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山東省兗州市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檢測(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山東省兗州市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檢測(全科)

資源簡介

高二期中檢測化學試題 2012.11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填涂在答題卡和答題紙規定的地方。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和答題紙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 1 C 12 O 16 S 32
第Ⅰ卷(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不一定都伴隨著能量變化
B.伴有能量變化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
C.在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關系中,反應物的總能量總是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D.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態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
2.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汽車尾氣中的NO和CO可以緩慢反應生成N2和CO2,減小壓強反應速率減慢
B.100 mL 2 mol/L的鹽酸跟鋅片反應,加入適量的氯化鈉溶液,反應速率不變
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個放熱的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反應速率減慢
D.用鐵片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改用98%的濃硫酸可以加快產生氫氣的速率
3.反應P(g)+3Q(g)2R(g)+2S(g),在不同情況下測得反應速率如下,其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v(P)=0.15 mol/(L·min) B.v(Q)=0.6 mol/(L·min)
C.v(R)=0.1 mol/(L·s) D.v(S)=0.4 mol/(L·min)
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熱化學方程式各物質前的化學計量數不表示分子個數只代表物質的量
B.已知C(石墨,s)= C(金剛石,s) ΔH>0 則金剛石比石墨穩定
C.同一化學反應,化學計量數不同,ΔH值不同,化學計量數相同而狀態不同,ΔH值不同
D.化學反應過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物質的量成正比
5.對于可逆反應4NH3(g)+5O2(g)4NO(g)+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為2 v正 (NH3)=3v正(H2O)
B.若單位時間內生成x mol NO的同時,消耗x mol NH3,則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C.達到化學平衡狀態后,若增大容器容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
D.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4v正(O2)=5v逆(NO)
6.已知一定條件下合成氨反應:N2(g) +3H2(g)2NH3(g) ΔH=-92.0kJ·mol-1,相同條件下將2mol N2和6mol H2放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放出的熱量(假定熱量無損失)
A.等于184.0 kJ B.小于184.0 kJ·mol-1
C.小于184.0 kJ D.大于184.0 kJ
7.一定條件下在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SO2和2 molO 2,發生反應2SO2(g)+O2(g)2SO3(g),進行到4 min時,測得n(SO2)=1.2 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進行到2 min時,容器中n(SO3)可能為0.5 mol
B.當v(SO2)∶v(O2)∶v(SO3)=2∶1∶2時該反應達平衡狀態
C.溫度升高時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D.4 min內氧氣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5 mol·L-1·min-1
8.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已知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則H2SO4和Ba(OH)2反應的反應熱ΔH=2×(-57.3)kJ·mol-1
B.已知熱化學方程式CH3OH(g)+O2(g)=CO2(g)+2H2O (g) ΔH=-192.9 kJ·mol-1,則CH3OH(g
的燃燒熱為192.9 kJ·mol-1
C.H2(g)的燃燒熱是285.8 kJ·mol-1,則2H2O(l)=2H2(g)+O2(g);ΔH=+571.6 kJ·mol-1
D.葡萄糖燃燒熱是2800kJ·mol-1,則C6H12O6(s)+3O2(g)= 3CO2(g)+3H2O(l);ΔH=-2800kJ·mol-1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熵減的吸熱反應可能是自發反應
B.自發反應一定是熵增大,非自發反應一定是熵減小或不變
C.將煤轉化成氣體燃料可以有效地減少“溫室效應”的氣體產生
D.使用催化劑既不會改變反應的限度又不會改變反應焓變
10.已知化學反應A2(g)+B2(g)= 2AB(g)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該反應熱ΔH=+(a-b) kJ·mol-1熱量
B.每生成2molAB(g)吸收b kJ
C.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D.斷裂1 mol A—A和1 mol B—B鍵,放出a kJ能量
11.某溫度下,在一個2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發生反應:3A(g)+2B(g)4C(s)+2D(g),5min后達到平衡,測得生成1.6 mol 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
B.此時B的平衡轉化率是40%
C.增大該體系的壓強,平衡向右移動,化學平衡常數增大
D.若向平衡體系中加入少量C,則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
12.肼(N2H4)與N2O4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已知:N2(g)+2O2(g)=N2O4(g);ΔH=+8.7kJ·mol-1,N2H4(g)+O2(g)=N2(g)+2H2O(g);ΔH=-534.0 kJ·mol-1,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2N2H4(g)+N2O4(g)= 3N2(g) +4H2O(g);ΔH=-542.7 kJ·mol-1
B.2N2H4(g)+N2O4(g)= 3N2(g)+4H2O(g);ΔH=-1059.3 kJ·mol-1
C.2N2H4(g)+N2O4(g)= 3N2(g)+4H2O(g);ΔH=-1076.7 kJ·mol-1
D.N2H4(g)+N2O4(g)= N2(g)+2H2O(g);ΔH=-1076.7 kJ·mol-1
13.對于可逆反應N2(g)+3H2(g) 2NH3(g);ΔH <0,下列的選項和圖示相符的是
A
B
C
D
研究
目的
壓強對反應的影響
溫度對反應的影響
平衡體系增加N2對反應的影響
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
圖示
14.1913年德國化學家哈伯發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從而大大滿足了當時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糧食的需求。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圖,其中為提高原料轉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5.反應 A+B →C(ΔH<0)分兩步進行 ① A+B→X (△H >0) ② X→C(ΔH<0)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總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是

16.對可逆反應2A(s)+3B(g)C(g)+2D(g);ΔH<0,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下列有關敘述正
確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②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v正減小
③壓強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動,v正、v逆不變
④增大B的濃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劑,B的轉化率提高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第Ⅱ卷(共52分)
17.(16分)用“>”、“<”或“=”填空:
(1)同溫同壓下,H2(g)+Cl2(g)=2HCl(g),光照和點燃條件的ΔH(化學計量數相同)分別為
ΔH 1、ΔH2,ΔH 1______ΔH 2;
(2)相同條件下,2mol氫原子所具有的能量 1mol氫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3)已知常溫時紅磷比白磷穩定,比較下列反應中ΔH的大小:ΔH 1 _____ΔH 2。
①4P(白磷,s) +5O2(g)=2P2O5(s) ΔH 1,②4P(紅磷,s)+5O2(g)= 2P2O5(s) ΔH 2;
(4)已知:101 kPa時,2C(s) +O2(g)=2CO(g) ΔH=-221kJ·mol-1,則碳的燃燒熱數值 110.5 kJ·mol-1;
(5)已知:稀溶液中,H+(aq)+OH (aq)=H2O(l) ΔH=-57.3kJ/mol,則濃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 mol水,放出的熱量 57.3 kJ;
(6)可逆反應:aA(氣)+bB(氣)cC(氣)+dD(氣);ΔH =Q,根據圖回答:
① P1 ______ P2; ②(a+b)______(c+d); ③ t1℃______ t2℃。
18.(10分)向2 L密閉容器中通入a mol氣體A和b mol氣體B,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
xA(g) +yB(g)pC(g) +qD(g),已知:平均反應速率vC=vA;反應2 min時,A的濃度減少了amol·L-1,B的物質的量減少了 mol,有a mol D生成。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2 min內,vA=________,vB=________;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平衡時,D為2amol,則B的轉化率為________(用a、b表示);
(4)如果只升高反應溫度,其他反應條件不變,平衡時D為1.5amol,則該反應的ΔH________0;(填“>”“<”或“=”)。
19.(14分)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SO2(g) +O2(g) 2SO3(g);ΔH=-190 kJ·mol-1
(1)該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描述中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的是________。
a.v正(O2)=2v逆(SO3)
b.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
c.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而變化
d.容器中氣體的分子總數不隨時間而變化
(3)在一個固定容積為5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10molO2和0.20molSO2,半分鐘后達到平衡,測得容器中含SO30.18mol,則v(O2)=________ mol·L-1·min-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等于______,若繼續通入0.20mol SO2和0.10 molO2,則平衡________移動(填“向正反應方向”、“向逆反應方向”或“不”),再次達到平衡后,________ mol20.(12分)Ⅰ.紅磷P(s)和Cl2(g)發生反應生成PCl3(g)和PCl5(g).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如圖所
示(圖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產物的數據).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P和Cl2反應生成PCl3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和Cl2分兩步反應生成1mol PCl5的ΔH3=__________,P和Cl2一步反應生成1mol PCl5的ΔH4, 則ΔH4________(填“>”“<”或“=”)ΔH3。
Ⅱ.汽車尾氣(含烴類、CO、NO與SO2等)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治理的辦法之一是在汽車排氣管上裝催化轉化器,它使NO與CO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循環的無毒氣體,反應原理:2NO(g)+2CO(g)N2(g)+2CO2(g),在298K、100kPa下,ΔH=-113kJ·mol-1,ΔS=-145 J·(mol·K)-1。
(1)為了提高該反應的速率和NO的轉化率,采取的正確措施為 。
A.加催化劑同時升高溫度 B.加催化劑同時增大壓強
C.升高溫度同時充入N2 D.降低溫度同時增大壓強
(2)若升高溫度,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判斷該條件下反應 (填能、不能)自發。
高二化學參考答案2012.11
1.D2.A3.C4.B 5.D 6.C 7.A 8.C 9.D10.A11.B12.C13.C14.B15.D 16.B
17.(1)=;(2)>;(3)<;(4)>;(5)>;(6)①< ②< ③>(每空2分)。
18.(1)mol/(L·min),mol/(L·min);(2)2A(g)+3B(g)C(g)+6D(g);
(3)×100%;(4)<(每空2分)。
19.(1)在450℃時,2 mol SO2氣體和1 molO2氣體完全反應生成2 molSO3氣體時放出的熱量為190 kJ。(2)bd。(3)0.036,向正反應方向,8100L/mol,0.36、0.40(每空2分)。
20.Ⅰ.(1)P(s)+Cl2(g)=PCl3(g) ΔH=-306kJ·mol-1
(2)-399kJ·mol-1 =
Ⅱ.(1)B(2)減小(3)能(每空2分)。
高二期中檢測歷史試題 2012.11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45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同學們對春秋戰國的歷史開展研究型學習,擬定了一些研究題目。下列題目符合史實的是( )
①《孔子辦學:譜寫古代教育新篇章》②《百家爭鳴:中華文化的巍峨高峰》
③《鐵犁牛耕: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④《商鞅變法:開創大秦帝國的百年基業》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從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張“仁政”,再到荀子強調“仁義”,儒家思想的早期發展始終貫穿的一條主線是( )
A.從強調個人的道德修養入手描繪設計一個禮樂文明社會
B.統治者要“仁者愛人”,被統治者要“克己順服”
C.依靠禮儀法制的教化規范,把小人變成君子,凡人變成圣人
D.從強調“三綱五常”入手構建一個大一統社會
3.右圖為西安世園會會徽“長安花”,其設計理念和構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下列思想觀點中能充分體現這一構思的是(  )
A.“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B.“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C.“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D.“天下之人同心歸之,若歸父母,故天瑞應誠而至”
4.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兩者相同的根本著眼點是( )
A.壓制知識分子?? B.區別對待前代文化 C.完善法律體系??? D.加強君主專制統治
5.文廟是中國古代官方興建的祭祀孔子的場所,產生于唐代,宋代逐漸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興建,元代的貴州、云南,清代在新疆、東北等地也相繼出現。這一現象表明( )
A.文廟的興修導致了程朱理學的產生 B.唐代是官方儒學教育的興起階段
C.興建文廟是加強專制統治的手段 D.文廟的修建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需要
6.“桃園三結義”是羅貫中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名篇。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在涿郡桃園,祭告天地,結為異姓兄弟。以后他們都忠實地堅守著這個承諾,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羅貫中筆下的這種思想直接源于(  )
A.“仁政”思想 B.“天人感應”思想 C.宋明理學思想 D.“經世致用”思想
7.顧炎武認為:“王(陽明)學流背離孔門為學宗旨,不習六藝,不綜當代之務,而專心于內,已非儒學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
A.顧炎武意識到宋明理學的危機 B.王陽明倡導“經世致用”
C.顧炎武主張摒棄孔孟儒學 D.王陽明深受西方思想影響
8.明清之際是一個“天崩地裂”的時代.“一些最敏銳的心靈”進行了一場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項屬于其反思后的主張( )
A.“天人感應”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存天理,滅人欲” D.“以法為本”、“法不阿貴”
9.第29屆夏季奧運會開幕式上有這樣一個場景:在“三千弟子”誦讀之時,中央的巨幅畫卷中間,開始出現了立體活字印刷體,方版漢字交替呈現,整個活字印刷版如水波涌動,充滿著無限動感,場面十分震撼。有些觀眾在觀看后發表了以下評論,你認為正確的是( )
A.活字印刷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代表了中國古代先進的科技水平
B.活字印刷術在唐代就已出現,所以有了流傳廣泛的唐詩
C.沒有活字印刷術就沒有歐洲的文藝復興
D.中國古代的甲骨文就是活字印刷的珍品
10.2012年是中國傳統的龍年,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從漢字“龍”的四種書體的演變過程中,可以看出漢字( )

①演變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 ②由象形文字逐漸符號化,成為表音文字
③與書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11.陳凱歌執導的《梅蘭芳》是第59屆柏林電影節唯一一部入圍的中國影片。它真情演繹了國劇大師、絕世名伶梅蘭芳的傳奇人生。下面有關京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源于昆曲和漢劇? B.京劇的誕生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藝術的成熟
C.形成于乾隆末期   D.同治、光緒年間日臻完善、成熟。??????
12.2012年是詩圣杜甫誕辰1300周年,近期一組名為“杜甫很忙”的系列圖片在微博上瘋轉。“杜甫很忙”圖片引發了網絡熱潮和集體圍觀,但不少學者也呼吁網友在瘋轉杜甫很忙圖片的同時,也請考慮到杜甫在文學上的身份與地位,正所謂娛樂要有一定的尺度,惡搞也需要看對象,網友們應當尊重傳統文化。下列各項內容與史實相符的是( )
A.詩圣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歌充滿大膽的夸張和奇特的想象
B.詩圣斗酒詩百篇,其詩歌熱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
C.詩仙贊杜甫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
D.郭沫若贊詩圣“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13.分析下列歷史人物與書影,哪項說法與當時史實相符合( )
A.該書關注時局,對當時“開眼看世界”有重要啟迪作用
B.圖中人物在著書前滿腦都是程朱理學的封建倫理道德
C.該書提出“師夷”即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與制度
D.1843年該書出版很暢銷,在廣州的英國人大為驚恐
14.康有為認為:要達到幸福快樂的大同之世,必須推行“公養”、“公教”、“公恤”的社會福利制度。 ……兒童6歲入“小學院”,11歲入“中學院”,16歲入“大學院”,20歲畢業。經過長達14年的義務教育培養,使每一個年輕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專門的技術訓練。材料表明他(  )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響 ②注重培養國民的民主共和意識
③主張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學習西方職業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赫胥黎在《生物進化與倫理及其他》中提到“天行者以物競為功,而人治則不以物不競為的”,而嚴復將此書介紹給中國時起名為《天演論》,并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推動中國社會的覺醒。這是因為嚴復( )
A.并沒有讀懂赫胥黎的觀點 B.實際不贊同赫胥黎的觀點
C.既是一名生物學家,又是一名社會學者 D.帶有著強烈的民族危機感
16.一位現代學者在評論一部歷史文獻時說:“在這里,孔子已經換上了西裝。”(見下圖)這一評論指是在( )
A.董仲舒筆下的孔子  
B.李敖筆下的孔子
C.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筆下的孔子  
D.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筆下的孔子
17.陳獨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認共和政體,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論上實在是不通,事實上實在是做不到。”為此,他當時致力于(  )
A.反對袁世凱復辟的軍事斗爭 B.宣揚資產階級民主與科學思想
C.宣傳馬克思主義學說 D.創建無產階級政黨
18.日本福澤諭吉曾說:“汲取歐洲文明,必須先其難者而后其易者,首先變革人心,然后改變政令,最后達到有形的物質。按照這個順序做,雖然有困難,但是沒有真正的障礙,可以順利達到目的,倘若次序顛倒,看似容易,實則不通。”據此說法,中國近代最先向西方學習并開展的活動應該是 ( )
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19.陳獨秀說:“儒者三綱之說,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曰忠、曰孝、曰節,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為以己屬人之奴隸道德也。”材料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第一次遭到嚴厲的批判 B.20世紀初新舊道德觀念的沖突
C.新文化運動弘揚傳統文化的精華 D.向西方學習中資產階級的困惑
20.1912年孫中山在《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中提出“民族之統一”:“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這里“民族之統一”的內涵是 (  )
A.目的是要推翻以滿洲貴族為主的清朝統治 B.反對帝國主義,挽救中華民族危機的宗旨
C.處理國內民族關系,體現民族平等思想 D.實際上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觀念的反映
21.國民黨一大期間,宣言審查委員會將宣言中收回租界、海關,取消領事裁判權,廢除不平等條約等具體條文刪去。孫中山堅持恢復這些條文,并說假如不通過這點,大會就毫無意義。這表明孫中山( )
①把反帝視作國民黨一大主要內容 ②把反帝主張同反帝具體目標結合 ③具有維護國家主權獨立的強烈愿望 ④完全接受了中共民主革命綱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22.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搜集到了以下言論或主張,請你幫助其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整理一下( )
①“夷之長技三,……師夷長技以制夷” 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③“兼容并包,思想自由”④ “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23.毛澤東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歷史地位。以下對毛澤東著作的貢獻的對應連線不正確的是(  )
A.《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論
B.《新民主主義論》——描繪了新民主主義社會的藍圖及前景
C.《論人民民主專政》——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
D.《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發展的理論
24.原廣州市政協主席陳開枝在回憶鄧小平的文章中寫道:“等于是一個已經退役的老船長,當看著船的方向搖擺不定時,他又一次上船頭,把扭曲的方向擺正了。”材料中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南方談話
C.“文革”時期面整頓 D.中共十五大
25.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新春足跡,亦透露了其一年來最為牽掛的問題,具有深刻的符號意義。下圖為2012年1月22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與民眾共迎新春和山村孩子放鞭炮。作為一種獨特的政治傳統,領導人春節期間慰問走訪忙碌卻不休假,反映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哪個方面的內容( )
A.中國先進生產力 B.中國先進文化
C.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26.1984年10月1日這天,“小平您好”這橫空出世的四個字,震撼著人們的神經,讓無數人歡笑,也讓無數人流淚!2008年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胡主席視察北大,視察宿舍時學生的歡呼聲震耳欲聾“濤哥加油”口號回蕩在燕園!從“小平您好”到“胡哥加油”反映出(  )
①對國家領導人的個人崇拜 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擁護和信心 ③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加強 ④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煥發出新的活力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27.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有三次歷史性的飛躍,形成三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現為( )
①科學地認識中國國情,科學地總結歷史經驗 ②都科學地解決了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③三大理論成果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 ④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8.2012年10月在人民網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二為”方針并不限制藝術家的創作性,而是鼓勵文藝工作者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產品,祝賀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文章中的“二為”方針是指( )
A.為祖國服務,為人民服務
B.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C.為黨和政府服務,為人民服務
D.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共產主義服務
29.2012年6月7日上午,在江蘇南京文樞中學一考場外,一位名叫汪俠的83歲白發老翁十分惹人注目,原來他有數十年的“高考情結”,12次體驗高考,見證55年高考變化,那么讓老人如此心動的高考也因“文革”而一度中斷,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其最重要的現實意義是(  )
A.否定了群眾推薦制度 B.實現了“學而優則仕”
C.提供了平等競爭的權利 D.為下鄉知識青年提供出路
30.溫家寶總理在國家科學獎勵大會上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本要靠科技,科技的發展歸根到底要靠人才,誰在人才上占有優勢,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上占領制高點。”以下科技成就能夠體現“科技創新上占領制高點”這一論斷的科技成就是( )
A.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國防力量得到加強的突出標志是“兩彈一星”研制成功
B.“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秈型雜交水稻技術已經成為民眾的福音
C.“863”計劃的實施,為我國高技術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D.1999年至今,我國已成功發射了載人飛船“神舟一號”至“神舟七號”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31題12分,第32題15分,第33題16分,第34題12分,共55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得分
評卷人
                           
          
31.2012年是孔子誕辰2563周年,全球聯合祭孔活動在世界各地孔廟同時展開。閱讀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世界文化遺產——山東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
材料二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為政》
材料三 仲舒復對曰:“……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對既畢,天子以仲舒為江都相。 ——《漢書·董仲舒傳》材料四 至論天下之理,則要妙精微,各有攸當;亙古亙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為能盡之;而其所行所言,無不可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官便殿奏札》
材料五 前三代,吾無論矣;后三代,漢、唐、宋是也。中間千百余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固未嘗有是非耳。 ——(明)李贄《藏書》
請回答:
(1)閱讀材料一中的四幅圖片,你獲得了哪些信息?(3分)
(2)據材料二、三分別概括孔子與董仲舒的思想主張,并指出兩種主張的不同結局及其原因。(4分)
(3)據材料四、五分析朱熹與李贄的觀點有何不同?說明了什么問題?(3分)
(4)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儒家思想對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什么借鑒意義?(2分)
得分
評卷人
32.唐、宋、元是中國古代經濟、思想、科技文化高度發展的重要時期。閱讀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古代中國科技成就燦爛輝煌,在世界文明歷程中遙遙領先;在與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碰撞的過程中,中國四大發明曾以“中學西傳”著稱于世,讓國人無比自豪。
材料二 宋史專家鄧廣銘先生說:“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可以說是空前絕后的。”
材料三 1583出版的《偉大的中國》一書,專章介紹了中國科舉制的考試方法和內容,引起歐洲人對中國政治制度的注意,并得到歐洲皇帝們的高度肯定。1584年西班牙傳教士出版的《中華大帝國風物史》對中國的政治制度進行過詳細描述。 ——摘自讀書網
德國17世紀中期最重要的自然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德國萊布尼茲認為:中國道德是治國的根本,也是西方落后于中國的原因。法國伏爾泰認為:儒學是最好最合人類理性的哲學。魁奈吸取老子的“無為”思想,第一個把“無為”譯成“自由放任”,并創立了依賴自然法則的重農經濟學。亞當-斯密則直接繼承了重農學派“自由放任”的經濟思想,提出了“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 ——摘自中學歷史教學園地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西歐歷史進程產生的深遠影響。(8分)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文學、思想角度概括能體現宋朝物質文明或精神文明高度的歷史現象。(4分)
(3)依據材料三,分析西方近代啟蒙思想家們對中國傳統文明的介紹與宣傳著眼于哪幾個方面?(3分)
得分
評卷人
        
33. 進入近代以來,中學與西學、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和斗爭深深地影響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問題一 從“夷務”到“洋務”
傳統文化認為“中國”是“天朝上國”,周圍各國如“夷”,即未開化的野人,必須向中國臣服。資本主義列強剛剛闖進中國時,中國沿用了“夷”的稱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廣之,凡是和外國事務有關的交涉,也統統稱為“夷務”。19世紀60年代起,“天朝”與“夷”的對稱變為“中國”與“西洋各國”“泰西各國”的對稱,“夷務”也就演變為“洋務”。
(1)依據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識和外交理念發生了什么變化?(2分)
問題二 從“淫巧”到“長技”
鴉片戰爭以前,人們對西方的科學技術多半投以鄙視的目光,當時一般人視之為“奇技淫巧”,皆“恥言西學,有談者則詆為漢奸,不齒士類。”19世紀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識之士提出“盡轉外國之長技為中國之長技”,隨之掀起了學習西學、翻譯西書的浪潮。
(2)結合相關知識,分析促使人們對西學的態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種因素。(4分)
問題三 從“臣民”到“國民”
19世紀的報刊、揭帖中,對民眾多以“臣民”“子民”相稱。進入20世紀,“國民”“權力”話語逐漸取代了“臣民”“子民”話語。
(3)結合19世紀末~20世紀前20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分析這一變化的原因。(6分)
(4)從社會轉型的角度指出上述變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1分)全球史觀認為,自19世紀中期開始,中國與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指出三方面變化與“世界潮流”的關系。(3分)
 
得分
評卷人
34. 哲人們認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一個擁有偉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擁有不斷前進的動力。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孫中山手書
材料二 全國都堆滿了干柴,很快就會燃燒成烈火。……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到來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顛遠看東方正是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請回答:
(1)材料一圖l孫中山所寫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1分)依據材料一圖2指出,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1分)這一思想的提出和發展對中國革命運動的發展有什么歷史作用?(2分)
(2)材料二出現的歷史背景是什么?(2分)毛澤東充滿詩意的語言反映了他怎樣的一種情懷?(1分)在井岡山時期、延安時期毛澤東先后提出哪兩大理論?(2分)
(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提出什么重要主張?(1分)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
(4)綜合三則材料,概括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理論成果的共同特點。(1分)
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模塊檢測
高二歷史答題卷
題 號
31
32
33
34
總 分
得分

31、(12分)
1、(3分)
2、(4分)
3、(3分)

4、(2分)
32、(15分)
1、(8分)
2、(4分)

歷史答題卷第 1頁 共 2 頁
3、(3分)
33、(16分)
1、(2分)
2、(4分)
3、(6分)
4、(4分)
34、(12分)
1、(4分)
2、(5分)
3、(2分)
4、(1分)
歷史答題卷第 2 頁 共 2 頁
兗州市2012-2013學年度高二歷史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B
D
C
C
A
B
A
A
D
D
A
B
D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B
C
A
A
A
B
C
C
D
B
C
B
二、材料解析題:
31. 參考答案:(1)歷史信息: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倍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對世界影響很大,全球華人祭孔,傳承民族文化;“三孔”的旅游資源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開發,推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3分)
(2)孔子主張以德治民,在當時諸侯爭霸、兼并戰爭的背景下不可能實現;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行“大一統”。董仲舒的主張適應了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被漢武帝采納,使儒家思想開始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4分)
(3)朱熹堅持儒家學說,認為儒家思想不可改變:李贄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論為衡量是非的標準,認為時代不同了,是非觀念也應該變化。說明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受到懷疑和動搖。(3分)
(4)儒家思想包含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仍具有現實意義。“己所不欲,勿施與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重義輕利,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些思想仍是我們今天需要弘揚的。(2分)
32.參考答案:(1)四大發明問世后,逐漸走向世界,并傳入歐洲。造紙術促進歐洲文化的發展;火藥的傳入,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對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起了重大作用;指南針在地理大發現中起了重要作用;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類思想的解放。這一切都為歐洲由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創造了條件。(8分)
(2)文學角度:宋詞繁榮,如婉約派李清照、柳永;豪放派蘇軾、辛棄疾等。(2分)
思想角度:程朱理學廣為流傳,如北宋程顥與程頤,南宋朱熹思想傳到日本、朝鮮、歐洲等。(2分)
(3)方面:儒家的民本以及以德治國的思想;道家的清靜無為思想;科舉考試與中國的政治制度。(3分)
33. 參考答案:(1)統治者拋棄“天朝上國”意識,學習西方,逐漸形成國家平等(近代國家)的世界意識和平等對外交往的理念。(2分)
(2)兩次鴉片戰爭失敗的刺激;先進中國人學習西方,開眼看世界;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科技;西學東漸。(4分)
(3)戊戌變法傳播了啟蒙思想,促進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確立了共和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宣傳民主與科學,進一步促進了思想解放。(6分)
(4)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近代化)。(1分)從“夷務”到“洋務”反映了世界市場形成過程中中外聯系的加強;從“淫巧”到“長技”反映了工業文明對中國的沖擊;從“臣民”到“國民”體現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對中國的影響。(3分)
34. 參考答案:(1)①潮流:民主共和(資本主義發展)。(1分)②思想:三民主義(或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分)③作用:三民主義推動辛亥革命(或三民主義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新三民主義推動了國民大革命(或新三民主義是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2分)
(2)①背景:大革命失敗后,中共開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②情懷:百折不撓,對革命充滿信心。(1分) ③理論:工農武裝割據;新民主主義理論。(2分)
(3)①改革開放。②核心: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2分)
(4)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其他,言之有理也可)(1分)
高二期中檢測地理試題 2012.11
注意事項:
1.第Ⅰ卷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2.第Ⅱ卷,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上。
第Ⅰ卷(單項選擇題,共60分)
1.下圖中的三幅照片拍攝于天津濱海地區,其地理景觀均反映了 ( )
A.科技發展影響傳統文化 B.地域文化影響建筑風格
C.自然環境影響人類活動 D.自然資源影響城市景觀
2.下列各組地域單元中,按照同一類指標進行歸類的是 ( )
A.熱帶、溫帶、寒帶 B.濕潤地區、低緯度地區、江南丘陵
C.黃河流域、東南丘陵、干旱地區 D.廣東省、廣州市、云貴高原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依據居住環境、生態環境等14項指標,對我國200個城市2006年度宜居狀況做了評估。圖中數字是排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級行政區的分布個數。讀圖,完成3~4題。
3.前30名城市個數達到5個的省級行政區 (  )
A.均位于南方地區 B.均位于東部經濟地帶
C.均以重工業為主 D.均以傳統型工業為主
4.西北地區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
①自然條件 ②旅游資源 ③城市建筑 ④生態環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城市空間分布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其發展演變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讀“某城市空間分布不同階段的發展演變模式圖”,回答5~6題。

5.圖中四個階段按時間的發展演變順序,正確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6.圖中發展階段表明 (  )
A.①階段以農業為主體,中心城市輻射作用明顯
B.②階段區域以小城鎮為主,內部經濟差異比較小
C.③階段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網絡已經形成
D.④階段區域內部差異繼續加大,區域處于不平衡狀態
讀“某島嶼的文明生態湖區規劃圖”,回答7~8題。
7.該發展模式所具有的特點是 (  )
A.主要關注經濟領域中產值和利潤的增長
B.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了資源環境的合理開發與保護
C.快速獲得最大經濟效益,促進社會財富的積累
D.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
8.下面屬于該湖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表現的是 (  )
①將林地、草地都開墾為耕地 ②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態經濟發展 ③合理開發利用環境資源 ④培育優良品種,發展高效農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圖是我國四個限制開發的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據此完成9~11題。
9.關于其生態建設主要方向,敘述正確的是 ( )
A.①封沙育草,涵養水源,保護野生動物
B.②控制開發強度,改善濕地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
C.③大力植樹造林,提高草場載畜量
D.④禁止過度開墾,大力倡導退耕還牧
10.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量實現“八連增”,稻谷、小麥、玉米的自給率超過98%,但糧食安全壓力仍然很大,主要原因是 (  )
①耕地面積減少 ②糧食種植成本上升
③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 ④城市化水平提升,農業從業人員減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黃土高原曾盛行的輪荒耕作制度,使得 (  )
①土壤肥力得以恢復 ②耕地面積減小 ③糧食產量持續減少 ④水土流失加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廠不斷冒著黑煙,鑄造廠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還有飄浮在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都蒙上一層黑灰。潔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為灰色。紅瓦白墻,綠草如茵的家園,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沿岸化學工廠林立的萊茵河,更猶如一道被6萬多種不同化學藥品調成的雞尾酒。據此完成12~13題。
12.導致魯爾區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是 (  )
①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 ②產業結構以重化工業為主 ③機械制造業先進 ④經濟發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魯爾區鋼鐵工業布局時從環境因素考慮,圖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陰影部分表示工業區,非陰影部分表示居民區) (  )
下圖為我國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圖,讀圖回答14~16題。
14.對圖示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錯誤的是 (  )
A.河流年徑流量較大 B.河流的汛期較長,主要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結冰期,含沙量較小 D.河水以雨水補給為主
15.圖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點發展了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其主要的區位優勢是 (  )
①有色金屬原料豐富 ②廉價水電 ③經濟發達,基礎好 ④科技發達 ⑤廉價水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6.近年來,該河流三角洲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日漸突出,下列現象基本無關的是 (  )
A.人口增加,經濟發展迅速 B.水資源利用率較低,浪費嚴重
C.水體污染嚴重,水質下降 D.氣候干旱,降水減少
17.16世紀的法國思想家J.博丹認為:北方寒冷,使人們體格強壯而缺少才智;南方炎熱,使人們有才智而缺少精力。J.博丹的主張體現的人地關系思想是 (  )
A.天人合一論 B.地理環境決定論
C.可持續發展論 D.人地協調論
讀“計算機模擬人口、自然資源、環境污染發展趨勢”模型圖,回答18~19題。
18.圖中丙表示 ( )
A.自然資源 ?B.人口自然增長率
C.人口死亡率 ?D.環境污染
19.圖中乙曲線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隨著人口增加自然資源不斷減少 ?B.生產力的發展
C.人口政策導向?? D.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2011年10月28日,我國首次航空生物燃料用于客機試飛取得成功,本次試飛所需航空生物燃料的原料來自麻風樹結出的果實。據此回答20~21題。
20.云南、四川、江西、貴州等地山區建立麻風樹種植基地主要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 )
A.宜林山地廣布 B.灌溉水源較多
C.氣候溫和干燥 D.土壤深厚肥沃
21.推廣使用以麻風樹果實為原料的生物燃料,積極的生態意義是 ( )
A.降低航空運輸成本 B.緩解地面下沉
C.解決地區人地矛盾 D.緩解氣候變暖趨勢
讀某區域30年前和現在環境變化示意圖,回答22~24題。
22.圖示地區出現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鹽堿化 D.水污染
23.造成該主要環境問題的原因是 ( )
A.過度砍伐森林 B.過量引水灌溉 C.過度開發沼澤 D.城市化過度發展
24.圖示地區森林資源的主要生態意義是 ( )
A.保護耕地 B.美化環境 C.涵養水源 D.保持水土
東北素有“玉米黃金帶”之關譽,記者近日在東北采訪了解到,如今東北地區為全國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優質米源,正在成為我國的“水稻黃金帶”。“東北優質粳米營養豐富、色味俱佳,正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青睞,是市場上優質米、高端米的代表。”據此回答25~27題。
25.有關東北自然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B.冬季寒冷漫長,無霜期較短
C.河流封凍期長,有春汛 D.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水土匹配良好
26.我國“玉米黃金帶”主要分布在( )
A.三江平原 B.松遼平原 C.松嫩平原北部 D.遼河平原南部
27.使東北大米成為市場上優質米、高端米的代表主要因素是( )
A.生產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B.單季水稻,生長期長,農作物病蟲害少
C.氣候的日較差小 D.土壤肥沃,利于水稻生長
讀某河流域等高線地形圖和該流域土地利用結構變化表,回答28~30題。
28.1980年與2010年相比,有關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說法相符的是 (  )
A.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小  B.河流的含沙量大
C.河流的汛期長   D.河流中鈣物質的含量小
29.該河流域的治理中,對R和T之間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
A.西側坡大量植樹種草,東側坡大量修建梯田
B.東側坡大量修建梯田,西側坡大量植樹種草
C.兩側坡都大量植樹種草
D.兩側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30.為了更合理的開發當地的農業資源,應該采取的正確措施是 (  )
A.退耕還林還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實施開荒造田,建成商品糧基地
C.大力治理低濕洼地和鹽堿地,發展生態農業
D.綜合開發農業資源,實行治水改土與綠化相結合,發展立體農業
第Ⅱ卷(綜合題,共40分)
31.(10分)看下面漫畫“五代人的營生”,回答下列問題。
(1)該漫畫反映的問題,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哪些原則?簡述理由。(6分)
(2)談談“我”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4分)
32.(10分)讀下面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1:“紅色荒漠”是指在我國南方紅壤分布區區的土地荒漠化問題,這些地區地形以丘陵及山區為主,植被覆蓋率在30%以下。
材料2:“紅色荒漠”形成機制示意圖。
(1)上圖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濫伐森林、高溫多雨等條件,請寫出各個字母所代表的含義。(4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南方地區“紅色荒漠”造成哪些不利影響?(2分)
(3)填表比較:南方地區的“紅色荒漠”問題與其他地區生態問題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4分)
地區
自然原因(差異)
治理措施(共同點)
西北地區的荒漠化
南方地區的“紅色荒漠”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33.(10分)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鄭國渠系公元前206年,秦王采納韓國人鄭國的建議興修的大型灌溉渠。該工程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300公里,灌溉東西數百里、南北數十里的關中平原4萬余頃的田地,兼有其他環境效益。
(1)圖中為鄭國渠位置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評價其選線方案。(4分)
(2)鄭國渠開鑿以來,干渠首部逐漸變高,水流不能入渠,歷代以來在谷口地方不斷改變河水入渠處,說明原因。(3分)
(3)分析鄭國渠的修建在關中地區產生的綜合效益。 (3分)
34.(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1:進入21世紀后,在我國六大經濟區域中,有人這樣概括:“珠三角”搶得先機,“長三角”后來居上,“環渤海”潛力巨大,“新東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開發,中部崛起更待何時?
材料2:
(1)有關人士將環渤海的天津濱海新區、珠三角的深圳、長三角的浦東并稱為中國東部沿海具有相似戰略功能的“三大極點”,分析三個區域的共同優勢區位條件。(2分)
(2)圖丙中陰影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長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 (1分)
A.地勢平坦開闊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豐富,水源充足 D.光熱條件好,雨熱同期
(3)試分析與長三角相比,“振興新東北”的主要優勢與劣勢。(4分)
(4)填寫下表,分別寫出甲、乙、丙圖示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3分)
限制性因素



高二期中檢測地理第Ⅱ卷
答題紙
31.(10分)
(1)(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
(1)(4分)A ,B ,C ,D 。
(2)(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
地區
自然原因(差異)
防治措施(共同點)
西北地區的荒漠化
南方地區的“紅色荒漠”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33.(10分)
(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分)
(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期中檢測地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60分)
1-5 CABCC 6-10 BBCBA 11-15 BAACA
16-20 DBDBA 21-25 DBACA 26-30 BBBBD
二、綜合題(40分)
31.(10分)
(1)公平性和持續性原則 由于人們的過度索取,造成嚴重的資源、環境問題,并且危及了后代的生存與發展。(6分)
(2)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努力提高環保意識;自覺參與保護資源和環境的行動。(4分)
32.(13分)
(1)人口增加 高溫多雨 濫伐森林 水土流失(4分)
(2)表層土壤流失,土地生產力下降,糧食減產;地表變得崎嶇不平;淤積下游河道和湖泊。(2分)
(3)(4分)
地區
自然原因(差異)
防治措施(共同點)
西北地區的荒漠化
氣候干旱,降水少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調整土地利用結構;發展農業技術;植樹種草,恢復植被
南方地區的“紅色荒漠”
降水量大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土質疏松
33.(10分)
(1)選擇山地向平原過渡地帶,灌溉區域較廣(地形較平坦,工程量較小)(2分) ;地勢西高東低,渠水可實現全線自流。(2分)
(2)涇河主要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河水泥沙含沙量大,泥沙淤積使干渠首部逐漸變高,河水不能入渠。(3分)
(3)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證了農業穩產高產;減輕關中平原地區的洪澇威脅;促進社會經濟發展。(3分)
34.(10分)
(1)政策優惠、臨海位置(2分)
(2)D(1分)
(3)優勢:煤、鐵、石油、土地、森林等資源豐富。劣勢:經濟落后、科技水平低、產業結構單一。(4分)
(4)甲:能源不足  乙:能源不足  丙:水資源不足。(3分)
絕密 ★ 啟用前
高二期中檢測政治試題 2012.11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答題卡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填涂在試卷、答題卡、答題紙規定的位置。
第Ⅰ卷(選擇題)
注意事項: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涂在答題卡上,只答在試卷上無效。
第I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下列選項中屬于文化生活中所講的文化的是 ( )

①濟寧市舉辦科技節 ②雨后彩虹 ③神舟八號飛船對接 ④參加黨的十八大選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立秋》講述了民國時代山西豐德票號馬氏家族,一邊面對國仇家恨的社會時局,一邊又遭遇家族事業的諸多變故,卻逆境生存,將傳統票號改革為現代銀行的奮斗故事。這部講述晉商故事的話劇,將電視中常見的民國時代晉商奮斗戲搬上了話劇舞臺。材料表明( )
①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②優秀文化能促進社會發展
③文化是一種精神現象 ④文化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同時也是偉大的詩人,他一貫主張“詩言志”,他的大量詩作都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不可侵犯、不受欺侮和獨立自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錚錚鐵骨,體現了中國人民改天換地,建設祖國的戰斗豪情,影響之深,無與倫比,外國曾有人說他是“一個詩人贏得了新中國”。材料主要表明 ( )
A.思想、理想、信念都是文化的表現形式
B.文化對民族和國家的歷史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C.毛澤東的文化素養及活動決定了社會發展
D.詩人的氣質和風范成就了毛澤東的偉大形象
4.世界各地有很多聞名遐邇的城市雕塑,如雅典的雅典娜神像、哥本哈根的美人魚等,它們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品位。這些被人們稱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 )
①意味著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②彰顯著世界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
③蘊含著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決定著城市發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臺灣果農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餅中,使之有雙重口味,并別出心裁地將其取名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該商品推向市場后受到消費者熱捧。這體現了                               ( )
A.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B.文化創新決定社會實踐的發展
C.文化總能推動經濟的發展 D.文化發展要以經濟發展為基礎
6.作家余秋雨在其著作《文化苦旅》中寫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說明文化影響具有 ( )
①潛移默化的特點 ②深遠持久的特點
③相對獨立的特點 ④積極主動的特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文化的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據此回答7~8題。
7.一位美國游客看到財神趙公明一手舉鋼鞭、一手托金元寶的塑像,感嘆道:“搶奪資源還受到如此尊重,這種思維與美利堅沒有什么區別。”這表明          ( )
A.中國人與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基本相同 B.部分美國人對中國文化存在誤讀
C.中國人與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 D.文化背景差異影響人的認識活動
8.長期以來,標榜“客觀”“公正”的某些西方媒體報道中國問題時,或由于思維定式或價值觀念的差異,或出于某種特殊的需要,在很多時候、很多場合都持有固執的取舍與評判標準。這警示我們 ( )
A.不同的文化對經濟政治的影響不同
B.不同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不同
C.不同民族的文化影響不同民族和國家的發展道路
D.文化與國際政治相交融,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
9.2012年9月21日晚,《菩提東行》奏響了“兗”文化的華美禮贊,文化產業唱主角也成功拉開了兗州轉型發展的大幕。整部劇以七幕音樂劇的形式描述并闡釋了對信仰的堅持與追求、各民族的團結與融合等主題,全景展示了北宋時期的歷史風貌、風俗民情。同時也表現了兗州作為儒文化發祥地的開放、包容和端信的傳統精神。由此可見?      ( )
①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②豐富中國傳統文化基本內涵
③增強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④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借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孝道文化,就是關于關愛父母長輩、尊老敬老的一種文化傳統。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文化,孝道隨著中國社會文明的發展而不斷地豐富和賦予新的內容。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孝文化,重建與現代文明社會相適應的新孝道文化,對融合代際關系,實現家庭和睦,營造孝親敬老的良好社會氛圍發揮積極的作用。據此請回答10~13題。
10.2012年7月13日,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回鄉為90歲老母祝壽,長跪母親膝前相擁痛哭。這感人的場面,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和心靈的震撼。不管形式怎樣變化,過生日的基本內涵是不變的。這說明 ( )
A.必須對傳統思想進行改造?????????? B.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C.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是永遠不變的????? D.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認同特征
1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華民族的孝道也得以以新的形式發揚。每當晚上8點鐘以后,地方電視臺都有一獨特的節目——點歌臺,大部分的子女、媳婿為其父母過生日點歌。很多享此“殊榮”的老人家激動得熱淚盈框。這說明 ( )
A.傳統文化必須依賴大眾傳媒才能發揮起作用 B.傳統文化應與時俱進
C.只有創新的文化才順老人的心 D.電視臺經濟效益越來越好
12.“中國十大孝子”評選活動,至今已經舉辦了四屆。評選“中國十大孝子”的目的是把弘揚孝道的社會風氣推向一個新高潮。這體現了優秀文化對人的作用是 ( )
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彰顯傳統文化的民族性
③使中華文化富有生機和活力 ④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養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①④
13.對于韓國人來說,泡菜已超越小菜成為韓國文化的一部分。許多離家在外的韓國人認為回家陪媽媽腌泡菜是一種孝道,有人甚至從腌泡菜中悟出“幸福婚姻之道”。這反映了(  )
①文化決定人們的行為方式與交往方式 ②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動有相應的物質載體
③不同區域的文化無不呈現出各自特色 ④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為人類特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徐悲鴻的《八駿圖》以中國的水墨為主要表現手段,參用西方的透視方法,用筆剛健有力;畢加索的《斗牛》似中國的寫意畫,用筆奔放灑脫。以下選項最符合題意的是( )
A.兩幅作品成功實現了中西文化和藝術的融合
B.兩幅作品以不同風格表達了共同的審美感受
C.藝術的創作具有獨特的創造性因而不可承襲
D.藝術的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復制
15.2012年倫敦奧運會,“007”詹畢姆斯·邦德、憨豆先生、哈利波特、大本鐘、彌爾頓、莎士比亞以及彼得潘、披頭士等英國文化符號,先后以各種方式亮相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舞臺,向全世界詮釋著“英國式的自信”。這表明 (  )
A.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
B.傳統文化在繼承中發展
C.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D.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16.由女建筑師珍妮·甘領導的建筑事務所為芝加哥設計的82層“水樓”(Aqua)建成,這是迄今為止由女性建筑師領導的事務所設計的最高建筑物。這幢外表呈現波浪形的建筑物,帶來了摩天樓設計的新方式,促進了建筑藝術的發展。摩天樓的設計說明 ( )
A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B.文化創新有利于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C.傳統建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 D.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文藝晚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來自中國和非洲國家的近400名演員同臺演出。中國京劇演員的《唱臉譜》展示了中國京劇的深厚藝術底蘊,《非洲節目集錦》則展現了非洲文化的蓬勃藝術活力。最后,全體演員共同演出《友誼歡歌》,中非演員共同跳起喜慶歡快的中國秧歌,將晚會推向高潮。回答17~18題。
17.上述材料表明 (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 ②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進雙方文化的發展
③不同民族文化各有其特點 ④對外來文化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中國與非洲國家文化交往歷史悠久,在中非文化交流的字典中,沒有“排斥”“歧視”“居高臨下”這一類詞匯,因為我們是平等相待的朋友,是彼此尊重的兄弟。這體現了( )
A.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
B.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C.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D.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19.2012年法蘭克福書展上,中國代表團再獲佳績,版權輸出數量達2409項。中國展團以一種平等交流的心態向世界展示了5000年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中國參展團在本屆書展的版權輸出數量創歷史最高紀錄。這說明 ( )
A.我國文化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
B.我國已在國際競爭中牢牢把握了主動權
C.我國已經擁有了強大的文化軟實力
D.我國文化實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物質基礎
20.《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是中國第一部深入探索東西文化的紀錄片,該片用全球化的視野展現文化交流與碰撞,包容共同與差異,將思者隱于影像的絢爛之中,一經播出就受到了觀眾的喜愛。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能夠促進文化創新
 ②民族文化的個性要通過共性表現出來
 ③文化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
 ④縮小民族間的文化差異是推動世界文化繁榮的必要條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我們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記憶被抹殺,歷史文脈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揚州通過古城復興改善人居,實現傳統文化載體與現代城市交相輝映的可持續發展思路,打造出一個充滿人文精神的揚州城。這啟示我們 ( )
A.傳統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B.文化繼承是發展的前提
C.傳統文化影響城市發展 D.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22.白局是南京的傳統說唱曲藝,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白局融合了明清俗曲和江南小調,用南京方言演唱,用胡琴、酒盅、碟盤伴奏,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韻味淳樸,生動詼諧,很有地方特色。同時,它又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這從一定層面體現了 ( )
傳統文化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B.流行的通俗的和娛樂的文化才是大眾文化
C.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D.中華文化具有先進性
23.下列說法能夠證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是 ( )
①由甲骨文演變而來的漢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長的文字
②我國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③發源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至今仍存
④我國古代科技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整體性的特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印象鐵三角”組合最新導演創作的印象系列第六部作品《印象普陀》,在浙江普陀揭開全球首演的帷幕。印象系列的六部作品雖同冠“印象”之名,但每一部都風格迥異,凝聚著不同地域濃烈、深刻的文化特色和獨樹一幟的氣質、風韻。從《文化生活》角度看,這是因為 ( )
A.中華文化所特有的求同存異、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五彩繽紛、豐富多彩
C.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培育、發展好本民族文化
D.不同的區域、不同的自然環境,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25.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指出“要廣泛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我們之所以“要廣泛開展民族精神教育”,是因為它 ( )
①能不斷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②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
③可以提高中華民族的綜合素質 ④凝聚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注意事項:
1、第Ⅱ卷共4道題。(26題6分,27題12分,28題12分,29題20分。)
2、第Ⅱ卷所有題目的答案考生須用黑色或藍色鋼筆、圓珠筆答在答題紙規定位置。
3、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道題,滿分50分)
26.(6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過程中,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這些文化傳統延續數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一些精華迄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需要我們去繼承、改造和弘揚。
請回答: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
27.(12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請簡要回答當前我們應該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8.(12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2年7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中非合作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開創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新局面》的講話,胡主席指出:6年來,中非在文化上互學互鑒、人文交流日趨活躍,中非文化聚焦、聯合研究交流計劃、智庫論壇、民間論壇、青年領導人論壇等一系列交流活動相繼啟動。中國為非洲國家培訓各類人員近4萬名,向非洲國家提供2萬多個政府獎學金名額。中非雙方合作在22個非洲國家設立了29所孔子學院或孔子課堂。中非20對知名高校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框架下結為“一對一”合作關系。
材料二:文化因其特質似水、柔而有力,能沁透人心、潛移默化。文化的交流是人類心靈的交流、情感的溝通,作為一種“軟實力”,具有其他交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大國普遍重視利用文化手段來展示本國文化,宣傳自己的價值觀,提升和擴大國家的影響力。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主動置身于國際文化交流之中,是責任,也是使命。
  請回答:
(1)結合材料一,簡要回答中非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意義?(4分)
(2)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是責任,也是使命,結合材料二談談怎樣才能不辱這一使命?(8分)
29.(20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兩個:
其一: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其二: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人,對母極孝。后家境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孩子。
請回答:
(1) 根據以上材料,談談怎樣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10分)
(2)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我們應如何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創新?(10分)

高中政治模塊檢測參考答案 2012-11
一、單項選擇題
1、B 2、A 3、B 4、B 5、A 6、C 7、D 8、D 9、C 10、B
11、B 12、D 13、C 14、A 15、D 16、D 17、D 18、C 19、A 20、A
21、B 22、C 23、B 24、D 25、B
二、非選擇題
26.答:①正確認識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②正確處理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這一過程中,不斷革除陳舊的、過時的舊文化,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這就是“推陳出新、革故鼎新”。(6分)
27.答:①要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做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②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作用。③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既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歷史上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要繼承和發揚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④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既要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⑤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⑥需要堅持不懈地在全體民眾中開展民族精神教育。(12分)
28.答:(1)①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加強中非文化交流,有利于促進中非文化的發展,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榮。③有利于加強中非人民的傳統友誼,促進中非之間的全面合作,有利于構建和諧世界。(4分)
(2)①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始終堅持中國文化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②我們既要認同中華文化,又要尊重非洲文化,遵循中非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③積極地向世界傳播中華民族的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國,在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的同時,繼續為推動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貢獻。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我國的傳播。④有分析、有鑒別地吸收和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成果,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8分)
29.(1)①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既有促進文化社會、個人發展的積極因素,也有阻礙社會、個人發展的消極因素。(4分)②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推陳出新”,批判地繼承,古為今用。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摒棄。(4分)③漠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文化建設就會失去根基,我們必須反對完全否定傳統文化、全盤接收的錯誤傾向,應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2分)
(2)①根本途徑: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動力和基礎。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②基本途徑之一:文化創新必須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努力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③基本途徑之二:加強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做到博采眾長。學習、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文化成果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④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文化創新要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反對“守舊主義”。⑤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要實現文化創新,要體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10分)
政治試卷答題紙
注意事項:
1、第Ⅱ卷共4道題。(26題6分,27題12分,28題12分,29題20分。)
2、第Ⅱ卷所有題目的答案考生須用黑色或藍色鋼筆、圓珠筆答在答題紙規定位置。
3、答卷前將密封線內側的項目填寫清楚,答卷時請注意密封線外側留出半厘米的距離,答卷時請注意上下行左右齊整。
26.
27.
28.
(1)
(2)
29.
(1)
(2)
高二期中檢測數學試題 2012.11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已知數列中,,則等于( )
A.13 B.8 C.5 D.9
2.在△ABC中,所對的邊分別為,若,則△ABC是
A.銳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 鈍角三角形
3.等差數列{an}中,已知,則n為
A.14 B.15 C.16 D.17
4.數列{an}的通項為an=2n+1,則由bn=所確定的數列{bn}的前n項和是(  )
A.n(n+2) B.n(n+4)
C.n(n+5) D.n(n+7)
5.在中, 滿足條件的 ( )
(A)無解 (B)只有一解 (C)有兩解 (D)不能確定
6.若△ABC的三邊長為a,b,c,它的面積為,那么內角C等于(  )
A.30° B.45° C.60° D.90°
7.若,則下列不等式:①;②;③;④ 中
正確的不等式是 ( c )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8.等比數列的前n項,前2n項,前3n項的和分別為A,B,C,則( )
A.A+B=C B.B2=AC C.(A+B)(C=B2 D.A2+B2=A(B+C)
9.設,若是與的等比中項,則的最小值為( )
A.8 B.4 C.1 D.
10.在△ABC中,a,b,c分別為內角A,B,C的對邊,如果a,b,c成等差數列,B=,△ABC的面積為,那么b等于(  )
A. B.1+
C. D.2+
11. 小王從甲地到乙地往返的時速分別為a和b(aA.a12.對于每個自然數n,一元二次函數y=(n2+n)x2-(2n+1)x+1與x軸交于An,Bn兩點,以|AnBn|表示該兩點間的距離,則|A1B1|+|A2B2|+…+|A2014B2014|的值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請把正確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3.已知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4和5,其夾角的余弦是方程的根,則第三邊是
14.已知遞增的等差數列滿足,則= .
15.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則的取值范圍是 .
16.給出下列四個條件:①;②;③;④.其中能推出成立的是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4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變步驟)
17. (12分) 若不等式kx2-2x+6k<0(k≠0).
(1)若不等式解集是{x|x<-3或x>-2},求k的值;
(2)若不等式解集是R,求k的取值。
18.(12分) 等比數列{}的前n 項和為,已知,,成等差數列
(1)求{}的公比q; (2)求-=3,求
19.(12分)
在△ABC中,內角所對的邊分別為,已知.
(Ⅰ)求證:成等比數列;
(Ⅱ)若,求△的面積S.
20.(12分) 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已知AD(CD, AD=10, AB=14, (BDA=60(, (BCD=135( 求BC的長
21.(13分)甲、乙兩個糧庫要向A、B兩鎮運送大米,已知甲庫可調出100t大米,乙庫可調出80噸大米,A鎮需70噸大米,B鎮需110t大米.兩庫到兩鎮的路程和運費如下表:
(1) 這兩個糧庫各運往A、B兩鎮多少t大米,才能使總運費最省?此時總運費是多少?
(2) 最不合理的調運方案是什么?它使國家造成的損失是多少?
22.(13分) 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為,且,數列的前項和為,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記= 求證:數列的前項和 。
答案
一、選擇題
1.B.2.D3.B4.C5.A6.B7.C8.D9.B10.B11.A12.C
其中:8題課本68頁B組1(2) .9題是基礎訓練111頁3題.11題是2012年陜西高考文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
二、填空題
13. 14. 15.
16.①②④
其中:13題基訓9頁5
14題2012廣東高考
15題.課本80頁習題3.2A組3
16題.基訓86頁6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4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變步驟)
17.
解; (1)由已知可知:(3和(2是方程的兩根. 2分
所以有,即. 4分
(2)當時,不等式的解集不是 6分
當時,要使不等式的解集是,只需滿足,即, 9分
. 11分
綜上知:. 12分
18.
解:(Ⅰ)依題意有
2分
由于 ,故
4分
又,從而 6分
(Ⅱ)由已知可得
故 9分
從而 12分
19.(2012山東高考文)
解:(I)由已知得:

, 3分

再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成等比數列. 6分
(II)若,則,
∴, 9分

∴△的面積. 12分
20.
解:在△ABD中,設BD=x


整理得: 6分
解之: (舍去) 8分
由余弦定理:
∴ 12分
21.
(課本93頁B組3題)
解:設甲糧庫向A鎮運送x t大米,乙糧庫向A鎮運送y t大米,則甲糧庫向B鎮運送(100(x)t大米,乙糧庫向B鎮運送(80(y)t大米.總運費為z元,線性約束條件為,(2分) 目標函數為 ,(4分) 作出可行域(如圖陰影部分)
) ,6分
作直線,即.作的平行直線可知直線過A(70,0)時z最小,(元) .(7分) 直線過點B(0,70)時,z最大.
(元) .(8分) (元) (9分)
(1) 故從甲糧庫運70t大米到A鎮,30t大米到B鎮,乙糧庫80t大米全部運送到B鎮才能使總運費用最省,此時運費是37100元.(11分)
(2) 最不合理的運送方案是從乙糧庫運送70t大米到A鎮,10t大米到B鎮,甲糧庫的100t大米全部運送到B鎮,它使國家造成的損失是2100元.(13分)
22.
.解:(1) , 1分
在中,令得
當時, ,
兩式相減得, 4分
. 6分
(2) , 7分
,
, 9分
=,
12分
13分
山東省兗州市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檢測物理試題2012.11
第一卷(選擇題 共48分)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每小題至少一個答案正確,全選對得4分,錯選、不選得0分,選不全得2分)
1.當把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驗電器的金屬球后,金屬箔片張開.此時,金屬箔片所帶的電荷的帶電性質和起電方式是( )
A.正電荷 B.負電荷 C.感應起電 D.摩擦起電
2.下列關于電流方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流的方向就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
B.電流的方向規定為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
C.在金屬導體中,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D.在電解液中,電流的方向與正離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同
3.如圖所示,大小可以忽略不計的帶有同種電荷的小球A和B相互排斥,靜止時絕緣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α和β,且α<β,兩小球在同一水平線上,由此可知( )
A.B球受到的庫侖力較大,電荷量較大
B.B球的質量較大
C.B球受到的拉力較大
D.兩球相互作用的庫侖力大小相等
4.A、B是一條電場線上的兩個點,一帶負電的微粒僅在電場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從A點沿電場線運動到B點,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則此電場的電場線分布可能是圖中的( )
5.關于靜電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勢等于零的物體一定不帶電
B.電場強度為零的點,電勢一定為零
C.同一電場線上的各點,電勢一定相等
D.負電荷沿電場線方向移動時,電勢能一定增加
6.如圖所示,實線是一個電場中的電場線,虛線是一個負試探電荷在這個電場中的軌跡,若電荷是從a處運動到b處,以下判斷正確的
是( )
A.電荷從a到b加速度減小
B.b處電勢能大
C.b處電勢高
D.電荷在b處速度小
7.有一只燈泡的燈絲斷了,通過轉動燈泡燈絲使之接通,再接入電源后,所發生的現象及其原因是( )
A.燈絲電阻變小,通過它的電流變大,根據P=I2R,電燈變亮
B.燈絲電阻變大,通過它的電流變小,根據P=I2R,電燈變暗
C.燈絲電阻變小,它兩端的電壓不變,根據P=,電燈變亮
D.燈絲電阻變大,它兩端的電壓不變,根據P=,電燈變暗
8.如圖是兩個等量異種點電荷,周圍有1、2、3、4、5、6各點,其中1、2之間距離與2、3之間距離相等,2、5之間距離與2、6之間距離相等.兩條虛線互相垂直且平分,那么關于各點電場強度和電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1、3兩點電場強度相同
B.5、6兩點電場強度相同
C.4、5兩點電勢相同
D.1、3兩點電勢相同
9.如圖所示為某一電場的電場線和等勢面,已知
則( )
10.如圖所示,由兩塊相互靠近的平行金屬板組成的平行板電容器的極板N與靜電計相接,極板M接地.用靜電計測量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在兩板相距一定距離d時,給電容器充電,靜電計指針張開一定角度.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保持電容器所帶電量Q不變,下面操作能使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小的是(   )
A.將M板向下平移
B.將M板沿水平方向向左遠離N板
C.在M、N之間插入云母板(介電常數εr>1)
D.在M、N之間插入和M、N形狀一樣的金屬板,且和M接觸
11.理發用的電吹風機中有電動機和電熱絲,電動機帶動風葉轉動,電熱絲給空氣加熱,得到熱風將頭發吹干.設電動機線圈電阻為R1,它與電熱絲電阻值R2串聯后接到直流電源上,吹風機兩端電壓為U,電流為I,消耗的功率為P,則有( )
A.P=UI B.P=I2(R1+R2)
C.P>UI D.P>I2(R1+R2)
12.一根阻值為R的均勻電阻絲,長為L,橫截面積為S,設溫度不變,在下列哪些情況下其電阻值仍為R( )
A.當L不變,S增大一倍時
B.當S不變,L增大一倍時
C.當L和S都縮小為原來的1/2時
D.當L和橫截面的半徑都增大一倍時
第二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填空題(共2題16分,第13題4分,第14題12分)
13、下圖為多用電表表盤,若將該表選擇旋鈕置于25 mA擋則讀數為( )mA 若將該表選擇旋鈕置于電阻“×10”擋讀數為 ( )Ω
14.用伏安法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電阻值,現有的器材規格如下:
A.待測電阻Rx(大約50 Ω)
B.直流電流表A1(量程0~0.6A,內阻約30Ω)
C.直流電流表A2(量程0~3A,內阻約10Ω)
D.直流電壓表V1(量程0~3 V,內阻約5 kΩ)
E.直流電壓表V2(量程0~15 V,內阻約15 kΩ)
F.直流電源(輸出電壓4 V,內阻不計)
G.滑動變阻器R(阻值范圍0~50 Ω,允許最大電流1 0A)
H.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1)(4分)根據器材的規格和實驗要求,為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直流安培表應選_____,直流電壓表應選_____.
(2)(4分)在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要求電壓和電流的變化范圍盡可能大一些.
(3)(4分)用鉛筆按電路圖將實物圖連線.
三、計算題(共3題36分)
15、(10分)有一個電流表G,內阻Rg=10 Ω,滿偏電流Ig=3 mA.要把它改裝為量程0~3 V的電壓表,要串聯多大的電阻?改裝后電壓表的內阻是多大?
16.(12分)把帶電荷量2×10-8 C的正點電荷從無限遠處移到電場中的A點,要克服電場力做功8×10-6 J,若把該電荷從無限遠處移到電場中的B點,需克服電場力做功2×10-6 J,取無限遠處電勢為零.求:
(1)A點的電勢.
(2)A、B兩點的電勢差.
(3)若把2×10-5 C的負電荷由A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做的功.
17.(14分)如圖所示,abcd是一個正方形盒子.cd邊的中點有一個小孔e.盒子中有沿ad方向的勻強電場.一個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粒子從a處的小孔沿ab方向以初速度v0射入盒內,并恰好從e處的小孔射出.(忽略粒子重力)求:
(1)該帶電粒子從e孔射出時的速度大小.
(2)該過程中電場力對該帶電粒子做的功.
(3)若正方形的邊長為l,試求該電場的場強.
物理試題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1 AC 2 BCD 3 D 4 A 5 D 6 BD 7 C 8 ABC 9 C 10 CD 11 AD 12 C
二、13、10.0 220
14、(1)B D (2) (3)
三、
15、設需要串聯的電阻的阻值為R,根據串聯電路的特點得:
Ig(Rg+R)=3V,即3×10-3A×(10Ω+R)=3V (4分)
解得R=990 Ω; (3分)
改裝后電壓表的總內阻R內=R+Rg=1 000 Ω (3分)
答案:990 Ω 1 000 Ω
16.無限遠處電勢能為零,克服電場力做功,電勢能增加, 所以
WA=8×10-6 J, ==400V,(4分)
同理==100V,故 =300V.(4分)
若把負電荷由A點移動到B點,WAB=qUAB=-2×10-5×300 J
=-6×10-3 J (4分)
答案:(1)400 V (2)300 V (3)-6×10-3 J
17.【解析】(1)設粒子在e孔的豎直速度為vy.
則水平方向: (2分)
豎直方向: (2分)
得:vy=4v0
ve=v0 (2分)
(2)由動能定理得:W電==8mv02 (4分)
(3)由W電=Eq·l和W電=8mv02得:E= (4分)
答案:
山東省兗州市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檢測生物試題2012-11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第I卷選擇題(共50分)
本題包括40小題,1-30小題每題1分,31-40題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穩態失調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血液中鈣鹽過少會引起肌無力 B.再次接觸同種過敏原引起過敏反應
C.淋巴管阻塞一般不會引起下肢水腫 D.腹瀉引起體液中水和蛋白質大量丟失
2.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A.組織液滲透壓增大,引起細胞失水 B.血漿中的HCO3-參與維持血漿pH的穩定
C.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會影響血漿滲透壓
D.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的過程發生在內環境中
3.右圖代表肝細胞與環境的物質交換關系。X、Y、Z表示三種細胞外液,敘述正確的是
A.若飲食過咸,則X中滲透壓會降低
B.Z中的大分子物質可通過Y進入X
C.肝細胞的代謝產物可能導致Z的pH升高
D.X、Y、Z理化性質的穩定依賴于神經調節
4.右圖表示內環境穩態的部分調節機制。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B.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質,則①包括抗體、淋巴因子等
C.若②表示促甲狀腺激素,則的分泌量不僅僅受甲狀腺素的調節 
D.寒冷時,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戰栗的神經中樞是大腦皮質的身體感覺中樞
5.下列關于人在劇烈運動時生理變化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 大量乳酸進入血液,血漿由弱堿性為弱酸性
B. 大量失鈉,對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影響大于細胞內液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進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樞促進呼吸運動
6.下列關于人體下丘腦的敘述,錯誤的是
A.調節產熱和散熱,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B.合成并釋放抗利尿激素促進水的重吸收
C.感受細胞外液滲透壓變化,調節動物體水鹽平衡,對晝夜節律有調節作用
D.接受大腦皮層的神經沖動,調節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
7.下丘腦在人體內環境的穩定與調節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關于下丘腦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下丘腦的活動受其他相關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負反饋調節
C.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發出的神經不支配腎上腺的活動
D.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可引起機體產熱量減少
8.下列關于哺乳動物神經元的敘述,錯誤的是
A.神經細胞軸突末梢可形成多個突觸小體
B.興奮通過神經遞質在突觸處進行單向傳遞
C.神經細胞外Na+內流是產生靜息電位的基礎
D.靜息狀態的神經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
9.“望梅止渴”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典故。當人看到酸梅時唾液分泌會大量增加,對此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
A.這一反射過程不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 B. 這一過程中有“電—化學”信號的轉化
C.這是一種反射活動,其效應器是唾液腺
D.酸梅色澤直接刺激神經中樞引起唾液分泌
10.右圖是反射弧的模式圖(a、b、c、d、e表示反射弧的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觸的組成部分),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正常機體內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單向的
B.切斷d、刺激b,也會引起效應器收縮
C.興奮在結構c和結構b的傳導速度相同
D.Ⅱ處發生的信號變化是化學信號→電信號
11.體育課上某同學聽到口令后迅速起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該反射有多個中間神經元先后興奮 B.調節起跑動作的神經中樞是聽覺中樞
C. 起跑動作的產生是非條件反射的結果 D.起跑反應的快慢取決于小腦興奮的程度
12.突觸后膜受體與相應的神經遞質結合后,使突觸后神經細胞興奮,在引起該突觸后神經細胞興奮的過程中
A. K+通過被動運輸到突觸后膜內 B. Na+通過被動運輸到突觸后膜內
C. K+通過被動運輸到突觸后膜外 D. Na+通過被動運輸到突觸后膜外
13.下列事例能夠說明神經系統中的高級中樞對低級中樞有控制作用的是
A.針刺指尖引起縮手反射 B.短期記憶的多次重復可形成長期記憶
C.大腦皮層語言H區損傷,導致人不能聽懂別人講話
D.意識喪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識恢復后可控制
14.正常人體內的抗體、激素、酶和神經遞質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它們都是
A.在細胞內發揮作用 B.由活細胞產生的蛋白質
C.在發揮作用后還能保持活性 D. 在特定分子結合后起作用
15.下列有關生理現象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寒冷刺激皮膚引起皮膚血管收縮是非條件反射
B. 某人眼球被意外撞擊,產生金星四濺的感覺是條件反射
C. 叩擊膝蓋下的韌帶,小腿前踢過程中有化學物質傳遞信息
D. 被摘除甲狀腺的動物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含量將下降
16.下列關于激素和神經遞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腎上腺素可為靶細胞提供能量 B.去甲腎上腺素可在神經細胞之間傳遞信息
C.乙酰膽堿貯存于突觸小泡及突觸后膜中
D. 胰島素與靶細胞結合后能持續發揮作用而不被滅活
17.關于性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性激素的分泌不受下丘腦和垂體的調節
B.性激素分泌增多時,機體耗氧量減少和產熱量都增加
C.促性腺激素只作用于性腺,而性激素可作用于多種器官[中&國教&育出&版網]
D.血液中性激素水平降低會引起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減少
18.哺乳動物長時間未飲水導致機體脫水時,會發生的生理現象是( )
A.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漿滲透壓降低
C.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減弱
D.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作用減弱
19.下列關于植物激素或類似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脫落酸能夠抑制細胞分裂 B.密封貯藏導致水果各種激素合成增加
C.噴施生長素類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也能疏花疏果
D.楊樹頂芽的快速生長不需要側芽提供生長素
20.研究發現兩種現象:①給動物注射從某種細菌獲得的物質甲后,此動物對這種細菌具有了免疫能力;②動物體內的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質乙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則這兩種物質中( )
A.甲是抗體,乙是抗原 B.甲是抗原,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體
21.免疫接種的疫苗常是經過理化方法殺死的病原微生物,這表明抗原刺激免疫系統的決定因素在于
A.抗原細胞的完整性 B.病原微生物的活性
C.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異性 D.抗原空間結構的正確性
22.將家兔B 細胞注入小鼠體內,產生免疫反應后,小鼠血清能使家兔T 細胞凝集成細胞集團。而未經免疫的小鼠血清不能使家兔T 細胞凝集成團。T 細胞凝集現象的出現是因為( )
A.家兔B 細胞誘導小鼠產生細胞免疫 B.家兔T 細胞誘導小鼠產生體液免免疫
C.家兔T 細胞和小鼠T 細胞有相同抗原 D.家兔B 細胞和家兔T 細胞有相同抗原
23.免疫是機體的一種特殊的保護性生理功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機體主要依賴免疫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
B 特異性免疫過程中,只有T 細胞產生記憶細胞
C病原微生物侵襲,可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
D 如果神經中樞受損,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功能完全喪失
24.天花(一種烈性傳染病)曾經導致許多人死亡,天花疫苗的廣泛接種,則根除了這種傳染病。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疫苗是一種小分子物質,可被免疫細胞識別
B. 入侵的天花病毒被抗體結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細胞吞噬消化
C再次接種該疫苗后,記憶細胞分化成漿細胞釋放淋巴因子
D.初次接種該疫苗后,刺激機體免疫系統可產生效應T細胞和抗體
25.下列關于免疫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都與機體免疫有關
B.漿細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記憶細胞
C.HIV病毒主要攻擊B細胞導致免疫功能嚴重缺陷
D. 機體自身的組織和細胞不可能成為抗原
26.關于T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T細胞只存在淋巴中 B.T細胞可直接處理抗原無需吞噬細胞的呈遞
C. T細胞在抗原的刺激下產生淋巴因子增強B細胞的作用
D.在抗原的刺激下T細胞產生抗體發揮免疫作用
27.人體感染白喉桿菌后,將啟動系列免疫反應,其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A.鼻腔粘膜分泌殺菌物質抑制白喉桿菌繁殖
B.巨噬細胞通過溶酶體將吞入的白喉桿菌消化
C.口腔中的鏈球菌產生過氧化氫殺死白喉桿菌
D.體液中的抗體與白喉桿菌毒素反應,中和其毒性[來源
28.番茄果實生長發育和成熟受多種激素調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生長素對果實的發育和成熟沒有影響
B.細胞分裂素在果實生長中起促進作用
C.乙烯在果實生長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脫落酸在果實成熟中促進細胞分裂和果實脫落
29.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細胞 ( )
A.細胞周期變長,核糖體活動增強 B.細胞周期變長,核糖體活動減弱
C.細胞周期變短,核糖體活動減弱 D.細胞周期變短,核糖體活動增強
30.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影響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葉片脫落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乙烯濃度越高脫落率越低
B.生長素和乙烯對葉片脫落的作用是相同的
C.脫落率隨生長素和乙烯濃度增加而不斷升高
D.生產上可噴施較高濃度生長素類似物降低脫落率
31.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血漿的成分穩定時,機體達到穩態
B.組織液滲回血漿和滲入淋巴的量相差不大
C.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發生在內環境中
D.內環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血漿蛋白、神經遞質等
32. 人體每天都要及時補充水和各種無機鹽,以維持內環境的穩態。如果一次性過量飲水會造成人體細胞腫脹,功能受損,稱為水中毒。可用靜脈滴注高濃度鹽水(1.8%NaCl溶液)對患者進行治療。其原理是
A. 降低細胞內液的離子濃度 B. 促進抗利尿溶液的分泌
C. 升高細胞外液的離子濃度 D. 減少細胞外液液體總量
33.研究發現,Ca2+能消除突觸前膜內的負電荷,利于突觸小泡和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若瞬間增大突觸前膜對組織液中Ca2+的通透性,將引起的效應是
A.減緩神經沖動的傳遞 B.使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抑制[中&國教&育
C.加速神經沖動的傳遞 D.使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興奮
34.人緊張時心跳加快,其原理是在內臟神經的支配下,腎上腺髓質釋放的腎上腺素增多,該激素可作用于心臟,使心率加快。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腎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臟 B.該實例包含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C.該腎上腺素通過神經纖維運輸到心臟
D.該實例中反射弧是實現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
35.動物被運輸過程中,體內皮質醇激素的變化能調節其對刺激的適應能力。右圖為皮質醇分泌的調節示意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運輸使下丘腦分泌激素增加的刺激體液
B.圖中M促進皮質醇分泌的過程屬于神經—體液調節
C.皮質醇作用的靶細胞不包括下丘腦細胞和垂體細胞
D.動物被運輸過程中,體內皮質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漸恢復
36.糖耐量受損(IGT)的人表現為空腹血糖濃度正常、負荷(如飲食)后血糖濃度升高異常。為了探究運動對IGT的干預情況,受試者于餐后進行中等強度持續運動30min,定時采樣測定血糖濃度及胰島素含量,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由此得出的推測正確的是
A.餐后60min時,胰島素分泌下降導致血糖濃度低于對照組
B.餐后適量運動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島素升高幅度
C.餐后適度運動使IGT人群胰島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濃度下降
D.餐后適度運動可以減輕IGT人群胰島B細胞的分泌負擔
37.下圖所示實驗能夠說明
A. 漿細胞產生抗體的作用 B.病毒刺激淋巴細胞增殖的作用
C. 效應T淋巴細胞的作用 D. 病毒抗原誘導B細胞分化的作用
38.取某植物的幼根和胚芽鞘,切除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區)和胚芽鞘尖端,然后將幼根(近尖端向上)和胚芽鞘(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別在兩者切面的左側放置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快(生長素濃度為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濃度),培養在黑暗條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彎曲生長且方向相反,關于這一現象的說法,合理的是
A.幼根向左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極性運輸
B.幼根向右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極性運輸
C.胚芽鞘向左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極性運輸
D.胚芽鞘向右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極性運輸
39.留樹保鮮是通過延遲采收保持果實品質的一項技術。噴施赤霉素和2,4-D對留樹保鮮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實內源脫落酸含量的影響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噴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促進留樹保鮮過程中的落果
B.留樹保鮮過程中赤霉素與2,4-D對落果的調控有協同作用
C.噴施赤霉素和2,4-D能增強留樹保鮮過程中果實脫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與內源脫落酸對落果的調控有協同作用
40.取生長狀態一致的燕麥胚芽鞘,分為a、b、c、d四組,將a、b兩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從c、d 兩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別切除等長的一段,并按圖中所示分別接入a、b兩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兩組胚芽鞘,然后用單側光照射,發現a′胚芽鞘無彎曲生長,b′組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原因是( )
A.c組尖端不能產生生長素,d組尖端能
B.a′胚芽尖端不能合成生長素,b′組尖端能
C.a′胚芽尖端的生長素不能向胚芽鞘基部運輸,b′組尖端的生長素能
D.c組尖端的生長素不能向胚芽鞘基部運輸,d組尖端的生長素能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50分)
41.(16分)呼吸是人體一項非常復雜的生命活動由許多反射組成,其中肺牽張反射是調節呼吸的反射之一,圖1為肺牽張反射示意圖,該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擴張,感受器興奮,神經沖動經傳入神經傳入腦干,抑制吸氣,引起呼氣。 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神經元①產生的興奮在傳入神經纖維上以__________形式進行傳導。當神經沖動傳到神經末梢時,引起突觸前膜內____________釋放神經遞質,該遞質與神經元②細胞膜上_________結合,使神經元②興奮。
(2)圖中b點興奮時,此處神經纖維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________。若c點受刺激產生興奮,則在神經元①上_____(填“有”或“無”)膜電位的變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人體要屏住呼吸必須受到圖1中 的調控。
(4)圖1中神經元①和②之間形成的突觸(放大后的突觸如圖2所示)中,突觸小體是神經元①中的 (填“軸突”、“樹突”或“細胞體”)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觸后膜位于神經元②的 (填“軸突”、“樹突”或“細胞體”)。
(5)若在離肌肉5mm和50mm的神經纖維上分別給予電刺激,肌肉將分別在3.5ms和5.0ms后收縮,則興奮沿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是 mm/ms。
(6)圖3為反射弧中神經—肌肉接頭的結構及其生理變化示意圖。重癥肌無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統把乙酰膽堿受體當作抗原,使_______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產生乙酰膽堿受體抗體。乙酰膽堿受體抗體與乙酰膽堿受體特異性結合,造成乙酰膽堿不能與乙酰膽堿受體正常結合,導致_______________信號轉換過程受阻。臨床上治療重癥肌無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____發育成T細胞,不能產生淋巴因子,從而抑制___________免疫的應答。
(7)呼吸道受到意外傷害引起局部皮膚紅腫,是因為皮膚毛細血管舒張和滲透性增加,____________引起組織間隙液體積聚。若呼吸道傷口感染,可引起體液中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抵御病菌侵害,此過程屬于________免疫。
42.(14分)動物的生命活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圖1表示北半球某地區不同月份母雞平均產蛋數的波動情況,圖2是母雞繁殖活動的生理調節過程示意圖(甲、乙、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應激素)。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1可知,影響母雞月產蛋數的主要環境條件是 。
(2)圖2中激素a、器官丙的名稱分別是 、 。
(3)圖2中c→甲、c→乙的生理意義在于 。
(4)已知激素a分子為一種分泌蛋白(稱為蛋白A),運出細胞后進入血液。在蛋白A合成和運輸過程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細胞器先后行使功能。雞的肝細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其受體位于靶細胞的   ,這是因為 。
(5) 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分泌的激素通過______。因此,從丙的靜脈中抽取血液進行檢測,血漿中含有的激素種類有 (填下列序號)。
①1種 ②2種 ③3種 ④3種以上
(6)烷基苯酚是一類洗滌劑,其分子結構穩定,具有類似激素c的生理效應。長期飼喂被烷基苯酚污染的飼料,會對器官甲、乙的分泌活動產生 作用,從而引起激素c分泌量   。
43. (12分)為研究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將黃瓜幼苗制成的插條插入蒸餾水中(圖1).對插條的處理方法及結果見圖2.
(1)在研究中發現,生長素在黃瓜幼苗中可以逆濃度梯度運輸,缺氧會嚴重阻礙這一過程,這說明生長素在植株中的運輸方式是________。
(2)制備插條時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插條插在蒸餾水中而不是營養液中培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實驗I中,對A葉進行實驗處理,導致B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的對照處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用生長素類似物處理細胞,得到結果如表1,據此分析生長素類似物作用于植物細胞的分子機制是_______________。
44.(8分)興趣小組的王亞芳同學想要探究植物生長素對于動物的生長是否也能產生影響,請完成其實驗方案,并回答以下問題。
⑴探究植物生長素對于動物生長的影響。
①選取大小、生活力一致的小鼠若干只,等分為兩組,分別標為甲(對照組)和乙(實驗組);
②甲組每天注射生理鹽水2mL,乙組 。
③一段時間后,測量各組小鼠的體長并稱重。
(2)實驗結束后,發現 ,其他同學認為可以得出結論:植物生長素對于動物沒有作用。但亞芳同學認為可能是生長素濃度過低導致的,因此她改進了實驗方案,以 來處理多個實驗組。
(3)一段時間后,實驗結果仍然與第一次一致,亞芳同學分析其原因,認為可能是因為動物細胞膜上不存在 ,故而生長素不能導致動物細胞迅速生長。
兗州市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生物
答題紙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41.(16分)(1)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2)________ _____(填“有”或“無”) ___________。
(3) 。
(4) 。
(5) mm/ms。
(6)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7) _______ _____ ___ _____
42.(14分)
(1) 。
(2) 、 。
(3) 。
(4)_ ___、____ ___、____ ___ ________     , 。
(5) 。 。
(6)    。
43. (12分)
(1)_____ ___。
(2)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3)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
44.(8分)⑴
②甲組每天注射生理鹽水2mL,乙組 。
(2) ,

(3) ,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1------30每個1分,31----40每個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D
B
B
B
C
B
C
A
B
C
D
D
B
C
A
B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D
C
D
A
C
D
B
D
C
C
C
C
C
D
A
C
D
B
C
41.(16分)(1)局部電流(或電信號,神經沖動) 突觸小泡 (特異性)受體
(2)內正外負 無 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只能單向傳遞
(3)大腦皮層 (4)軸突 細胞體(樹突或胞體) (5) 30
(6)B細胞 化學信息向電 造血干細胞 體液
(7)血漿中的蛋白質和液體滲出 非特異性
42.(14分)
(1)日光照時間
(2)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卵巢
(3)通過負反饋以維持激素c水平的相對穩定
(4) 核糖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含有 細胞膜上 激素a不能通過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細胞膜
(5)體液傳送  ④ (6)抑制 減少
43.(12分)
(1) 主動運輸
(2) 減少內源激素的干擾 外來營養物質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
(3)生長受抑制 用蒸餾水同樣處理A葉
(4)生長素對細胞內的轉錄過程有促進
44.②注射等量的生長素溶液 。
(2)兩組小鼠體長和其體重平均值沒有明顯差異
一系列不同濃度(或不同濃度梯度)的植物生長素溶液
(3)植物生長素受體蛋白。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年級
英語試題
2012.11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共10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第II卷答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90分)
注意事項:
1.答第I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號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以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第一部分:聽力部分(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buy?
A. Bread. B. Cheese. C. Eggs.
2. How does the woman find the fish?
A. Just so-so. B. Bad. C. Quite good.
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Mark should go on with the game.
B. Mark should draw pictures on the computer.
C. Mark should review his lessons.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bookstore. B. In the library. C. In the classroom.
5. Why doesn’t like chocolate cake?
A. She doesn’t like chocolate.
B. She has trouble with her tooth.
C. She has no tooth.
第二節:聽力理解(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請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題。
6. In which department can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Shoe Department. B. Clothing Department. C. Jewelry Department.
7. What could be the reason if the woman does not buy the overcoat?
A. The color. B. The size. C. The price.
請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10題
8. What can the woman be?
A. A waitress at a hotel
B. The secretary of Mr. Black
C. The assistant of Professor Green.
9. How could the man get in touch with Mr. Green?
A. Ask the woman to find the Blackwood Hotel.
B. Dial 809.
C. Dial 114 to find the telephone number of the Blackwood Hotel.
10. Why did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change the dollar?
A. To pay for the information.
B. To make a phone call.
C. To go to the hotel by bus.
請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1—14題
11.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Selling his house. B. Looking for a house. C. Looking for work.
12. How long has the woman lived in the house?
A. 19 years. B. 8 years. C. 20 years.
13.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sell the house?
A. She wants to move abroad.
B. She wants to move to the countryside.
C. She hopes to get a lot of money.
14. How much does the house cost?
A. $6,850. B. $6,815. C. $7,850
請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17題
15.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Friends. B. Strangers. C. Husband and wife
16. How did the woman find her stay there?
A. Boring B. Wonderful C. Adventurous
17.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 when she gets home?
A. Send him an email. B. Write a letter to him. C. Give him a call.
請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20題.
18. How old was Rose when she left school?
A. 16. B. 17. C. 18
19. What did Rose learn in the college?
A. Computer. B. English. C. Typing.
20. How much will the office pay Rose in three months if she gets the job?
A. $30. B. $27. C. $20.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語法和詞匯知識(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21. The medical team ________ of five doctors and ten nurses.
A. consists B. was consisted C. consisting D. consisted
22. What Jim said doesn’t ________, so don’t take his words seriously.
A. make it B. make sense C. make a mistake D. make sure
23. If it is quite ________ to you, I’ll visit you next Tuesday.
A. convenient B. fair C. easy D. comfortable
24. He was about to cross the street ________ he heard his name ________.
A. when; called B. if; calling C. and; calling D. till; called
25. ________ money, Tom can’t go on a trip.
A. In search of B. In place of C. For lack of D. For fear of
26. Although they met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talked ________ they had been friends for many years.
A. as if B. even if C. such as D. so long as
27. The manager ________ one of the hotel servants of stealing the money .
A. scolded B. complained C. blamed D. accused
28. —Shall I turn on the TV, Mom?
—No. You should be quiet ________ wake up your sleeping brother.
A. so not as to B. so as not to C. so as to not D. not so as to
29. ________ from the top of the tower, the south foot of the mountain is a sea of trees.
A. Seen B. Seeing C. Having seen D. To see
30. He tried to get someone to ________ the old worker but could found none.
A. in place of B. take the place of
C. take place D. instead of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從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
When my mom came home from the hospital with twins, I was excited at the very beginning. I couldn’t 31 to play with them and be the best big sister ever.
Everyone was coming over to our house to hold the babies and 32 presents to the babies and talk nonstop how 33 the babies were. Then they’d pull out their cameras, and just 34 I was about to say “cheese”, they’d run over to my perfect little brothers and take 35 of them. At that time I was thinking, “Why can’t I be little again so I can be the one getting all the 36 ?”
When my aunt Camille got 37 , my mom spent forever finding the perfect clothes for them. On the day of the 38 , my twin brothers had the cutest and prettiest clothes. And then there was me, just sitting and watching in my 39 dress.
At the ceremony, all I 40 was how sweet and lovely the twins were.
I 41 that they were wonderful, but I couldn’t help feeling 42 and invisible(看不見的).
There was a big 43 after the wedding. Aunt Camille and her nice new 44 had the first dance, and then everyone started 45 like crazy including me. I 46 my uncomfortable dress shoes, and I danced and danced and danced! It 47 one of the most fun times I’ve had in my entire life.
The 48 part was when my aunt and I took my twin brothers by the hands and 49 them some dance moves. Teaching them was such a cool thing. I 50 then what a huge waste of time feeling jealous(嫉妒的) is when you can kick off your shoes and enjoy life!
31. A. go B. wait C. stand D. help
32. A. make B. create C. give D. show
33. A. lovely B. smart C. active D. strong
34. A. since B. after C. before D. as
35. A. care B. photos C. advantage D. measures
36. A. support B. attention C. impressions D. opportunities
37. A. married B. praised C. elected D. promoted
38. A. performance B. celebration C. wedding D. concert
39. A. ugly B. attractive C. new D. ordinary
40. A. thought B. heard C. remembered D. reminded
41. A. agreed B. ignored C. forgot D. expected
42. A. satisfied B. foolish C. unimportant D. excited
43. A. cake B. party C. surprise D. gift
44. A. friend B. husband C. baby D. partner
45. A. singing B. drinking C. dancing D. chatting
46. A. took off B. took over C. took up D. took in
47. A. encouraged B. became C. wasted D. appeared
48. A. nervous B. curious C. best D. quietest
49. A. taught B. passed C. lent D. warned
50. A. imagined B. calculated C. announced D. realized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Long ago there lived a powerful king. Some of his ideas were good , but others caused people to suffer . One of the king’s ideas was to set up a public arena(競技場).When a person was accused of a crime , his future would be decided in this arena. It had two doors , side by side , exactly alike . The accused person was taken into the arena and asked to open one . Behind one door was a hungry tiger , while behind the other was a lady chosen especially for him . To this lady he would be immediately married, in honor of his innocence.
The king had a beautiful daughter whom he loved very much , and she secretly loved a young commoner(平民).When the king discovered their relationship , the man was immediately put in prison, and a day was set for him to enter the arena.
The princess knew behind which door stood the tiger, and behind which a lady. She also knew that the lady was one of the loveliest in the kingdom. The princess hated the woman behind that silent door.
As he entered the arena and his eyes met the princess’s, the young man knew that she knew behind which door waited the tiger, and behind which stood the lady. The princess raised her hand, and made a short, quick movement toward the right. No one but her lover saw it. Every eye was fixed on him. He turned, and with a firm, quick step he walked across the empty space to the door on the right and opened it.
Now, the point of the story is this: Did the tiger come out of that door, or did the lady? The more we think about this question, the harder it is to answer. It involves a study of the human heart. The soul of the princess loved the young man but also burned under the fires of sadness and jealousy(嫉妒).
The question of her decision cannot be easily answered. And so I leave it with all of you: which came out of the open door? The lady or the tiger?
51. When a person was accused of a crime, his future would mainly depend on _________.
A. the princess B. luck C. the judges D. the viewers
52. The young man was in the arena because he _________.
A. had opposed the king’s decision
B. had fallen in love with a lady the princess hated
C. loved two ladie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D. had fallen in love with the king’s daughter
53.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___.
A. the princess stood behind the right door
B. the young man trusted the princess completely
C. the princess was not jealous of the lady
D. the young man chose the left door in the end
54.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 The young man would survive.
B. The lady behind the door would be killed.
C. The princess would lose her lover regardless of what happened.
D. The king knew what the result of the trial would be.
5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princess’s decision?
A. The question of it is left open by the author.
B. It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life of the young man.
C. It was never shown to the young man.
D. It is hard to understand why she loved the young man.
B
At five he was collecting old newspapers to make money. And when he was 15 he signed his schoolmates up to start a baby-sitting circle.
Now 20, third-year Cambridge University student, Peter Blackburn is managing director of a company with a £ 30,000 plan. And he thinks it will make more than $15,000 by next summer.
He set up Peter Blackborn Ltd last year to bring out a new, colour term-planner that now students all over the UK are using.
“I felt that most of the planners going around were pretty unimaginative,” he says, “I believed that I could do a better job and decided to have a go”.
Blackburn admits that he is putting far more effort into business than his computer studies course at university. While fellow students are out with their friends, he keeps in touch with his business office in Lancashire by movable phone. Before he set up the company he spent one holiday preparing a plan that would persuade his bank to lend him money.
“Most students work hard for a good degree because they believe that will help them get a job to support themselves,” he says “I work hard at my company, because that is what will support me next year, after I leave college.”
Friends believe that Blackburn will make £ 1 million within 5 years.
He is not quite so sure, however. “There’s a lot to be done yet,” he says.
56. Choose the right order of the facts given in the passage.
a. He asked the bank for money.
b. He collected newspapers.
c. He set up his own company.
d. He spent his holiday preparing a plan.
e. He set up a babysitting circle.
A. e, b, c, a, d B. b, e, a, d, c C. b, e, d, a, c D. b, e, c, a, d
57. When he was quite young, Blackburn _________.
A. already made a lot of money
B. already had a business brain
C. was already managing director of a company
D. already set up his own business
58. The underlined expression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have a go,” here means _________.
A. have a try B. leave the company
C. give up this job and have a new one D. develop my business quickly
59. In spite of a college student, Blackburn _________.
A. seldom goes out with his friends
B. keeps less time on his business.
C. often spends whole holiday preparing business plan
D. spends more time on his business than on his studies course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lain why Blackburn works hard at his company?
A. he wants to support himself after he leaves college.
B. He wants to make more money before he leaves college.
C. He wants to do more business practice before he leaves college.
D. He wants to get a good job like most students after he leaves the college.
C
I’m a Chinese student studying in Canada. I have been a boarder(寄宿生) with the Carsons for more than a year and a half.
The Carsons live in their own house, which has four bedrooms including the one in the basement(底層) which I live in. Judy does all the work in the house and Andrew is responsible for the work in the garden. When they go out in they evening, they often ask me to look after their children.
Judy’s parents, Mr. and Mrs. Morris, lived in another city. Judy was their only child and naturally they doted on(溺愛)Judy’s children. They often sent the children presents.
Last April Mr. Morris died. Now that Mrs. Morris was quite alone, I expected that Judy would want her to come and live with them. One day, Margaret, Judy’s daughter, told me grandma was coming to live with them and her daddy and mummy would want my room back. The news didn’t surprise me and the next day I went to Judy and asked her about it. I said I couldn’t think of living in their basement room any longer if it was needed for Mrs. Morris. Judy seemed surprised at first. Then she told me there was no deed for me to move, for they hadn’t yet come to any decision about her mother coming to live with them. “Naturally I’m worried about my mother. She has been in poor health.” She smiled sadly and added. “To be honest, Andrew and my mother have never got on well. We’ll wait a bit and see what happens. Perhaps Mohter will be all right living herself, or perhaps they will both change their minds.”
That was six months ago. During this time I’ve heard that Mrs. Morris has had two illnesses and that her health has got worse. A nursing home(護理室)was mentioned once but Mrs. Morris refused to go there. So up to now she’s still living alone and I’m still living in the basement room.
61.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Carsons?
A. He is a brother of Andrew Carson.
B. He is a close friend of the Carsons.
C. He is a student of Judy Carson.
D. He is a student who pays to live and have meals at the Carsons’ house.
62. Why did the speaker expect Mrs. Morris to come to live with her daughter?
A. Because Mr. Morris was dead.
B. Because Mrs. Morris suffered from illness.
C. Because Mrs. Morris lived all by herself.
D. Because of all the reasons mentioned in A, B and C.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Mrs. Morris loved her grandchildren very much.
B. Judy had no brothers or sisters to look after her mother.
C. The Carsons once suggested that Mrs. Morris go to live in a nursing home.
D. Mrs. Morris was coming to live with the Carsons, so they asked the speaker to move.
64. Why didn’t Mrs. Morris come to live with her daughter’s family?
A. Because she did not want to leave her own house.
B. Because she was in rather poor health and could not come.
C. Because she did not hav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her son-in-law.
D. Because the speaker lived there and there was no other room for her to live in.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Family relationship in Canada. B. The Boarder in Canada.
C. Nursing Homes in Canada. D. The children in Canada.

第II卷(共60分)
第四部分:寫作(共4節,滿分60分)
第一節: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66. Yesterday we fought with our old enemies and d_________ them.
67. The new government’s _________(挑戰)are the economy and education.
68. This advertisement is aimed to a_________ the attention of housewives.
69. We have _________(安排)a convenient time and place for the meeting. http://21世紀教育網/
70. He has told me his plans and he’s made a good _________ on me.
71. Her father will never _________(贊成)of her marrying such a lazy fellow.
72. A dog had bitten her and her arm had _________(腫)up.
73. To our d_________, Tom recovered from the heart disease.
74. Having read the book, she a_________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
75. It has been _________(倒)with rain all week.
第二節:句型轉換(共5小題,每空1分,共10分)
76. After a heated discussion, our monitor came up with a good plan.
→After a heated discussion, our monitor _________ _________ a good plan.
77. When he made a list of the things she wanted to buy, she forgot writing down the pencil.
→When he made a list of the things she wanted to buy, the pencil was _________ _________.
78. Once these difficulties were overcome, we would do the work faster.
→Once these difficulties were got over, the work would _________ _________.
79. We must focus / fix our efforts on finding ways to reduce costs.
→We must _________ our efforts _________ finding ways to reduce costs.
80. There are so many books on your desk and please put them in the right position.
→There are so many books on your desk and please put them _________ _________.
第三節:閱讀表達(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 Even if you really enjoy your job, it’s still possible to feel bored as you work. You may not be able to make big changes—or change your job—but you can make small adjustments. Here are some tips on how to battle boredom.
[2] 1. Switch Your Seat
Change your outlook at the office by changing your office. Ask your assistant to help you find a new desk. If it’s not possible to change your location, see if you can change your desk’s direction. A new view can be just as refreshing as a new location.
[3] 2. ______________
Take a subway. Ride a bike on sunny days. You needn’t change the way to go to work for ever—just long enough to help you escape the boredom.
[4] 3. Find a New Work Style
Tired of attending that long-standing Monday morning meeting? Try to change it to the afternoon. If you find yourself feeling most bored in the afternoons, try to arrange to do your favorite tasks then and tackle less desirable projects in the mornings. If you usually communicate with coworkers via email and instant messaging, start dealing with people face to face. Increased communication with coworkers may help improve your mood.
[5] 4. Get and Set an aim
If your work is short of aims, it’s no wonder that work has become boring. Set an aim. Your aim needn’t be great as long as you are enthusiastic about it. Whatever it is, actively move toward an objective.
8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 Which sentence in the text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following one?
You will feel bored when you are not working toward someth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3 with proper words. (within 8 words)
———————————————————————————————————————————
84. List three methods of escaping from boredom from the passage.
(within 5 words for each)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Last Paragraph into Chinese.
———————————————————————————————————————————
第四節:寫作(滿分25分)
人們對于學生網上交友持不同意見。請你用英語寫一篇關于學生網上交友的短文,介紹人們的不同觀點,并表達自己的看法。
贊成的理由
反對的理由
你的看法
廣交朋友
可自由表達想法,感情
利于外語學習
浪費時間
影響學習
可能上當受騙
?
注意:(1)文章必須包括表中的全部內容。
(2)詞數為100左右。
(3)參考詞匯:網絡朋友on-line friend(s),上當受騙to be cheated

Should students make friends on li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年級
英語試題參考答案
2012.11
第一部分 聽力(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1-5 CCCAB 6-10 BCACB 11-15 BCBAA 16-20 BCBCA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語法和詞匯知識(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21-25 ABAAC 26-30 ADBAB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31-35 BCADB 36-40 BACDB 41-45 ACBBC 46-50 ABCAD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51-55 BDBCA 56-60 CBADA 61-65 DDDCA
第四部分:書面表達(共4小節,滿分60分)
第一節: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66. defeated 67. challenges 68. attract 69. arranged 70. impression
71. approve 72. swollen 73. delight 74. acquired 75. pouring
第二節:句型轉換(共5小題詞;每小題2 分,滿分10分)。
76. put forward 77. left out 78. speed up 79.concentrate on 80.in place
第三節:閱讀表達(共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15分)
76. some tips on how to battle boredom
77. If your work is short of aims, it's no wonder that work has become boring.
78. Change the way to go to work.
79. Enjoying music; Playing basketball with friends; Change to another subject
80.你的目標不必多么遠大,只要你對它充滿熱情。
第四節:寫作(滿分25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Should students make friends on line ? Some people say yes. The intemet helps make many friends. Chatting on line, students can more freely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opinions, and even get help with their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Others, however, think students should not. They say making friends on line is a waste of time, which should be spent more meaningfully on study. Besides , some students get cheated on line.
It is my opinion that students should place their study, health and safety before other things. As for friendship, we can readily find it in our classmates and other people around us.
附:聽力錄音文本
(Text 1)
M: What do we need at the shop?
W: Well, we’ve got enough bread, but we need more eggs.
M: What about cheese?
W: No, we’ve got plenty.
(Text 2)
M: How about my fish?
W: It couldn’t be better. Cooking is really your field.
(Text 3)
M: Mark’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W: Should he do that when the final exam is drawing near?
(Text 4)
M: I like these books. But they look like quite expensive.
W: $15 for two books. That’s really not very expensive for good books.
(Text 5)
M: Why don’t you eat your chocolate cake, Jane? Don’t you like chocolate?
W: Yes, I do. But I am having trouble with my bad tooth.
(Text 6)
M: Good afternoon, Madam. Is anyone taking care of you?
W: No, not yet. Could you show me that overcoat in the middle?
M: Certainly. What color, black or silver grey?
W: Silver grey, please. I like the color.
M: Silver grey suits you.
W: Is it 100 % wool?
M: Of course. It’s 100% new wool. Why not try it on?
W: OK! Mm…I think it fits me.
M: It fits you very well. It looks good on you, Madam.
W: How much is it?
M: It is just $299. But we can take 10%off if you buy it today.
W: Well, it’s still very expensive.
(Text 7)
W: Excuse me, Mr Black. I almost forget there is a phone message here for you. A Professor Green called and asked you to call him back.
M: Where is he now, do you know?
W: He’s staying in the Blackwood Hotel, Room 809.
M: Think you. Do you happen to have the number of the Blackwood Hotel?
W: I ‘m sorry, I don’t. But you can get it by dialing 114.
M: Oh, and could I trouble you to change a dollar?
W: All right. Here is your change. By the way, the public phone is over there on your right.
M: I see. Thanks.
(Text 8)
M: Good afternoon. I believe that this house is for sale.
W: That’s right.
M: May I have a look at it, please?
W: Yes, of course, come in.
M: How long have you lived here?
W: 20 years.
M: Then why do you want to sell it?
W: Because I have just stopped work. and I want to buy a small one in the country.
M: How much does this house cost?
W: $6,850.
M: That’s a lot of money.
W: It’s worth every penny of it.
M: Well, I like this house, but I can’t decide yet, my wife must see it first.
W: Well, women always have the last word.
(Text 9)
W: It’s time to go home, I really don’t want to leave. I’ve had such fun here with you.
M: I’m glad.
W: Thank you so much for taking me to Disneyland.That is wonderful.
M: I’m sorry that you’ve got to leave.
W: So am I.
M: I’m really glad that you enjoyed your stay here. Why don’t you think about coming back again near year? We can see some other things around the United States.
W: I’d love to do that. Thanks for the invitation.
M: You’re welcome. I hope you’ll have a safe trip back. Give a phone call when you get home so that I know you’ve got there safely.
W: I will. Thanks again. Bye, bye!
M: Bye!
(Text 10)
Rose left school when she was seventeen years old and went to a college for a year to learn to type. She passed her examinations quite well and then to look for work. She was still living with her parents. A lot of people were looking for typists at that time, so it was not difficult to find interesting work. Rose went to several offices, and then chose one of them. It was near her parents’ house. She thought, “I will walk there every morning. I won’t go by bus.” She went to the office again and said to the manager, “I want to work here but what will you pay me?” “We will pay you $27 now,” the manager answered, “and $30 in three months.” Rose thought for a few seconds before she answered.Then she said, “All right, then I’ll start in three months’ time.”
高二期中檢測語文試題 2012.11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座號、準考證號填寫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指定答題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上,不能寫在試題卷上;如需改動,用雙橫線劃掉原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第I卷(選擇題,共36分)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項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有不正確的一項是
A.慫恿(yǒng) 嬌嗔(chēn) 搠倒(shù) 云銷雨霽(jì)
B.懿范(yì) 桂棹(zhào) 貲財(cī) 裝模作樣(mú)
C.垂涎(xián) 擯棄(bìn) 連亙(gèn) 光陰荏苒(rǎn)
D.著路(zháo) 孝悌(tì) 忤逆(wǔ) 觥籌交錯(gōng)
2.下列各項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迤邐 胡謅 哎聲嘆氣 不即不離
B.譏誚 翳翳 噼里啪啦 平心而論
C.嗤笑 耘耔 臭名昭著 林林種種
D.泠然 維幕 心有余悸 不知所終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祖父把手攀引著橫纜, 溪面升起的薄霧,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種什么東西,輕輕地吁了一口氣。祖父靜靜的拉船過對岸家邊時,要翠翠先上岸去,自己卻守在船邊,因為過節,明白一定有鄉下人來城里看龍船,還得乘黑趕回家去。
②而事實又正是這樣的,自從屈原以驚人的天才發現了“木葉”的 ,此后的詩人們也就再不肯輕易把它放過;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
③然而,許多人不喜歡人擇原理,因為它似乎太 于我們自身的存在。這樣就有人對為何密度應這么接近臨界值尋求另外可能的解釋。這種探索導致極早期宇宙的暴漲理論。
A.縱目 奧妙 依從 B.縱目 奧秘 倚重
C.注目 奧妙 倚重 D.注目 奧秘 依從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最恰當的一項是
A.權力部門率先垂范意味著權力要“革自己的命”,這會像讓人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一樣難。但是也只有推陳出新地去治理公車,才會從根本上緩解交通擁堵的情況。
B.國家領導人在講話中多次提到“要加快調整國民收入結構”,但收入分配懸殊的現象仍然存在,這會大大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收入分配改革已如箭在弦。
C.從任何一個角度講,擁有高學歷的研究生都不應該成為就業市場上的弱勢群體,因為我國受過正規良好教育的高素質勞動力不是過剩了,而是微不足道。
D.我堅信一點:在新課標精神的指引下,各種類型的課都可以上得別開生面,讓我們的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捕獲,得魚忘筌,身心獲益,留連往返。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A.本月17日,“中國首善”陳光標首批生產的10萬瓶“陳光標新鮮空氣”易拉罐將正式亮相。據稱,只要吸了他的易拉罐,就可以一天精神煥發,精力充沛。
B.一個世界級的大獎,如果不能頒給有著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著燦爛的當代文化與藝術創作成就的國家,那么遺憾的就不僅僅是作者,還有這個獎項本身。
C.日前,日本副首相岡田也已經公開批評石原慎太郎此前的“購島”行為,說他帶頭將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問題擴大化是錯誤的,結果此事招致中國非常強烈的反對。
D. 聯合國“貿發會議”報告指出,今年前六個月全球跨國公司對其他國家投資總額下降了8個百分點,中國再次超越美國,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地。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首先我們似乎應該研究一下,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么場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說都在什么場合“木”字才恰好能構成精妙的詩歌語言;事實上他們并不是隨處都用的,要是那樣,就成了“萬應錠”了。而自屈原開始把它準確地用在一個秋風葉落的季節之中,此后的詩人們無論謝莊、陸厥、柳惲、王褒、沈佺期、杜甫、黃庭堅,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這就不是偶然的了。 “木”在這里要比“樹”更顯得單純,所謂“枯桑知天風”這樣的樹,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征。
要說明“木”它何以會有這個特征,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性的問題,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于是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它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著我們;它之富于感染性啟發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卻正是具有著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著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干,而很少會想到了葉子,因為葉子原不是屬于木質的,“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排斥也就是為什么會暗示著落葉的緣故。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帶有密密層層濃陰的聯想。所謂“午陰嘉樹清圓” ( 周邦彥《滿庭芳》 ), 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陰”更為真實的形象。然則“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為它們之間太多的一致,“樹葉”也就不會比一個單獨的“葉”字多帶來一些什么,在習于用單詞的古典詩歌中,因此也就從來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匯了。至于“木葉”呢,則全然不同。這里又還需要說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特征。
“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了樹干,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樹的顏色,即就樹干而論,一般乃是褐綠色,這與葉也還是比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說不定,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我們所習見的門栓、棍子、桅桿等,就都是這個樣子。這里帶著“木”字的更為普遍的性格。盡管在這里“木”是作為“樹”這樣一個特殊概念而出現的,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著這個形象,于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木葉”所以是屬于風的而不是屬于雨的,屬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屬于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日暮風吹,葉落依枝。” ( 吳均《青溪小姑歌》 ) 恰足以說明這“葉”的纏綿的一面。然則“木葉”與“落木”又還有著一定的距離,它乃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這卻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摘自《說“木葉”》)
6.下列各項中,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性的問題”的作用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用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理論能更理性而清晰地闡明“木”何以會有第一個藝術特征——“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
B.目的是要闡述“木”具有著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影響著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干,而很少會想到了葉子。
C.目的是要闡述“木”所暗示的顏色性: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藝術特征。
D.用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理論其實是為了闡述“木”的兩個藝術特征:既含有落葉的因素,又透視出黃色的、干燥的性格。
7.下列各項中,關于“木”“木葉”“落木”三個概念間的關系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木”在這里是個總概念,先介紹完這個總概念的藝術特征后,再分別談及“木葉”“落木”的藝術特征,層次性強,行文思路很清晰。
B.先闡述“木”的兩個藝術特征,是為了后面進一步闡述“木葉”“落木”的藝術特征做鋪墊的,“木”解釋清了,“木葉”“落木”也就清楚了。
C.本文的重點是說“木葉”,闡述“木”“落木”的有關內容都是為其做鋪墊的,兩者其實都是以“木葉”為議論中心來行文的。
D.本文的重點是說“木葉”,但所選文段的重點是闡述“木”的兩個藝術特征的,這與“木葉”“落木”藝術特征的闡述是并列關系。
8.下列各項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謝莊、陸厥、柳惲、王褒、沈佺期、杜甫、黃庭堅等這些詩人,都因為效仿屈原把“木”用在秋風葉落的季節之中,因而都取得了關于“木”的鮮明的形象。
B.作為概念,“木”和“樹”是一樣的,但“木”作為詩歌形象,卻多了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讓人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干,具有疏朗的形象,并暗示著落葉。
C. “樹”與“葉”都帶有密密層層濃陰的聯想,它們作為形象之間是十分一致的,因而在習于用單詞的古典詩歌中,因此也就從來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匯了。
D.然則“木葉”與“落木”又還有著一定的距離,正是這個距離才有“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歸去來兮辭 并序
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扶孤松而盤垣。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 從:順隨
B.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 斂:收拾
C.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怡:使愉快
D.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善:美好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會有四方之事 賓主盡東南之美
B. 尋程氏妹喪于武昌 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C. 云無心以出岫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D. 泉涓涓而始流 天柱高而北辰遠
11.下列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屬于詩人辭官的“根本原因”的一組是
①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
②饑凍雖切,違己交病
③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
④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⑤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⑥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歸去來兮辭》全文分“序”和“辭”兩部分,序文敘述了作者求職的原因、經過和旋而辭官歸隱的原因,交代了本文寫作的時間和背景。序文重在敘事,辭文重在抒情。
B.詩人在文中回顧,當時為了謀生而出仕,卻使精神受到形體的奴役,感到痛苦悲哀,現在已經覺悟到過去的錯誤雖然無法挽回,但是未來的去向卻還來得及重新安排。
C.歸途中,問路于行人,旋即又恨路程之長,而嫌時間過得太慢。“恨晨光之熹微”,正是以把心理的歸程之長化為時間之慢的感覺,來表現其快慰自樂的心情。
D.結語“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點出全篇主旨,表示一切順其自然,樂天知命而盡其余年。這種處世哲學和人生結論雖不免消極,但情思出于內心依然可褒。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陶潛去彭澤
《晉書》及《南史陶潛傳》皆云:“潛為彭澤令,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賦《歸去來》以遂其志。”案陶集載此辭,自有序,曰:“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彭澤去家百里,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在官八十馀日。”觀其語意,乃以妹喪而去,不緣督郵。所謂矯厲、違己之說,疑必有所屬,不欲盡言之耳!詞中正喜還家之樂,略不及武昌,自可見也。 (選自《容齋隨筆》)
(1)即日解印綬去,賦《歸去來》以遂其志。(2分)
譯文: △
(2)觀其語意,乃以妹喪而去,不緣督郵。(4分)
譯文: △
(3)詞中正喜還家之樂,略不及武昌,自可見也。(4分)
譯文: △
14.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寄 衣 曲
席佩蘭
欲制寒衣下剪難,
幾回冰淚灑霜紈。
去時寬窄難憑準,
夢里尋君作樣看。
[注釋]席佩蘭,字韻芬,有《長真閣集》。其夫孫原湘自清嘉慶年間中進士后,官至武英殿協修,常常在外。佩蘭獨處,常有寄語。
(1)作者在第二句中以“冰”修飾淚,深蘊涵義,請賞析其妙處。(4分)
(2)后二句寓情于事,富有情味,請簡要分析。(4分)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個小題)(6分)
(1)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 △ , △ 。(王勃《滕王閣序》)
(2)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 ? △ 。(王勃《滕王閣詩》)
(3)但以劉日薄西山, △ , △ ,朝不慮夕。(李密《陳情表》)
(4) △ , △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李密《陳情表》)
五、(12分)
16.閱讀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話概括出作者要表達的意思。(4分)
什么是中國詩的一般印象呢?發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是位外國讀者,或者是位能欣賞外國詩的中國讀者。一個只讀中國詩的人決不會發生這個問題。他能辨別,他不能這樣籠統地概括。他要把每個詩人的特殊、個獨的美一一分辨出來。具有文學良心和鑒別力的人像嚴正的科學家一樣,避免泛論、概論這類高帽子、空頭大話。他會牢記詩人勃萊克的快語:“作概論就是傻瓜。”假如一位只會欣賞本國詩的人要作概論,他至多就本國詩本身分成宗派或時期而說明彼此的特點。他不能對整個本國詩盡職,因為也沒法“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有居高臨遠的觀點。因此,說起中國詩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國人和外國詩在。這立場是比較文學的。(錢鐘書《談中國詩》開頭部分)
答: △
17.把下列的句子重新排序,使之表達出完整的意思。(4分)
①生活中唐詩也可以當禮物送人。
②送唐詩不僅不需要掏腰包,而且既高雅又得體,效果很好,深受文人喜愛。
③中國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禮為先,但送什么禮物卻頗費思量,輕了拿不出手,重了承擔不起。
④唐詩在人生和日常生活中的用處有很多。
⑤如李白寫的短短一篇《贈汪倫》,讓前來送行的默默無聞的汪倫從此名垂千古,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李白贈詩情”。
⑥唐代以詩賦取士,詩作得好,就有可能考中進士做官,光宗耀祖,封妻蔭子。
答: △
1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試題。
某學校的一位女學生今年在拍畢業照的時候,因為帽子掉下來了,她回頭去撿,但這個時候攝影師的快門按下了,照片當中就沒有了這位同學。還好,攝影師當場就補拍了照片。但是幾天后,她拿到的卻是上面沒有她頭像的畢業照。她當然不希望同學們拿到的畢業合照上沒有她,她不希望自己的心靈失去這個精神家園,所以她希望學校讓照相館重新印那張重拍的照片,把新的照片發給班級的每位同學。但遺憾的是,學校與照相館相互推諉,甚至還有人認為這位同學是小題大做,就像李小凱說的,只要照相館印一張有你在上面的照片就行了,而其他同學拿到的照片上有沒有你關系不大。
請你寫兩個反問句,來否定學校以及李小凱等的態度,要持之有理,語意完備。
答: △ 。
六、(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
香 伯
尤今
香伯住在一幢很舊的老屋里,屋子坐落于一條很瘦的老街上。這間祖傳的屋子磚瓦破落,屋內屋外的墻壁,全都被歲月的火把熏得灰黑灰黑的。盡管其貌不揚,可是,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人慕名而來。
到老屋來的人,只有一個目的:買餅。
香伯做的香餅,單是餅皮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絕。一層疊一層,脆而不碎,烤成很淡很淡的褐色,最上面的那一層,還俏皮地粘著幾顆好似在跳舞的芝麻。充作餅餡的麥芽糖呢,軟軟甜甜且不說,最不可思議的是它不膩、不滯、不粘牙。
香伯的一生,好像是為了做香餅而活的。
他做餅的手藝究竟是從哪里學來的,沒人知道。我只記得,當我還在怡保育才小學讀書時,便常常看到皮膚好像古銅一樣閃閃發亮的香伯,把他做好的香餅放在紙箱里,用電單車載到菜市去賣。他的生意很好,才一盞茶的工夫,便賣光了。
他姓什么,沒人探問;他名喚什么,沒人關心;只是人人都喜歡他賣的香餅,所以,順理成章地喚他“香伯”。
八歲那年,我隨同父親舉家南遷,到新加坡落地生根。婆家還在怡保,自此以后,我便時時返回怡保省親了。
有一回,一名姻親送了一包香餅到婆家來給我,說:“你嘗嘗,特地訂的。那老頭的生意真好,脾性古怪呢,一面做餅,一面罵人!”
我拿起一塊香餅,無意識地看。半圓形的香餅,呈淡淡的褐色,薄薄脆脆的餅皮層層相疊。咬一大口,那薄若蟬翼的餅皮,依然一層一層若即若離地疊在一塊兒。餅內的麥芽糖,不膩、不滯、不粘牙。
我那份意愿,死亡了的記憶,立刻霍地復活了。
“做餅的人可是香伯?”對方一點頭,我便立刻央求她帶我去看。
香伯早已不在菜市擺賣香餅了,他成日成夜地窩在老屋里烘餅。烘好的餅放在鐵皮桶內,每桶十斤,凡是上門買餅的,必須撥打電話預訂。香伯屋里放了一塊大大的黑板,黑板上清清楚楚地寫著訂購者的姓名和訂購的數量,凡是不曾預先訂購而貿然地摸上門去的,香伯一概不應酬。除此以外,香伯也將香餅批發給附近的雜貨店,不過他有個凡人皆知的怪脾氣,向他領貨的人必須將香餅在同一天內賣完,借此確保香餅的新鮮度。
有時,他心血來潮,還會“微服出游”,查看別人有沒有把他的餅賣完,倘若賣不完,下回去領貨時,他便會讓你領教領教他那好像石頭一般又冷又硬的臭脾氣。有人勸他把這種家庭式的香餅制作業機械化、企業化,他一口回絕。理由是:“機械死板板、硬邦邦,做出來的餅一個個好像穿上制服的木乃伊,連味道都帶著機器那一般冰冷生硬的味兒!”
有人見他孑然一身,怕他孤獨終老,勸他尋個伴兒。他倒是聽了,一尋便是兩個,不過呢,尋來的不是老婆,而是徒弟。他收了兩個年幼失學的少年為徒弟。可嘆的是,小徒弟學得三分功夫便以為自己是無可匹敵的“香餅大王”了,居然另起爐灶,自設分號。那些識貨的人不肯隨意“屈就”,依然返回老屋找香伯。然而,許多沒有嘗過“原裝貨”的人,卻傻傻地把“魚目”當“珍珠”。兩個小徒弟違背道義的做法大大地傷了香伯的心,原本孤僻沉默的他,變得更加古怪寡言了。他發誓此生不再收徒,所以,在暮年,一個人留在老屋里苦苦拼搏。
姻親帶我到老屋去,遠遠的,便聞到了烘餅的香味。屋里打著赤膊的香伯,正把攪好的麥芽糖放入搟好的餅皮里。他的神情是那樣專注,是那樣虔誠,好似他做的是驚世駭俗的藝術品,是舉世無雙的雕刻品。
夕陽透過色漆剝落的木窗,斜斜地照了進去,浸在金色余暉里的香伯,像是一枚熟透了的柿子。盡管這枚表皮起皺、黑斑叢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鮮,可是,那種源于內心的敬業樂業、尋求完美的精神,卻使這枚行將腐化的柿子在這所光線暗淡的老屋里,煥發著一種炫人的亮光……
(《讀者》2012年 第18期)
19.作者在文中先后寫了香伯的哪些事?請你概述出來?(4分)
20.文中插入香伯收徒弟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21.本文語言富有特色,請你就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運用分別進行賞析。(4分)
(1)屋子坐落于一條很瘦的老街上。
(2)最上面的那一層,還俏皮地粘著幾顆好似在跳舞的芝麻。
22.“香伯”之“香”雖源于香餅,文中當另有深意,請你進行探析。(6分)
七、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好的”“一定會有辦法的”“沒問題”,每天都能說出這種積極話語的人,他們的每一天都會過得非常順利,即使遇到了困難,他們也能夠渡過難關。相反,每天叫嚷著“太糟了”“太讓人氣憤了”“沒辦法了”的人,遇到的挫折也特別多,運氣也顯得特別糟糕。
所以我對很多人說:“你嘴上所說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如果你看不清自己,那么,就試著看一下周邊的人與事,你一定會發現人們都過著他們嘴上所說的人生。小到從自動售貨機買飲料這種日常瑣事,大到搭乘航天飛機飛太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人們最初有某種想法,在考慮“就這樣做”“會變成這樣的”后,最終得以實現的。
請根據閱讀后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擬標題;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鮮明。
高二參考答案
一、
1.C(A項,“搠”讀shuò,B項,“貲”讀zī,D項,“著”讀zhuó)
2.B(哎聲嘆氣——唉聲嘆氣,林林種種——林林總總,維幕——帷幕)
3.C(縱目:盡著目力愿望;注目:把視線集中在一點;依從:順從;倚重:依靠,器重;奧妙:深奧微妙;奧秘:深奧的尚未被認識的秘密)
4.B(如箭在弦:比喻勢在必行,正確。A項,推陳出新: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并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應為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C項,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一提;應為遠遠不足之類的詞語。D項,得魚忘筌:得到了魚,就忘掉筌,比喻達到目的就忘了原來的憑借,句中理解偏了)
5.D(A項,“首批”應為“首次”,后一個“易拉罐”應為“新鮮空氣”;B項,前后不搭配,“作者”改為“這個國家”;C項,“此事”在此指代不清,引起歧義)
二、
6.D(此項理解最為準確、全面,它暗示“落葉的因素”毋庸多言;它暗示的第二點,從文中“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 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可知這個理論是兼論兩者的)
7.B(A項,總分關系解說錯誤;C項,“落木”的有關內容不是為說“木葉”做鋪墊,而是與“木葉”并列的結論之一;D項,所選文段的重點確系闡述“木”的兩個藝術特征的,但闡述“木”的藝術特征是為闡述“木葉”“落木”服務的,不是并列關系)
8.D(D項,文中的“它”理解錯了,“它”不是“距離”而是“木葉”;A、B、C項只是原文語句的濃縮或變化說法,意思沒變)
三、
9.D(善:羨慕)
10.A(A項,都是“的”,助詞;B項,在,介詞 / 對于,介詞; C項,不譯,表修飾關系的連詞/因為,介詞;D項,不譯,表修飾關系的連詞 /不譯,表并列關系的連詞)
11.B(③表層原因,⑤表層原因,⑥評價歸來的是非情況)
12.C(“快慰自樂”應為“急切盼歸”)
13.(1)當天就解下官印辭職而去,并作《歸去來》來表達他的志向。(2分,注意:遂、其、以等,譯句要通順)
(2)分析他話中的意思,是因為妹妹去世他才離開的,不是因為督郵到縣里來的緣故。(4分,注意:觀、乃、緣,“而”后省略的“他”,譯句要通順)
(3)《歸去來》詩中一直寫還家歡樂,略而不提去武昌奔喪的事,自然能夠知道這一點。(4分,注意:正——一直、及、武昌、“自”和“見”后的省略成分等,譯句要通順)
補注:素簡貴:平時怠慢權貴。
14.(1)“冰”與“寒”相照應,既表明秋來涼至,淚落覺寒,(1分)又隱現出主人公此時凄涼、落寞的心情,(2分)也給讀者心中一個留下冰清玉潔而又惆悵、憔悴的美麗形象,涵義豐厚。(1分)
(2)后二句寫夫君遠別已久,當初記住的其衣服的寬窄尺寸,現在恐難適合了,只好到夢里君模樣來下剪;(1分)含蓄地抒發了對丈夫的愛憐之意、相思的煎熬之苦,(2分)婉曲動人,饒有意味,令人回味無窮。(1分)
15.(1)桂殿蘭宮 即岡巒之體勢 (2)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3)氣息奄奄 人命危淺 (4)臣生當隕首 死當結草
16.要用比較文學的觀點來談中國詩。或,談中國詩要用比較文學的觀點。(4分。這里不是設問,注意審核。若答成介紹性段意型的“交代談中國詩的根本立場”這種答案,不大合乎題意,只給2分)
17.④⑥①③②⑤ (4分)
18.試問希望同學們拿到的畢業照片上不缺少自己,這是小題大做嗎?一顆失去精神家園的心靈,還能對他人有真正的情感關懷嗎?(4分,每問2分。前一問要具體一點,再如:如果照片上沒有你,你能樂意接受嗎?后一問應抽象一點、深刻一點,再如:一顆沒有精神家園的心靈,還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嗎?或,一顆追求精神家園的心靈,怎么可能對他人沒有真正的情感關切?亦或,一顆追求精神家園的心靈,怎么可能會對社會沒有真正的責任心?說明:句式無誤,前后語序正確,語意完整)
19.箱裝車載菜市賣餅;老屋烘餅供不應求;微服查訪雜貨店,鐘情手工;徒弟違義師傅傷心;老香伯赤膊專注烘餅。(4分,前后事件共五個,概括全面得4分,每少一點扣1分,即只寫出一點不得分;意思對即可)
20.①詮釋他孑然一身、孤獨終老的獨特人生歷程;②收的徒弟是年幼失學的少年,彰其仁心善行;③用襯托來突出老人的行業道義高;④豐富老伯的生活歷程,也增強了故事性。(4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21.(1)形容老街很瘦,不僅突出其陳舊,也寫出了街道的狹窄甚或有點彎曲悠長、路面不平的特點,描寫細膩而真切可感。(2分,關鍵詞:狹窄、悠長不平、真切可感)
(2)“調皮”“在跳舞”這一擬人手法的運用,寫活了那幾粒靜態的芝麻,突顯了手藝人技藝的嫻熟與高超,暗含著客人對香餅的喜歡之情。(2分,關鍵詞:擬人、寫活、嫻熟高超、喜歡)
22.①香伯按約售餅,嚴謹又講誠信;②心想顧客而不貪厚利;③收留年幼失學的少年,富有善心;④做餅專注、虔誠,敬業樂業;⑤不求工作環境和個人裝束的美化,卻注重尋求香餅的完美----尋求事業的完美。⑥當然“香”字也飽含著作者對香伯的禮贊之情。(6分,每點一分。要圍繞“香”——香伯身上那些正面價值的東西等方面來分析括納,至于他的古怪脾性、罵人、沉默寡言等應不在其中)
23.參照2011年山東省高考評分標準,平均控制在43分左右。
立意參考:
積極的態度,才能把你帶向美好的人生。
嘴里說什么話,腳下就會走什么路。
每個人生都需要向上的話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锦州市| 巨野县| 通海县| 达孜县| 贵溪市| 新郑市| 平度市| 鲁甸县| 建瓯市| 永登县| 观塘区| 岢岚县| 乌鲁木齐市| 溧阳市| 江城| 丹寨县| 宁德市| 大英县| 日照市| 乌什县| 华安县| 淅川县| 兰考县| 七台河市| 福清市| 南陵县| 泰兴市| 临西县| 凤冈县| 虎林市| 任丘市| 阜阳市| 扎兰屯市| 舞钢市| 资阳市| 奉贤区| 大庆市| 杨浦区| 三河市|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