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知識單提綱 —2022高中統編歷史一輪復習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知識單提綱 —2022高中統編歷史一輪復習提綱

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
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一、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一)五四運動
1.原因
國際:一戰期間,美日加緊侵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
國內:政治:北洋軍閥統治黑暗,階級矛盾尖銳(根本原因)
經濟: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
階級:工人隊伍迅速壯大 思想:新文化運動的思想解放作用
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2.經過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時間 5月4日起 6月初起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青年學生 工人階級
口號 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還我青島
方式 罷課 罷課,罷工,罷市
結果 學生被捕 釋放學生,拒絕簽字
3.評價
(1)性質
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
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
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
(2)意義
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
概念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9年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
比較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異同
舊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
社會性質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斗爭對象 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
革命任務 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質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領導階級 資產階級 無產階級
指導思想 舊三民主義 馬克思主義
前途 資產階級共和國 社會主義國家
群眾基礎 缺乏群眾基礎 有廣泛群眾基礎
(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時間:十月革命后
2.中心:北京、上海
3.概況:
在《新青年》“馬克思主義專號”上,李大釗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學說;1920年3月,李大釗又發起中國最早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陳獨秀在上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1920年,李達、陳望道、李漢俊等人,投身于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翻譯和宣傳。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一)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條件
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
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組織干部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紛紛建立
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幫助
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標志:中共一大的召開
時間:1921 年7月23日
地點:上海→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上
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位代表
會議內容:名 稱:中國共產黨
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領導機構:陳獨秀任書記
3.意義
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和正確的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的凝聚力量,中國命運有了光明的發展前景,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在哪里:
新的領導階級:無產階級
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
新的革命力量:工人、農民和人民大眾
新的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二)中共二大
1.時間及地點:1922年,上海
2.內容:
黨的最低綱領: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
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
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黨的最高綱領: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社會
三、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一)國共合作
1.國共合作的原因與條件
(1)原因:“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中共總結教訓,尋求同盟;
國民黨是比較革命的黨,有威信、有實力
孫中山斗爭失敗,轉變思想,同意合作。
(2)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指導和幫助
2.國共合作
(1)背景:
開展工人運動,認識到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重要性;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過了國共合作問題的決議。
(2)形成標志: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中國國民黨一大
時間 1924年1月
地點 廣州
主要內容 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意義 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
(3)合作基礎:新三民主義及三大政策(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新三民主義
內容:民族主義: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口號,主張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權主義:主張普遍平等的民權。
民生主義:平均地權,節制資本,承認耕者有其田。
新三民主義是三大政策(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目標和指導思想;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義的方法和手段
(4)影響:以國共合作為特征的革命統一戰線建立,加速了革命的進程。國民革命由此興起。
3.創建黃埔軍校(國民黨組建了自己的武裝力量)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
時間 1924年5月
地點 廣州黃埔
領導 孫中山兼任軍??偫?,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為政治部主任
歷史功績 培養出大批的軍事和政治人才
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北伐戰爭作了準備
4.國民革命
(1)目標:打倒列強,除軍閥
(2)經過:1925年,國民政府建立,東征,
1926年7月,開始北伐,接連攻克武昌、九江、南昌(北伐影響: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動搖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根基,推動了工人運動的蓬勃發展)。
1927年1月,遷都武漢;1927年2月武漢革命政府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
勢力范圍從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軍閥。
(3)結果:失敗。 失敗標志:1927.4月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1927.7月汪精衛集團在武漢分共。
(4)國民大革命失敗的原因:客觀原因: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帝國主義干涉中國革命;
主觀原因:中共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對革命和軍隊的領導權。
(5)國民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中國共產黨經歷了革命的洗禮,掌握了部分革命武裝。大革命失敗使中共認識到要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尤其是要掌握革命的武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德令哈市| 鲁甸县| 阿图什市| 靖江市| 吉安县| 民县| 安阳市| 金湖县| 清水河县| 简阳市| 滦南县| 德昌县| 探索| 泰和县| 潢川县| 偃师市| 都安| 崇义县| 桂平市| 普定县| 理塘县| 历史| 札达县| 苍溪县| 九龙坡区| 永泰县| 化隆| 通江县| 莱阳市| 大荔县| 金坛市| 凯里市| 津南区| 桑植县| 饶平县| 贵州省| 万盛区| 永兴县| 衡阳县| 南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