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重慶市楊家坪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試題(9科10份,答案不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重慶市楊家坪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試題(9科10份,答案不全)

資源簡介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可用于測定溶液pH且精確度最高的是( )
 A.酸堿指示劑   B.pH計 C.精密pH試紙 D.廣泛pH試紙
2. 對H2O的電離平衡不產生影響的粒子是( )

3.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H2S2H++S2- B.H2S+H2O??H3O++HS-
C.NH3+H2O===NH+OH- D.HClO===H++ClO
4. 下面是一段關于酸堿中和實驗操作的敘述:①取一錐形瓶,用待測NaOH溶液潤洗兩次。②在一錐形瓶中加入25.00 mL待測NaOH溶液。③加入幾滴石蕊試劑做指示劑。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滌干凈。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標準酸溶液,進行滴定。⑥左手旋轉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搖動錐形瓶。⑦兩眼注視著滴定管內鹽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終點。文中所述操作有錯誤的序號為?( )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5.下列溶液加熱蒸干后,能析出溶質固體的是( )
A.AlCl3 B.KHCO3 C.Fe2(SO4)3 D.NH4HCO3
6.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兩種溶液中,設由水電離產生的OH- 離子濃度分別為Amol/L與Bmol/L,則A和B關系為
A.A>B B. A=10-4 B C. B=10-4 A D. A=B
7.一定量的鹽酸跟過量的鐵粉反應時,為了減緩反應速度,且不影響生成氫氣的總量,可向鹽酸中加入適量的
①NaOH固體 ②H2O ③NH4Cl固體 ④CH3COONa固體
⑤NaNO3固體 ⑥KCl溶液
A.②④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⑤⑥
8.1體積pH=2.5的鹽酸與10體積某一元強堿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則該堿溶液的pH等于 A. 9.0 B. 9.5 C. 10.5 D. 11.5
9.含等物質的量NaOH的溶液分別用pH為2和3的CH3COOH溶液中和,設消耗CH3COOH溶液的體積依次為,則兩者的關系正確的是
A. B. C. D.
10.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的環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中性溶液中Al3+、K+、NO、Cl--
B.在能使pH試紙變深藍色的溶液中:Na+、S2-、NO、CO
C.在加入鋁粉能產生H2的溶液中:NH、Fe2+、SO、NO
D.在由水電離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Fe3+、Cl-、I-
11.下列關于電解質溶液中離子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0.1mol·L-1NaHCO3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
c(Na+)=2c(CO)+c(HCO)+c(H2CO3)
B.0.1mol·L-1NH4Cl和0.1mol·L-1NH3·H2O等體積混合后離子濃度關系:
c(Cl-)>c(NH)>c(H+)>c(OH-)
C.常溫下,向醋酸鈉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則混合溶液中:
c(Na+)=c(CH3COO-)
D.常溫下,在pH=1的溶液中,Fe2+、NO、ClO-、Na+能大量共存
12. 已知CuSO4溶液分別與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應情況如下:
(1) CuSO4 +Na2CO3 →
主要:Cu2+ + CO32─ + H2O = Cu(OH)2↓+ CO2↑
次要:Cu2+ + CO32─ = CuCO3↓
(2) CuSO4 +Na2S → 主要:Cu2+ + S2─ = CuS↓
次要:Cu2+ + S2─+ 2H2O = Cu(OH)2↓+ H2S↑
則下列幾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 )
A. CuS Cu(OH)2>CuCO3
C. Cu(OH)2>CuCO3>CuS D. Cu(OH)213. 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餾水中,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Ca(OH)2(s) Ca2+(aq)+ 2OH-(aq),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給溶液加熱,溶液的pH升高
B. 恒溫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
C. 向溶液中加入NaCO3溶液,則其中的Ca(OH)2的固體增多
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體,則其中的Ca(OH)2的固體增多
14.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c(H+)=1×10-7mol/L的溶液 B. pH=pOH 的溶液
C. pH=14-pOH 的溶液
D. 由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一元酸跟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15. 已知當NH4Cl溶液的濃度小于0.1mol/L時,其pH>5.1。現用0.1mol/L的鹽酸滴定10mL0.05mol/L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劑達到終點時所用鹽酸的量應是
A.10mL B.5mL C.大于5mL D.小于5Ml
16. 常溫下,0.1 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1×10-8,下列正確的是 A.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10-10 mol/L
B.溶液中c(H+)+c(A-)=0.1 mol/L
C.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H3COONa晶體或加水稀釋,溶液的c(OH-)均增大
D.與0.05mol/L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
c(A-)>c(Na+)>c(OH-)>c(H+)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7.(8分) (1)常溫下,用pH試紙測得碳酸鈉溶液的pH為10,簡述測定該溶液的pH的操作方法是: 向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將硫酸鋁溶液和碳酸氫鈉溶液混合,可觀察到的現象是生成無色氣體和絮狀沉淀,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在配制硫化鈉溶液時,為了防止發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
18.(8分)
(1)將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醋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堿性”,下同),溶液中c(Na+) c(CH3COO-)(填“ >” 或“=”或“<” )。
(2)pH=3的醋酸和pH=11的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 ,
溶液中c(Na+) c(CH3COO-)
(3)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醋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離子和鈉離子濃度相等,則混合后溶液呈 ,醋酸體積 氫氧化鈉溶液體積。
(4)將m mol/L的醋酸和n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的pH=7,則醋酸溶液中c(H+) 氫氧化鈉溶液中c(OH-), m與n的大小關系是m n。
19.(12分)常溫下,如果取0.1mol/LHA溶液與0.1mol/L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測得混合溶液的pH=8,試回答以下問題:
(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____________0.1mol/L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填“>”、“<”或“=”)
(3)求出混合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確計算結果(填具體數字):c(Na+)-c(A-)=_________mol/L,c(OH-)-c(HA)=_________mol/L。
(4)已知NH4A溶液為中性,又知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氣體放出,試推斷(NH4)2CO3溶液的pH_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將同溫度下等濃度的四種鹽溶液:
A.NH4HCO3 B.NH4A
C.(NH4)2SO4 D.NH4Cl
按pH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
20.(8分)已知在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有關微粒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Na+)>c(HSO)>c(SO)>c(H2SO3)。
(1)該溶液中c(H+)______________c(OH-)(填“>”、“<”或“=”),簡述理由(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向NH4HSO3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1)在粗制CuSO4·5H2O晶體中常含有雜質Fe2+。在提純時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適氧化劑,使Fe2+氧化為Fe3+,下列物質可采用的是________。
A. KMnO4   B. H2O2    C. Cl2 水    D. HNO3
(2).然后再加入適當物質調整至溶液pH=4,使Fe3+轉化為Fe(OH)3,可以達到除去Fe3+而不損失CuSO4的目的,調整溶液pH可選用下列中的________。
A. NaOH B. NH3·H2O C. CuO D. Cu(OH)2
(3)甲同學懷疑調整至溶液pH=4是否能達到除去Fe3+而不損失Cu2+的目的,乙同學認為可以通過計算確定,他查閱有關資料得到如下數據,常溫下Fe(OH)3的溶度積Ksp=8.0×10-38, Cu(OH)2的溶度積Ksp=3.0×10-20, 通常認為殘留在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小于1×10-5 mol·L-1時就認為沉淀完全(假設為1.2×10-7 mol·L-1),設溶液中CuSO4的物質的量濃度為3.0 mol·L-1,則Cu(OH)2開始沉淀時溶液的pH為___ _____,完全沉淀時溶液的pH為____ ____,通過計算確定pH=4時,Fe3+殘存的濃度是:________ 。
22.(6分)
(1)常溫下,有pH為12的NaOH溶液10mL,若將溶液分成兩等份,其中一份加入水,另一份加入pH=10的NaOH溶液,最終均將其溶液的pH變為11,則加入水與NaOH溶液的體積比為__________。
(2)若向10mLpH為12的NaOH溶液中加入pH=2的任意一元酸HR溶液VmL,最終也將溶液的pH變為11,則V的取值范圍是_____ _____。(設溶液的體積可以直接相加;計算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
(3)已知AnBm的離子積=[c(Am+)]n·[c(Bn-)]m 在某溫度下,Ca(OH)2的溶解度為0.74 g,其飽和溶液密度設為1 g/mL,其離子積為 。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單元測試題答案
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48分)
17(8分,每空2分) (1). CO32-+H2O HCO3-+OH- 把一小塊pH試紙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Na2CO3溶液的玻璃棒點在試紙的中部,試紙變色后與標準比色卡比較,確定溶液的pH 
(2) Al3++3HCO3- = Al(OH)3 ↓+3CO2↑(3).NaOH
18. (8分,每空1分)
(1)堿性,>; (2)酸性,<;
(3)中性,>; (4)<,>。
19. (12分,每空2分)
(1)A-+H2OHA+OH- (2)>
(3)9.9×10-7 10-8  (4)大于 ABDC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部分 每題2分 ,共50分)
1.陶淵明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去在任僅八十余日的彭澤縣令;李白傲睨權貴,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呼聲,他一生狂放不羈,隱逸行樂。二人的人生價值和處世準則明顯受到
A.老莊哲學的影響 B.韓非思想的影響
C.孔孟之道的影響 D.墨家學說的影響
2.下列觀點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贄贊同的是????????????? ?????????????
A.“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B.儒家經典是“萬世之至論”
C.“仲尼之道,廣大悠久,與天地并” D.“圣人之道無異于百姓日用”
3、在敦煌藝術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壁畫大多宣傳佛教悲慘犧牲的善行和現實的悲苦無奈;隋唐壁畫則更多的宣傳享受和娛樂.表現幸福與祥和;宋朝壁畫中,世俗場景大量滲入佛界。這種變化說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國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藝術形式的多樣化 D、藝術內容的時代性
4. 下列是一組古代科技文化發展的歷史描述,你認為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A. 人稱戰國思想家惠施學富五車,是指他旅行時愛學習,隨帶5車愛看的紙質書
B. 北宋平民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這是印刷業的一大革新
C. 楷書奔放躍動,線條流暢縱情,具有極高審美價值,最能表現和抒發書法家的感情
D. 屈原抒情長詩《離騷》具有現實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又稱“騷體”
5.下列關于中國出土于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的樂器——編鐘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中國音樂考古史上的一次偉大發現 B.是當時樂府機構中的樂器
C. 編鐘銘文記載著豐富的上古樂理 D.代表戰國時期的音樂成就
6.請閱讀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屬的文學體裁興起的先后順序是
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②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③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風來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7.歐陽修上疏說:“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為《宋文》者,多是當今議論時政之言……詳其語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體,竊恐流布漸廣,傳之虜中,大于朝廷不便……(請)今后如有不經官司詳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貨賣。”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開始普及 B.書籍出版業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與契丹間關系緊張 D.文化傳播方式變化影響政府管理
8.下圖為某名人陵墓護欄上鐫刻的文字,其含義反映了該名人的社會發展觀。據此判斷他是
A.顧炎武 B.林則徐 C.洪秀全 D.嚴復
9.近代國人對西學的態度表現為
A.主動效法→自主選擇→被動接受 B.互相交流→主動效法→自主選擇
C.互相交流→被動接受→自主選擇 D.被動接受→主動效法→自主選擇
10.100多年前,梁啟超在興民權基礎上發表《新民說》,提出“新民”思想,他認為,要建設一個“新”的中國,必須先養成“新”的國民。“新民”是指有愛國思想、尚武精神、社會公德、獨立人格的新國民。在當時歷史背景下,梁啟超發表《新民說》意在說明
A.維新變法是救亡圖存的唯一出路 B.中國政治改革不宜操之過急,反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C.要革命,不要改良 D.興民權是變法的根本,是強國的保證
11. 魯迅曾對中國近代某一時期的主流思想給以這樣概括:“西哲的本領固然要學,‘子曰詩云’也要昌明,換句話說,便是學習了外國本領,保存中國舊習,本領要更新,思想要舊。”這一主流思想是指
A. “師夷長技以制夷” B.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 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 D. 自由為體,民主為用
12.迄今所知,在中國出版的書刊中,最早介紹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廣學會編譯的《大同學》,其中稱:“其以百工領袖著名者,英人馬克思也。”由此可見: ①新興的中國工人階級找到了自己的領袖
②當時介紹到中國的馬克思的身份是“工人領袖” ③19世紀末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 ④當時的介紹者連馬克思是哪國人都沒有搞清楚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3.陳獨秀號稱是“文化偉人”、“政治名人”,對近代中國曾產生過重大影響。作為“文化偉人”,他的主要歷史功績是 ①創辦《新青年》,掀起新文化運動 ②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③首先高舉社會主義大旗,為運動指明方向④是文學革命的主要發起人之一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1920年11月,孫中山指出:“有人說推翻清室后,民族主義可以不要了,這話實在錯了,即如我們住的租界,外國就要用治外法權來壓制中國人,這還是前清造成的惡果,現在清廷雖然不能壓制我們,但各國還是壓制的……所以我們還是三民主義缺一不可的”。這番話表明孫中山( )
A.仍堅持原來的三民主義 B.明確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
C.在反帝問題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對帝國主義
15.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由于共產黨的土地改革政策贏得了農民的支持,同時日本人在東部沿海的進攻又削弱了蔣的政府,毛澤東逐漸擴大了他的力量。”在上述觀點所體現的時期或時段里,毛澤東發表的重要論著最有可能是
A.《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新民主主義論》 D.《論十大關系》
16. 鄧小平指出,“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的這段談話
A . 是鄧小平理論發端的標志 B. 促進了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
C. 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D. 有力地推動了祖國統一進程
17.“XXX,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專畢業,1969年作為知識青年到黑龍江上山下鄉。1978年3月考進廈門大學經濟學系;1982年2月大學畢業后分配到統計局工作,1985年進入江西財經大學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攻讀國際金融博士學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國斯坦然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該段個人履歷反映了:
A.“教育革命”對該人的成長起了積極作用
B.1972年中美關系正常化對該人成為教授至關重要
C. 1977年恢復高考統一招生制度為該人生的轉折提供了機遇
D. 《義務教育法》保障了該人少年時期的受教育權利,為后來的深造打下基礎
18.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在一個占世界人口1/5的發展中國家做到這一點,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它改變了中國的命運”。被教科文組織如此肯定的“壯舉”應該是
A.袁隆平培育出“超級雜交稻” B.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C.中國載人航天取得成功 D.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19.下列說法體現了“雙百”方針內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爭論會引起黨內思想不一致” C.“讓樣板戲占領革命舞臺”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辮子”
20.下表是我國某時期的大學生擇業目標(部分),從中推出的結論不符合史實的是
發表時間
調查范圍
擇業目標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1994年
廣東
金融和外貿部門
自辦公司
三資企業
1995年
西安
國有大中型企業
商貿金融行業
三資企業
1998年
上海
商業與經濟工作
政府部門
黨政機關
2001年
全國
國有企業
外資企業
中小學校
2002年
北京
三資企業
國家機關
科研單位
A.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 B.社會福利制度的完善
C.“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 D.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
21.“奴隸是人,不管其社會地位如何,他們的靈魂中同樣賦有人類的自豪、榮譽、勇敢和高尚的品性。”你認為下列對其評價最準確的是
A、抨擊、批判奴隸制度 B、提倡解放奴隸
C、強調了天賦人權的人文思想 D、奴隸制度不符合人性
22.右面兩幅圖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歷史上的著名作品,它們共同的主要特點是
A、在社會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新經濟因素的產生或發展
C、促進了文學藝術的改革與創新 D、推動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發展
23.普羅塔哥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宋明理學家提出“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他們共同強調的是
A.人的主觀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
C.知行合一的認識論 D.人的客觀存在的重要性
24. 2012年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495周年。當年馬丁·路德在《九十五條論綱》中闡述了基督教徒有權讀《圣經》和理解《圣經》,人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這種思想的社會效果是
A.將人們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 B.從神學的角度論證了人的自由和獨立性
C.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實現了人人平等
25.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飯店,高47.4米,為當時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國貿大廈。然而,人們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飯店在新中國建筑史上的地位。這提示我們,對歷史現象的評價應
A.以今人的標準來衡量 B.置于特定的時空考察 C.主要看對后世的影響 D.注重使用比較的方法
第Ⅱ卷(非選擇題部分 共50分)
26.(25分)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內容變革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論語》曰:“學而優則仕”。宋真宗在《勸學詩》中說:“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
據《明史》記載,明代科舉制“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
(1)依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及特點。(4分)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中“稍變其試士之法”的表現及產生的影響。(3分)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學部頒行《奏定學堂章程》,規定中學堂課程,課時如下:
課程
修身
讀經
講經
中國
文學
外語
歷史
地理
幾何
代數
植物
動物
理化
圖畫
法制
理財
體操
合計
課時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3)與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學堂課程內容有哪些特點?(3分)你怎樣評價?(4分)
材料三 德國萊比錫大學建于1409年,初期開設的課程有神學、文科(語言)、法學、醫科。以后逐漸增加,至19世紀開設了數學、天文學、哲學、邏輯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解剖學等幾十個科目,并設立了研究院,鼓勵科學研究。德國的其它大學也普遍發生了這樣的變化。由于教育的高度發展,德國創造了19世紀末的奇跡。
(4)依據材料三歸納15至19世紀德國大學課程改革的趨勢。(4分)
材料四 1911年清華學校成立,1928年改建為清華大學。1934年,清華大學發展為包括文、法、理、工四個學院十六個系的綜合性大學。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開設共同的必修課程,意在使學生求得關于自然、社會和人文方面的通識。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清華大學文、法、理學院并入北京大學等高校,只設置機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個工科系。改革開放后,清華大學逐步恢復和重建了文科院系。
(據《清華大學校史稿》等)
(5)根據材料四,概述建國后清華大學的兩次院系調整,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目的。(4分)圖3、圖4所示清華校訓和格言蘊含著怎樣的人才培養理念?(2分)
(6)綜上,談談你對教育變革與社會發展關系的認識。(1分)
27.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7分)
材料一 董仲舒對儒家思想作了發揮,他宣揚天是萬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兒子,即天子,代表天統治人民,因此全國人民都要服從皇帝的統治,諸侯王也要聽命于皇帝。這叫做“大一統”。
材料二 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說:“凡天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業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
——《明夷待防錄·原君》
請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2分)
(2)從時代背景方面比較材料一與材料二觀點差異的原因。(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
(5)綜合上述材料說明黃宗羲的思想與傳統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2分)
28.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 文明之所以進,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總因也。歐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紀時,古學復興,脫教會之藩籬,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進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國學界之光明,人物之偉大,莫盛于戰國,蓋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嗚呼,居今日諸學日新、思想橫溢之時代,而猶以保教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啟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論》(1902年)
材料二 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鼓吹在國民生活的哲學基礎方面,進行一場激烈變革。……就深度和廣度而言,這場思想變革超過1895~1911年期間的變革。的確.有些學者認為自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22~公元前221年)以來,中國歷史上還沒有發生過如此劇烈及根本的社會和思想變革。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歐洲“古學復興”指的是什么?”國學界之光明,莫盛于戰國”是指什么歷史現象?(2分)
(2)戰國時期“思想自由”狀況在秦漢、宋明時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3分)
(3)材料二中1895—1911年期間,中國的政治觀念發生了哪些變革?發生變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5分)
(4)民國初年發生的這次思想變革是指什么?為什么說“就深度和廣度而言,這場思想變革超過1895——1911年期間的變革”?(4分)
(5)歐洲十四五世紀、中國的戰國時期、梁啟超所處的這個時代,有什么共同點?(2分)
(6)從以上材料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認識(2分)
參考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部分 每題2分 ,共50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部分 共50分)
26.(1)儒家學說(四書五經)。讀書與做官緊密結合(教育為統治階級培養統治人才)。
(2)內容專取四書五經,文體采用八股文。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加強了專制主義(阻礙了中國科技的發展)。(3分)
(3)添設西學課程,科目設置全面,經學仍占據重要地位。促進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教育的基本特征。(3分)
(4)自然科學學科增多,鼓勵科學研究(理性主義的影響增強)。(2分)
(5) 第一次:1952年,從綜合性大學變為單一的工科大學。為大規模經濟建設培養專門人才。(3分)第二次:改革開放后,恢復、重建文科院系。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3分)
理念:德才兼備、自立自強、注重實踐。(2分)
(6)要加快社會的發展,必須優先發展教育。(2分)
28.(1)變革:(1)歐洲文藝復興 百家爭鳴。(2分)
(2)秦始皇焚書坑儒,思想高度專制;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大一 統;宋明理學盛行,進一步禁錮思想(3分)
(3)變革:維新變法思想發展,民主共和思想興起。原因:①民族危機加深。②君主專制嚴重阻礙中國的發展。③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④啟蒙思想的傳播。(5分)
(4)變革:新文化運動。原因:①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專制主義以空前沉重打擊。②動搖了傳統禮教的統治地位。③促使更多的人迫切追求民主、科學、真理、進步。(3分)
(5)社會處于變革時期;都有新的經濟因素、新的階級、新的 思潮出現;思想文化十分活躍,誕生一 大批思想家(3分)
(6)不同時代背景產生不同思想,不同的思想對時代產生不同的影響(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2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2′×25)
下圖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條著名山脈。讀圖回答1~2題。
1.下列關于甲、乙、丙、丁四山脈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位于國界線上 B.乙位于大洲分界線上
C.丙位于俄羅斯地形分界線上 D.丁位于我國地勢階梯分界線上
2.四幅圖中 (  )
A.a、b兩地相距約2 200千米 B.d地位于c地的東北方向
C.e地和f地分屬不同的國家 D.g地和h地內力作用強烈
下圖是一組海峽示意圖和氣候類型圖(圖中數字是經緯度)。據此回答3~4題。
3.上述海峽中不是位于兩大洲之間的海峽是 (  )
A.①海峽 B.②海峽 C.③海峽 D.④海峽
4.上述海峽中屬于印度洋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圖為目前世界主要板塊接觸關系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5.圖中太平洋里的兩大群島都是(  )
A.火山島 B.沖積島
C.板塊擠壓形成的 D.內力作用形成的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包含了六大板塊
B.板塊的交界處都是消亡邊界
C.最深處位于大洋中脊附近
D.大洋板塊剛好和大洋邊界吻合
下圖為世界局部地區年平均氣溫等值線圖。據此回答7~8題。
7.造成①處氣溫與同緯度地區明顯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陸分布 B.洋流
C.太陽輻射 D.大氣環流
8.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區域中南北溫差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右圖是沿36度緯線某月平均氣溫曲線圖。讀圖,回答9~10題。
9.該月平均氣溫,圖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區的原因是(  )
A.海拔低,太陽高度大,日照時間長
B.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響,增溫增濕顯著,大氣逆輻射強
D.位于山間盆地,海洋影響小,日照及地面輻射強
10.有關圖示地區氣溫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氣溫日較差⑤地比④地小
B.氣溫年較差①地比③地大
C.該月等溫線圖上,①地附近等溫線凸向北方
D.該月等溫線圖上,③地附近等溫線凸向赤道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別設若干站點,監測城市氣溫的時空分布。監測時間為8日 (多云)9時到9日(晴)18時。監測結果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11~12題。
11.圖示的最大溫差可能是(  )
A.4℃ B.12℃
C.16℃ D.18℃
12.監測時段被監測區域氣溫(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變化晴天比多云天劇烈
C.從正午到午夜逐漸降低
D.白天變化比夜間變化平緩
右下圖為大氣運動示意圖,M線代表地球表面。據圖回答13~15題。
13.若此圖表示熱力環流,則(  )
A.丙處氣壓比甲處高
B.甲處氣溫比乙處高
C.丙處氣壓比丁處低
D.甲處氣溫比丙處低
14.若此圖表示大氣三圈環流中的低緯環流,則(  )
A.③氣流比較濕潤
B.④氣流給我國夏季帶來豐沛降水
C.甲是副熱帶高氣壓帶
D.乙處高壓的形成與②氣流有關
15.若此圖表示亞洲東部夏季季風環流,則(  )
A.甲處是海洋,乙處是陸地
B.乙處天氣以晴朗為主
C.①氣流較③氣流濕潤
D.④氣流由低緯流向高緯
下圖中①②③④分別為二分二至日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的一部分。讀圖回答16~17題。
16.處于同一日的一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如果圖中風帶皆影響大陸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讀世界部分地區圖,圖中陰影為地面季風的地理分布區,完成18~19題。
18.關于圖中①、②兩地季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地1月盛行西北季風,7月盛行東南季風
B.③地夏季風成因與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有關
C.②地夏季風來得遲,退得早易產生洪澇災害
D.①地冬季風勢力強于夏季風,②地夏季風強于冬季風
19.當③地盛行西北季風時(  )
A.①地高溫多雨 B.②地寒冷干燥
C.③地形成高壓中心 D.為1月份左右
讀同緯度局部區域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20~21題。
20.圖示各區域中,具有相同氣候類型的是 (  )
A.F和K B.E和G
C.D和F D.K和H
21.圖中G地氣候類型的成因是 (  )
A.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B.洋流因素
C.受季風的影響 D.常年受西風帶控制
下圖為某地牧草成長與乳牛草料需求關系圖,下表為該地氣候資料表。讀圖完成22~23題。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氣溫(℃)
17
17
16
14
11
9
8
9
11
12
14
16
年均溫13
雨量(mm)
89
79
76
94
114
122
119
104
94
104
94
79
年雨量1168
22.該地氣候的突出特征是 (  )
A.終年高溫多雨 B.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
C.大陸性強,降水變率大 D.夏季涼爽,冬季溫和多雨
23.圖中P部分對應月份的牧草不能夠滿足需要,主要原因是 (  )
A.雨雪頻繁 B.降水太少
C.乳牛大量繁殖 D.氣溫較低
右下圖中MON表示晨昏線,陰影部分表示6日,非陰影部分與陰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據圖回答24~25題。
2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地球公轉速度較快
B.Q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0時
C.MO為晨線
D.NO為晨線
25.此時北京時間為 (  )
A.6日12時 B.7日12時
C.6日24時 D.5日12時
二、綜合題(共50分)
26、亞洲沿200N的剖面圖回答問題(10分)(每空一分)
⑴、①是 海,其海水最突出的化學性質是 。
⑵、②是 半島,其氣候類型是 。
⑶、③是 山脈,④是 高原,其主要農產品有 、 。
⑷、⑤是 半島,⑥海區是 。
27、讀下列四幅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四幅圖中完全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兩大洲之間、有溝通兩大洋的重要海峽分布的是________。(4分)
(2)四幅圖中有地中海氣候分布的是________,同時進入雨季的是________。(4分)
(3)四幅圖中有重要漁場分布的是________,該漁場名稱是________。(2分)
28、下圖為某半島地區等高線地形圖,下表為圖中某地氣候資料表,據圖表回答下列問題。(30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氣溫/℃
24.5
24.8
26.9
28.7
30.2
29.2
27.7
27.3
27.7
28.7
28.0
26.3
降水量/
mm
3
2
4
2
12
592
682
487
307
61
23
2
(1)簡述圖中地區的地形特點及東西兩岸大陸架的特點。(10分)
(2)據圖表信息判斷該地的氣候類型及其特征。(8分)
(3)該地農耕業主要分布在哪里?理由?該地氣候常常給農業生產帶來哪些不利影響?分析原因并指出解決措施。(12分)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題,共60分)
1. 英國詩人雪萊在《無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兒喜愛歡悅/明天,就會凋謝/我們希望長駐一切/誘惑你,然后飛逸/什么是人間的歡樂/那是戲弄黑夜的電火/像閃光一樣短促”。下列與詩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B.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C. 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D. 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舍靜
2.下列表述,能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哲學基本問題回答的是
A.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B.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C.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3.下列選項中與右側漫畫意思一致的觀點是
A.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決定思維
C.思維和存在沒有同一性 D.思維決定存在
4. 2011年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問題進行集體學習。胡錦濤強調,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必須按照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作出的部署,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之所以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因為它(  )
①是人類美好生活的向導 ②是國家建設的根本出發點
③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 ④是“科學之科學”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戰國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濫,吞沒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為治理水患,倡導興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變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災交織的局面。這一事例說明(  )
A.人們可以利用對規律的認識,改變或創造規律,使規律變害為利
B.人們能夠利用對事物規律的認識,指導自己的行動
C.人們可以把成功經驗作為行動的向導
D.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6.天文學家研究表明,每隔11年太陽活動就會進入一次高峰期,此時太陽會向外拋出很多物質。上一次太陽活動高峰期是在2000-2001年,下一次太陽活動高峰期將可能出現在2011~2012年。材料蘊涵的哲學道理是(  )
①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 ②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物質決定意識 ④認識具有無限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7.為防止下雨對廣州亞運會閉幕式的影響,氣象部門從閉幕式當日的14時起,啟用8架次飛機分別進行催化消云作業,保證了當天閉幕式的順利進行。這證明了(  )
①人的主觀能動性起決定作用 ②認識了自然規律就能造福于人類 ③規律是可以被人們認識和利用的 ④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1年江蘇蘇北高三調研)下列格言、警句與“順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劃船十人難”體現相同道理的有(  )
①不懂莊稼脾氣,枉費一年力氣 ②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 ③過了芒種,不可強種 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一段時間以來,城市拆遷引發的社會矛盾、沖突和群眾性事件日益增多。2011年1月21日《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向社會公布。“新拆遷條例”的公布體現了如下哲理(  )
A.認識是客體對主體的能動的反映
B.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C.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D.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10.近年來, “中國創造”、“中國經驗”、“中國現象”、“中國精神”、“中國模式”等成了國際最流行詞。流行詞的變化發展也記錄了時代前進的步伐,這表明人的意識(  )
①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②需要借助語言外殼來表達 ③一定會隨著社會生活變化而變化 ④能夠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1.宋代詩人陳簡齋的詩作:“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這首詩說明的哲學道理是(  )
A.萬物都在概念中運動
B.脫離物質的運動是存在的
C.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D.事物是靜止的
12.合理的理財方法,可以讓家庭有限的資金保值或增值。下表中的理財公式及其解讀體現的哲理( )
理財公式
解 讀
理財=50%穩守+25%穩攻+25%強攻
一半資金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用來保本,一半資金投資股票及基金獲取風險收益。
可承擔風險比重=100-目前年齡
進行積極性投資時,以可承擔風險比重作為資金分配參照。例如,30歲可承擔的風險比重是70,表示可將閑置資金中的70%進行積極性投資。
①把握聯系的條件性 ②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③一切從實際出發 ④來自實踐的認識推動事物發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在動物世界中,“小個子”并不等于“弱者”。三條兩尺多長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馬吃掉。有人將經濟領域中的分工協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經濟”,這種經濟模式能夠大幅度削減管理成本和內部消耗。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要用整體的發展帶動局部的發展 B.從部分出發,完善各部分的功能
C.整體由部分構成,整體離不開部分 D.要統籌考慮,掌握系統優化的
14.海洋連接世界各地,是最便利、最經濟的“公路”,是“大自然設立的偉大的流通媒介”,這個“公路”、“媒介”一經充分利用,便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今天的中國應當樹立這樣的意識:“國土=陸地國土+海洋國土+領空,海洋=未來生存空間+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條件。”這表明( )
①有目的有計劃的意識活動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②要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有意識地建立新的聯系
③要依據事物存在發展的條件,建立自在事物的聯系
④人們在實踐基礎上對事物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在螞蟻界,一窩螞蟻多達萬只,但多而不亂,各司其職、分工明細:蟻后的任務是產卵、繁殖;工蟻負責建造、覓食、運糧、育幼等;雄蟻負責與蟻后繁殖后代;兵蟻則負責抵御外侵、保衛家園。對于這種既沒有誰挑肥揀瘦,也沒有互相扯皮、內耗,大家配合默契的行為,有人認為某些動物還是有意識的。認為某些動物有意識的觀點( )
A.肯定了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B.否認了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C.夸大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D.否認了只有高等動物才有意識的觀點
16.大自然不斷“改寫”著我們人類的認識,這給我們追求真理過程中的啟示是 ( )
①人們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準備走曲折的道路 ②真理是客觀的、具體的、絕對的 ③客觀世界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④要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17、中國古代天文觀測是發達的。我國最早用甲骨文記錄了超新星的爆發,但我們沒有進一步研究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爆發。《墨經》對所有的幾何光學現象都有記載,但沒有人問“光的本質是什么?”我們往往強調“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應用,沒有進一步進行哲學思考,理論的思維,往往停留在感性的階段。這啟示我們( ) A.應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正確對待錯誤??
?B.應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C.應在實踐中提高自己判斷和推理的能力 D.應承認真理是人們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 18. 我國2012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確定為“穩中求進”。“穩中求進”的哲學依據是
A.物質是運動的存在方式   B.運動是有條件的、暫時的和相對的
C.運動是靜止的特殊狀態 D.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
19.2012年3月31日,湖南湘西矮寨特大懸索橋正式通車,創下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離結構等四項世界第一。矮寨特大懸索橋通車后,長沙至重慶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對湖南重慶兩省市、對中西部的對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啟示我們
①要樹立創新意識,敢干創新 ②人們可以根據實踐需要建立新的聯系 ③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主觀的 ④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聯系都是普遍的、無條件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B. ③④
20.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我一直很重視兩句話:一句話來自《詩經》,一句話來自《詩品》,說是“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如將不盡,與古為新”。總理引用這二句話是強調
A.要用綜合思維方法認識事物 B.整體和部分是相互區別的
C.朝代的興亡是一個歷史規律 D.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21.2012年是鄧小平南巡講話二十周年。二十年前,鄧小平以南巡講話的方式推動了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這說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
①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 ②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③沒有什么規律可循的 ④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11年天津紅橋區調研)“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下列與此古語蘊涵的哲學寓意相一致的是(  )
A.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B.振葉以尋根,觀瀾而索源
C.寒暑漸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
D.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23.下面是常見鎮痛藥復方阿司匹林片的說明書(部分)。其中蘊涵的唯物辯證法道理是(  )
適應癥
發熱、頭痛、神經痛、牙痛、肌肉痛、關節痛
注意事項
本品應避免過量服用,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樞神經、肝腎功能、血液系統等受損,一旦發生應立即就醫
①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 ②事物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 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踐的重要性。B項是說生命循環不息,體現了運動的觀點。C項體現的是發展的觀點。
24.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的里氏9.0級大地震引發了特大海嘯,特大海嘯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危機。日本的核危機又使得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核安全問題,反思本國的核電發展戰略。這表明
①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客觀的聯系
②聯系具有客觀性,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③聯系具有多樣性,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
④聯系具有條件性,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
A.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 iPhone手機一上市,就掀起了人們的搶購熱潮,除了打電話外,人們還可以利用它寬帶上網、視頻通話、玩網絡游戲、收發郵件、傳輸音像、收看網絡電視等。這說明
A.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創造新的事物 B.人們可以創造一定條件建立多樣性聯系C.必須創造規律促使現有事物的變化發展 D.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否定是肯定中有否定
26.“拆遷換房也是對我們居住條件的改善。只要政府一碗水端平,大家就沒意見了,我們小局服從大局。”近日,家住鎮江市京口區李家灣村的左先生高興地在京口路市場化運作地塊拆遷協議書上簽字。小局必須服從大局是因為
A.大局關系到整體,整體功能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B.整體由部分組成,沒有小局就無所謂大局
C.小局和大局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也就是要素和系統的關系
D.在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中,整體處于統率地位,部分從屬于整體
27.分隔兩岸60余年的國畫名作《富春山居圖》于2011年6月1日在寶島臺灣合璧首展。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在構圖上注重近、中、遠景的處理,留有大片空白,形成生動又不乏嚴謹的結構,使山水布局疏密有致、層次分明、簡約利落。這告訴我們
A.成功的藝術創作必須完整如實地反映客觀對象
B.實現創作主體的意圖,需要擺脫藝術創作規律的束縛
C.在實踐基礎上的辯證否定是實現藝術創新的關鍵因素
D.恰當把握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才能實現藝術的整體優化
28. 幾十年前,父母親朋對遠行者叮嚀是“一定要寫信來”;90年代后,離別的囑托變成“常打電話”;如今,“發個信息”、“發個郵件”、“我們QQ聊”已越來越成為傳達情感的重要方式。通信方式的變遷啟示我們要堅持
A.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B.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
C.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D.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29.下列選項中,比喻新生事物不可戰勝的是
A.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B.時間好比長流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C.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D.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30.陶行知在自己的《三代》詩中說:“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這句話的寓意是強調
A.認識是實踐發展的動力 B.認識對實踐具有推動作用
C.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D.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各級政府要“弘揚求真務實精神,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都要符合中國現階段的國情……要堅持辦實事,求實效,珍惜民力,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必須堅持察實情講真話,不虛報浮夸,必須堅持統籌兼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不急功近利。各項工作都要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的考驗。”
溫家寶總理的講話是如何體現唯物論的道理的?(10分)
33.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各地開展各種活動慶祝建黨9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我們黨只有五十多名黨員。90年英勇奮斗,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如今已發展成為擁有八千多萬黨員的執政大黨,成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第一天起,她就注定要在風雨中發展壯大,因為她要推翻的是一個反動力量十分強大的社會制度。她要建立的是中國自古未有的社會制度。因此,風風雨雨在所難免,但她代表的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民的利益,黨旗總能歷經風雨而彌艷。
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說明中國共產黨的成長歷程。(10分)
34、2日 溫家寶總理與英國首相布朗舉行了聯合記者招待會。雙方一致認為,中歐建交30多年來,對話合作是主流,成就是非凡的,不僅給雙方帶來巨大利益,而且給國際社會樹立了互利共贏的榜樣,其意義和影響是重大的,深遠的。面對金融危機等諸多全球性挑戰,中歐要凝聚合作力量,堅定共贏信念,為促進世界和諧和可持續性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結合材料二,運用唯物辯證法的有關知識,分析評價中歐關系。(10分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溫總理講話中的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都要符合我國國情與堅持辦實事、察實情等要求體現這一點。(3分)
(2)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要求樹立正確的意識。溫總理要求各級政府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對各級政府履行好職能具有促進作用。(3分)
(3)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堅持求真務實精神就要求政府必須要充分的認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3分)
33.(1)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90年英勇奮斗,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如今已發展成為擁有近八千萬黨員的執政大黨,說明中國共產黨是不斷發展的。(3分)
(2)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中國共產黨代表絕大多數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其誕生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了其必然會發展壯大。(3分)
(3)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在黨的發展歷程中,風風雨雨在所難免,但她代表的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民的利益,黨旗總能歷經風雨而彌艷。(3分)
(4)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黨在90年的發展歷程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最終推翻了舊社會,建立了新中國,成為了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核心力量。(3分)
選擇題(共50分,每小題5分)
1.直線的傾斜角為 ( )
A. B. C. D.
2.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是( )
A.相離 B.相交 C.外切 D.內切
3.已知是兩條不同直線,是三個不同平面,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4.正方體正方體中,異面直線和所成的角為 ( )
A. B. C. D.
5.兩直線與平行,則它們之間的距離為( )
A. B. C. D.
6.圓:關于直線對稱的圓方程是 ( )
A. B.
C. D.
7.在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中,正視圖與俯視圖如右圖所示,則相應的側視圖可以為( )
8. 已知點、,若直線與線段有公共點,則的取值范圍是 ( )
A. B. C. D.
9. 過點P(1,1)的直線,將圓形區域{(x,y)|x2+y2≤4}分兩部分,使.這兩部分的面積之差最大,則該直線的方程為 ( )
A. x+y-2=0 B. y-1=0 C. x-y=0 D. x+3y-4=0
10.設a、b、c是△ABC中∠A、∠B、∠C所對應的邊長,則直線xsinA+ay+c=0與直線bx-ysinB+sinC=0的位置關系是 ( )
A.平行 B.重合 C.垂直 D. 相交但不垂直
二、填空題(共25分,每小題5分)
11.已知,,則 .
12.正方體的內切球與外接球的半徑之比為 .
13.已知,則的最大值為 .
14.在已知圓x2+y2-4x+6y-12=0中,長為8的弦中點的軌跡方程為__ _____.
15.如圖,二面角的大小是60°,線段.,
與所成的角為30°.則與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 .
三、解答題(共75分)
16.(12分)已知點和直線,求:
(1)過點A且和直線平行的直線方程;
(2) 過點A且和直線垂直的直線方程。
17.(12分) 已知某幾何體的俯視圖是如圖所示的矩形,正視圖是一個底邊長為8、高為4的等腰三角形,側視圖是一個底邊長為6、高為4的等腰三角形.
(1)求該幾何體的體積V; (2)求該幾何體的側面積S.
18.(12分)已知過點的圓的圓心為.
⑴求圓的方程;
⑵若過點的直線被圓截得的弦長為,求直線的方程.
19.(13分)已知PA⊥平面ABCD,ABCD為矩形,PA=AD,M、N分別是AB、PC的中點,求證: (1)MN∥平面PAD; (2)平面PMC⊥平面PDC.
20.(13分)直線:分別交軸正半軸于兩點.
(1)求直線恒過一個定點的坐標;
(2)當面積最小時,求直線的方程;
(3)當取最小時,求直線的方程.
21.(13分)如圖,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QA⊥平面ABCD,PD∥QA,QA=AB=PD.
(1)證明:PQ⊥平面DCQ;
(2)求直線與平面DCQ所成角的正弦值;
(3)求棱錐Q—ABCD的的體積與棱錐P—DCQ的體積的比值.
參考答案
1B 2B 3D 4C 5A 6B 7D 8C 9A 10C
當直線垂直于軸時,方程為,不滿足條件,所以直線的斜率存在,
設直線的方程為,即,
由,解得,所以直線的方程為.
19. 法一:(1)取的中點為,連接,證;(2)證面
法二:(1)取的中點為,連接
20. (1) (2) (3)
21解:(1)由條件知PDAQ為直角梯形
因為QA⊥平面ABCD,所以平面PDAQ⊥平面ABCD,交線為AD.
又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DC⊥AD,所以DC⊥平面PDAQ,可得PQ⊥DC.
在直角梯形PDAQ中可得DQ=PQ=PD,則PQ⊥QD
所以PQ⊥平面DCQ.
(2)設AB=a.       
(3)由題設知AQ為棱錐Q—ABCD的高,所以棱錐Q—ABCD的體積
由(I)知PQ為棱錐P—DCQ的高,而PQ=,△DCQ的面積為,
所以棱錐P—DCQ的體積為
故棱錐Q—ABCD的體積與棱錐P—DCQ的體積的比值為1.

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50分)
1、空間的一個基底所確定平面的個數為(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以上
2、下列命題為真命題的是( )
A.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 B.與某一平面成等角的兩條直線平行;
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 D.垂直于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3、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點關于軸的對稱點的坐標為( )
A. B. C. D.
4、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分別是( )
A. B. C.,不存在 D.,不存在
5、直線與直線關于點對稱,則直線的方程是( )
A、 B、 C、 D、
6、若A,B,C,則△ABC的形狀是( )
A.不等邊銳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鈍角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
7、一梯形的直觀圖是一個如右圖所示的等腰梯形,且該梯形面積為,則原梯形的面積為(  )
A.2 B. C.2 D.4
8、一個三棱錐,如果它的底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三個側面( )
A.必定都不是直角三角形 B.至多有一個直角三角形
C.至多有兩個直角三角形 D.可能都是直角三角形
9、已知異面直線a和b所成的角為50°,P為空間一定點,則過點P且與a、b所成角都是30°
的直線有且僅有( ).
A. 1條 B. 2條 C. 3條 D. 4條
10、圖8-23中多面體是過正四棱柱的底面正方形ABCD的頂點A作截面AB1C1D1而截得的,且B1B=D1D。已知截面AB1C1D1與底面ABCD成30°的二面角,AB=1,則這個多面體的體積為( )
A. B. C. D.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25分)
11、原點關于直線的對稱點坐標為 .
12、已知向量,若,則______;若則______。
13、點P(x,y)在直線x+y-4=0上,則x2+y2的最小值是________.
14、如圖,已知球O的面上四點A、B、C、D,DA⊥平面ABC,AB⊥BC,DA=AB=BC=,則球O的體積等于________.
15、直線過點M(0, 2),N(-, 3m2+12m+11),則直線 的傾斜角α的范圍是 .
三、解答題:(16、17、18每題13分,19、20、21每題12分,共75分)
16、已知點P(1,3),直線l:x-4y+1=0
(1)求過P且平行于l的直線l1的方程;
(2)求過P且垂直于l的直線l2的方程.
17、一條直線經過點P(3,2),并且分別滿足下列條件,求直線方程:
(1)傾斜角是直線x-4y+3=0的傾斜角的2倍;
(2)與x、y軸的正半軸交于A、B兩點,且△AOB的面積最小(O為坐標原點).
18、一個幾何體按比例繪制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單位:m).
(1)畫出它的直觀圖(不要求寫出畫法);
(2)求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19.設(其中是單位正交基底),
試問是否存在實數,使成立?如果存在,求出;如果不存在,
請寫出證明.
20.已知點A(3,1),在直線x-y=0和y=0上分別有點M和N使△AMN的周長最短,
求:(1)周長最小值;(2)點M、N的坐標.
21.如圖,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長都為,為中點.
(Ⅰ)求證:平面;
(Ⅱ)求二面角的正弦值大小;
(Ⅲ)求點到平面的距離.
重慶市楊家坪中學高2014級月考數學試題答案
1、C 2、C 3、C 4、C 5、D 6、A 7、D 8、D 9、B 10、D
11、(1,1); 12、,-6; 13、8; 14、π; 15、α∈[0,]∪(, π).
16、解法一:(1)∵直線l的斜率為且l1∥l,∴直線l1的斜率k1=
又∵l1過P(1,3),∴l1的方程為y-3= (x-1),即x-4y+11=0.
(2)∵kl≠且l2⊥l,∴直線l2的斜率為k2=-4 又∵l2過P(1,3)
∴l2的方程為y-3=-4(x-1) 即4x+y-7=0.
解法二:(1)∵l1∥l且l方程為x-4y+1=0∴設l1的方程為x-4y+C=0
又∵P(1,3)在l1上∴1-4×3+C=0解得C=11∴l1的方程為x-4y+11=0.
(2)∵l2⊥l ∴設l2的方程為4x+y+C=0又∵l2過P(1,3)∴4×1+3+C=0
解得C=-7∴l2的方程為4x+y-7=0.
評注:一般地,利用平行直線系和垂直直線系求直線方程會給計算帶來很大方便.
17、解:(1)設所求直線傾斜角為θ,已知直線的傾斜角為α,則θ=2α,且tanα=,
tanθ=tan2α=,從而方程為8x-15y+6=0.
(2)設直線方程為+=1,a>0,b>0,代入P(3,2),得+=1≥2,得ab≥24,
從而S△AOB=ab≥12,此時=,∴k=-=-. ∴方程為2x+3y-12=0.
評述:此題(2)也可以轉化成關于a或b的一元函數后再求其最小值.
18、解:(1)由三視圖可知,該幾何體由一個正方體和一個四棱柱組成,如圖所示.
(2)表面積為2××1+×1+7×1×1+3×1=15+(m2).
正方體的體積為13=1 (m3),四棱柱的體積為×1×1=,所以,幾何體的體積為 m3.
19.解:假設成立.,

解得 所以存在使得.
20.解:A(3,1)關于y=x的對稱點A1(1,3),A(3,1)關于y=0的對稱點A2(3,-1),
△AMN的周長最小值為|A1A2|,|A1A2|=2,A1A2的方程:2x+y-5=0.
A1A2與x-y=0的交點為M,由?M(,),
A1A2與y=0的交點N,由?N(,0).
21..解法一:(Ⅰ)取中點,連結.為正三角形,
.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
平面.連結,在正方形中,分別為
的中點,,.
在正方形中,,平面.
(Ⅱ)設與交于點,在平面中,作于,
連結,由(Ⅰ)得平面.,
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由等面積法可求得,又,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為.
(Ⅲ)中,,.
在正三棱柱中,到平面的距離為.設點到平面的距離為.
由得,.點到平面的距離為.
解法二:(Ⅰ)取中點,連結.為正三角形,.
在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平面.
取中點,以為原點,,,的方向為軸的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則,,,,,
,,.
,,
,.平面.
(Ⅱ)設平面的法向量為.
,.,,
令得為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一.單項選擇(4×12=48)
1.下列關于電源電動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動勢實質上就是電壓
B.電動勢越大,表明電源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領越大
C.電動勢是指電源內部非靜電力所做的功
D.電動勢在數值上等于在電源內部移動單位電荷非靜電力所做的功
2.如圖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S后,a、b、c三盞燈均能發光,電源電動勢E恒定且內阻r不可忽略.現將變阻器R的滑片稍向上滑動一些,三盞燈亮度變化的情況是( )
A.a燈變亮,b燈和c燈變暗
B.a燈和c燈變亮,b燈變暗
C.a燈和c燈變暗,b燈變亮
D.a燈和b燈變暗,c燈變亮
3.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電子槍、偏轉電極和熒光屏組成,如圖所示.如果在熒光屏上P點出現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
A.極板應帶正電
B.極板應帶正電
C.極板應帶負電
D.極板應帶正電
4.如圖,電源電動勢為30V,內電阻不計,一個“6V,12W”的電燈與一個繞線電阻為2Ω的電動機M串聯接入電路.已知電路中電燈正常發光,則
電動機輸出的機械功率為( )
A.40W B.44W C.48W D.60W
5.如圖所示,A、B兩點分別固定著電量為+Q和+2Q的點電荷,A、B、C、D四點在同一直線上,且AC=CD=DB。現將一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從C點沿直線移到D點,則電場力對試探電荷( )
A.一直做正功
B.一直做負功
C.先做正功再做負功
D.先做負功再做正功
6.如圖所示的電路中A、B是兩塊平行金屬板,P是金屬板間的一個點.先將開關S閉合給兩金屬板充電,然后再將開關斷開.保持開關斷開,B板不動,將A板移動到圖中虛線所示的位置.用U1表示兩金屬板間的電勢差,用U2表示P點與B板間的電勢差.則( )
A.U1減小,U2減小
B.U1減小,U2不變
C.U1減小,U2增大
D.U1不變,U2不變
7.如圖所示,直線A為電源的U-I圖線,曲線B為燈泡電阻的U-I圖線,用該電源和小燈泡組成閉合電路時,電源的輸出功率和電路的總功率分別是( )
A.4W、8W B.2W、4W
C.4W、6W D.2W、3W
8.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3.0V,內阻不計,L1、、L2、L3為3個相同規格的小燈泡,這種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當開關閉合后,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燈泡L1的電阻為12Ω
B.通過燈泡L1的電流為燈泡L2電流的2倍
C.燈泡L1消耗的電功率為0.75W
D.燈泡L2消耗的電功率為0.30W
9.如圖所示的電路中,C2=2C1,R2=2R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開關處于斷開狀態,電容器C2的電量大于C1的帶電量
B.開關處于斷開狀態,電容器C1的電量大于C2的帶電量
C.開關處于接通狀態,電容器C2的電量大于C1的帶電量
D.開關處于接通狀態,電容器C1的電量大于C2的帶電量
10.一帶電油滴在勻強電場E中的運動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電場方向豎直向下.若不計空氣阻力,則此帶電油滴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能量變化情況為( )
A.動能減小
B.電勢能增加
C.動能和電勢能之和減小
D.重力勢能和電勢能之和增加
11.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兩個小球A、B,帶有等量異種電荷,通過絕緣輕彈簧相連接,置于絕緣光滑的水平面上.當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后,兩小球A、B將由靜止開始運動,在以后的運動過程中,對兩個小球和彈簧組成的系統(設整個過程中不考慮電荷間庫侖力的作用且彈簧不超過彈性限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因電場力分別對球A和球B做正功,故系統機械能不斷增加
B.因兩個小球所受電場力等大反向,故系統機械能守恒
C.當彈簧長度達到最大值時,系統機械能最小
D.當小球所受電場力與彈簧的彈力相等時,系統動能最大
12.長度均為L的平行金屬板AB相距為d,接通電源后,在兩板之間形成勻強電場.在A板的中間有一個小孔K,一個帶+q的粒子P由A板上方高h處的O點自由下落,從K孔中進入電場并打在B板上K′點處.當P粒子進入電場時,另一個與P相同的粒子Q恰好從兩板間距B板處的O′點水平飛人,而且恰好與P粒子同時打在K′處.如果粒子進入電場后,所受的重力和粒子間的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計,判斷以下正確的說法是( )
A.P粒子進入電場時速度的平方滿足(a為粒子在電場中所受電場力產生的加速度大小)
B.將P、Q粒子電量均增為+2q,其它條件不變,P、Q粒子同時進入電場后,仍能同時打在K′點
C.保持P、Q原來的電量不變,將O點和O′點均向上移動相同的距離;且使P、Q同時進入電場,則P粒子將先擊中K′點
D.其它條件不變,將Q粒子進入電場時的初速度變為原來的2倍,將電源電壓也增加為原來的2倍,P、Q同時進入電場,仍能同時打在K′點
二.填空題(2×6=12)
13. 如圖所示是一個電流表、電壓表兩用電表的電路,電流表的量程是100 μA,內阻是1000 Ω,電阻R1=0.01 Ω,R2=999 000 Ω,當雙刀雙擲開關接到a、b上時,可作為________表,其量程是________,當雙刀雙擲開關接到c、d上時,可作為________表,其量程是________。
14.右圖中圖線①表示某電池組的輸出電壓-電流關系,圖線②表示其輸出功率-電流關系.該電池組的內阻為_____Ω,當電池組的輸出功率為120W時,電池組的輸出電壓是______V.
三.計算題(10×4=40)
15.如圖所示,在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有一靜止在A點質量為m=1.0×10-3kg帶負電的小球.現加一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使小球由A點運動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W=0.2J,已知AB兩點間距離為L=0.1m,電勢差為U=20V.
⑴判斷勻強電場的場強方向并計算電場強度E的大小和小球的電量q;
⑵計算小球運動的加速度的大小和到達B點時的速率v.
16.在科技活動中某同學利用自制的電子秤來稱量物體的質量,如圖所示,為電子秤的原理圖,托盤和彈簧的電阻與質量均不計.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與彈簧上端連接,當托盤中沒有放物體時,電壓表示數為零.設變阻器的總電阻為R,總長度為l,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限流電阻的阻值為R0,彈簧勁度系數為k,不計一切摩擦和其他阻力,電壓表為理想表,當托盤上放上某物體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求此時稱量物體的質量.
17.有兩只伏特表A和B,量程已知,內阻不知等于多少.另有一干電池,它的內阻不能忽略,但不知等于多少.只用這兩只伏特表、電鍵和一些連接用的導線,便能通過測量計算出這個電池的電動勢(已知電動勢不超出伏特表的量程,干電池不許拆開).
①畫出你測量時所用的電路圖;
②以測得的量作為已知量,導出計算電動勢的式子.
18.如圖所示,半徑R = 0.8m的光滑絕緣導軌固定于豎直平面內,加上某一方向的勻強電場時,帶正電的小球沿軌道內側做圓周運動.圓心O與A點的連線與豎直成一角度θ,在A點時小球對軌道的壓力N = 120N,此時小球的動能最大.若小球的最大動能比最小動能多32J,且小球能夠到達軌道上的任意一點(不計空氣阻力).則:
⑴小球的最小動能是多少?
⑵小球受到重力和電場力的合力是多少?
⑶現小球在動能最小的位置突然撤去軌道,并保持其他量都不變,若小球在0.04s后的動能與它在A點時的動能相等,求小球的質量.
楊家坪中學高2014級12-13學年上期11月月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4*2=48)DBAACBCBACDA
二.填空題(2*6=12)
13. 如圖所示是一個電流表、電壓表兩用電表的電路,電流表的量程是100 μA,內阻是1000 Ω,電阻R1=0.01 Ω,R2=999 000 Ω,當雙刀雙擲開關接到a、b上時,可作為____電流____表,其量程是__10A______,當雙刀雙擲開關接到c、d上時,可作為___電壓_____表,其量程是___100V_____。
14.答案:5,30
三.計算題(10*4=40)
15.如圖所示,在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有一靜止在A點質量為m=1.0×10-3kg帶負電的小球.現加一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使小球由A點運動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W=0.2J,已知AB兩點間距離為L=0.1m,電勢差為U=20V.
⑴判斷勻強電場的場強方向并計算電場強度E的大小和小球的電量q;
⑵計算小球運動的加速度的大小和到達B點時的速率v.
答案:⑴200V/m 0.01C ⑵2000 m/s 2 20m/s
16.在科技活動中某同學利用自制的電子秤來稱量物體的質量,如圖所示,為電子秤的原理圖,托盤和彈簧的電阻與質量均不計.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與彈簧上端連接,當托盤中沒有放物體時,電壓表示數為零.設變阻器的總電阻為R,總長度為l,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限流電阻的阻值為R0,彈簧勁度系數為k,不計一切摩擦和其他阻力,電壓表為理想表,當托盤上放上某物體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求此時稱量物體的質量.
解:設托盤上放上質量為m的物體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由題設知:
mg=kx,則x= ① (2分)?
由全電路歐姆定律知:
I= ② (3分)?
U=I·R′=I· ③ (3分)
聯立①②③求解得
(2分)
17.有兩只伏特表A和B,量程已知,內阻不知等于多少.另有一干電池,它的內阻不能忽略,但不知等于多少.只用這兩只伏特表、電鍵和一些連接用的導線,便能通過測量計算出這個電池的電動勢(已知電動勢不超出伏特表的量程,干電池不許拆開).
①畫出你測量時所用的電路圖;
②以測得的量作為已知量,導出計算電動勢的式子.
18.如圖所示,半徑R = 0.8m的光滑絕緣導軌固定于豎直平面內,加上某一方向的勻強電場時,帶正電的小球沿軌道內側做圓周運動.圓心O與A點的連線與豎直成一角度θ,在A點時小球對軌道的壓力N = 120N,此時小球的動能最大.若小球的最大動能比最小動能多32J,且小球能夠到達軌道上的任意一點(不計空氣阻力).則:
⑴小球的最小動能是多少?
⑵小球受到重力和電場力的合力是多少?
⑶現小球在動能最小的位置突然撤去軌道,并保持其他量都不變,若小球在0.04s后的動能與它在A點時的動能相等,求小球的質量.
解:⑴、⑵小球在電場和重力場的復合場中運動,因為小球在A點具有最大動能,所以復合場的方向由O指向A,在AO延長線與圓的交點B處小球具有最小動能EkB.設小球在復合場中所受的合力為F,則有;
即: (4分)
帶電小球由A運動到B的過程中,重力和電場力的合力做功,根據動能定理有:
-F?2R = EKB-EKA = -32 (4分)
由此可得:F = 20N,EKB=8J
即小球的最小動能為8J (2分),重力和電場力的合力為20N.(2分)
⑶帶電小球在B處時撤去軌道后,小球做類平拋運動,即在BA方向上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在垂直于BA方向上做勻速運動.設小球的質量為m,則:
2R = t2 (2分)
得:m = = 0.01kg (2分)

一、選擇題(共40分,每題1分)
1、關于細胞學說,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B.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
C.一切動植物和細菌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D.細胞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2、下列關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和最大的生態系統
B.一個冬瓜不是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的個體層次
C.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它的生命活動與生命系統沒有關系
D.各層次的生命系統層層相依,具有相同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3、下列關于使用高倍顯微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將位于視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應向左上方移動玻片標本
B.目鏡放大倍數是10,物鏡放大倍數是40,被觀察的細胞面積放大400倍
C.換用高倍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至物像最清晰
D.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鏡
4、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
①藍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蟲 ④小球藻 ⑤水綿 ⑥青霉 ⑦葡萄球菌 ⑧發菜
A.①⑦⑧ 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⑧ D.①②⑥⑦⑧
5、一位農民種植的某塊農田小麥產量總是比鄰近地塊的低。他懷疑該農田可能是缺少某種元素,為此將該塊肥力均勻的農田分成面積相等的五小塊,進行田間實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實驗結果如下表:
地塊





施肥情況
尿素
磷酸二氫鉀
磷酸二氫銨
硫酸銨
不施肥
小麥收獲量(kg)
55.56
65.26
56.88
55.44
55.11
由表中可判斷,該農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A.K B.N C.P D.S
6、以下關于實驗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
A.利用光學顯微鏡可觀察到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層
B.西瓜汁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還原糖鑒定的替代材料
C.在做脂肪的鑒定實驗時,發現滿視野都呈現橙黃色,于是滴1~2滴質量分數為50%的鹽酸洗去多余的染料
D.在稀釋的蛋清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振蕩搖勻,可看到溶液變為紫色
7、某蛋白質由m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該蛋白質至少有氧原子的個數是( )
A. n-m B. n-2m C. n+m D. n+2m
8、下列關于蛋白質和氨基酸敘述,正確的是( )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組成的
B.高等動物能合成生命活動所需的20種氨基酸
C.細胞中氨基酸種類和數量相同的蛋白質是同一種蛋白質
D.蛋白質是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
9、魚體內的核酸水解后,對水解物的判斷錯誤的是(  )
A.1種五碳糖 B.4種脫氧核苷酸
C.5種含氮堿基 D.8種核苷酸
10、下列有關實驗過程中對注意事項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用0.9%的NaCl溶液,防止人口腔上皮細胞形態改變
B.用8%的鹽酸,改變細胞膜通透性,使染色體中DNA和蛋白質分離,便于染色
C.用緩水沖洗,防止將載玻片上的細胞沖掉
D.用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染色后,吸去多余的染色劑,防止浪費
11、下列有關糖類和脂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脂質中的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物質,所有細胞都含有磷脂
B.植物細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纖維素,動物細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C.固醇類物質在細胞的營養、調節和代謝中具有重要功能
D.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是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糖類
12、下列關于組成細胞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并未發生改變
B. RNA與DNA的分子結構相似,由四種核苷酸組成,可以儲存遺傳信息
C. DNA分子堿基對的特定排列順序,構成了DNA分子的特異性
D. 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13、有關生物膜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膜載體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B.葡萄糖跨膜運輸不需要載體蛋白]
C.線粒體外膜與內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變形蟲和草履蟲的細胞膜基本組成成分不同
14、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生物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決定 B.構成膜的脂質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膽固醇“ C.有氧呼吸只在線粒體內膜上進行 D.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的膜都參與蛋白質的合成與運輸
15、為了研究酵母菌細胞內蛋白質的合成,研究人員在其培養基中添加3H標記的亮氨酸后,測得與合成和分泌蛋白相關的一些細胞器上放射性強度的變化曲線如圖甲,其相關結構關系如圖乙,有關的生物膜面積變化如圖丙,則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圖乙中首先可觀察到3H標記的細胞器是③
B.能在圖乙中④上觀察到3H標記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C.圖甲中c曲線所指的細胞結構是高爾基體
D.圖丙中d曲線表示的細胞結構是內質網
16、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膜的糖被在細胞間具有識別作用 B.細胞膜對膜兩側物質的進出具有選擇性
C.細胞膜內外兩側結合的蛋白質種類有差異 D.蛋白質鑲在細胞膜內外表面
17、下列有關線粒體葉綠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線粒體和葉綠體攜帶有遺傳信息
B.線粒體和葉綠體為雙層膜結構
C.線粒體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葉綠體類囊體堆疊形成基粒
D.藍藻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18、為精子運動提供能量的細胞器是( )
A.中心體   B.線粒體  C.高爾基體   D.溶酶體
19、下列細胞器不含C、H、O、N、P的是( )
A.中心體   B.液泡 C.內質網   D.葉綠體
20、下列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正確的是( )
21、關于細胞中細胞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大腸桿菌無線粒體,有核糖體 B. 水稻葉肉細胞有葉綠體,也有液泡
C. 酵母菌有線粒體,也有葉綠體 記) D. 小鼠肝細胞有線粒體,也有內質網
22、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過核膜
B.葉綠體中含有核酸)
C.水分子和鉀離子以自由擴散方式進出輪藻細胞
D.植物細胞壁的形成跟高爾基體有關
23、下列有關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的融合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B.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一般不發達
C.分泌蛋白的修飾加工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間可通過具膜小泡的轉移實現膜成分的更新
24、溶酶體具有細胞內消化功能,其內部水解酶的最適PH在5.0左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溶酶體內的水解酶是由核糖體合成的
B、溶酶體執行功能時伴隨其膜組分的更新
C、細胞質基質中的H+被轉運到溶酶體內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狀態下溶酶體對自身機體的細胞結構無分解作用
25、用高倍顯微鏡觀察黑藻葉綠體時,可見葉綠體( )
A.具有雙層膜 B.呈綠色帶狀 C.內部有許多基粒 D.呈綠色橢球形
26、下列物質由肝細胞內核糖體合成的是( )
A.轉氨酶 B.糖原 C.膽汁 D.尿素
27、用洋蔥鱗片葉表皮制備“觀察細胞質壁分離實驗”的臨時裝片,觀察細胞的變化。下列有關實驗操作和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將裝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后,再觀察細胞質壁分離現象
B.在蓋玻片一側滴入清水,細胞吸水膨脹但不會破裂
C.用不同濃度的硝酸鉀溶液處理細胞后,均能觀察到質壁分離復原現象
D.當質壁分離不能復原時,細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28、人體肝細胞內CO2分壓和K+濃度高于細胞外,而O2分壓和Na+濃度低于細胞外,上述四種物質中通過主動轉運進入該細胞的是( )
A. CO2 B. O2 C. K+ D. Na+
29、在動物細胞的物質運輸中,屬于自由擴散的是( )
A.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B.細胞外液中的O2進入肌細胞
C.細胞外液中的K+進入神經細胞 D.血漿中的碘進入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
30、將紫色洋蔥在完全營養液中浸泡一段時間,撕取外表皮,先用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處理,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后,立即將外表皮放入蒸餾水中,直到細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該實驗中,蔗糖溶液處理前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為甲,細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時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為乙,則甲、乙的關系,以及實驗過程中水分進出細胞的方式為( )
A.甲<乙,被動運輸 B.甲>乙,被動運輸
C.甲>乙,主動運輸 D.甲=乙,主動運輸
31、下圖中甲、乙、丙表示某植物體相鄰的3個細胞,它們的細胞液濃度依次為甲>乙>丙,正確表示它們之間水分子滲透方向的是( )
32、下列與細胞內物質運輸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葉綠體合成的蛋白質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 B.氫離子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入液泡內
C.經開水處理后的細胞仍能主動吸收離子 D.內質網的膜結構成分可以轉移到細胞膜中
33、下列關于物質跨膜運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主動運輸過程中,需要載體蛋白協助和ATP提供能量
B. 神經細胞不進行葡萄糖的跨膜運輸
C. 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外流導致細胞內滲透壓升高
D. 抗體分泌過程中,囊泡膜經融合成為細胞膜的一部分
34、下列過程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
A.胰島素的合成與分泌 B.維生素D進入小腸絨毛細胞
C.白細胞吞噬細菌 D.水稻的根吸收K+
35、觀察在0.3g/mI.蔗糖溶液中的洋蔥表皮細胞,發現中央液泡逐漸變小,說明( )
A.細胞壁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B.洋蔥表皮細胞是活的
C.此時蔗糖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 D.細胞壁收縮導致中央液泡失水
3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場所
B.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一時期的不同物質
C.葉綠體、細胞膜、液泡、線粒體都是有膜結構的細胞器
D.細胞內的“藍圖”位于DNA上
37、一個細胞中CO2從線粒體中出來進入葉綠體內,共穿過了幾層磷脂雙分子層( )
A.2 B.6 C.4 D.8
38、下列過程沒有穿過生物膜的是( )
A.氧氣進入紅細胞 B.氨基酸進入動物細胞
C.分泌蛋白排出細胞 D.根細胞吸收Mg2+
39、右圖表示滲透作用裝置圖,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圖1、3裝置溶液A、B、a、b濃度分別用MA、MB、Ma、Mb表示,圖2、4分別表示一段時間后,圖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則達到平衡后( )
A.h1>h2 Ma>Mb B.h1>h2 Ma<Mb
C.h1<h2 Ma<Mb D.h1<h2 Ma>Mb
40、將紫色洋蔥表皮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硝酸鉀溶液中,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開始液泡顏色逐漸變深,后來又逐漸變淺,能夠反映細胞液含水量隨時間變化的圖是( )
二、非選擇題(共60分)
1、下面是兩類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共20分,每空1分)
(1)甲圖細胞屬于 細胞,判斷的理由是 。
(2)乙圖細胞屬于 細胞,判斷的理由是有[ ] 、[ ] 、[ ] ,沒有 。
(3)甲、乙兩圖的細胞均有的結構名稱是核糖體、 和 ,其中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是 。
(4)乙圖中,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的結構,其組成物質主要是 。與細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請填寫圖中標號) 。
(5)將乙圖放在具有一定濃度的硝酸鉀溶液中會發生質壁分離現象,其中①和②之間充滿的是 ,一段時間后細胞吸收了硝酸根離子和鉀離子使細胞內溶液濃度增大,細胞吸水,發生 現象。
(6)乙圖細胞質基質中的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通過[ ] 進入細胞核;其中參與形成纖維素和果膠的細胞器是 。
2、下圖為物質出入細胞膜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共16分,每空2分)
(1)A代表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D代表________。
(2)細胞膜從功能上來說,它是一層________膜。
(3)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B的厚度變小,這說明B具有________。
(4)在a~e的五種過程中,代表被動運輸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氣轉運過程的是圖中編號________;葡萄糖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中編號________。
3、某同學進行實驗,圖甲為實驗開始狀態,圖乙為實驗結束狀態。請在圖乙所示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繼續實驗,探究蔗糖的水解產物能否通過半透膜。(共10分,每空2分)
增添的實驗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試劑、試管、滴管、水浴鍋等。
(1)設計出繼續實驗的簡要步驟:
①向a、b兩管分別加入等量 溶液,水浴加熱U型管至適宜溫度,觀察a、b兩管內液面的變化;
②吸取a、b兩管內適量液體,分別加入A、B兩試管中,并加入 ,60~65 ℃水浴加熱,觀察A、B試管內有無磚紅色沉淀
(2)預測實驗現象并作出結論:如果a、b兩管液面高度差縮小且A、B試管內 ,則蔗糖的水解產物能通過半透膜;如果a、b兩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試管內 、B試管內 ,則蔗糖的水解產物不能通過半透膜
4、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發現,細胞膜中存在著某種只允許水分子出入的通道,人們稱之為水通道,但水通道到底是什么卻一直是個謎。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科學家彼得·阿格雷研究了不同的細胞膜蛋白,經過實驗,他證明了一種被稱為“水通道蛋白”的細胞膜蛋白就是人們尋找已久的“水通道”。如何驗證彼得·阿格雷發現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請你完成下面的實驗探究并回答下面的問題。(共14分,每空2分)
(1)實驗探究:
①觀察:發現水分子能通過細胞膜。
②問題:水究竟怎樣通過細胞膜?
③假設: 。
④實驗:把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細胞和經過處理后 的細胞放在 中。
⑤結果:前者能吸水,后者 。
⑥結論: 。
(2)為了進一步驗證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彼得·阿格雷又制出兩種人造細胞膜,分別做成泡狀物,然后放在水中,結果第一種泡狀物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脹,第二種則沒有變化。請指出這兩種人造細胞膜的化學成分的異同點:
相同點 ;不同點 。
參考答案:
二、非選擇題:
1、(共20分,每空1分)(1)原核;沒有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無成形細胞核);
(2)高等植物細胞; [1]細胞壁、[7]葉綠體、[10]液泡,沒有中心體。
(3)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膜
(4)纖維素和果膠;11、13、3、6
(5)硝酸鉀溶液 ;質壁分離自動復原(質壁分離復原)
(6)[8]核孔;高爾基體
2、(共16分,每空2分)(1)蛋白質 磷脂雙分子層 多糖
(2)選擇透過性
(3)半流動性
(4)b、c、d
(5)b ; a

第一部分(共115分)
一、聽力(共三節,滿分30分)
第一節 (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en dislike when going online?
A. Searching for information B. Listening to music C. Chatting with people
2. When will the train leave?
A. At 12:15 B. At 11:45 C. At 12:30
3. What will the men do?
A.Going on doing his homework B. Have a rest C. Go to bed
4.What does the doctor advise the man to do?
A. Stop taking the medicine. B.Take the medicine once every other day.
C.Take the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
5.Where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go?
A. A football field B.An office building C. A concert hall.
第二節 (共12小題;每題1.5分,滿分18分)
聽下面4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每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題。
6 .Which tour is the man interested in?
A. A five-day African tour. B. A five-week African tour. C. A ten-day African tour.
7.What is the man probably going to do?
A..Book the tour. B. Buy a return ticket. C. Discuss the tour with his wife.
8.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if he goes on a tour now?
A. $2700. B. $3000. C. $3100.
請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題。9.Where will the speakers meet each other?
A.In front of the coffee shop. B. .In front of the bookstore. C. .In front of the cinema.
10.What does the women think of going to a concert?
A. It will be boring. B. It will be noisy. C. It will be fun.
11.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speakers’ foreign teacher?
A.He is from America. B.He will teach the tango tonight. C.He will also go to the concert.
請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題
12.What did the man’s grandmother use to be?
A. A doctor. B.A weather forecaster. C. An actor.
13.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s grandmother?
A.She is over 85 years old. B.She has poor hearing. C.She is in good health.
14.What did the women advise the man to do?
A.Follow his grandmother’s advice. B.Take his grandmother to hospital.
C.Call his grandmother once a week
請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題。
15.How far is Yiwu from Xiaoshan Airport?
A.120km B.300km. C.100km.
16.What connects Yiwu with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A. Xiaoshan Airport and the deep-water port hub in Ningbo.
B.The Hu-hang-qu and Jin -Yong highways.
C. The deep-water port hub in Ningbo and the Hu-hang-qu highway.
17.How many businessmen has Yiwu attracted worldwide?
A.Over ten thousand. B. Over twenty thousand C. Over one million.
第三節(共3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4.5分)聽第10段材料,回答18至第20三個小題。
二、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 滿分45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The lawyer was so kind that he devoted all his spare time he had ______ the disabled.
A. to helping B. helped C. helping D. to help
22、It’s no use trying to solve problems ________. Talks are the only solution.
A. by the way of war B. by force C. by communication D. by means
23、I’m glad to see that you ________ a lot of progress since I ______ you last.
A. will make; have met B. have been making; met
C. had made; met D. have made; meeting
24、-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 ________ to go to. At what time will it start?
A: I’m very willing B: I’m too willing C: I’m sorry I have no time D: I hate
25、It was ___computer games that cost the boy a lot of time he ought to have spent on his lessons.
A. having played B. to have played C. playing D. played
26、 I’m afraid Jones can’t make it nine o’clock tomorrow. He_______a meeting in Queensland.
A. will have B. will be having
C. is going to have D. is to have
27、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____ a good habit.
A. are B. is C. were D. was
28、Do you consider __________ will be of any help?
A. we going there B. for us to go there C. our going D. we go there
29、Many questions have _________.
A. been come up B. come up C. come out D. been come out
30、Mr Green stood up in defence of the 16-year-old boy,saying that he was not the one ________.
A .blamed B. blaming C .to blame D. to be blamed
31、Mary never does any reading in the evening,_________.
A. so does John B. John does too C .John doesn’t too D. nor does John
32、They asked the government to make _______ clear to the public _______ they did was right.
A. it; that B. it; what C. that; what D. this; that
33、What should we do if it ________ tomorrow?
A. should snow B. would snow C. snow D. will snow
34、We cannot figure out ______ quite a number of insects, birds, and animals are dying out.
A. that B. as C. why D. when
35、______ the population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y??
A..How many are? B. How much is? C. What’s the number of? D. What is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請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36—55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的標號涂黑。
.When I come across a good article in reading newspapers. I often want to cut and keep it. But just as I am about to do so I find the article on the ___36___ side is as much interesting. It may be a discussion of the way to ___37___ in good health, or a ___38__ about how to behave and conduct oneself in society. If I cut the front article, the opposite one is likely to ___39___ damage, leaving out half of it or keeping the text ___40___ the title. Therefore, the scissors would ___41__ before they start, ___42___ halfway done when I find out the ___43___ result.
Sometimes two things are to be done at the same time, both worth you ___44__. You can only take up one of them, the other has to wait or be ___45___ up. But you know the future is unpredictable(不可預料) — the changed situation may not allow you to do what is left ___46___. Thus you are ___47__ in a difficult position and feel sad. How ___48__ that nice chances and brilliant ideas should gather around all at once? It may happen that your life ___49__ greatly on you preference of one choice to the other.
In fact that is what ___50___ is like, we are often ___51___ with the two opposite sides of a thing which are both desirable like a newspaper cutting. It often occurs that our attention is drawn to one thing only ___52__ we get into another. The ___53__ may b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latter and give rise to a divided mind. I ___54___ remember a philosopher’s remarks, “When one door shuts, another opens in life.” So a casual(不經意) ___55___ may not be a bad one.
36. A. front B. same C. either D. opposite
37. A. get B. keep C. lead D. bring
38. A. advice B. news C. theory D. report
39. A. suffer B. reduce C. prevent D. cause
40. A. on B. for C. without D. off
41. A. use B. handle C. prepare D. stay
42. A. or B. but C. so D. for
43. A. satisfying B. regretful C. surprising D. impossible
44. A. courage B. strength C. attention D. patience
45. A. given B. held C. made D. picked
46. A. near B. alone C. about D. behind
47. A. filled B. attracted C. caught D. struck
48. A. dares B. comes C. deals D. does
49. A. improves B. changes C. progresses D. goes
50. A. study B. society C. nature D. life
51. A. faced B. supplied C. connected D. fixed
52. A. before B. after C. until D. as
53. A. following B. next C. above D. former
54. A. still B. also C. once D. almost
55. A. treatment B. action C. choice D. remark
三.閱讀理解:(共20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A
Agnes Miller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leaders of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She was born on a farm in Missouri in 1892. Strangely enough she had a very happy life as a child. She was the only daughter and the youngest child of five. Her parents and her brothers always treated her as their favorite.
In 1896 the family moved to Chicago. Three years later they moved back to St. Louis where Agnes spent the rest of her childhood. She enjoyed her years in school and was an excellent student of mathematics. She also was quite skillful as a painter.
It was when Agnes went off to college that she first learned that women were not treated as equals. She didn’t like being treated unequally but she tried not to notice it.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she tried to get a job in her major field-physics. She soon found it was almost impossible for a woman.
Agnes spent a full year looking for a job. Finally she gave up in anger. She began writing letters of anger to various newspapers. An editor in New York liked her ideas very much. He specially liked her style. He asked her to do a series of stories on the difficulties that women had in finding a job. And there she began her great fight for equal rights for women.
56. Where did Agnes spend her childhood?
A. Missouri. B. Chicago.
C. New York. D. St. Louis and Chicago.
57. At school, Agnes was good at .
A. physics and painting
B. maths and painting
C. writing and maths
D. physics and writing
58. What happened in Agnes’s life when she was in college?
A. She learned to accept the fact that men and women were unequal.
B. She learned that it was impossible for a woman to be a scientist.
C. She came to know of the in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D. She developed her personal way of writing.
B
59. Miss Jarvis .
A. kept writing letters to persuade people to love and respect their mothers
B. kept writing letters and making speeches for people to support her idea
C. declared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as Mother’s Day
D. did all she could to support people to accept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as Mother’s Day
60. Miss Jarvis proposed Mother’s Day in order that people could show their love and respect to their mothers by .
A. spending some time with them
B. offering them precious(珍貴的)gifts
C. eating in restaurants together
D. taking care of children for them
61. On Mother’s Day, department stores, flower shops .
A. are closed
B. have fewer customers(顧客)
C. are full of people
D. only have women customers
62. Miss Jarvis didn’t like .
A. department stores
B. flower shops
C. greeting-card industry
D. the way people spend Mother’s Day
C
Most animals have little connection with animals of a different kind, unless they hunt them for food. Sometimes, however, two kinds of animals come together in a partnership which does good to both of them. You may have noticed some birds sitting on the backs of sheep. This is not because they want a ride, but because they find easy food in the parasites(寄生蟲) on sheep. The sheep allow the birds to do so because they remove the cause of discomfort. So although they can manage without each other, they do better together.
Sometimes an animal has a plant partner. The relationship develops until the two partners cannot manage without each other. This is so in the corals of the sea. In their skins they have tiny plants which act as "dustmen", taking some of the waste products from the coral and giving in return oxygen(氧氣) which the animal needs to breathe.
If the plants are killed, or are even prevented from light so that they cannot live normally, the corals will die.
63. Some birds like to sit in a sheep because ________.
A. they can eat its parasites
B. they depend on the sheep for living
C. they enjoy travelling with the sheep
D. they find the position most comfortable
64. The word "they" in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first paragraph refers to _______ .
A. birds and parasites B. birds and sheep
C. sheep and parasites D. sheep, birds and parasites
65.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the coral is a kind of ________.
A. plant that needs oxygen B. plant that can produce oxygen
C. animal that needs oxygen D. animal that can produce oxygen
66. What does the second paragraph mainly discuss?
A. Some animals and plants depend on each other for living.
B. Some animals and plants develop their relationship easily.
C. Some plants depend on each other for food.
D. Some animals live better together.
D
"There was also Cuba's reigning (統治的) Olympic champion Anier Garcia and Allen Johnson,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t was Johnson, the reigning world outdoor champion, who was successful in 7.12 seconds with Garcia second and Jackson finished back in fifth.
Now Liu will never underestimate his chances again and is aiming for glory in Paris later this year.
"There is the World Championship outdoors in the summer and I have now got to think that I can get a medal. I can never again think that I can't get a medal," he said. Liu's success here marks his rapid transition into the senior ranks.
"The university gives me a lot of flexibility. My courses are very easy and the teachers are very helpful," said Liu.
They might have to be even more accommodating(樂于助人的) now if Liu starts taking on celebrity status, although an invite to his homecoming karaoke party may help.
67. The first sentence "Asian athletes have had a spare time in the first two days..." means "________".
A. Asian athletes can do things at their will in the first two days
B. Asian athletes haven't any achievements in the first two days
C. Asian athletes could match athletes from other continents
D. Asian athletes are tired of competing in the first two days
68.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means "________".
A. I was not satisfied with my performances
B. winning a medal can't show what I have done
C. I didn't think I was able to win a medal
D. I haven't told anyone about my achievements in the hurdles
69. Liu ________ the World Championship outdoors in Paris later this year.
A. is busy preparing for
B. has great pressure on
C. is more confident of his ability in
D. pays little attention to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Liu Xiang was the youngest athlete to take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in England.
B. Liu Xiang was the first Asian medallist to get a world indoor medal.
C. Liu Xiang is not only a good athlete but a music-lover.
D. Liu Xiang finds it hard to get along with teachers in university.
71. Of the following persons, who hasn't got a medal in the World Indoor Championship?
A. Garcia. B. Allen Johnson.
C. Liu Xiang. D. Michael Jackson.
E
Decreasing grain prices along with growing costs of production means Chinese farmers are unlikely to see a significant rise in income next year.
China's economic planning chief Ma Kai expressed the concern as the government
undertakes an ambitious program to improve rural people's lives.
Grain prices have been dropping since April; and prices of wheat, corn and rice fell 5 per cent from August to October 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Ma, minister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old an annual meeting on development and reform held over the weekend.
Meanwhile, prices of production materials rose 9.1 per cent year on year during the first 10 months.
The situation makes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which was last week highlighted(引起注意) as a new concept and "common action" of the whole Party and nation.
Vice-Minister of Agriculture Yin Chengjie also said China's entry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lso creates hurdles for income rises for the country's "780 million farmers.
Farmers' income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by 8 per cent this year, hitting the target set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Last year, per capita net income (個人平均純收入),of Chinese farmers reached 2,916 yuan (US$162), up 6.8 per cent year on year, and the highest increase since 1997.
Ma also said China would continue to seek fast, steady economic growth in 2006 but more efforts 'will be made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overheating in some industrial sectors (區域).
72. The writer thinks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because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a new concept
B. grain prices decrease and production costs grow
C. prices of production materials rose 9.1 percent
D. many farmers are working in industrial sectors
73. The underlined word "hurdles" in Paragraph 6 means
A. promotion B. difficulties C. fear D. possibility
74. From 1997 to 2005, the highest increase in farmers' income was achieved in the year____.
A. 2002 B. 2003 C. 2004 D. 2005
7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Grain prices in 2004 were a bit lower than those in 2005.
B. The development overheats in all industrial sectors.
C. A big income rise for farmers is unlikely in 2006.
D. China expected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by 6.8% in 2005.
第二部分(共35分)
第一節 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完成句子:(共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To succeed as an artist one must __(結合) talent and discipline.
2、A large _(量) of damage was done in a very short time.
3、The boy lifted the stone with all his ___(力量).
4、You should do some _(研究) before making the final decision.
5、His opportunities for experiment were naturally_ (有限的) in these months.
6、Has th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_(聯絡) the American President yet?
7、They ___(用掉) all their strength in trying to climb out.
8、She took (特別) care not to overcook the meat.
9、Many years later, he became a (無家可歸) person.
10、He sometimes tells us to do something __ ___ (好像他是) our leader.
第二節書面表達(滿分25分)
請根據圖畫和所給詞語的提示,敘述某天小明與其媽媽發生的故事。然后,再根據此故事內容,發表你自己的感想(自擬),不得少于三點想法。
參考詞匯:
help, stop, knock…down, the fallen oil bottle, straighten, disagree, set a good example to,build up our society
注意:不要受所給詞語的限制
要求:1.詞數:100詞左右;2.開頭已給出。
One day, Xiao Ming saw a little girl fall ov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2012.11.)
聽力 CCABC CCAAC BCBBA BA 18.oldest 19. 51 20.retired
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5 ABBBC 6-10 BBCAC 11-15 DBACD
完形 DBDCA CABBA ACDAB CBDAC
閱讀 DBC BACD ABCA BCCCD BBCC
完成句子 :combine; amount ; strength ; research; limited
communicated with; useded up; particular;homeless;
as if / though he were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包括第一、二、三大題為閱讀背誦題,第Ⅱ卷包括第四、五大題為表達題,全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祝你考試順利★
第一卷 閱讀題(共69分)
一.科技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空氣發電技術
人們常將風力發電視為最潔凈、無污染的發電技術之一,但風力發電也有它的不足,在風力微弱的情況下,風車翼片無外力推動,就會靜止不動,無法發電。另外,如果聯網的風車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幾臺運轉就可能出現過載現象。電給人們帶來諸多便利,如果沒有電,后果難以設想。可是,電通常只能是發多少,消耗多少,難以存儲。雖有一些存儲方法,但成本昂貴,難以普及。
在深夜,居民和企業用電均處于低峰,如果是核電站或熱力電站,便可以將水壓進位于高處的儲水站,當需要用電時將水排出,推動渦輪發電機發電。那么,風力發電能否也仿照上述方式,將空氣存儲起來,到需要時再使用呢?德國工程技術人員找到了一種存儲空氣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儲氣站,用空氣壓縮機將空氣壓縮,進行存儲。需要時打開閥門,由高壓空氣推動渦輪機發電。空氣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氣加熱,效率將更高。
空氣發電技術現在還少有人問津,原因是目前礦物能源的價格太低,以致人們還無需去考慮。一旦礦物能源耗盡,政府對二氧化碳排放標準嚴加限制,對潔凈能源的需求就會驟然而升。當然,空氣發電也并非是零排放,但與熱力發電相比,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0至15克。如果該技術能夠投入使用,那么它將是生態能源領域的一項新突破。
1.有關風力發電與空氣發電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風力發電靠的是自然風力,空氣發電靠的是人造空氣。
B.利用風力所發的電不能存儲;利用壓縮空氣發的電可以存儲。
C.風力發電因受風力影響而有所不足,而空氣發電可以不受風的影響而獨立發電。
D.風力發電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穩定性不夠;空氣發電能用于應急發電,還能獲取潔凈能源。
2.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核電站或熱力電站,在居民和企業用電均處于低峰時,可以將水像壓縮空氣一樣壓縮,當需要用電時將水排出,推動渦輪發電機發電。
B.無論從技術還是從經濟角度看,空氣發電十分優越,它可以與油、燃氣、煤或核能一比高下。
C.風速高時,風力發電機群同時工作會出現電力過剩情況,可以將空氣壓縮進地下儲氣站,到需要時再放出。
D.空氣發電技術現在還少有人問津,因為空氣發電不是零排放,而政府對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又很嚴。
3.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被壓縮儲存的空氣在釋放發電前加熱,會獲得更高的發電效率,核電站或熱力電站被壓進高處的水也可以仿照這種做法。
B.空氣發電技術是生態能源領域的新突破,它投入使用后,能解決世界的能源危機。
C.將風力發電和空氣發電兩者組合,我們將獲得比風力發電穩定持久的能源。
D.一旦礦物能源耗盡,我國必將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和空氣發電,尤其內蒙地區將全面采 用兩種發電技術相結合的模式。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20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6題。
李密傳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晉書·李密傳》節選)
[注] 游夏:指孔子的學生子游和子夏,他們在文學上皆很造詣。
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密奉事以孝謹 聞密以祖母年高
B.有暇則講學忘疲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也無力
C.周門人方之游復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D.齊桓得管仲而霸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祖母劉氏,躬自撫親 躬自:親自
B.而師事譙周 師事:以禮相待
C.周門人方之游夏 方:方正
D.數使吳,有才辯 使:出使
6.下面對文章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扶養成人。他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聞名于鄉里。
B.李密為人剛正,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
C.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終于被征召任洗馬的官職,體現了他“先盡孝,后盡忠”的忠孝
兩全思想。
D.李密很有才能,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發展而到朝廷做官,但最終因為朝中無人,只遷漢中
太守。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1分)
(1)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事白其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
讀下面的一首唐詩,然后回答8—9題。(9分)
從軍行 (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針殺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8.這首詩刻畫了一個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簡要分析“碎”和“獨”在詩中的表達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名句名篇默寫(8分,每空1分)
(1) ,煙光凝而暮山紫。
(2) ,樂夫天命復奚疑?
(3)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晚有兒息。
(4) ,鳥倦飛而知還。
(5) ,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6)《水滸》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 為題材的優秀長篇章回體小說,
(7)沈從文是現代文學史上多產的作家之一,其中短篇小說 ,中篇小說
是其代表作。(任選一空填寫)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24分)
?? 孕婦和牛?????????????
鐵凝
孕婦牽著牛從集上回來,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著。
午后的太陽照耀著平坦的原野,干凈又暖和。孕婦信手撒開韁繩,好讓牛自在。當它拐進麥地歪起脖子肯麥苗時,孕婦喚一聲:“黑,出來。”黑是牛的名字。黑遲遲不肯離開麥地,孕婦就惱了:“黑!”她喝道。
孕婦愛趕集,只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總是牽出黑來讓孕婦騎,怕孕婦累著身子。黑夜懷了孕啊,孕婦想。但她接過了韁繩,她愿意在空蕩的路上有黑作伴。她和它好像有點同病相憐,又有點兒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塊兒腆著驕傲的肚子上了路。回來時,孕婦也沒騎黑,走快走慢由著黑的性兒,當她走得實在沉悶,才冷不丁叫一聲:“黑——呀!”她夸張地拖長聲,把黑弄得挺驚愕,拿無比溫順的大眼瞪著孕婦。孕婦樂了,平原頓時熱鬧起來。 遠處,依稀出現了三三兩兩的黑點,是那些剛放學歸來的孩子。孕婦累了,在路邊一個巨大的石碑上坐下來,黑又信步去了麥地閑逛。
這石碑屬于一個王爺,后來讓一些城里來的粗暴的年輕人給推倒了。石碑躺在路邊成了過路人歇腳的坐物。碑上刻著一些文字,個個如同海碗大小。孕婦不識字,他曾經問過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不知道。丈夫說:“知道了有什么用?一個老輩子的東西。” 孕婦坐在石碑上,又看見了這些字,她的屁股壓住了其中一個。這次她挪開了,小心地坐在碑的邊沿。她弄不明白為什么她要這樣,從前她歇腳,總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還是胸膛下面這個肚子吧。孕婦對這肚子充滿著希冀,這希冀又因為遠處那些越來越清楚的小黑點而變得更加具體。孕婦相信,她的孩子將來無疑要加入這上學、放學的隊伍。若是孩子也問起這碑上的字,她不能夠說不知道,她不愿意對不起孩子。
可她實在不認識這碑上的字啊。
放學的孩子們走近了,她叫住一個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張白紙和一桿鉛筆。
孕婦一手握著鉛筆,一手拿著白紙,等待著孩子們遠去。她仿佛要背著眾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
孕婦將白紙平鋪在石碑上。當她打算落筆,才發現這勞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卻支配不了手中這桿筆。她努力端詳著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膽怯而又堅決地落下了第一筆。她描畫著它們,心中揣測它們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嘆:字是一種多么好的東西啊! 夕陽西下,孕婦伏在石碑上已經很久了。她的臉紅彤彤的,茁壯的手腕不時地發著抖。可她不能停筆,她的心不叫她停筆。她長到這么大,還從來沒干過這么累人、又這么不愿停手的活兒。
不知何時,黑已從麥地返回,臥在孕婦的身邊。它靜靜的凝視著孕婦,臉上滿是馴順,像是守候,像是鼓勵。
孕婦終于完成了她的勞作。在朦朧的暮色中她認真地數,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個,她的白紙上那個也落著十七個。
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和碩賢親王神道碑紙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盤錯的長蟲,像混亂的麻繩。可它們畢竟是字。有了它們,她似乎才獲得一種資格,似乎才敢與她未來的嬰兒謀面。孩子終歸要離開孕婦的肚子,而那塊寫字的碑卻永遠立在了孕婦的心中。每個人的心中,多少都立著點什么吧。
孕婦將她勞作的果實揣進襖兜,捶著酸麻的腰,呼喚身邊的黑啟程。
黑卻執意不肯起身,它換了跪的姿勢,要主人騎上去。
“黑——呀!”孕婦憐憫的叫著,強令黑站起來。
孕婦和黑走在平原上,像兩個相依為命的女人。黑身上釋放出的氣息使孕婦覺得溫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撫摸它,它拿臉蹭著她的手。一股熱乎乎的東西涌現在孕婦的心房。她很想對人形容心中這突然的發熱。她永遠也形容不出,心中這種情緒就叫做感動。
“黑——呀!”孕婦在黑暗中小聲嘟囔,聲音有點顫,宛若幸福的囈語。 ? (有刪節) 1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5分) A.??由于歷史的原因,巨大的石碑被推到了,村民們拿它做歇腳的坐物,也算是發揮了它的作用。 B.??孕婦非要等放學的孩子走了以后,才上前去描畫那些字,表明她是個內斂害羞的人,他本來是可以叫會寫字的人幫他寫的。 C.??孕婦努力描畫石碑上的字,這些字給了孕婦無限的希望和寄托,她認為只有這樣才有資格與將要出世的孩子見面。 D.??孕婦在黑暗中小聲的嘟囔,是因為回家的路盡管漫長,走起來很累,但母牛一路的相伴與溫情,讓一切變得幸福而輕松。 E.??本文用詩意的筆調,在從容淡定的敘述中,傳達了一種溫馨和諧的人生意味,表現了一個女人將為人母的幸福和喜悅。 12.小說中的孕婦具有什么樣的性格?請簡要概述。(6分)
13. 牛在小說中有什么樣的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14. 孕婦并不認識石碑上的字,也不會寫字,卻十分努力的描畫著它們,后來還感嘆:“字是一種多么好的東西啊!”小說這樣來寫孕婦,有人認為讓人感動,也有人認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第二卷 表達題(共81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 21分 )
15.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有兩個錯誤的一項是( ) (3分)
A、逋慢(bǔ)  拔擢(zhuó)  期功(qī)  輕飏(yáng) 煢煢孑立(qióng)
B、洗馬(xiǎn)  出岫(xiù) 摶(tuán)弄 睇眄(miǎn) 舸(gě)艦迷津
C、北冥(míng) 優渥(wò)  簪(zān)笏 遄(chuán)飛 決(júe)起而飛 
D、潦(liáo)水 臺隍(huáng) 霰彈(sǎn) 棲隱(qī) 門衰祚薄(zhuò)?
1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3分)
A.這些戰士雖然遠離家鄉,遠離繁華,每天過著艱苦單調的生活,但是他們一個個甘之若飴,毫無怨言。
B.近年來,新聞學專業越來越熱,許多學生也跟著蠢蠢欲動,紛紛選學這一專業,希望將來能做一名新聞工作者。
C.故鄉變化真大,高樓拔地起,小路變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為平地,建成了現代化的開發區,真是滄海桑田啊!
D.我國的智力殘疾人已有1000萬,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堅持食用含碘鹽并不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
18.提取下面一段話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內寫出四個關健詞。(4分)
新浪科技訊:近日,美國科學家宣布,他們在撒哈拉沙漠中發掘到一個有著16英尺翼展的能夠飛翔的爬行類動物化石,并將其確定為翼龍的一個新物種。科學家是在尼日爾一條遠古河流沉積物中的白堊紀巖石中發現的這個奇怪的化石。到目前為止,已發掘出一個翅膀主體和一個長滿細小牙齒的剪刀式的得喙。
科學家尚未對這個新物種進行命名。他們表示,這只非洲恐龍屬于翼龍的一個物種,生活于1.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白堊紀是恐龍生活的最后一個紀。
翼龍大約在2.15億年前的三疊紀開始出現,1.5億年前處于繁榮時期,直到白堊紀末期走向滅絕。翼龍化石,最早在1700年被發現,當時被誤認為是海生物,以至于在化石的妥善保存問題上存在著嚴重不足。
關鍵詞:□□ □□ □□□ □□
19. 下面句子是對黃河壺口瀑布的描寫,請適當調整畫線部分的語序,把它改寫成句式協調一致、勻整對稱的排比句。(可以根據題目要求改變個別詞語)(4分)
黃河突然以數里之闊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寬的峽谷。發出了震川虎嘯般的聲響,懸垂的水流如張掛的天幕,奔涌的濁流如騰飛的巨龍,水珠如鋼花四濺一樣激起,使每一位風塵仆仆走近它的游客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20.改寫下列警示語,使之親切、友善、生動而又不失原意。(任選兩小題)(4分)
(1)高速公路警示語:違章超載,惹禍招災。 _______________
(2)林區護林警示語:毀林燒山,坐牢殺頭。 _______________
(3)銀行警示語:發現假幣,一律沒收。 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21. 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規定要求作文。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題為《屋頂上的山羊》的寓言故事。故事說,一只山羊悠然自得地站在屋頂上吃稻草,還不無得意地譏笑從下面經過的四處覓食而不得的狼。狼于是反唇相譏:“你如果真有膽量,就從屋頂上下來!不要忘了,真正高大的不是你,而是屋頂!”
其實,這個世界上本來是沒有屋頂的。世上的人多了,紛紛蓋房,這才有了各種各樣的“屋頂”。而且,站在“屋頂”上的,也未必都是“羊”。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各種各樣的“屋頂” ——這其間的利與弊,苦與樂,喜與憂,真是頗為耐人尋味。自然,這些思考并非止于動物,“屋頂”也并非只有建筑學的意義。
試以“對‘屋頂’的思考”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答案:
1.D(A空氣發電靠的是人工壓縮空氣;B“不能存儲”與原文“通常難以存儲”不符。電能否存儲與發電方式沒有關系;C空氣發電實質上是儲存過剩電力的一種技術,不能獨立發電,必須依靠其他發電方式;D參考第四自然段。)
2.C (A只能將水壓進位于高處的儲水站,不能像空氣一樣壓縮;B空氣發電與風力發電組合使用,才能與油、燃氣、煤或核能一比高下;D因果錯誤)
3.C (A核電站或熱力電站被壓進高處的水不需要加熱;B“能解決世界的能源危機”屬夸大其辭;C風力發電不夠穩定,空氣發電可以彌補這一不足;D“必將”“尤其”原文依據不足。)
4.C
5.C
6.C
7.(1)劉氏一有病,他就痛哭流涕,側身睡在床上(侍候祖母),夜里不曾脫衣。
(2)安樂公有諸葛亮相助足以抗魏,任用黃皓卻喪國被俘,可見他們的成敗是一樣的(原因)呀!
(3)他們的下屬把信的內容稟告了司隸,司隸因為李密在縣的名聲清廉謹慎,沒有彈劾他。
[參考譯文]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又名虔。父親早死,母親何氏改嫁。這時李密只有幾歲,他性情淳厚,戀母情深,思念成疾。祖母劉氏親自撫養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順和恭敬聞名當時。祖母劉氏一有病,他就痛哭流涕,側身睡在床上侍候祖母,夜里不曾脫衣。為祖母端飯菜、端湯藥,他總要嘗過之后才讓祖母用。他一有時間就研究學問不知疲倦,師從譙周,周的門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李密早年在蜀漢做郎官,多次出使東吳,甚有辯才,受到吳人的稱贊。蜀中被平定后,泰始初年,晉武帝委任他為太子洗馬。他因為祖母年高,無人奉養,沒有接受官職。他于是上書武帝。
8.這首詩刻畫了一位身經百戰無比英勇的將軍形象,他突營闖陣射殺匈奴將領,獨領殘兵殺出重圍。
9.“碎”字想象地寫出伴隨他出征的鐵甲都已破碎不堪,可見他征戰時間之長和所經歷的戰斗之嚴酷。“獨”字寫其英勇無比,沖破了敵方的千軍萬馬,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
10.默寫(略) (6)農民起義 (7) 短篇:《丈夫》《貴生》《三三》 長篇:《長河》
11.CE
12.(6分) ①具有善良、溫婉等傳統的女性美;②有責任心,做事認真;③對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考點】考查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 【解析】小說中的人物的分析要根據故事情節、事件,從人物描寫的方法(如動作、語言、心理活動、肖像)角度入手分析。 【思路分析】人物形象的答題格式是:性格+身份 13. (6分)①通過懷孕的牛與孕婦形象的并置,凸顯孕育新生命的幸福與喜悅;
②通過牛與孕婦之間的親昵行為,表現人與動物之間的溫馨和諧;
③通過牛的形像描述,反襯孕婦作為人具有的能動性和理性的追求。 【考點】考查小說的構思 【解析】文中寫了和牛有關的三個場面:懷孕的牛,牛與孕婦的親昵,牛的形象描繪。這三個場景都有孕婦在場。考生可從二者的關系中發現牛對表現孕婦性格的作用。 【思路分析】考生可以從作者筆下的牛的形象的角度入手分析,它與主人公的關系的角度入手分析。 14. 【答案】(4)(8分) 觀點一:這樣寫讓人感動。 ①突出了孕婦對文化知識的朦朧追求,雖然她不識字,但這不影響她對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村女人在將為人母時的責任感,在她看來,學會認這幾個字,將來就不擔心孩子的提問了;③表現了孕婦認識到文化知識對孩子未來成長的重要性,也表明在她在盡可能地彌補自己沒有文化知識的不足。 觀點二: 這樣寫有些做作。 ①觸動她描畫字的原因主要應該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邊一塊廢舊的石碑;②孕婦自己不會寫字,想臨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請放學的孩子幫忙,不必那么費勁,非要自己描畫;③作為未來的母親,孕婦識不識字,其實都不影響她對孩子的責任與愛。 【考點】考查對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的評價。 【解析】考生根據文章和題目的提示,可以任選一種情況。答題時一定要緊扣原文。
15.A
16.D(A項,‘‘堅韌意志”不能與“提高”搭配;B項“站在”缺賓語中心語,應在“小康”后加“的高度”;C項,“第二”與“首富”矛盾)
17.B
解析:本題考察了成語方面的知識。B中“蠢蠢欲動”的意思是指“敵人準備進行攻擊或壞人策劃破壞活動”為貶義詞,此處用來指報考學生顯然不對,故選B。
18.發現/翼龍/新物種/化石(4分,每個關鍵詞1分)
19.示例:①發出的聲響如震川的虎嘯,奔涌的濁流如騰飛的巨龍,懸垂的水流如張掛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濺的鋼花。②聲響如虎嘯震川般發出,濁流如巨龍騰飛般奔涌,水流如天幕張掛般懸垂,水珠如鋼花四濺般激起。
(4分。語序凋整恰當1分,句式改寫符合要求、表述流暢3分。可以有不同改法)
20.示例:①母念妻等嬌兒盼,愿君平安把家還。②保護森林,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③一旦發現假幣,我們留作紀念。(4分,每小題2分,任選兩小題。符合要求,語言有文采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班戈县| 当雄县| 张家界市| 叶城县| 江津市| 济宁市| 桐梓县| 广德县| 巧家县| 内丘县| 云南省| 怀安县| 滨州市| 阳曲县| 汝城县| 济南市| 凤台县| 永州市| 久治县| 华坪县| 宁津县| 洪洞县| 南部县| 南陵县| 酒泉市| 巴塘县| 濮阳市| 资讯 | 司法| 渭源县| 田林县| 吴桥县| 渭南市| 武强县| 哈尔滨市| 常熟市| 大同县| 米脂县| 甘肃省| 平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