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章機械與人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四份打包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章機械與人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四份打包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十章機械與人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1)
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安裝成甲、乙兩種裝置,分別將A、B兩物體勻速向上提升,若所用拉力大小相等,繩端在相同時間內移動了相同的距離。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物體上升的速度相同 B.兩種裝置的機械效率相等
C.兩種裝置中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D.兩次提升物體所做的有用功相等
2.如圖所示,用水平向右5 N 的力F拉滑輪(不計滑輪重力),木塊 A 在粗糙木板 B 上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4 s內木塊 A 移動了0.4 m,木板 B 靜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0%。則(  )
A.地面對木板B的摩擦力為 2.5 N B.木塊 A受到的摩擦力為 2 N
C.拉力F的功率為 2.5 W D.4 s 內繩子拉力對木板 B 做的功為 0.8 J
3.用功率恒為160W的拉力,使質量為5kg的物體以4m/s的速度沿30°的斜坡勻速拉到坡頂,已知斜坡長60m,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物體從斜坡底端到達坡頂的時間是15s
B.物體上坡時的牽引力是40N
C.物體上坡時受到的摩擦力為15N
D.斜面的機械效率是50
4.小剛同學和爸爸一起去登山,登到山頂時,小剛用了15min,爸爸用了20min,爸爸的體重是小剛的1.5倍,小剛和爸爸做功的功率分別記為P1、P2,則(  )
A.P1:P2=3:4 B.P1:P2=2:3
C.P1:P2=1:2 D.P1:P2=8:9
5.某同學用滑輪組提升物體,繩子自由端豎直移動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中圖線a所示,物體上升的高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中圖線b所示,已知物體的質量為450g,所用動滑輪的質量為50g,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為1.3N,在0~2s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5cm/s
B.拉力F的功率為0.52W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
D.提升物體做的額外功為0.07J
6.一個物體在斜面頂端,機械能是12J,它自由滑下,剛好停在斜面底部,沿著原路返回推上斜面頂端,那么至少需要做功(  )
A.12J B.24J C.36J D.48J
7.利用四個相同的滑輪,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用同樣的時間,把質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別為F甲、F乙,拉力做的功分別為W甲、W乙,拉力的功率分別為P甲、P乙,機械效率分別是η甲、η乙(忽略繩重與摩擦),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W甲<W乙 P甲=P乙
B.F甲<F乙 η甲=η乙
C.W甲>W乙 P甲>P乙
D.F甲>F乙 η甲>η乙
8.如圖所示,小明在做模擬“蹦極”的小實驗,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個小石塊,另一端固定在 A 點,B 點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塊自然下垂時下端所在的位置,C 點是小石塊從 A 點自由釋放后所能達到的最低點。關于小石塊從 A 點到 C 點運動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整個過程中小石塊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等于它動能的增加量
B.從 A 點下落到 B 點的過程中,小石塊受到重力和彈力的作用
C.從 B 點下落到 C 點的過程中,小石塊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D.小石塊在 C 點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9.用四個相同的滑輪和兩根相同的繩子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把相同的重物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滑輪組較省力,機械效率較高
B.乙滑輪組較省力,機械效率較高
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不相等,拉力所做的功相等
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不相等,拉力所做的功不等
10.如圖甲所示,木塊放在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直線運動,在相同水平面上兩次拉動木塊得到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第1、2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速度分別為、;如果運動時間相同,拉力所做的功分別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
11.圖中所示每個指甲前中總共有______個桿杠,其中圖甲和圖乙是指甲剪的兩種裝配方法,其中圖________ 的裝法比較好,用起來比較________。
12.使用簡單機械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1)如圖甲,旗桿的頂端安裝著一個________滑輪,使用它的好處是________;
(2)如圖乙,把被剪物體盡量靠近剪刀的轉動軸,可減小_________,剪斷物體更省力;
(3)如圖丙所示,是用螺絲刀擰螺絲的情景。手柄 _______(選填“粗”或“細”)一些的螺絲刀用起來更省力;螺絲釘上螺紋___________(選填“密”或“疏”)一些的螺絲釘擰起來更省力。
13.如圖所示,杠桿AC(刻度均勻,不計杠桿重)可繞支點O自由轉動,在B點掛一120N的重物。為使杠桿平衡,應在杠桿上的______點施加一個作用力F,才能使作用力最小,該最小作用力F=______N。
14.如圖所示,用甲、乙滑輪組在相同時間內分別將A、B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體受到的重力GA>G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繩重和摩擦)。則:甲滑輪組的有用功比乙的______,甲滑輪組的動滑輪受到的重力比乙的______,甲滑輪組的總功率比乙的______。
15.一根長為1.8m的扁擔,左、右兩端分別掛了24kg和30kg的貨物,要使挑的時候扁擔水平平衡,肩膀應放在距離扁擔左端______m的位置上,若將兩端貨物同時向內移動0.2m,則需要將______(選填“左”或“右”)端貨物增加______kg才能保持扁擔水平平衡。(不考慮扁擔的重)
16.小華和媽媽去超市購物,他們將17kg物品放在小推車中推行,小推車在某段時間內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小推車重130N,所受阻力是小推車總重的。在0~10s內,水平推力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阻力,阻力大小為______N,10~20s內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______W。(g取10N/kg)
三、作圖題
17.如圖所示,輕質杠桿OA可繞O點在豎直面內旋轉,請在圖中畫出使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圖和物體A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18.如圖所示,曲桿AOBC自重不計,O為支點,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桿在圖示位置平衡,請作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圖及其力臂L。
19.如圖所示,AC為杠桿,O為支點,在B點處掛一個重物,畫出杠桿在如圖所示位置平衡時,所需的最小動力F及其力臂l。
四、實驗題
20.小強班的同學和用質地均勻的直棒“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如圖所示是他們的實驗裝置。
(1)小強將杠桿的中點O懸掛在支架上,松手后觀察到沒掛鉤碼的杠桿繞O點迅速順時針轉動,如圖甲所示,接下來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端調節,使沒掛鉤碼的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實驗時,小強決定先保持阻力F2和阻力臂l2不變,探究“杠桿平衡時,動力和動力之間的關系”。于是,他在支點O左側懸掛兩個鉤碼(阻力F2),并將鉤碼固定到杠桿左側某一位置處,然后在杠桿右側懸掛一個鉤碼,移動其懸掛的位置,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將阻力F2和阻力臂l2以及動力F1和動力臂l1記錄下來。接下來,他要改變______,再移動其懸掛的位置,多次重復前面的實驗,并把相應的數據記錄下來;
(3)小強通過實驗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 阻力F2/N 阻力臂l2/m 動力F1/N 動力臂l1/m
1 1.0 0.1 0.5 0.2
2 1.0 0.1 1.0 0.1
3 1.0 0.1 2.0 0.05
4 1.0 0.1 2.5 0.04
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小強得出結論:保持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杠桿平衡時,動力臂l1跟動力F1成______關系;
(4)分析表中數據小強還發現:保持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杠桿平衡時滿足“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于是猜想:在更普遍的情況下,杠桿平衡時可能滿足“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
為了進一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接下來,小強還應在改變______的情況下多次進行實驗和收集數據,從而使得到的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5)小梅同學采用了圖丙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發現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與其他同學得出的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對實驗的影響。
五、計算題
21.如圖所示,一個邊長為80cm的正方體重640N,放在水平地面上,一個人站在地上利用滑輪組將重物勻速提起來。(不計摩擦及繩重)求:
(1)人還沒有用力拉之前,重物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
(2)要想使人所用的拉力最小,請在圖上畫出滑輪組上繩子的繞法。
(3)如果此人勻速提起640N的正方體時,人對繩子的實際拉力是220N,若人的體重為600N,那么他用此滑輪組提升物體的重力不能超過多少牛?
22.如圖所示,當水平拉力F=50 N時,恰好可以使物體A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物體重為 200 N,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約為 80 N,假如在5s時間內,物體水平移動了0.6 m,不計繩和滑輪的自重,則在此過程中
(1)物體A克服摩擦做功為多少?
(2)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多少?
(3)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約為多少?
23.如圖是體重為的工人師傅用滑輪組提升建筑材料的示意圖。在的拉力作用下,使質量為70kg的建筑材料在10s的時間里,勻速豎直上升了。不計繩子重力和摩擦,g取,繩子承受的拉力足夠大。求:
(1)拉力做了多少功?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3)工人利用這樣的滑輪組提升物體時機械效率最大為多少?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C
2.B
3.D
4.D
5.D
6.B
7.B
8.C
9.C
10.A
11.3 甲 省力
12.定 改變施力方向 阻力臂 粗 密
13.A 30
14.多 重 大
15.1 右 2
16.大于 60 48
17.
18.
19.
20.左 杠桿右端鉤碼個數 反比 阻力 杠桿自重
21.(1)1000Pa(2)1;(3)1780牛
22.(1)48J;(2)12W;(3)80%
23.(1)1600J;(2)87.5%;(3)90%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第十章機械與人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2)
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質量為60kg的工人利用如圖滑輪組將一質量為60kg重物A在12s內勻速提升3m,此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繩重與摩擦),小明對此工作過程及裝置作出了論斷,下列論斷正確的是(  )
A.動滑輪重為200N
B.繩子自由端的移動速度為1m/s
C.若增大重物A,滑輪組機械效率不變
D.此過程中,工人對地面的壓力為350N
2.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分別提升物體A、B,動滑輪重力相同,摩擦和繩重不計,兩次拉力F大小相同,則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兩物體的重力GAC.提升物體過程中的機械效率 D.提升物體過程中的機械效率
3.如圖甲所示,木塊放在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直線運動,在相同水平面上兩次拉動木塊得到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第1、2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速度分別為、;如果運動時間相同,拉力所做的功分別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B.;;
C.;; D.;;
4.如圖所示,重300N的物體在2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勻速直線運動了10s,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則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2m
B.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60N
C.拉力F的功率為12W
D.有用功為120J
5.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安裝成甲、乙兩種裝置,分別將A、B兩物體勻速向上提升,若所用拉力大小相等,繩端在相同時間內移動了相同的距離。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物體上升的速度相同 B.兩種裝置的機械效率相等
C.兩種裝置中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D.兩次提升物體所做的有用功相等
6.下面關于斜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
B.盤山公路,相當于一個斜面,“盤山”的目地是為了增加斜面的長,更省力
C.用沿斜面平行的力拉物體均速上坡,拉力與物體和斜面的摩擦力相等
D.機械效率越高的斜面,越省力。同一個斜面拉同樣的物體到相同的高度,斜面傾角越大的機械效率越低
7.某同學用滑輪組提升物體,繩子自由端豎直移動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中圖線a所示,物體上升的高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中圖線b所示。已知物體的質量為450 g,所用動滑輪的質量為50 g,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為1.3 N。在0~2 s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5.0 cm/s B.拉力F的功率為0.26 W
C.有用功為0.55 J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
二、填空題
8.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吊起重物,不計繩重及摩擦;當物重為150N時,繩端所用的拉力是60N,此時滑動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__;當所吊重物為300N時,10s內重物被勻速提高2m時,繩端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
9.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如圖為小明雙手舉旗在風中靜止時的情景,右手握A點,左手握B點。旗桿BAC(自重不計)可視為一個杠桿,F2為風吹旗時旗對杠桿施加的阻力。則小明右手對A點施加力的方向大致向______(填“左”或“右”)。雙手中______(填“左”或“右”)手用力更小。舉旗過程中,杠桿BAC為一個______(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
10.如圖所示是玩彈弓的情景。經驗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長,同樣的“子彈”射得越______,這說明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與物體發生______大小有關;若橡皮筋被拉的長度相同,所用“子彈”的質量不同,則發現射出時的速度也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在此過程中,橡皮筋對“子彈”做的功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11.使用簡單機械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1)如圖甲,旗桿的頂端安裝著一個________滑輪,使用它的好處是________;
(2)如圖乙,把被剪物體盡量靠近剪刀的轉動軸,可減小_________,剪斷物體更省力;
(3)如圖丙所示,是用螺絲刀擰螺絲的情景。手柄 _______(選填“粗”或“細”)一些的螺絲刀用起來更省力;螺絲釘上螺紋___________(選填“密”或“疏”)一些的螺絲釘擰起來更省力。
12.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沿粗糙斜面勻速向上拉動木塊,用時2s,由圖中數據可知,拉力的功率是______,斜面的機械效率是______,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
13.如圖所示,用大小為F的拉力,通過一個動滑輪,拉著重為300N的物體,使物體在豎直方向以1m/s的速度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中動滑輪重100N,則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______W。(不計繩重和滑輪轉軸處的摩擦)
三、作圖題
14.要想用一個最小的力,推著一個圓筒越過障礙物,試在如圖上畫出此力的示意圖.
15.如圖中已作出動力F1和阻力臂l2,請畫出對應的動力臂l1和阻力F2。
16.如圖是小明彎腰從地面提起用繩子系住的重物的情景,脊柱可繞骶骨(軸)O點轉動,腰背部肌肉對脊柱的拉力作用沿圖中ab線。
①畫出繩子對手的拉力;
②畫出肌肉對脊柱的拉力(拉力作用點為c點),并畫出這個力的力臂;______
③判斷肌肉對脊柱的拉力______繩子對手的拉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
四、實驗題
17.如圖所示,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將小鋼球從高度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靜止開始滾下,推動同一小木塊在木板上向前移動一段距離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實驗,其中h1=h3>h2,m1=m2<m3。
(1)小鋼球在滾下斜面的過程中,它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其動能大小是通過______大小來反映的;
(2)分析比較甲和乙兩組實驗可得,結論是:______;
(3)某學習小組同學做兩實驗時小木塊被撞后滑出木板,A同學建議換用表面相同但長度較長的木板,B同學建議換質量較大的木塊,C同學建議換用質量比前兩次實驗更小的鋼球。你認為不恰當的是______同學的建議;
(4)另有同學將實驗裝置改進成圖丁所示,用同一小球將同一彈簧壓縮不同程度后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進行比較,可以研究小球的動能大小與______(質量/速度)的關系;該同學還想用質量不同的小球將同一彈簧壓縮相同程度后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探究小球的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這個設計方案______(可行/不可行),如果按此方案操作,將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5)完成實驗后,同學們還聯想到以前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也用到了斜面: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在三個不同的表面上能滑行的距離不同(如下表),小車在這三個表面上滑行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表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摩擦力 最大 較大 最小
小車運動距離 最近 較遠 最遠
18.如圖,小明將質量較小的物體P和質量較大的物體Q通過細繩相連,并掛在定滑輪上,發現Q下落會被P“拖慢”,對此小明猜想:“Q的質量和初始離地高度都一定時,P的質量越大,Q從靜止開始下落到地面的平均速度越小。”請設計實驗驗證其猜想。
(1)除圖所示的器材以外,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______;
(2)畫出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______;
(3)寫出實驗步驟(可用畫圖或文字表述)和判斷小明猜想是否正確的依據______。
五、計算題
19.為了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100N的重物提升到高處,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組裝。當小明用圖乙所示隨時間變化的豎直向下拉力F拉繩時,重物的速度v和上升的高度h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像分別如圖丙和丁所示。若重物與地面的接觸面積S=5×10-2m2,不計摩擦,繩對滑輪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豎直方向。求:
(1)在2~3s內,拉力F的功率P及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在1~2s內,拉力F做的功;
(3)若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500N,小明同學重為500N,他站在地面向下拉繩子使物體勻速上升,最大能提升多重的物體?
20.如圖所示是某起重機上的滑輪組。當豎直向上勻速吊起8100N的物體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若物體在10s內上升5m,不計繩重和一切摩擦。求:
(1)起重機所做的有用功;
(2)繩端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
(3)若吊起的物體重增加為9000N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D
2.C
3.A
4.C
5.C
6.B
7.B
8.83.3% 66W
9.左 左 費力
10.遠 彈性形變程度 不相同 相同
11.定 改變施力方向 阻力臂 粗 密
12.1.2W 83.3% 1N
13.350
14.
15.
16. 大于 由圖知L117.木塊在木板上向前移動的距離 在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快,動能越大 B 速度 不可行 每次木塊移動的距離相同 相等
18.秒表
下落時間
19.(1)100W,83.33%;(2)187.5 J;(3)1480N
20.(1)40500J;(2)4500W;(3)90.9%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第十章機械與人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3)
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下列現象中物體動能和重力勢能都不發生變化的是(  )
A.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降 B.勻速上坡的汽車
C.在水平軌道上勻速行駛的列車 D.勻速行駛的正在灑水的灑水車
2.如圖所示,甲、乙兩個裝置使用的滑輪和繩子完全相同,把相同重物勻速提升相同高度。(忽略摩擦,物重大于滑輪重)則(  )
A.甲滑輪組較省力,且機械效率較高
B.乙滑輪較省力,且機械效率較高
C.它們省力程度不同,但機械效率相同
D.它們做的有用功相同,但額外功不同
3.如圖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時屬于省距離的杠桿的是(  )
A.道釘撬
B.火鉗
C.鋼絲鉗
D.天平
4.如圖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先用拉力F1將物體從A拉到O,再改用拉力F2將物體從O拉到C,其中LAO=LOB,用頻閃相機每隔相同的時間拍下物體的位置(用虛線框表示),若拉力F1在AO段所做的功為W1,拉力F2在OB段所做的功為W2,物體在AO段受到的摩擦力為f1,在OC段受到的摩擦力為f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W1>W2 B.W1<W2 C.f1>f2 D.f1<f2
5.小朋友沿著滑梯勻速下滑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他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他只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他的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少
D.他的勢能轉化為動能,機械能不變
6.跳繩是體育中考項目之一,小明的質量為50千克,每次跳起高度約為6厘米(人視作整體上升,如圖所示),一分鐘跳80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上起跳過程中小明的動能持續增大
B.小明在這一分鐘內跳繩的功率約為40W
C.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約2J
D.下落過程中小明的重力勢能不變
7.如圖所示是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小車從粗糙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靜止開始釋放,撞擊靜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塊(不計空氣阻力),將木塊推出一段距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車動能的大小是通過小車推動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的
B.小車釋放的高度與小車推動木塊移動的距離無關
C.小車在斜面上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動能增加勢能減小,機械能守恒
D.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夠長,該實驗裝置仍能探究出小車的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填空題
8.在中考體育考試中,小剛投出的實心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則實心球從離開手后到達最高點的過程中,球受 ________個力的作用,球的重力勢能 ________(增大/減小/不變),在最高點時,球的動能 _________(大于/等于)零。
9.如圖所示,拉力F=250N,在10s內將重為600N的貨物勻速提升2m,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_____,拉力的功率為 _____W。請你說出一條提高該機械機械效率的方法:_____。
10.小明通過機械將重為100N的重物在5s內豎直向上勻速提升了2m,機械效率為80%,則此過程中小明做功的功率P=___________W。
11.四川有許多盤山公路,司機經常要急打汽車方向盤讓汽車保持在自己的行道線內。從簡單機械的角度來看,盤山公路相當于 _____(杠桿/輪軸/斜面/滑輪),方向盤相當于 _____(杠桿/輪軸/斜面/滑輪)。司機開著汽車勻速爬上斜坡的過程中,汽車的機械能 _____(變大/變小/不變)。
12.如圖所示,斜面長s=0.5m,高h=0.2m,將5N重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斜面頂端,需要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2.5N,斜面的機械效率是______,斜面對物體摩擦力為______N。
13.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科技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展示牌(含牌面和支架),展示牌的重力為40N、重心為O,支架的夾角為60°。為測試該展示牌的抗風力大小,以防止展示牌傾倒,小組同學將展示牌放在水平地面上,進行模擬測試,測試中假設風力F始終集中作用在展示牌的重心。
(1)第一組同學施加的力F1始終與牌面垂直,當支架剛剛離開地面時,力F1的大小為______N。
(2)第二組同學施加的力F2始終與水平面平行,當支架剛剛離開地面時,則力F2______F1(選填“>”“<”或“=”)。
14.學習了功率的知識后,小明和幾位同學準備做“估測上樓時的功率”的活動。用磅秤測得小明的質量是50kg,用 _____測得他從一樓登上三樓(每層樓高3m)用了20s的時間,則根據原理公式 _____可以算得小明登樓的功率是 _____W。(g取10N/kg)
15.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質量為20kg的貨物豎直勻速提高了2m,他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已知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總功為______J,工人的拉力是______N()。
三、作圖題
16.如圖,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畫出提起重物最省力的繞線。
17.畫出人站在地面利用如圖滑輪組提升重物的正確繞線。
四、實驗題
18.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進行如下操作:
a、如圖甲,將毛巾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
b、如圖乙,取下毛巾,將棉布鋪在斜面和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
c、如圖丙,取下棉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請針對以上操作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操作中錯誤的一次是_______(選填“a”、“b”或“c”);
(2)請在圖乙中畫出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對棉布的摩擦力的示意圖_______;
(3)糾正錯誤后,多次實驗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車,如果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_______;
(4)實驗中,小車在毛巾、木板表面整個滑行過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別是P1、P2,則P1_______P2(填“>”、“=”或“<”)。
19.根據如圖所示實驗,寫出相關結論及問題:
(1)如圖甲所示,由實驗現象推理得出的結論是:_____。
(2)如乙圖中,探究力平衡條件的實驗時,轉動紙片松手觀察現象,這樣的操作探究的問題是:_____。
(3)如圖丙所示實驗,除了能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還能說明 _____。
(4)如圖丁所示,讓質量相同的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下滑撞擊木塊,目的是為了探究:_____關系
20.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探究活動中,
(1)所需的器材除了杠桿、支架、細線、鉤碼外,還需要______。
(2)在杠桿的支點兩側掛上鉤碼后,發現左端比右端高,應將鉤碼向______移動(填“左”或“右”),使杠桿在______位置平衡,這樣的好處是______。
(3)實驗得出:杠桿平衡條件是______。
(4)若某次操作出現如圖2所示情況,發現與兩者并不相等,這是由于______。
五、計算題
21.如圖所示,杠桿AB在豎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將一物體緩慢勻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體時采集的信息:求:
OA/m OB/m 物重G/N A端上升的高度h/m B端下降的距離s/m 做的額外功W額外 /J
0.4 0.8 40 0.2 0.4 2
(1)有用功;
(2)拉力F的大小;
(3)杠桿的機械效率。
22.小明推著購物車在超市購物,如圖所示,購物車與貨物的總質量為30kg,當購物車前輪遇到障礙物時,小明先后兩次在A點對購物車施加豎直方向的作用力,可視為杠桿。
(1)圖甲中小明在A點施力的力臂為多少m?阻力為多少N?
(2)圖乙中小明在A點施力大小F乙為多少N?方向是怎樣的?
23.如圖甲所示裝置,重為16N的物體A在拉力F的作用下,5s內勻速運動了0.5m.拉力F做的功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動滑輪重0.5N,物體A在水平桌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阻力f為物重G的0.25倍;
(1)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2)5秒內整個裝置對物體A做的功是多少?
(3)該裝置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24.如圖所示,一根輕質直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左端掛100牛的物體G1,其力臂為0.6米,右端掛200牛的物體G2,求:
(1)右端物體G2的力臂;
(2)若在右端增加200牛的物體,要使杠桿再次水平平衡,支點應向哪端移動多少距離。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C
2.D
3.B
4.B
5.C
6.B
7.A
8.一 增大 大于
9.80% 150 增大提升物體的重力
10.50
11.斜面 輪軸 變大
12.80% 0.5
13.20 >
14.秒表 150
15.400 500 125
16.
17.
18.b 勻速直線運動
19.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車所受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如果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二力平衡時,兩個力應滿足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氣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動能與速度的關系
20.彈簧測力計 左 水平 便于測量力臂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OA不是F2的力臂
21.(1)8J;(2)25N;(3)80%
22.(1)0.6,300;(2)75,豎直向上
23.(1)0.5W;(2)2J;(3)80%
24.(1)0.3m;(2)支點應向右端移動0.12m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第十章機械與人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4)
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如圖,小球先以速度v豎直向上拋出,后以速度v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斜面足夠長),兩次上升的高度分別為h1和h2,則h1和h2的關系是(不計空氣阻力)(  )
A.h1>h2 B.h1

2.如圖所示,有一斜面長為L,高為h,現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把重為G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頂端。已知在這個過程中,物體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為f,則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
A.×100% B.×100% C.×100% D.×100%
3.下列關于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機器的功率越小,機械效率一定越低
C.功率不同的機器,做的功一定不相等
D.額外功與總功之比越小,機械效率一定越大
4.跳繩是體育中考項目之一,小明的質量為50千克,每次跳起高度約為6厘米(人視作整體上升,如圖所示),一分鐘跳80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上起跳過程中小明的動能持續增大
B.小明在這一分鐘內跳繩的功率約為40W
C.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約2J
D.下落過程中小明的重力勢能不變
5.小明分別用甲、乙兩個滑輪組將質量相同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計繩重及摩擦)。若每個滑輪質量相同,對比兩個滑輪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更省力,甲機械效率大 B.乙更省力,乙機械效率大
C.甲更省力,甲的額外功少 D.乙更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
6.下列關于功率、機械效率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機械效率越高,機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快的機械,功率越大 D.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一定越多
7.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同學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鉤碼,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序號 鉤碼重/N 鉤碼上升的距離/cm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N 彈簧測力計上升距離/cm 機械效率
① 2 5 1 15 66.7%
② 4 5 1.7 15 78.4%
③ 4 10 1.7 30 78.4%
④ 6 5 2.4 15 83.3%
A.數據④中,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為30J
B.由數據①可知,實驗所用滑輪組承重繩段數n=2
C.研究滑輪組機械效率與鉤碼重的關系,可選用數據①②④
D.對比數據③④可知,滑輪組機械效率與鉤碼上升距離有關
二、填空題
8.如圖所示,桿秤秤砣的質量為0.2千克,桿秤的質量忽略不計。若桿秤水平靜止時,被測物和秤砣到秤紐的距離分別為5厘米、20厘米,則被測物的質量為___________千克。若秤砣有缺損時,則被測物的真實質量值___________桿秤所示的質量值(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9.如圖,用20 N的拉力沿斜面將一重50 N的木塊勻速拉到0.3m高處,木塊移動1m,耗時5s,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N,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_____%,分析數據可知利用斜面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省功。
10.兩次水平拉動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兩次物體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兩次物體所受的拉力:F1______F2;0~6s兩次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1______W2;0~6s兩次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P1______P2。(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如圖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N的物體A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A與地面間滑動摩擦力為______N;若增大拉力F使物體A沿水平地面做加速直線運動,則物體A與地面間滑動摩擦力將_______(不計滑輪自重及滑輪與繩間摩擦)。
12.人體中有許多杠桿,甚至踮一下人體腳尖都是人體杠桿在起作用,如圖所示,人以______為支點,通過小腿肌肉用力(F)踮起腳尖。按杠桿分類,這是一個______杠桿。若人的體重為600N,當踮起腳尖時,假使體重落在杠桿中點,則人雙腳站立踮起時,兩腿肌肉各用力______N。
13.升國旗的旗桿頂端裝置是______(選填“定”或“動”) 滑輪,如圖所示,汽車通過滑輪組將礦井內重為950N的物體M勻速提升了4m,動滑輪重50N。在此過程中,汽車移動距離為______m,汽車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為______J,滑輪組機械效率為______。(不計繩重和摩擦)
14.如圖,小明將一個重為30N的小車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斜面頂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為25N,小車沿斜面移動的距離s=1.6m,上升的高度h=0.6m。則小明對小車做的有用功是_____J,斜面的機械效率是______。
15.使用如圖1所示裝置勻速提升重物,分別用拉力F1、F2、F3勻速提升重物,這三個力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如圖2所示,斜面長s=0.6m,高h=0.2m,用彈簧測力計拉著6N重的物體沿斜面方向勻速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5N,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使用斜面可以_______(選填“省力”或“費力”),使用斜面________(能/不能)省功;如圖3所示,如果增大物體的重力,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___________。
三、作圖題
16.如圖所示,請畫出杠桿右端所受豎直向下的拉力的力臂L2。
17.要用滑輪組將陷在泥中的汽車拉出來,試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繞繩方法,并在繩子末端用F表示拉力方向。
18.如圖請在圖中畫出釣魚竿所受阻力F2和動力F1的力臂L1。
19.如圖甲所示的鋼絲鉗,A為剪鋼絲處,B為手的用力點,O為轉動軸,圖乙為單側鉗柄及相連部分示意圖。請在圖乙中畫出剪鋼絲時的動力和動力臂。
四、實驗題
20.在“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小金利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實驗,實驗中測得數據真實可靠,見下表:
實驗次數 物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動力F/N 動力作用點移動距離s/m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1 1 0.1 0.7 0.3 47.6
2 1 0.2 0.7 0.6 47.6
3 2 0.1 1.1 0.3 60.6
4 4 0.1 2 0.3 ①
(1)請根據表中數據,在圖中畫出實驗中滑輪組的繞繩方法________。
(2)表格中編號①處數據應填_______。
(3)由表中第1、2組數據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無關。
(4)分析表中第1、3、4組數據,你得出的本實驗結論是:同一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物時,機械效率隨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五、計算題
21.如圖所示,小明家在裝修,為了幫爸爸把重力為1000N的木箱搬到1.5m高的卡車車廂里,他將一塊5m長的木板擱在地面與車廂之間構成一個斜面,將木箱拉至斜面頂端,若斜面的機械效率為75%,求:
(1)小明所做的有用功;
(2)沿斜面方向的拉力;
(3)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22.如圖所示,一根均勻的細木棒OC,OC=4OA,B為OC的中點。在C點施力將掛在A點的重為180N的物體勻速提升0.2 m,木棒的機械效率為90%,不計摩擦。求:
(1)提升該物體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總功。
(3)木棒的重力。
23.用如圖所示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350N的物體,人對繩的拉力為200N,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動滑輪重力;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在此過程中,物體在5s內勻速上升了2m,求拉力的功率;
(4)如果人的體重為500N,拉動過程中繩始終未斷裂,他用此滑輪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是多少。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C
2.A
3.D
4.B
5.D
6.C
7.C
8.0.8 小于
9.5 75 不能
10.= > >
11.150 不變
12.腳尖(或O) 省力 150N
13.定 8 3800 95%
14.18 45%
15. 省力 不能 增大
16.
17.
18.
19.
20. 66.7 物體被提升的高度 被提升的物重
21.(1)1500J;(2)400N;(3)100N
22.(1)36J;(2)40J;(3)10N
23.(1)50N;(2)87.5%;(3)160W;(4)950N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长白| 长海县| 西吉县| 巴彦淖尔市| 霸州市| 怀化市| 新乐市| 湾仔区| 浮山县| 察哈| 思茅市| 灵璧县| 伊通| 汝州市| 通辽市| 天镇县| 江达县| 湛江市| 大余县| 仙居县| 昭觉县| 诸城市| 锦屏县| 长沙市| 新晃| 尉氏县| 周口市| 新竹市| 旅游| 水富县| 上蔡县| 江陵县| 肥西县| 南投县| 会昌县| 溧阳市| 措美县| 宽甸| 曲阳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