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一章機械與功 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三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一章機械與功 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三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十一章機械與功(1)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當(dāng)物體A在動滑輪作用下由靜止水平向右移動1m時,動滑輪克服物體A的摩擦力做的功為30J,則拉力F的大?。? )
A.一定是10N B.一定是15N
C.一定大于10N D.一定大于15N
2.下列關(guān)于功率、機械效率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機械效率越高,機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快的機械,功率越大 D.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一定越多
3.如圖所示,將同一物體分別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從底部勻速拉到頂點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別為F1、F2,拉力做的功為W1、W2,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br/>A.F1>F2W1=W2 B.F1>F2W1>W(wǎng)2
C.F1<F2W1<W2 D.F1<F2W1=W2
4.水平地面上有一重5N的球,小孩用20N的力踢球,球離腳后在地面上滾動了15m,那么小孩踢球過程中對球做的功是(  )
A.75J B.0J C.300J D.無法確定
5.下列關(guān)于功率和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機械,功率不一定大
C.機械效率高的機械,額外功占總功比例一定小 D.做功多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高
6.質(zhì)量為50kg的某同學(xué)在跳繩時重心高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像可估算出該同學(xué)在1分鐘內(nèi)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為(g取10N/kg)( ?。?br/>A.15W B.150W C.187.5W D.300W
7.如圖所示用三個力沿不同的方向拉繩子,則(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樣大
8.如圖所示,利用滑輪組將重力為2N的物體,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作用在繩端的拉力F為1.2N,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拉力的功率是0.48W
B.動滑輪重力是0.8N
C.拉力做的有用功是0.2J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3.3%
9.如圖所示,是自卸車的示意圖,車廂部分可視為杠桿,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C點是支點,液壓桿施的力是動力,貨物重力是阻力
B.B點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廂前部可省力
C.C點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廂后部可省力
D.B點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廂前部要費力
二、填空題
10.小明通過機械將重為100N的重物在5s內(nèi)豎直向上勻速提升了2m,機械效率為80%,則此過程中小明做功的功率P=___________W。
11.杠桿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簡單機械,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OA可繞O點無摩擦轉(zhuǎn)動,A點懸掛一個重為20N的物體,B點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OA=2∶3,則F=______N,此杠桿是______杠桿。(選填“省力”或“費力”)
12.如圖,小明用滑輪組把一個重12N的物體在2s內(nèi)勻速提升0.4m,已知動滑輪重3N(不考慮繩子的重力和摩擦),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______m/s,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
13.如圖所示,把重力為600N的物體勻速推到斜面頂端,斜面長為3m,高為0.9m,實際推力為300N,那么物體與斜面之間的摩擦力是 ___________N。
14.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質(zhì)量為20kg的貨物豎直勻速提高了2m,他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已知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總功為______J,工人的拉力是______N()。
15.一輛卡車的車箱底板距地面高度為1.5m,小軍把3m長的鋼板AB搭在車廂底板上,構(gòu)成一個如圖所示的斜面,他沿著斜面方向用500N的力,把一個木箱從B處推到A處,已知木箱重為800N,推木箱的時間是50s,在這一過程中斜面的機械效率是______。
16.如圖所示,小明分別使用甲、乙圖中兩種不同的機械將同一物體M勻速提升同樣高度。測得兩次拉力F甲、F乙和物體M所受的重力G如下表所示。當(dāng)使用乙機械時,測得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物體M上升高度的2倍。
(1)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甲機械________(選填“省力”“費力”或“不省力也不費力”),甲機械所做的有用功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機械所做的有用功:
(2)乙提升物體M時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
F甲 F乙 GM
10N 5N 8N
17.使用如圖1所示裝置勻速提升重物,分別用拉力F1、F2、F3勻速提升重物,這三個力的大小關(guān)系是___________;如圖2所示,斜面長s=0.6m,高h(yuǎn)=0.2m,用彈簧測力計拉著6N重的物體沿斜面方向勻速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5N,對上述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使用斜面可以_______(選填“省力”或“費力”),使用斜面________(能/不能)省功;如圖3所示,如果增大物體的重力,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___________。
三、作圖題
18.拉桿式旅行箱可看成杠桿,如圖所示,請作出作用在A點最小拉力F的示意圖。
19.如圖所示,是家庭中常用的電加熱壺,現(xiàn)在小明想把壺蓋打開,請畫出在A點所需最小力F的示意圖,并標(biāo)出力臂L(O為支點)。
20.如圖所示,杠桿OA在力Fl、F2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l2是力F2的力臂,在圖中畫出力F2的示意圖。
四、實驗題
21.如圖甲所示,在杠桿左邊A處掛四個相同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在杠桿右邊B處掛同樣鉤碼______個。若每個鉤碼的重力為0.5N,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N;當(dāng)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2.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實驗前,杠桿靜止如圖甲所示,此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嗎?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
可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保持B點鉤碼數(shù)量和力臂不變,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測出多組動力臂l1和動力F1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l1﹣F1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丙所示。請根據(jù)圖像推算,當(dāng)l1為0.6m時,F(xiàn)1為 ________N;
(3)如表是小明同學(xué)本次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據(jù)此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這次實驗的不妥之處是 ___________,
實驗次數(shù)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5 10 3.0 5
2 1.0 20 2.0 10
3 0.5 30 1.0 15
(4)如圖丁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B位置向下拉杠桿,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由圖中a位置移至b位置時,其示數(shù) ___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取“變小”);
(5)小明同學(xué)用圖戊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總是無法得到課本上所給出的平衡條件,原因是 ___________。
23.文文同學(xué)在“斜面的機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這一課題中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斜面的機械效率跟:
A、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guān);
B、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C、斜面的長度有關(guān);
D、物體受的重力有關(guān)。
文文設(shè)計方案并進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她的探究過程。(表中①③兩次實驗所用斜面粗糙程度是相同的,設(shè)物體在斜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實驗次數(shù) 斜面傾角 斜面粗糙程度 物重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長s/m 有用功 W有/J 總功 W總/J 機械效率η(%)
① 37° 粗糙 2 0.6 1.7 1 1.2 1.7
② 37° 較光滑 2 0.6 1.4 1 1.2 86
③ 45° 粗糙 2 0.6 1.8 0.85 1.53 78
(1)請你替文文在上表中的空格處填上適當(dāng)?shù)臄?shù)據(jù)______;
(2)對比實驗①②數(shù)據(jù),可以驗證猜想______(填字母);
(3)①③兩次實驗所用斜面粗糙程度是相同的,物體與斜面之間的摩擦力______(選填“相等”、“不相等”);
(4)找來一張三角形的紙,可以模擬鉆頭的形狀。展開這張紙看看,原來是個斜面。根據(jù)表格,推測______鉆頭更加省力,推理依據(jù)是對比實驗______、______(選填序號)數(shù)據(jù)。
  
五、計算題
24.如圖所示,斜面長s=2m,高h(yuǎn)=0.8m。建筑工人將重G=500N的貨物箱,用繩子從地面勻速拉到頂端時,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250N,不計繩重力。求:
(1)該過程拉力F做的總功是多少?
(2)該過程拉力F做的額外功是多少?
(3)貨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4)該裝置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25.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500N的物體G勻速提升3m所用的時間為10s,所用的拉力F為200N,(不計繩重及摩擦)求: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多少?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C
2.C
3.D
4.D
5.C
6.B
7.C
8.B
9.C
10.50
11.30 費力
12.0.4 80%
13.120
14.400 500 125
15.80%
16.費力 等于 80%
17. 省力 不能 增大
18.
19.
20.
21.6 3 變大
22.是 避免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0.5 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兩倍,實驗數(shù)據(jù)不具普遍性 變大 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有影響
23.①中的機械效率η(%):71,②中的總功W總/J :1.4,③中的有用功W有/J :1.2 B 不相等 乙 ① ③
24.(1)500J;(2)100J;(3)50N;(4)80%
25.(1)1500J;(2)180W;(3)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第十一章機械與功(2)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呂雪將掉在地上的物理課本撿回桌面,她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br/>A.0.02J B.2J C.0.2J D.20J
2.綜合實踐課上小紅用剪刀修剪樹枝時感到很吃力,為了使小紅容易剪斷樹枝,有四位同學(xué)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你認(rèn)為其中最合理的是( ?。?br/>A.小明:用剪刀尖去剪
B.小瑩:用剪刀的中后部去剪
C.小敏:用剪刀的中前部去剪
D.小潔:放棄,不去修剪了
3.下列關(guān)于功率、機械效率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機械效率越高,機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快的機械,功率越大 D.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一定越多
4.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可繞O轉(zhuǎn)動,在A點始終受一垂直作用于杠桿的力,在從A轉(zhuǎn)動位置時,力F將(  )
A.變大 B.變小
C.先變大,后變小 D.先變小,后變大
5.某人將一箱書搬上樓,可以有兩種方法:一是把所有的書一起搬上樓;二是先搬一部分書上樓,再搬剩下的部分。假設(shè)他上樓的速度相同,則用這兩種方法搬書過程中(  )
A.人做的總功相同 B.人做的有用功相同
C.人做功的機械效率相同 D.人做功的功率相同
6.在某高處將兩塊質(zhì)量相等的石塊A、B分別以兩種方式落向地面:石塊A自由落下到地面;石塊B被用水平作用力水平拋出后,呈拋物線下落到地面。在石塊落地的過程中,石塊重力分別做的功率為PA和PB,則比較兩者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br/>A.PA>PB B.PA=PB
C.PA<PB D.不好判斷
7.如圖所示,物重為G的物體在不同簡單機械中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大小關(guān)系是( ?。?br/>A.F2<F1<F3 B.F2<F1<F3
C.F1<F2<F3 D.F2<F3<F1
8.小車重200牛,人用30牛的水平力推小車沿水平路面勻速前進50米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重力沒做功 B.人對車做功1000焦
C.人對車做功150焦 D.小車受的阻力是170牛
9.某同學(xué)探究動滑輪的特點,進行了正確操作后,將得到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分析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實驗結(jié)果與課本中“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的結(jié)論不符,面對這一事實,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實驗次數(shù) 物重G 拉力F
1 1.0N 0.65N
2 1.5N 0.90N
3 2.0N 1.15N
A.實驗失敗,停止實驗
B.查閱資料,了解結(jié)論的適用條件
C.改進實驗條件,重新實驗
D.與同學(xué)分析可能的原因
10.如圖所示,是自卸車的示意圖,車廂部分可視為杠桿,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C點是支點,液壓桿施的力是動力,貨物重力是阻力
B.B點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廂前部可省力
C.C點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廂后部可省力
D.B點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廂前部要費力
二、填空題
11.如圖所示,物體重為20N,小明在5s內(nèi)用4N的拉力勻速地將該物體在水平方向移動了1m,則拉力的功率為______W;若物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6N,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
12.一個50g的雞蛋從2m高處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下落過程中雞蛋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_______能,重力對雞蛋所做的功為_______J。(g=10N/kg)
13.如圖甲和乙所示為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裝置和實驗操作;實驗證明:使用定滑輪可以 ______;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分析可知 ______的機械效率較高。
14.如圖所示,拉力F=250N,在10s內(nèi)將重為600N的貨物勻速提升2m,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_____,拉力的功率為 _____W。請你說出一條提高該機械機械效率的方法:_____。
15.如圖所示,斜面長10m,高6m,用大小為90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將重120N的鐵塊從底端勻速拉到頂端,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_____,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
16.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斜面上,將物體G分別沿斜面AC和BC以相同的速度勻速拉到頂端C,所用的力F1______F2,所做的功W1______W2,功率的大小P1______P2。
17.某校舉行了春季趣味運動會,如圖所示是物理老師某次跳繩時重心移動的高度h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已知物理老師的質(zhì)量為60kg,則在1min內(nèi)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為__________J,他跳繩的功率為__________W。(g取10N/kg)
18.如圖所示,為一可繞O點轉(zhuǎn)動的杠桿,在A端通過繩作用一豎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桿平衡,此時AB部分水平,此時F______(是/不是/不一定是)最小的拉力,保持重物靜止不動。使繩繞A點從如圖位置沿虛線CD順時針轉(zhuǎn)動時F______ (變大/變小/不變/先變大后變小/先變小后變大),F(xiàn)與其力臂的乘積______ (變大/變小/不變/先變大后變小/先變小后變大)
19.一質(zhì)量為40kg的重物A放在水平地面上,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它勻速提升0.1m用了1s,此時的機械效率為80%,則有用功為 _____J,動滑輪重力為 _____N,拉力的功率為 _____W,若再用該滑輪提升多塊重物B(規(guī)格相同),提升一塊重物B和兩塊重物B時滑輪的機械效率之比η1∶η2=4∶5,則重物B的重力為 _____N。(不計繩重和摩擦)
三、作圖題
20.畫出人站在地面利用如圖滑輪組提升重物的正確繞線。
21.如圖某同學(xué)斜拉旅行箱站立時的簡化模型。請在圖中畫出阻力的示意圖及阻力的力臂
22.請畫出圖中杠桿動力F的力臂L。
四、實驗題
23.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實驗前,小明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低了,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調(diào)節(jié),小明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測量___________的大小;
(2)如圖甲所示,在杠桿左邊A處掛4個相同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在杠桿右邊B處掛___________個同樣的鉤碼;小明在實驗過程中加了鉤碼,又調(diào)節(jié)了平衡螺母,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了,這種做法是___________的(選填“正確”或“錯誤”);
(3)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若一個鉤碼重0.5牛(杠桿的重忽略不計),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應(yīng)為___________牛;當(dāng)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若要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4.在“再探動滑輪”的實驗中時,小明利用自重不同的兩個動滑輪進行了如圖 1 所示的三次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實驗序號 鉤碼重 (N) 動滑輪重(N) 拉力 (N) 鉤碼上升的高度 (m) 測力計移動的距離(m) 機械效率 (%)
1 4 0.5 2.3 0.2 0.4 87.0
2 4 0.9 2.5 0.2 0.4 80.0
3 6 0.5 3.3 0.2 0.4 ①
(1)為了測量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應(yīng)該在彈簧測力計______ (選填“緩慢勻速提升”或“靜止”)時讀數(shù);
(2)表格中實驗數(shù)據(jù)①是______;
(3)通過比較______實驗數(shù)據(jù)(選填實驗序號),可以初步判斷: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的自重有關(guān);
(4)通過比較______ 實驗數(shù)據(jù)(選填實驗序號),可以初步判斷:同一動滑輪,提升的鉤碼越重,機械效率越______(選填“高”或“低”);
(5)小紅用重均為G0的滑輪,組裝了如圖2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在相同時間內(nèi)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若F1=F2,則F1、F2 做功的功率 P1______P2,機械效率η1______η2(兩空均選填“>”、“=”或“<”),在不計繩重及摩擦?xí)r,G∶G0=______。
五、計算題
25.如圖所示,斜面長度為8m,高為3m。建筑工人將重為100N的物體,用繩子從地面勻速拉到頂端時用時10s,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為50N,求:
(1)有用功W有;
(2)拉力做功的功率P;
(3)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
(4)該斜面的機械效率η。
26.如圖所示,搬運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為540N的物體,所用的拉力F為200N,物體勻速上升了10m,不計繩重、繩與滑輪的摩擦。求:
(1)拉力F對物體所做的有用功。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若物重只有24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B
2.B
3.C
4.C
5.B
6.B
7.B
8.A
9.A
10.C
11.1.6 75%
12.動 1
13.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甲
14.80% 150 增大提升物體的重力
15.80% 18N
16.< = <
17.5400 90
18.不是 先變小后變大 不變
19.40 100 50 150
20.
21.
22.
23.左 力臂 3 錯誤 3 變大
24.緩慢勻速提升 90.9 1、2 1、3 高 < > 2∶1
25.(1)300J;(2)40W;(3)12.5N;(4)75%
26.(1)5400J;(2)90%;(3)80%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第十一章機械與功(3)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如圖,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重800N的物體在8s內(nèi)勻速上升了lm。已知拉繩子的力F為500N,則提升重物的過程中( ?。?br/>A.繩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做的有用功是800J
C.拉力F的功率是80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60%
2.如圖用10N的拉力去拉5N的物體,恰好使物體勻速上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沒有沿豎直方向向下拉物體時,會使得拉力變大,機械效率變低
B.該滑輪費力,但省距離,它的實質(zhì)是一個費力杠桿
C.該滑輪的效率只有50%,是由繩重和摩擦導(dǎo)致的
D.若將此滑輪改為動滑輪,可以提高該裝置的機械效率
3.如圖所示,物體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斜面頂端,已知斜面高為h,斜面長為s,且s=3h,物體所受重力為G,斜面的機械效率為50%,若物體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分別用F和f表示,則( ?。?br/>A.F= f= B.F= f= C.F= f= D.F= f=
4.甲、乙兩臺機器,他們的功率分別為300瓦和350瓦,則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甲做功一定比乙做功多 B.甲做功時間一定比乙少
C.甲做功可能比乙做功多 D.甲做功可能比乙做功慢
5.在校運會中,小明參加了鉛球比賽、如果他用200N的力,將重50N的鉛球投到了10米遠(yuǎn)處,則下列關(guān)于他投球時做功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做功200J B.做功500J C.沒有做功 D.條件不足,無接計算
6.將規(guī)格完全相同的滑輪,用繩子繞成圖中的甲、乙滑輪組。使用甲、乙滑輪組分別勻速提升重力為G1、G2的兩物體,升高相同的高度。繩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分別為F1和F2,物重G1>G2,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拉力F1一定大于F2
B.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較高
C.甲、乙滑輪組的有用功相同
D.甲的額外功與有用功的比值較小
7.下列關(guān)于功率和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C.機械效率高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高
8.小明分別用甲、乙兩個滑輪組將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計繩重及摩擦)。若每個滑輪質(zhì)量相同,對比兩個滑輪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更省力,甲機械效率大 B.乙更省力,乙機械效率大
C.甲更省力,甲的額外功少 D.乙更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
9.如圖所示,物體A重為GA物體B重為GB,每個滑輪重G動,物體A在物體B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在物體A上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拉動A,使物體B勻速上升h(不計滑輪組中的摩擦及繩重),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br/>A.物體A向左勻速直線運動時,繩子對它的拉力為
B.物體B勻速上升時,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為GBh
C.力F做的功為G動h+GBh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大小等于×100%
二、填空題
10.如圖所示,沿斜面把質(zhì)量為120 kg的物體勻速拉到最高處,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500 N,斜面長3m、高1m。則其機械效率是___________,物體所受摩擦力是___________N。(g取10N/kg)
11.如圖是使用手機和自拍桿進行自拍時的示意圖,將自拍桿看作一個杠桿,O為支點。
(1)請畫出動力F1的力臂L______;
(2)若忽略自拍桿的重力,有同學(xué)說“在自拍時,手機的重力就是自拍桿這個杠桿受到的阻力?!蹦阃膺@種說法嗎?______。簡述你的理由:______。
12.人體中有許多杠桿,甚至踮一下人體腳尖都是人體杠桿在起作用,如圖所示,人以______為支點,通過小腿肌肉用力(F)踮起腳尖。按杠桿分類,這是一個______杠桿。若人的體重為600N,當(dāng)踮起腳尖時,假使體重落在杠桿中點,則人雙腳站立踮起時,兩腿肌肉各用力______N。
13.將一個重為4.5N的物體沿斜面從底端勻速拉到頂端(如圖所示)。已知斜面長1.2m,高為0.4m,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大小為 2N(物體的大小可忽略不計)。則在上述過程中有用功為 ___________J,機械效率為 ___________,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 ___________N。
14.如圖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N,若拉力F拉著物體以2m/s的速度勻速前進,2s內(nèi)拉力F做的功W=______J,(不計滑輪重力及輪與繩之間的摩擦)。
15.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斜面上,將物體G分別沿斜面AC和BC以相同的速度勻速拉到頂端C,所用的力F1______F2,所做的功W1______W2,功率的大小P1______P2。
16.如圖所示,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將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拉至頂端。已知拉力F=4N,物體重G=5N,斜面長2m,高1m,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N。
17.如圖所示,在刻度均勻的輕質(zhì)杠桿的A點懸掛一個重為4N的物體,在B點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作用力F,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______N;若保持物體懸掛的位置不變,改變力F的方向(如圖斜向左方向),杠桿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力F將______(填“不變”、“變大”或“變小”)。
三、作圖題
18.請按要求作圖: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的A點掛一重物G,O為杠桿的支點。請在杠桿上畫出使杠桿保持靜止的最小的動力F1的示意圖,并作出阻力F2。
19.如圖某同學(xué)斜拉旅行箱站立時的簡化模型。請在圖中畫出阻力的示意圖及阻力的力臂
20.(1)如圖甲所示的鋼絲鉗,其中A是剪鋼絲處,B為手的用力點,O為轉(zhuǎn)動軸(支點),圖乙為單側(cè)鉗柄及相連部分示意圖。請在圖乙中畫出鋼絲鉗剪鋼絲時的動力臂L1和阻力F2。(______)
(2)“節(jié)約用水,人人有責(zé)”如圖丙所示是用水后及時關(guān)閉水龍頭的情景。水龍頭手柄可以視為一根杠桿,請你在圖丁中畫出施加在A點的最小動力及其力臂L1。(_______)
21.如圖所示,用向下的力拉繞在滑輪組上的繩子的一端,10s內(nèi)繩子自由端移動了1.5m,重物上升了0.5m,畫出滑輪組的繞線情況。
四、實驗題
22.如圖所示是小明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序號 F1/N l1/cm F2/N l2/cm
1 1.5 10.0 1.0 15.0
2 3.0 10.0 2.0 15.0
3 1.5 20.0 2.0 15.0
4 1.0 30.0 2.0 15.0
(1)實驗前,杠桿如圖甲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將平衡螺母向______調(diào)節(jié);
(2)如圖乙所示,在杠桿左側(cè)掛2個鉤碼,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為50g,為了便于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在A點沿______向下方向拉動彈簧測力計,直至杠桿在______位置平衡。并將第一次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表中F1大小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xiàn)2大小為鉤碼的重力,l1、l2分別為F1、F2對應(yīng)的力臂;
(3)接下來,小明又進行了三次實驗,將數(shù)據(jù)填在表中,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______;
(4)小明每次實驗總是在前一次基礎(chǔ)上改變F2、l1、l2中的一個量小華分析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第______次實驗與前一次改變的量相同,需要調(diào)整的實驗步驟是______。
23.文文同學(xué)在“斜面的機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這一課題中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斜面的機械效率跟:
A、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guān);
B、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C、斜面的長度有關(guān);
D、物體受的重力有關(guān)。
文文設(shè)計方案并進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她的探究過程。(表中①③兩次實驗所用斜面粗糙程度是相同的,設(shè)物體在斜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實驗次數(shù) 斜面傾角 斜面粗糙程度 物重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長s/m 有用功 W有/J 總功 W總/J 機械效率η(%)
① 37° 粗糙 2 0.6 1.7 1 1.2 1.7
② 37° 較光滑 2 0.6 1.4 1 1.2 86
③ 45° 粗糙 2 0.6 1.8 0.85 1.53 78
(1)請你替文文在上表中的空格處填上適當(dāng)?shù)臄?shù)據(jù)______;
(2)對比實驗①②數(shù)據(jù),可以驗證猜想______(填字母);
(3)①③兩次實驗所用斜面粗糙程度是相同的,物體與斜面之間的摩擦力______(選填“相等”、“不相等”);
(4)找來一張三角形的紙,可以模擬鉆頭的形狀。展開這張紙看看,原來是個斜面。根據(jù)表格,推測______鉆頭更加省力,推理依據(jù)是對比實驗______、______(選填序號)數(shù)據(jù)。
  
五、計算題
24.如圖所示,用起重機上的滑輪組將重為9×104N的重物勻速吊起10m,繩端拉力F為5×104N。求:
(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若克服摩擦和鋼絲繩重所做的功為有用功的0.25倍,動滑輪重多少N。
25.如圖所示是用輕繩繞成的滑輪組,懸掛的重物G=2.4N,當(dāng)重物靜止于任意位置時,手對輕繩的拉力均為F1=0.9N;當(dāng)重物勻速上升h=0.15m時,手對輕繩的拉力為F2=1N,求。
(1)動滑輪的重力;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6.如圖所示,搬運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為540N的物體,所用的拉力F為200N,物體勻速上升了10m,不計繩重、繩與滑輪的摩擦。求:
(1)拉力F對物體所做的有用功。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若物重只有24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B
2.C
3.C
4.C
5.D
6.D
7.B
8.D
9.C
10.80% 100
11. 不同意
12.腳尖(或O) 省力 150N
13.1.8 75% 0.5
14.24
15.< = <
16.1.5
17.3 變大
18.
19.
20.
21.
22.右 豎直 水平 4 保持F2和l1不變,改變l2的大小
23.①中的機械效率η(%):71,②中的總功W總/J :1.4,③中的有用功W有/J :1.2 B 不相等 乙 ① ③
24.(1)9×105J;(2)60%;(3)3.75×104N
25.(1)0.3N;(2)80%
26.(1)5400J;(2)90%;(3)80%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安市| 新郑市| 建德市| 十堰市| 武川县| 咸宁市| 黎平县| 江达县| 开封市| 大港区| 油尖旺区| 昭苏县| 株洲市| 苏尼特左旗| 资溪县| 临江市| 堆龙德庆县| 凤山县| 女性| 临安市| 四会市| 汉阴县| 天津市| 高平市| 巴彦县| 厦门市| 海伦市| 玛曲县| 天水市| 平利县| 县级市| 镇江市| 博野县| 湘潭县| 涿州市| 宿州市| 上犹县| 德兴市| 临沭县| 新蔡县| 浏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