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岱山縣大衢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8科8份,答案不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岱山縣大衢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8科8份,答案不全)

資源簡介


(總分:100;時間:90分鐘)
可能用到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Cu:64 Mn:55
一、選擇題:(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每小題3分,共48分)
1.從1 L 3 mol·L-1 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則取出的溶液中含有NaCl的物質的量為 ( )
A. 3 mol B. 0.3 mol C. 0.1 mol D. 5.85 g
2.下列有關氯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新制氯水只含有氯分子和次氯酸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
C.氯水光照時有氣泡逸出,該氣體的主要成分是氯氣;
D.氯水放置數天后,其酸性逐漸減弱。
3.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時,造成實驗結果偏低的是 ( )
A. 定容時仰視液面 B. 定容時俯視液面
C. 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線便停止加水 D. 容量瓶中原來有少量蒸餾水
4.金屬鈉和水(含幾滴酚酞)的反應是一個重要的實驗,能從該實驗獲得的信息中說明金屬鈉具有的性質是( )
① 密度較小 ②熔點較低 ③ 硬度較小 ④還原性強 ⑤ 該反應生成相應的堿 ⑥ 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除③⑥之外 D.全部
5.下列各項中,在容量瓶上必須標明的是 ( )
①容量 ②刻度線 ③溫度 ④壓強 ⑤物質的量濃度 ⑥用于配制酸溶液或堿溶液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①③⑤   C. 只有②④⑥   D. 只有③⑤⑥
6.已知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氧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示意圖為,下列原子中與氧元素原子化學性質相似的是 ( )
7.據報道,某些建筑材料會產生放射性同位素氡 ,從而對人體產生傷害,該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數和質子數之差為 ( )
A. 136 B. 50 C. 86 D. 222
8.在反應X+2Y=R+2M,已知R和M的摩爾質量比為22:9,當1.6g的X與Y完全反應后,生成4.4gR,則此反應中Y和M的摩爾質量比為 ( )
A.16:9 B.23:9 C.32:9 D.46:9
9.氯氣用于自來水消毒100多年了,目前仍然大量采用,其原因是( )
A.氯氣有毒,可以毒死細菌、病毒
B.氯氣具有刺激性氣味,可以熏死細菌、病毒
C.氯氣與水反應生成具有強氯化性的HClO,可以殺死細菌、病毒
D.氯氣用于自來水消毒沒有任何有毒物質殘留
10.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液氯 B.漂白粉 C.氯水 D.食鹽水
11.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
  A. NaOH + HCl == NaCl + H2O B.H2CO3 == H2O + CO2
C. 2FeCl2 + Cl2 == 2FeCl3 D. NH3 + HCl == NH4Cl
12.X、Y、Z是三種元素,其常見化合價均為+2價, X2++Z=X+Z2+;Y+Z2+=Y2++Z;這三種離子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
A.X 2+>Z 2+>Y 2+ B.X 2+>Y 2+>Z 2+
C.Y 2+>Z 2+>X 2+ D.Z 2+>X 2+>Y 2+
13.下列金屬中,在一定條件下,既能跟Cl2 反應,又能跟稀鹽酸反應,且均生成MCl2型化合物的是( )
A. Al B. Fe C. Cu D.Mg
14.關于電解飽和食鹽水溶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電解時在陽極得到氯氣,在陰極得到金屬鈉
B.若在陽極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褐色
C.若在陰極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溶液呈無色
D.電解一段時間后,將全部電解溶液轉移到燒杯中充分攪拌,溶液呈中性
15.對于反應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Cl2是氧化劑,NaOH是還原劑
B.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還原的Cl原子的物質的量的比為5∶1
C.Cl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D.每生成1mol的NaClO3轉移6mol的電子
16.不能使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變藍的是( )
A.氯水 B.碘水 C.溴水 D.氯化鉀溶液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6分)
17.(8分)現有X、Y、Z三種元素,已知:
① X、Y、Z的單質在常溫下均為氣體。
② X的單質在Z的單質中燃燒,生成XZ ,燃燒時火焰為蒼白色。
③ XZ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④ 兩分子X的單質與一分子Y的單質化合,生成兩分子X2Y,X2Y常溫下為液體。
⑤ Z的單質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據此推斷:(1) Y (填元素符號), Z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
(2) 寫出⑤的反應方程式 。
(3) Z的單質工業制法的化學方程式:

18.(8分)將Cu投入足量的FeCl3的水溶液中,兩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2FeCl3+Cu= 2FeCl2+CuCl2
(1)請用雙線橋法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2)在該反應中,氧化劑是___________,氧化產物是___________。
(3)當有0.3mol電子發生轉移時,發生反應的Cu的質量為___________。
19.(8分)下列每組均有四種物質,期中有一種物質與其他三種物質的類別不同,請將該物質的化學式填在橫線上。
(1)氧化銅,二氧化氮,氫氧化鈉,三氧化二鐵 ;
(2)氧氣,氮氣,鋁,碳 ;
(3)空氣,氫氣,碘酒,鹽酸 ;
(4)食鹽,蔗糖,酒精,醋酸 。
20.(4分)實驗室配制100mL 0.1 mol·L-1 標準Na2CO3溶液,須稱取 克Na2CO3·10H2O晶體,正確實驗操作順序是 。   
A.用適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3次,洗滌液轉移至容量瓶中
B.把樣品加入燒杯并加適量水溶解,冷卻至室溫后轉移至容量瓶中
C.選擇100mL容量瓶,并檢驗是否漏水
D.用膠頭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線
E.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線1-2cm處
F.把容量瓶塞好,反復搖勻
21.(8分) 原子,元素,核素,同位素等都屬于重要的化學基本概念。下列八種化學符號:

(1)涉及的核素共有 種;(2)互為同位素的是 ;(3)質量數相等,但不能互稱為同位素的是 ;(4)中子數相等,但質子數不相等的是

三、實驗題( 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
22.下圖為實驗室制取純凈、干燥的Cl2,并進行檢驗Cl2性質實驗的裝置。其中E瓶中放有干燥紅色布條;F中為銅網,F右端出氣管口附近放有脫脂棉。
試回答:
(1)A試劑為    ,B試劑為    ,化學方程式為         ;
(2)C試劑為       ;D試劑作用為              ;
(3)E中干燥紅色布條    (填“褪色”或“不褪色”);
(4)F管中現象          ;
(5)H中化學方程式為                 。
四、計算題(共6分)
23.(6分)在加熱條件下,用MnO2與足量濃鹽酸反應,制得氯氣5.6L(標準狀況)。問:
(1)理論上需要消耗MnO2多少克?
(2)被氧化的HCl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3)轉移的電子數是多少?

一、單項選擇題(2×30)
1、歷史典故“烽火戲諸侯”講述的是,諸侯因義務所在,看見烽火點燃,蜂擁而至勤王。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王位世襲制
2、有位學者指出:“中國傳統政治中,君權和相權的關系,是一部不斷摩擦,不斷調整的歷史。”下列有關歷代宰相制度演變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漢武帝建立“中朝” B、唐朝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
C、元代的中書省掌管一切政務D、宋代設置三司,分割宰相的財權
3、有3件珍貴而且飽含著中華民族百余年血淚的文物分別叫做牛首、虎首、猴首,出自于圓明園,2002年,保利集團以3317萬港幣競拍成功。歷經140年歷史滄桑之后,這三件文物終于重歸故里。你知道它們是在哪一次侵華戰爭中被掠走的嗎
A、第一次鴉片戰爭 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第二次鴉片戰爭
4、1840年后,隨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的國門逐漸被打開,其中,浙江省內第一個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是
A、杭州 B、溫州 C、寧波 D、定海
5、中日甲午戰爭時,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鴻章問策。李鴻章憤怒地說:“總理度支(戶部),平時請款輾駁詰,臨事而問兵艦。兵艦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臺諫參我貪婪,我再嘵嘵不已,今日尚有李鴻章乎?”在李鴻章看來,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在于:
A、軍費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傾軋 B、軍費不足、洋務派失誤和朝廷猜忌
C、同僚傾軋、朝廷猜忌和洋務派失誤 D、同僚傾軋、洋務派失誤和軍費不足
6、日軍的侵華罪行包括
①在中國土地上研制細菌和化學武器 ②進行活人試驗
③實施細菌戰和毒氣戰 ④制造南京大屠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7、武昌起義后,黎元洪被推舉為湖北軍政府都督,導致這種局面的根源在于
A、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B、起義士兵的幼稚無知
C、革命黨人認為有“資歷”的人才能號召群眾
D、在特定條件下,革命黨人群龍無首
8、有人這樣評價辛亥革命的作用:“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的,神圣不可侵犯,現在民主主義是正統,同樣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這種神圣,為人民所拋棄的是沒有疑問的”這反映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有
A、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 B、迫使袁世凱取消帝制
C、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 D、取得了反封建斗爭的徹底勝利
9、“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寫的懷念戰友的一首詩。詩中“四十年前會上逢”指的是哪一次會議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義會議 D、八七會議
10、曾經有人以”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為謎面制作了一個謎語,要求猜出一位古人的名字,你以為以下謎底中最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A、愛國詩人屈原(屈服于美國的原子彈) B、神話人物共工(大家合作的功勞)
C、三國人物蔣干(國民政府軍隊的抗擊) D、漢代名臣蘇武(蘇聯武裝力量的打擊)
11、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
A、瓦窯堡會議 B、中共七大 C、七屆二中全會 D、遵義會議
12、周恩來曾說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就是從天安門走向天安門。”前一個“天安門”是指五四運動,那么后一個是指
A、開國大典 B、1949年北京政協會議 C、北京和平解放 D、一屆人大
13、1949年召開的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的會議是
A、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B、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第一屆全體會議
14、“人民代表人民選,人民代表為人民”,下列對人民代表大會的理解,正確的是
A、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國體 B、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
C、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執法機關 D、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權利的機關
15、文革期間我國政治體制建設的重大倒退是指
A、革命委員會的建立 B、人大制度的破壞
C、政協制度的破壞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停止
16、“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說的是新時期中國取得的偉大的成就,中共最先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會議是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八大 C、十二大 D、十四大
17、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他們之間進行的談判是激烈而艱難的,他們會談的內容最有可能是關于
A、中英貿易問題 B、臺灣問題 C、澳門問題 D、香港問題
18、2008年,在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關系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陳江會談”和全面啟動兩岸的“三通”都是兩岸關系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下列關于兩岸“三通”內容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通郵 通航 通商 B、通郵 通航通幣 C、通郵 通航 通路 D、通航 通商 通幣
19、“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周恩來總理提出這個主張是在
A、 萬隆會議 B、日內瓦會議 C、26屆聯大 D、雅爾塔會議
20、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紀70年代對外關系出現重大突破的關鍵時刻。下列史實不能列入這一“重大突破”的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B、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
C、周恩來總理率團出席萬隆會議
D、日本首相訪問中國,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
21、由中國積極推動,在21世紀初建立的區域性多邊合作組織是
A、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B、上海合作組織
C、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 D、東南亞國家聯盟
22、在20世紀上半葉的革命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獨特道路,這條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 B、農村包圍城市 C、領導工人運動 D、國共兩黨合作
23、根據毛澤東同志的論述,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理解不正確的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終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建立社會主義社會之間的過渡階段
B、新民主主義革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義革命為社會主義創造前提
D、新民主主義革命禁止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4、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孫中山活動的先后順序是
①就任臨時大總統 ②領導成立同盟會 ③建立興中會 ④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25、國旗的變遷記載著歷史。從下列中國國旗的演變最能體現的是
A、 國家領土變化 B、 國家性質變化 C、 思想文化變化 D、國際地位變化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現的兩大原則是
A、公平公正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B、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C、人民民主原則和民主集中制原則
D、民主集中制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27、成為中國在歷史新時期治國安邦總章程的是
A、《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B、《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
D、1992年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
28、正式把“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是
A、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 B、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五大
29、尼克松在其對外政策的報告中說:“中國人民是一個傳統的生氣勃勃的民族,不應該繼續孤立在國際大家庭之外。從長遠來說,如果沒有這個擁有七億多人民的國家的力量,要建立穩定和持久的國際新秩序是不可設想的。”他講這番話主要是
A、歌頌中華民族的偉大 B、闡明中國對穩定國際秩序的重要性
C、主張建立和平相處的國際關系 D、說明美國與中國發展關系的必要性
30、20世紀70年代,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復的主要國際因素是
A、中美、中日關系已經正常化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中國的國際威望大大提高 D、蘇聯的大力支持
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其中第31題12分,第32題28分,共40分。)
31、(本題12分)新中國成立后,到1956年底,隨著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確立,伴隨著這種深刻而廣泛的社會變革,探索社會主義政治建設之路就成為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面臨的一個全新課題。在探索的道路上,我們有過良好的開端,但也出現了重大挫折,使得國家的民主政治制度遭到嚴重破壞,全國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面對這個重大挫折,中共吸取經驗教訓,改變方針政策,出現了歷史性的偉大轉折。自此以后,中國進入政治建設的新時期。
①根據材料三中我國民主政治建設中的“重大挫折”發生在何時,其主要表現有哪些。(請舉兩列)(6分)
②根據所學知識,請判斷材料三中“歷史性的偉大轉折”指的是哪個歷史事件?(2分)并指出其偉大轉折的主要表現。(4分)
材料二 黨史研究專家李新指出:在當代中國的政治舞臺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是舉足輕重的兩個政黨。從本世紀20年代以來,國共兩黨經歷了兩次合作……國共兩黨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左右了中國歷史的進程,影響到中華民族的昌盛。
②上世紀20年代共兩黨實現了首次合作。國共兩黨首次合作實現的時間和標志是什么?當時國共兩黨共同領導了一場什么革命運動?簡述這場革命運動的重要意義。(8分)
③1937年,為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本制造了什么事變?為實現全民族抗戰,國共再次攜手合作。請指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的時間和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對中華民族有何意義?(8分)
材料三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謀求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系發展,維護兩岸同胞利益,是兩黨的共同主張。 ------胡錦濤與連戰會談新聞公報
④“九二共識”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目前,影響臺灣問題解決的勢力主要與哪些?(6分)
材料四 近代中國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問題是振興中華民族,爭取國家的獨立、和平、富強、屹立于世界先進國家之列。這可以說是兩黨的共同的根本利益。
⑤結合材料四扼要指出國共兩黨有什么共同利益?從七十多年來的國共兩黨關系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4分)
①中華民國。(2分)
②標志:1924年,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這標志著國共首次合作的實現。(2分)運動:國民革命運動。(2分)意義:它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4分)
③事變:盧溝橋事變。(2分)標志: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2分)意義: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共御外敵,最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這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4分)
④內容:“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2分)障礙:(4分)
⑤共同利益:振興中華民族,爭取國家的獨立、統一、和平、富強、屹立于世界先進國家之列。(2分)啟示:國共兩黨的關系極大程度地左右著中國歷史的進程,影響到中華民族的昌盛;幾十年的歷史反復證明: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4分)

第Ⅰ卷(選擇題 60分)
一、單選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下列天體系統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A.總星系 B.銀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陽系
2、如果在我國北極黃河站(北緯78°55′左右)升起五星紅旗,紅旗飄揚的方向一般是:
A.向西北飄揚 B.向東北飄揚 C.向東南飄揚 D.向西南飄揚
3、一架飛機在北半球自東向西飛行,飛機左側是高壓,由此可判斷該飛機( )
A.順風飛行 B.逆風飛行 C.風從東面吹來 D.風從北側吹來
4.讀圖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④兩點角速度相同 B. ②點線速度比③點
C. ①點線速度比③點慢 D. ②、③兩點地方時相同

5.圖2為某條大河河口,該河位于哪個半球?圖中小島因泥沙不斷堆積而擴展,最終將與河流的哪岸相連?
A 北半球,甲岸 B 南半球,乙岸 C北半球,乙岸 D南半球,甲岸
6、圖4為等壓面圖,圖中4處按氣壓從低到高的正確排序是
A、EFHG B、GHFE C、EFGH D、HGFE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東部時間2005年9月7日13時40分(西五區時間),包括美國在內的地球朝向太陽一面的所有地區,高頻無線電通訊幾乎全部中斷。完成7~8題。學
7.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大氣層中的臭氧層空洞擴大使太陽輻射增強
B.太陽耀斑爆發引起地球大氣層的電離層擾動
C.太陽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場紊亂 D.太陽等天體對地球引力加強
8.此刻,在赤道上朝向太陽一面的經度范圍自西向東看的分布是學科網
A.0°—90°E—180° B.170°W—80°W—10°E?
C. 40°E—130°E—140°W D.170°E—100°W—10°W
9.在同一緯度,同一季節,下面四種條件下,晝夜溫差最小的是:
10.紅海的面積在不斷的擴大是因為它位于:
A.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擠壓碰撞處 B.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處
C.亞歐板塊與與印度洋板塊的擠壓碰撞處 D.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處
張先生出國旅行隨身帶了一部全球通手機,但未改手機上的日期和時間,仍顯示的是北京時間。據此完成11--12題。
11.賈先生出國旅行到太平洋一小島時,當地時間為正午12時,而手機上顯示的是6點40分,該島嶼的經度是 A.160°E B.40°E C.160°W D.80°W
12.當地正午時,賈先生發現當地物體都沒影子,而手機上的日期為9月23日,那么晝夜之比應為 A.1∶1 B.1∶1.5 C.1∶2 D.1∶0.5
讀“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圖3),回答13,14題。
13.圖3中①表示A.地幔 B.地殼 C.地核 D.軟流層
14.巖石圈位于A.①頂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頂部 D.③的全部
讀“地球表面受熱過程示意圖”(圖4),回答15~16題。
15.圖中數字②表示的是 ( ) A.太陽輻射 B.地面輻射 C.大氣輻射 D.大氣逆輻射
16.近地面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 (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 地震波橫波(S波)和縱波(P波)的傳播速度在莫霍面以下發生變化是
A.S波、P波都明顯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C.S波、P波都完全消失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19、作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崗巖和大理巖在成因上分屬于
A.巖漿巖和沉積巖 B.巖漿巖和變質巖C.沉積巖和變質巖 D.變質巖和沉積巖
20、下圖為“大棚農業”示意圖,這主要是為了改善
A. 光照條件 B. 熱量條件
C. 水分條件 D. 土壤條件
21。造成浙江省伏旱和臺風的天氣系統分別是
A.暖鋒和氣旋 B.冷鋒和氣旋 C.反氣旋和氣旋 D.反氣旋和暖鋒
下圖是某國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回答22~23題。

22.該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A. 沖積平原 B.山麓沖積扇 C.沙洲 D.三角洲
23. 若河中有砂金,淘金處可能在 A.① B. ② C.③ D. ④
讀板塊示意圖,完成24~25題。
24.甲圖中①~④段板塊界線中,與其它三段板塊界線類型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甲圖中與此相關的板塊是
A.a B.b C.c D.d
讀“四種地貌景觀圖”(圖8),回答
26.圖8所表示的地質構造或地貌景觀中,主要由于內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7.右面是“北半球近地面大氣中的風向
示意圖”,圖中表示風向的箭頭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以下關于圖7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圖中鋒面過境時,可能出現狂風暴雨的天氣
B.圖中降水多發生在鋒前,為連續性降水
C.白天同一時間,a處氣溫低于b處
D.圖中鋒面過境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29~30題。
29.“南水北調”改變的水循環環節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0.下列地理事物,參與圖示水循環的是 ( ) A.未登陸的臺風 B.塔里木河 C.青海湖 D.夏季風
31、北半球7月份,副熱帶高氣壓斷裂成塊狀,是因為該氣壓帶
A.被陸地高壓切斷 B.被海洋上的低壓切斷
C.被陸地低壓切斷D.被陸地上的高壓切斷
右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若③作用過程中形成了煤炭,分析回答32—33題。
32.圖中b為
A.巖漿 B.巖漿巖
C.變質巖 D.沉積巖
33.圖中①表示的地質作用為
A.高溫熔化 B.變質作用
C.外力作用 D.上升冷卻
34、下面的等壓面分布圖中,正確的是( )
35.右圖中河流在A、B、C三處主要的流水作用依次是:
A.侵蝕、堆積、搬運 B.搬運、堆積、侵蝕
C..搬運、侵蝕、堆積 D.侵蝕、搬運、堆積
圖4是海洋某區域的表層海水等溫線圖,回答:
36.有關該區域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37、最能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的物質是
A、塵埃和二氧化碳 B、水汽和二氧化碳
C、臭氧和氮氧化物 D、高云和氮氧化物
圖6為某月亞洲東部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38~40題。
38.最符合本圖所反映的月份是 A.7月 B.3月 C.11月 D.1月
39.此時,控制廈門的天氣系統是 A.低壓 B.高壓C.冷鋒D.暖鋒
40.此時,東京的天氣可能為 ( ) A.狂風暴雨 B.陰雨連綿 C.晴朗少云 D.氣溫驟
二、綜合題(共40分)
41.下圖是從極點上空看到的太陽光照圖,陰影部分代表夜半球。據圖回答下列問題(9分)
(1)圖示所示為 (填“南極”或“北極”)上空俯視圖極,日期為 。
(2)此時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圍為 。
(3)寫出太陽直射點坐標:緯度 ,經度 。
(4)圖中A.B.C.D四點中,白晝最長的是 點,晝夜等長的是 點。
(5)B地在D地 方向. 北京時間是 .。
42. 讀圖回答:(10分)
(1)A、B、C、D四處,屬于背斜的是 ,屬于地塹的是 (填字母)。
(2)此時,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
(3)找油氣應在圖中 (填字母)處;找地下水應在 (填字母)處。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應選擇在 (填字母)處,
原因是 。
(5)如果該地區巖層中有一層為石灰巖,則該地區可能出現的旅游資源是 地貌,在我國的 高原較為常見。(2分)
43.讀北半球的大氣環流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1)畫出風帶①的風向。
(2)圖中②代表的是 風帶,終年受其控制形成
的氣候類型是 ,
它的特點是 。
(3)寫出氣壓帶B的名稱 。
A、B、C|、D四個氣壓帶中降水較多的是 。
(4)7月份,氣壓帶D的位置大致在 半球。
45.讀“世界大洋環流模式圖”,完成下列問題。(8分)
(1)在圖中畫出CD這支洋流的流向。(1分)
(2)在中低緯度,作順時針方向流動的是 半球以 帶海區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3)若此圖為太平洋洋流圖,則圖中洋流名稱是:② ,⑥ ,⑧ 。
(4)圖中字母處海域,能夠形成漁場的是 處,
原因是 。
44、讀“我國部分地區春季某時天氣系統圖”,回答下列問題:(9分)
(1)圖中甲、乙兩處, 為高氣壓中心,按天氣系統的氣流狀況劃分屬于 ,(2)甲、乙兩氣壓中心控制地區,氣溫日較差較大的是 ,
原因是
(3)圖中①②兩條鋒線中,冷鋒是 。鋒線旁陰影為雨區,A雨區在鋒 (填“前”或“后”),B雨區在鋒 (填“前”或“后”)。
(4)圖中兩城市氣溫較高的是 ;此時長春刮 風。
本題分A、B兩題,任選一題作答。若兩題都做,以A題計分。
46.A題:實驗原理分析(8分)
某學生在做一個實驗,實驗用材:1.5升或更大的空礦泉水瓶(1個)、溫度計(2支)、土壤(少量)、玻璃盤(2個)、剪刀、手表、紙筆等文具。實驗步驟如下:
Ⅰ:將一些土壤分別放入兩個玻璃盤,將溫度計A、B分別放在其上。
Ⅱ:用剪刀將塑料瓶攔腰剪斷,將底部碗狀部分倒扣在溫度計A上。溫度計B無任何遮蓋物。
Ⅲ:將兩個裝置放置在陽光下,保證兩支溫度計接受同樣的光照射,然后觀察升溫過程,每隔1小時觀察一次溫度計,并記錄溫度。
根據上述實驗,請你作出分析:
(1)3小時后,兩個溫度計的顯示,溫度較高的是 。
(2)這個實驗模擬的是 原理,請你作出簡要分析。
(3)這一原理已廣泛應用于農業上,尤其在北方地區的秋冬季節,可以抵御 和
等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的危害。
47.B題
讀右下圖,箭頭表示風向,A、B分別表示所對應C、D點的對流層的上界,根據圖中的相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8分)
(1)該圖表示的是 (南或北)半球
(2)若C、D所在的緯度為中緯度,且在一條經線
上,則C地對應的氣壓帶是 帶,
AC之間的垂直距離比BD之間的垂直距離要
(大或小)
受C、D之間的風帶和D氣壓帶交替控制之下形成的氣候主要分布在


一、選擇題:在下列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
1.勞動產品要成為商品,關鍵在于是否 ( )
A.能滿足自己消費 B.能滿足別人消費
C.與別人進行交換 D.出現剩余的產品
2.貨幣的職能與貨幣本質的關系是 ( )
A.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的作用? B.貨幣的本質是貨幣職能的體現?
C.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體現? D.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3.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7年4月1日起停止第二套人民幣5分、2分、1分紙分幣在市場上流通。這意味著人民幣紙分幣 ( )
A.就不再是紙幣了,也不能用來購買東西
B.仍然是貨幣,但不能用來購買東西
C.就不再是紙幣了,也沒有任何使用價值
D.仍然是貨幣,依然可以用來購買東西
4.在市場發達的國家中,人們購買商品和服務90%采用信用卡等方式結算,而我國只有20%。信用卡是商業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 ( )
A.信用憑證 B.轉賬支票 C.現金支票 D.價值尺度
5.人民幣升值將會 ( )
①增加我國的外匯儲備,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②有利于我國出口,不利于我國進口
③不利于我國出口,有利于我國進口
④提高我國償還債務的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在家電市場,價格戰是低層次的競爭手段,但在中國現階段很有必要,這是引導家電行業進入技術和品牌深層次競爭的“發令槍”。中國家電市場價格戰“很有必要”的經濟學依據是    A.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B. 供求變化會影響價格,使價格上下波動 C.商品價格的高低,一般與商品本身價值大小成正比 D. 價格的變動能刺激企業改進技術和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7.甲以土地使用權折價30萬元出資、乙以自己的技術折價30萬元出資、丙投資30萬元人民幣流動資金共同開辦了一家注冊公司,從事科技開發,三人商定每人各占公司1/3的股份。該公司屬于A.混合所有制企業 B.國有小型企業 C.有限責任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8.國家統計局指出,2008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漲8%,通貨膨脹壓力日益明顯。為了控制物價上漲過快,防止經濟過熱,國家可以采取的貨幣政策有 ( )
①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②減少財政支出
③下調存貸款利率 ④嚴格控制信貸規模和增長速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9.在人們崇尚綠色消費的今天,草編飾品以其自然清新的韻味,越來越受到都市人的喜愛。這些充滿田野風情的草編飾品價格也很適中,有十幾元一雙的草鞋,也有三五十元的草包、草帽,便宜且實用。對綠色消費認識正確的是 ( )
A.這是一種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
B.這是一種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不利于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
C.這是一種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有利于提高個人的生活質量
D.這是一種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不具有科學性
10.我國農村恩格爾系數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6年的43.02%。農村居民消費進入了講究生活品位的階段。恩格爾系數下降表明 ( )
A.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提高
B.家庭食品消費支出數量不斷減少
C.人們的生活已進入享受型消費
D.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11.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消費在消費中的比重。這主要是因為 ( )
A.消費決定生產的方向和規模 B.消費可以為生產提供廣闊的市場
C.消費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D.消費能夠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12.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這就必須
A.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對我國生產關系作根本性質的改變
C.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D.防止經濟過熱、防止通貨膨脹
16.對國有企業進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會使 ( )
①國有企業煥發新的活力、增強競爭力
②國有企業更好地發揮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③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悄悄削弱
④國有企業的控制力弱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7.廣東威爾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第二季度報告稱,經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同意公司以自有資金2384.79萬元,受讓張家界市長康制約有限公司所特有的張家界元爾藥業35%的股權。上述這兩種公司的共同點是 ( )
A.都必須由50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B.都對公司負有限清償責任
C.公司的資本必須劃分為等額股份 D.公司財務都必須向全社會公開
18.今年十一期間旅游比往年都紅火。人們除了游山玩水陶冶情操外,還刺激了購物消費需求欲望。這對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起了推動作用。這表明A.生產和消費互為因果關系 ? B.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C.消費結構決定生產結構? ? ?D.生產決定消費的水平和方式19.實施“限塑令”符合當前綠色消費的主題。所謂綠色消費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綠色消費的核心是A.保護消費者健康 B.節約資源C.綠色生活,環保選購 D.可持續性消費20.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華社記者用“大起來的住房、多起來的私人轎車、低下來的食品支出比重、高起來的文化程度、熱起來的假日旅游、快起來的通訊方式”等詞語來描繪這些變化。如果將這些變化寫成新聞報道,你認為最合適的標題是A.改革開放政策好,消費優化層次高 B.生產發展好又快,享受消費熱起來C.經濟發展喜見報,文化程度節節高 D.科學發展奔小康,綠色消費應提倡21.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趕不上固定資產的投資增長,這一現象長期下去就會直接影響生產者的經濟效益,造成產能過剩、資源制約突出、就業壓力增大等諸多矛盾,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之一是A.消費的發展決定著生產的發展B.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C.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D.消費熱點是推動生產發展的動力22.中國電子技術年會指出,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里面,科學技術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實際上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作用是技術革命給我們的結果,科技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A.科技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B.科技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C.科技是第一生產力D.科技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23.以牲畜作價歸戶,草場承包經營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極大地調動了青海牧區牧民的生產積極性,有力地推動了牧區經濟的發展。草場承包經營后,其所有制性質是 A.牧民所有 B.集體所有 C.牧民和集體共有 D.國家所有24.中央提出,要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這里的股份制A.必須由國家或集體控股 B. 是產品的分配方式C. 是混合所有制經濟 D. 都具有公有制性質25.錢貨兩清消費和貸款消費的共同在于:商品的A.使用權不發生轉移 B.所有權不發生轉移C.使用權即刻發生轉移 D.所有權即刻發生轉移
第Ⅱ卷(主觀題共50分)
二、簡答題:(本部分共3小題,第 26 題13分,第 27題21分,第28題16分)
26、小明是一名大學新生。在開學前,他打算買一只手機,以便與家人朋友聯系。以下是他購買手機的全過程,請你參與其中,感受他的快樂。 【準備】小明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相關信息,發現手機的品牌眾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區間的價格差距也比較大。不過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比起前幾年,手機的性能普遍提高了,而價格則普遍降低了。分析產生上述價格現象的原因。(4分)
27、材料一:改革前后浙江省主要經濟指標變化
1978年
2008年
全省生產總值
124億元
21487億元
人均生產總值
331元
42214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2元
20574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
165元
8265元
材料二:國家主席胡錦濤10月24日在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發言指出:面對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中國將加強宏觀調控及時調整政策,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繼續推動經濟社會 “又好又快”發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4分)
(2)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首先是發展生產力,請談談構建和諧社會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生產力?(9分 )
(3)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首先是發展生產力,請談談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8分 )
28.我國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以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請回答:
(1)為什么要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6分)
(2)請說說我國堅持和完善上述基本經濟制度的理由。(10分)
期中考試參考答案
10.D 本題考查恩格爾系數這一知識點。恩格爾系數減小,通常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AC錯誤,B項結論不一定,結合材料,答案應選D項。
11.B 這是一道因果選擇題。A項錯誤,CD不能說明原因。因此答案應選B
12.A 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只有選A項。
13.D 本題考查對公有制主體地位的理解。做題時一定要注意逆向選擇詞“錯誤”,ABC都是正確的,D項是錯誤的,所以選D。
14.C 本題考查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含義知識點。ABD不能說明其主要區別,主要區別是C項。
15.A 本題考查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知識點。基本經濟制度屬于生產關系內容,所以應從生產力角度找原因,故選A。
16.C ③④表述錯誤,應排除,選C項。
17.B 本題考查公司的類型知識點。ACD錯誤,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所的共同點是B項。
18.B 19.D 20.A 21B22C23B 24C25C
26、(1)①供求關系影響價格水平。不同品牌、不同地區間手機價格之所以存在差異,與供求狀況有關。(2分)②價值決定價格。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手機的單位商品價值量不斷下降,這是價格普遍降低的根源;各品牌手機成本存在差異,這也是不同品牌間存在價格差異的重要原因。(2分)
(2)①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降低價格能夠實現提高市場占有率、擴大銷售量的目的。(2分)②降價必須以實力為基礎,企業必須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1分)③不能把降價作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促銷手段,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永遠是第一位的。(1分)
(3)①從消費心理看,小明的消費屬于求實心理為主導的消費。(1分)在購買手機時,小明充分考慮了質量、價格等因素,這是一種理智的消費,值得提倡。(1分)②從消費原則看,小明堅持了適度消費和理性消費。(2分)小明在購買手機時,充分考慮了家庭收入狀況,進行了理性分析。小明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1分)
27、(1)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省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有很大提高,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分)但是城鄉差距依然很大。(2分)(2)1、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現實原因)2分2、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現實原因)2分3、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現實原因)2分4、發展生產力的意義: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才能……;才能……。3分
(3)①大力發展生產力就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心一意謀發展(2分)
②加快生產力發展必須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或實施人才強國戰略(2分)
③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或實施科教興國戰略(2分)④通過改革,調整和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基本制度(2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1,0,1,2},集合A={1,2},B={0,2},則(CUA)∩B=( )
A.φ B.{0} C.{2} D.{0,1,2}
2.下列函數與有相同圖象的一個函數是( )
A. B. C. D.
3.方程的解所在區間是 ( )
A、(0,2) B、(1,2) C、(2, 3) D、(3,4)
4.設集合若則的范圍是 ( )A. B. C. D. 5.三個數,,的大小順序是( )
A. B.
C. D.
6.若偶函數在區間上是增函數且最小值為,則在區間上是
A.增函數且最大值為 B.增函數且最小值為
C.減函數且最小值為 D.減函數且最大值為
7.已知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當x0時,,那么的值是 ( )
A、 B、 C、2 D、
8.若函數在區間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則的值為 ( )
A、 B、 C、 D、
9.函數y=log(2x2-3x+1)的遞減區間為 ( )
A.(-,] B.(,+) C.(-,] D.(1,+)
10.若兩個函數的圖像經過若干次平移后能夠重合,則稱這兩個函數為“同形”函數.給出下列四個函數:,,,,則“同形”函數是( )
A.與 B.與 C.與 D.與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函數的定義域為________________.
12.函數的圖像恒過定點, 則點的坐標是 。
13.冪函數在時為減函數,則m= 。
14.已知函數 。
15. 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____
16.設函數的圖象關于原點對稱,則實數 。
17.已知函數的一個零點比1大,一個零點比1小,則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個題,共72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9.設集合,, 。
(1)求; (2)求;(3)若,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20、已知函數,且,
(1)求、的值;(2)判斷函數的奇偶性;
(3)判斷在上的單調性并加以證明。
21、已知函數 ,
(1)求函數的值域;
(2)若時,函數的最小值為,求的值和函數的最大值。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
1. 氫氣球升到離地面80m的高空時從上面掉落下一物體,物體又上升了10m后開始下落,若取向上為正,則物體從掉落開始至地面時位移和經過的路程分別為(   )
A.80m,100m B.-80m,100m C.80m,100 m D.-90 m,180 m
2.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根據這 一關系式可知,質點速度為零的時刻是( )
A.1.5s B.8s C.16s D.24s
3.關于質量和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量和重力是不同單位表示的同一個物理量;
B.物體的質量隨它所在各地的重力的改變而改變;
C.在不同地點,物體的質量是會發生改變的,而重力是不變的;
D.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而重力是由物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4. 如圖所示為甲、乙兩質點的v-t圖象。對于甲、乙兩質點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點甲向所選定的正方向運動,質點乙與甲的運動方向相反
B.質點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時間內,質點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質點甲、乙是否從同一地點開始運動,它們之間的距離一定越來越大
5.在下列所述的物體的運動情況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
A.物體在某一時間速度很大,而加速度為零
B.物體在某一時間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運動的物體在某一時刻速度為零,而加速度不為零
D.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的方向與運動的方向相反,它的速度在增大
6.關于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肉眼看不到發生形變的物體間一定沒有彈力
B.只要物體間有接觸就一定有彈力產生
C.沒有接觸的兩物體間一定沒有彈力
D.桌面放著一本書,書本對桌面的壓力是因為桌面發生了形變而產生的
7.如圖所示,為一物體運動的位移-時間(x-t)圖像。由圖像可知( )
A.物體一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物體一直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C.物體以某一速率做往復運動
D.物體有時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有時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8.光滑斜面長度為L,一物體自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勻加速滑至底端,經歷的時間為t,則(   )
A.物體運動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L/t
B.物體在t/2時的即時速度是2L/t
C.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瞬時速度是L/t
D.物體從頂點運動到斜面中點所需的時間是t/2
9.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A處于靜止狀態,所掛的砝碼和托盤的總質量為0.6 kg,彈簧測力計讀數為2 N,滑輪摩擦不計.若輕輕取走盤中的部分砝碼,使總質量減少到0.3 kg時,將會出現的情況是(g=10 m/s2) (   )
A.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將變小 B.A仍靜止不動
C.A對桌面的摩擦力不變 D.A所受的摩擦力變大
10.如下圖甲所示,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動,此時木箱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F1;如下圖乙所示,小孩用100N的水平推力恰能推動木箱,此時木箱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2;如下圖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動了,此時木箱與水平地面間摩擦力大小為F3 ,若木箱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大小為200N,木箱與水平地面間動摩擦因數為0.45,則F1、F2、F3的大小分別為(   )
A.80N、80N、90N B.80N、80N、45N
C.80N、100N、90N D.80N、100N、45N
11.如圖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為G的物體保持沿豎直墻壁下滑,物體與墻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
A.μF B.μ(F+G) C.μ(F-G) D.G
12.在一塊長木板上放一鐵塊,當把長木板從水平位置繞一端緩緩抬起時,鐵塊所受的摩擦力(   )
A.隨傾角θ的增大而減小
B.在開始滑動前,隨θ角的增大而增大,滑動后,隨θ角的增大而減小
C.在開始滑動前,隨θ角的增大而減小,滑動后,隨θ角的增大而增大
D.在開始滑動前保持不變,滑動后,隨θ角的增大而減小
二:填空題
13.(4分)在空中某固定點,懸掛一根均勻繩子,然后讓其做自由落體運動。若此繩經過懸點正下方H=20m處某點A共用時間1s(從繩下端抵達A至上端離開A),則該繩全長為________m。
14.(4分)如圖7甲所示,一個彈簧一端固定在傳感器上,傳感器與電腦相連.當對彈簧施加變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壓力)時,在電腦上得到了彈簧形變量與彈簧產生的彈力大小的關系圖象(如圖乙).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彈簧產生的彈力和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B.彈簧長度的增加量與對應的彈力增加量成正比
C.該彈簧的勁度系數是200N/m
D.該彈簧受到反向壓力時,勁度系數將會改變
15.(6分)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 Hz.有一段紙帶如圖所示:取O為起點,A 為第一個記數點,每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打點。若量得OA=3.00cm OB=6.50cm, OC=10.50cm,則B點對應的速度vB=   m/s,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 = m/s2。(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6.(10分)從離地面高500m的高空自由下落一個小球,取g=10m/s2。求:
(1)經過多長時間落到地面;
(2)落下一半位移的時間;
(3)從開始下落時刻起,在第1s內的位移和最后1s內的位移。
17.(9分)如圖所示,滑雪運動員不借助雪杖,從靜止由山坡以加速度a1勻加速滑下,測得20s時的速度為20m/s,50s到達坡底,又沿水平面以加速度a2勻減速滑行20s停止,求,
(1)a1和a2
(2)到達坡底后再過6s的瞬時速度大小
18.(10分)汽車由靜止開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0 ~60s內汽車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
⑴畫出汽車在0~60s內的v-t圖線;
⑵求在這60s內汽車行駛的路程。
19.(9分)所示,兩木塊的質量分別為m1和m2 ,兩輕質彈簧的勁度系數分別為k1和k2,上面木塊壓在上面的彈簧上(但不栓接),整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現緩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塊,直到它剛離開上面彈簧,求在這過程中下面木塊移動的距離。

一、聽力測試部分(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選出最佳選項。
1.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How to play football. B. How to swim. C. The man’s hobby.
2.Where is Mrs. Arnold?
A. In a soap factory. B. In her house. C. At an information desk.
3.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can’t see the computer now.
B. She is eager to see the computer.
C. She wants the man to see the computer first.
4.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 room?
A. It’s as big as she expected.
B. It’s not as big as she expected.
C. It’s much bigger than she expected.
5.What do we know about Mary?
A. She was tired of teaching.
B. she was fired by the school.
C. She managed to change her job.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選出最佳選項。
請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題。
6.Why did Mr. Jaylor talk to the woman ?
A. To apply for a job.
B. To ask her to make a website.
C. To invite her to play games.
7.What will happen after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will call Mr. Jaylor later.
B. The woman will make the website by herself.
C. The woman won’t get in touch with Mr. Jaylor.
請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題。
8.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Friends. B. Husband and wife. C. Passenger and conductor.
9.How much does the boy pay for the trip?
A. $70. B. $90. C. $100.
10.When will the bus reach Los Angeles?
A. At 11:00pm. B. At 3:00pm C. At 2:30pm.
請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4題。
11.Who will have the house-warming party?
A. Bill. B. John. C. Alice.
12.What’s the new house like?
A. Bad. B. Small. C. Nice.
13.How many cars does the family have?
A. Four. B. Five. C. Six.
14.When will they move in the new house?
A. Today. B. Tomorrow. C. Next Friday.
請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題。
15.What’s wrong with Jack?
A. He has eaten something he dislikes.
B. He may have eaten something wrong.
C. He has eaten too much.
16.How is Bob recently?
A. He feels hungry. B. He feels good. C. He needs to see a doctor.
17.When will Bob see a doctor?
A. Now. B. Tonight. C. Tomorrow.
請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題。
18.Why are foreigners surprised by American parents?
A. American parents look stranger.
B. American children are different from theirs.
C. American parents’ daring ideas are different from theirs.
19.When are young people in American expected to break away from their families?
A. In their teens. B. In their twenties. C. In their thirties.
20.What is the biggest problem faced by many old American people?
A. No money. B. No house. C. No children to be together.
二、英語卷(共120分)
第I卷(共70分)
第一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0.5分,滿分10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1. She didn’t come to his birthday party just ______what he had said to her the day before.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as result of D. thanks for
2. If you can’t _____ a better plan, we have to carry out the present one.
A. come along with B. come up with C. come across D. come about for
3. ---What do you think of my article, professor?
---The former part is well written but _____ is just so so.
A. the later B. the last part C. latest D. the latter
4. Can you tell me if you have found the key ________ your car.
A. for B. to C. about D. by
5.There was ______ time _____ Chinese used foreign oil.
A. a; when B. a; while C. /; when D. /; while
6. It was because of bad weather __________ the football match had to be put off.
A. so B. so that C. why D. that
7. What great trouble we had ___________ where his house was.
A. in finding B. to find C. find D. found
8. I cannot spend ________ money on the car which is ________ expensive for me.
A. too much; much too B. far too; too much
C. much too; too much D. too many; much too
9. catch the first bus, he got up very early this morning.
A. In order to B. In order that C. So as to D. So that
10.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_______ this kind of mooncake.
A. enjoyed B. have enjoyed C. enjoy D. enjoying
11. —Don’t take that kind of attitude your work, or you’ll lose it, young man.
—I’m terribly sorry.
A. of B. about C. against D. towards
12. Try to _____ the children down. They’re too excited.
A. put B. calm C. pull D. push
13. Have you _____ your things, Bob? The train is leaving at 2:30 this afternoon, so we don’t have too much time.
A. added up B. hidden away C. set down D. packed up
14. The shoes are _____ than I expected.
A. far expensive B. far too expensive
C. far much expensive D. far more expensive
15. I don’t think it was an accident at all. Your friend did it _____.
A. for purpose B. in order C. on purpose D. out of order
16. I don’t think she is a nice woman; I am _____ her empty talk.
A. grateful for B. tired of C. crazy about D. concerned about
17. That salesman _____ me to buy his MP4, but it doesn’t work well now.
A. advised B. persuaded C. preferred D. expected
18. After he graduated _____ university, the man went to Canada and found a job there.
A. in B. of C. from D. on
19. When they knew there was a panda in the zoo, the children could _____ wait to see it.
A. almost B. nearly C. hard D. hardly
20. Little Tony insisted that his mother _____ him to school.
A. send B. sent C. sends D. sending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 、B、C和D)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I was 10 the year my cousin Marley’s parents gave her a(n) 21 Christmas surprise: they were getting a divorce (離婚). My aunt 22 California, but my uncle decided to get her back. There was one matter: 23 to put his young daughter. 24 , my mother loved Marley, giving her more attention than her family ever did.
On that Christmas Eve, my 25 arrived on our doorstep 26 an old blue suitcase. Before she stepped 27, Marley said, “It doesn’t matter. When my parents come back, we’ll have a bigger 28 than this.”
Late on the night Marley arrived, my mom came into my room, her arms 29 with packages.
I knew they were my Christmas presents. “I know how you love surprises but we have to 30 which ones to give to Marley.”
My mother carefully 31 the gifts. Wow! I saw ice skates, red leather gloves and a dollhouse. The last present was the 32 we’d asked the lady at the local store to take down and play for us over and over again.
“Which ones?” my mother asked. “She can 33 the ice skates,” I said reluctantly (勉強地). “That’s good,” my mother said. She began to 34 the pack-ages(包裹) up again. Then she stopped and asked, “Are you sure about these?” At that moment, I realized she expected 35 from me than I had already 36 . So I gave her the music box, too, and she hugged me.
The next morning, Marley’s eyes were resolute (堅定的). She expected nothing and wanted us to know she didn’t 37 . But when she saw her name on the biggest box, she couldn’t hide her 38 . I thought my happiness would be cut in half. Instead it was 39 .
Over the last 40 years, Marley and I have grown apart. But the love we felt for each other that day still 40 . Today Marley says, “They were the best presents I ever got.”
21. A. painful B. interesting C. wonderful D. comfortable
22. A. arrived in B. went to C. dreamed of D. came to
23.A. how B. where C. why D. when
24.A. Surprisingly B. Unluckily C. Successfully D. Fortunately
25. A. uncle B. sister C. cousin D. aunt
26.A. carrying B. keeping C. owning D. following
27.A. outside B. away C. down D. inside
28.A. suitcase B. matter C. Christmas D. present
29.A. taken B. brought C. supplied D. filled
30.A. choose B. afford C. decide D. offer
31.A. divided B. served C. opened D. listed
32.A. dollhouse B. ice skates C. music box D. gloves
33.A. play B. try C. use D. have
34.A. tape B. hang C. put D. pick
35.A. little B. more C. many D. less
36.A. given B. received C. accepted D. asked
37.A. agree B. want C. think D. care
38.A. encouragement B. disappointment C. excitement D. movement
39.A. increased B. doubled C. added D. reduced
40.A. happens B. appears C. moves D. remains(維持,保持)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第一節15小題,第二節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第一節: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 、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41.When my friend arrived,I could not go to meet him because________.
  A.I did not want to see him B.we were not good friends
C.I was busy at work D.he had not told me that he would come
42.I listened to my friend’s phone call in great surprise because____.
  A.he had left the house with the window open
B.he had not waited for me to eat together
  C.he had eaten too much of the food
  D.he mistook my neighbor’s house for mine
43.At last my friend______.
  A.entered my house with the help of my neighbor
B.did not enter my house
  C.entered my house after he opened the door
  D.entered my house by climbing through the window
B
Mr. Brown worked in a factory of a small town. He had been there for twenty years before one day he was sent to the capital for important business. He was quite excited because he had never been there before. Before he set off, he asked his wife and three daughters if they wanted him to buy something for them in London. Mrs. Brown began to think it over and then she said she wished her husband would be able to buy a nice umbrella for her, and so did their three daughters. As he was afraid he would forget it, he drew an umbrella on his hand. To his regret, he lost it at the station.
On the train Mr. Brown sat opposite to an old woman. The woman’s umbrella was so nice that he carefully looked at it and said to himself not to forget to buy a few umbrellas like it. When the train arrived at the station in London, he said goodbye to the old woman, took his bag and her umbrella and was going to get off.
“Wait a minute, sir,” shouted the old woman. “That’s my umbrella!”
Now Mr. Brown noticed that he had taken her umbrella. His face turned red at once and said in a hurry,“Oh, I’m very sorry, Madam! I didn’t mean it!”
Seven days later Mr. Brown left the capital. To his surprise, he met the old woman and sat opposite to her again. Looking at the four umbrellas, the old woman was satisfied with herself. “It seems that I had a better result than the other four women.” She thought.
44.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Mr. Brown was ______.
A. an umbrella maker B. a conductor C. a worker D. a thief
45. 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the first paragraph refers to ______.
A. his umbrella B. his ticket C. his bag D. his drawing
46. When looking at Mr. Brown with four umbrellas, the woman felt ______.
A. sad B. surprised C. angry D. fortunate
47. How did Mr. Brown get the four umbrellas?
A. He stole them from four women. B. He picked them on the train.
C. He brought them from his small town. D. He bought them in London.
C
But global advertising and pop music mean that in most countries, you will see or hear some English. Thanks to McDonalds, we all know about "burgers", "fries" and "milkshakes". Songs by Madonna, Britney Spears and Celine Dion are in English. We can sing along, even if we do not understand what we are singing!
English is a messy (雜亂的) language. Every year, dictionaries include new words that talk about popular culture, for example, computer-related words such as "blogging", "download" and "chatroom". Also included are words that teenagers use. Who does not know "cool", "OK" and “hello” ?
Other languages also influence English. Many English words come from French. Words like "cafe" and expressions like "c'est la vie" (that is life) are all par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On the other hand, the French language includes English words like "le weekend" and "le camping". German words are also part of English. Words like "kindergarten" come from the German language.
Recently, British people have become interested in "yoga". But the word comes from an ancient Hindu language in India.
48. The English language has a history of ______.
A. over 1000 years B. over 2000 years C. over 500 years D. over 1500 years
4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bout the language of English ?
A. Singers and film stars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language.
B. It has been changing all the time.
C. It has borrowed words from all the other languages.
D. French words are used by the English because dictionaries have French words.
50.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use it for politics and business except______.
A. Norway B. the USA C. Nigeria D. the Philippines
D
When you visit America, you will see the word Motel on signs and notice boards. It is made up of “motor” and “hotel” and it is really a hotel for people who arrive by car (however, you don’t need a car to stay at one). You have to pay when you arrive for your room, which usually has a bath. Meals are not provided, but there will certainly be a cafeteria (自助餐館). Americans eat a lot of salads and sandwiches. Along the main roads there are a lot of motels. Each tries to offer more than next. Some provide television in every bedroom; others have swimming pools; and so on. Motels are especially useful when you are in the country, far from a town or city. You will also find them in the big National Parks.
In these great National Parks, you may meet guests you don’t expect to see. An American friend told me a little story. In the middle of a moonless night she heard strange noises outside her motel window in 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in Wyoming. Thinking it might be a thief, she jumped out of bed, opened the door and crept towards a dark shadow. As she got close, she saw the thief. She was dreadfully frightened: it wasn’t a human thief — it was a big black bear. The bear was turning over some empty tins with its paw, looking for tasty bits of food. My friend decided to leave that particular thief alone!
There are also, of course, places called “rooming houses”, where they receive lodgers (房客). You will see such signs as Tourists or Rooms Rent, and you could try one of these. A word of warning — looking for a room in New York during the tourist season is like looking for gold on the moon! 
5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motels?
A. The word “motel” is formed by two words.
B. You can only find motels in the big National Parks.
C. They are free for people who arrive by car.
D. If you want to stay at a motel, you must have a car.
5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provided by motels?
A. Meals. B. Baths. C. Swimming pools. D. TV.
53. The underlined word “crept”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ran fast B. moved slowly C. rushed out D. threw away
54. The second paragraph mainly tells us ______.
A. bears usually look for food at night
B. an interesting story
C. the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s friend
D. we may meet animals in the National Parks
55.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we can learn that in New York during the tourist season ______.
A. there is warning for tourists to New York
B. tourists can find gold there
C. tourists can have a sweet dream there
D.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room there
閱讀下列材料,從所給的六個選項(A、B、C、D、E和F)中,選出符合各小題要求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一項是多余選項。
首先,請閱讀下列的應用文:
A.“Just do it!”— This slogan (口號) speaks out to teens. It tells them to do something, but only if they think it’s worth it. And if so, why not do it wearing Nike?
B. “Always Coca-Cola.”—Coke’s slogans change every few years, but this one has enjoyed a lasting popularity because it shows the brand’s(品牌) spirit. It seems to say “Coke is the only drink there is; there are no other forms of drink.”
C. “Share moments, share life.” — This slogan from Kodak connects photos and beauty. It asks people to remember the happy moments in life by taking photos of them — using Kodak film of course!
D. On hearing the slogan “Make yourself heard”, you will know there is Ericsson product for you to call anyone.
E. There are some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PSAs) that educate people about public service projects, such as Project Hope. Its slogan is “Project Hope — Schooling every child.”
F. One magazine ad says “Make me your window on the world!” The advertisers say that the weekly magazine can bring the world to your home.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at the Chinese eat for breakfast? Did you know that the Sahara Desert is getting bigger every year? This fascinating magazine, full of colour pictures, is your window on the world.
請閱讀以下購買者的信息,然后匹配購買者和他/她擬購買產品的廣告語:
Jack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 and was admitted to a famous university. These days, his father is looking for a mobile phone for him so as to keep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closely.
Tom was a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He likes sports very much and plays football every afternoon. But after class this afternoon he has to buy a pair of shoes because his shoes have been worn out.
There’s a party this evening — for Mary’s 15th birthday. Her family are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it. Her brother’s job is to buy some drink.
Joan doesn’t want to forget the past, especially the happy moments.
Bill travels a lot when he was younger. Now that he has stopped his work, he enjoys reading about foreign people, places and customs.
購買者 廣告語
56. Bill A. Just do it!
57. Mary B. Always Coca-Cola.
58. Tom C. Share moments, share life.
59. Joan D. Make yourself heard.
60. Jack E. Project Hope — Schooling every child.
F. Make me your window on the world!
第II卷(共50分)
第三部分:寫作(共三節,滿分50分)
第一節: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1. His n___________ language is not Chinese but he can speak it fluently.
2. She has a very large v____________ and she can read English novels now.
3. Though I hadn’t seen Lily for ten years, I r____ ___ her voice immediately I picked up the phone.
4. What the British call “petrol” the Americans call “g____________”.
5. To my greatest joy, I p her to change her mind at the last moment.
6. To tell you the truth, I’m (決定) to leave my present work and set up a company of my own.
7.He seems to be doing nothing , but _________ ( 實際上 ) he is just waiting for his chance.
8. As far as I am c_______________, I can’t agree with what you have said.
9. There is a lot of air in the (松的) snow.
10. He is a (可靠的) man. I trust him.
第二節: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處語言錯誤。請在錯誤的地方增加、刪除或修改某個單詞。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上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上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
Today I attended a meeting held by us school. At the meeting more than thirty students was praised. For our happiness, Bruce, monitor of our class, was among them. We all felt proud about him. Then the headmaster gave them a talk. He wanted us to learn these model students and hoped that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ill be praised at the next school meeting. I was great encouraged and make up my mind to work harder. Next week there will be the English exam. I’ll try to get good marks.
第三節:書面表達(滿分30分)
假設你應邀參加學校組織的“英語學習師生座談會”,請你根據下表所提示的信息,用英語寫一篇發言稿,簡單介紹自己英語學習的情況,并對學校今后的英語教學提出建議。
注意:
1.對所給要點逐一陳述,適當發揮,不要簡單翻譯。
2.詞數120左右。開頭和結尾已經寫好,不計入總詞數。
3,。文中不得提及考生所在班級和本人姓名。
Dear teachers and schoolmates, it’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be here today and share my experience of learning English with you.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2012年第一學期高一英語期中試卷A
第一節:單詞拼寫
1. His native__ language is not Chinese but he can speak it fluently.
2. She has a very large vocabulary__ and she can read English novels now.
3. Though I hadn’t seen Lily for ten years, I recognized__ her voice immediately I picked up the phone.
4. What the British call “petrol” the Americans call “gas__”.
5. To my greatest joy, I persuaded her to change her mind at the last moment.
6. To tell you the truth, I’m determined (決定) to leave my present work and set up a company of my own.
7.He seems to be doing nothing , but _actually_ ( 實際上 ) he is just waiting for his chance.
8.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__, I can’t agree with what you have said.
9. There is a lot of air in the loose (松的) snow.
10. He is a reliable (可靠的) man. I trust him.
第二節: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Today I attended a meeting held by us school. At the meeting more than thirty students was
our were
praised. For our happiness, Bruce, monitor of our class, was among them. We all felt proud
To
about him. Then the headmaster gave them a talk. He wanted us to learn∧ these model students
of us from
and hoped that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ill be praised at the next school meeting. I was great
would greatly
encouraged and make up my mind to work harder. Next week there will be the English exam.
made an
I’ll try to get good marks.
第三節:書面表達(滿分3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36分,每題2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 悲愴chuàng 跬kuǐ步 熾zhì熱 溯shuò流光 面面相覷qù
B. 摭zhí拾 餓殍fú 給jǐ予  什剎chà海 按捺nài不住
C. 筆桿gǎn 誑kuáng語 吮shǔn吸 不啻chì 窗臨遠阜fù
D. 枕藉jiè 泥淖zhào 蟄zhé居 犄jǐ角 鍥qiè而不舍
2.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 打夯 hāng 傾軋yà 甄zhēn別 歲稔rěn年豐 道行héng很高
B. 逮dài捕 剝bō花生 氣氛fēn 敷衍塞sè責 奴顏婢bēi膝
C. 忖cǔn度 果脯pǔ 創chuāng傷 淙淙cōng 流水 縱橫捭bǎi闔
D. 埋mái怨 寒傖chen 行háng情 隨聲附和hè 拾掇chuō 屋子
3.下列各句中錯別字最多的一句是( )
A.只是隔著窗子,看飄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數點那光禿的樹枝上的寒鴉?
B.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付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來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C.我汗流夾背,四肢顫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剛剛開懇的泥土之上。
D.在數千年來不記其數的語言和書籍交織成的斑瀾錦緞中,在一些突然徹悟的瞬間,真正的讀者會看見一個及其崇高的幻象……
4.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發韌 蜇伏 恪盡職守 揮斥方遒 B.同儕 親睞 責無旁待 一籌莫展
C.翱翔 桎梏 春意闌珊 酒闌燈灺 D.竣工 辯論 飛揚拔扈 耆艾之年
5.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對剛進入南海學校的高一新生來說,同學之間要相敬如賓,在合作中共同進步。
B.生態危機,讓我們對“像山那樣思考”這個詩意表述背后的真知灼見有了更深的理解。
C.獲得教養的途徑有許多種,比如閱讀經典,比如求師問道,比如社會實踐等等,但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更應該是我們著力培養和處心積慮追求的東西。
D.在今年的校運會上,高一XX班的同學頑強拼搏,終獲冠軍,鎩羽而歸。
6.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
A.伴著落日的余暉,詩人緩步登上了江邊的這座歷史名樓,極目遠眺,晚霞浸染,鴻雁南飛,江河日下,詩意油然而生。
B.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于呼吸視聽,那里還能有什么言語?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后的。
C.這位明星曾帶給觀眾很多快樂,不少粉絲競相模仿他的表演,但這次他因酒駕而觸犯法律的行為卻不足為訓。
D.經過了幾年的慘淡經營后,小李家的雜貨鋪生意終于出現了轉機。
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建設部要求,各地要把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工作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護風景名勝資源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B.聽說博士村官潘汪聰要給大家講農技課,大家興致很高,還沒到時間,村委會會議室就擠滿了很多村民來聽課,場面好不熱鬧。
C.我讀過一個父親因對孩子無端發脾氣傷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
D.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起色。
8.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秋天,成熟的果實低下了頭,                    。
①感謝風吹雨打,給了我成熟的筋骨 ②它是在想——我怎么變得成熟
③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溝 ④不是風,我怕早已霉爛枝頭 ⑤感謝陽光,給了我成熟的俊秀 ⑥不是自我陶醉 ⑦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蒼白
A.⑥④③⑦②①⑤ B.②⑥③④①⑦⑤ C.②④③①⑦⑤⑥   D.⑥②④③⑦①⑤
9.下列對課文內容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沁園春·長沙》:“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采用象征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壯志,藝術地回答了上闋提出的“誰主沉浮”問題。
B.《江南的冬景》:“但對于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有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明朗”,明快、晴朗。既指自然環境,更指人的心境:愉快、愜意,毫無壓抑之感。
C.《赤壁賦》: 通過敘事,把景與情有機地交融在一起,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同時又運用主客問答這一賦的傳統手法,表現了作者力求排遣苦悶、聽任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
D.《我心歸去》:“你對吊燈作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這時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開始發瘋了。”——這里是被夸張了的細節,寫出了自己的寂寞孤獨與空虛。
10.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 詞也稱“長短句”,是詩歌的一種,最初是配合音樂來歌唱的。《沁園春》《水調歌頭》《永遇樂》等都是詞牌名。
B. 《勸學》(節選)選自《荀子·勸學》。荀子,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先秦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荀子》,為荀子所著。
C.韓愈,字退之,郡望昌黎,故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學不可以已”是他《師說》中的名句。
D.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中國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 、《沉淪》,話劇《茶館》、《龍須溝》。
11.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項( )
A.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B.雖有槁暴,不復挺著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C.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傳道受業解惑也
D.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舉匏尊以相屬
12.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廣博地學習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普遍
B.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清楚,明白 正襟危坐:危險
C.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疑惑 取之無禁:盡
D.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求學的道理 位卑則足羞:卑鄙
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茍非吾之所有 哀吾生之須臾
B.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C.吾嘗終日而思矣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D.而恥學于師 月出于東山之上
14.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B.望西山,始指異之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C.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日與其徒上高山
D.侶魚蝦而友麋鹿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1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與現代漢語意思基本相同的一項是 ( )
A.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古之學者必有師
B.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C.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16.下列各項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李氏子蟠,……不拘于時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C.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D.而今安在哉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17.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只腳和兩只鉗夾,沒有蛇洞和鱔洞就沒有可以藏身的,是用心浮躁。
B.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地位卑下的人則足以感到羞恥,官位高的人則阿諛奉承。
C.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況且天地之間,事物都各有各的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能取用。
D.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至。
每天與那些隨從登上高山,進入深林,走遍縈回曲折的溪澗,幽泉和怪石,不遠的就不到。
18.劃分下列句子的成分(2分):主語 謂語 賓語 定語( ) 狀語[ ] 補語〈 〉 更讓我動情的,則是從不少年輕人身上反映出的心靈美。
③鴉片戰爭以后的100多年時間里,中國在西方國家的眼中一直是一個弱小國家.但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最近30年的發展顛覆了這個形象。正因為如此,一些西方學者開始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的現實和歷史。柯文的《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一書,提出研究中國歷史應該“走向以中國為中心”,亦即“從中國而不是從西方著手來研究中國歷史,并盡量采取內部的(即中國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準繩來決定中國歷史哪些現象具有歷史重要性”。而由于中華復興導致的自信心的恢復(有些表現為過度膨脹),也使一些中國人自覺不自覺地迎合并推動了這個潮流。
④自“后現代”思潮興起以來,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危機已經充分地暴露出來,一些西方學者對西方文明的前途喪失了信心,因而認為“西方的沒落”如同其他文明的衰落一樣都是歷史的“宿命”。《西方的沒落》的作者斯賓格勒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在這種情況下,對未來世界的構建和想象只能指向西方之外的世界,尤其是中華文明。
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推崇中華文明,并不是現代西方學者的專利,甚至也不完全是對西方文明喪失信心后的偶然現象,而是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些西方學者的傳統。17-18世紀,西方世界流行著一種泛中國崇拜的思潮,從神秘的哲學、嚴肅的政治、精致的藝術到社會的經濟和生活風格,中國形象在歐洲社會面前展現了“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這種泛中國崇拜既建立在當時西方與東方實力的對比上,也建立在東方文化的神秘以及歷史文化失衡的心理上,因此并不完全以物質實力為限。“全球史觀”對“西方中心論”的批判從技術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解釋范式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這種心理。
⑥以史鑒今,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反思與批判多半來自外部力量的推動,這反映出了中國在政治經濟和歷史文化兩方面都受到西方壓制與影響的事實。物質落后,并不是挨打的充分條件,缺乏歷史文化自信,才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最大阻礙。
1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全球史觀”也存在相當的問題,因為任何學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諸如時代、文化或個人因素的影響。
B.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華文明引起了西方學者的關注,以“全球史觀”的視角重新觀察和審視中國就代表著對“西方中心論”的反思和批判。
C.西方人普遍認為西方文明走向沒落是歷史的宿命,只有依托中華文明才能構建和想象未來的世界。
D.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近30 年的發展令西方人刮目相看,所以一些西方學者開始以中國為中心來研究中國的現實和歷史。
20.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要想客觀公正地評價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某個時代的歷史,應聚焦這一國家或地區本身,考察它的哪些歷史現象具有歷史重要性。
B.早在17-18 世紀,西方世界流行著一種泛中國崇拜的思潮,因為那時中國非常繁盛。如今中國崛起,中華文明再次為世人所推崇。可見,經濟實力決定文化地位。
C.以斯賓格勒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學者認為西方文明已走向沒落,因此,應該去關注西方之外的世界,尤其是中華文明。
D.中國人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要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更要增強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自信心。
21.依據文章,概括“西方中心論”的內容要點。(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27題。(16分)(25題4分,其余各題3分)
我的鄰居吳冠中(閻 綱)
⑴九旬高齡的吳老,和我同住京南方莊小區古園一區,旁邊就是體育公園。我常在公園遇到他們老兩口,他攙扶著她,緩緩地,一步一步。
⑵第一次見吳老,我問他:“記得嗎?我們報紙曾編發過你的專版,有你一幀正在寫生的大幅照片和年輕時在凡爾賽宮的一張……”吳老搶著說:“記得。”我說:“大標題很醒目——《魯迅是我的人格老師》!你注重繪畫和文學的溝通,使人更理解你的繪畫,也更理解你的散文。”
⑶先前見過他在路邊小攤上理發,后來在理發店也和他擦肩而過。這個“福云理發店”,四人座,優惠老人,只收五元。我去理發時,老板娘總會提到吳老,他是那里的老顧客。
⑷鄰居都知道這個很不起眼的小老頭是個大畫家,卻不知道他的作品被拍賣過成百上千次。萬貫家產吧?卻“窮”得布衣素食。老頭倔,價值幾百萬、幾千萬的傳世名畫一捐就是百多幅,消費卻極端平民化。當理發店的老板娘得知這個老頭的畫賣到十多億人民幣的時候,她驚呆了,知道老人來小店理發絕非省錢圖便宜。我問過吳老:“有消息稱,你的一幅畫又拍了四千多萬元,創下新的紀錄……”他不動聲色,然后說了句:“這都與我無關。”
⑻一天,又邂逅他和她,便提到《他和她》。她飄著白發,扶著手杖,我的孫兒大聲地喊:“奶奶好!”她無言地笑。《他和她》里正好寫道:“她走在公園里,不相識的孩子們都親熱地叫她奶奶,一聲奶奶,呈現出一個燦爛人生。”我便說:“吳老呀,你寫的散文,特別是《他和她》,空谷足音。當下散文,寫暮年親情,無出其右者。”他搖頭。我又說:“開篇普普通通的五個字‘她成了嬰兒’就打動人心。”他微微一笑。
⑼多次接觸之后,我對吳老的文學觀略有所悟,就是特別注重用文字表現感情內涵。吳老說:“我本不想學丹青,一心想學魯迅,這是我一生的心愿。固然,形象能夠表現內涵,但文字表現得更生動,以文字抒難抒之情,是藝術的靈魂。愈到晚年,我愈感到技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內涵,是數千年千姿百態的坎坷生命,是令子孫后代肅然起敬的民族壯景。”又說:“一百個齊白石也抵不過一個魯迅。”
⑽他豐滿而瘦小,富有而簡陋,平易而固執,謙遜而倔強,譽滿全球卻像個苦行僧,“寂寞啊寂寞,孤獨啊孤獨。”(《病妻》)人們覺得怪異,其實,不難理解。他“一心想學魯迅”,稱魯迅是自己的“精神的父親”。回顧他坎坷的人生經歷,讀讀他最滿意的那幅油畫《野草》,凝視魯迅枕臥在雜花野草上瘦削卻堅韌的頭顱,這一切也許會變得很容易理解。
22.請舉出原文中吳冠中“窮”的幾個例子。(3分)
23.文章寫吳冠中,為什么在文中分別寫到了理發店老板娘和賣煎餅的婦女?(3分)
24.請賞析“他攙扶著她,緩緩地,一步一步。”這句話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
25.第⑧段作者認為“她成了嬰兒”普普通通五字打動人心,根據本文分析原因。(4分)
26.本文標題中“我的鄰居”四個字耐人尋味,請說說其中的意味。(3分)

三、古詩文閱讀(共29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7—31題。(15分)
小石城山記(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①;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②,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③,類智者所施設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永州八記·小石城山記》
注釋: ①睥睨:城上的矮墻。梁欐:棟梁,這里指山石堆積形似城上望樓一類的建筑。 ②箭:小竹子。 ③數(cù):密。偃:俯。
27.下列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逾黃茅嶺而下:越過 B.有積石橫當其垠:邊際,盡頭
C.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罷了 D.更千百年不得售其伎:經歷
28.下列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尋之無所得 知不可乎驟得 B.故為之文以志 為睥睨梁欐之形
C.為睥睨梁欐之形 環之可上 D.益奇而堅 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
29.下列對文段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文章第一句記敘作者尋找小石城山一事,行文平淡,卻反映了作者在永州因懷才不遇而借游賞自然、尋幽探奇以排遣時光的心態。
B.“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可見小石城山之幽,“環之可上,望甚遠”可見其高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則顯其奇麗。
C.第二段借像小石城山那樣美好的景觀卻埋沒于荒僻之鄉一事,表達作者對美的事物被壓抑、遭遺棄的郁憤之情,并借以抒發自己遭貶逐的天涯淪落之感。
D.小石城山之美使作者確信世上無造物者,而把這樣美的事物安置于荒僻之處無人賞識,又使作者懷疑世上有造物者。
30.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①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3分)
②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3分)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4分)
題西溪無相院 張 先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放修蘆礙月生。
【注釋】①無相院:即無相寺,在湖州西南黃於山,始建于吳越。②涵虛,包含天空,指水映天空。
31.結合詩句說說第二句中的“平”字好在哪里?(2分)
32.張先善寫“影”,人稱“張三影”。這首詩多處寫到“影”,有的是明寫,有的是暗寫。請找出兩處暗寫“影”的詩句,并加以說明。(2分)
33.名句填空 (共10分)
①寄蜉蝣于天地,         。      ,羨長江之無窮。
②看萬山紅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爭流。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⑤縈青繚白,外與天際, 。 ,不與培塿為類。

四、作文(60分)
蘇東坡從赤壁無邊的江山風月中獲得了精神的寄托,謫居黃州,依舊長嘯放歌,快意人生;柳宗元從永州的奇山異水中尋到了自身人格的參照,寄身蠻荒,仍能寄情山水,聊以忘憂,這是自然美的力量。作為讀者的我們,品讀兩位大家的散文,不由為他們“除卻詩酒何所癖,獨于山水不為廉”的情懷所動,更為他們身處逆境卻不改樂觀曠達的襟懷所動,這是文學美的力量。如若我們能以蘇柳的人格為榜樣,身處人生困厄之時,依舊像一枝堅韌的蘆葦,面對霜雪,敢于揚起倔強的腦袋,這,便是精神美的力量。
請以“美的力量”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有自己的思想,有真情實感 ②書寫整潔、美觀。③角度、立意自定 ④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⑤不得抄襲。Power b

高一語文期中試卷答案.doc
評分意見:本題共3分。寫法1分,作用2分。
24.使用倒裝句式強調了“緩緩地,一步一步”,同時運用短句,放緩節奏,以細膩的動作描寫表現了吳先生對病妻的悉心呵護,表達了作者的感動和贊美之情。
25.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真切形象地寫出了嚴重失憶的妻子在吳冠中的眼中宛如嬰兒;她像嬰兒一樣缺乏自理能力;也如嬰兒一樣單純;還如嬰兒一樣讓吳冠中憐惜。吳冠中用普普通通的五個字真切地傳遞出他對病妻的深情。
26.答案1:本文記述了吳冠中作為大畫家之外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我的鄰居”一詞點明了寫作的視角,塑造了作為普通人的吳冠中的形象。用“我的鄰居”這一稱謂,表現并贊美了吳冠中淡泊簡樸、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
評分意見:本題共3分。理解文章內容1分;作用2分,其中寫作視角1分,標題的抒情作用1分。
答案2:“鄰居”只是針對人物的居住位置而言的稱謂,不涉及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吳冠中是著名畫家,而作者卻只把他當作一個鄰居,記述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這一視角有利于塑造作為普通人的吳冠中的形象,讓讀者了解到吳冠中作為公眾人物之外的一面。標題中的這一稱謂也表現出吳冠中與周圍百姓的融洽,表現出他的人格魅力。
三、27.C 28.A 29.D
30.翻譯①略,②見譯文
31.⑴平,是平齊(持平)的意思。清澈的溪水很多很滿,與岸平齊, 周圍的幾戶人家也很安靜。“平”字既呼應了前文的“積水涵虛”,同時為下文寫溪水似鑒埋下伏筆。
⑵平,是平靜的意思。溪岸邊的幾戶人家十分寧靜,周圍的環境也很安靜,溪面上波紋不起。“平”字,既寫出了四周環境的安寧,同時為下文寫溪水似鑒埋下伏筆。
【兩個角度答出任意一個即可】
32.①過橋人似鑒中行,暗寫人影(或橋影)。
②莫放修蘆礙月生,暗寫月影(或蘆影)。
【“浮萍破處見山影”,是明寫;“過橋人似鑒中行”,是暗寫;“莫放修蘆礙月生”,是虛寫】
33.默寫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溧阳市| 浠水县| 英吉沙县| 衡南县| 家居| 禄劝| 额尔古纳市| 苏尼特左旗| 台南县| 武安市| 北京市| 庆城县| 庆元县| 孟村| 南通市| 华安县| 昭通市| 绥宁县| 清原| 镇宁| 琼海市| 叙永县| 睢宁县| 包头市| 淄博市| 通海县| 屯门区| 台江县| 延安市| 出国| 钦州市| 长武县| 南部县| 邵阳市| 五峰| 仙居县| 大庆市| 平塘县| 永泰县|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