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五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試題(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五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試題(9科10份)

資源簡介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化學(理科) 試題卷 命題人:王樂堯
說明:1、考試時間為90分鐘,卷面滿分為100分
2、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40分)
1、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聚丙烯的結構簡式為: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為:
C.四氯化碳分子的電子式為:
D.溴乙烷的分子式為:C2H5Br
2、下列反應的生成物為純凈物的是 A.甲烷和氯氣光照       B.氯乙烯的加聚 C.石油的裂化         D.乙烯和氯化氫加成
3、下列液體中,滴入水中會出現分層現象,但在滴入熱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時分層現象會逐漸消失的是 A.溴乙烷 B.己烷  C.苯    D.苯乙烯
4、在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振蕩后褪色,正確的解釋是
A.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碳原子數比苯多
B.苯環受側鏈影響,易被氧化
C.側鏈受苯環影響,易被氧化
D.由于側鏈與苯環的相互影響,使側鏈和苯環均易被氧化
5、“綠色化學”對化學反應提出了“原子經濟性”(原子節約)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經濟性反應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轉化成所需要的產物,實現零排放。下列反應類型一定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①取代反應 ②加成反應 ③消去反應 ④水解反應 ⑤加聚反應 ⑥氧化反應 A.①④ B.②③ C.⑤⑥ D.②⑤
6、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或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條件下用H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B.用核磁共振氫譜鑒別1—丙醇和2—丙醇
C.間二溴苯僅有一種空間結構可證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單雙鍵交替的結構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業上都可通過石油分餾得到
7、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7g羥基(-OH)所含有的電子數是9NA
B.4.2g C3H6中含有的碳碳雙鍵數一定為0.1NA
C.1mol C6H14分子中共價鍵總數為20 NA
D.標準狀況下,11.2L CCl4所含分子數為0.5NA
8、要鑒別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確的實驗方法是?
A.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B.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C.點燃這種液體,然后再觀察火焰的顏色 
D.加入濃硫酸與濃硝酸后加熱
9、下列物質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中,有5個吸收峰的是
A. B. C. D.
10、在催化劑作用下,200 mL的某烷烴和某單炔烴的混合氣體與H2加成,最多需要100 mL氫氣(同溫、同壓),則混合氣體中烷烴與炔烴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1∶1 B.1∶2 C.1∶3 D.3∶1
11、已知:乙醇可被強氧化劑氧化為乙酸。BrCH2CH=CHCH2Br可經三步反應制取HOOCCHClCH2COOH,發生反應的類型依次是
A.水解反應、氧化反應、加成反應??????????? ?B.加成反應、水解反應、氧化反應
C.水解反應、加成反應、氧化反應?????????? ? D.加成反應、氧化反應、水解反應
12、下列化合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既能發生消去反應又能發生水解反應的是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 ②
13、下列各選項能說明分子式為C4H6的某烴是,而不是CH2=CH—CH=CH2的事實是
A.燃燒有濃煙
B.與足量溴水反應,生成物中只有2個碳原子上有溴原子
C.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所在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14、氯仿可用作全身麻醉劑,但在光照條件下,易被氧化成生成劇毒的光氣(COCl2)   2CHCl3 +O2 2HCl+2COCl2為防止發生醫療事故,在使用前要先檢查是否變質。下列那種試劑用于檢驗效果最好   A.燒堿溶液   B.溴水  C.KI淀粉溶液   D.AgNO3溶液
15、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種有機化合物中,分子內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某烴的分子式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分子結構中只含有兩個不相同烷基,符合條件的烴有
A.3種 B.4種 C.5種 D. 6種
17、烷烴 是由某單烯烴與H2加成后的產物,不考慮烯烴的順反異構,則這種單烯烴的結構可能有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18、據調查,劣質的家庭裝飾材料會釋放出近百種能引發疾病的有害物質,其中一種有機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右圖,圖中“棍”代表單鍵、雙鍵或三鍵,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且三種元素位于不同的短周期。下面關于該有機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有機物化學式為 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個平面內
C.該有機物難溶于水 D.可由乙炔和氯化氫加成得到
19、某烴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同分異構體,其同分異構體中的某一種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種,則這種烴可能是
①分子具有7個碳原子的芳香烴 ②分子中具有4個碳原子的烷烴
③分子中具有12個氫原子的烷烴 ④分子中具有8個碳原子的烷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豪豬烯(hericenes),形狀宛如伏地伸刺的動物,其鍵線式如右圖。下列有關豪豬烯的說法正確的是
A.豪豬烯與乙烯互為同系物
B.豪豬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
C.豪豬烯的分子式為:C14H20
D.豪豬烯與溴單質能發生1,2加成,而不能發生1,4加成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6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共30分)
21、(8分)下圖是由4個碳原子結合成的6種有機物(氫原子沒有畫出)
(1)寫出有機物(a)的系統命名法的名稱 _________ ;
(2)上述有機物中與(c)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填序號);
(3)任寫一種與(e)互為同系物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 ______ ;
(4)上述有機物中不能與溴水反應使其退色的有 (填序號)。
22.(10分)Ⅰ、根據下面的反應線路及所給信息填空。


(1)B的結構簡式是 ;
(2)④的反應類型是 ;
(3) 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
Ⅱ、工業上用乙烯和氯氣為原料,經下列各步合成聚氯乙烯(PVC):
甲的結構簡式 ;(3)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__________。
23、(12分)Ⅰ、有機物的結構可用“鍵線式”簡化表示,如:CH3一CH=CH—CH3可表示為,有一種有機物X的鍵線式如右圖所示。
(1)X的分子式為 ;
(2)有機物Y是X的同分異構體,且屬于芳香族化合物,則Y的結構簡式是 ;
(3)Y可以與溴水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Ⅱ、玫瑰的香味物質中包含苧烯,苧烯的鍵線式為:
(1)1mol苧烯最多可以跟 molH2發生反應;
(2)有機物A是苧烯的同分異構體,分子結構可表示為(R代表烴基),寫出A可能的結構簡式有 種;
(3)寫出A(用表示) 和Cl2發生1,4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三、實驗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20分)
24、(8分)Ⅰ、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①用分液漏斗分離環己烷和苯的混合液體
②將10滴溴乙烷加入到1 mL 10%的燒堿溶液中,加熱片刻后,冷卻,先加過量的硝酸,再滴加2滴2%的硝酸銀溶液,以檢驗水解生成的溴離子。
③分離苯和苯的同系物,可以采用蒸餾的方法。
④實驗室制溴苯時選用的試劑可以是溴水、苯和鐵屑
Ⅱ、為檢驗利用溴乙烷發生消去反應后生成的氣體中是否含乙烯的裝置如右圖所示。回答:
(1)溴乙烷發生消去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試管a的作用是 ;
(3)若省去試管a,試管b中試劑為 。
25、(12分)化學上常用燃燒法確定有機物組成,這種方法是在電爐加熱時用純氧氣氧化管內樣品,根據產物的質量確定有機物的組成,圖中所列裝置是用燃燒法確定有機物分子式常用的裝置。

完成下列問題:
(1)、按產生的氧氣按從左到右流向,所選擇的裝置各導管的連接順序是
_ ____________ ___;
(2)、C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3)、D裝置中MnO2的作用是 ;
(4)、燃燒管中CuO的作用是 ;
(5)、若準確稱取9.0 g樣品(只含C、H、O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經充分燃燒后,A管質量增加13.2 g,B管質量增加5.4 g,則該有機物的實驗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確定該有機物的分子式,還要 。
四、計算推斷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10分)
26、(4分)寫出下列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
(1)某烴1mol與2mol HCl完全加成,生成的氯代烷烴最多還可以與4mol氯氣發生取代反應,則該烴的結構簡式為 ;
(2) 0.2 mol某烴A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CO2和H2O各1.2 mol。烴A能使溴水褪色,烴A在催化劑作用下可以與H2 發生加成反應,其加成產物分子中含有4個甲基。如果烴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處于同一平面上,則烴A可能的結構簡式為 。
27、(6分)某混合氣體由一種氣態烷烴和一種氣態烯烴組成,在同溫同壓下,混合氣體的密度是氫氣的13倍。在標準狀況下,將44.8L混合氣體通入足量溴水,溴水質量增重28.0 g,通過計算回答:(1)混合氣體中氣態烷烴的化學式 ;
(2)混合氣體中兩種氣體(烷烴比烯烴)的物質的量之比 ;
(3)寫出混合氣體中氣態烯烴可能的結構簡式 。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化學(理科) 答題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 分,共40 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共30分)
21.(8分)(1)____ __,(2)__ __,
(3)_____ __,(4) 。
22.(10分)Ⅰ、(1) ,(2) ,
?(3) 。
Ⅱ、 , 。
23.(12分)Ⅰ、(1) ,(2) ,
(3) 。
Ⅱ、(1) ,(2) ,
(3) 。
三、實驗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20分)
24.(8分)Ⅰ、 ,
Ⅱ、(1) ,
(2) ,(3) 。
25.(10分)
(1)             ,
(2)     ,
(3)     ,
(4)     ,
(5)        ,(6)
四、計算推斷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10分)
26.(4分)
(1) ,(2) 。
27.(6分)
(1) ,(2) ,
(3) 。
高二化學期中聯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 分,共40 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C
D
B
A
B
B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D
B
D
C
D
C
B
21、(8分)(1)2-甲基丙烷(2分),(2分)bf(2分,少選給1分,多選不給分),(3)符合即可 (2分),(3)af(2分,少選給1分,多選不給分)。
22、(10分)Ⅰ、(1)(2分),(2)消去反應(2分),(3)方程式略(2分)。
Ⅱ、(1)CH2ClCH2Cl (2分),(2) (2分)。
23. (12分)Ⅰ、(1)C8H8 (2分),
(2) —CH=CH2(2分),
(5) —CH=CH2 +Br2 → —CH Br—CH2 Br(2分)。
Ⅱ、(1)2(2分),(2)4(2分),(3)方程式略(2分)。
24、(8分)Ⅰ、①④(2分,少選給1分,多選不給分),
Ⅱ、(1)CH3CH2Br + NaOH 乙醇△ CH2=CH2 ↑+ NaBr + H2O(2分),
(2)除去揮發出來的乙醇(2分),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2分)。
25、(12分) (1)g、f、e、h、i、c(或d)、d(或c)、a(或b)、b(或a)?(2分,寫裝置順序不給分),(2)吸收水分,得干燥純凈的氧氣?,(2分)(3)催化劑,加快產生氧氣的速率?(2分) ,
(4)使有機物更充分地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分),
(5)CH2O (2分) ,(6)相對分子質量。
26. (4分)(1) CHCH(2分), (2) (2分)。
27.(6分)(1)CH4(1分),(2)3:1(甲烷比丁烯)(2分), (3)丁烯同分異構體共三種,寫出一種給1分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歷史 試題卷 命題人:陳云
說明:1、考試時間為90分鐘,卷面滿分為100分。
2、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秦能完成統一的歷史原因有:①秦國經商鞅變法后日益強大;②春秋戰國時期爭霸、兼并戰爭使諸候國數目減少;③長期戰爭使人民渴望統一;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2、班固在《漢書》中寫到:“元元黎民,得免于戰國”,這表明班固認識到秦統一的意義是
A.使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 B.使人民脫離了弱小的諸侯國
C.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D.為我國的長期統一奠定了基礎
3、2002年湖南湘西傳出令中國考古界興奮的消息:大批秦朝官方文書檔案重見天日,至今已出土數量達36000件。這批文書屬于地方縣政府檔案,從秦始皇完成統一中國之年直至他去世,一年不缺。請推測這批書寫在竹木簡上的秦代文書檔案的主要文字字體是
A、甲骨文 B、小篆 C、草書 D、楷書
4、下面是關于秦筑長城的詩句,你認為哪個觀點比較全面客觀
A.“祖舜宗堯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蒼生。不知禍起蕭墻內,虛筑防胡萬里城。”
B.“秦筑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云際,爭得堯階三丈高。”
C.“秦皇筑長城,乃為萬世利。連山絕谷勢蜿蜒,雄圖自足制中外。”
D.“當其興大役,天下皆痍瘡。以之召禍亂,不旋踵滅亡。豈知易代后,功及萬世長”
5.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舊勢力復辟;③摧毀文化;④加強思想控制;⑤鞏固統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6.唐太宗對大臣們說,他勤于政事,不僅僅是體恤百姓,更想讓大臣們長守富貴。由此可見,唐太宗“勵精圖治”的本質是
A.穩定社會秩序 B.緩和階級矛盾
C.維護地主階級長久的利益 D.完善各項政策
7.“貞觀之初,率土荒儉,一匹絹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米,頻歲豐稔,一匹絹得十余石粟。”對以上材料的理解,準確的是
A.農產品、絲織品大量投放市場 B.絲織品質量提高,價格上漲
C.農業發展,糧食價格宜 D.唐政府獎勵墾荒,輕徭薄賦
8、“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貞觀政要》卷一),上述材料主要描述了
A.《唐律》頒布實施的效果 B.貞觀之治的升平景象
C.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推行的影響 D.科舉制的實施擴大了統治基礎
9、唐政府不同以前歷代統治者“貴中華,賤夷狄”的做法,而采取“挾九族以仁”的政策,說明
A.唐朝國力十分強大 B.唐政府支持少數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權
C.唐朝民族政策比較開明 D.唐朝依靠少數民族鞏固邊疆
10、唐朝時,蔬菜品種日益豐富,開始出現原產于地中海的萵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國(今尼泊爾)的菠菜等。這種情況的出現得益于唐太宗
A.休養生息政策  B.仁義為本原則 C.民族團結政策  D.對外開放政策
11、康熙說:“朱子注釋群經,闡發道理……朕以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為宏巨。”他給予朱熹如此高的評價,從根本上看,是因為
A.康熙熟讀經書 B.先祖遺留的崇尚儒學傳統
C.緩和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 D.用儒學作為鞏固自己統治的工具
12、18世紀的“康乾盛世”被稱為“落日的輝煌”,造成這種“落日”局面的諸多原因不包括
A.統治者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B.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
C.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和文化專制政策 D.西方國家出現了資產階級思想啟蒙和革命運動
13、小紅對研究康熙帝有著濃厚的興趣,她收集資料之后進行了整理,制作了這樣一個表格,據此判斷她的研究主題是
時間
事件
1683年
康熙帝設臺灣府,設總兵、副將駐守臺灣
1685—1688年
康熙帝分別命令彭春、薩布素組織兩次收復雅克薩之戰
1691年
康熙帝在多倫諾爾與蒙古各部貴族進行會盟
A、民族團結的推動者康熙帝 B、國家主權的維護者康熙帝
C、國家海防的守衛者康熙帝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康熙帝
14、下列有關康熙帝維護國家統一和主權的措施,時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平定三藩之亂 ②統一臺灣 ③烏蘭布通戰役打敗噶爾丹 ④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15、下列有關孔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孔子整理的“六經”和其著作《論語》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
B.儒家思想經歷代損益逐漸滲透到社會秩序和個人行為規范之中
C.孔子創辦的教育奠定了中國古代教育的傳統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學說對亞洲乃至整個世界都產生了影響
16、漢武帝“獨尊儒術”、李贄批判孔子、康有為尊孔子為改革先師、袁世凱“尊孔復古”、新文化運動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當前的“孔子熱”,這些現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孔子的命運。以下各項中,能夠用來解釋孔子“命運”比較科學的觀點
A.“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B.“歷史就是過去的人和事”
C.“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D.“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17、孔子周游列國時,在陳國的匡邑,被當地士兵和百姓圍住五天,弟子們驚恐不安。孔子安慰大家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這話主要體現了孔子
A、決心要完成周文王的事業 B、聽天由命,看淡生死
C、相信匡人最終會給他們放行 D、對人生目標執著追求,對事業的堅定信念
18、梁啟超曾這樣評價孔子:“吾將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盡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舉中國人,雖未嘗讀孔子之書者,而皆在孔子范圍中也。”這主要反映
A.儒家學說博大精深,內涵豐富 B.儒家思想融入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
C.儒家學說與皇權結合而政治化 D.儒學對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的作用
19、關于亞里士多德的學術成就不正確的是
A.建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 B.有些自然科學成就已被證明是錯誤的
C.其倫理學成就如三段論至今被奉為權威 D. 為后世的科研提供了一些方法論
20、亞里士多德對運動和飲食發表過自己的看法:“運動太多和太少,同樣的損傷體力;飲食過多與過少,同樣的損傷健康;唯有適度可以產生、增進、保持體力和健康。”這反映了他
A、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B、運動與飲食相結合的主張
C、對傳統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突破 D、 中庸之道的觀點
21、有人說:“如果把希臘哲學比作希臘文明的皇冠,那么亞里士多德哲學無疑是這頂皇冠上一顆最璀璨奪目的寶石。”亞里士多德在哲學上的貢獻有:①創立了邏輯學 ②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 ③確定了哲學研究的對象 ④奠定了現代許多科學門類的基礎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④
22、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弗吉尼亞的懷斯說:“我們以什么身份進行交涉?……如果我們向法國宮廷提供貿易,當我們承認是(英國)居民時,他們會款待我們比款待……利物浦更好嗎?”懷斯的觀點實際上是
A.只有宣布獨立才能贏得法國援助 B.應該禁止與英國貿易
C.應該聯合法國反對英國 D.應該與英國展開貿易競爭
23、美國1787年憲法中規定“依據本憲法制定之合眾國之法律及合眾國授權已經締結或將來締結之條約均為全國最高法。”這一規定體現了
A.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 B.加強中央權力的原則
C.社會契約的原則 D.人民主權的原則
24、如果說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宣告“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誕生”是人類一個重大進步的話,那么美國獨立戰爭在推動人類歷史繼續向前發展的最大貢獻是
A.沖擊了英國殖民統治 B.創立了民主共和政體
C.組建了聯邦制的政府 D.開創了美國嶄新的歷史
25、美國總統華盛頓在其著名的告別演說中,一再告誡“那些領導政府的人們,要謹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憲法范圍內,避免在行使權力時一個部門侵犯其他部門的權力”。華盛頓在此非常強調的是
A.中央集權原則 B.自由平等原則 C.分權制衡原則 D.司法獨立原則
26、史學界一般把華盛頓總統在1793年英法戰爭時發布的“中立宣言”,以及1796年9月他發表的著名《告別演說》中提出的外交原則作為美國孤立主義思想的發端。當時美國采取孤立主義外交政策的原因不包括
A、避免美國卷入歐洲戰事之中 B、美國經濟政治軍事實力不及歐洲列強
C、地理因素:相對隔絕于舊大陸 D、英法荷等歐洲國家曾侵略北美,建立殖民地
27、拿破侖曾說:“如果他(指華盛頓)是在法國,處于內部分裂和敵人入侵的情況下,我不相信他會成為他在美國那樣的人,他要是那樣,那么他不過是一個蠢人,并且只會使巨大的災難繼續下去而已。就我而言,我只能做一個加冕的華盛頓。……只有這樣,我才能成功地顯示出他那樣的節制、無私和智慧。我只能通過全面專政才能合理地達到這個目的。”根據材料,拿破侖認為他只能當一個加冕的華盛頓的主要原因是
A.顯示自己的節制、無私和智慧 B.要在法國實行全面專政
C.法國面臨內部分裂和敵人入侵 D.取得與華盛頓相等的地位
28、將拿破侖的軍事才能發揮到極致的戰役是
A.拿破侖遠征埃及 B.奧斯特里茨戰役 C.萊比錫大會戰 D.滑鐵盧戰役
29、一位意大利愛國者在1814年寫道:“我這樣說是痛苦的。因為沒有人比我更意識到我們應該向拿破侖表示感激,沒有人比我更懂得濕潤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復生氣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國人鮮血的價值。但是,我必須說這樣一句真實的話,看到法國人離開是一種巨大的、說不出的歡樂。”這段話反映 ①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客觀上具有進步作用 ②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同時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③拿破侖的對外戰爭促進了意大利民族意識的覺醒 ④拿破侖的對外戰爭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復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1808年5月3日,拿破侖的軍隊入侵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近郊的民眾奮起抗擊。法軍集體屠殺了上千名起義者。受此事件激發,西班牙作家戈雅創作了畫作《1808年5月3日夜槍殺起義者》。此畫可以從側面解釋拿破侖帝國走向末日的重要原因是
A.歐洲民族主義逐漸覺醒 B.歐洲反法同盟的持續軍事打擊
C.法國人民厭惡非正義的戰爭 D.歐洲封建勢力大于資本主義勢力
31、“拿破侖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而覺醒并充滿熱情,然后又在其導師背叛自己的原則時轉而反對其導師。”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①拿破侖在被征服地區傳播了法國大革命的理想 ②拿破侖對被征服地區進行了壓迫 ③拿破侖遭到了被征服地區人民的反抗 ④拿破侖稱帝,違反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原則,遭到了法國人民的普遍反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有人認為:“從實力來講,孫中山比起洪秀全來,相差不知幾千萬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國不亡于洪、楊,卻被孫文的幾個口號叫垮了,何哉?主題使然也。孫中山把主題摸對了,幾顆炸彈一丟,滿清帝國就土崩瓦解了。”這反映出①三民主義基本符合當時中國社會發展趨勢②實力是否強大,對歷史進程的發展無關緊要③清政府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走向衰落④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能否將個人事業同時代的要求相結合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33、張豈之在《中國歷史十五講》中說到:“辛亥革命時期的人文思潮……雖然有對人的價值的發現,但它的靈魂不是對個人理性的高揚,而是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解放緊密結合在一起。”這一特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不夠充分 B.中國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深重
C.三民主義思想存在嚴重缺陷 D.中國傳統文化壓抑扼殺人性
34、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 B、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C、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D、使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35、1922年,孫中山說:“中華民國就像我的孩子,他現在有被淹死的危險。……我向英國和美國求救,他們站在岸上嘲笑我。”為改變這種現狀,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實現國共合作 ②領導北伐戰爭 ③提出“新三民主義” ④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2小題,第36題15分,第37題15分,共30分。)
36、(15分)時勢造英雄,英雄影響時勢。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有無數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動影響著歷史發展的進程。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論語》
材料二 始皇剛毅戾深,樂以刑殺為威,專任獄吏而親幸之,海內愁困無聊。
——陳登原《國史舊聞》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收泰半之賦,發閭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政,猶未足以澹其欲也。
——《漢書·食貨志》
于是使御史案問諸生(儒生),諸生傳相告引(互相揭發)。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成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后。
——《史記·秦始皇本紀》
材料三 (唐太宗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由是二十年間,風俗簡樸,衣無錦繡,財帛富饒,無饑寒之弊。
——《貞觀政要》
材料四 是歲(貞觀4年)斷死刑二十九人,幾致刑措(民不犯法,刑無作用),東至于海,南至于嶺(嶺南),皆外戶不閉……
——《舊唐書·卷三太宗本紀》
(唐太宗說)自古皆責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資治通鑒》卷198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張。(2分)
(2)據材料二,概括秦朝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具體表現。(4分)
(3)概括材料三中唐太宗的治國思想,指出這一思想和材料一的聯系。(3分)
(4)據材料三、四,歸納唐太宗的主要政績 (3分)
(5)根據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關史實,簡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張的積極意義。(3分)
37、(15分)法治是以民主政治為前提和目標,以嚴格依法辦事為理性原則,表現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著內在價值規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種治國方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我們這樣遼闊的國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個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這樣一個權力得到適當分配和調節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將會從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護者。……我懷著歡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實現的退休之后,能與同胞們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溫暖。
——華盛頓《告別詞》(1796年9月)
材料二:下列材料摘自《拿破侖法典》
第8條 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
第537條 除法律規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處分屬于其所有的財產。
材料三:下列材料摘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
第二條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第四條 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
第十九條 參議院之職權如左: 一、議決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條 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條 法院依法律審判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但關于行政訴訟及其他特別訴訟,別以法律定之。
(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美國是如何做到“權力得到適當分配和調節的”?(4分)
(2)材料二體現了《拿破侖法典》哪些基本原則?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法典有何影響? (5分)

(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中國歷史上有何地位?(2分)它的基本精神是什么?(2分)
(4)綜上,談談法制與社會發展的關系。(2分)
2012學年高二歷史期中考試答案
試卷總分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A
B
D
D
C
C
A
C
D
D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C
A
A
D
B
C
D
B
A
B
B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C
D
C
B
B
A
B
B
B
B
A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2小題,第36題15分,第37題15分,共30分。)
36、(15分)
(1)主張:為政以德(或德政、以德治民、反對任意刑殺、反對暴政)。(2分)
(2)主要原因:暴政。(1分)表現:嚴刑峻法;賦役沉重;思想專制(坑儒)。(3分)
(3)治國思想:存百姓(以人為本,或以民為本)。(1分)聯系:是對孔子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或仁的思想)的繼承和發展。(2分)
(4)政績: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恢復和發展;民族關系相對和諧(或民族聯系和團結加強)。(任答三點得3分)
(5)意義: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有利于促進社會發展;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在今天仍然有積極意義。(任答三點得3分)
37、(15分)
(1)頒布1787年憲法,國家權力實行三權分立;實行聯邦制。(4分)
(2)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私有財產。 (2分)
影響: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法律經典;對世界產生廣泛影響。 (3分)
(3)地位: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成文法;(2分)
基本精神:按照西方資產階級“三權分立”原則,在中國建立一個實行議會制和責任內閣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2分)
(4)法制伴隨社會發展不斷進步與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2分)(言之成理即可)
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聯考試卷
學科:高二地理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
考生須知:1、本卷共 8 頁;
2、本卷答案必須做在答案卷上,做在試卷上無效;
3、答題前請在答題卷密封線內填好相關欄目。

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
1.下面4幅圖中A在B的方向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
A.西南、東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東北
C.西南、東北、西北、西北 D.東北、西北、西北、西南
下圖表示地球局部經緯網,圖中三條縱線表示經線,三條橫線表示緯線,a、b相交于點O,讀圖完成2?-3題。
2. 如果圖中的經緯度差都是5°則 ( )
A.?圖中四個方塊所表示的面積一定相等
B.?圖中的三條緯線和三條經線的長度一定都相等
C.?圖中的三條經線長度一定相等
D.?圖中O點一定在南北回歸線之間
3. 如果緯線b剛好是北溫帶和熱帶的界線,則在O點上空俯視,所見的地球可能為下圖中的( )

讀我國某山區公路規劃線路設計圖,回答4~5題。
4.若甲、丁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為30千米,要在邊長為1米的圖幅中完整繪制該區域圖,所選用的比例尺約為 (  )
A.1∶30 000 B.1∶2 000 C.1∶40 000 D. 1∶20 000
5.如果將該圖的比例尺擴大1倍,圖示區域實地范圍不變,圖幅面積要增大 (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6.下列幾種特殊的地形所對應的等高線,正確的是 (  )
A.尖頂——甲圖 B.圓頂——乙圖 C.平頂——丙圖 D.凹地——丁圖
下圖是一組海峽示意圖(圖中數字是經緯度)。據此回答7~8題。
7.上述海峽中不是位于兩大洲之間的海峽是 (  )
A.①海峽 B.②海峽 C.③海峽 D.④海峽
8.上述海峽中屬于印度洋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右圖中,從山峰向下望,將不能看見哪一點
A.A點 B.B點
C.C點 D.D點
10.讀下圖 “等高線地形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 )
  A.甲圖反映的范圍比乙圖小    B.EF處的坡度比CD處大
  C.EF間實際距離短于CD D.乙圖反映的實際內容更詳細


下圖為地球星瓣圖,圖中a為陸地相對集中的“陸半球”的極點(38°N, 0°),據此回答11題。
11.與陸半球對應的“水半球”的極點應是圖中 (  )
A.b B.c C.d D.e
讀”某區域示意圖”,完成12?-14題。
12.?圖示區域物產豐富,盛產 ( )
A.?銅礦、小麥 B.?亞麻、錫礦 C.?煤礦、天然橡膠 D.?水稻、錫礦
13.?該地區地殼活動劇烈,其成因的圖示正確的是 ( )
14.下圖為四幅氣候資料圖,其中與M地的氣候特點最相符的是 ( )
下圖所示為“23°26′S的海陸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5~16題。
15.①、②、③分別是 (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16.甲、乙兩處的氣候類型均為 ( )
A.熱帶草原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下圖代表南亞三種主要農作物的分布圖.讀圖回答17題。
17.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麥的分布,則正確的順序為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讀下圖,完成下列18~19題。  
18. A城市氣候類型正確的是 ( )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19. 有關圖中各城市的氣候敘述正確的是 ( )   A.從A→D城市,海洋影響越來越弱,氣溫變化減少   B.E地冬季降水量比F地多,主要原因是位于冬季風的迎風坡   C.D地1月氣溫最低,主要原因是緯度高與海拔高   D.圖中各地都屬于溫帶  
下圖為亞歐大陸氣溫年較差分布示意圖(單位:℃),讀圖分析回答20~21題。     20. 關于圖示地區氣溫年較差變化規律及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從沿海向內陸氣溫年較差越來越大   B.大陸東側氣溫年較差的變化梯度大于大陸西側   C.從甲處到乙處氣溫年較差變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為主   D.從甲處到丙處氣溫年較差變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 21. 氣溫年較差最大值出現在甲處附近的原因是 ( )   A.地處高緯內陸,受海洋影響小 B.地處高緯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小   C.地表缺少植被覆蓋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澤
讀世界某氣候類型局部地區分布示意圖,完成22~23題。
22.該氣候的分布地區中,①地區的分布最高緯度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 )
A.海陸分布 B.緯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23.②地區最熱月均溫約為24℃~28℃,③地區西海岸最熱月均溫約為16℃~21℃,導致這種氣溫差別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洋流 D.地形
下圖表示中國、朝鮮、越南三國近年貿易商品結構,圖中箭頭表示貿易方向,相應的商品見表格。據此判斷24~25題。
?






商品種類
機械電
子產品
鋼鐵
人參
熱帶水果
稻米
松茸
有色金屬
機電產品
紡織品
稻米
咖啡
24.甲、乙、丙代表的國家分別是: ( )
A. 中國、朝鮮、越南 B. 朝鮮、中國、越南
C. 越南、朝鮮、中國 D. 中國、越南、朝鮮
25. 丙國是世界上第三大咖啡出口國。該國發展咖啡生產的主要優勢條件是: (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人均耕地面積多
C. 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D.氣候資源條件優越
二、綜合題(共4題,共50分)
26.圖為某山地的等高線圖(局部),等高距為25米,MN為經過山谷的空中索道。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M、N海拔較高的是 。
(2)圖中若有一瀑布,圖中瀑布的落差不少于 米,
不超過 米。
(3) 若圖示區域位于中南半島,描述該地的氣候特征。
27. 圖1為“甲、乙兩地地理位置示意圖”。圖2為“甲、乙兩地年內氣溫與降水量變化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填表比較甲、乙兩地氣候特征及其差異的主要原因。(8分)
氣候特征
相同點
不同點
 
氣候特征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甲地的氣候特征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6分)
28. 讀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6分)
海霧大多是因為暖濕空氣流經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卻飽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匯處往往具備這樣的大氣環流條件,很容易形成海霧。
(1)在①、②兩地中,容易出現海霧的是_________地, 理由是:
(2)海霧多發的時間是( ) A.1、2月? B.3、4月?C.7、8月? D.11、12月
(3)試用▲在右圖中標出北海道漁場的位置,并分析漁場形成的主要原因。
(4)日本是亞洲核能發電量最多的國家,試簡述其優先發展核電的理由:
2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 中亞是世界上重要的產棉區之一,其中烏茲別克斯坦每年出口棉花70萬噸。
材料二 中亞棉花分布圖(圖甲)
材料三 中國某跨國集團計劃在中亞建設棉紡工廠。其規劃如圖乙。
(1)簡述中亞發展棉花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6分)
(2)利用圖乙中棉花生產示意圖及所學的知識,說明棉花種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4分)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期中考試
高二地理 答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選擇題(4小題,共50分)
26.(1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
(3)
27.(14分)(1)填表比較甲、乙兩地氣候特征及其差異的主要原因。
氣候特征
相同點
 
不同點
 
氣候特征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甲地的氣候特征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
28.(16分)
(1)在①、②兩地中,容易出現海霧的是_________地, 理由是:
(2)海霧多發的時間是( ) A.1、2月? B.3、4月?C.7、8月? D.11、12月
(3)試用▲在右圖中標出北海道漁場的位置,并分析漁場形成的主要原因。
(4)日本是亞洲核能發電量最多的國家,試簡述其優先發展核電的理由:
29.(10分)
(1) 簡述中亞發展棉花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
(2) 利用圖乙中棉花生產示意圖及所學的知識,說明棉花種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期中考試
高二地理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A
C
B
D
C
A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B
A
B
B
C
B
C
題號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C
A
D
二、綜合題
26.(10分)
(1)N(2分)
(2)25 75 (4分)
(3)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降水總量豐富,降水季節變化大(4分)
27.(14分)
(1)(8分)
(2)全年高溫,作物生長期長;降水豐富,利于作物生長(或雨熱同期,全年熱量充足) 易受干旱、洪澇災害影響 (6分)
28.(16分)
(1)②(2分)?
? ②地寒流流經,海水水面溫度低,有暖濕氣流流經,遇冷水面易形成海霧。(2分)?
(2)C??(2分)?
?
(3)圖上標注(2分)?
海區寒暖流交匯,海水受到擾動,將下層的營養鹽類帶到表層,造成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餌料。(2分)?
(4)日本常規能源缺乏,工農業發達,人口眾多,能源需求量大,且科技力量強,經濟基礎雄厚,核電地區適應性強,其原料的運輸量小。(6分)?

29.(10分)?
(1)中亞位于暖溫帶,熱量豐富、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中亞棉田分布在兩條河流的沖積平原上,地形平坦;有灌溉水源;土壤是河流沖積而成的,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利于棉花生長。(6分)?

(2)棉花軋油后的油渣歸還農田,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棉花延緩了土壤中的水分蒸發,有效防止土壤次生鹽堿化的形成;棉花還能有效防止土壤荒漠化的產生。 (4分)?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政治 試題卷 命題人:顧玲亞
說明:1、考試時間為90分鐘,卷面滿分為100分
2、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哲學與具體科學關系是
A.決定作用和反作用的關系 B.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C.全局和局部的關系 D.一般和特殊的關系
2.隨著人類實踐及科學的不斷發展,目前對日全食、流星雨等天文現象發生的時間及最佳觀測點,全球及我國許多天文機構和專家都能及早進行精確的預報,與古時人們對其現象與本質不能認識形成了鮮明對比。這體現了哲學基本問題上的
A.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統一 B.思維與存在何為第一性
C.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D.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
3.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勸他去醫院檢查,可他說:“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與天命作對呢?”結果,這個人的病情進一步加重。由此可見
①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②自發的世界觀不利于更好地生活 ③生活需要科學世界觀的指導 ④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與發展是一個民族的綜合素質和文化力量的重要體現和標志。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
A.哲學社會科學能解決一切問題
B.哲學社會科學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C.哲學社會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D.哲學社會科學能讓人擺脫無知,能指導我們在實踐中不犯錯誤
5.我國北宋哲學家張載提出了以“氣”為核心的宇宙結構說。他認為世界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見的萬物,一部分是看不見的,而兩部分都是由“氣”組成的。這種觀點
A.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學依據
B.否定了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但蘊涵辯證法思想
C.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D.是游離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外的獨立的哲學派別
6.否定自然界先于人的活動而存在,必然導致唯心主義。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
A.思維不能正確認識存在 B.意識是世界的本原
C.主觀精神依賴于客觀事物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7.我們穿的衣服、喝的飲料、住的房子,雖然形態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本質,即
A.物質性 B.運動性 C.矛盾性 D.主觀性
8.關于“意識起源”的正確表述是
A.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
B.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
C.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D.意識一旦產生就成為脫離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9. 國庫也叫國家金庫,一般以為只是放錢的庫房。事實上,現代意義上的國庫還可以看成是一個簿記系統,用來記錄所有的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人們對國庫的片面認識是
A.唯意志主義的 B.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C.人腦主觀自生的 D.脫離客觀存在的結果
10. 下面漫畫啟示我們,意識具有
心靈干涸的人,看不見生命里的春天。
A.計劃性 B.目的性 C.自覺選擇性 D.主動創造性
11. 在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大,對它的處理方式一般是捕捉后封存。目前,科學家正致力于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利用它與氫氣反應,產生甲醇,再與其他物質反應,生成乙烯,從而為工業提供原材料,使二氧化碳轉變為廉價而充裕的可再生能源。這一研究思路體現了科學家力圖通過科技創新
①生產出自然界原來沒有的物質形態 ②解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提出的新課題 ③解決不適應生產發展要求的高耗能問題 ④探索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可行路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在《偉大設計》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現代科學可以解釋宇宙的起源。這段話的哲學寓意是
①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②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③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④人類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 有關研究顯示,物種之間的相互影響十分緊密。一個物種的消失,一般可影響5至20個物種的功能和生存。每一種鳥類的消失,都將有大約90種昆蟲、35種植物、2到3種魚類隨之滅絕。每兩種鳥類消失,則必然會有一種哺乳動物隨之滅絕。這說明
A.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形成和運動的
B.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和人類的活動無關
C.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D.自然界的事物變化萬千,必須透過本質把握現象
14.傳統的電影放映是播放電影拷貝膠片上的畫面,銀幕上人物幾秒鐘的靜止實際上是由放映機播放的數十張膠片上相同的畫面形成的。該現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B.機械運動是最基本的運動形式
C.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D.靜止是物質具體形態的存在方式
15.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只跳蚤放進杯里,開始跳蚤—下就能從杯里跳出來。然后,心理學家在杯口上蓋上透明蓋,跳蚤仍然會往上跳,但碰了幾次蓋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這時,心理學家再將蓋拿走,卻發現那只跳蚤已經永遠不能跳出杯子,因為它的目標高度已經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實驗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客觀環境對人的意識具有決定作用
B.人的意識和精神狀態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有重大作用
C.只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辦事情才能成功
D.在一定條件下,人的意識對世界也具有決定作用
16.英國哲學家畢爾生說:“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這一觀點是
A.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觀點 B.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觀點
C.離開意識談物質的不可知論觀點 D.離開物質談意識的精神萬能論觀點
17.心理學上有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的說法:當你為未知的未來下了一個預言,因為你相信事情會如同預料的情況發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強的措施,以加強這個預言的實現,最后的結果會如同你自己的預言一樣,呈現在你眼前。這種觀點體現了
①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 ②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方法論決定世界觀 ③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預言都能最終實現 ④意識能夠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8.“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個小孩會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東西聯系起來;而一個遠離故土的人會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抒發自己的離情別緒。這體現了
①認識活動是主觀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應和思索
②認識可以因為對同一個客觀對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認識對象具有能動的反映特性,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④認識可以擺脫客觀事物的原貌,實現認識對象的創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古詩云:“眼外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下列選項中與此詩句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B.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C.竹外桃花三兩技,春江水暖鴨先知 D.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20.“當數學原理用于現實時,是不確定的;當它們確定時,又不適用于現實。”這表明:①任何真理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范圍;②認識的發展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③真理與實踐不具有統一性;④有的真理是確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確定性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日本觀葉石楠.美國紅櫨.雞腿菇……一個個農業新名詞逐漸走進百姓生活。我國農藝師近年來從外國引進農業新品,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觀念。農藝師引種農業新品成功說明
①規律可以被認識和改造的 ②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③思維和存在沒有同一性 ④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2.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因其在體外受精技術領域做出的開創性貢獻而獲得2010年諾貝爾獎。當初,不少人曾因擔心人工生殖技術可能將培育出科學怪物或畸形人而進行激烈的爭論甚至反對,現在,人工生殖技術不僅用于治療不育癥,而且為治療癌癥、胚胎干細胞研究等提供了線索和方向。材料說明
A.實踐是客觀見之于主觀的活動 B.實踐是適應認識的需要產生的
C.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D.客觀規律依賴于意識的發現
23.規律具有客觀性是指
A.規律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B.規律存在于人們的意識之外,人們在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C.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的運動變化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
D.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無條件的
24.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就是說
①真理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②只要敢于反對權威,就能樹立創新意識 ③要敢于否定,樹立革命批判精神 ④要不唯書、不唯上、拋棄舊有知識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25.一位速滑高手說:“一般情況下,速滑轉彎傾斜角在45度到60度之間為最佳,這樣滑跑起來更省力更有利于加速。”經濟發展上的“彎道”超越,也不是蠻跑,同樣要講方法、重技巧。這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創造性思維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B.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
C.良好的精神狀態對人們改造世界具有促進作用
D.在實踐中人們總是能夠總結出經驗和方法
26.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這里的“客觀實在”是
A.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總和 B.所有有形的物體
C.萬事萬物共同的屬性和本質特征 D.高山、河流等自然事物
27.18世紀末19實際初,歐洲浪漫主義風景畫的大師們都有一個特點:心靈極為豐富。自然界中的一片葉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縷潛在的心緒,誘發他們的曠古愁思。這說明
A.存在離不開思維 B.思維與存在相互轉化
C.存在決定思維 D.思維再現存在
28.某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提出創建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逗號、沒有句號”。這一要求體現了
A.物質和運動的統一 B.運動和靜止的統一
C.共性和個性的統一 D.個人與社會的統一
29.“無中生有”、“指鹿為馬”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成語,它們體現的共同觀點是
A.唯物主義的觀點 B.形而上學的觀點
C. 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D.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30面對我國能源供應日趨緊張的局面,把節約習慣真正當作與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電力同等重要的新能源,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把節約習慣真正當作與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電力同等重要的新能源,意味著
A.意識能夠直接轉化為物質 B.物質和意識相互依賴、不可分割
C.意識與物質相互決定、相互轉化 D. 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不可忽視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按序分別為8分、10分、10分、12分,共40分)
31、每年3月是兩會召開的時間,《南方日報》曾刊登“以腳議政”才能克服“拍腦袋決策”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在利益群體紛雜、利益沖突糾結的當下,“兩會”的意義不僅在于溝通公眾和政府,還在于匯集各方意見。因此,代表委員們若要深入了解民情,就不僅要在廟堂之上以筆議政、以嘴議政,更應該深入江湖田野先期“以腳議政”。有些代表委員也愿意為民眾說話,但他們往往不到底層調查,不親近最基層的民眾,不了解最基本的實際,這樣的發言和提案往往可能有更糟糕的效果。代表委員只有“以腳議政”,才能更好地在“兩會”這個言論平臺上“以嘴議政”。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哲學基本派別的知識,簡要分析“拍腦袋決策”和“以腳議政”各自所屬的陣營。(8分)
32、請寫出下列的名人名言體現的哲學道理。(10分)
名人名言
體現的哲學道理
少年安能長少年,海波尚變為桑田。
理生萬物,理主動靜,未有此氣,已有此理。
謀事在人。
真理可以變成謬誤,謬誤也能變成真理。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33、新世紀以來中央已連續下發9個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這一系列文件既抓住了當時發展要害,回應了基層關懷,又在保持政策連續性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三農”政策體系。
背景
年份
中央“一號文件”主題
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社會事業嚴重滯后
2006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007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008
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2009
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
2010
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洪澇災害頻繁
2011
加快水利改革發展
傳統生產方式難以推進農業發展
2012
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運用“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的知識說明中央興農戰略思想的發展過程。(10分)
34、“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請探尋“水”中的哲理。
水多——洪澇災害頻繁。2010年,我國437條河流發生了超警以上洪水,因災死亡3222人,直接經濟損失3745億元。
水少——人多水少,是必須面對的基本國情。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時空分布不均,全國近2/3D 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水臟——我國地表水污染依然較重。黃河、遼河為中度污染,海河為重度污染。一些地區“有河皆污、有水皆臟”。
定水策——嚴守“三條紅線(用水總量、用水效率、限制污染)”,推動發展方式轉變,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水利現代化道路。
興水利——珠江調水,引江濟太,江水北調,一個調水工程使江河成網,水系連通,猶如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脈,為城鄉發展提供著不竭動力。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辯證唯物論的知識簡要說明我們如何才能取得治水事業的成功。(12分)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政治 答題卷
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綜合題(31題8分,32題10分,33題10分,34題12分共40分)
31.
32.

名人名言
體現的哲學道理
少年安能長少年,海波尚變為桑田。
理生萬物,理主動靜,未有此氣,已有此理。
謀事在人。
真理可以變成謬誤,謬誤也能變成真理。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33.
34.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政治 答案
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C
A
B
A
C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A
A
B
B
A
A
A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A
D
B
C
C
B
D
D
綜合題(31題8分,32題10分,33題10分,34題12分共60分)
31.(1)從哲學基本派別看,只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2分)
(2)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以腳議政”屬于唯物主義。(3分)
(3)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拍腦袋決策”屬于唯心主義。(3分)
32、請寫出下列的名人名言體現的哲學道理。(10分,每題2分)
名人名言
體現的哲學道理
少年安能長少年,海波尚變為桑田。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運動(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理生萬物,理主動靜,未有此氣,已有此理。
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謀事在人。
意識的能動作用(人的主觀能動性)
真理可以變成謬誤,謬誤也能變成真理。
真理的相對性(真理的條件性,具體性)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夸大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相對主義或詭辯論)
33. ①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具有客觀性。中央興農戰略思想是針對我國農業發展現狀提出的,是符合我國農業發展客觀實際的真理性認識。(3分)
②真理是有條件的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中央興農戰略思想是隨著我國現實條件的變化而調整的,體現了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3分)
③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有關三農的系列政策的調整過程表明中央興農戰略思想與時俱進,在不斷探索和追求真理的過程中逐步豐富和發展。(4分)
34.①必須了解和尊重客觀實際。材料中我們治水必須從我國的水多、水少、水臟的實際情況出發。(3分)
②必須重視正確意識的指導作用。定水策必將推動我國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水利現代化道路。(3分)
③必須尊重規律的客觀性。我國地表水污染依然較嚴重,這是不尊重客觀規律的結果,而定水策正是尊重客觀規律的表現。(3分)
④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從水多、水少、水臟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國定水策、興水利,這些都體現了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規律改造世界,造福自身。(3分)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數學(文科)試題卷 命題人:喻森杰
說明:1、考試時間為90分鐘,卷面滿分為100分
2、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 每小題3分, 共30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有且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在空間,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三點確定一個平面 B.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
2. 已知過點P(—2,m),Q(m,4)的直線的傾斜角為45°,則m的值為( )
A.1 B.2 C.3 D.4
3.兩條平行直線3x+4y-12=0與6x+8y+11=0的距離是( ).
A.?????? ? B.?? ?? ?C.?2? ??? ? D. 7
4.直線kx-y+1-3k=0,當k變動時,所有直線都通過定點( )
A. (1,0)???? ?B.(0,1)???? ? C.(3,1)??? ? D. (1,3)
5.若兩條不同的直線與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則這兩條直線( ).
A.平行?????? ?B.相交???? ?? C.異面???? D. 以上皆有可能
6. 已知球的內接正方體棱長為1,則球的表面積為( )
A.?? ? ?B.? ????? ?C. ???? D.
7. 如圖,ABCD-A1B1C1D1為正方體,下面結論錯誤的是( )
A.BD∥平面CB1D1 B.AC1⊥BD
C.AC1⊥平面CB1D1 D.異面直線AD與CB1角為60°
8. 如右圖,一個空間幾何體的正視圖和側視圖都是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俯視圖是一個圓,那么幾何體的側面積為( )
A. B. C. D.
9.已知點,若直線過點與線段相交,則直線的斜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10. 如圖①,一個圓錐形容器的高為,內裝有一定量的水.如果將容器倒置,這時所形成的圓錐的高恰為(如圖②),則圖①中的水面高度為( ).

A.?? ? ? B.? ????? ?C. ??? ? D.
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 每小題4分, 共28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卷中的橫線上。)
11.過點P(2,1)與直線l:y=3x-4垂直的直線方程為______________
12.已知直線l1:x+my+6=0,l2:(m-2)x+3y+2m=0,若l1∥l2, 則m=
13.已知、是兩個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及之外的兩條不同直線.給出以下四個論斷:(1);(2);(3);(4). 以以上四個論斷中的三個作為條件,余下一個論斷作為結論,寫出你認為正確的一個命題______________.
14.圓臺的較小底面半徑為,母線長為,一條母線和較大底面一條半徑相交且成角,則圓臺的側面積為_________.
15.在正方體中,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為,則值
16. 在正方體中,異面直線與 所成的角的度數為
17.已知兩條不同直線、,兩個不同平面、,給出下列命題:
①若垂直于內的兩條相交直線,則⊥;
②若∥,則平行于內的所有直線;
③若,且⊥,則⊥;
④若,,則⊥;
⑤若,且∥,則∥;
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 (把你認為正確命題的序號都填上)。
三、解答題:(本大題有4小題, 前三小題10分,最后一小題12分, 共42分. 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 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本題滿分10分)根據下列條件求直線方程
(1)過點(2,1)且傾斜角為的直線方程;
(2)過點(-3,2)且在兩坐標軸截距相等的直線方程.
19.(本題滿分10分)
如圖是一個正四棱臺的直觀圖,它的上底面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下底面是邊長為4的正方形,側棱長為2,側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求此四棱臺的表面積。


20. (本題滿分10分)已知一四棱錐P-ABCD的三視圖如下,E是側棱PC上的動點。
(1)求四棱錐P-ABCD的體積;
(2)是否不論點E在何位置,都有BD⊥AE?證明你的結論;
21、(本題滿分12分)
已知邊長為2的正方形,,分別是,的中點,將沿折起,點在平面的投影點恰好落在直線上.
(1)證明:∥;
(2)證明:;
(3)求三棱錐的體積 .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數學(文科) 答題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 每小題3分, 共30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有且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 每小題4分, 共28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卷中的橫線上。)
11、 12、 13、

14、 15、 16、
17、
三、解答題(本大題有4小題, 前三題10分,最后一題12分, 共42分. 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 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本題滿分10分)根據下列條件求直線方程
(1)過點(2,1)且傾斜角為的直線方程;
(2)過點(-3,2)且在兩坐標軸截距相等的直線方程.

19.(本題滿分10分)
如圖是一個正四棱臺的直觀圖,它的上底面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下底面是邊長為4的正方形,側棱長為2,側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求此四棱臺的表面積。


20. (本題滿分10分)已知一四棱錐P-ABCD的三視圖如下,E是側棱PC上的動點。
(1)求四棱錐P-ABCD的體積;
(2)是否不論點E在何位置,都有BD⊥AE?證明你的結論;
21、(本題滿分12分)
已知邊長為2的正方形,,分別是,的中點,將沿折起,點在平面的投影點恰好落在直線上.
(1)證明:∥;
(2)證明:;
(3)求三棱錐的體積 .
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聯考參考答案
高二數學(文科)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l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D
A
B
C
D
C
D
A
C
D
二、填空題: (本題共7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 x+3y-5=0 12.—1
13. ②③④① 或 ①③④②  14. 15. 16. 17.①④
三、解答題:(本大題有4小題, 前三小題10分,最后一小題12分, 共42分. 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 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本題滿分10分)
解: (1) 4分
(2);. 每一個方程3分
19.解:(本題滿分10分)
20.(本題滿分10分)
解::(1)由已知中的三視圖,得:
棱錐的底面面積SABCD=1×1=1 1分
棱錐的高PC為2 2分
故棱錐的體積V=×SABCD×2= 4分
(2)證明:連接AC,交BD于O,
則AC⊥BD, 5分
又∵PC⊥平面ABCD
∴PC⊥BD, 7分
又∵AC∩PC=C
∴BD⊥平面PAC 9分
又∵AE?平面PAC
∴BD⊥AE
即不論點E在何位置,都有BD⊥AE. 10分
21、(本題滿分12分)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數學(理科)試題卷 命題人:朱建紅
說明:1、考試時間為90分鐘,卷面滿分為100分
2、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如圖所示的直觀圖的平面圖形ABCD是( )
A. 任意梯形 B. 直角梯形
C. 任意四邊形 D. 平行四邊形
2、若直線不平行于平面,則下列結論成立的是( ).
A.平面內所有的直線都與異面 B.平面內不存在與平行的直線
C.平面內所有的直線都與相交 D.直線與平面有公共點
3、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一定( ).
A.平行 B.相交 C.異面 D.以上都有可能
4、以下命題正確的有( )
① ② ③ ④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如右圖,某幾何體的正視圖與側視圖都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且體積為
則該幾何體的俯視圖可以是 ( )

6、如圖是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則在這個正方體中的AB與CD的位置關系為( )
A. 平行 B. 相交成60°角
C. 異面成60°角 D. 異面且垂直
7、將一個等腰梯形繞著它的較長的底邊所在的直線旋轉一周,所得的幾何體包括(??? )
A.一個圓臺、兩個圓錐?????????????????????? B.兩個圓臺、一個圓柱
C.兩個圓臺、一個圓柱???????????????????????D.一個圓柱、兩個圓錐
8、點為所在平面外一點,⊥平面,垂足為,若,
則點是的( ).
A.內心 B.外心 C.重心 D.垂心
9、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為棱AB的中點,則直線C1E與平面ACC1A1
所成角的正切值為
A. B. C. D.
10、正四棱錐S-ABCD底面邊長為2,高為1,E是邊BC的中點,動點P在四棱錐表面上運動,并且總保持,則動點P的軌跡的周長為( )
A. B. C. D.
二、填空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已知,,,則與的位置關系是_______.
12、軸截面是邊長等于2的等邊三角形的圓錐,它的表面積等于_______
13、已知向量a =(1,1,0),b=(-1,0,2),且ka+b與2a-b互相垂直,則k的
值是
14、長方體的一個頂點上三條棱的邊長分別為3、4、5,且它的八個頂點都在同一個球面上,這個球的表面積是 .
15、如果一條直線垂直于平面內的: ①三角形的兩條邊;②圓的兩條弦;③平行四邊形的一組鄰邊;④梯形的兩腰 ,其中能說明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有 .(只填序號)
16. 一個正三棱柱的側棱長和底面邊長相等,體積為,它的三視圖中的俯
視圖如右圖所示,左視圖是一個矩形,則這個矩形的面積是 .
17、在空間四邊形中,已知、分別為邊AB和CD的中點,且,,,則與所成角的大小為 .
三、解答題(42分)
18.(8分) 如右圖為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其中俯視圖為正三角形,A1B1=2,AA1=4,求該幾何體的表面積及體積

19.(8分)已知一個圓錐的底面半徑為,高為,
在其中有一個高為的內接圓柱. 如圖所示.
(1)若設圓柱底面半徑為, 求證: ;
(2)當為何值時,圓柱的側面積最大?并求出這個最大值.
20.(本題滿分12分)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側面PAD是正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底面ABC是邊長為2的菱形,∠BAD=60°,M為PC的中點.
(1)求證:PA//平面BDM;
(2)求直線AC與平面ADM所成角的正弦值.

21.(14分)如圖,四棱錐中,平面,與底面所成的角為,底面為直角梯形,,
(Ⅰ)求證:平面平面;
(Ⅱ)在線段上是否存在點,使與平面所成的角為?若存在,確定點 的位置;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

一、選擇題(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A
C
C
D
B
C
B
二、填空題(28分)
11、 // 12、 13、
14、 15、 ①、③、④ 16、
17、
三、解答題(42分)

18、(本小題滿分8分)
4分
4分
19、(本小題滿分8分)
解: 1.(1)記軸截面為,為內接矩形,在上.
,則, . 4分
(2) 5分
7分
當 8分
20.(本小題滿分12分)(1)證明:證明:如圖連接AC、OM,因為ABCD為菱形,所以點O為 AC的中點,又M為PC的中點,所以
在中,, 4分
(2)
6分
21、(本題滿分14分)
證明:(1)連接,則,--------
又平面,------------
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6
解:(2)建立坐標系,以點為坐標原點,
,,分別為、、軸正方向,
則,,,
,設
--------------8

設平面的法向量,則
----------------------------------------------------------10
與平面所成的角為,平面的法向量成。
得,即點 的位置為點----------------------14
20,21其它方法相應給分。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考試試題卷
學科:高二物理(理科)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
考生須知:1、本卷共 5頁;
2、本卷答案必須做在答題卷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
3、答題前請在答題卷密封線內填好相關欄目。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下列物理量中與檢驗電荷有關的是( )
A.電場強度E B.電勢 C.電勢差UAB D.電場力F
2.對于庫侖定律,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凡計算兩個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就可以使用公式
B.兩個帶電小球即使相距非常近,也能用庫侖定律
C.相互作用的兩個點電荷,不論它們電量是否相同,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大小一定相等
D.兩個點電荷的電量各減為原來的一半,它們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則它們之間庫存侖力減為原來的一半
3.M和N是原來不帶電的物體,它們相互摩擦后M帶1.6×10-10 C的正電荷,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在摩擦前M和N的內部沒有任何電荷
B.摩擦過程中電子從M轉移到N
C.摩擦過程中質子從N轉移到M
D.在摩擦過程中M和N的電荷總量發生了改變
4.關于靜電場,下列結論普遍成立的是(   )
A.電場強度大的地方電勢高,電場強度小的地方電勢低
B.電場中任意兩點之間的電勢差只與這兩點的場強有關
C.在正電荷或負電荷產生的靜電場中,場強方向都指向電勢降低最快的方向
D.將正點電荷從場強為零的一點移動到場強為零的另一點,電場力做功為零
5.在研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實驗中,電容器的A、B兩極板帶有等量異種電荷,A板與靜電計連接,如圖1所示。已知靜電計指針張角隨著電容器兩極間的電勢差的增大而增大。實驗中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
A.在A、B板間放入一金屬板,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大
B.減小A、B板間的距離,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小
C.把B板向上平移,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小
D.在A、B板間放入一介質板,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大
6.如圖2所示,A、B、C為等量異種電荷產生的靜電場中的三個等勢面,已知三個等勢面的電勢關系為φA<φB<φC。一帶電粒子進入此靜電場后,沿實線軌跡運動,依次與三個等勢面交于a、b、c、d、f五點。不計粒子重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帶電粒子帶負電
B.粒子在ab段速率逐漸增大
C.粒子在a點的速率大于在e點的速率
D.a點的場強大小小于b點的場強大小
7.如圖3所示,A、B、C、D、E、F為勻強電場中一個正六邊形的六個頂點,已知A、B、C三點的電勢分別為1V、6V和9V。則D、E、F三點的電勢分別為( )
A、+7V、+2V和+1V
B、-7V、-2V和+1V
C、+7V、+2V和-1V
D、+7V、-2V和-1V
8.如圖4所示電路中,三個相同的燈泡額定功率是40 W,在不損壞燈泡的情況下(設定燈泡的阻值不會隨溫度改變),這三個燈泡消耗的總功率最大不應超過( )
A.40 W B.60 W
C.80 W D.120 W
9.如圖5所示,P、Q是兩個等量的正點電荷,它們連線的中點是O,A、B是中垂線上的兩點,OAA.一定大于,一定大于
B.一定大于,不一定大于
C.不一定大于,不一定大于
D.不一定大于,一定大于
10.如圖6所示,一簇電場線的分布關于y軸對稱,O是坐標原點,M、N、P、Q是以O為圓心的一個圓周上的四個點,其中M、N在y軸上,Q點在x軸上,則(   )
A.OM間的電勢差小于NO間的電勢差
B.M點的電勢比P點的電勢高
C.一正電荷在O點時的電勢能小于在Q點時的電勢能?
D.將一正電荷由M點移到P點,電場力做正功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每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1.下列關于電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源向外提供的電能越多,表示電動勢越大。
B.電動勢在數值上等于電源將單位正電荷從負極移送到正極時,非靜電力所做的功
C.電源的電動勢與外電路有關,外電路電阻越大,電動勢就越大
D.電動勢越大的電源,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越大
12.如圖7所示,光滑絕緣水平面上固定有兩個帶電量相等的點電荷甲和乙,其中甲帶正電荷。O點為它們連線的中點,現在O點左側的P點由靜止釋放另一帶正電的點電荷丙,丙向右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一定帶負電
B.P點的電勢一定比O點高
C.在向右運動過程中,丙的電勢能一定始終減小
D.在向右運動過程中,丙的加速度一定先減小后增大
13.如圖8所示,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物體處于場強以E=E0-kt(E0、k是均為大于零的常數,取水平向左為正方向)變化的電場中,物體與豎直墻壁間動摩擦因數為,當t=0時刻物體處于靜止狀態.若物體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且電場空間和墻面均足夠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開始運動后加速度先增加、后保持不變
B.物體開始運動后加速度不斷增加
C.經過時間,物體在豎直墻壁上的位移達最大值
D.經過時間,物體運動速度達最大值
14.點電荷 A、B 是帶電量為 Q 的正電荷,C、D 是帶電量為Q 的負電荷,它們處在一個矩形的四個頂點上。它們產生靜電場的等勢面如圖9中虛線所示,在電場中對稱地 有一個正方形路徑 abcd(與 ABCD 共面),如圖9中實線所示,O 為正方形與矩形的中心,則( )
A.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則 O 點電勢為零,場強為零
B.b、d 兩點場強相等,b 點電勢大于 d 點電勢
C.將某正試探電荷沿正方形路徑 a→d→c 移動,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D.將某正試探電荷沿正方形路徑 a→b→c 移動,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三、填空題(本題共3小題7空,每空2分共14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的橫線上,不要求寫解答過程)
15.在“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中備有下列器材:
A.小燈泡(3.8 V,1.5 W) B.直流電源(電動勢4.5 V,內阻約0.4 Ω)
C.電流表(量程0~500 mA,內阻約0.5 Ω) D.電壓表(量程0~5 V,內阻約5000 Ω)E.滑動變阻器R1(0~5 Ω,額定電流2 A) F.滑動變阻器R2(0~50 Ω,額定電流1 A)
G.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1)如果既要滿足測量要求,又要使測量誤差較小,應選擇如圖10所示的四個電路中的________,應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_______。
(2)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11中的AB段(曲線)所示,由圖可知,燈絲的電阻因溫度的影響改變了________Ω.
16.有一規格為1μA/格的電流表,共有N=100格,內阻rg=50Ω.若將其改為最大測量電壓為U=1V的電壓表,則應________聯一個阻值為________Ω的電阻,電壓表每格對應________V.
17.一根橫截面積為0.10mm2的康銅線,長1.2m,在它兩端加0.6V的電壓時,通過它的電流是0.1A,則這根康銅線的電阻率是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每題10分,共4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應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8.將帶電量為6 ( 10-6C的負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了3 ( 10-5 J的功,(1)則A、B間的電勢差為多少?(2)再將電荷從B移到C,電場力做了4.2(10-5J的功,則A、C間的電勢差為多少?
19.如圖12所示,光滑絕緣細桿豎直放置,細桿右側距桿0.3m處有一固定的正點電荷Q,A、B是細桿上的兩點,點A與Q、點B與Q的連線與桿的夾角均為=37°。一中間有小孔的帶電小球穿在絕緣細桿上滑下,通過A點時加速度為零,速度為3m/s,(取g=10m/s2,sin37°=0.6,cos37°=0.8 )
求:(1) 小球下落到B點時的加速度
(2) 小球下落到B點時的速度的大小。
20.如圖13所示AB、CD為平行金屬板,A、B兩板間電勢差為500V,C、D始終和電源相接,測的其間的場強為104V/m,一質量為2.5×10-24㎏,電荷量為8×10-16C的帶電粒子(重力不計)由靜止開始,經A、B加速后穿過CD發生偏轉,最后打在熒光屏上,已知C、D極板長均為4cm,熒光屏距CD右端的距離為3cm,
問:(1) 粒子帶正電還是帶負電?
(2) 粒子打在熒光屏上距O點下方多遠處?
(3)粒子打在熒光屏上時的動能為多大?

21.如圖14所示,在豎直放置的光滑半圓弧絕緣細管的圓心O處固定一點電荷,將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從圓弧管的水平直徑端點A由靜止釋放,小球沿細管滑到最低點B時,對管壁恰好無壓力
(1)則固定于圓心處的點電荷在A B弧中點處的電場強度大小?
(2)若把O處固定的點電荷拿走,加上一個豎直向下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帶電小球仍從A點由靜止釋放,下滑到最低點B時,小球對環的壓力多大?

類別



18題
19題
20題
21題
總分
得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16分)
題號
11
12
13
14
答案
三、填空題(本題共3小題7空,每空2分共14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的橫線上,不要求寫解答過程)
15.(1)________, ________V。 (2)________Ω
16. ________,________Ω, ________V。
17.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與作圖題:(共4小題,40分。)
18、(10分)
19、(10分)
20、(10分)
21、(1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B
D
C
B
D
A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16分)
題號
11
12
13
14
答案
BD
BD
BC
BC
三、(每空2分,共14分)
15. (1) 丙 R1(或E) (2)5
16.串 9950Ω 0.01 17.5.0Х10-7Ωm (單位不寫或寫錯扣1分)
四、計算與作圖題:(共4小題,40分。)
18、(10分)解:(1)V (5分)
(2) V (5分)
19、(10分)
求小球至B的加速度,從受力分析出發,探求小球在A、B兩點的受力情況,從而確定加速度的關系。 在A處,小球受力如圖所示,由題意可知: K·……⑴ ( 2分)
在B處,小球受力如圖所示,由題意可知: K·……⑵ ( 2分)
由⑴、⑵得a=2g=20m/s2 ( 2分)
小球從A到B受到的合力為變力,故不宜用牛頓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求解,抓住A、B處在等勢面上由A到B電場力做功為零這個特點,用動能定理求解。 mghAB= ( 2分)解得vB=5m/s ( 2分)
20、(1) 粒子帶正電 ( 2分)
(共4分)
(共4分)
21.解: (1)由A到B, 由動能定理得: (1分)
在B點,對小球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1分)
聯立以上兩式解得: E=3mg/q (1分)
由是點電荷-Q形成的電場,由E=kQ/r2得到,等勢面上各處的場強大小均相等,即A B弧中點處的電場強度為 E=3mg/q (1分)
(2)設小球到達B點時的速度為v, 由動能定理得
①(2分)
在B點處小球對環的彈力為N,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②(2分)
聯立①和②式, 解得小球在B點受到環的壓力為:
(1分)
由牛頓第三定律得: 小球在B點對環的壓力大小為 (1分)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生物(理科)試題卷 命題人:金荷亞
說明:1、考試時間為90分鐘,卷面滿分為100分
2、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一、單項選擇題(1-20每題1分,21-35每小題2分,共50分)
1、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細胞膜、細胞的遺傳物質共同具有的元素是( )
A .C、H、O B. C、H、O、N C.C、H、O、N、P D. C、H、O、N、P、S
2、人的體液中Ca2+含量過低時,肌肉的神經興奮性提高而出現抽搐,這一事實說明Ca2+的生理功能之一是( )
A.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       B.維持細胞正常的形態
C.維持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D.維持體內的酸堿平衡
3、蘋果細胞中含量豐富的多糖是( )
A.蔗糖和麥芽糖   B.淀粉和糖元   C.糖元和纖維素   D.淀粉和纖維素
4、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開始,墨西哥、美國等世界多國接連爆發甲型H1N1型流感,我國多個地方報告了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疫情嚴重,影響甚劇,那么你認為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大腸桿菌最明顯的區別是( )
A. 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B. 有無細胞結構 C. 有無細胞壁 D. 有無遺傳物質
5、下面是光學顯微鏡觀察植物葉表皮氣孔時的幾個操作步驟。要把顯微鏡視野下的圖像從右下圖中的甲轉為乙,規范的操作步驟,以及由甲變成乙后的視野亮度變化為( )
①移動載玻片 ②調大光圈(或改用凹面鏡)
③轉動轉換器 ④轉動細準焦螺旋
⑤轉動粗準焦螺旋
A.①③②⑤④ 變暗 B.②③④①變亮
C.①③②④變暗 D.③②①⑤變亮
6.細胞內貯存遺傳信息的物質是( )
A.DNA B.油脂 C.蛋白質 D.氨基酸
7.根據下列概念圖作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若甲中a和b分別代表乳酸桿菌和藍細菌,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圖能體現酶(c)、蛋白質(a)和固醇類物質(b)的關系
C.丙圖表示糖(b)和糖元(a)的關系
D.丁圖可體現出細胞(c)、核糖體(a)和線粒體(b)的關系
8.在生物組織的糖類、蛋白質的檢測實驗中,下列關于材料選擇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甜菜的塊根含較多蔗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鑒定還原性糖
B.甘薯中富含淀粉,是用于淀粉鑒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種子蛋白質含量多,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理想材料
D.雞蛋清含蛋白質多,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動物材料
9.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狗尾草綠色幼莖皮層細胞,可觀察到的結構有(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將一個細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來,將其在空氣-水界面上鋪成單分子層,結果測得單分子層的表面積相當于原來細胞膜表面積的兩倍。下列細胞實驗與此結果最相符的是()
A.人的肝細胞 B.蛙的紅細胞 C.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D.大腸桿菌細胞
11.右圖是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圖,其中a和b分別代表不同分子或離子進出細胞膜的方式,下列對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不同物種的細胞中①、②和③的種類均存在差異
B.免疫抑制藥物可作用于①而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明顯提高
C.b的運輸方式能體現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D.如圖示為小腸上皮細胞膜,則a可代表氧氣,b可代表K+
12.酶是一類生物催化劑,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酶的催化。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酶具有高效性,酶催化的反應速度與酶的濃度無關
B.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酶催化的反應只能在細胞內進行
C.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D.酶具有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
13.如圖為真核細胞呼吸作用的部分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可以在細胞溶膠中發生的是①③④
B.在線粒體中發生的過程是②和③
C.②過程比③過程釋放的能量多
D.人在劇烈運動時產生的CO2只來源于②過程
14.下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
A.萎蔫的菜葉放在清水中 B.葡萄糖被吸收入血液
C.水分從葉片氣孔中散發
D.甘油吸收進入小腸絨毛內毛細淋巴管中
15.鑒定淀粉酶的化學本質應選用的試劑為 ( )
A.碘液 B.本尼迪特試劑 C.蘇丹Ⅲ D.雙縮脲試劑
16.下圖中甲、乙、丙分別是細胞或細胞內某種結構,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含有DNA。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
A.只有真核細胞才具有甲和乙結構
B.甲、乙、丙另一個共同特點是都有雙層膜結構
C.丙結構具有纖維素成分的細胞壁 D.若丙細胞能進行需氧呼吸,則其內含有線粒體等細胞器
17.在做“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對相關試劑的使用情況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們所得的實驗結果依次應為 ( )




丙酮

+
+
+

+



CaCO3
+
+

+
SiO2
+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18.通過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不能說明的是( )
A.細胞的死活     B.原生質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
C.質膜是單層膜 D.一個成熟的植物細胞就是一個滲透系統
19.下圖一表示溫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示意圖,圖二的實線表示在溫度為a的情況下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系圖。則當溫度增加一倍時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系是( )
A.曲線1 B.曲線2 C.曲線3 D.曲線4
20. 細胞內生物膜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了廣闊場所,不同細胞器增大膜面積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關細胞器增大膜面積方式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葉綠體通過類囊體堆疊來增大膜面積 B.內質網通過折疊廣泛分布于細胞溶膠
C.線粒體通過內膜向內折疊來增大膜面積 D.高爾基體通過產生小泡而增大膜面積
21.下圖中,甲表示植物淀粉酶與人淀粉酶活性受pH影響狀況,乙表示3種脫氫酶(A、B、C)的活性受溫度影響狀況。下面說明中正確的是
A.pH為6時,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若細胞質由中性變成酸性,人淀粉 酶的活性逐漸升高
C.活性溫度的范圍最廣的酶是B D.不能判斷C酶的最適活性溫度
22.下列膜結構中含有光合色素的是 ( )
23.如圖是某同學用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做“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的實驗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1、2、6組成了細胞的原生質層
B.圖中細胞必定處于質壁分離狀態,此時6處的濃度一定大于7處的濃度
C.圖中1是細胞壁,6中充滿了蔗糖溶液
D.圖中7是細胞液,在細胞發生質壁分離過程中,其顏色逐漸變淺
24.某學生將2.5%NaCl溶液滴加在載玻片上的蠶豆表皮中,觀察到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2小時后企圖再次觀察時卻發現理想的視野找不到了,原因是
A.錯拿了對照樣品 B.溶質顆粒被緩慢吸收,使水分再度進入細胞
C.時間過長,細胞壁也收縮了 D.2小時前觀察到的現象是假象
25.在某細胞培養液中加入32P標記的磷酸分子,短時間內分離出細胞的ATP,發現其含量變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帶上放射性標記,該現象能夠說明
①ATP中遠離A的P容易脫離 ②部分32P標記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③ATP是細胞內的直接能源物質 ④該過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①  B.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6.如下圖所示,在U型管的中部c處裝有半透膜,在a側加入細胞色素c (紅色,分子量是1.3萬道爾頓的蛋白質,不能通過半透膜)水溶液,b側加入清水,并使a、b兩側液面高度一致。經過一段時間后,實驗結果將是 ( )
A.a、b兩側液面高度一致,b側為無色
B.a、b兩側液面高度一致,b側為紅色
C.a液面高于b液面,b側為紅色
D.a液面高于b液面,b側為無色
27.用含18O的葡萄糖示蹤需氧呼吸過程中的氧原子,18O轉移的途徑是 (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氣
C.葡萄糖→氧氣→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8.下圖為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某細胞的一部分,下列有關該細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此細胞既可能是真核細胞也可能是原核細胞
B.此細胞既可能是動物細胞也可能是植物細胞
C.結構①、②、③、④、⑤均由生物膜構成
D.此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
29.下圖表示葡萄糖跨膜運輸的過程,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
A.該膜中的載體也能運輸氨基酸 B.該方式發生在被轉運物質從低濃度到高濃度時
C.該膜可能是哺乳動物的紅細胞膜 D.與該過程有關的細胞器是線粒體和核糖體
30.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結構和功能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抑制線粒體的功能會影響主動轉運
B.核糖體由RNA和蛋白質構成,它的形成與核仁有關
C.有分泌功能的細胞才有高爾基體 D.細胞溶膠是多種代謝活動的場所
31. 將一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置于室外進行培養,假定玻璃罩內植物的生理狀態與自然環境中相同。用CO2濃度測定儀測得了該玻璃罩內CO2濃度的變化情況,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曲線,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FG段CO2濃度下降不明顯,是因為氣孔關閉,葉片對CO2的吸收減少?
B.BC段較AB段CO2濃度增加減慢,是因為低溫使植物呼吸作用減弱?
C.CO2濃度下降從DE段開始,說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是從D點開始的
D.H點CO2濃度最低,說明到此時植物積累有機物最多
32.已知20種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現有某蛋白質分子由n條多肽鏈組成且相對分子質量為b,此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鍵數為 ( )
A. B. C.-1 D.
33.傘藻是單細胞藻類,由帽、柄、足3部分組成,細胞核位于足中。下圖表示傘藻的嫁接實驗。該實驗結果表明 ( )
A.細胞溶膠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B.細胞溶膠是遺傳物質的貯存場所
C.細胞核中行使遺傳功能的是染色質
D.細胞核能控制生物的性狀
34.在一個普通的錐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圖所示,則下列有關坐標中,正確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5.溴代麝香草酚藍(BTB)是一種靈敏的酸堿指示劑,對光不敏感。其一定濃度的水溶液中性偏堿時呈淡藍色,弱酸性時呈淡黃色。向4支試管分別注入5mL淡藍色BTB水溶液,根據下表的處理順序操作。在適宜黑藻生長的溫度下放置2小時后,溶液呈現淡藍色的試管有( )
處理
試管號
I.充入CO2到飽和
II.放入適量黑藻
III.適宜光照
1



2



3



4



注:“+”表示有,“-”表示無
A.試管1,4 B.試管2,3 C.試管3,4 D.試管1,2,3
二、非選擇題(36-38題每空1分,39題每空2分,共50分)
36.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分子,它含有2條多肽鏈,一條鏈含有21個氨基酸,另一條鏈含有30個氨基酸,下圖表示的是牛胰島素的合成過程示意圖:圖中的前胰島素原其實也是一條肽鏈,在其成為胰島素的過程中,信號肽序列和多余序列將被切除,同時相關的—SH間發生反應生成二硫鍵(二硫鍵是由2個—SH連接而成的),將兩條肽鏈連接在一起,最后成為有活性的成熟的胰島素分子。請據此回答:
(1)前胰島素原合成的場所是 ,構成信號肽序列的基本組成單位是    。
(2)胰島素分子中含有肽鍵(其結構式是 ) 個,—SH存在于氨基酸分子結構式的 中。
(3)從理論上分析胰島素分子至少有 個-NH2,至少有 個-COOH。
(4)這51個氨基酸形成胰島素分子后,分子量比原來減少了 。
(5)20種氨基酸可合成各種不同的蛋白質,這說明了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具有 ,這種結構特點決定了 。
37.(10分)下圖是動物細胞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內填入標號):



(1)若甲圖是昆蟲的飛行肌細胞,則該細胞中的細胞器[ ] 較多。
(2)高等植物細胞沒有甲圖中的[ ] ,而甲細胞沒有,植物細胞一定有的結構是 。
(3)若甲圖是乳腺細胞,有人利用這種細胞進行了以下的實驗:用35S標記一定量的氨基酸,來培養這種細胞,測得內質網、高爾基體、核糖體上放射性強度的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則乙圖中的a、b、c曲線所指代的細胞器依次分別是圖甲中的(填標號): 。
(4)與細菌相比,最本質的區別是它有 。
(5)在細胞核內呈細長絲狀,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結構是 (填序號),它的主要成分為 。
(6) 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B的厚度變小,這說明B具有一定的 。
(7)丙中可能代表O2轉運過程的是圖中編號 ;葡萄糖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中編號 。
38.(12分)下圖一表示A、B兩種植物光合效率隨光照強度改變的變化曲線,圖二表示將A植物放在不同濃度CO2環境條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強度影響的變化曲線,下表為測得A植物的相關數據。請分析回答:
溫度(0C)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釋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據圖一,A和B在較長時間連續陰雨的環境中,生長受到顯著影響的植物是 。
(2)圖一中的a點表示 。
(3)在c點時,葉綠體中ATP的移動方向是 。
(4)圖二中e點與d點相比較,e點的葉肉細胞中C3的含量 ;e點與f點相比較,e點時葉肉細胞中C3的含量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若圖一曲線A表示該植物A在35℃時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并且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5℃,那么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25℃,曲線a、b、c三點位置如何移動? 、 、 。
(6)據上表數據,若每天對A植物進行10小時光照、14小時黑暗,溫度均保持在250C的條件下,該植物能否正常生長?為什么? , 。若一天中的光照與黑暗時間長度相同,則在_______0C 溫度下,植物一天內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7)下圖能代表細胞中發生的情況與表中35℃相符的一項是 ( )
39(18分)下表是某小組探究“過氧化氫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響"的實驗,請依據設計的實驗操作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1 )本實驗的因變量是______ __,可觀測的指標是___ _____。
(2)上述操作步驟中存在明顯的缺陷,請寫出改進方案:
①_______ _,
②______ __
在完成改進方案后預期的實驗結果及結論是:
①若________ ,則過氧化氫酶活性受pH影響
②_______ ,則過氧化氫酶活性不受pH影響
(3 )為了將此次多余的豬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應對它進行 (高溫/冷藏)處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如果用出現同一結果所需要的時間來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時間越長,酶的活性越 。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生物(理科)答題卷
單項選擇題(1-20每題1分,21-35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號
31
32
33
34
35
答案
非選擇題(36-38題每空1分,39題每空2分,共50分)
36(10分)
(1) ;
(2) ; ;
(3) ; (4)
(5) ;
37(10分)
(1)[ ] ; (2)[ ] ; ;
(3) ; (4)
(5) ;
(6) (7) ;
38(12分)
(1) ; (2) ;
(3) ; (4) ;
(5) ; ;
(6) ; ;
(7)( )
39(18分)
(1) ;
(2)① ;
② ;
在完成改進方案后預期的實驗結果與結論:
①若 ,則過氧化氫酶受pH影響;
②若 ,則過氧化氫酶不受pH影響
(3) ; (4)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生物 參考答案
單項選擇題(1-20每題1分,21-35每題2分,共50分)
1-5 BCDBC 6-10 ABAAD 11-15 ADBBD 16-20 ABCBD
21-25 DACBC 26-30 DDBBC 31-35 CBDBA


二、非選擇題(36-38題每空1分,39題每空2分,共50分)
36(10分)
(1)(內質網上的)核糖體 氨基酸
(2) —NH—CO— 49 R基
(3) 2 2 (4)888
(5)多樣性 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蛋白質分子具有多種功能)
37(10分)
(1)[ 1 ] 線粒體(兩個都對才給分,下同) (2)[ 2] 中心體 細胞壁
(3) 3 4 5 (4)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成形的細胞核)
(5) 6 DNA和蛋白質(少一個不給分)
(6) 流動性 (7) b ; a
38(12分)
(1) A (2) A植物呼吸作用強度(或速率); (只寫呼吸作用不得分)
(3) 從類囊體薄膜移向葉綠體基質 ; (4) 低 ; 高
(5) 上移 ; 左移 ; 右上方移(或上移 )
(6) 能 ; 10小時光照積累的有機物大于14小時黑暗條件下消耗的有機物(或一天有機物的生成量大于消耗量) ; 20
(7)( D )
39(每空2分,18分)
(1) 過氧化氫分解速率 ; (相同時間內 )試管中產生氣泡數量
(2)① 實驗步驟14互換
② 可增加丙試管,在加HCl或NaOH的步驟中換為加入1ml蒸餾水,其他步驟相同 (注:只指出錯誤,如步驟錯誤,缺少對照等,而沒改進方案不得分,題目的問題是要寫出改進方案)
在完成改進方案后預期的實驗結果與結論:
① 甲乙兩試管中產生的氣泡數量少,丙試管產生氣泡數量多
②若甲乙丙三支試管產生的氣泡數量基本一樣
(3)冷藏 ; (4) 過氧化氫酶是蛋白質,高溫會使蛋白質變性失活,而低溫冷藏蛋白質不會失活(只要答出高溫會使酶失活即可) 低(或弱)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語文 試題卷 命題人:周秀萍
說明: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卷面滿分為100分
2、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一、語言文字應用(16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2分)
A.馳騁(chénɡ) 紅繒(zēng) 旋渦(xuàn) 歆羨不已(xīn)
B.菲薄(fěi) 晌午(xiǎng) 瀕臨(bīng) 長歌當哭(dàng)
C.棲息 (qī) 纖云(qiān ) 狹隘(yì) 桀驁不屈(jié)
D.編纂(zuǎn) 勾當(gòu) 龜裂(jūn) 偃仰嘯歌(yǎn)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2分) A.我極報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對于那些慷慨幫助我的自然學者一一表示謝意,其中是有些不相識的。
B.我國幅原遼闊,不同地區有不同特產。適應風土,因地制宜,努力發展傳統生產,是切合實際的做法。
C.母親驕傲,腹部的妊娠紋象征孕育和新生;遇害者脖頸上可疑的道道抓痕、身體上深淺不一的刀傷,組成罪孽的恐怖條痕。
D.在這充滿“裝修”、“裝飾”的年代,一種振撼自腳踵而起。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聽李老師說,我的好朋友張明今年考上了北京大學,還真是一個大快人心的消息。
B.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的驗收已到了關鍵時刻,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功敗垂成就在此一舉了。
C.也許有人認為唐代王維除了作詩之外身無長物,其實,王維的畫也是作得不錯的。
D.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中中國傳統意識和西方現代派的表現技巧渾然一體,《錯誤》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
4.下列句子表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青年大學生要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充分認識學習社會科學、提高人文素質的重要意義,十分必要。
B.最近房價的下滑,造成商品房大量積壓,引起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下降,給經濟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C.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人類走出當前人口劇增、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的困境和未來發展的重要出路。
D.香港市民所表現出的良好的世界公民意識令人欣慰,相比之下,祖國內地某些人腰纏萬貫卻很少關心社會公益事業的現象,則令人遺憾。
5.閱讀下面一段材料,運用想象,聯系生活,按要求設計兩句人生箴言。(4分)
  兩個朋友一同去參觀動物園。動物園非常大,他們的時間有限,不可能所有動物都能觀賞到。他們便約定:不走回頭路,每到一處路口,選擇其中一個方向前進。
  第一個路口出現在眼前,路標上寫著一側通往獅子園,一側通往老虎山。他們選擇了獅子園,因為獅子是“草原之王”。又到了一處路口,分別通向熊貓館和孔雀館。他們選擇了熊貓館,因為熊貓是“國寶”嘛……
  他們就這樣一邊選擇,一邊觀賞,在有限的時間里,觀賞到了最想觀賞的動物。
  1.簡明、富有鼓舞性的人生箴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字內)
  2.含蓄、富有意蘊的人生箴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字內)
6.下面是關于“○”的聯想。在你的眼里,“○”是什么?請根據自己的想象,仿照例句的形式寫一個類似的句子。(4分)
例句:“○”是探索者希望的光環,照亮他們銳意進取的坎途;“○”是無所作為者的鎖環,控制他們奮發向上的心志。
“○”是 , ;“○”是 , 。
二、說明文閱讀(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如今,美國的科學家能用機器或科學驗證武林傳說的真假。首先接受檢驗的是拳法。研究人員使用的裝置是三號混合擬人試驗裝置——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試車假人。試車假人經過政府認證,可精確模擬人體,并測量人體承受的傷害。假人中的感應器可以測量每一拳的力量和殺傷力。測試顯示,空手道的直拳,力道為816磅,會使對手步履蹣跚,但不致于撂倒對手。跆拳道的力道為917磅,對手很可能會出現腦震蕩。在一陣出拳和計算之后,研究人員看到了最終的贏家,那就是傳統的老式拳擊——將近1千磅的力道,相當于以大鐵錘猛擊對手的腦部,讓對手頭顱內的腦部發生位移,引發了連鎖反應。顱骨的震蕩很快就停止了,但漂浮在腦脊髓液中的腦部則持續移動。腦部撞上后腦勺導致后腦受傷,再猛然回彈,撞上前方的顱骨導致前腦受傷。神經傳導物質大量釋出,一場電子風暴導致神經短路,醫師稱之為嚴重腦震蕩,我們則稱之為“擊倒”。   有一種武術因其速度而享譽了1500年,它就是中國功夫,被認為是所有武術的鼻祖。功夫高手黃亞立是泛美武術大賽的金牌得主。研究者用加速度計對他的出拳速度進行測試發現,黃亞立一拳的速度,相當于在1秒鐘內跑過整座籃球場——1秒鐘超過40英尺,是蛇族出擊時的四倍。有時出手快不如出手準。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點脈,也就是“死拳”,結合了力量、速度和致命的知識,常常在對手出招前就能看破他的招式,一擊之下,對手心跳立即停止。這傳說是真是假?終極武士葛倫?利瓦伊驗證這種終極拳法,試車假人體內的感應器顯示,葛倫看似簡單的招式力道為0.8VC,足以讓心跳停止,比其他更魁梧的選手揮動球棒的威力還要大。如此看來,武術中所謂的強者,不見得是指最強壯的人,而是指能對目標造成最大沖擊的人。   擁有2千年歷史的硬功,能讓許多功夫高手用手劈開磚塊或者水泥板。若是一般人,手骨早已斷裂,而這些練硬功的人為什么卻毫發未損?科學家指出,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骨骼的構造經過了改造。其基礎為19世紀外科醫師朱利葉斯?沃夫的重大發現。其原理為,若骨骼反復受損,就會增加鈣質構造,骨骼會變得較密、較硬,耐受性也較高。古代功夫高手早就知道沃夫法則的秘密,數百年來他們以木板、沙子、鐵或石頭為練功的工具,俗話說得好“百煉定成鋼”。 (選自2007.1.22《文萃報》,有刪改) 7.下列武林傳說中,不能被“美國科學家能用機器或科學”驗證是真的一項是 ( )(2分)   A.練硬功的人能用手劈開磚塊或者水泥板。   B.功夫高手的出拳速度1秒鐘可超過40英尺。   C.最具傳奇色彩的“死拳”確有其人其事。   D一記近1千磅力道的老式拳擊足以擊斃對手。 8.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項是( )(2分)   A.人的骨骼構造經過改造后就能用手劈開磚塊而毫發未損。   B.在試車假人內裝上感應器可測試出拳法的力道、中國功夫的速度和死拳的秘密。   C.發生位移的腦部撞上后腦勺,再猛然回彈撞上前腦,定會導致骨骼反復受損。   D.與對手過招時,即使力道為917磅,也難以一拳把對手打成嚴重腦震蕩。 9.從文中看,要成為“武術中所謂的強者”須具備哪些必不可少的條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閱讀(21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2分)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10-14題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嘗廢離。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嗚呼!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生不能相養于共居,歿不能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吾行負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與汝相養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彼蒼者天,曷其有極!自今已往,吾其無意于人世矣!當求數頃之田于伊潁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嗚呼!言有窮而情不可終,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嗚呼哀哉!尚饗!
《祭十二郎文》(有刪節)
10.指出各句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逮(及,至)奉圣朝,沐浴清化。? 彼蒼者天,曷(哪里)其有極!
? B、凡在故老,猶蒙矜(憐惜)育。? 言有窮(完)而情不可終。
?? C、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更加)。? 斂不憑(憑借)其棺。
D、但以劉日薄(迫近)西山,氣息奄奄。? 是以區區(感情懇切)不能廢遠。
11.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2分)
??? ①吾實為之,其又何尤!?????? ②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③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④歿不能撫汝以盡哀。
⑤窆不臨其穴 。 ⑥其不知也邪!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⑤⑥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⑤⑥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⑤⑥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⑤⑥也不同。
1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B.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C.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D.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13.指出表述有誤的一項(???)(2分)
???A.乙文雖記敘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瑣事,但作者把抒情與敘事結合在一起,字字是淚,后人稱為“祭文中千年絕唱”。
???B.甲文開篇就提出不愿應詔,接著從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寫起,說明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 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種文體,《祭十二郎文》是韓愈為侄兒韓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摯,凄惻動人,與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舉。
???D.甲文全篇始終圍繞“愿乞終養,辭不赴命”展開,在簡潔的筆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14.將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形影相吊。(3分)
(2)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2分)
(3)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3分)
15.名句默寫(每句1分,共5分)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墻, ,風移影動, 。(《項脊軒志》)
(2)然而 ,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 。 (《記念劉和珍君》)
(3)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 , ?(《漁父》)
(4) ,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蘭亭集序》)
(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 ,禾黍秋風聽馬嘶。(《長亭送別》)
四、現代文閱讀(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在種類繁多的樹木中,中國的批評家和藝術家覺得有幾種樹因為有特別的線條和輪廓,所以特別適于作藝術欣賞的對象。他們便從許多樹木中選出這些樹木,把它們當作繪畫和詩歌的題材,使它們和人類的某些情感發生聯系。在這些樹木中,最杰出的是松樹、梅樹、竹樹以及柳樹。
人們對于松樹的欣賞也許是最顯著的,而且是最有詩意的。松樹比其他樹木更能表現出清高的性格。世間有各式各樣的美,溫柔的美,文雅的美,雄壯的美,莊嚴的美,崢嶸的美,純然的力量的美,以及古色古香的美。松樹因為具有這種古色古香的美,所以在樹木中占有著一個特殊的地位,有如一個態度悠逸的退隱的學士,穿著一件寬大的外衣,拿著一根竹杖在山間的小道上走著,而被人們視為最崇高的理想那樣。同時中國人在欣賞松樹的時候,總要選擇古老的的松樹;越古越好,因為越古老是越雄偉的。當一個人站在松樹下仰望它時,他感到松樹的雄偉,年老,和一種獨立的奇特的快樂。老子曰:“天無語。”古松也是無語的。它靜默的、恬然自得的站在那里;它俯視著我們,覺得它已經看見許許多多的小孩子在成長了,也看見許許多多的壯年人變成老年人。它跟有智慧的老人一樣,是理解萬物的,可是它不言,它的神秘和偉大就在這里。
梅樹一部分由其枝丫的浪漫姿態,一部分由其花朵的芬芳而受人們的欣賞。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在我們所欣賞的眾樹之中,松、竹和梅是跟嚴冬有關系的,我們稱之為“歲寒三友”,因為松和竹都是常青樹,而梅又在殘冬和初春開花。所以梅樹特別象征著清潔的性格,那種清爽的、寒冷的冬天空氣所具有的清潔。它的光輝是一種寒冷的光輝,同時它和隱居者一樣,在越寒冷的空氣中,它越加茂盛。它和蘭花一樣象征者隱逸的美。宋朝一位詩人和隱士林和靖說:他是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的。他在西湖的隱居之地孤山,今日常常有詩人和學士的游跡,而在他的墓下便是他的“兒子”鶴的墓。講到人們對于梅樹的芬芳和輪廓的欣賞,這位詩人在下的兩句詩里表現的最為恰切: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一切詩人都承認這兩句詩最能夠表現出梅樹的美,要找到更恰當的表現方法是不可能的。
竹因其樹身和葉的纖細而受人們的愛好,就因為它比別的樹木更纖細,所以文人學士把它種在家里來欣賞。它的美比較是一種微笑的美,它給予我們的快樂是溫和的,有節制的。種的很疏的細竹欣賞起來最有意思,因此無論在現實生活上或繪畫上,兩三株竹跟一個竹叢一樣的可愛。人們能夠欣賞竹樹的纖細的輪廓,所以在繪畫里也可以畫上兩三枝竹,或一枝梅花。竹樹的纖細的線條與石頭的嶙峋的線條很是調和,所以我們往往看見畫家把一兩塊石頭和幾枝竹畫在一處。
柳樹隨便種在什么地方,都容易生長起來,它常常是長在水岸邊的。它有文雅的氣質,它是最美妙的女性的樹。為了這個緣故,張潮認為柳樹是宇宙間感人最深的四物之一,他也說柳樹會使人多情起來。人們稱中國女人的細腰為“柳腰”;中國的舞女穿著長袖子的長旗袍,是想摹仿柳枝在風中搖曳的姿態的。柳樹最容易種植,所以在中國,有些地方滿植著柳樹,蔓延數英里之遠;風吹過的時候,造成一片“柳浪”。不但如此,金鶯喜歡棲息在柳枝上,因此無論現實生活上或藝術作品里,柳樹和金鶯常常是在一起的。
——摘自林語堂先生的《論樹與石》,有改動。
16.文中列的四種“適于作藝術欣賞的對象”的樹的美質是什么?(每點不超過10個字)
(4分)
17. 結合文章的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4分)
⑴ 第二段中加點的詞語“神秘”和“偉大”各有怎樣具體的含義?
⑵ 第三段中說的“一切詩人都承認這兩句詩最能夠表現出梅樹的美”,這種美該如何理解?
18. 請分析第五段中畫線之處使用的表現手法及其作用。(4分)
19. 據你的觀察,你覺得還有哪些樹木“適于作藝術欣賞的對象”?(至少兩例,總共不少于60字) (4分)

五、作文(40分)
20.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荷蘭北部不知名的古鎮德拉赫騰現在因鎮內“無紅綠燈”而世界聞名。在這里,人們上街時早已習慣于直接與其他路人用眼神和手勢交流來達成默契,素不相識的駕駛者會在路口互相讓行,“汽車讓自行車,自行車讓行人”是人們默認的規則。表面似乎有些“混亂”的交通,實際上在有序地運行。在市中心,每天車流量 2萬多輛,行人、自行車更是川流不息,卻從沒有發生過重大的交通事故,這被視為“奇跡”。 要求:自選角度,聯系實際,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一、語言文字應用(16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2分)
題號
1
2
3
4
答案
5. 答:1.

2.


6.“○”是 , ;
“○”是 , 。
(4分)
二、說明文閱讀 ( 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2分)
題號
7
8
答案
9.(3分)


三、文言文閱讀(21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2分)
題號
10
11
12
13
答案
14.將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3分)
(2)
(2分)
(3)
(3分)
15.名句默寫(每句1分,共5分)
(1)
(2)
(3)
(4)
(5)
四、現代文閱讀(16分)
16.
(4分)
17.(1)
? (2分)
(2)
?
(2分)
18.
(4分)
19.


(4分)
五、作文(40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語文 參考答案
1.D(A騁chěnɡ,旋xuán,B晌shǎng,瀕bīn,C纖xiān,隘ài)
2.C(A抱歉 B幅員 D震撼)
3.D(A“大快人心”指壞人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B“功敗垂成”,快要成功的時候遭遇失敗,用在這里與句意不符;C形容家貧,一無所有)
4. D(A 句式雜糅,應刪去“十分必要”;B語序不當,“造成商品房大量積壓”和“引起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下降”應調換順序;C,搭配不當,應刪去“和未來發展”。)
5.答案示例:1、理性的放棄,就是選擇成功!
??   2、人生難免留下遺憾,珍惜選擇創造夢想。
  【解題指津】此題考查考生壓縮語段、概括中心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考生要寫出有內容有意蘊的箴言,必須能首先壓縮提煉出此材料的語意中心“能放棄,會選擇”。然后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感悟,根據題目的要求選擇恰當的精警凝練的語言來表達。)
6.答案示例:“○”是開拓者前進的車輪,推動他們走向成功的彼岸;“○”是意志消沉者絕望的陷阱,羈絆他們登上理想殿堂的步伐。
要求:整個句子必須由正反兩個方面構成,形式跟例句相似,想象物必須符合“○”的特征。(4分)
7.D(“一記近1千磅力道的老式拳擊”不能“擊斃”對手,只能“擊倒”對手);
8.D(A以偏概全,這樣的人應是練過硬功的人,不是所有的人;B曲解原意,“中國功夫的速度”是用加速度計測出的;C張冠李戴,“發生位移的腦部撞上后腦勺,再猛然回彈撞上前腦”是老式拳擊產生的后果,“骨骼反復受損”是形成硬功的條件,并且“定會”太絕對了;D原文中說力道為917磅時“對手很可能會出現腦震蕩”,只有力道近1千磅時才會出現嚴重腦震蕩);
9.參考:驚人的力道;迅捷的速度; 對對手弱點的精準了解;不懈地練習。(答強壯的身體不得分)
10.C 11.D 12.D 13.B(本文并未寫到“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14.(1) 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里又沒有照應門戶的僮仆。生活孤單沒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
(2)我全部寫進奏章向皇帝報告,推辭不去就職。
(3) 教養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希望他們成才;撫養我的女兒和你的女兒,等到她們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15.(1) 桂影斑駁,珊珊可愛。(2) 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3)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4)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5)淡煙暮靄相遮蔽。夕陽古道無人語,
16.松樹:姿態雄偉,古色古香(或超塵脫俗); 梅樹:姿態浪漫,性格清潔; 竹樹:線條纖細,溫和節制;柳樹:氣質文雅,多姿多情。(答案中須有畫線的語義)
17.⑴ 神秘,指松樹沉默、恬然的生存狀態令人景仰,引人思索。
偉大,指松樹雄偉、脫俗的外在氣質,引發人們內心對崇高理想的追求。
(答案中若無與“生存狀態、外在氣質”相近語義,則至少扣1分)
⑵ 上句描寫梅的輪廓,精妙地突出了梅樹的身影倒印在水中,無拘無束的浪漫姿態;下句描寫梅樹的芬芳,生動地表現了朦朧月色之下,梅樹的香氣從水面悄悄飄起,似有若無,飄散不盡的情狀。(答案應扣“輪廓、芬芳”展開分析,否則,酌情扣分)
18.此處運用了聯想(相似聯想)手法(1分),由柳枝在風中搖曳的姿態想到與之相似的中國的舞女穿著長袖子的長旗袍的姿態(1分);它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2分)。
19.示例: ⑴ 梧桐樹具有一種壯觀、雄奇的美,它向上奮力伸展的枝干,托起片片舒展的葉子,昭示著一種力量,一種信心。 ⑵ 槐樹具有一種溫和、古樸的美,它立于故鄉的村頭,繁茂的枝葉,籠罩著淳樸的鄉情,引起游子甜美的回憶。(此題為開放性題,只要學生能按要求舉兩個樹木的例子,有對美質的概括,能展開解釋,且句子通順,就可給全分)
20.立意參考:謙讓,禮讓;自覺、自律、自我規范;責任;法治德治;約束與自由的辯證;公民意識等。
評分建議:
以28分為切入分。一等(40~35) 二等(34~29) 三等(28~22)四等(22~0)
 
參考譯文: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時間,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著的時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顧,死的時候沒有撫尸痛哭,入殮時沒在棺前守靈,下棺入葬時又沒有親臨你的墓穴。我的行為辜負了神明,才使你這么早死去,我對上不孝,對下不慈,既不能與你相互照顧著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塊死去。一個在天涯,一個在地角。你活著的時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靈也不在我的夢中顯現,這都是我造成的災難,又能抱怨誰呢?天哪,(我的悲痛)哪里有盡頭呢?
  從今以后,我已經沒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還是回到老家去置辦幾頃地,度過我的余年。教養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希望他們成才;撫養我的女兒和你的女兒,等到她們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唉!話有說完的時候,而哀痛之情卻不能終止,你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悲哀啊!請享用祭品吧!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英語 試題卷 命題人:孟慶順
說明:1、考試時間為90分鐘,卷面滿分為100分
2、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一、聽力測試(本題有二節,共15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What is the woman probably doing now?
She is waiting for a bus.
She is taking a shower.
She is working overtime.
How old is the woman’s daughter?
14 B. 17 C.3
What is in the box?
Ten fishes. B. fish with feet C. A ten-foot-long fish.
When do they have to arrive at the airport?
Before 6:40. B. Before 6:20. C. Before 6:00.
How does the boy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car. B. By bus. C. By bike.
第二節(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題。
What’s Mike doing now?
Having supper. B. Watching TV. C. Doing his homework.
When does Mike usually go to bed?
After 10 pm. B. Before 10 pm. C. Very late at night.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題。
Where does the man take his seat?
In the third row on the left.
In the second row on the left.
In the third row on the right.
When will the lunch be served on the plane?
One hour after the plane takes off.
Half an hour after the plane takes off.
Half an hour before the plane takes off.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12題。
What books does the boy want to borrow?
Short stories. B. Science journals. C. New storybooks.
How many books can a student in Grade 2 borrow at a time?
Five. B. Three. C. Four.
What does the woman tell the boy to do?
To take his books. B. To fill in a form. C. To take his card.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15題。
What is the man’s birthplace like?
Noisy but beautiful.
Beautiful, quiet but small.
Small, rich and quiet.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his early family life?
It was comfortable.
It was rich.
It was hard.
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the man’s family?
One. B. Two. C. Three.
二、單項填空(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6. There was ______ time when first lady merely stood smiling beside her husband, _______to cheering crowds.
A. an; wave B. an; waved C. /; waving D. a; waving
17.I wouldn’t like to go to the party this evening.
--- _________ We’ll have a good time there.
A. Come on! B. So what? C. Never mind. D. Have fun!
18. The milk along with eggs ______ from the farm nearby.
A. was delivered B. was delivering
C. were delivering D. were delivered
19. Only ______ allowed to take part in the speech contest in our class and so the rest ______ disappointed.
A. was John; were B. John was; were
C. was John; was D. John was; was
20.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all our classrooms ______ with modern teaching equipment.
A. will equip B. were equipped
C. have been equipped D. equipped
21. We haven’t received any ______ on this TV program from our audience.
A. impression B. comment C. method D. effect
22. From the ______ look on her face, I knew she was ______ with my composition.
A. satisfied; satisfied B. satisfying; satisfied
C. satisfied; satisfying D. satisfying; satisfying
23. Young drivers are far more _______to have accidents than older drivers.
A. possible B. probable C. likely D. hardly
24. The couple went to a birthday party, ______ their little daughter alone at home.
A. leave B. left C. leaving D. having left
25. Many commenters point out that this leads to a situation ________more money equals more power.
A. where B. when C. on which D. how
三、完形填空(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在26~40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
My father was a hard-working man who delivered bread as a living to support my family. He spent all his evenings after work having classes, hoping to 26 himself so that he could find a better job. Except for Sundays, Father 27 ate a meal together with us.
Whenever the family complained that he wasn’t spending enough time with us, his 28 was that he was doing all this for us.
The day came when the examinaton results were announced. To his joy, Father passed ! Soon he was offered a good job with high pay .
Like a dream come true, Father could now 29 to provide my family with nice clothing and fine food.
However, the family 30 did not see Father for most of the week. He 31 to work very hard, hoping to be promoted (晉升). He took another 32 in the Open University so as to get more chances of being promoted.
Father’s hard work paid off and he was promoted. He decided to hire a servant to do housework. He also 33 that our three-room house was not big enough and it would be 34 for my family to 35 a comfortable house. Having experienced the 36 of his hard work many times before, Father decided to continue his 37 and work for being promoted again.
As expected, Father’s hard work paid off again and he bought a beautiful villa (別墅). On the first Sunday at our new 38 , Father 39 not to take courses or expect any more promotions. He would devote more time to our 40 . But Father did not wake up the next day.
26. A. control B. change C. improve D. understand
27. A. hardly B. quickly C. actually D. frequently
28. A. fact B. reason C. truth D. question
29. A. agree B. prefer C. afford D. remember
30. A. recently B. really C. rarely D. still
31. A. began B. continued C. stopped D. refused
32. A. duty B. prize C. course D. position
33. A. felt B. heard C. ignored D. permitted
34. A. wonderful B. foolish C. useful D. meaningless
35. A. design B. invent C. enjoy D. imagine
36. A. pains B. troubles C. responsibilities D. rewards
37. A. vacation B. studies C. research D. project
38. A. work B. house C. office D. school
39. A. tried B. forgot C. regretted D. decided
40. A. job B. home C. family D. country
四、閱讀理解(本題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
第一節:閱讀下列短文, 從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
A
Last week, I took my children to a restaurant. My six-year-old son asked me if he could pray (祈禱). As we bowed our heads, he said, “God is good. God is great. Thank you for the food, and I would even thank you more if Mom gets us ice cream. And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 Amen!”
Along with the laughter from the other customers nearby, I heard a woman saying, “That’s what’s wrong with this country. Kids today even don’t know how to pray. Asking God for ice cream! Why? I never!”
Hearing this, my son burst into tears and asked me, “Did I do it wrong? Is God mad at me?”
As I told him that he had done a good job and God was certainly not mad at him, an elderly gentleman came to the table. He said, “I happen to know that God thought you were a great prayer.”
“Really?” my son asked.
“I’m sure,” the man replied.
Then he added, “The woman never asks God for ice cream. A little ice cream is good for the soul (心靈) sometimes.”
Naturally, I bought my kids ice creams at the end of the meal. My son stared at it for a moment, and then did something I will never forget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He picked up his ice cream and, without a word, walked over and placed it in front of the woman. With a big smile he told her, “Here, this is for you. Ice cream is good for the soul sometimes, and my soul is good already.”
41. The woman thought that ______.
A. the boy was too young to pray
B. the boy shouldn’t ask God for ice cream
C.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boy
D. the boy should keep silent before the meal
42. The boy cried because ______.
A. he didn’t get the ice cream he asked for
B. his mother was angry with him
C. the other customers laughed at him
D. it was rude to ask God for ice cream
43. In the author’s culture, it is common that ______.
A. people pray before meals
B. people ask God for certain food when praying
C. ice cream is served before meals
D. children needn’t pray before meals
44. Why did the boy give the woman his ice cream?
A. He thought her soul was not good enough.
B. He didn’t like eating ice cream.
C. He ordered the ice cream for her.
D. He wanted to make the woman happy.
B
How funny somebody finds a certain incident depends on age, personal experience, level of education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us humor is something that is not always the same in another country. What somebody from one area finds interesting may not be amusing at all to somebody from another location. Whether or not someone gets humor is determined by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influenced by their culture.
Let’s take the example of Britain and America. It is often argued that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sense of humor is that Americans don’t understand irony (諷刺).
One of the major differences seems to be how often both nations use irony. The British use irony on a daily basis, while it is not the foundation of American humor. When Americans use irony they usually say that they are “only joking”. They feel the need to make a joke more obvious than the British do.
The American sense of humor is generally more direct than that in Britain. Their jokes are more obvious and forward, a bit like Americans themselves. British jokes, on the other hand, are more indirect. There is usually a hidden meaning. This comes from the different cultur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ertain American comedies have got huge success in Britain and some British comedies are also popular with Americans.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comic (喜劇的) styles, there is still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other sense of humor. Both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versions (譯本) of the comedy The Office are hugely successful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Both shows have their own cultural differences, yet they portray a lifestyle which both Americans and the British can understand.
45. What’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A. The sense of humor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comedies.
B. The importance of humor in improving understanding.
C.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humor.
D. Humor and jokes in Britain and America.
46. The example of Britain and America is used to show ______.
A. the British have the habit of using irony to hide their real feelings
B. the Americans tend to b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ir life than the British
C.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way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D. people using the same language don’t necessarily share the same sense of humor
47.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jokes ______.
A. have resulted from cultural differences
B. have influences on the English language
C. clearly show their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life
D. may caus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48. We can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 ______.
A.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 and Britain will gradually disappear
B. American and British comedies have more or less the same styles in using humor
C. Americans and the British understand each other well despite the different sense of humor
D. cultures have little effects on people’s communication if they share the same language
C
A Greenville man was put in prison on Friday after he tried to jump from a freeway overpass (立交橋), causing a traffic jam that led to the death of a man who was on his way to work.
Jack Eugene Duval Jr., 36, climbed onto the Wesley Street overpass on Interstate 30 in Greenville on Tuesday morning. Police came and tried to stop him, leading to a mile-long traffic jam. Jerry P. Garner, 64, crashed into a slow-moving truck in the traffic jam. Garner died at Parkland Memorial Hospital.
Police persuaded Duval to come down after four hours on the overpass. He could be charged (指控) with blocking a highway passageway. The Department of Public Safety is looking into the crash.
Kevin Herbert, a pastor (牧師) at Ridgecrest Baptist Church in Greenville, said, “Garner’s family held no ill will toward Duval. They could be very angry with Duval, but they’re showing a lot of kindness,” Herbert said. “They’re very glad that the gentleman didn’t jump from the bridge.”
“Among Garner’s survivors is Regina, a 9-year-old girl. He and his wife had adopted her as a baby,” the pastor said. “She is struggling with grief,” Herbert said. “She’s a daddy’s girl.” Garner’s son, Stephen Garner, said the drive on I-30 was one his dad took to work every day.
“My dad was a very kind man,” Stephen Garner said. “He would not have wanted that guy to jump. My mom and family feel the same. I’m not angry, but I feel my dad would be here if it wasn’t for this ... I thought I’d sit down and have coffee with my dad when we got older, but now I won’t do that.”
49. Jack Eugene Duval Jr. was taken into prison because ______.
A. he wanted to kill himself
B. he played a joke on police
C. he caused many traffic accidents
D. he blocked a highway passageway
5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Garner died immediately when he crashed into the truck.
B. Garner was on his way to work when he had the accident.
C. The truck was moving slowly when Garner crashed into it.
D. Garner was not the only one in the car when the accident happened.
51. From what Kevin Herbert said in Paragraph 4,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
A. Garner’s family didn’t feel very sad about his death
B. Duval was not responsible for Garner’s death
C. people were not angry at Duval’s action
D. Garner’s family are very kind-hearted
52.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A man was sent into prison in Greenville after failing to kill himself.
B. A would-be bridge jumper was rescued by the policemen in Greenville.
C. A man died in a traffic jam caused by a would-be bridge jumper in Greenville.
D. A traffic accident caused by a traffic jam led to a broken family in Greenville.
第二節 (共5小題; 每小題2分, 滿分10分)
下面文章中有四處需要添加小標題。從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符合53—56小題要求的最佳選項。
A. Stop punishing kids.
B. Educate children abou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vegetables.
C. Stop rewarding kids.
D. Cook food for children.
Develop healthy eating habits in your children
One day I watched a documentary Long Live the Canteen! There was a dietitian (營養學家) who went to canteens in France to see the condition where children were served food. It was shocking. They were served “junk food” on a daily basis. They avoided any vegetables placed on their plates on purpose.
This article will be focused mostly on vegetables because these are the main foods which are a problem for children.
53.
Take some junk food and add a few vegetables and ask your kid the names of each food item. I’m sure that your child will know all the junk food and will fail to know the names of about 30% of the vegetables. Educating their children about the basics of healthy eating is an area where most parents fail. So the first thing I’ll recommend is to familiarize your kids with the different vegetables. Let them actually experience the joy of fresh vegetables.
54.
Most parents try to make their children eat vegetables by giving them rewards. It will give them the idea that vegetables are something they’re forced to eat for a reward. If you’re doing this, you must stop because you’ll only be fooling yourself and your kids for a “short period”. If you want your kids to get healthy eating habits for the rest of his/her life, you must start by explaining to them why eating vegetables are good for them.
55.
Like rewarding kids, there’re some parents who take extreme measures in order to make their children finish their meals. These experiences will make the children create a hatred for vegetables. Don’t shove the vegetables down his/her throat but rather be patient and take the time to explain to your children that vegetables will do their health good.
56.
Most parents actually buy foods for their kids. But outside food doesn’t equal home cooked food. You have no control of the ingredients used to make the food. No, you mustn’t put your kids on a diet but it doesn’t hurt to have a control on health enemies especially as the rates of obese kids are increasing. Also, most of the foods which take just a few minutes to cook are actually junk food. Let your kids taste a real carrot soup with real carrots in it instead of just powder and water.
Last but not least, avoid bad eating habits in front of your children as children are very intelligent persons and they can learn very quickly to imitate your eating habits. Also if you’re practising healthy eating habits, it’s much easier to persuade your children to do the same.
五、單詞拼寫(本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57. The man stopped smoking to show his r________ for the lady.
58. It rained and t________ the football match was postponed.
59. In order to do this you have to b_______ up confidence.
60. Lin Qiaozhi d________ her whole life to her patients and chose not to have a family of her own.
61. A d_________ person always tries to finish the job, no matter how hard it is.
62.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word, r________ to the dictionary.
63. I r_______ that I am unable to accept your kind invitation.
64. My friends would be there to s________ me if I needed them.
六、書面表達(本題有1小題,共20分)
假設你是李華,周末準備做一名兼職英語導游,父母擔心會影響你的學業而不同意你的看法。你的英國朋友Jeff 是一名兼職導游,請你根據以下要點給Jeff 寫一封信。
1. 表明寫信的目的 2. 談談自己的問題及想法 3. 希望得到Jeff的幫助
注意:1. 詞數:100詞左右 2. 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
2012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考期中卷
高二英語 答題卷
五、單詞拼寫(本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57. The man stopped smoking to show his r________ for the lady.
58. It rained and t________ the football match was postponed.
59. In order to do this you have to b_______ up confidence.
60. Lin Qiaozhi d ________her whole life to her patients and chose not to have a family of her own.
61. A d_________ person always tries to finish the job, no matter how hard it is.
62.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word, r________ to the dictionary.
63. I r_______ that I am unable to accept your kind invitation.
64. My friends would be there to s________ me if I needed them.
六、書面表達(本題有1小題,共20分)
Dear Jef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2012年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英語試題參考答案
聽力部分 1-----15  BBCAC CBABB ABBAA
單項選擇 16---25  DAABC BACCA
完型填空 26----40  CABCD  BCAAC  DBBDC
閱讀理解 41---56 BCAA  CDAC  DADC BCAD
單詞拼寫 57. respect 58. therefore 59. build 60. devoted
61. determined 62. refer 63. regret 64. support
書面表達 (供參考)
Dear Jeff,
How are you doing? I’m writing to you for some advice.
I read a part-time job advertisement for an English tour guide in the newspaper. I think it’s a good chance for me to practice my English and gain some working experience. I told my parents about my plan, but they didn’t agree with my idea. They thought the work would take up much of my time. You also work as a part-time guide. Do you feel it tiring to work and study at the same time? Is it worth doing the two things and how do you balance them?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Yours,
Li Hu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乡县| 浮山县| 精河县| 阳东县| 安徽省| 铜鼓县| 鹤峰县| 吴川市| 昌宁县| 上饶县| 云霄县| 山西省| 邢台县| 平果县| 泌阳县| 余姚市| 新疆| 新昌县| 都昌县| 和静县| 惠来县| 重庆市| 仁化县| 富川| 海淀区| 枣强县| 嘉鱼县| 十堰市| 汉寿县| 金乡县| 安仁县| 新竹市| 渭南市| 赣州市| 鄂尔多斯市| 福建省| 喀喇沁旗| 任丘市| 清镇市| 滦南县|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