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國家的結構形式第一框 主權統(tǒng)一與政權分層政治認同:堅持國家統(tǒng)一領導、民主集中制,堅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科學精神:理解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系,采用國家結構形式的影響因素區(qū)分單一制和復合制。法治意識:依法維護國家主權.遵循國家憲法規(guī)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公共參與: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的義務,主動維護中央權威與國家集中統(tǒng)一領導1. 解析國家的結構形式,理解維護國家統(tǒng)一、捍衛(wèi)國家主權的意義。2. 明確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3. 正確認識中央與地方的關系。重點:明確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難點:正確區(qū)分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情景1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于2020年9月30日上午10時舉行例行新聞發(fā)布會,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主持本次新聞發(fā)布會。 馬曉光說:當前臺海局勢緊張,引發(fā)了部分臺灣民眾的恐慌。誰是始作俑者,誰是挑釁者,大家看得很清楚。只要停止這類活動,兩岸關系就可以穩(wěn)定下來。這是第一。第二,我們愿意為和平統(tǒng)一提供各種可能性,但我們絕不會容忍任何“臺獨”分裂活動,不會為他們留下任何空間。在此我想鄭重宣示,千萬不要懷疑、低估,更不要輕易測試我們的決心、信心和能力。第三,再次呼吁廣大臺灣同胞與我們攜起手來,只有反對遏制“臺獨”,才能迎來兩岸關系重回和平發(fā)展的軌道。結合材料,談談你對維護國家主權的認識。點評:(1)國家主權是現(xiàn)代國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據(jù),它是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qū)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2)國家主權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沒有任何其他權力主體可以對其加以否決或駁回。獨立自主的對外交往是國家主權的重要體現(xiàn)。國家主權通常以法律形式在憲法中加以規(guī)定,對外則表現(xiàn)為國家之間的相互承認。(3)國家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國家主權的喪失意味著國家的解體或滅亡。所以我們絕不容忍任何“臺獨”分裂活動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就香港前途問題交換意見,全面闡釋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鄧小平強調:“關于主權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講,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現(xiàn)在時機已經成熟了,應該明確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國將收回香港。”思考:為什么鄧小平說中國在主權問題上沒有回旋的余地?1、含義是現(xiàn)代國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據(jù),它是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qū)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1)研究對象:現(xiàn)代國家(2)依據(jù):法理依據(jù)(3)特點: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4)特點: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5)性質:政治權力2、地位:(1)國家主權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沒有任何其他權利主體可以對其加以否定或駁回。(2)國家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國家主權的喪失意味著國家的解體或滅亡。3、類型:(1)按國家性質分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2)按經濟發(fā)展程度分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4、國家主權的表現(xiàn)獨立自主的對外交往是國家主權的重要體現(xiàn)。主權獨立,不允許任何外來干涉或者侵犯,每個國家都有權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獨立地、自主地處理本國對內對外的一切事務。對內:國家主權通常以法律形式在憲法中加以規(guī)定。對外:則表現(xiàn)為國家之間的相互承認。5、重要性:國家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國家主權的喪失意味著國家的解體或滅亡。國家主權原則國家主權原則地位:是當代國際法的基石。國家主權原則內容:各國一律享有主權平等,各國不問經濟、社會、政治或其他性質有何不同,均有平等權利與責任,并為國際社會之平等會員國。主權平等的要素1.各國法律地位平等。2.每一國均享有充分主權之固有權利。3.每一國均有義務尊重其他國家之人格。4.國家之領土完整及政治獨立不得侵犯5.每一國均有權利自由選擇并發(fā)展其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制度6.每一國均有責任充分并一秉誠意履行其國際義務,并與其他國家和平相處。相關鏈接國家主權是否成立、如何成立?宣示說:一國政府宣布其國家主權時,國家主權就自然形成承認說:一國主權之存在,離不開其他國家的承認臺灣當局今年收不到世界衛(wèi)生大會邀請函!!!第71屆WHA(世界衛(wèi)生大會)于5月21日至26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臺灣當局未收到邀請函,無法以觀察員身份出席WHA。問:臺灣當局為什么無法以觀察員身份出席WHA提示:①世界衛(wèi)生組織是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②臺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不是一個主權國家。③國際上只有一個中國,國際社會公認一個中國原則。例題1:進入新時代,我國依據(jù)國家安全和發(fā)展戰(zhàn)略要求,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這是基( )①主權通常以法律形式在憲法或基本法中加以規(guī)定②主權是國家對其管轄區(qū)域擁有排他性的政治權力③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④領土和主權是構成主權國家最重要的要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選C。我國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是基于主權是國家對其管轄區(qū)域擁有排他性的政治權力,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②③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xiàn)以法律形式規(guī)定主權,①不符合題意;主權是構成主權國家最重要的要素,④錯誤。【易混易錯】⑴國家主權對內表現(xiàn)為國家權力的至高無上性,對外表現(xiàn)為國家的獨立自主性,二者是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⑵國家主權原則是當代國際法的基石。主權平等是指各國均有平等權利與責任,并為國際社會的平等會員國。主權平等尤其包括:法律地位平等;享有充分主權之固有權利;有義務尊重其他國家之人格;國家之領土完整及政治獨立不得侵犯;有權利自由選擇并發(fā)展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制度;履行國際義務,并與其他國家和平相處。例題2:國家主權、統(tǒng)一、領土完整是國家的核心利益,是國家生存與發(fā)展的基礎。我國必須堅持主權至上的原則,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國家主權至上的政治學依據(jù)。【解析】本題考查國家主權的相關知識。國家主權至上的依據(jù),可以從國家主:權對內至高無上、對外自主自決、獨立自主的對外交往、相互承認、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等方面分析回答。答案:(1)國家主權是現(xiàn)代國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據(jù),它是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qū)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2)國家主權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獨立自主的對外交往是國家主權的重要體現(xiàn)。國家主權通常以法律形式在憲法或基本法中加以規(guī)定,對外則表現(xiàn)為國家之間的相互承認。(3)國家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國家主權的喪失意味著國家的解體或滅亡。6.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主權國家依據(jù)國際法享有獨立權、管轄權、平等權、自衛(wèi)權等基本權利。基本權利 含義獨立權 主權國家擁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權利管轄權 主權國家對其領土內的一切人(享有外交豁免權的人除外)和物以及領土外的本國公民實行管轄的權利平等權 主權國家不論大小、強弱,也不論政治、經濟、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有何差異,在國際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自衛(wèi)權 主權國家擁有保衛(wèi)自己的生存和獨立的權利,為維護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而對外來侵略和威脅進行防衛(wèi)的權利正確區(qū)分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 含義 表現(xiàn) 舉例獨立權 主權國家擁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權利。 表現(xiàn)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如一國可以自由修改憲法、變更政體、確定經濟體制、締結條約、進行自衛(wèi)戰(zhàn)爭等。 美國眾議院通過“臺灣保證法2019”侵犯我國獨立權。管轄權 主權國家對其領域內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轄的權利。 管轄權對公民的管理和保護包括居住在國外的僑民,對物的管理包括駐外的使館等。 美軍驅逐艦駛經臺海,2架戰(zhàn)略轟炸機飛近臺灣侵犯了我國管轄權。平等權 主權國家不論大小、強弱,也不論政治、經濟、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有何差異,在國際法上地位一律平等。 國際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國文字的權利等。 聯(lián)合國主席和各國代表的席位不分上下尊卑。自衛(wèi)權 主權國家擁有保衛(wèi)自己的生存和獨立的權利。 防御,即國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進行國防建設,如建立軍隊、建筑要塞等,以防外來侵犯;自衛(wèi),即當國家受到外國攻擊時,有權進行自衛(wèi)等。 國產航母“山東艦”關鍵詞法區(qū)分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權利 關鍵詞獨立權 “自己意志”“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自主決定”等平等權 “不分大小國享有投票權”“使用本國文字的權利”“法律地位平等”等自衛(wèi)權 “國防建設”“建筑要塞”“還擊入侵”“捍衛(wèi)主權”等管轄權 “管理本國公民”“保護本國公民”“維護僑民權益”“管理駐外使館”等【能力提升】我國堅決反對任何外國組織和個人干預我國的內部事務,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如磐石,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1)上述觀點表明我國堅決行使主權國家的哪些權利 堅決反對任何外國組織和個人干預我國的內部事務,體現(xiàn)了我國堅決行使獨立權;堅決維護領土完整,反對領土分裂,體現(xiàn)了我國堅決行使管轄權。(2)我國為什么堅定維護國家主權 ①國家主權是現(xiàn)代國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據(jù),它是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qū)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②國家主權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沒有任何其他權力主體可以對其加以否決或駁回。③國家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國家主權的喪失意味著國家的解體或滅亡。探究1956年4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論十大關系》的講話。這篇講話總結了中國的經驗,討論了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其中包括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問題。講話指出,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也是一個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當前要注意的是,應當在鞏固中央統(tǒng)一領導的前提下,擴大一點地方的權力,給地方更多的獨立性,讓地方辦更多的事情。這對我們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比較有利。我們的國家這樣大,人口這樣多,情況這樣復雜,有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比只有一個積極性好得多。請思考:在我國,應如何解決中央和地方的關系 點評:(1)應當在鞏固中央統(tǒng)一領導的前提下,擴大 點地方的權力,給地方更多的獨立性,讓地方辦更多的事情。(2)要發(fā)展社會主義建設,就必須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中央要鞏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情景2毛澤東在論述這個問題時說: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也是一個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當前要注意的是,應當在鞏固中央統(tǒng)一領導的前提下,擴大一點地方的權力,給地方更多的獨立性,讓地方辦更多的事情。這對我們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比較有利。我們的國家這樣大,人口這樣多,情況這樣復雜,有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比只有一個積極性好得多我們不能像蘇聯(lián)那樣,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點機動權也沒有。中央要發(fā)展工業(yè),地方也要發(fā)展工業(yè)。就是中央直屬的工業(yè),也還是要靠地方協(xié)助。至于農業(yè)和商業(yè),更需要依靠地方。總之,要發(fā)展社會主義建設,就必須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 中央要觀團,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結合材料,談談毛澤東認為應該如何解決中央和地方這一對矛盾。點評:(1)應當在鞏固中央統(tǒng)一領導的前提下,擴大 點地方的權力,給地方更多的獨立性,讓地方辦更多的事情。(2)要發(fā)展社會主義建設,就必須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中央要鞏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二、中央與地方(一)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的原因(為什么)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只能有一個中央政府1、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只能有一個中央政府。2、當今世界,大部分國家不可能通過唯一的中央政府進行直接的、簡單化的、事無巨細的管理。國家之內的行政區(qū)劃,通常是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產生的。國家采取某一結構形式的原因:(1)必要性:當今世界,大部分國家不可能通過唯一的中央政府進行直接的、簡單化的、事無巨細的管理。國家之內的行政區(qū)劃, 通常是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產生的。(2)影響因素:行政區(qū)劃的界線和分層,往往需要考慮民族、宗教、歷史、地理、文化、經濟、軍事等諸多因素。例題:中央與地方依據(jù)憲法和有關法律就國家權力的行使和運用進行配置,合理劃分行政區(qū)域和權力,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國家機關享有不同范圍、不同效力的職權。這是因為 ( )A.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都能管理國家級事務B.中央與地方行政區(qū)劃是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C.各國中央與地方采取的結構形式是完全一致的D.各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各自行使法定權力【解析】選B。中央與地方合理劃分行政區(qū)域和權力,是因為中央與地方行政區(qū)劃是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B符合題意;中央政府管理國家級事務,A錯誤;各國中央與地方采取的結構形式不盡相同,C錯誤;中央與地方合理劃分行政區(qū)域和權力,表現(xiàn)為各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各自行使法定權力,不是其原因,D不符合題意。我國憲法第八十九條規(guī)定,國務院“統(tǒng)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guī)定中央與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管理本行政區(qū)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wèi)生、體育事業(yè)、城鄉(xiāng)建設事業(yè)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發(fā)布決定和命令,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工作人員。第一百一十條規(guī)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并報告工作。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都是國務院統(tǒng)一領導下的國家行政機關,都服從國務院。結合上述材料,分析并歸納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各自負責的主要任務是什么?二者的關系是怎么樣的?(二)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的措施(怎么樣)行政區(qū)劃的產生: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各個國家劃分了行政區(qū)劃。行政區(qū)劃的影響因素:民族、宗教、歷史、地理、文化、經濟、軍事等諸多因素。各級行政區(qū)劃都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行使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在國家憲法規(guī)定的法定范圍內行使各自的職責。中央政府:主要負責國家秩序與整體發(fā)展、軍事、外交等國家級事務。地方各級政府:主要負責各自區(qū)域內的經濟發(fā)展、社會治安等地方性事務。(三)我國處理中央和地方關系的措施(怎么樣)民主集中制:是指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1.民主集中制在黨的組織體系中的體現(xiàn)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表現(xiàn):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2.民主集中制在國家機構中的體現(xiàn)中央與地方各級國家機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劃分職權。表現(xiàn):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國家整體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須服從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證中央統(tǒng)一領導的同時,必須考慮地方特殊利益,充分發(fā)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核心歸納】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1)我國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是國家的全局性利益與地方的局部性利益,國家的全局性問題與地方的區(qū)域性問題之間的關系。(2)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的關鍵:發(fā)揮兩個積極性。(3)中央與地方之間要有分權:中央與地方的適度分權既要實行中央的統(tǒng)一領導,維護中央權威,又要在中央集中領導下賦予地方必要的自主權力。(4)具體說來,在中央權力配置方面,實行中央的統(tǒng)一領導,維護中央的權威。在地方權力配置方面,中央賦予地方以處理涉及區(qū)域性問題和利益的權力,即凡屬地方的問題,由地方政府機關自主安排和處理。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