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授課時間: 2022 年 月 日 星 期課 題 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課 型 講授 課時 1課時 三維 教學 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及其歷史意義,了解平反冤假錯案工作在全國的展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加強;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歸納和概括的能力、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宏觀的歷史感悟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會運用原因與結果、聯系與綜合等概念,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背景與歷史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同中國共產黨完全有能力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功;認識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教學 重點 與 難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教學難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轉變以及歷史意義教學 方法 與 手段 圖片和視頻教 學 流 程教 師 行 為 學 生 行 為 課題變化 及效果處理一、導入新課 播放音樂:《走進新時代》。帶領“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的偉人是誰嗎?帶領我們“改革開放富起來”的偉人又是誰? 1978年,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帶領我國人民走進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從此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偉大轉折。這節課,我們就一起探究共和國歷史上的這一偉大轉折。 二、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1.閱讀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歷史背景。 教師小結:糾正“文化大革命”錯誤→人心所向 2.教師講述:1978年3月1日,是個星期天。第二天,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復高考的第一屆新生入學的日子。披著三月的春風,全國各地有27萬新生步入了大學校園。由于“文化大革命”,他們當中許多人邁入大學的腳步被阻隔了整整十年。在他們中間,有十幾年前就告別學校的老三屆,也有剛剛畢業的高中生;年齡小的只有十六七歲,年齡大的已是人到中年;有的夫妻同進校門,有的師生一起上學。人們說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上的一個特殊現象。幾天前,他們還在農村的田野、工廠的車間、部隊的軍營。一夜之間,他們的命運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同學們,你們知道給這些學子們帶來人生春天的人是誰嗎? 4.展示材料,思考:“兩個凡是”的提法對不對呢? 教師小結:針對“兩個凡是”的方針,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目的就是要反對“兩個凡是”的方針。 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5.播放紀錄片《偉大轉折》的片段,閱讀教材,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三個方面找出會議的主要內容。 師生共同總結:(1)思想上:確立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2)政治上: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3)組織上: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6.教師出示圖示幫助學生理解。 7.這次會議的召開有何意義? 8.分組討論:為什么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遵義會議都是中共黨史上的偉大轉折? 師生共同總結:①思想上: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的錯誤指導思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徹底糾正了“左”的思想錯誤;②領導核心: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領導集體;③歷史地位:遵義會議挽救黨、紅軍、革命,生死攸關的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目標導學二:撥亂反正 1.教師介紹:撥亂反正。撥:治理。亂:亂世。反:恢復。撥亂反正是指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本課中的撥亂反正是指“文化大革命”之后,為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改變當時國內的混亂局面,使國內局勢趨于穩定而進行的一場政治變革。 2.閱讀教材,歸納撥亂反正工作的主要內容。 教師總結:這是深得人心的舉措,徹底消除了“文化大革命”強加給廣大干部、群眾的枷鎖,使他們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地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 三、課堂總結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個光輝的標志,它表明中國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所以說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蒸蒸日上,繁榮昌盛。 學生回答:毛澤東,鄧小平。 學生回答:(1)人們要求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錯案進行平反,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2)“兩個凡是”的方針引起了人們的不滿。(3)理論界展開的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學生回答:1977年7月,鄧小平第三次復出,這一年他73歲。 學生回答: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都是正確的,毛主席是偉大的革命領袖,這點我們不能否認,他確實為中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并不是他所說的、所做的都是正確的,比如說“文化大革命”,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危害,那我們還要繼續進行下去嗎?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會遇見很多的新問題,我們不可能總是用舊的方法去解決新的問題,所以,對于“兩個凡是”的方針,我們是應該予以反對的。其實質就是“左”傾錯誤的繼續。 學生回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學生回答:“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級黨、政、軍機關干部陸續得到平反,受到打擊、誣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等也恢復了名譽。板 書 設 計 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補充設計作 業 設 計 1.導學案 2.背誦知識點教 學 后 記 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歷史意義,我們可以聯系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國家的綜合國力以及在國際上的地位。 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我們要分析、掌握技巧:在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授“魚”,還要授之以“漁”;我們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讓其知道所以然。我們要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歷史知識生活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