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會跳舞的洋娃娃》教案【教材分析】:《會跳舞的洋娃娃》的產生有著不平常的經力,它出自兩位作曲家的手,匈牙利作曲家波爾蒂尼和奧地利小提琴家克萊斯勒。 這是一首有濃郁的兒童情趣的鋼琴小品,最初是波爾蒂尼為了教學寫的練習曲。開始時他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一個偶然的機會奧地利小提琴家克萊斯勒發現了它,這首曲子的情調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將它編成了一首小提琴獨奏曲。從此《會跳舞的洋娃娃》就成為了小提琴家喜愛的一首名曲。 樂曲是三部曲式,D大調3/8,快板。樂曲開始是一個短小的引子,有鋼琴演奏。前5小節后,小提琴從弱拍進入,用彈跳式的弓法演奏,取得了美妙的效果,把洋娃娃那可愛活潑又有幾分笨拙,機械的動作描繪的活靈活現。【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不久,對欣賞課的學習還不熟悉。它們活潑好動的個性,及心理和生理的發展都處于一個萌芽階段。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抓了學生的年齡特性和學生行為習慣上來“作文章”。讓學生在游戲,模仿、體驗中學會聆聽音樂,關注音樂。充分展開學生豐富的藝術想象力,使其在欣賞教學課堂中學會“欣賞”,學生表達。【教學目標】:1、感受樂曲輕快、活動的情緒,并能在活動參與中,使學生學會靜靜聆聽音樂。2、通過聆聽樂曲《會跳舞的洋娃娃》,在認識、模仿、聽辨、表演等活動中感受音樂活潑歡快與優美抒情的不同情緒。3、能合著音樂的節拍,用圖線譜及身體的律動感受,并進行表演。【教學重難點】:1、重點:初步感知小提琴的音色。2、難點:能聽辨和表演樂曲歡快活潑和優美抒情的不同情緒。【教學過程】:一、視頻導入觀看視頻并總結小提琴的特點介紹小提琴的演奏姿勢并觀看視頻《會跳舞的洋娃娃》,請同學們一起隨著演奏家演奏。引出課題《會跳舞的洋娃娃》二、新課新授1、初次聆聽并思考:樂曲的情緒、樂曲描繪的畫面2、聆聽A樂段并為它選擇適合的旋律線條,跟著鋼琴模唱并用手指畫旋律線。3、聆聽B樂段并為B樂段選擇適合的旋律線,思考它與A樂段情緒上的不同。4、聆聽A’樂段并思考它與哪一段相同。5、完整聆聽并加上律動。三、拓展探究1、分成兩組,一組為小小演奏家,另一組為小小舞蹈家。2、完整聆聽,請兩組同學為舞會演出。3、兩組交換。四、課堂總結這首《會跳舞的洋娃娃》是一個適合舞蹈的樂曲,說起這首曲子還有個小故事呢!想聽嗎 最早這首曲子是匈牙利作曲家波爾蒂尼創作的一首鋼琴曲,開始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奧地利小提琴家克萊斯勒聽到了這個曲子,并且特別喜歡這首曲子,因為他覺得這首曲子惟妙惟肖地表現了洋娃娃跳舞時可愛的形象,于是克萊斯勒就把這首曲子改編成了一首小提琴獨奏曲。從此以后,《 會跳舞的洋娃娃》就成了小提琴演奏家喜愛的一首名曲了!我們這場洋娃娃舞會就要結束了,同學們課后多搜集一些好聽的音樂,下節課帶來跟我們的耳朵分享一下,一起再來辦一場舞會吧!師:同學們,再見!(共18張PPT)歡 迎 來 到 音 樂 課 堂小提琴是弓弦樂器的一種,被稱為“樂器皇后”。小提琴的琴身是用各種木材制成。小提琴總共有4根琴弦。一起跟隨視頻模仿演奏吧!會 跳 舞 的 洋 娃 娃1年級上冊第8單元第3課時初次聆聽1、樂曲的情緒如何?輕巧地、歡快地2、樂曲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洋娃娃在快樂地跳舞聆聽A樂段并思考,哪一幅圖的線條配上這一樂段更合適 用“la”模唱旋律,并伸出手指畫一畫。聆聽B樂段并思考,哪一幅圖的線條配上這一樂段更合適 聆聽B樂段1、B樂段的情緒與A樂段相比有什么不同?旋律優美、優雅2、請再次聆聽B樂段,跟隨音樂一起畫波浪線舞動。聆聽A’樂段并隨音樂律動A’樂段與之前聽的哪個樂段相似?A樂段完整聆聽PART 01 A樂段PART 02 B樂段PART 03 A'樂段用手指畫圈用手指畫波浪線把手指當做洋娃娃,手掌當做舞臺一起來參加舞會吧!請 柬小朋友們,一起來參加舞會吧!舞會要求:分成兩組第一組小小演奏家第二組小小舞蹈家小小演奏家小小舞蹈家謝謝指正卓同教育藝術部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年級上冊第8單元第3課時《會跳舞的洋娃娃》PPT.pptx 1年級上冊第8單元第3課時《會跳舞的洋娃娃》教案.doc 演奏家演奏視頻.mp4 會跳舞的洋娃娃.mp3 音頻1.m4a 音頻2.m4a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