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富陽場口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8科8份,答案不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富陽場口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8科8份,答案不全)

資源簡介

場口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K 39 Ba 137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50分。)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錢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屬鈉為原料,在700℃時制造出納米級金剛石粉末。該成果發表在世界權威的《科學》雜志上,立刻被科學家們高度評價為“稻草變黃金”。同學們對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錯誤的是
A. 這個反應是置換反應 B. 制造過程中元素種類沒有改變
C. CCl4是一種化合物 D.金剛石屬于金屬單質
2、按物質的組成進行分類,H2SO4應屬于
①酸 ②含氧酸 ③氧化物 ④二元酸 ⑤化合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3、下列物質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的是
A.H2SO4===H++SO B.NaHSO4 === Na++HSO4—
C.NaCl===Na++Cl- D.Al2(SO4)3===Al+3SO
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CO2是酸性氧化物 B.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C.單質只能用置換反應制取 D.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屬氧化物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一定溫度、壓強下,氣體體積由其分子的大小決定
B.一定溫度、壓強下,氣體體積由其物質的量的多少決定
C.氣體摩爾體積是指1 mol任何氣體所占的體積為22.4 L
D.不同的氣體,若體積不等,則它們所含的分子數一定不等
6、現有三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鈉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鈉和單質溴的水溶液,分離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確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餾、萃取 B.萃取、蒸發、分液
C.分液、萃取、蒸餾 D.蒸餾、萃取、分液
7、將氯化氫氣體和氯氣分別通入下列物質中,會出現相同現象的是( )
A.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 B.用細潤的有色布條
C.將氣體通入硝酸銀溶液 D.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
8、X、Y、Z、W各代表一種物質,若X+Y===Z+W,則X和Y之間不可能是
A.鹽和鹽的反應 B.堿性氧化物和水的反應
C.酸與堿的反應 D.酸性氧化物和堿的反應
9、膠體區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 )
A.膠體不能通過濾紙 B.光束通過膠體時有丁達爾效應
C.膠體粒子直徑在1-100nm之間 D.膠體外觀不均勻
10、能把Na2SO4、NH4NO3、KNO3、(NH4)2SO4四瓶無色溶液加以區別的一種試劑是(必要時可以加熱)
A.BaCl2      B.NaOH C.Ba(OH)2 D.AgNO3
11、將潮濕的Cl2通過甲裝置后,再通過放有干燥紅色布條的乙裝置,紅色布條不褪色。則甲裝置中所盛試劑可能是( )
①濃硫酸 ②NaOH溶液 ③KI溶液 ④飽和食鹽水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下列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濃度最大的是
A.200 mL 2 mol/L MgCl2溶液 B.1000 mL 2.5 mol/L NaCl溶液
C.250 mL 1 mol/L AlCl3溶液 D.300 mL 5 mol/L KClO3溶液
13、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同溫同壓時,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單質所含的原子數目相同
B.2 g氫氣所含原子數目為NA
C.在常溫常壓下,11.2 L氦氣所含的原子數為NA
D.17 g氨氣所含分子數目為NA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新制氯水是混合物,久置氯水是純凈物
B.新制氯水比久置氯水的酸性強
C.次氯酸鈣比次氯酸不穩定
D.過量新制氯水滴入到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15.水做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是   (   )
A.氯氣和水的反應:Cl2+2H2OHCl+HClO
B.氟氣和水的反應:2F2+2H2O= 4HF+ O2
C.氧化鈣和水的反應:CaO + H2O= Ca(OH)2   
D.電解食鹽水:2NaCl+2H2O2NaOH+H2↑+Cl2↑
16、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1體積X2氣體與3體積Y2氣體化合生成2體積氣體化合物Z,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A.XY B. XY3 C.X3Y D.X2Y3
17.下列變化中需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是( )
A.H2SO4→BaSO4 B.Fe3+→Fe2+
C.CuO→Cu D.Cl—→Cl2
18、2001年11月,美軍向躲藏在山洞中的阿富汗恐怖分子使用了一種名為BLU-82的燃料炸彈,這種炸彈爆炸能耗盡山洞中的氧氣,使洞中的生物窒息死亡。該炸彈的主裝藥是環氧乙烷(化學式為C2H4O)。關于環氧乙烷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它是氧化物 B.它是含有3種元素的混合物
C.它的摩爾質量是44g D.1 mol環氧乙烷含有2NA個碳原子
19、等物質的量的21D2(21D為重氫)和4He具有的中子數相比較,前者和后者的關系是 (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確定
20、在漂白粉漂白時,不能使漂白粉更好發揮漂白作用的物質是( )
A.食鹽 B.CO2和水蒸氣 C.鹽酸 D.食醋(含醋酸)
21、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類型反應的關系如圖所示,
下列化學反應屬于區域3的是
A. Cl2+2KBr Br2+2KCl
B.2NaHCO3 Na2CO3+H2O+CO2↑
C.4Fe(OH)2+O2+2H2O 4Fe(OH)3
D.CH4+2O2 CO2+2H2O
22、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種溶液,當溶液的體積比為3:2:1時,三種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1:1:1 B.1:2:3 C.3:4:3 D. 3:2:1
23、由草木灰提取鉀鹽并檢驗鉀元素存在的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24.1mol氧氣在放電條件下,有30%轉化為臭氧(O3),則放電后所得混合氣體對氫氣的相對密度是( ?。?br/>A.16 B.17.8 C.18.4 D.35.6
25.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還原成CO2+,且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減弱。下列反應在水溶液中不可能發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2FeCl2===2 FeCl3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Cl3+2KI=2FeCl2+2KCl+I2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3小題,24分)
26、有以下幾種物質:①干燥的食鹽晶體、②液態氯化氫、③蔗糖、④稀硝酸、⑤熔融KCl、⑥KNO3溶液、⑦SO2 、⑧鐵
(1)以上物質中能導電的是:
(2)以上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
(3)以上物質中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27、2 mol O3和3 mol O2的質量之比為____ ____;含有的原子數之比為________;在相同條件下的體積之比為________;含有的質子數之比為 。
28、由幾種離子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離子中的若干種:K+、Cl-、NH、Mg2+、CO、Ba2+、SO.將該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現取3份100 mL該溶液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
序號
實驗內容
實驗結果
1
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
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熱
收集到氣體1.12 L(已折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無沉淀生成
3
加足量BaCl2溶液時,對所得沉淀進行洗滌、干燥、稱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鹽酸,然后干燥、稱量
第一次稱量讀數為6.27 g,第二次稱量讀數為2.33 g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實驗1對Cl-是否存在的判斷是____________(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確定”)。
(2)試確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陰離子及其物質的量濃度(可不填滿):
陰離子符號
物質的量濃度(mol/L)
(3)試確定K+是否存在_ _,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20 分)
29、如圖為實驗室制取蒸餾水的裝置示意圖,根據圖示 回答下列問題。(1)B儀器的名稱是 。
(2)改正裝置中兩處明顯的錯誤①
② 。
(3)實驗時A中除加入適量自來水外,還需加入少量沸石,其作用是 。
30、某同學幫助水質檢測站配制480 mL 0.1 mol·L-1 Na2CO3 溶液以備使用。
(1)該同學應選擇________ mL的容量瓶。
(2)其操作步驟如右圖所示,則如圖操作應在下圖中的______(填選項字母)之間。
A.②與③    B.①與②    C.④與⑤
(3)該同學應稱取Na2CO3·10H2O固體____ ____g。
(4)下列操作對所配溶液的濃度大小有何影響?(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①轉移完溶液后未洗滌玻璃棒和燒杯,濃度會________;
② 容量瓶中原來有少量蒸餾水,濃度會________ 。
(5)如果在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應該如何處理___ _____。
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小題,6分)
31.(6分)病人輸液用的葡萄糖注射液是葡萄糖(化學式為C6H12O6)的水溶液,其標簽上的部分內容如下圖所示。利用標簽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該注射液中葡萄糖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
(2)該注射液中葡萄糖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保留兩位小數,下題相同)
(3)檢測人的血液中葡萄糖(簡稱血糖,相對分子質量為180)的含量,參考指標常以兩種計量單位表示,即“mmol/L”和“mg/dL”(1L=10dL;1mol=1000 mmol)。以“mmol/L”表示時,人的血糖正常值在3.61~6.11 mmol/L之間。如果以“mg/dL”表示,血糖正常值范圍是__________。
場口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周初先后分封了71個諸侯國,其中姬姓立國者53人。這說明分封制的突出特點是
A.等級 B.血緣 C.嫡長子繼承 D.世襲
2.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是“家”和“國”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演變過程中,對這種家國一體的政治造成沖擊的有①宗法制 ②分封制 ③郡縣制 ④科舉制
A.①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3. 西漢前期相權之重,是后代少見的,所謂“道德出于君,制令傳于相”。漢武帝在制度上克服這一問題的措施是
A.設“中朝” B.置樞密院 C.置刺史 D.設內閣
4. 某中學開展“古代中國政治”為題的研究性學習,擬定了下列論文題目,其中有明顯錯誤的是
A.《淺談秦始皇與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B.《試論內外朝格局的形成與皇權的加強》
C.《三省六部制與中央集權制度的完善》
D.《簡析清代皇權與相權的關系》
5.按唐制,中男(男丁16歲以上至21歲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歲以上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議,得到太宗許可。但是,魏征不肯簽署文件,并指出這是竭澤而漁的做法。最終此提議沒有通過。據此,你認為魏征供職于( ?。?
A.尚書省 B.中書省 C.兵部 D.門下省
6.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關稅主權遭到破壞,主要表現在:
A.中國不能單獨決定關稅稅率 B.英國決定中國的關稅稅率
C.中國海關須由外國人管理 D.中國關稅必須保持低稅率
7.某同學創作了一部話劇,其中有這樣的情節:《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中國后,國人在某一茶館中議論紛紛。下面是該同學設計的四句臺詞,其中存在史實性錯誤的一句是
A.日本人比英國人的胃口大,這條約比《南京條約》厲害多了
B.日本人要在中國開工廠,我們這些小工廠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C.這么多賠款,砸鍋賣鐵也不夠給的
D.聽說小青年們有的去“東交民巷”使館界去抗議了
8. 中共將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府的暴動政變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痹撔缘陌l表
A.說明中共放棄了武裝的領導權
B.表明中共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C.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D.促成了國民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
9. 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北容^兩次中日戰爭中國一勝一敗的結局,抗日戰爭對中國歷史進程最重要的補償是
A.刺激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B.加速了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
C.壯大了人民的力量
D.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10.中國歷史上曾用過皇帝年號紀年、黃帝紀年、公元紀年、中華民國紀年等。如按中華民國紀年算,公元1949年應是
A.民國28年 B.民國37年 C.民國38年 D.民國39年
11.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漢投資了200多億元人民幣籌備相關慶典。辛亥革命100周年得到高度重視,是因為辛亥革命
A.在世界上最早實踐三權分立學說
B.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D.開啟了中國民主共和的新紀元
12.愛因斯坦在20世紀20年代初途經上海,后在日記中寫道:“在上海,歐洲人是一個統治階級,而中國人則是他們的奴仆,這種差別使得近年來的革命事件特別可以理解了。”材料中的“革命事件”是指
A.義和團運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新文化運動
13.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無產階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還是應該聯絡民主黨派共同對付封建軍閥,以達到軍閥覆滅,建設民主政治的目標”,能說明這則材料的歷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 B.國民革命 C.五四運動 D.抗日戰爭
14.天安門是歷史的見證。天安門直接見證了①古代帝王的權威 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③國民政府的覆滅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好花終須綠葉扶”、“一支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這些說法最能說明新中國實現哪一項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基層民主選舉制度
16.美國學者約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國大趨勢》一書中反復強調,民主的含義就是“人民說了算”、“人民是統治者”、“民主意味著人民統治國家”。下列選項中最能反映這一觀點的是
A.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依法治國的方略
17.浙江某少數民族自治縣進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用對手機用戶發送短信的形式進行了宣傳。下列語句不可能出現在手機信息中的是
A.共同團結奮斗????????????????????? B.共同繁榮發展
C.民族平等????????????????????????? D.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18.曾經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錯誤批判和打擊的原北京市市長彭真同志,1979年出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主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主持七部法律的起草工作。上述材料表明,十年“文革”給黨和人民的深刻教訓是
A.必須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B.必須打破個人崇拜
C.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必須正確判斷社會主要矛盾
19.有學者認為,當代中國已“不再是單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是包括了資本主義制度在內的混合型國家”。該學者提出這一觀點的主要依據最可能是
A.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成立 B.經濟特區的設立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 D.外國資本的大量進入
20. 時代的變遷常常帶來地名的變遷。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的路名變遷也反映了時代的烙印,下列人民大街曾用的路名中最能體現20世紀50年代歷史特色的是
A.大同大街 B.中山大街 C.中正大街 D.斯大林大街
21.周恩來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胡錦濤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豐富多彩的外交實踐、獨具一格的外交藝術和外交風格,在國際社會上為黨和國家贏得了很高的聲譽?!毕铝心茏糇C胡錦濤高度評價的史實是
①中美關系正?;? ②1953年首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③1955年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④1985年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22.新中國的外交走過了從“雙邊外交”到“多邊外交”的歷程。下列各項是關于現代中國“多邊外交”的表述,其中不正確的是
A.中國“多邊外交”的基本特征是以聯合國為中心 B.中國“多邊外交”起點是1971年10月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C.中國“多邊外交”的目標是建立新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
D.中國“多邊外交”的基礎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聯合國憲章以及其他國際法準則
23.某同學為研究新中國的外交成就確定了主題并收集了相關材料。下列材料與主題對應正確的是
A.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收集萬隆會議有關材料
B.中日建立外交關系——收集《中日聯合聲明》有關材料
C.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收集2000年江澤民出席紐約千年首腦會議有關材料
D.中美建立外交關系——收集《中美聯合公報》文字稿
2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新中國外交歷程紀念光盤,共12集,每一集的標題反映了某一時期的外交特點。其中能夠反映新中國20世紀70年代外交特點的標題是(  )
A.“另起爐灶”、“分道揚鑣”、“播種友誼”
B.“斗智斗勇”、“再次較量”、“峰回路轉”
C.“另起爐灶”、“跨洋握手”、“揚眉吐氣”
D.“揚眉吐氣”、“跨洋握手”、“冰釋雪融”
25.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實現重大突破,為國家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下列重大外交活動發生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
①重返聯合國?②尼克松總統訪華?③中美“乒乓外交”?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⑤中日雙方簽署《中日聯合聲明》
A.①③②④⑤???????? ? B.③①②⑤④ ????
C.①②③④⑤??? ? D.③②①④⑤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26題15分,27題14分,28題10分,29題11分,共50分。)
26.(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太宗)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全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劃,于事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日之慮也。且日斷十事,五條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
----《貞觀政要·論政體》(1)從材料一看,唐太宗是如何看待設置丞相一事的?在丞相制度上,唐朝有何創新之舉?這一制度有何作用?(5分)   
材料二 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過低估計的,這并不足怪,因為他們沒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2)材料二認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過低估計的,這并不足怪”。根據所學知識回答造成這種認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的理解。(4分)
材料三 中國總理溫家寶2007年在全國人大記者會上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權、平等、博愛,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而是整個人類在漫長歷史過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觀。這既代表了近年來中國人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嶄新視野,也是探索科學和民主“百年長途”的終極答案。
(3)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新中國建立初期是如何建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取得了哪些成就?(6分)
27.(14分)閱讀材料,完成以下問題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連戰先生從臺北出發,先后到達祖國大陸的南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雙手終于握到了一起,并發表了“三項體認”和“五個促進”的新聞公報。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剛下飛機的連戰說:“對中國國民黨來講,南京是一個具有歷史連接、感情連接的地方……是‘國父’以及創黨總理中山先生的陵寢所在地……”
(1)①請寫出中山先生在南京所創建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名稱。(1分)
②為了鞏固共和制度,中山先生頒布了《臨時約法》。分別指出《臨時約法》中關于政治體制構建的原則和《臨時約法》的重要歷史意義。(4分)
材料二:黨史研究專家李新在《國共關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當代中國的政治舞臺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是舉足輕重的兩個政黨。從本世紀20年代以來,國共兩黨經歷了兩次合作……國共兩黨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左右了中國歷史的進程,影響到中華民族的昌盛……
(2)上個世紀的二十年代,國共兩黨實現了首次合作,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國共兩黨首次合作實現的標志是什么?(2分)簡述這場革命運動的重要意義。(4分)
(3)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為實現全民族抗戰,國共再次攜手合作。扼要指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的經過。(3分)
28.(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人找到馬克思主義,是經過俄國人介紹的。……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毛澤東選集》
材料一中“俄國人的路”指的是哪種道路?(1分)之后毛澤東開創的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1分)其標志是什么?(1分)
材料二
(2)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將材料二中的圖片排序。(2分)請任選其中之一做一個簡單的評價。(2分)
材料三 “1978年的嘗試創造了完全不同的歷史,中國的轉變使世界重心東移,權力不再只掌握在歐美手中……美國人看到了中國融入西方的‘希望’,然而與此同時,一個日趨強盛的中國又令美國政府深感不安?!? ——[英]馬丁·雅克《衛報》
(3)材料三中中國在“1978年的嘗試”指什么?(1分) 有人說“此次嘗試完成了一次工作重心的轉移”,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2分)
29. (11分)閱讀材料,完成以下問題。
握手,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握手已成為現代社交場合中,互相見面和離別以及相互介紹時表示熱情、禮貌、致意的常見理解。在世界舞臺上“巨人”的握手,有時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震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1)右圖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與斯大林握手。
反映了新中國怎樣的外交基本方針?(1分)這一外交方針制訂的依據是什么?(2分)
(2)1950年中蘇雙方在莫斯科簽定了什么條約?(2分)
材料二:右圖被譽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3)中美關系走向正?;臉酥臼鞘裁矗浚?分)
對中國的外交有何影響(2分)
材料三:右圖反映了2000年9月,聯合國
5個常任理事國的首腦舉行首次會晤的情景,表
達了加強國際合作的愿望和決心。
(4)右圖反映了新時期中國在外交事務方面取得怎樣的成就?(2分)

高一歷史期中考試參考答案
26.(1)唐太宗認為置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決策失誤而亡國。(2分)實行三省六部制。(1分)作用:一是將相權一分為三,加強皇權;二是分工明確,提高行政效率。(2分)
(2)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社會性質沒有變化,因此許多青年低估了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制定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民主憲法,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一座豐碑。(2分)
(3)頒布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確立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分)
1980年鄧小平發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體現了黨對建設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初步構想。1982年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為中國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1999年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正式吧依法治國方略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下來。(4分)
27.答:(1)①中華民國(1分)
②原則:三權分立 (2分)
意義:它從法律上宣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成為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一座豐碑。(2分)
(2)標志: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2分)
意義: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4分)
(3)1935年底中共召開瓦窯堡會議,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建立(揭開國共兩黨由對峙到合作、由內戰到抗日的序幕);1937年,國民黨公布由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是建立。(3分)
28.(1)俄國道路:無產階級城市暴動奪取政權。(1分
工農武裝割據道路。(1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1分)
(2)②①④③?(2分)
①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妥善處理了黨內長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②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點燃了工農武裝割的星星之火,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范。
③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長期壓迫和剝削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為國家政治建設的開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使中國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
④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選舉產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為爭取抗戰勝利好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礎。(回答任何一幅圖片得2分,多答不加分,不得超過總分2分。)
(3)嘗試:十一屆三中全會;(1分)
做出了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2分)
場口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一、選擇題(共60分)
1.平流層熱量的主要來源是
A.吸收太陽輻射紅外線     B.臭氧的吸收作用
C.地面的反射作用    D.大氣逆輻射
2.在板塊的生長邊界往往形成
A.海溝 B.孤島 C.海嶺 D.海岸山脈
3.關于晨昏線與經線圈關系的正確敘述是
A.每天都重合  
B.只有春分和秋分這兩天兩者重合
C.晨昏線與經線圈永不重合 
D.只有冬至和夏至這兩天兩者重合
4.下列各地中,每年兩次受到太陽直射的是
A.20°N,30°E B.25°N,25°E
C.23.5°S,60°W D.40°S,120°W
5.玻璃溫室改善的自然條件是
A.光照增強,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B.熱量
C.二氧化碳增多,有利于植物呼吸 D.風速減小,防止植物倒伏
6.地球上經度相同的地方。則
A.季節相同          B.正午太陽高度相同
C.晝夜長短相同        D.地方時相同
7.在地球表面上,決定太陽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線的條件是
A.地球的自轉運動  B.地球的球體形狀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黃赤交角的大小
8.下列日期中,杭州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
A.5月1日 B.6月1日 C.1月1日 D.12月22日
9、讀圖從成因上看,山地M屬于
A. 背斜形成的褶皺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皺山
C. 斷裂上升的地壘山
D. 巖漿噴發形成的火山
10.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上圖所示相同的是
A. 阿爾卑斯山 B. 安第斯山 C. 廬山 D.喜馬拉雅山
11、下圖中,晝夜溫差最小的是
下圖中,橫坐標為地球自轉線速度,縱坐標為不同緯度四地點某日的正午太陽高度。據此完成12~13題。
12.圖中四個地點按緯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順序是
A.a—b—c—d B.a—b—d—c
C.d—c—a—b D.c—d—b—a
13.圖中四個地點按晝長時間由長到短的排列順序是
A.a—b—c—d B.a—d—c—b
C.b—a—d—c D.d—a—b—c
14、下列地貌形態是由于風力侵蝕作用導致的是
A.瀑布、峽谷 B.山麓沖積扇
C.沙丘 D.戈壁
15、下列氣候類型中,夏季炎熱干燥的是
A.溫帶季風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地中海氣候
16、每年六、七月間,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移動的規律是
A.一直向北移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C.一直向南移 D.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17、地球同步衛星與地球表面相對應的點相比
A.角速度相同,線速度大 B.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
C.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同 D.線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
18、?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天空呈藍色、云為白色的原因分別是 A.散射和反射 B.吸收和反射 C.吸收和散射 D.反射和散射
19、形成“早穿皮襖午穿紗”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白天大氣反射作用強②夜間大氣逆輻射弱③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小 ④大氣吸收太陽輻射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下列各自然現象中,主要由大氣逆輻射而產生的是 A.夏天,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會太高 B.日落后的黃昏和日出前的黎明,天空仍是明亮的 C.多云夜晚的氣溫比晴天的夜晚低 D.冬天,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現霜凍 21.右圖地球上的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早迎來新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右面是“北半球同一水平面上的近地面風
形成示意圖”,圖中表示風向的箭頭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讀下圖,a、b、c、d四處氣壓高低比較正確的是 A.a>b>c>d B.b>c>d>a C.d>a>b>c D.c>d>a>b 24. 若在東經160°、南緯28°沿東經160°向北發射導彈,射程為333千米(3個維度差),落彈點可能在 A.東半球低緯度地區 B.西半球中緯度地區
C.南半球高緯度地區 D.北半球熱帶地區
25. 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普通行星,但又是惟一一顆適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與地球上有生物存在無關的是
A.日地距離適中 B.地球的體積、質量適中
C.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D.地球上晝夜交替周期不長
26.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27、地震發生時,在水中潛水的潛水員會感覺到
A. 上、下顛簸 B 左、右搖晃
C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D 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28、下列詞語,從地質作用的觀點看,正確的是
①水滴石穿 ②滄海桑田 ③穩如泰山 ④堅如磐石 ⑤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③ D.①④⑤
29.熱島溫度為城區與郊區氣溫之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熱島強度的大小。從下圖中可得到的正確信息是,某市熱島強度
A.夏季大于冬季 B.午后大于夜晚
C.冬、夏季的差異在日出前后最小 D.冬、夏季的差異在午后最小
30.讀右圖。已知乙處的晝長為6小時,倫敦的地方時可能是
A.16:20 B.14:20
C.13:40 D.18:00
二、非選擇題(40分)
1.讀古詩并回答:(5分)
千錘萬煉出深山,烈火焚燒只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
(1)詩中所描述的巖石是 ,按成因屬于 巖。
(2)這種巖石是否具有層理結構 。
(3)這種巖石經變質作用后,形成的巖石叫 。
(4)以該巖石在我國云貴高原常形成 地貌。
2.讀下圖回答問題。(7分)
(1)這幅圖表示的是 ----月 =====日光照圖,判斷的依據是 。 (2)寫出下列各點的時間: B_______C _______ (3)這一天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是 。 (4)ABCDE中,此時晝夜長短之差最小的點是在 點。 (5)從這一天開始到12月24日,地球繞日公轉速度的變化規律是 。
3. 下圖為“半球三圈環流剖面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1)A處是 氣壓帶,B處是 風帶。
(2)C氣壓帶被大陸相反的氣壓中心切斷時,此時太平洋 氣壓強盛.
(3)D所在的風帶若在南半球吹 風,F風帶的風向是 ,G氣壓帶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南半球某地等壓線分布圖(圖6),回答下列問題:(11分)
(1)圖中A、B、C、D四地所繪箭頭能正確表示當地風向的是??????  ????   ??。 (2) ①地從氣壓狀況看是     ②地從氣流運動狀況看是    ???。
(3)圖中①②兩處相比,氣溫日較差較大的是? ??  ????  ,原因是????   
   ?。?分)?!         ?br/>(4)圖中A、B兩處相比,風力較大的是? ?????  ,原因是????      。
(5)圖中M、N兩條線附近,將可能出現鋒面的是???  ? ? ,且為?? ?  (冷或暖)鋒,③④⑤⑥四地地可能出現降水的是   。
5.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
(1)丙地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丙地的地質構造是________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
(2)甲地的地質構造是?_________________甲地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
(3)在甲乙丙三地中,可能找到天然氣的是__________可能找到地下水的是_______________
(4)某高速公路穿過丙地,計劃開鑿隧道,評價該工程的可行性。4分
答案
DCBAC DDDCC CDBDD BAABD DBCAC BAADA
2. (1)6月22日 北極圈及以內出現極晝(或答南半球的,沒有寫出“及”
字是否給分由高一老師自定)
(2)18:00 14:00
(3)自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
(4)B (5)先變慢再變快
3. (1)赤道低壓 東北信風
(2)高
(3)西北風 東南風 緯度高,氣溫低,盛行下沉氣流
4.(11分)(1) A (2) 低壓 反氣旋 
(3) ② 由于①處容易出現陰雨天氣1分,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1分,或者答 ②處于晴朗天氣,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
(4) A A處等壓線密集,風力大
(5)N 冷鋒 ④
場口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請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并把它轉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60分)
閱讀、欣賞鄭板橋的《漁家》詩?!百u得鮮魚百二錢,糴(音di,意為購買)米炊飯放歸船。拔來濕葦難燒著,曬在垂楊古岸邊?!睋嘶卮?—3題:
1. 從詩中分析:是商品或曾經作為商品的有 ( )
①鮮魚 ②米 ③垂楊 ④濕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 依據詩意,“錢”在此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價值尺度 B. 貯藏手段 C. 支付手段 D. 流通手段
3.貨幣為什么能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其本質是( )
A.商品 B.價值尺度 C.天然是貨幣 D.一般等價物
4.市場上流通的紙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這是因為( )
A.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是一定的 B.紙幣本身沒有價值
C. 紙幣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 D. 流通中紙幣多少都會引發通貨膨脹
5.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是由以下因素決定的( )
①待售商品的數量 ②商品的價格水平
③貨幣的流通速度 ④居民貨幣持有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上班一族為了節省時間開始經常光顧“淘寶網,當當網,京東網,卓越網”等購物網站,網上購物開始走進我們普通家庭。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
A.網上購物意味著電子貨幣將代替貨幣充當流通手段的職能
B.網上購物可以節省流通中需要的紙幣量和貨幣量,從而節約社會勞動
C.網上購物有利于消費者,不利于銀行業務的運作和企業的經營
D.網上購物并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2012年國慶期間,小璐和父母選擇了標價為2680元/人的海南五日游,父母在海南商場使用銀行信用卡購買了8000元的玉鐲。據此回答7-9題:
7.上述材料中“標價為2680元”( )
①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②體現了流通手段職能
③是現實的貨幣 ④體現了價值尺度職能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8.父母在商場使用的銀行信用卡( )
A.是一種特殊的價值符號 B.是一種電子貨幣,具有貨幣所有職能
C.可以在任何商場買東西 D.可以在指定的營業機構存取現金或轉賬
9.人們之所以愿意使用信用卡,是因為對其持有者來說,它具有以下特點( )
A.可以任意透支使用
B.可以到任何地點進行消費
C.不需要任何條件可以隨意申領
D.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等為一體,方便安全
10.2010年5月,100日元兌人民幣為7元出頭,2011年10月份,100日元兌人民幣超出8元,日元兌人民幣進入“8時代”。此次匯率變動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下列認識符合這次匯率變動的影響的是( )
①旅行社:赴日本旅游線路團費報價上漲
②對外勞務輸出公司:對去日本務工的人來說,就等于漲工資了
③留學生:赴日留學成本將減少
④海關:日本對我國出口將增加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1.往年過年時辣椒價格與平時差不多,可今年過年期間辣椒的價格比肉的價格還高。辣椒價格大漲與辣椒種植面積減少和勞動力成本上升有關。另外,冬季火鍋店和川菜店對辣椒的需求量增加,也是造成辣椒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造成辣椒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是( )
A.辣椒的供不應求 B.種植面積減少 C.商品本身價值的變化 D.氣候的變化
12.近年來,國內眾多旅游景點門票每逢假期競相漲價,而杭州卻以免費開放西湖周邊各公園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這說明( )
A.供求關系影響價格 B.價格會影響人們的消費選擇
C.商品的價格應該保持不變 D.商品的價格越低越好
13.下列消費品中,不具有替代關系的有( )
A.汽車與自行車 B.電視機與收音機 C.上衣與褲子 D.大米與面粉
14.下列消費品中,不具有互補關系的有( )
A.汽車與汽油 B.DVD機與光盤 C.皮鞋與布鞋 D.鋼筆與墨水
15.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 (   )
①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時間決定的
②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③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
④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6.對等價交換的正確理解是( )
A.每一次交換都是等價交換
B.大多數交換都是等價交換
C.從趨勢上看商品交換趨向于等價交換
D.交換雙方價格相等
17.李先生在商場刷卡消費透支了1000元,但逾期未及時歸還。今日李先生辦理房貸時出現了問題,銀行拒絕向他發放貸款。從中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是( )
A.保證信用,及時還貸
B.貸款消費,量入為出
C.適度消費,勤儉節約
D.拒絕透支,現金消費
18.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強調,2012年經濟工作要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而刺激居民消費必須要解決居民“有錢花”、“會花錢”和“敢花錢”。這里依次涉及到的因素是 ( )
①財政收入的增長 ②居民收入的增加 ③消費環境的改善 ④消費觀念的更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③ D.②-④-③
人民日報近日指出,面對全球性的經濟疲軟,更應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在大中型骨干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管理,提高效率,發揮“共和國長子”在國民經濟中應起到的作用。同時,要堅持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制定一批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規。回答19—22題:
19.“共和國長子”一詞形象的描述了( )
A.國有經濟是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
B.國有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C.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D.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是主導。
20. 2011年1月17日,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2010年,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303253.7億元,實現利潤19870.6億元,應交稅費25316.8億元,三大指標比“十五”末期均實現翻番,國有經濟的控制力不斷增強。下列對國有經濟控制力的理解,正確的是( )
①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②在普通競爭行業中,國有經濟可以逐步退出
③控制力表現在國有經濟越多越好
④對于那些重要行業的龍頭企業或重點企業,國有經濟不一定要持100%的股份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
21. 近年來,我國修改、廢止了大量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制定了一大批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規,這有利于( )
①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②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確保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③調動人們的創業積極性,增加就業
④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依據上題材料,之所以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是因為非公有制經濟( )
A.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
B.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C.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D.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23.我國法定的公司形式有兩種,即有限責任公司和( )。
A.國有控股公司 B.無限責任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外商獨資公司
24.某人與幾位朋友合作創辦了一家有限責任公司。下列不符合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規范的是( )
A.公司按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 B.公司資本劃分為等額股份
C.公司財務不必向全社會公開 D.股份轉讓須征得其他股東同意
25.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人們認識到,在市場競爭中只有自身實力強才能就業機會多。這啟示我們應樹立 ( )
A.自主擇業觀 B.職業平等觀 C.多種方式就業觀 D.競爭就業觀
26.勞動者享有權利,是以( )為前提的。
A.企業良好的經濟效益 B.履行勞動者義務
C.尊重勞動者主體地位 D.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27.某工廠積極改善生產條件,有效地防止了生產過程中噪聲和粉塵對工人身體的危害。這保護了勞動者( )
A.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B.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C.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D.休息和休假的權利
28.在商業銀行的眾多業務中,其主體業務和基礎業務分別是( )
A.貸款業務 結算業務 B.貸款業務 存款業務
C.結算業務 存款業務 D.存款業務 貸款業務
29.“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理念,強調要重視投資方式的( )
A.流動性 B.靈活性 C.風險性 D.穩定性
30.“它是雨天時送給你的雨傘,跌倒時送給你的拐杖,是寧可不用,不可不備的保障。”這句話所描述的投資理財方式是( )
A.儲蓄 B.股票 C.債券 D.保險
二、主觀題(31題4分,32題26分,33題10分,共計40分)
31.2012年6月18日以來,我國大蒜價格又現漲勢。截至7月4日,全國大蒜價格累計漲幅已超過7%。表中材料反映了2012年大蒜價格變動的多方面經濟關系,請概括材料體現的經濟生活道理。(8分)
材 料
經濟生活道理
示例 大蒜只是調味品,需求量可多可少,價格貴了,很多市民都選擇少量購買。
價格影響需求
材料一 民眾普遍認為大蒜能夠殺菌、提高身體免疫力,甚至能夠避免感染甲流,這對大蒜價格的上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材料二 大蒜價格上漲后,以大蒜為原料的產品價格隨之水漲船高。

材料三 看到今年大蒜價格喜人,很多蒜農已經打算明年擴大大蒜的種植面積。

32.美國時間2011年10月5日,蘋果董事會主席、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逝世,人們在追憶喬布斯的同時也在追問蘋果成功的秘訣??梢哉f,喬布斯用蘋果創造了一個神話。結合材料,聯系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喬布斯頑強地和病魔斗爭了八年,這期間,他用超人的智慧、創意和毅力改變了整個行業甚至世界,讓蘋果公司的產品風靡世界。曾經,在每年的9月,人們會翹首以盼身著黑上衣和牛仔褲的喬布斯在蘋果的新品發布會上揭開新一代蘋果系列產品的神秘面紗。曾經天價的Iphone從最初的可望而不可及,變成現在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的"街機"。
(1)“曾經天價的Iphone從最初的可望而不可及,變成現在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的‘街機”蘊含了什么《經濟生活》的道理?(6分)
材料二:蘋果在設計產品時都按照“禮品”的標準來做,一種讓所有的人都盼望著打開的感覺。從設計到制作,再到營銷,這一概念無不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蘋果的工程師和設計人員每周都要在一起開兩個不同的會議。一個是“頭腦風暴會議”,大家把各種瘋狂的想法說出,完全不受限制,不管是新產品特性還是對已有產品的改進,大家都暢所欲言。另一個會議是“生產會議”, 與頭腦風暴截然相反,這個會議要把選定的瘋狂想法盡可能細化,怎么做,為什么這么做。
(2)蘋果的上述行為對公司成功經營有哪些啟示?(6分)
材料三:蘋果iPad是繼蘋果iPhone之后一款全新的智能終端,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終端的代表者。部分消費者追求時下最新的產品,以蘋果iPad作為自己”潮人”的象征。然而部分消費者購買iPad既不是鐘情于iPad的時尚外觀也并非送禮之用。僅僅是因為許多的人在購買iPad。而“蘋果迷”們則時時關注蘋果的最新動態,一旦蘋果有任何新的產品上市,都會毫不猶疑的加入購買行列,而不考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除了追求時尚、送禮、跟風以及“蘋果迷”外,部分消費者追求蘋果iPad帶來的應用體驗,基于平板電腦產品自身的娛樂效果、便攜性、無線上網等移動應用價值而購買蘋果iPad。
(3)材料三體現了哪些消費心理?(6分)
(4)喬布斯創造的神話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生產對消費的決定作用,綜合上述三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生產決定消費有哪些具體表現?(8分)
33.材料一 A市社會勞動力在各類企業中的就業情況
國有企業
集體
民營
外資
其他
1999年
39%
33%
17%
8%
3%
2009年
21%
20%
34%
15%
10%
注:A市企業75%以上的從業人員在中小企業就業。
材料二 A市不同學歷勞動者的收入情況比較圖
???br/>本科
碩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年薪水平
2-3萬
3-4萬
5-6萬
5-6萬
(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什么?(4分)
(2)材料的情況對我國解決就業問題有什么啟示?(6分)
場口中學2012年11月期中教學質量檢測
高一政治答題卷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請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并把它轉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60分)
二、主觀題(31題4分,32題22分,33題10分,共計40分)
31.
材 料
經濟生活道理
示例 大蒜只是調味品,需求量可多可少,價格貴了,很多市民都選擇少量購買。
價格影響需求
材料一 民眾普遍認為大蒜能夠殺菌、提高身體免疫力,甚至能夠避免感染甲流,這對大蒜價格的上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消費心理影響需求、需求影響價格。
(2分)
材料二 大蒜價格上漲后,以大蒜為原料的產品價格隨之水漲船高。
②價值決定價格。(1分)
材料三 看到今年大蒜價格喜人,很多蒜農已經打算明年擴大大蒜的種植面積。
③價格變動調節生產規模。(1分)
32(1)“曾經天價的Iphone從最初的可望而不可及,變成現在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的‘街機”蘊含了什么《經濟生活》的道理?(6分)
①價格由價值決定,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商品價值量下降,原先天價iphone價格降低。(3分)
②物價的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購買力,物價下跌,人們會增加對商品的消費量,Iphone價格降低,變成了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的“街機”(3分)
(2)蘋果的上述行為對公司成功經營有哪些啟示?(6分)
①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蘋果產品從設計到制作、再到營銷,無不體現了“禮品”這一正確的理念。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蘋果的“頭腦風暴”讓大家暢所欲言,不斷創新。
③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蘋果公司的 “生產會議”盡可能細化,體現了追求產品質量,使本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滲透在經營和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中。
(3)材料三體現了哪些消費心理?(6分)
①部分消費者追求時下最新的產品,以蘋果iPad作為自己”潮人”的象征體現了攀比心理和求異心理。
②部分消費者購買iPad僅僅是因為許多的人在購買iPad,而“蘋果迷”們有任何新的產品上市都會毫不猶疑的加入購買行列,而不考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都體現了從眾心理。
③部分消費者追求蘋果iPad帶來的應用體驗,基于平板電腦產品自身的娛樂效果、便攜性、無線上網等移動應用價值而購買蘋果iPad體現了求實心理。
(4)喬布斯創造的神話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生產對消費的決定作用,綜合上述三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生產決定消費有哪些具體表現?(8分)
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消費者追求的ipad、iphone這些時新產品,都是由蘋果公司生產出來的。
場口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
考生須知:
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密封區內填寫學校、班級、姓名和考號。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只需上交答題卷。
第Ⅰ卷(滿分30分)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正確答案的代號填在題后的括號內(每小題3分,共30分).
1.已知集合A={x|x>0},B={x|-1≤x≤2} 則A∪B=
A B C D
2.下列函數中,與函數y=x相同的函數是
A y=   B y= C y= D y=
3.已知函數的定義域為
A B
C D
4.已知函數f(x)= ,則f(f())=
A 4 B  C -4 D -
5.下列函數中,既是偶函數又在(0,+∞)上單調遞增的函數是
A y=x3 B y=|x|+1 C y=-x2+1 D y=
6.設A={-1,1},B={x|ax=1},且A∪B=A,則a的值為
A 1 B —1 C 1或—1 D 1或—1或0
7.已知集合A={y|y=log2x,x>1},B={y|y=,x>1},則A∩B=
A {y|} B {y|} C {y|} D (
8、函數f(x)=ln(x+1)- 的零點所在的大致區間是
A (0,1) B (1,2) C (2,e) D (3,4)
9.函數y=loga(x-1) (010.函數f(x)=x2-4x+5在區間 [0,m]上的最大值為5,最小值為1,
則m的取值范圍是
A B [2,4] C ( D [0,2]
第Ⅱ卷(滿分70分)
二、填空題:請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每小題4分,共28分).
11.已知集合A={1,2,4},B={2,4,5},則A∪B=
12.冪函數f(x)的圖象過點(2,4),那么的值為
13.已知x[0,1],則函數y=的值域是 .
14.函數f(x)在R上為奇函數,且,則 .
15.某工廠生產某種產品固定成本為2 000萬元,并且每生產一單位產品,成本增加10萬元.又知總收入K是單位產品數x的函數,K(x)=40x-x2,則總利潤L(x)的最大值
是__________.
16.定義在R上的函數f(x)滿足f(x+y)=f(x)+f(y)(x,y∈R),f(3)=2 ,
則f(-3)等于______.
17.老師給出一個函數,請三位同學各說出了這個函數的一條性質:
①此函數為偶函數;②定義域為;③在上為增函數.老師評價說其中有一個同學的結論錯誤,另兩位同學的結論正確.請你寫出一個這樣的函數 .
三、解答題: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共42分) .
18、(本題6分)設全集U=R,集合A={x|-1求?UB ,A∩B , A∩(?UB) ,(?UA)∩(?UB) 。
19、(本題滿分6分,每小題3分)計算下列各式的值:
(1) ; (2)
20、(本題8分)已知函數f(x)=
(1)求函數f(x)的定義域; (2)求函數f(x)的零點;
21、(本題10分)二次函數-滿足,且,
(1)求f(x)的解析式;
(2)在區間上y=f(x)的圖象恒在圖象的上方,
試確定實數的范圍。
22.(本題滿分10分)
函數是定義在上的奇函數,且f(1)=.
(1)求實數a,b,并確定函數f(x)的解析式;
(2)判斷f(x)在(-1,1)上的單調性,并用定義證明你的結論.
(3)寫出f(x)的單調減區間,并判斷f(x)有無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有,
寫出最大值或最小值.(本小問不需說明理由)
場口中學2012年11月期中教學質量檢測
高一數學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30分)
二、填空題:(28分)
11. {1,2,4,5} 12. 16 13. []
14. -3 15. 2 500萬元 16. -2
17. 參考=或=.提示:=滿足①③;=滿足①②.(只需寫一個,只需滿足任意兩個條件均可)
三、解答題:(18-19每題6分,20題8分,21題10分,22題12分,共42分)
18.解 B={y|y=x+1,x∈A}={y|0∴?UB={x|x≤0或x≥5 }, 1分
A∩B={x| 0A∩(?UB)={x|-1(?UA)∩(?UB)={x|x≤-1或x≥5}. 1分
20.解:(1)要使函數有意義:則有, 2分
解之得:,
所以函數的定義域為:(-3,1). 1分
(2)函數可化為f(x)==
由,得, 2分
即,,,
的零點是. 3分
21、解:(1)設
由得c=1 1分
由得
即2ax+a+b=2x
∴a=1,b=-1 2分
。。。。。。。。。。。。。。 1分
(2)由已知,即在上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1分
∴m<(x2-3x+1)min 2分
x2-3x+1=≥-1 2分
∴m <-1。。。。。。。。。。。 1分

場口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有且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 如圖,某人站在樓房頂層從O點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為20m,然后落回到拋出點O下方25m處的B點,則小球在這一運動過程中的路程和位移分別為(規定豎直向上為正方向)( )
A. 25m 、25m B. 65m 、25m
C. 25m 、-25m D. 65m、 -25m
2.從水平勻速飛行的直升機上向外自由釋放一個物體,不計空氣阻力,在物體下落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從飛機上看,物體靜止
B.從飛機上看,物體做曲線運動
C.從地面上看,物體做曲線運動
D.從地面上看,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
3.關于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和速度的關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速度為零,加速度一定為零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變,速度的方向也一定保持不變
D.速度變化很快,加速度一定很大
4.下面關于瞬時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子彈以900m/s的速度從槍口射出,指的是瞬時速度
B.汽車在207國道上的行駛速度約為30km/h,指的是瞬時速度
C.梅城城區道路汽車的限速為4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D.比較汽車和火車從上海開往北京的行駛快慢,應比較它們的瞬時速度
5.一物體以5 m/s的速度垂直于墻壁碰撞后,又以3 m/s的速度反彈回來。若物體與墻壁作用時間為0.2S,取碰撞前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那么物體與墻壁碰撞的過程中,物體的加速度為( )
A. B. C. D.
6.短跑運動員在100 m 競賽中,測得他5s末的速度為,10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是,則運動員在這100 m中的平均速度為
A. B. C. D.
7.汽車以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勻速前進,緊急制動時以-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則在制動后4s內汽車通過的路程為
A.4m B.36 m C.6.25 m D.以上選項都不對
8.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可以測出一個人的反應時間,設直尺從開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測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離h,受測者的反應時間為t,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 B.∝h C.t∝ D.t∝h2
9.如圖所示為四個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圖像,由圖像可知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是( )
A. B. C. D.
10.在物理學的發展歷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學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來描述物體的運動,并首先采用了實驗檢驗猜想和假設的科學方法,把實驗和邏輯推理和諧地結合起來,從而有力地推進了人類科學的發展
A.亞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頓 D.愛因斯坦
11.如圖所示是某質點沿某一條直線運動的v—t圖象,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第1s末質點的速度方向發生改變
B.第2s末質點的速度方向發生改變
C.第3s內質點的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
D.前4s內的位移為4m
12.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t=0時汽車從A點由靜止開始勻加速直線運動,運動到B點開始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C點停止.測得每隔2 s的三個時刻物體的瞬時速度記錄在下表中,由此可知 (  )
t/s
0
2
4
6
v/m·s-1
0
8
12
8
A.物體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12 m/s
B.A、B間的距離大于B、C間的距離
C.t=3 s的時刻物體恰好經過B點
D.t=10 s的時刻物體恰好停在C點
二、不定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4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每小題4分,少選得2分,不選或選錯得0分,共16分)
13.2011年11月升空的好奇號是美宇航局迄今最大最先進的火星車,設計壽命兩年,以核電池為動力,于8月6日成功著陸,探索火星是否存在適宜生命的環境。關于好奇號運行和著陸,下例說法正確的是
A.研究好奇號從地球飛向火星的軌跡時可以把好奇號看作質點。
B.研究好奇號著陸時的動作可以把好奇號看作質點。
C.好奇號著陸撞擊火星地表時的速度約為0.75m/s,這是指瞬時速度。
D. 好奇號著陸撞擊火星地表時受到的力有重力、火星大氣的浮力、地表支持力和撞擊力。
14、下列各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加速度 B.位移 C.時間 D.速率
15.有下列幾種情景,請根據所學知識選擇對情景的分析和判斷正確的是( )
①點火后即將升空的火箭
②在汽車撞擊試驗中高速撞擊墻壁的轎車。
③運動的磁懸浮列車在軌道上高速行駛
④太空中的空間站在繞地球做勻速轉動
A.①中因火箭還沒運動,所以加速度一定為零
B.②中轎車撞擊墻壁時,速度變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③中高速行駛的磁懸浮列車,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D.④中空間站的速度在時刻變化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力一定產生在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
B.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時 支持力和重力的受力物體相同
C.重心是物體內重力最大的點
D. 如果考慮空氣浮力作用,重力將變小
三、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7、(1)汽車停在馬路上,地面受到向下的彈力作用,是由于 發生形變而產生的(選填“輪胎”或“地面”);(2)一根質量可以忽略不計的輕彈簧,某人用兩手握住它的兩端,分別用100 N的力向兩邊拉,彈簧伸長4 cm,則這彈簧的勁度系數k=________N/m.
18.如圖所示,在μ=0.1的水平桌面上向右運動的物體,質量為20 kg。在運動過程中,還受到一個方向向左的大小為12 N的拉力作用,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g=10 m/s2)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
19. 研究某汽車沿東西方向道路做直線運動時,
建立如圖所示的坐標系。取向東方向為正
方向,則:
(1)A、B位置的坐標值分別為:
xA= , xB= ;
(2)汽車由A運動到B時,汽車的位移為 。
20.某同學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時,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等幾條較為理想的紙帶,并在紙帶上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即相鄰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將每條紙帶上的計數點都記為0、1、2、3、4、5……,如圖所示甲、乙、丙三段紙帶,分別是從三條不同紙帶上撕下的.
(1)關于打點計時器的時間間隔,下列是四位同學的看法,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電源電壓越高,每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就越短
B.紙帶速度越大,每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就越短
C.打點計時器連續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由電源的頻率決定
D.打點計時器使用直流電源
(2)打A紙帶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2.
(3)在甲、乙、丙三段紙帶中,屬于紙帶A的是______.
四、計算題(有4個小題,共28分。解答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6分)一輛汽車制動做勻減直線運動,初速度為15m/s,加速度大小為,
求:(1)3s末速度的大???
(2)物體的速度減為零所經歷的時間?
(3)第2s內的位移?(4)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大?
22、(6分)一個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在最后1s內通過的位移是55m,求(?。?br/>(1)物體開始下落時的高度h
(2)落地時速度
23.(8分)物體的質量為2 kg,處于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視為相等,給物體一水平拉力.(g取10 m/s2)
(1)物體開始靜止,當拉力大小為5 N時,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多大?
(2)物體開始靜止,當拉力大小為12 N時,經過一段時間,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多大?
(3)在第(2)問中,若將拉力突然減小為5 N,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多大?
(4)在第(2)問中,若撤去拉力,在物體繼續滑動的過程中,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多大?
24.(8分)一小型玩具火箭從地面先勻加速上升,燃料用盡后最終落回地面,其運動的圖象如圖所示,求:
(1)0至2S時段的加速度大小及3S以后的加速度大小;
(2)火箭離地面的最大高度;
(3) 火箭從發射到落地經歷的總時間。
場口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一、單項填空 (共15小題,計15分)
1. — What about going to the theatre this evening?
— _________ .
A. Help yourself B. That’s all right C. Good idea D. Not at all
2. Here is my classmate _____ bicycle was lost yesterday.
A. his B. whose C. that D. which
3. Iraq has _________ too many wars since 1990, making his people ______ a lot.
A. got through; pay B. looked through; face
C. gone through; suffer D. passed through; destroy
4. -----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been to China?
----- In fact, it is the first time I _________ here.
A. was B. am C. had been D. have been
5. A good friendship _______mutual ( 相互的)liking and “give and take”.
A. is based on B. based on C. bases on D. is basing on
6. The mother asked her son ____________.
A. what did he do the day before B. where did he find his lost wallet
C. What time he got up that morning D. that if 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
7. Years of fighting has left the area _____.
A. in fear B. in silence
C. in peace D. in ruins
8. His wife told him __________ put it on her hand.
A. don’t B. not to C. didn’t D. to not
9. My sister is a determined person. ______ she has made up her mind, nothing can change it.
A. Even if B. Unless C. Until D. Once
10.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_____ Chinese in the world _____much larger than ever before.
A. learn; is B. learns; is C. learn; are D. learns ;are
11.He will never forget the part GongLi ___in the film directed by ZhangYimou.
A. showed B. played C had .D. worked
12.I wanted to have a word with her, but she ____me and went away.
A. saw B. ignored C. requested D. commanded
13. Because of my poor health, I have to ______ this long expected trip.
A. give up B. give away C. give off D. give in
14. His health is ______ improving and perhaps she will be able to go back to work in half a year.
A. frequently B. exactly C. gradually D. usually
15. ----You look very happy. Any good news?
---- Of course. My father _______me to Taiwan in the coming summer holidays.
A. is taking B has taken C. takes D. would take
第二部分:完形填空 (共20小題,滿分20分)
Mary was seven years old. Her parents recently moved to a new town, and so Mary was going to a 16 school, which was a few kilometers from the house they lived in now. A school bus going around picked up 17 every morning and brought them back to their 18 every afternoon, and as both of Mary’s parents 19 to go to work, she always went on this bus.
Mary’s parents always 20 their alarm clock for seven o’clock so that none of them would be 21 . But one morning the alarm 22 to go off, and it was not until a quarter past eight that Mary’s mother suddenly 23 , looked at the clock and said, “What’s ever happened to that clock?” and then 24 into Mary’s room to wake her up.
“I’m sorry, dear,” she said, “ 25 you’ll have to wash and dress very quickly, have an even 26 breakfast and then I’ll 27 you to school on my way to the office.”
“But how can you find the 28 , Mum?” Mary said, “You’ve been to school only once.”
“Yes,” her mother answered, “but you’ve done the 29 several times now on the bus, so you can be my guide to get there, can’t you?”
“Oh, yes,” said Mary, “I suppose so.” She washed, and 30 and had a quick breakfast, and then they set off. Mary told her mother to turn each time they came to a place she 31 . In this way she made her mother drive round most of the town 32 they got to her school. When they arrived, her mother saw that it was not really very far from her house.
“Why ever did you make me go such a long way round, Mary, instead of the most 33 way?” her mother asked her.
“Well, Mum,” answered Mary, “it was because I didn’t know 34 else to get here. That’s the way our bus always goes to 35 the other children to school.
16. A. big B. nice C. different D. distant
17. A. pupils B. teachers C. parents D. passengers
18. A. offices B. towns C. classrooms D. homes
19. A. seemed B. had C. refused D. used
20. A. found B. set C. cleaned D. fixed
21. A. late B. ready C. lazy D. asleep
22. A. started B. stopped C. failed D. continued
23. A. stood up B. stayed up C. put up D. woke up
24. A. rushed B. stepped C. escaped D. jumped
25. A. but B. and C. so D. then
26. A. later B. quicker C. easier D. heavier
27. A. bring B. fetch C. leave D. drive
28. A. truth B. bus C. way D. guide
29. A. homework B. shopping C. trip D. reading
30. A. rose B. dressed C. moved D. showed
31. A. wondered B. realized C. recognized D. designed
32. A. unless B. after C. if D. before
33. A. comfortable B. helpful C. important D. direct
34. A. how B. when C. what D. which
35. A. look for B. pick up C. drop by D. deal with
三、閱讀理解 (4篇短文,選出正確選項,每題2分,共30分)
A
Agnes Miller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leaders of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She was born on a farm in Missouri in 1892. Strangely enough she had a very happy life as a child. She was the only daughter and the youngest child of five. Her parents and her brothers always treated her as their favorite.
In 1896 the family moved to Chicago. Three years later they moved back to St. Louis where Agnes spent the rest of her childhood. She enjoyed her years in school and was an excellent student of mathematics. She also was quite skillful as a painter.
It was when Agnes went off to college that she first learned that women were not treated as equals(平等). She didn’t like being treated unequally but she tried not to notice it.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she tried to get a job in her major field—physics. She soon found it was almost impossible for a woman.
Agnes spent a full year looking for a job. Finally she gave up in anger. She began writing letters of anger to various newspapers. An editor in New York liked her ideas very much. He specially liked her style. He asked her to do a series of stories on the difficulties that women had in finding a job. And there she began her great fight for equal rights for women.
36. Where did Agnes spend her childhood?
A. Missouri. B. Chicago. C. New York. D. St. Louis and Chicago.
37. At school, Agnes was good at .
A. physics and painting
B. maths and painting
C. writing and maths
D. physics and writing
38. What happened in Agnes’s life when she was in college?
A. She learned to accept the fact that men and women were unequal.
B. She learned that it was impossible for a woman to be a scientist
C. She came to know of the in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D. She developed her personal way of writing.

B
The British policeman has several nicknames , but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are “copper” and “bobby”. The first name comes from the verb “ cop” meaning “ to take” or “capture”, and the second comes from the first name of Sir Robert Peel, a 19th century politician, who was the founder of the police force. An early nickname for the policemen was “peeler”, but this name has died out.
Visitors to England seem, nearly always, to be very impressed by the English police. In fact, it has become a joke that the visitors to Britain, when asked for his views of the country, will always say, at some point or other, “ I think your policemen are wonderful.”
Well, the British bobby may not always be wonderful but he is usually a very friendly and helpful character.
A music- hall song of some years ago was called, “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time, ask a policeman.” Nowadays, most people own watches but they still seem to find plenty of other questions to ask the policeman. In London, the policemen spend so much of their time directing visitors about city that one wonders how they ever find time to do anything else!
39. _________ nicknames for the British policeman have been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Two B. Three C. Several D. Many
40. One of the nicknames for the policeman “peeler” _________.
A. is most frequently used
B. has not been used any more
C. was Sir Robert Peel’s
D. is still used as much as “ bobby”
41. T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is that ________.
A. visitors to England are kind to the British policemen
B. the English policemen have become a joke to visitors
C. visitors to Britain are very grateful to the policemen for their help
D. the British policemen tell the visitors the views of their country
42.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time, ask a policeman.” This means _______.
the British policemen like to tell the time to the visitors
most people’s watches don’t go well
the British policemen are friendly and helpful
the British policemen know the time correctly
43. From the whol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____.
the British policemen spend a lot of time directing the visitors in England
the British policemen’s nicknames may not always be wonderful
the British policemen can’t find any time to do anything else but help the visitors all day
the British policemen’s nicknames have died out.
C
Speak, speak, speak!
Practise speaking as often as you can. Speaking to yourself is good practice.
Try recording yourself whenever you can.
Compare your pronunciation with the master version(原版)to see how you can do better and have another go. If you do this several times, you will find that each time is better than last.
Why not learn with someone else?
It helps if you can learn with someone else. If you can persuade a friend or family member to study with you, it will make you keep working.
Don't get stuck by a word you don't know.
Practise improving ways of getting your meaning across when speaking spontaneously(本能地),even if you don't know the exact words or phrases. Think of things you might want to say whenever you have spare time. Use facial expressions, hand movements, anything to make yourself understood.
Language learning is also about intuition(直覺).
Guesswork is an important way to learn a new language. When listening to recorded material, you aren't expected to understand everything first time round. If you play the same piece several times, you will most probably understand something new each time.
Build up your vocabulary.
A wide vocabulary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ing but don’t try to learn too much at once. It’s best to study frequently, for short periods of time. Take at most six or seven items of vocabulary and learn them. Put them into sentences to fix them in your mind, and then come back to them later.
And above all, have fun!
44. Wha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A. To tell us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ing speaking as often as we can.
B. To tell us a few tips to help us learn a new language well.
C. To tell us that guesswork is an important way to learn a new language.
D. To tell us that a wide vocabulary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ing.
45.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phrase in the first part?
A. Have another try or attempt(嘗試). B. Move away from a place to another.
C. Enter a certain state or condition. D. Follow or take a certain course.
46. To learn English well, we shouldn’t _______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practice speaking as often as possible
B. study frequently, for short periods of time to build up our vocabulary
C. try to understand everything and stop when we meet a new word
D. try to persuade a friend or family member to study with us
D
Many years ago, when I was fresh out of school and working in Denver, I was driving to my parents' home in Missouri for Christmas. I stopped at a gas station(加油站)about 50 miles from Oklahoma City, where I was planning to stop and visit a friend. While I was standing in line at the cash register(收款臺), I said hello to an older couple who were also paying for gas.
I took off, but had gone only a few miles when black smoke poured from the back of my car. I stopped and wondered what I should do. A car pulled up behind me. It was the couple I had spoken to at the gas station. They said they would take me to my friend's. We chatted on the way into the city, and when I got out of the car, the husband gave me his business card.
I wrote him and his wife a thank-you note for helping me. Soon afterward, I received a Christmas present from them. Their note that came with it said that helping me had made their holidays meaningful.
Years later, I drove to a meeting in a nearby town in the morning. In late afternoon I returned to my car and found that I'd left the lights on all day, and the battery(電池)was dead. Then I noticed that the Friendly Ford dealership - a shop selling cars - was right next door. I walked over and found two salesmen in the showroom.
"Just how friendly is Friendly Ford?" I asked and explained my trouble. They quickly drove a pickup truck to my car and started it. They would accept no payment, so when I got home, I wrote them a note to say thanks. I received a letter back from one of the salesmen. No one had ever taken the time to write him and say thank you, and it meant a lot, he said.
"Thank you" - two powerful words. They're easy to say and mean so much.
47. The author planned to stop at Oklahoma City_________.
A. to visit a friend
B. to see his parents
C. to pay at the cash register
D. to have more gas for his car
48. What happened when the author found smoke coming out of his car?
A. He had it pulled back to the gas station.
B. The couple sent him a business card.
C. The couple offered to help him.
D. He called his friend for help.
49. The battery of the author’s car was dead because_______.
A. something went wrong with the lights
B. the meeting lasted a whole day
C. he forgot to turn off the lights
D. he drove too long a distance
50. By telling his own experiences, the author tries to show______.
A. how to write a thank-you letter
B. how to deal with car problems
C. the kind-heartedness of older people
D. the importance of expressing thanks
四、單詞拼寫(共10小題, 滿分10分)
51.The man wore the dark glasses hoping no one would r__________ him.
52. We are not from America. A__________, we are from Canada.
53. Don’t put your head down over the desk. Sit up s__________.
54. Doctors are c______________ about the safety of two men who were hurt in the car accident..
55. When the street lights go on at d______, they make beautiful pictures, so different from the daytime.
56.After g_________ from college, we finally got the chance to take a bike trip.
57. Although she didn't know the best way of getting to places, she insisted that she o______ the trip properly.
58. The shopkeeper tried to p________ me to buy the red coat, but I didn't listen.
59. After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a lot of people were t_____________ under the ruins.
60. His house was d_____________ by the terrible flood, so he was homeless.
五、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處語言錯誤。請在錯誤的地方增加、刪除或改某個單詞。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詞符號(),并在其下面寫上該加的詞。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上修改后的詞。
注意: 1. 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11處起)不計分。
Mary was quite busy yesterday. She gets up early before seven. She washed her face and had any milk and bread for breakfast. It was fine. She went school early. She had four classes in the morning. She had little rest after lunch, but she worked very hard in the afternoon. She played the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and then went home. When she got to home, she had a short rest .After that she helped her parents. She quick had supper and saw TV for half an hour after supper. Then she did his homework at about seven thirty.
六、書面表達15分
李華是家里唯一的孩子,隨父母來到美國已有半個月了,但他感到煩惱。請你根據下面提供的有關信息以李華為名用英語給當地報紙寫一封信,請求幫助。
父母忙于工作和學習;
單獨在家,整天與電視為伴;
沒有朋友,感到孤獨;
請求幫助。
注意:(1)信的開頭與結尾已給出,不計詞數;
(2)詞數:100個左右。
2012年11月高一英語期中試卷答案
一.單選15分
1-5 CBCDA 6-10 CDBDA 11-15 BBACA
二.完型 20分
三.閱讀 30分
1. DBC 2. BBCCA 3. BAC 4. ACCD
四.單詞10分
1. recognize 2. Actually 3. straight 4. concerned 5. dusk
6. graduating 7. organize 8. persuade 9. trapped 10. destroyed
五、短文改錯10分
1.gets---- got 2. any-----some 3. 加to 4. 加 a
5. but---- and 6. 去the 7. 去 to 8. quick-----quickly 9. saw----watched 10. his----her
六、寫作15分
Dear Editor,
I am writing to you for help. I am the only child in my family. I came to America half a month ago. My parents are always busy with their work and they have to go to evening classes to learn English. When they are out, I have to stay at home alone, doing nothing but watching TV all day. Though the programs are interesting, I still feel lonely because I haven’t got any friends here now. I don’t know what to do. C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82 words)
(一)評分原則:
內容和語言共計15分,在評分時要以作文的整體謀篇和語言水平(看其是否地道)來評判。先確定其所屬檔次,然后以該檔次的要求來衡量,微調得分。最后,看其詞數和卷面整潔程度。詞數太少(不到50個詞的)或書寫欠整潔的應酌情再扣1—2分。但不倒扣分。
(二)內容要點:
初到美國;
父母忙于工作和學習;
單獨在家,整天與電視為伴;
沒有朋友,感到孤獨;
不知該怎么辦,請求幫助。
(三)各檔次的給分范圍和要求:
第五檔:(12—15分) 包含全部要點;語言基本無誤;行文連貫,表達清楚。
第四檔:( 9—11分) 基本包含要點,遺漏少量次要點;語言有少量錯誤;行文基本連貫,表達基本清楚。
第三檔:( 6— 8分) 包含部分要點;語言雖有較多錯誤,尚能達意。
第二檔:( 3— 5分) 要點不明確;語言錯誤多,影響意思表達。
第一檔:( 0— 2分) 白卷或文不對題;錯誤百出,不知所云。
場口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溫馨提醒:
①每一次考試都是難得的自查機會,只有積極、自信面對,才能夠收獲滿倉糧谷!
②合理安排時間,有效閱讀并作答,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
③佛要金裝,文要包裝!用“端正、清晰、典雅”征服閱卷者。
一、語言文字運用(21分,其中選擇題每題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恣意(zì) 忖度(chǔn)  愀然(qiǎo) 恪盡職守(kè)
B.嚙噬(niè) 餓殍(piǎo) 百舸(kě) 四肢百骸(hái)
C.靜謐(mì)  搭訕(shàn) 戕害(qiāng) 瞠目結舌(chēn)
D.慰藉(jiè) 誑語(kuánɡ) 狹隘(ài) 妄自菲?。╢ěi)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最美媽媽”吳菊萍、“平凡司機”吳斌的挺身壯舉震撼人的心靈,兩位雷鋒式的英雄給西子湖畔平添了濃濃色彩,兩股舍身奉獻的精神更為西子湖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是杭城的驕傲,更是華夏道德的典范。
B.中秋、國慶雙節合壁,難得的忙里偷閑,讓疲憊的身體放飛自然,享受家人團聚的溫馨。但經歷了免費高速、民航高鐵的重重考驗后,今天的你,又作何感想?我想眼前浮現的一定是那人頭竄動,車水馬龍的場景吧!
C.“9·15”西安反日示威游行重傷日系車主一案已經告破。傷者頭上的血洞、脖頸上可疑的道道抓痕,組成罪蘗的恐怖條痕,令人毛骨聳然,愛國固然是可贊,但不能傷及同胞。
D. 2012年,注定要在中國倔起之路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在南海和東海,為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中國發出了清晰、響亮的聲音,一系列的舉動震奮民心、震驚世界。
3. 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在學問的海洋中,有無數的蓬萊仙島,涉獵其中,其樂融融。孩子,扯起你的帆去翱翔吧。
B.當前,世界經濟陷入了嚴重低迷狀態,中國經濟必須從防范房地產泡沫、加強金融監管等方面做好工作,才能夠未雨綢繆。
C.這是一家國家級出版社,近幾年來,出版了很多深受讀者尤其是在校大學生喜愛的精品圖書,不少作家都對它趨之若鶩。
D.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安土重遷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區的人們也樂意告別家鄉,外出闖蕩一番。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宜居是城市發展的目標,也是城市最可貴的品質。幾年來,富陽堅持打造山川秀美、環境幽雅、經濟繁榮的和諧綠色家園,展現了街區整齊、色彩素雅、風格簡潔、建筑精致、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B.吳哲浩大學畢業后回農村當起了村支書,他積極尋找本村經濟的切入點,考慮問題與眾不同,給村里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
C.目前,西藏城鎮職工人均每天消費蔬菜可達0.6公斤以上,講究科學飲食的良好習慣已從城鎮波及廣大牧區。
D.為迎接黨十八大的順利召開,《富陽日報》將在市委宣傳部的直接領導下圍繞“描繪富裕陽光的富春山居圖”為主題展開大型征文活動。
5.下面填空處的句子順序排列恰當的一項是( )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正的。 。歷史無情,歲月不饒人。老人是去日苦長,來日苦短, 。不過,正如老年是從青年過來的, ,如果有足夠年齡可稱得上老年的話,這個道理很簡單,或長或短,任何一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①人人不斷擁有時間,人人又不斷喪失時間
②人人不斷喪失時間,人人又不斷擁有時間
③年輕人的時間經得起透支和揮霍,當然比老年人富得多
④年輕人的時間當然比老年人富得多,經得起透支和揮霍
⑤青年的未來必然是老年
⑥老年的過去必然是青年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6. 柯靈在《鄉土情結》中這樣寫道:“人一旦離開鄉土,就成了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br/>請你也以“人一旦離開鄉土”開頭,另擇喻體,寫一組排比句。(4分)
人一旦離開鄉土,就成了 , , , 。
7. 用一句話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過30個字)(3分)
風靡數十年的科普叢書《十萬個為什么》將迎來第六次改版,據報道,“時代不同,孩子們的問題已經大不相同了”,這是促成《十萬個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因。當年孩子們提得最多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變的”“冰棍為什么會冒白煙”……他們對身邊的自然現象充滿疑問;現在孩子的興趣和知識面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深受網絡和影視劇的影響,想搞明白“我能穿越回過去嗎”“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嗎”……據說在征集的問題中,“2012是世界末日嗎”這個問題就出現了幾百次。
主要信息是: 。
8.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2句,共4分)
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 ,如是而已。(《師說》)
②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 。(《沁園春·長沙》)
③寄蜉蝣于天地, 。 ,羨長江之無窮。(《赤壁賦》)
④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 。(《勸學》)
二、文言文閱讀及詩詞鑒賞(18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選擇每題2分,共12分)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M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選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趣:同“趨”,往、赴
B.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遨:游覽,這里指觀賞
C.縈青繚白,外與天際?????????????? 際:邊界,邊際
D.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釋:解除束縛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
A.不知日之入 不知東方之既白
B.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何為其然也
C.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吾嘗跂而望矣
D.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1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柳宗元是力主革新的政治家,政治抱負無法實現,感到屈辱、郁悶。這便是他游山玩水、樂而忘返的真正原因。
B.這是一篇以寫景為主要內容的游記,首先記述了游西山以外的山水情況,然后寫宴游西山的情況,但總的創作目的是為了突出西山形勢高峻的特點。
C.文章多次使用“始”字,是理解文意的關鍵,構成了行文的線索,表達了對西山宴游的驚喜之情。
D.本文語言、句式多變,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駢散結合,極顯靈動變化之妙。
1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6分)
①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②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14題。(6分)
謝亭①送別
許渾
勞歌②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注】①謝亭:又叫謝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他曾在這里送別朋友范云,后來謝亭就成為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②勞歌:本指在勞勞亭(舊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個著名的送別之地)送客時唱的歌,后來遂成為送別歌的代稱。
13.本詩寫詩人送別友人,共寫了兩個場景,分別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14.結合詩句賞析詩歌主要的表現手法。(4分)

三、現代文閱讀欣賞(21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題。(8分)
故鄉存留了我們的童年,或者還有青年和壯年,也就成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們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處,不是按照一定價格可以向任何顧客出售的往返車票和周末消遣節目。故鄉比任何旅游景區多了一些東西:你的血、淚,還有汗水。故鄉的美麗總是含著悲傷。而美的從來就是悲的。中國的“悲”含有眷顧之義,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憐,這已把美學的真理揭示無余。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任何旅游景區的美都多少有點不夠格,只是失血的矯飾。
我已來過法國三次,這個風雅富貴之邦,無論我這樣來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來付錢的觀賞者。我與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說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卻在一次次偷偷歸去。我當然知道,我會對故鄉浮糞四溢的墟場失望,會對故鄉擁擠不堪的車廂失望,會對故鄉陰沉連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種失望不同于對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種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
故鄉意味著我們的付出——它與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艱辛勞動過奉獻過的人,才真正擁有故鄉,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鄉”的情懷——無論這個故鄉烙印在一處還是多處,在祖國還是在異邦。沒有故鄉的人身后一無所有。而萍飄四方的游子無論是怎樣貧困潦倒,他們聽到某支獨唱曲時突然涌出熱淚,便是他們心有所歸的無量幸福。
(節選自韓少功《我心歸去》)
15.第一段中作者為什么說“任何旅游景區的美都多少有點不夠格,只是失血的矯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二段中作者所說的“對故鄉的失望”和“對旅泊之地的失望”到底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劃線的句子“沒有故鄉的人身后一無所有”,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共13分)
江南無雪
劉長春
(1)故鄉的冬天留給我童年與少年的,是飄雪的記憶。
(2)向暮時節,天陰沉著臉,云被風追著跑得飛快,氣溫驟降到零下幾度的時候,大人們抬頭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說是“快要下雪了!”
(3)不一會兒,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夾雪”,那雨點伴隨天然六角的晶體敲打著屋背的黑瓦,就如音樂家靈巧的手輕輕地劃過琴鍵,叮叮咚咚。多少年過去了,這碎玉之聲還縈回在我的耳際。夜里總是睡不穩,會幾次三番爬出被窩拉開窗簾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說不上是什么時候,在人不知不覺中斜刺里飄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沒有人踏雪而行,用不著著急,像林沖那樣,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蹌蹌,捉腳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無人,田野無人。只有被風追逐著的雪,上下旋轉著,左右飛舞著,飄飄灑灑,疏疏密密,忽而轉身騰空,忽而前展雙臂,然后,一頭撲向期待擁抱她的大地。我想象這是在燈光雪亮的舞臺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場優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種詩意的語言,關于天的遼遠,關于風的吟唱,關于云的彩衣,關于雨的精魂……滿心歡喜地躺回被窩,睡夢中又好像聽見了,那紛至沓來的雪的腳步──走進我家的院子了,鋪在你家的門檻外了,鑲上他家的窗臺了,漫過田間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齊河邊彎月似的石橋了……
(4)清晨推門,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紙窗外的世界,一片潔白。昨日地上堆滿落葉還顯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現在被大雪所掩蓋,像在上面蓋了一塊潔白的手巾;兩株挺拔的棗樹,威風凜凜地披掛著銀色的甲胄,從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結了厚冰,聽不見流淌的聲音,沒有橋,也無須橋,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著人一直走到對岸。河那邊是田野,眺望與地平線相接的遠處,也是覆蓋了皚皚大雪的白線。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著了──這不是長眠,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來的第一次安睡?!保ㄋ罅_《冬日漫步》)
(5)當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親的時候,關于雪的記憶也就逐漸淡漠了。孩子們卻沒有忘記童話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飄飄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經變得暖和了,沒有寒冷,也沒有雪。有幾個冬日,天陰沉著臉,云被風追趕著跑得飛快,氣溫又驟然下降了,看樣子是下雪的天氣。還在上小學的兒子,迫不及待地問我:“爸爸,什么時候下雪?”我說:“快了,這天準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萬喚著的雪,總是沒有落下來。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頭上/沒有落過甜雪花/怎能說懂得溫柔/你沒有審視過六角的雪花/你沒有見過積雪成冰/沒有聽過夜半的冰裂/怎能說懂得創造、破壞和一塵不染的純潔……”(邵燕祥《雪》)
(6)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許,孩子長大了,長了知識,一切都會自己解答。
(7)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過去有雪的日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現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爐”,獨酌以外,也喜歡雪夜有人敲門,舉杯共飲,作通宵長談。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條小舟,一起往東湖看雪……
18.第三段中,作者從哪三個方面寫“飄雪的記憶”?請分條寫出。(3分)
   
19.請簡析第四段的表達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3分)
 
20.第五段畫線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具體分析。(3分)
   
21.本文題為“江南無雪”,文中卻用大量篇幅寫雪,請結合全文探究這樣安排有哪些意圖。(4分)

四、寫作訓練(40分)
2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距離”通常暗示著彼此的關系。狼和狽如影隨形,那是因為朋比為奸,是臭味相投的搭檔;羊對狼總是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從不愿意對方靠近自己,那是因為狼是它不共戴天的敵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是距離產生的思念;“遠來的和尚會念經”,這是距離產生的盲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是距離產生的冷漠……
以“距離”為話題作文,所寫的內容應在這個話題范圍之內。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700字;⑤不得抄襲。
高一語文期中考試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21分)
1.D(忖度cǔn 百舸gě 瞠目結舌chēng)
2.A(合璧、人頭攢動、罪孽、毛骨悚然、崛起、振奮)
4. B(A成分殘缺,在最后加上“的新風貌”。C自相矛盾,“達……之上”。 D“圍繞……為主題”句式雜糅)
5. C([1][2]先說“擁有”后說“喪失”,[3][4]先比較,“經得起透支和揮霍”實際意思是說年輕人的時間也是經不起浪費的,[6]中有“也不失為”是補充說明,放在后面。)
6. 【示例】人一旦離開鄉土,就成了無土的種子,斷線的風箏,折翼的大雁,隨波逐流的無舵航船。(1喻1分,計4分。本體、喻體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不得分。)
7. 參考:孩子的問題與以前不同促成《十萬個為什么》再版。(或,因孩子的問題與以前不同,《十萬個為什么》將再版。)(3分)
8.略(4分)
二、文言文閱讀及詩詞鑒賞(18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選擇每題2分,共12分)
9. C 10. A 11. B(其創作目的應是為了借西山的高峻、怪特表達自己高尚的人格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傲世情懷。)
12.略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14題。(6分)
13.共兩個場景。第一個場景是詩人與友人送別的情景,表達詩人對友人離去的依依不舍。(1分)第二個場景是日暮獨下西樓,寫出了友人離去之后詩人孤寂凄清的情懷。(1分)
14.反襯,紅葉青山色彩艷麗,乍看似不協調,實際上恰恰是對離愁的有力反襯,以樂景寫哀情。景色越美,越顯出歡聚的寶貴,離別的痛苦,大好秋光反倒成了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借景抒情,第四句卻并不接著直抒離愁,而是宕開寫景。但由于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與詩人當時凄黯孤寂的心境正相契合。(4分)
三、現代文閱讀欣賞(21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題。(8分)
15.因為旅游景區的美,缺少了我們的血、淚、汗水的澆灌,缺少了“美”中“悲”的成分,不可能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3分,一個分句1分)
16.對旅泊之地的失望,僅僅失望而已,不會引發我們的心滴血,不會促使我們去為她奮斗;而“對故鄉的失望”,會讓每一個游子痛心,并愿意為她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2分,一個分句1分)
17.故鄉意味著付出,沒有付出就收獲不到幸福,因此沒有故鄉就沒有付出,沒有幸福,而沒有幸福的人生是一無所有的。(答出大意給2分,邏輯嚴密、語句順暢給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共13分)
18.①聽落雪的碎玉之聲;②多次爬出被窩看雪;③夢中的雪景。(3分)
19.運用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由近及遠描寫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潔凈、遼闊和寧靜。(3分)
21.①以昔日大雪反襯今日無雪,表現對環境惡化的憂慮和希望環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賞雪和兒子童年無雪可賞對照,希望孩子有快樂豐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認識自然和人生。③以現實的無雪和想象中的夜飲賞雪映襯,表達對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本題4分,大致意思即可,答出1點2分,兩點即可)
四、寫作訓練(40分)
【立意與構思】
距離可以分為“有形的距離”和“無形的距離”。事實上“有形的距離”因為太直白太具體,所以很難在這個立意上寫出優秀的作文來,而“無形的距離”因為能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寫作中容易把握,稍加比較,我們很容易想到應該選擇“無形的距離”做文章。
因此要把分析的重點放到“無形的距離”這一方面來。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任選其一下手:
立意及作文題目
立意提示
題目舉例
時間距離
與歷史的距離 與未來的距離
空間距離
黃金分割 天涯變咫尺
一米陽光 長征:記三年的十公里
一步之遙 一光年的距離有多遠
心理距離
拉近心靈的距離 和煩惱保持距離
與幸福相距咫尺 距離遠了,愛依然存在
幸??潭瘸? 心靈零距離
享受距離產生的美 都是距離惹的禍
對門的距離有多遠 遠在天涯,近在咫尺
愛讓距離如此近 雷鋒離我們有多遠
最遠的距離,最近的愛 你好,零距離
感受距離,感受生活 與夢想的距離
天涯海角愛相隨 距離≠疏遠
愛,永遠沒有距離 距離,只差一點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潞西市| 绥滨县| 彝良县| 东阿县| 宝兴县| 西充县| 威远县| 丹东市| 锦州市| 禄劝| 屯昌县| 彰化县| 遂宁市| 剑川县| 商河县| 仁化县| 洪雅县| 澄城县| 吉林省| 盐源县| 麻栗坡县| 紫云| 合阳县| 沙洋县| 枣庄市| 洮南市| 景谷| 秦安县| 聂拉木县| 尼勒克县| 邢台县| 神农架林区| 南漳县| 吕梁市| 莱西市| 宜黄县| 蕉岭县| 稻城县| 武胜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