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所用教科書書名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書思想政治所教冊次、 單元、課、框、目 必修三《政治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九課第四框課題 全民守法1.整體設計思路、指導依據說明整體設計思路:本課采用議題式教學。本課設置了一個議題,兩個教學環節和三個課堂活動(分別邀請一名人民交警、一名人民調解員、一名人民檢察官參與)。以議題為主線,以日常生活為切入點,以社會需要為落腳點,以具體活動為載體,以課標為核心,以核心素養和具體學習目標為目的進行教學設計; 指導依據:充分體現新課標精神,體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貼近學生、 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增強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理解、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 培養學生法治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打造活動型課堂。2.教學背景分析教學內容分析:《全民守法》是部編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三單元第九課第四框的內容,全民守法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基礎。本框題共安排兩目內容:第一目“全民守法的內涵”,闡述全民守法的含義、意義,全民守法應遵循的原則,即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第二目“推進全民守法”,闡述推動全民守法要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等。 (注:含本課時在本單元的教學定位分析) 學生情況分析:作為高一的學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 也是是非觀念逐漸清晰的時期,然而學生學習的法治知識不系統,通過對第七、八課和第九課前三個框題的學習,學生對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為學生學習本框題,提高守法意識,增強主人翁意識、責任意識奠定了基礎。3.教學目標分析通過“時時守法”、“事事守法”、“人人守法”三個課堂活動環節,幫助學生理解全民守法的含義、意義、要求,明白全民守法需要建立長效機制,需要一以貫之。 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及學生課堂表演,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小組合作能力,課堂參與能力、綜合探究能力及理論聯系實際能力。 通過邀請人民警察、人民調解員、人民檢察官進課堂進行普法宣傳,拉近法治與學生的距離,培養學生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養成依法辦事,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的習慣;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讓法律常識入腦、入心。 通過“守法從我做起”倡議接龍、“爭做守法好公民”集體宣誓活動,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爭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 守者、堅定捍衛者。4.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教學重點:①準確理解全民守法的內涵;②說明當前我國如何推進全民守法。 教學難點:說明當前我國如何推進全民守法。5.教學流程設計議題:如何讓法治成為全民信仰? 環節一:讓法治陽光照進生活 活動一:守法在路上——時時守法活動二:守法在身邊——事事守法環節二:讓法治理念深入社會 活動:守法在全民——人人守法 結尾:“守法從我做起”倡議接龍 “爭做守法好公民”集體宣誓6.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打一小段快板 欣賞快板,與 激 發 學 生興趣,突出本節課主題 ① 自 己 親自參與拍攝視頻,既能激發學生觀看的興趣, 又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② 學生每天出行都要與交通安全打交道,選擇這個話題既貼近學生生活,引 起學生共鳴,也老師互動第 一 環 節讓法治陽光照進生活 活動一:守法在路上——時時守法 多媒體展示一段自 學生積極思考,運用自己對交通法規的了解參己參與拍攝的“違法” 與問題的回答與視頻 討論,與交警形成提出問題:1. 你認 互動為視頻中有哪些違法行為 2. 這些行為可能會帶來哪些不良后果呢?在這一環節的解決問題部分, 邀請一名人民交警參與,與同學們形成互動。 給學生敲響警鐘,懂得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交通安全人人有責,今天要做到,明天要做到,后天也要做到,守法一直在路上。③通過現場邀請一名人民交警與學生互動并普法,拉近與執法者的距離,培養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活動二:守法在身邊 ——事事守法 現場請兩名學生表演一段有關社區內養狗, 狗主人與他人發生摩擦 邀請學生上臺表演,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能力; 讓學生根據故事情境回答問題,身 通 過 故 事情境以及調解員調解過程, 讓學生理解守法要遵循的原沖突的情景短劇。 邀請一名人民法院調解員對情景短劇中發生沖突的當事人進行調解。 思考問題:1、結合情景短劇和生活的實際, 請你為文明養狗提出建議? 2. 這對我們日常生 活中守法有何啟示? 臨其境的感受公民應該如何守法 則,體會守法就在我們身邊,守法無小事,守法要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不僅要時時守法,還應事事守法。第 二 環 節讓 法 治 理念 深 入 社會 活動三:守法在全民 ——人人守法 邀請人民檢察官進課堂,分析講解今年夏天發生在疫情期間的一起典型違法案件并與同學們形成互動。 思考問題:1. 疫情防控如此重要,為什么還是有人觸犯法律底線?2. 這啟示我們社會應如何引導全民守法? 積極參與互動;收集整理疫情中的違法行為,理解疫情防控,人人有責 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通 過 案 例講解,讓學生明白任何人的違法行為都是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的不負責任,全民守法人人有責,要把時時守法、事事守法貫徹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中,做到人人守法,自覺推進結尾 發起“守法從我做起”倡議接龍 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爭做守法好公民”宣誓活動 在卡片上擬一句守法小句,簽上自己的姓名,進行倡議接龍 學生共同參 與宣誓 全民守法。 通 過 全 體學生共同參與的方式,增強學生守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7. 參考資料及學生閱讀資料參考資料:《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內容;學生搜集、閱讀有關疫情的報道及文獻、文明養狗相關常識資料及交通法規相關資料等。8.教學評價本框題教學以學生的自我參與、自我剖析、自我反思為主, 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學習目標明確,能充分理解理論知識, 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并能提出可行性建議,展現出一定的創新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規范、流暢,表現出較強的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素養;教學活動設計合理,活動組織恰當,活動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學生能積極有效的參與課堂,表現出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有很強的獲得感、成就感。9.教學反思本節課以新課標為依據、以活動型課程為實施思路,以發展學生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為目標,以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抓手, 從生活中的小事到社會中的大事層層遞進,整體推進價值引領、過(程探究和知識構建三位一體教學進程;課堂教學脈絡清晰,本框題重點在于如何推進全民守法,因此在課程的環節設計、活動設計上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道德觀念,培育學生踐行法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教學活動真正讓全民守法深入學生內心。由于學生對依法治國知識的掌握程度、認知體驗深度、社會關注廣度和教學時間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課堂探究的展開度和深入度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整合相關資源,讓學科目標更圓滿實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