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云南省會澤縣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云南省會澤縣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9份)

資源簡介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C1-35.5 Na-23 S-32 Cu-64
單項選擇題(共52分)
1.下列有關環境問題與引起環境問題相對應的物質不正確的是( )
A.溫室效應:二氧化碳 B.酸雨:二氧化氮
C.臭氧層空洞:氮氣 D.酸雨:二氧化硫
2.下列有關物質的用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硅是制造太陽能電池的常用材料 B.水玻璃可用做木材防火劑
C.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導纖維的材料 D.硅是制取水泥的材料
3.在同溫、同壓、同體積的兩個容器,一個裝有CH4,另一個裝有NH3,兩者相同的是( )
A.原子的總數 B.氫原子的個數
C.分子個數 D.質量
4.在下列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為同一物質的是( )
A.Cl2+H2O==HCl+HClO B.Fe2O3+3CO2Fe+3CO2
C.2F2+2H2O==4HF+O2 D.2Na+2H2O==2NaOH+H2↑
5.下列有關試劑的保存,不妥的是( )
A.氫氟酸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B.少量鈉保在煤油中
C.氫氧化鈉溶液保存在塞橡皮塞的細口瓶中
D.新制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
6.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與稀鹽酸反應:
B.與稀硝酸反應:
C.與溶液中反應:
D.與溶液中反應:
7.市場上銷售的"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該消毒液無色,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質,你認為它的有效成分可能是( )
A.Na2O2 B.Na2CO3 C.NaClO D.KMnO4
8.要清去鏡子背面的銀鍍層,最好選用的試劑是( )
A.稀鹽酸 B.稀硝酸 C.濃鹽酸 D.稀硫酸
9.下列反應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10.某同學用棉花包裹一種固體,再通過細長玻璃管向棉團緩緩吹氣,棉花燃燒起來,則該同學在棉團中包裹的物質是( )
A.NaClO B.Na2O2 C.燒堿 D.純堿
11. 在某無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離子組是( )
A.Na+ 、K+、SO42-、HCO3( B.Cu2+、K+、SO42-、NO3(
C.Na+、 K+、Cl(、 NO3( D.Fe3+、K+、SO42-、Cl(
12.下列有關阿佛加德羅常數(NA)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32gO2所含的原子數目為N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數目為1.5NA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數目為NA
D.0(5NA個氯氣分子的物質的量是0.5mol
13.下列物質中,能夠導電的電解質是 ( )
A.Cu絲 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 D.蔗糖
14.只用一種試劑,可區別NaCl、AlCl3、FeCl3、MgCl2四種溶液,這種試劑是 ( )
A.HCl B.BaCl2 C.AgNO3 D.NaOH
15.稱取11.7gNaCl配制100mL2.0mol·L-1 NaCl溶液,下列操作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高的是( )
A.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B.洗凈后的容量瓶留有部分蒸餾水
C.定容時液面超過了刻度
D.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時,左盤墊有紙片,右盤未墊紙片
16.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含金屬元素的離子不一定都是陽離子
B.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非金屬單質一定是氧化劑
C.某元素從化合態變為游離態時,該元素一定被還原
D.金屬陽離子被還原一定得到金屬單質
17.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鋁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 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 Al(OH)3↓
C.三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
D.FeCl2溶液跟Cl2反應:2Fe2++Cl2=2Fe3++2Cl-
18.下列關于SO2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SO2是硫及某些含硫化合物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
B.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
C.SO2與水反應生成H2SO4
D.SO2是一種大氣污染物,它主要來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燒
19.鋁合金在日常生活、建筑裝潢、航空航天和汽車制造等方面均有著廣泛的用途。下列關于鋁合金具有廣泛用途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鋁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高,儲量豐富
B.鋁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抗腐蝕性能好
C.鋁化學性質穩定,常溫下不與任何酸、堿反應
D.鋁的冶煉技術基本成熟,可以大量生產
20.現有下列反應式,據兩式判斷,下列各組離子中,還原性由強到弱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1)2Fe3++2I-=2Fe2++I2 (2)Br2+2Fe2+=2Fe3++2Br-,
A.Br->Fe2+>I- B.I->Fe2+>Br-
C. Br->I->Fe2+ D.Fe2+>I->Br-
21.下列元素中,在自然界中能夠以單質形式存在的是( )
A.Na B.Al C.N D.Cl
22..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合金的是( )
A.硬鋁 B. 水銀 C. 黃銅 D. 鋼鐵
23.賞心悅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質中的一種對玻璃進行刻蝕而制成的,這種物質是(  )
A.硫酸?? B.燒堿???? C.鹽酸??? D.氫氟酸
24.當光束通過下列分散系:①有塵埃的空氣 ②稀硫酸 ③食鹽水 ④墨水,能觀察到有丁達爾現象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下列說法或做法正確的是( )
A CO2通入可溶性硅酸鹽中析出硅酸沉淀,所以硅酸的酸性小于碳酸
B 金屬鈉著火燃燒時,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C 鋁比鐵活潑,所以鋁比鐵更容易被腐蝕
D 正常雨水PH等于7,酸雨的PH小于7
26.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險品標志,裝運濃硫酸的鋁槽車應貼的圖標是( )

(腐蝕品) (爆炸品) (有毒氣體) (易燃液體)
A B C D
答 題 卡 (交卷時只需交答題卡)
單項選擇題(共5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27、(8分)(1)0.5 mol H2O的質量為 ,其中含有 個水分子,共有 個原子。
(2)質量都是50 g的 HCl、NH3、CO2、O2四種氣體中,含有分子數目最少的是 _ ,在相同溫度和相同壓強條件下,體積最大的是 ,體積最小的是 。
(3)在 mL 0.2 mol/L NaOH溶液中含4 g溶質;配制100mL 0.2 mol/L CuSO4溶液,需要CuSO4 ____ g。
28、(6分)(1)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鈉在空氣中加熱 ,
過氧化鈉和水反應
(2)用雙線橋法表示下列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數目,并指出氧化劑。
MnO2 + 4HCl(濃) MnCl2 + 2H2O + Cl2↑ 氧化劑 。
29.(共6分)(1)鑒別KCl溶液和K2CO3的試劑是       ,離子方程式為
  。
(2)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HCO3雜質的試劑是      ,離子方程式為
        。
(3)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aHCO3雜質用      方法,化學方程式為
           。
30.(共9分)在常溫下,Fe與水并不起反應,但在高溫下,Fe與水蒸氣可發生反應。應用下列裝置,在硬質玻璃管中放入還原鐵粉和石棉絨的混合物,加熱,并通入水蒸氣,就可以完成高溫下"Fe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
請回答該實驗中的問題。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前必須對整套裝置進行的操作是 。
(3)圓底燒瓶中盛裝的是水,該裝置受熱后的主要作用是 。
(4)試管中要收集干燥的氣體,干燥管中盛裝的物質是 ,作用是 。
(5)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是 ,如果要在A處玻璃管口處點燃該氣體,則必須對該氣體進行 ,這一操作的目的是 。
31.(12分)已知A.B.C.D分別是AlCl3、BaCl2、FeSO4、NaOH四種化合物中的一種,它們的水溶液之間的一些反應現象如下:
①A+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B+D→白色沉淀,在空氣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轉化為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
③C+D→白色沉淀,繼續加D溶液,白色沉淀逐漸消失。
⑴ 則各是什么物質的化學式為:A 、B 、C 、D 。
⑵現象②中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⑶現象③中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
32.(8分)室溫下,單質A、B、C分別為固體、黃綠色氣體、無色氣體。在合適的條件下,它們按下圖進行轉化,D溶液為棕黃色,E溶液無色,F溶液為淺綠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C分別是 、 。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是 。
(4)反應⑤的離子方程式是

2012-2013學年(上)高一期中考試卷化 學參考答案
選擇題答題卡(共52分)
27.(8分)(1) 9g 3.01×1023 9.03×1023 (2) CO2 NH3 CO2
(3) 500 3.2
28.(6分)(1)2Na + O2 Na2O2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 MnO2 + 4HCl(濃)MnCl2 + 2H2O + Cl2↑ 氧化劑 MnO2
29.(6分)(1)鹽酸、CO32-+2H+=CO2↑+H2O;(答案合理即可)
(2)鹽酸、HCO3-+H+=CO2↑+H2O;
(3)加熱、2NaHCO3Na2CO3+CO2↑+H2O
31.(12分(1) A:BaCl2 B:FeSO4 C:AlCl3 D:NaOH;
(2) 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4 Fe(OH)2 + O2 + 2H2O = 4Fe(OH)3
(3) Al3+ + 3OH- = Al(OH)3↓,Al(OH)3 + OH- = AlO2- + 2H2O
32.(共8分) (1) Cl2 H2 (2)2Fe+3Cl2 2FeCl3
(3) (2) 2FeCl2 + Cl2 =2FeCl3 (4)2Fe3+ + Fe = 3Fe2+

第I卷 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其中1-25小題每題1分,26-35小題每題2分,共計共45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請選出并填在答題卡上。)
1、“親情是緣,相聚是緣”,這是自古以來就深存于每一個中國人心底的情結。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與這種珍惜親情、渴望相聚情結形成有密切關系的是(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
2、在周王分封的時候,被分封的諸侯不包括( )
A.先代貴族 B.王族 C.德才兼備的平民 D.功臣
3、“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這則紀功刻石說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統一六國
C.漢武帝開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4、秦朝設立的中央官職中,具有監察功能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 C.太尉?????? ? D.中書省?
5、一國兩制的構想最早是針對那個問題提出的( )
A.澳門問題??????? B.香港問題 ?? C.中美關系問題?????? ? D.臺灣問題
6、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 )
A.保護鴉片貿易?????????????????? ?B.割占中國領土 C.打開中國商品市場????????????? ?D.爭取外交禮儀平等
7、 太平天國遇到了中國歷史上任何農民戰爭都不曾遇到的新情況是( )
A.滿漢地主聯合鎮壓 B.農民階級內部變亂導致分裂
C.敵人長期圍困封鎖 D.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
8、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端是( )??????????????????????????????????????? ?A.九一八事變????B.華北事變????C.七七事變????D.一·二八事變? 9、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的口號是( ) ?A.“廢除二十一條”????????????? ?B.“拒絕和約簽字”??? ?C.“誓死力爭,還我青島”????????D.“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10、十年“文革”在政治建設方面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教訓是( ) ???A.反對個人崇拜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C.必須健全民主和法制    D.正確認識社會矛盾
11、假設你是一個導游,你帶團重走紅軍長征路,下列哪個地點不是你們所選擇的( )
A.江西的瑞金 B.貴州的遵義
C.江蘇的南京 D.甘肅的會寧
12、甲午中日戰爭后,民間組織義和團自發進行的反帝愛國運動,最主要的意義是( ) A.導致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B.阻止了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企圖
D.打擊了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加速了其滅亡進程
13、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責任內閣制度
14、在中國共產黨的哪一次會議中提出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 )
A.遵義會議 B.七屆二中全會
C.洛川會議 D.十一屆三中全會 15、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斗爭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B.太平天國運動
C.反割臺斗爭   D.義和團運動
16.當前中美關系發展的最大障礙是( )
A.意識形態問題 B.臺灣問題
C.武器擴散問題 D.貿易問題
17、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的標志是( )
A.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B.國民黨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
C.中共主動改編軍隊
D.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
18、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開端,最主要的依據是( )
A.徹底的反帝反封建口號
B.受十月革命的影響
C.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D.無產階級開始擔負起革命的領導任務
19.在原南京總統府辦公桌上擺放著的臺歷,它用黃銅鑄成,透過歷史的塵埃還能看到上面寫著“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為歷史它在此定格成為永恒。它的寓意是( )
A.清政府統治結束 B.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結束 C.日軍占領南京并進行大屠殺 D.南京光復,抗日戰爭勝利???
20、“中國的革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鄉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這條“相反的道路”的起點是( )
A.遵義會議 B.南昌起義 C.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D.八七會議
2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以大國身份參加的國際會議是( )
A.華盛頓會議 B.亞非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日內瓦會議
22、下表反映了中國的外交政策是( )
A.推進區域性合作 B.積極開展多邊合作
C.全面參與聯合國事務 D.真正實行不結盟政策
23、古代希臘文明發生的地域特點是 ( )
 A.大河流域  B.交通中心  C.政治中心  D.海洋
24、分別創立“四百人會議”和“五百人會議”的是( )
A.梭倫和米太亞德 B.米太亞德和克利斯提尼
C.梭倫和克利斯提尼 D.梭倫和伯里克利
25、羅馬第一部成文法是( )
A.《十二銅表法》 B.《公民法》 C.《自然法》 D.《萬民法》
26、唐太宗時期,假設國家要在關中一帶修建一項大型水利工程,這項工程的實施按制度規定其運作程序是( )
A.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工部 B.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
C.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工部 D.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工部
27、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說:“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兩個“制”分別是指( )
A.分封制和郡縣制 B.宗法制和郡縣制
C.分封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D.宗法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28、《馬關條約》中,最能體現列強侵華進入新階段的是?( )?
A.割臺灣給日本???????? ?B.賠款二億兩白銀?
C.增開通商口?????????? ?D.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廠
29、20世紀20年代末期毛澤東在《清平樂·蔣桂戰爭》中寫道“風云突變,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該詞可以用來印證( )
A.北伐戰爭中北洋軍閥的內部爭斗?????B.國共十年對峙時期的工農武裝割據
C.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的土地政策?????D. 解放戰爭時期的解放區土地改革
30、下面關于辛亥革命意義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徹底結束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C.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
31、清朝的時候,英國商人從英國運一批貨物到上海,拒交貨稅,因為他不認同清朝官吏要抽取的稅率,他認為清政府有條約規定,英國商人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要同英國商定。如果商人的話是有依據的,那么,他指的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辛丑條約》 D.《北京條約》
32、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主要由于它( )
A.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
B.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C.獨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
D.保證了長征的勝利
33、《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中關于社會經濟的主張(  )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異    C.完全一致    D.互為補充
34、古希臘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人民主權、輪番而治體現著兩項內容的制度是( )
A.公民大會制度、津貼制度 B.抽簽制度、十將軍委員會
C. 公民大會制度、抽簽制度 D .舉手表決、津貼制度
35、公元183年,羅馬商人米勒,在埃及與當地皮匠卡西發生了經濟糾紛,上訴至法庭。法官對他們兩人的裁決將依據( )
A.羅馬萬民法 B.羅馬公民法 C.羅馬習慣法 D.埃及習慣法
第II卷 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個小題,36題14分,第37題14分,第38題12分,第39題15分。共55分。)
36、中國的政治制度,經歷了不斷改革、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大國,……在世界歷史中,特別是與其他古國相比,是一個十分罕見的現象。這其中有地理的、經濟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也是這個多民族的千年古國得以始終維持統一的重要原因。
--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
(1)請分別寫出秦朝、元朝為加強中央集權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這兩種制度的實施,有什么共同的積極作用?(2分)
材料二:
材料三:(明太祖)“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趙翼說)“國初承前明舊制,機務出納悉關內閣……雍正年間,用兵西北……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值)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于宣召”。
——《檐曝雜記》

(2)、根據材料二中的示意圖,指出圖示一、圖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稱各是什么?圖示三的政治制度是何時出現的(3分)
(3)、明清時期是中國專制時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這一時期君主專制制度有哪些新的變化? (4分)
(4)、人才的選拔是中國政治制度得以創新發展的基石,簡述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進經歷了哪三個階段?(3分)
37、近代以來,資本主義列強發動了大規模的侵略中國的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危害,中國軍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譜寫了抗擊入侵者的光輝篇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
戰爭名稱
時間
發動國家
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鴉片戰爭
1840 一1842年

《南京條約》
甲午中日戰爭
1894 一1895年
日本


1900 一1901年
德國等8 國
《辛丑條約》
材料二 1937 年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中國開始全民族杭戰。1945 年8 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9 月2 日正式簽署投降書。1945 年10 月25 日臺灣光復。
材料三 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羅斯福
材料四 ?胡錦濤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 “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組織了一系列大仗,……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1)填寫材料一中的表格(3分).
(2)根據材料四回答: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組織了哪些重大戰役?有什么重大意義?(5分)
(3)根據材料三、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中國抗日戰爭的重大意義。(6 分?)
38、新中國外交60年是波瀾壯闊的60年,在這60年里中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成就。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圖1 圖2
材料二: 世界各國不分大小強弱,不論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各國人民都應該有選擇國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權利,不應該受到其他國家的干涉。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三: 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過,并且現在仍然受者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這是我們大家都承認的,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容易互相了解和遵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會議應該將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來,這是我們中間的主要問題。
一一引自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的講話
(1)建國之初,我國采取了怎樣的外交政策?圖1反映了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封鎖,中國采取了怎樣的外交方針?(2分)
(2)材料二中“這些原則”是指什么?(2分)這些原則在國際事務中有什么意義?(2分)
(3)圖2“把手伸過世界最遼闊的海洋”和毛澤東握手的美國總統是誰?反映了我國外交領域的什么重大事件?(3分)
(4)根據材料三的講話指出為了促進萬隆會議的圓滿結束周恩來提出了什么方針?的亞非國家和人民的共同之處是什么? (3分)

?39、民主和法制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民主與法制萌芽于古代,在近現代歷史上不斷發展,日臻完善。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雅典民主在許多方面不同于民主的現代形式。首先,它完全排除了婦女。進一步來說,它也沒有擴及到全部居民,僅僅局限于公民階級。……然而,在這一范圍內,或許有理由說,雅典民主比其現代形式運用得更充分。除十將軍外所有官吏均通過抽簽選出,所有公職的任期均限定一年……由所有男性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就差不多每周都開會對所有重大決定進行投票表決。 ????????????????????????????????????? 拉爾夫等著《世界文明史》(上卷)
依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存在怎樣的積極意義和局限性?(8分)
材料二: 第二條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第五條 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 第六條 人民得享有各項之自由權
第四條 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
十一條 參議院對于臨時大總統,認為有謀叛行為時,得以總員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員四分三以上之可決彈劾之。十二、參議院對于國務員認為失職或違法時,得以總員四分三之出席,出席員三分二以上之可決彈劾之。
摘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根據材料二評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歷史意義。 (4分)
材料三

(3)材料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哪一次會議制定的?體現出怎樣的原則?(3分)
2012—2013學年(上)高一歷史期中考試卷答題卡
第I卷 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其中1-25小題每題1分,26-35小題每題2分,共計共45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請選出并填在答題卡上。)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
?
?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
?
?
?
?
?
?
?
?
?
題號
21
22
23
24
25
答案
?
?
?
?
?
題號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
?
?
?
?
?
?
?
?
?
題號
卷I選擇題
卷II非選擇題
總分
1—35
36
37
38
39
得分
第II卷 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個小題,36題14分,第37題14分,第38題12分,第39題15分。共55分。)
36(1)、請分別寫出秦朝、元朝為加強中央集權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這兩種制度的實施,有什么共同的積極作用?(2分)
(2)、根據材料二中的示意圖,指出圖示一、圖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稱各是什么?圖示三的政治制度是何時出現的(3分)
(3)、明清時期是中國專制時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這一時期君主專制制度有哪些新的變化? (4分)
(4)、人才的選拔是中國政治制度得以創新發展的基石,簡述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進經歷了哪三個階段?(3分)
37、(1)填寫材料一中的表格(3分).
(2)根據材料四回答: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組織了哪些重大戰役?有什么重大意義?(5分)
(3)根據材料三、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中國抗日戰爭的重大意義。(6 分?)
38、(1)建國之初,我國采取了怎樣的外交政策?圖1反映了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封鎖,中國采取了怎樣的外交方針?(2分)
(2)材料二中“這些原則”是指什么?(2分)這些原則在國際事務中有什么意義?(2分)
(3)圖2“把手伸過世界最遼闊的海洋”和毛澤東握手的美國總統是誰?反映了我國外交領域的什么重大事件?(3分)
(4)根據材料三的講話指出為了促進萬隆會議的圓滿結束周恩來提出了什么方針?的亞非國家和人民的共同之處是什么? (3分)

?39、依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存在怎樣的積極意義和局限性?(8分)
(2)根據材料二評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歷史意義。 (4分)

(3)材料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哪一次會議制定的?體現出怎樣的原則?(3分)
2012—2013學年(上)高一期中考試
歷 史參考答案
第I卷 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其中1-25小題每題1分,26-35小題每題2分,共計共45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請選出并填在答題卡上。)
第II卷 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個小題,36題14分,第37題14分,第38題12分,第39題15分。共55分。)
36、 (1)請分別寫出秦朝、元朝為加強中央集權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這兩種制度的實施,有什么共同的積極作用?(2分)
秦朝:郡縣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
作用: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維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對后世影響深遠。

(2)、根據材料二中的示意圖,指出圖示一、圖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稱各是什么?圖示三的政治制度是何時出現的(3分)
圖示一反映的制度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圖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
元朝
(3)、明清時期是中國專制時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這一時期君主專制制度有哪些新的變化? (4分)
材料三反映的是明太祖廢丞相,權歸六部,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廢除,君主專制達到新高度;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間設軍機處,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4)、人才的選拔是中國政治制度得以創新發展的基石,簡述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進經歷了哪三個階段?(3分)
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
37、(1)填寫材料一中的表格(3分).
英國 《馬關條約》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根據材料四回答: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組織了哪些重大戰役?有什么重大意義?(5分)
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或臺兒莊戰役),(3分)。有力的遲滯了日寇的進攻,粉碎了日本速戰速決的夢想,促進了相持階段的到來。(2分)
(3)根據材料三、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中國抗日戰爭的重大意義。(6 分?)
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
為中國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維護了國家主權(或捍衛了民族尊嚴);
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任答其中3點 , 即可給6分)
38、(1)建國之初,我國采取了怎樣的外交政策?圖1反映了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封鎖,中國采取了怎樣的外交方針?(2分)
政策:獨立自主的的和平外交政策。
方針:一邊倒
(2)材料二中“這些原則”是指什么?(2分)這些原則在國際事務中有什么意義?(2分)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這些原則超越了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在國際上產生越來越廣泛的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
(3)圖2“把手伸過世界最遼闊的海洋”和毛澤東握手的美國總統是誰?反映了我國外交領域的什么重大事件?(3分)
尼克松。 中美關系正常化。
(4)根據材料三的講話指出為了促進萬隆會議的圓滿結束周恩來提出了什么方針?的亞非國家和人民的共同之處是什么? (3分)
求同存異。
共同之處:受者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要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
?39、依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存在怎樣的積極意義和局限性?(8分)
積極意義:
①開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專制盛行的古代率先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民主制度。
局限:
①范圍:男性公民的民主,不包括奴隸、婦女和外邦人;
②性質:原始的直接民主,適用于小國寡民;
③參政方式:抽簽選舉、輪流坐莊可能導致權力濫用或誤用。
(2)根據材料二評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積極作用。 (4分)
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從法律上宣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成為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一座豐碑。

(3)材料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哪一次會議制定的?體現出怎樣的原則?(3分)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每小題 1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不選或錯選不得分。)
1、太陽的能量來源于:( )
A.太陽黑子和耀斑的強烈活動 B.強烈的太陽風
C.內部物質的核聚變反應 D.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
讀“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圖,回答2-4題。
氣體成分
體積分數(%)
質量分數(%)
氮(N2)
78.08
75.52
氧(O2)
20.94
23.15
氬(Ar)
0.93
1.28
二氧化碳(CO2)
0.03(變動)
0.05
2、干潔空氣中人類和一切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的是( )
A.氮(N2)?????? B.氧(O2) C.氬(Ar)?? D.二氧化碳(CO2)
3、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的是( )
A.氮(N2)?????? B.氧(O2) C.氬(Ar)?????? D.二氧化碳(CO2)
4、低層大氣中除干潔空氣外,主要還有( )
A.臭氧(O3)???? B.氨氣(NH3) C.甲烷(CH4)??? D.水汽和雜質
讀“甲、乙兩地等壓面分布”示意圖,回答5-8題。
5、下列四幅熱力環流示意圖,與上圖所示氣壓分布狀態相符的是( )
A. B. C. D.
6、關于等壓面分布示意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處為上升氣流 B.甲處可能為陰雨天氣
C.乙處為上升氣流 D.乙處肯定天氣晴好
7、圖中四點氣壓值高低分布正確的是 ( )
A.甲>乙>①>② B.乙>甲>①>②
C.甲>乙>②>① D.乙>甲>②>①
8、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轉偏向力 B.空氣的上升或下沉
C.氣壓差異 D.地區間的冷熱不均
2006年8月底國內眾多網上論壇上有關“太陽耀斑燒毀手機”的傳言沸沸揚揚:“根據美國太空總署消息,2006年9月4日,木星、地球和太陽成一條直線,屆時將發生太陽耀斑大爆發,這次爆發將會干擾通訊、損毀手機,建議用戶當天關閉手機。”聯系所學知識回答9~11題。
9.位于地球公轉軌道與木星公轉軌道之間的行星是????????????? (???? )
A.土星?????????? B.金星?????????? C.水星????????? D.火星
10.太陽活動耀斑主要發生在太陽大氣的??????????????????????? (???? )
A.光球層?????? B.色球層???????? C.日冕層??????? D.電離層
11.下列現象中,屬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產生影響形成的是???????? (   )
①地面無線電短波通訊的短暫中斷 ?? ②地球兩極地區出現極晝極夜現象
③地球兩極地區的夜空出現極光 ???? ④大氣中CO2含量近年來增長很快,導致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2.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一天是指:????????????????????????? ( ?????)
A.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 ????????B.地球公轉的周期
C.一個太陽日????????? ???????????D.23時56分4秒
13.同一經線???????? ??????????????????????????????????????( ?  )
A.地方時相同???????????????????? B.自轉線速度相同
C.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偏轉相同?? D.晝夜長短相同
14.當120oE某地一天中太陽高度最大時,倫敦(0時區)是????? (?????? )
A.12時?????? B.8時???????? C.0時???????? D.4時
15.當晨昏線與經線重合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
A.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B.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
C.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 D.全球各地晝夜長短相等
16.天安門廣場上的國旗與太陽同時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儀式最早的是(????? )
A.5月1日????? B. 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讀“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角圖”,回答17題: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目前的黃赤交角是66.5°
B.圖中角α是黃赤交角
C.地軸與黃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黃赤交角
D.黃赤交角度數即是南北回歸線的度數
18.從天文含義看四季,冬季就是 (?? ???)
A.氣溫最低的月份  ????????????????????B.黑夜最短的日子
C.一年中白天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  D.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
19.有關地殼和巖石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地殼和巖石圈都是由巖石組成的???? ???B.地殼的厚度比巖石圈大
C.地殼就是巖石圈?????????????????? ???D.巖石圈就是地殼
20.讀地殼物質循環圖,回答,圖中與③所示的地質作用相同的箭頭是
A.①???? B.②???? C.⑤???? D.⑥??
讀下面“鋒面示意圖”,回答21—22題:
21.圖中四點屬于暖氣團控制下的是
①a????? ②b???? ③c???? ④d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 D.②④
22.圖中四點位于雨區的是
①a????? ②b???? ③c??? ④d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3.從北京開往西安列車,當其自東向西行駛時,車輪對哪側的鐵軌磨損較大(??? )
A.南側???????? B.北側???????? C.東側???????? ? D.西側
24、圖中正確表示北半球反氣旋的是??? (???? )
讀下列“天氣系統示意圖”,完成25—27題
25.從該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看,其所在的半球位置以及類型是
A.北半球.高氣壓?????? B.北半球.低氣壓
C.南半球.高氣壓? ???? D.南半球.低氣壓
26.若該天氣系統控制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我國南方的天氣為
A.伏旱天氣 ????????? B.梅雨天氣
C.臺風天氣???????? ? D.嚴寒天氣
27.當該天氣系統位于上海正東方向海面時,上海市吹
A.東北風??????? B.西北風????? C. 東南風???? D.西南風
28.我國由于冷鋒活動而出現的天氣有
①北方夏季的暴雨 ????????????????? ②沿海地區的臺風
③冬季爆發的寒潮 ????????????????? ④冬、春季節的大風、沙塵暴
A.① ② ④ ??? B.① ③ ④? ???? C.① ② ③???? ?? D.② ③ ④
29.有關臺風的敘述 ①臺風是熱帶反氣旋強烈發展的一種形式;②我國的臺風多發生在春夏季節;③臺風中心最大風力可達12級以上;④臺風災難主要由強風、特大暴雨和風暴潮所造成的;⑤我國內陸地區也受臺風影響。以上5種說法中正確的有幾種? ( )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30、對西歐海洋性氣候形成有很大影響的洋流是(? )
A、北太平洋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日本暖流?? D、北赤道暖流
31.我國內蒙古高原的自然帶,自西向東呈現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其自然帶的分異規律是( )
A.由沿海向內陸的分異 B.沿緯度方向的分異 C.由赤道向兩極的分異 D.都不是
32.有關由赤道向兩極的分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表境觀沿經線方向延伸 B.在中緯度地區表現最明顯
C.地表境觀沿經度變化方向更替 D.以熱量為基礎
3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這句話所講述的自然境觀屬于( )
A.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B.由赤道向兩極的分異
C. 山地垂直地域分異 D.非地帶性地域分異
34.決定山地山麓自然帶的主導因素是( )
A.山體坡向 B.海陸位置 C.山脈走向 D.緯度位置
35. 決定山地垂直自然帶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
A.大氣環流 B.降水量 C.熱量 D.太陽輻射
36.從地理環境整體性考慮,下列現象與我國南方境觀不符的是( )
A.河流以內流河為主 B.流水侵蝕顯著,風力侵蝕較弱
C.植被茂密高大 D.氣候濕潤,降水較多
37. 自然地理環境是由下列哪些要素構成的( )
A.植物、土壤、水文、動物、氣候 B.土壤、水文、地形、氣候、生物
C.土壤、水文、空氣、陽光、土地 D.土壤、陽光、地形、大氣、生物
38.“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反映了( )
A.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B.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C.地理環境的階段性 D.地理環境的開放性
39.海洋對大氣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向大氣輸送大量( )
A.動能 B.勢能 C.熱能 D.化學能
40.喀斯特地貌發育的最基本條件是( )
A.巖石有風化裂隙 B.巖石中含有化石
C.巖石具有層理構造 D.巖石具有可溶性
41. 下列物質屬于自然資源的是( ?)
.A.磷礦石、石灰巖 B. 錳礦、鋼材
C. 雷電、耕地 D. 玉米、草場
42.下列物質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
A.土地資源 B.水資源 C.氣候資源 D.礦產資源
43.關于我國自然資源分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北方多煤礦,南方多磷礦 B.北方熱量少、水分多,南方熱量多、水分少
C.西北干旱地區光照多,風力大 D.西南濕潤區光照少,生物種類多
44.下列自然資源中具有明顯區域分異規律的是( )
A.水資源 B.礦產資源 C.土地資源 D.生物資源
45.關于礦產資源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礦產資源受水熱條件的影響明顯 B.礦產資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質作用制約
C.金、銀、銅、鐵等多分布于沉積巖地區 D.煤、石油等多分布于巖漿巖地區
46.不屬于自然資源共性特征的是( )
A.分布的不平衡性 B.資源間的聯系性 C.數量的無限性 D.利用的發展性
47.熱帶雨林地區,水熱資源充足,動植物資源豐富,這體現了自然資源的哪一個共性特征?
A.分布的不平衡性 B.資源間的聯系性 C.數量的有限性 D.利用的發展性
48.下列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是( )
A.斬伐養長,不失其時 B.竭澤而魚,焚藪而田
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賦
49.下列不屬于影響流域匯水速度因素的是( )
A.地面坡度 B.土壤含水率 C.植被覆蓋率 D.河谷的順直程度
50.下列做法不利于避免或減輕洪水造成損失的是( )
A.長江中上游地區植樹造林 B.長江中下游地區圍湖造田
C.黃河下游加固江防大堤 D.三江平原恢復和重建沼澤濕地
第Ⅰ卷 選擇題答題卡(請將正確選項用鉛筆涂黑)
01.[A] [B] [C] [D] 02.[A] [B] [C] [D] 03.[A] [B] [C] [D] 04.[A] [B] [C] [D] 05.[A] [B] [C] [D] 06.[A] [B] [C] [D] 07.[A] [B] [C] [D] 08.[A] [B] [C] [D] 09.[A] [B] [C] [D] 10.[A] [B] [C] [D] 11.[A] [B] [C] [D] 12.[A] [B] [C] [D] 13.[A] [B] [C] [D] 14.[A] [B] [C] [D] 15.[A] [B] [C] [D] 16.[A] [B] [C] [D] 17.[A] [B] [C] [D] 18.[A] [B] [C] [D] 19.[A] [B] [C] [D] 20.[A] [B] [C] [D] 21. [A] [B] [C] [D] 22.[A] [B] [C] [D] 23.[A] [B] [C] [D] 24. [A] [B] [C] [D] 25.[A] [B] [C] [D] 26.[A] [B] [C] [D] 27.[A] [B] [C] [D] 28.[A] [B] [C] [D] 29.[A] [B] [C] [D] 30.[A] [B] [C] [D] 31.[A] [B] [C] [D] 32.[A] [B] [C] [D] 33.[A] [B] [C] [D] 34.[A] [B] [C] [D] 35.[A] [B] [C] [D]
36.[A] [B] [C] [D] 37.[A] [B] [C] [D] 38.[A] [B] [C] [D] 39.[A] [B] [C] [D] 40.[A] [B] [C] [D] 41.[A] [B] [C] [D] 42.[A] [B] [C] [D] 43.[A] [B] [C] [D] 44.[A] [B] [C] [D] 45.[A] [B] [C] [D] 46.[A] [B] [C] [D] 47.[A] [B] [C] [D] 48.[A] [B] [C] [D] 49.[A] [B] [C] [D] 50.[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綜合題:(共50分)
51.讀“地球光照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⑴ 此時為 (節氣)日(北半球)前后,
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
⑵ A地地處五帶中的 帶,此時澳大利亞的季節是 季。
⑶ 此時A點太陽高度是 °.這一天中B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是 °.
⑷ 某物體從A點向正南作水平運動,先是
向 (東、西)偏,后向 (東、西)偏。
⑸ A和B都隨地球自轉一周,所移動的距離A比B (長、短)。
⑹ AB線正處于 (晨、昏)線上。A點的晝長為 小時,A點的日出時間是 時。
⑺ B在A的 方向,C在B 的 方向。
52. 讀圖,完成下列要求:(8分)
(1)?????? 圖中下列各字母所在的氣壓帶名稱是:
B??????? ???????????;? C ????????????????????;D????????????? 。
(2)在氣壓帶中,盛行上升氣流的是????????????? ,動力原因形成的是?????????? ,熱力原因形成的是??????????? 。 (填字母)。
(3)寫出各風帶的名稱:
A→B:??????????? ?????????C→D:????????
53.讀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回答:(11分)
(1)圖中是?? 月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狀況,判定理由是??????????????????????????? 。
(2)填出圖中A、B氣壓中心名稱;A?????????????????? ,B;
(3)A氣壓形成的原因是????????????????????? ,此時被切斷的氣壓帶是????????? 。
(4)受氣壓中心的影響,圖中C點盛行??????????? 風,D點盛行????????? ???風,
我國的天氣以????????????????????? 為主的特征。
(5)D地7月盛行?????? ???? 風,其形成原因是?????????????????? ???????????? ?。
54、讀“圖3-1”,回答下列問題(7分)
(1)圖中整個水循環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水汽輸送在圖中用標有字母 的箭頭表示,地下徑流用標有字母 的箭頭表示。
(2)字母A 、G表示????????? 環節,D、B表示????????? 環節,E表示??????? 環節。
(3)圖中僅有A、B兩個環節的水循環叫做 循環,而有C、G、E、F、B等環節參與的水循環是指 循環。
55.讀下圖,回答:(10分)
(1)A、B、C、D四處,屬于背斜的是?????????? ,屬于向斜的是????????????? 。
(2)此時,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
(3)找油氣應在圖中的?????????? 處,找地下水應在?????? ???? 處。
(4)假如修建地下隧道,應選擇在?????? 處,原因是 。
2012-2013學年(上)高一期中考試卷
地理答題卡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每小題 1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不選或錯選不得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綜合題:(共50分)
51.讀“地球光照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得分
⑴ 此時為 (節氣)日(北半球)前后,
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
⑵ A地地處五帶中的 帶,此時澳大利亞的季節是 季。
⑶ 此時A點太陽高度是 °.這一天中B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是 °.
⑷ 某物體從A點向正南作水平運動,先是
向 (東、西)偏,后向 (東、西)偏。
⑸ A和B都隨地球自轉一周,所移動的距離A比B (長、短)。
⑹ AB線正處于 (晨、昏)線上。A點的晝長為 小時,A點的日出時間是 時。
⑺ B在A的 方向,C在B 的 方向。
52. 讀圖,完成下列要求:(8分)
得分
(1)?????? 圖中下列各字母所在的氣壓帶名稱是:
B??????? ???????????;? C ????????????????????;D????????????? 。
(2)在氣壓帶中,盛行上升氣流的是????????????? ,動力原因形成的是?????????? ,熱力原因形成的是??????????? 。 (填字母)。
(3)寫出各風帶的名稱:
A→B:??????????? ?????????C→D:????????
得分
53(11分)(1)圖中是?? 月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狀況,判定理由是??????????????????????????? 。
(2)填出圖中A、B氣壓中心名稱;A?????????????????? ,B;??????????????????
(3)A氣壓形成的原因是????????????????????? ,此時被切斷的氣壓帶是????????? 。
(4)受氣壓中心的影響,圖中C點盛行??????????? 風,D點盛行????????? ???風,
我國的天氣以????????????????????? 為主的特征。
(5)D地7月盛行?????????? 風,其形成原因是?????????????????????????????? ?。

得分
54(7分.(1)圖中整個水循環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水汽輸送在圖中用標有字母 _______的箭頭表示,地下徑流用標有字母_________的箭頭表示。????
(2)字母A 、G表示????????? 環節,D、B表示????????? 環節,E表示??????? 環節。
(3)圖中僅有A、B兩個環節的水循環叫做???????? 循環,而有C、G、E、F、B等環節參與的水循環是指???????? 循環。
得分
55(10分).(1)A、B、C、D四處,屬于背斜的是?????????? ,屬于向斜的是????????????? 。
(2)此時,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
??????????????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
????????????????????????????? 。
(3)找油氣應在圖中的?????????? 處,找地下水應在??????????? 處。
(4)假如修建地下隧道,應選擇在?????? 處,原因是
2012-2013學年(上)高一期中考試
地 理 參考答案
選擇題(共50)
二、綜合題(共計50分)
51. 每空1分,共14分(1) 冬至 23° 26′ S (2) 北溫 夏 (3) 0 90
(4) 西 東 (5) 短 (6) 昏 4 10 (7) 東南 東北
52.每空1分,共8分
(1)?? B、副極地低氣壓帶?? C、副熱帶高氣壓帶?? D、赤道低氣壓帶
(2)B、D??????? B、C?????? A 、D???? (3)A→B:極地東風帶 ??C→D:東北信風帶
53、每空1分,共11分
(1)? 1? ???亞歐大陸是高壓 ,海洋上是低壓? ?(2)? 亞洲高壓????? ??阿留申低壓
(3) 冬季氣溫低,內陸冷源,形成冷高壓?????????? ??副極地低氣壓帶
(4) 西北? ??東北? ??嚴寒干燥 ??(5)? 西南季風???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54、每空1分,共7分
(1)C、F,?? (2)降水,蒸發,地表徑流。? (3)海上內循環,陸地內循環。
?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本人的學校、班級、姓名、學號、考試號填在試卷的密封線內的相應位置。
2.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交給監考人員。
第Ⅰ卷
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下列兩種商品具有互補關系的是 ( )
A.自行車和方便面 B.火車和飛機 C.照相機和膠卷 D.牛肉和羊肉
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是 ( )
A.生產資料公有制 B.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C.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特點 D.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針對近年來出現的一定程度的通貨緊縮現象,有人認為,國家應該增加紙幣發行量,流通 中的紙幣越多越好。“紙幣越多越好”的觀點 ( )
A.是正確的,因為它有利于抑制物價下跌,有效解決通貨緊縮
B.是錯誤的,沒有正確認識貨幣的本質
C.是正確的,發行紙幣越多,人們手中的錢就越多,生活就越富裕
D.是錯誤的,沒有正確認識紙幣的職能及貨幣與紙幣的關系
信用卡作為新一代的理財工具,具有以下優點 ( )
A.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 B.可以任意透支
C.不需要任何條件可以任意申請 D.可以在任何地點進行消費使用
消費可以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這種劃分的依據是 ( )
A.消費品耐用程度不同 B.消費品類型不同
C.交易方式不同 D.消費的目的不同
恩格爾系數是指 ( )
A.發展資料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 B.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
C.勞務消費占家庭總消費中的比重 D.家庭消費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
我國的恩格爾系數在不斷減小說明我國 ( )
A.城鄉居民的消費支出在不斷增加 B.城鄉居民的消費支出在不斷減少
C.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消費結構單一 D.居民生活水平上升,消費結構改善
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就必須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 展,這是因為 ( )
①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②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③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的④稱霸世界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相同點是 ( )
A.它們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金
B.公司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清償責任
C.它們都有兩個以上股東共同出資組成
D.它們的資本都劃分為等額股份
10.一臺筆記本電腦標價12500元,在這里體現的貨幣職能是 ( )
A.價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貯藏手段
為更好地實現就業,勞動者必須樹立的正確擇業觀念是 ( )
①自主擇業觀②競爭就業觀③職業平等觀④多種方式就業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購買學生平安險 ( )
A.能夠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B.其費用由國家和個人共同承擔
C.是一種針對風險本身的投資 D.按規定定期能獲得有償收入
目前在我國,根據發行者不同,債券主要分為 ( )
①國債②金融債券③個人債券④企業債券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在財政收入形式中占主導地位,征收面最廣、最穩定可靠的財政收入是 ( )
A.稅收收入 B.利潤收入 C.債務收入 D.罰沒收入
影響財政收入的根本因素是 ( )
A.經濟發展水平 B.分配政策 C.居民收入 D.人口數量
某電影明星通過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薄和記賬憑證等手段不繳或少繳應納稅 款,這一行為構成了 ( )
A.偷稅行為 B.騙稅行為 C.欠稅行為 D.抗稅行為
上題中該電影明星因此受到了國家刑罰的制裁。這一事實體現的稅收的基本特征是( )
A.無償性 B.法制性 C.固定性 D.強制性
某職工在所屬國有企業改制時購買了一萬元的企業股票,年底分紅得到了2000元的股息。該職工得到的2000元收入屬于 ( )
A.按勞分配 B.按資本要素分配 C.按勞動要素分配 D.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
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_______決定的。 ( )
A.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的性質和特點
D.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國家的各項職能的實現,是通過 ( )
A.財政收入完成的 B.財政支出完成的
C.國家決算完成的 D.國家預算完成的
經濟增長是財政收入的基礎,財政工作基本是圍繞生財、聚財、用財進行的。“三財”之道,生財為根本,聚財要有度,用財講效益。據此回答21~22題。
“生財之道”根本在于 ( )
A.調整分配政策,提高財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強化稅收管理,堵塞稅收漏洞
C.減少財政支出,增發國債 D.發展生產,促進經濟增長
“聚財之度”在于 ( )
A.財政收入的增幅與國民收入同步
B.財政收入的增幅應高于國民收入的增幅
C.財政收入的增長應與企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適應
D.避免財政赤字的出現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是 ( )
A.實現共同富裕 B.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C.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D.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下面函數圖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價格走勢,則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
①該商品很可能供不應求 ②該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量會有所減少 ③該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減少 ④生產者可能會擴大該商品的生產規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某國2007年生產M商品10億件,價值總額為100億元。如果2008年從事M商品生產的勞動者數量增加10%,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2008年M商品的價值總額為 ( )
A.110億元 B.120億元 C.130億元 D.132億元
答題表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10分,共50分)
26.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00年的63.8%,下降到2006年的38.9%。
200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為2.26萬億美元,約占世界生產總值的5%;當年,我國消耗石油3億噸,約占世界消耗量的7.8%;消耗原煤21.4億噸,約占世界消耗量的39.6%;消耗粗鋼3.5億噸,約占世界消耗量的31.8%;消耗水泥10.5億噸,約占世界消耗量的47.7%。
根據上述材料,談談如何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10分)
27.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市場競爭類似于體育競爭,離不開競爭規則。怎樣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10分)
28.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生產力?(10分)
29.閱讀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表為2005-2008年消費、投資、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和拉動情況。
消費
投資
凈出口
年份
貢獻率(%)
拉動(百分點)
貢獻率(%)
拉動(百分點)
貢獻率(%)
拉動(百分點)
2005
38.2
4.0
37.7
3.9
24.1
2.5
2006
38.7
4.5
42.0
4.9
19.3
2.2
2007
39.4
4.3
40.9
4.4
19.7
2.5
2008
44.4
4.0
46.7
4.2
8.9
0.8
注:2007年發達國家最終消費率對GDP總量增長的貢獻率約為80%,世界平均水平約為60%。
材料二 下表為2005——2008年我國GDP與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速度。
國內生產總值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年份
總量(億元)
同比增長(%)
收入(元)
同比增長(%)
收入(元)
同比增長(%)
2005
183085
10.2
10493
9.6
3255
6.2
2006
209407
10.7
11759
10.4
3587
7.4
2007
246619
11.4
13786
12.2
4140
9.5
2008
300670
9.0
15781
8.4
4761
8.0
材料三 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經濟現象和問題。(10分)
結合材料三,聯系當前我國的實際談談我國應該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費率。(10分)
會澤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上)期中考試試卷
政 治 參考答案
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
26. 第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二,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
第三,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27. 第一,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第二,遵守市場規則;
第三,建立社會信用制度。
28. 第一,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第二,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第三,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考生注意:
1.本套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考試結束只交答題卡.
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必修一,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集合,集合,則( )
A. B. C. D.
2.下列函數中哪個與函數相等( )
A. B. C. D.
3.如圖,一個空間幾何體的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長為1,那么這個幾何體的體積為( )
A.1 B. C. D.
4.冪函數,其中,且在(0,+∞)上是減函數,又,則=( )
A.0 B.1 C.2 D.3
5.如果兩個球的體積之比為,那么兩個球的表面積之比為( )
A. B. C. D.
6. 在正方體中,與平面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
A.90° B.60° C.45° D. 30°
7.函數的定義域是( )
A.(,1)(1,+) B.(,1)(1,+)
C.(,+) D.(,+)
8.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正方形,這個圓柱的全面積與側面積的比是( )
A. B. C. D.
9. 設,用二分法求方程內近似解的過程中得則方程的根落在區間( )
A. B. C. D.不能確定 10.在下列關于直線、與平面、的命題中,正確的是( )
A. 若且,則 B. 若且,則.
C. 若且,則 D. 若且,則
11.函數在區間上是減函數,則的取值范圍是( )A. B. C. D.
12.定義在上的偶函數對任意,有,則( )
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
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若 ,則函數的圖象一定過點 .
14.已知函數滿足,,則= .
15.在正方體中,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大小為 .
16.在邊長為的等邊三角形中,,沿折成二面角后,,這時二面角的大小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本小題滿分10分,每小題5分)
求值:(1).
(2).
18.(本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6分)
已知集
(1)求;
(2)若的取值范圍.
19.(本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6分)
如圖,是正方形,是正方形的中心, 底面,是的中點.
求證:(1)∥平面 ; (2)平面平面.
20.(本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6分)
已知函數,().
(1)求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
(2)討論在其定義域上的單調性, 并證明之.
21.(本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4分)
已知為常數,且方程有兩個相等實根.
(1)求函數的解析式;
(2)當時,求的值域;
(3)若,試判斷的奇偶性,并證明你的結論.
22.(本小題滿分12分)
某商品在近30天內每件的銷售價格(元)與時間(天)的函數關系是該商品的日銷售量(件)與時間(天)的函數關系是,求這種商品的日銷售金額的最大值,并指出日銷售金額最大的一天是30天中的第幾天?
2012~2013學年(上)高一期中考試答題卡
座位號
數 學
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填寫清楚;
2.保持卷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
3.請注意題號順序。
得分欄:



總分
17
18
19
20
21
22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請將每小題的答案填在相應題號的下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
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請將每小題的答案填在相應題號后的橫線上。
13. ; 14. ; 15. ; 16.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本小題滿分10分,每小題5分)
18.(本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6分)
19.(本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6分)
20.(本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6分)
21.(本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4分)
22.(本小題滿分12分)
2012-2013學年(上)高一期中考試
參考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請將每小題的答案填在相應題號的下面.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
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請將每小題的答案填在相應題號后的橫線上。
13.(1,3); 14.; 15. ; 16.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本小題滿分10分,每小題5分)
解:(1) 109 (2)
18.(本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6分)
解:(1),
………………6分
(2)如圖,
……12分
19.(本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6分)
證明:(1)連結E0
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
O為AC的中點 又E是PC的中點
EO//PA
PA//平面BDE
(2)平面ABCD,平面ABCD

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


,又平面BDE
平面PAC平面BDE
20.(本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6分)
解:(1)定義域為(-∞,1),值域為(-∞,1)
(2)解:設
∵,
∴,于是則

∴在定義域(-∞,1)上是減函數
21.(本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4分)
解:(1)已知.
由,得………(1)
方程有兩個相等實根,且
(2)由(1)知顯然函數在上是減函數,
時,時,,函數的值域是.
(3)證明:
是就奇函數

試卷總分:100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12個小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其中有一個或多個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答題卡的答題格內。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錯選或不選得零分)
1.在直線運動中,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速度的改變量大,加速度就大。
B.物體的速度改變快,加速度就大。
C.物體的速度變化量的方向與加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
D.物體的速度變化量的方向與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不同。
2.在下述問題中,能夠把研究對象當作質點的是( )
A.研究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是多少。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轉情況對發球效果的影響。
C.把一枚硬幣用力上拋,猜測它落地時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
D.正在進行花樣滑冰的運動員。
3.下列關于重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心是物體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點。
B.重心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
C.密度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必與其幾何中心重合。
D.直鐵絲被彎曲后,重心便不在中點,但一定還在鐵絲上。
4. 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兩木塊,質量分別為m1和m2,中間用一原長為L、勁度系數為k的輕質彈簧連接起來,現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塊乙,當兩木塊一起勻加速運動時,兩木塊之間的距離是( )
A. B.
C. D.
5.以下關于力和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C.物體的速度越大,其慣性就越大。 D.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消失后,物體的速度就消失。
6.兩個共點力,大小分別是30N 和50N,則兩力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
A.10N B.50N C.30N D.100N
7.如圖所示,A、B兩物塊疊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A、B一起勻速運動,在運動過程中物體A所受外力個數為(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8.兩人拔河甲勝乙敗,甲對乙的力是300N,則乙對甲的拉力(繩的質量忽略不計)( )
A.大于300N B.等于300N C.小于300N D.不能確定
9.如圖所示,某物體沿一直線運動的圖象,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第2s末物體回到出發點。
B.第1s內和第2s內物體的速度方向相反。
C.第1s內和第2s內物體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3s內物體的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
10.質量為m的人站在升降機中,如果升降機運動時加速度的絕對值為a,升降機底板對人的支持力N=ma+mg,則可能的情況是( )
A.人處于超重狀態。 B.升降機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運動。
C.人處于失重狀態。 D.在向下運動中,以加速度a制動。
11. 關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路程是指物體軌跡的長度,位移表示物體位置變化。
B.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 。
C. 路程是標量,位移的大小就是路程。
D. 兩物體通過的路程相等,則它們的位移也一定相同。
12.如圖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為G的物體沿豎直墻壁勻速下滑,物體與墻壁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則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 )
A. B.
C. D.
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填空題(共2個小題,共12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在相應題號的橫線上)
13.(4分)圖甲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測量同一組數據F1、F2和合力F的過程中,橡皮條結點O的位置不能變化。
B.彈簧測力計拉細線時,拉力方向必須豎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D.為減小測量誤差,F1、F2方向間夾角應為90°。
(2)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拉力的大小為__ _N.
14.(8分)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實驗中,選定一條紙帶如圖所示,其中0、1、2、3、4、5、6都為記數點,其中兩相鄰計數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測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
①在計時器打出點4時,小車的速度v4 = cm/s,全過程加速度的計算公式為a=___________a = cm/s2。
②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f=51Hz,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___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三、計算題(共5個小題,共計4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目,答案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5.(6分)汽車以大小為3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剎車后加速度的大小為5m/s2,那么剎車后3s內汽車的位移是多大?剎車后8s內汽車的位移又是多大?
16.(6分)如圖所示,GA=100N,GB=40N,彈簧的勁度系數為500N/m,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物體A對支持面的壓力;
(2)彈簧的伸長量.
17.(8分)一水平傳送帶長為20m,以2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已知某物體與傳送帶間動摩擦因數為0.1,則從把該物體由靜止放到傳送帶的一端開始,至達到另一端所需時間為多少?(g=10m/s2)
18.(10分)一個滑雪者從靜止開始沿山坡滑下,山坡的傾角=300,滑雪板與雪地的動摩擦因數是0.04(取10m/s2),
求:(1)滑雪者加速度的大小。
(2)滑雪者5s內滑下的路程。
(3)滑雪者5s末速度的大小。
19.(8分)甲、乙兩車相距x0=40.5m,同時沿平直公路做直線運動,甲車在前,以初速度v1=16m/s,加速度a1=-2m/s2作勻減速直線運動,乙車在后,以初速度v2=4.0m/s,加速度a2=1.0m/s2與甲同向作勻加速直線運動,求:
(1)甲、乙兩車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離.
(2)乙車追上甲車經歷的時間.
會澤縣第一中學
2012—2013學年度(上)高一期中考試
物理參考答案
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二、(每空2分,共12分)
13. AC ; 4.00N ;
14.(1) 31.35 cm/s ;
(2);
(3) 49.6 cm/s2;
(4) 偏小 ;
三、計算題(共40分)
15.(6分) 67.5m 90m
解:設經過ts后車停止。
由帶入數據可得…………(2分)
即6s末車停止
由公式可得…………(1分)
…………(1分)
由公式可得…………(1分)
…………(1分)
16.(6分)(1) FN=60N,方向豎直向下 (2) x=0.08m=8cm
解:對A受力分析可得…………(2分)
對B受力分析可得…………(2分)
帶入數據可得
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壓力也為60N,方向豎直向下。…………(2分)
17.(8分)把物體由靜止放到傳送帶一端,物體在滑動摩擦力作用下做勻加速運動,直到其速度達到與傳送帶速度相等,然后和傳送帶一起與2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
…………(1分) …………(1分)
聯立求解可得…………(1分)
物體由傳送帶一端開始經過2秒達到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此時對地位移為
 s1 =vt1/2=2m …………(2分)   因此物體勻速運動的時間t2=(20-2)/2=9s …………(2分)   ∴物體由靜止放到傳送帶的一端開始,至達到另一端所需時間為t=t1+t2=11s。…………(1分)
18.(10分)
(1)以滑雪者為研究對象,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2分)
…………(2分)
又因為 …………(1分)
由以上三式可得:
= …………(1分)
(2)=58.1m ………… (2分)
(3)=23.3 m/s …………(2分)

說明: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6頁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
第Ⅰ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共40小題,1.5分/題,共60分)
1.病毒、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質和結構是( )
A.細胞膜 B.細胞質 C.細胞壁 D.遺傳物質
2.細胞學說揭示了( )
A.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 B.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C.細胞為什么要產生新細胞 D.人們對細胞的認識是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
3.人體細胞中核酸的核苷酸種類數以及堿基種類數分別是( )
A. 4 , 5 B. 5 , 8 C. 8 , 4 D. 8 , 5
4.人口腔上皮細胞被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染色后,細胞核和細胞質對應的顏色分別是( )
A.紅色,綠色 B.綠色,紅色 C.綠色,磚紅色 D.橙色,灰綠色
5.能促使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麥芽糖酶
6.下列物質中不能以跨膜運輸方式進入細胞的是( )
A.脂質分子 B.K+ C.胃蛋白酶 D.蘇氨酸
7.植物細胞內不能產生ATP的生理過程是( )
A.光合作用的光反應 B.色素蛋白的合成 C.無氧呼吸 D.有氧呼吸
8.夏天光照強烈的中午時段,植物葉片內C3和C5含量變化是( )
A.C3增加,C5也增加 B.C3減少,C5也減少
C.C3增加,C5減少 D.C3減少,C5增加
9.下列細胞器在其生命活動過程中均可產生水的是( )
①核糖體 ②葉綠體 ③中心體 ④線粒體
A.①②④ B.④ C.②④ D.③④
10.科學家將哺乳動物或人的成熟紅細胞放進蒸餾水中,造成紅細胞破裂出現溶血現象,再將溶出細胞外的物質沖洗掉,剩下的結構在生物學上稱為“血影”,那么,血影的主要成分有( )
A.無機鹽、蛋白質 B.蛋白質、糖類  C.脂肪、蛋白質  D.脂質、蛋白質
11.下列核苷酸中,在DNA結構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
12.下列物質中,不是組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是( )
A. B.
C. D.
13.鑒定市售奶粉是否含有蛋白質,應該使用哪種試劑?( )
A.雙縮脲試劑 B.蘇丹Ⅲ C.斐林試劑 D.碘液
14.列哪項不是細胞膜的功能?( )
A.控制物質進出 B.提高細胞內化學反應速率
C.分泌各種激素 D.是系統的邊界,維持系統的穩態
15.將盛有一定濃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緊后浸于蒸餾水中,下圖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濃度與時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

16.觀察紫色洋蔥表皮細胞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實驗中,證明質壁分離現象的是( )
A.液泡由小變大,紫色變淺 B.液泡由小變大,紫色變深
C.液泡由大變小,紫色變淺 D.液泡由大變小,紫色變深
17.某種毒素因妨礙呼吸而影響有機體的生命活動,這種毒素可能作用于細胞的( )
A.核糖體   B.細胞核   C.線粒體   D.細胞膜
18.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在于植物細胞具有( )
①中心體 ②葉綠體 ③高爾基體 ④細胞壁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9.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大部分( )
A.轉移到ATP B.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C.用于物質的合成         D.用于吸收營養物質
20.葉綠體中色素的分離過程中,在濾紙條上擴散速度最慢的色素及其主要吸收的光是( )
A.葉綠素a,藍紫光 B.葉綠素a,紅光和藍紫光
C.葉綠素b,藍紫光 D.葉綠素b,紅光和藍紫光
21.水生植物麗藻的細胞液中K+濃度比它們生活的池水高1065倍,麗藻細胞對K+的吸收必須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
①載體蛋白 ②ATP供能 ③從高濃度到低濃度 ④從低濃度到高濃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 要提高溫室蔬菜的產量,可以采取以下哪種方法?( )
A.白天適當降低溫度 B. 夜間適當提高溫度
C. 夜間適當降低溫度 D.晝夜保持溫度一致
23. 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情況下進行無氧呼吸。如果它在這兩種呼吸過程中產生了等量的CO2,那么它分別在有氧和無氧情況下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 )
A.1:2 B.2:1 C.3:1 D.1:3
24.真核細胞的直徑一般在10-100μm之間。下列有關生物體的體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
B.受細胞所能容納的物質制約
C.細胞較小,相對表面積大,有利于物質的迅速轉運和交換
D.受細胞核所控制的范圍大小的制約
25.下圖為有絲分裂時染色體移向兩極狀態,其中正確的是(  )
26.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不同發生在( )
A.前期和中期 B.末期和間期 C.前期和末期 D.末期和中期
27.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正常情況下,細胞分裂可以無限進行下去
B.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特點
C.高度分化的細胞有可能永遠失去增殖的能力
D.細胞都要經過分裂、生長、成熟、衰老和凋亡
28.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有所差異導致細胞形態和功能各不相同
B.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對于生物體都具有積極意義
C.細胞分裂存在于個體發育整個生命過程中,細胞分化僅發生于胚胎發育階段
D.多細胞生物體細胞的衰老與機體的衰老總是同步進行的
29.下列物質中,不在核糖體上合成的是( )
A.載體 B.生長激素 C.抗體 D.性激素
30.下列關于細胞周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成熟的生殖細胞產生后立即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
B.機體內所有的體細胞處于細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細胞將停留在分裂期
D.細胞分裂間期為細胞分裂期提供物質基礎
31.細胞的全能性是指( )
A.已經分化的細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B.所有細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復到分化前的狀態
C.已分化的細胞仍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D.已經分化的細胞全部能進一步分化
32.下列關于顯微鏡使用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先在低倍鏡下看清楚,再轉換成高倍鏡觀察
B.用高倍鏡時要用細準焦螺旋調節
C.用高倍鏡時把視野調得越亮,圖像越清晰
D.高倍鏡縮小了觀察的視野,放大了物像的倍數
33.長米果穗中含量豐富的多糖是( )
A.糖原和纖維素 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纖維素 D.蔗糖和麥芽糖
34.醫生給病人輸液時.常把藥劑溶解于生理鹽水(0.9%的NaCI溶液)中.而不是溶解于蒸餾?水中。這是因為()
?? A.無機鹽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是不可缺少的
?? B.燕餾水不含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
?? C.蒸餾水使細胞代謝加快.病情加重
?? D.生理鹽水能維持人體內環境滲透壓的穩定
35.對細胞核功能較為全面的闡述是( )
A.與生物體的遺傳和變異有關 B.控制細胞的代謝
C.與生物繁殖后代有關,是遺傳物質復制的場所
D.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36.右圖表示真核生物細胞呼吸過程中葡萄糖分解的兩個 途徑。酶① 、酶②和酶③依次分別存在于( )
A.線粒體、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
B.線粒體、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C.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
D.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37.有關酵母菌細胞的呼吸作用的檢測,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如果產生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則它只進行有氧呼吸
B.如果產生的氣體使溴麝香草酚藍溶液變黃色,則它只進行無氧呼吸
C.無論它進行有氧呼吸還是無氧呼吸,它都能產生CO2
D.酵母菌發酵時不產生氣體,但其發酵液能使重鉻酸鉀變灰綠
38.下圖表示的是在最適溫度下,反應物濃度對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在A點時溫度升高10℃,則反應速率加快
B.若在A點時溫度降低10℃,則反應速率不變
C.若在B點時往混合物內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則
反應速率會加快
D.若在B點時往混合物內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則
反應速率不改變
39.變形蟲可吞噬整個細菌,這一事實說明( )
A.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B.細胞膜失去選擇透過性
C.大分子可以透過細胞膜 D.細胞膜具有一定流動性
40.葡萄糖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質。給老鼠喂含有放射性18O的葡萄糖,含18O的葡萄糖進人細胞后,首先出現放射性的化合物是( )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40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40分)
41.(13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下圖是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 ,參與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該細胞器的 上。
(2)光合作用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A表示 階段,
B表示 階段。
(3)寫出圖中①~⑤所示物質名稱:
① ;② ;③ ;④ ;⑤ 。
(4)C和D的化學過程分別稱為:C 、D 。
(5)寫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2分)
42.(8分,每空1分)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 該化合物是由 個氨基酸分子失去 個分子的水而形成的,這種反應叫做 。
(2) 圖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 ,表示肽鍵的字母是 。
(3) 該化合物中有 個氨基和 個羧基。
(4)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是 。
43.(6分,每空1分)右圖是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不含磷脂成分的細胞器是 (填序號);
(2)硝化細菌細胞具有上圖細胞的哪種細胞器?
(填序號)。
(3)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與之有關的細胞器有
(填序號);
(4)若要對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需要該細胞中的哪些結構參與? (填序號);
(5)在合成分泌抗體的過程中,與之有關的細胞器
有 (填序號);
(6)若這是人的大腿肌細胞,在人進行長跑時,大腿肌肉會感到酸痛,這是由于細胞中的 (填序號)產生了乳酸。
44.(8分,每空1分)右圖是某植物一個細胞有絲分裂的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此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 期。
(2)該細胞此時有 條染色體, 條染
色單體, 個核DNA分子。
(3)此時期繼續發展,將在赤道板位置出現 ,
逐漸擴展形成 ,最終分裂為兩個子細胞。(4)此細胞分裂結束后,子細胞內染色體有 條, 個DNA分子。
45.(5分,每空1分)某工廠生產了一種加酶洗衣粉,其包裝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說明: 
成分:含堿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滌前先將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內數小時。使用溫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絲質及羊毛衣料。用后徹底清洗雙手。
請回答以下問題:
(1)質檢局針對該洗衣粉設計了如下裝置進行實驗:
該實驗的目的是                         。
(2)一學生為探索該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適溫度,參考上述(1)的實驗材
料及方法進行了有關實驗,并把結果以下列曲線圖A、B表示。
① 由圖可知,使用該加酶洗衣粉的最適宜溫度約為             。
② 在O℃和75℃時,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為零,但溫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
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復,這是因為                    。
  (3)該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滌絲質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         
 
(4)大力推廣使用加酶洗衣粉替代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這是因為
                                。
2012—2013學年(上)高一期中考試卷
生物 答題卡
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
得分
評卷人
題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序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序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非選擇題(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得分
評卷人
41.

(1) , 上
(2)A表示 階段,
B表示 階段。
(3)① ;② ;③ ;④ ;⑤ 。
(4)C 、D 。
(5)(2分)
得分
評卷人
42.
⑴由 個氨基酸分子失去 個分子的水而形成的,這種反應叫做 。
⑵ R基的字母是 ,表示肽鍵的字母是 。
⑶ 該化合物中有 個氨基和 個羧基。
⑷ 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是
得分
評卷人
43.
(1) (填序號);
(2) (填序號)。
(3) (填序號);
(4) (填序號);
(5) (填序號);
(6) (填序號)
得分
評卷人
44.
(1)此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 期。
(2)有 條染色體, 條染色單體, 個核DNA分子。
(3)在赤道板位置出現 ,逐漸擴展形成 ,
(4)子細胞內染色體有 條, 個DNA分子。
得分
評卷人
45.
(1)目的是                         。
(2) ①              。②                    
(3)           
(4)                                。
2012—2013學年(上)高一期中考試卷
生物 參考答案
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
二.非選擇題(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41. (1) 葉綠體 類囊體薄膜(或基粒) (2) A為光反應 B為暗反應
(3) ① H2O ② O2 ③ [H] ④ CO2 ⑤ (CH2O)或者糖類
(4) CO2的固定 C3的還原
(5) H2O + CO2 (CH2O) + O2
42.(1)3 2 脫水縮合(2)BCG;EF(3)1、2
(4)
43.(1)5,10(2)10(3) 1,5,10(4)1,2(5)3,6,9,1(6)2
44.(1)后(2)8 0 8 (3)4 4 (4)細胞板 新的細胞壁
45.(1)檢查該洗衣粉是否含蛋白酶。
(2)①45℃ ②酶的結構已遭破壞(或酶的活性已喪失)
(3)絲質及羊毛衣料所含的蛋白質會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從而破壞衣料。
(4)酶本身無毒,含量少,又能被微生物完全降解,對環境無污染。

第一部分:聽力(30分)
第一節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 )1.What day is today?
A.Sunday. B.Tuesday. C. Wednesday.
( )2.When did the woman see the man’s elder sister?
A.Yesterday. B. Two days ago. C. Three days ago
( )3.How often does the restaurant offer its dinner specials?
A.Twice a day. B.Twice a week. C.. Once a week.
( )4.When did the plane leave?
A.12:05. B.11:35. C.11:50.
( )5.What is the original price for the T-shirt?
A.80 dollars. B.50 dollars. C.40 dollars.
第二節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自。每段對話或獨自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每段對話或獨自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8題。
( )6.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n?
A.About a sentence.
B.About a word in a sentence.
C.About Mrs Green.
( )7.Why can’t the man understand the woman?
A.Because she speaks too fast.
B.Because she speaks poor Chinese.
C.Because she pronounces some words differently.
( )8.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A.To look up the word in the dictionary.
B.To keep practising.
C.To go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study.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11題。
( )9.What’s Bob’s mother doing?
A.She is buying a present for her son.
B.She is looking at some birthday cakes.
C.She is buying herself a bicycle.
( )10.How soon is Bob’s birthday?
A.In a week. B.Two weeks away.C.In less than ten days
( )11.What size bicycle will she buy?
A.Size 24. B.Size 26.C.Size 28.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14題。
( )12.What size does the woman want?
A.Size 4. B.Size 6.C.Size 10.
( )13.How many colors does the ski jacket come in?
A.4. B.5. C.6.
( )14.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jacket?
A.It’s too expensive.
B.It’s too big.
C.She doesn’t like the colors.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17題。
( )15.How old is Mr Grant’s second child?
A.Twelve. B.Six.C.Seven
( )16.What does his wife like to do?
A.To cook in the kitchen.
B.To work in the music room.
C.To play football and basketball.
( )17.Where is the garden?
A.In the back of the house.
B.In front of the house.
C.Beside the house.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20題。
( )18.What were the family going to do?
A.To spend their holiday. B.To see their friend.C.To buy some food.
( )1 9.How would they go to the countryside?
A.By train. B.By car. C. On foot.
( )20.Why did Mrs Smith move the clocks and watches ahead?
A.She wanted to surprise her husband.
B.She didn’t want to be late.
C.She always did so.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 ---Can you speak English?
??? ---Yes, but only _____. I’ve been studying it for only _____ months.
A. a few; a few B. little; a little???? C. a few; few D. a little; a few
22. ---Your French is very good.
???? ---Thank you. You won’t believe that my mother speaks it much ______ than I.
???? A. good B. well C. better D. best
23. ---Mum, may I go out to play football for a while?
???? ---______. You need some exercise.
A. Never mind B. You’ve got it
C. Go ahead D. It’s your turn
24. Your _____ is very important to him. He said he would do it as you told him to.
???? A. mind B. need C. survey D. suggestion
25. I couldn’t believe my eyes! A beautiful three-storey building had been ____ at the place where I used to live.
???? A. put up B. taken down ???? C. made up D. carried along
26. ---Excuse me, I’m looking for ______ jacket. ---Is it _______ blue one? I saw it somewhere.
A. the; a B. a; the C. a; a D. the; the
27.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y ______ to think about what use could be ____ from the waste things.
A. have begun; made B. had begun; made C. had begun; taken D. have began; taken
28. The man insisted ________ a taxi for me even though I told him I lived nearby.
A. on finding B. to find C. he finds D. his finding
29. A number of students ____playing on the ground but I don’t know what the exact number ___.
A. is, are B. are, are C. is, is D. are, is
30. Our car broke down on the half way, and the bad weather _____ our helplessness.
A. added up B. added up to C. added D. added to
31. My sister has bought a new car ________ color is bright red.
A. its B. that C. whose D. which
32. It is in Qing Dao _________ this kind of washing machines is produced.
A. where B. which C. what D. that
33. If the way __________ you think of is not good enough, you can learn the way _________ the top students deal with their study.
A. which ; / B. which, which C. that; which D. /; /
34. __________ ! John is dressed in the same dress __________ his sister.
A. What fun; as B. How fun; as C. What fun; that D. How fun; that
35. We ________ dinner in half an hour. Come on! Let’s hurry up!
A. have B. will be have C. are having D. will have had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It was an early morning in summer. In the streets, sleepy-eyed people were moving quickly towards their 36 . This was the beginning of another 37 day in New York City. 38 this day was to be different.
Waiting 39 the busy streets, on top of a 40 110 stories high, was Philippe. This brave Frenchman was about to 41 a tightrope (繃索) between the two towers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Philippe took his first 42 with great care. The rope was ok. Now he was 43 he could do it. 44 only a balancing pole(平衡桿), Philippe walked his way across, a 45 of 131 feet.
Soon the rush-hour 46 began to notice. What a 47 ! There, 1,350 feet above the street, a 48 figure was walking on air.
Philippe made seven 49 , back and forth (來回). He wasn’t pleased with just 50 . Sometimes, he would turn, sit down, and 51 go on his knees (膝蓋). There was one time when he had the 52 courage to lie down on the thin rope. And thousands of 53 watchers looked with hearts beating fast.
After the forty-five-minute 54 , Philippe was taken to the police station. He was asked 55 he did it. Philippe shrugged (聳肩) and said, “When I see two tall buildings, I walk.”
36. A. jobs B. homes C. buses D. offices
37. A. working B. hot C. same D. ordinary
38. A. And B. So C. But D. Thus
39. A. for B. in C. by D. above
40. A. room B. bridge C. wall D. building
41. A. throw B. walk C. climb D. repair
42. A. act B. journey C. step D. trip
43. A. sure B. sorry C. glad D. nervous
44. A. Through B. For C. With D. On
45. A. distance B. height C. space D. deep
46. A. streets B. crowds C. passengers D. cars
47. A. depth B. pleasure C. wonder D. day
48. A. great B. strange C. big D. small
49. A. actions B. steps C. trips D. faces
50. A. walking B. staying C. acting D. showing
51. A. almost B. even C. often D. rather
52. A. exciting B. embarrassing C. relaxing D. amazing
53. A. patient B. frightened C. pleased D. happy
54. A. show B. play C. try D. TV
55. A. how B. why C. whether D. when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兩節,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A few months ago I was at a bus stop in town in the evening. The bus came on time and I took the window seat. The bus route was by the seashore and I was enjoying the breeze (微風) while watching the sea waves. After a few minutes the bus made its next stop. A young boy and a girl got on. They were standing on my left when the bus pulled off. I looked at them curiously and realized that all the window seats were occupied (占據). They could sit but not together. Suddenly a different wave passed through my body and my inner mind gave me the advice to get up. I got up and offered them my seat. The young lady smiled kindly and said thanks. I occupied another seat and we parted our ways. I don’t remember whether I got off the bus before them or not.
Months passed by. Suddenly one day while I was standing at the same bus stop waiting some time for the bus to arrive I heard a voice.
“Excuse me, Uncle.” I look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voice. It was a beautiful young lady.
Puzzled, I said, “I do not recognize you.”
She said, “Do you remember you gave us your window seat?”
Puzzled, I said, “Maybe, but what is so great in that?”
She said, “If you had not given your seat that day, perhaps I would have not sat with my friend. By sitting together it helped us bridge a misunderstanding that had been between us forever. Do you know we are getting married next month?”
“Good! God bless both of you,” I replied.
The young lady again said thank you and went on her journey. I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giving that day.
56. Why were the young boy and the girl standing on the bus?
A. Because they wanted to enjoy the sea view. B. Because they couldn’t sit together.
C. Because there were no empty seats. D. Because they preferred to stand.
57.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that the author had a feeling that ______.
A. he wanted to do something special B. the sea wave made him upset
C. a wave from the sea flooded him D. he wanted to make a sea wave in his heart
58. The author’s act of kindness helped the young boy and the girl ______.
A. begin to talk to each other again after a quarrel B. sit together and become friends very soon
C. clear up a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m D. know each other and get married
59. From the story, we can conclude that ______.
A. small things can create great happenings in life
B. it is giving rather than receiving that matters
C. offering one’s seat to others may win respect
D. we sometimes forget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60.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would be “______”.
A. The empty seat on the bus B. The pleasant travel C. The lovers on the bus D. The bus ride
B
America is a mobile society.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can be close and real, yet disappear soon if situations change. Neither side feels hurt by this. Both may exchange Christmas greetings for a year or two, perhaps a few letters for a while — then no more. If the same two people meet again by chance, even years later, they pick up the friendship. This can be quite difficult for us Chinese to understand, because friendships between us flower more slowly but then may become lifelong feelings, extending (延伸) sometimes deeply into both families.
Americans are ready to receive us foreigners at their homes, share their holidays, and their home life. They will enjoy welcoming us and be pleased if we accept their hospitality (好客) easily.
Another difficult point for us Chinese to understand Americans is that although they include us warmly in their personal everyday lives, they don’t show their politeness to us if it requires a great deal of time. This is usually the opposite of the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where we may be generous with our time. Sometimes, we, as hosts, will appear at airports even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to meet a friend. We may take days off to act as guides to our foreign friends. The Americans, however, express their welcome usually at homes, but truly can not manage the time to do a great deal with a visitor outside their daily routine. They will probably expect us to get ourselves from the airport to our own hotel by bus. And they expect that we will phone them from there. Once we arrive at their homes, the welcome will be full, warm and real. We will find ourselves treated hospitably.
For the Americans, it is often considered more friendly to invite a friend to their homes than to go to restaurants, except for purely business matters. So accept their hospitality at home!
61. The writer of this passage must be ______.
A. an American B. a Chinese C. a professor D. a student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usually extend deeply into their families.
B.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usually last for all their lives.
C. Americans always show their warmth even if they are very busy.
D. Americans will continue their friendships again even after a long break.
63. From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we can learn that when we arrive in America to visit an American friend, we will probably be ______.
A. warmly welcomed at the airport B. offered a ride to his home
C. treated hospitably at his home D. treated to dinner in a restaurant
64. The underlined words “generous with our time” in Paragraph 3 probably mean ______.
A. strict with time B. serious with time C. careful with time D. willing to spend time
65. A suitable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ould probably be “______”.
A. Friendships between Chinese B.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C. Americans’ hospitality D. Americans’ and Chinese’s views of friendships
C
There are many ways to find a job. It can be as easy as walking into a neighborhood store to look at its announcement board. Local stores often have areas where people can put small signs telling what kind of service they need or can provide. Such services include caring for children or cleaning houses.
Or, job searchers can look in the newspaper. Local newspapers have employment announcements placed by companies seeking workers.
Another popular tool for finding jobs is the Internet. For example, people in four hundred and fifty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can use the Craigslist Web site to buy objects, meet people or find a job. Craigslist says that it receives two million new job listings each month.
Another useful way to find a job is through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For example,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in Austin can go to the Career Exploration Center to get help in finding a job. Of course, looking for a job requires knowing what kind of work you want to do. For example, there is a book called “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 (降落傘)?” by Richard Bolles. This book has been helping people choose a career (職業) since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70.
Some experts also help people find jobs. Susan W. Miller owns a company called California Career Services in Los Angeles. She says her company helps people find jobs by first helping them understand their strengths, goals and interests. Then she provides them with methods and resources to help them find the right job.
66.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Finding a job. B. College students’ part-time jobs.
C. Craigslist Web site. D. The relation between study and work.
67. By logging on the Craigslist Web site, you can ______.
A. sell your old things B. do some shopping online
C. create your own announcement board D. get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450 cities
68. “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 is a book which gives tips to those who want to _____.
A. work on the airplane B. buy a parachute C. publish a book D. find a suitable job
69. It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A. companies often put job information in local shops
B. the Internet is the most popular tool for job hunters in the USA
C. Susan W. Miller’s company is helping people choose careers
D. California Career Services mainly serves university students
70. How many ways of finding a job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Three. B. Four. C. Five. D. Six.
D
When you visit America, you will see the word Motel on signs and notice boards. It is made up of “motor” and “hotel” and it is really a hotel for people who arrive by car (how-ever, you don’t need a car to stay at one). You have to pay when you arrive for your room, which usually has a bath. Meals are not provided, but there will certainly be a cafeteria (自助餐館). Americans eat a lot of salads and sandwiches. Along the main roads there are a lot of motels. Each tries to offer more than next. Some provide television in every bedroom; others have swimming pools; and so on. Motels are especially useful when you are in the country, far from a town or city. You will also find them in the big National Parks.
In these great National Parks, you may meet guests you don’t expect to see. An American friend told me a little story. In the middle of a moonless night she heard strange noises outside her motel window in 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in Wyoming. Thinking it might be a thief, she jumped out of bed, opened the door and crept towards a dark shadow. As she got close, she saw the thief. She was dreadfully frightened: it wasn’t a human thief — it was a big black bear. The bear was turning over some empty tins with its paw, looking for tasty bits of food. My friend decided to leave that particular thief alone!
There are also, of course, places called “rooming houses”, where they receive lodgers (房客). You will see such signs as Tourists or Rooms Rent, and you could try one of these. A word of warning — looking for a room in New York during the tourist season is like looking for gold on the moon! 
7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motels?
A. You can only find motels in the big National Parks.
B. They are free for people who arrive by car.
C. If you want to stay at a motel, you must have a car.
D. The word “motel” is formed by two words.
7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provided by motels?
A. Baths. B . Swimming pools. C. TV. D. Meals.
73. The underlined word “crept”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moved slowly B. rushed out C. threw away D. ran fast
74. The second paragraph mainly tells us ______.
A. an interesting story B. the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C. we may meet animals in the National Parks D. bears usually look for food at night
75.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we can learn that in New York during the tourist season ______.
A. tourists can find gold there B. tourists can have a sweet dream there
C.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room there D. there is warning for tourists to New York
第四部分 寫作(共2節;滿分35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10分)
It is interested to visit another country, but sometimes 76.
there are some problem when we don’t know the language very 77.
well.It may be difficult to talk about the people there.We may not 78.
know how to use the telephone in the country which are siting. 79.
We may not know what to buy the things we need.In 80.
a strange country we may not know where to eat and what 81.
to order in a restaurant.It is not easy to decide how many 82.
money to tip(付小費) waiters or taxi drivers.When we are 83.
helpless, we may not know how to ask help. 84.
A short time late,however,we learn what to do and what to say. 85.
We learn to enjoy life in another country, and then we may be sorry to leave both the place and
the people.
第二節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假定你是一名高中生,一次一位外國朋友問你,除了在學校學習英語之外還有什么其它途徑練習英語。請你根據提示用英語寫出你參加“英語角” 的情況。
提示:1、“英語角” 于兩年前成立,許多中學生參加,有時也有些大學生和外國友人來此。 2、活動時間:每周六上午。3、活動內容:練習英語口語,談論大家共同感興趣的事情,交流學習英語的經驗等。4、談你參加此項活動的體會。
參考詞匯:“英語角”:English corner
注意:1.必須包括以上提供的內容要點,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使內容連貫;
2.詞數:100字左右。

會澤一中2012-2013(上)高一期中考試
英 語 答題卡
第I卷 第一部分 --- 第三部分
01.[A] [B] [C] [D] 02.[A] [B] [C] [D] 03.[A] [B] [C] [D] 04.[A] [B] [C] [D]
05.[A] [B] [C] [D] 06.[A] [B] [C] [D] 07.[A] [B] [C] [D] 08.[A] [B] [C] [D]
09.[A] [B] [C] [D] 10.[A] [B] [C] [D] 11.[A] [B] [C] [D] 12.[A] [B] [C] [D]
13.[A] [B] [C] [D] 14.[A] [B] [C] [D] 15.[A] [B] [C] [D] 16.[A] [B] [C] [D]
17.[A] [B] [C] [D] 18.[A] [B] [C] [D] 19.[A] [B] [C] [D] 20.[A] [B] [C] [D]
21. [A] [B] [C] [D] 22.[A] [B] [C] [D] 23.[A] [B] [C] [D] 24.[A] [B] [C] [D]
25.[A] [B] [C] [D] 26.[A] [B] [C] [D] 27.[A] [B] [C] [D] 28.[A] [B] [C] [D] 29.[A] [B] [C] [D] 30.[A] [B] [C] [D] 31.[A] [B] [C] [D] 32.[A] [B] [C] [D] 33.[A] [B] [C] [D] 34.[A] [B] [C] [D] 35.[A] [B] [C] [D]
36.[A] [B] [C] [D] 37.[A] [B] [C] [D] 38.[A] [B] [C] [D] 39.[A] [B] [C] [D]
40.[A] [B] [C] [D] 41.[A] [B] [C] [D] 42.[A] [B] [C] [D] 43.[A] [B] [C] [D]
44.[A] [B] [C] [D] 45.[A] [B] [C] [D] 46.[A] [B] [C] [D] 47.[A] [B] [C] [D]
48.[A] [B] [C] [D] 49.[A] [B] [C] [D] 50.[A] [B] [C] [D] 51.[A] [B] [C] [D]
52.[A] [B] [C] [D] 53.[A] [B] [C] [D] 54.[A] [B] [C] [D] 55.[A] [B] [C] [D]
56.[A] [B] [C] [D] 57.[A] [B] [C] [D] 58.[A] [B] [C] [D] 59.[A] [B] [C] [D]
60.[A] [B] [C] [D] 61. [A] [B] [C] [D] 62. [A] [B] [C] [D] 63. [A] [B] [C] [D]
64. [A] [B] [C] [D] 65. [A] [B] [C] [D] 66. [A] [B] [C] [D] 67. [A] [B] [C] [D]
68. [A] [B] [C] [D] 69. [A] [B] [C] [D] 70. [A] [B] [C] [D] 71. [A] [B] [C] [D]
72. [A] [B] [C] [D] 73. [A] [B] [C] [D] 74. [A] [B] [C] [D] 75. [A] [B] [C] [D]
第II卷 第四部分 寫作(共2節;滿分35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10分)
It is interested to visit another country, but sometimes 76.
there are some problem when we don’t know the language very 77.
well.It may be difficult to talk about the people there.We may not 78.
know how to use the telephone in the country which are siting. 79.
We may not know what to buy the things we need.In 80.
a strange country we may not know where to eat and what 81.
to order in a restaurant.It is not easy to decide how many 82.
money to tip(付小費) waiters or taxi drivers.When we are 83.
helpless, we may not know how to ask help. 84.
A short time late,however,we learn what to do and what to say. 85.
We learn to enjoy life in another country, and then we may be sorry to leave both the place and
the people.

第二節:書面表達(滿分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會澤一中2012-2013(上)期中考試
英 語 參考答案
76. interested→interesting 77. problem→problems
78. about→with/to 79. which后加we 80. what→how
81. and→or 82. many→much 83.√
84. ask后加for 85. late--later
范文:

第Ⅰ卷 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地球工程”嘗試改造氣候 ???
為遏制全球變暖的趨勢,西方發達國家近年來興起了一門新學科——地球工程學,通過大規模改造地球的物理和化學形態,改變氣候。但是由于地球工程具有極大的潛在風險,這門科學被有些人認為是“瘋人院科學”。 ??? 目前,英美等國的科研機構均已著手研究地球工程學。德國是研究地球工程學最早的國家之一,目前不少工程已經開始小規模實施。 ??? 《環球時報》記者從德國聯邦政府教育與研究部了解到,德國地球工程學計劃包括“全球氣候變化——起因與影響”“地下管理”等13個重大項目。參與這些項目的有波茨坦德國地球學研究中心、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極地和海洋研究所等研究機構,還有慕尼黑大學、美因茨大學等高等院校。 ??? 德國科學家認為,地球工程的方法可以分為兩個基本的分類。一是太陽輻射能管理,即減少地球吸收過多太陽能,使地球降溫。主要方法有:建造人造火山,將大量硫酸鹽噴入大氣層,阻隔太陽熱量;空間利用方法,在地球軌道上安裝鏡子,反射回陽光;云層反照方法,通過在海洋上部署大量“造云船”,將含有海鹽的云霧噴向天空,起到反射陽光的作用。其中建造人工火山被認為是最可行的解決方案。德國馬普學會化學研究所科學家克魯岑曾憑驗證工業氣體如何破壞臭氧層而奪得1995年諾貝爾獎。他的研究結果顯示,將硫注入同溫層,可以有效阻擋陽光。 ??? 地球工程的第二類方法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方法有:從空氣中捕捉二氧化碳并深埋地下,此項技術在各種地球工程中被視為較具潛力的方法,因為它能夠有效地轉變氣候;二是加強風化作用,此項技術可加速巖石和空氣中二氧化碳的自然作用反應,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三是土地利用與植樹造林。 ??? 德國科學家還認為,生物碳、海洋施肥、地表反照技術應用潛力較低。所謂海洋施肥,是指向海洋釋放營養物質,促進海藻生長,這項工程成本很高。 ??? 目前德國在地球工程研究上還處于理論研究和“小范圍的測試”階段。比如,德國美因茨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曾在瑞士境內的阿爾卑斯山脈上設立一個類似屏風的裝置。屏風裝置坐落在海拔2300米的地方,裝置長15米,高3米,立于冰川中間。研究項目負責人福克斯教授說,“我們希望這一裝置能使冷風吹過冰川,即使冰川融化不能停止,至少會減慢”。相關試驗目前已經獲得了成功。 ??? 除德國外,挪威等國也開始小范圍地推廣地球工程。目前,挪威發電廠在碳捕捉工程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這些電廠首先把煤轉換成氣體,在排出煙氣的過程中把二氧化碳分離,然后永久儲存到海底或地下。美國科學家目前則計劃在野外布置大量“人工樹木”,這些外表類似樹木的機器,可以捕捉并壓縮二氧化碳,固碳效能是自然樹木的1000倍。 ??? 但是,如此大規模地折騰地球,也讓不少科學家擔心。他們認為,科學家在進行地球工程時,應該像執業醫生領取執照時那樣,在治病前對地球這個“病人”發下誓言,以免給地球環境帶來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英國皇家學會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則認為,地球工程風險很大而且未經驗證,是遏制全球變暖的“下下策”。 ??? (摘自《環球時報》2009年12月11日,作者該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青木) 1.下列對“地球工程”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地球工程是近年來興起的通過大規模改變地球的物理和化學形態,改變氣候的一門新學科。 B.地球工程可以是以減少地球吸收過多太陽能使地球降溫的方法 作支撐,來進行太陽輻射能的管理。
C.地球工程可以是通過從空中捕捉、加強風化作用、土地利用與植樹造林等方法吸收二氧化碳的一門技術。
D.地球工程能夠有效地改變氣候,也能對地球環境施加不可逆轉的影響,因而有極大的潛在風險。 2.下列對“如此大規模地折騰地球,也讓不少科學家擔心”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德國科學家克魯岑研究將硫注入同溫層阻擋陽光,彌補工業氣體破壞臭氧層的效果有待進一步驗證。 ? B.盡管嘗試改變地球的相關試驗已經獲得成功,但對地球的正面影響還未得到大多數科學家認可。 ? C.科學家在實施地球工程時,如果對地球環境不能立誓保護,就可能帶來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 ? D.有關國家最新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地球工程風險很大且未經驗證,并不是遏制全球變暖的萬全之策。 3.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地球工程學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這門學科有其存在的巨大價值。 ? B.地球工程學的盲目發展,不但不會遏制全球變暖的趨勢,反而會成為一門“瘋人院科學”。 ? C.生物碳、海洋施肥、地表反照等技術的工程成本很高,應用潛力較低,失去了研究前景。 ? D.德國設立的類似屏風的裝置,還處于理論研究和“小范圍的測試”階段,大規模推廣為時尚早。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游虞山記
沈德潛
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云際,未及登。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①詭云:“距劍門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張子少弋、葉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無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緣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詠詩處,今潭名空心,取詩中意也。遂從破龍澗而上,山脈怒坼,赭石縱橫,神物爪角痕,時隱時露。相傳龍與神斗,龍不勝,破其山而去。說近荒惑,然有跡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層折而度,越巒嶺,躋磴道,遂陟椒②極。有土垤磈碣,疑古時冢,然無碑碣志誰某。升望海墩,東向凝睇。是時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頃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駐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徑而南,益露奇境:齦腭摩天,嶄絕中斷,兩崖相嵚,如關斯辟,如刃斯立,是為劍門。以劍州大劍、小劍擬之,肖其形也。側足延佇,不忍舍去。遇山僧,更問名勝處。僧指南為太公石室;南而西為招真宮,為讀書臺;西北為拂水巖,水下奔如虹,頹風逆施,倒躍而上,上拂數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門,山后有石洞通海,時潛海物,人莫能名。余識其言,欲問道往游,而云之飛浮浮,風之來冽冽,時雨飄灑,沾衣濕裘,而余與客難暫留矣。少霽,自山之面下,困憊而歸。自是春陰連旬,不能更游。? ??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兩經其下,未踐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識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歷,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輒盡者,始焉欣欣,繼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艱,且得半而止者,轉使人有無窮之思也。嗚呼!豈獨尋山也哉!   (選自《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有改動)
【注】①榜人:船夫。②椒:山頂。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虞山去吳城才百里? ?? ?? 去:?離開? ?
B.余已治筇屐,不能阻? ?? ? 治:治理  
C.山脈怒坼,赭石縱橫? ?? ? 坼: 裂開?
D.余識其言,欲問道往游? ? 識:??體會  
5.下面的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作者登山所見情景的一組是(? ?)(3分)  
①舟行山下,望劍門入云際? ?? ? ②神物爪角痕,時隱時露 ③龍與神斗,龍不勝,破其山而去 ④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  ⑤齦腭摩天,嶄絕中斷? ?? ?? ???⑥水下奔如虹,頹風逆施,倒躍而上  
A.①②④? ?? ???? ??B.①③⑥ ?C.②④⑤?? ?? ?? ?D.③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沈德潛曾經先后兩次乘船赴江陰,在中途路過虞山時都很想登山游覽,但由于船夫的欺騙,最終都沒能成游。  
B.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潛卻因對游覽虞山渴望已久,于是不顧友人的阻撓,堅持獨自游山。  
C.在游山途中,沈德潛向山僧打聽山上名勝并想游盡它,但由于連續二十多天都是陰雨連綿,只得遺憾地離去。  
D.沈德潛游覽后感到,天下勝景若未能盡覽,留有余地,反而意味無窮;若一覽無遺,有時反而覺得興味索然。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山后有石洞通海,時潛海物,人莫能名。(5分)
(2)、今之其地矣,又稍識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歷(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8—9題。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柳宗元
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
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
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8、這首詩通過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試作簡要分析。(5分)

9、第三聯寫景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試作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清風徐來, 。舉酒囑客,誦明月之詩, 。(蘇軾《赤壁賦》)
(2)仰觀宇宙之大, 。(王羲之《蘭亭集序》)
(3)蒲葦紉如絲, 。(《孔雀東南飛》)
(4)明明如月, ?(曹操《短歌行》)
(5) ,長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鄉村里的年味
魯先圣
每當歲月的腳步邁進了寒冬臘月,過年的氛圍就漸漸濃厚起來了。過年是深刻而久遠的記憶,是內心深處難以釋懷的厚重情節,就像古街老巷里飄香的陳年老酒。尤其對于身在異鄉的游子,伴隨著時令的腳步,那種淡淡的思鄉的憂愁,就悄悄地蕩漾在眼前了。   同樣是過年,城市和鄉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鄉村出生,在那里長到19歲。然后在城市里讀書工作已經26年了,時間的長度早已經超過鄉村了。但是,每當年臨近了,自己卻會毫不猶豫地告訴朋友,自己要回故鄉過年。然后就開始留心要帶回家的東西,給老人的點心、給大哥的煙酒、給孩子們的新衣服和書籍、給兒時同伴的紀念品等等,統統買回家,放在一起,總會擔心到時候走得匆忙忘記了哪一件。   在城市生活20多年,我只在城市過了兩次年。第一個年是愛人懷了孩子不方便坐長途車;第二次是次年因為孩子太小,后來就再也沒有在城市里過年。但就是因為過了這兩次,我就再也不愿意過城市里的年了。就像平日一樣起床看電視,朋友們互相打個電話問候,吃一頓平時常吃的水餃,同平時的生活哪里有什么兩樣呢?   可是,在鄉村里,那是怎樣的情景啊!進了臘月,附近幾個集鎮上的大集就熱鬧起來了。幾個集鎮的時間會錯開,大集幾乎天天有。每個集鎮上都會有說書的唱戲的,鞭炮市里鞭炮聲響個不停,牛羊市里公羊捉對抵架。女人們都會聚集在服裝市里選過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們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湊熱鬧。孩子會買下一掛一掛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時候,從集鎮到一個個村子的小路上,無數的鞭炮聲就炸響在半空里,傳揚到一個個村莊,村莊里的人們就會說:有年味了。   到了除夕夜,村莊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每家的孩子都打著燈籠到街上來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處是晃動的燈籠,孩子們追逐著,看看誰的燈籠最亮,誰的燈籠最漂亮。   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兩三點鐘,成串的鞭炮聲在各個家庭的院子里響起來了,這是吃水餃前必須的項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長輩就會率領著子孫走出家門,去給村里的長輩拜年。我們那個村子很大,這個過程總是會持續兩三個小時的光景。我們村這些年僅僅高考走出來的學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國各地,過年的時候基本都會回來,我們這些人自然成為村里的風景。到了每個家庭,給長輩拜年以后,說說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談談自己的工作和事業,那種殷殷的關切,溢滿情懷。   從初二開始,就是走親訪友的時間了。鄉村所有的道路上,南來北往的人絡繹不絕。這個項目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飄蕩在鄉村里的濃濃的年味才漸漸飄散。   我知道我是永遠也放不下鄉村的年了。我的孩子盡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帶他回老家過了幾個年以后,他也對于鄉村的年一往情深,還沒有進臘月,就開始盼望著返鄉過年的日子了。
(1)、仔細閱讀第一段畫線部分的文字,說說這段文字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6分)

(2)、作者在城市里讀書工作已經26年了,早已超過在鄉村生活的時間,但每當年臨近了時,為什么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回故鄉過年?(6分)



(3)、“村莊里的人們就會說:有年味了”,請你說說這里的“年味”表現在什么地方。(6分)



(4)、文中最后一段為什么特別寫到“我的孩子盡管出生在都市”,但卻對鄉村的年“一往情深”?(7分)



第Ⅱ卷 表達題
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3分)
A.松弛 針砭 再接再厲 墨守成規
B.規矩 痙孿 迫不及待 磬竹難書
C.催眠 煩躁 憑心而論 計日成功
D.湊合 鑒定 一愁莫展 竭澤而魚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看到果農家里汗牛充棟的黃燦燦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為這說明我們開發的新品種產量高,品質好。
B.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極大沖擊,曾經富庶的大西洋某島國如今經濟狀況已如履薄冰,瀕臨“國家破產”的邊緣。
C.地震算什么!只要我們大家能夠齊心協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夠克服眼前的困難。
D.美國解決金融危機的方式居然是繼續發行更多的國債,用引發危機的方式來治理危機,無疑是飲鴆止渴。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參觀上海世博會展覽的人數很多,日均每天將近20000人。
B.在廣州亞運會期間,胡錦濤主席先后接見了六個國家的外交部長。
C.最近一段時間,各種傳媒、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大量地報道了美國在阿富汗進行的反對恐怖主義的戰爭。
D.我省藥品食品監督部門已著手對全省食品生產企業按照誠信度等級進行分類管理,不良記錄的多少,將直接影響企業的誠信等級。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同一地點,瞬息萬變。一忽兒陽光泛濫,一忽兒雨腳奔馳。卻永有云霧,飄去浮來;整個的公園,藏在其中。
①毫秒之間,景物不同 ②如此之漂泊無定
③只見云氣氤氳來 ④飄拂過東海門,西海門
⑤彌漫于北海賓館,白鵝嶺 ⑥飛升于文殊院,清涼臺
⑦若許之變化多端
A.③⑥④⑤②⑦① B.③⑥⑦①④⑤②
C.⑦①③⑥④⑤② D.⑦①③④⑤⑥②
16、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近年來,我國不少人喜歡過西方的一些節日,如圣誕節、愚人節、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等。
材料二:據報道,春節期間,紐約帝國大廈亮起了代表喜慶和吉祥的彩燈向華人拜年,農歷大年初一被定為該州的法定節日。在英國,近50萬人從英國各地聚集到有“倫敦心臟”之稱的特拉法加廣場和唐人街,看龍騰獅舞,品中國小吃,享受鞭炮聲和歡笑聲中濃濃的中國年味。
(1)用一句話概括以上材料的內容。(3分)

(2)你對上述現象有何看法?請簡要闡述。(不少于50字)(5分)
五、寫作(本大題60分)
17、請以“挫折”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012-2013學年(上)高一期中考試卷
語文 答題卡
第Ⅰ卷 選擇題(每小題 3分 共18分)
題號
1
2
3
4
5
6
答案
7、(1)(5分)譯文:

(2)(5分)譯文:

8、(5分)答:


9、(6分)答:


10、(6分)(1)
(2) (3)
(4) (5)
11、(1)(6分)答:


(2)(6分)答:


(3)(6分)答:


(4)(7分)答:



第II卷 選擇題(每小題3分 共12分)
題號
12
13
14
15
答案
16、(1)(3分)答:

(2)(5分)答:




17、寫作(60分)
2012-2013學年(上)高一期中考試卷
語文 參考答案
7、(1):虞山后面有一個石洞通往大海,不時有海中隱藏的海中生物,人們叫不出它們的名字。
(2):現在到了虞山,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況,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訪游歷。
8、這首詩通過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鳥等意象,生動地勾畫出了幽深、寂靜的月夜景色,營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9、以動(聲)襯靜,用越遠越清晰的泉水聲和偶爾一喧的鳥鳴,反襯環境的清遠,幽靜和空曠,渲染了靜謐的氣氛,表達了詩人孤獨愁苦的心情。
10、(1)水波不興 歌窈窕之章 (2)俯察品類之盛
(3)磐石無轉移 (4)何時可掇 (5)還顧望舊鄉
11、(1)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過年比作古街老巷里飄香的陳年老酒,生動形象的表達了作者對過年的喜歡、愛憐和盼望。
(2)因為在城市里過年與平常生活沒有什么兩樣,而在鄉村過年則熱鬧非凡。到人家去給長輩拜年,充滿人情味;回鄉的大學生們暢談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充滿著關切的情懷。
(3)在鄉村,進了臘月,附近幾個集鎮上的大集就熱鬧起來了,集鎮上有說書的唱戲的,鞭炮聲響個不停,公羊捉對抵架,女人們選過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個孩子們湊熱鬧。集散的時候,從集鎮到一個個村子的小路上,無數的鞭炮聲就炸響在半空里,傳揚到一個個村莊。
(4)作者這樣寫突出了鄉村年味的濃烈、熱鬧、吸引人,鄉村過年的那份熱鬧和鄉親感染了孩子們,連出生在城里的孩子都向往它,喜歡它。
12、A 13、D 14、D 15、A
17、請參考2010年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呈贡县| 鄱阳县| 肥城市| 霍州市| 临沭县| 张家界市| 黔西县| 汽车| 沈丘县| 黄山市| 盐山县| 乌拉特前旗| 德安县| 乌兰浩特市| 孙吴县| 肥东县| 洪雅县| 西乌| 吉林省| 南召县| 阳春市| 个旧市| 元谋县| 临泽县| 虎林市| 饶河县| 贺兰县| 牙克石市| 屏东县| 河源市| 南汇区| 和田市| 射阳县| 金华市| 越西县| 滦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出国| 榆社县|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