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四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13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四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13份)

資源簡介


說明:
1.本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2.本卷答題時不得使用計算器。
3.答題時將答案均填在答題卷相應題號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題無效。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第Ⅰ卷 (選擇題 共40分)
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有機化學發展成為化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滲透到醫藥、國防、生產的各個角落,在人類認識、研究有機物方面,化學家們不斷探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德國化學家維勒合成了醋酸,首次打破了有機物和無機物的界限
B.李比希用燃燒法來測定有機化合物中碳、氫元素質量分數
C.根據對有機物紅外光譜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斷該有機物中具有哪些基團
D.同位素示蹤法可用來研究有機化學反應歷程
2.石油催化裂化和裂解的目的是
A.前者是為了得到以乙烯為主的短鏈不飽和烴,后者是為了提高輕質油的產量和質量
B.從石油中獲得較多的芳香烴
C.前者為了提高汽油產量和質量,后者為了得到短鏈的不飽烴
D.提純石油除去雜質
3.下列有關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2 B.乙醇的比例模型:
C.乙炔的電子式: D.某一元醇的鍵線式:    
4.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A.C3H7Cl B.CH2Cl2 C.C2H6O D.C2H4O2
5.用分液漏斗可以分離的一組物質是
A.苯和醋酸鈉溶液 B.苯酚和乙醇
C.溴乙烷和乙醇 D.乙酸和乙酸乙酯
6.下列各組有機物的混合物,只要總物質的量一定,無論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燒所消耗的氧氣為恒量的是
A.乙烯、乙醇 B.乙炔、苯 C.乙烯、丙烯 D.乙醇、乙醚
7.右圖有機物的正確命名為
A.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2-乙基戊烷
C.2,3,3-三甲基已烷 D.3,3,4-三甲基已烷
8. 欲除漆包銅線表面的油漆,可將銅線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后,再將其放入某種試劑中,即可除凈,該試劑最好是
A.乙醇 B.乙酸 C.苯 D.四氯化碳
9.下列物質中既能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烯烴,又能發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醛的是
A.CH3OH B. C.CH3CH2CH2Cl D.
10.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和分離方法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混合物
(括號內為雜質)
試劑
(足量)
分離方法
A
苯(苯酚)
濃溴水
過濾
B
乙烷(乙烯)
H2
催化劑、加熱
C
乙酸乙酯(乙酸)
飽和Na2CO3溶液
分液
D
乙酸(乙醛)
新制Cu(OH)2
過濾
11.下列各組物質中,一定屬于同系物的是
A.乙酸、硬脂酸 B.CH4O、C2H6O
C. D.甘油、乙二醇
12.下列物質①乙烷②乙炔③甲苯④苯⑤聚乙烯⑥苯酚⑦溴乙烷,其中既能與溴水反應又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的是
A.全部     B.②③④⑥⑦   C.②⑥   D.②⑤⑥
13.右圖是實驗室制溴苯的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左側滴液漏斗中加入的是苯和溴水
B.儀器A的名稱叫蒸餾燒瓶
C.堿石灰作用是防止空氣中水蒸氣進入反應體系
D.實驗結束后向錐形瓶中加入硝酸銀溶液會有淺黃色沉淀
14.右圖結構是某高聚物的結構片斷,則其單體是
A .CH2=CH2、CH2=CHCOOH
B. CH2=CH-CH=CHCH3、CH2=CHCOOH
C. CH2=CH2、CH2=CHCOOH、 CH2=CHCH3
D. CH2=CHCH2CH2CH3、CH2=CHCOOH
15.有機物結構理論中有一個重要的觀點:有機物分子中原子間或原子團間可以產生相互影響,從而導致化學性質的不同,以下的事實不能說明此觀點是
A.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苯不能
B.苯酚能與NaOH溶液反應而乙醇不能
C.HOOCCH2CHO既能發生銀鏡反應又能發生酯化反應
D.丙酮(CH3COCH3)中的氫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氫原子更易發生鹵代反應
16.香草醛廣泛用于食品、飲料、煙草、酒類、醫藥、化工和各類化妝用品等,是一種性能穩定、香味純正、留香持久的優良香料和食品添加劑。其結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香草醛的分子式為C8H8O3
B.加FeCl3溶液,溶液顯紫色
C.能與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
D.不能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
17.有機物分子中,當某個碳原子連接著四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時,這種碳原子稱為“手性碳原子”。例如,下圖有機物分子中帶“*”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
該有機物分別發生下列反應,生成的有機物分子中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與銀氨溶液作用發生銀鏡反應 B.與NaOH水溶液反應
C.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 D.催化劑作用下與H2反應
18.芳香族化合物X(C8H8O4)的苯環上的一鹵代物只有兩種,X不能與NaHCO3溶液反應,而等物質的量的X分別與足量的Na和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消耗n(Na)︰n(NaOH)=2︰3,則X必定含有
A.-COOH B. C.酚羥基 D.醇羥基
19.咖啡鞣酸具有較廣泛的抗菌作用,其結構簡式如下圖所示。關于咖啡鞣酸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能發生消去反應
B.與濃溴水既能發生取代反應又能發生加成反應,且1mol該物質能消耗4 molBr2
C.1mol該物質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可消耗6molNa
D.1mol該物質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可消耗7molNaOH
20.分子式為C4H8O3的有機物,一定條件下具有如下性質:①在濃硫酸存在下,能分別與CH3CH2OH或CH3COOH反應;②在濃硫酸存在下,加熱能脫水生成一種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該物質只存在一種形式;③在濃硫酸存在下,能生成一種分子式為C4H6O2的五元環狀化合物。則C4H8O3的結構簡式為
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21.(4分)某烯烴與H2發生加成反應后得到的產物是CH3—CH(CH3)2
(1)原烯烴的結構簡式為?? ▲
(2)寫出原烯烴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22.(6分)A、B、C三種烴分子中均含有6個氫原子,其中A、B常溫下呈氣態,C呈液態。
(1)A是符合上述條件中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則A的分子式為 ▲
(2)B屬于鏈狀烴,且與Br21:1加成的產物有二種,寫出B的結構簡式 ▲
(3)C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能從煤焦油中獲得,寫出C與濃硝酸、濃硫酸的混合物在60℃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3.(8分)下列是有機化合物A的轉化過程:

(1)若D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氧化為B,則A的結構簡式為? ▲ , 寫出A生成B、C的化學方程式? ▲
(2)若B能發生銀鏡反應,C不能發生消去反應,則A的結構簡式為? ▲
(3)若C有毒,而一定濃度D的水溶液有防腐殺菌作用,則B的可能結構有 ▲ 種
24.(12分)某醫藥中間體M()是合成治哮喘藥的重要原料,它的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LiAlH4是一種強還原劑。
完成下列填空:
(1)寫出反應類型:反應I? ▲ , 反應II? ▲
(2)寫出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 ▲
(3)設計反應III和反應IV的目的是 ▲
(4)寫出反應II的化學方程式? ▲
(5)寫出反應V的化學方程式? ▲
25.(14分)某芳香烴A有如下轉化關系:
按要求填空:  
(1)寫出反應②的反應條件 ▲
(2)屬于取代反應的有 ▲ (填序號)
(3)寫出A和F結構簡式:A ▲ ;F ▲
(4)寫出反應③對應的化學方程式: ▲
(5)E的1H核磁共振譜圖中有 ▲ 組特征峰
(6)有機物X與E互為同分異構體,且X滿足下列條件:
①X為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環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種 ②X能發生水解反應
寫出X的結構簡式 ▲
26.(10分)醇與氫鹵酸反應是制備鹵代烴的重要方法。實驗室制備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應如下:①NaBr + H2SO4 = HBr + NaHSO4 ;②R—OH + HBr R—Br +H2O
可能存在的副反應有:加熱過程中反應混合物會呈現黃色或紅棕色;醇在濃硫酸的存在下脫水生成烯和醚等。有關數據列表如下;
乙醇
溴乙烷
正丁醇
1-溴丁烷
密度/g·cm-3
0.7893
1.4604
0.8098
1.2758
沸點/℃
78.5
38.4
117.2
101.6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溴代烴的水溶性 ▲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應的醇,將1—溴丁烷粗產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蕩后靜置,產物在 ▲ (填“上層”、“下層”或“不分層”)
(2)制備操作中,加入的濃硫酸必須進行適當的稀釋,其目的是 ▲ (填字母)
a.減少副產物烯和醚的生成 b.減少Br2的生成 c.水是反應的催化劑
(3)在制備溴乙烷時,采用邊反應邊蒸出產物的方法,有利于溴乙烷的生成;但在制備1-溴丁烷時卻不能邊反應邊蒸出產物,其原因是 ▲
(4)得到的溴乙烷中含有少量乙醇,為了制得純凈的溴乙烷,可用蒸餾水洗滌,分液后,再加入無水,然后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 (填字母)
a.分液 b.蒸餾 c.萃取 d.過濾
(5)為了檢驗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少量溴乙烷,然后 ▲ (按實驗的操作順序選填下列序號)
①加熱 ②加入溶液 ③加入稀酸化 ④加入NaOH溶液
27.(6分)將含有C、H、O三種元素的有機物3.24g裝入元素分析裝置,通入足量的O2使之完全燃燒,將生成的氣體依次通入CaCl2管(A)和堿石灰管(B),測得A管質量增加了2.16g,B管增加了9.24g,已知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8。請回答:
(1)此有機物的分子式為 ▲
(2)若此有機物中含有苯環,試寫出它二種不同類別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1)C2H6 (2)CH2=CH-CH=CH2
(3)
(1)KOH(NaOH)水溶液,△;
(2)②⑥
(3) ;
(4)2+O22 +2H2O
(5)5
說明:
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2.本卷答題時不得使用計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帶。
3.答題時將答案均填在答卷相應題號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題無效。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14 Cl-35.5 Br-80
一、選擇題
1、某地區空氣污染物指數為:SO2:78、NO2:43、可吸入顆粒物:153。下列說法中,
正確的是 ( )
A.該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數為274 B.該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數為153
C.該地區空氣質量等級為重度污染 D.首要污染物為SO2
2、隨著建筑裝飾材料進入百姓家庭,某些裝飾不久的居室由于裝飾材料釋放出來的污染物濃度過高,影響人體健康。這些污染物最常見的是 (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臭氧 D.甲醛、苯等揮發性有機物
3、甲醛具有還原性,檢驗某新裝修過的房間內空氣中是否含有甲醛,可以抽取房間內的空氣,并通過下列合適的溶液進行試驗 ( )
A.品紅溶液 B.硫酸銅溶液 C.稀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D.硫酸亞鐵溶液
4、自來水廠的水源水(原水)通常含有各種雜質,必須經過去除固體雜質和懸浮物、消毒、去除異味等一系列凈化工序(即凈化過程),才能達到使用標準。原水凈化有下列措施:①過濾,②添加混凝劑,③加入活性炭,④加入消毒劑。你認為正確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5、下列項目:①水溫、②導電率、③PH、④固體懸浮物、⑤溶解氧(DO)、⑥化學需氧量(COD)、⑦生化需氧量(BOD)、⑧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等,其中屬于評價水質優
劣需要檢測的項目是 ( )
A.③④⑤⑥⑦⑧ B.⑤⑥⑦⑧
C.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6、下列有關水處理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可以利用明礬等混凝劑溶于水后生成的膠體,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
B.可以利用熟石灰來中和酸性廢水
C.污水處理常用的化學方法有:中和法、沉淀法、混凝法、過濾法
D.可以利用沉淀反應除去水中的重金屬離子
7、下列家庭垃圾中適合于用堆肥法處理的是 ( )
A.破舊的衣物 B.瓜果殼 C.舊報紙 D.塑料瓶
8、廢電池必須集中處理的首要原因是 ( )
A.不使電池滲泄的電解液腐蝕其他物品
B.回收其中的石墨電極
C.防止電池中汞、鎘、鉻、鉛等重金屬元素形成的有毒化合物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回收其中的各種金屬及塑料包裝等
9、我國推廣食用碘鹽,以防治人體內缺碘而導致的疾病。碘在加碘鹽中的存在形式為( )
A.IO3- B.I C.I- D.I2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金屬鉛
B.CO氣體有毒,在生有爐火的居室中多放幾盆水,可吸收CO
C.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
D.綠色食品是指使用過化肥和農藥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
11、肥皂溶于熱的蒸餾水中,冷卻后用鹽酸中和,最后得到的溶液是 ( )
A.高級脂肪酸 B.苯酸鈉 C.氯化鈉 D.高級脂肪酸鈉
12、微量元素是指在人體總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這些元素對人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下列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 )
A.Na、K、Cl、S、O B.F、I、Fe、Zn、Cu
C.N、H、O、P、C D.Ge、Se、Cu、Mg、C
13、下列物質中不能向人體提供能量的是 ( )
A.無機鹽 B.油脂 C.蛋白質 D.糖類
14、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重要營養成分之一,下列食物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 )
A.豬油 B.甘蔗 C.白菜 D.豆腐
15、壞血病患者應該多吃的食物是 ( )
A.雞蛋和鴨蛋 B.魚肉和豬肉
C.水果和蔬菜 D.糟米和肝臟
16、下列食品添加劑中,與其作用不相符的是 ( )
A.防腐劑——苯甲酸鈉 B.調味劑——亞硝酸鈉
C.鮮味劑——谷氨酸鈉 D.疏松劑——小蘇打
17、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裝食品已被廣泛接受。為了延長食品的保質期,防止食品受潮、富脂食品氧化變質,可用適當方法在包裝袋中裝入 ( )
A.無水硫酸銅、蔗糖 B.生石灰、硫酸亞鐵
C.食鹽、硫酸亞鐵 D.生石灰、食鹽
18、下列過程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在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有沉淀析出
B.皮膚不慎沾上濃硝酸而呈現黃色
C.在蛋白質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有沉淀析出
D.用稀釋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植物種子
19、我們可以通過日常飲食來補充必需元素,下列食品與補充必需元素不一致的是( )
A.鐵強化醬油—補鐵 B.乳制品—補鈣 C.動物內臟—補鎂 D.蔬菜—補鋅
20、人生病時要合理用藥。下列藥品與其作用相匹配的是 ( )
A.醫用碘酒:人體補碘 B.阿司匹林:消炎抗菌
C.氫氧化鋁:中和過多胃酸 D.青霉素:解熱鎮痛
21、下列藥物類型中由于過度使用導致人類面臨無藥可用的危機的是 ( )
A.中成藥 B.抗生素 C.抗酸藥 D.解熱鎮痛藥
22、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中“絲”和“淚”分別屬于( )
A.纖維素、脂肪 B.蛋白質、烴類
C.淀粉、油脂 D.蛋白質、硬化油
23、通過測量尿液中的哪一種物質的含量可以判斷是否患有糖尿病 ( )
A.葡萄糖 B.蔗糖 C.麥芽糖 D.纖維素
24、市場上有一種加酶洗衣粉,它是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堿與蛋白酶制成的。蛋白酶的催化活性很強,衣物的汗漬、血跡及人體排放的蛋白質、油漬遇到它,都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滌的是 ( )
A.棉織品 B.人造絲織品 C.腈綸織品 D.毛織品
25、長期吸食或注射毒品會危及人體健康,下列各組中都屬于毒品的是 ( )
A.冰毒、黃連素 B.海洛因、黃連素
C.大麻、搖頭丸 D.黃曲霉素、尼古丁
26、下列敘述從化學角度分析,其中不正確的是 ( )
A.蜂蟻蜇咬人的皮膚時,會將分泌物甲酸注入人體,使人感到疼痛難忍,涂抹稀氨水或者碳酸氫鈉溶液可以減輕疼痛
B.氟利昂(CF2Cl2)或NO2都可破壞臭氧層導致“溫室效應”
C.向燃料煤中加入生石灰,可減少對大氣的污染
D.甲醛可以消毒殺菌,常用于制作動物標本,但不可以保存海鮮
27、下列關于糖類、蛋白質、油脂和纖維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它們的組成中都有C、H、O、N等元素
B.在一定條件下,它們都能發生水解反應
C.人體需要的二十多種氨基酸都可以通過人體自身合成
D.油脂都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種高熱量營養素
28、下列原子或原子團中,不屬于官能團的是 ( )
A.—OH B.—NH2 C.—CH3 D.—COOH
29、下列各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離的是 ( )
A.乙醇和水 B.乙醇和乙酸
C.汽油和煤油 D.乙酸乙酯和飽和碳酸鈉溶液
30、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應讓混合氣體依次通過 ( )
A.溴水,濃硫酸 B.濃硫酸,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C.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濃硫酸 D.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
31、下列反應中,不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
A.乙炔與氯化氫反應制取氯乙烯
B.乙烷和氯氣反應制取氯乙烷
C.乙烯與氫氣反應制取乙烷
D.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后,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32、下列與有機物結構、性質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
B.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說明苯分子中沒有與乙烯分子中類似的碳碳雙鍵C.甲烷和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與苯和硝酸反應生成硝基苯的反應類型相同
D.蛋白質和油脂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條件下都能水解
3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纖維素和淀粉遇碘水均顯藍色 B.蛋白質、乙酸和葡萄糖均屬電解質
C.乙醇和乙酸均能與金屬鈉反應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34、下列反應中,有機物被還原的是 ( )
A.甲醛制甲酸 B.乙醛轉化為乙醇
C.由乙醛制乙酸 D.葡萄糖與新制氫氧化銅共熱
35、一種氣態烷烴和一種氣態烯烴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氣的總物質的量為0.4 mol。使混合氣通過足量的溴水,溴水增重8.4g,則混合氣中的烴可能是 ( )
A.甲烷和乙烯 B.甲烷和丙烯 C.乙烷和乙烯 D.乙烷和丙烯
二、填空題
36.在下列反應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_________;屬于氧化反應的是________;屬于加成反應的是________。
①乙烯使溴水褪色 ②乙烯使酸性高錳鉀溶液褪色 ③苯與濃硝酸制硝基苯
37.(1)寫出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淀粉水解制取葡萄糖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乙酸乙酯在堿性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氣態烴A在標況下的密度為1.25g/L;A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產量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水平。B和D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D能跟碳酸氫鈉溶液反應,E有香味。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D分子中的官能團名稱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成員分別設計了如下甲、乙、丙三套實驗裝置制取乙酸乙酯。請回答下列問題:
(1)B試管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套裝置中,不宜選用的裝置是_________(選填“甲”、“乙”、“丙”)。
(3)實驗完成后,試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狀液體生成。若分離10ml該液體混合物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是_________,這種方法叫做________。
三、計算題
40.某有機物含碳40%,氫6.7%,其余為氧,其蒸氣密度為2.68g/L(標準狀況下),此有機物呈酸性。通過計算求:
(1)寫出此有機物的結構簡式。
(2)用30g 此有機物跟足量Na2CO3溶液反應,產生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

寧波四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39. (1)飽和碳酸鈉溶液 (2)丙
(3)分液漏斗、分液


說明: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考古是研究歷史的重要途徑,可以印證歷史上的文字記載??脊殴ぷ髡咴诤笔≡茐艨h秦漢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簡,其中一些竹簡上刻著內容具體的《田律》。這一發現可以證實下列哪一史料的正確性?
A.“(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
B.《史記》:“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C.《詩經》:“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br/>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2.錢幣蘊涵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以下錢幣,能反映從分裂到統一的時代變遷特征的是
A.秦半兩 B.唐開元通寶 C.清乾隆通寶 D.民國銀元
3.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其中“車同軌”有利于
①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②打破各地文化交流的障礙
③促進國內經濟的往來 ④密切與西域各國的交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天下六合鑄就大秦瑞氣, 巨星隕落化為一聲嘆息。你長袖一揮, 胡人不敢南下牧馬, 士不敢穹弓報怨。你訣世一去, 良將勁弩不見當初豪氣, 金城千里盡失昔日威嚴。萬世霸業, 竟從內里崩潰, 千古功過, 任由世人評說?!辈牧戏Q頌一位我國古代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他是
A. 周武王 B. 秦始皇 C. 唐太宗 D. 康熙帝
5.秦始皇在中央機構中設太尉一職,但今天的古籍中沒有記載秦始皇曾任命誰任此職,最可能的原因是
A.秦始皇為了掌握全國政務,加強中央集權
B.秦始皇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優秀人才
C.秦始皇為了自己直接控制全國軍隊,使權力更加集中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6.唐太宗對侍臣言道:“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碧铺诘南铝凶龇w現該言論的是
①發動玄武門之變 ②沿用科舉考試制度 ③修訂《唐律》 ④實行均田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有關康熙帝維護國家統一和主權的措施,時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平定三藩之亂 ②統一臺灣 ③烏蘭布通戰役打敗噶爾丹 ④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8.《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中俄東段邊界。依據該條約,下圖屬于中國管轄的領土包括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9.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經過歷代的發展和損益,到明清時期已經與他原來的學說形成了巨大的差別。然而,孔子的地位卻在明清時期發展到頂峰。這是因為明清時期
A.文人需要孔子作為精神領袖 B.統治者需要孔子學說作為統治工具
C.儒家學說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D.社會需要以“禮”來規范人們的行為
10.亞里士多德的學說觀點對世界思想文化具有獨創性的是
A.中庸之道 B.三段論 C.動植物分類法 D.對于理性世界和感覺世界的認識
11. 孔子云:“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亞里士多德說:“慷慨是揮霍與吝嗇的中庸?!毕铝懈黜椫袑Υ死斫獠磺‘數倪x項是
A.材料體現的都是一種中庸思想
B.兩人都反對過和不及,認為要恰到好處
C.孔子主張兩者兼備,亞里士多德反對兩端而取中間
D.兩者的中庸思想沒有差別
12.華盛頓說:“劍是維護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確立,就應該將它放在一旁。下列華盛頓的活動不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首任總統后改善與英國關系,與周邊印第安人簽訂友好條約
B.領導獨立戰爭期間力主與英國和談
C.歐洲英法開戰之際宣布“嚴守中立”政策
D.告別演說告誡不要感情用事同外國進行友誼的結合或敵對的沖突
13.美國獨立戰爭中下列事件的順序為
①薩拉托加大捷 ②來克星頓槍聲 ③第二屆大陸會議
④約克鎮英軍投降 ⑤《獨立宣言》發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④① C、②③⑤①④ D、③②①⑤④
14.1815年,一場決定歐洲歷史命運的大決戰在布魯塞爾以南約20公里處展開。這場戰役徹底結束了拿破侖的軍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此戰即是
A.土倫戰役 B.奧斯特里茨戰役 C.萊比錫會戰 D.滑鐵盧戰役
15.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守宰。......此其所以為得也。”這句話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廢除行省制 C.廢除郡縣制 D.設立郡縣制
16.分封制在周初鞏固了周朝統治,在后期擴大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卻造成了分裂割據局面,瓦解了周朝的統治,造成這兩種截然不同結果的根本原因是
A.諸侯地位的變化 B.井田制的興衰 C.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D.生產關系的變化
17.錢穆在《國史新論》中說:“漢代宰相是首長制,唐代宰相是委員制”。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漢代宰相位高權重 B.唐代宰相權力下降C.宰相數量逐漸增加D.皇權不斷加強
18.唐太宗時期,國家要在關中一帶修建一項大型水利工程,這項工程的實施須涉及到眾多機構,按制度規定其正確的運作程序(皇帝作用暫不考慮)是 
A.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工部  B.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
C.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工部  D.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工部
19. “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于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于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師春還秋住,烏聚云合?!贬槍Α安炫e……不勝其弊”隋朝實施了什么制度
A.推恩令     B.科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舉制
20.秦統一后,在全國范圍內確立了專制體制。秦王嬴政改稱“皇帝”,自稱為“朕”,命為“制”,令為“詔”;西漢建立后,劉邦為改變朝儀無度的狀況,命儒士叔孫通制定新朝儀。他們都是為了
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響
C.確立中央政府的權威
D.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21.隋唐時期社會全面繁榮,史學家們在總結其原因時,曾歸結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創新、成熟與完善”。三省六部制的成熟與完善體現在
A.既削弱了相權,鞏固了皇權,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官員責任明確,分工細密
C.機構運作程序合理
D.負責皇家與國家的官署和管理相互脫離而自成系統
22.自漢朝到明清,“中朝、內閣、軍機處”三個機構的共同特點是
①始終沒有實權?、谟苫实劢既〈爻肌、圩畛跏桥R時機構?、苁冀K由高官任職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23.“重農抑商”的觀念與政策對中國傳統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下列理解錯誤的是( )
A.重農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潤 B.重農抑商觀念是中國農耕社會的產物
C.重農抑商政策提升了戰國時秦國國力 D.重農抑商觀念在明清時期已基本瓦解
24.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經濟現象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②“宗廟之犧(指宗廟中用來祭祀的牛)為畎畝之勤” ③“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青簾上酒樓” ④“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25.下列詩句中,可以獲取我國古代農村商品經濟發展這一歷史信息的是
A.“金多眾中為上客,夜夜算緡眠獨遲”
B.“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
C.“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商”
D.“爾來盜賊往往有,劫殺賈客沉其艘”
26.下列是從古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中讀出的信息,其中錯誤的是
A.農民生活艱辛 B.土地兼并嚴重
C.農副產品進入流通領域 D.小農業和小手工業緊密結合
27.西方學者認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紀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Axial Age),“人類意識”首次覺醒,理性思維所創造的精神文化決定著其后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當時的中國,最具典型意義的現象為
A.諸子并立,百家爭鳴 B.以法為教,焚書坑儒
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8.著名歷史學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詞不可濫用》一文中寫道:“歷覽前史,中國的封建時代恰恰是人性之花開得最盛最美的時代,是中國人的個性最為高揚的時代?!毕铝心軌蜃糇C這一觀點的是
A.“天人感應” B.“天行有?!?br/>C.“兼相愛,交相利” D.“存天理,滅人欲”
29.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論中哪一項不利于新興地主階級的發展
A.“道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B.“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
C.“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
30.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認為人的愛心及一切道德價值的終極源泉是
A.良知   B.仁 C.正君心   D.靈明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4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31題15分、32題12分、33題13分,共40分)
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情景一 康熙帝與中西文化
1674年,康熙命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鑄造便于攜帶的輕巧大炮,親臨盧溝橋炮場檢驗,贊揚“西洋炮甚利,且輕便易運。”所造350門炮在平定三藩之亂中大顯神威。為嘉獎南懷仁,康熙封他工部侍郎。但是據史料記載,康熙帝的統治政策中也有推崇孔孟之道、程朱理學,重新提倡八股文,允許婦女纏足等內容
情景二 康熙帝與國家統一
康熙帝在不同時期寫的三首詩
①滇平
②中秋日聞海上捷音
③瀚海
洱海昆池道路難,捷書夜半到長安。
未襟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輸六詔寬
天未遠收金馬隘,軍中新解鐵衣寒
回思兒載焦勞意,此日方同萬國歡。
萬里扶桑早掛弓,水犀軍指島門空。
來庭豈為修文德,柔遠初非黷武功。
牙帳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
四月天山路,
今朝翰海行。
積沙流絕塞,
落日度連營。
戰伐因聲罪,
馳驅為息兵。
敢云黃屋重,
辛苦事親征。
觀察以上兩個情景,回答以下問題:
(1)情景一所列舉的史實是要說明什么觀點?對此,你有何看法?(5分)
(2)根據這些詩詞含義,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這三首詩所涉及的歷史事件。(6分)
(3)通過以上兩個情景,從中華民族的發展史角度,評價康熙帝的貢獻。(4分)
32.(12分)孔子和亞里士多德是2000多年前東西方的兩位哲人,他們對世界的看法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的思想對后世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1988年,世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發表宣言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顧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材料二 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科倫理學》中討論普遍的“善”時說:“最好先討論普遍的善,看看爭論到底在哪里。盡管這種討論有點使人為難,因為‘理念’的學說是我們尊敬的人提出來的。不過作為一個哲學家,較好的選擇應該是維護真理而犧牲個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們所珍愛的,但人的責任卻要我們更尊重真理。
亞里士多德(AriSlotle,前384—前322)在他的哲學名著《形而上學》認為柏拉圖理論最大的弱點,在于不承認現實世界的真實性。他認為自然界是客觀的、真實的存在,人們的認識來自對客觀世界的感覺,沒有感覺就沒有認識。他在《政治學》一書中又批評理想國家的設想,認為這種設想不符合社會實際。
全世界的科學巨匠為什么會發出“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顧2500多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呼吁?(4分)
(2)材料二中亞里士多德對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態度?(2分)體現了什么精神?(2分)
(3)根據所學知識舉例說明孔子和亞里士多德兩人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相同之處(4分)
33.(13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長時期以來,軍政和絕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戰爭和埃及戰爭的英雄人物第一執政當作偶像來崇拜,都齊聲祝愿他能有一個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國的偉大相符的稱號?!蠹腋械剿幸粋€國家最高元首的稱號是順理成章的,因為他實際上已扮演了這樣的角色?!f是皇帝篡奪了金鑾寶座,那么我們可以說,他身邊的同謀比善于導演喜悲劇的所有暴君都多,因為四分之三的法國人都參與了他的陰謀。
——(法)康斯坦《回憶拿破侖》
材料二
時間之神為拿破侖及其法典加冕
材料三 歐洲則普遍認為,由人民自己治理國家,最終只會導致無政府主義和天下大亂。但不管怎樣,華盛頓并沒有順應當時的潮流,為世上多添一項王冠。然而世界卻將因多了一位總統,而使王冠從此暗淡無光甚至難以戴穩。
——陳森《華盛頓--美國的開國元勛》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侖稱帝的因素。(2分)
(2)材料二表達的主題是什么?(2分)
(3)材料三表明華盛頓拒絕稱王,其個人原因何在?(4分)
(4)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世界卻將因多了一位總統,而使王冠從此暗淡無光甚至難以戴穩”?(2分)
(5)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特定歷史時期影響政治體制選擇的因素有哪些?(3分)
寧波四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期中歷史試卷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30小題,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A
B
C
D
C
A
B
B
D
B
C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B
A
A
B
D
C
C
D
A
C
A
B
33.(1)因素:拿破侖的對外戰爭為他贏得崇高威望,法國大部分人對拿破侖的支持。(2分)(2)主題:法典將與時間同在,傳諸萬世(法典的精神是永恒的)。(2分)
(3)原因:華盛頓有著強烈的共和思想(反對封建專制制度),華盛頓不貪戀權力。(4分)
(4)理解:美國建立了共和制政體(民主制度),沖擊了歐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2分)
(5)因素:個人品質、具體國情、時代形勢、歷史傳統等。(至少寫出三個,3分)
說明:
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本卷答題時不得使用計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帶。
3.答題時將答案均填在答卷相應題號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題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
讀世界某區域略圖及①、②、③三地氣候資料統計表,完成1-3題。
1. ①、②、③三地的氣候資料,排列正確的是?( )
A. abc B. bca C. acb D. cba
2. 造成②、③兩地氣溫差異的主導因素為( )
A. 洋流 B. 風帶 C. 地形 D. 氣壓帶
3. 下列關于③地所在國家人口空間分布規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區 B. 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區
C. 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D. 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地區
寧波四中某班同學暑期赴我國華中地區某名山考察,行走過程中某小組同學看到了某地有如下特征:“正前方和左側各有一個山峰,其中一個山峰目測距離約2km(只考慮圖示范圍內的地形)”,右圖是他們使用的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回答4-5題。
4.這組同學當時所處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 B.乙處易產生泥石流
C.圖中河流落差約為450m D.典型植被可能為常綠硬葉林
下圖表示四種氣候類型的月均溫和年降水量狀況,讀圖回答6-7題。
6 與圖中甲、乙、丙、丁四種氣候類型相一致的城市分別為( )
A.倫敦、悉尼、莫斯科、開普敦 B.圣保羅、開普敦、孟買、北京
C.圣保羅、開普敦、北京、巴西利亞 D.巴西利亞、倫敦、開普敦、北京
7. 乙、丁兩地對應的植被分別為( )
A.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B.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
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
某尤文圖斯球迷從意大利都靈機場出發,乘坐國際航班經過18小時的飛行,于某星期一的17時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此時他看到一輪紅日正在跑道西邊的盡頭甚是絢麗。據此判斷8-9題。
8.飛機降落時,晨昏線的位置應該是下列四圖中的( )
9.飛機從都靈(東一區)起飛的時間是當地時間的( )
A.星期一的18:10 B.星期一的12:10
C.星期日的16:10 D.星期日的20:10
下圖為浙江省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10-12題。
10.圖示處中,最適宜建水庫大壩的是(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11.甲地區的構造地貌屬( )
A.向斜谷地 B.背斜谷地
C.向斜山嶺 D.背斜山嶺
12.圖示景觀圖片中,能代表甲地區典型地貌景觀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讀兩極地區示意圖,回答13-15題。
13. 一艘科學考察船從中山站附近海域出發,逆地球自轉方向繞南極洲航行一周,經過的大洋依次是( )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14. 黃河站位于中山站的( )
A. 東北方 B. 西南方 C. 西北方 D. 東南方
15. 我國的三個極地考察站比較( )
A. 長城站自轉線速度最大 B. 中山站極晝期最長
C. 黃河站地方時最早 D. 中山站距北京最遠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屆夏季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讀圖回答16-17題。
16.英國(  )
A.地處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
B.西部海岸線曲折,珊瑚礁發育好
C.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D.多數河流短,含沙少,無結冰期
17.途經該區域的洋流(  )
A.能使北美洲至歐洲的海輪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歐洲西部地區氣溫升高、濕度降低
C.進入到北冰洋海域,使當地能見度變好
D.在與其他洋流交匯的海域不易形成漁場
地理專家馬教授于北京時間10:20從杭州(120°E、30°N)出發去太平洋某島進行野外考察,飛機飛行了7小時40分鐘到達該地,當地時間為23:20。下圖為該島等高線地形圖,他在島上山峰①處插上一面五星紅旗,宣稱該旗幟會常年向東南方向飄揚。讀圖回答18-20題。
18.馬教授所考察的島嶼的經度位置是( )
A. 160°W B. 180° C. 65°W D. 165°E
19.右圖是馬教授在圖中④處考察時拍攝的太陽照片,拍攝時當地時間最可能是( )
A. 5:30 B. 6:30 C. 17:30 D. 18:30
20.圖中①、②兩處高差可能為( )
A. 60米 B. 75米 C. 100米 D. 125米
下圖為局部經緯網圖,讀圖回答21-23題。
21.關于圖中各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兩地均位于中緯度 B.③、④兩地均位于東經度
C.①地位于a區域的東南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22.根據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劃分,位于兩個相同半球的是( )
A.①與② B.③與④ C.②與③ D. ①與④
23.圖中a、b、c、d四個區域中,實際面積最小的是( )
A.a B.b C.c D.d
右圖為世界著名海上航運要道。讀圖回答24-25題。
24. 該地區是( )
A. 麥哲倫海峽 B. 蘇伊士運河
C. 基爾運河 D. 巴拿馬運河
25. P、Q海域分別屬于( )
A. 大西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大西洋
C. 地中海、阿拉伯海 D. 阿拉伯海、地中海
讀下圖回答26-27題。
26.圖中各海峽中,不屬于洲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7.當“北京時間”是8月1日17時,太陽直射點正射在下列海峽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寧波某學校(30°N, 121°E)運動會長跑比賽于北京時間某日11:30鳴槍開賽。下圖為某運動員比賽中經過跑道某點時的素描圖,當運動員到達該地點時,其身影指向自己的左前方(正北),影長大致與身高相等。據此完成28-30題
28. 當運動員身影如圖所示時,運動員位于圖中的地點為( )
A.① B.② C.③ D.④
29. 此時,運動員已經奔跑了約( )
A.12分鐘 B.18分鐘 C.26分鐘 D.30分鐘
30.該運動會舉辦的日期可能是( )
A.立春后 B.立夏前后 C.立秋前后 D.立冬前后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有三小題,合計40分)
31. 讀“比例尺為十萬分之一的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每空1分,共8分)
⑴ 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 。山脊線E的走向大致為 。
⑵圖中有一陡崖,其崖底海拔H的范圍是( )
A.100m≤H<300m   B.700m≤H<800m
C.500m⑶若站在山頂A和山頂B上,能看到河流上D處小船的是 山頂。
⑷圖中所繪乙.丙兩支流中,事實上不存在的是 支流。
⑸若將小河甲的水引向療養院,圖中兩條規劃路線①、②中,比較合理的是   ,原因是                   。
⑹該區域的最高點海拔約在 米以上。
32.讀下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材料一
圖1(空白為陸地陰影為海洋) 圖2
圖1 某大洲部分地區 圖2
材料二 蓬塔阿雷納斯和曼徹斯特兩城市的氣候資料
蓬塔阿雷納斯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氣溫
(攝氏度)
10.5
10.1
8.2
6.0
3.4
1.5
1.1
2.0
4.0
6.4
8.2
9.7
降雨量 (毫米)
38.9
7.8
29.6
36.0
41.6
28.2
30.2
30.2
24.2
28.7
31.7
28.6
蓬塔阿雷納斯 (緯度 53.0 度 經度 70.8 度 海拔 37 米)
曼徹斯特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氣溫(攝氏度)
3.8
3.9
5.7
7.9
11.3
14.2
15.8
15.7
13.5
10.6
6.3
4.5
降雨量
(毫米)
69.0
50.0
61.0
51.0
61.0
67.0
65.0
79.0
74.0
77.0
78.0
78.0
曼徹斯特(北緯53.4度 西經2.3度 海拔69米)
材料三: 一位來自中國寧波的五年級小女孩去蓬塔阿雷納斯,寫下一篇日志。
1月1日 天氣 晴
當地時間6時許,太陽就已交關高了,吃了早飯。當地導游一而再告訴我們,別忘記涂護膚霜。我忖,我年小,天然去雕飾,帶遮陽帽,不涂。
跟阿拉寧波真的不一樣啊,走在大街上,發現幾乎沒人帶帽子,不管往哪個方向走路,女孩的長發和衣角使勁朝一個方向飄,還發現大街兩側房子不高,幾乎沒有陽臺。心里很是納悶,問導游,這么漂亮的地方,房子干嘛不建一個陽臺觀景?導游說:陽臺被風吹走了。我更納悶地問導游,為什么?導游笑而不答,我聳聳肩膀,心里說還是回去問問我們小區的地理老師駱叔叔吧。
(1)圖2中四地的地貌主要成因與圖1西部海岸線曲折多峽灣的主要成因相同的是 (填
字母),該外力作用是 (4分)
(2)據材料二指出蓬塔阿雷納斯的氣候類型,比較兩城市的氣候差異并分析原因。(4分)


(3)據材料三,從地理角度解釋游記中出現的現象(6分)


(4)推測圖示沿40°S東側的自然帶類型,并分析原因(4分)

33. 下面圖甲和圖乙是同一時刻地球上兩區域晝夜分布情況,讀圖完成下列問題:(每空2分,共14分)
(1)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
(2)圖示季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北京地區正午樹木的影子最短  B. 紐約的白晝逐漸變短
C. 巴西高原草木蔥蘢 D. 珠峰雪線海拔達到一年中的最高
(3)該日,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變化規律是 。
(4)該日,Q、P兩地的夜長大小關系是 ,M地晝長為 。
(5)Q地位于M的 方向。
(6)該日,游客在四明山觀日出時,日出方位應位于四明山的 方向。
說明:
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本卷答題時不得使用計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帶。
3、答題時將答案均填在答卷相應題號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題無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追溯中國結的淵源應從遠古年代的結繩記事開始。東漢鄭玄在《周易注》中道:“結繩為記,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薄敖Y”與“吉 ”諧音,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小小繩結被人們賦予了各種情感愿望,“同心結”、“平安結”、“團圓結”,一個個美麗中國結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上述材料中文化現象的正確解讀是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從繩結之中可以透視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結繩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為了更好地傳承徽州文化,黃山市啟動“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有關專家指出,這樣做不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還可以傳承徽州文化的“精、氣、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傳后世。這說明
A.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現象 B.社會文化離不開物質載體
C.傳統建筑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D.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3.與往年相比,2011年票房過億的國產賀歲影片明顯增加,《大笑江湖》、《趙氏孤兒》等均宣布過億,其中,《讓子彈飛》更是單日票房突破6000萬,打破了2010年1月9日《阿凡達》創下的5760萬元單日票房紀錄。電影市場全面繁榮有利于
①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②提高文化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
③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文化生活需要
④抵御外來文化,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強國目標之后,股市迅速做出了反映,文化傳媒產業板塊的股票價格整體上漲近25%。由此可見
①股價波動受多種因素制約,政府宏觀調控影響股價
②政治對經濟具有反作用,給經濟的發展帶來影響
③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④文化是綜合國力的基礎,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將“文化命題”作為中央全會的議題,中央高度關注文化是因為
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③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也是物質力量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圖書漂流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的歐洲,讀書人將自己讀完的書,隨意放在公共場所,撿拾這本書的人可取走閱讀,讀完后再將其放回公共場所,讓下一位讀者閱讀,繼續進行圖書漂流。圖書漂流活動
A.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 B.超越時空對文化傳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D.促進了文化傳播與交流
7.文化交流與融合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選項能體現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讵毾也怀梢?,獨木不成林
③孤芳獨美,不如集眾芳以為美  ④己所欲,盡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在“入世十周年”的座談會上,一位企業家講了這樣一個小尷尬:為了增進與客戶的感情,感恩節這一天,他給世界各地的客戶都發郵件表示感謝,沒想到回復的特別少,一位希臘的客戶干脆直接告訴他,他們根本不過感恩節。由此可見
A.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B.應當認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D.經濟往來離不開對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
9.微博在匯聚民眾智慧的同時,也可能成為謠言散布的途徑。從傳播學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實越不清楚,傳播的就越快越廣,謠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眾的判斷能力?!币虼耍斢兄匾录l生時
①大眾應避免盲從,要有理性判斷 ②傳媒應承擔社會責任,防止消息擴散
③個人應盡快傳播,自由行使權利 ④政府應及時發布信息,謠言止于公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風都能盡情地吹到我的家園,但是我不能讓它把我連根帶走?!备实剡@句名言強調的是
A.要揚棄傳統文化,革故鼎新
B.要承認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繁榮和發展
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長處,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11.右邊漫畫,請你從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的寓意出發,選擇漫畫的主題,最貼切的是
A.經驗:發展的絆腳石
B.常規:成功者的夢囈
C.傳統:創新的墊腳石
D.細節:定成敗的關鍵
12.文化的發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決定文化發展方向的因素是
A.思想運動 B.科學技術的進步
C.文化傳承 D.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
13.下列說法能夠證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是
①由甲骨文演變而來的漢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長的文字
②我國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③發源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至今仍存
④我國古代科技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整體性的特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印象鐵三角”組合最新導演創作的印象系列第六部作品《印象普陀》,在浙江普陀揭開全球首演的帷幕。印象系列的六部作品雖同冠“印象”之名,但每一部都風格迥異,凝聚著不同地域濃烈、深刻的文化特色和獨樹一幟的氣質、風韻。從《文化生活》角度看,這是因為
A.中華文化所特有的求同存異、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五彩繽紛、豐富多彩
C.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培育、發展好本民族文化
D.不同的區域、不同的自然環境,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15.辛亥革命的領導者孫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實現了“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的誓言。下列選項中與這一誓言所體現的精神實質相一致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③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芸饲谟诎睿藘€于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富貴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該畫在清代同治年間遭火焚,斷為兩截,現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該畫首次在臺北合璧展出。此次歷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蕩起兩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懷。這表明
①兩岸同胞對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認同
②民族精神體現了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質
③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④優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來,繼承了辛亥革命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以及改革開放事業的偉大成功,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新的壯麗史詩。你從材料中獲得的啟迪有
①先進、健康的文化決定了社會發展方向
②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③中國共產黨不斷豐富和完善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
④民族文化作為民族精神的結晶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進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當前,文化市場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的同時,也出現了“娛樂化”“低俗化”的傾向。作為公民,在文化消費時我們應當
①提升自身的文化審美品位 ②選擇有個性又具有新潮的文化
③發展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 ④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9. 2011年7月22日教育部長袁貴仁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要求,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和人才規劃綱要,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我國高度重視教育是因為
①教育是先進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 ②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決定文化的發展方向 ④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0.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2020年我國基本普及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5年。這是
①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在要求 ②我們發展先進文化的目標
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具體體現 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中心環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 “最美媽媽”吳菊萍、“90后”孝女孟佩杰、“溫州溫暖”群體等一個個道德標桿,用自己的言行讓傳統美德在新時代閃光,給我們以心靈震憾和精神洗禮。在價值選擇多元化的今天,經濟的發展更需要道德標桿和傳統美德的力量。為此我們必須
A.把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當前工作的中心
B.將社會公德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
C.隨著時代的發展賦予道德新的內涵
D.使思想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
22.《大學》中說:“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薄坝教煜抡弑叵戎纹鋰?,欲治其國者必先齊其家,欲先齊家者必先修己身,欲先修身者必先正其心?!边@表明
A. 加強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B. 思想道德的差異反映了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差異 C. 只有在不斷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才會有所成就 D. 只要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就能治理國家、平定天下
23.學校組織義務勞動,某班班主任老師讓學生提出勞動量分配的方案。一個男生說:“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勞動,這樣最公平。”一個女生反駁說:“這樣不公平,我們女同學力氣小,應該有差別地分配勞動量才公平?!睘榇?,大家圍繞“什么是公平”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由此可見
①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②哲學的智慧產生于思維的爭辯 
③哲學爭論的根源在于思維的出發點不同?、苌钐幪幱姓軐W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著名哲學家、數學家笛卡爾在自然觀上堅持辯證法思想,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把幾何學與代數有機地結合起來,創立了解析幾何。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A.哲學是具體科學發展的基礎,要認真學習哲學
B.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學好哲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C.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指導,要學好、用好哲學
D.具體科學的發展推動了哲學進步,要認真學好具體科學
25. 2011年11月,我國的天宮、神舟順利對接,神舟八號安全返回,標志著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從哲學基本問題的角度看,人類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確處理好
①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②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關系
③思維和存在的關系 ④實踐和認識的關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6.中國古代哲學家楊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氣也。水土之氣,升而為天”。下列與之相一致的觀點是
A.“天下萬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
C.“氣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終為主” D.“物是觀念的集合”
27.下面漫畫中的領導高呼“一律抓緊抗旱”,對這做法分析正確的是

A.屬于唯物主義觀點
B.屬于唯心主義觀點
C.認為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D.認為存在決定思維
28.從哲學的角度看,與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呂氏春秋·自知》
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B.心外無物,天下無一物非吾度內者
C.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D.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天文學家表示,中國公眾2012年可欣賞到兩次“日食”。天文學家、南開大學教授蘇宜介紹說,2012年的日環食發生在5月21日上午。其環食帶經過廣東、廣西、江西、浙江、福建、香港、澳門、臺灣等地,時間大約4分鐘,大部分地區是“帶食日出”。據此回答29~30題。
29.古代人把日全食稱“天狗食日”。在古人看來,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
《后漢書·五行志》述:在上天所顯示的各種異象中,以日食最為嚴重,即所謂“夫至尊莫
過乎天,天之變莫大乎日蝕”。上述觀點屬于
A.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B.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C.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D.近代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30.對于這次日全食的時間和最佳觀測地點,全球及我國許多的天文機構及專家早有了精確
的預報,與古時人們對其現象與本質不能認識形成鮮明對比。這體現了哲學基本問題上的
A.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統一 B.思維與存在何為第一性
C.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D.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首屆世界“寧波幫”大會2012年4月14日在浙江寧波開幕,來自海內外的千余名“寧波幫”人士會聚一堂,圍繞“創業闖世界,合力興家鄉”主題,共商建設家鄉與海內外創業之計。450多名市內甬商參加了首屆世界“寧波幫”大會。他們紛紛表示,要繼承老一輩“寧波幫”的精神,激流勇進,誠信經商,抱團合作,在創業創新大潮中書寫新篇章。寧波市委要求開展“寧波幫”精神的宣傳和教育,使“寧波幫“精使神根植于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的心靈。
從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角度,分析寧波政府上述舉措的合理性。(10分)
32、2011年11月3日凌晨1時36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我國在突破和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實況胡錦濤總書記在賀電中勉勵全體參研參試人員,進一步發揚載人航天精神,再接再厲,精益求精,頑強拼搏,團結合作,努力奪取交會對接任務全面勝利,為開創我國載人航天事業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
運用有關知識說明我們為何要進一步發揚中華民族精神?(12分)
33、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與世界各國聯系和交往愈加密切,各國文化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推動著中華文化迅速發展并走向世界。如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讓國民領略到246個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文化風采;2011年舉辦的“中歐青年交流活動”, 2012首屆中歐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展??陂_展,展出數十位國內著名畫家的逾百幅作品,又創造了一次讓歐洲人了解中國、讓中國人了解歐洲的人文交流契機。
(1)請簡述推動文化交流的意義。(6分)
(2)請從文化創新角度談談為促進我國文化創新和發展,我們應如何對待外來文化。(6分)
34、科技成果的廣泛使用,一方面刷新了世界圖景,改善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使人類置身于舒適、便利之中;另一方面又部分地破壞了人與環境的平衡,甚至由于人們非道德使用科技,導致危害人類自身安全的事情頻發。如,炸藥被廣泛使用于戰爭,網絡技術被用于詐騙等。
結合材料談談現實生活中為什么必須堅持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的統一?(6分)
寧波四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政治試卷參考答案
(2)(1)文化的差異競爭不應該成為文化交流的障礙,要反對封閉主義,積極進行文化交流和借鑒。(2)對外來文化要善于分析,吸取精華去其糟粕,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反對民族虛無主義。(每點2分)
34、因為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是人們不斷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標的兩個方面,兩者是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關系。(1分)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能夠促進思想道德修養。(2分)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能夠促進科學文化修養。(2分)現實生活中人們只有不斷提高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才能運用科學知識為社會造福。(1分)

命題:魏定波 審題:馮文富
說明:
1.本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本卷答題時不得使用計算器。
3.答題時將答案均填在答卷相應題號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題無效。
參考公式:
球的表面積公式
S = 4R2
球的體積公式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徑
錐體的體積公式
V = Sh
其中S表示錐體的底面積,h表示錐體的高
柱體的體積公式
V = Sh
其中S表示柱體的底面積,h表示柱體的高
臺體的體積公式
其中S1,S2分別表示臺體的上、下底面積,
h表示臺體的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若直線的傾斜角為,則的值是 (▲ )
A. B. C. D.
2.“a>0,b>0”是“ab>0”的( ▲ )
A.充分必要條件 B.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C.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3.如圖1,一個空間幾何體的主視圖和左視圖都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俯視圖是一個圓,那么這個幾何體的側面積為( ▲ ).
. . . .
4.設,是兩條不同的直線,是一個平面,則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5.如果一個水平放置的圖形的斜二測畫直觀圖是一個底角為,腰和上底均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圖形的面積是( ▲ )
A. B. C. D.
6.直線關于直線對稱的直線方程是( ▲ )
A. B.
C. D.
7.設、 為兩個不同的平面,、為兩條不同的直線,且,,有如下的兩個命題:①若∥,則∥;②若⊥,則⊥.那么( ▲ )
A.①是真命題,②是假命題 B. ①是假命題,②是真命題
C.①②都是真命題 D.①②都是假命題
8.在空間四邊形ABCD各邊AB、BC、CD、DA上分別取E、F、G、H四點,如果EF、GH相交于點P,那么( ▲ )
A.點P必在直線AC上 B.點P必在直線BD上
C.點P必在平面DBC內 D.點P必在平面ABC外
9.直線l過P(1,2),且A(2,3),B(4,-5)到l的距離相等,則直線l的方程是( ▲ )
A.4x+y-6=0 B.x+4y-6=0
C.3x+2y-7=0或4x+y-6=0 D.2x+3y-7=0或x+4y-6=0
10.將正方形沿對角線折成直二面角,有如下四個結論:
①⊥; ②△是等邊三角形;
③與平面所成的角為60°; ④與所成的角為60°.
其中錯誤的結論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在右圖的正方體中,M,N分別為棱BC和棱的中點,則異面直線AC與MN所成的角為_____▲______
12.若A(-2,3),B(3,-2),C(1,m)三點共線,則m的值為_____▲_______
13.求過點(2,3),且在兩坐標軸上截距相等的直線方程為___▲_____
14.在命題“”和它的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中,是真命題的有___▲____個。
15.若直線與直線關于點對稱,則直線恒過定點___▲_____
16.如圖,正四面體ABCD的棱長為1,平面過棱AB,且CD∥α,則正四面體上的所有點在平面α內的射影構成的圖形面積是  ▲   .
17.如圖,已知球O的面上四點A、B、C、D,DA平面ABC,ABBC,DA=AB=BC=,則球O的體積等于 ▲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2分,解題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本題滿分10分)若某幾何體的三視圖(單位:cm)如圖所示,
(Ⅰ)求此幾何體的表面積;
(Ⅱ)求此幾何體的體積。
19. (本題滿分10分)如圖,已知四棱錐的底面是正方形,側棱底面,,是的中點.
(Ⅰ)證明:平面;
(Ⅱ)證明:平面平面.
20.(本題滿分10分)在中,已知BC邊上的高所在直線的方程為,平分線所在直線的方程為,若點B的坐標為(1,2),
(Ⅰ)求直線BC的方程;
(Ⅱ)求點C的坐標。
高二年級(數學)(文科)試卷參考答案
(Ⅰ).因為BC與BC邊上的高互相垂直,且BC邊上的高的斜率為 1/2 ,所以,直線BC的斜率為 -2 ,
因此由點斜式可得直線BC的方程為 y-2=-2 (x-1) ,化簡得 2x+y-4=0 。
(Ⅱ)由x-2y+1=0和y=0求得A(-1,0)
由AB,AC關于角A平分線x軸對稱的AC直線方程y=-x-1 (1)
由 于BC方程為:y=-2x+4 (2)
由(1)(2)聯列解得C(5,-6)
21.(本題滿分10分) (Ⅰ)
(2)且=2

說明:
1.本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本卷答題時不得使用計算器。
3.答題時將答案均填在答卷相應題號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題無效。
參考公式:
球的表面積公式
S = 4R2
球的體積公式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徑
錐體的體積公式
V = Sh
其中S表示錐體的底面積,h表示錐體的高
柱體的體積公式
V = Sh
其中S表示柱體的底面積,h表示柱體的高
臺體的體積公式
其中S1,S2分別表示臺體的上、下底面積,
h表示臺體的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若直線的傾斜角為,則的值是 ( ▲ )
A. B. C. D.
2.如圖1,一個空間幾何體的主視圖和左視圖都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俯視圖是一個圓,那么這個幾何體的側面積為( ▲ ).
. . . .
3.“”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B.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4.設,是兩條不同的直線,是一個平面,則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5.如果一個水平放置的圖形的斜二測畫直觀圖是一個底角為,腰和上底均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圖形的面積是( ▲ )
A. B. C. D.
6.直線關于直線對稱的直線方程是( ▲ )
A. B.
C. D.
7.設、 為兩個不同的平面,、為兩條不同的直線,且,,有如下的兩個命題:①若∥,則∥;②若⊥,則⊥.那么( ▲ )
A.①是真命題,②是假命題 B.①是假命題,②是真命題
C.①②都是假命題 D.①②都是真命題
8.在空間四邊形ABCD各邊AB、BC、CD、DA上分別取E、F、G、H四點,如果EF、GH相交于點P,那么( ▲ )
A.點P必在直線AC上 B.點P必在直線BD上
C.點P必在平面DBC內 D.點P必在平面ABC外
9.將正方形沿對角線折成直二面角,有如下四個結論:
①⊥; ②△是等邊三角形;
③與平面所成的角為60°; ④與所成的角為60°.
其中錯誤的結論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若直線與直線的交點位于第一象限,則直線的傾斜角的取值范圍( ▲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在右圖的正方體中,M,N分別為棱BC和棱的中點,則異面直線AC與MN所成的角為____▲_______
12.若A(-2,3),B(3,-2),C(1,m)三點共線,則m的值為______▲______
13.在命題“”和它的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中,是真命題的有__▲_____個。
14.直線l過P(1,2),且A(2,3),B(4,-5)到l的距離相等,則直線l的方程是_____▲_______
15.若直線與直線關于點對稱,則直線恒過定點___▲_____
16.如圖,已知球O的面上四點A、B、C、D,DA平面ABC,ABBC,DA=AB=BC=,則球O的體積等于 ▲ 。
17.某幾何體的一條棱,在該幾何體的正視圖中,這條棱的投影是長為的線段,在該幾何體的側視圖與俯視圖中,這條棱的投影長都為,則這條棱的長為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2分,解題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本題滿分10分)若某幾何體的三視圖(單位:cm)如圖所示,
(Ⅰ)求此幾何體的表面積;
(Ⅱ)求此幾何體的體積。
19. (本題滿分12分) 如圖,平面,,,,分別為的中點.
(I)證明:平面;
(II)證明:平面平面;
(Ⅲ)求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0.(本題滿分10分)在中,已知BC邊上的高所在直線的方程為,平分線所在直線的方程為,若點B的坐標為(1,2),
(Ⅰ)求直線BC的方程;
(Ⅱ)求點C的坐標。
21.(本題滿分10分) 如圖,四棱錐中,底面ABCD為平行四邊形,,,底面ABCD.
(I)證明:;
(II)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22.(本小題滿分10分).如圖,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邊所在直線的方程為, 點在邊所在直線上.求:
(1)邊所在直線的方程;
(2)邊所在的直線方程.
高二年級(數學)(理科)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ACADA DAACB
所以直線AD與平面ABE所成角是
在中, ,
所以
20.(本題滿分10分)
(Ⅰ).因為BC與BC邊上的高互相垂直,且BC邊上的高的斜率為 1/2 ,所以,直線BC的斜率為 -2 ,
因此由點斜式可得直線BC的方程為 y-2=-2 (x-1) ,化簡得 2x+y-4=0 。
(Ⅱ)由x-2y+1=0和y=0求得A(-1, 0)
由AB,AC關于角A平分線x軸對稱的AC直線方程y=-x-1 (1)由 于BC方程為:y=-2x+4 (2)由(1)(2)聯列解得C(5,-6)
22.(本小題滿分10分)
解:(1)由題意:為矩形,則,
又邊所在的直線方程為:,
所在直線的斜率,
而:點在直線上.
邊所在直線的方程為:…………………………(了43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涉及到電磁現象應用的發明是( )
A.指南針 B.造紙術 C.印刷術 D.火藥
2.下列關于點電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點電荷就是元電荷; B.點電荷就是體積很小的的帶電體;
C.體積大的帶電體肯定不能看成點電荷;
D.帶電體如果本身大小和形狀對它們間的相互作用影響可忽略,則可視為點電荷。
3.電場中某點放一試探電荷q,其所受電場力為F,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點的場強大小為F/q; B.若移走該試探電荷,該點的場強大小為0;
C.若在該點換上2q的試探電荷,該點的場強大小為2F/q; D.以上說法都不對。
4.真空中有兩個靜止的點電荷q1、q2. 若保持它們之間的距離不變,而把它們的電荷量都變為原來的2倍,則兩電荷間的靜電力將變為原來的( )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5.電場線每一點的切線方向,表示那一點的:( )
A.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 B.電場強度的方向;
C.電荷運動的方向; D.電場減弱的方向。
6.在圖1所示實驗中,關于平行板電容器的充、放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開關接1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且上極板帶正電
B. 開關接1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且上極板帶負電
C. 開關接2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且上極板帶正電
D. 開關接2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且上極板帶負電
7.如圖所示,把兩張用軟紙摩擦過的塑料片相互靠近,它們會張開,這是由于它們之間存在( )
A、彈力 B、摩擦力 C、靜電力 D、磁場力
8.化纖衣服很容易沾上灰塵,這是因為它( )
A. 容易積累靜電荷 B. 具有一定的粘性
C. 具有大量的微孔 D. 質地柔軟
9、在建筑物頂部裝有一豎直的避雷針,當帶正電的云層接近避雷針并放電時,避雷針中( )
A、不會形成電流 B、會形成電流,方向向上
C、會形成電流,方向向下 D、會形成電流,方向不定
10、把一條導線平行地放在如圖1所示的磁針的上方附近,當導線中有電流時,磁針會發生偏轉.首先觀察到這個實驗現象的物理學家是( )
A.奧斯特 B.愛因斯坦 C.牛頓 D.伽利略
11、有關于避雷針原理的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接地放電 B.火花放電 C.尖端放電 D.尖端是絕緣體
12、一個磁場的磁感線如右圖所示,一個小磁針被放入磁場中,則小磁針將( )
A.向右移動 B.向左移動
C.順時針轉動 D.逆時針轉動
13、直導線垂直于磁場方向放在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中,通以垂直紙面向外的電流,則直導線受到安培力的方向(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14、一臺電視機正在播放, 你若讓一小紙片靠近它的屏幕, 你認為以下哪一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
(A)沒有什么異?,F象, 小紙片飄落 (B)小紙片被吸引, 因為屏幕有磁性
(C)小紙片被吸引, 因為屏幕帶靜電 (D)小紙片被排斥, 因為屏幕帶靜電
15、如圖所示的勻強磁場中,已經標出了電流I和磁場B以及磁場對電流作用力F三者其方向,其中錯誤是( )
16、在水平勻強磁場中,用兩根相同的細繩水平懸掛粗細均勻的直導線MN,導線中通以從M到N的電流I,此時繩子受力都是F,為使F=0,可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
(A)把電流強度增大到某一值(B)把電流強度減小到某一值
(C)使電流I反向 (D)使磁場B反向
17.關于磁場和磁感線的描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磁感線只能形象地描述各點磁場的方向; B.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C.磁感線是磁場中客觀存在的線; D.磁感線總是從磁體的北極出發、到南極終止。
18.一根長2m的直導線,通有1A的電流,把它放在B=0.2T的勻強磁場中,并與磁場方向垂直,導線所受的安培力有( )
(A)0 N (B)0.4 N (C)0.8 N (D)0.2 N
19.當電荷在垂直于磁場方向上運動時,磁場對運動電荷的洛倫茲力F等于電荷量g、速率v”、磁感應強度B三者的乘積,即F=qvB.該式中四個物理量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依次為( )
A.J C m/s T B.N A m/s T
C.N C m/s T D.N C m/s Wb
20、一帶負電的粒子(重力不計),進入磁場中,下列關于磁場方向、速度方向及帶電粒子所受的洛倫茲力方向標示正確的是( )
21.通過電阻R的電流強度為I時,在t時間內產生的熱量為Q,若電阻為2R,電流強度為I/2,則在時間t內產生的熱量為( )
A.4Q B.2Q C.Q/2  D.Q/4
22.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中使用的電器越來越多。下列電器中主要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的是(???? )
A. 電風扇 B. 電視機 C. 洗衣機 D. 電飯煲
23.把標有“220V40W","220V100W”的兩個燈泡并聯后接在電壓為220V的電路中( )
A. 40 W的燈較亮 B. 100W的燈較亮
C.兩燈泡一樣亮 D.燈泡電阻未知,無法判斷
24.如圖所示為“探究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的實驗裝置.下列操作中,
電流表的指針不會發生偏轉的是 ( )
A.將條形磁鐵插入線圈
B.將條形磁鐵從線圈中拔出
C.將條形磁鐵放在線圈中不動
D.將條形磁鐵從圖示位置向左移動
25.一交流電壓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該交流電壓的有
效值和周期分別是( )
A. 14.14V,0.0ls B. l0V,0.0ls
C. 14.14V,0.02s D. l0V,0.02s
26.如圖所示是“探究變壓器兩個線圈的電壓關系”的實驗裝
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與燈泡連接的線圈叫原線圈
B.測量變壓器輸出電壓要用直流電壓表
C.若只增加副線圈的匝數,變壓器的輸出電壓變大
D.若只增加副線圈的匝數,變壓器的輸出電壓變小
27.如圖所示的電路中( )
A. 當開關S閉合時,燈A1立即發光,A2逐漸亮起來
B. 當開關S閉合時,燈A2立即發光,A1逐漸亮起來
C. 當開關S斷開時,燈A1立即熄滅,A2逐漸熄滅
D. 當開關S斷開時,燈A2立即熄滅,A1逐漸熄滅
28.麥克斯韋建立了電磁場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用實驗證實電磁波存在的科學家是( )
A.奧斯特 B.赫茲 C.庫侖 D.法拉第
29.傳感器已廣泛應用在生產、生活中.下列關于傳感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冰箱控溫系統使用了溫度傳感器 B.電容式話筒使用了溫度傳感器
C.日光燈啟動器使用了光傳感器 D.火警報警器使用了壓力傳感器
30. 人體受到下列哪種射線照射時,可以明顯感覺到熱( )
A. 無線電波 B. 紅外線 C. γ射線 D. X射線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6分)
31、我們規定:在磁場中的任一點,小磁針_________極受力的方向,就是這一點的磁場方向。在磁場中可以利用磁感線來形象地描述各點的磁場方向,磁感線上某點_________方向都跟這點的磁場方向相同。
32.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為 m/s,這是宇宙間物質運動的最快速度。
33.電磁波的波長、頻率和速度之間具有如下定量關系:
34.如圖6所示,電子射線管位于通電導線ab正下方,該裝置可以演示電子在磁場中的偏轉。若實驗發現電子束的徑跡向下偏轉,那么導線中電流的方向是 。
35.圖7是某電場區域的電場線分布,A、B、C是電場中的三點,在這三點中,電場最強的是 點。若該電場是由一個點電荷激發的,那么這個點電荷帶 電,它位于圖中的 側(填 “左”或“右”)。
二、計算題(本題有3小題,共24分)
36.真空中有兩個點電荷,相距10cm,它們的電荷量分別是+4.0×10-9C和-2.0×10-9C.
(1)這兩個電荷間的庫侖力大小為多少?
(2)這個力是 “引力”還是“斥力”?
37. 如圖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兩金屬導軌間距L=O.2m,處在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B=1T.導體棒ab垂直導軌放置,棒長等于導軌間距,其電阻R=6Ω.閉合開關,當通過導體棒ab的電流I=O.5A時,求:
(1)導體棒ab上電流的熱功率;
(2)導體棒ab受到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38.如圖所示,有一U形金屬導軌MNPQ,處在與它垂直的勻強磁中.有一導體棒ab在導軌上向右勻速運動,經過0. 2 s,從“1”位置運動到“2”位置.這個過程中,穿過由導軌和導體棒組成的閉合回路的磁通量從0. 2Wb增加到0. 6Wb.求:
(1)這段時間內通過回路的磁通量的變化量;
(2)這段時間內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的大小.
寧波四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物理(文)答案
37.(1)1.5w (4分)
(2)0.1 N 由左手定則:方向水平向右 (4分)
38.

說明:
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本卷答題時不得使用計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帶。
3.答題時將答案均填在答卷相應題號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題無效。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1.A和B是原來不帶電的物體,它們相互摩擦后A帶1.6×10-10 C的正電荷,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在摩擦前A和B的內部沒有任何電荷 B.摩擦過程中電子從B轉移到A
C.摩擦過程中質子從B轉移到A D.在摩擦過程中A和B的電荷總量不變
2.在具有一定厚度的空心金屬球殼的球心位置處放一正電荷,圖中的四個圖畫出了其空間電場的電場線情況,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
3.對于一給定的電容器,在如下圖所示中,描述電容C、帶電荷量Q、電壓U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圖線中正確的是 ( )
4.根據電阻定律,電阻率ρ= 。對于溫度一定的某種金屬導線來說,它的電阻率( )
A.跟導線的電阻成正比 B. 跟導線的橫截面積成正比
C. 由所用金屬材料本身決定 D. 跟導線的長度成反比
5.如圖所示,三個等勢面上有a、b、c、d四點,若將一正電荷由c經a移到d點,電場力做正功W1;若由c經b移到d點,電場力做正功W2,則W1與W2,c、d兩點電勢φc、φd關系為(   )
A.W1>W2,φc>φd B.W1C.W1=W2,φc<φd D.W1=W2,φc>φd
6.以下有關電動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E=只是電動勢的定義式而非決定式,電動勢的大小是由電源內非靜電力的特性決定
B、電動勢的單位跟電壓的單位一致,所以電動勢就是兩極間的電壓
C、非靜電力做的功越多,電動勢就越大
D、電源的電動勢跟電源內非靜電力做的功成正比,跟通過的電量成反比
7.把6個相同電燈接成如圖(甲)、(乙)所示兩電路,調節變阻器,兩組電燈均能正常發光.設(甲)、(乙)兩電路消耗的電功率分別為P1、P2,則(   )
A.P1<3P2 B.P1=3P2
C.P1>3P2 D.3P1=P2
8.電場中等勢面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電場描述不正確的是( )
A.A點的電場強度比C點的大
B.負電荷在A點電勢能比C點電勢能大
C.電荷沿等勢面AB移動過程中,電場力始終不做功
D.正電荷由A移到C,電場力做正功
9.如圖,a、b、c、d是勻強電場中的四個點,它們正好是一個梯形的四個頂點.電場線與梯形所在的平面平行.ab平行cd,且ab邊長為cd邊長的一半,已知a點的電勢是3 V,b點的電勢是5 V,c點的電勢是7 V.由此可知,d點的電勢為(  ?。?br/> A.1 V B.2V C.3 V D.4 V
10.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屬板充電后板間形成勻強電場,板間距離為d,一個帶負電的液滴帶電量大小為q,質量為 m,從下板邊緣射入電場,沿直線從上板邊緣射出,則( )
A.兩板的電勢差為mgd/q B.液滴的電勢能增加了mgd
C.液滴做的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D.液滴做的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二.不定項選擇(每小題4分,共16分. 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1. 等量異種點電荷的連線和中垂線如圖所示,現將一個帶負電的檢驗電荷先從圖中的a點沿直線移動到b點,再從b點沿直線移動到c點,則檢驗電荷在此過程中( )
A.所受靜電力的方向不變 B.所受靜電力的大小恒定
C.電勢能一直減小 D.電勢能先不變后減小
12.如上圖所示,虛線a、b、c為三個同心圓面,圓心處為一個點電荷,現從c外面一點P以相同的速率發射兩個電荷量、質量都相同的帶電粒子,分別沿PM、PN運動到M、N,M、N兩點都位于圓周c上,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
A.兩粒子帶同種電荷 B.兩粒子帶異種電荷
C.到達M、N時兩粒子速率仍相等 D.到達M、N時兩粒子速率不相等
13.在研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實驗中,電容器的A、B兩極板帶有等量異種電荷,A板與靜電計連接,如圖所示。已知靜電計指針張角隨著電容器兩極間的電勢差的增大而增大。實驗中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
A.增大A、B板間的距離,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小
B.減小A、B板間的距離,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小
C.把B板向上平移,減小A、B板的正對面積,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小
D.在A、B板間放入一介質板,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小
14.如圖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流表讀數變小,電壓表讀數變大
B.小燈泡L變暗
C.電容器C上電荷量減小
D.電源的總功率變小
三.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5.多用電表是實驗室和生產實驗中常用的儀器之一,它具有測量電壓、電流及電阻等多種測量功能.如圖所示是多用電表的內部電路圖,在進行電阻測量時,應將開關S撥到________或_______兩個位置;若測量電壓時只有10V到50V兩個量程,在測量時選擇50V量程,應將開關S撥到_______位置;若測量電流時只有25mA和100mA兩個量程,在測量時選擇25mA量程,應將開關S撥到________位置.
16.在“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中備有下列器材:
A.小燈泡(3.8 V,1.5 W)
B.直流電源(電動勢4.5 V,內阻約0. 4 Ω)
C.電流表(量程0~500 mA,內阻約0.5 Ω)
D.電壓表(量程0~5 V,內阻約5000 Ω)
E.滑動變阻器R1(0~5 Ω,額定電流2 A)
F.滑動變阻器R2(0~50 Ω,額定電流1 A)
G.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如果既要滿足測量要求,又要使測量誤差較小,應選擇如圖所示的四個電路中的________,應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_______。
17.在“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已連接好部分實驗電路.
(1)按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把圖乙中剩余的電路連接起來.
(2)在圖乙的電路中,為避免燒壞電表,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________端(填“A”或“B”).
(3)下圖是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U-I圖象,由圖可知,電源的電動勢E=________V,內阻r= Ω.
四.計算題
18.(8分)如圖所示,絕緣的水平面上靜止著兩個質量均為m,電荷量均為+Q的物體A和B(A,B均可視為質點),它們間的距離為r,A,B與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
(1)A受到的摩擦力為多大?
(2)如果將A的電荷量增至+4Q,兩物體開始運動,當它們的加速度第一次為零時,A,B相距多遠?
19.(8分)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 = 6V,電源內阻不計。電阻R1 = 2.4kΩ、R2 = 4.8kΩ.
(1)若在ab之間接一個C = 100μF的電容器,閉合開關S,電路穩定后,求電容器上所帶的電量;
(2)若在ab之間接一個內阻RV = 4.8kΩ的電壓表,求電壓表的示數
20.(8分)一根長為l的絲線吊著一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小球靜止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如圖所示,絲線與豎直方向成37°角,小球距離地面高度為h, 重力加速度為g,求:(tan37°=0.75)
(1)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的大??;
(2)若剪斷絲線,小球將如何運動?經過多少時間落地?
21.(10分)如圖1所示,真空中有豎直放置的平行金屬板A、B和水平放置相距為d的平行金屬板C、D,C、D板長為L,A、B板間加有恒定的電壓U0,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粒子從A板靜止釋放,經AB間的電場加速后進入C、D兩板的正中間。在帶電粒子進入C、D間的同時,給C、D兩板加上如圖2所示周期性變化的交變電壓,(粒子重力不計)求:
(1)帶電粒子進入C、D間的速度大小;
(2)若此粒子在T/2時間內從C、D間飛出,則飛出時在電場方向的位移是多少?
(3)若此粒子從C、D間飛出時恰能以平行于兩板的速度飛出,則交變電壓U1的取值范圍。
18.解析:(1)A靜止時,它受到的靜摩擦力Ff與庫侖力大小相等Ff=k.…①
(2)設A,B加速度為零時二者之間距離為R,由平衡條件得μmg=k;…②
解得:…③
評分標準:① ② 式各3分,③ 式2分,共8分。
19. (8分)(1)4×10-4C (2) Uab=3V
20. (8分)(1)E=0..75mg/q (2)勻加速直線運動 t=√2h/g
21.(10分)解:(1)帶電粒子經A、B加速進入C、D間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得:
(2分)

說明:
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本卷答題時不得使用計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帶。
3.答題時將答案均填在答卷相應題號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題無效。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70分)
1.下列生物不具有細胞結構的是
A.酵母菌 B.支原體 C.艾滋病病毒 D.蘑菇
2.假如你在研究中發現一種新的單細胞生物并鑒定該生物的類別,則以下何種特性與你的
鑒定有關 ①核膜的有無 ②核糖體的有無 ③細胞壁的有無 ④膜上磷脂的有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海洋中電鰻有放電現象,其電能是直接由
A.熱能轉變而來 B.ATP轉變為ADP時釋放的化學能轉變而來
C.光能轉變而來 D. 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釋放的化學能轉變而來
地塊
施肥情況
小麥收獲量(kg)

尿素
55.56

磷酸二氫鉀
65.26

磷酸二氫銨
56.88

硫酸銨
55.44

不施肥
55.11
4.一位農民種植的某塊農田小麥產量總是比鄰近地塊的低。他懷疑該農田可能是缺少某種元素,為此他將該塊肥力均勻的農田分成面積相等的五小塊,進行田間實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措施都相同。實驗結構如右表。從表中可判斷,該農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A.K B.N
C.P D.S
5.下列選項中,屬于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糖類的是
A.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淀粉、脫氧核糖、乳糖 D.麥芽糖、果糖、乳糖
6.用32P標記磷脂中的磷,在下列哪組細胞器中不能檢測到32P的存在
A.線粒體和葉綠體 B.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C.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D.核糖體和中心體
7.下列關于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沒有葉綠體的細胞都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B.沒有線粒體的細胞都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C.沒有DNA的生物都不能完成性狀遺傳 D.沒有核糖體的生物都不能獨立合成蛋白質
8.水稻葉肉細胞和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是
A.液泡、葉綠體 B.線粒體、葉綠體
C.線粒體、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 D.中心體
9.所有原核細胞都具有
A.核糖體和線粒體 B.細胞膜和葉綠體 C.內質網和中心體 D.細胞膜和核糖體
10.下列關于葉綠體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葉綠體中的主要色素是葉綠素,它主要吸收綠光,所以呈綠色
B.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種色素
C.光照下葉綠體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經需氧呼吸產生的
D.光合作用強烈時,碳反應過程直接將3個CO2分子合成一個三碳分子
11.生物體內葡萄糖分解代謝過程的圖解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②③④都可在人體細胞中進行
B.糧食貯藏過程中,有時會發生糧堆濕度增大現象,這是因為細胞呼吸產生水
C.反應①②必須在有氧條件下進行
D.上述反應均在線粒體內完成
12.在右圖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濃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鮮綠葉碎片,密閉后,設法減小液面上方的氣體壓強,會看到葉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會發現葉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葉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A.葉片吸水膨脹,密度減小的緣故
B.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O2附著在葉面上的緣故
C.溶液內產生的CO2大量附著在葉面上的緣故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的緣故
13.在一分子ADP中,所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團和高能磷酸鍵的數目依次是
A.1、2、1 B.2、3、1 C.1、2、2 D.1、1、1
14.在紅細胞中,鉀離子的濃度比血漿中的鉀離子濃度高30倍,而紅細胞仍能從血漿中吸收鉀離子,鉀離子這種進入紅細胞的方式是
A.滲透作用 B.簡單擴散 C.易化擴散 D.主動轉運
15.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周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A.間期只包括G1期和G2期 B.出現紡錘體的時期是S期
C.G1期和G2期均能合成蛋白質 D.M期發生DNA復制
16.如圖所示,圖1表示某高等動物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2表示處于有絲分裂某個時期的細胞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1中DE段可表示細胞中遺傳物質的精確平均分配
B.圖2中細胞處于圖1中的BC段
C.圖2中細胞含8條染色單體、8個DNA分子
D.圖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復制
17.右圖所示為光照強度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關系。下列有關曲線的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 b代表光下植物干物質積累量
B. m的大小與植物細胞呼吸強度有關
C. n點之后植物吸收CO2量不再增加與葉綠體中酶數量限制有關
D. 若植物長期處于光照強度為m的自然環境中,植物仍能生長
18.下列關于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分裂間期經歷的時間最長 B.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比較固定
C.在分裂后期時細胞內DNA和染色體數目同時加倍 D.分裂后期細胞兩端各有一套染色體
19.下列有關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的癌變是細胞內遺傳物質發生改變的結果
B.癌變的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
C.癌細胞易擴散的原因是細胞膜表面的粘連蛋白減少
D.發生癌變的細胞仍然能夠發生細胞的分化
20.某生物體內能發生如下的反應: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糖元,則下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此生物一定是動物,因為能合成糖元 B.淀粉和糖元,都屬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動物,因為能利用葡萄糖 D.糖類在生物體內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
21.科學家提供具有放射性S標記的氨基酸培養哺乳動物的乳腺細胞,測量細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過程中各種膜結構的面積變化,結果如下圖:下列選項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結構名稱以及放射性標記出現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A.a核糖體→b內質網→c高爾基體 B.a內質網→b高爾基體→c細胞膜
C.a高爾基體→c內質網→b細胞膜 D.a內質網→c高爾基體→b細胞膜
22.右圖是根據細胞器的相似或不同點進行分類的下列選項中不是此圖分類依據的是
A.有無膜結構
B.單層膜還是雙層膜
C.有無色素
D.是否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
23.生命系統中核心元素是
A.O   B.H   C.C   D.N
24.實驗測得甲、乙、丙三種植物的干種子中三大類有機物的含量如圖所示,有關論述錯誤的是
A.形成同等質量的種子,甲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的無機鹽離子的質量數最少
B.種子中有機物最終都來自光合作用
C.萌發時,三種種子中酶的種類、含量不同
D.同樣質量的三種種子萌發所需要氧氣最少的是丙
25.某同學做有絲分裂實驗時檢查了正處在分裂各時期的1000個洋蔥根尖細胞,發現其中681個處于前期,139個處于中期,23個處于后期,157個處于末期。據此分析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中時間最短的是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26.下列各項中,組成血紅蛋白分子必需的是
A.Ca2+ B.Mg2+ C.Fe2+ D.Na+
27.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是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28.右圖中“●”表示出入細胞的物質,該物質出入細胞的方
式是
A.滲透 B.易化擴散 C.主動轉運 D.胞吞
29.下列有關質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A.質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與蛋白質 B.質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質膜的識別功能與糖蛋白有關 D.質膜不具有選擇透性
30.下列生理過程不屬于需氧呼吸的是
A.糖酵解 B.檸檬酸循環 C.卡爾文循環 D.電子傳遞鏈
31.高等動植物細胞的胞質分裂方式不同。從細胞結構上分析,其原因是植物細胞具有
A.葉綠體 B.液泡 C.中心體 D.細胞壁
32.下列有關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A.乳糖的組成元素是C、H、O、N B.脫氧核糖屬于單糖
C.1分子蔗糖水解后產生2分子葡萄糖 D.糖元是植物細胞中的重要貯能物質
33.在需氧呼吸過程中合成ATP最多的階段是
A.葡萄糖轉變為丙酮酸 B. 丙酮酸轉變為二氧化碳
C.電子傳遞鏈 D. 丙酮酸與水結合
34.下列關于鑒定可溶性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時所用的試劑及出現的顏色正確的是
A.本尼迪特試劑(紅黃色)、雙縮脲試劑(紫色)、蘇丹Ⅲ染液(紅色)
B.本尼迪特試劑(紅黃色)、蘇丹Ⅲ染液(紫色)、雙縮脲試劑(紅色)
C.蘇丹Ⅲ染液(紅色)、雙縮脲試劑(紫色)、本尼迪特試劑(紅黃色)
D.本尼迪特試劑(紅黃色)、蘇丹Ⅲ染液(橙黃色)、雙縮脲試劑(紫色)
35.已知 20 種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 128 ,現有一蛋白質由兩條肽鏈構成,共有
肽鍵 98 個,則此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最接近于
A.1280 B.12544 C.11036 D.12288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36.(7分)圖a是某種細胞結構的模式圖,圖b是圖a的局部放大。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a可能是下列哪種細胞( )
A.黑藻的葉肉 B.硝化細菌 C.洋蔥根尖分生區 D.藍藻;
如果是心肌細胞,則不具有圖b中的 (寫數字)。
(2)光合作用的色素是存在于圖b[ ] 。
(3)圖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 (寫數字),與細胞壁形成有關的細胞器是 (寫數字),光照條件下氧氣濃度最高的細胞器是______ ___(寫數字)。
(4)細胞色素C是動植物細胞普遍存在的一種由104個氨基酸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細胞色素C合成的場所是 。
37.(6分)大多數生物的體細胞以有絲分裂方式增加數目。
(1)右圖是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期圖,根據是 。
(2)圖中細胞有著絲粒 個,有染色體 個。
(3)判斷該細胞是動物細胞,根據是: 。
(4)該細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細胞中有染色體 個。
38.(11分)在高等植物細胞中,線粒體和葉綠體是能量轉換的重要細胞器,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二乙點所處的狀態時,葉綠體內ATP移動的方向是 ,線粒體中產生的CO2的去向是 ,丁點葉綠體中產生的O2的去向是 。
(2)在圖二甲狀態時,可以發生圖一中的哪些過程?(用圖中字母表示) 。圖二中乙~丙段時,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3)圖一中的物質A是 ,物質A進入線粒體的條件是 。
(4)如果圖二的乙點突然停止光照,葉綠體內C3 酸的相對含量的變化情況是 ,NADP+的變化情況是 ,有機物(葡萄糖)的變化情況是 。
(5)在丁點的光照強度時,植物實際光合量是 。(用CO2的吸收量來表示)
39.(6分)為研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準備了5支試管,各加入等量的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每支試管加1塊1cm3的正方體凝固蛋白塊,試管均置于25℃室溫條件下,記錄各試管蛋白塊消失的時間,見下表。請分析回答:
試管號
1
2
3
4
5
pH
6.5
7
7.5
8
9
蛋白塊消失時間(min)
13
9
11
45
>60
(1) 酶發揮活性的最適pH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請以1種方法改進實驗,使實驗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為確認蛋白塊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請你設計實驗加以證明。
①取兩支試管,分別標上A、B;
②在A試管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______,在B試管中加________________;
③兩支試管中均加入_________,在37℃條件下保溫一段時間,定時觀察實驗結果;
④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寧波四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生物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A
A
D
D
C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D
C
D
D
C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C
D
C
C
D
B
D
C
31
32
33
34
35
D
B
C
D
C

命題:李曉芳 審題:傅紅
說明:
本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 答題時將答案均填在答卷相應題號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題無效。
第一部分 聽力(10分)
第一節 聽下面5段對話,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ere was the man’s mobile phone?
A. In the laboratory.
B. On the playground.
C. In the office building.
2. What will the man do for his birthday?
A. Hold a party.
B. Have dinner with his friends.
C. Visit his sister.
3. Where will the woman and her sister go?
A. To Canada. B. To France. C. To Italy.
4.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raveling in the city.
B. Renting a car.
C. Buying a car.
5. How much did the woman pay for her plane ticket?
A. $150. B. $120. C. $100.
第二節 聽下面幾段對話和獨白,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讀兩遍。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6和第7題。
6. When did the woman get home from the beach?
A. Around 3:00 pm.
B. At 5:30 pm.
C. Around 6:00 pm.
7. Who got sunburnt?
A. The woman. B. The man. C. Ann.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8至第10題。
8.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Classmates. C. Friends.
9. What’s the man’s reason for not handing in his homework?
A. He forgot to bring his homework to school.
B. He forgot to take his book back home.
C. He was tired of doing homework five times a month.
10.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an’s study?
A. She thinks he is hopeless.
B. She is satisfied with his improvement.
C. She thinks he doesn’t work as hard as before.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1至第13題。
11. What will the girl use the newspapers for?
A. Improving her writing skills.
B. Keeping up with current affairs.
C. Entertaining herself.
12.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girl’s idea of reading newspapers?
A. It is annoying.
B. It is not surprising.
C. It is excellent.
1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school library.
B. In the woman’s office.
C. At the man’s home.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4至第17題。
14. What is the book the man read about?
A. Life in the future.
B. New machines that have been designed.
C. Ways to open locks.
1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keys being totally replaced?
A. It cannot be avoided.
B. It couldn’t be better.
C. It is a pity.
16. Where does the man often leave his keys?
A. In his office.
B. In his car.
C. In his house.
17.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fingerprint technology?
A. It is convenient but not reliable.
B. It is reliable but not convenient.
C. It is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8至第20題。
18.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teachers in the speaker’s course?
A. They are all trained for teaching.
B. Most of them are not professional teachers.
C. Some of them are not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19. What will the speaker’s course focus on?
A. Grammar.
B. Hollywood movies.
C. English in real life.
20. How many lessons will the speaker’s course provide?
A. 10. B. 15. C. 55.
第二部分 筆試
一 單項選擇(10分)
21. - I think foreign languages are more interesting than science.
- _____. I prefer science.
A. You are quite right. B. I couldn’t agree more.
C. That’s all right. D. I really can’t agree with you.
22. ---Do you think it_____ to argue with them? ---The question is not worthy _____.
A. worth; discussing B. worthwhile; to be discussed
C. worthy; to discuss D. worth; to be discussed
23. The incomes of skilled workers went up. _____, unskilled workers saw their earnings fall.
A. Moreover B. Therefore C. Meanwhile D. Otherwise
24. Even if you _____ yourself, there is always someone admiring you, wishing they were that high.
A. look forward to B. look up to C. look down at D. look down upon
25. I regret _____ you that how often I have regretted _____ your advice!
A. to tell; taking B. to tell; to take C. telling; taking D. telling; to take
26. There are many ways I can think of _____ the overspending of money in our family.
A. reduce B. reducing C. to reduce D. reduced
27. Listening to English songs _____ what I enjoy most.
A. is B. are C. was D. were
28. The moment I felt headache, I took three pills in order to be kept _____ pain for a while.
A. away off B. free of C. up with D. out of
29. Thanks to the snowstorm, the village was _____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for three days.
A. cut in B. cut out C. cut down D. cut off
30. He gave me a _____ look, because of the _____ problem.
A. confusing; confusing B. confusing; confused
C. confused; confusing D. confused; confused
31. I hear that the bald eagle _____ the United States.
A. relates B. represents C. replaces D. refers
32.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are more _____ to suffer from eye problems if they always read in the sun.
A. likely B. possible C. perhaps D. probable
33. It is vitally important for every student to find a proper approach to _____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A. develop B. developing C. being developed D. having developed
34. _____, women live longer than men.
A. In generally B. General speaking C. As a generally rule D. In general
35. – John did very well in the job interview.
–_____ he is wearing a smile all day.
A. No doubt B. No problem C. No wonder D. No way
36. Everyone is _____ in the world, with their own thoughts, feelings and talents.
A. different B. various C. similar D. unique
37. The singer _____ his singing after that of Li Yugang.
A. looked B. named C. modeled D. took
38. The reason why sandstorms become more frequent is that large quantities of good soil _____ away.
A. have been washing B. have been washed
C. has been washed D. have washed
39. The missing boy was last seen _____ near the lake.
A. playing B to play C. to playing D. played
40. _____ so many times, he made the same mistake again.
A. Pointing out B. To be pointed out
C. Having been pointed out D. Having pointed out
二 完形填空(20分)
Sometimes I really doubt whether there is love between my parents. Every day they are very busy trying to __41_ in order to pay the high tuition for my brother and me. They don’t act in the __42_ ways that I read in books or I see on TV. In their opinion, “I love you” is too _43__ for them to say. Sending flowers to each other on Valentine’s Day is even more out of __44__.
One day, my mother was sewing a quilt. I sat down beside her. “Mom, I have a question to ask you. Is there __45__ between you and Dad?” I asked her in a very low voice. She didn’t answer immediately. She __46__ her head and continued to sew the quilt.
I was very worried because I thought I had _47_ her. I was _48__ and I didn’t know what I should do. But at last I heard my mother say the following words: “Susan,” she said thoughtfully, “Look at this thread.Sometimes it _49_, but most of it disappears in the quilt. The thread really makes the quilt _50__. If life is a quilt, then love should be a thread.It can hardly be seen __51_, but it’s really there. Love is __52__.”
I listened carefully but I __53__ her until the next spring. At that time, my father suddenly __54_ seriously. My mother had to stay with him in the hospital for a month. When they returned from the hospital, they both looked __55 _. It seemed both of them had had a serious illness. After they were back, every day in the morning and dusk, my mother helped my father __56__ on the country road.
“Dad, how are you feeling now?” I asked him one day.
“Susan, don’t __57__ me.” he said gently. “To tell you the truth, I just like walking with your mom.”__58__ his eyes, I know he loves my mother deeply.
Once I thought love meant flowers, gifts and __59__. But from this experience, I understand that love is just __60__ in the quilt of our life. Love is inside, making life strong and warm.
41.A.keep fit B.rise early C.earn money D.collect money
42.A.magic B.romantic C.fantastic D.attractive
43.A.simple B.easy C.relaxing D.luxurious(奢侈的)
44.A.the question B.question C.reach D.control
45.A.feeling B.love C.quarrel D.smile
46.A.raised B.shook C.nodded D.bowed
47.A.hurt B.injured C.wounded D.harmed
48.A.in great surprise B.in a great embarrassment
C.with deep depression D.at extreme sorrow
49.A.happens B.comes about C.appears D.occurs
50.A.warm and soft B.hot and hard C.thin and cool D.strong and durable
51.A.somewhere and sometime B.anywhere or anytime
C.more or less D.here and there
52.A.inside B.outside C.faraway D.nearby
53.A.could believe B.couldn’t understand
C.wouldn’t recognize D.might know
54.A.got sick B.got stuck C.threw up D.became disabled
55.A.quite healthy B.very pale C.fairly red D.much surprised
56.A.jump high B.go hurriedly C.run fast D.walk slowly
57.A.think about B.talk with C.worry about D.laugh at
58.A.Reading B.Seeing C.Saying D.Writing
59.A.fresh roses B.gold ring C.sweet kisses D.beautiful jewelry
60.A.a thread B.a needle C.the cloth D.the cotton
三 閱讀理解(40分)
第一節 閱讀下列材料,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Hundreds of years ago, news was carried from place to place by people on foot or by horse. It took days, weeks and sometimes months for people to receive news. Now it is possible to send words and pictures around the world in seconds. Billions of people learn about news stories of their own country and all over the world every day, either by watching TV or reading newspapers.
Newspaper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everyday life since the 18th century. Many countries have hundreds of different newspapers. How do newspaper editors decide which news stories to print? Why do they print some stories and not others? What makes a good newspaper story?
Firstly, it is important to report news stories. TV stations can report news much faster than newspapers. Yet, newspapers give more about the same story. They may also look at the story in another way, or they may print completely different stories to those on TV.
Secondly, a news story has to be interesting and unusual. People don’t want to read stories about everyday life. As a result, many stories are about some kind of danger and seem to be "bad" news. For example, newspapers never print stories about planes landing safely; instead they print stories about plane accidents.
Another factor(因素) is also very important in many news stories.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news in foreign countries, but more prefer to read stories about people, places and events in their own country. So the stories on the front page in Chinese newspapers are usually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in British, French and American newspapers.
6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how do people learn about news stories in the world now?
A. They carry news stories and tell others from place to place on foot or by horse.
B. They tell each other what they have seen with their eyes.
C. They watch TV or read newspapers.
D. They listen to the radio every day.
6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ewspaper stories and TV news reports it that _______.
A. people can learn more about the same news story from a newspaper
B. people can read the news story more quickly in a newspaper
C. people can read news stories in other countries
D. people can read news stories about their own country
63. To make a good newspaper story, how many factors does the passage talk about?
A. Two. B. Three. C. Five. D. Six.
6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you most possibly watch on TV?
A. You often play football with your friends after school.
B. Your teacher has got a cold.
C. A tiger in the city zoo has run out and hasn’t been caught.
D. The bike in front of your house is lost.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in this passage?
A. News stories on the front page of every country are always the same.
B. People like to read interesting and unusual news.
C. Not only TV but also newspapers can help people to learn what is happening around the world.
D. Newspaper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everyday life for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years.
B
Flying over a desert area in an airplane, two scientists looked down with trained eyes at trees and bushes. After an hour’s flight one of the scientists wrote in his book, “Look here for probable metal.” Scientists in another airplane, flying over a mountain area, sent a message to other scientists on the ground, “Gold possible.” Walking across hilly ground, four scientists reported, “This ground should be searched for metal.” From an airplane over a hilly wasteland a scientist sent back by radio one word: “Uranium(鈾).”
None of the scientists had X-ray eyes: they had no magic power of looking down below the earth’s surface. They were merely putting to use one of the newest methods of locating minerals in the ground…trees and plants as signs that certain minerals may lie beneath the ground on which the trees and plants are growing.
This newest method of searching for minerals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minerals deep in the earth may affect the kind of bushes and trees that grow in the surface.
At Watson Bar Greek, a brook(小溪) six thousand feet high in the mountains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a mineral search group gathered bags of tree seeds. Boxes were filled with small branches from the trees. Roots were dug and put into boxes. Each bag and box was carefully marked. In a scientific laboratory the parts of the forest trees were burned to ashes and tested. Each small part was examined to learn whether there were minerals in it.
Study of the roots, branches, and seeds showed no silver. But there were small amounts of gold in the roots and a little less gold in the branches and seeds. The seeds growing nearest to the tree trunks had more gold than those growing on the ends of the branches.
66. Scientists were flying over a desert or a hilly wasteland or a mountain area in order to search for _______ in the ground.
A. gold B. silver C. metals D. minerals
67. The study of trees, branches and roots shows that _______.
A. there were larger amounts of gold in the branches than in the seeds
B. there were smaller amounts of gold in the roots than in the branches
C. there were less amounts of gold in the seeds growing on the ends of branches than seeds growing nearest to the tree trunks
D. there was more gold in the branches than in the roots
68. Which is the best title suggested below?
A. Scientists Searching for Metals with Special Power
B. New Methods of Searching for Metals
C. Gold Could Be Found by Trees and Plants
D. A New Method of Searching for Minerals — Using Trees and Plants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as part of a tree that can help find minerals?
  A. Leaves. B. Roots. C. Branches. D. Seeds.
70. The scientists were searching for minerals by using _______.
A. X-ray B. magic power C. a special instrument D. trained eyes
C
It was Saturday. As always, it was a busy one, for “Six days shall you labor and all your work” was taken seriously back then. Outside, Father and Mr. Patrick next door were busy chopping firewood. Inside their own houses, Mother and Mrs. Patrick were engaged in spring cleaning.
Somehow the boys had slipped away to the back lot with their kites. Now, even at the risk of having Brother caught to beat carpets, they had sent him to the kitchen for more string(線). It seemed there was no limit to the heights to which kites would fly today.
My mother looked at the sitting room, its furniture disordered for a thorough sweeping. Again she cast a look toward the window. “Come on, girls! Let’s take string to the boys and watch them fly the kites a minute.”
On the way we met Mrs. Patric, laughing guiltily as if she were doing something wrong, together with her girls.
There never was such a day for flying kites! We played all our fresh string into the boys’ kites and they went up higher and higher. We could hardly distinguish the orange-colored spots of the kites. Now and then we slowly pulled one kite back, watching it dancing up and down in the wind, and finally bringing it down to earth, just for the joy of sending it up again.
Even our fathers dropped their tools and joined us. Our mothers took their turn, laughing like schoolgirls. I think we were all beside ourselves. Parents forgot their duty and their dignity; children forgot their everyday fights and little jealousies. “Perhaps it’s like this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I thought confusedly.
It was growing dark before we all walked sleepily back to the house. I suppose we had some sort of supper. I suppose there must have been surface tidying-up, for the house on Sunday looked clean and orderly enough. The strange thing was, we didn’t mention that day afterward. I felt a little embarrassed. Surely none of the others had been as excited as I. I locked the memory up in that deepest part of me where we keep “the things that cannot be and yet they are.”
The years went on, then one day I was hurrying about my kitchen in a city apartment, trying to get some work out of the way while my three-year-old insistently cried her desire to “go park, see duck.”
“I can’t go!” I said. “I have this and this to do, and when I’m through I’ll be too tired to walk that far.”
My mother, who was visiting us, looked up from the peas she was shelling. “It’s a wonderful day,” she offered, “really warm, yet there’s a fine breeze. Do you remember that day we flew kites?”
I stopped in my dash between stove and sink. The locked door flew open and with it a rush of memories. “Come on,” I told my little girl. “You’re right, it’s too good a day to miss.”
Another decade passed. We were in the aftermath(余波) of a great war. All evening we had been asking our returned soldier, the youngest Patrick Boy, about his experiences as a prisoner of war. He had talked freely, but now for a long time he had been silent. What was he thinking of --- what dark and horrible things?
“Say!” A smile slipped out from his lips. “Do you remember --- no, of course you wouldn’t. It probably didn’t make the impression on you as it did on me.”
I hardly dared speak. “Remember what?”
“I used to think of that day a lot in POW camp (戰俘營), when things weren’t too good. Do you remember the day we flew the kites?”
71. Mrs. Patrick was laughing guiltily because she thought________.
A. she was too old to fly kites B. her husband would make fun of her
C. she should have been doing her cleaning D. the boys shouldn’t play games
72. By “we were all beside ourselves writer means that they all ________.
A. felt confused B. went wild with joy C. looked on D. forgot their fights
73. What did the author think of the kite-flying?
A. The boys must have had more fun than the girls.
B. They should have finished their work before playing.
C. Her parents should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m.
D. All the others must have forgotten that day.
74. Why did the writer finally agree to take her little girl for an outing?
A. She suddenly remembered her duty as a mother.
B. She was reminded of the day they flew kites.
C. She had finished her work in the kitchen.
D. She thought it was a great day to play outside.
75. The youngest Patrick boy is mentioned to show that ______.
A. the writer was not alone in treasuring her fond memories
B. his experience in POW camp threw a shadow over his life
C. childhood friendship means so much to the writer
D. people like him really changed a lot after the war
第二節 任務型閱讀
Tedy、Rusial、Mr Green、Tim 和Ms Denis 要參觀博物館,第76-80題是他們的個人情況介紹。閱讀下面六家英國博物館的簡介(A、B、C、D、E和F),選出符合個人需要的最佳選項, 有一項是多余選項。
76. Tedy, a young official who is quite interested in photo-taking and sculpture. He spends all his spare time doing his favorite things.
77. Rusial, a beautiful lady with a fair hair, who gives painting lectures to the students in a college. She herself is a super fan of such artists as Da Vinci, Micheangelo, Raphael.
78. Mr. Green, a free careerist, makes a living by writing short plays which mostly tell the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 Besides, he is also a heavy coffee drinker.
79. Tim, 18 years old, a pre-engineering boy student, full of energy and rich in imagination.
80. Ms Denis, a wildlife lover. She takes an active part in protecting the earth and enjoys herself by doing sports.
A. Explor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planet Earth from the prehistoric era to the present day at one of London’s most visited museums. In 1881,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moved to its present venue. Designed by Alfred Waterhouse, this building is now one of London’s most beautiful and most recognized. These holy halls now house more than 300 years’ worth of collections, with over 68 million specimens(標本). Broadly divided into Life and Earth galleries.
B. The British Museum is one of London’s top tourist attractions as well as being a major scholarly resource and Royal history. Its collection was given to the nation in 1753 and the Museum’s distinctive Greek revivalist structure was built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The collection expanded massively during the hey-day(全盛期)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if you haven’t got time for a proper visit, drop in for a coffee at the lovely Court Restaurant. Admission: free.
C. This magnificent Georgian edifice, found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Trafalgar Square, houses a massive collection of Western European art. Designer Marc Newson presents two new exhibitions to his gallery. The National Gallery, sh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ists. This exhibition traces the rise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artist, and gathers more than 100 pieces of his collection.
D. There are mausoleums, catacombs and richly decorated tombs of outstanding writers, politicians and artists in the overgrown west section of this woodland graveyard. Celebrity dead bodies include Karl Marx, Michael Faraday and Christina Rossetti. Be aware that you must purchase a photography license in order to take photographs within the cemetery. Take advantage of the special guided tours.
E. The Science Museum’s seven floors offer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as well as to glimpse the future. Setting off from Launch pad, where you can get to grips with the laws of science, you can move on to a vast display of interactive galleries which demand audience participation—whether it be of the hands-on or brain-stimulating kind. From medical history to nuclear physics, it’s all covered. Challenging the idea amongst many children that science is boring, various things to press, touch, watch and think about make this museum a firm favourite with the kids.
F. Mainly a decorative arts museum, the V&A is 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everything from sculpture to photographs, from Chinese art to art decor. Among others, the V&A houses the recently redecorated Raphael Gallery, home to seven tapestry cartoons by Raphael that are among Britain’s greatest art treasures and part of the Royal Collection. There is a lot to see from the Becket Casket to the Canon photography.
四 單詞填空(10分)
81. Nowadays, more and more Chinese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 o__________ Christmas Day, which used to be celebrated only in Western countries.
82. He is selfish and rude, who has no r__________ for anyone.
83. He got promoted, for his boss was very s__________ with his work.
84. They were poor and had to s__________ for a living.
85. There’s no c__________ I can make on this issue. I’d rather keep silent.
86. Egypt is f__________ for its grand pyramids, attracting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87. She has lived in Spain for more than 10 years, but c__________ enough she can't speak a word of Spanish.
88. The young actress has s__________ in dozens of films.
89. So far, China has set up more than 600 national parks and natural p__________ to protect rare animals and plants.
90. This is the most c__________ evidence that I can find to prove my point.
五 短文改錯(10分)
There were a football game on TV last Saturday evening. The game was among a Spanish team and an Italian team. I sat in the front of the TV at 7 o’clock, when the game just began. An hour later, my wife came in to join in me. She seemed absent-minded while she was watching game. As the time clock showed one minute, forty-two seconds leaving in the game, she began cheering excited, “Come on --- get going!” Since she has never been a football fan, I looked at her with surprise and asked which team she was cheering for. “Either,” she replied, “I’m cheering the time clock on.”
六 書面表達(20分)
加拿大高中生David在互聯網上登出啟事,希望結識一位中國朋友,以便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化。假設你是李華,請在看到這則啟事后,用英文給David發一封電子郵件,主要內容包括:
你怎樣得知David的愿望
你愿意成為他的朋友
你打算如何幫助他
你盼望他的回復
注意:詞數100左右。
Dear Davi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寧波四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英語參考答案
Yours,
Li Hua

本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答題時將答案均填在答卷相應題號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題無效.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33分,其中選擇題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都正確的一組是(??? )
A 慍色(yùn)? 悄無聲息(qiǎo)? 創傷(chàng)?? 晤面(wù)
B 龜裂(jūn)? 莞爾一笑(wǎn)? 欄楯 (shǔn)?? 瀕臨(bīn)
C 筵席(yán)?? 歲在癸丑(kuí)??驕橫 (hèng)??? 摻和(chān)
D 蓬蒿 (hāo)??? 長歌當哭(dàng)?? 泠然(líng) 乳媼(yù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 金榜題名????文身??? 嗜好???? 伸冤
B 淡煙暮藹????幅員????諜血???? 廝守
C 珊珊來遲????萌孽????笑靨???? 俯瞰
D 桀驁不馴????慰藉??? 寥落?? 震憾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宣布從2004年開始將先后 新的會徽和吉祥物標志。
②如果沒有 過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長輩們創業的艱難呢?
③父親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國文學方面的造詣足以使專業人士 。
A.起用 體味 側目 B.起用 體驗 刮目
C.啟用 體味 刮目 D.啟用 體驗 側目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那幾幅畫都不怎么樣,只有這一幅梅花還差強人意。
B. “生命的價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長度,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獲取……”院士的一番話入木三分,讓我們深受教育。
C.玩具公司獨出心裁,推出一款塑料瓶蓋,瓶蓋上帶有計數器,裝在用過的塑料瓶上,就成了1元硬幣儲蓄罐。
D.鄭秀文的每個演唱會都是自成一派的獨特系列,有口皆碑的至尊創意引領時尚,弄得滿城風雨,值得玩味。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經出版,便深受廣大中學生讀者所歡迎,在短短的九個月時間里,該書便重印了九次。
B.很多人利用長假出游,怎樣避免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有關部門對此作了相關提示。
C.國際社會認為,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人類走出當前人口劇增、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的困境和未來發展的重要途徑。
D.處理富家子飆車案時所反映出來的問題,讓我們認識到提高執法人員素質的迫切性。
6.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美國計算機專家和未來學家雷?庫茲威爾在其新書中提出驚人預言:人類通過納米技術對人體進行新的改造,就可以讓自己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
B.2005年十運會江蘇代表團總結得與失,得出了三條經驗與教訓:要有敢打敢拼、壓倒對手的氣勢;要做到知己知彼,打好競賽場上的信息戰;部分項目應對困難的準備和臨場應變經驗不足。
C.鄭和有一句話,是他勸諫永樂皇帝保留船隊時說的,至今聽來仍然振聾發聵:“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于海上”。
D.到2008年,我國高考適齡(18—22歲)人數將達到1.2億,那時侯,高考競爭可能會更激烈。
7、下列說法無誤的一項是(??? )
A、道家學派的另一著作《莊子》,是莊周所著,其文詞匯豐富,多用寓言,想象豐富,形成一種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獨特風格。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br/>B、《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初名《太史公書》,它的大部分文字生動精彩,寫人敘事形象鮮明,對中國后世的散文和傳記文學有深遠的影響。魯迅先生稱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C、魯迅,原名周作人,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詩集《野草》。
D、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杰出的戲劇家詩人。馬克思贊譽他是“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他的主要成就是戲劇。其主要代表作是悲劇《李爾王》《麥克白》《威尼斯商人》等。
8、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活用情況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劉病日篤 ②而后乃今將圖南 ③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④太上不辱先
⑤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⑥謹拜表以聞 ⑦書不能悉意,略陳固陋 ⑧鼓枻而去
A、①②/③⑧/④⑥/⑤/⑦ B、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C、①③/④⑤⑥/⑦/②⑧ D、①②/⑧/④⑥/⑤/③⑦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不全存在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
A 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形容枯槁
B 俯仰一世 眾人匹之
C 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何故深思高舉
D 顏色憔悴 素所自樹立使然也
10.閱讀張先的《一叢花》,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后,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A.本詞是傷春懷人之作,全篇緊扣"傷高懷遠"布局謀篇,從登樓遠望,為眼前之暮春景色所感傷,引出對情人遠去的悵惘之情。
B.詞人用"千絲"諧音雙關"千思",表現愁思千頭萬緒,再以濛濛飛絮映襯,情味彌足。"嘶騎"句,實寫行者不忍告別的情景。
C.詞的下片以雙鴛自由嬉戲反襯抒情主人公的孤獨,以小船自由通往南北反襯自己無處認郎蹤的苦悶,看似是閑筆,實則有深味。
D.全詞由遠及近,由彼及己,次序井然,層次分明,抒發了"人不如物"的思想感情。
11、幾個同學在討論“說不盡的阿Q”時,從不同的角度簡短地說了他們對阿Q的認識:(3分)
①? 阿Q是個破產的農民。
②? 阿Q生活在閉塞的舊中國農村。
③? “精神勝利利法”是阿Q的性格特征。
④? 魯迅寫《阿Q正傳》是為了喚醒沉睡的國民。
⑤? 阿 Q 是“愚弱的國民”的典型。
在寫短論時,這五句話可以整合為長句來表達。你整合的長句是:

二.現代文閱讀:(共22分)
(一)閱讀下列短文,完成12-14題(共6分,每題2分)
①我已經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于我的意外。一是當局者竟會這樣地兇殘,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
②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于去年的,雖然是少數,但看那干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屢次為之感嘆。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倘要尋求這一次死傷者對于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罷。
③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④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紀念劉和珍君!
12.在第②段中加點的“之”字指代的內容是 ( )
A.中國女子辦事 B.少數中國女子辦事
C.干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 D.中國女子辦事的干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
13.對文中第③段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 ( )
A.是對劉平和珍等烈士死難意義的高度評價,烈士的鮮血不會白流,對茍活者來說,會使他們日益覺醒,對革命者來說會使他們受到鼓舞。
B.茍活者只能看到一點點的微茫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加奮勇前進。
C.茍活者是作者自謙的說法,這里是說自己在淡紅的血色中,看到一線希望。只有革命者才能更加奮勇前進。
D.作者將茍活者和真的猛士加以對比,茍活者會看到希望,真的猛士將受到激勵。
14.對文中第④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呼應開頭“菲薄的祭品”,表達的是一種深深的歉疚。
B.呼應前文“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呢”,“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表達的是一種無可奈何。
C.言已盡而意未窮,直接并強烈地表現了作者對暴行、流言的激憤之情。
D.“說不出話”的緣由是作者對劉和珍等烈士的死難極度哀痛。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16分)
冢中琵琶
林清玄
最近讀到魏晉時代藝術家阮咸的傳記,阮咸是魏晉南北朝最重要的七位詩人作家之一,這七人在當時號稱為“竹林七賢”,但是他沒有其他六賢有名,因為他的文學創作一點也沒有保留下來,我們幾乎無法從文字上去追探他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就。
阮咸死的時候,以一件琵琶樂器殉葬,這使他成為中國音樂史上少數可以追思的偉大音樂家之一。伴隨阮咸長眠于地下的琵琶,經過從西晉到唐朝的五百年埋藏,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有人在古墓里挖掘到一件銅制的正圓形樂器,經過弘文館學士元行沖的考證,才證明它是阮咸的遺物。
這一件冢中琵琶因為五百年的沉埋,已經不堪使用,元行沖叫技巧高明的樂匠依其樣式仿制了一具木制樂器,稱為“月琴”,音調雄亮清雅,留傳至今,不但成為宮廷中的樂器,也成為后來民間最常使用的樂器。
到了唐德宗時代,著名學者杜估鑒于“月琴”原是阮咸所創制,為了懷念他的遺風逸響,將月琴定名為“阮咸”,自此以后,凡是中國琵琶樂器全得了“阮咸”的別名,阮咸于是得以與中國音樂史同垂不朽。
阮咸與琵琶的故事是宜于聯想的,經過時空一再的洗煉,我們雖無幸重聆阮咸的絲竹之音,但我們可以感受到一顆偉大的藝術心靈的不朽。藝術心靈的偉大縱使在地下數百年,縱使他手中的樂器弦敗質朽,卻仍然能在時空中放光,精燦奪目。阮咸死時以琵琶殉葬,做為惟一的知已,這種藝術之情使他恒常令人懷念。
千古以來,被認為是中國音樂最高境界的名曲《廣陵散》便是阮咸的創作,隨著阮咸的逝世,《廣陵散》成為中國音樂上的絕響,我們如今眼望廣大的土地,傾聽歷史的足音,在夏夜星空的月下,仿佛看見阮咸在竹林下彈月琴自娛,或者與嵇康的古琴(嵇康是古琴的高手,古琴狀似古箏)相應和,在琴聲響過,箏聲戛然而止的時候,他們縱酒狂歌,大談圣人的明教與老莊的自然,然后長嘆一聲“禮豈為我輩設耶!”那是一種什么樣的境界呢?
阮咸的音樂天分幾乎是與生俱來的,他很年輕的時候就被稱為音樂的“神解”,任何音樂到他的耳中馬上分辨出高低清濁,絲毫不爽;因此他不但彈奏月琴時能使人如飲醇酒,沉醉不已,他還是個音樂的批評家,對音樂的鑒賞力當世無有其匹。沒想到他的音樂批評,竟得罪了主掌全國音樂行政的大官茍勛,他向晉武帝進讒言,革去了阮咸的官職。
阮咸丟官的時候,官位是“散騎侍郎”,這個職銜我們不用考證來解釋,而用美感來聯想,就仿佛看見一位卓然不群的流浪琴師,騎著驢子到處彈琴高歌的樣子。
事實上,阮咸對當世的禮法非常輕蔑。他曾在母喪期間,身穿孝服,騎著驢子去追求自己私戀已久的胡婢,引得眾人大嘩,這在當時是不可思議的事,如今想起來卻特別具有一種凄美的氣氛。
我一直認為像阮咸這樣的人,他是可以做到忘情的境界,但是他不能忘情音樂,以琵琶殉葬卻是不可解的謎,難道這位“神解”能料到千年之后,人們能從冢中的琵琶懷想起千年之前,曾在他手中傳揚的《廣陵散》嗎?阮咸給我們的啟示還不只此,他和當時的藝術家給我們一個視野廣大的胸懷,也就是“以大地為棟宇,屋室為禪衣”的胸懷,因為這種胸懷,他們方能體會到生活的樂趣,發出藝術的光輝。
我最喜歡“竹林七賢”的一則故事是:有一天嵇康、阮籍、阮咸、山濤、劉伶在竹林里喝酒,王戎最后才到。阮籍說:“這個俗氣的東西,又來敗壞我們的樂趣!”王戎回答說:“你們的樂趣,豈是可以敗壞的嗎?”這則故事正道出了“竹林七賢”藝術生命的真正所在,你看阮咸留在墳墓中的琵琶,它雖朽了,卻永遠不會敗壞;因為那一把琵琶,曾經屬于一個偉大的藝術心靈,注定了它在人心里永不敗壞的玄想——如此說來,琵琶恐怕也是有心的吧!
(節選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刪改)
15.“阮咸與琵琶的故事是宜于聯想的”,作者聯想到哪些內容?(3分)

16. 綜觀全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眼中阮咸的特點。(4分)

17. 在文中作者說“以琵琶殉葬卻是不可解的謎”,為什么阮咸要“以琵琶殉葬”?(4分)


18.文章開頭寫阮咸在文學上的影響不及其他六賢,你覺得作者這樣寫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段講述“竹林七賢”的故事,又有何作用?(5分)


三.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19--23題:(共14分,其中選擇題每題2分)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1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不正確的一項 ( )
A.群賢畢至(全) 列坐其次(次序)
B.人之相與(交好) 感慨系之(附著)
C 向之所欣(過去) 終期于盡(注定)
D.其致一也(情趣) 喻之于懷(說出)
20.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 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B.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亦足以暢敘幽情
C 引以為流觴曲水 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21.下列各句中句式類型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A. 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B. 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C.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2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蘭亭集序》是作者為他和名士們在山陰縣蘭亭舉行聚會所寫的詩而作的序,是一篇詩序。
B.首段點明聚會的時間、地點、人物、環境和事由,著重表現宴會的盛大和與會人的快樂。以“休禊”為名,以行樂為實。
C.第二段寫了兩種人:一種是喜歡“靜”的人,一種是喜歡“躁”的人。兩者性格乃至行為上有很大的不同,人生觀上沒有相通之處。
D.本文由景生情,抒發了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又緣情入理,景、情、理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2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6分)
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3分)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3分)

四、名句默寫(11分)
(1)《詩》三百篇,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 ,成一家之言。(司馬遷《報任安書》)
(2)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3)屈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見放?!保ā稘O父》)
(4)外無期功強近之親,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陳情表》)
(5)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___? _________,_________ ?(王實甫《長亭送別》)
(6)鵬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莊子《逍遙游》)
五.作文(4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陰暗的角落,孤獨的群體,人們不去注意、不去關心,甚至會忽視,但是這些人們不去注意的角落。往往會出人意料地發出明媚的光芒,讓人們徹底改變對這些角落的看法。
請以“明媚的角落”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自選,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寧波四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語文參考答案
10.B嘶騎”句是女主人的一種想象,不是實際景象的描寫。
11.為了喚醒沉睡的國民,魯迅在《阿Q正傳》中塑造了生活在舊中國農村的破產的以“精神勝利法”為性格特征的愚國愚民農民阿Q的形象典型。
12.D 13 A 14。D(每題2分)
15.(1)感受到一顆偉大的藝術心靈的不朽;(2)仿佛看見阮咸彈琴自娛,自由不拘的生活。(答對1點得1分,答對2點得3分)
16.阮咸極具音樂天賦,他醉心藝術;他不懼權貴,藐視禮法;他崇尚自由,狂放不羈。(答對一點一分,答對兩點3分,答對三點4分)
17。因為不能忘情音樂(希望人們記住他和他的音樂)(2分);給歷史留下一個視野廣大的胸懷(崇尚自然、追求生命的自由、體會生活的樂趣)(2分)
18.開頭:先抑后揚,自然引出下文對阮咸音樂成就的記敘,反襯其音樂上的影響之大。(2分)

五.作文 參照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肥东县| 长寿区| 晴隆县| 渝中区| 德安县| 洪湖市| 舒城县| 浦城县| 达拉特旗| 洮南市| 盐山县| 邛崃市| 盐山县| 瑞安市| 东平县| 项城市| 慈利县| 洛宁县| 黎川县| 于都县| 澄迈县| 驻马店市| 枣庄市| 新化县| 颍上县| 蛟河市| 沙湾县| 博爱县| 文水县| 独山县| 正蓝旗| 来凤县| 玛多县| 瑞昌市| 湖北省| 东山县| 阿拉善左旗| 镇康县| 宁阳县| 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