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廣東省中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段考試題全科打包下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廣東省中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段考試題全科打包下載!

資源簡介

中山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二年級第一次段考
化學試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6 N~14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用于制造隱形飛機物質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結構如圖,它屬于( )
A.無機物
B.烴
C.高分子化合物
D.有機物
2. 下列各主族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是
A.ⅠA族 B.ⅣA族 C.ⅤA族 D.ⅥA族
3.下列有機物的命名正確的是( )
A. 3,3—二甲基丁烷 B. 2,3,3—三甲丁烷
C. 2——乙基丁烷 D. 2,2—二甲基丁烷
4.下列每組中各有三對物質,它們都能用分液漏斗分離的是
A.汽油和水,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
B.四氯化碳和水,溴苯和溴,硝基苯和水Ks5u
C.硝基苯和苯,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
D.汽油和水,溴苯和水,己烷和水
5.下列各組有機化合物中,肯定屬于同系物的一組是( )
A.C3H6與C5H10 B.C4H6與C5H8 C.C3H8與C5H12 D.C2H2與C6H6
6.由沸點數據:甲烷 -161.7 ℃、乙烷 -88.6 ℃、丁烷 -0.5 ℃、戊烷 36.1 ℃,
可判斷丙烷的沸點可能是(  )
A.高于 -0.5 ℃ B.約是 -5 ℃ C.約是 -40 ℃ D.低于 -88.6 ℃
7. 分子式C7H16的烷烴中,在結構中含有3個甲基的同分異構體數目是( )
A. 2 B. 3 C. 4 D. 5
8. 某烯烴與H2加成后的產物是,則該烯烴的結構式可能有( )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9.下列關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較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乙烯屬于不飽和鏈烴,乙烷屬于飽和鏈烴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則為立體結構,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的雙鍵和乙烷分子中的C—C單鍵相比較,雙鍵的鍵能大,鍵長長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烷不能
10. 某氣態烴0.5mol能與1mol氯化氫氣體完全加成,加成后產物分子上的氫原子又可被3mol Cl2取代,則此氣態烴可能是( )
A.CH≡CH B.CH≡C-CH3
C.CH≡CCH2CH3 D.CH2=CHCH=CH2
11.下列有機物分子中可形成順反異構的是 (  )
A.CH3—CH2Cl B.CH3CH==CHBr
C.CH2=CHCH3 D.CH3CH==C(CH3)2
12. 科學家1995年合成了一種分子式為C200H200的烴,含多個碳碳叁鍵,問:其分子中含—C≡C—最多有( )個
A. 49 B. 50 C. 51 D.不能確定
13.據報道,近來發現了一種新的星際分子氰基辛炔,其結構式為:
HC≡C-C≡C-C≡C-C≡C-C≡N。對該物質判斷正確的是 ( )
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不能發生加成反應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14. 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的一組物質是( )
A.乙炔、丙炔 B.苯、甲苯
C.苯、己烷 D.苯、汽油
15.苯環結構中,不存在單雙鍵交替結構,可以作為證據的事實是(  )
①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 
②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間的距離均相等 
③苯能在一定條件下跟H2加成生成環己烷 
④經實驗測得鄰二甲苯僅一種結構 
⑤在FeBr3存在條件下,苯與溴可以發生取代反應,但不因化學變化而使溴水褪色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6. 實驗室制硝基苯時,加試劑的順序正確的是( )
A. 先加入濃硫酸,再滴加苯,最后滴加濃硝酸
B. 先加入苯,再加濃硝酸,最后滴入濃硫酸
C. 先加入濃硝酸,再加入濃硫酸,最后滴入苯
D. 先加入濃硝酸,再加入苯,最后加入濃硫酸
17. 進行一氯取代后,只能生成三種沸點不同的產物的烷烴為( )
A.   B.
C. D.
18.化學工作者從反應:RH + Cl2(g)RCl(g) + HCl(g)受到啟發,提出在農藥和有機合成工業中可獲得副產品鹽酸。這一設想已成為現實。試指出上述反應所得HCl可用到的最佳分離方法是( )
A. 蒸餾法 B. 水洗分液法
C. 升華法 D. 有機溶劑萃取法
19.驗證某有機物屬于烴,應完成的實驗有哪些( )
A.測定它的C、H比
B.證明它完全燃燒后產物只有H2O和CO2
C.測定其燃燒產物中H2O與CO2的物質的量的比值
D.測定該試樣的質量及試樣完全燃燒后生成CO2和H2O的質量
20. 有八種物質: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乙烯、⑤2-丁炔、⑥環己烷、⑦鄰-二甲苯、⑧環己烯,即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又能與溴水反應使之褪色的是( )
A.③④⑤⑧ B. ④⑤⑦⑧
C. ④⑤⑧ D. ③④⑤⑦⑧
二、選擇題 (本題包括5小題,共15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
21.分子式為C5H9Cl的有機物,其結構可能是????? (? ?)
A.只含有1個雙鍵的直鏈有機物???? ? ?B.含2個雙鍵的直鏈有機物??
C.不含環狀的有機物?????????? D.含一個雙鍵的環狀有機物
22. 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處于同一平面的有( )
A. 乙烷 B. 甲苯
C. 氟苯 D. 四氯乙烯
23. 嗎啡是嚴禁的毒品。嗎啡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C-71.58%,H-6.67%,N-4.91%,O-16.84%。已知嗎啡的分子量不超過300,則嗎啡的分子式為( )
A. C17H19O3N B. C18H20O3N
C. C18H19O2N D. C17H19O3N2
24. 為了測定某有機物A的結構,做如下實驗:
① 將2.3 g該有機物完全燃燒,生成0.1 mol CO2和2.7 g水;
② 用質譜儀測定其相對分子質量,得如圖一所示的質譜圖;
③ 用核磁共振儀處理該化合物,得到如圖二所示圖譜。試回答下列問題:

圖一 圖二
有機物A的實驗式是( );有機物A可能的結構簡式( )
A. C2H4O  B. C2H6O
C. CH3CH2OH D. CH3OCH3
25.兩種氣態烴以任意比例混合,105℃時,1 L該混合烴與9 L O2混合,充分燃燒后恢復到原狀況,所得氣體體積仍為10 L。下列各組混合烴中不符合此條件的是 (  )
A.CH4、C2H4 B.CH4、C3H6
C.C2H4、C3H4 D.C2H2、C3H6
中山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二年級第一次段考
化學試題
三、推導填空題(16分)。
1. 有A、B兩種烴,它們的組成相同,都約含85.7%的碳,烴A對氫氣的相對密度是28;烴B式量比空氣的平均式量稍小,且最簡式與A相同,烴A、B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根據以上實驗事實計算并回答問題。
①推算A、B兩烴的化學式。
A:???????????????? ????????? ;B:?????????????? ???????????。Ks5u
推算步驟寫:
②寫出B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
2. 已知可簡寫為。現有某化合物W的分子結構可表示為:
① W的分子式為________。
② W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種。
③ 下列有關W的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填編號)。
a.能與H2發生加成反應 b.能發生氧化反應 c.能發生加聚反應
d.等質量的W與苯分別完全燃燒所消耗的氧氣量,前者大
④ W屬于________(填編號)。
a.芳香烴 b.環烴 c.不飽和烴 d.炔烴
⑤ 寫出W的一種芳香族同分異構體(能發生加聚反應)發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四、(16分)溴苯是一種化工原料,實驗室合成溴苯的裝置示意圖及有關數據如下:


溴苯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點/℃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按下列合成步驟回答問題:
(1) 寫出實驗室合成溴苯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 在a中加入15 mL無水苯和少量鐵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 液態溴。
由b向a中滴入幾滴溴,有白霧產生,是因為生成了 氣體。繼續滴加至液溴滴完。
裝置d的作用是 。
(3) 液溴滴完后,經過下列步驟分離提純: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過濾除去未反應的鐵屑;
②濾液依次用10 mL水、8 mL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滌。
NaOH溶液洗滌的作用是 ;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無水氯化鈣,靜置、過濾。
加入氯化鈣的目的是 。
(4) 經過上述分離操作后,粗溴苯中還含有的主要雜質為 ,要進一步提純,下列操作中必須的是 (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重結晶 B.過濾 C.蒸餾 D.萃取
(5) 在該實驗中,a的容積最適合的是 (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25 mL B.50 mL C.250 mL D.500 mL
五、(共13分)金剛烷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上可通過下列途徑制備: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環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_個原子共平面;
(2)金剛烷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其分子中的CH2基團有___________個;
(3)下面是以環戊烷為原料制備環戊二烯的合成路線:
其中,反應①的產物名稱是 ,
反應③的反應類型是 ;
(4)已知烯烴能發生如下反應:
請寫出下列反應產物的結構簡式:Ks5u

中山一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二年級第一次段考
化學試題參考答案
一、 D B D D C C B C C B
B B B B C C D B D C
AC CD A BD BD
三、1. (6分) Ks5u
① 烴A對H2的相對密度為28則其式量為56,
根據含碳量85.7%可算出其化學式中含4個碳則為C4H8。
烴B的式量比空氣小則應小于29,且與A的最簡式相同則為C2H4。
A.C4H8 (2分)?? B. C2H4 (2分)
② CH2=CH2 + Br2? = CH2 Br CH2 Br(2分)?
2.(10分)
① C8H8(2分)  ② 2(2分)  ③ d(2分) ④ b c(2分)
⑤(2分)
四、(1)
(2分)
(2)HBr (2分) 吸收HBr和Br2(2分)
(3)除去溴苯中的Br2(2分) 干燥溴苯(2分) (4)苯(2分) C (2分) (5)B(2分)Ks5u
五、(1)可以參照1,3-丁二稀的結構。(2)依據碳原子的四價理論。
答:(1)9(2分) (2)C10H14(2分) 6 (2分)
(3) 氯代環戊烷(2分) 加成反應(2分)
(4) (3分)Ks5u
中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上學期
高二年級文科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
(時間:90分鐘 分值:100分 )

注意事項: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70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將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1、下列對中國古代儒學發展演變表述不準確的是( )
A.春秋時孔子創立以仁為核心思想體系的儒學
B.戰國時荀子提出“民貴君輕”思想,發展了孔子學說
C.西漢時董仲舒對儒學加以發揮,使其處于統治地位
D.宋代時朱熹集理學發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學
2、當代某學者談及自己為人處世的宗旨時說:對己學道家,意思是清靜寡欲;做事學法家,意思是按原則辦事;待人學儒家,即( )
A.愛無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滅人欲
3、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講政治時大多站在民眾一邊,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與其他各家不同,為君主參謀,專替君主打算。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孔子說:“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韓非子說:“唯夫與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謂常。”從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論來推斷,三家都( )
A.針對先秦的社會現狀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張
B.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Ks5u
C.表現出人對自然及其規律的尊崇
D.認為自然是可以認識的
5.西漢后期,儒學之士在中國文化舞臺上逐漸成為主角,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出現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董仲舒對儒家學說的發揮 B. 儒家思想是西漢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 ?
C. 漢武帝重用信奉儒學的人?D. 儒家思想適應了君主專制統治的需要
6.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里的“儒術”指( )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學??? B. 正統的孔孟學說
C. 糅合了道家、陰陽家等學說的儒學? D. 儒家學說與權術
7、“從來皇帝的尊號中都有‘奉天承運’‘繼天立極’這樣的字樣。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發跡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這樣神圣的光環。”曾為皇帝制造神圣光環的歷史人物是( )
A.老子 B.董仲舒 C.李贄 D.梁啟超
8、漢朝初年發生了一次日食,漢文帝(漢武帝的祖父)發布詔書,認為自己“不德”從而導致“天示之災”,希望天下臣民“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糾正他的錯誤。這說明漢統治者( )
A.接受了董仲舒的主張 B.從儒家人士中選拔官員
C.以儒家思想為治國之本 D.認為天象與統治密切相關
9、“虎溪三笑”講的是儒者陶淵明、道士陸修靜、僧人慧遠一起品茗暢談、樂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虛構的,卻在唐宋詩歌、繪畫作品中時有出現。據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實的結論是,當時( )
A.儒道佛出現融合的趨勢 B.佛教開始傳入中國
C.詩歌創作呈現繁榮局面 D.繪畫風格以寫實為主
10.儒家思想長期以來能夠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長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體系根據時代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 ②封建統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沒有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 ④封建官辦教育對儒家思想的大力傳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 下列對宋明理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張揚個性 B.凸顯人性尊嚴,有利于塑造中華民族性格
C.注重氣節、品德 D.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
12. 清風吹動旗幡,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說是幡動。禪宗六祖慧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兩位心動。在世界的本原問題上,與慧能的觀點有相似之處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程顥 C. 朱熹 D. 王陽明
13. 理學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說。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惡標準 B.圣人獨有的是非道德標準
C.通過學習獲得的良好知識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規律
14、某思想家說:“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為萬民,非為一姓也……”他所反對的是( )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權制 C.專制主義制度 D.君主立憲制
15、明末清初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經世致用,反對君主專制,這主要是基于他們( )
A.對先秦諸子學說的闡釋 B.對宋明理學的批判與繼承
C.受西方啟蒙思想的啟發 D.對現實政治與社會的叛逆
16、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在清代被列為禁書,其主要原因是該書( )
A.將人性與天理對立起來 B.質疑孔子的權威性
C.主張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擊君主專制制度
17、公元1500年左右,歐洲出版了大約4萬冊圖書,極大地激發了民眾的求知欲。此種情形直接得益于( )
A.活字印刷術在歐洲的傳播 B.新教翻譯出版圣經的需求
C.人文學者傳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學發展對圖書需求量的增加
18、下列關于漢字的發展歷程,不正確的是( )
A.在新石器時代,出現了與后來成熟文字有一定淵源關系的刻畫符號
B.夏朝時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C.文字的改革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D.秦始皇改變了漢字一字多形的混亂狀況

19、 右圖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其中不包含的文化信息是( )
A、篆刻
B.書法
C.剪紙
D.“京”字
20、 鄭燮的《墨竹圖》,寫修竹數竿,顧盼有情,疏爽飛動,濃淡相映,虛實相照,傲氣風骨讓人感慨。這種借物抒情,表現自我,追求神韻意趣的手法是 繪畫的特點( )
A.風俗畫
B.漢代帛畫
C.中國文人畫
D.民間繪畫
21、下列文獻中,有較多反映西周時期平民社會生活內容的是( )
A.《老子》 B.甲骨卜辭 C.《楚辭》 D.《詩經》
22、從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主流文學表達形式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趨勢是( )
A.逐漸平民化 B. 逐漸貴族化 C. 逐漸神秘化 D. 逐漸宗教化
23、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使用了下列圖片,據此判斷,他的研究課題應是( )
雜劇俑 京劇臉譜
A.古代舞蹈藝術的演變 B.古代繪畫藝術的發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變 D.古代戲曲藝術的發展
24、“我們不把任何未經驗證的意見接受作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從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論多么深奧,最終都能發現。”與這句話的理念一致的說法是( )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萬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已的理智”D.“我們茫然于新事物,并對未來充滿了恐懼”
25、古希臘人將神塑造為生動逼真的人的形象,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古希臘的( )
A.民主思想 B.無神論思想 C.科學思想 D.人文主義思想
26、某位古希臘哲學家首次讓哲學“成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與惡所必需”的學問,這位哲學家是( )
A.普羅塔格拉 B.蘇格拉底 C.柏拉圖 D.亞里士多德
27、一位哲人說過:“這(文藝復興)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并產生了巨人的時代”。下列人物中屬于這個時代的巨人有( )
①但丁 ②馬丁?路德 ③米開朗琪羅 ④達?芬奇 ⑤伏爾泰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28、15世紀學者奇諾說:“這是一個黃金時代,(在佛羅倫薩)幾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詩歌、雄辯術、繪畫、建筑、雕塑、音樂都復活了。”這反映了在該地( )
A.希臘羅馬文化開始興起 B.人文精神得到傳承
C.宗教改革思想開始轉播 D.啟蒙思想影響巨大
29、《最后的晚餐》《圣母與圣子》《西斯庭圣母》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繪畫作品。觀察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面對這三幅藝術作品的表述錯誤的是( )
《最后的晚餐》 《圣母與圣子》 《西斯廷圣母》
A. 都通過色彩、構圖、技藝融入人文主義精神 B. 都是以宗教為題材的作品
C.都對作品中的神進行了人格化的處理 D.都表達作者對至高無上神性的贊美
30、1521年有教皇代表與馬丁?路德辯論說:信仰無法安穩地奠基于《圣經》,因為“《圣經》就像軟蠟一樣,可以讓每一個人隨興所至地扭或拉”。他們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會是否腐敗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僅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經》能否作為信仰的基礎
31、下列有關16世紀宗教改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宗教改革運動與文藝復興運動沒有關聯
B. 宗教改革運動受到所有世俗貴族的鎮壓
C. 宗教改革家與啟蒙思想家都抨擊宗教愚昧
D. 宗教改革家認為教徒自己可以通過信仰得救
32、馬丁·路德說:“我們應當讓世俗政權在整個基督教世界中執行它的職務,不要加以阻礙。無論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傳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權力都有權來管他。該材料反映了馬丁·路德( )
A.倡導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揚《圣經》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33、“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么樣的。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會形式和國家形式、一切傳統觀念,都被當做不合理的東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們”為西方近代思想發展過程中同一時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亞 C.馬丁·路德 D.伏爾泰
34、孟德斯鳩啟蒙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反對專制、提倡法治。他認為,防止專制的根本途徑是( )Ks5u
A.以民意制約權力 B.以道德制約權力
C.以權力制約權力 D.以權利制約權力
35、17 ~18世紀,歐洲興起了新一輪思想解放運動,法國人引領了時代潮流,涌現出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狄德羅等杰出思想家。這場運動是 ( )
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啟蒙運動 D.文學革命
班級 登分號 姓名 統考號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第Ⅱ卷(本卷共2大題,共30分)
二、非選擇題(共2大題,36題19分,37題11分,共30分。)
成績
36、(19分)人類文明歷經千百年的隔絕、碰撞、交融,不斷走向新的“解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間發生了人類精神的奠基。這個時代稱為“軸心時代”。在此時代中,許多杰出的思想家幾乎同時產生于中國、印度與西方,而他們互不知曉。 ——摘編自雅斯貝斯《哲學導論》
材料二 李贄:前三代,吾無論矣。后三代,漢唐宋是也,中間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
顧炎武:且嘆夫百余年以來之為學者……置四海之困窮不言……以無本之人,而講空虛之學,無見其從事于圣人而去之彌遠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晝夜,猶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紀世者以一君為一世,一姓為一代足矣。
——李贄《藏書》、顧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問錄》
(1)結合所學,指出“軸心時代”中國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內容,并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在西方學術史上的地位。(10分)
(2)根據材料二,分別概括李贄、顧炎武、王夫之的思想。(9分)
37、(11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至于神,我們既然無法真切的感受他們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們到底長什么樣子,有許多東西是我們認識不了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羅塔格拉
材料二 : 蘇格拉底主張首先要培養人的美德,教人學會做人,成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學習廣博而實用的知識。……人們只有獲得概念的知識,才會有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等美德。他強調人們應該認識社會生活的普遍法則和“認識自己”。
材料三: 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
材料四 :靈魂得救只須靠個人虔誠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會的繁瑣儀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給人的禮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為,全憑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會或行善,更不靠贖罪券。 -《路德選集)
請回答:
(1)分別概括材料一、二的基本主張。(2分)
(2)材料三兩幅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文藝復興時期所包含的思想內容。(4分)
(3)材料三、四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處?(2分)指出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關系,并簡要說明。(3分)
中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上學期
高二年級文科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
參考答案
選擇題:1—10 BBBCD CBDAB 11—20 ADACB DABCC
21—30 DADCD BABDC 31—35 DDDCC
部分選擇題解析
2、【答案】B
【解析】A項愛無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治國方針,D項存天理,滅人欲屬于個人修養問題,幫故排除A、C、D三項; B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為人處世的原則,又符合儒家思想。Ks5u
4、【答案】C項
【解析】孔子認為天是有意志的,影響四季萬物;韓非子認為天是永恒的,不會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觀規律的。三者都表現出人對自然及其規律的尊崇,BD項反映的是其中一個方面。上述觀點是針對天人關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張,A項錯誤。
6、【答案】C
【解析】董仲舒的思想,是以儒家學說為基礎,引入陰陽五行理論,雜以法家、道家某些思想成分,發展為客觀唯心主義思想體系的新儒學。例如,董仲舒從天人關系出發,又根據“陽尊陰卑”的思想,建立一套“三綱”“五常”的倫理學,更直截了當地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思想,從而為漢武帝所接受,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7、【答案】B
【解析】通過所學知識可容易排除ACD三位思想家,老子的政治思想“無為”“小國寡民”與材料所述無關;李贄是明末早期啟蒙思想家,反對君主專制;梁啟超是維新思想家,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本題選B項,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等,極力維護封建集權統治,為皇帝制造神圣光環。
8、【答案】D Ks5u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儒家思想在漢代成為統治思想的時期的掌握。題干所給時間是在漢文帝時期,而A、B和C項都是在漢武帝時期故應該排除。
9、【答案】A
【解析】扣住題干中心詞“儒者陶淵明、道士陸修靜、僧人慧遠”即可知反映的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局面,A項符合題意;B項佛教開始傳入中國是在兩漢之際,與題干時間不符;C項詩歌創作呈現繁榮局面與題意無關;而D項繪畫風格的寫實更無法體現。故選A項。
12、【答案】D
【解析】王陽明的主張是“心學”,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形成“心即理”的主觀唯心論宇宙觀。材料中的禪宗六祖慧能的主張“心動”.顯然也是主觀唯心主義。
13、【答案】A
【解析】王守仁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故A項符合題意。 C項通過學習獲得的良好知識,屬于格物致知,歸程朱理學,排除。B、D兩項表述錯誤。故選A項。
14、【答案】C
【解析】可直接讀取材料信息,為天下萬民服務而并非為君主實現其專制統治服務,從自于明清之際的民主思想家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反映出其反對封建專制思想,故選C符合題意。
15、【答案】B
【解析】抓住關鍵詞“經世致用”, 經世致用指學問必須有益于國事。由明清之際思想家顧炎武等提出。他們認為學習、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應以治事、救世為急務,反對理學家不切實際的空虛之學。所以B符合題意。
16、【答案】D
【解析】明末清初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在思想界出現了黃宗羲等為代表的鼓吹早期民主,反對封建君主專制的思想家,給后世民眾以深刻的啟迪。
17、【答案】A Ks5u
【解析】歐洲人借鑒中國的印刷術,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機,印刷的大量書籍促進了歐洲文化的傳播,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21、【答案】D
【解析】《老子》一書是記錄春秋時期沒落奴隸主貴族利益代表——老子言論的著作;甲骨卜辭是商周時期統治階級為預測吉兇,刻在龜甲獸骨上,記錄占卜內容的文字;楚辭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根據楚地方言創作的一種詩體。因此這些文獻都不可能較多反映平民生活。而《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類。其中風就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多為民間的歌謠。
22、【答案】A
【解析】漢賦、唐詩、宋詞以及明清小說的發展反映了當時社會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日漸興起歷史。日益平民化,反映平民的生活、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趨勢。
24、【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材料信息的解讀與知識遷移能力。依據材料““經驗證”,“一步推演”可以看出,要運用你自已的理智出發現真理。A為宗教改革思想,強調信仰;D認為世界不可知;B“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個人的感覺,三選項都是錯誤的。
25、【答案】D
【解析】人文主義指社會價值取向傾向于對人的個性的關懷,注重強調維護人性尊嚴,簡單說就是以人為本。古希臘人將神塑造為生動逼真的人的形象,而不是神圣的高高在上的神的形象,這顯然是人文主義思想的體現。
26、【答案】B Ks5u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能力。古希臘哲學家首次讓哲學“成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與惡所必需”的學問,說明這位哲學家重視道德的作用,強調知識的作用,認為人必須具有知識,才能達到善;無知是一切罪惡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識合二為一,認為道德行為必須以知識為基礎,最高的知識就是對“善”這個概念的認識,而善包括健康、財富、地位、榮譽以及正義、勇敢等美德。
27、【答案】A
【解析】題干要注的是文藝復興時代的人物,②是宗教改革時期的人物,⑤是啟蒙運動時期的人物,所以選A。
28、【答案】B
【考點】文藝復興
【解析】解題關鍵在于時間和地點,時間是15世紀地點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判斷為文藝復興。各種科目的復活其實對古希臘羅馬人文精神傳承。希臘羅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經繁盛,排除A,宗教改革興起于16世紀的德國,排除C,啟蒙思想興起于17世紀,排除D。
29、【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古希臘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義的濫觴。
30、【答案】C
【考點】宗教改革。
【解析】關鍵信息:馬丁?路德、信仰無法安穩的奠基于《圣經》、讓每一個人隨興所至地扭或拉。本題要求回答馬丁路德和教皇代表的分歧所在。馬丁路德主張每個人都可以閱讀圣經,同上帝對話,信仰即可得救,教會代表認為圣經容易被人曲解,個人的得道要依賴于教會對圣經的解釋,所以他們兩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誰掌握圣經的解釋權。材料沒有涉及教會腐敗問題排除A,很明顯也可以排除B,D項圣經作為信仰的基礎是沒有分歧的。
31、【答案】D
【解析】路德認為只要有虔誠的信仰,靈魂便可以獲得拯救,無需購買贖罪券。A、B、C三項的說法錯誤。
32、【答案】D
【解析】宗教改革本身就是對基督教提出挑戰,否定教皇地位。
33、【答案】D
【解析】啟蒙運動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實的黑暗,批判專制主義、教權主義,號召消滅專制王權、貴族特權和等級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材料體現了對教會和封建制度的批判,因此選擇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伏爾泰。
34、【【答案】C
考點】啟蒙思想Ks5u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孟德斯鳩的思想主張是三權分立,因此,C項正確;權力與權利是有區別的,如果不能區別兩者區別或者粗心而錯選D項;AB項是孟德斯鳩的思想主張。
35、【答案】C
【解析】結合關鍵詞“17 ~18世紀”、“法國”、“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狄德羅”,回顧所學相關知識,可以判定是法國的啟蒙運動。故選C。文藝復興的時間、代表人物均不符題干信息,排除A。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是加爾文和馬丁·路德,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B。“文學革命”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題意無關,排除D。
36、【解析】(1)結合教材內容回答,思想上,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孔子強調統治者要施行仁政。他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主張“克己復禮”。教育上,首創私人講學,主張“有教無類”, 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老子主張: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希望回到小圍寡民的理想社會,還認為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總在不停地運動的。蘇格拉底提出“認識自我”,注重道德。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
(2)李贄大膽地向正統思想發出挑戰,“咸以孔子是非為是非”,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經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論。他認為是非標準依照時代變化而變化,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以無本之人,而講空虛之學”,顧炎武重視對社會實際情況的了解,形成了經世致用的思想。“日之有晝夜,猶人之有生死”,王夫之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物質是不斷變化的,其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
(3)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一書中,宣稱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張變革的先師,說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堯、舜、禹的言論來宣傳自己的政治觀點。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出版,增強了仁人志士救亡圖存的信心。
【答案】(1)孔子:仁、禮、中庸;(3分)
老子:道、無為、小國寡民。(3分)
蘇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發現“自我”;(2分)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2分)
(2)李贄:反對盲從孔子,認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3分)
顧炎武:注重實學,經世致用;(3分)
王夫之:強調“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質運動規律的自然史觀和社會史觀。(3 分)
37、 (11分) Ks5u
(1)主張:材料一:懷疑神的存在,“人是萬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材料二:主張認識自己,關注人的發展;注重美德,崇尚知識,認識法則。美德即知識。(2分)
(2)人文主義。提倡人性,反對神性;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世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盲從盲信的愚昧思想。(4分)
(3)相似:都體現了人文主義或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都抨擊教會、教皇、抨擊中世紀的神學統治).(2分) 關系:繼承與發展;(1分) 說明:文藝復興運動以人文主義沖擊了神學的束縛;宗教改革運動進一步宣傳了人文主義,動搖了羅馬教會的統治。(2分)
2012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試題
單項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填在后面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60分)
江蘇省可以劃分為蘇南、蘇中和蘇北三大區域。讀圖回答1~3題。
1.該圖主要反映區域的
A. 開放性 B. 差異性
C. 整體性 D. 聯系性
2.正確表示江蘇三區域間人口主要流向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3.圖中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遷移方向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差異顯著,讀圖,回答4~5題。
4.甲區域和乙區域相比,氣候的差異是
A.甲區域作物生長期較長,熱量充足
B.甲區域降水較少
C.乙區域大陸性較強
D.甲區域高溫多雨
5.丁省與丙省相比
A.勞動力資源豐富
B.陸地交通便捷
C.第一產業比重小
D.第三產業比重小
疊圖分析是科學選址最常用的方法。結合圖2,完成6~7題。
6.疊圖分析最常用的 地理信息技術是
A.RS B.GPS
C.GIS D.數字地球
7.選定的區域適合建設
A.大型垃圾處理場
B.大型倉儲式超市
C.汽車加油站
D.水源保護區
目前,一條西起塔里木盆地,東至松嫩平原西部,東西長約4500千米,南北寬約600千米的風沙帶已在我國形成。風沙帶占我國陸地國土面積已達30%。讀我國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圖,回答8~10題。
8.土地嚴重荒漠化的地區有
①南疆     ②北疆 ③呼倫貝爾草原 ④遼河上游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地區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下列風沙地域與成因說法的組合,正確的是
①河套平原一過度放牧      ②錫林郭勒草原-過度采礦Ks5u
③南疆—過度利用水源      ④河西走廊—過度墾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我國草地退化、沙化和鹽堿化面積不斷擴大的主要原因是
A.溫帶地區氣溫升高,蒸發旺盛
B.人們的過量墾殖、放牧、樵采和水資源利用不當
C.冬季風影響的勢力增強,影響的范圍擴大
D.揚塵和沙塵暴天氣的頻繁多發
讀我國林區、非林區年平均降水變化圖,回答第11題。
11.若森林大面積遭到破壞,則
A.年降水量增加
B.降水量年際變化增大
C.蒸騰作用增強
D.降水后下滲作用增強
右圖是亞馬孫雨林地區的一張衛星照片:拍攝的是巴西一家鐵礦區對“地球之肺“所造成的破壞。據此回答第12~14題。
12.雨林與地球物種的關系是:
A.雨林是地球繁衍物種最多,但保護時間不長的場所
B.亞馬孫雨林的物種資源占全球陸地物種的2/5以上
C.雨林不斷削減,導致雨林物種滅絕的速率加快
D.雨林具有較強的生產能力,滅絕的物種可慢慢恢復
13.圖中“地球之肺”出現斑斑“疤痕”,針對此“疤痕”帶來的影響,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地表植被破壞,影響全球氣候
B.礦渣堆積易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C.開礦及礦渣堆積物中的污染物易進入水體,導致水污染
D.礦渣中含有大量無機礦物養分,使周圍地區植物生長茂盛
14.下列保護雨林的措施中能夠較好的協調環境與發展關系的是
A.設立國際基金,使當地從管理和保護中受益
B.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
C.加強雨林緩沖區的建設
D.加強雨林管理和保護
中國既是能源生產大國,又是能源消費大國,但每噸標準煤的產出效率僅相當于日本的l0.3%、歐盟的16.8%、美國的28.6%。讀中國和世界五種能源(石油、煤炭、核能、天然氣、水電)消費結構圖,回答第15~16題。
15.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目前需要大量進口的能源在圖中是指
A.a B.b C.c D.d
16.我國能源產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
B.多高能耗的工業
C.管理不善,浪費現象嚴重
D.人口多,能源消耗量大
圖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該流域內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兩水文站觀測到的河流流量變化曲線(b)。讀圖,完成第17~18題。
17.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現在圖1a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8.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為甲,乙水文站之間
A. 河道淤積 B. 河谷變寬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補給量減小
下圖依次是2004年四川、黑龍江、甘肅、河北四省能源生產結構圖。讀圖,回答19~20題。
19.與四省能源生產結構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不利于減排溫室氣體
B.清潔能源的比重大
C.以可再生能源為主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0.制約①省進一步開發水能的地理條件,正確的是
? A.水能資源蘊藏量小
B.水能資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質條件復雜
21.關于東北地區自然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夏季熱量相對充足,日照時間長,能夠滿足水稻生長所需的熱量
B.大部分平原地區土壤是黑鈣土,其有機質含量全國最高
C.冬季氣候寒冷,土地凍結對來年春天農業生產、作物播種和生長不利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國最高
22.珠三角正在發展的石化,鋼鐵,汽車等原材料工業和裝備制造業的基地是
A.深圳 B.東莞 C.廣州 D.珠海
讀下圖,完成第23~24題。
23.關于該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城市化與工業化呈同步增長趨勢
②階段Ⅰ城市化進程速度比階段Ⅱ快
③該國可能屬于發達國家
④階段Ⅱ工業化促進了城市化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4.階段Ⅲ,該國新增就業機會主要來自
①資金密集型產業 ②技術密集型產業
③資源密集型產業 ④現化服務業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讀下圖,完成第25~26題。
25.國家重點建設的下列工程與該區域關聯不大的是
A.西電東送工程
B.南水北調工程
C.三峽水利工程
D.西氣東輸工程
26.在對該地區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可能引起
A.土地荒漠化 B.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
C.次生鹽堿化和地面沉降 D.水域面積減少
下圖是某跨國公司某電子工業產品發展的三個階段和甲、乙國家或地區的產銷情況圖,回答下列第27~28題。
27.關于兩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代表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乙代表發達國家或地區
B.Ⅰ階段中,甲地處于生產階段,乙地處于研制階段Ks5u
C.Ⅱ階段中,甲地進口產品,乙地出口產品
D.Ⅲ階段中,乙地生產和消費的增長速度都大于甲地
28. 在產品進行標準化裝配生產的階段,跨國公司選擇在欠發達國家投資生產,原因主要是這些國家
A.有較豐富的廉價勞動力???????B.有較便宜的地價
C.有便利的交通??????????? D.有較豐富的原燃料供應
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國內出現了產業向海外轉移的趨勢。日本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打算把生產企業遷到國外,近年來中國已成為吸收日本對外直接投資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讀日本產業外移地區投資比率圖,回答29~30題。
29.從區域分布來看,日本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地區和增長最快的地區分別是
A.北美、亞洲 B.歐洲、亞洲
C.北美、其他地區 D.歐洲、其他地區
30.近年來中國吸收日本對外投資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勞動力成本較低
B.經濟增長緩慢
C.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日益提高
D.具備了便捷的電子商務服務
非選擇題(共40分)
31.湖南省位于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圖11為湖南省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洞庭湖平原是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試從氣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簡要分析其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4分)
(2)湖南省河湖眾多、濕地廣布,對生態環境和區域可持續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請你談一談濕地有哪些主要功能? (4分)
(3)自然環境對城市分布有著明顯的影響,圖中城市共同的特點是沿_______分布。(2分)
(4)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積約6000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到20世紀末,洞庭湖面積僅剩下2625平方千米。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2分)
32.山東省政府在2008年1月10日批復了依托黃河三角洲在東營興建大規模加工制造業基地的請求后,又強力推出了“山東半島制造業基地”的新概念,將把山東半島建成承接日韓產業轉移的制造業基地。讀下圖,回答問題。(12分)
(1)①、②、③的產業轉移,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紀60~70年代①的轉移和80年代②的轉移,主要是以_________型產業為主。(4分)
(2)產業向國外轉移利弊兼有,簡要說明此舉對日本經濟的不利影響。(2分)
(3)從資料上看,山東利用外資居前兩位的國家是韓國和日本,簡要分析山東省能夠吸引日韓產業轉移的區位優勢。(6分)
Ks5u
33. 由于地理條件和歷史發展的進程不同,區域發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異。我們應以其他國家區域發展的歷史為鑒,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16分)
下圖為魯爾工業區和滬寧杭工業區的局部區域圖,左上方為魯爾工業區A地月平均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下表為滬寧杭工業區B地四個年份主要經濟指標表。讀圖表回答問題。??
(1)分析影響A地谷物生產的不利氣候條件。(2分)
(2)對比分析工業區形成和發展的區位優勢,完成下表內容。(6分)
(3)魯爾工業區通過產業轉型,實現了經濟的在繁榮。其發展經驗對滬寧杭工業區的可持續發展有哪些啟示?(4分)
(4)B地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成為我國東部地區中小城市發展的范例。據圖、表,分析該地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6分)
班級 登分號 姓名 統考號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2012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段考地理答題卡
31.(共12分)
(1)

(2)

(3)
(4)
32.(共12分)
(1)

(2)


(3)


33.(共16分)
(1)

(2)① ②

(3)

(4)



2012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B
D
C
D
D
C
B
B
C
D
A
B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C
A
D
A
C
C
D
D
B
D
A
A
A
二、非選擇題(共40分)Ks5u
31.(共12分)
(1)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地形:平原,地勢平坦;土壤:土壤肥沃;水源:水源充足。(任答對1點1分,共4分)
(2)提供水資源、調節氣候、涵養水源、調洪蓄洪、美化環境、凈化水中污染物質、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農副產品等(任答對1點得2分,共4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3)河(或河流)(2分)
(4)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在河流上中游地區,破壞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河水含沙量增大,在中下游地區淤積。)(2分) Ks5u
32.(共12分)
(1)降低生產成本,擴大銷售市場,追求更高的利潤 (2分) 勞動密集(2分)
(2)國內生產困難,失業率上升,市場萎縮等。(2分,任答2點)
(3)①地理位置靠近日本、韓國;②勞動力廉價、豐富;③市場廣闊;④交通等基礎設施較好;⑤內部交易成本低等。(6分,任答3點)
33.(共16分)
(1)夏季氣溫較低;日照較少。(任答對1點得1分,共2分)
(2)①煤炭資源、水資源豐富;②海洋運輸;③勞動力素質較高(2分1點)Ks5u
(3)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保護生態環境(2分1點)
(4)工業發展迅速;利用外資,產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交通便捷。(2分1點)
2012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試題
第Ⅰ卷 (選擇題,共48分)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關于哲學的說法中錯誤的有①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②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③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④哲學研究對象是整個人類社會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2.“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獲罪于天,無所禱也”,以上觀點依次屬于
A.辯證法、二元論、客觀唯心主義 B.相對主義、辯證法、主觀唯心主義
C.辯證法、詭辯論、客觀唯心主義 D.辯證法、詭辯論、主觀唯心主義
3.下列關于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
②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③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④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4.古代中國人對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為陽,地為陰;天為金,地為土;天性剛,地性柔。認為天地合而萬物生焉,四時行焉。上述觀點
A.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客觀實在 B.既是唯物的,又是唯心的
C.是一種可貴的猜測,但沒有科學根據
D.把物質歸結為物質的具體形態,把簡單問題復雜化
5.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是①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②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③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 ④有深厚的自然科學基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是①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②一元論和二元論 ③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④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③
7.要改變右面漫畫《失地農民的困惑》中出現的
現象,國家應該制定相應的政策保護土地,這說明
A.人們可以認識和改變規律 B.正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C.正確的意識能夠決定自然的進程 D.發揮意識能動性就能認識客觀規律
8.宋代詩人陳簡齋在詩中寫道“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萬物都在概念中運動 B.脫離物質的運動是不存在的
C.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 D.事物是靜止不變的
9.為改變中國高鐵建設落后面貌,國家曾經狠踩油門、啟動了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鐵路發展計劃。如今又以同樣大力度狠踩下了高鐵投資的剎車。鐵路建設工作思路的調整表明
①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 ②意識活動具有計劃性
③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 ④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網絡游戲中有許多關于神仙、妖魔、鬼怪的描述,他們往往具有人的性格、人的情感、人的喜怒哀樂。這表明
①神靈世界就其內容而言源于現實世界 ②人可以憑空想象出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③一切觀念性的東西都根源于客觀世界 ④意識源于客觀世界且歪曲反映客觀世界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①④
11.有人說:“市場常常是變化莫測的,想把握住市場的變化那是徒勞的。”以下對這一觀點分析正確的是①沒有認識到人的主觀能動性?②認為市場的變化不具有規律性③認為思維和存在沒有同一性?④沒有認識到運動的絕對性Ks5u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12.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地震,地震引發海嘯,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國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頻繁發生讓民眾產生恐慌情緒。有關專家指出:“地球一直處于‘震動狀態’,‘震動’是地球的常態。”從現有研究水平來看,根據已有的歷史地震資料,進行中長期的地震預報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蘊含的哲理是
①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②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④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詞語中符合認識運動反復性和無限性的是
A.一概而論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慮一得
14.2011年3月26日20時30分,“地球一小時”熄燈接力節能減排活動得到了全球數十億人的積極響應。雖然這一活動節約的能源有限,但當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并轉化為自覺保護環境的實踐時,就會對全球節能減排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這說明
A.認識能夠直接改造客觀世界 B.實踐是改造主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C.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的特點 D.實踐是人類對環境的適應性活動
15.右圖漫畫《招聘》啟示我們
A.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B.要勇于挑戰和敢于創新
C.要抓住時機,促成飛躍
D.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16.與“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近的是
A.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C.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D.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17.下列對“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確的是
A.在對同一對象的不同認識中,真理只有一個 B.真理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任何人都要必須承認認識的真理性 D.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18.實踐之所以能夠檢驗認識是否正確,是因為Ks5u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實踐是連接主觀和客觀的橋梁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19.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煤的使用價值的認識經歷了“黑色的石頭用來壘墻”、“能自燃是重要的燃料”、“能從中提取上百種化學元素,是重要的化工產品”等的漫長過程。人類對煤的使用價值的認識過程,體現了
A.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B.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C.對同一對象會有多個真理性認識 D.創新是對既有理論的突破和拋棄
20.“蝴蝶效應”由氣象學家洛倫茲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爾煽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卷風。“蝴蝶效應”不僅體現驚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學魅力更蘊涵著深刻的哲學內涵。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萬事萬物無不處于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發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③世界上萬事萬物的普遍聯系都是大膽想象和合理推論的結果 ④某個微小因素的變化在一定條件下會對系統產生決定性影響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極端天氣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這表明
①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實踐不斷發展使人與自然的矛盾也隨之深化和發展
②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實踐不斷發展使人與自然的矛盾越來越激化和失控
③人類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與自然界的聯系越來越多樣化和復雜化
④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使人類超越自然而逐漸成為自然界的主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下列有關整體與部分的區別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整體居于主導地位,部分服從并服務于整體 ②部分的功能會影響整體的功能
③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系、密不可分④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3.下列對聯系的含義理解正確的是
A.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
B.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
C.事物和事物內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
D.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
24.中國和澳大利亞相互在對方國家舉辦“文化年”是近年來兩國文化領域交往的重頭戲。2010年6月,“澳大利亞文化年”在國家大劇院開幕。2011年2月,“中國文化年”在堪培拉正式啟動。中澳不斷加強文化交流,這體現了
A.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 B.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C.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D.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兩題,每題26分,共52分)
25、2010年10月26日,滬杭高鐵正式通車運營。滬杭高鐵全長160公里,全線設計時速為350公里,是采用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建成的一條城際高鐵。
材料一:一大學生網友在博客上留下了他的高鐵體驗,請你跟帖,簡單指出其相應的哲學道理。
(1)(6分)
高鐵體驗
哲學道理
一路上我興奮、激動又有些緊張,手心直冒汗。
列車運行平穩,如果不注意窗外唰唰遠去的村鎮田野,根本沒感覺我是在地上飛。
現在從杭州到上海只需要38分鐘,兩座城市之間的距離一下拉近了,感覺就像在同一座城市。
材料二:時速350公里的滬杭高鐵是如何煉成的:杭嘉湖平原,地表水豐富,土質松軟,地面沉降是沿線地區典型的地質災害,滬杭高鐵軟基地段“以橋代路”,橋梁占線路長度的90%,從而很好地控制了沉降。工程技術人員通過自主創新,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科學試驗,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道岔板等技術,解決了列車在高速行駛過程中變換軌道的世界級難題。
(2)推動人類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點?(8分)
(3)請運用認識論的相關知識分析材料二。(12分)
26、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大地震摧毀了日本福島部分核反應堆,導致核輻射。
材料一:對于核輻射,日本國家海洋局啟動海域放射性應急監測,每天公布檢測結果,同時日本國家原子能機構也發布一定的應急防護措施,如當事故已經或可能導致釋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況下,實行服碘保護。同時日本政府也采取各種應對措施經過不懈努力,一直陰霾重重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終于現出了“光明前景”,福島核電站危機進入可控狀態。
材料二:日本制造業在全球經濟中占據突出地位,是全球供應鏈上至關重要的一環,其基礎設施受損波及全球供應鏈。地震引起的日元升值及日本進出口貿易波動,將對其他國家產生短期沖擊。目前金融市場對災害比較敏感,七國集團采取措施遏制日元急劇升值,有助于全球貨幣和全球經濟的穩定。但是,日本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進口國,其災后重建以及之后的經濟發展都需要大量原材料,這將導致全球范圍內大宗商品需求增加,有可能推高國際商品價格,加大全球通脹預期。請運用有關知識回答:
(1)結合材料一,運用唯物論的有關知識分析日本對核輻射的應急處理措施。(12分)
(2)用哲學生活的知識分析材料二所體現的唯物辯證法聯系觀的道理。(14分)
班級 登分號 姓名 統考號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2012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段考政治答題卡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25、(1)(6分)
高鐵體驗
哲學道理
一路上我興奮、激動又有些緊張,手心直冒汗。
列車運行平穩,如果不注意窗外唰唰遠去的村鎮田野,根本沒感覺我是在地上飛。
現在從杭州到上海只需要38分鐘,兩座城市之間的距離一下拉近了,感覺就象在同一座城市。
(2)推動人類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點?(8分)
(3)請運用認識論的相關知識分析材料二。(12分)
26、(1)結合材料一,運用唯物論的有關知識分析日本對核輻射的應急處理措施。(12分)
(2)用哲學生活的知識分析材料二所體現的唯物辯證法聯系觀的道理(14分)
2012年高二下學期政治第一次段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D
C
B
B
B
C
C
B
A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C
D
B
A
C
A
B
C
B
D
B
二、非選擇題(共52分)Ks5u
25、(1)(6分)
高鐵體驗
哲學道理
一路上我興奮、激動又有些緊張,手心直冒汗。
意識有能動作用,對人體生理活動、精神狀態具有調節作用(2分)
列車運行平穩,如果不注意窗外唰唰遠去的村鎮田野,根本沒感覺我是在地上飛。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物質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2分)
現在從杭州到上海只需要38分鐘,感覺就象在同一座城市。
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加強原有的聯系。(2分)
(2)推動人類認識發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點?(8分)
答:推動人類認識發展的根本因素是實踐。它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客觀物質性;二是主觀能動性;三是社會歷史性。
(3)請運用認識論的相關知識分析材料二。(12分)Ks5u
答:①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滬杭高鐵的研發體現了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
②實踐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在高鐵的研發過程中遇到新技術難題,推動著人們進行新的探索。工程技術人員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科學試驗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道岔板等技術,解決了世界級難題。
③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滬杭高鐵的研發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是經過了多次的反復試驗才獲得的成果。并且這將推動我國高鐵技術不斷向前發展。
26、(1)結合材料一,運用唯物論的有關知識分析日本對核輻射的應急處理措施。(12分)
答:(1)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針對核輻射的特點和狀況,人們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應急防護措施,減少了對人身體的健康的損害。
②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能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應急措施,有效控制了核輻射的蔓延,使危害降到最低限度。Ks5u
③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造福于人類。如當事故已經或可能導致釋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況下,這是在認識和把握核輻射同位素規律和特性的基礎上做出的有效措施。 Ks5u
④堅持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有機統一。日本政府在充分認識和把握核輻射規律的基礎上經過不懈努力,終于現出了“光明前景”,福島核電站危機進入可控狀態。
(2)用哲學生活的知識分析材料二所體現的唯物辯證法聯系觀的道理。(14分)
答: ①聯系是普遍,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材料三中日本地震影響了其他國家體現了這一點。
②聯系是客觀的,但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材料中地震引起的日元升值及日本進出口貿易波動,將對其他國家產生短期沖擊。七國集團采取措施遏制日元急劇升值,有助于全球貨幣和全球經濟的穩定體現這一點。
③聯系具有多樣性,這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材料中七國集團針對災情采取措施遏制日元急劇升值體現了這一點
④唯物辨證法認為,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部分,部分也影響整體,我們既要樹立全局觀念,又要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材料二中日本作為全球供應鏈上的一環,對全球的大宗商品交易的影響非常重大,而七國集團從整體出發的措施有利于整體的發展 。
中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二級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
文科數學試卷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I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在數列中,等于 ( )
A. B. C. D.
2. 若,,則下列命題中成立的是 ( )
A. B C. D.
3.等差數列中,則的前9項和( )
A. B. C. D.
4.不等式組的解集是 ( )
A. B. C. D.
5.在中,已知,則此三角形有 ( )
A.一解 B.兩解 C.無解 D.無窮多解
6.等比數列中,為其前項和,,公比的值是 ( )
A 1 B C D
7.數列的前項和,那么它的通項公式是 ( )
A、 B、 C、 D、
8.在如圖的表格中,每格填上一個數字后,使得每一橫行成等差數列,每一縱行成等比數列,且所有公比相等,則 ( )
6
1
2
A. B.
C. D.
9.在△ABC中,若,則其面積等于 ( )
A. B. C. D.
10.若鈍角三角形三內角的度數成等差數列,且最大邊長與最小邊長的比值為,則的取值范圍是 ( )
A.(1,2) B.(2,+∞) C.[3,+∞ D.(3,+∞)
第II卷(非選擇題共10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11.在正項等比數列中,,則_____ __
12.在△ABC中,若,則△ABC的形狀是
13.若正數滿足,則的取值范圍是
Ks5u
14.已知二次函數,當1,2,…,,…時,其拋物線在x軸上截得的線段長依次為,則=
班級 試室號 登分號 姓名 統考號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中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二級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
文科數學答題卡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1. ;12. ;
13. ;14.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解答須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和演算步驟.)
15.(滿分12分)已知是公差不為零的等差數列,,且成等比數列.(Ⅰ)求數列的通項;(Ⅱ)求數列的前項和.
Ks5u
16.(滿分12分)解關于的不等式。
17. (本小題滿分14分)在中,已知,是邊上的一點,,,,求的長.

Ks5u
18.(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不等式的解集為
(1)求的值;
(2)求函數()的最小值。
19.(本小題滿分14分)某營養師要求為某個兒童預訂午餐和晚餐.已知一個單位的午餐含12個單位的碳水化合物,6個單位的蛋白質和6個單位的維生素C;一個單位的晚餐含8個單位的碳水化合物,6個單位的蛋白質和10個單位的維生素C.另外,該兒童這兩餐需要的營養中至少要含64個單位的碳水化合物和42個單位的蛋白質和54個單位的維生素C.如果一個單位的午餐、晚餐的費用分別是2.5元和4元,那么要滿足上述的營養要求,并且花費最少,應當為該兒童分別預訂多少個單位的午餐和晚餐?
解: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20. (本小題滿分14分)設數列的前項的和為, 滿足
(Ⅰ)求首項
(Ⅱ)令,求證是等比數列;
(Ⅲ)設數列的前項的和為,
證明:.
中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二級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
文科數學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B
C
C
A
D
B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1. 5 ;12.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
13. ;14.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解答須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和演算步驟.)
15. 解:(Ⅰ)由題設知公差,
由,且成等比數列,得=,…Ks5u……………3分
解得或(舍去), 故的通項……… 6分
(Ⅱ)由(Ⅰ)知,
由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得 ……12分
16.解:
為方程的兩個根……………………3分
(因為與1的大小關系不知,所以要分類討論)
(1)當時,不等式的解集為…………………6分
(2)當時,不等式的解集為…………………9分
(3)當時,不等式的解集為 …………………12分
綜上所述:
(1)當時,不等式的解集為
(2)當時,不等式的解集為
(3)當時,不等式的解集為
17. 解:在中, ,,,
由余弦定理得 =,
, …………………7分
在中,, , ,
由正弦定理得,
. …Ks5u………14分
18. 解: (1)因為不等式的解集為
所以1和是方程的兩根,所以
即 …………………7分
(2)由(1)則……………10分
當且僅當, 即時函數有最小值. ……………14分
19.解:設為該兒童分別預訂個單位的午餐和個單位的晚餐,設費用為,則,由題意知:
即 畫出可行域如圖:
……………6分

變換目標函數:,這是斜率為,隨變化的一族平行直線,是直線在軸上的截距,當截距最小時,最小,由圖知當目標函數過點,即直線與的交點時,取到最小值,即要滿足營養要求,并且花費最少,應當為該兒童分別預訂4個單位的午餐和3個單位的晚餐 ……………14分
20. 解:(Ⅰ)當時, 所以 ……………2分
(Ⅱ)由 ①
則 ②
將①和②相減得
整理得 , ……………4分
故 ()
因而數列是首項為,公比為4的等比數列 ……………6分
(Ⅲ) 由(Ⅱ)知,n=1,2,3,…,又因為
因而 =1,2,3,…, ……………7分
將代入①得
……………12分
所以,
Ks5u………14分
中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段考
高 二 數 學(理科) 試 卷
滿分150分,時間120分鐘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只有一個答案正確)
1. 已知命題“若,則”為真,則下列命題中一定為真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2.在中,=           (   )
A.       B.     C.   D.
3.在數列中,則的值為     (  )
A.  49      B. 50      C. 51     D.52
4.已知關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則實數之值為
A. B. C. D.
5.已知條件,條件,則是的 .......( )
A. 充分非必要條件 B. 必要非充分條件
C. 充分必要條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條件
6.在等比數列中,則()
.3 . C.3或 .或
7.等差數列滿足>0,3=7,若前n項和取得最大值,則n=( )
A.8 B.9 C.10 D.11
⒏設、滿足,則的取值范圍是ks5u
A.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9.命題“( ,”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0.已知,,則 ,(用填寫)
11.已知數列{}的前項和,則其通項
12.某公司一年購買某種貨物400噸,每次都購買噸,運費為4萬元/次,一年的總存儲費用為萬元,要使一年的總運費與總存儲費用之和最小,則   噸.
13.已知數列滿足則的最小值為__________.
14.在△ABC中,內角的對邊分別是,若,,則角= ks5u
班級 登分號 姓名 統考號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中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段考
高 二 數 學(理科) 答 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得分
答案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9. ________ 10. ________ __ ______
11. _____________ ___ 12. _________ __ ___
13. _______________ 14._____ 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
15.(本小題滿分12分)在△ABC中,內角的對邊分別是,其中且2是和等比中項,
(1)求△ABC的面積;
(2)若是和的等差中項,求的值。
ks5u
16.(本小題滿分14分)等比數列中,已知
(I)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若分別為等差數列的第3項和第5項,試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前項和。
17.(本小題14分)某研究所計劃利用“神十”宇宙飛船進行新產品搭載實驗,計劃搭載新產品A、B,要根據該產品的研制成本、產品重量、搭載實驗費用和預計產生收益來決定具體安排,通過調查,有關數據如表:
產品A(件)
產品B(件)
研制成本與搭載
費用之和(萬元/件)
20
30
計劃最大資金額300萬元
產品重量(千克/件)
10
5
最大搭載重量110千克
預計收益(萬元/件)
80
60
試問:如何安排這兩種產品的件數進行搭載,才能使總預計收益達到最大,最大收益是多少?
18.(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沒有實根,

(1)若為假命題,求m的取值范圍;
(2)為假命題,求m的取值范圍。
19.(本小題滿分14分)為了立一塊廣告牌,要制造一個三角形的支架 三角形支架形狀如圖,要求,BC的長度大于1米,且AC比AB長0.5米
(1) 當BC長度為2米時, AC為多少米?
(2)為了廣告牌穩固,要求AC的長度越短越好,求AC最短為多少米?且當AC最短時,BC長度為多少米?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20.(本小題滿分14分)在數列中,,。
(1)令,求證是等比數列,并求的通項公式;
(2)令,求數列的前項和。
(3)求數列的前項和。
ks5u
中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段考
高 二 數 學(理科) 答 案
三、解答題:
15.(本小題滿分12分)在△ABC中,內角的對邊分別是,其中且2是和等比中項,
(1)求△ABC的面積; (2)若是和的等差中項,求的值。
15.解: (1)因為2是和等比中項,所以,…………………………………3分
所以=,………………………………………6分
(2)因為是和的等差中項,所以,……………………………………8分
由余弦定理得
,……11分
所以的值為……………………………………………………………………12分
16.(本小題滿分14分)等比數列中,已知
(I)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若分別為等差數列的第3項和第5項,試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前項和。
解:(I)設的公比為
由已知得,……………………………ks5u………………..3分
解得……………………………………………………………………………….5分
(Ⅱ)由(I)得,,則,…………………….7分
設的公差為,則有解得…………………10分
從而………………………………….12分
所以數列的前項和……….14分
17.(本小題14分)某研究所計劃利用“神七”宇宙飛船進行新產品搭載實驗,計劃搭載新產品A、B,要根據該產品的研制成本、產品重量、搭載實驗費用和預計產生收益來決定具體安排,通過調查,有關數據如表:
產品A(件)
產品B(件)
研制成本與搭載
費用之和(萬元/件)
20
30
計劃最大資金額300萬元
產品重量(千克/件)
10
5
最大搭載重量110千克
預計收益(萬元/件)
80
60
試問:如何安排這兩種產品的件數進行搭載,才能使總預計收益達到最大,最大收益是多少?
17.解:設搭載產品A x件,產品B y件,總預計收益為z萬元……………1分
預計總收益z=80x+60y…………………………………………………………2分
則,………ks5u………………………………………………5分
作出可行域,如圖.
……………8分
作出直線l0:4x+3y=0并平移,由圖象得,當直線經過M點時z取得最大值,…10分
由 解得,即M(9,4)……………………………………12分
所以zmax=80×9+60×4=960(萬元)………………………………………………13分
答:搭載產品A 9件,產品B 4件,可使得總預計收益最大,為960萬元……14分
18.(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沒有實根,

(1)若為假命題,求m的取值范圍;(2)為假命題,求m的取值范圍。
18.(本小題滿分12分)
解:(1) 若為假命題,則, ……………………………….………1分
所以……………………………….………..……3分
所以,………………………………………………………………...……4分
(2)由(1)知道當時,
當時, , 解得, …………6分
…………7分
若 …………9分
若 …………11分
綜上所述,m的取值范圍為 …………12分
19.(本小題滿分14分)為了立一塊廣告牌,要制造一個三角形的支架 三角形支架形狀如圖,要求,BC的長度大于1米,且AC比AB長0.5米
(1) 當BC長度為2米時, AC為多少米? (2)為了廣告牌穩固,要求AC的長度越短越好,求AC最短為多少米?且當AC最短時,BC長度為多少米?
19.解:(1) 如圖, AC的長度為y米,則AB的長度為(y-0.5)米………ks5u……1分
在△ABC中,依余弦定理得:
即. ……………………………………….…………4分
解得, 答:AC為米………………………………………………………..6分
(2)如圖,設BC的長度為x米,AC的長度為y米,則AB的長度為(y-0.5)米
在△ABC中,依余弦定理得:
即……………………………………………..8分
化簡, …………………….. …………………………10分
所以, ………………………………..12分
當且僅當時,取“=”號,即時,y有最小值
答: AC最短為米,這是BC長度為米………………………14分
20.(14分) 在數列中,,。
(1)令,求證是等比數列,并求的通項公式;
(2)令,求數列的前項和。
(3)求數列的前項和。
解:(1)由條件得,…………………2分
又,故數列構成首項為1,公式為的等比數列.…………………3分
從而,………………………………………………………………………4分
即.所以………………………………………………………5分
(2)由得…………………………………………………6分

,………………………………………7分
兩式相減得 : ,…………………8分
所以 .……………………………………………ks5u………10分
(3)由得
    ………………………………………………………12分
   所以.………………………………14分
2012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滿足題設要求,選對得3分;不選、錯選或多選不得分)
1.關于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摩擦起電是因為電荷的轉移,感應起電是因為產生了新電荷
B.摩擦起電是因為產生了新電荷,感應起電是因為電荷的轉移
C.不論摩擦起電還是感應起電都是電荷的轉移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2.下列關于靜電場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單個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沒有場強相等的兩點,但有電勢相等的兩點
B.正電荷只在電場力作用下,一定從高電勢向低電勢運動
C.場強為零處,電勢一定為零;電勢為零處,場強也一定為零
D.初速為零的正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一定沿電場線運動
3.如圖,真空中A、B兩處各有一個正點電荷,若放入第三個點電荷C,只在電場力作用下三個電荷都處于平衡狀態,則C的電性及位置是 ( )
A.正電;在A、B之間 B.正電;在A的左側
C.負電;在A、B之間 D.負電;在B的右側
4.如圖所示,a、b是兩個電荷量都為Q的正點電荷。O是它們連線的中點,P、P′是它們連線中垂線上的兩個點。從P點由靜止釋放一個質子,質子將向P′運動。不計質子重力。則質子由P向P′運動的情況是  ( )
一直做加速運動,加速度一定是逐漸減小
一直做加速運動,加速度一定是逐漸增大
一直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可能是先增大后減小
先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
5.如圖所示,實線表示勻強電場的電場線.一個帶正電荷的粒子以某一速度射入勻強電場,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的軌跡如圖中的虛線所示,a、b為軌跡上的兩點.若a點電勢為фa ,b點電勢為фb ,則( )
A.場強方向一定向左,且電勢фa >фb
B.場強方向一定向左,且電勢фa <фb
C.場強方向一定向右,且電勢фa >фb
D.場強方向一定向右,且電勢фa <фb
6.如圖所示,在處于O點的點電荷+Q形成的電場中,試探電荷q由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W1;以OA為半徑畫弧交于OB于C,q由A點移到C點電場力做功為 W2; q由C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 W3. 則三者的做功關系以及q由A點移到C點電場力做功為 W2的大小:( )
A. W1 =W2= W3, W2=0 B. W1 >W2= W3, W2>0
C. W1 =W3>W2, W2=0 D. W1 =W2< W3, W2=0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滿足題設要求,選對得4分;漏選得2分;不選、錯選或多選不得分)
7.在真空中,電量為q1的點電荷產生的電場中有一個點P,P點與q1的距離為 r,把一個電量為q2的檢驗電荷放在P點,它受的靜電力為F,則P點電場強度的大小等于 ( )ks5u
8. 在如圖所示的四種電場中,分別標記有a、b兩點。其中a、b兩點的電勢相等,電場強度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的是( )
A.甲圖:與點電荷等距的a、b兩點
B.乙圖:兩等量異種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與連線等距的a、b兩點
C.丙圖:兩等量同種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與連線等距的a、b兩點
D.丁圖:勻強電場中的a、b兩點,ab連線和電場線垂直
9.如圖所示,空間中存在傾斜向上的勻強電場,圖中水平直線是某一個帶電質點的運動軌跡,a、b是它軌跡上的兩點。由此可以判定 ( )
A.質點一定帶正電
B.質點可能帶負電
C.質點一定做勻速運動
D.質點在b點的動能一定大于a點的動能
10. 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靜電場中的三個等勢面,它們的電勢分別為φa、φb和φc, φa>φb>φc。一帶正電的粒子射入電場中,其運動軌跡如圖中實線KLMN所示。由圖可知( )
A. 粒子從K到L的過程中,電場力做負功
B. 粒子從L到M的過程中,電場力做負功
C. 粒子從K到L的過程中,電勢能減少
D. 粒子從L到M的過程中,動能增加
11.是某種靜電礦料分選器的原理示意圖,帶電礦粉經漏斗落入水平勻強電場后,分落在收集板中央的兩側,對礦粉分離的過程,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
A.帶正電的礦粉落在右側
B.電場力對礦粉做正功
C.帶負電的礦粉電勢能變大
D.帶正電的礦粉電勢能變小
12.如圖所示,有三個質量相等分別帶正電、負電和不帶電的小球,從平行板電場中的P點以相同的初速度垂直于電場方向進入電場,它們分別落到A、B、C三點,則可以斷定:( )
A.落到A點的小球帶正電,落到C點的小球帶負電
B.三小球在電場中運動時間相等
C.三小球到達正極板的動能關系是
D.三小球在電場中運動的加速度是
13. .如圖所示,一電子沿Ox軸射入電場,在電場中的運動軌跡為OCD,已知,電子過C、D兩點時豎直方向的分速度為vCy和vDy;電子在OC段和OD動能變化量分別為△EK1和△EK2,則 ( )
A. B.
C. D.
第二卷(非選擇題,共54分)
三、本題共5小題,14、18小題各12分,其余每小題10分,共54分. 解答就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或重要深處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4.如圖所示是探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因素的實驗裝置。
①關于此實驗裝置中的靜電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
A.靜電計指針張角的大小反映了平行板電容器所帶電荷量的多少
B.靜電計指針張角的大小反映了平行板電容器兩板間電壓的大小
C.靜電計的外殼與A板相連接后可不接地
D.可以用量程為3V的電壓表替代靜電計
②讓平行板電容器正對的兩極板帶電后,靜電計的指針偏轉一定角度。不改變A、B兩板所帶電荷量,且保持兩板在豎直平面內。現要使靜電計指針偏轉角變大,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
A.保持B板不動,A板向上平移
B.保持B板不動,A板向左平移
C.保持B板不動,A板向右平移
D.保持A、B兩板不動,在A、B之間插入一塊絕緣介質板
15. 用30cm的細線將質量為4×10-3㎏的帶電小球P懸掛在O點下,當空中有方向為水平向右,大小為1×104N/C的勻強電場時,小球偏轉37°后處在靜止狀態。
(1)分析小球的帶電性質
(2)求小球的帶電量
(3)求細線的拉力
ks5u
16.如圖所示的勻強電場中,沿著與電場線AC成600角的方向,把電量為-C的電荷從A點移到同一水平面上的B點,電場力做了6×J的功,AB間距為6 cm.
(1)求場強E的大小,并在圖中用箭頭標出E的方向.
(2)A、B兩點哪一點電勢高?若=l V,求.
17.飛行時間質譜儀可對氣體分子進行分析。如圖所示,在真空狀態下,脈沖閥P噴出微量氣體,經激光照射產生電荷量為q、質量為m的正離子,自a板小孔進入a、b間的加速電場,從b板小孔射出,沿中線方向進入M、N板間的偏轉控制區,到達探測器。已知a、b板間距為d,極板M、N的長度和間距均為L。不計離子重力及進入a板時的初速度。
(1)當a、b間的電壓為U1,在M、N間加上適當的電壓U2,使離子到達探測器。求離子到達探測器的全部飛行時間。
(2)為保證離子不打在極板上,試求U2與U1的關系。
18. 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從距地面高h處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拋出。在距拋出點水平距離L處,有一根管口比小球直徑略大的豎直細管。管上口距地面h/2,為使小球能無碰撞地通過管子,可在管子上方的整個區域加一個場強方向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如圖所示,求:
(1)小球初速v0
(2)電場強度E的大小。
(3)小球落地時動能EK。
班級 登分號 姓名 統考號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2012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段考物理答題卡
一、二,選擇題(1-6每題3分,7-13每題4分,共46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三、計算題(14、18題各12分,其余每題10分,共54分)
14、①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②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16、
ks5u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17、

18、
2012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段考物理答案
一、二,選擇題(1-6每題3分,7-13每題4分,共46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C
C
C
C
BC
BD
AD
AD
BD
AC
AD
三、計算題(14、18題各12分,其余每題10分,共54分)
14、①答案______BC__________②答案________AB___________
15.(1)正電荷 …………………… (2分)
(2) ……………………(3分)
……………………(1分)
(3) ……………………(3分)
……………………(1分)
16.(1)AB兩點之間的電勢差可表示為:ks5u
……………………(1分)
……………………(1分)
……………………(1分)
……………………(1分)
電場方向如圖所示 ……………………(1分)
(2)B點電勢高于A點電勢,即 ……………………(1分)
……………………(2分)
……………………(2分)
17、(1)由動能定理: ……………………(1分)
離子在a、b間的加速度 ……………………(1分)
在a、b間運動的時間 ……………………(1分)
在MN間運動的時間: ………ks5u……(1分)
離子達到探測器的時間:
……………………(1分)
(2)離子在M、N間的加速度 ……………………(1分)
在MN間側移 …………………… (2分)
由,得 …………………… (2分)
18、(1)豎直方向,自由落體運動,則運動時間為:
……………………(2分)
水平方向,粒子做勻減速運動,減速至0 位移…………………… (1分)
解得 ……………………(1分)
(2)水平方向,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1分)
又由運動學公式: ……………ks5u…(2分)
解得 ……………………(1分)
(3)由動能定理:
即: ………………(3分)
解得:EK=mgh …(1分)
中山市第一中學高二級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
理綜生物試卷
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
第I卷(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選題(共40小題,每小題1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過程發生在人體內環境中的是:
A.抗原與抗體結合    B.葡萄糖分解產生丙酮酸
C.胃蛋白酶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 D.胰島B細胞合成胰島素
2.有關人體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A.血漿蛋白屬于內環境組成成分
B.寒冷時出現寒顫現象不屬于內環境穩態失調
C.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有限
D.內環境穩態調節機制的現代觀點是“神經—體液調節”
3. 參與維持內環境酸堿度的系統不包括:
A.呼吸系統 B.循環系統 C.泌尿系統 D.生殖系統
4. 右圖為人體體液中物質交換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①、②、③依次為淋巴、血漿、組織液
B.乙酰膽堿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與②④相比,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D.正常情況下,蛋白質水解酶不會存在于①中
5. 右圖是人體局部內環境示意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1結構和2結構的細胞所處具體內環境相同
B.人體攝入的營養物質太少會使A液和C液減少
C.3的有氧呼吸產物可參加體液調節
D.C液中可存在纖維素分子
6. 大量的組織液積累在細胞間隙會導致組織水腫。下面因素中,可引起組織水腫的是:
①毛細血管管壁破損 ②長期蛋白質營養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過敏原引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腎炎導致血漿蛋白丟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7.某人因腰椎部受外傷造成左側下肢運動障礙,但有感覺。該病人受損傷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傳入神經 ②傳出神經 ③感受器 ④神經中樞 ⑤效應器
A.①② B.②④ C.②⑤ D.③⑤
8. 取出槍烏賊的粗大神經纖維,進行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將電位計的兩個微型電極a、b分別置于神經纖維膜外,同時在c處給以一個強刺激,電位計的指針會發生什么現象?
A.不會發生偏轉
B.發生一次偏轉
C.發生兩次方向相同的偏轉
D.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9. 某人不小心從高處摔下到醫院檢查,下列與確定此人神經中樞受損無關的檢查:
A.針刺雙腳觀察是否有反應 B.檢查血細胞的數量是否有變化
C.檢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復述醫生的一句話
10.能正確表示神經纖維受刺激后刺激點膜電位由興奮狀態恢復為靜息狀態的過程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11.在右圖①、④兩點連接一測量電位變化的靈敏電流計,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A.圖示的結構包括3個神經元,含有2個突觸
B.如果B受刺激時C興奮,A和B同時受刺激時
C不興奮,則A釋放的是抑制性遞質
C.②處給予一個刺激,其膜外電位將由正變為負
D.若①②=③④,如刺激③點,電流計的指針會偏轉2次
12.下面關于神經元的說法,錯誤的是:
A.基本結構是細胞質、細胞膜和細胞核 B.其細胞體都集中在腦和脊髓中
C.其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興奮 D.一般說來其樹突數比軸突要多
13.下列不屬于體液調節特點的是:
A. 調節準確、快速 B. 通過體液運送調節物
C. 調節作用時間較長 D. 調節作用范圍廣泛
14.下列各組分泌腺產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內環境的是:
A. 唾液腺、垂體、腸腺 B. 腎上腺、甲狀腺、胰島
C. 睪丸、汗腺、皮脂腺 D. 卵巢、胃腺、肝臟
15.切除動物的垂體后,血液中:
A. 生長激素減少,甲狀腺激素也減少 B. 生長激素增加,甲狀腺激素也增加
C. 生長激素減少,甲狀腺激素增加 D. 生長激素增加,甲狀腺激素減少
16.下列關于甲狀腺、垂體和下丘腦關系的描述,錯誤的是:
A. 甲狀腺的活動受下丘腦和垂體的控制
B. 血液中甲狀腺激素過多時,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
C. 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不足時,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加強
D. 下丘腦和垂體能影響甲狀腺的活動,但甲狀腺不能影響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
17.實驗室內定時給小白鼠注射甲狀腺激素,小白鼠可能出現的癥狀是:
A. 體重迅速增加 B. 身體發育停止
C. 食欲旺盛,體重下降 D. 食欲減退,精神萎靡
18.正常情況下,人體進食后血液內:
A. 胰島素含量減少,胰高血糖素增加 B. 胰島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
C. 胰島素含量減少,胰高血糖素減少 D. 胰島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減少
19. 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A. 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 B. 甲狀腺激素與腎上腺素
C. 腎上腺素與胰高血糖素 D. 生長激素與甲狀腺激素
20.研究發現,Ⅱ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含量正常,但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對于Ⅱ型糖尿病病因的描述正確的是:
A.不能降低血糖的原因是胰島素不足 B.不能降低血糖的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太多
C.患者細胞識別胰島素的受體異常或太少 D.患者攝入了過多糖類
21. 大面積燒傷護理不當時,易發生感染而引起嚴重后果,這主要是由于:
A.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 B.非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
C.體液大量損失 D.營養物質得不到及時補充
22.小明沒有注射過乙肝疫苗,體檢報告結果顯示:乙肝抗原呈陰性(-),乙肝抗體呈陽性(+)。你應該給他怎樣的合理建議(說明:“+”表示有,“-”表示沒有):
A.你體內帶有乙肝抗體,說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醫院就診
B.你體內沒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體,一定是媽媽懷孕時傳遞給你的免疫力
C.你體內沒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體,說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
D.你體內沒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體,這是父母遺傳給你的免疫力
23.造血干細胞初步分化后將在胸腺內發育成:
A. 淋巴細胞 B. B細胞 C. T細胞 D. 記憶細胞
24.現有一只被摘除胸腺的小鼠,該鼠的免疫狀況是:
A. 有全部的細胞免疫能力 B. 喪失一切免疫能力
C. 有全部的體液免疫能力 D. 保留部分體液免疫能力
25.效應T細胞作用最完整的一組是:
①分泌淋巴因子 ②呈遞抗原 ③識別抗原 ④激活溶酶體酶 ⑤與靶細胞結合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26.疫苗與人類的身體健康關系密切。下列有關疫苗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疫苗不是用于治療疾病,而是用于預防疾病
B. 疫苗能刺激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和記憶細胞
C. 疫苗可通過注射或口服進入人體Ks5u
D. 人類通過接種牛痘疫苗消滅了脊髓灰質炎
27.右圖為特異性免疫某過程示意圖,圖中“X”代表:
A. B細胞 B. 效應T細胞
C. 記憶細胞 D. 漿細胞
28.下列有關特異性免疫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HIV進入人體后主要攻擊T細胞
B. 在體液免疫中可能不止一次用到吞噬細胞
C. 體液免疫中抗體與病原體結合后可抑制病原體的繁殖或是對人體細胞的黏附
D. 抗體可通過內吞作用進入細胞內,因此結核桿菌也可被抗體直接消滅
29.將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體重和生理狀況相同的A、B、C三組兔子體內,然后定時測定兔子甲狀腺的放射量;4天后,向A組兔子注射無放射性的甲狀腺激素,向B組兔子注射無放射性的促甲狀腺激素;向C組兔子注射生理鹽水。下列能正確反映三組兔子體內甲狀腺放射量變化的是:
30.在農業生產上,可通過移植促進植物側根的生長,這是因為在移植過程中能:
A.破壞根的頂端優勢 B.促進側根的生長素形成
C.促進側根細胞分裂 D.破壞側根的生長素形成
31.欲得到無籽番茄,需將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滴在花的子房上,處理時期和條件是:
A. 花蕾期,不去雄蕊    B. 花蕾期,去掉雄蕊
C. 開花后,不去雄蕊    D. 開花后,去掉雄蕊 
32.下列生理現象不需要其它部位供應生長素的是:
A.楊樹頂芽的生長 B.燕麥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彎曲生長
C.番茄子房發育成果實 D.梨樹側芽萌發的抑制
33.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用赤霉素處理芹菜,可以使食用的葉柄增長
B.燕麥胚芽鞘中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與光照方向無關
C.幼根、幼芽中含較多的赤霉素和細胞分裂素,不含乙烯和脫落酸
D.啤酒生產中,利用赤霉素處理大麥,可以降低成本,同時不影響啤酒品質
34.一定濃度的2,4-D可殺死小麥田里的雙子葉雜草而不會抑制小麥的生長。正確解釋是:
A. 此濃度只對小麥起作用 B. 此濃度只對雜草起作用
C. 小麥和雜草對此濃度敏感程度不同 D. 此濃度對小麥和雜草都起抑制作用
35.將右圖的4根月季枝條扦插后,枝條最容易成活且其下端生出的根最多的是:
36.連續陰雨天會影響農作物傳粉受精,要保證產量,可采用噴灑生長素類似物的方法補救,以下農作物采用噴灑生長素類似物方法效果不佳的是:
A. 草莓 B. 茄子 C. 番茄 D. 油菜
37.在5個相同的瓊脂塊上分別放置1—5個水稻胚芽鞘尖端,幾小時后將這 些瓊脂塊分別緊貼于5個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側,經暗培養后,測定胚芽鞘彎曲角度(如右圖所示)。最可能的結果是:
38.下列生物中屬于種群的是:
A. 中山一中校園內的各種高大的樹 B. 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鳥和雌鳥
C. 一塊菜地上的大白菜、大蒜、大蔥 D. 深圳紅樹林保護區內不同年齡的黑嘴鷗
39.下列哪些情況不會導致種群的密度愈來愈小:
A.種群處于衰退期 B.種群內雄性趨于不育
C.種群死亡率超過出生率 D.種群處于老年、成年、幼年個體比例適中
40.下列各項不屬于種群特征的是:
①性別比例 ②物種數目 ③年齡組成 ④出生率、死亡率 ⑤種群密度 ⑥代謝類型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③④ D. ②⑥
二、雙選題(第41—50題,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未選、錯選不得分,少選得1分。)
41. 關于下丘腦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可參與血糖平衡的調節 B.能產生渴覺并調節滲透壓
C.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D.是體溫調節中樞
班級 登分號 姓名 統考號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42. 下列關于內環境與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毛細淋巴管上皮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是血漿與淋巴
B. 內環境中多余的水分主要通過尿液或汗液排出
C. 人在寒冷環境中,皮膚的毛細血管處于收縮狀態
D. 感冒病毒的入侵不會破壞內環境的穩態
43.下列實例能夠說明神經系統中的高級中樞對低級中樞有控制作用的是:
A.針刺指尖引起縮手反射
B.進行膝跳反射實驗室,被測試者需要放松
C.大腦皮層語言H區損傷,導致人不能聽懂別人講話
D.意識喪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識恢復后可控制
44.右圖示神經細胞的局部結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靜息電位的形成可能與結構②有關
B.刺激③處,興奮只能朝某一邊傳遞
C.刺激③處,則③處膜外會變為正電位
D.神經遞質能作用于突觸后膜與①有關
45.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NAA進行了如下實驗:①配制不同濃度的NAA溶液共6組;②選取生理狀況相同的桂花枝條,均分6組,將插條下端分別浸泡在不同濃度的NAA溶液中,10分鐘后取出,進行水培;③一段時間后取出,統計每組枝條生根數目并計算的平均值,結果如下表:
NAA濃度(mol/L)
0
1015
1014
1013
1012
1011
生根平均值
2.0
3.8
7.2
9.4
15.1
20.3
根據以上實驗,不能得到的結論是:
A.促進桂花枝條扦插生根的NAA最適濃度是10-11mol/L
B.一定濃度的NAA溶液對植物生根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C.超過一定濃度的NAA溶液對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D.NAA溶液和生長素溶液具有類似的作用
46.如下圖所示,用燕麥胚芽鞘做實驗,可使其發生彎曲生長的是
47.下列物質屬于抗原概念的有:
A.給小孩接種的牛痘 B.成功移植的器官
C.給發炎病人輸入的青霉素藥液 D.為體弱者注射的免疫球蛋白
48. 下列哪項能證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A.植物的向光性 B.頂端優勢
C.根的向地性 D.莖的背地性
49. 下列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植物生長有抑制效應的是:
A. 2,4-D B.細胞分裂素 C.乙烯利 D.赤霉素
50.在對某種鼠群的種群密度的調查中,第一次捕獲并標志33只,第二次捕獲45只,其中有標志鼠15只,通過計算可得到種群個體數量。下列敘述正確的
A. 該調查方法叫樣方法   B. 該種群數量大約為100只
C. 該方法適用于活動能力強的動物  D. 如果調查期間發生火災,對結果無影響
第II卷(非選擇題,共40分)
三、非選擇題:共5小題,計40分
51.(8分)圖1是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F收縮過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D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1)圖2的結構名稱是 ,
結構②的名稱是 。
(2)用針刺A時,引起F收縮的結構基礎被稱為 _ 。神經纖維B在A中的神經末梢叫做 。針刺引起疼痛,產生痛覺的部位是 。
(3)此題中,在圖2中②處發生的變化是 (請選擇)
A.興奮 B.抑制 C.興奮或抑制 D.興奮和抑制
(4)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對 的通透性增加,導致興奮產生。
(5)圖2結構完成的信號轉換模式為 。
52.(6分)右圖是人的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甲、乙、 丙、丁分別表示四種腺體,請分析回答:
(1)受寒冷刺激時,在大腦皮層相關部位的影響下,下丘腦中的一些細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_ ____,最終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狀腺激素;當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可以抑制下丘腦和甲的分泌活動,這種調節作用稱為_________調節。Ks5u(2)當人體的血糖含量降低時,丁分泌的 _____
_________增加,使血糖濃度升高;同時,丁內的
____ 細胞分泌的相關激素減少。
(3)甲分泌的_______激素與甲狀腺激素在調節機體正常生長發育方面表現為_____作用。
53.(8分)如圖為特異性免疫的有關過程,請據圖回答:
(1) 圖中D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質),④代表________________細胞。
(2) 圖中②為_____________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細胞周期會__ ____,可以進一步增殖、分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泌Ⅰ物質的細胞___________ (有或沒有)特異性識別抗原的能力,Ⅰ物質在細胞內合成后分泌至細胞外涉及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 _______。
(4) 同種病菌二次侵入機體時,與初次免疫相比,特點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54.(10分)下圖中,甲圖是一株盆栽植物(①②表示不同部位的芽,③④⑤⑥表示莖的不同部位,⑦⑧表示根的不同部位),乙圖表示該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據圖回答:(用乙圖根、芽、莖曲線上相應字母所對應的濃度來表示甲圖相應各點的生長素濃度)
⑴乙圖 點濃度可表示甲圖①處生長素濃度。經觀察②處無法長出側枝,該點濃度可用乙圖中 點表示,要使②正常生長發育,可采取的方法是 。
⑵將該植物較長時間置于右側光照下,乙圖 點濃度可表示④側生長素濃度。此時,植物莖將 生長。
⑶將該植物向左側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時間,可表示⑧側生長素濃度的是乙圖中
點濃度,根將 生長。表示④側濃度的是 點,因此莖將 生長。
⑷能夠同時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濃度范圍是10-10 mol· L-1到 mol· L-1。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55. (8分)有關生長素的實驗:
Ⅰ:在探究IAA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時,如果IAA的濃度較低,適合采用________法處理插條,此實驗的因變量為 ,插條上的芽數屬于
變量。
Ⅱ:為驗證“植物頂芽產生的生長素能夠抑制側芽生長”,某同學進行以下實驗:
①選取健壯,生長狀態一致的幼小植株,分為甲、乙、丙、丁4組,
甲組植株不做任何處理,其他三組植株均切除頂芽。
然后乙組植株切口不做處理;
丙組植株切口處放置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
丁組植株切口處放置含有適宜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
②將上述4組植株置于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
回答下列問題:
(1)預期各組植株的側芽能生長的為_________________。
(2)比較甲組與乙組的預期結果,能夠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乙組和丙組的預期結果,能夠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根據下圖所示實驗過程回答:
(1)通過上述實驗,科學家發現了植物的生長素,請你根據科學研究的先后順序將上述實驗排序 → → →
(2)實驗設計要求體現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 C實驗的對照組與實驗組之間的單一變量是
中山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生物試題答案
1.ADDAC DBDBA 11.DBABA DCDAC 21.BCCDA DBDBA
31.BACCC DADDD 41.AD 42.BC 43.BD 44.AD 45.AC
46.BC 47.AB 48.BC 49.AC 50.BC
51、(8分)
(1)突觸、突觸后膜
(2)感受器、反射弧、大腦皮層
(3)A
(4)Na+ Ks5u
(5)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52、(6分)
(1)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反饋
(2)胰高血糖素、B
(3)生長、協同
53、(8分)
(1)淋巴因子、效應T細胞
(2)B細胞、縮短、記憶B細胞和效應B細胞
(3)沒有、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4)更快更強
54.(10分)
(1)b(d)、f 、去掉頂芽
(2)c、向右(向光)彎曲
(3)a、向地彎曲生長、c、背地彎曲生長
(4)10-8
55、(8分)Ks5u
Ⅰ、浸泡、生根情況(數量或長度)、無關
Ⅱ、(1)乙和丙
(2)頂芽生長抑制側芽的生長Ks5u
(3)瓊脂塊對側芽生長沒有影響
Ⅲ、⑴BDAC
⑵瓊脂塊是否與胚芽鞘尖端接觸過
中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二英語試題
(本試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20分鐘。)
第一卷(三部分,共80分)
I. 完形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1-15各題所給的A、B、C和D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After seating myself in my room and turning on my computer, I noticed a Post-it note stuck to my monitor(顯示器). It read, “Don’t 1 your computer. You stayed up until midnight doing your homework last night.—Mom.” I 2 the note into the wastebasket. “Why do they care?” I thought. “They’re never here anyway.”
Right after high school started, I almost 3 contact with my parents. With all their business trips, they asked the neighbors to watch over me. Of course, the neighbors didn’t do such a(n) 4 job, as they had kids of their own to worry about. The only means of 5 between me and my parents was through Post-it notes.
After spending about eight hours away from home, I usually came home to find the house 6 empty. It made me sad. I would come home from school to be welcomed by 7 , to talk to no one and to be watched over by my neighbors. That was when I started joining more clubs and staying after school more often 8 I didn’t have to feel so lonely. Luckily, at school, my friends were there for me. They were all there to give me a 9 or talk with me when I wanted to talk. I felt 10 when I was at school. Yet, something was still 11 — my parents.
Now I realize that nobody can 12 my parents. I wish that they would be there at home, 13 me to come back from school. There are too many things my parents don’t know about me. I wish that they actually had an 14 to understand me. I want them to understand that they’re my parents and I’m their kid and I 15 them.
1. A. go through B. depend on C. put up D. turn on
2. A. showed B. threw C. led D. pulled
3. A. lost B. built C. wanted D. regained
4. A. free B. easy C. careless D. good
5. A. communication B. behavior C. change D. love
6. A. suddenly B. almost C. completely D. necessarily
7. A. everybody B. anybody C. somebody D. nobody
8. A. though B. if C. or D. so
9. A. hand B. wish C. suggestion D. reason
10. A. friendly B. noisy C. useful D. great
11. A. disappointing B. missing C. hateful D. possible
12. A. look forward to B. think highly of
C. take the place of D. look down upon
13. A. referring to B. turning to C. looking at D. waiting for
14. A. excuse B. chance C. task D. place
15. A. support B. follow C. hate D. need
II. 語法填空(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閱讀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結構的語法性和上下文連貫的要求,在空格處填入一個適當的詞或使用括號中詞語的正確形式填空。
Many people like to read the (16)________ (late) newspaper, but few people know the reason (17)________ it is produced so quickly.
The most important man may be (18)________ chief editor who decides (19)________ to do. Every mor-ning there are a number of journalists (20)________ (send) to report the events. Sometimes they need a face-to-face interview with people (21)________ do telephone interviews. Meanwhile, the picture editors send (22)________ (photograph) to take the photos that they need. Later in the day, they pass the stories and the developed photos on (23)________ the chief editor. The chief editor will choose the most important news for the front page. (24)________ editors read the stories, make some necessary changes and write headlines for them. Only when all the processes are finished, will the newspapers (25) ________ (print) and delivered to different places.
III.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As I walked along the city streets, I passed a young man who was searching through a small block of land that contained a mix of leaves and rubbish. I was somewhat puzzled why some one like him would be searching through rubbish. Finding this a little odd, I asked him, “What are you searching for?” He replied very simply that he was looking for bills of money. ks5u
After talking with him for a little longer, I found out that he had become homeless just three months ago after getting laid off from his job. Since then, he had been working part-time jobs in a doctor’s office and in a food bank to earn some money. But he made so little that he lost heart. The man seemed fairly talented, although a little dirty.
I offer him a freshly baked peanut cake that I had baked that day. His eyes lit up, and he eagerly jumped at my offer. He immediately took the cake with his dirty hands and quickly began eating the treat on the spot.
I told him that our thought creates our reality, and suggested that he not give up and think in a positive way. I also said that he was young and everything was possible. As he chews the cake, what I said seemed to have an effect on him, and he told me that he would cheer up and try to find a good job.
My sense told me that he might begin to see things a little differently from then on. While walking away, I was thinking of a man eating a cake packed with potential (潛能) of raising his confidence. And so it is!
26.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odd” in Paragraph 1 mean?
A. Important. B. Strange. C. Interesting. D. Pleasant.
27. From Paragraph 2 we know that the man _____.
A. did his job very well B. had no friends or family
C. wasn’t living a good life D. was not well-educated
28. The writer’s description in Paragraph3 shows that _______.
A. the man was extremely hungry
B. the man had never eaten a peanut cake before
C. the writer often helped homeless people
D. the writer felt happy to have helped the man
29. The writer hoped that ______.
A. there would be no homeless people
B. the man would pass on the kindness
C. he would be much richer to help others
D. the man would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life
30. The writer held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man mainly to _______.
A. teach him a lesson he learnt from others
B. share his life experience with him
C. try to make friends with him
D. encourage him to cheer up
B
Hundreds of years ago, a Roman army came north from England to make war on Scotland. The Scots, a brave people, love their country. They fought hard to drive the enemy out of Scotland. But there were too many of the Romans. It looked as if the Romans would win.
  One night, the leader of the Scots marched his soldiers to the top of a hill. “We will rest here tonight, my men,” he said, “Tomorrow we will fight one more battle①. We must win, or we will die.”
  They were all very tired. So they ate their supper quickly and fell asleep. There were four guards on duty, but they were very tired, too, and one by one, they fell asleep.
  The Romans were not asleep. Quickly they gathered at the foot of the hill. Slowly they went up the hill. Closer they came to the sleeping Scots. They were almost at the top. A few minutes more the war would be over. Suddenly, one of them put his foot on a thistle (薊). He cried out and his sudden cry woke the Scots. In a minute they were on their feet and ready for a battle. The fighting was hard, but it did not last long. The Scots wiped out the Romans and saved Scotland②.
  The thistle is not a beautiful plant. It has sharp needles all over it. Few people liked it. But the people of Scotland liked it so much that they made it their national flower.
31. Hundreds of years ago, the Romans ____ .
A. came from the north through England to make war on Scotland
 B. came to the north Scotland from England to make war on Scotland
 C. came from the north of England to fight the Scots
 D. came to the north from the south of Britain to fight the Scots
32. At first it looked as if the Romans would win because _________.
A. the Scots were not brave B. the Roman army was so strong
C. the Scots did not have a good leader
D. the Roman had the support from the Scottish
33. At the shout of a Roman soldier, all the Scots who were asleep at the hill ____ .
 A. began to fight the Romans hard
 B. stood up without putting on their shoes and began to fight
 C. woke and rose immediately, ready to fight
 D. put their feet into their shoes at once and were ready to fight
34. The result of the war is that ____ .
 A. the Romans killed all the Scots B. the Scots were defeated
 C. the Scots were driven out of Scotland D. the Scots defeated the Romans
35. The Scots made thistle their national flower because thistle ____ .
 A. is lovely, though not beautiful B. gave them happiness
 C. is a kind of useful plant D. helped the Scots in wiping out the Romans
C
Marie Curie, born in Sklodovka, Poland in 1876, led a hard life as a girl. Her parents, both teachers, had small salaries and were quite poor, especially after her mother stopped teaching to raise five children and take care of her poor health. Marie's mother suffered from tuberculosis (肺結核) and died of it when Marie was ten.
When Marie was small, she showed great interest in science. She loved to study and hoped to become a scientist when she grew up. Her parents encouraged her interest in science. Excellent as she was in her studies, she couldn't go on with the advanced education she needed because Poland was then ruled by Russia and women were not permitted to go to college.
In order to continue her education, she smoothed away many difficulties and entered Paris University. she lived a simple life and studied hard, so she graduated with the highest grades in her class.
After graduation, she was engag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aris University. There she met Pierre Curie, whom she married later. Pierre joined her in her research into an unknown phenomenon radiation, which a certain scientist had declared the uranium (鈾) gave off. The Curies spent several years trying their best to find the element that produced radiation. Finally they succeeded in 1902.
Marie Curie won two Nobel Prizes, one for physics in 1906, together with her husband and another scientist who had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research, the other for chemistry herself in 1911.Marie Curie was a scientist of great achievement, and the first woman ever to be honoured in the Nobel Prize history.
36.When Marie was young, her family became poorer because ________.
A.the family had five children
B.Marie's father had a small salary
C.Marie's mother gave up her job
D.the family was cruelly taxed by the Russians
37.Marie couldn't continue the advanced education because ________.
A.she wanted to help her father to support the family
B.her father couldn't afford to send her to college
C.her grades were very poor
D.colleges in Poland would not take women as students
38.The fact that proves Marie was the best student in her class is that ________.
A.she smoothed away many difficulties and entered Paris University
B.her grades were the highest in her class
C.she did research work after her graduation
D.she won the Nobel Prize finally
39.In 1906, a certain scientist shared the Nobel Prize with the Curies because ________.
A.he trenched (侵占) upon the Curies' discovery
B.he made some contributions to the research
C.he persuaded the Curies to be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D.the Curies were greatly encouraged by him
40.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is ________.
A.A Brief Account of Madam Curie
B.Madam Curie and Radium
C.Madam Curie's Childhood
D.Madam Curie's Science Interest
D
Liz Parle can't drive. "I did try to learn," says the 24-year-old, Birmingham-born cafe owner, "but I failed my test a few times." Then she moved to London, where running a car can be a nightmare. Instead she cycles everywhere. "It's cheap, keeps me fit, and is of course better for the environment."
Parle isn’t by no means typical. In Britain, the percentage of 17- to 20-year-olds with driving licences fell from 48% in the early 1990s to 35% last year. The number of miles travelled by all forms of domestic transport has remained unchanged for years. Meanwhile, road traffic figures for cars and taxis, having risen more or less every year since 1949, have continued to fall since 2007. Motoring groups put it down to oil prices and the economy. Others offer a more fundamental explanation: the golden age of motoring is over.
"The way we run cars is changing fast," says Tim Pollard, associate editor at CAR magazine, "Car manufacturers are worried that younger people in particular don't like to own cars like we used to in the 70s, 80s, or even the 90s, they were owning things for shorter periods. As hi-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dgets try to keep pace with the iPhone generation, Pollard says carmakers are also coming to terms with less possessive buyers.
This has led to a different ownership and rental(租賃的) schemes such as Streetcar, Zipcar and Whipcar. In response, the latest deals from the big carmakers are very unlike your usual deals. “Peugeot(標致), for instance, has launched a European project called Mu,” says Pollard. “You become a member and can then rent whichever Peugeot best suits your mobility needs that day. So you can borrow a truck to move house at the weekend.’ Other car manufacturers are studying similar ideas.
41.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The love of the cycling B,. Then end of the motoring
C. Driving test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pass
D. A comparison between cycling and motoring
42. Less younger people are having driving licences because _____.
A. they are not allowed by their parents
B. they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expense on the car
C. they have no time to prepare for the driving test
D. they are unwilling to obey the strict traffic rules
43. By saying “Parle isn’t by no means typical”, the writer means _____.
A. most young people prefer driving a car, yet Parle is an exception
B. Parle prefers driving a car, while most young people don’t
C. many young people don’t prefer driving a car, just like Parle
D. Parle sets an example for most young people who don’t prefer a car
4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teenagers today in Britain?
A. Their owning of things won’t last long.
B. They own things for longer periods.
C. They feel tired of owning anything.
D. They tend to have cars of higher qualities.
45. What measures will carmakers take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They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ars.
B. They will lower the prices of the cars.
C. They will give the car buyers more gifts, such as iPhone.
D. They will open more rental services of cars in the future.
第二卷(五部分,共70分)
Ⅳ. 選詞填空。請從方框所給出的15個詞組中選出10個填入句中。注意正確變形。(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blame, contribute, attract, possibility, impression, surrounding, optimistic, professional, gifted, put forward, consist of, take the place of, make sense, concentrate on, accuse …of
46. The UK _______ four parts: England, Whales,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47. The manager _______ the secretary for her careless mistakes.
48. He __________ a new theory which was hard for people to accept.
49. E-mails cannot completely __________ letters.
50. The first day she went to work she was well dressed in order to make a good ________ on her new collegues.
51. Stop talking and _____ your homework.
52. Things are going on well, and you should be _________ about the life in college.
53. Building such a bridge is not an easy job; we must have enough________ engineers.
54. What________me first was that there was a big house with a beautiful garden.
55. The poster inspires you to make efforts to achieve your goals. Of course, there is also ________for you to fail even if you work rather hard.
Ⅴ.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John Snow became inspired when he thought about helping ordinary people 56. ___________(expose) to cholera. This was the deadly disease of 57. _______ day. Neither its cause nor its cure 58._______(understand). John Snow became interested in two theories that 59. ________(possible) explained how cholera killed people. The first suggested that cholera multiplied in the air. The second suggested that people absorbed this disease 60. _______ their bodies with their meals.
At first, my new surroundings were difficult 61. _______ (tolerate). The air seemed thin, as though its 62. _________(combine) of gases had little oxygen left. Wang Ping advised me to put on a mask, and I followed him to collect a hovering carriage 63. _______(drive) by computer. There carriages float above the ground and 64. _______ bending or pressing down in your seat, you can move swiftly. However, I lost sight of Wang Ping when we reached 65. _______ looked like a large market because of too many carriages flying by in all directions.
Ⅵ. 用下列動詞的適當非謂語形式填空。(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66. If you wave a book in front of your face, you can feel the air _______(move) against your face.
67. Don’t you know the girl __________(dress) in a red skirt?
68. In order to make herself _______(understand), she explained it in another way.
69. Though _______(lack) natural resources, the area is well developed.
70. The pilot asked all the passengers on board to remain _______(seat) as the plane was making a landing.
71. ______(drive) by the desire to see his aunt, he ran home immediately after school.
72. Who is the man ________(forbid) Lily to enter our classroom?
73. The works of Beethoven, _______(perform) now, still attract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74. The Olympic Games, ________(hold) in London next year, will be 75._______(amaze)
Ⅶ. 基礎寫作(共1小題,滿分15分)
最近,你班舉行了一個“What will the future be like?”的專題討論會,請你寫一篇短文來反映討論結果。
有人說
未來科學更發達,交通更方便,人的壽命更長,生活水平更高。
有人說
未來自然資源更少,可耕地銳減,環境污染更嚴重,交通事故更多。
你的看法
應著重保護自然資源,減少環境污染。
[寫作內容]
1.只能用5個句子表達全部內容;
2.短文的開頭已經給出,不計入總句數。
[評分標準]
句子結構準確,信息內容完整,篇章結構連貫。
What will the future be like?
Recently our class has held a discussion on what the future will be lik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Ⅷ. 讀寫任務(共1小題,滿分25分)
閱讀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寫一篇150詞左右的英語短文。
Who says honesty is dead? Last Tuesday morning Alan Reed, a student, was at the bank. He asked to take out $ 50 but the bank clerk mistakenly gave him five twenties instead of five tens. For a few seconds he wondered what to do. Should he give the extra money back? Keep it? If he kept it, he could buy several new books, or he could take his friend Alice to a fancy dinner. Probably no one would ever notice. Besides, this would make up for all the times he’d been overcharged. But then he looked at the clerk. She was a middle-aged woman with a sweet face, and she reminded him of his mother. She had been nice to him, and she looked pressured in her work. Then it occurred to him that the lady would probably get in trouble. Worst of all, Alan felt, he would probably feel guilty about keeping the extra cash. So Alan gave back the money.
The bank clerk was so impressed that someone was honest enough to return money not rightfully his that she contacted the newspaper. So there you have it. What would you have done if you’d been in Alan’s position?
[寫作內容] 你想投稿給某英文報社,就上面短文中的話題發表評論。以下是主要內容:
1.以約 30 個詞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2.以約 120 個詞表達你內心的感受,并包括如下要點:
(1) 你看完這個故事的感受;
(2) 以你自己或他人的經歷說明誠實給人帶來的好處;
(3) 呼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誠實。
[寫作要求]
1.作文中可使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虛構的故事,也可以參照閱讀材料的內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作文中不能出現真實姓名和學校名稱。ks5u
[評分標準]
概括準確,語言規范,內容合適,篇章連貫。
班級 姓名 登分號 統考號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中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二英語試題 成績
II. 語法填空(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16.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
Ⅳ. 選詞填空。(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46.____________ 47.____________ 48.______________
49.____________ 50.____________ 51.______________
52.____________ 53.____________ 54.______________
55.______________
Ⅴ.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56.____________ 57.____________ 58.______________
59.____________ 60.____________ 61.______________
62.____________ 63.____________ 64.______________
65.______________
Ⅵ. 用下列動詞的適當非謂語形式填空。(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66.____________ 67.____________ 68.______________
69.____________ 70.____________ 71.______________
72.____________ 73.____________ 74.______________
75.______________
Ⅶ. 基礎寫作(滿分15分) 。(在格子內書寫和修改,超出格子部分視為錯誤)
What will the future be like?
Recently our class has held a discussion on what the future will be lik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Ⅷ. 讀寫任務(共1小題,滿分25分)(在格子內書寫和修改,超出格子部分視為錯誤)
中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二英語試題
1-15 DBADA CDDAD BCDBD
16.latest 考查詞形變換。根據上下文可知,人們喜歡看“最新的”報紙。latest最新的。
17.why 考查定語從句。先行詞為reason,后面句子完整,故填關系副詞why。
18.the 考查冠詞。此處表特指。
19.what 考查賓語從句。賓語從句中缺主語,故用what。
20.sent 考查非謂語動詞。本句已有一個謂語are, send 作后置定語,表被動,故用過去分詞。
21.or 考查連詞。前后是兩個主謂完整的分句,且是選擇關系,故用連詞or。
22.photographers 考查詞形變換。此處表示“派攝影師去拍照”,且photographer是可數名詞,故用其復數形式。
23.to 考查介詞。pass sth. on to sb. 將……傳遞給……。ks5u
24.Other 考查代詞。“其他的”編輯們閱讀稿件,做必要的修改等。
25.be printed 考查被動語態。“only+狀語從句“放句首,主句需要部分倒裝。print與newspapers構成動賓關系,且前面有will,故用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
26-30 BCADD 31-35 BBCDD 36-40 CDBBA 41-45 BBCADks5u
46. consists of 47. blamed 48. put forward 49. take the place of 50. impression 51. concentrate on 52. optimistic 53. professional 54. attracted 55. Possibilityks5u
56.exposed 57. its 58. was understood 59. possibly 60. into 61. to tolerate 62. combination 63. driven 64. by 65. whatks5u
66. moving, 67. dressed, 68. understood, 69. lacking, 70. seated, 71. Driven, 72. forbidding, 73. being performed, 74. to be held, amazing
What will the future be like?
Recently our class has held a discussion on What the future will be like.Some students think that in the future science will be more advanced, and transportation will be more convenient. And what's more, people will live much longer and the level of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will be better. However, some students think that in the future natural resources will further decrease and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ill be more serious. There also will be less farmland and more traffic accidents. In my opinion, we should try to protect natural resources and decrea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ast Tuesday, Alan Reed went to the bank to take out 50 dollars but the bank clerk gave him 100 dollars mistakenly. However, instead of keeping the extra cash, Alan gave back the money to the bank.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中山一中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段考語文試題
(滿分150分,150分鐘完成)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顛倒(dào) 梵文(fàn) 挑剔(tī) 供(gòng)不應求
B.玉玦(jué) 應(yìng)屆 機杼(zhù) 迄(qǐ)今為止
C.優渥(wò) 姁姁(xǔ) 翌(yì)日 寡廉鮮(xiǎn)恥
D.泥淖(nào) 不嗛(qiān) 逋(bū)慢 掎(jǐ)角之勢
2.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財務失真,明目張膽編造假賬假數據,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屢禁不止。
B.許多重視提高員工素質的企業的有一個共同的困惑:培訓班良莠不齊,有的培訓機構確實能帶給學員新思考、新收獲,有的簡直是騙人錢財,耗人時間。
C.7月23日的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對已現“流標”之相的鐵道部債券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鐵道部發債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D.近年來房價瘋漲,面對高房價,普通百姓只能望洋興嘆。
3.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轉基因水稻可能很快在中國進行商業化生產,中國將成為第一個批準商業化生產轉基因水稻的國家,轉基因大米很快就能端上中國人的飯桌。
B.“禁查乙肝”之所以禁而不止,是由于違規成本太低的原因所造成的。國家出臺的反乙肝歧視法規,在很多人眼里不過是薄薄一張紙。
C.雖然現在所學的一些專業課,對我們很陌生,學起來比較吃力,但我相信,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夠學好。
D.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積金閑置資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和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
4.根據語境,下列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示現本是佛教用語,指的是佛菩薩應機緣而現種種化身。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詩:“今夜鄜月州,閨中只獨看。”“閨中只獨看”,就是詩人運用示現修辭手法來描繪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預言的示現,同追述的示現相反,是把未來的事情說得好像擺在眼前一樣。_________。示現作為一種修辭現象,值得我們關注。 ①修辭學中的示現是指把實際上不見不聞的事物,說得如聞如見的一種修辭手法 ②至于懸想的示現,則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說得在眼前一般,同時間的過去未來全然沒有關系 ③后來人們把這一詞語用在修辭學中,當作一種辭格的名稱 ④在修辭學中,示現一般分為三類:追述的、預言的和懸想的 ⑤追述的示現,是把過去的事跡說得仿佛還在眼前一樣 A.①④⑤②③??B.①③④⑤②???C.③①④⑤②??D.③④⑤①②
二、古詩文閱讀(35分):ks5u
(一)閱讀以下文段,回答問候的問題:(9分)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址:地址,舊址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陽:山的南面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窮:走到盡頭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咎:責備,責怪
下列句中,加點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是:( )
A、距其院東五里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且臣少事偽朝,歷職郎署。
C、褒禪山亦謂之華山。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D、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人且饑死,而必得谷。
以下有關課文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課文第一段說明了褒禪山得名的緣由以及其本名為“花山”的情況。
第二段主要記敘游華山洞的經歷,其中詳寫的是游后洞半途而廢的過程。
本文雖為游記,但不以寫景抒情見長,而以議論說理取勝,體現了宋人游記的特點。
具體說來,第一段內容引發了第三段的議論,第二段內容引出了第四段的感慨,這兩段敘述性的文字,為后文的議論說理做了鋪墊。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8—10題。(12分)
鞠詠為進士,以文學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詠擢第,釋褐①為大理評事,知杭州仁和縣。將之官,先以書及所作詩寄王公,以謝平昔獎進,今復為吏,得以文字相樂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禮,課②其職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復冀其相知,而專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為參知政事,首以詠薦。人或問其故,答曰:“鞠詠之才,不患不達。所憂者氣峻而驕,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聞之,始以王公為真相知也。
①釋褐:脫下布衣。②課:督促。
8、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解釋有誤的是:( )
A、知杭州仁和縣 知:擔任知縣????
B、以謝平昔獎進 獎進:獎掖、提攜
C、于是不復冀其相知 冀:希望?
D、鞠詠之才,不患不達 達:達到,具備
9、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以文學受知于王公化基???????? B.先以書及所作詩寄王公
C.首以詠薦??????????? D.始以王公為真相知也
10、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1)所憂者氣峻而驕,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
(2)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11、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梅花絕句 [宋]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
見梅 [宋]何應龍
云繞前岡水繞村,忽驚空谷有佳人。
天寒日暮吹香去,盡是冰霜不是春。
(1).這兩首詩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2分)
《梅花絕句》中“梅”的喻體是 。
《見梅》中“梅”的喻體是 。
(2).這兩首詩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試作簡要分析。(4分)
12.補寫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 ,形影相吊。
2、過蒙拔擢, ,豈敢盤桓, 。
3、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故木受繩則直,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
三、現代文閱讀(33分)
(一)閱讀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題。(16分)
中國人的思考方式
許倬云
⑴人是能思考的動物,因此現代人類的動物分類學名稱是“智人”。然而思考的能力須經過訓練始得發展。不同文化訓練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長,于是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思考方式。中國人的思考方式也許有下列幾項特色,而這些特色也影響著我們對人、對事、對物的視野與角度。
⑵相對于希臘文化與印度文化的縝密邏輯,中國人比較取徑于直觀與體會。中國人日常語言中成語特多;中國文學中,用典是其特色。兩者都采用一連串的模擬,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疊這些印象,抽繹建立起一個新的印象。這一過程只能意會,不易言宣。中國人擅長此道,找出一個“悟”字,代表直觀體會。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在中國經過華化終于成為發揚光大的宗派,而不是理論嚴謹的唯識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禪宗與誠心念佛的凈土。在中國人的日常經驗中,“悟”是時時出現的思考方式。
⑶中國人觀察事物,往往重視統攝全面,而不喜歡對局部的分析。以中醫理論為例,經脈遍布全身,氣血周游順暢,則身體康健。若有病痛,中醫不愿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從全身的整治調理下手。中國的繪畫,以氣韻生動為上,也是看一幅畫的全面性;為此,中國畫家一落筆就定了全局,不能中途修改。這種例證不勝枚舉,說明中國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⑷中國人習慣于從有機的變化中看世界。中國人的詩詞中最多的是對時節的感慨,中國人的宇宙觀中處處都是活潑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價值。鳥飛魚躍,是一個境界;綠蔭窗前,是一個境界;天心月圓,是一個境界。有機的宇宙觀與上述全面性的考察又是互相關聯、難以區分的。因此,研究中國科技史的李約瑟曾經指出,中國人的有機宇宙觀是中國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頓力學的機械宇宙觀。
⑸中國人還有對于“動態”的注意。《易經》一書全是討論變易的過程;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斷變化的動態。“文化”一詞其語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變化,而不是形態。太極圖代表著進行中的變化,變化即是常態。這一命題,又與上述有機的宇宙觀互為表里,陳述了中國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⑹以上這些思考方式其實也是彼此相關、互相加強的。全面、有機與動態幾項,只是從不同的角度陳述相同的現象,而直觀的悟性則以非分析的思考統攝上述三個思考的角度。這些思考方式落實在中國人的人生態度中,即是認識世事多變化,也準備面對變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日中則仄,月盈則虧”、“盛極必衰,否極泰來” ……有了這些對變化形勢的理解,中國人不是坐待命運降臨的宿命論者,而是隨時準備面對變化的命運調整自己的反應。這是一種樂觀的命運論,正如海邊沖浪的弄潮兒,隨時抓住變化的浪頭,調整自己的動作。在滿潮時,為即將開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時,準備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機。這種智慧不能全由直覺獲得,必須有一定深度的哲學探討,始終濃縮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選自《觀世變》,有改動)
1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文化環境和背景會對一個民族的思考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B.太極圖與有機的宇宙觀互為表里,顯示出中國人的思考方式的特點。
C.印度佛教經過華化后,成了直指心境的禪宗與誠心念佛的凈土,代表了中國人注重直觀思維的特點。
D.中國人的思考方式全由直覺獲得,沒有深度的哲學探討。
E.中國人的直觀悟性以非分析的思考統轄中國人的全面、有機、動態的思考方式和習慣。
14.下列各項不能代表中國人的思考方式特點的一項是(3分)   (  )
A.中國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B.中國古代詩人特別重視詩歌的意境和神韻。
C.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D.天不變,道亦不變。
15.請結合本文相關闡述,解釋“有機的宇宙觀”的含義。(4分)

16.請歸納概括本文所述的中國人的思考方式有哪幾種特點?(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17分)
惡人
陳永林
二蛋的父親死了,是肺結核。為治父親的病,家里欠了一屁股債,自然沒錢供他念書了。二蛋只好回家放牛,那年二蛋才12歲。
二蛋記得很清楚。那天,睡得正香,母親喊他起床。睜開眼,他嘟噥道:“娘,天還沒亮。”“早亮了,天這么暗是要下雨。”二蛋穿好衣服,牽出兩頭水牛來到村后的山上。
下雨了。雨很大,蠶豆大的雨點砸在二蛋臉上,辣辣地痛。轟隆隆的雷聲在頭頂上響個不停。二蛋牽著牛到了一棵古樟樹下,二蛋把牛系在裸露在外的樹根上,自己站在樹下躲雨。一道極亮的閃電在眼前劃過,接著一聲巨響,二蛋眼前一黑,倒在地上。兩頭水牛“哞——,哞——”地叫起來。
當見到躺在地上的二蛋時,二蛋的母親腿一軟,就暈倒在地上了。醒來后,她嚎啕慟哭:“是我害了二蛋呀!老天爺,你咋不長眼,咋下得了狠心害我們這樣的苦命人!”
雷聲仍在頭頂上轟隆隆地響個不停。
第二天,二蛋醒過來了,額上留下塊一道黑色的疤痕。他在床上躺了兩天,再也躺不下去了。二蛋要放牛。
這天是星期六,二蛋在山上放牛時,眼睛不時地往路口張望。往常星期六,村里跟二蛋一般大的人再不用上學了,都上山找二蛋玩,二蛋同他們有玩不完的游戲。可是二蛋盼了一下午,就是沒人來找他玩。
傍晚,二蛋牽著牛回家,路上碰見了石頭。以往二蛋和石頭很玩得來,可這回石頭見到了二蛋竟沒命地跑,二蛋喊也喊不住。更奇怪的是許多小孩見到二蛋,都往家里躲。后來二蛋抓住了黑子問:“你見了我為啥要跑?”黑子的眼里滿是惶恐,黑子說:“我娘讓我別同你玩,說你是惡人——雷公不打好人的——娘說我同你玩了,也會遭雷打。”二蛋松開了黑子。
二蛋默默地回了家。
二蛋見了母親,問:“娘,我是惡人嗎?”二蛋的母親搖搖頭:“你不是惡人。”二蛋又問:“那我怎么會遭雷打呢?”二蛋已是一臉的淚水。母親把二蛋摟在懷里:“孩子,你是個好人,雷打你,只怪老天爺瞎了眼。”母親的聲音也哽咽了。
此后,二蛋變得不愛說話,整天陰著臉,目光也呆呆的。村里人說二蛋天生一副惡人的相,今后準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二蛋的母親聽了這些閑話很傷心。
有一回,棉花家丟了一只雞。棉花站在村頭,對著二蛋家罵:“這是哪個遭雷打的偷了我的雞?偷我家雞的人不得好死!”二蛋母親的眼里滿是淚水。
二蛋的眉頭緊蹙,眼里噴著怒火。二蛋一字一頓地說:“我終究會殺了她! ”二蛋的母親聽了這話,心一抖,狠狠一巴掌甩在二蛋臉上:“孩子,你千萬別有這種想法。我不希望你被別人說準,你現在是個好人,今后也是個好人。”二蛋說:“可他們不愿我做好人。”
后來村里丟了什么東西,都懷疑是二蛋偷的,就指桑罵槐地罵二蛋。二蛋都忍了。
轉眼二蛋23歲了,該娶媳婦了。可沒人愿為二蛋說媒。后來二蛋的母親托外村人做媒,從幾十里遠的地方給二蛋找了個女人。訂親沒幾天,姑娘就退親了,二蛋問她為啥退親,人家說:“你們村里人都說你是遭天雷劈的惡人。”二蛋查出這話是棉花說的。
二蛋見母親坐在床上默默地流淚,心里極為憤怒,他拿了把菜刀闖進棉花的家,對著棉花亂砍,邊砍邊吼:“我順了天意,先砍死你,讓天雷再劈一次!”棉花的男人想奪刀,也被二蛋砍倒在地上。棉花和她男人都死了。
二蛋被警察抓走了。村里人又議論開了:“我們以前說得沒錯,二蛋是個惡人。”“天雷只會劈惡人,老天有眼!”
17、 二蛋被雷擊中這一情節并不突兀,在前文有所體現,請以簡要的文字概括這些內容,并分析其對小說情節發展的作用。(4分)
18、小說從哪些角度寫了石頭、黑子等孩子的表現?這些表現對二蛋性格變化起了什么作用?(6分)
19、從文中看,是哪些原因逼得二蛋走上了不歸路?小說以“惡人”為題,依據小說探究,你認為誰是真正的“惡人”?請陳述觀點并簡要分析。(7分)
四、語言運用(10分)
20.下面是某班黑板報上的一段文字。請參照上下文,在橫線上仿寫出恰當的句子。(6分)
我不想知道你的電腦多么高級,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語言多么華美, ① ;
② ,③ ;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遠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學海航行的燈塔。
21、概括這則消息的主要內容,不超過25字(包括標點符號)。(4分)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26日向媒體透露了檢出含有“微量”三聚氰胺的嬰兒奶粉的生產商以及產品種類。據美聯社報道,在接受FDA檢測的美國本土生產的77個嬰兒奶粉樣本中,雀巢公司某種嬰兒奶粉的一個樣本有兩次檢測都顯示含三聚氰胺,含量分別為百萬分之0.137和百萬分之0.14。美贊臣公司某種嬰兒奶粉的一個樣本有3次檢測都顯示含有三聚氰胺的副產品——氰尿酸,含量為百萬分之0.247。美國第三大嬰兒奶粉生產商雅培公司也曾向它透露,該公司內部調查發現,其嬰兒奶粉中也含有“微量”三聚氰胺。
五、寫作(60分)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
有人曾說世界上只有兩種動物能到達金字塔頂,一種是老鷹,一種是蝸牛。
請以這句話所蘊涵的哲理為立意,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
高二語文第一次段考參考答案
C【A 顛倒(dǒo) 供(gōng)不應求 B應(yīng)屆 迄(qì)今為止 D不嗛(qiè)】
2、B(良莠不齊:比喻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 使用對象限于人。A.明目張膽:形容公開地、大膽地做壞事。C. 雪上加霜:比喻接連遭受災難,損害愈加嚴重。D.望洋興嘆:望洋,仰視的樣子。仰望海神而興嘆,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ks5u
A(B項句式雜糅,“是由于”和“原因所造成”的選其一即可。C項主客體顛倒,應為“我們對現在所學的一些專業課很陌生”。D項搭配不當,“完善”與“效率”搭配不當。應為“提高房公積金使用效率”)
4、C?(綜合來看,幾個句子的中心議題是“修辭學中的示現”,抓住前后的銜接詞、照應詞排序,第③句中的“后來”,照應前文的“本是”,?①是對③具體闡釋,④⑤②是總分結構,⑤照應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現相反”,也可用派出發,?根據“預言的示現,同追述的示現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兩項排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總述句,后三句分別闡述“追述的”、“預言的”、“懸想的”,故②句應在⑤后。④⑤②排列的有BC選項,也可排除AD選項。例舉杜甫詩句是為了說明“修辭手法”,根據語感,順序應為③①,由此可選C)
5、A(址:山腳)
6、D(都是連詞,表轉折)ks5u
7、D(第一段引出的是第四段的感慨,第二段引發了第三段的議論)
8、D(達:得志,顯貴)
9、A(憑借,介詞。其余“把”,介詞)
10、(1)我所擔心的是他氣盛和驕傲,所以我才有意壓制一下他這種情緒,來成就他的美德。(“峻”“抑”各1分,通順1分)
(2)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立刻為國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加重;想要茍且順從奉養的私情,但告求申訴又不被準許。(“奔馳”“告訴”各1分,通順1分)
譯文:
鞠詠考進士,他憑借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賞識。等到王化基擔任杭州知府后,鞠詠受到提拔,從平民被封為大理評事,擔任杭州仁和縣的知縣。鞠詠將要到任,先把一封信和作的詩寄給王化基,以感謝王公過往對他的獎掖栽培,并表達這次在王公手下為官,能夠用詩文往來同樂等意思。王化基卻沒有給鞠詠回信。鞠詠到任后,(王化基)并未給予任何特別的禮遇,而考察督促鞠的政事卻非常嚴格。鞠詠大失所望,從此不再奢望得到王公的額外關照,而是專心治理縣事。后來王化基入朝被任為參知政事。他到職后首先把鞠詠推薦(給皇帝)。有人問他原因,王化基說:"憑鞠詠的才干,不擔心他不能得志。我所擔心的是他氣盛和驕傲,所以我才有意壓制一下他這種情緒,來成就他的美德。"鞠詠聽到這些話很感動,從此才把王化基當做真正的相知。ks5u
11、(1)【答案】《梅花絕句》中“梅”的喻體是“雪”。《見梅》中“梅”的喻體是“佳人”。
(2)【答案】相同點:都表現了作者對梅花盛開的驚喜之情。前篇詩人聞說梅花盛開,冒著嚴寒去賞花,驚奇地發現滿山的梅花盛開。后篇詩人在空曠寂寥的環境中發現梅花時很驚喜,把它看作從天而降的美人。
不同點:前篇表現出作者對梅花的癡情狂態:想化身千億,站在每樹梅前盡情欣賞。后篇最后一句點明題旨,突出環境的寂寞苦寒,流露出詩人顧影自憐、孤芳自賞的心境。
12.(1)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煢煢獨立
(2)寵命優渥 有所希冀
(3)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4)金就礪則利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13、BD(B項,原文第五段中“這一命題”指的是“變化即是常態”,而不是太極圖;D項,這一判斷與中國人的人生智慧和思考方式不相符合)
14、D(D項,是西漢董仲舒最有代表性的觀點,按今天的哲學觀點來看,這一觀點顯然帶有機械主義色彩,不能代表中國人的典型思維特征)
15、習慣于從有機的變化中看世界;處處是活潑的生命,生命本身是值得尊重的價值(或強調萬物有靈,眾生平等,皆有價值);世界是一個有機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所有事物相互統一和相互聯系在一起。(每點2分,答對兩點給4分)ks5u
16、中國人思維比較取徑于直觀和體會;中國人觀察事物,往往重視統攝全面,而不喜歡局部的分析;中國人的有機世界觀;中國人強調對于動態的注意。(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17、(1)①天這么暗是要下雨;②轟隆隆的雷聲在頭頂上響個不停;③二蛋自己站在樹下躲雨(每點1分)(2)為下文做鋪墊或埋下伏筆(1分)
18、①從行為(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的角度寫了石頭、黑子等孩子的表現。(2分)
②孩子們的言行傷害了二蛋單純的孩童心靈,是導致他性格變化的重要原因(2分);孩子們的言行受成年人落后觀念的影響,這是導致二蛋悲劇命運的社會環境(2分)。
19、(3分)第一問:二蛋走上不歸路的原因:①二蛋娘的痛苦與無奈;②周圍人們對二蛋的冷漠和詛咒; ③棉花對他的人格污蔑;④婚姻的失敗。(共4點,答出三點得3分,兩點得2分,一點得1分)
第二問:封建迷信思想是真正的“惡人”。(2分)(答成棉花或其他村民是“惡人”的得1分,單獨答孩子是“惡人”的不得分)簡要分析2分。如表面看來棉花或其他村民是“惡人”,都對二蛋的悲劇命運有責任,但他們都是封建迷信思想的受害者,小說形象地再現了中國農村依然存在著封建觀念的畸形的社會現象,也力圖深刻地揭示扭轉和改造人們思想意識的艱難。
20、【解析】仿寫后,前后分句必須構成“我不想知道……我只想知道……”的并列關系,修飾語與中心語的結構搭配也要一致,前后分句的聯系要合乎情理,文意要暢通,而且①③句必須使用比喻的修辭。仿寫時可重復使用的詞有“我不想知道你的”“多么”“我只想知道”“是不是你”等。ks5u
答案示例: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與人溝通的橋梁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書多么豐富 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階梯(每句2分)
21、參考答案:(4分)美贊臣、雀巢、雅培等嬰兒奶粉在美被查出含三聚氰胺。
評分標準:主語(陳述對象)必須存在且要準確(2分),概括出新聞的主體事件(2分)。連同標點在內,不可超字數,否則酌情扣分。
22、作文(6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曾說世界上只有兩種動物能到達金字塔頂,一種是老鷹,一種是蝸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睢宁县| 桓台县| 思南县| 资兴市| 凯里市| 丹寨县| 洪湖市| 河北省| 东乡族自治县| 修武县| 东安县| 平果县| 阿拉善左旗| 黄浦区| 达拉特旗| 都江堰市| 喜德县| 武川县| 金塔县| 德格县| 西城区| 防城港市| 襄汾县| 雷州市| 北辰区| 临海市| 甘南县| 镇平县| 桂林市| 汶上县| 革吉县| 广河县| 陇川县| 陕西省| 田阳县| 马鞍山市| 克什克腾旗| 吐鲁番市| 东台市| 集贤县| 浦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