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7課 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一、殖民擴張與美洲族群的變化1.美洲族群的變化:變化 原因 影響印第安人數量銳減 哥倫布到達美洲后,歐洲國家爭相開始在美洲進行瘋狂的殖民擴張和掠奪;從歐洲傳來傳染病 造成美洲勞動力嚴重不足大量黑人奴隸被販賣到美洲 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殖民者從非洲擄掠黑人、販賣到美洲作奴隸 深刻改變了非洲的人口結構, 嚴重影響了非洲的社會發展;為殖民者在美洲的種植園和礦山提供了勞動力美洲白人數量大大增加 歐洲人遠涉重洋來到美洲2.影響:(1)改變了美洲的人口結構,出現了新的族群,混血后代逐漸成為美洲大陸的主要居民。(2)形成了新的文化認同,發展了歐洲文化主導、融合多種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3.現狀:美洲國家的人口結構不盡相同。(1)美國和加拿大,白人占據了人口的大多數。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趕進保留地生活。(2)海地等西印度群島國家,黑人人口占多數。(3)混血人種成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4)在秘魯等少數國家印第安人相對較多。二、英國的殖民活動與大洋洲人口結構的改變1.英國的殖民活動:(1)18世紀中后期,英國殖民者來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最初,英國將澳大利亞作為流放罪犯的場所。(2)19世紀時,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對原材料的需求增加,英國殖民者開始在澳大利亞掠奪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場。(3)1851年,人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金礦,采礦業迅速發展起來。2.結果:(1)澳大利亞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驅趕和屠殺,人口數量銳減。(2)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和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來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3)19世紀中葉,白人已經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歐洲文化成為當地文化的主流。三、華工與美洲、大洋洲的開發1.背景:(1)19世紀初,英美等國開始陸續頒布禁止奴隸貿易的法令,黑奴貿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尋找新的廉價勞動力。(2)19世紀中葉后, 清政府被迫允許列強在中國招募華工出國。2.概況:地域 概況開發美洲 19世紀中葉后,中國東南沿海的窮苦百姓,或是因為生活所迫,或是被誘騙、綁架成為苦力。華工是加利福尼亞金礦和中央太平洋鐵路工地等繁重勞動場所的主要勞動力開發大洋洲 19世紀中葉,大量亞洲勞工來到澳大利亞開采金礦。到1858年,華工人數已超過4萬3.影響:促進了美洲與大洋洲的開發。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