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偉大的歷史轉折》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及重難點:1、知識與能力:(教學重點)了解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概況了解平反冤假錯案等撥亂反正的基本史實2、過程與方法:(教學難點)分析真理標準討論是如何突破“兩個凡是”的禁錮從而掀起思想解放運動,培養歷史分析的思維能力;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聯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實和四十多年改革開放所取的偉大成績,深刻理解這次偉大的歷史轉折,提高歷史感悟能力;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師:屏顯四組圖片(改革開放前后洛陽不同面貌的圖片),同學們,看完圖片后你有什么感想?生:改革開放前后洛陽人民的衣食住行發生巨大變化。師:改革開放是哪次會議的重大決策?生:十一屆三中全會師:是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建國以來的歷史轉折。今天我們就把視角定格在“轉折”上共同去探究偉大的歷史轉折!講授新課:本節課我們就從一個人的故事說起。走進今年58歲的企業家胡女士.一、春的序曲----一篇文章引發的爭論課件展示: 我的父親是個知識分子,因在一篇文章中寫了一句“太陽像塊死馬肉一樣掛在西邊的天際”,就成了他攻擊“我們心中的紅太陽”的罪證,被打成“反革命分子”關進了牛棚。14歲的我也成為“反革命分子”的孩子,人生因此蒙上一層陰影,受人歧視,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上學讀書。1976年文革結束了,大快人心,我依然是“反革命分子”的孩子。我迷茫的看到房屋的墻上刷著大大的標語: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的遵循”。這真的是真理嗎?我的路在何方?師:文革結束了,胡女士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能馬上實現嗎? 生:希望父親能夠平反,自己能夠像正常孩子一樣讀書學習,她的愿望不能實現。師:結合材料說說為什么她的愿望不能實現?材料一、1977年2月7日,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發表社論名義發表的《學好文件抓住綱》,公開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這一方針后來被稱為“兩個凡是”。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課本》師:文革結束了,黨內一些領導人堅持“兩個凡是”的方針,這正確嗎?為什么?生:不正確, 毛主席的決策不是全部都正確,比如他發動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給黨和國家帶來了巨大損失。生:不對,我們不能把毛澤東同志的話當作金科玉律,因為他的某些決策、指示會因客觀條件的變化而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 “兩個凡是”實質就是個人崇拜的繼續,是左傾錯誤的蔓延。師:針對兩個凡是,思想界掀起了一場什么運動?這場運動是怎樣展開的?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們來看同學們在搜集的相關資料學生甲:首先旗幟鮮明地批評“兩個凡是”方針的是鄧小平。1977年4月10日,鄧小平以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名義給中共中央寫信,針對“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提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完整準確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把黨和社會主義的事業,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事業,勝利地推向前進。”后來,他明確指出:“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一個人講的每句話都對,一個人絕對正確,沒有這回事情”。學生乙: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開始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文章尖銳地指出,“四人幫”加在人們身上的精神枷鎖還遠沒有完全解脫,對“四人幫”設置的禁區“要敢于觸及,敢于弄清是非”。鄧小平、葉劍英、胡耀邦等中央領導同志和絕大多數地方領導人都支持這篇文章的觀點。----《部編版八年級歷史課本》學生丙: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他說:“目前進行的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實際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爭論。……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的確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小結: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通過討論,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它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現偉大轉折奠定了思想基礎。課件展示: 春雷驚天這場大討論也影響到胡女士的家鄉我的父母鄰居們也在討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11月14號,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門事件”是革命行動,鄧小平還說:“解決遺留問題,要快,干凈利落,時間不要長。”這一些讓我有一種感覺:國家要有大的變化了!!! 結果真如我所料,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了,這個消息象一聲驚天的春雷驅散了我長期的寒意。我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底會給國家和我帶來什么巨大變化呢?我期盼著……一、春雷驚天—一次會議撥正了航向現在給大家展現當時會議的情景!出示視頻會議歷時5天,圓滿結束。(活動)你現在是新華社的一名小記者,正在對剛剛勝利閉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進行現場采訪。提示:1、同桌兩人配合,一人模擬小記者, 一人模擬會議代表2、要注意記者的身份和新聞的形式3、重點采訪:這次會議有哪些新政策出臺?預見政策給中國帶來怎樣的變化? 代表在這次會議上印象最深的是什么?1、 我是新華社小記者***,正在北京為你采訪報道記者:代表您好,你覺得在這次會議上,思想指導方面有什么變化嗎?代表:否定了兩個凡是,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記者:您覺得這對以后的發展有何影響?代表:我覺得影響很大。只有思想解放了,國家才有更好的發展,而且實事求是,開拓創新是國家前進的思想保障,不能弄虛作假。2、 記者:現在是1978年冬天,雖然天氣寒冷,但我們心卻是火熱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剛剛閉幕,我們采訪一下參會代表:請問:在會議上有沒有明確我們國家下一步的工作中心是什么?代表:說得非常清楚。不再搞階級斗爭了,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還提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3、 記者:在這次會議上,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代表:我印象最深的是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我覺得這個決策提得好,中國只有改革才能繼續發展,只有開放才能走向富強。我預測改革開放必將給中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記者們的報道非常精彩,代表們的回答也十分清晰,會議的內容更令我們振奮!請結合課本用關鍵詞在課本中標識出來這次會議糾正了哪些錯誤,作出了怎樣的決策?師生共同完成表格內容:時間:1978 地點:北京沖破:“左”傾錯誤 確定: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 中心:經濟建設。決策:改革開放核心:鄧小平。可以把同學們的回答歸納為三點: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現在請大家結合課本議一議該會前后黨和國家在三條路線上的政策有何不同?學生討論,自由發言生:思想路線:十一三中全會以前嚴重違背客觀實際提出“兩個凡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重新確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政治路線:“文革”期間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路線,一大批開國元勛,文化學者等遭到打擊迫害,經濟發展緩慢,拉大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生:組織路線:“文革”時期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遭到破壞,民主和法制被嚴重踐踏,當時作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未經任何法律程序就被不明不白的迫害致死。上至國家主席下至普通群眾300多萬人蒙受不白之冤,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逐步健全民主法制,恢復黨的民主集中制,實際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通過對全會內容的分析可以得出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這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次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方面進行全面撥亂反正。這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三、春回大地—撥亂反正 觀看視頻并結合課本回答以下問題,平凡冤假錯案的具體表現有哪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冤案是什么?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的事件是什么?撥亂反正產生了的積極影響是什么? 師: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導,故事主人公胡女士家庭的生活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撥亂反正的開展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你聽胡女士: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平反冤假錯案工作在全國展開,1982年我的父親得到平反,我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畢業后我經過自己的努力,開了一家企業,如今的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和汽車。我希望發生在父輩身上的悲劇不再重演,我們的祖國越來越繁榮富強。師:胡女士家庭的命運正是我們民族命運的縮影,經歷了黑暗,迎來了光明。課堂小結:指導學生用知識結構圖的形式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小結。由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展示,而后教師出示本節課知識梳理結構圖。課堂延伸:續寫2019致1978的一封信,展現改革開放40多年來祖國在各個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親愛的1978年: 見字如面! 40年,時光荏苒 你是否能想到我現在的樣子? 正因為你那時作出的一個決定 中國才發生了巨變 也成就了今天的我 今天,我想告訴你 這些年難忘的那些瞬間……情感升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譜寫著一曲曲春天的故事…… ,同學們,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再次傳遞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堅定信念:改革的腳步不會停滯,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堅信,在新時代,春天的故事將繼續譜寫壯美的新篇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