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 走進經濟全球化第一框 認識經濟全球化政治認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科學精神:正確理解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及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影響。法治意識:在參與國際經濟活動中要遵守世貿規則,承擔相應義務。堅持正確義利觀。公共參與:融入經濟全球化,把握機遇,迎接挑戰。1.了解經濟全球化的含義。2.列舉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3.學會辨識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優勢。4.掌握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5.了解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點:重點:列舉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主要因素。難點:學會辨識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優勢。共同關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CIIE或進博會)進博會由中國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舉辦進博會是中國政府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有利于促進世界各國加強經貿交流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2020年11月5-10日第三屆進博會在上海舉辦,本屆進博會呈現以下新特點:展覽規模進一步擴大,展覽質量進一步提高,展覽結構進一步優化。今年共設置六大展區,分別是食品及農產品、汽車、技術裝備、消費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以及服務貿易展區。在疫情沖擊經濟貿易背景下,我們繼續擴大進口,堅持開放,這充分體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議題一:舉行進博會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情景材料一歐洲空 中客車公司在全球擁有員工24.5萬人,在法國、德國、英國、西班牙、荷蘭等國設有16個工廠,每個工廠只生產飛機的一個部件,如法國負責生產機身中段和機頭,德國專門生產機身前后兩段,英國專門生產機翼。各部分生產完畢后,分別運到法國和德國的兩個總裝廠進行總裝。材料二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同周邊國家貿易額由1 000多億美元增至2萬億美元,已成為眾多周邊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重要投資來源地。(1)上述材料分別體現了經濟全球化哪個方面的表現 (2)一架飛機要由許多國家和許多企業共同生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1)商品、服務及技術、資金、勞務等要素,通過日益頻繁的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流動和廣泛配置,世界經濟出現了高度融合的局面,這就是經濟全球化。要素快速流動:商品、服務及技術、資金、勞務等要素快速跨國、跨地區流動。活動超越國界: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使各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成為緊密整體: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整體,世界經濟高度融合。(2)地位:當今世界經濟的顯著特征(3)經濟全球化的最主要、最鮮明的特征:是各國經濟高度對外開放、深度相互依賴、全面相互融合。情景來自韓國三星的CPU,韓國LG的屏幕、日本索尼的攝像頭,日本村田的開關、日本東芝的內存、美國蘋果的電池、芯片。在中國富士康科技園的流水線上,一個個配件從一字排開的頭戴白帽、身穿白褂的技術工人手中靈巧地“流”過。經過近千只手,每天有逾二十萬部蘋果手機從這里下線,再運往美國蘋果總部,分送到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手中。過去,產品大都是本地生產、本地組裝,如今則為多國分散生產,為什么會形成這種現象?分散生產有什么優勢?(二)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為: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1、生產全球化(強調生產領域)①原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②表現: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③作用:生產全球化可以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相關鏈接】①如果一國生產某產品的機會成本低于另一個國家,我們就可以說相對于另一個國家,該國生產某產品存在比較優勢。②比較優勢不僅存在于國家之間,也存在于地區之間、個人之間。③比較優勢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礎。【知識拓展】國際分工是社會分工跨越國家界限而形成的國與國之間的分工,是社會分工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當前,國際分工的主要特點是發達國家之間工業部門內部的分工向縱深發展,普遍實現產品專業化、零部件專業化、工藝專業化的分工,“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劃分的分工格局占據著國際分工的主導地位。【相關鏈接】比較優勢理論是由英國著名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提出來的。如果一國生產某產品的機會成本低于另一個國家,我們就可以說相對于另一個國家,該國生產某產品存在比較優勢。比較優勢不僅存在于國家之間,也存在于地區之間、個人之間。比較優勢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礎。閱讀相關鏈接,談談你對比較優勢的理解。①如果一國生產某產品的機會成本低于另一個國家,我們就可以說相對于另一個國家,該國生產某產品存在比較優勢。②比較優勢不僅存在于國家之間,也存在于地區之間、個人之間。③比較優勢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礎。2、貿易全球化(強調交換領域)①原因: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和國際分工的深化。②表現:世界各國都被卷入國際市場交換之中,對國際貿易的依賴度不斷提高。國際貿易的規模迅速擴大,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交易范圍越來越大。③貿易范圍:商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務【相關鏈接】國際貿易的形式 表現出口貿易 將本國所生產或加工的商品輸往國外市場進行銷售。進口貿易 將外國商品輸入本國市場進行銷售。轉口貿易 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不直接買賣商品,而是通過第三國進行商品買賣。過境貿易 商品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進行的商品買賣活動,其運輸如果必須通過第三國國境,對第三國而言,就構成了該國的過境貿易。什么是金融全球化?國際貿易離不開貨幣。不同國家(地區)使用不同的貨幣。思考:歷史上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你知道現在是怎么辦到的嗎?3、金融全球化(強調投資領域)①原因:國際金融市場迅速擴張②表現:伴隨著生產和貿易全球化,國際金融市場迅速擴張,形成了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依托,通過信息網絡運行的、全球統一的、不受時空限制的、國內外金融市場相互貫通的、無國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場。金融全球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資本流動全球化。投資者和融資者都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選擇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工具。②金融機構全球化。是指金融機構在國外廣設分支機構,形成國際化或全球化的經營。③金融市場全球化。全球各地以及不同類型的金融市場超越時空和地域的限制而趨于一體,金融市場的依賴性和相關性日益密切。【知識拓展】: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現①資本流動全球化:投資者和融資者都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選擇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工具;②金融機構全球化:是指金融機構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形成國際化或全球化的經營;③金融市場全球化:全球各地以及不同類型的金融市場超越時空和地域的限制而趨于一體,金融市場的依賴性和相關性日益密切。【易錯辨析】: 判斷經濟全球化的表現①生產全球化:強調在生產領域,側重產品從設計到制造是由多個國家共同完成的,不是一國獨立完成的;②貿易全球化:強調在交換領域,側重進口、出口商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不是局限在某一國家或地區;③金融全球化:強調在投資領域,側重資本在全球范圍內流動。跨國兼并(并購、收購)是金融全球化。例題:近幾年,一些美國消費者喜歡購買“美國制造”的汽車,但某汽車資訊網站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想買完全在美國本土制造的“美國車”恐怕不容易。其直接原因是( )A.貿易全球化 B.金融全球化C.生產全球化 D.科技全球化解析:在全球化的今天,想買完全在美國本土制造的“美國車”恐怕不容易,其直接原因是生產全球化,故C項正確。議題 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二、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二)影響的主要因素1、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一方面使得發達國家的物質生產能力達到新的高度,生產力不斷擴大與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擴張國外市場的要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運輸和通信手段發生革命性變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使得全球經濟活動越來越便捷,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2、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是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材料: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本追逐利潤的狂熱,“始終左右的資本家”,使其處于“無休止的運動”之中。對利益的不斷追求,驅使資本不斷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處落戶,到處投資。思考:上述材料說明什么因素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3、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市場經濟:正是市場競爭打破了經濟運行的國家和地域限制,把世界經濟聯結成一個整體的全球經濟,形成了統一的世界市場。沒有市場經濟的全球化,也就沒有真正的經濟全球化。世界貿易組織: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的進程不斷加快。為國際資本的流動、國際貿易的擴大、國際生產的大規模進行提供了適應的體制環境和政策條件。【知識整合】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影響因素 經濟全球化根本因素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物質技術基礎 新的科技革命,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的發展根本動因 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體制基礎 市場經濟體制直接動因 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主要載體 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說一說:什么叫世界市場 世界市場是國際分工的產物,是市場交換關系突破國家和地區界限而擴展到整個世界的結果。狹義上的世界市場是世界各國相互間進行交換的場所或領域。廣義上的世界市場是指國際流通領域包括商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務等各種交換關系與交換機制的總和。【易錯辨析】:經濟全球化與經濟一體化的比較 經濟全球化 經濟一體化區別 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商品、服務及技術、資金、勞務等要素,通過日益頻繁的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流動和廣泛配置,世界經濟出現了高度融合的局面,這就是經濟全球化 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即國家間通過簽署條約或協定,采取具體的措施協調彼此之間的經濟貿易政策,以促進經濟的共同發展聯系 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有助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形成和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經濟發展又是促進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內在動力議題 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情景設置我國某大型跨國公司在全球160多個國家設有分公司或代表處,同時,依據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優勢,在美國、歐洲、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地建立了10多家研究所、20多家創新中心、40多家產品服務中心。你知道哪些跨國公司?請分析跨國經營有什么好處、會面臨哪些風險和挑戰。美國的通用、微軟、沃爾馬和韓國三星、日本豐田、中國的阿里巴巴和海爾等。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推動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全球資源配置的優化和科技合作與進步;也存在跨國壟斷、破壞國際市場環境的公平競爭,以及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落后產能和環境污染等負面影響。材料:華為經過10多年的努力拓展,華為已經初步成長為一個全球化公司。在海外設立了22個地區部,100多個分支機構。在美國、印度、瑞典、俄羅斯及中國等地設立了17個研究所,每個研發中心的研究側重點及方向不同。采用國際化的全球同步研發體系,聚集全球的技術、經驗和人才來進行產品研究開發,使華為的產品一上市,技術就與全球同步。華為還在全球設立了36個培訓中心,為當地培養技術人員,并大力推行員工的本地化。全球范圍內的本地化經營,不僅加深了華為對當地市場的了解,也為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思考:以華為公司為例,談談什么是跨國公司? 跨國經營有什么好處、會面臨哪些風險和挑戰?三、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跨國公司)含義 指以母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銷售和其他經營活動的國際大型企業產生的根本原因 生產力的發展地位 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其影響已經遍及全球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各個領域實質 是一種經濟組織,是國際性企業跨國公司的目的 實現最大利益跨國公司的發展給世界經濟帶來哪些影響?(1)積極影響: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到處奔走,推動著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深化,把國際分工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分工,把國際貿易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形成了以公司內部分工和貿易為基礎的國際經濟體系,促進了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與進步。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2)負面影響:跨國公司的發展也會給世界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如不考慮母國或東道國的國家利益,實行跨國行業壟斷、破壞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落后產能和環境污染等。【易混易錯】⑴跨國公司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唯一力量。跨國公司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除跨國公司外,國家、國際組織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⑵比較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跨國公司 國內企業戰略目標 以國際市場為導向, 以國內市場為導向,目的 實現全球利潤最大化 實現國內市場利潤最大化涉外經濟活動 在國外建立經濟實體,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建立分公司 只有貿易關系,在國外不建立經濟實體決策體系 有一個集中的全球決策體系 國內市場決策體系領域 遍及全球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各領域 生產領域只在國內【知識整合】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影響因素 經濟全球化根本因素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物質技術基礎 新的科技革命,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的發展根本動因 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直接動因 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主要載體 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體制基礎 市場經濟體制全世界跨國公司的數量平均每年以29%的速度遞增。跨國公司的生產總值已占全世界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并且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國家貿易和技術轉讓業務,可以說,沒有一個比較成功的公司不是搞跨國經營的。由此可見,跨國公司( )①在世界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②成為世界各國經濟共同發展的最好形式③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④支配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選B。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在世界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①③正確;②中的“最好”說法錯誤;④中的“支配”說法錯誤。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