治環境的影響③人們不喜歡穿著打扮 ④受民國時期服飾的影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23.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周國平在《尊重生命》中有這么一句經典的名言“熱愛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強調人的價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觀點與此相符的是A.“人是會說話的工具” B.“存天理,滅人欲”C.“人是萬物的尺度” D.“信奉圣經,獻身上帝”24.“歐洲的進步歸功于更快的科學技術進步,也歸功于對美洲大面積地區的征服和殖民所帶來的年收入,以及來自它同亞洲和非洲的貿易所帶來的年收入。”所體現的史觀是A.唯物史觀 B.全球史觀 C.現代化史觀 D.文明史觀25.“史實”“史論”“史識”是構成史學的“三要素”,史實即歷史事實,史論即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史識即是以科學的史觀作指導,來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實,然后得出的科學結論。下列對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敘述屬于“史識”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運作程序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權過大威脅皇權而出現的政治危機,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此后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26.(14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我們的政體的確可以稱為民主政體,因為政權不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數人手中。當法律對所有的人都一視同仁,公正地調解人們的私人爭端時,民主政體的優越性也就得到確認。 ——伯利克里材料二 戰后人們最初反對君主制和貴族政治的思想,引導著美國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腦軟弱無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憲法則建議有一個權力很大的行政首腦和同眾議院權力相同的參議院。……全世界都說過,像美國規模這么大的國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這里居然興起了一個新型的共和國。——《美國的歷程》上冊材料三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學說是“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創新”。 ——《中華文明史》第4卷(1)材料一中的“多數人”是指哪些人?(2分)從政治、經濟、地理環境三個方面,分析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成因。(3分)(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行政首腦軟弱無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建立的背景?(2分)指出“新型的共和國”有何具體表現?(3分)(3)根據材料三,結合史實說明孫中山在政治制度建設上“兼收眾長,益以創新”。(2分)(4)以上內容,對于推進當今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有何啟示?(2分)27.1922年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中提出“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上感覺不足。”根據所學回答下列問題:(1)中國人“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為此地主階級提出了哪些基本觀點?(2分)(2)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又感覺到“制度”上的不足,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走民主共和道路。革命派開展的重大實踐活動是什么?(1分)該活動最重大的歷史功績是什么?(2分)(3)為解決“文化”上的不足,20世紀初,陳獨秀等人發起新文化運動。該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什么?(2分)對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分)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 著名的(晉商)旅蒙商號大盛魁(注:創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販)……成為有影響的大商號后,還在店內供奉著一條扁擔、兩個木箱、一塊石頭(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號后人不忘當年創業之艱難。……晉商在經營活動中,總結出許多諺語,如“寧叫賠折腰,不讓客吃虧”;“售貨無訣竅,信譽第一條”;……“買賣成不成,仁義都要在”等。材料二 關于明代中后期石門鎮(注:浙北名鎮之一)油坊經濟的發展,文獻有載:“崇為吾郡上游,當孔道,號劇難治,而石門鎮為甚……鎮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須壯有力者,夜作曉罷,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須數十人,間日而作。鎮民少,輒募旁邑民為傭。其就募者,類赤身無賴,或故髡鉗而匿名避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傭值二銖而贏。”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兩廣總督李侍堯上《防夷五事》:據稱夷商在省住冬,應請永行禁止也;據稱夷人到粵,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據稱借領外夷資本積雇請漢人役使,并應查禁也;據稱外夷雇人傳遞信息之積弊,宜請永除也;據稱夷船進泊處,應請酌撥營員彈壓稽查也。(1)上述材料分別反映了明清時期我國經濟領域出現了怎樣的新現象?(6分)(2)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從主客觀兩方面概括晉商發達的原因。(4分)(3)閱讀材料三,指出《防夷五事》的政策實質和消極作用。(4分)29.(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制定憲法與擁立德高望重者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為人們始終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權利。因為凡是權利,就應當人人共享,否則就不能算是權利。如果人們能夠通過某個公正善良者之手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就心滿意足了;但是他們要是沒有這樣的好運,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古羅馬)西塞羅《論責任》材料二 在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頒發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來鞏固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國議會制定的《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被視為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確立的標志;1776年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的《獨立宣言》,以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為根據,宣告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是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被視為最早的“人權宣言”;1787年美國制定的1787年憲法,規定了美國的一整套國家體制,被視為近代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1789年法國制憲會議發表的《人權宣言》,以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否定了封建主義的王權和特權。1875年法國國民議會頒布《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了共和政體。(1)依據材料一,比較管子和西塞羅在法的問題上的認識有何不同?(6分)(2)依據材料二,指出西方近代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確立的特點。(3分)(3)依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國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3分)參考答案 二、綜合題: 絕密★啟用前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每小題2分,共50分) 據科學家介紹,一般在夏季,格陵蘭島上的冰雪會融化一半。而2012年7月份美國宇航局發布的格陵蘭島衛星照片顯示,在短短四天內,格陵蘭島上的冰雪融化率就從40%劇增到97%,這被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稱為“史無前列”。下圖為格陵蘭島冰雪覆蓋區分布圖(白色為冰雪覆蓋區)。讀圖,完成問題。1.與此次格陵蘭島冰雪急速融化關聯度最高的是( )A.全球氣候變化 B.日地距離縮短C.正午太陽高度增大 D.日照時間變長2.格陵蘭島冰雪急速融化會導致 ( )A.全球漁業資源增加B.全球水資源量增加C.格陵蘭島海岸線長度增加D.格陵蘭島與北美洲大陸距離增大李教授于北京時間10:20從杭州(120°E、30°N)出發去太平洋某島進行野外考察,飛機飛行了7小時40分鐘到達該地,當地時間為23:20。所給圖中左圖為該島等高線地形圖,島上①處有一面彩旗,常年向東南方向飄揚。讀圖回答問題。3.李教授所考察的島嶼的經度位置是( )A. 160°W B.180° C.165°W D. 165°E4.右圖是李教授在圖中④處考察時拍攝的太陽照片,拍攝時當地時間最可能是( )A.5:30 B.6:30 C.17:30 D.18:305.圖中①、②兩處高差可能為( )A.60米 B.75米 C.100米 D.125米 該圖為“某地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陰影部分為陸地),據此回答問題。6.影響圖中M、N兩處等溫線發生彎曲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A.大氣環流,下墊面 B.太陽輻射,大氣環流C.洋流,地形 D.海陸分布,緯度位置7.N地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該圖是薰衣草北半球主要產區分布示意圖。材料2:薰衣草的商業栽培,主要是要取得薰衣草的花來提取芳草精油,薰衣草精油可以作為殺菌劑和高級香水、香料的添加劑等。8.薰衣草對分布區具有獨特的要求,北半球幾大產區分布的共同特點是( ) A.緯度較為適中 B.地處沿海地帶 C.地形開闊的平原地帶 D.海洋性氣候區9.薰衣草精油生產的區位導向類似于( ) A.電子裝配 B.煤化工 C.電子電器業 D.飛機制造該圖為某地地質剖面圖。讀圖回答問題。10.圖中內、外力作用的先后順序是( )A.褶皺、巖漿噴出、沉積、巖漿侵入、斷裂 B.斷裂、褶皺、巖漿噴出、沉積、巖漿侵入C.巖漿噴出、褶皺、沉積、巖漿侵入、斷裂 D.褶皺、巖漿侵入、巖漿噴出、沉積、斷裂11.圖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質或地貌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可能為花崗巖 B.②可能為流水侵蝕C.③可能為侵蝕作用 D.④可能含有石油讀“某地地形剖面圖以及氣溫、降水量隨地形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12.有關圖中山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山肯定位于北半球B.該山出現永久積雪的最低海拔約為5000米C.該山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位于1月、7月氣溫最低的地方D.A坡是迎風坡的可能性大于B坡13.根據氣溫和降水狀況判斷,在山麓M地區的自然帶最可能的是( )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B.亞寒帶針葉林帶 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D.熱帶雨林帶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車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龍門山構造帶及安寧河斷裂帶,沿線多高山、斷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長約240千米,其中特大橋23座,大橋168座,隧道25條,橋隧長度占全線總長的55%。下圖是雅西高速公路漢源流沙河大橋景觀圖。讀圖回答問題。 14.雅西高速公路橋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①多斷崖、深谷 ②多石灰巖溶洞 ③多高山、陡坡 ④多角峰、U型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大量橋隧對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義主要有( )①減輕冰川的危害 ②減輕凍土的危害③減輕山崩滑坡的危害 ④減輕暴雨泥石流的危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該圖為同一降水過程形成的自然狀態的洪水過程線、自然狀態的地下徑流過程線、城市化后的洪水過程線和修建水庫后的洪水過程線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6.人類活動影響下形成的洪水過程線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7.防治城市內澇的措施有( )A.興建污水處理廠 ?? B.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統C.加強道路建設 ????D.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城市首位度指一個地區最大城市與第二大城市人口規模之比,通常用來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城市規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認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結構正常、集中適當;大于2,則存在結構失衡、過度集中的趨勢。讀表, 完成問題。我國部分省區首位度統計表18.關于ABC三省區城市首位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A.A省區城市首位度最高,經濟發展水平最高B.B省區城市首位度降低,第一大城市衰退明顯C.C省區城市首位度最高,區域發展明顯不平衡D.三省區城市首位度差異,是由自然條件決定的19.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間A省區城市首位度明顯下降,可能原因是( )①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國家政策驅動區域內二三線城市迅速發展③城市化進程的作用 ④產業轉移導致大量人口向區域外不斷遷移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根據枸杞產量與氣候條件的關系,把寧夏劃為枸杞的適宜、次適宜和不適宜種植區,從而為枸杞種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參考依據。讀圖回答問題。20.該地區主要生態問題是( ) A.荒漠化 B.水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森林退化21.對寧夏枸杞種植區進行規劃,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術手段是( )A.GPS技術 B.RS技術 C.GIS技術 D.數字地球該圖是1990~2010年我國能源消費與GDP增長變化圖。讀圖回答問題。 22. 能源消費與GDP的增長特點是( )A. 單位GDP能源消費2002年最低B. 能源消費量2007年開始下降 C. 能源消費與GDP的年均增速相同D. 單位GDP能源消費呈下降趨勢 23.能源與GDP增長的關系是 ( )A. 能源消費增長會減緩GDP增長 B. GDP增長速度取決于地區能源儲量大小 C. GDP增長是影響能源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 D. 我國能源豐富,可以滿足GDP高速增長的需要 如圖為歐洲中緯度地區某小流域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24.甲地( )A.以侵蝕作用為主 B.未來發展為大城市C.農作物一年三熟 D.易遭受洪澇災害25.該流域內( )A.甲乙聚落間以水運為主 B.乙地公路大致沿等高線分布C.丙渡口建在河流的凸岸 D. 丁地修梯田發展種植業第II卷(綜合題共計50分)1.讀我國某地區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5分)(1)簡述圖示地區地形主要特征。(4分)(2)判斷圖中河流的流向,并簡述該河的水文特征。(6分)(3)分析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氣候條件。(5分)2.(10分)甲國面積110萬平方千米,人口約8千萬,經濟上以傳統的農牧業為主,礦產資源種類較多,但資源開發程度非常低。目前,甲國全面改革開放,是非洲經濟發展最快、最具有投資潛力的國家之一。2007年,我國在甲國投資建設以冶金、建材和機電為主的“東方工業園”,2010年5月13日起中國工業企業陸續入園。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評價甲國發展水電的自然條件。(5分)(2)分析甲國吸引我國建設“東方工業園”的有利條件。(5分)3.(10分)讀下圖和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圖示區域氣溫年較差分布的總趨勢;簡述圖中等值線彎曲狀況及其成因。(6分) (2)簡述該地區水土流失導致農作物減產的原因。(4分)4.讀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和法國有關專家經過考察,發現賀蘭山山麓地區的氣候十分適合優質葡萄的生長。寧夏人民經過兩年的辛勤勞動,3萬畝葡萄基地和防護林的建設一起完成。材料二 Q、R兩地資料對比表地點緯度海拔高度(米)1月均溫(℃)7月均溫(℃)1月降水量(mm)7月降水量(mm)年降水量(mm)年日照時數(小時)R 47°N20l2.620.7 54.1 60.6824.5 1975.3Q38°N1111—8.423.31.2 42.2193.72975.7(1)冬季寧夏Q地區比法國R地區氣溫明顯偏低,試分析原因。(4分)(2)簡述Q地區葡萄種植與法國葡萄園相比的有利條件。(3分)(3)如果Q地區過度發展葡萄種植業,可能會引發哪些環境問題?并說明理由。(4分)(4)法國的葡萄酒聞名世界,試分析其優越的生產條件。(4分)參考答案 絕密★啟用前 高三政治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 選擇題(共50分)一、單選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50分)1.我國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于2011年12月31日結束,這將影響家電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圖12能正確反映這一信息的是價格與需求關系曲線圖2.如果你對大人們說:“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磚蓋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戶上有天竺葵,屋頂上還有鴿子……”他們怎么也想象不出這種房子有多么好。必須對他們說:“我看見了一幢標價十萬法郎的房子。”那么他們就會驚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材料中提到的“十萬法郎”是①房子的價格②房子的價值③房子的交換價值④在執行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請人吃飯不如請人鍛煉”已成為當今都市一大時尚,人們越來越舍得“借錢買健康”。這一現象①說明我國的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②有助于促進我國服務業的發展③說明享受資料消費已成為人們消費的主流④有利于提高個人生活質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某市實施新的水務管理辦法,對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階梯水價,對工業和服務業超計劃用水實行累進加價,對高耗水行業實行差別水價。這種水務管理辦法有利于( )①產業結構的調整②水資源的優化配置③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④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溫家寶2011年10月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有利于①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②促進經濟增長③增加就業④增加勞動者個人收入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在復雜的國際背景下,中國企業應盡快實現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要實現這一轉變,企業應該①降低勞動力成本 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④促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實現和維護勞動者權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勞動者獲取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是A.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B.保障勞動者主人翁地位C.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 D.自覺履行勞動者的義務8.項目2011年7月14日2011年10月3日貨幣(100)中間價(人民幣)中間價(人民幣)美元646.40638.076這一變化表明A.人民幣匯率跌落,美元貶值 B.人民幣匯率升高,美元升值C.美元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 D.美元匯率跌落,人民幣升值9.北京京廣中心附近道路塌陷,許多人次日一早收到市政府發來的短信,提醒市民繞道而行。如果要將上述事件寫成新聞報道,你認為最合適的標題是A.轉變職能,政府性質逐漸改變B.以人為本,政府服務更加完善C.重視安全,政府職能日益多樣D.執政為民,政府權力不斷擴大10.如果請你寫一份抵制網絡謠言的倡議書,你認為下列恰當的論點是①公民權利有真實性,國家應當保障公民言論自由②公民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③自由是法律的前提,法律是自由的保障④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下列關于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說法,正確的是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權B.自治機關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一府兩院C.在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施D.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12.2011年12月10日,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正式啟動,以共同維護湄公河航運安全。這表明A.國家力量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B.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C.互不干涉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D.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13.下圖《層層把關》給我們的啟示是A. 接受監督就能杜絕腐敗現象的發生B. 防止腐敗的關鍵是要保證輿論監督C. 防止腐敗要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D. 公民要學會正確行使監督權14.《富貴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該畫在清代同治年間遭火焚,斷為兩截,現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該畫首次在臺北合璧展出。此次歷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蕩起兩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懷。這表明( )①兩岸同胞對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認同②民族精神體現了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質③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④優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11年10月13--20日,海峽兩岸神農文化祭活動在湖南省炎睦縣隆重舉行。活動以“共祭兩岸始祖、回承神農文化”為主題,兩岸5000多人參與共祭,盛況空前。這表明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③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④中華兒女對中華傳統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6.“中華文化像一個很大的圓心,圓的半徑就是中文,半徑有多長,文化就能夠走多遠。”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來,中華文化正是依靠漢字才流傳至今,“我們的教育一定要教這些東西,不能讓它缺席。”這說明①中文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語言②漢字是世界文化的載體③漢字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④漢字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7.據鄂爾多斯日報報道,2011年5月10日,由市文明辦和市民政局牽頭負責的社區“道德講堂”在東勝區開講,主要講解了道德的基本含義、道德的主要內容以及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鄂爾多斯人。開辦“道德講堂” ( )①創新了公民道德的教育方式②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③能較好地提升居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④人們將不再會遭遇思想道德上的“兩難選擇”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8.送一本好書,打開一扇亮窗。把手中閑置的書籍,捐贈給貧困地區中、小學校的孩子們,為他們的夢想插上知識的翅膀。持續不斷的“映山紅”捐書計劃,目的是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傳播“平等、包容、分享”的志愿文化。愛心捐贈活動的開展①有利于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②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具體表現③能夠快速改變貧困地區貧窮落后的面貌④是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中心環節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9.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目標。推進文化的改革發展,需要( )①大力發展各項公益性文化產業,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②加強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把握文化發展規律、科學執政③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④將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文化發展的中心環節,大力發展教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20.“喜羊羊之父”盧永強說,《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題材就取自自己的童年和現在身邊有趣的事。比如像"懶羊羊"這種愛睡覺的同學,在每個人的記憶中其實都存在。美羊羊是羊村里的時尚達人,對化妝、縫衣服、種花都精通。它的靈感來源就是念書時男生都會暗戀的那類女同學。這說明A.藝術源于靈感 B.藝術是生活的重現C.物質決定意識 D.意識具有能動性21.北極熊變瘦了!科學家說,由亍污染增多,污染物進入北極熊體內使其體型縮小;全球氣候變暖,海洋冰面減少.北極熊要花費更多的能量獵食.這樣就限制了它的生長。下列選項中與“北極熊減肥“現象所蘊含哲理相一致的是:①水集魚聚.術茂鳥集??? ②對癥下藥,量體裁衣③上律天時,下襲水土??? ④物我一體,心物一體A.①③????? B.②③???? C.②④? ? D.①④22.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按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突破載人技術;第二步完成對接技術和出艙活動技術;第三步建立空間站。2011年11月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交會對接的成功,使中國向空間站時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體現了哲學道理是 A.發展是質變,有質變就有發展 B.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促進作用 C.認識成為實踐發展的動力 D.量變和質變是辯證統一23.2012年6月17日,我國神州九號發射成功,6月18日,神州九號與天宮一號成功交會對接,我國航天技術再上新臺階。交會對接技術是載人航天發展的三項基本技術之一,突破和掌握這一技術是建設載人空間站的基礎和前提,對于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主要說明了A.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搞好部分,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發展 D.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客觀的、無條件的24.“老牛拉車不回頭,當官一場手空空,退休又鉆山溝溝;拼了老命建林場,二十多年綠荒山,創造資產幾個億,分文不取樂悠悠……”這首民謠體現了當地群眾對原云南省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的敬重。材料表明( )①人的勞動創造力是人生價值的源泉 ②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影響③實現人生價值要求放棄個人的利益 ④實現人生價值取決于客觀現實條件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25.過去GDP是衡量經濟發展快慢的“硬指標”,現在人們逐漸認識到了GDP的缺陷,正在研究用綜合發展指數CDI這一更加綜合、全面地反映地區發展的指標體系來評價一個地區的發展。從認識論的角度看,這說明A.真理與謬誤沒有明確的界限 B.人們的認識是不斷深化發展的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座位號 26.材料一 全國“十一五”期間經濟發展部分指標 注:全國“十一五”期間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速度為9.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速度為8.9%,GDP年均增長速度為11.2%。浙江省“十一五”GDP年均增長速度11.8%,“十二五”GDP年均增長目標8%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目標7%左右。 材料二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未來中國經濟長期快速發展依賴的高儲蓄率、高投資率和豐沛的勞動力供給將逐漸發生變化。國際經驗也表明,經過二三十年的連續高增長后,會出現經濟增速的回調。適當調低經濟增速目標,通過居民收入的加快提升,為未來可持續增長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是必然的選擇。8%的增長速度符合浙江省情,這是科學發展觀的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發展速度也一直領先于全國,而當浙江的經濟增長到一定規模之后,主動調節增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GDP年均增速暫時放緩,是為了今后能跑得更快、更穩。浙江不能以犧牲環境來追求快速發展,不能以犧牲勞動力來謀求快速增長,要以加快推進經濟轉型、社會轉型,以創新促進轉型,來謀求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經濟現象。(4分) (2)根據材料一、二,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角度,分析浙江省為什么要適當調低經濟增速目標,謀求科學發展新局面?(4分)27.材料一 我國2004年11月在韓國創辦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迄今已在世界9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322家孔子學院和369所孔子課堂,海外注冊的漢語學員超過30萬人,全球漢語學習者逾4000萬人。孔子學院被譽為21世紀的文化“新絲綢之路”。材料二 從“金磚四國”到“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形成,短短五年間,代表全球40%以上的人口、18%的國內生產總值的金磚國家——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五個新興國家,已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的主要力量。2011年4月1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三亞舉行。會議就國際形勢、國際經濟金融問題、發展問題以及金磚國家合作等議題達成了廣泛共識,發表了《三亞宣言》。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回答孔子學院為什么能夠得到迅速發展?(9分)-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網絡問政,就是走進基層,直面群眾,原生態聽取民意,零距離了解民生。領導干部不僅要上網收集“網情”,更要下網辦好“網事”,實現政民互動,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目前,“網絡總政”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工作的常態。材料二 2010年9月9日,在一則反映某市物價局“涉嫌行政亂作為,濫用職權”的網帖后面,“該省物價局網絡發言人”在網絡問政平臺進行了回復:此帖反映的基本案件存在,但早些時候該案件已由當地法院判決,兩審結果都為原告敗訴,法院認定物價部門在此事中不存在濫用職權的問題。被監督的某市物價局對此事非常重視,本著有別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加強對全市物價局干部職工的思想教育,大力推進政風行風建設。(1)結合材料一,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網絡問政的政治意義。(8分) (2)結合材料二,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說明政府怎樣才能更好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9分)29.(2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06~2010年我國糧食產量與水利投資增長情況注:全國仍有54%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條件,上世紀90年代以來,平均每年因洪澇受災面積超過2.1億畝。材料二 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發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力爭今后10年的水利投資達到4萬億元。材料三 山東近年來通過提升水利保障能力,以占全國1.1%的水資源量,灌溉著占全國6.2%的耕地。統籌治水,初步實現全省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調客水的統一配置和科學調度。科學用水,探索出24項重大節水科研成果并大力推廣,年節水能力達30多億立方米。依法管水,建立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完善各級政府責任制,提高水資源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1)描述圖所示經濟信息;揭示圖8 中兩條曲線之間的內在聯系。(6分) (2)結合材料二,說明發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的經濟學依據。(6分) (3)從政治生活角度,依據材料三,分析山東省政府是如何提升水利保障能力的?(4分)參考答案 高三物理 座位號______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注意事項:l、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和座位號填寫清楚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第Ⅱ卷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45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1.自然界的電、熱和磁等現象都是相互聯系的,很多物理學家為尋找它們之間的聯系做出了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揭示了電現象和磁現象之間的聯系B.歐姆發現了歐姆定律,說明了熱現象和電現象之間存在聯系C.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揭示了磁現象和電現象之間的聯系D.焦耳發現了電流的熱效應,定量得出了電能和熱能之間的轉換關系2.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A,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勻速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物體A可能只受到二個力的作用B.物體A可能只受到三個力的作用C.物體A一定受到了四個力的作用D.物體A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大小一定為Fsinθ3.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帶有光滑弧形的槽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圓弧底部切線是水平的。一個質量也為m的小球從槽高h處開始由靜止下滑,在下滑過程中,關于小球和槽組成的系統,以及小球到達底端的速度v,判斷正確的是( )A.在水平方向上動量守恒, B.在水平方向上動量不守恒,C.在水平方向上動量守恒,D.在水平方向上動量不守恒,4..兩個質量相等的物體,分別從兩個高度相等而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頂從靜止開始下滑,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到達底部時重力的功率相等 B.到達底部時速度相等C.下滑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D.到達底部時動能相等 5.物體m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沿水平方向的恒力F作用向前運動,如下圖,它的正前方固定一勁度較大的輕彈簧,當木塊接觸彈簧后( )A.立即做減速運動 B.在一段時間內仍做加速運動,速度繼續增大C.仍做勻加速運動 D.當彈簧處于最大壓縮量時,物體的加速度為零6.如圖所示,跨在光滑圓柱體側面上的輕繩兩端分別系有質量為mA、m2的小球,系統處于靜止狀態.A、B小球與圓心的連線分別與水平面成60°和30°角,則兩球的質量之比mA:m2和剪斷輕繩時兩球的加速度之比aA:a2分別為 ( )A.1:1? ? 1:2?? B.1:1???? 1:C.:1?? 1:1? D.:1?? 1:7.如圖所示是某種型號電冰箱銘牌上的部分文字,上面標注了“額定電壓220 V”的字樣。這里的“220 V”是指( )A.直流電壓B.交流電壓的峰值C.交流電壓的瞬時值D.交流電壓的有效值8.2011年8月,“嫦娥二號”成功進入了繞“日地拉格朗日點”的軌道,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造訪該點的國家,如圖所示,該拉格朗日點位于太陽與地球連線的延長線上,一飛行器位于該點,在幾乎不消耗燃料的情況下與地球同步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則此飛行器的( )A.線速度大于地球的線速度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C.向心力僅由太陽的引力提供D.向心力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 9.質量和電量都相等的帶電粒子M和N,以不同的速度率經小孔S垂直進入勻強磁場,運行的半圓軌跡如圖2種虛線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M帶負電,N帶正電B. M的速度率小于N的速率C. 洛倫磁力對M、N做正功D. M的運行時間大于N的運行時間10.一個氫原子從n=3能級躍遷到n=2能級,該氫原子 (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減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減少11直流電路如圖所示,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源的( )A.總功率一定減小 B.效率一定增大C.內部損耗功率一定減小 D.輸出功率一定先增大后減小 12.如圖,磁場垂直于紙面,磁感應強度在豎直方向均勻分布,水平方向非均勻分布。一銅制圓環用絲線懸掛于點,將圓環拉至位置后無初速釋放,在圓環從擺向的過程中( )A.感應電流方向先逆時針后順時針再逆時針B.感應電流方向一直是逆時針C.安培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反D.安培力方向始終沿水平方向13.三個相同的金屬小球1.2.3.分別置于絕緣支架上,各球之間的距離遠大于小球的直徑。球1的帶電量為q,球2的帶電量為nq,球3不帶電且離球1和球2很遠,此時球1、2之間作用力的大小為F。現使球3先與球2接觸,再與球1接觸,然后將球3移至遠處,此時1、2之間作用力的大小仍為F,方向不變。由此可知A. n=3 B. n=4 C. n=5 D. n=614.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傳送帶與水平面間夾角為,以速度逆時針勻速轉動。在傳送帶的上端輕輕放置一個質量為m的小木塊,小木塊與傳送間的動摩擦因數。則下圖中能客觀地反映小木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是 ( ) 15. 如圖所示,一名消防隊員在模擬演習訓練中,沿著長為12m的豎立在地面上的鋼管向下滑。已知這名消防隊員的質量為60㎏,他從鋼管頂端由靜止開始先勻加速再勻減速下滑,滑到地面時速度恰好為零。如果他加速時的加速度大小是減速時的2倍,下滑的總時間為3s, g取10m/s2,那么該消防隊員 ( )A.下滑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4 m/s B.加速與減速過程的時間之比為1∶2 C.加速與減速過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為1∶7 D.加速與減速過程的位移之比為1∶4永昌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試卷 高三物理 座位號______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55分)二、實驗題(共2題,每空3分,共15)16. 如右圖所示,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為 mm17.某同學利用如圖甲的實驗裝置探究測量重力加速度大小。(1)該同學開始實驗時情形如圖甲所示,接通電源釋放紙帶。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錯誤或不當的地方:① ;② 。(2)該同學經修改錯誤并正確操作后得到如圖乙所示的紙帶,取連續六個點A、B、C、D、E、F為計數點,測得A點到B、C、D、E、F的距離分別為h1、h2、h3、h4、h5。若打點的頻率為f,則打E點時重物的速度表達式VE= ;該同學先分別計算出各計數點的速度值,并試畫出速度的二次方(V2)與對應重物下落的距離(h)的關系如圖丙所示,則重力加速度g= m/s2。三、計算題:(共4小題, 40分.解答中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8.(8分)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通過輕繩懸掛在一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輕繩與斜面平行,開始時系統處于靜止狀態。(1)求系統靜止時,繩對小球的拉力大小和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大小。(2)當系統以多大的加速度向左運動時,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恰好為零? 19.(8分)如圖,兩根足夠長的金屬導軌ab、cd豎直放置,導軌間距離為 L 電阻不計。在導軌上端并接兩個額定功率均為P、電阻均為R的小燈泡。整個系統置于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方向與導軌所在平面垂直。現將一質量為m、電阻可以忽略的金屬棒MN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開始釋放。金屬棒下落過程中保持水平,且與導軌接觸良好。已知某時刻后兩燈泡保持正常發光。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磁感應強度的大小: (2)燈泡正常發光時導體棒的運動速率。19.(10分)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光滑半圓形軌道與動摩擦因數為的水平面AB相切于B點,A、B兩點相距L=2.5m,半圓形軌道的最高點為C,現將一質量為m=0.1kg的小球(可視為質點)以初速度v0=9m/s沿AB軌道水平彈出,g=10m/s2。求(1)小球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及小球在A、B之間的運動時間;(2)欲使小球能從最高點C水平拋出,則半圓形軌道的半徑應滿足怎樣的設計要求?20(14分)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內阻,電阻。間距的兩平行金屬板水平放置,板間分布有垂直于紙面向里、磁感應強度的勻強磁場。閉合開關,板間電場視為勻強電場,將一帶正電的小球以初速度沿兩板間中線水平射入板間。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Rx,忽略空氣對小球的作用,取。(1)當Rx=29Ω時,電阻消耗的電功率是多大?(2)若小球進入板間做勻速圓周運動并與板相碰,碰時速度與初速度的夾角為,則Rx是多少? 絕密★啟用前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若以圖甲代表與生命系統相關概念的范圍,其中正確的是( )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依次是( )A.核酸、蛋白質、細胞、糖類 B.蛋白質、核酸、細胞、脂肪C.蛋白質、核酸、細胞、糖類 D.核酸、蛋白質、糖類、細胞3.下列敘述與細胞學說不符的是( )A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B細胞是一個獨立的單位.C細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D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4.下列關于細胞器的描述正確的是( )A.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B.動植物細胞都有兩個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C.所有酶、抗體、激素都在核糖體上合成D.植物細胞中核糖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5.已知某種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式如下圖所示,則下列哪種物質有與其相同的運輸方式( )6.下列對有關圖像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動物細胞原代培養時能發生圖甲中的①②③理過程 B.圖乙若在B點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會加快 C.圖丙中光照強度為C時,兩植物有機物合成速率為A=B D.圖丁可以表示酵母菌進行呼吸作用產生CO2與氧氣濃度變化的關系7.ATP能在細胞內釋放能量,儲存能量,從結構上看其原因是(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和釋放能量 ②第二個磷酸基團很容易從ATP上脫離和結合③第三個磷酸基團很容易從ATP上脫離,使ATP轉變成ADP④ADP可以迅速地與磷酸基團結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個高能磷酸鍵,使ADP轉變成ATP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8.生物體內葡萄糖分解代謝過程的圖解如下: 據上圖可知,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反應①②③④都可在人體細胞中進行 B.糧食貯藏過程中,有時會發生糧堆濕度增大現象,這是因為呼吸作用產生水 C.反應①②必須在有氧條件下進行 D.上述反應均在線粒體內完成9.右圖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種綠色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曲線圖。下列有關光合作用強度變化原因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A.從A→B主要原因是光照增強,氣溫上升B.從B→C主要原因是溫度過高,酶失活C.從C→D主要原因是氣孔打開,CO2供應增加D.從D→E主要原因是光照減弱,氣溫下降10.右圖是某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區內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敘述正確的是( ) A.該植物的基因型一定為AaBB B.該細胞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C.線粒體、中心體、核糖體、高爾基體與該細胞的分裂過程有密切關系 D.若該植物是由花粉粒發育而來的,則其親本是四倍體11.如圖為人體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過程示意圖,圖中①~⑥為各個時期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1)由①細胞分裂產生③④細胞的方式有三種 (2)⑤與⑥細胞的基因相同,但某些蛋白質的種類不同,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 (3)細胞的衰老與死亡就會引起人體的衰老與死亡 (4)細胞死亡受基因控制,細胞癌變不受基因控制 (5)⑤⑥的分化程度比①的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 (6)低溫引起的凍傷導致死亡屬于細胞壞死,膜通透性降低;細胞癌變,膜黏著性增強 (7)細胞癌變,細胞周期延長;細胞凋亡,細胞周期變短A.只有一項正確 B.只有兩項正確 C.只有三項正確 D.只有四項正確12.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與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胸腺嘧啶 B. 女性乳腺細胞中脫氧核糖核酸分子含有人的全部遺傳信息C. 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D. 硝化細菌的遺傳物質主要是脫氧核糖核酸13.下圖為真核細胞內某基因(15N標記)結構示意圖,該基因全部堿基中A 占20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NA 解旋酶作用于①②兩處B.該基因的一條核苷酸鏈中( C + G ) /( A + T )為 3 : 2C.若 ① 處后T變為 A ,則該基因控制的性狀一定發生變化 D.將該基因置于14N 培養液中復制 3 次后,含15N 的DNA分子占1/814.下圖表示生物體內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②④過程分別需要RNA聚合酶、逆轉錄酶B.①②③過程均可在細胞核中進行;④過程發生在某些病毒細胞內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養液中進行①過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D.①②③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但堿基配對的方式不完全相同15.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演繹推理、檢驗推理、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節。利用該方法,孟德爾發現了兩個遺傳定律。下列關于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A.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爾依據減數分裂的相關原理進行“演繹推理”的過程C.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設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D.測交后代性狀比為1∶1可以從細胞水平上說明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16.下列據圖所作的推測,錯誤的是( )A.基因型如甲圖所示的兩個親本雜交產生AaBb后代的概率為1/4B.乙圖表示孟德爾所做的豌豆兩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中F2的性狀分離比C.丙圖中5號女兒患單基因遺傳病,那么3、4號異卵雙生兄弟的基因型相同D.丁圖所示生物的細胞中很可能含有三個染色體組17.以下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受選擇的是基因型,進而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B.同一物種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導致種群基因庫的差別越來越大,但生物沒有進化C.地理隔離能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必然導致生殖隔離D.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產生生殖隔離的前提條件18.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1994~1995年對波黑的空襲以及1999年對南聯盟的空襲中大量使用了貧鈾彈,導致人類癌癥、白血病和新生兒畸形的發生等。近幾個月來,一些歐洲國家也紛紛報道本國參加北約維和行動的士兵因患癌癥等病癥而死亡,并稱之為“巴爾干綜合癥”。對上述現象的討論,下列選項不合理的是( )A.大多數基因突變是對生物體有害的B.當射線作用于生殖細胞或發育的胚胎時,新生兒可能產生畸形C.射線引起的生物變異都將通過有性生殖遺傳給下一代D.射線的作用引起基因突變或染色體變異,是導致“巴爾干綜合癥”發生的重要原因19.取生長狀態一致的燕麥胚芽鞘,分為a、b、c、d四組。將a、b兩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從c、d兩組胚芽鞘中的相應位置分別切取等長的一段,并按圖中所示分別接入a、b兩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兩組胚芽鞘。然后用單側光照射,發現b′組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a′組胚芽鞘既不彎曲也不生長,其原因是( )A.c組尖端不能合成生長素,d組尖端能B.a′組尖端能合成生長素,b′組尖端不能C.a′組尖端的生長素不能向胚芽鞘基部運輸,但b′組尖端的生長素能D.c組尖端的生長素不能發生橫向運輸,d組尖端的生長素能20.下列的曲線圖分別表示有關生物學過程,對其曲線變化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甲圖整段曲線表明,隨光照強度遞增,光合作用增強,呼吸作用減弱B.乙圖B點時,害蟲種群抗藥個體所占百分比大于A點害蟲種群抗藥個體所占百分比C.生產上常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除去單子葉農作物中的雙子葉雜草,丙圖中曲線①表示單子葉植物D.丁圖中動物乙表示恒溫動物21.圖甲示突觸的亞顯微結構,a、d分別表示兩個神經元的局部。下列與此相關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圖甲中細胞在胚胎發育早期進行分裂時DNA 量變化如圖乙所示B.圖甲中興奮由b傳至c的過程中,①處膜外電流方向是c→bC.經④釋放的神經遞質必然引起神經元d的興奮D.與③內神經遞質的合成分泌相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22.據下圖判斷,下列敘述不符合生態學原理的是A.物質經過多級利用,實現了良性循環B.每一級生產環節都獲得產品,提高了生態經濟效益C.由于食物鏈延長,能量逐級損耗,系統總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級產物都可以利用,減少了廢物和污染23.下列關于同位素示蹤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給小麥提供14CO2,則14C的轉移途徑是14CO2→14C3→(14CH2O)B.用含3H標記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營養液培養洋蔥根尖,在核糖體檢測不到放射性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體,必須先用含32P的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中不可能含有18O24.下列對實驗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專一性時,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試劑進行鑒定B.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色素的實驗結果表明,葉綠素b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若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過氧化氫溶液作為底物D.檢測試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適量斐林試劑后,搖勻并觀察顏色變化25.下列有關細胞工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融合技術、胚胎移植技術、細胞培育技術屬于細胞工程涉及的技術范圍B.異種的動物,可通過細胞融合技術培育出新品種C.植物細胞工程采用的各項技術手段的理論基礎是細胞的全能性D.植物組織培養是將外植體置于包含植物生長和發育所需的全部營養成分的固體培養基進行培養第II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50分26.(8分)下圖甲曲線表示某植物在恒溫30℃時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圖乙是某同學“探究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圖。試回答:(1) 圖甲曲線中,當光照強度為X點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 。(2)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25℃,甲曲線中a點將向 移動,b點將向 移動。(3)圖乙裝置中隔在燈與試管之間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實驗中每隔5min改變一次試管與玻璃柱之間的距離,隨著距離的增加,氣泡產生速率下降,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5)為了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速率的影響,利用乙圖裝置進行實驗的設計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0分)下圖甲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碳循環模式圖,圖中A、B、C、D表示生態系統的成分,圖乙為其中部分營養結構。請據圖回答:(1)圖甲中過程①表示 ,圖乙中的生物對應圖甲中哪些成分 (用字母表示)。(2)圖甲②過程中碳的傳遞形式是 。(3)乙圖中的蛇由于某種原因數量下降,蟾蜍的數量 ,這屬于 調節,說明生態系統具有 能力。(4)若草固定的總能量為6.8×109 kJ,食草昆蟲和鼠同化的總能量是1.3×108 kJ,則人最多能獲得能量 kJ。(5)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調整到3/4,從理論上分析,改變取食比例后蛇體重增加l kg,人能比原來多增重 kg。 (能量傳遞效率按20%計算)28.(8分)下圖是人體內某些淋巴細胞的分化和免疫過程,數字表示過程,字母表示細胞或物質。請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細胞在胸腺和骨髓內轉變為a、b、c等細胞的過程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2)③過程是在X的刺激和a細胞等的參與下共同完成的,這屬于________免疫的________階段。與③過程相比,④過程的應答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⑤過程的產物Y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___,參與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細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若X是禽流感病毒,則患者徹底消滅X必須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細胞去裂解_____________。如果X是HIV,則由于圖中_____________細胞的大量死亡,導致患者喪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29.(7分)香豌豆的紫花對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顯性基因決定花色的過程如右圖所示:(1)從圖解可知,紫花植株必須同時具有基因 和 。(2)開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種,其中基因型是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現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3)基因型為 和 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都表現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4)基因型為 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現為紫花植株。30.(16分)治療心臟病的藥物tPA可以利用生物工程技術來生產,下列示意圖中①、②、③、④、⑤表示部分生產過程。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首先從相關基因組織中獲取了目的基因,并采用 技術對目的基因進行擴增。重組tPA基因時,過程①需要用 分別切割運載體和目的基因。 (2)在形成羊受精卵的過程中,首先要給良種母羊注射適宜劑量的 促進排卵,這叫做 。 (3)過程③培養重組細胞時,所需要的混合氣體環境是 ,培養液中除了加入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等成分外,通常還要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如 。 (4)如要通過④過程產生大量基因型相同的克隆羊,則該過程需要采用的關鍵技術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③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設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 ④孟德爾發現的遺傳規律可以解釋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遺傳現象--------還有連鎖互換定律孟德爾發現的遺傳規律不能解釋所以C選項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甘肅省永昌縣第一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doc 甘肅省永昌縣第一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doc 甘肅省永昌縣第一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doc 甘肅省永昌縣第一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doc 甘肅省永昌縣第一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無答案).doc 甘肅省永昌縣第一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