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嚴格執法說課設計評委老師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嚴格執法。接下來,我將從學習目標 評價目標 學情分析 學習重難點 教學方法 學習資源 學習過程 板書設計 教學建議與反思等九個方面展開說課。首先,學習目標分析。課程標準是課堂教學的依據。按照新課標 3.2 的要求:搜集材料,闡述嚴格執法的基本要求。依據課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學習目標:1),通過分析交警執法的文字素材,理解嚴格執法的內涵及意義,增強對政府嚴格執法的認同。,通過對交警執法行為的評價與分析,理解推進嚴格執法的具體要求;培養辯證思維。,通過感悟經歷及作業設計, 培養公共參與素養及法治意識。為了反饋學生學習目標達成程度,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我設計了以下評價目標:1,評價“理解嚴格執法的內涵,意義,推進嚴格執法的具體要求”目標實現程度.2,評價“具備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形成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的核心素養 ”的目標實現程度.3,評價“具備辯證創新思維,有較強的語言表達力”目標實現程度.三,學情分析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體驗,以及通過初中《道德與法治》,高中《政治與法治》第三單元七,八課的學習所獲得的學習經驗,對執法機關,嚴格執法,法治政府等等概念是不陌生的,因此, 我們談嚴格執法是可以引發學生共鳴的;但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感性,缺乏理性思考;思維活躍,缺乏辯證思維。因此,需要設置具體情境讓學生參與討論分析,實現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四,學習重難點依據對課標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思維特點,我設計了本課的重難點。本課的重點:嚴格執法的意義;推進嚴格執法的具體要求。我把嚴格執法的意義作為本課重點,還有一個考量:哲學告訴我們,價值觀對人的行為有導向作用。只有認同嚴格執法的價值,才能認同政府的執法行為,尊重政府的執法權 。難點:1,法和情是否矛盾?2,公正執法,如何行使自由裁量權?法與情的關系,這也是執法者在執法實踐中需要面對和平衡的問題,以學生現有的認知和思維特點,是不好理解的;而自由裁量權比較專業,行使自由裁量權如何保證公正,學生是有困惑的。五,教學法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法:首先教法有--議題和主題相結合的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學法有--自主學習法 小組討論法 辯論法。六,學習資源為了更好完成本課學習目標,我利用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九課第二框的內容幫助學生學習。本框是《政治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九課的內容,它既是對教材七,八課內容的具體化,也是對第九課第一框內容的延伸,和第一,三,四框共同構成全面推進依法執法的基本要求。講述了嚴格執法的內涵,意義和具體要求。分兩目展開:第一目:嚴格執法的內涵,講述了兩層意思, 嚴格執法的內涵和意義。第二目,推進嚴格執法,講述了一層意思, 如何推進嚴格執法。七,學習過程:本課學習過程我分三個部分:課前預習,觀看紀錄片《法治中國》, 及微課《自由裁量權》。課堂學習和課后鞏固。下面,我重點講課堂學習。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的開展, 教學設計已經從“一個一個知識點”轉向了“在什么情景下運用什么知識解決什么問題或者完成什么任務”。所以,我本課教學設計, 基本思路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相關活動,運用相關知識,完成相關任務。具體分三個部分展開:導入新課。然后,分別進入三個主題,開展主題活動 ;主題延伸,結合經歷,談感悟。最后,學習反饋與評價。首先導入。展示圖畫,讓學生分享歷史典故。在這里,以圖畫,典故的方式導入,吸引學生關注,激發學生興趣;展示習近平的講話, 引出本課的核心議題-如何推進嚴格執法。環節一:進入主題一:嚴格執法有力度。這個主題設計的目的, 讓學生感受政府各部門執法的嚴,執法的有力度,理解嚴格執法的內涵及意義。為了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我設計了以下情境和活動:展示學生上節課留下的作業,并進行簡短評價:展示從學生的作業中搜集的材料,并依次展示問題。針對第一問,組織學生閱讀材料,自由回答。教師引導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針對第二問,學生分組討論 。組代表發言。教師引導,評價,總結。設計意圖:1, 從學生的作業中搜集材料,設置問題,以營造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課堂主動性;同時引出本課第一個知識點,嚴格執法的內涵。2,按照是什么,為什么的邏輯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把對嚴格執法的理解由淺入深,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培養學生思考的習慣和多角度分析問題能力;而在意義的分析中,也能增強對政府嚴格執法的認同。環節二:進入主題二:規范執法有尺度。這里的尺度,既是法度, 也是執法的規范。設計的目的,讓學生理解推進嚴格執法,作為政府, 要依法履職,要規范執法。為了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我設計了兩個情境。第一個情境,展示文字材料—關于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文字材料;展示問題。第二個情境,播放視頻,情景劇: 交警執法;展示問題針對情境一,組織學生閱讀材料,分組討論:一,二,三組準備第一問 :從政府的角度,思考為什么要建立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 四五六組準備第二問:如何推進嚴格執法。小組代表發言。 針對情境二,在學生觀看視頻后,分組討論--評價劇中交警的執法行為。組代表發言。 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總結:本次執法對執法者執法的啟示。設計意圖:實現第二學習目標,突出重點。通過分析文字素材, 讓學生感受我國政府對于權限和職責的嚴格界定,理解推進嚴格執法,作為政府必須依法全面履行自身職能。感受到我國政府是法治政府;通過學生演繹 評價分析,讓學生更真實地體驗和感受交警執法的規范;理解要推進嚴格執法,作為執法者應堅持規范執法。環節三:進入主題三:公正文明執法有溫度。這個主題設計的目的, 通過感受交警執法的公正文明,理解要推進嚴格執法,執法者應堅持文明執法,公正執法。為了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我設計了以下情境和活動.我播放了一段視頻,這是安徽合肥交警對違法車主的執法現場。并展示問題:法不容情和溫情執法是否矛盾?學生以組為單位,自由辯論。設計意圖:完成第二個學習目標,突破難點。 法和情是否矛盾?行使自由裁量權如何保證執法的公正?這是本課的難點。通過觀看視頻和自由辯論,讓學生明白執法要公正,也可以很溫情。法,理,情可以統一,也應該統一起來;關于自由裁量權,課前已通過微課的形式,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自由裁量權,表現及基本原則。在這里,通過引導學生對視頻中交警執法過程的分析,明白交警依法合理的行使了自由裁量權,做到了公正執法,突破難點。另一方面,通過辯論,也能培養學生辯證的思維。環節四:進入主題延伸:走近執法,感悟執法。我先是播放一段視頻-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主題叫協助交警疏導交通的志愿活動的圖片視頻。讓學生結合經歷,談感悟。教師總結。設計意圖:實現學生情感認同,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從而落實核心素養要求。學習反饋與評價本課我設計了兩份作業。一份實踐作業--設計一份調查問卷,并進行實地調查;一份書面作業--寫一份建議書。設計意圖,一是順應當下教育雙減的要求;二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通過社會實踐 提建議,引導學生關注生活, 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的素養,關注 監督執法機關的執法行為,為法治政府的建設貢獻力量。為了解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以便改進教學,我設計了一份學習評價量化表。這里是部分量化內容。八: 板書設計。本課我設計了主 副兩個板書。主板書呈現本課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課的知識內容;副板書是由兩只手構成的一幅畫。寓意直接。目的,強化學生法治意識。九:教學理念與反思關于教學理念:本課采用議題式教學,采用主題活動的方式,將學科知識及核心素養要求貫穿設計其中,既把握了知識的內在邏輯,也落實核心素養要求,堅持思政課價值性和知識性的統一。2.圍繞生活進行教學設計。堅持理論和實踐統一。本課創設的情境,或者是學生身邊的事,或者學生參與的事, 很真實,實現了教學生活化。而通過作業設計,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做到學以致用。3,堅持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統一。學生是目的,學習目標最終要通過學生的學來實現。因此,學生是主體。然而,學生要實現有效有方向的學,離不開教師對教學目標的把握,離不開為實現教學目標進行科學的設計,離不開在學生活動 分析中對其適時正向的指導。在本課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 討論 辯論 分析 表達,充分參與課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 概括 總結,并進行價值觀引領,實現教學統一。教學反思:1,從教學實踐來看,議題式教學設計及主題活動的有效開展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雖然在課前進行了很多預設,在上課過程中,還是會有預設外的情況,比如法不容情和溫情執法是否矛盾?同樣一個問題,不同班級反映不同。需要教師對課堂靈活的應對 引導 。2, 在 40 分鐘的時間里,把知識的講授和核心素養要求落實結合起來, 需要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同班級學生學習基礎和習慣不同,如何讓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礎上有收獲 有成長,這是我這節課也是一直以來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以上是我說課全部內容, 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