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 盛唐氣象知識與能力:從農業、手工業、商業三個方面歸納唐朝前期經濟繁榮的表現;以文成公主入藏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關系;從積極開放和兼收并蓄兩個角度了解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知道唐代詩歌和書畫的代表人物。過程與方法:通過思考和概括盛唐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的成就,培養學生綜合歸納問題的能力;利用實物模型、地圖、圖片等直觀教具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通過詩歌了解幾位大詩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這種政策產生的原因及影響,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唐朝詩歌的了解,使學生認識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藝術極具特色,而且熱愛祖國,關心民間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愛國情感。教學重點:經濟繁榮、民族交融、詩歌成就。教學難點:唐朝經濟繁榮的原因。一、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圖文材料: 筒車是當時最先進的灌溉工具,由唐朝農民創制,可以隨流水自行轉動,把水由低處汲到高處,“人無灌溉之勞,而田有常熟之利”。“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是白居易描繪長安城的詩句,唐都長安規劃整齊,與當時歐洲的羅馬和西亞的君士坦丁堡并稱為“中世紀世界三大名城”。教師導入:你還知道唐朝出現了哪些領先世界的生產技術嗎?你知道唐都長安的城市布局和城市繁榮的盛況嗎?讓我們走進《盛唐氣象》里去了解吧!二、探究新知(一)經濟的繁榮展示圖片: 教師提問:根據圖片并結合教材第11~13頁的相關內容,從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三個方面概括唐朝經濟發展的表現。提示:(1)農業:墾田面積逐漸擴大,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2)手工業:紡織業品種繁多,蜀錦冠于全國;陶瓷器生產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窯、邢窯、唐三彩。(3)商業:商業十分繁榮,水陸交通發達,貿易往來頻繁;長安城規模宏偉,布局嚴整對稱,街道寬敞整齊,商業繁榮,既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二)民族交往與交融1.展示材料:夏四月丁酉,御順天門,軍吏執頡利以獻捷。自是西北諸蕃咸請上尊號為“天可汗”,于是降璽書冊命其君長,則兼稱之。——《舊唐書》教師提問:根據材料,說說唐太宗被尊為“天可汗”的原因。提示: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2.展示材料: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太宗教師提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第14頁的相關內容,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現。提示: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表現:①漢族和一些北方少數民族雜居、通婚,民族之間的交融進一步發展。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職由少數民族人士擔任。③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一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與唐王朝關系密切。④唐朝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3.展示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在西藏地區,流傳著一首贊美文成公主的詩歌:從漢族地區來的文成公主,帶來了各種糧食三千八百種,給吐蕃糧庫打下堅實的基礎;從漢族地區來的文成公主,帶來各種手藝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給吐蕃工藝打開了發展的大門;從漢族地區來的文成公主,帶來了各種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種,使西藏的乳酪酥油從此年年豐收。——烏廷玉《隋唐史話》教師提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第14~15頁的相關內容,說出文成公主遠嫁的概況及其影響。提示:概況:唐太宗時期,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影響: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教師過渡:經濟繁榮、民族關系友好,國力強盛的唐朝會出現怎樣的社會生活風貌呢?(三)開放的社會風氣展示圖片: 教師提問:根據圖片并結合教材第15頁的相關內容,說說唐朝社會風氣的特點。提示:當時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充滿活力,人們多顯示出一種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當時的社會風氣兼容并包,人們多受西北少數民族習俗的影響,剛健豪邁的尚武風氣盛行一時。(四)多彩的文學藝術1.多媒體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畫像。教師提問:閱讀教材第16頁的相關內容,分組討論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主要描寫哪些方面的內容。提示:①李白的詩歌頌祖國山河的壯美,抒發了昂揚的進取精神,表現出蔑視權貴、超凡脫俗的風骨。②杜甫的很多詩作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抒發悲憤凄婉之情。③白居易的詩直面社會現實,揭示了統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2.展示材料:材料一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材料二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杜甫《憶昔》材料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組織學生分組朗誦材料中的詩句并討論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有哪些特點。提示:①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李白因此享有“詩仙”的美譽。②杜甫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他被譽為“詩圣”。③白居易的詩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婦孺都會吟誦,深受大眾歡迎。3.多媒體展示表格,學生合作探究,完成唐朝書法和繪畫大家的基本概況。藝術家 代表作 作品特點顏真卿 《顏氏家廟碑》 端正勁美,雄渾敦厚柳公權 《金剛經碑》 方折峻麗,筆力勁健閻立本 《步輦圖》 形態各異,神形兼備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落筆雄勁,風格奔放三、課堂小結今天我們了解了唐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學習了唐朝與邊疆各族的關系,尤其是與吐蕃的關系,認識到各民族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和繁榮。正是基于此,才形成了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多彩的文學藝術。輝煌成就的取得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我們應該發揚中華民族的勤勞刻苦和認真鉆研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本節課要達到的教學效果是要讓學生明白今天的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時期,我們能從唐朝的對外交往中得到很多啟迪。通過圖片、材料幫助學生了解唐朝前期的經濟繁榮情況,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交融情況和社會風氣;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知道唐代詩歌的內容、特點及書畫的代表人物,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授課效果良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