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萬里國際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萬里國際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10份)

資源簡介


說明:1.考試范圍:《化學1》;《化學與生活》。
2.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Mn-55
3.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教材使用
在老師指導下,對教材重點知識眉批、鉤畫和掌握。
1,2,10,16,21,27,35,36,37
化學用語
正確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
30,37,38
科學思維
能對所學知識加以運用。
32,33,34,38,39
化學計算
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相關計算。
40
試卷Ⅰ
一、選擇題(本題有34小題,每小題2分,共68分。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當光束通過下列分散系時,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的是
A.稀硫酸??????? B.硫酸銅溶液? ??????C.氫氧化鐵膠休?????? D.飽和食鹽水
2.欲配制濃度為1.00mol·L-1的氯化鈉溶液100mL,必須要用到的儀器是
A.試管 B.分液漏斗 C.玻璃棒 D.錐形瓶
3.下列金屬元素的單質中還原性最弱的是
A.K B.Na C.Al D.Mg
4.下列物質中,含有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是
A.H2?????????? B.Na2O2????????? C.NaCl??????????? D.CH3COOH
5.下列物質與水反應可生成強電解質的是
A.Cl2 B.SO2 C.CO2 D.NH3
6.下列氣體中無色無味的是
A.SO2 B.Cl2 C.HCHO D.CO
7.下列產品的使用,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的是
A.含磷洗衣粉 B.乙酸 C.氟氯烴制冷劑 D.鉛蓄電池
8.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以下科學家以及他們提出的原子結構學說(或模型)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道爾頓——電子軌道理論????????????? B.盧瑟福——量子力學模型
C.玻爾——行星繞太陽模型????????????? D.湯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
9.要對飲用水進行殺菌消毒,你認為可以加入的物質是
A.氫氧化鐵膠體 B.二氧化硫 C.酒精 D.臭氧
10.目前,我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CO2)
C.二氧化氮(NO2) D.總懸浮顆粒物(TSP)
11.環保部門為了使城市生活拉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來逐步實施了生活拉圾分類投放的方法,塑料袋、廢紙、舊橡膠制品等屬于
A.無機物 B.高分子化合物 C.鹽類 D.非金屬單質
12.溫室效應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其主要原因是
A.CO2增多使太陽輻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增多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CO2
C.CO2能放出能量,使地球變暖
D.CO2、CH4等溫室氣體會吸收地球表面發出的長波輻射,減少地球的熱量散失
13.我國三峽工程所提供的清潔、廉價、可再生能源——水電,相當于每年燃燒3000萬噸原煤的火力發電廠產生的電能,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工程有助于控制
①溫室效應 ②酸雨的產生 ③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濃度 ④白色污染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酸雨及臭氧層空洞造成危害的共同點是
A.都會造成溫室效應 B.都會使土壤酸化
C.都會對植被造成危害 D.對建筑物都有腐蝕作用
15.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森林遭到亂砍濫伐,破壞了生態平衡 B.工業上大量燃燒含硫燃料
C.汽車排出大量尾氣 D.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16.日常生活中,常用明礬凈化生活用水,明礬在凈水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消毒???????? B.沉降??????? C.軟化????????? D.殺菌
17.大多數水生生物只能在一定的pH范圍內的水中生存,你認為這pH范圍是
A.1~5    B. 5~6.5    C. 6.5~9.5   D. 9~14
18.綜合治理“白色污染”的各種措施中,最有前景的是
A.填埋或向海里傾倒處理 B.熱分解或熔融再生利用
C.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D.開發研制降解塑料
19.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A. 提高汽油的燃燒效率 B. 降低汽油的成本
C. 避免鉛污染大氣 D. 鉛資源短缺
20.下列物質中,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A.橡膠 B.蛋白質 C.尼龍 D.纖維素
21.如果將人體比成一座大廈,那么元素就是構成這座大廈的基石。在人體所含的各種元素中,對人體機能尤其是腦機能的運行起著十分重要作用,被公認為“智慧元素”的是
A.鐵? ???????? B.銅????? ??? C.碘????? ????? D.磷

22.下列藥品中,屬于抗酸藥的是
A.阿司匹林 B.胃舒平 C.環丙沙星 D.青霉素
23.醫療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輸液的原因是
A.葡萄糖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 B.葡萄糖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C.葡萄糖在人體內能直接進行新陳代謝 D.葡萄糖易溶于水
24.蘋果汁是人們喜愛的飲料,由于此飲料中含有Fe2+,鮮榨蘋果汁在空氣中會由淺綠色變為棕黃色。若榨汁時加入維生素C,可有效防止這種現象發生。這說明維生素C具有
A.氧化性 B.還原性 C.堿性 D.酸性
25.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重要營養成分之一。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A.豆腐  B.饅頭  C.西紅柿  D.油脂
26.人們常用空氣污染指數API(Air Pollution Index)來表示空氣的質量。某地區各種污染指數分別為:二氧化硫95,二氧化氮48,可吸入顆粒物55。則該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數為
A.48?????? ?? B.55???????? ??C.95???? ??????? D.198
27.光導纖維已成為信息社會必不可少的高技術材料。下列物質用于制造光導纖維的是
A.金剛石 B.大理石 C.鋁合金 D.二氧化硅
28.動物實驗表明,對苯二胺和某些芳香胺類化合物有一定的致癌作用。通常含有苯二胺或其衍生物的是
A.合成染發劑???? B.無機染發劑??? C.植物染發劑??? D.以上三類染發劑均有
29.某溶液中存在較多的OH—、K+、CO32—,該溶液中還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H+ B.Ca2+ C.NH4+ D.SO42—
30.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次氯酸鈣的化學式 CaClO B.HCl分子的電子式
C.乙烯的結構簡式 CH2CH2 D.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31.常用于同位素示蹤。關于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中子數為18 B.質子數為18
C.核外電子數為18 D.質量數為18
3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標準狀況下22.4L H2中含有氫分子的數目為2NA
B.24g Mg變為Mg2+時失去的電子數目為2NA
C.32g O2中含有氧原子的數目為2NA
D.1L 1 mol·L-1 NaCl溶液中含有鈉離子的數目為NA
33.某些火箭和飛船升空所需的巨大能量可由下列化學反應提供:
C2H8N2 + 2N2O4 == 2CO2↑ + 3N2↑ + 4H2O
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B.反應中碳元素的化合價降低
C.氧化劑是N2O4 D.該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34.下列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A.Cl2與H2O反應:Cl2 + H2O = 2H+ + Cl- +ClO-
B.Cu與濃硫酸反應:Cu + 2H+ = Cu2+ + H2↑
C.Fe與FeCl3溶液反應:Fe + Fe3+ = 2Fe2+
D.Mg(OH)2與鹽酸反應:Mg(OH)2 + 2H+ = Mg2+ + 2H2O
試卷Ⅱ
二、填空、簡答題(本題有4小題,共20分)
35.(4分)農業生產中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___▲___及___▲___。
常見的染發劑有___▲___、植物染發劑和___▲___等三大類。
36.(3分)現有下列物質: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碘元素、鐵元素、鋅元素;糖類、淀粉、油脂。請選擇正確答案填在相應的空格里。
(1)人體缺乏某種維生素會引起干眼癥、夜盲癥,這種維生素是_____▲_____。
(2)人體攝入某種微量元素過量,可能引發甲狀腺機能亢進,這種微量元素是__▲__。
(3)既能為人體提供熱量,又能提供必需脂肪酸的物質是_____▲_____。
37.(5分)了解一些用藥常識,有利于自我保健。現有下列藥物:碳酸鎂、青霉素、阿司匹林、氫氧化鋁。
(1)其中屬于解熱鎮痛的藥物是_____▲_____。
(2)青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
(3)藥片常用淀粉作為黏合劑,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是_____▲_____。
(4)氫氧化鋁可治療胃酸過多的原理是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8.(8分)下圖是由短周期元素組成的一些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圖。常溫常壓下,D、F、K均為無色無刺激性氣味的氣體,B是最常見的無色液體,A是由單質C在D中燃燒生成的淡黃色固體。(反應中生成的部分物質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D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2)化合物E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
(3)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三、實驗題(本題有1小題,共6分)
39.(6分)實驗室有下列儀器
請從A—G中選擇適當的裝置填空(填字母),并指出其名稱。
(1)蒸餾實驗中要用到的是 ▲ ,它的名稱為___▲___。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要用到、需要墊上石棉網才可以加熱的是 ▲ , 它的名稱為___▲___。
(3)常盛放固體干燥劑,用以干燥氣體的是___▲___,它的名稱為___▲___。
四、計算題(本題有1小題,共6分)
40.(6分)在加熱條件下,用二氧化錳與足量濃鹽酸反應,制得氯氣1.12L(標準狀況)。
(1)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求被氧化的HCl的質量;
(3)計算在反應過程中,電子轉移的數目。
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年級化學(文科)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有34小題,每小題2分,共68分)
二、填空題(本題有4小題,共20分)
35.(每空1分,共4分)鉀肥、復合肥料;無機染發劑、合成染發劑。
36.(每空1分,共3分)
(1)維生素A;(2)碘元素;(3)油脂。
三、實驗題
39.(6分)
(1)E,錐形瓶; (2)B,燒杯; (3)F,干燥管。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學科基礎知識
(48分)
再認再現歷史知識
1、7、8、16、21、23、25、26、27、28 29 38、39
學科能力與
基本方法
(47分)
獲取有效信息
對史料的比較、甄別
駕馭信息解決問題
2、4、6、9、10、11、12、13、15、17、18、19、20、22、24、29、41、42、43
情感目標(2分)
情感認知,責任意識
5、14 、30、31、34、 40
一.選擇題:(40道題,每題1.5分,共60分)
人類在誕生以來就存在著矛盾和競爭,直至演化成戰爭,但是到了20世紀初才出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根據所學知識回答1-3題
1.在二十世紀初德國的外交家曾說“我們也要陽光下的地盤”,這突出的表明了
A德國要求重新分割世界殖民地 B德國的經濟實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C德國和英國的矛盾已經成了世界主要矛盾 D帝國主義國家發展不平衡
2.1916年11月,羅曼·羅蘭在《戰時日記》中寫道:“歐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毀滅。兩年以來,它一直瘋狂地沿著這條災難的道路越走越遠。”這里所說的“奔向奴役和毀滅”開始于
A.拿破侖執政? B.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C.希特勒上臺? D.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3.1914年秋,當歐洲卷入戰爭之際,英國外交大臣格雷說:“燈光正在整個歐洲熄滅。”由此推斷,格雷認為戰爭將導致
A.歐洲電力系統癱瘓 B.歐洲中心地位喪失
C.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D.資本主義制度崩潰
人類追求和平,但是政治家們熱心于戰場上樹立自己的豐功偉績,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痛,但是人類卻再次陷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泥潭,根據所學知識回答4-20題
4.一戰后,列強在操縱國際聯盟問題上的爭奪實質上反映了
A.英美矛盾成為帝國主義國家間的主要矛盾 B.英法堅決反對美國實現全球霸權的企圖
C.美國具有攫取世界霸權的野心 D.英法與美國之間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5、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的過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國家對這一新的國際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這么幾種不同的狀況:①先悲后喜的獲勝者;②得勝得利不得勢的衰敗者;③得勝得利的寢食難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獨者。下列對此表述正確的是
A.①是美國,②是德國 B.③是法國,④是蘇俄(聯)
C.②是德國,③是英國 D.①是蘇俄(聯),④是美國
6.電影《我的1919》出現了一些有關巴黎和會的鏡頭,你認為其中符合歷史史實的是
A.會議通過了相當苛刻的對德和約
B.威爾遜在會上出盡風頭,帶頭在合約上簽字
C.會議開得一團和氣
D.日本代表積極參與歐洲事務的討論
7.下列條約,涉及中國主權問題的是:
①《凡爾賽和約》②《九國公約》③《四國條約》④《五國條約》①②③④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全球通史》中對一個條約描述如下:“……而且放棄了芬蘭、烏克蘭和高加索部分地區,這些它不僅放棄了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諸省割讓包括6200萬人口和12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使新生政權獲得寶貴的喘息機會……”該條約是
A.1907《英俄協約》 B.1918《布列斯特和約》
C.1919年《對德和約》 D.1938《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9.關于30年代至二戰前國際形勢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受到挑戰,逐步崩潰
B.世界大戰的歐、亞策源地形成,局部戰爭開始 C.全世界面臨著法西斯侵略戰爭的威脅   
D.法西斯同盟與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0.對一戰戰后初期列強在亞太地區的狀況,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中國人民的反帝情緒高漲 B.太平洋上的勢力范圍進行了重新劃分
C.德、俄基本退出爭奪 D.美英在抵制日本擴張的態度上截然相反
11.右圖中黑色粗線指的是
A.一戰時德軍東線推進線
B.一戰前俄國的邊界線
C.蘇聯的“東方戰線”
D.莫斯科戰役后蘇德分界線
12.1932年,英國外交大臣奧斯汀·張伯倫在評論國際形勢時說:“世界近兩年正在倒退。各國相互之間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進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穩定的和平邁進,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懼和威脅的態度。”與上述評論相關的歷史背景是?
A.納粹黨在德國上臺執政???????????????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
C.美國經濟危機波及世界??????????????? D.世界大戰亞洲策源地形成
13.有關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的局部侵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九一八事變是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侵略? B.國聯成為推行綏靖政策的工具?
C.西班牙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 D.法西斯的侵略野心越來越大
14.某校舉辦了一次歷史小報展覽,有一位同學在小報中有下列一段敘述,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他的敘述中有幾處史實性錯誤?
1939 年9月1日,德軍突襲蘇聯,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2年7月,德軍進攻蘇聯南方的戰略要地列寧格勒,蘇軍進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蘇軍取得戰略勝利。1943年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召開會議,確定了對德作戰的方針;會后英美聯軍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1945年5月,美軍攻占柏林,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A. 1處錯誤 B. 2處錯誤 C. 3處錯誤 D. 4處錯誤
15.在巨艦大炮時代,海軍主力艦艇是戰列艦,一戰后航空母艦出現,但只是海上輔助的作戰艦艇,下列哪一次戰役說明航空母艦開始對海上作戰起主導作用
A.珍珠港事件 B.中途島海戰 C.瓜島戰役 D.西西里登陸作戰
16.右圖漫畫題為“不會被傳染!”左邊床上的人說:“多么幸運的一件事呀!我們是分床睡的,我不會被傳染!” 右邊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癢癥、希特勒炎癥、閃電戰瘟疫、納粹發熱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項是對此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此圖反映的時間可能在二戰前夕或二戰初期
B.左邊床上的人說的話反映了美國當時的心態
C.此圖反映了當時歐洲危機重重
D.此圖揭示了美國對當時形勢發展的正確判斷
17.有學者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歐洲的權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戰卻是意識形態之戰”。這里的“意識形態之戰”是指
A.獨裁與民主 B.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
C.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 D.民族主義和世界主義
18.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對于世界人民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遲到的祝福,而對于當時法西斯侵略的形勢來說,它的來到又可謂是姍姍來遲。下列有關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嚴重威脅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整體利益
B.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對其形成起了催化劑作用
C.美蘇英中是四大核心國家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戰勝利的進程,從而成為二戰的轉折點
19.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7周年,下列關于二戰的影響,正確的是 ①戰爭教育了各國人民,爭取和平和進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擊了國際帝國主義,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 ③促進了國際社會主義力量的發展壯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 ⑤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0.美國學者貝尼斯在《外國外交史》中曾說“雅爾塔實際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實符合的是
A.國聯主張以“國際合作”的方式管理東北三省
B.強行割讓蘇臺德地區給德國
C.對部分日本法西斯戰犯免于起訴
D.同意蘇聯提出的歐洲戰事結束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的條件
提高學習歷史的能力,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是基礎知識的扎實。據此回答下面21-30題。
21、凡爾賽和約中關于德國軍備的限制開始被打破是在
A.1933年 B.1935年 C.1939年 D.1942年
22、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后到二戰前,為了爭奪殖民地和對外擴張,德國和意大利進行了兩次大的結盟活動,中間相隔了
A.35年 B.54年 C.43年 D.34年
23、英法推行的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是
A慕尼黑協定的簽訂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亞
C德國與奧地利合并 D意大利吞并阿爾巴尼亞
24、在研究人們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因素時必須考慮的因素是:①英法的綏靖政策②蘇聯的自保政策③國際聯盟的軟弱性④德國人們的盲目性⑤共產國際的號召不力
A.①②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5、強大的英法軍隊未能擺脫失敗厄運的根本原因是
A、英法推行綏靖政策 B、軍事思想的落后
C、希特勒軍隊的閃電戰 D、荷蘭比利時的投降
26、日本一直想做亞洲的領袖,他們很早就有過"大東亞共榮圈"的計劃,并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該計劃出現在
A、1933年 B、1940年 C、1937年 D、1931年
27、二戰時期閃電戰成了時髦的事情,德軍閃電戰破產是在
A、莫斯科保衛戰 B、大不列顛之戰
C、斯大林格勒戰役 D、中途島之戰
28、日本狂熱分子把臺海戰事納入"周邊事態"加以對待,實際上早在國際公約中明確日本必須歸還中國臺灣和澎湖列島,最早的條約是.
A、《雅爾塔協定》 B、《德黑蘭協定》 C、《開羅宣言》 D、《波茨坦公告》
29.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的關鍵是
A.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B.反法西斯國家在實力上超過法西斯國家
C.美蘇之間社會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敵人
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擴張,加速了二戰的到來。有些國家還成為綏靖政策的犧牲品。據此回答30—37題:
30.二戰爆發前,英法推行的綏靖政策實質是
  ①犧牲小國利益,謀求大國安全 ②調整對德政策,以談判代替沖突
  ③企圖禍水東引,慫恿德國攻蘇 ④德國攻勢猛烈,英法以守為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1.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維希政權控制的地區與下列國家接壤的是
  A.荷蘭、比利時、盧森堡 B.比利時、盧森堡、瑞士
  C.盧森堡、意大利、西班牙 D.意大利、西班牙、瑞土
 32.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事上迅速潰敗的主要原因是
  A.憑借馬奇諾防線采取消極防御方針 B.對德國喪失了應有警惕
  C.敦刻爾克撤退過早轉移了大批兵力  D.賣國將領主動向德軍投降
 33.下列哪項不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亡的原因
  A.法國政府長期執行綏靖政策 B.德軍主力繞過馬奇諾防線
  C.英法在對德宣戰后坐失戰機 D.法國戴高樂將軍流亡英國
 34.《凡爾賽和約》與《慕尼黑協定》的共同之處是
  ①具有反蘇性質 ②都有德國參與制定 ③法國得利最多 ④以犧牲他國利益為代價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35.1940年德國在西線占領的國家有()
  A.奧地利、捷克、丹麥、挪威、盧森堡 B.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
  C.波蘭、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 D.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蘇聯
 36.“二戰”爆發前英法對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采取了不干涉政策;1938年9月同德意共同簽訂慕尼黑協定宰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德軍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但出現“奇怪戰爭”;1942年初,中美英蘇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對上述歷史現象的分析不正確的有
①英法自始至終推行綏靖政策
②英法德意曾一度結成法西斯同盟壓迫弱國
  ③英法在“二戰”爆發前反對德意法西斯侵略
  ④英法對德宣戰標志著綏靖政策的結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7.下列關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A.粉碎英法推行的綏靖政策
B.表明蘇聯采取了“中立自保”的政策
C.使蘇聯贏得了一定的備戰時間  
D.客觀上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20世紀人類歷史上的兩次世界大戰有許多相似之處。據此回答38—40題:
38.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使這兩次世界性大戰得以發生的因素是
①少數大國爭奪世界霸權
 ②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開始發生變化
  ③軍國主義政策的推行
  ④由于科技進步,制造出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現代交通、通訊工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9.兩次世界大戰對歐洲的影響中,相似點有
  ①出現了社會主義國家 ②形成了歐洲宰割世界的格局
  ③戰后分割了德國領土 ④在美國資本扶植下恢復經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0.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似之處是
  A.戰前形成兩大軍事侵略集團  B.歐洲的西線始終都是主要戰場
C.戰后開始出現社會主義國家 D.英法兩國都在戰爭中遭到削弱
二、非選擇題(其中41題13分,42題12分 43題12分 共37分)
41.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38 年9 月慕尼黑會議后,張伯倫回英國說:“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我建議你們安然睡覺去吧。”
材料二 1939年7月24日,英日雙方簽署了《有田—克萊琪協定》,規定:英國“完全承認”日本造成的“中國之實際局勢”;承認日本在其占領區內享有“特殊之要求”;允諾“凡有阻止日軍或有利于日軍之敵人之行動與因素”,英國“均無意加以贊助”。
……1941年3~12月美、日進行秘密談判,談判中美國承認偽滿政權,同意日本延緩從中國撤軍等。
材料三 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個詞來回答---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我們與希特勒或他們的匪幫永不會談永不斡旋,我們將在陸地上,海洋上,天空中與他們戰斗” ——《丘吉爾回憶錄》

(1)對于慕尼黑會議毛澤東說,張伯倫是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請用1938年到1940年的史實來證明毛澤東的評價。(3分)
(2)《有田—克萊琪協定》又被稱為遠東慕尼黑,請分析其實質。(3分)
(3)材料三與材料一、二對比,英國的政策發生什么變化?各舉一個戰例說明英國在“陸地上、天空中”與德國作戰。(4分)
(4)材料二中美國的做法顯然不利于中國,但中國的抗戰卻對其他反法西斯國家起積極作用。試分析1941年的中國戰場對蘇德戰場與太平洋戰場所起的作用。(3分)
42.20世紀的奧運會在很大程度上見證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申辦1916年第6屆奧運會的城市有柏林、布達佩斯和亞力山大。1912年,歐洲戰云籠罩,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然而“奧林匹克之父” 顧拜旦卻相信,如果把奧運會舉辦地設在柏林,德國人的注意力就會轉到運動會上去了,可能消彌一場大戰。因此,第6屆奧運會決定在柏林召開。
(1)顧拜旦善良的愿望是否實現了?說明了什么問題(3分)
材料二 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會徽和海報

(2)你能從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會徽和海報中獲得哪些歷史信息?這些信息在本質上說明了什么?(4分)
(3)一個國家要承辦奧運會,必須具備很多條件,“愛好和平,維護和平”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條件。德國的慕尼黑非常想申辦1972年夏季奧運會。假如你是德國奧申委的一名工作人員,你會如何說服國際奧委會,德國完全具備“和平”方面的條件。要求以材料三為依據。(3分)
材料四 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始前,聯合國大會主席亨特向各成員國呼吁,在奧運會期間停止一切的敵對行動,遵守奧林匹克停戰的協議。參加雅典奧運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政府都紛紛宣布尊重奧運停戰精神。
(4)綜合以上四則材料回答,奧運會與戰爭、和平之間的關系。(2分)
43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根據下列各點,貫徹《適應局勢演變的帝國國策綱要》中規定的關于南方的措施。①帝國為了完成自存自衛,在不辭對美(英、荷)作出的決心下,擬于10月下旬完成戰爭準備。②與此同時,帝國對英美盡量采取各種外交手段,努力貫徹帝國的要求。
——《日本御前會議決定:帝國國策
實行要求》1940年9月6日
材料二 朕信倚爾等之忠誠勇武,恢復發揚祖宗之通業,迅速鏟除禍根,確保東亞之永久和平,以其保全帝國之光榮。
——日本天皇《宣戰詔書》1941年12月
材料三 前者帝國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希求帝國自衛與東亞安全出擊,如排斥他國之主權,侵犯其領土,固非朕之本意……敵用殘酷之炸彈殺無辜,殘害所及,其未為逆料……朕對始終與帝國為東亞解放努力解放諸盟邦,不得不深表遺憾。
——日本天皇《停戰詔書31945年8月
材料一中,日本的“國策”指什么?(4分)
(2)裕仁天皇宣布停戰的原因是什么?根據史實分析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原因。(4分)
(3)比較材料二與材料三,指出并簡要評析這兩則天皇詔書觀點的異同。(4分)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歷史]參考答案
歷史參考答案
41.(1)德國和蘇聯達成協議,先進攻了波蘭和法國,并很快滅了法國。1940年7月,德國實施海獅計劃,對英國發動不列顛之戰。(3分)
(2)出賣中國利益,與日本達成妥協,維護英國在遠東的既得利益。(3分)
(3)縱容侵略到堅決抵抗。
北非阿拉曼戰役、擊碎海獅計劃或德國的空中閃擊行動失敗(4分)
(4)1941年中國的抗日使蘇聯避免兩線作戰,延緩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為美國贏得了全面備戰的時間。(3分)

導試簡表
本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析圖繪圖能力
能讀懂地圖的圖例和注記能進行簡單的圖文轉化
5、6、7、8、9、10、11、12、13、14、15、16、17、23、24、25、28、29、30、34、35、36、41、42、43、
應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其成因,提出解決方案
能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身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
5、6、7、8、9、10、11、12、38、39、40、41、44
聯系社會熱點提升綜合分析能力
能用相關的地理原理解析一些社會熱點問題
5、6、44
一、選擇題(共50分。1-30題每題1分,31-40題每題2分)
1. 關于旅游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旅游資源通常劃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種類型 ②自然景觀更多地表現在教育性旅游方面的意義 ③人文景觀對于探險獵奇、游樂、療養等性質的旅游具有重要意義 ④人文景觀更多地表現在教育性旅游方面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下列四組旅游資源中,都屬于人文景觀并位于同一個國家的是
A.八達嶺長城、蘇州園林、路南石林 B.凱旋門、巴黎圣母院、盧浮宮
C.大英博物館、比薩斜塔、荷蘭風車 D.布達拉宮、龍門石窟、九寨溝
3.詩句“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反映了自然景觀的美感類型是
A.動態美 B.形象美 C.色彩美 D.聽覺美
4.在觀賞景觀前,應收集旅游信息,對景觀加以全面了解,了解的主要內容有
①了解景區特色及周邊景點分布,確定旅游路線 ②了解吃住條件和舒適程度,以及環境狀況 ③了解旅游地物價的高低,旅游地的遠近,以及到旅游地的交通條件 ④了解旅游景觀的最佳游覽時間
A. 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據報道,到目前為止,已有美國、俄羅斯、新西蘭及澳大利亞等南極旅游大國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開展了南極旅游項目。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表示正在籌劃到南極旅游的項目開發。回答5-6題。
5.南極旅游的興起,表明
A.旅游主體的大眾化 B.旅游空間的擴大化
C.旅游方式和內容的多樣化 D.旅游目的的娛樂性
6.南極旅游的興起,與下列因素無關的是
A.科學技術的進步 B.人們求知、探密和獵奇欲望的增長
C.交通工具的發展 D.促使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增進友誼
某校為獲獎教師推出暑假帶薪免費旅游。很多老師覺得馬不停蹄地旅游多處名勝過于勞累。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某處旅游勝地小住一段時間以代替大范圍的游覽。據此回答7-8題。
7.按照旅游目的的劃分,該校教師的旅游屬于
A.觀光型 B.度假保健型 C.購物型 D.研究型
8.對于我國的工薪階層來說,下列旅游形式中最適合在雙休日進行的是
A、地方性旅游 B.區域性旅游 C.全國性旅游 D.洲際旅游
五·一節放了七天長假,北京某中學上高中的小明想約本班幾個同學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暉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陳敏想去武夷山,小華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們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費,又想讓旅行社全包。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回答判斷9-12題。
9.他們最宜選擇的旅游風景地是:
A.昆明 B.海南 C.武夷山 D.泰山和曲阜
10.選擇的主要理由是:
A.旅游費用 B.交通條件 C.身體狀況 D.旅游觀光地
11.這次旅游活動要達到的主要目的是:
A.娛樂消遣 B.參觀學習 C.市場購物 D.接受教育
12.構成旅游景區的主體是:
A.旅行社 B.小明、王浩等 C.旅游景觀 D.一千元的花費
13.讀“經緯網圖”,緯線AB與DE的關系是
A.一半 B.等長 C.1.5倍 D.2倍
右圖為地球局部經緯網圖,讀圖回答14~15題。
14.當圖中P地時15點是,X地是
A.16點 B.14點 C.17點 D.13點
15.從X地到P地經過
A.東、西兩半球 B.西半球
C.東半球 D.南、北兩半球
讀下圖,完成16-17題
16.如果四幅圖的圖幅大小相等,則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7.①地位于②地的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東北方向 D.西南方向
右圖為“某地區經緯網局部圖”,圖中虛線為昏線。讀圖完成18~19題。
18.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東南方向 D.東北方向
19.若某直升飛機從乙地飛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線方向是
A.向正西方向     B.向正東方向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東南、后東北
下面為四幅等高線分布圖,若圖中等高線的數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遞減,按要求完成20-21題。

20、若四幅圖的等高距皆為50米,比例尺分別為1∶10 000、1∶20 000、1∶30 000、1∶40 000,則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21、若四幅圖的比例尺皆為1∶10 000,等高距分別為10米、20米、30米、40米,則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讀右面 “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22~23題。
22.圖中B點的海拔高度是
A.400米 B.600米
C.800米 D.900米
23.量得甲乙兩地的直線距離為1.5厘米,則其實地距離是
A.500米 B.750米
C.1000米 D.150米
右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單位:米)示意圖。讀圖回答24~25題。
24.E處陡崖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80米 B.180米
C.200米 D.210米
2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③處比②處坡度更陡一些
B.河段①(丙、丁之間)的流向大致是從南向北
C.若要在河流①修建大壩,則乙處比甲處位置好
D.若該地區位于中國東南部地區,則②地區最適宜發展的產業是甜菜種植業
讀下表七大洲面積資料,完成26題。
26.下列有關各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大洲跨經度最多 B? ③大洲臨四個大洋
C?赤道穿過⑤大洲的中部 D? ⑦大洲淡水資源最豐富
讀”某群島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線示意圖(單位:m)”,完成27?-28題。
27.若要完整表示P點附近的海水深度變化,應再補畫幾條等深線?
A?3條 B?4條 C?5條 D?6條
28.P點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A?海嶺 B?海溝 C?海盆 D?大陸架
29.下列有關運河和海峽的敘述中,屬于錯誤的一條是:
A、蘇伊士運河溝通紅海和地中海
B、麥哲倫海峽分隔南美大陸和火地島
C、基爾運河聯系北海和波羅的海
D、巴拿馬運河連接太平洋和墨西哥灣
30.位于兩個大洲之間的海峽有:
A、麥哲倫海峽 B、土耳其海峽 C、多佛爾海峽 D、馬六甲海峽
31.下列哪個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A、亞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32.赤道穿過的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是:
A、亞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33.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多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讀“地球表面海陸起伏曲線圖”,回答34~35題。
34.從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與世界最深海溝都位于
A.兩大板塊的消亡邊界
B.兩個大陸板塊交界處
C.兩個大洋板塊交界處
D.板塊的內部
35.分析圖中信息可知
A.全球陸地面積約為海洋面積的30%
B.全球陸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陸平均值內
C.海洋平均深度遠遠大于大陸平均海拔
D.大陸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
36.當北京地區座北朝南的房屋內,正午陽光照射面積最大時,下圖中各島正午太陽高度由大
小排列正確的是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3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黃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崗巖地貌
B.黃山是典型的高山玄武巖地貌
C.色彩美是黃山自然景觀美的核心
D.在黃山自然景觀中,生物景觀最為重要
大香格里拉地區的主要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臺地和云貴高原過渡地帶,地處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區的“金三角”地區。目前,3省區將聯合投資500億元,使中國西南角成為世界精品旅游景區之一。據此回答38~40題。
38.“峽谷幽深,峻嶺逶迤”是對大香格里拉地區地形特征的真實寫照,對這一景觀的欣賞應:
A.選擇觀賞位置 B.把握觀賞時機
C.抓住景觀特點 D.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39.將“大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精品景區的優勢條件是:
A.人文景觀的豐富性 B.對外聯系的快捷性
C.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D.自然景觀的獨特性
40.大香格里拉旅游資源豐富,自然景色獨特迷人,下列旅游資源在該區不能見到的是:
A.皚皚的雪山 B.奔騰的河流 C.寂寂的戈壁荒漠 D.濃郁的民族風情
二、綜合題(47分。共4小題)
41、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進行一次野外考察,計劃從A點出發,沿圖1中所示路線到達小青山,讀圖1、圖2回答問題。(7分)
(1)大青山在小青山的 方向,
考察路線經過的B處的地形部位是

(2)興趣小組在小青山北側發現了一條圖中
未標出的小河,請在圖中的適當位置用
表示河流的符號畫出這條小河。
(3)圖1中有一瀑布,它位于甲、乙、丙、
丁四地中的 地。
(4)圖1中果園需要從大濟河引水,有① ②兩條路線供選擇,合理的是 路線,選擇理由
是 。
(5)圖2中四幅地形剖面簡圖與考察路線經過的地形剖面相似的是 。
42、?有一艘運載貨物的輪船于2011年3月2日從俄羅斯的圣彼得堡港出發,到達日本的神戶,航線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5分)
(1)輪船由①海域到④海域經過的海峽依次是:? , , , 。
(2) 圖中A處為兩洲界線,這條界線為 山、 河、 山。
(3) 若輪船用相同的馬力航行,在甲、乙兩處中航速較大的是 處,原因是 ,而另一處則因 而航速較小。
(4) 輪船航行至④時, (可能或不可能)遇上臺風。
(5) B處的氣候類型是 。
(6) ③處海域位于 板塊與 板塊的 邊界處。
43、“讀某三地各月氣溫變化與降水分配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⑴、寫出A、B、C三地的氣候類型
A _____ ,B_____ ,C _____ 。
⑵、A地位于______ 半球,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A氣候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 ,主要成因是 ____ _ 。
⑶、B地的氣候特點是 ____________ _。主要成因是 。B氣候分布于大陸的____ 岸
⑷、C氣候主要分布在_____附近,氣溫的年較差比較_____ 。
4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3分)
材料一:2010年1月4日。圓務院發布了《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海南建設成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
材料二:下圖為海南部分旅游景觀示意圖。
(1)在海南旅游.要準備好墨鏡、高指數的防曬霜和遮陽傘,原因是 。
在海南島中部地區旅行時.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等地質災害的發生。(3分)
(2)從旅游資源類型看,以上四地旅游資源屬于自然旅游資源的是 (填字母);四地旅游資源的共同區位優勢在于 ____。(4分)
(3)簡述海南旅游資源開發的條件。(4分)
(4)評價旅游島的建設對海南省區域發展的意義。(2分)
三、卷面分(3分)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地理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30題每題1分,31-40題每題2分,共50分)
二、綜合題(47分,共4小題)
43、(1)溫帶季風氣候 地中海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2)北 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受季風影響(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3)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風影響
(4)赤道 小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書寫習慣
字跡清晰,格式規范,卷面整潔
卷面分 3分
應試能力
準確掌握哲學知識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所有試題
規范使用政治術語
能用完整的觀點表達自己的觀點,用辯證的觀點分析社會生活現象
非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開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深入實施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據此回答1~2題。
1、下列關于哲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②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③哲學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④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之所以要深入實施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是因為( )
A.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B.哲學能夠為人們的實踐活動提供具體方案
C.哲學能夠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
D.哲學決定著社會的發展方向和進程
3、孔子認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孟子主張:“萬物皆備于我。”以上兩種觀點的主要區別在于( )
A.前者強調客觀條件,后者強調主觀條件
B.前者是客觀唯心主義,后者是主觀唯心主義
C.前者屬于唯物主義,后者屬于唯心主義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強調意識反映物質
4、“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主要說明( )
A.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B.運動包括宇宙間的一切變化和過程
C.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D.運動離不開物質
5、2010年6月16日,南非世界杯小組賽上,朝鮮隊雖1:2負于巴西,但其在球場上表現出來的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令人贊嘆,讓全世界球迷豎起大拇指!這表明( )
①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促人奮進
②人可以無限發揮主觀能動性
③人能夠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④特殊群體的主觀能動性能夠突破規律的制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欲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世界氣候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來越大,地球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全球災難性氣候變化屢屢出現,所有這些都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這說明( )
A.規律是客觀的,違背規律必然遭到規律的懲罰
B.規律是客觀的,人無法有效地應對自然災害
C.自然界是客觀的,應當限制人類改造自然
D.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環境保護
7、錢學森先生在美期間,撰寫的一篇文章封面先是寫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邊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沒有什么認識是最后的)。這是因為( )
①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②對事物的認識不能一蹴而就
③真理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
④認識是圓圈式的循環運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8、金秋時節某地農民采摘柿子時,最后總要在樹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農民們說這是留給喜鵲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鵲都在果樹上筑巢過冬,到春天也不飛走,整天忙著捕捉果樹上的蟲子,從而保證了來年柿子的豐收。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 )
①人們可以利用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為自己服務
②人們可以發現并利用規律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③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
④事物之間的聯系是普遍的、多樣的,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是聯系的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9、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新疆工作座談會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舉行。胡錦濤在講話中指出,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新疆發展和穩定,關系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關系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上述材料表明( )
A.整體與部分是相互區別的
B.整體與部分是“一”與“多”的關系
C.整體統率著部分
D.關鍵部分的性能及其變化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
10、新中國六十多年中,我們走過彎路、繞過遠路,有過“大躍進”的急于求成,有過“十年內亂”的慘痛教訓,但最終我們黨在實踐中摸索出正確的航線。這主要體現了( )
A.事物是永恒發展的
B.要注重事物量的積累
C.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D.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
11、“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與“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共同蘊涵的哲理是( )
A.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B.要重視量的積累
C.量變是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
D.要重視事物的質變
12、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歷史悠久,積淀了許多優秀的成分,但同樣也混雜了不少的糟粕。這表明( )
A.事物都有雙重性
B.事物是普遍聯系
C.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條件
D.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13、古有一父,為解決家中鼠患,買了一只貓。貓抓老鼠的同時,卻也偷吃雞,其子甚怨。父道:“寧無雞也不能無貓,因無雞不會挨凍受餓,而無貓,則會挨凍受餓。”遂其子不再怨。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在處理和解決問題時要注意( )
A.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
B.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C.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14、在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上,既要吸收和繼承,古為今用,又要揚棄和更新,進行改造。這表明,辯證否定( )
A.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B.是事物聯系的環節
C.是事物發展的環節 D.實質是“揚棄”
15、“2011我的幸福公式”登上新浪焦點專題榜,以下是一些網民的“2011+?=幸福”的幸福公式:( )
網民“天天美食”:2011+物價適宜+放心餐桌=幸福
網民“勞動致富”:2011+找到工作+漲工資+不拖欠=幸福
網民“難得一笑”:2011+有車有房+環境優美+心情愉悅=幸福
①幸福僅僅是人們主觀感受的產物 ②幸福與人的主觀感受密切相關
③人們的幸福源自生活需求的滿足 ④幸福沒有一個客觀的衡量標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胡錦濤同志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鄧小平理論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系統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這段話表明了( )
A.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具有反復性 B.我們黨創造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
C.認識總要不斷向前發展 D.認識決定實踐
17、當前,如何控制通貨膨脹是一個熱門話題。有學者稱:按CPI計算,通貨膨脹主要是由一籃子商品價格決定的,一籃子商品中1/3是豬肉,所以,把豬管好就行了。這里的“把豬管好就行了”所蘊涵的哲理與下列俗語、成語相同的是 ( )
①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 ②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④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8、抗災救難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這個思想的哲學依據是,人能夠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 ( )
①認識自然規律,精確預見自然的未來變化 ②認識人類行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適當行動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結果產生 ④采取適當行動改變自然規律和相關的條件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②④
19、“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臨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遠不會到來。”這是電影《2012》的臺詞,它是一部關于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講述由于自然環境和資源長期遭受掠奪性破壞,人類即將面臨空前的自然災害,最后在“方舟”中度過了這一全球性的災害,獲得了繼續繁衍和發展的希望。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
A.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客觀的 B.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是主觀的
C.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D.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改造規律
20、右邊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把握事物的聯系,利用客觀規律
B.準備走曲折的路,相信前途光明
C.發揮主觀能動性,探究事物本質
D.堅持辯證否定觀,樹立維穩意識
21、國家統計局4月9日公布的3月份CPI同比漲幅比上月反彈0.4個百分點,達到3.6%。菜價明顯上漲是3月份CPI反彈的一個主要因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指出:“3月份全國平均氣溫比歷史同期低不少,北冷南雨的天氣對蔬菜食品的生產、供應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造成物價明顯反彈”。這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
①聯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必然的聯系 ②聯系是多樣的,應該全面地認識與事件有關的各種聯系 ③聯系是客觀的,事件的發生與人的活動無關 ④聯系是有條件的,應注意具體分析事件發生的各種條件(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12年4月5日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根據條例,學校和社會應制定相應的措施和方案。這表明( )
A. 認識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 B. 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
C. 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D. 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3、右邊漫畫啟示我們,辦事情應當( )
A.腳踏實地,注重量的積累
B.把握時機,促成質的飛躍
C.另辟蹊徑,力求開拓創新
D.立足全局,堅持統籌兼顧
24、蝴蝶的生命史為:蝴蝶幼蟲出生10天左右后發育成成蟲,成蟲45天后變成蛹,而蛹要經過地底下幾個月的漫漫長眠才能化蛹成蝶,開始它最燦爛的歷程。從哲學上看,化蛹成蝶的過程是( )
A.事物由質變到量變的曲折過程 B.事物自身的辯證否定過程
C.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的過程 D.是新事物徹底否定舊事物的過程
25、中宣部副部長孫志軍說,對于公益性文化事業,必須是注重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要求,由政府投資提供有關的服務;對于經營性文化產業,主要是以市場為主導,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多方面的需求,針對不同情況來加以實施和改進。這一說法體現了( )
A.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C.辦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D.事物的性質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二、非選擇題(共50分,其中卷面分3分。)
26、2012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 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資源配置要向中西部、農村、邊遠、民族地區和城市薄弱學校傾斜。辦好民族教育。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全面加強人才工作。
請結合唯物論的相關原理談談你對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理解。(10分)
27、材料一:2010年6月7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上強調,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科技創新將不斷深化人們對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系統認知,將不斷豐富促進社會和諧的文化基礎,引導人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確立科學的發展理念,有效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意識和全民的創新興趣,推動形成科學理性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60多年來,我國雖然擁有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但中國是制造大國,不是制造強國,根本原因是缺乏核心技術,產業結構不合理等,中國制造業發展模式丞待轉型。
(1)創新的作用在材料一中是如何反映出來的?(6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辯證否定觀,論述中國制造業怎樣實現由大變強,從而實現強國夢想。(9分)
28、2012年2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新“國標”最大的變化在于增加了細微顆粒(PM2.5)和臭氧8小時濃度限值檢測標準,這也是公眾對納入國標呼聲最高的兩項指標。公眾推動PM2.5進國標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1982年,我國首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大氣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制定并發布實施,之后先后經過了三次修訂。在96年版的《空氣環境質量標準》中,PM10被列入控制標準,未將PM2.5列入;2008年,環境保護部啟動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第四次修訂工作,但在2010年底首次征求意見后,只對PM2.5設立了參考限值,未納入強制性限值。但相關專家表示,“時機不成熟”是PM2.5未進國標的主要原因;2011年10月,持續的灰霾天氣讓PM2.5引起公眾的高度關注,將PM2.5納入國標的呼聲也越來越高,2011年11月16日,新國標二次征求意見,首次提出將PM2.5納入國標,另外一項重要的指標---臭氧8小時濃度也同時被納入。二次征求意見稿獲得了公眾“普遍贊同”,并于2011年12月底在環保部常務會上獲得通過。
請結合材料回答:我國對PM2.5認識的變化過程體現了認識論的哪些哲理?(10分)
29、2011年10月31日,第70億個人類居民降臨地球。“70億”的地球是個有些沉重的話題。曾幾何時,在生產力相對落后的時代,從家庭到國家,都渴望著人口的增加,認為人就意味著生存力、發展力。今天世界70億人口壓力的大背景下,卻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勞動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社會福利體系負擔重、經濟增長乏力;而多數發展中國家,人口基數龐大、人口增長過快,給資源環境帶來巨大壓力,不堪重負。
結合材料請運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談談你對世界人口問題的認識。(12分)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政治]參考答案
27、(1)①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材料強調,科技創新將不斷深化人們對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系統認知,有助于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2分)②創新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材料強調,科技創新可以推動形成科學理性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體現了創新在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變革中的作用。(2分)③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材料強調,科技創新將不斷豐富促進社會和諧的文化基礎,引導人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確立科學的發展理念,體現了創新是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2分)
28、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認識發展的動力。我國對PM2.5認識的變化來自人們生活實踐的需要,適應了當前國內環境變化發展的新要求。(4分)②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我國對PM2.5認識的變化體現了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3分)③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我們要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我國對PM2.5認識的變化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不斷深化和發展的。(3分)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
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會根據法則、公式進行正確變形和運算,能根據條件作出正確的圖形,并會用數學語言正確地表述和說明數學結論.
1,2,3,4,5,6,7,8,9,11,12,13,14,
15,18,
綜合與應用
能綜合應用所學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解決一些稍微綜合一點的數學問題(包括實際應用問題).
10,16,17, 19,20,21
發展要求
能理解數學概念和結論的本質,會選擇有效的方法進行信息分析和加工,能進行獨立思考和有效探究,能創造性地解決數學問題.
2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答案填在答題卷中方格內.
1.若三點共線,則等于( )
. 3; . 4; . 5; . 6.
2. 直線和的位置關系是( )
. 垂直; . 平行;
. 相交但不垂直 ; . 不能確定,與取值有關.
3. 在空間,若直線同時與直線相交成等角,則( )
. 平行; . 異面;
. 相交; .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4. 一座樓房由若干個房間組成,該樓的三視圖如下圖所示。則該樓中最高一層的那個房間在大樓的位置是( )
.右前上方; .左前上方; . 右后上方; . 左后上方.
5.在三棱柱中,各棱長相等,側掕垂直于底面,點是側面的中心,則與平面所成角的大小是 ( )
. . . .6. 已知一個三角形水平放置的的斜二測直觀圖如
右圖所示,則原三角形的的形狀是 ( )
.銳角三角形; . 鈍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正三角形 .
7.一條光線從點射出,與軸相交于點,并經軸反射,則反射光線所在的直線方程是( )
. ; . ;
. ; . .
8.如果直線與平面、、滿足,,,,則必有 ( )
.且 ; . 且;
. 且; . 且.
9. 下列四個判斷中,正確判斷的個數為( )
①經過定點的直線都可以用表示;
②經過定點的直線都可以用表示;
③不經過原點的直線都可以用表示;
④任意直線都可以用(不同時為零)表示.
. . . .
10.如圖,三棱錐的高,,
分別在和上,且,則下列四
個圖象中大致描繪了三棱錐的體積與
之間的變化關系的是(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請把答案填在答題卷中橫線上.
11. 經過兩點的直線的傾斜角為__________
12. 三個平面兩兩相交,則它們的交線條數有_________.
13. 正方體中,為的中點,則與過的平面的位置關系是
14.設是二面角內一點,面,面,為垂足,,則的長為_________
15. 若直線的傾斜角滿足,且直線經過點,則直線的方程為________________.
16. 設是三個不重合的平面,是直線,給出下面四個命題:
①若,則;
②若,則;
③若上有兩個點到的距離相等,則;
④若,則.
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__________.
17. 已知直線過點,且夾在兩直線與之間的線段恰好被點平分,則直線 的方程為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2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 如圖所示,在四棱錐中,底面四邊形是正方形,
平面,為的中點.
求證:(1)平面;
(2)平面.
19.求的值,使直線與直線 互相垂直.
20.已知正方形的中心為,一邊所在的直線的方程為,求其它三邊所在的直線方程.
21.在正三棱柱(底面三角形是正三角形的直棱柱)中,點分別是的中點,,.
求證:(1)平面平面;
(2)平面平面.


22. 如圖,在平行四邊形中,,將沿折起到的位置,使平面平面.
(1)求二面角的大小;
(2)求四面體的表面積.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數學(文)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二、填空題:11.;15. 1條或3條; 13. 平行; 14.;15 或.16.②,④; 17.
三、解答題:
19.解:依題意,.
(1)當時,即,,,顯然.
(2)當時,即,,,二直線不垂直.
.
20.解:因為正方形中心到的距離,則到正方形四邊的距離都為.設正方形與已知直線平行的一邊所在的直線方程為,則或,故與已知直線平行的一邊所在的直線方程為.
又設正方形另一對邊所在的直線方程為,則或,故正方形另一對邊所在的直線方程為和.綜上,所求正方形三邊所在的直線方程分別為:,和.
又,,從而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22. 解:(1)在中,,
.

因為平面平面,所以
平面,.即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又,,而,,
故在直角三角形中,,(或證即為.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
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會根據法則、公式進行正確變形和運算,能根據條件作出正確的圖形,并會用數學語言正確地表述和說明數學結論.
1,2,3, 4,5,6,7,8,9,11,12,13,14,
15,18,
綜合與應用
能綜合應用所學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解決一些稍微綜合一點的數學問題(包括實際應用問題).
10,16,17, 19,20,21
發展要求
能理解數學概念和結論的本質,會選擇有效的方法進行信息分析和加工,能進行獨立思考和有效探究,能創造性地解決數學問題.
2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答案填在答題卷中方格內.
1.若三點共線,則等于( )
. 3; . 4; . 5; . 6.
2. 直線和的位置關系是( )
. 垂直; . 平行;
. 相交但不垂直 ; . 不能確定,與取值有關.
3. 在空間,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 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
. 垂直于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
4. 一座樓房由若干個房間組成,該樓的三視圖如下圖所示。則該樓中最高一層的那個房間在大樓的位置是( )
.右前上方; .左前上方; . 右后上方; . 左后上方.
5.在三棱柱中,各棱長相等,側掕垂直于底面,點是側面的中心,則與平面所成角的大小是 ( )
. . . .6. 已知一個正方形的直觀圖是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一邊的長為4,則該正方形的面積是 ( )
.16; . 64; . 16或64; .以上結論都不對 .
7.一條光線從點射出,與軸相交于點,并經軸反射,則反射光線所在的直線方程是( )
. ; . ;
. ; . .
8.如果直線與平面、、滿足,,,,則必有 ( )
.且 ; . 且;
. 且; . 且.
9. 設實數滿足約束條件,則的取值范圍是( )
. .
. .
10.如圖,三棱錐的高,,
分別在和上,且,則下列四
個圖象中大致描繪了三棱錐的體積與
之間的變化關系的是( )
. . .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請把答案填在答題卷中橫線上.
11. 經過兩點的直線的傾斜角為__________
12. 正方體中,為的中點,則與過的平面的位置關系是
13.設是二面角內一點,面,面,為垂足,,則的長為_________
14. 設是三個不重合的平面,是直線,給出下面四個命題:
①若,則;
②若,則;
③若上有兩個點到的距離相等,則;
④若,則.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__________.
15. 設滿足約束條件,若目標函數的最大值為8,則的最小值為________.
16. 設是經過點的任意一條直線,原點到直線的距離為,則對應于取得最大值時的直線的方程為________________.
17. 如圖所示,在直三棱柱中,底面是直角三角形,,,,點是上一動點,則的最小值是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2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 如圖所示,在四棱錐中,平面,,
,平分,為的中點.
求證:(1)平面;
(2)平面.
19.在正三棱柱(底面三角形是正三角形的直棱柱)中,點分別是的中點,,.
求證:(1)平面平面;
(2)平面平面.


20.在制定投資計劃時,不僅要考慮可能獲得的盈利,而且還要考慮可能出現的虧損.某投資人打算投資甲、乙兩個項目.根據預測,甲、乙項目可能最大盈利率分別為100%和50%,可能的最大虧損率分別為30%和10%.投資人計劃投資的金額不超過10萬元.要求在確保可能的資金虧損不超過1.8萬元的前提下,問投資人對兩個項目各投資多少萬元才能使可能的盈利最大?
21. 如圖,在平行四邊形中,,將沿折起到的位置,使平面平面.
(1)求二面角 的大小;
(2)求四面體的表面積.
22.已知三條直線,直線,和直線,且與的距離是.
(1)求的值.
(2)能否找到一點,使得點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①點是第一象限內的點;②點 到的距離是點到的距離的;③點到的距離與點到的距離之比是.若能,求出點的坐標;若不能,說明理由.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數學(理)參考答案
, 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三、解答題:
18. 證明:(1)設.連接,易證
為 的中點,故.
從而易證平面;
(2)易證,從而平面.
又因為點是的中點, ,所以,,
所以,所以∽,故,即
,,,即,從而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20.設投資人分別用萬元、萬元投資甲、乙兩個項目. 由題意知

21. 如圖,在平行四邊形中,,將沿折起到的位置,使平面平面.
(1)求二面角 的大小;
(2)求四面體的表面積.
解:(1)在中,,
.
,.因為平面平面,平面,.即為二面角的平面角.又,,而,
(2)由(1)知:,.又,而即為,.又, .又易證,.故四面體的表面積為.
22.解:(1)的方程可化為:,則與的距離
..
(2)設滿足條件的點的坐標為(.點滿足條件②,則點在與,都平行的直線上,且,或.
和,分別解得(舍)和.
所以,同時滿足題中三個條件的點存在,其坐標是.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基本概念
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
1、2、4、7、10、14
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
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
1、3、5、8、9、11、12、15、16、18、19
物理與社會生活
物理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
6、13、17
一 單項選擇題(每題4分,16小題,共64分)
1.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描繪點電荷電場中電場線的是( )
2.關于庫侖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庫侖定律適用于點電荷,點電荷其實就是體積很小的球體
B、根據公式當兩個點電荷距離趨于0時,電場力將趨于無窮大
C、若點電荷Q1的電荷量大于Q2的電荷量,則Q1對 Q2的電場力大于Q2 對 Q1電場力
D、庫侖定律的適用范圍是真空中兩個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3.兩個等量點電荷P、Q在真空中產生電場的電場線(方向未標出)如圖3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P 、Q 是兩個等量正電荷
B.P 、Q 是兩個等量負電荷
C.P 、Q 是兩個等量異種電荷
D.P 、Q 產生的是勻強電場
4.下面有關靜電現象的解釋,說法錯誤的是 ( )
A.接觸起電的實質是一個物體的電子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
B.靜電感應不是創造電荷,只是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C.摩擦起電時,一個物體失去電子而帶正電,另一個物體得到電子而帶負電
D.摩擦起電是在摩擦的過程中分別創造了正電荷與負電荷
5.如圖所示,為某一點電荷形成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a、b為線上的兩點,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a、b點場強大小相同
B.a、b點場強方向相同
C.a、b點場強大小、方向都相同
D.無法確定
6.下列關于磁感應強度方向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磁感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就是該點磁感應強度的方向
B.某處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就是該處小磁針北極所指的方向
C.磁感應強度是個標量,沒有方向
D.某處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就是某處磁場方向
7.某同學畫的表示磁場B、電流I和安培力F的相互關系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 )
8.在地球赤道上空,沿東西方向水平放置一根通以由西向東的直線電流,則此導線受到的安培力方向 ( )
A.豎直向上 B.豎直向下 C.由南向北 D.由西向東
9.如圖所示是用陰極射線管演示電子在磁場中受洛侖茲力的實驗裝置,圖上管中虛線是電子的運動軌跡,那么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有 ( )
A.陰極射線管的A端應接正極
B.C端是蹄形磁鐵的N極
C.無法確定磁極C的極性
D.洛侖茲力對電子做正功
10.關于感應電動勢的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磁通量越大,感應電動勢一定越大
B.磁通量減小,感應動勢一定減小
C.磁通量變化越快,感應電動勢一定越大
D.磁通量變化越大,感應電動勢一定越大
11.如圖的無限大的磁場中,有一個矩形線圈abcd做下述運動,其中能使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的運動是
A.以bc為軸轉動
B.以ab為軸轉動
C.垂直紙面向內勻速運動
D.在紙面內向下運動
12.關于電磁波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 電磁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
C. 麥克斯韋第一次通過實驗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
D. 法拉第第一次通過實驗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
13.在以下四種情況下,可以將電壓升高供給電燈的變壓器是
14.通常當人走向銀行門口時,門就會自動打開,是因為門上安裝了下列那種傳感器 ( )
A.溫度傳感器; B.壓力傳感器; C.紅外線傳感器; D.聲音傳感器
15.最早發現電磁波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的科學家是 ( )
A.法拉第 B.奧斯特 C.麥克斯韋 D.赫茲
16.關于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場一定產生磁場
B.磁場一定產生電場;
C.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均勻變化的電場
D.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
三、計算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36分;解題時要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表達式、演算步驟,答案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7.(12分)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恒星是比鄰星,它距離我們是10m,從地球向比鄰星發射的電磁波,要經過多長時間才能到達比鄰星?
18.(12分)一根長為0.20m的直導線,垂直于某勻強磁場方向放置,當導線中通有1A的電流時,導線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為0.08N,則:
(1).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多大?
(2).當導線中的電流增大為2A時,導線受到的安培力為多大?此時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 多大?
19.(12分)如圖所示,有一U形金屬導軌MNPQ,處在與它垂直的勻強磁場中,有一導體棒ab在導軌上向右勻速運動,經過0.2s,從“1”位置運動到“2”位置。這個過程中,穿過由導軌和導體棒組成的閉合回路的磁通量從0.08Wb增加到0.20Wb。求:
(1)這段時間內通過回路的磁通量的變化量;
(2)這段時間內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的大小。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文科物理]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每題4分,共64分)
三 解答題(共36分)
17.(12分) 3.3×109 s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構成細胞的物質
掌握構成細胞的物質,重點是四大類有機物的結構特點、功能以及鑒定方法。
1、2、3、4、5、6、7、11、19、
細胞的結構
1、熟記各種細胞結構及其功能
2、掌握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差別
3、掌握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差別
8、9、10、12、13、14、15、16、17、18、20、22、23、24、26、27、36
細胞的代謝
1、掌握ATP的結構和功能
2、掌握細胞呼吸、光合作用的總反應方程式;基本過程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
3、掌握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和分離的方法
21、30、31、32、33、34、35、37、38、39
細胞的生命歷程
1、掌握細胞周期的概念
2、掌握有絲分裂的基本過程、染色體和DNA的變化,以及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異同
25、28、29
一、單項選擇題(35題,每題2分,共70分):
1.下列敘述并非生物體中水的生理作用是
A.各種離子和分子的良好溶劑 B.緩和生物體溫度的變化
C.代謝反應與物質運輸的主要介質 D.維持生物體的酸堿平衡
2.已知Mn2+是許多酶的活化劑,例如它能激活硝酸還原酶,當缺Mn2+時,植物就無法利用硝酸鹽,這說明無機鹽的離子
A.對維持細胞的形態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B.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C.對調節細胞內的滲透壓有重要作用 D.是細胞內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3.“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糖元”,這是某生物體內糖類的某些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此生物不可能是植物,因為能合成糖元 B.淀粉和糖元都屬于多糖
C.此生物不可能是動物,因為含有麥芽糖 D.麥芽糖為二糖,葡萄糖為單糖
4.脂質在細胞中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功能,下面屬于磷脂的生物學作用的是
A.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B.構成生物體表面的保護層
C.作為主要的貯能物質 D.血液中含量過多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5.下列分子中,不屬于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是

6.兩個氨基酸縮合成二肽,產生了一分子水,這個水分子中的氧來自于
A.氨基 B.氨基和羧基 C.羧基 D.羧基和R基
7.檢驗還原性糖、蛋白質、脂肪、淀粉的試劑分別是
A.本尼迪特試劑、蘇丹Ⅲ、碘液、雙縮脲試劑
B.蘇丹Ⅲ、本尼迪特試劑、雙縮脲試劑、碘液
C.雙縮脲試劑、本尼迪特試劑、碘液、蘇丹Ⅲ
D.本尼迪特試劑、雙縮脲試劑、蘇丹Ⅲ、碘液
8.細胞學說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礎。下列哪項不是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個或多個細胞組成的 B.細胞是所有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
C.所有的細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細胞產生的 D.動植物細胞在結構上是有區別的
9.莧菜無論怎么用清水洗,清水中仍不見紅色物質,但若放入沸水中一燙,水立刻變成紅色,此現象說明
A.細胞壁在加溫中受到破壞 B.在清水中細胞膜沒有選擇透性
C.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質易從細胞擴散出 D.沸水使細胞膜失去選擇透性
10.下列有關細胞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A.線粒體中含有少量DNA、RNA 和 核糖體
B.葉綠體是所有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C.真核細胞中均有中心體,與細胞分裂有關
D.肌肉細胞與巨噬細胞相比,肌肉細胞中溶酶體的含量較多
11.某多肽分子結構如下圖所示,該多肽分子中的肽鍵數為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12.變形蟲通過細胞膜凸起,伸出偽足,完成運動以及獲得食物,變形蟲完成這些生理過程的基礎是質膜具有
A.選擇透性 B.一定的流動性 C.主動轉運 D.簡單擴散
13.圖中a、b、c表示三種生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以上三種細胞內遺傳物質的載體是染色體
B.a細胞有細胞壁,而b、c細胞沒有該結構
C.三種細胞中共同具有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
D.c細胞內沒有線粒體只能進行厭氧呼吸
14.下列關于細胞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所有的真核細胞均有細胞核 B.細胞核是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場所
C.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內 D.細胞核控制細胞的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15.假如你在研究中發現一種新的單細胞生物并鑒定該生物的類別,則以下何種特性與你的鑒定有關
①核膜的有無 ②核糖體的有無 ③細胞壁的有無 ④膜上磷脂的有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線粒體、葉綠體和內質網都具有
A.少量DNA B.能量轉換的功能 C.膜結構 D.運輸蛋白質的功能
17.將某植物細胞置于大于該細胞細胞液濃度的硝酸鉀(KNO3)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在顯微鏡下發現該細胞未發生質壁分離,其原因是可能該細胞
①是死細胞 ②是根尖分生區細胞 ③大量吸水 ④大量失水 ⑤質壁分離后又自動復原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8.將人體紅細胞浸在濃度為x的NaCl溶液中,紅細胞發生破裂。而將人體紅細胞浸在濃度為y的NaCl溶液中,紅細胞發生皺縮。比較這兩種NaCl溶液濃度大小的結果是
  A.x>y B.x19.甲硫氨酸的R基為-CH2CH2CH3S,則該分子中C、H、O原子的數目依次為
A.2、3、3 B.11、5、2 C. 4、11、2 D.5、11、2
20.根據細胞器的功能推測,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皮膚細胞比腸腺細胞(分泌消化酶)具有更多的核糖體
B.心肌細胞比骨骼肌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C.高爾基體把加工好的蛋白質送向細胞內和細胞外
D.光合作用有關的色素分布在類囊體垛疊的基粒上
21.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直接來自于
A.氨基酸 B.葡萄糖 C.膽固醇 D.ATP
22.在玉米的營養液中加入某種陰離子,結果發現玉米的根細胞在吸收該種陰離子的同時,對氯離子的吸收減少了,但對鉀離子的吸收沒有影響,最可能的原因是該種陰離子
A.妨礙了ATP的形成 B.抑制了主動轉運
C.與氯離子的載體蛋白相同 D.抑制了細胞呼吸
23.右圖是細胞部分膜結構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藍藻細胞不具有②③④的結構
B.需氧呼吸只能發生在結構④中
C.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圖中的①③④結構與之有關
D.按①~④順序依次可能是高爾基體膜、葉綠體膜、核被膜、線粒體膜
24.右圖是根據細胞器的相似或不同點進行分類的,下列選項中不是此圖分類依據的是
A.是否能進行能量轉換
B.單層膜還是雙層膜
C.是否含有色素
D.是否含有蛋白質
25.在光學顯微鏡下,要辨認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最好是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
A.末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26.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ATP是生物體內儲存能量的主要物質 ②ATP的能量主要儲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團之間的化學鍵中 ③ATP的水解實際上是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鍵的斷裂 ④ATP在細胞內含量很少,但轉化速率很快 ⑤ATP只能在線粒體中生成 ⑥ATP是可流通的“能量通貨”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③④⑤
27.如圖中曲線a、b表示物質跨(穿)膜運輸的兩種
方式,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質不能通過方式a運輸
B.與方式b有關的載體蛋白覆蓋于細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轉運速率與載體蛋白數量有關
D.抑制細胞呼吸對方式b的轉運速率一定有影響
28.某同學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4塊裝片1~4號,則最可能表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的是( )
A.1號,中心體發出星射線,染色體散亂排列
B.2號,細胞中部形成了細胞板
C.3號,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染色體散亂排列
D.4號,細胞膜從中部向內明顯凹陷
29.如圖是同一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圖像,據圖分析可作出的判斷( )
A.下一細胞周期開始于圖②時期的結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順序排列,應為 ①→④→③→②,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
C.該種生物的葉肉細胞中共含有6個DNA分子
D.圖①時期細胞中的中心粒移向兩極
30.在呼吸作用過程中,若有CO2放出,則可以判斷此過程( )
A.一定是需氧呼吸
B.一定不是產生乳酸的厭氧呼吸
C.一定不是產生酒精的厭氧呼吸
D.一定是厭氧呼吸
31.下列關于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厭氧呼吸的終產物是丙酮酸
B.需氧呼吸產生的NADH在線粒體基質中與氧結合生成水
C.厭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參與,該過程最終有NADH的積累
D.質量相同時,脂肪比糖元有氧氧化釋放的能量多
32.植物種子萌發時,如果長時間缺氧,就會引起爛芽,這主要是由于
A.CO2中毒 B.酒精中毒 C.乳酸中毒 D.功能不足
33.關于光合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兩個階段均有NADPH和ATP產生
B.光合作用中產生的O2來自于CO2中的氧
C.光合作用固定CO2的是C5
D.光合作用的碳反應必須在暗處進行
34.番茄幼苗在缺鎂的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后,與對照組相比,其葉片光合作用強度下降,原因是( )
A.光反應強度升高,碳反應強度降低
B.光反應強度降低,碳反應強度降低
C.光反應強度不變,碳反應強度降低
D.光反應強度降低,碳反應強度不變
35.如圖為正常綠色植物的葉綠素a的吸收光譜、色素總吸收光譜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譜(作用光譜代表各種波長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下列物質的變化趨勢與作用光譜基本一致的是( )
①O2的釋放量 ②有機物的生成量 ③C3的總量 ④C5的總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3題,共30分):
36.(7分)下圖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只有在_______________(真核/原核)細胞中,使用_______________(光學/電子)顯微鏡才可以看到此圖所表示的結構。
(2)結構4是_______________,它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3)[3]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_____________。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通過[_____]進入細胞核。
(4)圖中可見[1]____________和[5]核被膜的連通,使細胞溶膠和核內物質的聯系更為緊密。
37.(6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想驗證PH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請幫助他們完成實驗。
實驗材料:0.1g/ml的NaOH溶液、0.1g/ml的HCl溶液、3%淀粉溶液、唾液、蒸餾水、碘液、試管、滴管、370C水浴等。
(1)實驗步驟:
①取3支試管編號1、2、3,往3支試管分別加2 ml唾液;
②分別往1、2、3號試管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別往3支試管滴加3%淀粉溶液個2ml,并放在370C水浴中恒溫5分鐘;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結果預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自變量是___________,無關變量有_____________(寫出兩個)。
38.(10分)Ⅰ.下圖為葉綠體中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1]的結構名稱是________,上面分布有________,在活細胞中呈_______色。
(2)圖中Ⅰ為光合作用的_______階段;Ⅱ為________階段。
(3)圖中[2]在光下被分解為[ ]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后者用于Ⅱ階段的反應。(本小題答圖中標號及其物質名稱)
(4)圖中由C5與[ ]__________結合形成[ ]__________,再經過一系列復雜過程最終合成[ ]_________等有機物。(本小題答圖中標號及其物質名稱)
39.(7分)根據下圖不完整的細胞呼吸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方格內X物質的名稱是________
(2)從圖中選擇有關的字母(A、B、C、D、E)填在橫線上:
①需氧呼吸的途徑是
②其中產能最多的是 階段。
③能產生[H]的是 階段
(3)圖中A發生的場所是
(4)反應A、B、C、D、E中,可在人體細胞中
進行的是
(5)如果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產生等量的CO2,則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生物參考答案
38. (每空1分,共10分)
(1)類囊體 色素分子 綠
(2)光反應 碳反應
(3)[3]氧氣 [5] NADPH
(4)[6]二氧化碳 [7] 三碳酸
[8] 三碳糖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聽力
結合PETS題型訓練聽力理解。
1—20題
英語知識運用
要求掌握所學英語語法功能項目、辨析詞匯且注重詞匯在語境中的運用。
21—60題
閱讀
把握篇章結構和獲取文章主旨大意;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推斷作者意圖、觀點、態度。
61—80題
書面表達
就單元話題或內容,用所學詞匯書寫100-120字左右的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題
第一卷(三部分,共??90分)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2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 ) 1 Where is Richard now?
A. In the hospital. B. At school. C. At home.
( ) 2.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Jean?
A. She is not sure where Jean is.
B. She is sure Jean is in the library.
C .She has the same idea with the man.
( ) 3.What will the woman most probably do next?
A. She will give the man her note to copy after class.
B. She will lend the man her pencil and paper.
C. She will buy some pencils and paper for the man.
( ) 4.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can’t finish it. B. She can finish it. C. She may not finish it.
( ) 5. How long did the woman have to stay in bed?
A. For one day. B. For two days. C. For a week.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題。
( ) 6. What is the woman fed up with?
A. Sitting on packing cases. B. Packing up cases C. Sitting on packed books.
( ) 7. What does the man worry about?
A. They can’t find second-hand chairs.
B. New chairs are very expensive.
C. Old chairs are cheap but shaky.
( ) 8. Why do the two speakers plan to go to Portobello Road?
It is mentioned in the guidebook.
It is near where they are staying.
They want to find second-hand chairs.
聽第七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題
( ) 9.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onductor and conductress.
B. Reporter and conductress.
C. Organizer and reporter.
( )10. What was Susan doing just now?
A. Having a collecting money competition.
B. Having a cycling race.
C. Joining a driving competition.
( ) 11. 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 day before the race. B. Right after the race C. A day after the race.
聽第八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題
( ) 12. What haven’t the man and the woman done?
They haven’t called the hotel.
They haven’t mailed the letter.
They haven’t picked up some shoes.
( ) 13. When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meet Howard?
A. At 12:30 B. A little before 1:00 C. At 1:30
( ) 14. Why is it easy to talk to Howard?
A. He is very quiet. B. He knows a lot. C. He has a lot to talk about.
聽第九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題
( ) 15. What holiday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 summer holiday. B. The winter holiday C. The spring holiday.
( ) 1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She has been to most interesting places in Europe.
Her job includes the us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 has a well-paid job in Britain.
( ) 17. What’s the man’s difficulty staying abroad?
He is not used to the climate.
He is not familiar with the situations.
He can’t speak foreign languages.
聽第十段材料, 回答第18至20題
( ) 18. How do Japanese usually spend their holidays?
They usually enjoy touring in the Golden Week.
They don’t take vacations.
They usually enjoying staying at home.
( ) 19. Why is the period in late April and early May called Golden Week?
Because the week is made of gold days.
Because it is suitable for people to tour.
Because in that period, holidays come one after another.
( ) 20.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
The Japanese never enjoy travelling more than one week.
The Japanese like to travel abroad best.
For the Japanese, travelling at home costs less than travelling abroad.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0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0.5分,滿分10分
( ) 21.As a film star she was successful , but as a wife she was _____ failure..
A. a B. an C. the D. /
( ) 22.---- Mum , can I go out to play with Tom for just a while?
---- _____ and do what you like.
A. No way B. Go ahead C. It depends D. Don’t worry
( ) 23. The boy ________ under the tree now is a friend of mine.
A. studying B. studied C. to study D. having studied
( ) 24. He is easy to satisfy. Even a small success will give him a sense of ________ .
A. responsibility B. achievement C. humor D. direction
( ) 25. Your sister as well as her friends _____ for Xi’an tomorrow.
A. leave B. is leaving C. are leaving D. has left
( ) 26. It’s very _____ of you not to talk aloud while your brother is reading.
A. considerate B. modest C. violent D. humorous
( ) 27. My mother got _____ when hearing the ______ news that our school won the prize.
A. excited, exciting B . exciting, exciting
C. exciting, excited D. excited, excited
( ) 28.Progress so far has been very good . _______ ,we are sure that the project will be
completed on time.
A . However B . Otherwise C. Besides D. Therefore
( ) 29. ----How could you ______me so easily in the crowd ?
---- Because you are so tall and handsome.
A. pick out B. pick up C. take up D. take out
( ) 30.If you are facing a robbery, you must figure out how to defend yourself _____ it.
A. beyond B. around C. against D. across
( ) 31.______ , most teenagers now listen to rock music, Jonah, though , prefers classical music.
A. In a word B. In particular C. In total D. In general
( ) 32. _____ for breaking the window by his father , the naughty boy was in low spirits.
A. Blamed B. To blame C. To be blamed D. Blaming
( ) 33.Only when he worked hard ______ his dream in the end.
A. can he realize B. he realized C. he can realize D. did he realize
( ) 34. I feel _____ my duty to call on peopl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 this B. that C. it D. which
( ) 35. The man takes exercise regularly , ______ makes him energetic.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one
( ) 36. _____ the driving test , Helen’s husband practices driving as often as possible.
A. Passed B. To pass C. Passing D. Having been passed
( ) 37. Effective treatment do exist , but _____ they are very expensive.
A. unfortunately B. particularly C. independently D. privately
( ) 38. As is known to us, electricity is usually ______ during a big earthquake.
A. cut off B. cut up C. cut down D. cut out
( ) 39. If they have passed the exam, students can apply for _____ to more than one university.
A. attraction B. admission C. amusement D. entertainment
( ) 40. ______that my son will benefit from reading, I take him to the public library on Sunday.
A. To convince B. Convinced C. Convincing D. Having convinced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l分,滿分20分)
Secret Santa of Kansas City
In 1971 a young man who grew up very poor was traveling across the country, trying to make a new start for himself. Along the way he had 41 run out of money and was 42 to spend the night in his 43 .
This continued until one morning, after a week of 44 in his car, he walked 45 into a restaurant and 46 a big breakfast. After eating his first good meal in weeks, he found himself 47 to the waiter, telling him he had “lost his wallet”. The waiter, who was also the owner, walked behind the chair where the young man had been 48 .
He 49 , and came up with a $20 bill that looked as if it had fallen on the floor. “Son, you must have 50 this,” the owner said. The young man couldn’t believe his 51 ! He quickly paid for the 52 , left a tip, bought gas with the change, and headed west. On the way out of town, it dawned on him. “Maybe 53 dropped the money at all. Maybe the waiter just knew I was in 54 and he helped me in a way that didn’t 55 me.”
Now older, the man lives near Kansas City. Each year he 56 thousands of dollars, primarily in increments(遞增)of $100. He is 57 as the “Secret Santa”, because at Christmas time each year, he personally hands 58 out to those on the street or at restaurants.
“I’ve lived the story, so I know it’s definitely more blessed to 59 than receive, because it comes back to you many, many times over, ” he says. He is 60 to be able to share the gift that blessed his life so many years ago.
41. A. completely B. never C. hardly D. nearly
42. A. permitted B. advised C. forced D. persuaded
43. A. car B. house C camp D street
44. A. celebrating B. sleeping C. crying D. researching
45. A. proudly B. excitedly C. nervously D. happily
46. A. exchanged B. cooked C. sold D. ordered
47. A. explaining B. reading C. lying D. announcing
48. A. arguing B. sitting C. shopping D. praying
49. A. bent down B. turned up C. went out D. made up
50. A. demanded B. dropped C. owned D. received
51. A. practice B. memory C. character D. luck
52. A. breakfast B. clothes C furniture D. education
53. A. everybody B. somebody C. nobody D. anybody
54. A. confusion B. advance C. debt D. trouble
55. A. encourage B. inspire C. embarrass D. fool
56. A. brings in B. gives away C. puts away D. gets back
57. A. known B. awarded C. scolded D. introduced
58. A. works B. tools C. knowledge D. money
59. A. charge B. give C. collect D. deliver
60. A. afraid B. sorry C. uncertain D. grateful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Win a week in England!
You still don’t know what to do this summer? Well, here’s your chance to win a one-week language course in Kent, England! Free4Fun and ETC (English Travel Connections) are giving away two trips to Rochester. This historic city is less than an hour’s drive from London and close to the sea resort of Herne Bay. It is also the home of one of England’s most famous writers, Charles Dickens. The town of Rochester is in Southeast England. Charles Dickens often wrote about it in his books. His home, Gad’s Hill, is there, too. A popular attraction is Rochester Castle, a large Norman fortress(堡壘). It was built in the 11th century and rebuilt during the 14th century. Other attractions are Rochester Cathedral, which was built during the 13th century, and Dickens Centre. It has got its name in honour of Dickens himself.
The trip to England includes:
* travel by train (via the Eurotunnel) to and from any railway station in Germany
* room and full board with a guest family for one week
* language course in small groups
* two trips to London
* large choice of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 German-speaking advisors available 24 hours a day
Interested? 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en was Charles Dickens born?
So, take the chance and send your answer by 1 May to:
Free4Fun "Rochester"
Free4Fun, 24 Elphinstone Road, Hastings, 2FQ6VJ
fax: 089 / 85 763-103 e-mail: [email protected]
The two winners will be contacted directly before 5 May. They will also be announced in the June issue of Free4Fun. Good luck!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contact:
phone: (03212) 144 43 fax: (03212) 144 42 e-mail: info@etc. com
61 What activities can you participate in during the trip?
A. Working as a language advisor. B. Learning the German language.
C. Traveling by train with a guest family. D. Enjoying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62 If you want to win a prize you have to send your answer to .
A. the June issue of Free4fun B. free4fun@netlight. com
C. info@etc. com D. ETC
63 The persons are likely to win the free trip.
A. who know the birth date of Charles Dickens B. who are attracted by Rochester Castle
C. who are contacted and announced by Free4Fun and ETC
D. who know more about Charles Dickens’ works
64 This ad was probably designed to target .
A. Italians B. Europeans C. Germans D. Americans
B
Short and shy, Ben Saunders was the last kid in his class picked for any sports team. “Football, tennis Cricket—anything with a round ball, I was useless, “he says now with a laugh. But back then he was the object of jokes in school gym classes in England’s rural Devonshire.
It was a mountain bike he received for his 15th birthday that changed him. At first the teen went biking alone in a nearby forest. Then he began to cycle along with a runner friend. Gradually, Saunders set his mind building up his body, increasing his speed, strength and endurance. At age 18, he ran his first marathon.
The following year, he met John Ridgway, who became famous in the 1960s for rowing an open boat across the Atlantic Ocean. Saunders was hired as an instructor at Ridgway’s school of Adventure in Scotland, where he learned about the older man’s cold-water exploits(成就).Intrigued, Saunders read all he could about Arctic explorers and North Pole expeditions, then decided that this would be his future.
Journeys to the Pole aren’t the usual holidays for British country boys, and many people dismissed his dream as fantasy. “John Ridgway was one of the few who didn’t say, ‘You are completely crazy,’” Saunders says.
In 2001, after becoming a skilled skier, Saunders started his first long-distance expedition toward the North Pole. He suffered frostbite, had a closer encounter(遭遇) with a polar bear and pushed his body to the limit.
Saunders has since become the youngest person to ski alone to the North Pole, and he’s skied more of the Arctic by himself than any other Briton. His old playmates would not believe the transformation.
This December, Saunders, 27, will head south to explore from the coast of Antarctica to the South Pole and back, an 1800-mile journey that has never been completed on skis.
65The turning point in Saunders’ life came when _____
A. he started to play ball games B. he ran his first marathon at age 18
C. he got a mountain bike at age 15 D. he started to receive Ridgway’s training
66We can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Ridgway _______.
A. won his fame for his voyage across the Atlantic B. built up his body together with Saunders
C. hired Saunders for his cold-water experience D. dismissed Saunders’ dream as fantasy
67What do we know about Saunders?
A. He was the first Briton to ski alone to the North Pole.
B. followed Ridgway to explore the North Pole.
C. He was chosen for the school sports team as a kid.
D. He once worked at a school in Scotland.
68The underlined word “Intrigued” in the thir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_____.
A. Shocked B. Interested C . Frightened D. Disappointed
69.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Saunders’ journey to the North Pole ______.
A. was accompanied by his old playmates B. was supported by other Arctic explorers
C. set a record in the North Pole expedition D. made him well-known in the 1960s
70.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Shyness can surely lead to success.
B. Travelling alone to the South Pole made a young man famous.
C. Being laughed at inspired a young man to conquer nature.
D. The youngest person ski ed alone to the North Pole .
C
When something goes wrong,it can be very satisfying to say,“Well, it’s so-and-so’s fault.” or “I know I’m late,but it’s not my fault;the car broke down.” It is probably not your fault,but once you form the habit of blaming somebody or something else for a bad situation,you are a loser. You have no power and could do nothing that helps change the situation. However, you can have great power over what happens to you if you stop focusing on whom to blame and start focusing on how to remedy the situation. This is the winner’s key to success.
Winners are great at overcoming problems. For example, if you were late because your car broke down, maybe you need to have your car examined more regularly. Or, you might start to carry along with you the useful phone numbers, so you could call for help when in need. For another example, if your colleague causes you problems on the job for lack of responsibility or ability, find ways of dealing with his irresponsibility or inability rather than simply blame the person. Ask to work with a different person, or don’t rely on this person. You should accept that the person is not reliable and find creative ways to work successfully regardless of how your colleague fails to do his job well.
This is what being a winner is all about—creatively using your skills and talents so that you are successful no matter what happens. Winners don’t have fewer problems in their lives; they have just as many difficult situations to face as anybody else. They are just better at seeing those problems a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their own talents. So, stop focusing on “whose fault it is.” Once you are confident about your power over bad situations, problems are just stepping stop on for success.
7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inners _____.
A. deal with problems rather than blame others
B. meet with fewer difficulties in their lives
C. have responsible and able colleagues
D. blame themselves rather that others
72. The underlined word "remedy" in Paragraph 1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
A. avoid B. accept C. improve D. consider
73. When your colleague brings about a problem, you should _____.
A. find a better way to handle the problem
B. blame him for his lack of responsibility
C. tell him to find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D. ask a more able colleague for help
74. When problems occur, winners take them as ______.
A. excuses for their failures B. barriers to greater power
C. challenges to their colleagues D. chances for self-development
7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 Winner’s Secret. B. A Winner’s Problem.
C. A Winner’s Opportunity. D. A Winner’s Achievement.
任務型閱讀
下面文章中有5處(第1~5題)需要添加小標題。請從以下選項(A、B、C、D、E和F)中選出符合各段意思的小標題,選項中有一項是多余選項。

76. __________
The Marine Science Center offers nearly four hours of an educational adventure. Observing restoring Sea Turtles, lab experiments, taking our Exhibit Gallery challenge, and learning from educational beach activities are a unique and fun way to educate all ages about the fragile environment in Florida.
77. __________
We require a 1 to 10 ratio of guardians to students. All guardians within that ratio are free. The fee is $3 per student and $6 per any extra adults. The fee includes a three and a half hour program with interactive activities for the students. Payment should be made upon the arrival to the Marine Science Center. Please make checks payable to: County of Volusia Marine Science Center.
78. __________
This program can accommodate groups up to forty students. The students must be divided into groups of ten before arriving at the center. The students will be rotated(輪換) throughout all of the activities provided.
79. __________
The Marine Science Center is located at 100 Lighthouse Drive in Ponce Inlet. If arriving by bus, please stop the bus on the north (right) side of Lighthouse Drive directly across from the Marine Science Center entrance sign. Students will be accompanied up the main sidewalk to the front entrance of the Marine Science Center. If arriving by separate cars, please park in the main parking lot to the right on Lighthouse Drive. Take the boardwalk to the Marine Science Center.
80. __________
The bus must be available to take students to and from the Marine Science Center and Lighthouse Point Park during the field trip for beach activities. Upon arrival the driver will get specific instructions on your program schedule.
第二卷(共30分)
第四部分:寫作(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When my father bought me a computer as birthday gift in last year, I felt very excited. As
we all know, computer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usefully now. Much informations can be stored
in them. We can also learn that has lately happened in the world on the internet. In the past, people
have to do the work which was very dangerous. Now, but, computers can do it instead. When an exam is coming, I often did some exercises on my computer. After correct them , it will tell them right answers. In this way it is very convenient for me to prepare for the exam than before. The computer has become my real friends.
第二節:書面表達(滿分20分)
某英文報正在就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行討論。請你圍繞 “A good relationship benefits us all” 這個話題,根據以下要點,用英語寫一篇100-120個詞的短文。
你的文章必須包括下列要點:
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必要性;2. 你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怎樣的;
3. 如何才能建立這種關系。
A good relationship benefits us all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年級英語參考答案
短文改錯(10分,每小題1分)
作文 :
A good relationship benefits us all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think it necessary to buil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our teachers, for teachers show love and concern for us students in our study and life. We students can always seek support and advice from them, and we can benefit and learn a lot.
In this case, an ide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In my opinion, this relationship should be filled with love, care,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so we can exchange ideas freely.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基礎知識積累運用
掌握字音、字形、詞語、病句等,準確率達70%以上。
1-6題
識記檢測
背誦默寫必修五規定篇目。
22題
閱讀、鑒賞水平檢測
1、篩選信息能力:能夠根據題目準確篩選判斷;
2、理解概括能力:能夠分析歸納概括文段;
3、鑒賞能力:感受形象、品味語言和藝術技巧。
7--21題
作文水平檢測
50分鐘內能寫800字以上、高考標準中等水平以上的作文;觀點明確,話題集中,內容充實,語言流暢, 結構合理。
23題
一.語言文字運用(1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粗糙(cāo) 貯藏(zhù) 逶迤(wēi) 瞭(liào)望 千載(zài)難逢
B.龜(jūn)裂 漬浸(zì) 渣滓 (zā ) 鐵臼(jiù ) 悄(qiǎo)無聲息
C.萌蘗(niè) 盤踞(jū) 夾(jiá)著 鷹隼(sǔn) 長歌當(dàng)哭
D.柵欄(zhà) 脖頸(gěng) 笑靨(yè) 船塢(wù) 殞(yǔn)身不恤
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蘇軾有“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一詩,就為人所傳誦。
B. 鱗環迭合在一起,震動起來就像響板——這是一種罪惡的音樂,因為它常常是發出攻擊的前奏。
C.斑馬的黑條和白道,老虎生動的皮毛,帽子讓人暈炫的圓斑……像火焰,像錢幣,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虛的印符……那些圖案,始終受到造物主的青睞,被無比耐心地繪制。
D.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強了她的妖嬈和蠱惑,病變的皮膚布滿令人生厭的庖疹,頹敗的肉體緊緊踩住靈魂的腳后跟。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斯特萊德公司向我們展示了品牌與成功的、影響廣泛的社會化媒體相結合能夠產生巨大的品牌效應,這很值得其他品牌去仔細捉摸。
B.有專家認為,南海問題短時期難以合理解決,國人對此要有心理準備,要拿出戰略耐心,解決南海問題要從長計議,需要一份崛起中大國特有的戰略自信,力戒戰略焦躁。
C.在未來海上作戰中,任憑航母單打獨斗是贏不了戰爭的。所以,一般情況下航母都是以打擊群的形式出現。
D. 市保險協會一位專家介紹,理論上講,一個家庭中有掙錢能力的年輕一輩為老人或幼兒投保屬于合理范疇,但無收入來源的老年人為年輕人投保則舍本逐末。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以“ 基因圖”作為生活中飲食起居的“參考書”,使我們的生活方法和生活環境與我們的基因更為和諧,這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人的壽命。
B.結果表明,試驗是卓有成效的,建成不到三個月的棧橋式護岸,基本實現了在湖水變化很大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親水性和生態性。
C.一個人只有真正領略了平常苦難中的絕望,他就會明白,一切美化苦難的言辭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難的姿態是多么做作。
D.這本書精心選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圖片與版式設計有機結合,為讀者營造了一個極具文化魅力的立體閱讀空間。
5.請補寫出空缺的語句,與前兩句構成排比,使語段意思連貫,風格統一。(4分)
  作一次心靈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殘頁為車票,感受著穿越時空的欣喜。我與李白共攀蜀道,與辛棄疾拍遍欄桿, , 。
無論是漠北黃沙,還是江南水鄉,我都一一留下足跡。

6.下面是朱光潛《詩論》中的一段文字。請用一句話來概括朱光潛對陶淵明的評價,不超過15個字。(3分)
  自鐘嶸推陶淵明為“隱逸詩人之宗”,一般人都著重淵明的隱逸一方面;值顏真卿作詩表白淵明眷戀晉室的心跡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淵明的忠貞一方面。淵明是隱士,卻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賞、不食人間煙火氣,像《紅樓夢》里妙玉性格的那種隱士;淵明是忠臣,卻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荊軻、張良那樣的忠臣。淵明還有極實際極平常的一方面,他處處都最近人情,保持著一個平常人的家常便飯的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代文閱讀(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9分)
文化人類學者梅棹忠夫認為“信息產業其實是一項服務業”。他將信息產業定義為“所有從事制作、處理和買賣言語活動、言語性符號、形象符號等信息的產業”。
梅棹忠夫認為,不僅是從發信者到收信者之間的信息交流稱為信息,所有的存在物都是信息。自然和社會本身也是信息,但它們自身無法傳送,只有信息的接受者動員了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后才能解讀出信息中的意思,將其理解為信息。是否承認信息的價值全仰賴于信息接受者的判斷。
“信息價值說”預示著“精神產業時代”的到來。人類產業的發展史經歷了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精神時代三個階段。借用動物發生學的概念可以將其分別命名為“內胚葉產業時代”“中胚葉產業時代”和“外胚葉產業時代”。
農業時代是“內胚葉產業時代”,人們忙于食料的生產,是消化器官的機能得到充實的時代。此后的工業時代是“中胚葉產業時代”,人們生產各種生活物資,利用能源取代手足的勞動,是以肌肉為中心的器官機能得到充實的時代。近代西方經濟學家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誕生于工業勃興的時代,以人類體力勞動的擴大解釋產業原理的“勞動價值說”也符合以上人類史學的論調。通過市場進行的貨幣價值交換系統,適應了大批量生產、大批量消費的體制,憑借著制造業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擴張。
以上兩者充實之后發展起來的“精神產業時代”被命名為“外胚葉產業時代”。這一時代以腦神經系統、感覺器官的機能的充實為中心課題。
進入21世紀后,第二產業開始第三產業化,第三產業的比例不斷提高。這種第三產業的多樣化就是梅棹忠夫所說的“信息產業”——組織化地提供某種信息的產業的發展,也是Daniel Bell所說的“脫工業化社會”——經濟活動的重心由物質生產轉向服務提供的社會的顯著現象。在人的精神和感覺充實的時代里,價值產生存在于五官傳達的信息中。在這層迄今未出現過的新的意思層面上,人類社會可以變得更加富裕。但是為達到這一點,對于無法進行原價計算的東西,必須要使其擁有價值創造的說明原理。
就此梅棹忠夫提出了“布施原則”。僧侶念經這一信息的價格不是由經文的長度、僧侶聲音的好壞或僧侶敲擊木魚的勞動量決定的。在這層意思上,僧侶念經的價值無法被測定。而且念經是聽過即逝,原則上沒有兩次同樣的念經。但布施的金額基本能被客觀地確定。
布施的金額視僧侶的地位和檀越(施主)的地位而定,即確定于兩者的社會經濟地位的交點。請高明的僧侶來念經比較貴,自然不能和無名的新手僧侶相提并論。念經的交換價值必須考慮僧侶的名望程度。另外,檀越考慮到體面,會根據自身的社會階層、交友檔次來確定合理的布施金額。這種“布施理論”可以作為原價計算無法成立的“信息”(如藝術作品、演出費、稿費)的價值決定原理。
7.下面不屬于“精神產業時代”特點的一項是
A.信息價值得到重視,人們更加關注腦神經、感官機能的充實。
B.信息價值得到重視,人們會更加關注社會中物質的交換價值。
C.信息價值得到重視,人類利用五官傳達信息會變得更加重要。
D.信息價值得到重視,人類社會中產業的結構會變得更加豐富。
8.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梅棹忠夫認為,人們可以依靠自身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理解高山大川、橋梁建筑等信息中包含的意思。
B.在利用能源取代手足勞動的時代,社會大批量生產和消費的體制形成,制造業的蓬勃發展促進了經濟的擴張。
C.服務業在“信息”得到充分認識和利用的前提下,迅速擴張,社會經濟活動的重心由制造實物向提供服務轉變。
D.信息產業是一項服務業,它制作、處理并以“勞動價值說”為原理來買賣言語活動、言語性符號、形象符號等信息。
9.根據文意,你認為假如要拍賣一幅油畫,影響畫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10—14題。(15分)
你在大霧里得意忘形
鐵 凝
①那時在冀中鄉村,我常在清晨無邊的大地上常看霧的飄游、霧的散落。看霧是怎樣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凍土,看由霧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樣濕潤著農家的墻頭和人的衣著面頰。霧使簇簇枯草開放著簇簇霜花,只在霧落時橘黃的太陽才從將盡的霧里跳出地面。于是大地玲瓏剔透起來,于是不論你正做著什么,都會情不自禁地感謝你擁有這樣一個好的早晨。
②后來我在新遷入的這座城市度過了第一個冬天。這是一個多霧的冬天,在城市的霧里,我再也看不見霧中的草垛、墻頭,再也想不到霧散后大地會是怎樣一派玲瓏剔透。城市有了霧,會即刻不知所措起來。路燈不知所措起來,天早該大亮了,燈還大開著;車輛不知所措起來,它們不再是往日里神氣活現的煞有介事,大車、小車不分檔次,都變成了蠕動,城市的節奏便因此而減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來,早晨上班不知該乘車還是該走路,此時的乘車大約真不比走路快呢。
③在一個大霧的早晨,我要從這個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我選擇了一條僻靜的小巷一步步走著,我的前后左右只有不到一米遠的清楚。一切嘈雜和一切注視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內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氣派。   ④為何不作些騰云駕霧的想象呢?假如沒有在霧中的行走,我便無法體味人何以能駕馭無形的霧。一個“駕”字包含了人類那么多的勇氣和主動,那么多的浪漫和瀟灑。原來霧不只染白了草垛、凍土,不只染濕了衣著肌膚,霧還能被你步履輕松地駕馭,這時你駕馭的又何止是霧?你分明在駕馭著霧里的一個城市,霧里的一個世界。?   ⑤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對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雜和注視,但黑夜同時也阻隔了你注視你自己。只有大霧之中你才能夠在看不見一切的同時,清晰無比地看見你的本身。你那被霧染著的發梢和圍巾,你那由腹中升起的溫暖的哈氣。?   ⑥于是這阻隔、這駕馭、這單對自己的注視就演變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暫時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間訓誡,你不得不暫時忘掉臉上的怡人表情,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⑦我開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一個老太太趕集:腳尖向外一撇,腳跟狠狠著地,臀部撅起來;再走他一個老頭趕路:雙膝一彎,兩手一背——老頭走路兩條腿是僵硬和平衡的;走他一個小姑娘上學:單用一只腳著地轉著圈兒地走;走他一個秧歌步:胳膊擺起來和肩一樣平,進三步退一步,嘴里得叨念著“嗆嗆嗆,七嗆七……”;走個跋山涉水,走個時裝表演,走個青衣花旦,再走一個肚子疼。推車的,挑擔的、背筐的、閑逛的。都走一遍還走什么?何不走個小瘋子?最后我決定走個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魯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劉伶吧……原來醉著走才最最飄逸,這富有韌性的飄逸使我終于感動了我自己。
⑧我在大霧里醉著走,直到突然碰見迎面而來的一個姑娘——你,原來你也正踉蹌著自己。你是醉著自己,還是瘋著自己?感謝大霧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備,感謝大霧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只有在霧里你我近在咫尺才發現彼此,這突然的發現使你我無法叫自己戛然而止。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濕潤都朦朧,宛如你與我共享著一個久遠的默契。從你的笑容里我看見了我,從我的笑容里我猜你也看見了你。剎那間你和我就同時消失在霧里。?   ⑨當大霧終于散盡,城市又露出了她本來的面容。路燈熄了,車輛撒起了歡兒,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隊。我也該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態,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樣,“正確”地走著奔向我的目的地。?   ⑩但大霧里的我和大霧里的你卻給我留下了永遠的懷念,也許我們終生不會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視霧中一個突然的非常的我,一個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視這樣的相遇,或許在于它的毫無意義。?   ⑾然而意義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義?人生又能有幾回忘形的得意??   ⑿你不妨在大霧時分得意一回吧,大霧不只會讓你悠然地欣賞屋檐、凍土和草垛,大霧其實會將你挾裹進來與它融為一體。當你忘形地駕著大霧沖我踉蹌而來,大霧里的我會給你最清晰的祝福。
10、簡析第①段中畫線句運用疊詞的表達效果(2分)

11、第②段中多次用“不知所措”的作用是什么?(3分)
12、第⑥段中畫線短語的順序為什么這樣安排?(3分)
13、第⑦段對“我”步態的描述,語言富于變化,請從語言表達的角度作賞析。(4分)

14.(3分)第⑩段中畫線句的含義(3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題。
韓休,京兆長安人。工文辭,舉賢良。玄宗在東宮,令條對國政,與校書郎趙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補闕,判主爵員外郎。進至禮部侍郎,知制誥。出為虢州刺史。號于東、西京為近州,乘輿所至,常稅廄芻①,休請均賦它郡。中書令張說曰:“免號而與它州,此守臣為私惠耳。”休復執論,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豈為政哉?雖得罪,所甘心焉。”訖如休請。以母喪解,服除,為工都侍郎,知制誥。遷尚書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蕭嵩舉所以代者,嵩稱休志行,遂拜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務進趨,既為相,天下翕然宜之。萬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將放嶺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惡。今朝廷有大奸,請得先治。金吾大將軍程伯獻恃恩而貪,室宅輿馬僭法度,臣請先伯獻,后美玉。”帝不許,休固爭曰:“罪細且不容,巨猾乃置不問,陛下不出伯獻,臣不敢奉詔。”帝不能奪。大率堅正類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薦之。休臨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聞之曰:“不意休能爾,仁者之勇也。”嵩寬博多可,休峭鯁,時政所得失,言之未嘗不盡。帝嘗獵苑中,或大張樂,稍過差,必視左右曰:“韓休知否?”已而疏輒至。嘗引鑒,默不樂。左右曰:“自韓休入朝,陛下無一日歡,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雖瘠天下肥矣且蕭嵩每啟事必順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寢韓休敷陳治道多訐直我退而思天下寢必安。吾用休,社稷計耳。”后以工部尚書罷。遷太子少師,封宜陽縣子。卒,年六十八,贈揚州大都督,謚曰文忠,寶應元年,贈太子太師。
(節選自《新唐書·韓休傳》)
[注]①廄芻:草料。
1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休復執論     執:堅持。
B.休直方不務進趨  務:致力于。
C.帝不能奪     奪:使……改變。
D.吾用休,社稷計耳 計:計策。
1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以母喪解,服除,為工部侍郎 B.????不意休能爾,仁者之勇也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鵬之徙于南冥也
C.?? 時政所得失,言之未嘗不盡 D. 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 不然,籍何以至此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休擅長寫文章,被舉薦為賢良,在玄宗為太子時,受命逐條回答有關國政問題,此后擔任過一系列重要的官職。
B.韓休任虢州刺史期間,體察民情,請求為虢州百姓減免賦稅,經過努力終獲成功,表現出他為民請命的仁愛之心。
C.韓休因蕭嵩舉薦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剛直與蕭嵩的寬容隨和形成互補,二人關系也很和諧,因而得到宋璟的贊許。
D.韓休秉公直諫給了玄宗很大壓力,但面對讒言,玄宗非常清醒,將韓休與蕭嵩進行比較,說明了任用韓休的理由。
18.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吾雖瘠天下肥矣且蕭嵩每啟事必順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寢韓休敷陳治道多訐直我退而思天下寢必安。
19.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豈為政哉?雖得罪,所甘心焉。
譯文:
(2)罪細且不容,巨猾乃置不問,陛下不出伯獻,臣不敢奉詔。
譯文:
(二)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7分)
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①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②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縱使。
20.概括“楊柳”“飛絮”意象的內涵,并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情感。(3分)

21.詞中“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一句是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來,請比較兩者的異同。(4分)
(三)古詩文默寫
22.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5題,每空1分,共10分)
(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形影相吊。
(2)恨相見得遲,。柳絲長玉驄難系,。
(3)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
(4),;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5)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將圖南。
(6)人固有一死,,,用之所趨異也。
四.作文(40分)
23. ??以“尊重”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自擬標題,文體不限,內容健康充實,新鮮感人,貼近生活,反映時代精神,“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葉圣陶語)。語言應力求清新自然,妥帖生動,字數不少于800字。
[高一][語文]參考答案
1.D【A.千載(zǎi)難逢 B.渣(zhā)滓 C. 盤踞(jù) 夾(jiā)著 】
2.A(B.疊合 振動 C暈眩 D皰疹)

9.(3分)①畫家、收藏者的社會經濟地位。②畫家的名望程度。③收藏者的社會階層及交友檔次。答出1點給1分。
10.強調了大霧使枯草呈現出霜花簇擁的美麗;同時增添了句子的音韻美。
11.第一個“不知所措”總起下面路燈、車輛和人的“不知所措”,強調大霧使城市失去了往常的秩序與規則,為下文“我”的得意忘形鋪墊 。
12.三個短語的順序與③到⑤的內容照應; 語意逐步推進, 作者先寫大霧使周遭與自己阻隔起來,再寫因“阻隔”而產生“駕馭”的感受, 最后與黑夜的阻隔比較,突出只有大霧才能使自己清晰地注視自己。
13.先用比較舒緩的語言節奏細描四種步態,再用短句組成排比概述其他步態, 節奏越來越快,最后用不確定的語氣表明自己已進入得意忘形的境界, 巧妙地傳遞出情緒的變化,更好地傳達出了作者在大霧中獲得心靈的自由和快樂的主題。
14.大霧中的你我不同于現實生活中常態的你我,是本真的, 這種難得的狀態使我更加珍惜 。
18.吾雖瘠/天下肥矣/且蕭嵩每啟事/必順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寢/韓休敷陳治道/多訐直/我退而思天下/寢必安。
19(1)刺史倘若了解到百姓困苦卻不救助,怎么能執政呢?即使獲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2)罪輕的人尚且不被寬容,罪重的人竟然放過而不問,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獻,我就不能接受召令。
20. 答:“楊柳”“飛絮” 意象的內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無依、離愁別緒。(2分)這首詞抒發了抒發暮春傷別之情,也抒發了愁情別恨。(1分)
21.答: 共同點:都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將滿腔愁緒比作湯湯江水,都抒發了愁緒之多,之盛,之綿延。(2分)不同點:李詞運用明喻和擬人手法,秦詞運用暗喻;李詞抒發的是亡國之痛,秦詞抒發的是離別之苦,可見手法和內容不同。(2分)
22.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5題,每空1分,共10分)
【譯文】
韓休,是京城長安人。韓休擅長寫文章,被舉薦為德才兼備的人。唐玄宗還是太子的時候,讓他按條逐一對答國家政事的詢問,和校書郎趙冬曦一起考中乙科進士,提拔為左補闕(唐代諫官名),出任主爵員外郎。又回朝廷任禮部員外郎,擔任知制誥(掌管詔令的官)。離開朝廷到虢州擔任刺史。虢州是靠近東京、西京的州,馬車、兵車(也可以翻譯為皇帝的車馬)到達后,經常征收草料稅,韓休請求把稅負分攤到其他的州郡中去。中書令張說說:“免除虢州的稅賦分攤到別的州,這是虢州太守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罷了。”韓休堅持自己的意見,下面的官吏告訴他你這樣做是違背了宰相的意思,韓休說:“(我作為)刺史本來了解到百姓的困苦卻不去救助,這難道是為政之道嗎?即使得罪宰相,我也是心甘情愿的。”最終還是按照韓休請求的那樣實行了。因為母親去世而解職,守孝期滿,擔任工部侍郎,又任知制誥。調任尚書右丞。侍中裴光廷去世,皇上下令蕭嵩推舉一個可以代替裴光廷的人,蕭嵩贊頌韓休的志向和品行,于是授予韓休擔任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韓休做人嚴肅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祿。如今他當上了宰相,是很符合當時朝廷上下期望的。萬年尉李美玉犯了罪,皇上將要把他流放到嶺南去。韓休說:“萬年尉是個小官,所犯的又不是大罪。現在朝廷中有更大的邪惡的人,請求先治他們的罪。金吾大將軍程伯獻依仗皇上的恩寵而貪贓枉法,他的住宅、乘坐的車馬都超越了法律的規定,臣請求先處理程伯獻,再處理李美玉。”皇上沒有答應,韓休就堅持爭辯:“罪輕的人尚且不被寬容,罪重的人竟然放過而不去問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獻,我不能接受詔令。”皇上不能改變韓休的想法。韓休堅決、正直大致如此。開始,蕭嵩因為韓休恬淡平和,以為很容易控制他,所以也就引薦了他。等韓休辦事時有時會反駁,甚至指責蕭嵩,蕭嵩業不能說服他。宋璟聽說后說:“沒有想到韓休能這樣,這是仁者的勇氣啊。”蕭嵩寬容、博愛、隨和,而韓休卻嚴正剛直,對時政得失,說話沒有不說徹底的。唐玄宗曾經到后花園游玩打獵,有時在宮中設宴行樂,稍有過失,總是趕緊問左右的隨從人員:“這件事韓休知道不知道?”不一會兒,韓休的勸諫書就已經送到了。唐玄宗曾對著鏡子悶悶不樂,旁邊的人勸說道:“自從韓休當了宰相以來,陛下沒有一天是歡樂的,為何獨自悲傷,不將他撤換掉讓他離開呢?”唐玄宗感嘆道:“我雖然瘦了,但國家必定富裕了。蕭嵩上奏事情常常依順我的旨意,從不與我反著來,可退朝后想想天下的大事,我睡不安穩啊!韓休大量陳說治理國家的道理,他常常為國家社稷與我爭執,退朝后我則可以寬心睡個安穩覺。我重用韓休,是出于社稷江山的考慮罷了。”后來,在工部尚書的職位上罷免了官職。后提升為太子少師,封宜陽縣縣令。死時六十八歲,贈揚州大都督的稱號,謚號為文忠。寶應元年,追贈太子太師。
E.老趼(yán) 根茬(chá) 鐵砧(zhēn) 妊娠(shēn) 桀(jié)驁不馴
E.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4日說,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其周邊海域是中國的管轄海域。中國海監船赴相關海域開展巡航執法,是正常執行公務,無可非議。
F.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中國海監船在中國釣魚島領海進行例行巡航執法,這是中方行使管轄權的正常公務活動,無可厚非,日方應正視釣魚島形勢已發生根本性變化的現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源县| 北京市| 龙海市| 绥宁县| 义乌市| 灵武市| 广昌县| 公安县| 海伦市| 紫云| 广宗县| 海淀区| 广汉市| 鲁甸县| 家居| 汝南县| 棋牌| 凭祥市| 建德市| 漾濞| 澎湖县| 隆德县| 丹凤县| 平罗县| 宜宾县| 泸水县| 应城市| 石楼县| 和田县| 上饶县| 巨鹿县| 南阳市| 昌吉市| 永善县| 资溪县| 宁南县| 潜江市| 恩施市| 宣恩县| 塔河县|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