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金華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金華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

資源簡介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高二 化學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O-16 Na-23 Cl-35.5 Zn-65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共20分)
1、下列反應既是氧化還原反應,又是吸熱反應的是
A.鋁片與稀硫酸反應 B.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
C.灼熱的炭與CO2反應 D.甲烷在O2中的燃燒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右圖所示的是一個放熱反應
B. 加入催化劑v(正)增大、v(逆)減小
C. 燃燒熱是生成1molH2O放出的熱量
D. 只有活化分子才可能發生有效碰撞
3、下列關于平衡常數K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平衡常數K的大小能推斷一個反應進行的程度
B.改變反應物濃度或生成物濃度都會改變平衡常數K
C.平衡常數K與溫度、反應濃度、壓強有關
D.在任何條件下,化學平衡常數是一個恒定值??
4、在一定溫度下的定容密閉容器中,當下列條件不再改變時,表明反應:
A(s)+2B(g) C(g)+D(g)已達到平衡狀態的現象是
A.混合氣體的壓強 B.混合氣體的密度
C.氣體的總物質的量 D.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C的同時消耗2n molB
5、合成氨的反應是:N2(g)+3H2(g) 2NH3(g) △H<0。使反應進行程度增大的方法是
A.升高溫度 B.降低壓強 C.使用催化劑 D.及時分離出NH3
6、用括號內試劑除去下列各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正確的是
A.苯中的甲苯(溴水) ? B.乙烷中的乙烯(酸性KMnO4溶液)
C.苯中的苯酚(濃溴水) 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
7、對于反應A(g)+3B(g) 2C(g),下列各數據表示不同條件下的反應速率,
其中反應進行得最快的是
A.v(A)=0.2 mol·(L·s)-1 B.v(B)=0.2 mol·(L·s)-1
C.v(B)=0.3 mol·(L·s)-1 D.v(C)=0.2 mol·(L·s)-1
8、煤的干餾和石油的分餾兩種變化在本質上的差別是
A.加熱的溫度不同 B.得到的產品不同
C.前者要隔絕空氣,后者不必 D.干餾是化學變化,分餾是物理變化
9、25℃、101kPa下,反應2N2O5(g)=4NO2(g)+O2(g) △H=+56.7kJ/mol能自發進行的原因是
A.是吸熱反應 B.是放熱反應
C.是熵減小的反應 D.熵增效應大于能量效應
10、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李比希法、鈉熔法、銅絲灼燒法等都是定量研究有機物中元素組成的方法
B.紅外光譜可用于分析有機化合物中具有哪些官能團
C.淀粉、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都屬于糖類
D.根據1H核磁共振譜就可以確定任何有機物分子的結構
二、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共30分)
11、用惰性電極電解下列足量溶液,一段時間后,再加入一定質量的另一物質中(括號內),溶液能與原來溶液完全一樣的是
A.NaCl [鹽酸溶液]  B.NaOH [NaOH] C.AgNO3 [Ag2O]  D.CuSO4 [Cu(OH)2]
12、用鉑電極電解100mL HNO3 與 AgNO3 的混合液,通電一段時間后,兩極均收集到
2.24 L氣體(標準狀況),則原混合液中Ag+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1mol·L-1 B. 2 mol·L-1 C.2.5 mol·L-1 D.3 mol·L-1
13、某有機物A的結構簡式如右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1mol A最多可以與2mol Br2發生反應
B.A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消去反應和取代反應21世紀教育網
C.一個A分子中最多可能有8個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1mol A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最多可以消耗3mol NaOH
14、分子式為C5H12O2二元醇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主鏈上碳原子數為3的同分異構體的數目為m,主鏈上碳原子數為4的同分異構體的數目為n,下列各組數據中,m和n均正確的是(不包括1個碳原子上連接2個羥基的化合物)
A.m=1,n=6 B.m=1,n=7 C.m=2,n=6 D.m=2,n=7
15、一定條件下,在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將l mol X和1 mol Y進行如下反應:
2X(g)+Y(g) Z(g),經60 s達到平衡生成0.3 mol的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60 s內X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01 mol·L-1·s-1
B.將容器的容積變為20 L,Z的新平衡濃度將等于原平衡濃度的1/2
C.若溫度和體積不變,往容器內增加1 mol X,X的轉化率將增大
D.若升高溫度,X的體積分數增大,則正反應的△H>0
16、下列關于金屬腐蝕與防護的說法正確的是
A.金屬腐蝕就是金屬失去電子被還原的過程
B.鋁制品的耐腐蝕性強,說明鋁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C.將海水中鋼鐵閘門與電源的負極相連,可防止閘門被腐蝕
D.鋼鐵銹蝕時,鐵失去電子成為Fe3+,而后生成Fe(OH)3,再部分脫水成為氧化鐵的水合物
17、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CH2CH2的名稱為2,2,4-三甲基戊烯
B.OH、CH3OH和CH2OH互為同系物
C.CH≡CCH2CH3的所有碳原子在一條直線上
D.HCHO和 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縮聚反應生成
18、新型微生物原料電池可以將富含有機物的污水變成干凈的水,同時提供電能。該電池中用質子交換膜將正負極分開。工作時,將污水注入反應槽中,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放出電子和質子,質子通過交換膜到另一極與富含氧氣的水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注入污水的一極是電池的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B.富氧一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H-
C.這種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適宜處理硫酸廠的廢水
D.用葡萄糖表示污水中的有機物,通入污水一極的電極反應為
C6H12O6+6O26CO2+6H2O
19、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實驗室可以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
B.棕紅色NO2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
C.H2、I2、HI平衡混和氣加壓后顏色變深
D.打開啤酒瓶蓋,瓶口冒出大量氣泡
2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N2+3H2 2NH3 △H<0 ,升高溫度,逆反應速率加快,正反應速率減慢
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kJ·mol-1,若將含0.5molH2SO4的濃硫酸與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為57.3 kJ
C.由C(石墨)=== C(金剛石);kJ·mol-1可知,金剛石比石墨穩定
D.純鋅與稀硫酸反應時,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應速率加快
三、填空題
21.(6分)對于A(g)+2B(g)nC(g)。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后,改變下列條件,請回答:
(1)增大壓強,A的轉化率降低,則n_______3。(填“>”或“<”或“=”)
(2)升溫,平衡向右移動,則該反應的逆反應為_______熱反應。
22.(10分)工業合成氨與制備硝酸一般可連續生產,流程如下:
(1)工業生產時,制取氫氣的一個反應為:CO+H2O(g)CO2+H2。t℃時,往2L密閉容器中充入0.4mol CO和0.6mol水蒸氣。反應建立平衡后,體系中c(H2)=0.12mol·L-1。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填計算結果)。
(2)合成塔中發生反應N2(g)+3H2(g)2NH3(g) △H<0。下表為不同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由此可推知,表中T1____300℃(填“>”、“<”或“=”)。
T/℃
T1
300
T2
K
1.00×107
2.45×105
1.88×103
(3)硝酸廠的尾氣直接排放將污染空氣。目前科學家探索利用燃料氣體中的甲烷等將氮的氧化物還原為氮氣和水,反應機理為: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 -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 -1160kJ·mol-1 21世紀教育網
則甲烷直接將NO2還原為N2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氨氣在純氧中燃燒,生成一種單質和水,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科學家利用此原理,設計成氨氣-氧氣燃料電池,則通入氨氣的電極是__________(填“正極”或“負極”);堿性條件下,該電極發生反應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3分)如右圖裝置閉合電鍵K時,電流計A的指針將發生偏轉。試回答:
(1) 丙池是 (填“原電池”或“電解池”),甲中a極電極名稱是 ,丙中c極電極名稱是 ;
(2)乙中Ag電極的電極反應是______ ,
若電路中有0.02mol電子通過,則甲中a電極溶解的質量為____ g;
(3)閉合電鍵K一段時間后,丙池中發生的總的化學方程式是 ;
(4)丙池中反應進行較長時間后,收集到標準狀況下氫氣2.24L此時測得丙池溶液質量實際減少4.23 g,含有堿0.100mol(不考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則實際放出氣體的物質的量是____ mol;
(5)如果要給丙中鐵片上鍍上一層Cu,則丙池應作何改進 。
四、推斷題 (10分)
24.已知(1)一個碳原子上連有兩個羥基時不穩定,易脫去一分子水,轉化如下:
(2)醛類物質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容易被氧化為羧酸類物質
有機物A~G有如下轉化關系,請回答:
(1)E中官能團名稱 ;①的反應類型
(2)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3)通過質譜分析儀分析B的摩爾質量為190g·mol-1,通過燃燒法測得CO2與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7,則B的分子式為
(4)F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特點如下:
①能發生加聚反應 ②含有苯環且苯環上一取代物只有兩種 ③遇FeCl3顯紫色 ④結構中無甲基
F與溴水反應的方程式
(5)F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滿足以下條件的F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
①含有苯環且能發生銀鏡反應 ②;1molG可以與3molNaOH溶液恰好反應。
五、實驗題 (11分)
25.某化學興趣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實驗,以驗證產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飽和性。當溫度迅速上升后,可觀察到試管中溴水褪色,燒瓶中濃H2SO4與乙醇的混合液體變為棕黑色。
(1)寫出該實驗中生成乙烯的化學方程式:
(2)甲同學認為:考慮到該混合液體反應的復雜性,溴水褪色的現象不能證明反應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飽和性,其理由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乙烯與溴水易發生取代反應 B、使溴水褪色的反應,未必是加成反應
C、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未必是乙烯 D、濃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也會使溴水褪色
(3)乙同學經過細致觀察后認為試管中另一現象可證明反應中有乙烯生成,這個現象是
(4)丙同學對上述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在I和II之間增加如圖裝置,則A中的試劑應為 ,其作用是 ,
B中的試劑為 。
(5)處理上述實驗后燒瓶中廢液的正確方法是 (填字母序號)。
A、廢液冷卻后倒入下水道中 B、廢液冷卻后倒入空廢液缸中
C、將水加入燒瓶中稀釋后倒入廢液缸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試題答題卷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選擇題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填空題
21.(1)________ (2)_______
22.(1)K=_________ (2)T1_______300℃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____ mol;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
(2)
(3)
(4)
(5)
25.(1)
(2)
(3)
(4)A 其作用是 ,
B
(5)
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B
D
D
A
D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B
C
A
C
D
A
C
D
21. (1) n﹥3 (3分) (1)放(3分)
22. (1)1 (2分)
(2)< (1分)

(3)CH4(g)+2NO2(g)=CO2(g)+2H2O(g)+N2(g) △H=-867kJ/mol(2分)
(4)4NH3+3O2 點燃 2N2+6H2O;(2分)
負極;(1分) 2NH3 — 6e- + 6OH- = N2 +6H2O (2分)
23. (1)電解池 負極 陽極 (各1分)
(2)Ag++e—==Ag (2分) 0.65 (2分)21世紀教育網
(3)
(4)0.165 [說明:H2:0.1 Cl2 :0.05 O2:0.015] (2分)
(5)“C”換成“Cu”、將“NaCl溶液”換成“CuSO4溶液”。 (合理的答案也給分) (2分)
24. (1)羧基 (1分) 取代(水解) (1分)
(2)CH3CH2CHO + 2Cu(OH)2 + NaOH CH3CH2COONa + Cu2O↓+3H2O (2分)
(3)C12H14O2 (2分)
(4)
(2分)
(5)6 (2分)
25. (1):CH3CH2OH CH2=CH2↑+H2O(條件寫錯不給分) (2分)
(2):BC (2分)
(3):液體分兩層,下層有油狀液體 (2分)
(4):NaOH溶液 (1分) 吸收SO2 (1分) 品紅溶液(1分)
(5):B(2分)21世紀教育網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高二歷史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關于秦朝設郡的數目,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國維《秦郡考》考證共有48郡,譚其驤《秦郡新考》推定為46郡。某學者在考證秦朝設郡的具體數目時,收集到以下幾個方 面的資料,其中最可信的應是
A.《史記》的記載 B.史家的研究論文 C.秦簡的記載 D.民間的傳說
2.一位西方學者評論秦始皇:“建立了絕對的專制制度,這一制度以個人親信為基礎,而不考慮世系和教育。”從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角度看,這一政治轉向的積極意義主要在于A.從血緣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 B.從軍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轉變
C.從分權政治向專制政治轉變 D.從地方分權向中央集權轉變
3.唐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反映了唐代中外交往的盛況。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唐朝政府設立鴻臚寺專門接待外國商人
B.唐都長安是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C.唐都長安是西來佛教東傳的中轉圣地
D.“萬國衣冠”中會有來自亞、非、美洲地區的使臣
4.某條約節選:“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納河亦為兩國之界;河以南諸地盡屬中國,河以北諸地盡屬俄國。”該條約簽訂時
①“三藩”之亂已平定 ②已經統一臺灣并設立臺灣府
③噶爾丹叛亂最后平息 ④東南沿海出現“倭寇”之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5. 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儒,柔也,術士之稱”,儒最初是指一些負責祭祀祖先、主持喪葬之禮的專業人士。孔子以后,“儒”被賦予了一種維護社會秩序的含義。 “儒”的含義發生變化是由于春秋時期
A.王室衰微 B.諸侯爭霸 C.禮崩樂壞 D.井田制瓦解
6.亞里士多德之所以在眾多領域都有卓越的建樹,是因為有一種思維方式始終貫穿于他的研究、統計和思考之中。亞里士多德的下列著作中,系統闡述了這一思維方式的是
A.《政治學》 B.《工具論》 C.《倫理學》 D.《物理學》
7.印章可以是政治權力的象征,蘊涵著豐富的歷史。觀察右圖,
這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印章見證的歷史是
A.北伐戰爭
B.工農武裝割據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8.毛澤東在1949年致信宋慶齡:“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將在華北召開,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以下關于當時孫中山遺志即將實現情況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推翻帝國主義勢力,取得民族獨立 B.建立新民主主義政權,保障民主權利
C.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民生幸福 D.掃除現代化發展障礙,邁向民族振興
9. 國際輿論曾高度評價當代中國的開放舉措:“開放整個海岸,意味著實際開放近半個中國”,這是“35年來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膽行動”。“這”是指
A.開放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 B.開放沿海14個港口城市
C.設立沿海經濟開放區 D.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
10.拿破侖在逝世前說了一段話:“我是一位新普羅米修斯,我被釘在懸崖絕壁的一塊大石頭上,一只禿鷲啄食我身上的肉。是的,我曾從天上竊了火種,作為一份禮物,奉獻給法蘭西!”這里“火種”是指21世紀教育網
A.《拿破侖法典》 B.法蘭西第一帝國
C.創造了一系列戰爭奇跡 D.擴大了法蘭西版圖
11.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締結任何條約,參加任何同盟或邦聯”;未經國會同意,“不得對進出口貨物征收任何進口稅或關稅”;“未經國會同意,不得在和平時期保持軍隊或戰艦。不得與他州或外國締結協定或盟約”。這些規定體現的原則是
A.共和制 B.聯邦制 C.分權制 D.權力制衡
12.下列關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識形態》,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
B.《共產黨宣言》用剩余價值學說,論證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同樣不可避免
C.十月革命的勝利推翻了統治俄國300多年的羅曼洛夫王朝,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
D.馬克思和恩格斯發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
13.1920年,列寧說:“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實現了電氣化就是實現了共產主義
B.列寧時代蘇聯基本建成了社會主義
C.新經濟政策必將推動蘇俄電氣化的發展
D.這句話體現了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14.右圖為近代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撰寫的一部著作的中文版書影。該著作
A.是一本重要的力學全書,它指出了光的本質是微粒
B.標志著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進入了微觀世界
C.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
D.用數學表達方式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
15. 下列反映出孫中山在不同時期的活動的言論,按其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①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
②我們……讓異族幾據我上游,而不知……鼓吹民族主義,建一頭等民主共和國
③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繼續努力。
④顧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②①④
16.《民報》創刊號刊登黃帝像(見右圖)的主要目的是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傳排滿革命
C.倡導個人崇拜
D.反對帝國主義
17.與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相比,第二次運動走向低潮的原因是
A.群眾斗爭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 B.英國殖民者改變了統治策略
C.運動達到了預期目的 D.無產階級政黨開始掌握運動領導權
18.觀察下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以下表述不正確的是
1920年俄國工農業生產及產業工人與一戰前水平比較表
項目
農業
總產量
糧食
產量
工業
產量
石油
產量
生鐵
產量
產業
工人
比值
1913年
1
1
1
1
1
1
1920年
0.67
0.5
0.33
0.4
0.03
0.5
A.20世紀20年代,蘇俄的社會經濟百業凋敝,產業工人大量減少
B.戰時共產主義是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
C.連年的戰爭是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
D.為了解決這種情況,斯大林實行了新經濟政策
19.1812年拿破侖進攻俄羅斯的戰爭促使文學界誕生了一部文學名著,流芳百世。這部文學名著是
A.《戰爭與和平》 B.《悲慘世界》 C.《雙城記》 D.《永別了,武器》
20.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弗吉尼亞的懷斯說:“我們以什么身份進行交涉?……如果我們向法國宮廷提供貿易,當我們承認是英國居民時,他們會款待我們比款待……利物浦更好嗎?”懷斯的觀點實際上是
A.只有宣布獨立才能贏得法國援助 B.應該禁止與英國貿易
C.應該聯合法國反對英國 D.應該與英國展開貿易競爭
21.在毛澤東同志撰寫的下列文章中,第一次以比較完備的形式提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這一毛澤東思想根本原則的是
A.《井岡山的斗爭》 B.《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C.《論人民民主專政》 D.《<共產黨人>發刊詞》
22. 下列對一戰中1918年戰爭形勢的分析,正確的是
A.德軍速戰速決計劃破產,雙方轉入陣地戰
B.美國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宣戰
C.協約國發動大規模進攻,把戰線推進到馬恩河一線
D.德國開始實施“無限制潛艇戰”21世紀教育網
23.一戰后,德外長西蒙說:“必須對敵人的策略有所估計。敵人當中,一些人想擠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頭,那些想擠牛奶的人會同我們達成協議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想擠牛奶”的敵人指美國,美德矛盾是戰前帝國主義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B. “想擠牛奶”的敵人指俄國,俄德是世仇,戰前圍繞東歐勢力范圍的矛盾尖銳
C. “想割牛頭”的敵人是指英國,一戰前英國的霸主地位受到德國的強烈挑戰
D. “想割牛頭”的敵人指法國,法德在歷史問題以及歐洲大陸霸權問題上有矛盾
24.威爾遜認為:“我們應當以資本供給世界,而誰以資本供給世界,誰就應當管理世界……”下列各項體現了這一思想的是
A.放棄中立,參加一戰 B.召開華盛頓會議?
C.簽訂凡爾賽和約? D.提出“十四點和平綱領”
25.《九國公約》的下列規定中最能反映出這次會議上列強侵略中國的本質意圖的是
A.尊重中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國狀況乘機謀取特權,而減少友邦人民之權力
C.給予中國完全無礙之機,以發展并維持一有力鞏固之政府
D.使用各種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護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
26.國際關系理論的“‘安全困境’理論”認為:國際關系無政府狀態造成每個國家只能靠自己的實力來保護自身安全與獨立,但一國尋求安全的努力常常造成別國的不安全感,別國必然也是增強其軍備來做出回應,最終導致軍備競賽的升級。下列史實基本符合這一理論的有
①一戰前英德大力發展海軍 ②《凡爾賽和約》限制德國軍備
③一戰后美英日等國大力擴充海軍 ④二戰前德日的擴軍備戰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右圖漫畫題為“不會被傳染!”左邊床上的人說:“多么幸運的一件事呀!我們是分床睡的,我不會被傳染!” 右邊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癢癥、希特勒炎癥、閃電戰瘟疫、納粹發熱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項是對此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此圖反映的時間可能在二戰前夕或二戰初期
B.左邊床上的人說的話反映了美國當時的心態
C.此圖反映了當時歐洲危機重重
D.此圖揭示了美國對當時形勢發展的正確判斷
28.1932年,英國外交大臣奧斯汀?張伯倫在評論國際形勢時說:“世界近兩年正在倒退,各國相互之間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進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穩定的和平邁進,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懼和威脅的態度。”與上述評論相關的歷史背景是
A.美國經濟危機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
C.納粹黨在德國上臺執政 D.日本發生“二二六”兵變
29.希特勒說:“利用布爾什維主義的幽靈來遏制凡爾賽諸國,要使他們相信,德國是反對赤禍的決定性堡壘,這是我們渡過危機,擺脫凡爾賽和約,重新武裝的惟一辦法。”以下各項,體現了希特勒這一意圖的是 A.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B.進入萊茵非軍事區
C.建立德、意、日三國軸心???????  ?D.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
30.德國入侵波蘭是對綏靖政策的致命打擊,許多人提出了疑問:“他們扔出了兩個‘小孩’,再扔出另一個‘小孩’給‘狼群’以求躲避災難的政策還能有收益嗎?”其中,兩個“小孩”是指
A.西班牙和埃塞俄比亞 B.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C.奧地利和波蘭 D.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
二、材料題(本大題共有3題,31題14分,32題10分,33題16分,共40分。)
31.(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七種形象:“圣化”、“矮化”、“正統化”、“神化”、“僵化”、“維新化”、“丑化”。在《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中,有許多同時代的隱士對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子極盡嘲笑之能事,或諷刺他“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壘壘若喪家之犬”等。
材料二 “維新化”。晚清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一書中把孔子塑造為維新運動的祖師。
“丑化”。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陳獨秀號召青年:“以徹底之覺悟,孟勇之決心,塞決與新社會、新國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材料三 孔子在西方歷史上的三種形象:“哲學家”、“智者”、“完人”。
17-18世紀歐洲出現了一股“中國熱”,許多思想家對中國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德意志的萊布尼茨盛贊儒家道路及影響下的社會秩序和國家統一。法國的伏爾泰認為,儒學不是宗教,孔子是用道德的說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熱和個人崇拜來影響別人;他反對君主專制,希望有一位開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為貴,君為輕”被他當做武器來攻擊封建君主專制;中國的考試制度使官吏職位人人皆可爭取,歐洲應加以采用。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同時代人“矮化”孔子為“喪家之犬”的背景及原因。(4分)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康有為為什么要將孔子“維新化”?而陳獨秀卻要將孔子“丑化”?(4分)
(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當時德國的歷史背景,說明萊布尼茨為何推崇中國儒學文化。分析伏爾泰推崇孔子及中國考試制度的原因。(6分)
21世紀教育網
32.(10分)甘地將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印度民族獨立事業,卻多次支持英帝國主義的不義戰爭;他受過西方現代教育,卻詛咒西方現代文明;在一些人看來,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來,他無異于“群眾性民族解放運動的叛徒”。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對于英國把印度拖入帝國主義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印度民族主義力量絕大部分持支持態度,希望在英國困難時候給予幫助,以換取它允諾戰后給予印度自治。”…形勢的演變把甘地進一步推向前進,……他得出結論說,英國當局行動如此“不謹慎、不道德、不正義”,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節《印度史》
材料二 我們在經濟和工業生活中嚴重地背離了經濟自給自足。假如我們不曾引進外國的產品,那么今天,印度將滿地流淌著牛奶和蜂蜜。……西方民眾正在唯物(物質)主義這個魔鬼和怪物的鐵蹄下呻吟。他們道德的發展已經落后。今天,他們用英鎊、先令和便士來衡量他們的進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經濟學協會”上的演說
材料三 甘地還把紡車當做印度擺脫對英國紡織業依賴的工具。他認為,印度可以放棄大多數進口產品。……因此對甘地而言,恰爾卡(紡車)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勞《甘地傳》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甘地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態度發生了什么根本性變化?促成這一根本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2)據材料二、三,甘地為什么要“詛咒西方文明”? (3分)
(3)人們對甘地毀譽不一,為何有人稱甘地為“群眾性民族解放運動的叛徒”?解開甘地之謎的關鍵之處何在? (3)
33.(16分) 19世紀以來近代民族主義內涵豐富,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
材料一 法國大革命的幾次戰爭起初是民族戰爭,而且確實是這樣的戰爭。這些戰爭是革命的。……但是,當拿破侖建立了法蘭西帝國,奴役歐洲許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國家的時候,法蘭西的民族戰爭便成了帝國主義戰爭,而這種帝國主義戰爭又反過來引起了反對拿破侖帝國主義的民族解放戰爭。
——列寧《論尤尼烏斯的小冊子》
21世紀教育網
材料二 隨著19世紀的逝去,民族主義的性質起了變化……19世紀后半世紀,它變得愈來愈沙文主義和軍國主義,其原因在于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
——《全球通史》
權力爭奪和權力斗爭一直是國際戰爭的真正原因。民族主義、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之類的力量,不過是達到奪取權力這種目的的手段。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隨著一戰的結束,民族主義已在整個歐洲獲勝,一戰期間以及以后,民族主義思想開始使歐洲海外殖民地諸從屬民族的億萬人民的覺醒并行動起來。
——《全球通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如何理解列寧所指的法國大革命是一場“民族戰爭”?分析這場戰爭性質轉變的原因,并指出其對拿破侖政權的影響。(6分)
(2)材料二所提到的“權力爭奪”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在一戰和二戰爆發的原因里能找到哪些被利用的民族主義因素?(6分) 21世紀教育網
(3)試舉兩例說明一戰后殖民地人民民族主義覺醒的表現。激發殖民地人民民族覺醒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高二歷史答題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C
C
C
B
B
C
B
A
B
D
D
D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D
A
A
D
C
D
D
D
A
D
A
C
B
二、材料題(本大題共有3題,31題14分,32題10分,33題16分,共40分。)
31.(14分)
(1)背景: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禮崩樂壞,分封制走向解體。(2分)
原因:孔子 “德治”“仁”的主張沒有適應諸侯爭霸的需要,雖周游列國但未被采納。(2分)21世紀教育網
(2)“維新化”:資本主義初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封建勢力強大;打著孔子旗號可以減少變法阻力。(兩點即可)(2分)21世紀教育網
“丑化”:短暫春天,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需要建立民主政治;“尊孔復古”逆流;民主共和觀念已深入人心。(兩點即可)(2分)21世紀教育網
(3) 萊布尼茨原因:德國的歷史背景——德意志長期分裂割據,國家沒有統一;(1分)儒家思想中的大一統思想,迎合了萊布尼茨主張國家統一的需要。(2分)
伏爾泰原因:儒家的某些觀點是抨擊封建君主專制的有力武器;(2分)借助中國科舉制度來反對法國封建貴族的等級特權(1分)21世紀教育網
32. (10分)
(1)變化:從合作到不合作。(2分)
根本因素:英國殖民當局的暴行,使甘地對英國殖民當局失望。 ( 2分)
(2)西方文明諸多弊端(物質進步而道德淪喪);英國的侵略使印度變成它的商品市場;破壞了印度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 3分)
(3)甘地多次在群眾運動突破非暴力界限時,中止不合作運動并譴責使用暴力的群眾。(2分)要把歷史人物放到具體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 (1分)
33. (16分)
(1)法國大革命遭到了外國勢力的干涉,法國多次打退了反法同盟,捍衛了革命成果。(2分)
拿破侖對外戰爭后期具有爭霸性和侵略性,奴役了歐洲其他民族國家。(2分)
激起歐洲其他民族國家人民的反抗,是導致拿破侖政權垮臺的重要原因。(2分)
(2)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 (2分)21世紀教育網
一戰前,兩個對立的帝國主義國家集團,以維護各自的“民族利益”為借口,以“保衛祖國”為號召,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霸權而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廝殺,把世界推向了大戰的深淵。(2分)21世紀教育網
一戰后,希特勒利用德國民眾普遍要求擺脫凡爾賽桎梏的民族心態,狂熱地煽動民族仇恨,把德國推上了法西斯主義道路。(答意大利或者日本亦可)(2分)
(3)中國五四運動;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或土耳其凱末爾革命。(2分)
一戰后列強加緊對殖民地的控制。(2分)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高二(文科)政治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題,總分60分)
1. 在快節奏生活的時代,人們提出了“慢生活” 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該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飲” 、“慢旅游” 、“慢運動” 等行列。這反映了
A.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B. 哲學來源于人們形成的世界觀
C. 方法論影響世界觀 D. 哲學是對具體生活的概括和升華
2.觀點一:美學中的“移情”說法——人們高興的時候,就仿佛覺得太陽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兒在點頭;悲傷的時候,又覺得雨如淚,風如煙。 觀點二:“你未看此花,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是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兩種觀點
①同屬唯心主義觀點 ② 都回答了思維和存在何為世界本原
③同屬唯物主義觀點 ④ 都無法回避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王夫之的“氣者,理之依也”與朱熹的“理生萬物”的分歧是
A.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分歧 B.圍繞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而形成的
C.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 D.樸素唯物主義與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分歧
4.日本科學家發現,在零下273攝氏度的極低溫和18特斯拉的強磁場下,復合晶體電阻為零,呈超導狀態,這就是“磁場感應超導現象”,這一發現打破了迄今為止認為強磁場會使超導物質的超導性消失的認識。這說明
A.每一時期的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總是有限的?
B.錯誤的意識不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C.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是先錯誤后正確????????????
D.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5.中國古典詩詞非常注重創造“意境”。對“造境”而言,無論如何虛構,“其材料必取之于自然,而其構造也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理想家亦寫實家也”。王國維的這一觀點
A.否認了事物之間質的區別 B.否認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C.承認了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D.承認了意識先于物質而存在
6.每天都會有新的鹽分進人海水,海水中也會有一些鹽分進入海床沉積層。新注入的鹽分數量與海水里跑掉的鹽分數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鹽濃度保持穩定。這表明
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③靜止是一種特殊的運動 ④物質是運動的物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考古學好比望遠鏡,可以讓我們遠望人類的起點和整個歷史,考古遺物則如同顯微鏡,可以讓我們透視具體的歷史事件。這意味著
①沒有對個體的透視整體就難以把握 ②沒有對整體的理解個體就無法認識
③沒有實踐認識就沒有來源 ④沒有認識的指導實踐就不能深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在牛頓經典力學問世后的200多年時間里,許多科學家認為,整個宇宙都要服從這一“永恒定律”。20世紀初,愛因斯坦發現牛頓的運動定律只有在宏觀低速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牛頓力學的“永恒定律”神話被告打破。這啟示我們
A.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人們對同一確定對象會有多個真理性認識
C.對同一事物的判斷因人的主觀性而產生差異
D.真理適用于任何已知和確定的歷史條件和范圍
9..“十二五”時期要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戰略優先位置,努力保持經濟社會長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依據是
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
B.社會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直接推動力
C.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D.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10.“給人溫暖就是給自己幸福。每做一件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頭,越做越有勁!”正因為郭明義以助人為樂、以奉獻為幸福,使他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獻工、獻血、捐錢、捐物,甘之如飴,樂此不疲。上述材料反映的哲學道理是
①人們的價值判斷是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的 ②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 ③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貢獻與回報的統一 ④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驅動和制約作用21世紀教育網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圖10漫畫《習慣》啟示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
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②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
③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④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2. 古人云:“殷憂啟圣,多難興邦。”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艱難困苦,砥礪精神品格。災難使黨經受考驗,更加偉大堅強;災難使人民經受考驗,更加團結愛國;災難也使民族性格得到磨礪,更加堅忍不拔。“多難興邦”表明
①矛盾雙方相互滲透、相互貫通 ②矛盾雙方依據一定條件向對立面轉化
③看問題必須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④看問題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溫家寶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時說:“官員只懂得GDP不行,還要懂得CDC(疾病控制中心)。”“只注重經濟發展,不注重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這樣的民族肯定站不穩。”從哲學上分析,這里強調的是
A.要集中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 B.不能忽視次要矛盾
C.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不能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
14.“螞蟻效應”理論是說,一群螞蟻選擇了一棵百年老樹的樹底安營扎寨。為建設家園,螞蟻們挪移一顆顆泥沙,又咬去一點點樹皮……有一天,一陣微風吹來,百年老樹轟然潰倒,最終零落成泥。下列與“螞蟻效應” 的哲學寓意相符合的是
A.巢覆卵破   B.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C.吐故納新   D.繩鋸木斷
15.右側漫畫啟示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要
A.解放思想,不斷創新
B.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C.從整體著眼,樹立全局觀念
D.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16.在實現浙江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歷史時期,弘揚“愛國愛鄉、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拼會贏”的浙江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說明
①先進的社會意識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②正確的價值觀是指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價值觀
③正確的價值觀可以轉化為服務于經濟社會的力量
④符合規律的社會意識能夠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漢代的匡衡少年時沒錢買蠟燭,就鑿壁偷光,勤奮苦讀。有一戶人家有很多書,匡衡在這戶人家當雇工卻不要報酬,只是請求主人把所有的書都讓自己讀一遍。主人深受感動,就把書借給他。后來,匡衡成了大學問家。這表明: ①社會和他人提供的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
②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決定性因素
③人生價值能否實現取決于能否用正確的價值觀來引導
④人生價值總是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傳統耗能產品面對挑戰,新能源產品將迎來新生,但是老百姓對它的推廣使用有一個漸進性的認識過程,所以要從試點示范到全面推廣。這說明
①事物的發展是前進和上升的 ②新事物成長都有一個從被拒絕到接納的過程
③共性與個性的具體歷史統一 ④“人化”聯系無法真正獨立于人的意志之外
A.①④ B.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9.下邊的漫畫(選自《人民論壇》總第354期)可以表明

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②社會意識有先進與落后之分
③價值判斷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價值判斷源自不同的認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近來民工荒再次凸顯。面對民工荒,浙江某制鞋公司,實施騰籠換鳥,生產線西遷負責組裝加工,研發中心留守專注開發核心技術,實現了公司和民工的雙贏。這一舉措的成功在于
①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②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
③整體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抓住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21.如果我們把“道路”一詞拆分為兩個方面,將“道”比作“人生的大方向和趨勢”,把“路”比作“生活的途經”,那么下面關于這兩者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道”和“路”體現了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②“道”和“路”體現了整體與局部的統一
③“道”和“路”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④“道”和“路”體現了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2.一片秋葉隨風飄落,宣告其自然生命的終結。有人突發奇想,用現代工藝把葉子鑲嵌在陶罐上,葉子獲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葉依偎而煥發出新的生機和光彩。新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這一事例說明
①秋葉和陶罐的價值隨著關系的改變而改變 ②新價值的創造改變了秋葉和陶罐的屬性
③觀念創新實現了秋葉和陶罐價值的增值④秋葉和陶罐的價值取決于其自身屬性和人的需要21世紀教育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 以下說法與漫畫《決心》(作者:劉慶濤)的哲學寓意相符的是
A.人的行為易變而思想穩定不變 B.人的行為受思想的支配和影響
C.人的思想總是具有相對獨立性 D.人的思想要受到人的行為制約
24.古人云: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意思是說,過于堅硬剛強,則容易折斷;過于干凈潔白,則容易受到污染。下列與上述觀點哲學寓意相近的是
A.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B.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C.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D.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25.由于人類濫用抗生素,那些病菌的生命力越來越頑強,如今剛剛抬頭的“超級病毒”似乎具有更強的生命力,西方的科學家稱它對抗生素“刀槍不入”,未來十年內可能無藥可救。這說明
①認識推動實踐不斷發展 ②認識是一個無止境的無限發展過程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標準 ④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6.“十二五”開局之年,浙江將加快推進杭黃、九景衢等鐵路建設,這對浙江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施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等具有重要意義。杭黃、九景衢等鐵路建設說明
A.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B.發揮主觀能動性,人可以創造有利于實踐的具體聯系
C.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
D.離開了人為事物的聯系,自在事物的聯系就不能實現
27.人民幣升值如同經濟轉型,過快增長則會產生種種后果。人民幣匯率政策必須綜合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社會發展和國際收支狀況等因素,不可能輕率改變,更不可能屈服外部壓力。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分析,這符合
①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 ②辯證否定觀原理
③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8.如果把“經”理解為經典理論、權威觀點,“道”理解為物之固理、勢所必然,那么,要取得事業的成功,可以     
①離經叛道 ②離經不叛道 ③叛道不離經 ④既不離經,也不叛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9.右邊的漫畫《無題》(作者:薛宏)蘊含的哲 理是
①量的積累是質的變化的前提   
②否定是聯系與發展的環節
③部分總是整體中的部分
④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 有人認為,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京劇、西班牙的斗牛之類的民族文化是真正存在的文化,所謂世界文化不過是一種思維抽象的產物,事實上并不存在。這種錯誤觀點  
①把共性等同于主觀的產物 ②把普遍當作特殊的總和
③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 ④把個別的存在當作唯一的存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選擇題(40分)
31.我國在經歷了多年高速增長之后,傳統發展模式在人。、資源、環境等方面遭遇瓶頸,許多省(市、區)政府面對客觀實際主動推動經濟結構轉型。
從規律的客觀性分析,省(市、區)政府為什么要主動推動經濟結構轉型?(8分)
32.材料一:2011年末,我國城鎮人口69079萬人,占總人口比例達到了51.27%,城鎮人口首次超過了農村人口,這是中國社會結構的歷史性的轉折。一國的城鎮人口在超過50%之后,將進入更加快速的發展時期,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引擎,有利于擴大投資、促進消費,但也衍生交通、環境、公共秩序等社會問題。
材料二:當前我國城鄉之間的二元結構(以社會化大生產為主要特點的城市經濟和以小生產為主要特點的農村經濟并存的經濟結構)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同時城鎮內部“二元結構”現象又顯現,后者既包括城鎮居民與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家屬之間在生產生活條件上的差異,也包括城鎮棚戶區困難群體與大多數市民在居住條件上的差異。要破解這種“雙二元結構”問題,就必須必須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和建設新農村并行不悖”。
(1)結合材料一,運用矛盾分析法說明我們應怎樣面對城鎮人口超過了農村人口,這一中國社會結構的歷史性的轉折?(6分)
(2)運用“系統優化的方法”,簡要說明如何破解當前城鄉“雙二元結構”難題。(8分)
33.材料一: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
材料二: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
材料三:11月8日上午公布的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中共首次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標。
(1)結合材料一,運用辯證否定觀的知識談談你對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的認識。(6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求索真理的歷程的知識分析應該如何更好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6分)
(3)結合材料三,簡析中共首次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標體現了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的哪些觀點?(6分)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答題卷
高二(文科)政治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選擇題:
31. 從規律的客觀性角度分析,許多省(市、區)政府為什么要主動推動經濟結構轉型?(8分)

32(1)結合材料一,運用矛盾分析法說明我們應怎樣面對城鎮人口超過了農村人口,這一中國社會結構的歷史性的轉折?(6分)
(2)運用“系統優化的方法”,簡要說明如何破解當前城鄉“雙二元結構”難題。(8分)
33.(1)結合材料一,運用辯證否定觀的知識談談你對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的認識。(6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求索真理的歷程的知識分析應該如何更好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6分)
(3)結合材料三,簡析中共首次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標體現了了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哪些觀點?(6分)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答案
一、選擇題:(60分)
1—5 ACBDC 6—10 BCABC 11—15 DBBDC 16—20 BCDBDC
21—25 CCBAD 26—30 BCDAC
二、非選擇題(40分)
31.①規律是客觀的,違背客觀規律會受到規律的懲罰。它要求我們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許多省(市、區)政府主動推動經濟結構轉型,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正是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的體現。②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類。許多省(市、區)政府基于對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內在聯系的認識,主動降低GDP的預期目標,推動經濟結構轉型。21世紀教育網
32.(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城鎮化的過程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矛盾,要承認矛盾,積極尋找辦法解決矛盾;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立足我國國情,具體分析我國城鎮化的特殊性;③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觀點看問題(矛盾的對立統一,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既要看到城鎮人口過半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又不能忽視其給交通、環境、公共秩序帶來的消極影響。21世紀教育網
(2)①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突破地域、區劃、體制的束縛,統籌城鄉發展和大中小城鎮建設。②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③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依靠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④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著眼于國家整體發展,統籌考慮各城鎮、各農村地區,形成統一的科學的城鎮化規劃。
33.(1)①辯證否定是發展的環節,是實現新事物產生和促進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堅持了發展的觀點,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②辯證否定是聯系的環節,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告訴我們必須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③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要求樹立創新意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就要求我們在改革的道路上堅持創新精神。
(2)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②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要求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與時俱進,和變化發展的中國的國情有機結合。③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這要求我們要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檢驗,并不斷豐富和發展,開拓創新。21世紀教育網
(3)①中共首次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標是建立在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基礎上體現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②中共首次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目標體現了民生情懷,強調了幸福導向,表明黨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③中共首次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標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數學(文)試卷

(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 P是橢圓上一點,且 則( )
A.1 B.3 C.5 D.9
2.“” 是“”成立的( )條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3.已知圓的方程是,則點P(1,2)滿足( )
A.是圓心 B.在圓內 C.在圓上 D.在圓外
4.某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右圖,它的體積為( )
A.1 B.2 C. D.
5.若直線與直線平行,則=( )
A.3 B.-3 C. D.
6. P是橢圓上橫坐標為1的點,以橢圓右焦點為圓心,過點P的圓方程是( )
A. B. C. D.
7.平面//平面,直線a//,直線b ,那么直線a與直線b的位置關系一定是( )
A.平行 B.異面 C.垂直 D.不相交
8. a x2+y2=1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橢圓,則a的取值范圍是( )
A.(0,1) B.(0,1] C.(1,+∞) D.[1,+∞)
9.若將一個真命題中的“平面”換成“直線”、“直線”換成“平面”后仍是真命題,則該命題稱為“可換命題”.下列四個命題: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直線平行;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平面平行;③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直線平行;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兩直線平行.其中“可換命題”的是( )
A.①② B.① C.①③ D.③④
10.已知:A((2,0),B(2,0),C(0,2),E((1,0),F(1,0),一束光線從F點
出發射到BC上的D點經BC反射后,再經AC反射,落到線段AE上
(不含端點).則FD斜率的范圍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直線kx+y-3k+1=0必經過的點是 ;
12.A(1,(2,1),B(2,2,2),點P在z軸上,|PA|=|PB|,則P坐標為 ;
13.正四面體ABCD中,二面角A-BC-D大小的余弦值為 ;
14.橢圓2x2+y2=4的離心率是 ;
15.圓截直線得弦長是 ;
16.命題 “若xy=0,則x=0且y=0”的逆否命題是 ;
17.用一邊長為的正方形硬紙,按各邊中點垂直折起四個小三角形,
做成一個蛋巢,半徑為1的雞蛋(視為球體)放入其中,則雞蛋中心
(球心)與蛋巢底面的距離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 5小題,各題依次12、14、14、16、16分,共72分)
18.求過兩直線和的交點,且垂直于直線的直線方程.
21世紀教育網
19.正四棱柱(底面是正方形,側棱與底面垂直)ABCD-ABC1D1的底面邊長為1,高為2,M、N、P分別為線段AB、CD、C1D1的中點
⑴ 求證:MC1‖平面ANPA1;
⑵ 求異面直線MC1與CD所成角的大小的正切值.
21世紀教育網
20.已知橢圓
⑴ 過橢圓上點作x軸的垂線,為垂足,當點在橢圓上運動時,求線段中點的軌跡方程;
⑵ 若直線與已知橢圓交于、兩點,(0,1),且,求實數的值.
21世紀教育網
21.如圖,在底面為直角梯形的四棱錐中,平面
⑴ 求證:平面;
⑵ 若,,,求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22.已知圓心為C的圓方程是
⑴ 如果圓與直線沒有公共點,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⑵ 如果圓過坐標原點,直線過點P(0,a) (0≤≤2),且與圓C交于A,B兩點,對于每一個確定
的,當△ABC的面積最大時,記直線的斜率為k,試求k的最大值.
21世紀教育網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數學試卷(文)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 A 2. A 3. B 4. D 5. B 6. A 7. C 8. C 9. C 10.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 (3,-1); 12. (0,0,3);13. ; 14. ; 15. ; 16. 若x≠0或y≠0,則xy≠0; 17.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 6小題,共72分)
18. (12分)
解:
19. (14分)
解:解(1)略
(2),所以或其補角為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
連接平面,在中,
21世紀教育網
20. (14分)
解:⑴ . ⑵
21.(16分)
解:
(1)證明:由題意知 則

(2)∵平面.
∴平面平面.
過作//交于
過點作交于,則
∠為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在Rt△中,∠,,
∴,∴∠.
即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為.
22. (16分)
解:(1)解:由可得:.∵表示圓,
∴,即.又∵圓C與直線沒有公共點,∴,即.
綜上,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2)解:∵圓C過坐標原點,∴.∴圓C的方程為,圓心C(0,1),半徑為1.
當時,直線經過圓心C,△ABC不存在,故.21世紀教育網
由題意可設直線的方程為,△ABC的面積為S.
則S=|CA|·|CB|·sin∠ACB= sin∠ACB.∴當sin∠ACB最大時,S取得最大值.
要使sin∠ACB=1,只需點C到直線的距離等于.即.
整理得.解得或.
當時,sin∠ACB最大值是1.此時,當或時,k取最大值1.
當時,∠ACB.21世紀教育網
∵是上的減函數,∴當∠ACB最小時,sin∠ACB最大.21世紀教育網
過C作CD⊥AB于D,則∠ACD=∠ACB.∴當∠ACD最大時,∠ACB最小.
∵sin∠CAD= =|CD|,且∠CAD,∴當|CD |最大時,sin∠ACD取得最大值,即∠CAD最大.
∵|CD|≤|CP|,∴當CP⊥時,|CD|取得最大值|CP|.∴當△ABC的面積最大時,直線的斜率.
綜上所述,k的最大值是1.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 數學(理科)試卷

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答在試卷上無效.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 P是橢圓上一點,且 則( )
A.9 B.5 C.3 D.1
2.“”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B.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3.正四面體ABCD中,二面角A-BC-D大小的余弦值為( )
A. B. C. D.
4. 若直線與直線平行,則 =( )
A.3 B. C. D.
5. 平面//平面,直線a//,直線b,那么直線a與直線b的位置關系一定是( )
A.平行 B.異面 C.垂直 D.不相交
6. 圓截直線所得的弦長等于( )
A. B. C. 1 D.5
7. 若將一個真命題中的“平面”換成“直線”、“直線”換成“平面”后仍是真命題,則該命題稱為“可換命題”.下列四個命題: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直線平行;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平面平行;③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直線平行;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兩直線平行.其中“可換命題”的是( )
A.①② B.① C.①③ D.③④
8. 已知,=1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橢圓,則的取值范是( )
A. B. C. D.
9.設平面點集A={(x,y)︱(y-x)(y-)≥0},B=,則A∩B所表示的平面圖形的面積為 (   )
A. B. C. D.
10. 已知:A((2,0),B(2,0),C(0,2),E((1,0),F(1,0),一束光線從F點出發
射到BC上的D點經BC反射后,再經AC反射,落到線段AE上(不含端點).
則FD斜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 直線必經過的點是 ;
12. A(1,(2,1),B(2,2,2),點P在z軸上,且|PA|=|PB|,則點P的坐標為 ;
13. 某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右圖,它的體積為 ;
14.過橢圓上點P作x軸的垂線PD,D為垂足,則點P在橢圓上運動時,
線段PD中點M的軌跡方程是 ;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寫出所有正確說法的序號)
①若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②設命題“若則”的否命題是真命題;
③命題:“若xy=0,則x=0且y=0”的逆否命題是“若x≠0且y≠0,則xy≠0”;
④“”是“直線與直線相互垂直”的充要條件.
16. 若射線y=x+b(x≥0)與圓有公共點,則實數b的取值范圍為    .
17. 用一邊長為的正方形硬紙,按各邊中點垂直折起四個小三角形,做成一個蛋
巢,半徑為1的雞蛋(視為球體)放入其中,則雞蛋中心(球心)與蛋巢底面的
距離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 5小題,共72分)
18.(14分)已知直線與直線的交點為,
(1)求經過點且垂直于直線的直線方程;
(2)求圓心在軸且經過點和原點的圓的方程. 21世紀教育網
19.(14分)正四棱柱ABCD-ABC1D1(底面是正方形,側棱與底面垂直)底面邊長為1,高為2,M、N、P分別為線段AB、CD、C1D1的中點.
⑴ 求證:MC1∥平面ANPA1;
⑵ 求異面直線CD與MC1所成角的大小的正切值.
20.(14分)已知橢圓的離心率為.
⑴ 求此橢圓的方程;
⑵ 若直線與已知橢圓交于,兩點,,且,求實數的值.
21.(15分)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底面ABCD為菱形,PA⊥平面ABCD,,E,F分別是BC, PC的中點.
(1)證明:AE⊥PD;
(2)若H為PD上的動點,EH與平面PAD 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為,求二面角E—AF—C的余弦值.
21世紀教育網
22. (15分)已知圓心為C的圓方程是.
⑴ 如果圓C與直線沒有公共點,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⑵ 如果圓C過坐標原點,直線過點P(0,a) (0≤≤2),且與圓C交于A,B兩點,當△ABC
的面積最大時,求直線的斜率k關于a的解析式k(a),并求k(a)的最大值.
.
21世紀教育網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數學(理) 答題卷
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的代號填在答卷的相應表格內。)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72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或證明過程。)
18.(14分)已知直線與直線的交點為,
(1)求經過點且垂直于直線的直線方程;
(2)求圓心在軸且經過點和原點的圓的方程.
21世紀教育網
19.(14分)正四棱柱ABCD-ABC1D1(底面是正方形,側棱與底面垂直)底面邊長為1,高為2,M、N、P分別為線段AB、CD、C1D1的中點.
⑴ 求證:MC1∥平面ANPA1;
⑵ 求異面直線CD與MC1所成角的大小的正切值.
20.(14分)已知橢圓的離心率為.
⑴ 求此橢圓的方程;
⑵ 若直線與已知橢圓交于,兩點,,且,求實數的值.
21.(15分)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底面ABCD為菱形,PA⊥平面ABCD,, E,F分別
是BC, PC的中點.
(1)證明:AE⊥PD;
(2)若H為PD上的動點,EH與平面PAD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為,求二面角E—AF—C的余弦值.
21世紀教育網
22. (15分)已知圓心為C的圓方程是.
⑴ 如果圓C與直線沒有公共點,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⑵ 如果圓C過坐標原點,直線過點P(0,a) (0≤≤2),且與圓C交于A,B兩點,當△ABC
的面積最大時,求直線的斜率k關于a的解析式k(a),并求k(a)的最大值.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數學試卷(理)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 D 2. A 3. A 4. B 5. C 6. A 7. C 8. C 9.B 10.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 (3,-1); 12. (0,0,3); 13.; 14. ; 15. ①②; 16.; 17.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 6小題,共72分)
18. (14分)
解:(1)
(2)
19. (14分)21世紀教育網
解:解(1)略
(2),所以或其補角為導面直線與所成的角.
連接平面,在中,
20. (14分)
解:⑴ . ⑵
21.(16分)
解:
(1)證明:略
(2)要使EH與平面PAD 所成的角最大,則最短
過點作于,連,設菱形邊長為1,則
取的四等分點Q,則,
∴平面.
過作,,連
則可證得∠為二面角E—AF—C的平面角.
∴. 21世紀教育網
22. (16分)
解:(1)解:由可得:.∵表示圓,
∴,即.又∵圓C與直線沒有公共點,∴,即.
綜上,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2)解:∵圓C過坐標原點,∴.∴圓C的方程為,圓心C(0,1),半徑為1.
當時,直線經過圓心C,△ABC不存在,故.
由題意可設直線的方程為,△ABC的面積為S.
則S=|CA|·|CB|·sin∠ACB= sin∠ACB.∴當sin∠ACB最大時,S取得最大值.
要使sin∠ACB=1,只需點C到直線的距離等于.即.
整理得.解得或.
當時,sin∠ACB最大值是1.此時,當或時,k取最大值1.
當時,∠ACB.
∵是上的減函數,∴當∠ACB最小時,sin∠ACB最大.
過C作CD⊥AB于D,則∠ACD=∠ACB.∴當∠ACD最大時,∠ACB最小.
∵sin∠CAD= =|CD|,且∠CAD,∴當|CD |最大時,sin∠ACD取得最大值,即∠CAD最大.
∵|CD|≤|CP|,∴當CP⊥時,|CD|取得最大值|CP|.∴當△ABC的面積最大時,直線的斜率.
綜上所述,k的最大值是1.21世紀教育網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 物理(文、中加)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72分)
1.關于元電荷和點電荷的理解正確的是:
A.元電荷就是電子 B.元電荷就是質子
C.體積很小的帶電體就是點電荷 D.點電荷是一種理想化模型
2. 真空中有兩個點電荷,它們間的靜電力為F,如果將它們所帶的電量都增大為原來的2倍,同時將它們之間的距離也增大為原來的2倍,它們之間作用力的大小將等于
A. 2F B. 4F C. F/2 D. F
3.在感應起電中,帶負電物體靠近帶絕緣底座的導體時,如圖所示M處將:
A.帶正電 B.帶負電
C.不帶電 D.以上答案均有可能
4. 在電場中某點,當放入正電荷時受到的電場力方向向右,當放入負電荷時受到的電場力方向向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放入正電荷時,該點場強向右,當放入負電荷時,該點場強向左
B.該點的場強方向可能向右,也可能向左
C.該點的場強方向一定向右
D.該點的場強方向一定向左
5. 如圖所示,在各圖中A、B兩點電場強度相同的是:
6.下列關于靜電除塵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進入除塵器后,煙霧中的顆粒被強電場電離而帶正電,顆粒向電源負極運動
B.除塵器中的空氣被電離,煙霧顆粒吸附電子而帶負電,顆粒向電源正極運動
C.煙霧顆粒帶電后,受到豎直向下的電場力而向下運動
D.煙霧顆粒被強電場粉碎成更小的顆粒,排到大氣中人眼看不到
7.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容器是儲存電荷和電能的容器,只有帶電時才稱電容器
B.電容是描述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大小的物理量
C.固定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可以無限增大
D.電容的單位是亨利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體中電荷只要運動就形成電流
B.當導體中沒有電流時,里面的電荷都是靜止的
C.導體中形成電流的條件是只要有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D.電流可能是正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也可能是負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
9. 電源電動勢的大小反映的是:21世紀教育網
A.電源把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領的大小
B.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的大小
C.電源單位時間內傳送電荷量的多少
D.電流做功的快慢.
10.有三個用電器,其中一個為“220V 60W”的電風扇,一個為“220V 60W”的白熾燈,另一個是“220V 60W”的電熱器,都在額定電壓下工作相同的時間,比較這三個用電器產生的熱量是:
A.電風扇最多 B.白熾燈最多 C.電熱器最多 D.都一樣
11.下列關于磁鐵的使用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永磁體在受到加熱或敲打后,其磁性不會發生改變
B.原先沒有磁性的鐵,長期受到磁鐵的吸引會產生磁性
C.對磁鐵加熱會使磁鐵的磁性減弱
D.磁鐵受到撞擊會使磁鐵的磁性減弱
12.有a、b、c、d四個小磁針,分別放置在通電螺線管的附近和內部,如圖所示。其中哪一個小磁針的指向是正確的:
A.a B.b C.c D.d
13.通電直導線所受安培力的方向與磁場方向、電流方向的關系,下列圖示正確的是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磁場中某處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等于長為L,通以電流I的一小段導線放在該處時所受磁場力F與乘積IL的比值.21世紀教育網
B.一小段通電導線放在某處如不受磁場力作用,則該處的磁感應強度為零.
C.因為B=F/IL,所以磁場中某處磁感應強度的大小與放在該處的導線所受磁場力F的大小成正比,與IL的大小成反比.
D.磁場中某處磁感應強度的大小與放在磁場中的通電導線長度、電流大小及所受磁場力的大小均無關.
15.下列各圖中,運動電荷的速度方向、磁場方向和電荷的受力方向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16.矩形線圈abcd放在如圖所示勻強磁場中,線圈abcd可繞軸O O,轉動,磁場足夠大. 下列做法中可以使線圈abcd中產生感應電流的是   
A.使線圈abcd沿著紙面向右運動
B.使線圈abcd沿著紙面向上運動
C.使線圈abcd垂直紙面向外運動
使線圈abcd以O O,為軸轉動
17.關于感應電動勢的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磁通量越大,感應電動勢一定越大
B.磁通量減小,感應動勢一定減小
C.磁通量變化越快,感應電動勢一定越大
D.磁通量變化越大,感應電動勢一定越大
18. 如圖所示是一種安裝在自行車輪胎邊緣用于照明的裝置(俗稱“電滾子”),內有磁鐵與線圈.該裝置是一個
A.蓄電池 B.發電機
C.電容器 D.電動機
19.如圖是一正弦交變電流的電流圖像. 此正弦交變電流的頻率 和電流的最大值分別為
A.50Hz,10A B.50Hz,10A
100Hz,10A D.100Hz,10A
20.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多次報道某些邊遠落后農村電價過高,農民負擔過重,其中客觀原因是電網陳舊老化,近來進行農村電網改造,為了減少遠距離輸電的損耗而降低電費價格,可采取的措施有:
A.提高輸送功率 B.增大輸送電流
C.提高輸電電壓 D.增大輸電導線電阻
21.根據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變化的電場可以在周圍空間產生磁場21世紀教育網
B.變化的磁場可以在周圍空間產生電場
C.恒定的磁場可以在周圍空間產生恒定的電場
D.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率相同
22. 如圖所示,為了預防甲型H1N1流感,學校常用手持式測溫儀對學生進行體溫測量,這種測溫儀工作時利用的電磁波是:
A.紅外線 B.紫外線 C.X射線 D.γ射線
23. 轉換電視頻道,選擇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稱為
A.調幅 B.調頻 C.調制 D.調諧
24. 空調機在室內溫度達到設定的溫度后,會自動停止工作,這是因為空調機使用了:
A.生物傳感器 B.氣體傳感器 C.紅外傳感器 D.溫度傳感器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2分)
25.將一帶電量為2×10-8C的檢驗電荷放入點電荷Q的電場中的P點時,受到的電場力為2×10-2N,則P點的電場強度為     N/C,如果移走檢驗電荷,則p點的電場強度為     N/C。
26. 規定 (正或負)電荷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某金屬導體的某橫截面上,在5s內通過12.5C的電量,則通過該金屬導體橫截面上的電流為 A。
27. 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m/s,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采用10MHz的頻率傳送無線電信號,該頻率的電磁波的波長是 m.
計算題(28、30題各6分,29題4分,共16分)
28.在下面(a)、(b)兩圖中畫出導線中通電電流方向,在(c)圖中畫出通電螺線管的繞線方向.其中(a)為通電直導線的俯視圖,(b)為環形電流平視圖,(c)為螺線管的平視圖.
29.一個20匝的圓線圈放在勻強磁場中,磁場的方向與線圈平面垂直,若通過該線圈的磁通量在0.05s內由0.1Wb增加到0.5Wb,在此過程中,線圈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是多少?
30. 如圖所示,兩根等長的絕緣細線懸掛一水平金屬細桿MN,處在與其垂直的水平勻強磁場中.金屬細桿的長度為1 m,質量為8.9×10-3 kg.當金屬細桿中通以0.89 A的電流時,兩絕緣細線上的拉力均恰好為零.忽略與金屬細桿連接細導線的影響.求:(g=10N/kg)
(1) 金屬細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2) 金屬細桿中電流的方向;
(3) 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 物理答題卷(文、中加)
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7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選項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選項
題號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項
填空題(每空2分,共12分)
25、      N/C,       N/C。
26、       ,      A。
27、     m/s m。
計算題(28、30題各6分,29題4分,共16分)
28、
   
29、
30、(1)
 (2)
(3)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 物理答案(文、中加)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72分)21世紀教育網
題號
1
2
3
4
5
6
7
8
選項
D
D
A
C
C
B
B
D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選項
B
C
A
D
D
D
B
D
題號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項
C
B
B
C
C
A
D
D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2分)
25、 106 N/C,106 N/C。 26、  正 , 2.5 A。27、 3×108 m/s 30 m。
三、計算題(28、30題各6分,29題4分,共16分)
28、
   
29、160V 21世紀教育網
30、(1)安培力豎直向上 (2)電流水平向左
(3)B=0.1T 21世紀教育網
金華一中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物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關于元電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元電荷實質上是指電子和質子本身
B.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q=ke,其中k是不等于零的任意數
C.元電荷的值通常取e=1.60×10-19 C
D.電荷量e的數值最早是由庫侖用實驗測得的
2.如圖所示為電流產生磁場的分布圖,正確的分布圖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如圖所示,一矩形線圈與通有相同大小的電流的兩平行直導線位于同一平面內,而且處在兩導線的中央,則( )
A.兩電流同向時,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為零
B.兩電流反向時,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為零
C.兩電流同向或反向,穿過線圈的磁通量都相等
D.因兩電流產生的磁場是不均勻的,因此不能判定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是否為零
4.如圖所示,Q1、Q2為二個等量同種的正點電荷,在Q1、Q2產生的電場中有M、N和O三點,其中M和O在Q1、Q2的連線上(O為連線的中點),N為過O點的垂線上的一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Q1、Q2連線的中垂線位置可以畫出一條電場線
B.若將一個正點電荷分別放在M、N和O三點,則該點電荷在M點時電勢能最大
C.若ON間的電勢差為U,ON間的距離為d,則N點的場強為
D.若ON間的電勢差為U,將點電荷-q從N點移到O點,需克服電場力做功qU
5.一電流表(表頭)并聯一個分流電阻后就改裝成一個大量程的電流表,當把它和標準電流表串聯后去測某電路中的電流時,發現標準電流表讀數為1.0A,而改裝電流表的讀數為1.1 A,稍微偏大一些,為了使它的讀數準確,應( )
A.在原分流電阻上再并聯一個較大的電阻 B.在原分流電阻上再串聯一個較小的電阻
C.在原分流電阻上再串聯一個較大的電阻 D.在原分流電阻上再并聯一個較小的電阻
6.如圖為一有界勻強電場,場強方向為水平方向(虛線為電場線),—帶負電微粒以某一角度θ從電場的a點斜向上方射入,沿直線運動到b點,即可知( )
A.電場中a點的電勢低于b點的電勢
B.微粒在a點時的動能與電勢能之和與在b點時的動能與電勢能之和相等
C.微粒在a點時的動能小于在b點時的動能,在a點時的電勢能大于在b點
時的電勢能
D.微粒在a點時的動能大于在b點時的動能,在a點時的電勢能小于在b點時的電勢能
7.如圖所示,電荷量為Q1、Q2的兩個正點電荷分別置于A點和B點,兩點相距L.在以L為直徑的光滑絕緣的半圓環上,穿有點電荷-q(不計重力)且在P點平衡,PA與AB夾角為α,則Q2/Q1應為( )
A. B. C. D.
8.如圖,一個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圓環,可在水平放置的足夠長的粗糙細桿上滑動,細桿處于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現給圓環一個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在以后的運動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圓環可能做勻減速運動 21世紀教育網
B.圓環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圓環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定為
D.圓環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可能為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正確)
9.如圖所示,一臺電動機提著質量為m的物體,以速度v勻速上升.已知電動機線圈的電阻為R,電源電動勢為E,通過電源的電流為I,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一切阻力及導線電阻,則( )
A.電源內阻r=-R
B.電源內阻r=--R
C.如果電動機轉軸被卡住而停止轉動,較短時間內電源消耗的功率將變大
D.如果電動機轉軸被卡住而停止轉動,較短時間內電源消耗的功率將變小
10.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輕質彈簧將擋板和一條形磁鐵連接起來,此時磁鐵對水平面的壓力為N1,現在磁鐵左上方位置固定一導體棒,當導體棒中通以垂直紙面向里的電流后,磁鐵對水平面的壓力為N2 ,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長度將變長 B.彈簧長度將變短 C.N1<N2 D.N1>N2
11.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電阻R2、R3為定值電阻,R1為滑動變阻器,A、B為電容器的兩個極板。當滑動變阻器R1處于某位置時,A、B兩板間的帶電油滴靜止不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僅把R1的觸頭向右滑動時,電流表讀數減小,油滴向下運動
B.僅把R1的觸頭向右滑動時,電流表讀數減小,油滴向上運動
C.僅把兩極板A、B間距離增大,油滴向下運動,電流表讀數不變
D.僅把兩極板A、B間相對面積減小,油滴向下運動,電流表讀數不變
12.如圖所示,圓形區域內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一帶電粒子(不計重力)以某一初速度沿圓的直徑方向射入磁場,粒子穿過此區域的時間為t,粒子飛出此區域時速度方向偏轉60°角,根據上述條件可求下列物理量中的( )
A.帶電粒子的比荷 B.帶電粒子的初速度
C.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周期 D.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
實驗題。本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卷相應題號的橫線上。
13. 用游標為20分度的卡尺測量長度,由圖可知其長度為 ▲ mm;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其直徑如右下圖,由圖可知其直徑為 ▲ mm。
14.某同學用多用電表測定一只電阻的阻值,多用電表電阻擋有3種倍率,分別是×100Ω、×10Ω、×1Ω。該同學選擇×10Ω倍率,用正確的操作方法測量時,發現指針轉過角度太小。為了準確地進行測量,該同學重新選擇了合適的倍率,經過正確操作步驟后再次測量時指針指在圖示位置,Rx的測量值為 ▲ Ω。
15.某同學通過實驗研究小燈泡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可用的器材如下:電源(電動勢3V,內阻1Ω)、電鍵、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20Ω)、電壓表、電流表、小燈泡、導線若干.
(1)實驗中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燈泡的U-I圖象如圖a所示,則可知小燈泡的電阻隨電壓增大而 ▲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根據圖a,在圖b中把缺少的導線補全,連接成實驗的電路(其中電流表和電壓表分別測量小燈泡的電流和電壓)。
16.某同學對實驗室的一個多用電表中的電池進行更換時發現,里面除了一節1.5V的干電池外,還有一個方形的電池(層疊電池)。為了測定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實驗室中提供有下列器材:
電流表G(滿偏電流10mA,內阻10Ω)
電流表A(0~0.6 A~3A,內阻未知)
C.滑動變阻器R0(0~100Ω,1A)
D.定值電阻R(阻值990Ω)
E.開關與導線若干
(1)該同學根據現有的實驗器材,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請你按照電路圖在乙圖上完成實物連線.
(2)丙圖為該同學根據上述設計的實驗電路利用測出的數據繪出的I1-I2圖線(I1為電流表G的示數,I2為電流表A的示數),則由圖線可以得到被測電池的電動勢E=  ▲ V ,內阻r= ▲ Ω。
四.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7.如圖所示,在傾角為37°的光滑斜面上有一根長為0.4 m,質量為6×10-2 kg的通電直導線,電流強度I=1 A,方向垂直于紙面向外,導線用平行于斜面的輕繩拴住不動,整個裝置放在磁感應強度每秒增加0.4 T,方向豎直向上的磁場中.設t=0時,B=0,則需要多長時間,斜面對導線的支持力為零?(g取10 m/s2)
18.電荷量為q=1×10-4C的帶正電小物塊置于粗糙的絕緣水平面上,所在空間存在沿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場強E與時間t的關系及物塊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物塊的質量m。
(2)物塊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3)物塊運動2 s過程中,其電勢能的改變量。
19.一電路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內阻,電阻,,,C為平行板電容器,其電容C=3.0pF,虛線到兩極板距離相等,極板長,兩極板的間距。
(1)若開關S處于斷開狀態,則當其閉合后,求流過R4的總電量為多少?
(2)若開關S斷開時,有一帶電微粒沿虛線方向以的初速度射入C的電場中,剛好沿虛線勻速運動,問:當開關S閉合后,此帶電微粒以相同初速度沿虛線方向射入C的電場中,能否從C的電場中射出?(要求寫出計算和分析過程,g取)
20.如圖所示,真空中有一個半徑r=0.5m的圓形磁場區域,與坐標原點相切,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B=2×10-3T,方向垂直于紙面向外。在x= r處的虛線右側有一個方向豎直向上的寬度為L1=0.5m的勻強電場區域,電場強度E=1.5×103N/C。在x=2m處有一垂直x軸的足夠長的熒光屏,從O點處可以向不同方向發射出速率相同的比荷=1×109C/kg的帶正電的粒子,粒子的運動軌跡在紙面內,不計粒子的重力。
(1)一個速度方向沿y軸正方向射入磁場的粒子,恰能從磁場與電場的相切處進入電場。求粒子進入電場時的速度和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的時間。
(2)一個速度方向與y軸正方向成30°(如圖中所示)射入磁場的粒子,最后打到熒光屏上形成一個亮點,求該亮點的位置坐標。
金華一中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物理答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選項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題號
9
10
11
12
選項
三、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共8小空,每小空2分,共16分)
13. ; ; 14. ;
15.(1) ;(2)
16.(1)
(2) ; ;
四、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6.17.(6分)
21世紀教育網

18.(8分)

19.(10分)
21世紀教育網
20.(12分)

金華一中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物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選項
C
C
A
B
A
D
C
D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題號
9
10
11
12
選項
BC
BD
BC
AC
三、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共8小空,每小空2分,共16分)
13. 50.15 ; 4.700 ; 14. 2200 ;
15.(1) 增大 ;(2)
16.(1)
(2) 9.0 ; 10 ;
計算題(36分)
17.解析:斜面對導線的支持力為零時導線的受力如圖所示.
由平衡條件FTcos 37°=F① FTsin 37°=mg②
由①②解得:F= 代入數值得:F=0.8 N
由F=BIL得:B== T=2 T.
B與t的變化關系為B=0.4t. 所以t=5 s. 21世紀教育網
18.解析(1)由圖象可知:
E1=3×104 N/C,E2=2×104 N/C,a1=2 m/s2.
E1q-μmg=ma1 --------①
E2q-μmg=0 --------②
由①②代入數據得:m=0.5 kg,μ=0.4.
(2)由(1)問可知μ=0.4.
(3)ΔEp=-E1ql1-E2ql2=-J=-7 J,電勢能減少7 J。
19.解析:(1)S斷開時,電阻R3兩端電壓為
S閉合后,外阻為 端電壓為
電阻R3兩端電壓為
則所求流過R4的總電量為
(2)設微粒質量為m,電量為q,當開關S斷開時有:
當開關S閉合后,設微粒加速度為a,則
設微粒能從C的電場中射出,則水平方向: 豎直方向:
由以上各式求得: 故微粒不能從C的電場中射出。
20.解析:(1)由題意可知: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R=r=0.5m,
有Bqv=,可得粒子進入電場時的速度v=
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t1=
(2)粒子在磁場中轉過120°角后從P點垂直電場線進入電場,如圖所示,
在電場中的加速度大小a=
粒子穿出電場時vy=at2=
tanα= 21世紀教育網
在磁場中y1=1.5r=1.5×0.5=0.75m
在電場中側移y2=
飛出電場后粒子做勻速直線運動y3=L2tanα=(2-0.5-0.5)×0.75=0.75m 21世紀教育網
故y=y1+y2+y3=0.75m+0.1875m+0.75m=1.6875m 則該發光點的坐標(2 ,1.6875)
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高二 生物(文科)
一、單選題(1-30題,每題1分,31-50題,每題2分,共70分)
1.將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適量水混合裝入一容器內,調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鍋內。過一段時間后,容器內剩余的物質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麥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2.新陳代謝不僅需要酶,而且需要能量。下列關于ATP的描述正確的是
A.ATP分子中含有三個高能磷酸鍵 B.動物體內主要的儲能物質是ATP
C.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D.線粒體是合成ATP的唯一場所
3.藍藻和小麥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其細胞中都有的結構是
A.核糖體 B.核膜 C.線粒體 D.葉綠體
4.用化學分析法測得某有機物的化學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元素
C
O
N
H
S
Fe
含量(%)
92.393
3.518
2.754
1.214
0.006
0.006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質 D.糖類
5. 變形蟲的外形隨著偽足的伸縮而變化,這種現象說明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
A.識別作用 B. 選擇透性 C. 保護性 D. 一定的流動性
6. 下列細胞器在其生命活動過程中均可產生水的是
①葉綠體 ②線粒體 ③中心體 ④核糖體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 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不屬于碳反應的是
A.CO2與RuBP(核酮糖二磷酸)結合 B.3-磷酸甘油酸接受ATP釋放的能量
C.H2O中的氫傳遞給NADP+ D.NADPH的氫傳遞給3-磷酸甘油酸
8. 在“光合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中,要使色素帶清晰且整齊,應采取的措施是
①定性濾紙要干燥 ②剪去濾紙條一角兩端 ③濾液細線畫的細而直
④重復畫線 ⑤層析時棉塞塞緊試管口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9. 水稻根尖細胞呼吸過程中,若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與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其原因是
A.只進行需氧呼吸 B.分解了脂肪
C.出現了厭氧呼吸 D.需氧呼吸強度大于厭氧呼吸
10.在下圖所示的酶促反應圖式中,屬于酶的是
11.下列有關“一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葉綠體中  ②需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一定在線粒體中
③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適溫度一定是37℃
A.①②正確 B.②③正確 C.①②③④正確 D.全都不對
傘藻是單細胞藻類,由帽、柄、足3部分組成,細胞核位于足中。下圖表示傘藻的嫁接實驗。該實驗結果表明
A.細胞溶膠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B.細胞溶膠是遺傳物質的貯存場所
C.細胞核中行使遺傳功能的是染色質
D.細胞核能控制生物的性狀
13.與真核細胞相比,藍細菌不具有的細胞結構是
A.核被膜 B.核糖體 C.細胞溶膠 D.細胞膜
14.檢測發現,酵母菌與葡萄糖混合液吸收O2與放出CO2的體積比為6∶7,其原因是
A.有1/4的葡萄糖以需氧呼吸的方式分解 B.有2/3的葡萄糖以需氧呼吸的方式分解
C.有1/2的葡萄糖以厭氧呼吸的方式分解 D.有2/3的葡萄糖以厭氧呼吸的方式分解
15.將植物栽培在適宜的光照、溫度和充足的CO2條件下。如果將環境中CO2含量突然降至極低水平,此時葉肉細胞內的C3酸、C5化合物含量的變化情況依次是
A.上升;下降 B.下降;下降 C.下降;上升 D.上升;上升
16.下列物質屬于組成細胞膜主要成分的是
A. 磷脂和蛋白質 B.磷脂和植物蠟 C.油脂和蔗糖 D.纖維素和蛋白質
17.下圖表示二肽分子的結構,①②③④中含有肽鍵的是

B.②
C.③
D.④
18.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蛋白質水解。該事實說明
酶具有專一性 B.酶具有高效性
C.酶的化學本質是RNA D.酶的作用受溫度影響
19.實驗室中,檢測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還原糖常用的試劑是
A.雙縮脲試劑 B.本尼迪特試劑 C.蘇丹III染液 D.碘-碘化鉀溶液
20.科學工作者用不同顏色的熒光染料分別標記人和鼠細胞的膜蛋白后,進行細胞融合實驗(如右圖所示)。該實驗說明
A.膜蛋白是可以移動的
B.兩種細胞的膜蛋白種類相同
C.膜蛋白可以起生物催化作用
D.膜蛋白能控制某些物質出入細胞
21.右圖是高等動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與紡錘體的形成無關
B.②不具有單位膜
C.③結構中沒有DNA分子
D.④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22.糖類和蛋白質共有的組成元素是
C、H、O B. C、N、O C. C、H、S D.C、O、S
23. 英國醫生塞達尼·任格在對離體的蛙心臟所進行的實驗中發現,用不含鈣和鉀的生理鹽水灌注蛙心臟時,蛙心臟收縮不能維持;而用含有少量鈣和鉀的鈉鹽溶液灌注時,蛙心臟可持續跳動數小時。實驗說明鈣鹽和鉀鹽
A.是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B.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C.對維持細胞的形態有重要作用
D.為蛙心臟的持續跳動提供能量21世紀教育網
24.下列物質出入細胞的實例中,屬于主動轉運的是
A. CO2出入組織細胞 B. O2進入組織細胞
C. 水分子進入組織細胞 D. NO3-進入根細胞
25.給小鼠靜脈注射適宜濃度的14C標記的葡萄糖溶液后,該葡萄糖分子參與細胞呼吸所生成的下列物質中,最先形成的具有14C的是
A.水 B.乳酸 C.丙酮酸 D.二氧化碳
26.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的圖像,全部清晰可見的結構是
A.染色體、紡錘體、細胞壁 B.染色體、赤道板、細胞膜
C.紡錘體、細胞膜、核膜 D. 紡錘體、細胞壁、核仁
27.下列糖類物質中,不能水解的是
A.蔗糖 B.麥芽糖 C.核糖 D.淀粉
28.能夠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麥芽糖酶
29.人體骨骼肌收縮所需能量直接來自
A.葡萄糖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 B.肌糖元分解成葡萄糖釋放的能量
C.肌糖元分解成乳酸釋放的能量 D.ATP水解成ADP時釋放的能量
30.由n個氨基酸形成的兩條肽鏈中,含有的肽鍵數為
A.n-2 B.n-1 C.n D.n+1
31.下列關于染色質和染色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染色質是指細胞核內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B.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C.染色質和染色體分別存在于細胞分裂間期和分裂期
D.染色體主要由RNA和蛋白質組成
32.處于0.3g/ml蔗糖液中的下列細胞,可能發生質壁分離的是
A.人的紅細胞 B. 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
C.干種子細胞 D. 洋蔥表皮細胞
33.右圖中“●”表示出入細胞的物質,該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是
A.滲透
B.易化擴散
C.主動轉運
D.胞吞
34.下列有關質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A.質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與蛋白質 B.質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質膜的識別功能與膜蛋白有關 D.質膜不具有選擇透性
35.下列關于蛋白質生理功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攜帶遺傳信息 B.促進化學反應的進行
C.參與某些物質的運輸 D.作為細胞的結構成分
活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是
A液泡 B.核糖體 C.細胞核 D.細胞溶膠
37.右圖表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某個時期的模式圖,該時期是
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21世紀教育網
38.含有核酸的一組細胞器是
A.中心體、葉綠體、內質網 B.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
C.染色體、線粒體、核糖體 D.高爾基體、葉綠體、核糖體
39.當新鮮的洋蔥表皮細胞在a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剛好發生質壁分離現象,并且細胞膜及其以內部分不再繼續收縮時,對該洋蔥表皮細胞進行下面處理可能使其復原的是
A.轉入0.25a濃度的蔗糖溶液中 B.轉入3a濃度的蔗糖溶液中
C.轉入2a濃度的蔗糖溶液中 D.轉入4a濃度的蔗糖溶液中
40.下列關于細胞內合成ATP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在有氧和缺氧的條件下,在細胞溶膠中都能形成ATP
B.只要供給二氧化碳,在葉綠體中就能形成ATP
C.在葉綠體中形成ATP需要光能
D.在線粒體中形成ATP需要氧氣
41.如果酶的數量一定,下列哪個圖示最確切地反映了反應速率與底物濃度的數量關系
42.下列四組生物中,都屬于真核生物的一組是
A.噬菌體和根霉 B.細菌和草履蟲 C.藍藻和酵母菌 D.衣藻和變形蟲
43.下列關于脂質的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有些脂類物質是構成細胞膜的成分
B.1g油脂所含的能量高于1g糖類所含的能量
C.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甘油和脂肪酸
D.膽固醇對人體有害,因為血液中的膽固醇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44.右圖為綠色植物體內某些代謝過程中物質變化的示意圖,1 、2 、3 分別表示不同代謝過程。以下表達正確的是
A. ①中水參與第二階段的反應,產生于第三階段,測定葉片的①的強度要將裝置放在黑暗中
B. ③在葉綠體類囊體上進行,一定在黑暗中才可以進行
C. ②中產生的O2用于①的第二階段,生成CO2,釋放出少量能量
D. X代表的物質在葉綠體中的移動方向為從葉綠體基質移向葉綠體類囊體結構
45.在有絲分裂過程中,觀察染色體形態的最佳時期是21世紀教育網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46.下列有關實驗取材或操作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A.提取光合色素時研磨應緩慢且充分
B.觀察細胞質壁分離常選擇紫色洋蔥外表皮
C.探究酶的專一性實驗中對照組不需要加酶
D.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理想材料是番茄果汁
47.生物體內酶的成分是
A.ATP B.全部都是RNA
C.全部都是蛋白質 D.小部分是RNA,大部分是蛋白質
48.右圖為細胞周期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甲→乙→甲的過程是一個細胞周期
B.圖中乙→甲→乙的過程是一個細胞周期
C.機體內所有的體細胞都處于細胞周期中
D.抑制DNA的合成,細胞將停留在分裂期
49.下列關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由10個氨基酸構成的多肽有9個肽鍵(-CO-NH-),故稱為九肽
B.分子式為C63H105O45N17S2的鏈狀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鍵數目是16個
C.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氫來自于氨基和羧基
D.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則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50.下列有關細胞體積小的解釋,正確的是
A.細胞體積小,有利于進行細胞分裂
B.細胞體積小,有利于擴散和轉移
C.細胞體積小,有利于高效地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D.細胞體積小,有利于細胞膜上分子的流動
二、非選擇題(4大題,共30分)
51.下圖為物質出入細胞膜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6分)
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A與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有密切關系,則A是______;B代表細胞膜的基本支架,則B是_____________;D與細胞信息交流有關,則D是_______。
可能代表氧氣轉運過程的是圖中編號_______;葡萄糖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中編號_______
(3)代表被動運輸的是圖中編號__________________。
52.有如下4支潔凈的相同試管:(7分)
1號
可溶性淀粉2ml+稀釋的唾液
2號
可溶性淀粉2ml+煮沸過的唾液
3號
可溶性淀粉2ml+鹽酸化的唾液
4號
可溶性淀粉2ml+NaOH處理的唾液
將4支試管共同放入溫水中10min,請分析以下問題。
(1)4只試管中加入的經不同處理的唾液在數量上有何要求?
(2) 試管內的淀粉被水解了,驗證方法是:待實驗完畢后,向試管中加入   ,
并水浴2min,試管內出現_______。
(3) 試管內的淀粉未被水解,驗證試管中還存在淀粉所用的檢測試劑是     。       
(4)此實驗體現了實驗設計中應遵循什么原則?             
53.下圖表示動物、植物細胞二合一顯微結構模式圖。(符號與文字全對才給分)(7分)
⑴.若某細胞含有A、B兩圖中各種細胞器,則為_____細胞。
⑵.進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 ]____________。
⑶.能合成蛋白質的結構是[ ]__________。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如果圖B為大蒜根成熟細胞,則應該沒有[ ]______。
(5) 若圖B細胞是西瓜果肉細胞,糖類主要存在于[ ]____中。
(6).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細胞器是[ ]__________。
54.下圖為銀邊天竺葵的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圖中a表示的物質是 ____ ,II表示光合作用過程中的 ____ 階段。
C參與II階段的反應時,首先與 _________結合形成兩個三碳分子,最后形成來d。
光合作用過程中能量轉化的途徑為 _____________ (請用圖中的字母、文字回答)。
寫出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答題卷
高二 生物(文科)
一、單選題(1-30題,每題1分,31-50題,每題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二、非選擇題(4大題,共30分)
51.(1)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52. (1)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 _______ ________
(4) ________
53.(1) _______ (2) [ ]__________ (3) [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____________ (5) [ ]____________ (6) [ ]____________
54.(1) _______ _______ (2) 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文科生物 )參考答案
ACACD CCACA
DDABC ACABA
DABDC ACBDA
DDBDA BCBAB
BDDAB BDBAC21世紀教育網
51(1)載體蛋白? 磷脂雙分子層? 糖蛋白
(2)② ?①
(3)②③④21世紀教育網
52.(1)等量  (2)1號  本尼迪特試劑,紅黃色沉淀  (3)2、3、4號  碘液 (4)單一變量、對照原則
53.(1) 低等植物 (2) 9 線粒體 (3) 11 核糖體 細胞核、葉綠體、線粒體
(4) 4 葉綠體 細胞核(或核膜) (5) 2 液泡 (6)13 中心體
54.(1)O2 碳反應 (2)C5
(3)光能→ATP、b中活躍的化學能→d中穩定的化學能
(4)略21世紀教育網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高二 生物學試題
注意: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不能得分。請做題前請瀏覽試卷,注意各部分難度并分配好時間。
考試時間:2012年11月17日
第一部分: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僅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總分70分)
1.一種植物和一種哺乳動物體內細胞的某些化學元素含量(占細胞干重的質量分數)如表1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表格 1
元素(%)
C
H
O
N
P
Ca
S
植物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動物
55.99
7.46
14.62
9.33
3.11
4.67
0.78
A.碳元素的含量說明有機物是干物質的主要成分
B.這兩種生物體內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
C.N、S含量說明動物組織含蛋白質較多,若該動物血鈣高則會發生肌肉抽搐
D.經測定,該植物某有機物含C、H、O、N、S,此化合物的作用可能是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
2.磁共振技術可應用于臨床疾病診斷。因為許多疾病會導致組織和器官內的水分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圖象中反映出來。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構成人體的不同組織和器官含水量是不一樣的
B.水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是不會改變的
C.組織發生病變,會影響組織內的化學變化
D.發生病變的器官,細胞代謝速率往往會發生改變
3.下列與細胞器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藍藻細胞中有的酶在核糖體上合成后,再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
B.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細胞中,高爾基體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
C.溶酶體能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不能分解衰老的細胞器
D.植物細胞葉綠體產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動轉運等過程
4.葉綠體與線粒體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相同點是(  )
①具有雙層膜 ②分解有機物、合成ATP ③利用氣體和產生氣體 ④消耗水并生成水 ⑤含有DNA ⑥內部含有多種酶 ⑦含有豐富的膜面積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5.人體肝臟細胞中可以以水作為反應物的生化反應有( )
①光合作用 ②糖元水解 ③細胞呼吸 ④氨基酸的脫水縮合 ⑤H2O2的分解
A.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6.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21世紀教育網
A.馬鈴薯塊莖細胞中有線粒體;厭氧呼吸產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B.核糖體是“產生蛋白質的機器”,經核糖體合成的蛋白質都能夠承擔生命活動
C.葉綠體中的能量變化是光能→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
D.液泡內有糖類、無機鹽、色素等物質,只要有液泡就可以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7.用特異性的酶處理某一生物的最外面部分,發現降解的產物主要是葡萄糖,進一步分離該細胞的某種細胞器進行分析,發現其含有RNA,據此推測,這種細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應是(反應都在相關酶的催化下進行)
A.6CO2+12H2OC6H12O6+6H2O+6 O2
B .C3H4O3(丙酮酸)+H2O―→CO2+[H]+能量
C.C6H12O6+6H2O+6 O2―→6CO2+12H2O+能量
D.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
8.核孔是具有選擇性的核質交換通道,親核蛋白需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發揮功能。圖2為非洲爪蟾卵母細胞親核蛋白注射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選擇題圖 2
A.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由頭部決定 B.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不需要載體
C.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的方式與葡萄
糖進入紅細胞相同
9.能夠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
A.脂肪水解酶   B.淀粉水解酶 C.蛋白酶 D.DNA水解酶
10.下列是有關某種淀粉酶的實驗,處理方式及結果如表1及圖3所示。根據結果判斷,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表格1
試管編號
試管Ⅰ
試管Ⅱ
試管Ⅲ
pH
8
8
7
溫度
60℃
40℃
40℃
淀粉酶
1 mL
1 mL
1 mL
淀粉
1 mL
1 mL
1 mL
選擇題圖3
A.此種淀粉酶在作用35 min后便會失去活性
B.此種淀粉酶在中性環境中的催化速率比堿性環境中的快
C.在60℃的環境中此種淀粉酶已失去活性
D.物質甲對試管Ⅲ中淀粉酶活性的促進作用大于試管Ⅱ
11. 如圖表示在動物不同生命活動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過程沒有姐妹染色單體
B.b過程細胞數目不變
C.c過程發生細胞識別和融合
D.d過程沒有同源染色體
12.測定下列哪項可簡便且準確判斷貯存小麥種子的細胞呼吸方式(  )
A.有無酒精的生成 B. 有無水的生成
C. 有無有機物消耗 D. O2消耗量與CO2生成量的比值
13. 植物細胞可以通過滲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將帶“皮”的幼嫩的莖縱切后插入兩燒杯中,如圖4所示。已知b側的細胞壁比a側的細胞壁薄,伸縮性相對較強。判斷30分鐘后可能出現的形狀變化是(  ) 21世紀教育網
選擇題圖 4
14.將葉面積相等的A、B兩種植物的葉片分別放置在相同的、溫度適宜且恒定的密閉小室中,給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紅外測量儀每隔5 min測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濃度,結果如圖5所示。下列對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此實驗可用于驗證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強的固定CO2的能力
B.當CO2濃度約為0.8 mmol·L-1時,A、B兩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相等
C.30 min以后,兩種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都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 選擇題圖 5
D.若A植物在第5 min時光照突然降低,RuBP(C5)含量將增加
15.下列關于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無氧和零下低溫環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鮮
B.CO2的固定過程發生在葉綠體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過程發生在線粒體中
C.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細胞呼吸過程中化學能轉變為熱能和ATP
D.夏季連續陰天,大棚中白天適當提高溫度,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可提高作物產量
16.在盛有300 mL 5%的葡萄糖溶液的錐形瓶中加入10 g新鮮的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將整個裝置(如圖6—甲)置于25℃環境中,采用排水集氣法測定產生的CO2,結果如圖6—乙中曲線I所示。利用同樣的實驗裝置,改變某條件后,結果如圖乙中曲線Ⅱ所示。則改變的條件最可能是(  )
選擇題圖 6
A.增加酵母菌的數量   B.換用較小容積的錐形瓶
C.將溫度升高到50℃ D.換用3%的葡萄糖溶液
17.如圖7表示不同距離的跑步過程中,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選擇題圖 7 選擇題圖 8
A.跑步距離越長,厭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
B.1500米跑時,需氧呼吸與厭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當
C.100米跑時,所需ATP主要由需氧呼吸產生
D.馬拉松跑時,肌肉細胞呼吸釋放的CO2與吸收的O2之比為1:1
18.某生物研究小組對栽培在密閉玻璃溫室中的植物進行研究,用紅外線測量儀對室內空氣中的CO2含量進行24小時測定,并繪制了溫室內的CO2濃度與時間關系的曲線(如上圖8所示)。根據曲線所得到的結論是(  )
A.光合速率最低的是c點,呼吸速率最高的是b點
B.光合速率最大的是b點,最小的是c點
C.b點的光合速率為零,c點光合速率最大
D.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b點和c點
19.如圖9所示U形管中間是半透膜(只允許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過),兩側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如果再在左右兩側分別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一段時間后,兩側分別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試劑并水浴加熱,則兩側的液面高度和顏色變化如何?( )
A.左側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變,只有左側有磚紅色現象
B.兩側液面不變,兩側均無磚紅色現象 選擇題圖 9
C.左側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變,兩側均有磚紅色現象
D.右側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變,兩側均有磚紅色現象
20.某同學用圖10所示實驗裝置測定果蠅幼蟲的呼吸速率。實驗所用毛細管橫截面積為1 mm2,實驗開始時,打開軟管夾,將裝置放入25℃水浴中,10 min后關閉軟管夾,隨后每隔5 min記錄一次毛細管中液滴移動的位置,結果如下表2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21世紀教育網
表格 2
實驗時間/min
液滴移動距離/mm
10
0
15
32.5
20
65
25
100
30
130
35
162.5
選擇題圖10
A.圖中X為NaOH溶液,軟管夾關閉后液滴將向右移動
B.在20 min~30 min內氧氣的平均吸收速率為6.5 mm3/min
C.如將X換為清水,并將試管充入N2即可測定果蠅幼蟲厭氧呼吸速率
D.增設的對照實驗只將裝置中的X換成清水,并將該裝置置于相同的環境中
21.撕去紫色洋蔥外表皮,分為兩份,假定兩份外表皮細胞的大小、數目和生理狀態一致,一份在完全營養液中浸泡一段時間,浸泡后的外表皮稱為甲組;另一份在蒸餾水中浸泡相同的時間,浸泡后的外表皮稱為乙組。然后,兩組外表皮都用濃度為的蔗糖溶液里處理,一段時間后外表皮細胞中的水分不再減少。此時甲、乙兩組細胞水分滲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運出細胞的方式是 ( )
A.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與乙組細胞的相等,主動運輸
B.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比乙組細胞的高,主動運輸
C.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比乙組細胞的低,被動運輸
D.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與乙組細胞的相等,被動運輸
22.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有所差異,導致細胞的形態和功能各不相同
B.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對于生物體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C.細胞分裂存在于個體發育整個生命過程中,細胞分化僅發生于胚胎發育階段
D.多細胞生物細胞的衰老與機體的衰老總是同步進行的
23.在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下列直接參與活動的細胞器有( )
A.高爾基體和核糖體 B.高爾基體和中心體
C.葉綠體和核糖體 D.中心體、高爾基體和核糖體
24. PCNA是一類只存在于增殖細胞的階段性表達的蛋白質,其濃度在細胞周期中呈周期性變化(如圖所示),檢測其在細胞中的表達,可作為評價細胞增殖狀態的一個指標。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
A.PCNA主要在細胞核內發揮作用
B.PCNA可能影響染色體的平均分配
C.PCNA可能與DNA的復制有關
D.肺癌病人體內PCNA含量較正常人高
25.某種蠅的翅形有正常和異常兩種類型。讓翅正常和翅異常兩個純合類型雜交,F1全為正常翅。讓F1雌雄個體自由交配得到F2,剔除其中翅異常的個體,讓翅正常的個體再自由交配,所得F3中翅正常純合個體出現的概率為( )
A.1/4 B.4/9 C.1/2 D.2/5
26.某生物的測交后代中只有兩種表現型(1︰1),則此生物( )
A.一定含有一對等位基因 B.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
C.不可能含有兩對以上的等位基因 D.一定產生兩種比值相等的配子
27.調查發現人群中夫婦雙方均為表現型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兒。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判斷下列有關白化病遺傳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致病基因是隱性基因
B.如果夫婦雙方都是攜帶者,他們生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是1∕4
C.如果夫婦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們所生表現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攜帶者
D.白化病患者與表現正常的人結婚,所生子女表現正常的概率是1
28. 某生物的三對等位基因(Aa、Bb、Cc)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且基因A、b、C分別控制①②③三種酶的合成,在三種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種無色物質經一系列轉化變為黑色素。假設該生物體內黑色素的合成必須由無色物質轉化而來,如圖所示:現有基因型為AaBbCc的兩個親本雜交,出現黑色子代的概率為( )
A.1/64   B.8/64   C.9/64   D.27/64
29.已知玉米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病(R)對易感病(r)為顯性,控制上述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現用兩個純種的玉米品種甲(DDRR)和乙(ddrr)雜交得F1,再用F1與玉米丙雜交(左圖),結果如右圖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為( )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30.人類的皮膚含量有黑色素,黑人的皮膚中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膚中黑色素的多少,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顯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兩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純種黑人與一純種白人婚配,后代膚色為黑白中間色;如果該后代與同基因型的異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現的基因型種類和不同表現型的比例為( )
A.3種 3:1 B.3種 1:2:1 C.9種 9:3:3:1 D.9種 1:4:6:4:1
31.在完全顯性的條件下,基因型為AaBbcc和aaBbCc的兩個親本進行雜交,其子代中表現型不同于雙親的個體占全部子代的( )
A.5/8 B.3/8 C.1 D.1/4
32.某校高二年級研究性學習小組調查了人的眼瞼遺傳情況,他們以年級為單位,對班級的統計進行匯總和整理,見下表:
雙親類型
子代類型
雙親全為雙眼皮(①)
雙親中只有一個為雙眼皮(②)
雙親中全為單眼皮(③ )
雙眼皮數
120
120

單眼皮數
74
112
全部子代均為單眼皮
根據上表中哪一種調查情況,能判斷出眼皮的顯隱性關系 ( )
A.第①種 B.第②種 C.第③種 D.三種都可以
33.某育種專家在農田中發現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麥,自花授粉后獲得160粒種子,這些種子發育成的小麥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若將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麥作為親本自交,在其F1中選擇大穗抗病的再進行自交,理論上F2中能穩定遺傳的大穗抗病小麥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麥的 ( )
A.2/10 B.7/10 C.2/9 D.7/9
34. 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小球做遺傳定律模擬實驗。甲同學每次分別從Ⅰ、Ⅱ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乙同學每次分別從Ⅲ、Ⅳ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將抓取的小球分別放回原來小桶后再多次重復。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同學的實驗模擬的是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
B.實驗中每只小桶內兩種小球必須相等,但Ⅰ、Ⅱ桶小球總數可不等
C.乙同學的實驗可模擬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
D.甲、乙重復100次實驗后,統計的Dd、AB組合的概率均約為50%
35.下列是有關細胞分裂的問題。上圖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下圖表示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每條染色體DNA含量的變化。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下圖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復制
B.由圖知該生物體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
C.分別處于圖中的BC、DE段的細胞為上圖中的乙、丙
D.上圖中乙產生的子細胞為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30分)
1. (8分)甲圖表示洋蔥根尖的不同區域;乙圖表示洋蔥根尖處于有絲分裂各階段細胞核中DNA和細胞質中mRNA含量變化;丙圖呈現的是細胞分裂過程中的一種物質變化和形態變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21世紀教育網
(1)進行分裂的細胞集中在甲圖中的[③] 。該區域的細胞中能產生ATP的細胞器有 。
(2)研究表明細胞的呼吸速率在各時期是不同的,乙圖中c階段后期耗氧最多,這與分裂期需要大量的 相適應。c階段細胞核DNA、染色體與染色單體的比例為 。
(3) 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研究中,為區別DNA和RNA,最好選擇標記的放射性堿基分別是 、 。
(4)丙圖呈現了一種物質變化和形態變化過程,①→②的物質變化對應于乙圖中的 (填字母)時期;②→③的形態變化對應于乙圖中的 (填字母)時期。
2.(10分)以下學校某選修課學習小組對藝術樓附近湖泊進行的測定。
步驟1:取兩個相同的透明玻璃瓶,分別編號為1號、2號。
步驟2:用兩個瓶同時從水深1.5m處取水樣(都裝滿),立即測定2號瓶中的溶氧量,將1號瓶密封瓶口沉入原取水樣處。
步驟3:24h后將1號瓶取出,測定瓶中的溶氧量。按以上步驟重復3次,結果1號瓶溶氧量平均值為6.5mg,2號瓶溶氧量平均值為5.3mg。
回答下列問題:
(1)24h后,1號瓶中溶氧變化量是 。
(2)經過24h后,1號瓶增加的有機物量(假設全為葡萄糖)為 。(結果保留2位小數)
(3)現欲使實驗過程同時還能測出1號瓶24h中實際合成的有機物總量,需補充3號瓶進行實驗。請寫出補充實驗的內容:
(4分)
設3號瓶溶氧量平均值為a,則1號瓶實際合成葡萄糖量為 。(不計算分子/分母商,寫出表達式)。
3.(12分)狗皮毛的顏色受兩對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a與B、b(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控制,表現型有三種:沙色、紅色和白色。經觀察繪得系譜圖如下,請分析回答:(1號、2號為純合子)
(1)以上圖示性狀遺傳遵循孟德爾的什么遺傳定律: 。
(2)1號和2號的基因型是 。
(3)6號和7號的后代出現三種表現型的根本原因是
,其表現型及比例為 。
(4)若已知8號不帶有B基因,則15號的基因型為 。若12號與一白色雌狗交配,則生出沙色狗的概率為 。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高二 生物學答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每小題2分,滿分7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號
31
32
33
34
35
選擇題總分
答案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1. (8分)(1)[③] , 。
(2) 。 。
(3) 、 。(4) ; 。
2. (10分)(1) 。(2) 。
(3)
。(4分)

3. (12分) (1) 。(2) 。
(3) ,

(4) 。 。
高二生物學測試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每小題2分,滿分7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C
C
C
C
C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C
D
D
D
D
C
B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A
B
B
D
D
C
C
D
題號
31
32
33
34
35
選擇題總分
答案
A
A
D
D
C
三、非選擇題(共10分)
1. 【解析】(1)區分DNA和RNA的特有堿基是T和U,其基本單位是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2)分生區的細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根尖無葉綠體,所以能產生ATP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
(3)丙圖所示的是染色質與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的變化。①→②的物質變化對應于乙圖中的b時期,即完成了DNA的復制;②→③的形態變化對應于乙圖中的d時期,即為有絲分裂前期染色質縮短變粗形成染色體的過程。21世紀教育網
答案:(1) 分生區   線粒體(2) ATP(能量)  2︰1︰2
(3) 胸腺嘧啶 尿嘧啶 (4) b  d21世紀教育網
2.解析:題中2號瓶測的是水體最初溶氧量,1號瓶為24小時后水體溶氧量,兩瓶對照可得出氧氣凈增量。氧氣凈增量是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與所有生物消耗氧氣的差值,可換算成有機物葡萄糖量,即水體中有機物凈增量。要得出實際合成的有機物量,根據光合作用實際葡萄糖生產量=光合作用凈生產量+呼吸作用消耗量,還需測定水體生物呼吸耗氧量。測定水體生物呼吸量可再取一黑瓶(不透光),處理方法和1號瓶相同,24小時后測定黑瓶中的溶氧量。黑瓶中溶氧量與2號瓶的差值,即為呼吸消耗的氧量。24h后測3號瓶溶氧量,設為a,則瓶中24h耗氧量為(5.3-a)mg,所以1號瓶產生氧氣的總量為(6.5-5.3)mg+(5.3-a)mg,根據6O2~C6H12O6列出方程:180/y=6×32/[(6.5-5.3)+(5.3-a)] y=180×(6.5-a)/6×32=15(6.5-a)/16。
答案:(1)增加1.2mg (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產生O2大于水中生物呼吸消耗O2);(2)1.13mg (3)補充的實驗應該是:另取一個和1號、2號相同的瓶,設法使之不透光(如涂上黑漆,包上黑膠布等),設為3號瓶,其他處理和1號瓶相同,即同時從水深1.5m處取水樣,密封后與1號瓶同時沉入原取水樣處;24h后測定溶氧量,重復3次,取平均值。數值為:15/16×(6.5-a)。
3.【解析】(1)圖示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一對性狀符合分離定律。
(2)1號和2號的后代為A_B_,所以,1號和2號的基因型為aaBB、AAbb。
(3)6號和7號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和AaBb,根據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定律,后代中9種基因型比例為9A_B_、3A_bb、3aaB_、1aabb,3種表現型比例為9∶6∶1。
(4)8號不帶有B基因,基因型是A_bb,9號基因型是aabb,則15號的基因型是Aabb。12號基因型為1/2 (1/3AAbb、2/3Aabb)或1/2 (1/3aaBB、2/3aaBb),其產生的配子中有1/3Ab、1/3ab、1/3aB,所以,該個體與白色個體交配,后代中沙色狗的概率為1/3Ab+1/3aB=2/3。
答案:(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和分離定律) 21世紀教育網
(2)aaBB、AAbb
(3)等位基因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紅色∶沙色∶白色=9∶6∶1
(4)Aabb 2/3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高 二 英 語
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2頁。總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選擇題部分(共105分)
注意事項:
1. 答選擇題部分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部分時,必須用鋼筆或簽字筆作答。
2. 考試結束后,考生僅將機讀卡及答題卷交回。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Waitress and customer. B. Mother and son. C. Doctor and patient.
2. How many lectures did the man attend?
A. Three. B. Two. C. One.
3.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didn’t buy anything.
B. He was sick and couldn’t go shopping
C. He bought nothing except a football.
4. Why didn’t the man come to the meeting?
A. Because he didn’t know there would be a meeting.
B. Because he wasn’t interested in attending the meeting.
C. Because he didn’t know he must attend the meeting.
5.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A. Find an apartment elsewhere.
B. Bargain with her for a lower price.
C. Move in the apartment before classes start.
第二節(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對話,回答第6~8題。
6. When and where will the woman get off the plane?
A. May 19th, Shengyang. B. May 9th, Xi’an. C. May 19th, Xianyang.
7. How much is the original price of the ticket?
A. 1500 Yuan. B. 1350 Yuan. C. 1050 Yuan.
8.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woman?
A. She will book a ticket at 5:00 a.m. 21世紀教育網
B. She wants a round—trip ticket.
C. She wants an economy ticket.
聽第7段對話,回答第9~11題。
9.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omputer programmer and boss. B. Cook and customer. C. Mother and son.
10.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Working on his webpage. B. Making Jiaozi. C. Chatting online.
11. Which country didn’t the man mention?
A. New Zealand. B. Japan. C. Germany.
聽第8段對話,回答第12~14題。
12.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conversation?
A. Getting a college education is a good investment.
B. Getting ready for college early is necessary.
C. College education means better job opportunities.
13. When should people prepare for college?
A. It begins during junior or senior school.
B. It begins when we are born.
C. It begins before go to school and continues through the times of middle school.
14. Who will pay for college according to the conversation?
A. State governments, colleges and parents.
B. Parents,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colleges.
C. Scholarship funds, colleges and parents.
聽第9段對話,回答第15~17題。
15. Where does the man live?
A. Building 13, Room 803. B. Building 3, Room 308. C. Building 3, Room 803.
16. How long did it take the man to get there?
A. A day and a night. B. Two days and a night. C. Almost 18 hours.
17.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welcomed the woman this morning at the station.
B. He is looking for the library on campus.
C. He has registered (注冊).
聽第10段獨白,回答第18~20題。
18. Where did ancient people use to camp?
A. In mountains, by the seaside or on open ground.
B. In forests, on ships or in fields.
C. In caves, in forests or on open ground.
19. Why do modern people like to go camping according to the talk?
A. To get excited. B. To relieve stress. C. To get close to nature.
20. How long did ancient people live in one place?
A. For weeks. B. For months. C. For years.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21. —You have just 30 minutes to get to the airport.
—All right, I guess I can ________.
A. do it B. make it C. finish it D. get it
22. Chinese leader Hu Jintao delivered ________ report on Nov. 8, 2012 at _________ opening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 a…an B. the…an C. a…the D. the…the
23. You must make a ________ of closing all the windows and doors before leaving the house.
A. point B. wish C. sense D. view
24. It is in the city you are going to pay a visit to this kind of beer is
produced.
A. that…where B. where…that C. /…that D. /…which
25. Scarcely ________ her homework when she went out.
A. she had finished B. she has finished
C. did she finish D. had she finished
26. I don’t ________ your story for you’re always lying.
A. get B. offer C. afford D. buy
27. I think Walter, ________ you, ________ for the accident.
A. as well as…are to blame B. other than…is to be blamed
C. rather than…is to blame D. except…is to be blamed
28. She was so ________ in her job that she didn’t hear anybody knocking at the door.
A. attracted B. absorbed C. drawn D. concentrated
29. Although it is not our normal ________ to give credit in our shop, this time I think we should
consider the matter more closely.
A. habit?? B. intention? C. action D. practice
30. It seemed strange that Karl Marx who ________ communism ________ and died in London.
A. developed…should live B. had developed…should have lived
C. had developed…should live D. has developed…should have lived
31. Potatoes turn green when ________ to light.
A. exposed B. are exposed C. being exposed D. to be exposed
32. Many of us ________ the advice given by our parents, even though we know it is valuable.
A. have an eye for B. put your hands on
C. poke your nose into D. turn a deaf ear to
33. — Don’t you agree with what he said?
  —Yes, ________! It can’t be better. 21世紀教育網
  A. roughly B. relatively C. absolutely D. partly
34. Having checked the doors were closed, and ________ all the lights were off, the boy opened
the door to his bedroom.
A. why B. that C. when D. where
35. ________, I should like to thank all those who have worked so hard to bring about this good
result.
A. In conclusion B. In place C. In fact D. In return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36~55各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I met Chandra Rekha Shrestha, a visually damaged girl, on the way to Shanti Nagar. She was walking down the road with her white stick, and I saw her walking into a muddy 36 .
37 she continued, she might have fallen into the water. Not wanting this to happen, I stopped my motorbike and 38 , “There’s a hole in front of you,Chandra. If it’s all right with you, I’ll 39 you to your place.”
She happily 40 . I took her bag so she could climb on my motorbike. We talked about her profession, and I 41 she was on her way to Tinkune for a teacher’s training program.
Chandra had called me a 42 of times since our first meeting. However, I had been unable to meet her 43 my busy schedules. Finally, 44 at the Kathmandu Mall, she said, “If you hadn’t given me your business card,I wouldn’t have called you.” We talked about a range of issues, and I came to know that Chandra possessed a wide knowledge which would challenge
45 of many 46 fit people.
47 she has a mother and three brothers, Chandra has been 48 on her own for the past years. She cooks for herself and washes her own clothes and even 49 to teach every morning at Anam Nagar’s Rudramati Primary School. While doing her housework, she tries to remember people, places, and things in order to manage her daily life. She is a(n) 50 person, telling me that she made the decision to live alone after her brothers said they would 51 to look after her each month. Chandra felt this would 52 her. Chandra’s main source of information is through her 53 , learning about various news as they are broadcast. Chandra lost her eyesight as a baby and had to learn how to survive 54 an early age. I really admired her confidence and the way she behaved herself in her life. Thank you, Chandra Rekha. You have reminded me of 55 truly matter in life but are mostly lacking in our city.
36. A. path B. road C. hole D. pond
37. A. Has B. Should C. Might D. Had
38. A. looked on B. called out C. screamed at D. whispered to
39. A. take B. pick C. fetch D. arrange
40. A. answered B. nodded C. received D. accepted
41. A. noticed B. recognized C. learned D. saw
42. A. several B. couple C. series D. set
43. A. because of B. instead of C. in spite of D. apart from
44. A. rejecting B. retiring C. rescuing D. reuniting
45. A. those B. this C. that D. these
46. A. mentally B. naturally C. mildly D. physically
47. A. Once B. Although C. When D. Since
48. A. depending B. involving C. concentrating D. contributing
49. A. trying B. attempting C. managing D. allowing
50. A. stubborn B. pitiful C. confident D. intelligent
51. A. take over B. take turns C. take up D. take on
52. A. hurt B. injure C. help D. damage
53. A. TV B. radio C. computer D. glasses
54. A. at B. in C. by D. on
55. A. whom B. which C. that D. what
第三節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Are you carrying too much on your back at school? I’m sure lots of children of your age will say “Yes”. Not only the students in China have this problem, but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lso have heavy school bags.
Doctors are starting to worry that younger and younger students are having back and neck problems as a result of school bags being too heavy for them.
“It’s hard for me to go upstairs with my bag because it’s so heavy,” said Rick Hammond, an 11-year-old student in the US.
Rick is among students who have common school bags with two straps (帶子) to carry them, but many other students choose rolling bags.
But even with rolling bags, getting up stairs and buses is still a problem for children. Many of them have hurt their backs and necks because of the heavy school bags.
But how much is too much? Doctors say students should carry no more than 10% to 15% of their own body weight.
Scott Bautch, a back doctor, said children under Grade 4 should stay with 10%. But it is also important that older children don’t stay with over 15%, because their bodies are still growing. “Children are losing their balance and falling down with their school bags,” he said.
Parents and teachers are starting to tell children to only take home library books they will be reading that night. Some teachers are using pieces of paper or thin workbooks for students to take home. 21世紀教育網
One of the best answers is, as some children said, to have no homework at all!
56.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know that .
A. only children in China carry too heavy school bags
B. both children in China and the US carry too heavy school bags
C. children in other countries don’t carry too heavy bags
D. only children in the US carry too heavy school bags
57. Children feel it hard for them to go upstairs because ________.
A. they are too young
B. they don’t know how to go upstairs
C. their school bags are too heavy
D. their parents don’t always go upstairs with them together
58. If a child carries a heavy school bag, .
A. his back and neck will be hurt B. his head and arms will be hurt
C. his hands will be hurt D. his feet will be hurt
59. According to the doctor, Scott Bautch, if a child in Grade 5 weighs about 30 kilos, the school
bag he carries should not be over ________.
A. 5 kilos B. 3 kilos C. 5.5 kilos D. 4.5 kilos
60. Some students think the best answer to his problems is that .
A. they should have a little homework to do after they get home
B. their teachers had better not ask them to do any homework
C. they should only take home library books they will read that night
D. they should use thin workbooks instead of thick ones
B
Discover
Newsmagazine of science devoted to the wonders and stories of modern science, written for the educated general reader. Published by Disney Magazine Publishing Co., Discover tells many of the same stories professionals read in Scientific American. A truly delightful family science magazine, each issue brings to light new and newsworthy topics to make dinnertime and water-cooler conversations interesting.
Cover Price: $59.88
Price: $19.95 ($1.66/issue)
You Save: $39.93 (67%)
Issues: 12 issues /12 months
Self
Published by Conde Nast Publications Inc., Self is a handbook devoted to women’s overall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Every issue contains usable articles such as “Style Lab”, in which wearable clothes are mixed and matched on non-models and the “Eat-right Road Map”, with tips on how to eat properly.
Cover Price: $35.86
Price: $15.00 ($2.5/issue)
You Save: $20.86 (58%)
Issues: 10 issues /12 months
Instyle
Instyle is a guide to the lives and lifestyles of the world’s famous people. The magazine covers the choices people make about their homes, their clothes and their free time activities. With photos and articles, it opens the door to these people’s homes, families, parties and weddings, offering ideas about beauty, fitness and in general, lifestyles. Publisher: The Time Inc. Magazine Company.
Cover Price: $47.88
Price: $23.88 ($2.38/issue)
You Save: $24.00 (50%)
Issues: 10 issues /12 months
Wired
This magazine is designed for leader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cluding top managers and professionals in the computer, business, design and education industries. Published by Conde Nast Publications Inc., Wired often carries articles on how technology changes people’s lives.
Cover Price: $59.40
Price: $10.00 ($1.00/issue)
You save: $49.40 (83%)
Issues: 10 issues /12months
61.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gazines is published monthly?
A. Discover B. Self C. Instyle D. Wired
62.Which two magazines are published by the same publisher?
A. Wired and Instyle B. Discover and Instyle
C. Self and Discover D. Self and Wired
63.Which magazine offers the biggest price cut?
A. Instyle B. Wired C. Discover D. Self
64.The “Style Lab” in Self provides readers with articles which ________.
A. offer advice to ordinary women on clothes
B. show how a woman can become famous
C. introduce places with the best food
D. discuss ways of training models
65.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management and the use of high technology would probably choose ________.
A. Instyle B. Self C. Wired D. Discover
C
When did you last visit a shopping mall? In many places, the answer would be “last weekend.” Some people go even more often. Why? For one thing, malls offer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people need all in one place: food, clothing, things for their houses, entertainment, even medical services. So, are malls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Environmental activists would say No! They would go even further and say that consumer behavior is causing a huge environmental disaster. They cause consumers of ignorance of the side effect of their shopping—urban sprawl (擴大) .
Social scientists agree that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have changed the landscape a great deal in the last half century. Before 1950, most people lived in towns or cities and either walked to work or took public transportation. Only very wealthy people had automobiles. Farmers lived in rural areas or isolated villages and came into town only when they needed things they couldn’t produce themselves. If you gazed at the landscape you would see towns surrounded by countryside. Then a massive change occurred.
Automobiles became affordable and people were quick to adopt them. Now ambitious workers could live in the suburbs, the areas just outside cities, which started to grow rapidly. As long as there was lots of cheap land in the suburbs, no on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usage of that land. Malls, fast food restaurants, cinemas, and car dealerships spread out in large, flat buildings. These one–storey buildings and their parking lot took up a great deal space. Well– meaning farmers thought they were better off selling their land than growing crops. In ignorance, no one realized that once the land was built up in urban sprawl, the good farming land would be ruined forever. There was no way to preserve it.
Only in recent years have people come to mourn the old way of life as they have developed insight into the problems. Now people realize that urban sprawl has come with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negative aspects of sprawl include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loss of agricultural land, traffic jams, and the death of businesses in the old town centers. Many scholars think the time has com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better so we can develop appropriate policies to control further sprawl. Some think the best way to do is to educate citizens about their priceless environment.
66. Wha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passage?
A. Weekend Fun B. Urban Sprawl C. New Automobiles D. Isolated Villages
67.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ey” refer to in the first paragraph?
A. Scientists B. Activists. C. Farmers. D. Malls
68. Who do environmental activists blame f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 Endangered animals. B. Shopping mall owners.
C. Unthinking shoppers. D. Ambitious farmers.
69. What do scholars think should be done about urban sprawl?
A.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s better. B. Follow customary policies.
C. Start school in shopping malls. D. Charge polluters a lot of money.
70. What is the scholars’ attitude toward urban sprawl?
A. Respectful. B. Disapproving. C. Pessimistic. D. Doubtful.
D
When I was quite young, my father had one of the first telephones in our neighborhood. I remember well the polished old case fastened to the wall. The shiny receiver hung on the side of the box. I was too little to reach the telephone, but used to listen with great interest when my mother used to talk to it.
Then I discovered that somewhere inside the wonderful device lived an amazing person— her name was Information Please and there was nothing she did not know. Information Please could supply anybody’s number.
My first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Information Please came one day while my mother was visiting a neighbor. I accidentally hit my finger with a hammer. The pain was terrible, but there didn’t seem to be any reason in crying because there was no one home to give sympathy. I walked around the house sucking my hurting finger, finally arriving at the stairway—the telephone! Climbing up I unhooked the receiver and held it to my ear. “Information Please,” I said.
A click or two and a small clear voice spoke into my ear, “Information.”
“I hurt my finger…” I cried. The tears came readily enough now that I had an audience. “Isn’t your mother home?” came the question. “Nobody’s home but me.” I sobbed. “Are you bleeding?” “No,” I replied. “I hit my finger with the hammer and it hurts.” “Can you open your icebox?” she asked. I said I could. “Then chip off a little piece of ice and hold it to your finger.”
After that I called Information Please for everything. I asked her for help with my geography and she told me where Philadelphia was. And there was the time that Petey, our pet canary (金絲雀) died. I called Information Please and told her the sad story. She listened, and then said the usual things grown-ups say to comfort a child. But I was unconsoled. Why is it that birds should sing so beautifully and bring joy to all families, only to end up as a heap of feathers, feet up on the bottom of a cage?
She must have sensed my deep concern, for she said quietly, “Paul, always remember that there are other worlds to sing in.” Somehow I felt better.
Another day I was on the telephone. “Information Please.” “Information,” said the now familiar voice. “How do you spell fix?” I asked.
All this took place in a small town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Then when I was 9 years old, we moved to Boston. I missed my friend very much. Information Please belonged to that old wooden box in former home, and I somehow never thought of trying the tall, shiny new phone that sat on the hall table.
Yet as I grew into my teens, the memories of those childhood conversations never really left me; often in moments of doubt and sadness I would recall the sense of security I had then. I appreciated now how patient, understanding, and kind she was to have spent her time on a little boy.
A few years later, on my way west to college, my plane put down in Seattle. I had about half an hour or so between planes, and I spent 15 minutes or so on the phone with my sister, who lived there now. Then without thinking what I was doing, I dialed my hometown operator and said, “Information Please.”
Unexpectedly, I heard again the small, clear voice I knew so well, “Information.” I hadn’t planned this but I heard myself saying, “Could you tell me please how to spell fix?” There was a long pause. Then came the soft spoken answer, “I guess that your finger must have healed by now.”
I laughed, “So it’s really still you,” I said. “I wonder if you have any idea how much you meant to me during that time.”
“I wonder,” she said, “if you know how much your calls meant to me. I never had any children, and I used to look forward to your calls.”
I told her how often I had thought of her over the years and I asked if I could call her again when I came back to visit my sister.
“Please do; just ask of Sally.”
Just three months later I was back in Seattle…. A different voice answered Information and I asked for Sally.
“Are you a friend?” “Yes, a very old friend.” “Then I’m sorry to have to tell you. Sally has been working part-time the last few years because she was sick. She passed away five weeks ago.” But before I could hang up she said, “Wait a minute. Did you say your name was Paul?”
“Yes!” 21世紀教育網
“Well, Sally left a message for you. She wrote it down. Here it is. I’ll read it. “Tell him I still say there are other worlds to sing in. He’ll know what I mean.”
I thanked her and hung up. I did know what Sally meant.
71. According to the text, Information Please is actually ________.
A. a robot B. the author’s mother C. a telephone operator D. the telephone itself
72. The author picked up the telephone for the first time to ________.
A. call his mother who was visiting a neighour
B. call the doctor for his wounded finger
C. find out what exactly lived in the telephone
D. find someone to give him sympathy
73. The underlined word “unconsoled” in paragraph 6 means ________.
A. too sad to have a talk B. difficult to deal with somebody
C. hard to communicate with somebody D. unable to accept comfort
74. What did Sally mean by saying those underlined words in the message?
A. The author didn’t need to feel sad for her death.
B. She went to another place to make a living as a singer
C. The world without her would still be good to the author.
D. The author should explore new worlds for his new life.
75. Why did the writer never think of trying the new phone after moving to Boston?
A. He hadn’t got used to the line service in Boston yet.
B.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new phone.
C. He missed Information Please in the old phone so much.
D. He didn’t like the tall and shiny style of the new phone.
非選擇題部分(共45分)
第四部分:寫作 (共三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根據以下各句所給的首字母提示,用單詞的正確形式填空,并將其完整形式寫在答題卷上。
76. The twins are so a________ that I can’t tell which is which.
77. Oliver shouldn’t have b________ me. It was his wife’s fault, not mine.
78. At first we thought we would lose to their team, but we d________ them in the end.
79. When asked why he prefers bikes to buses, the professor said, “Riding a bicycle takes about half an hour, but it’s more c________ in cities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80. The house is situated in very pleasant s________, so I like it very much.
81. Have you had any p________ experience, or is this kind of work new to you?
82. On realizing he had been bitten by a poisonous snake, in no time Mary wrapped a cloth
around his arm t________ to stop the poison spreading to his heart.
83. An a________ is a vehicle used for taking hurt or sick people to the hospital especially in
emergencies.
84. Quitting smoking for good is a long-term p________ that may take weeks, months or even
up to a year.
85. As is often the c________ with children, little Tommy burst out crying the moment he saw
the doctor in uniform.
第二節??短文改錯 (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處語言錯誤。請在有錯誤的地方增加、刪除或修改某個單詞。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上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其下面寫上修改后的詞。
注意:1. 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 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除起)不計分。
In the course of one of his lecture trip, Mark Twain reached a small town. Before dinner, he went to a barber’s to be shaved. “Are you a stranger?” ask the barber. “Yes,” Mark Twain replied,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I’ve been here.” “You chose a good time to come,” the barber continued, “Mark Twain is going to give lecture tonight. You’ll not go, I suppose?” “Oh, I guess it.” “Have you bought my ticket?” “Not already.” “But everything is sold out. You’ll have to stand.” “How annoyed!” Mark Twain said with a sigh, “I always have to stand during that fellow lectures.”
第三節??書面表達 (滿分25分)
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in 120 words or so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The Diaoyu Island and its affiliated islands have been China’s sacred territory since ancient times. This is supported by historical facts and jurisprudential evidence. The Diaoyu Islands were first discovered, named and exploit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But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nnounced on 10 September, 2012 the “purchase” of the Diaoyu Island and its affiliated island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called “nationalization” of the islands.
If a naval war (海戰) breaks out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near future, which country do you think will win? Give your reasons.
參考詞匯:aircraft carrier 航空母艦 submarine 潛水艇 missile 導彈 warship軍艦
fighter 戰斗機 nuclear weapon 核武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華一中2012 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二英語卷
參 考 答 案
選擇題部分
第一部分:聽力
1—5: BBACA 6—10: BACCA 11—15: BBCAB 16—20: ACCCA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21世紀教育網
第一節: 單項填空
21—25: BCACD 26—30: DCBDB 31—35: ADCBA
第二節:完型填空21世紀教育網
36—40: CDBAD 41—45: CBADC 46—50: DBACC 51—55: BABAD
第三節: 閱讀理解
56—60: BCADB 61—65: ADBAC 66—70: BDCAB 71—75: CDDAC
非選擇題部分
第三部分:寫作(共三節,滿分50分)
第一節: 單詞拼寫
76—80:alike blamed defeated convenient surroundings
81—85:previous tightly ambulance process case
第二節:短文改錯
In the course of one of his lecture trip, Mark Twain reached a small town. Before dinner, he
trips
went to a barber’s to be shaved. “Are you a stranger?” ask the barber. “Yes,” Mark Twain
asked
replied,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I’ve been here.” “You chose a good time to come,” the barber
is
continued, “Mark Twain is going to give ∧ lecture tonight. You’ll not go, I suppose?” “Oh, I
a
guess it.” “Have you bought my ticket?” “Not already.” “But everything is sold out. You’ll have
so your/the yet
to stand.” “How annoyed!” Mark Twain said with a sigh, “I always have to stand during that
annoying when/while/as
fellow lectures.”
第三節:書面表達(略)21世紀教育網
金華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高二 語文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8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對的一項是( )
A.挑釁(xìn) 螫針(shì) 瀕臨(bīn) 口占一絕(zhān)
B.不憚(dān) 坳堂(ào) 貯藏(zhù) 情不自禁(jīn)
C.鷹隼(sǔn) 象笏(hù) 皰疹(pāo) 放浪形骸(hái)
D.船塢(wù) 筵席(yán) 胡同(tòng) 強顏歡笑(qiǎng)
2.下列各句中漢字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梅花鹿群走過,就像一座漂移的花園;而鹿群的遠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營地,樹影婆娑,岡巒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風中開放的天上花園。
B.我們憤怒,但無處瀉憤;我們冤屈,但永無申冤之日;我們反抗,但我們的反抗孤立無助,注定失敗。
C.至少,也當浸漬了親族、師友、愛人的心,縱使時光流駛,洗成緋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靄的舊影。
D.這個故事其實正是對于人生的象征:因為每一個基督徒也正是架著血肉之軀的輕舟,橫渡波濤翻滾的生活之海的。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這次公務員考試筆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必須的專業知識,形式為閉卷,滿分為100分。
B.面對云南地震的災情,大家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會兒功夫就捐了5000多元錢。
C.冬天已至,老年人要增加營養,也要適當運動,在戶外鍛煉時一定要量入為出,方式以步行為宜,時間最好選在傍晚,同時也要注意保暖,防止著涼。
D.從事廢金屬回收的旅加中國移民于戎偉,在經歷了移民之初的經商失敗、打工失業等種種考驗后,終于東山再起,二度創業成功。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了。
B.由于美術家和掐絲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藍器物推陳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愛好。
C.宋代用鹽梅鹵和扶桑花制成紅漿,浸漬荔枝,然后曬干,殼仍紅色,叫做紅鹽,現已失傳。
D.一個人只要真正領略了平常苦難中的絕望,他就會明白,一切美化苦難的言辭是多么做作,一切炫耀苦難的姿態是多么浮夸。
5.下面一段話中劃線的四個比喻句使用不夠恰當的一句是( )
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①那聲音仿佛是朦朧的月光和玫瑰色的晨霧那樣溫柔;②又像是情人的密語那樣芳醇;③又像朝陽躍出平靜的海面;④低低地,輕輕地,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零在水上。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下列對所學課文內容的解說不夠準確的一項是( )
A.在《逍遙游》中,莊子雖然認為大鵬鳥并沒有達到真正逍遙的境界,但同時也借助對比的手法,諷刺了蜩與學鳩的渺小,表達了對大鵬鳥的贊美。
B.從抒情方式上看,《陳情表》和《項脊軒志》表現親情難舍的方法是基本相同的。李密和歸有光都在文章中直接表達了對親人的依戀及愧疚之情,讀起來令人動容。
C.《漁父》采用寓言對話體的形式,通過兩人的對話,將屈原內心世界的矛盾展現出來,表現了兩種世界觀的激烈交鋒。
D.在《蘭亭集序》中,作者認為壽命的長短只能聽憑造化,最終歸于結束,但活著和死去是不可等量齊觀的,暗含了反對空談、反對士大夫們虛度光陰的思想。
7. 將下列句子組合成語意連貫的一段文字。(只填寫序號)(3分)
①這樣的世界,顯然不適合于人類居住。
②它不能幫助人解決人生問題,它的存在,只是“一個夢、一則幻想”而已。
③誠如臺灣作家張大春所說,文學帶給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輕盈的迷惑”。
④一個語言無味的世界,必定是一個堅硬、僵死的世界。21世紀教育網
⑤因為人心所需要的溫暖、柔軟和美好,并不會從這個世界里生產出來。
⑥這個時候,就不由得讓人想念起文學來了——文學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軟化人心、創造夢想。

8. 用一句話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過30個字)(3分)
風靡數十年的科普叢書《十萬個為什么》將迎來第六次改版,據報道,“時代不同,孩子們的問題已經大不相同了”,這是促成《十萬個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因。當年孩子們提得最多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變的”“冰棍為什么會冒白煙”……他們對身邊的自然現象充滿疑問;現在孩子的興趣和知識面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深受網絡和影視劇的影響,想搞明白“我能穿越回過去嗎”“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嗎”……據說在征集的問題中,“2012是世界末日嗎”這個問題就出現了幾百次。

9.根據下面的情境,補寫香煙與蠟燭的對話。(4分)
每當看到贊美蠟燭的文字,香煙就有些不服氣:“ ,聽到的多是警告和恫嚇的語句!”
蠟燭的火苗輕輕地跳了起來:“老兄,你只說對了一半。你毀滅自己, !”
二、現代文閱讀(27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9分)
人生的四種境界
   張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發展歷程、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為四個層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審美境界。
  最低境界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這種環境中只知道滿足個人生存所必須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稱之。當人有了自我意識以后,生活于越來越高級的境界時,此種最低境界仍潛存于人生之中。現實中,也許沒有一個成人的精神境界會低級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絲毫沒有一點高級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導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級”的人。
  第二種境界為“求知境界”。在這一境界,自我作為主體,有了進一步認知作為客體之物的規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識,掌握了規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僅從心理學和自我發展的時間進程來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從哲學和人生價值、自由之實現的角度來看,也顯然比欲求境界高一個層次。
  第三種境界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現幾乎同時發生,也許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對的意義。但從實現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角度和實現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則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發展到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責任感和義務感,這也意味著他有了自我選擇、自我決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運的主人,而不是聽憑命運擺布的小卒。但個人的道德意識也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當獨立的個體性自我尚未從所屬群體的“我們”中呈現出來時,其道德意識從“我們”出發,推及“我們”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審美境界”。這是因為此時審美意識超越了求知境界的人事關系,它把對象融入自我之中,而達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審美意識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實踐關系,這樣,審美境界既超越了認識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應該”的限制,而成為超然于現實之外的自由境界。21世紀教育網
  在現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很難想象一個人只有其中一種境界而不摻雜其他境界,只不過現實的人,往往以某一種境界占主導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們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區分出某人是低級境界、低級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級境界、高級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導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審美境界占主導地位的真正的是人、真正的藝術家……
   (節選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10.關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它由四個層次組成,從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個時期都要經歷這四個層次。
B.現實的人生中,它是一個整體,是由從低到高的四種境界錯綜復雜的交織在一起的。
C.它存在于人的自我發展歷程中,體現著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D.每個人的人生境界表現錯綜復雜,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分別主導著人生的不同階段。
  11.對于“求知境界”與“道德境界”關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達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備了知識,掌握了規律,為“道德境界”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B.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著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現得晚。
  C. “求知境界”雖也把“自我”作為主體,但這“自我”卻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D. 責任感與義務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1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這種境界是任何一個具有高級境界的人所極力排斥的。
  B.“審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棄他三種境界。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關注自我,而已經有意識的把“我們”作為自我選擇,決定時的中心了。
D.“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公滿足于個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對規律與秩序有了認知的要求。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題。(18分)
月,闕也
張曉風
?? ①“月,闕也”。這是一本兩千年前的文字學專著的解釋。闕,就是“缺”的意思。
? ②那解釋使我著迷。
?? ③曾國藩把自己的住所題作“求闕齋”,求缺?為什么?為什么不求完美?
?? ④那齋名也使我著迷。
? ⑤“闕”有什么好呢?“闕”簡直有點像古中國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漸漸愛上了“闕”的境界。
? ⑥我不再愛花好月圓了嗎?不是的,我只是開始了解花開是一種偶然,但我同時學會了愛它們月不圓花不開的“常態”。
?? ⑦在中國的傳統里,“天殘地缺”或“天聾地啞”的說法幾乎是毫無疑問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許由于長期的患難困頓,中國神話對天地的解釋常是令人驚訝的。
?? ⑧在《淮南子》里,我們發現中國的天空和中國的大地都是曾經受傷的。女媧以其柔和的慈手補綴撫平了一切殘破。當時,天穿了,女媧煉五色石補了天。地搖了,女媧折斷了神鰲的腳爪墊穩了四極(多像老祖母疊起報紙墊桌子腿)。她又像一個能干的主婦,掃了一堆蘆灰,止住了洪水。21世紀教育網
? ⑨中國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殘缺。
⑩我非常喜歡中國西南部有一少數民族的神話。他們說,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當時男神負責造天,女神負責造地。等他們各自分頭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時候,可怕的事發生了;女神太勤快,她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沒辦法合得起來了。但是,他們終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們把地折疊了起來,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結合起來了。
?? ⑾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嶺給他們靈感,使他們想起這則神話呢?
? ⑿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皺折,皺折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圓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當我們心平氣和地承認這一切缺陷的時候,我們忽然發覺沒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 ⒀在另一則漢民族的神話里,說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時撞歪了——從此“地陷東南”,長江黃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東流去,流出幾千里的驚心動魄的風景。而天空也在當時被一起撞歪了,不過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據說日月星辰因此嘩啦一聲大部分都倒到那個方向去了。如果某個夏夜我們抬頭而看,忽然發現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讓我們相信,屬于中國的天空是“天傾西北”的吧!
? ?⒁五千年來,漢民族便在這歪倒傾斜的天地之間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們相信殘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麗的。
? ⒂而月亮,到底曾經真正圓過嗎?人生世上其實也沒有看過真正圓的東西,一張蔥油餅不夠圓,一塊鎳幣也不夠圓,即使是圓規畫的圓,如果用高度顯微鏡來看也不可能圓得很完美。
? ⒃真正的圓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現實的世界里,我們只能做圓的“復制品”。就現實的操作而言,一截圓規上的鉛筆心在畫圓的起點和終點時,已經粗細不一樣了。
?? ⒄所有的天體遠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絕對的圓,地球是約略近于橢圓形。
?? ⒅就算我們承認月亮約略的圓光也算圓,它也是“方其圓時,即其缺時”。有如十二點正的鐘聲,當你聽到鐘聲時,已經不是十二點了。
⒆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賞花?在初生的綠芽嫩嫩怯怯的探頭出土時,花已暗藏在那里。當柔軟的枝條試探地在大氣中舒手舒腳時,花隱在那里。當蓓蕾悄然結胎時,花在那里。當花瓣怒張時,花在那里。當香銷紅黯委地成泥的時候,花仍在那里。當一場雨后只見滿叢綠肥的時候,花還在那里。當果實成熟時,花恒在那里,甚至當果核深埋地下時,花依然在那里。
?? ⒇或見或不見,花總在那里。或盈或缺,月總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賞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滿?哪一剎不該頂禮膜拜感激歡欣呢?
因為我們愛過圓月,讓我們也愛缺月吧——它們原是同一個月亮啊!
??? (選自《張曉風散文》)
13.文章開頭兩次提到“使我著迷”,這樣寫有什么作用?(3分)

14.簡析文中引用多個古代神話傳說的好處。(4分)

15.第⑤自然段中說:“我漸漸愛上了‘闕’的境界。”請結合文意,分條概括“闕”的境界的內涵。(4分)

16.文章⒅⒆兩段語言富有特色,試作簡要賞析(4分)。

17.文章結尾說:“因為我們愛過圓月,讓我們也愛缺月吧——它們原是同一個月亮啊!”請簡要說說這些話中所要表達的觀點和情感。(3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3題。(21分)
宗澤字汝霖,婺州義烏人。澤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佑六年進士第,廷對極陳時弊,考宦惡直,置末甲。
調大名館陶尉。呂惠卿師鄜延,檄澤與邑令視河埽①,檄至,澤適喪長子,奉檄遽行,惠卿聞之,曰:“可謂國而忘家者.”適朝廷大開御河,時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澤曰浚河細事,乃上書其帥曰:“時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擾而辦。”率用其言上聞,從之。惠卿辟為屬,辭。靖康元年,中丞陳過庭等列薦,充和議使,澤曰:“是行不生還矣。”或問之,澤曰:“敵能悔過退師固善,否則安能屈節北庭以辱君命乎。”議者謂澤剛方不屈,恐害和議。上不遣,命知磁州。
時太原失守,官之兩河者率托故不行。澤曰:“食祿而避難,不可也。”即日單騎就道,從贏卒十余人。澤至,繕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義勇,始為固守不移之計。上嘉之,除河北義兵都總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慶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澤兵躡其后。遣數千騎直扣磁州城,澤擐甲登城,令壯士以神臂弓射走之,開門縱擊斬首數百級。所獲羊馬金帛,悉以賞軍士。
二年正月,澤至開德。以孤軍進,都統陳淬言敵方熾,未可輕舉。澤怒,欲斬之,諸將乞貸淬,使得效死。澤命淬進兵,遇金人,敗之。
澤兵進至衛南,度將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驅云前有敵營,澤揮眾直前與戰,敗之。轉戰而東,敵益生兵②至,王孝忠戰死,前后皆敵壘。 澤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無不一當百斬首數千級金人大敗退卻數十余里。澤計敵眾十余倍于我,今一戰而卻,勢必復來,使悉其鐵騎夜襲吾軍,則危矣。乃暮徙其軍。金人夜至,得空營,大驚,自是憚澤,不敢復出兵。澤出其不意,遣兵過大河襲擊,敗之。
選自《宋史·列傳一百十九》
注釋:①河埽:埽,音sào,舊時治河,把樹枝、秫秸、石頭等捆扎成圓柱形用以堵口或護岸的東西。河埽,泛指黃河堤岸上的防護設施。②生兵:生力軍,新投入戰斗的精銳部隊。
1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21世紀教育網
A.恐澤兵躡其后 放輕腳步 B.諸將乞貸淬 推卸(責任)
C.從贏卒十余人 使……跟從 D.惠卿辟為屬 通“避”
1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惠卿聞之 B. 徒苦民而功未易集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C. 乃暮徙其軍 D 役夫僵仆于道
至于鞭箠之間,乃欲引節 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20.下列各句組,全都表現宗澤“英勇抗金”的一組是( )
①適喪長子,奉檄遽行 ②擐甲登城,令壯士以神臂弓射走之
③出其不意,遣兵過大河襲擊 ④遣數千騎直扣磁州城
⑤剛方不屈,恐害和議 ⑥揮眾直前與戰
A.①④⑤ B.②③⑥ C. ②③④ D.①⑤⑥
2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靖康元年,宗澤被推薦擔任和議使。他抱定不生還的信念決心不向金人屈節。參與商議的大臣們怕他妨害和議之事,最后,皇上沒派他前往。
B.太原失守,宗澤認為不能食國家俸祿卻躲避國難,毅然前往積極備戰,戰時披甲登城樓親自指揮作戰,獲得了勝利。
C.宗澤審時度勢,以寡兵孤將深入敵人軍營,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卒以一當百,奮勇殺敵大敗金兵。
D.隆冬時節,朝廷大開御河。不久,宗澤長子病喪,但他不顧喪子家事,奉檄即行。看到役夫因天寒僵于道,他上書其帥,要求工程推至初春進行。
22. 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澤 下 令 曰 今 日 進 退 等 死 不 可 不 從 死 中 求 生 士 卒 知 必 死 無 不 一 當 百 斬 首 數 千 級 金 人 大 敗 退 卻 數 十 余 里
2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①官之兩河者率托故不行。(3分)
譯文:
②敵能悔過退師固善,否則安能屈節北庭以辱君命乎。(3分)
譯文:
(二)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完成24-25題。(6分)
[正官]叨叨令
無名氏
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云滿地無尋處。
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
[注]①儂:我 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
24.本曲前四句運用豐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中______意象體現出溫潤柔美的特征,而______意象則給人以飄逸渺遠的感受。(2分)
25.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4分)

(三)古詩文默寫(8分)21世紀教育網
2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選擇其中的8句填寫,每句一分,共8分)
(1) ,死當結草。(李密《陳情表》)
(2)桂影斑駁,風移影動, 。(歸有光《項脊軒志》)
(3) ,總是離人淚。(王實甫《長亭送別》)
(4)《詩》三百篇, 。(司馬遷《報任安書》)
(5)安能以身之察察, ?(屈原《漁父》)
(6) ,而后乃今將圖南。(莊子《逍遙游》)
(7) ,齊彭殤為妄作。(王羲之《蘭亭集序》)
(8) ,常在于險遠。(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9) ,知來者之可追。(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10)夫天地者,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四、作文(6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新民晚報》10月19日刊登吳強的文章說,青島市民張先生與弟弟妹妹去爺爺家吃晚飯 ,老人多次想和孫子孫女說話,但孩子們不是拿手機玩游戲就是刷微博。老人受冷落,說了一句“你們就和手機過吧”,一怒之下摔盤子離席。這一事件引發廣大網民的熱議。
  網友甲:孩子們情有可原。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手機控呀!以前的手機是用來通話的,現在的手機是用來享受的,有時甚至還能救命呢,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
網友乙: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老人家的一罵、一摔,不過是對內心寂寥的一種激烈控訴和不滿宣泄罷了。
網友丙:感慨啊,手機為人們溝通交流而生,但如今人們為了手機卻放棄身邊需要溝通交流的感情……
  網友丁:這種被手機掌控了的生活是頹廢的。聚會的時候,放下手機,是對生活最好的尊重!
……21世紀教育網
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任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確立意,自定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二上語文期中考試答案
1. D A占zhàn B憚dàn C皰 pào
2. A B泄憤 C和藹 D駕著
3. D A表示“一定要有”的知識,所以要用“必需”;B“二一添作五”是雙方平分的意思;C“量入為出”指根據收入的多少來確定支出的限度,這里應用“量力而行”;D“東山再起”指失勢之后重新恢復地位,也可以指失敗后重新興起。
4. C A缺乏賓語“明證”;B。“由于”去掉。 D搭配不當。
5. C第三個比喻句與原文靜謐、寧靜的氛圍不符。
6. B《項脊軒志》的抒情方式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含蓄內斂的。
7. ④①⑤⑥③②(①④⑤都以世界為話題,②③⑥都以文學為話題。)
8. 孩子的問題與以前不同促成《十萬個為什么》再版。(或,因孩子的問題與以前不同,《十萬個為什么》將再版。)
9. 我也同樣照亮別人,毀滅自己,卻為何無人贊美(2分)
卻播下了罪惡的種子,同時還污染了清潔的空氣(2分)意思接近即可。
10.C(A項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發展歷程、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劃分的,不是以年齡段劃分的;B、“由低到高”錯。D、 “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階段”沒有必然聯系。)
11. A(“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現幾乎是同時發生”,因此“求知境界”為“道德境界”的產生創造了條件是錯誤的,文中也沒有相應的說法。)21世紀教育網
12. D(A“這種境界是任何一個具有高級境界的人所極力排斥的”錯。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關注自我”錯。B“到了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棄其他三種境界”錯。)
13.(1)作者這樣寫設置了懸念,耐人尋味,引人思考。(1分)21世紀教育網
(2)開門見山地寫出了自己對“缺”的著迷,為下文抒發對缺月的喜愛作了鋪墊,奠定了感情基調。(2分)21世紀教育網
14(1)通過這些神話傳說,闡明了“天地也有其殘缺”的道理。
(2)利用這些神話傳說豐富了文章內容,營造了古樸、悠遠的意境。(或“增強了文章的神秘感,引起讀者的興趣。)(每點2分,共4分)
15.(1) “闕(缺)”往往是事物的常態;(2)殘缺(缺憾)往往蘊含美麗。
(3)現實世界中沒有真正的圓。(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
16.(1)語言與古樸、平實之中見哲理。(如“有如十二點整的鐘聲,當你聽到鐘聲時,已經不是十二點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蘊含在平實的語言中)
(2)運用擬人和排比的手法,語言生動,增強了文章的音樂美和詩意美,形象地表達了“無處不美好”的道理。(每點2分,共4分)
17.世間事物乃至人生的圓滿和完美總是相對的,而且常和缺憾與不如意相生相伴。(意思對即可,2分)因而對他人(物)要多一份理解,對己(得失)則多一分達觀(豁達)。(意思對即可,1分)
18.C(A跟蹤、 B寬恕、 D征召)
19.B 20.B21世紀教育網
21.D(“朝廷琉浚御河”應在“宗澤不顧長子剛喪,奉檄即行”之后)
22.(1)澤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無不一當百/斬首數千級/金人大敗/退卻數十余里
23.翻譯:
①在兩河地區任職的官員全都借故推委不肯前往(。官之兩河者”:定語后置句1分.率:全部、都1分,句意1分)
②他說: "金人能悔過撤軍當然好,如果不這樣,那么,我怎么能夠在敵營屈節而有辱君命呢!(“否則” 、“安----乎”各1分,通順1分)
參考譯文:
宗澤,字汝霖,婺州義鳥人,宗澤從小就豪爽有大志,無佑六年考中進士,在朝廷應對時極力指陳時弊,考官討厭他的耿直,把他放在第三甲錄取.
宗澤調任大名府館陶縣尉.呂惠卿統管鄜延,下公文要宗澤與縣令巡視黃河堤防.公文到達時,正碰上宗澤長子喪亡,但宗澤還是拿上公文立即動身.呂惠卿得知此事,說:“他可說是個為國而忘家的人.”不久,朝廷正在大規模疏浚御河,當時正是隆冬時節,不少服役的人凍僵了倒在路旁,可宮廷派出的使者仍然緊急催督.宋澤認為疏浚御河是個小事,于是向上級統帥呈遞文書說:“現時正值嚴寒,這樣做只會讓百姓受苦卻不容易見到功效,還是稍微等待一段時間,到了開春,就可以不受嚴寒干擾而繼續施工了,”上級統帥把他的意見稟奏皇上,最終被采納.呂惠卿征召他為屬官,他推辭了。
靖康元年,中丞陳過庭等聯名舉薦,擔任和議使,宗澤說:“這次出行不能活著回來了.”有人問他為什么,他說: "金人能悔過撤軍當然好,不然的話,我怎么能夠在敵營屈節而有辱君命呢!”參與商議的大臣們認為宗澤剛正不屈,擔心會妨害和議之事,因此皇上沒有派他出使.而任命他為磁州知州。
當時太原失守,在兩河地區任職的官員全都借故推委不肯前往.宗澤說:“食國家俸祿卻躲避困難,這不行啊.”當天就獨自騎馬赴任,只帶了十多個瘦弱的士兵.到達選后,修繕城墻.疏浚城河,整治兵城,招募義勇,開始作固守不動的打算.皇上嘉獎他,任命他為河北義兵都總管.金兵攻破真定,率軍南取慶源,從李固渡渡黃河,由于擔心宗澤帶兵從后面追蹤,就調遣幾千騎兵直奔磁州城,索澤披甲登上城樓,命令將士用神臂弓射箭,使金兵逃跑,又打開城門:追擊敵軍,殺敵數百人.所繳獲的羊馬金帛,全部犒賞士兵.21世紀教育網
靖康二年正月,索澤到達開德.他準備憑借孤軍進兵救援京城,都統陳淬說敵軍氣勢正盛,不可輕舉妄動.宗澤大怒,準備殺了他,諸將請求寬恕陳淬,讓他能在陣前以死效命.索澤命令陳淬進軍,遇到金兵,陳淬戰勝了敵人.21世紀教育網
宗澤領兵到達衛南,考慮到將孤兵寡,不深入敵營不能成功.先頭部隊回報說前面有敵人軍營,宗澤就率軍向前直奔敵營,與敵戰斗,打敗了敵人.宗澤領兵轉戰東進.可是敵人增援的生力軍到了,王孝忠戰死,前后都是敵人的營盤,索澤下令說:“今天進與退同樣都是死,我們不能不從死中求生.”士兵知道總是一死,無不以一當百,殺敵幾千人.金兵大敗,潰退幾十里.宗澤考慮到敵軍十多倍于已,現在這一戰出其不意,敵軍勢必再來,假使他們出動全部騎兵在夜聞偷襲我軍,就危險了,于是就連夜轉移了自己的軍隊.金兵當晚到達,只得到一座空營.非常驚恐,從此害怕宗澤,不敢再出兵.宗澤出其不意,又派兵過黃河襲擊敵軍,打敗了他們.
24.流水 白云(各1分)21世紀教育網
25.①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表現其對所處環境的喜愛、自豪之情;②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各2分)
26、27.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沅| 永平县| 蒲城县| 剑阁县| 临邑县| 连平县| 镇坪县| 永德县| 佛冈县| 屯留县| 潼关县| 乐平市| 东台市| 天水市| 巴彦淖尔市| 寿光市| 洛浦县| 通化县| 五河县| 阳江市| 高唐县| 崇阳县| 新建县| 东兰县| 施甸县| 资中县| 浦城县| 承德县| 宽甸| 古丈县| 休宁县| 于田县| 洞头县| 甘肃省| 乐清市| 金阳县| 榆林市| 达孜县| 筠连县| 博白县|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