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
歷史試題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請?zhí)钔吭诖痤}卡上)
1.《中國古代史常識》的作者馬漢麟在該書中寫道:“姓名、禮俗、宗法——這是‘社會’一系的內(nèi)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時代真實面貌的卻是廣大民眾。”據(jù)此可以得知他強調(diào)研究
A.物質(zhì)文明 B.社會文明 C.政治文明 D.精神文明
2.《荀子·富國》載:“故天子朱裷衣冕,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與這一現(xiàn)象直接相關(guān)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封建禮制
3.《先秦與古希臘: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寫到:“古希臘人創(chuàng)造的這一粗糙體制,比華夏精致的專制主義體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發(fā)展,更有利于人類文明的進步。”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A.“粗糙體制”指的是古希臘的民主體制
B.“粗糙體制”“精致體制”是兩種不同的文明類型
C.“粗糙體制”更能體現(xiàn)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方向
D.“粗糙體制”和“精致體制”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
4.《十二銅表法》第九表有這樣的條款“不得為任何個人的利益,制定特別的法律。”“任何人非經(jīng)審判,不得處死刑。”這體現(xiàn)了《十二銅表法》
A.維護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B.蘊含“法治”的精神
C.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護 D.使貴族不能隨意解釋法律
5.元朝打破了自魏晉以來三省分掌全國政務(wù)的慣例,實行“國之政本”的中書省——省制。對其作用表述有誤的是
A.有效避免“政出多門,不相統(tǒng)一”
B.有效避免宰相專權(quán),架空君主
C.有利于鞏固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
D.有利于克服機構(gòu)臃腫,人浮于事,相互爭權(quán)等弊端
6.呂思勉認為“太平天國運動政治上的失敗是因文化上的落后。”這一觀點的依據(jù)是
①創(chuàng)立拜上帝教 ②奉行平均主義 ③重建等級禮制 ④提倡效法西方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
7.雅典的公民大會是全體男性公民參加,直接參政議政。近代英國不是全體英國公民都參加議會,是公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議會間接參政議政。造成這種重大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后者
A.并非小國寡民? B.國王統(tǒng)而不治? C.民主程度更高 D.民主具有階級性
8.“兼容統(tǒng)一、秩序與自由的價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的優(yōu)點,營造出一個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共同發(fā)展”的政體形式。確立這種“政體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國《權(quán)利法案》 B.《德意志帝國憲法》
C.法國《1875年憲法》 D.美國《1787年憲法》
9.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右圖反映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力量變化的趨勢,其中與第二個高峰形成直接相關(guān)的是
A.北伐戰(zhàn)爭的推動
B.南昌起義的爆發(fā)
C.“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的形成
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
10.新中國史學界對中國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經(jīng)歷了一個變化過程:上世紀90年代以前強調(diào)革命史觀(反封建反侵略斗爭),近些年來強調(diào)現(xiàn)代化史觀(從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向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轉(zhuǎn)型的趨勢)。以下圖片反映的重大事件不能同時體現(xiàn)革命史觀和現(xiàn)代化史觀的是
A.資政新篇 B.扶清滅洋 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抗日戰(zhàn)爭
11.井岡山時期,毛澤東總結(jié)部隊工作經(jīng)驗,提出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其中三大紀律內(nèi)容是:行動聽指揮;不拿工人農(nóng)民一點東西;打土豪要歸公。由此可見新式軍隊與舊軍隊的根本區(qū)別是
A.代表工農(nóng)利益 B.戰(zhàn)斗力強 C.服從指揮 D.注重戰(zhàn)術(shù)
12.“中國的革命正是由這樣兩種夢想推動著:一是愛國主義者想看到一個新中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處于社會底層的農(nóng)民的地位,消除古代舊有的階級的社會差別。”(費正清《觀察中國》)中國近代最接近這兩個夢想實現(xiàn)是在
A.解放戰(zhàn)爭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抗日戰(zhàn)爭時期???????D.國民革命時期
13.不同時期簽署的條約和文件,見證了中國外交的變遷。下列各項不成對應(yīng)關(guān)系的是
A.《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辛丑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洋人的朝廷”
C.《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體現(xiàn)中美貿(mào)易關(guān)系的不平等
D.《中美聯(lián)合公報》——中美關(guān)系實現(xiàn)正常化
14.我國著名外交家吳建民在回顧1979年以來的外交成就時,用了三句話概括:“形勢大變化,政策大調(diào)整,外交大發(fā)展。”這里的“政策大調(diào)整”主要指
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結(jié)盟”的新戰(zhàn)略 ②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quán)
③作出了實行對外開放的調(diào)整 ④積極推進新型的區(qū)域合作模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5.馬克思曾這樣評價巴黎公社:“公社的偉大社會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文件,只能顯示出走向?qū)儆谌嗣瘛⒂扇嗣裾茩?quán)的趨勢。”這段話反映
A.巴黎公社的戰(zhàn)士有著英勇斗爭的精神????
B.巴黎公社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政權(quán)
C.巴黎公社是實現(xiàn)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偉大嘗試
??D.巴黎公社不具備充分的社會主義政權(quán)性質(zhì)
16.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搜集到以下四幅圖片。據(jù)此判斷,他們研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A.“冷戰(zhàn)”下的世界 B.大國博弈下的國際關(guān)系
C.第三世界的興起 D.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壯大
17.和解是一個進程, 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 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xiàn)了沖突的轉(zhuǎn)換。著名和平學家約翰·保羅·萊德里奇( John Paul Lederach) 認為: 和平、真相、正義、寬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雙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礎(chǔ)是
A.日本放棄敵視中國的政策 B.日本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C.日本對侵華戰(zhàn)爭深刻反省 D.日本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18.仔細觀察右邊的漫畫(見右圖,圖中的Iraq、Afghanistan、
Balkan分別指伊拉克、阿富汗、巴爾干),在冷戰(zhàn)結(jié)束后屢
屢發(fā)生漫畫中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經(jīng)濟競爭愈演愈烈 B.南北差距日益拉大
C.恐怖主義威脅世界 D.美國試圖獨霸世界
19.從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戰(zhàn)國商鞅“廢井田,開阡陌” 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權(quán)的強化 C.土地所有制的變化 D.上層建筑的變化
20.(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一《售農(nóng)用》記載:“同州以二月二日與八日為市,四方村民畢集,應(yīng)蠶桑所用,以至車檐、椽木、果樹、器用雜物皆至。”材料表明
A.宋代開始出現(xiàn)定期舉行的草市 B.宋代草市開始演進為地方商業(yè)中心
C.宋代草市方便了民眾的生活 D.宋代草市受到政府的嚴格管理
21.“元月十五日時,……皇帝特地下詔,當天京城大街特許夜行,官府不加取締。”這
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早可能發(fā)生于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22.《沈氏農(nóng)書》中記載:“家有織戶,織與不織,總要吃飯,不算工本,自然有贏。”這段話反映了中國古代家庭手工業(yè)
A.與農(nóng)業(yè)相結(jié)合,競爭力強 B.生產(chǎn)方式落后,效率較低
C.以營利為目的,面向市場 D.生產(chǎn)成本較低,自給自足
23.在中國元朝時候,馬可波羅曾到中國游歷,他不可能帶回意大利的物品是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
24.南京云錦集歷代織造工藝之大成,位列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其織造工藝中的挑花結(jié)本技術(shù)十分神奇,“七個范子,八個障子”就能把雜亂無章的線理得井井有條,成語“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錦。古代中國南京云錦最有可能生產(chǎn)于
A.民營手工業(yè) B.田莊手工業(yè) C.官營手工業(yè) D.家庭手工業(yè)
25.明代張居正說:“商不得通有無以利農(nóng),則農(nóng)病;農(nóng)不得力本穡以資商,則商病。故商農(nóng)之勢,常若權(quán)衡。”這種農(nóng)商并重的言論
A.表明重農(nóng)抑商政策已統(tǒng)治者被放棄 B.反映了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
C.不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D.代表了士大夫?qū)ι虡I(yè)的態(tài)度
26.“在廣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兩季是買賣季,他們可以住在廣州的十三行,買賣完了,他們必須到澳門去過冬。……他們在十三行住的時候,照法令不能隨便出游。”(蔣廷黻《中國近代史》)這表明清政府 ( )
A.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B.重視維護外商利益
C.加強沿海軍事防御 D.禁止外國商人來華
27.清朝實行重農(nóng)抑商和閉關(guān)鎖國政策產(chǎn)生的影響是
①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②強化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
③造成了中國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解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8.下表是1871—1893年中國主要出口物歷年海關(guān)報告統(tǒng)計表,材料不能說明
1871—1873年
1891—1893年
茶葉
1022159公擔
1055064公擔
蠶絲
37529公擔
59946公擔
大豆
57506公擔
760522公擔
棉花
8486公擔
290417公擔
A.中國農(nóng)產(chǎn)品出口量不斷增加 B.農(nóng)產(chǎn)品商品化程度已大大加深
C.中國經(jīng)濟已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D.這時期中國出口處于出超地位
29.1896年初,御史王鵬運建議清廷 “特諭天下,凡有礦之地,一律準民招商集股,呈請開采,地方官認真保護,不得阻撓”。清廷戶部和總署對議奏照準。清廷支持這一議奏的目的是
A.模仿西方國家實現(xiàn)“工業(yè)立國” B.發(fā)展商辦企業(yè)與外商競爭
C.支付戰(zhàn)爭賠款和改善財政狀況 D.取消對發(fā)展工商業(yè)的限制
30.右圖基本呈現(xiàn)了近代前期中國工人數(shù)量整體變化趨勢,透過這一變化趨勢不能窺見的是
A.洋務(wù)運動的足跡
B.外商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
C.五四運動的影響
D.民國初年實業(yè)推進的步伐
31.下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全國人大農(nóng)村 代表所代表的人口與城鎮(zhèn)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變化,不能說明的是
A.農(nóng)村與城鎮(zhèn)代表比例趨向平衡??? B.改革開放以來城鎮(zhèn)化速度加快
C.城市和農(nóng)村人口數(shù)量趨于接近??? D.基層民主選舉制度逐步的普及
32.下圖是《蘇聯(lián)和中國的糧食產(chǎn)量(1950~1984)示意圖》。造成20世紀50年代末兩國糧食產(chǎn)量狀況的相同主導因素是
A.土地所有制的變革 B.政策指導的失誤
C.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弊端 D.自然災(zāi)害的影響
21世紀教育網(wǎng)
33.“共產(chǎn)主義是天堂,公社就是登天梯;如果天梯搭得好,我們就能上天堂。”這類歌謠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是
A.社會主義改造 B.人民公社化運動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開放
34.在中國歷史的某一時期,58%的翻譯人員致力于工程技術(shù), 14%的人搞農(nóng)業(yè),24%的人搞純科學,只有14%的人從事人文和社會科學的翻譯……出版的書籍譯自俄文的占了38%到45%,英文占了25%到37%,其他語種只占3%到7%。這一狀況最可能出現(xiàn)在
A.洋務(wù)運動時期 B.戊戌變法時期 C.新文化運動時期 D.一五計劃時期
35.右圖是新中國“城鎮(zhèn)社會勞動者增長率”變動曲
線圖,造成圖中②段大幅波動的原因是
A.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B.“一五”計劃的實施和“文革”的爆發(fā)
C.“大躍進”和國民經(jīng)濟的調(diào)整
D.經(jīng)濟特區(qū)的開設(shè)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興起
36.下列關(guān)于經(jīng)濟特區(qū)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實行特殊的政治制度
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行使管轄權(quán)的行政區(qū)域
③在吸引外資、減免稅收方面,國家給予特殊政策
④特區(qū)實行特殊經(jīng)濟政策和特殊經(jīng)濟管理體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7.鄧小平曾如此解釋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為什么我考慮深圳開放?因為它對著香港;開放珠海,是因為它對著澳門;開放廈門,因為它對著臺灣;開放海南、汕頭,因為它們對著東南亞。浦東就不一樣了……”浦東開發(fā)的主要背景是
A.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極化發(fā)展
B.亞太經(jīng)濟合作組織的發(fā)展,環(huán)太平洋經(jīng)濟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開,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
D.中國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積極融入經(jīng)濟全球化潮流
38.1979年9月24日英國《衛(wèi)報》刊文《建國三十周年,新的長征開始了》說:“中國一定要在本世紀末成為一個工業(yè)和軍事大國。但是,首先要解決若干比較緊迫的問題。”該文中“若干比較緊迫的問題”有
①思想路線未變 ②人口基數(shù)過大 ③經(jīng)濟模式單一 ④中美關(guān)系緊張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39.1984年5月,中華人民共國國務(wù)院發(fā)出的67號文件中規(guī)定:國有企業(yè)在完成指令性計劃以后,超產(chǎn)部分的價格允許在不高于計劃價格20%的范圍內(nèi)浮動。對此正確認識有 ①顯然帶有鮮明的計劃經(jīng)濟特征 ②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過渡的特殊產(chǎn)物
③不利于調(diào)動國有企業(yè)的積極性 ④使非公有制經(jīng)濟獲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0.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基地,福建在中國現(xiàn)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史實與該結(jié)論相符的是
①設(shè)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 ②設(shè)福州為沿海開放城市
③開辟閩東南地區(qū)為沿海經(jīng)濟開放區(qū) ④鄧小平南方談話的視察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世紀教育網(wǎng)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4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41題14分,第42題14分,第43題12分,共40分。答案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
41.(14分)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我國走過艱難的歷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很多人認為,這場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標志著中國社會向近代社會的轉(zhuǎn)型,我則認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向近代文明的轉(zhuǎn)型,在明中后期就已經(jīng)開始。
——裴鈺《改變中國》
材料二 19世紀末到20世紀前半葉,中國的近代企業(yè)呈現(xiàn)出沿著紡織、繅絲、面粉為中心的民間輕工業(yè),軍需工業(yè)、船舶修造、機械工業(yè)等政府主導的重工業(yè)兩個方向發(fā)展,與此同時,在上海和東北等地設(shè)立的外國企業(yè),在向中國引進技術(shù)方面來說也發(fā)揮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義。
——朱蔭貴(《日本學術(shù)界對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研究的兩個新動向》
材料三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認為,中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學所以不能實現(xiàn),是由于封建倫理道德的嚴重束縛所致。陳獨秀尖銳地指出: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封建倫理道德,阻礙了中國人民覺醒和社會進步。李大釗發(fā)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數(shù)千年之殘骸枯骨”“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保護君主政治之偶像”,……對于不合時宜的舊道德,“雖冒毀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馬尚斌等編《中國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 這三十年來,有一個名詞在國內(nèi)幾乎做到了無上尊嚴的地位;無論懂與不懂的人,無論守舊與維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對它表示輕視或戲侮的態(tài)度,那個名詞就是“科學”。 ——胡適《(科學與人生觀)序》(1923年)
(1)材料一中“很多人認為,這場戰(zhàn)爭標志著中國社會向近代社會轉(zhuǎn)型”,其依據(jù)是什么?(3分)結(jié)合所學,分析作者裴鈺為什么認為中國的近代文明是從明朝中后期開始的?(2分)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中國近代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特點,(3分)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成因。(2分)
(3)材料三中“科學”的含義是什么?(2分)依據(jù)材料三分析阻礙中國近代科學發(fā)展的因素是什么?(2分)
42.(14分)《中國現(xiàn)代化歷程》一書認為,中國1840-2000年這160年的現(xiàn)代化歷程經(jīng)歷了三種道路的轉(zhuǎn)化:一、1840-1949年10月前是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階段,以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為主體;二、1949-1978年是“經(jīng)典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時期,帶有蘇聯(lián)的“經(jīng)典”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模式的色彩;三、1979年至今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時期,在政治經(jīng)濟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21世紀教育網(wǎng)
試從經(jīng)濟和政治兩方面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請用史實簡要說明中國是如何走第一種現(xiàn)代化道路?(2分)結(jié)局如何?(1分)
(2)中國走上第二條現(xiàn)代化道路的首要前提是什么?(2分)用史實說明第二條道路是如何確立的?(3分)
(3)中國主要是通過什么方式轉(zhuǎn)變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2分)20世紀90年代取得了什么具體成就?(2分)
(4)從中國現(xiàn)代化歷程的轉(zhuǎn)變和成就,你能得出哪些啟示?(2分)
43.(12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6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一個令中國人民歡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經(jīng)過中華兒女的英勇斗爭,無數(shù)人的流血犧牲,我們終于贏得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 這是近代100多年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zhuǎn)折點。 在這場與日本侵略者展開的殊死搏斗中,中國人民表現(xiàn)出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jié),萬眾一心,前仆后繼,徹底打敗了侵略者。……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lǐng)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浴血奮戰(zhàn)于抗戰(zhàn)最前線,成為全民族團結(jié)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
——摘自新華網(wǎng)(2005年)
材料三 “35年前,中日老一輩政治家順應(yīng)歷史潮流,做出戰(zhàn)略決斷,兩國實現(xiàn)了邦交正常化,從此揭開雙邊關(guān)系的新篇章。35年的實踐證明,這一戰(zhàn)略決斷造福了兩國和兩國人民,也促進了本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與發(fā)展。”
——溫家寶總理出席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
材料四 中國的釣魚島
釣魚島位于距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基隆市約190千米處處。大陸福建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東偏南約385公里(208海里)處。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的兩幅圖片,概括日軍侵華暴行。(2分)
(2)根據(jù)材料二,分析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并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在抗戰(zhàn)中的歷史地位。(4分)21世紀教育網(wǎng)
(3)結(jié)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義。(4分)
(4)對于日本政府2012年的非法購島行為,你認為應(yīng)該如何正確處理當今的中日關(guān)系?(2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60分)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43.(12分)21世紀教育網(wǎng)
(1)暴行:研制化學武器和實施細菌戰(zhàn);南京大屠殺。(2分)
(2)原因: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旗幟下的全民族抗戰(zhàn)。(2分)
地位:全民族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2分)
(3)意義:結(jié)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打開了兩國睦鄰友好的歷史新篇章,有利于促進了亞洲地區(qū)和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與發(fā)展。(4分)
(4)堅決抵制,捍衛(wèi)我國領(lǐng)土主權(quán)。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國家之間的分歧。(2分)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
地理試題
第Ⅰ卷(共5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如圖1所示,科學家預(yù)測,未來人類可能從地球遷移到相鄰的“第二行星家園”。“第二行星家園”的“自轉(zhuǎn)軸”與其公轉(zhuǎn)軌道平面的夾角約為66°01′,自轉(zhuǎn)周期與地球相近,質(zhì)量約為地球的十分之一強,有大氣層。據(jù)此回答1~2題。
1.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園” ( )
A.表面均溫更高 B.屬于遠日行星
C.晝夜溫差更大 D.大氣層厚度更厚
2.在“第二行星家園”上( )
①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大于地球
②存在大氣“熱力環(huán)流”
③晝夜長短變化幅度小于地球
④可見地球從西方“升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圖2為一年中地球公轉(zhuǎn)速度變化圖,讀圖回答3~4題
3.當?shù)厍蚬D(zhuǎn)速度為P時,太陽直射點在( )
A.北半球,并向南運動 B.北半球,并向北運動
C.南半球,并向南運動 D.南半球,并向北運動
4.當?shù)厍蚬D(zhuǎn)速度為M時,下列現(xiàn)象正確的是( )
A.北印度洋季風環(huán)流順時針方向運動
B.南半球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南凸出
C.開普敦正值旅游旺季
D.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內(nèi)出現(xiàn)極夜,且各地晝越來越短
圖3為北半球某地一年內(nèi)正午太陽高度不同值出現(xiàn)的頻次圖(實線和黑點代表實際存在),讀圖3回答5~6題。
5.該地的緯度為
( )
A.3°26′N B.10°N C.20°N D.23°26′N
6.該地夏至日時的正午太陽高度值在年內(nèi)出現(xiàn)頻率(次)為( )
A.1 B.2 C.3 D.4
圖4是全球某日某時刻的晨線(線上的數(shù)據(jù)為經(jīng)度)。據(jù)此回答第7~8題。
7.此時北京時間為 ( )
A.14:40 B.9:20 C.21:20 D.15:20
8.若Q點為67°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由波斯灣駛出的油輪順流而下直奔馬六甲海峽 B.上海中小學午休時間延長
C.澳大利亞小麥帶正在搶收 D.海河流域處于汛期
右圖5為近地面與3000m高空垂直氣壓差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
9.若a、b、c位于同一緯度,則下列情形可能出現(xiàn)的是
①a、c代表冬季的海洋 ②a、c代表夏季的海洋
③b代表白天的陸地 ④b代表晚上的陸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若a、b、c位于同一條經(jīng)線,且a、b、c三地
之間形成的環(huán)流屬于三圈環(huán)流的一部分。
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c之間的距離接近6660km
B.近地面大氣可能由b向a、c流動
C.a、b和a、c之間一定盛行信風
D.a、c所代表的氣壓帶移動方向一定相反
下列所示為一假想地區(qū)某月等溫線分布圖,
圖6中P處因受地形影響氣溫出現(xiàn)異常。讀圖,
回答11~12題。
11.該圖所示可能是 ( )
A.北半球的2月 B.北半球的8月
C.南半球的2月 D.南半球的8月
12.僅從氣候因素考慮,若要在M、N兩地中選一
地點建海濱浴場,正確的方案及理由是( )
A.M地:氣候溫和濕潤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氣候溫和濕潤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右圖7為我國某島嶼年平均降水量 (毫米)分布圖,
讀圖回答第13題。
13.我國在該島東北部的文昌市建設(shè)第四座衛(wèi)星
發(fā)射場,該地建設(shè)衛(wèi)星發(fā)射場的有利條件是( )
①緯度低,節(jié)約火箭燃料,增大有效載荷
②臨海,有利于大型部件的運輸
③位于沿海,科技發(fā)達,技術(shù)水平高
④東臨南海、太平洋,火箭航區(qū)和殘骸落區(qū)安全性好
⑤雨量充足,氣溫適中,氣候條件優(yōu)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風桿(長線段)上繪有風尾(短線段)的一方指示風向。每一道風尾表示風力2級,一個風旗表示風力8~12級。圖8中的數(shù)值為氣壓,單位為百帕。據(jù)此完成14~15題。
14.P地氣流狀況主要表現(xiàn)為 ( )
A.被迫抬升 B.主動爬升 C.輻合上升 D.下沉擴散
15.上圖中標注的①②③④四個點中,即將出現(xiàn)大風、降溫天氣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圖9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晝夜分布示意圖”,陰影表示黑夜。讀后回答16~18題。
16.甲、乙、丙、丁四地按緯度從低到高
排列正確的是 ( )
A. 甲、乙、丙、丁
B. 乙、丁、丙、甲
C. 乙、丙、丁、甲
D. 甲、丙、丁、乙
17.當丙地日出時,世界標準時是 ( )
A. 當日18時 B. 次日18時
C. 昨日18時 D. 當日6時
18.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 )
A. 乙和丁 B. 甲和乙 C. 丙和丁 D. 甲和丁
下圖10示意亞洲某內(nèi)陸國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氣溫分布情況。讀圖完成19~21題。
19.圖中①地的7月均溫可能為 ( ) )
A.18℃ B.16℃
C.14℃ D.10℃
20.該國( )
A.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B.常年受西風帶控制
C.東南部地勢起伏大
D.水汽主要來自北冰洋
21.圖中②地的自然帶為( )
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B.溫帶荒漠帶 C.亞寒帶針葉林帶 D.高山草甸帶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是影響我國大陸的重要天氣系統(tǒng)。我國東部的主要鋒面雨帶,通常位于副高脊線以北5~8個緯度距離處,并隨副高的北進南退而移動。下圖是某同學繪制的副高對我國天氣影響示意圖。讀圖11回答22~23題。
22.該同學繪制的示意圖中有兩處明顯錯誤,錯誤點及理由分別是( )
①“北方的冷空氣”——這個季節(jié)不存在
②“溫暖濕潤的氣流”——氣流方向錯誤
③“我國主要鋒面雨帶”——鋒面雨帶應(yīng)
在副高北側(cè)
④“副高控制下高溫晴熱”——副高控制下
多陰雨天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圖中副高所處的位置,一般出現(xiàn)的月份是
( )
A.一、二月份 B.五、六月份
C.七、八月份 D.九、十月份
自9月18日起,2010年入夏以來的最強臺風“凡亞比”襲掃我國東南各省。22日,臺風剛過,一股較強冷空氣又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導致局地降溫超過15℃。受此影響,我國南方各省集體入秋。回答24~25題。
24.19日,登陸后的“凡亞比”的中心經(jīng)過了我國南方某地,繼而在23日該地又迎來冷空氣過境。上圖四條曲線中,能正確反映從18日到24日該地氣壓變化特點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下列日期中,最低氣溫最可能出現(xiàn)在( )
A.18日 B.19日 C.23日 D.24日
第Ⅱ卷(共50分)
二、綜合題(共4小題,50分)
26.讀中國大陸某月等溫線分布圖13,分析回答問題。(9分)
請描述圖示月份氣溫分布特點。(2分)
(2)解釋該月氣溫分布特點的主要成因。(3分)
(3)說出陰影地區(qū)可以開發(fā)利用的清潔能源,并任選一種分析其豐富的原因(4分)
27.讀北半球大氣環(huán)流剖面示意圖(圖甲)及沿30°N的大氣環(huán)流剖面示意圖(圖乙),若兩圖的季節(jié)相同,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此季節(jié)洛杉磯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倫敦和北京的盛行風分別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填序號①a→b ②b→c ③e→f ④f→e)。(3分)
(2)b表示的氣壓帶是_________________,e表示的氣壓中心名稱__________________。當b氣壓帶被大陸上相反的氣壓中心切斷時,太平洋低空等壓面向____________(高空、近地面)凸出,亞歐大陸上等溫線向__________________凸出。(4分)
(3)c處與e處同為上升氣流,但兩者的成因不同,請簡述原因。(4分)
28.下圖為2010年某日8時亞洲部分地區(qū)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hPa),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8分)
(1)圖中丙地氣壓值的大小可能在哪個區(qū)間?(2分)
(2)說出甲、乙兩地此時的風向,比較甲、乙兩地的風力大小并說明判斷依據(jù)。(4分)
(3)在圖中A、B、C、D四條虛線中,可能形成鋒面的是__________,并分別說明這兩個鋒面的性質(zhì)和雨區(qū)的位置。(5分)
(4)假如虛線C所代表的天氣系統(tǒng)向鄭州方向移動,試描述鄭州未來幾天的天氣變化。(7分)
29.讀婆羅洲等高線圖,回答下列各題。(12分)
(1)分析圖中婆羅洲的地勢特征,并說明判斷理由。(4分)
(2)結(jié)合圖示評價婆羅洲內(nèi)河運輸?shù)淖匀粭l件。(4分)
(3)浙江某開發(fā)商擬在婆羅洲承包土地種植橡膠,承包前要進行實地考察,請你利用所學農(nóng)業(yè)區(qū)位等地理知識,幫助該開發(fā)商寫出實地考察的內(nèi)容。(至少寫出4點,4分)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A
C
C
C
B
C
B
A
C
D
B
C
C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C
D
D
B
C
B
A
D
26.(9分)
(1)南北普遍高溫(大致由南向北遞減)(1分);青藏高原地區(qū)氣溫最低(1分)。
(2)太陽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陽高度大于北方(1分);北方晝長時間長于南方(1分),南北方獲得的太陽輻射相差不大;青藏高原地勢最高,氣溫最低(1分)。
(3)風能、地熱能、太陽能、水能(任意兩點,共2分)
風能:(藏北高原)晝夜溫差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大,(1分)地形平坦,植被稀疏,摩擦力小,風能豐富。(1分)
地熱能: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消亡邊界,(1分)地殼運動活躍,多地熱資源。(1分)
太陽能: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1分)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的少,太陽能豐富。(1分)
水能:(藏東南部地區(qū))受西南季風影響降水較多,河流徑流量較大。(1分)地勢落差大,水能豐富(1分)。(任意一點都可)???????
27. (11分)(1)炎熱干燥(1分) ②(1分) ④(1分)
(2)副熱帶高氣壓帶(1分) 亞洲低壓(印度低壓)(1分) 高空(1分) 高緯(或北)(1分)
(3)c處為副極地低氣壓帶,(1分)由從副熱帶高氣壓帶北上的暖氣流與從極地南下的冷氣流在60°N附近相遇,北上的暖氣流爬升到冷氣流之上而形成(動力原因形成)(1分);e處位于亞歐大陸上,(1分)夏季,同緯度的大陸與海洋相比,氣溫高,空氣作上升運動而形成(熱力原因形成)(1分)。(4分)
28.(18分)(1)1000~1005hPa或1010~1015hPa(2分)(2)甲為東北風,乙為西南風;(2分) 乙風力大于甲(1分),因為乙處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1分)(3)C、D?(1分)?? C是冷鋒,雨區(qū)在鋒后(或在西北一側(cè)),(2分) D是暖鋒,雨區(qū)在鋒前(或北側(cè))(2分)(4)陰天(云層增厚) (1分),雨雪(1分),風力加大(1分),由西南風轉(zhuǎn)為西北風(1 分),之后氣溫降低(1分),氣壓升高(1分),天氣轉(zhuǎn)晴(1分)
29(12分)
(1)地勢中部高四周低。(2分)理由:河流自中部向四周流,呈分散狀。(2分)
(2)婆羅洲終年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流量穩(wěn)定;(1分)無結(jié)冰期,全年可通航;(1分)但河流短小,航程短;(1分)河流上游地區(qū)山高谷深,通航條件較差。(1分)
(3)①當?shù)氐墓庹铡崃俊⒔邓葰夂驙顩r;②土壤質(zhì)量情況,土地租金;③當?shù)丶爸苓叺貐^(qū)市場的需求情況;④勞動力的素質(zhì)及數(shù)量,工資成本;⑤當?shù)卣霓r(nóng)業(yè)優(yōu)惠政策;⑥當?shù)亟煌ǖ然A(chǔ)設(shè)施情況。(答對4點得4分)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
基本能力試題
說明: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15頁,滿分100分,以考生實際得分的60%計入總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第一部分
(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要求。每項選擇1分,共70分)
自人類誕生,藝術(shù)就如影隨形,不同時代的藝術(shù)共同演繹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人間史話。據(jù)此完成1~21題。
1. 我國歷史文化資源豐富,下列各項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有
① 古琴 ② 昆曲 ③ 山東琴書 ④ 蒙古長調(diào) ⑤ 膠東大鼓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2. 三弦音色粗獷豪放,是我國民族器樂藝術(shù)、民間說唱藝術(shù)中常用的彈撥樂器,下列圖示中屬于三弦的是
3. 我國民族民間音樂豐富多彩。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土家族“打溜子”主奏樂器為鑼和鈸,樂曲內(nèi)容多描繪動物形象,如《錦雞出山》、《百鳥朝鳳》等
B. 絳州鼓樂代表作之一《滾核桃》,是運用民間打擊樂器生動模擬了晾曬核桃時發(fā)出的聲響
C. 民間作曲常采用“魚咬尾”“螺螄結(jié)頂”“換頭合尾”等手法
D. “江南絲竹”代表作《中花六板》是民樂曲牌《老六板》的放慢加花,所以稱為《中花六板》
4. 民歌是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地區(qū)的民歌風格各異。下列有關(guān)描述正確的是
A. 民歌產(chǎn)生于生產(chǎn)勞動和生活,是勞動人民有組織的集體創(chuàng)作 B. “花兒”曲調(diào)高亢遼闊、上下起伏,表現(xiàn)了西北民歌的蒼勁豪放
C. “ ” 不是“花兒”的典型曲調(diào)框架
D. 《牡丹汗》是一首以民間傳說故事為題材的愛情歌曲,具有濃郁的西藏民歌特點
5. “當其兩軍決戰(zhàn)時,聲動天地、瓦屋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下列能表現(xiàn)此意境的琵琶曲是
A. 《大浪淘沙》 B. 《十面埋伏》
C. 《將軍令》 D. 《夕陽簫鼓》
6. 民歌能反映不同地區(qū)或民族的文化與生活習俗特點。以下與 “呼麥”、“長調(diào)”相對應(yīng)的場景是
7. “布魯斯”是爵士樂的主要形式,往往在其音階體系中降低第Ⅲ級音和第Ⅶ級音用以表現(xiàn)曲調(diào)的憂郁與悲傷。下列屬于此類風格的是
A.
B.
C.
D.
8. “拉格泰姆”演奏中運用了大量切分音符,形成了獨有的風格特點。如果為下面曲調(diào)第二小節(jié)選擇切分節(jié)奏,正確的選項是
A. |3 | B. | 3| C. | | D. |3· 3|
9. 格萊美音樂獎被譽為“音樂界的奧斯卡”,是全球范圍內(nèi)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大獎之一。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 其所有獎項的評比完全取決于銷售和排行榜的影響
B. 我國的譚盾、郎朗、馬友友以及十二樂坊,曾獲該獎項
C. 該音樂大獎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各國均有申辦資格
D. 被譽為“爵士公主”的諾拉·瓊斯曾獲多項格萊美大獎
10. 歌唱時科學用嗓,才能在唱出動聽歌聲的同時保護嗓子,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 歌唱情至深時須聲嘶力竭才能釋放內(nèi)心感情 B. 長時間歌唱如感到喉部疼痛應(yīng)立即飲冰水緩解
C. 吸煙對發(fā)聲不利,喝酒則不然
D. 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歌唱時要用正確的呼吸方法
11. 節(jié)奏是重要的音樂表現(xiàn)要素,主要體現(xiàn)為音的不同時值。音樂中,一般表現(xiàn)靜謐抒情的情緒時
A. 音符的時值要長,節(jié)奏緊湊 B. 音符的時值要短,節(jié)奏緊湊
C. 音符的時值要長,節(jié)奏舒展 D. 音符的時值要短,節(jié)奏舒展
12. 京劇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集文學、舞臺表演、美術(shù)和音樂之大成,被稱為國粹。下列關(guān)于京劇說法正確的是
① 京劇的四大行當分別是生、旦、凈、丑
② 京劇由元雜劇直接發(fā)展而來
③ 京劇主要起源于徽劇、漢劇、昆曲、秦劇四個地方劇種
④ 傳統(tǒng)京劇中主要伴奏樂器是京胡、揚琴和京二胡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3.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清明上河圖》于2012年1月2日至1月24日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這是《清明上河圖》首次在國外展出。關(guān)于《清明上河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這是一幅恢弘的寫意全景畫
B. 此畫創(chuàng)作于明末清初,描繪的是京都繁華的景色
C. 作品運用明暗、線條、體積等繪畫語言
D. 作者是畫家張擇端
14. 色彩是重要的繪畫元素。學習繪畫要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識。以下關(guān)于色彩說法正確的是
A. 紅、橙、藍是色彩三原色 B. 紅色的補色是藍色
C. 黑色屬于色相的中間色調(diào) D. “萬綠叢中一點紅”指的是色彩的面積對比
15. 文化遺產(chǎn)包括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具有歷史、藝術(shù)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指各種以非物質(zhì)形態(tài)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guān)、世代相承的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 對于保護文化遺產(chǎn)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文化遺產(chǎn)是各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
B. 文化遺產(chǎn)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
C. 古文化能激發(fā)民族自豪感,保護昨日的歷史能幫助我們創(chuàng)造明日的輝煌
D. 對瀕臨消失的文化,應(yīng)尊重其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
16. “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China”,精美絕倫的瓷器是我國古代偉大發(fā)明之一,濃縮著民族智慧。下列關(guān)于瓷器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青瓷色調(diào)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
B. 陸龜蒙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描述的就是唐代越窯的青瓷
C. 宋代景德鎮(zhèn)被稱為“瓷都”,瓷窯遍布各地,當時最典型的瓷器代表是青花和釉里紅
D. “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生動形象的描述了青瓷之美
17. 哥特式建筑產(chǎn)生于法國12世紀,造型輕盈靈巧、高聳挺拔。下列圖片屬于哥特式建筑的是
18. 新疆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右圖是表現(xiàn)維吾爾族人民生活的作品《慶豐收》。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這是一幅油畫人物畫,色彩鮮艷
B. 畫面表現(xiàn)了人們豐收后載歌載舞的喜悅心情
C. 畫作以速寫畫法入畫,線條自由奔放而又充滿激情
D. 作者是著名畫家黃胄
19. 右圖為畫家塞尚代表作之一。塞尚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diào)準確的相互關(guān)系中表現(xiàn)出來”。他所屬的藝術(shù)流派是
A. 印象主義 B. 新古典主義
C. 后印象主義 D. 表現(xiàn)主義
20. 在西方現(xiàn)代藝術(shù)中,“立體主義”是一個具有重大影響的畫派。他們試圖 “用圓柱體、球體和圓錐體來處理自然,并且在畫中創(chuàng)造結(jié)構(gòu)美”。立體主義的代表畫家是
A. 馬蒂斯 B. 畢加索 C. 蒙克 D. 蒙德里安
21. 庫淑蘭,陜西旬邑縣赤道鄉(xiāng)富村人,1920年出生。她的剪紙作品曾獲中國民間藝術(shù)展大獎,其作品被法國、美國、德國、東南亞等國家收藏。右圖是庫淑蘭的作品《剪花娘子》。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庫淑蘭保持了民間美術(shù)不追隨模擬自然形象,而以“觀念”的方式造型
B. 她的剪紙作品形象稚拙而又鮮明,構(gòu)圖繁實而又單純明快
C. 能精確的表達出大自然的微妙色彩變化
D. 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授予她“杰出中國民間藝術(shù)大師”稱號
科學技術(shù)是第一生產(chǎn)力。放眼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每一項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尤其是現(xiàn)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和人類的文明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據(jù)此完成22~47題。
22. 風箏是中國人發(fā)明,相傳墨翟以木頭制成木鳥,研制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關(guān)于風箏,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 繩子拉力使風箏與空氣產(chǎn)生相對運動,從而獲得向上的升力
B. 扎制傳統(tǒng)風箏骨架的材料是竹篾,骨架結(jié)構(gòu)類型是殼體結(jié)構(gòu)
C. 經(jīng)常放風箏對頸椎不利
D. 傳統(tǒng)風箏繪畫構(gòu)圖與設(shè)色吸取了年畫的技法,色彩渾厚鮮艷、飽滿緊湊
23. 天宮一號是中國設(shè)計制造的第一個目標飛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3秒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關(guān)于天宮一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天宮一號艙內(nèi)向外望去,太空看上去更加蔚藍清澈
B. 天宮一號艙內(nèi)可以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
C. 在天宮一號艙內(nèi)向外望去,會看到星星月亮太陽同時出現(xiàn)
D. 天宮一號圍繞地球運行時,艙內(nèi)的物體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
24. 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 ,“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由于車輪陷入細沙中,而被困在火星表面的一個沙丘上。如果你是火星探測器的設(shè)計者,為了減小探測器對地面的壓強,下列可行的改進方法是
A. 增大探測器的質(zhì)量
B. 增大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
C. 減小車輪表面的粗糙程度
D. 減少車輪的個數(shù)
25. 右圖所示的是一張高鐵火車票,其中顯示不全的信息是
A. 起始和到達時間
B. 火車起止地點
C. 火車票順序號
D. 車廂座號
26. 化學課上,老師將一種溶液刷到一張白紙上,紙上立刻顯示出一行紅字。根據(jù)你所學知識分析,白紙上事先涂有的物質(zhì)和所刷溶液最有可能的是
A. 酚酞 鹽酸溶液 B. 酚酞 碳酸鈉溶液
C. 石蕊 碳酸鈉溶液 D. 碘水 淀粉溶液
27. 龍卷風的實質(zhì)是高速旋轉(zhuǎn)的氣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體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龍卷風“吸”起物體的原因是
A. 龍卷風內(nèi)部的壓強遠小于外部的壓強
B. 龍卷風增大了空氣對物體的浮力
C. 龍卷風使物體受到的重力變小
D. 龍卷風的移動速度很大
28. 判斷織物纖維的成分有多種方法,日常生活中多采用燃燒法,燃燒棉花纖維產(chǎn)生的氣味是
A. 類似燒紙氣味 B. 類似燒焦羽毛氣味
C. 類似臭雞蛋氣味 D. 無法斷定
29. 下圖所示,是四臺攝像機在不同位置對同一物體拍攝的四幅畫面,則1、2、3、4號攝像機拍攝的圖像分別對應(yīng)的是
A. b a d c B. b a c d
C. d a c b D. d a b c
30. LED顯示屏是由發(fā)光二極管組成的點陣模塊或像素單元構(gòu)成。全彩的顯示屏每個像素單元內(nèi)有三個發(fā)光二極管,顏色分別是紅綠藍,通過控制器控制每個發(fā)光二極管的發(fā)光量,就可以出現(xiàn)豐富的彩色圖像。如果LED顯示屏某個區(qū)域顏色異常發(fā)黃,假如只有控制電路出現(xiàn)問題,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顯示單元中控制發(fā)藍光二極管的電路出現(xiàn)了故障
B. 顯示單元中控制發(fā)紅光二極管的電路出現(xiàn)了故障
C. 顯示單元中控制發(fā)綠光二極管的電路出現(xiàn)了故障
D. 以上說法都有可能
31. 小明在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中使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了一組圖片。關(guān)于這組圖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 這組照片是位圖,由許多點組成,且占存儲空間較大
② 位圖和矢量圖都跟分辨率有關(guān),分辨率越高圖像越清晰
③ 將這組照片轉(zhuǎn)換成矢量圖,顏色有所丟失,但放大和縮小將不再失真
④ 不論是矢量圖還是位圖,存儲格式是一樣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32. 為了宣傳植樹節(jié),學校開展了用Word制作電子報刊的活動。以下圖片顯示的是一同學制作的電子報刊的部分效果圖,序號①②③④顯示的效果在工具欄上對應(yīng)的操作按鈕依次是
A. c a d b B. c d a b C. c d b a D. b d a b
33. 為展示研究性學習活動成果,某小組同學收集了許多資料,放在“D:我的資料”文件夾中。因內(nèi)容較多,不方便使用,需要按照類型進行分類整理。下列能最快找到同類型文件的方法是
A. 顯示文件的縮略圖 B. 顯示已知文件的擴展名
C. 按名稱排列文件圖標 D. 按照文件類型排列圖標
34. 提供一些相關(guān)的工具,要求將一塊木板按照給定的圖示加工成小板凳。在制作過程中,下列不可能使用的工具是
A. 鏨子 B. 鋸子 C. 鑿子 D. 整形銼
35.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毒柜逐步走入了家庭。有的消毒柜是利用放電產(chǎn)生的臭氧進行消毒的,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消毒后的餐具不會殘留臭氧
B. 臭氧是一種安全、無殘毒的氧化劑、殺菌消毒劑
C. 臭氧消毒過的毛巾在使用時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D. 人體吸入高濃度臭氧,會對呼吸道粘膜造成刺激,引起咳嗽
36. 蕩秋千時,從一側(cè)最高點蕩到另一側(cè)最高點的過程中,其能量轉(zhuǎn)換過程是
A. 動能一直增大,重力勢能一直減小
B. 動能一直減小,重力勢能一直增大
C. 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先增大后減小
D. 動能先增大后減小,重力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37. 制作饅頭時,通常使用的原材料有面粉、酵母菌和水等,一般的制作流程是:和面→發(fā)酵→成型→醒發(fā)→汽蒸。為加速發(fā)酵,和面時用水的最佳選擇是
A. 使用涼水 B. 使用開水 C. 使用溫水 D. 都可以
38. 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成熟的黃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內(nèi),青香蕉不久會變黃。該 過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A. 生長素 B. 赤霉素 C. 脫落酸 D. 乙烯
39. 右圖所示雕塑名為《生命》是中關(guān)村的標志。創(chuàng)作者以生命科學的經(jīng)典內(nèi)容為創(chuàng)作主題,對生命科學進行了藝術(shù)詮釋,昭示了新時代生命科學的飛速發(fā)展。該藝術(shù)造型詮釋的物質(zhì)是
A. 蛋白質(zhì) B. DNA
C. 淀粉 D. 脂肪
40. 現(xiàn)在許多新建的運動場館內(nèi)安裝了光纖網(wǎng)絡(luò)。場館中光纖的主要用途是
A. 輸電 B. 通信 C. 導熱 D. 照明
41. 目前,很多汽車內(nèi)安裝有GPS(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接收器。GPS接收器通過接收衛(wèi)星發(fā)射的導航信號,實現(xiàn)對車輛的精確定位導航。衛(wèi)星向GPS接收器發(fā)送的是
A. 紅外線 B. 紫外線 C. 電磁波 D. 激光
42. 用右圖所示剪刀剪鐵皮,如果想最省力,應(yīng)將剪切點放在剪刀的
A. A點 B. B點
C. C點 D. 三個點一樣省力
43. 冬季我國北方地區(qū)常大范圍降雪。大雪嚴重影響了公路交通。為 了盡快清除積雪,常用的辦法是撒“融雪鹽”,這是因為
A. “融雪鹽”與少量水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產(chǎn)生熱量使冰雪熔化
B. “融雪鹽”產(chǎn)生“保暖層”,使冰雪吸收足夠的“地熱”而熔化
C. “含融雪鹽的雪”熔點降低,便于冰雪熔化
D. “融雪鹽”有利于冰雪對陽光的吸收,從而加快冰雪熔化
44. 制作糖炒栗子時,通常往鍋里放一些沙礫(或粗鹽)。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 使炒鍋的溫度更高
B. 使栗子受熱均勻
C. 讓沙礫(或粗鹽)吸收一些水分,使栗子更加酥脆
D. 讓沙礫(或粗鹽)吸收部分熱量,防止因溫度過高而使栗子變焦
45. 對于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人們一直存有爭議。下列關(guān)于轉(zhuǎn)基因生物和轉(zhuǎn)基因食品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 轉(zhuǎn)基因生物會造成環(huán)境的另一種污染——基因污染
② 轉(zhuǎn)基因食品安全無害,人們可以放心食用
③ 轉(zhuǎn)基因生物有可能給生物界造成巨大災(zāi)難
④ 轉(zhuǎn)基因食品應(yīng)在外包裝上予以注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6. 2012年3月11日,是日本大地震一周年。據(jù)報道,地震導致福島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 物質(zhì)已擴散至全球許多地方。下列關(guān)于核輻射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受到核輻射污染的衣物經(jīng)過洗滌后可以繼續(xù)穿著
B. 吃碘鹽至少可以阻擋50%以上的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內(nèi)
C. 食物若受到放射性污染需立即丟到垃圾箱內(nèi),由環(huán)衛(wèi)工人運走
D. 受核輻射污染地區(qū)的人們,外出要減少暴露部位,并及時用肥皂水清洗受污染的身體
47.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環(huán)境已成為人們?nèi)找骊P(guān)注的問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塑料袋耐久性強,很難降解,要慎重使用
B. 大量使用農(nóng)藥、化肥可以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應(yīng)大力提倡
C. 騎自行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利于節(jié)能減排
D.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大氣中會形成酸雨
法國思想家蒙田說:健康的價值貴重無比,唯有它是人們的追求目標。健康是自然所能給我們準備的最公平、最珍貴的禮物。據(jù)此完成48~59題。
48. 在中國體育發(fā)展過程中發(fā)生了許多有重要影響的歷史事件,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劉長春是第一位參加奧運會比賽的中國人
B. 許海峰是我國第一位獲得奧運會金牌的運動員
C. 1971年中日開始“乒乓外交”
D.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在世界重大比賽中獲得“五連冠”
49. 為方便社區(qū)居民鍛煉身體,小區(qū)內(nèi)安裝了各種健身器材。使用下列器材健身,說法不正確的是
天梯 梅花樁 弧形仰臥板 腰背按摩器
A. 天梯練習有助于提高上肢力量 B. 梅花樁練習能提高平衡協(xié)調(diào)能力
C. 仰臥起練習能提高腰腹肌力量 D. 腰背按摩練習能提高背部肌肉力量
50. 下列運動項目中采用弧線助跑的是
51. 游泳是最好的健身方式之一。關(guān)于游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長期堅持游泳可以增大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
B. 游泳時耳朵進水,可以將頭偏向有水的一側(cè),同側(cè)的腳跟著地反復跳起幾次即可
C. 飽食、空腹、酒后,應(yīng)盡量避免游泳
D. 游泳比賽時,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都是在岸上出發(fā)的
52. 在運動技術(shù)學習中,需要在保護與幫助下完成的項目是
A. 排球墊球 B. 跨欄跑 C. 跳箱 D. 拋實心球
53. 了解競技體育項目運動特征和規(guī)則,能提高我們欣賞高水平比賽的能力。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在籃、排、足球項目國際比賽中,換人人數(shù)最受限制的是足球項目
B. 網(wǎng)、羽、乒比賽都是記分項目,都有局點和賽點
C. 體操比賽中,滾翻技術(shù)動作難度系數(shù)直體最大,屈體其次,團身最小
D. 在混合游泳接力中,可以任意安排各種泳姿的接力順序
54. 某學校高三年級9個班要舉行排球比賽,若采用單循環(huán)賽制,總比賽場數(shù)是
A. 18 B. 27 C. 36 D. 72
55. 科學鍛煉與合理膳食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運動時出汗過多,應(yīng)一次性大量補充水分
B. 感冒后應(yīng)及時補充維生素C
C. 進行耐力運動時,要多吃些主食,以提高體內(nèi)糖原儲備
D. 體育鍛煉后補充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有利于消除疲勞
56. 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很重要。搶救傷員時,若操作不當,往往會引起“二次傷害”。下列做法最容易造成“二次傷害”的是
A. 在胸骨劍突上方2.5~5 cm處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B. 用帆布軟擔架抬脊椎損傷患者
C. 車禍急救中,若車下有人,不輕易發(fā)動機動車
D. 處理開放性骨折時,先止血后固定包扎
57. 在田徑項目中跨欄跑極具技巧性和觀賞性。跨欄架“L”型結(jié)構(gòu)設(shè)計,除考慮穩(wěn)定性外,還體現(xiàn)的設(shè)計原則是
A. 美觀性 B. 安全性
C. 經(jīng)濟性 D. 創(chuàng)新性
58. 傳染性疾病有不同的傳播途徑。下列可通過空氣傳播的病毒性傳染病是
A. 肺結(jié)核 B. 艾滋病
C. 流行性感冒 D. 乙肝
59. 夏季外出旅游,蚊子、蜂、螞蟻等昆蟲叮咬人時,會向人體注入一種叫蟻酸的酸性物質(zhì),引起皮膚紅腫、痛癢。為減輕這種癥狀,可在叮咬處涂抹
A. 食鹽水 B. 牙膏或肥皂水 C. 食醋 D. 火堿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fā)展歷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jié)、自強不息,共同創(chuàng)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fā)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據(jù)此完成60~70題。
60. 2011年10月9日,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辛亥革命開啟了中國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這里的“社會變革”最主要是指
A. 使人民獲得民主和自由的權(quán)力 B. 結(jié)束了君主專制政體
C. 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 D. 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61. 2011年11月6日,國務(wù)院總理溫家寶說:“對于房地產(chǎn)一系列的調(diào)控措施,決不可有絲毫動搖,我們的目標是要使房價回歸到合理的價格。”房價回歸到合理的價格,是指房價應(yīng)
① 由價值決定 ② 由開發(fā)商決定 ③ 由市場決定 ④ 由國家決定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62.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這一思想深刻地影響了以后的中國文化及社會活動。“和而不同”體現(xiàn)了文化具有
A. 排他性 B. 包容性 C. 共同性 D. 地域性
63. 齊魯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古往今來齊魯大地上,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杰出的歷史人物。下列選項中齊魯人物與其論述對應(yīng)正確的是
A. 老子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
B. 孔子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C. 諸葛亮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D. 季羨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4.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費品和服務(wù)價格水平隨著時間變動的相對數(shù),綜合反映居民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wù)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下表為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2012年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統(tǒng)計表。從表中不能得出的結(jié)論是
2012年1月居民消費價格統(tǒng)計表
類別
同比漲跌幅(%)
環(huán)比漲跌幅(%)
總體
4.5
1.5
城市
4.5
1.5
農(nóng)村
4.6
1.5
食品
10.5
4.2
非食品
1.8
0.2
服務(wù)項目
2.2
0.8
消費品
5.5
1.8
(注:同比指與歷史同時期比較;環(huán)比指與上一個統(tǒng)計周期比較)
A. 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2012年1月與2011年1月相比上漲4.5% B. 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2012年1月與2011年全年相比上漲1.5%
C. 城市與農(nóng)村的消費價格變化大體相當
D. 同期各類商品價格以食品類變化最為顯著
65. 科學研判并有效調(diào)控物價漲幅,切實減輕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壓力,已成為當前經(jīng)濟調(diào)控的重要任務(wù)之一。國家進行調(diào)控的主要原因是
A. 宏觀調(diào)控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chǔ)性作用
B. 穩(wěn)定物價是我國宏觀調(diào)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C. 市場調(diào)節(jié)有其固有的弱點和缺陷
D. 市場經(jīng)濟的健康發(fā)展取決于宏觀調(diào)控
66. 隨著大眾娛樂形式的日趨多樣,網(wǎng)絡(luò)K歌越來越受歡迎。只需要一臺能夠上網(wǎng)的電腦、一款合適的聲卡、一款音箱、一個麥克風,下載一個唱錄工具軟件就可以隨時免費K歌。下列播放器軟件有音頻剪接和MTV伴唱功能的是
A. 迅雷看看 B. 酷我音樂盒 C. 千千靜聽 D. 暴風影音
67. 猜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大致有“會意體”、“增損體”、“象形體”和“擬聲體”四種猜謎方法。 用“介”字作為謎面猜一活動,謎底是
A. 武術(shù) B. 踩高蹺 C. 秋千 D. 舞龍
68. “清明熱得早,早稻一定好”“立秋下雨萬物收,處暑下雨萬物丟”,這些關(guān)于節(jié)氣的諺語是我國古代農(nóng)民對生產(chǎn)經(jīng)驗的總結(jié)。下列關(guān)于節(jié)氣說法錯誤的是
A. 驚蟄,表示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
B. 寒露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霜降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C. 春分、秋分,合稱“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
D. 谷雨時雨水增多,有利于谷類作物的生長
69. 下面詩句的描述,與傳統(tǒng)體育運動項目對應(yīng)不正確的是
A. 壯徒恒賈勇,拔拒抵長河 拔河
B. 刀光照塞月,陣色明如晝 武術(shù)
C. 偶然得藉微風力,卻要旁人仰面看 放風箏
D. 馬飛關(guān)塞月,炮落漢天秋 圍棋
70. 古人云:取之有時,用之有節(jié),則物蕃多(賈誼《新書·禮》)。下列有關(guān)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酸雨有利于植物生長,提高抗病能力
B. 退耕還林是防治沙塵暴的有效措施
C. 溫室效應(yīng)是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一氧化碳氣體逐年增加的結(jié)果
D. 洪澇災(zāi)害只發(fā)生在夏季第二部分
(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要求,有的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共30分)
71. “巴洛克”是17世紀至18世紀上半葉流行于歐洲的一種藝術(shù)風格,其追求精于修飾、富麗堂皇、氣勢恢弘、富于動感的藝術(shù)境界,主要表現(xiàn)在建筑、美術(shù)、音樂等領(lǐng)域。下列與“巴洛克音樂”有關(guān)的是
72. 復調(diào)音樂是多聲部音樂的一種,多以兩個或多個在音樂上有獨立意義的旋律同時進行,使音樂表現(xiàn)更加豐富。下列作品運用該手法的是
A. 冼星海《保衛(wèi)黃河》 B. 李叔同《送別》
C. 肖邦《c小調(diào)革命練習曲》 D. 巴赫《馬太受難曲(第一分曲)》
73. 浪漫主義音樂以其特有的強烈、自由、奔放的風格與古典主義音樂的嚴謹、典雅、端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關(guān)于浪漫主義音樂,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浪漫主義音樂表現(xiàn)為對主觀感情的崇尚,對自然的熱愛,旋律直接訴諸情感,洋溢著抒情性
B. 以舒伯特為代表的藝術(shù)歌曲創(chuàng)作,歌詞多采用著名文學詩作,對聲樂演唱及鋼琴伴奏技巧和藝術(shù)表現(xiàn)都有很高的要求
C. 浪漫樂派音樂家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標志著標題交響曲的誕生
D. 格林卡被稱為“俄羅斯音樂之父”,他與當時的“強力五人集團”等音樂家共同形成了俄羅斯民族樂派
74. 民間美術(shù)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下列選項具有山東特色的是
A. 撲灰年畫 B. 惠山泥人 C. 楊家埠年畫 D. 大阿福
75. 近年來歷史古裝劇流行,劇中常會出現(xiàn)一些“穿幫鏡頭”。以下情景不符合史實的是
A. 康熙年間,主人公在太子房間里看到了精美的唐三彩
B. 雍正時期的寢殿里,主人公在玻璃鏡子里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形象
C. 乾隆皇帝跟妃子們共賞崔白的《出水芙蓉圖》 D. 眾阿哥和皇上一起吃茶點時用的是不銹鋼勺
76. 右圖是元代畫家倪瓚四十五歲時的作品《六君子圖》。下列有關(guān)說 法正確的是
A. 全圖氣象蕭疏,近乎荒涼,用筆簡潔疏放
B. 描寫古代魯國初春景致,畫面生機盎然
C. 畫面上繪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種樹木
D. 畫面上還有“元四家”之首黃公望的題詩,詩中把六棵樹比作六 君子,有“六君子”字樣,所以此圖就叫做“六君子圖”
77. 學習體育技能時,已有技能對新技能的掌握產(chǎn)生積極影響,能促進新技能形成的稱為正遷移,反之稱為負遷移。下列各項中,前者對后者的影響屬于正遷移的是
A. 手球四步射門 籃球三步上籃 B. 前滾翻 魚躍前滾翻
C. 加速跑 急行跳遠 D. 踢毽球 顛足球
78. 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發(fā)表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使用肥皂和適當?shù)姆椒ㄏ词植B(yǎng)成習慣,可以減少兒童患病率達53%。洗手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項經(jīng)常性的行為,你認為它的作用是
A. 去除手上粘附的污垢 B. 去除手部皮膚代謝產(chǎn)物
C. 清除和抑制微生物 D. 讓手部保持濕潤
79. 仿生技術(shù)將各種生物系統(tǒng)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機理作為生物模型進行研究,提出新的技術(shù)設(shè)計并制造出更好的新型儀器、機械人等。下列有關(guān)選項正確的是
A. 煙霧彈是仿章魚發(fā)明的 B. 防水衣服是仿荷葉造的
C. 蝶泳是模仿蝴蝶的姿勢 D. 蹲踞式起跑姿勢是仿袋鼠的起動
80. 日常生活中,由于裝修等原因,常引起室內(nèi)空氣中甲醛濃度超標。為了去除甲醛,民間有許多做法。你認為下列有效的方法是
A. 室內(nèi)放置洋蔥片、菠蘿塊 B. 經(jīng)常開窗通風
C. 種植大葉綠色植物 D. 使用活性炭
81. 2012年2月25日凌晨0時12分,中國在西昌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第十一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成功送入太空預(yù)定轉(zhuǎn)移軌道。這是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下列有關(guān)描述正確的是
A. 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中國自主研發(fā)、獨立運行的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
B. 一顆導航衛(wèi)星可將信息傳遍全球
C. 火箭升空與飛機起飛的原理不同
D. 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的周期與地球公轉(zhuǎn)周期相同
82. 偉大的事業(yè)孕育偉大的精神。中國航天事業(yè)培育和發(fā)揚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guān)、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這說明
A. 民族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B.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C.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jié)合
D.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在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
83. 2011年中國各級政府開始通過微博實現(xiàn)與普通民眾的溝通。截至2011年11月,經(jīng)過新浪網(wǎng)認證的政府機構(gòu)及官員微博已近2萬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A. 官方政務(wù)微博已成為政府與民眾溝通的主要渠道和方式
B. 網(wǎng)絡(luò)問政、執(zhí)政、行政,已成為黨和政府體察民情、傾聽民聲、匯聚民智的重要途徑
C. 參與政務(wù)微博互動是廣大民眾維護權(quán)益、表達意愿、參與監(jiān)督的重要方式
D. 微博有互動性差、信息量小、更新慢、信息滯后的缺陷
84. 鐵道部自2011年6月開始實施網(wǎng)絡(luò)售票,現(xiàn)如今已可購買所有車次的車票。下列是鐵道部官方售票網(wǎng)站的是
A. www.12306.cn B. www.12306.edu
C. www.12306.mil D. www.12306.org
85. 下方左圖為2012年1月各類商品消費價格變動表(部分)。統(tǒng)計該表格中各類商品的個數(shù),需用到下方右圖中的命令是
序號
類別
項目
環(huán)比漲跌幅(%)
同比漲跌幅(%)
1
食品
鮮菜
26.1
23
2
食品
肉禽及其制品
3.2
18.7
3
居住
水、電、燃料
0.5
0.9
4
食品
糧食
0.3
6.1
5
居住
住房租金
0.3
2.6
6
食品
油脂
0.2
6.1
7
居住
建房及裝修材料
0.2
2.4
8
交通和通訊
交通工具
0.1
-0.5
9
交通和通訊
車用燃料及零配件
0
5.9
10
交通和通訊
通信服務(wù)
0
-0.3
11
食品
蛋
-0.8
-2
12
交通和通訊
通信工具
-0.8
-14
A. 排序 B. 篩選 C. 記錄單 D. 分類匯總
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A 3. A 4. B 5. B 6. A 7. B 8. C 9. D 10. D 11. C 12. C 13. D
14. D 15. D 16. C 17. C 18. A 19. C 20. B 21. C 22. C 23. C 24. B 25. A
26. B 27. A 28. A 29. D 30. A 31. A 32. B 33. D 34. A 35. C 36. D 37. C
38. D 39. B 40. B 41. C 42. A 43. C 44. B 45. C 46. D 47. B 48. C 49. D
50. A 51. D 52. C 53. D 54. C 55. A 56. B 57. B 58. C 59. B 60. B 61. C
62. B 63. C 64. B 65. C 66. B 67. B 68. B 69. D 70. B
第二部分
71. ABD 72. AD 73. ABCD 74. AC 75. BCD 76. ACD 77. BCD 78. ABC
79. ABD 80. BCD 81. ACD 82. AC 83. BC 84. A 85. AD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
文科數(shù)學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0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已知集合P={∈N|1≤≤10},集合Q={∈R|},則P∩Q等于( )
A.{2} B.{1,2} C.{2,3} D.{3}
2.若函數(shù)的定義域為( )
A.[1,8] B.[1,4) C.[0,2) D.[0,2]
3. 設(shè)為等差數(shù)列,公差d=-2,為其前項和,若,則=( )
A.18 B. 22 C. 20 D.24
4. 若把函數(shù)的圖象向右平移個單位長度后,所得到的圖象關(guān)于軸對稱,則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5.在的定義運算: ,若不等式 對任意實數(shù)恒成立,則實數(shù)的最大值為( )
A. B. C. D.
6. 等差數(shù)列的前n項和為,已知,,則( )
A. 38 B. 20 C. 10 D. 9
7.函數(shù)f(x)=ln(4+3x-x2)的單調(diào)遞減區(qū)間是( )
A. B. C. D.
8.已知f(x)=,則下列四圖中所作函數(shù)的圖像錯誤的是( )
9. 若定義在R上的函數(shù)滿足,且當時,,函數(shù),則函數(shù)在區(qū)間內(nèi)的零點的個數(shù)為( )
A.6 B. 7 C. 8 D. 9
10.已知是定義在上的奇函數(shù),且當時不等式成立,若, ,則大小關(guān)系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將答案填在答題卡相應(yīng)的位置上)
11.已知;,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 在△ABC中,已知,則角= 。
13.命題“”為假命題,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為 。
14.已知數(shù)列{}滿足a1=2,=3一2,則=_______。
15.已知函數(shù)的一段圖像如右圖所示.則的解析式是 。
16. 已知P是邊長為2的正邊BC上的動點,則=_______。
17.設(shè)函數(shù)的定義域分別是,且。若對于任意,都有,則稱函數(shù)為在上的一個延拓函數(shù)。設(shè),為在上的一個延拓函數(shù),且是偶函數(shù),則= 。
三、解答題(共65分.解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向量。
(1)求;
(2)若,求k的值。
19.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向量.
(1)求函數(shù)的最小正周期及單調(diào)增區(qū)間;
(2)在中,分別是角的對邊,且,,,
且,求的值.
20.(本小題滿分13分)如圖所示,將一矩形花壇ABCD擴建成一個更大的矩形花壇AMPN,要求B在AM上,D在AN上,對角線MN過C點,已知|AB|=3米,|AD|=2米,由于受地理條件限制,長不超過米,設(shè)。
(1)要使矩形AMPN的面積大于32平方米,則AN的長應(yīng)在什么范圍內(nèi)?
(2)若|AN| (單位:米),則當AM、AN的長度是多少時,矩形花壇AMPN的面積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積。
21.(本小題滿分14分)若S是公差不為0的等差數(shù)列的前n項和,且成等比數(shù)列。
(1)求等比數(shù)列的公比;
(2)若,求的通項公式;
(3)在(2)的條件下,設(shè),是數(shù)列的前n項和,求使得對所有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數(shù)。
22.(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函數(shù)
(1)若曲線在點處的切線與直線平行,求出這條切線的方程;
(2)當時,求:
①討論函數(shù)的單調(diào)區(qū)間;
②對任意的,恒有,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DCCBD CDDCA
二、填空題:
11.;12. ;13.;14. ;
15.;16. 6;17.(寫成分段函數(shù)也給分)。
三、解答題:
18.解:(1) ----------------3分
---------------6分
(2) ------------9分
-----------12分
19.解:(1) ---2分
------4分
∴函數(shù)的最小周期 -----5分
由:
單調(diào)增區(qū)間為 ----------6分
(2)
是三角形內(nèi)角,∴ 即: -------8分
∴ 即:. -------9分
將代入可得:,解之得:
∴, ---- --11分
,∴,. -------12分
20.解:設(shè)AN的長為x米()
∵,∴|AM|=
∴SAMPN=|AN|?|AM|= - ---------------- 4分
由
或
即長的取值范圍是 ----------------------------------8分
(2)令 ---------------------------------10分
在上為單調(diào)減函數(shù),
取得最大值,即(平方米)
此時=3米,米 -----------------------------------------12分
21.解:∵數(shù)列{an}為等差數(shù)列,∴,
∵S1,S2,S4成等比數(shù)列, ∴ S1·S4 =S22
∴ ,∴
∵公差d不等于0,∴ -----------------2分
(1) --------------------4分
(2)∵S2 =4,∴,又,
∴, ∴。 ------------------8分
(3)∵ ------------------9分
∴… ----11分
要使對所有恒成立,∴,, ---------13分
∵, ∴的最小值為30。 ---------14分
22.解:(1),得切線斜率為 ---------2分
據(jù)題設(shè),,所以,故有 ----------------------------3分
所以切線方程為即 - -----------------------4分
(2)①
若,則,可知函數(shù)的增區(qū)間為和,
減區(qū)間為 -----------------6分
若,則,可知函數(shù)的增區(qū)間為;------------7分
若,則,可知函數(shù)的增區(qū)間為和,
減區(qū)間為 -------------------------------------9分
②當時,據(jù)①知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遞增,在區(qū)間上遞減,
所以,當時,,故只需,
即
顯然,變形為,即,解得 ---------11分
當時,據(jù)①知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遞增,則有
只需,解得. ----------13分
綜上,正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 --------------------------------------------14分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
理科數(shù)學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在答題卡上。)
1、設(shè)全集則右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的集合為( )
A、 B、
C、 D、
2、下列函數(shù)中與為同一函數(shù)的是( )
A、 B、 C、 D、
3、若函數(shù)在處有極值,則函數(shù)的圖象在處的切線的斜率為( )
A、 B、 C、 D、
4、當時,則下列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 、 B 、
C 、 D 、
5、已知函數(shù)且,則( )
A、 B、 C、 D、
6、用數(shù)學歸納法證明時,由的假設(shè)到證明時,等式左邊應(yīng)添加的式子是( )
A、 B、 C、 D、
7、已知函數(shù)的部分圖象如右圖所示,則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 ( )
A、
B、
C、
D、
8、已知則等于( )
A、 B、 C、 D、
9、設(shè)定義在R上的函數(shù)是最小正周期為的偶函數(shù),是的導函數(shù),當時,;當且時 ,,則函數(shù)在 上的零點個數(shù)為( )
A、2 B、4 C、5 D、 8
10、已知函數(shù) 是定義在上的減函數(shù),函數(shù) 的圖象關(guān)于點 對稱. 若對任意的 ,不等式 恒成立,的最小值是( )
A、0 B、1 C、2 D、3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考生共需作答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請將答案填在答題卡對應(yīng)題號的位置上。答錯位置,書寫不清,模棱兩可均不得分。)
(一)必做題(11—14題)
11、由曲線f(x)=與軸及直線圍成的圖形面積為,則m的值為 .
12、若關(guān)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為空集,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 .
13、下列說法:
①命題“”的否定是“”;
②函數(shù)是冪函數(shù),且在上為增函數(shù),則;
③命題“函數(shù)在處有極值,則”的否命題是真命題;
④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單調(diào)遞增;
⑤“”是“”成立的充要條件。
其中說法正確的序號是 。
14、定義在R上的函數(shù)滿足:,且對于任意的,都有<,則不等式>的解集為 。
(二)選做題(請考生在第15、16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請將答案填在答題卡上你所選的題目序號后的橫線上.如果全選,則按第15題作答結(jié)果計分.)
15、(幾何證明選講部分)已知PA是圓O的切線,切點為A,PA=2. AC是圓O的直徑,PC與圓O交于點B,PB=1, 則圓O的半徑R=_____.
16、(極坐標與參數(shù)方程部分)在極坐標系中,圓的圓心到直線的距離是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 解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本小題滿分12分)
在△ABC中,設(shè)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
(1)求的值;
(2)若,且,求△ABC的面積.
18、(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實數(shù),命題:在區(qū)間上為減函數(shù);命題:方程在有解。若為真,為假,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shù)
(1)求函數(shù)的單調(diào)遞減區(qū)間;
(2)設(shè),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求實數(shù)的值.
20、(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某食品廠需要定期購買食品配料,該廠每天需要食品配料200千克,配料的價格為元/千克,每次購買配料需支付運費236元.每次購買來的配料還需支付保管費用(若天購買一次,需要支付天的保管費)。其標準如下: 7天以內(nèi)(含7天),無論重量多少,均按10元/天支付;超出7天以外的天數(shù),根據(jù)實際剩余配料的重量,以每天0.03元/千克支付.
(1)當9天購買一次配料時,求該廠用于配料的保管費用是多少元?
(2)設(shè)該廠天購買一次配料,求該廠在這天中用于配料的總費用(元)關(guān)于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并求該廠多少天購買一次配料才能使平均每天支付的費用最少?
21、(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shù).
(1) 若函數(shù)的定義域和值域均為,求實數(shù)的值;
(2) 若在區(qū)間上是減函數(shù),且對任意的,
總有,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3) 若在上有零點,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22、(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函數(shù).
(1)討論函數(shù)在定義域內(nèi)的極值點的個數(shù);
(2)若函數(shù)在處取得極值,對,恒成立,
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3)當時,求證:.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ABACD BADBC
二、填空題
11、 4 12、 13、①②④ 14、(0,2) 15、 16、1
三、解答題
17.解析:(1)由正弦定理,得 ………………………………2分
即
∴ ∴…………………………4分
∴ ……………………………………………………6分
(2)由余弦定理, ……………………………………………8分
, ……………………………………………10分
∴ ……………………………………………12分
18、解析:, 為上的減函數(shù).
又在區(qū)間上為減函數(shù),……………………2分
又在上恒成立,,即
…………………………………………………………………………4分
對于,有解,即在上有解.
令
當時,
,即
………………………………………………………………8分
又為真,為假
或 ……………………………………………………12分
19、解:
……………………………2分
(1)
的單調(diào)減區(qū)間為:……………………6分
(注:單調(diào)減區(qū)間有等價形式同樣得分,沒有加扣2分。)
(2)
……………………10分
(注:最大值與最小值少一個扣一分。)
……………………………………12分
20、解析:(Ⅰ)當9天購買一次時,該廠用于配料的保管費用
元 ………………………………………………2分
(Ⅱ)(1)當時,…………………4分
(2)當 時,
……………………………………………6分
∴ …………………………………………………7分
∴設(shè)該廠x天購買一次配料平均每天支付的費用為元
……………………………………………8分
當時 是上的減函數(shù).
當且僅當時,有最小值(元)
當時=≥393
當且僅當時取等號
(注:兩段上的最值錯一個扣一分)。
∵ ∴當時 有最小值393元 …………………………12分
21、解:(1)在上的減函數(shù),
在上單調(diào)遞減
且………………………………2分
……………………………………………………………………4分
(2)在區(qū)間上是減函數(shù),
在上單調(diào)遞減,在上單調(diào)遞增
,………6分
對任意的,總有
,……………………………………………………8分
即又,………………………………………9分
(3)在上有零點,在上有解。
在上有解……………………………………………11分
……………………………………13分
22、解:(Ⅰ),
當時,在上恒成立,
函數(shù) 在單調(diào)遞減,∴在上沒有極值點;
當時,得,得,
∴在上遞減,在上遞增,即在處有極小值.
∴當時在上沒有極值點,
當時,在上有一個極值點. 4分
(注:分類討論少一個扣一分。)
(Ⅱ)∵函數(shù)在處取得極值,∴, ………………………………………5分
∴, ……………………………………………………6分
令,可得在上遞減,在上遞增,………………8分
∴,即. 9分
(Ⅲ)證明:, 10分
令,則只要證明在上單調(diào)遞增,
又∵,
顯然函數(shù)在上單調(diào)遞增. 12分
∴,即,
∴在上單調(diào)遞增,即,
∴當時,有. 14分
注:本答案僅供參考,若有其他解法,請酌情給分。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
物理試題
一、不定項選擇題(共14小題,每小題5分,共7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得5分,選不全得3分。)
1.關(guān)于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伽利略認為在同一地點,重的物體和輕的物體下落快慢不同
B.伽利略猜想運動速度與下落時間成正比,并直接用實驗進行了驗證
C.伽利略通過數(shù)學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運動驗證了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運動驗證了運動速度與位移成正比
2.如圖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內(nèi),球B的直徑恰好等于正方體A的邊長,將它們以初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不計空氣阻力,上升過程中,A對B有向上的支持力
B.若考慮空氣阻力,上升過程中,A對B的壓力向下
C.若考慮空氣阻力,下落過程中,B對A的壓力向上
D.若不計空氣阻力,下落過程中,B對A沒有壓力
3.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體,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線運動,其v-t圖線如圖所示,則 ( )
在0-t1秒內(nèi),外力F大小不斷增大
在t1時刻,外力F為零
C.在t1-t2秒內(nèi),外力F大小可能不斷減小
D.在t1-t2秒內(nèi),外力F大小可能先減小后增大
4.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2的物體,放在沿平直軌道向左行駛的車廂底板上,并用豎直細繩通過光滑的定滑輪連接質(zhì)量為m1的物體。當車向左加速運動時,與物體m1相連接的繩與豎直方向成θ角,m2與車廂相對靜止。則 ( )
車廂的加速度為gsinθ
B.繩對物體m1的拉力為m1g/cosθ
C.底板對物體m2的支持力為(m2-m1)g
D.物體m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為m2gtanθ
5.我國國家大劇院外部呈橢球型,將國家大劇院的屋頂近似為半球形,一警衛(wèi)人員為執(zhí)行特殊任務(wù),必須冒險在半球形屋頂上向上緩慢爬行(如圖所示),他在向上爬的過程中( )
屋頂對他的支持力變大 B.屋頂對他的支持力變小
C.屋頂對他的摩擦力變大 D.屋頂對他的摩擦力變小
6.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用細繩拴住放在水平粗糙傳送帶上,物體距傳送帶左端距離為L,穩(wěn)定時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當傳送帶分別以v1、v2的速度作逆時針轉(zhuǎn)動時(v1
vb =m/s B.vc=3m/s
C.de=3m D.從d到e所用時間為4s
8.如圖所示,汽車通過輕質(zhì)光滑的定滑輪,將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從井中拉出,繩與汽車連接點A距滑輪頂點高為h,開始時物體靜止,滑輪兩側(cè)的繩都豎直繃緊,汽車以速度v向右勻速運動,運動到跟汽車連接的細繩與水平夾角為30°,則 ( )
A.從開始到繩與水平夾角為30°時,拉力做功mgh
B.從開始到繩與水平夾角為30°時,拉力做功mgh+mv2
C.在繩與水平夾角為30°時,拉力功率為mgv
D.在繩與水平夾角為30°時,拉力功率大于mgv
9.宇宙中存在一些質(zhì)量相等且離其他恒星較遠的四顆星組成的四星系統(tǒng),通常可忽略其他星體對它們的引力作用。設(shè)四星系統(tǒng)中每個星體的質(zhì)量均為m,半徑均為R,四顆星穩(wěn)定分布在邊長為a的正方形的四個頂點上.已知引力常量為G.關(guān)于四星系統(tǒn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四顆星圍繞正方形對角線的交點做勻速圓周運動 B.四顆星的軌道半徑均為
C.四顆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為 D.四顆星的周期均為
10.游樂場中有一種叫“空中飛椅”的設(shè)施,其基本裝置是將繩子上端固定在轉(zhuǎn)盤的邊緣上,繩子下端連接座椅,人坐在座椅上隨轉(zhuǎn)盤旋轉(zhuǎn)而在空中飛旋,若將人和座椅看成質(zhì)點,簡化為如圖所示的模型,其中P為處于水平面內(nèi)的轉(zhuǎn)盤,可繞豎直轉(zhuǎn)軸OO′轉(zhuǎn)動,已知繩長為l,質(zhì)點的質(zhì)量為m,轉(zhuǎn)盤靜止時懸繩與轉(zhuǎn)軸間的距離為d.讓轉(zhuǎn)盤由靜止逐漸加速轉(zhuǎn)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質(zhì)點與轉(zhuǎn)盤一起做勻速圓周運動,此時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不計空氣阻力及繩重,繩子不可伸長,則質(zhì)點從靜止到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過程中,繩子對質(zhì)點做的功為 ( )
B.
C. D.
11.如圖所示為糧袋的傳送裝置,已知AB間長度為L,傳送帶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工作時運行速度為v,糧袋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正常工作時工人在A點將糧袋放到運行中的傳送帶上,關(guān)于糧袋從A到B的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A.糧袋到達B點的速度與v比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
B.糧袋開始運動的加速度為,若L足夠大,則
以后將以一 定 的速度v做勻速運動
C.若,則糧袋從A到B一定一直是做加速運動
D.不論μ大小如何,糧袋從A到B一直勻加速運動,且
12.如圖所示,置于足夠長斜面上的盒子內(nèi)放有光滑球B,B恰與盒子前、后壁接觸,斜面光滑且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一輕質(zhì)彈簧的一端與固定在斜面上的木板P拴接,另一端與A相連.今用外力推A使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然后由靜止釋放,則從釋放盒子直至其獲得最大速度的過程中 ( )A.彈簧的彈性勢能一直減小直至為零
B.A對B做的功等于B機械能的增加量
C.彈簧彈性勢能的減小量等于A和B機械能的增加量
D.A所受重力和彈簧彈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小于A動能的增加量
13.如圖所示,在水平板左端有一固定擋板,擋板上連接一輕質(zhì)彈簧。緊貼彈簧放一質(zhì)量為m的滑塊,此時彈簧處于自然長度。已知滑塊與擋板的動摩擦因數(shù)及最大靜摩擦因數(shù)均為。現(xiàn)將板的右端緩慢抬起使板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θ,最后直到板豎直,此過程中彈簧彈力的大小F隨夾角θ的變化關(guān)系可能是圖中的( )
14.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滑塊從斜面底端以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v0沖上固定斜面,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已知斜面傾角為,斜面與滑塊間的摩擦因數(shù)為,且
15.(10分)下圖中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為________cm, 螺旋測微器讀數(shù)________cm.
16.(12分)一卡車拖掛一相同質(zhì)量的車廂,在水平直道上以v0=12m/s的速度勻速行駛,其所受阻力可視為與車重成正比,與速度無關(guān)。某時刻,車廂脫落,并以大小為a=2m/s2的加速度減速滑行。在車廂脫落后,司機才發(fā)覺并緊急剎車,剎車時阻力為正常行駛時的3倍。假設(shè)剎車前牽引力不變,求卡車和車廂都停下后兩者之間的距離。
17.(14分)如圖所示,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紙帶,其上有一質(zhì)量為m=0.1 kg的鐵塊,它與紙帶右端的距離為L=0.5m,所有接觸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現(xiàn)用水平向左的恒力,經(jīng)2s時間將紙帶從鐵塊下抽出,當紙帶全部抽出時鐵塊恰好到達桌面邊緣且速度為v=2m/s。已知桌面高度為H=0.8m,不計紙帶重力,鐵塊視為質(zhì)點。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鐵塊拋出后落地點離拋出點的水平距離;(2)紙帶抽出過程中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內(nèi)能。
18.(14分)如圖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h=1.8m的光滑平臺上放置一質(zhì)量、由兩種不同材料連接成一體的薄板A,其右段長度l1=0.2m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在A最右端放有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B,其質(zhì)量m=1kg。B與A左段間動摩擦因數(shù)。開始時二者均靜止,現(xiàn)對A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待B脫離A(A尚未露出平臺)后,將A取走。B離開平臺后的落地點與平臺右邊緣的水平距離x=1.2m。(取g=10m/s2)求:
(1)B從開始運動到剛脫離A時,B運動的時間t和位移xB
(2)A左端的長度l2
參考答案
C 2.BD 3.CD 4.BD 5.AD 6.B 7.BD 8.BD 9.BD 10.A 11.A 12.BC 13.C 14.D 15. 0.600 1.0295
16. 【解析】設(shè)卡車的質(zhì)量為M,車所受阻力與車重之比為;剎車前卡車牽引力的大小為,
卡車剎車前后加速度的大小分別為和。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①
---------------------------------------②
---------------------------------------------③
------------------------------------------④
設(shè)車廂脫落后,內(nèi)卡車行駛的路程為,末速度為,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有
---------------------------------------⑤
--------------------------------------------⑥
----------------------------------------------⑦
式中,是卡車在剎車后減速行駛的路程。設(shè)車廂脫落后滑行的路程為,有
-----------------------------------------------⑧
卡車和車廂都停下來后相距
-----------------------------------------⑨
由①至⑨式得
---------------------------
帶入題給數(shù)據(jù)得: ---------------------------------
【解析】答案: 1 2 m/s 2 2 s 3 0.3 J
(1)水平方向:s=vt---------------------------------- ①
豎直方向:H=gt2 /2----------------------------------②
由①②聯(lián)立解得:s=1.2 m/s
(2)設(shè)鐵塊的加速度為a1,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μmg=ma1 --------------③
紙帶抽出時,鐵塊的速度:v=a1t1 --------------------------④
③④聯(lián)立解得μ=0.1
鐵塊的位移:s1=a1t12 -----------------------⑤
設(shè)紙帶的位移為s2;由題意知,s2-s1=L---------------------- ⑥
由功能關(guān)系可得E=μmgs2+μmg s2-s1 ---------------------⑦
由③④⑤⑥⑦聯(lián)立解得E=0.3 J.
18.【解析】(1)B離開平臺做平拋運動。
豎直方向有 ------------------①
水平方向有 -----------------------------------②
由①②式解得
代入數(shù)據(jù)求得-------------------③
設(shè)B的加速度為aB,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知識得:
-------------④
------------------------------- ⑤
------------------------------------------------ ⑥
聯(lián)立③④⑤⑥式,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 ⑦
--------------------- ⑧
(2)設(shè)B剛開始運動時A的速度為,由動能定理得----------⑨
設(shè)B運動時A的加速度為
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知識有-------------------------- ⑩
--------------------?
聯(lián)立⑦⑧⑨⑩式,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 ?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
生物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50分,每題1分)
1.下列有關(guān)生物體中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含有C、H、O、N元素的有機物屬于生物大分子
B.DNA分子解旋后,空間結(jié)構(gòu)改變,將失去其功能
C.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在氧化分解時都能釋放出能量
D.動物激素是基因表達的直接產(chǎn)物,可調(diào)節(jié)生命活動
2.下列有關(guān)高等植物細胞結(jié)構(gòu)的說法正確的是
A.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中均能發(fā)生基因的表達
B.細胞中膜蛋白的形成與內(nèi)質(zhì)網(wǎng)無關(guān)
C.葉綠體產(chǎn)生的ATP可以為細胞各種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D.吡羅紅和甲基綠混合染色劑使細胞質(zhì)區(qū)域染成紅色
3.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碼子,又是肽鏈合成的起始密碼子,但人體血清白蛋
白的第一個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轉(zhuǎn)運甲硫氨酸的tRNA其反密碼子為AUG
B.血清白蛋白和線粒體中的蛋白質(zhì)修飾加工的場所是內(nèi)質(zhì)網(wǎng)和高爾基體
C.血清白蛋白中一定不含甲硫氨酸
D.編碼血清白蛋白的基因突變可能不影響血清白蛋白的功能
4.右圖為生物膜與人工脂雙層膜對多種物質(zhì)的透性值,
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
A.K+透過生物膜的速度比Cl-快
B.K+透過人工膜的速度比Cl-快
C.CO2過生物膜的方式是自由擴散
D.Na+過人工膜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
5.只有在細胞保持活性的條件下,才能顯示細胞中某物
質(zhì)或結(jié)構(gòu)的實驗是
①用黑藻觀察細胞質(zhì)流動
②用龍膽紫染色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有絲分裂
③用健那綠染色觀察動物細胞的線粒體
④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染色觀察洋蔥細胞中的DNA和RNA
⑤用洋蔥細胞觀察質(zhì)壁分離和復原
A.①②③ B. 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6.右圖所示脂質(zhì)體是一種人工膜,主要由磷脂組成,下列說法不正確是
A.磷脂分子在水介質(zhì)中可自動形成該脂質(zhì)體
B.該脂質(zhì)體可用作轉(zhuǎn)基因研究
C.該脂質(zhì)體表面交聯(lián)抗體,能靶向給藥治療癌癥
D.該脂質(zhì)體交聯(lián)膽固醇分子,可增強膜的流動性
7.正常情況下,圖甲細胞和圖乙細胞均能完成的生命活動是
①增殖 ②DNA復制 ③形成[H]
④出現(xiàn)染色體結(jié)構(gòu) ⑤有mRNA經(jīng)核孔進入細胞質(zhì)中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③⑤ D.①②④
8.下表列出某動物肝細胞和胰腺外分泌細胞的膜結(jié)構(gòu)相對含量(%),下列說
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甲呼吸強度大于細胞乙
B.細胞乙為胰腺外分泌細胞
C.甲乙細胞基因相同,但表達基因都不相同
D.肝細胞內(nèi)質(zhì)網(wǎng)面積小于胰腺外分泌細胞
9.下圖為某種高等植物的細胞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細胞無葉綠體,此種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B.這是一種需氧型生物,但此細胞也可進行無氧呼吸
C.該細胞內(nèi)的細胞器與細胞膜、核膜共同構(gòu)成了生物膜系統(tǒng)
D.該細胞已經(jīng)高度分化,不再進行細胞分裂
10.下列有關(guān)細胞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線粒體內(nèi)膜和葉綠體內(nèi)膜上均可以形成ATP
B.動物細胞的形態(tài)主要由細胞骨架決定
C.溶酶體能合成多種水解酶,降解所吞噬的物質(zhì)
D.細胞液又稱細胞溶膠,主要成分有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zhì)等
11.下圖是人體內(nèi)的某種細胞,相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溶酶體的產(chǎn)生與甲無直接關(guān)系
B.溶酶體與細胞內(nèi)消化和細胞凋亡有關(guān)
C.該細胞吞噬細菌需要質(zhì)膜上蛋白質(zhì)的參與
D.乙的體積變大,數(shù)目減少代表細胞呼吸增強
12.下圖表示某種酶在不同處理條件(a、b、c)下催化化學反應(yīng)時,反應(yīng)
物的量和反應(yīng)時間的關(guān)系,以下關(guān)于此圖的解讀,正確的是
A.a(chǎn)、b、c表示溫度,則一定是a﹥b﹥c
B.a(chǎn)、b、c表示pH值,則c﹥b﹥a
C.a(chǎn)、b、c表示酶的濃度,則a﹥b﹥c
D.a(chǎn)、b、c表示溫度,則不可能是c﹥b﹥a
13.某研究組獲得了水稻的胡蘿卜素缺失突變體。對其葉片進行紅光照射,光吸
收值測定和色素層析條帶分析(從上至下),與正常葉片相比實驗結(jié)果是
A.光吸收差異不顯著,色素帶缺第1條
B.光吸收差異顯著,色素帶缺第2條
C.光吸收差異顯著,色素帶缺第3條
D.光吸收差異不顯著,色素帶缺第4條
14.取某種植物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新鮮葉片,用打孔器將葉片打出若干圓片,圓片
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組。甲組立即烘干處理并測得圓片干重為A,乙組保持濕
潤且置于一個黑暗密閉裝置內(nèi),丙組保持濕潤且置于一個密閉裝置內(nèi)并給予適宜
強度的光照。乙組和丙組其他條件一致,一小時后,測得乙裝置內(nèi)圓片干重為B,
丙裝置內(nèi)圓片干重為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減A的干重差為圓片葉肉細胞一小時內(nèi)的真光合速率
B.C減B的干重差為圓片葉肉細胞一小時內(nèi)的凈光合速率
C.A減B的干重差為圓片葉肉細胞一小時內(nèi)的呼吸速率
D.實驗過程中,乙組圓片葉肉細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
15.某小組開展多種環(huán)境因素對植物光合作用影響的探究活動。下表為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其中 A、 B 、 C 、 D 、 E 為不同光照強度和不同 CO2 濃度下,馬鈴薯吸收( + )或釋放(—)CO2速率( mg/h)隨溫度變化的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是40℃
B.依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光合速率最低的條件是:弱光、CO2 濃度0.03%、40℃
C.實際生產(chǎn)中欲使大棚中馬鈴薯長勢最佳所需的條件是:全光照、CO2 濃度
1.22%、30℃
D.全光照、CO2 濃度0.03%、10℃條件下,馬鈴薯光合作用速率是呼吸速率
2倍
16.右圖表示某綠色植物在15℃和25℃條件下,光照強度和氧氣釋放速度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當光照強度等于0時,該植物在25℃時比15℃
多吸收氧氣10毫升/小時
B.當光照強度等于5千勒克司時,該植物在兩種
溫度下制造有機物的量相等
C.當光照強度小于5千勒克司時,適當?shù)亟档蜏?br/>度有利于溫室內(nèi)該植物的增產(chǎn)
D.當光照強度超過8千勒克司時,15℃下該植
物光合作用的制約因素主要是碳(暗)反應(yīng)
17.下圖表示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與植物周圍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關(guān)系。圖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強度后測得的曲線。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中,正確的是
A.植物體鮮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強度的重要指標
B.出現(xiàn)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溫度
C.葉綠體內(nèi)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點時大于B點
D.在E點后再次增大光照強度,曲線有可能為EG
18.下圖所示生物體部分代謝過程,有關(guān)分析正確的是
A.過程②需要的酶均存在于線粒體內(nèi)
B.過程②和④不能在同一細胞中同時進行
C.能進行過程③的生物和能進行過程①的生物的同化作用類型相同
D.過程②④產(chǎn)生的[H]參與了ATP的合成
19.右圖為人體某細胞所經(jīng)歷的各個階段示意圖,圖中①~⑦為不同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與①相比,②③④的分化能力減弱
B.⑤⑥⑦的mRNA種類完全不同
C.b過程異常,細胞可能發(fā)生癌變
D.進入c過程的細胞,細胞核體積變大,酶活性降低
20.取自同種生物不同類型的正常體細胞,檢測其基因表達,結(jié)果如圖所示。關(guān)
于此圖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基因1~8中只有一個是控制核糖體蛋白質(zhì)合成
的基因,則該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2
B.圖中7種細胞的遺傳物質(zhì)是相同的
C.圖中7種細胞理論上都具有全能性,經(jīng)合適條件誘導可在生物體內(nèi)實現(xiàn)全能性
D.此圖可用于說明細胞分化的本質(zhì)
21.下列關(guān)于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凋亡發(fā)生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細胞分化發(fā)生在整個生命過程中
B.多細胞生物個體衰老過程中,既有細胞的衰老死亡,也有大量新細胞經(jīng)分
裂產(chǎn)生并發(fā)生細胞分化,所以個體衰老和細胞衰老無直接關(guān)系
C.細胞分化是永久性的變化,一般不可逆轉(zhuǎn)
D.放療、化療方法通過抑制癌細胞DNA復制和誘導癌細胞突變成正常細胞,達到治療的目的
22.下圖為某二倍體生物精原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內(nèi)的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的變化曲線。基因重組最可能發(fā)生在
A.AB段 B.CD段 C.FG段 D.HI段
23.右圖表示基因型為AaBbDd的某動物正在分裂的細胞,敘述不正確的是
A.此細胞不可能發(fā)生基因重組過程
B.若①上有A基因,④上有a基因,可能是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導致的
C.①②③可組成一個染色體組,④⑤⑥為另一個染色體組
D.若①、④是性染色體,只能是X染色體或是Y染色體中的一種
24.下圖為某動物細胞分裂圖像,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中甲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此時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為8
B.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甲、乙、丙細胞,且乙細胞中的①和②同屬一個染色
體組
C.如果P為X染色體,則Q一定是Y染色體
D.染色體P和Q 上的基因,在親子代傳遞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5.1952年“噬菌體小組”的赫爾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和DNA在侵染細菌過程中的功能,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標記的噬菌體還沒有侵染細菌或由于侵染時間過長,部分子代噬菌體從細菌中釋放出來
B.實驗結(jié)果表明當攪拌時間足夠長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別占初始標記噬菌體放射性的80%和30%
C.圖中被侵染細菌的存活率始終保持在100%,說明細菌沒有裂解
D.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時間要適宜,時間過長,子代噬菌體從大腸桿菌體內(nèi)釋放出來,會使細胞外32P含量增高
26.下圖為DNA分子部分結(jié)構(gòu)示意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DNA的穩(wěn)定性與⑤有關(guān),生物體內(nèi)DNA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聚
合酶、逆轉(zhuǎn)錄酶等可以斷開⑤鍵
B.④是一個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C.DNA連接酶可催化⑥或⑦鍵形成
D.A鏈、B鏈的方向相反,骨架是磷酸和脫氧核糖
27.下列關(guān)于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在細菌中DNA的復制只發(fā)生在擬核 ②不同組織細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進行表達 ③不同核糖體中可能翻譯出相同的多肽 ④識別并轉(zhuǎn)運氨基酸的tRNA由3個核糖核苷酸組成 ⑤基因突變不一定導致所表達的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發(fā)生改變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28.甲、乙圖示真核細胞內(nèi)兩種物質(zhì)的合成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所示過程通過半保留方式進行,合成的產(chǎn)物是雙鏈核酸分子
B.甲所示過程在細胞核內(nèi)進行,乙在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進行
C.DNA分子解旋時,甲所示過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個細胞周期中,甲所示過程在每個起點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29.假設(shè)未來發(fā)現(xiàn)某種外星生物其遺傳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模式與作用原理與地球上的生物相同。若這種生物氨基酸只有14種,其DNA和RNA的堿基只有A、T和U三種。則該生物的一個密碼子最少有幾個堿基組成
A.4個 B.3個 C.5個 D.6個
30.下圖為真核細胞中多聚核糖體合成蛋白質(zhì)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上的四種脫氧核苷酸可組合成64種密碼子,代表20種氨基酸
B.若①中有一個堿基發(fā)生改變,則合成的多肽鏈的結(jié)構(gòu)將發(fā)生改變
C.①上的一個密碼子只決定一種氨基酸,一種氨基酸只由一種tRNA轉(zhuǎn)運
D.起始密碼子在①的右端
3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B.雜合子與純合子基因型不同,表現(xiàn)型也不同
C.非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D.孟德爾設(shè)計的測交方法能用于檢測F1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和比例
32.孟德爾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基礎(chǔ)上,利用“假說-演繹法”成功提出基因分離定律,他做出的“演繹”是
A.親本產(chǎn)生配子時,成對的等位基因發(fā)生分離
B.雜合子自交產(chǎn)生3:1的性狀分離比
C.兩對相對性狀雜合子產(chǎn)生配子時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D.雜合子與隱性親本雜交后代發(fā)生1:1的性狀分離比
33.現(xiàn)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雜交,后代中雌、雄家兔都表現(xiàn)為黑色直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家兔性狀的遺傳只受遺傳物質(zhì)控制,與環(huán)境條件無關(guān)
②假設(shè)后代的數(shù)量足夠多,可以判斷黑色對白色為顯性,直毛對卷毛為顯性
③根據(jù)上述雜交實驗可判斷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34.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小球做遺傳規(guī)律模擬實驗。甲同學每次分別從Ⅰ、Ⅱ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乙同學每次分別從Ⅲ、Ⅳ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將抓取的小球分別放回原來小桶后,再多次重復。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乙同學的實驗只模擬了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jié)合的過程
B.實驗中每只小桶內(nèi)兩種小球的數(shù)量和小球總數(shù)都必須相等
C.甲同學的實驗可模擬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
D.甲、乙重復100次實驗后,Dd和AB組合的概率約為1/2和1/4
35.以下有關(guān)研究方法的運用,敘述正確的是
A.科學家一般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化學反應(yīng)過程
B.薩頓推論出基因在染色體上運用的是假說—演繹法
C.沃森和克里克運用模型法研究DNA的復制方式
D.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發(fā)現(xiàn)運用了類比推理法
36.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發(fā)生于下圖中哪個過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
37.將純合的野鼠色小鼠與棕色小鼠雜交,F(xiàn)1代全部表現(xiàn)為野鼠色。F1個體間相互交配,F(xiàn)2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野鼠色:黃色:黑色:棕色=9:3:3:1。若M、N為控制相關(guān)代謝途徑的顯性基因,據(jù)此推測最合理的代謝途徑是
38.種植基因型為AA和Aa的豌豆,兩者數(shù)量之比是1∶3。自然狀態(tài)下(假設(shè)結(jié)實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為AA、Aa、aa的數(shù)量之比為
A.7∶6∶3 B.5∶2∶1 C.3∶2∶1 D.1∶2∶1
39.某生物個體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種類和比例均為Ab∶aB∶AB∶ab= 3∶3∶2∶2,若該生物進行自交,其后代出現(xiàn)純合體的概率是
A.1/4 B.1/16 C.26/100 D.1/100
40.如果小偃麥早熟(A)對晚熟(a)是顯性,抗干熱(B)對不抗干熱(b)是顯性,兩對基因自由組合,在研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以某親本與雙隱性純合子雜交,如果F1代只有一種表現(xiàn)型,此親本基因型可能有幾種
A.1 B.2 C.3 D.4
41.某鯉魚種群體色遺傳有如下特征,用黑色鯉魚(簡稱黑鯉)和紅色鯉魚(簡
稱紅鯉)雜交,F(xiàn)1皆表現(xiàn)為黑鯉,F(xiàn)1自交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取樣地點
取樣總數(shù)
F2性狀分離情況
黑鯉
紅鯉
黑鯉∶紅鯉
1號池
1699
1592
107
14.88∶1
2號池
62
58
4
14.50∶1
某中學科技小組為測得黑鯉的基因型,用1號池中的純合黑鯉和純合紅鯉雜交獲得F1,再用F1與紅鯉雜交,子代的性狀分離比是
A.1 :1:1:1 B.3:1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對
42.薺菜的果實形狀有三角形和卵圓形兩種,為探究薺菜果實形狀的遺傳規(guī)律,進行了雜交實驗(如右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薺菜果實形狀的遺傳涉及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
B.F1測交后代三角形果實:卵圓形果實=3:1
C.三角形果實的兩個親本雜交, F1和F2的性狀表現(xiàn)及比例不能與圖中結(jié)果相同
D.圖中F2三角形果實薺菜中,有7/15的個體無論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現(xiàn)型仍然為三角形果實
43.某種魚的鱗片有4種表現(xiàn)型:單列鱗、野生型鱗、無鱗和散鱗,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決定(分別用Aa、Bb表示),且BB對生物個體有致死作用。將無鱗魚和純合野生型鱗魚雜交,F(xiàn)1代有兩種表現(xiàn)型,野生型鱗魚占50%,單列鱗魚占50%;選取F1中的單列鱗的魚進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種表現(xiàn)型,這4種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6∶3∶2∶1,則F1的親本基因型組合是
A.a(chǎn)aBb×AAbb或aaBB×AAbb B.AABb×aabb
C.a(chǎn)aBb×AAbb D.AaBB×AAbb
44.下列有關(guān)紅綠色盲癥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紅綠色盲癥遺傳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B.紅綠色盲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紅綠色盲癥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D.近親結(jié)婚導致紅綠色盲癥的發(fā)病率升高
45.下圖為某家族甲(基因為A、a)、乙(基因為B、b)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其中一種為紅綠色盲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Ⅱ6的基因型為BbXAXa
B.如果Ⅱ7和Ⅱ8生男孩,則表現(xiàn)完全正常
C.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乙病為紅綠色盲癥
D.若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發(fā)病率高達2/3
46.核電站泄漏的高濃度放射性物質(zhì)可能導致高等生物產(chǎn)生變異,由此原因?qū)е碌淖儺愵愋妥畈豢赡馨?br/> A.基因重組 B.基因突變
C.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 D.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47.某生物興趣小組抽樣調(diào)查的200人中,各種基因型和人數(shù)情況如下表所示,則這200人中,Xb的基因頻率為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人數(shù)
78
14
8
70
30
A.85% B.30% C.20% D.15%
48.實驗小組在對果蠅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和基因進行研究時,繪制出下圖所示圖像,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此果蠅體內(nèi)除精子外,其余細胞內(nèi)均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B.位于X染色體上的基因均能在Y染色體上找到相應(yīng)的等位基因
C.若此果蠅一個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了一個DX的精子,則另外三個精子
的基因型為DY,dX,dY
D.Ⅱ1、Ⅲ1、Ⅳ2、X或Ⅱ2、Ⅲ2、Ⅳ1、Y均可表示果蠅的一個染色體組
49.克氏綜合征是一種性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的疾病,Ⅲ-13的染色體組成為44+XXY,甲病、乙病均是單基因遺傳病。已知Ⅲ-13的致病基因來自Ⅱ-8,請據(jù)圖回答導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綜合征的原因是
A.他的父親在進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形成配子時發(fā)生了染色體不分離
B.他的母親在進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形成配子時發(fā)生了染色體不分離
C.他的父親在進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時發(fā)生了染色體不分離
D.他的母親在進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時發(fā)生了染色體不分離
50.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相關(guān)基因用B、b表示),一位研究者檢驗了東非某人群中290個兒童的血樣。在這個人群中瘧疾和鐮刀型貧血癥都流行,調(diào)查結(jié)果見下表
基因型
患瘧疾
不患瘧疾
總數(shù)
Bb、bb
12
31
43
BB
113
134
247
總數(shù)
125
165
290
對此現(xiàn)象合理解釋是
A.雜合子不易感染瘧疾,顯性純合子易感染瘧疾
B.雜合子易感染瘧疾,顯性純合子不易感染瘧疾
C.雜合子不易感染瘧疾,顯性純合子也不易感染瘧疾
D.雜合子易感染瘧疾,顯性純合子也易感染瘧疾
二、非選擇題(50分,每空1分,遺傳圖解2分)
51.(12分,每空1分)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1)如圖1所示,ATP合成酶廣泛分布于真核細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膜上,參與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質(zhì)子動力勢的推動下合成ATP。ATP合成酶分子結(jié)構(gòu)由突出于膜外的F1親水頭部和嵌入膜內(nèi)的Fo____________________尾部組成。
(2)如圖2所示,此膜的名稱為___________,該場所反應(yīng)的產(chǎn)物為__________
①如圖2所示,葉綠素a (P680和P700)接受光的照射后被激發(fā),釋放勢能高的電子,_______釋放的電子沿電子傳遞鏈傳遞的過程中將H+由_____泵到_______構(gòu)建跨膜質(zhì)子動力勢,質(zhì)子動力勢的另一個來源是_____________,ATP合成酶在跨膜質(zhì)子動力勢的推動下合成ATP。
②__________釋放的勢能高的電子參與NADPH的形成,NADP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取 P680和P700所用試劑為______________, P680和P700能否用層析法分離___________
52.(9分,每空1分)分析實驗,回答問題
中學實驗室所做 “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 實驗,在顯微鏡下觀察只能看到染色體數(shù)目的增加,但增加的具體數(shù)目不容易確定。為了確定染色體的增加數(shù)目,有人對該實驗的實驗步驟進行改進,補充實驗步驟并分析回答問題。
實驗步驟:
(1)生根:將洋蔥放在廣口瓶上,瓶內(nèi)裝滿清水,讓洋蔥的底部接觸到瓶內(nèi)的水面,把這個裝置放在溫暖的地方,注意經(jīng)常換水。
(2)分組:待不定根長到2cm左右,實驗分為2組,一組作為對照組在室溫下繼續(xù)培養(yǎng),一組轉(zhuǎn)到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處理2天。可見實驗組根尖 ,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材并酶解:分別剪取上述2種條件下培養(yǎng)的根尖2—3mm,將其浸入一定濃度的 酶溶液中,處理3h,去掉細胞壁。此時若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呈 形。
(4)低滲處理:倒去酶液后水洗根尖2~3次,用蒸餾水浸泡30min,目的是使細胞 ,染色體分散。
(5)固定后制備懸浮液:將低滲處理的根尖放在卡諾氏固定液中固定后,用機械方法磨碎根尖,制成根尖細胞懸浮液。
(6)染色、制片:吸取細胞懸浮液滴在載玻片上,在酒精燈火焰上烤1分鐘,然后用石炭酸—品紅試劑染色,制成臨時裝片并觀察。火烤的目的除了將細胞固定在載玻片上外,還能__________,利于染色。使用的石炭酸—品紅試劑是___(酸或堿)性試劑。
(7)觀察:在顯微鏡下看到結(jié)果如下圖1和圖2。
①只能在實驗組中觀察到的圖像是_____________
②一位同學在實驗組的觀察中,視野中既有圖1的細胞又有圖2的細胞,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11分,每空1分) 分析下列遺傳學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1.1928年,英國科學家Griffith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活細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nèi),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小鼠死亡,并在死亡小鼠體內(nèi)分離到S型細菌;后來科研工作者重復上述實驗,并測定了小鼠體內(nèi)S型和R型細菌含量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
(1)Griffith認為S型細菌“復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曲線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線bc段上升,與S型細菌是否有關(guān)______(是或
否),你的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2.人類對遺傳物質(zhì)作用機理的探索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請根據(jù)下列科學史實回答問題
科學家發(fā)現(xiàn)細胞中有三類RNA,一類是核糖體的組成成分,一類能與特定的氨基酸結(jié)合,還有一類合成后幾小時就會降解,其中哪一類是將DNA的遺傳信息傳遞給蛋白質(zhì)的“信使”呢?
1958年,Crick提出如下觀點:核糖體RNA是“信使”——不同核糖體RNA編碼不同的蛋白質(zhì),簡稱“一個核糖體一種蛋白質(zhì)”。1961年,Jacob和Brenner對這個假說進行了檢驗,實驗過程如圖2所示。
(1)該實驗中,若核糖體上出現(xiàn)放射性,說明該核糖體正在
(2)已知噬菌體侵染細菌后,細菌的蛋白質(zhì)合成立即停止,轉(zhuǎn)而合成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因此如果核糖體RNA是信使,那么實驗結(jié)果將會 ; 如果核糖體RNA不是信使,那么實驗結(jié)果將會是 。最終Brenner的實驗結(jié)果證明核糖體RNA不是“信使”。
(3)RNA的合成過程叫作 ,在此過程中,DNA (全部/部分)解螺旋,由 酶催化完成。如果某基因中含有30%的A,那么由其控制合成的RNA中U的含量
54.(11分,每空1分)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顏色由兩對基因(A和a,B和b)
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現(xiàn)色素,AA和Aa的效應(yīng)相同),該色素隨
細胞液PH降低而顏色變淺。其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見下表。
基因型
A—Bb
A—bb
A—BB aa___
表現(xiàn)型
粉色
紅色
白色
(1)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zhì)可能位于________上,該蛋白質(zh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BB和Bb的效應(yīng)________________。
(2)純合白色植株和純合紅色植株作親本雜交,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親本雜交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探究兩對基因(A和a,B和b)是否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某課
題小組選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實驗。
①實驗步驟:
第一步:粉色植株(AaBb)自交。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可能的結(jié)果(不考慮交叉互換)及相應(yīng)的結(jié)論:
a.若子代植株花色為粉色:白色=1:1,則兩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在A圖中圖示。
b.若子代植株花色為_____,則兩對基因在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在B圖中圖示。
c.若子代植株花色為_____,則兩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在C圖中圖示。
豎線(|)表示相關(guān)染色體,請用點(·)表示相關(guān)基因位置,在下圖圓圈中畫出a、b、c三種情況基因和染色體的關(guān)系。
(4)若上述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粉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種。
55.(7分,每空1分,遺傳圖解2分) 果蠅是遺傳學的好材料,分析下列實驗
(1)果蠅的灰身和黃身是一對相對性狀,若要確定灰身基因是在X染色體上還是在常染色體上,可將灰身純合子和黃身純合子進行________________,若 ________________,則可確定灰身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種群中控制體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種。
(2)若已知灰身是顯性(基因用A表示),可通過一代雜交就可判斷這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方式,雜交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則可確定灰身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寫出該遺傳圖解。
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C
D
D
D
C
D
C
C
B
B
D
C
A
C
D
B
D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C
B
C
C
C
D
C
A
D
B
D
A
D
D
D
D
D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A
D
A
A
C
D
D
C
C
D
C
A
C
D
D
A
51.(12分,每空1分)
(1)線粒體內(nèi)膜 、類囊體膜 疏水
(2)類囊體膜 ATP、 NADPH、 O2
① P680 葉綠體基質(zhì) 類囊體腔 水的光解
② P700 還原和供能 ③酒精或丙酮 否
52.(9分,每空1分)
(2)膨大 秋水仙素誘導根尖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使多倍體器官增大
(3)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圓形 (4)滲透吸水
(6)改變膜的透性 堿
(7)①圖1 ②加入秋水仙素時,圖2細胞已經(jīng)過了分裂前期
53.(11分,每空1分)
資料1.
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可能存在轉(zhuǎn)化因子將R轉(zhuǎn)化為S
(2)因為部分R型細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統(tǒng)所消滅
(3)是 S型細菌將小鼠免疫系統(tǒng)破壞后,R型細菌數(shù)量上升
資料2.
(1)合成蛋白質(zhì)
(2)輕核糖體有放射性,重核糖體無 重核糖體有放射性(輕、重核糖體均有放射性)
(3)轉(zhuǎn)錄 部分 RNA聚合酶 不確定
54.(11分,每空1分)
(1)液泡膜 將H+運輸進液泡 不同 (2)AABB×AAbb aaBB×AAbb
(3)①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植株花的顏色和比例
②b粉色:紅色:白色=6:3:7 c 粉色:紅色:白色=2:1:1
(4)5
55.(7分,每空1分,遺傳圖解2分)
(1)正交和反交 正交和反交結(jié)果不同 5
(2)雌性黃身純合子×雄性灰身純合子 子代雌性都是灰身,雄性都是黃身
(3)遺傳圖解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
英語試題
(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第一部分:聽力理解(共三節(jié),30分)
第一節(jié)(共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一道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聽完每段對話或獨白后,你將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guān)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或獨白你將聽一遍。
1. How will the woman go to the meeting?
A. By bus. B. By taxi. C. By car.
2. What will the woman most probably do tonight?
A. Go to the theater. B. Stay at home. C. Make some plans.
3.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is a big fan of chocolate.
B. He doesn’t want any chocolate cake.
C. He has already tried some of the chocolate.
4.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repair shop.
B. In a camera store.
C. In a photography studio.
5. Why does the man say sorry?
A. The house is in disorder.
B. The plates and cups are broken.
C. He has been away for a long time.
第二節(jié)(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聽下面4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道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5秒鐘的時間閱讀每小題。聽完后,每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你將聽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hen to have a holiday.
B. Whether to go on a holiday.
C. Where to spend their holiday.
7. Where do the speakers live?
A. In England. B. In France. C. In Spain.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題。
8. Who is Dave?
A. A police officer. B. A victim. C. A thief.
9.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Dave’s end?
A. Satisfied. B. Surprised. C. Sad.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at does the woman have to do?
A. Do too much work.
B. Do something interesting.
C. Finish lots of work in a short time.
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is good at Asian culture.
B. He went to China a long time ago.
C. He can’t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woman.
12. What will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
A. Write the research project for her.
B. Search the information online.
C. Have a talk with the professor.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5題。
13. What did the woman do last week?
A. She had an argument with the man.
B. She bought a present for her mother.
C. She went to an expensive restaurant.
14. What day is today?
A. Tuesday. B. Thursday. C. Sunday.
15.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A. Asking for help.
B. Making a budget.
C. Choosing a cheaper restaurant.
第三節(jié)(共5小題; 每小題1.5分,共7.5分)
聽下面的一段對話,完成第16至20五道小題,每小題僅填寫一個詞,聽對話前,你將有20秒鐘的時間閱讀試題,聽完后你將有60秒鐘的作答時間,這段對話你將聽兩遍。
A Story Competition
Title
Holiday Adventure
Content
About a difficult but 16. journey anywhere in the world
Length
Between 17. and 1,000 words
Deadline
18. 15th
Extra requirement
Being original
No more than one story
With your full name and 19. on the back of each page of the story
Address
Up For It, radio Nova, 33-41 Saxon Court, London EC2 4AW
Prize
A trip across 20.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應(yīng)用(共兩節(jié),滿分45分)
第一節(jié) 單項填空(共15小題; 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 B, C, 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21.She is _____ newcomer to _____chemistry but she has already made some important discoveries.
A. the; the B. the; / C. a; / D. a; the
22. — Shall we go and have a picnic at the weekend?
— ______.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forecast, there might be a cold front by then.
A. Why not B. We can wait C. No, let's not D. It depends
23. — Isn’t it hard to drive downtown to work?
—Yeah, that’s why I ______ to work by train.
A. have gone B. have been going C. was going D. will have gone
24. This ticket _____ one adult and one child to the show.
A. promises B. enters C. admits D. includes
25. He failed in the exams and only then _____ how much time he had wasted.
A. he realized B. did he realize
C. he had realized D. had he realized
26. —Where _____ Mary have put the empty bottles?
— She _____ them away. They must be somewhere.
A. can; can’t have thrown B. must; needn’t
C. must; must have thrown D. can; mustn’t have thrown
27. — They have discussed the problem for hours.
— Have they come to any_____?
A. end B. result C. opinion D. conclusion
28. _____, the worse I seem to feel.
A. When I take more medicine B. The more medicine I take
C. Taking more of the medicine D. More medicine taken
29. _____ their hats into the air, the fans of the winning team let out loud shouts of victory.
A. To throw B. Thrown C. Being thrown D. Throwing
30. You are saying that everyone is equal, _____ is _____ I disagree.
A. that; what B. which; what C. that; where D. which; where
31. — David, your application for a loan has _____.
—Thank goodness! I badly need it now.
A. gone through B. pulled through C. gone over D. signed over
32. The little girl sat at the door with her legs _____ and kept her eyes _____at the planes flying in the sky.
A. crossed; looking B. crossing; looking
C. crossed; looked D. crossing; looked
33. — I really don’t know how to thank you enough.
— _____.
A. No problem B. Think nothing of it
C. Not at all D. It doesn’t matter
34. — Did a letter come for me this morning?
— Yes. _____ came for you.
A. That B. It C. One D. The letter
35. _____ you didn’t know the rules won’t be an excuse for your failure to report.
A. That B. What C. Because D. How
第二節(jié) 完形填空 (共20小題; 每小題 1. 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從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My l4-year-old son, John, and I spotted the coat which was hanging at a secondhand clothing store in Northampton Mass. While the other coats drooped(低垂), this one looked as if it were 36 itself up. The coat had beautiful tailoring, a Fifth Avenue label and a(an) 37 price of $28, which was popular just then with 38 , but could cost several hundred dollars new. This coat was even better, bearing that 39 of classic elegance. John tried it on and the fit was perfect.
John 40 the coat to school the next day and came home wearing a big smile "Did the kids like your coat?" I asked. "They loved it," he said, 41 folding it over the back of a chair and smoothing it flat. Over the next few weeks, a 42 came over John. Agreement replaced contrariness(作對)and reasoned discussion replaced fierce 43 . He became more mannerly and 44 , eager to please. He would generously loan his younger brother his tapes and lecture him 45 his behavior.
When I mentioned this incident to his teacher and 46 what caused the changes, she said laughing. "It 47 be his coat!" Another teacher told him she was giving him a good 48 not only because he had earned 49 but because she liked his coat. At the library, we ran into a friend “Could this be John?" he asked surprisingly, 50 John's new height, assessing the cut of his coat and extending his hand, one gentleman to another.
John and I both know we should never 51 a person's clothes for the real person within them. 52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said for wearing a standard of excellence for the world to see and for 53 what is on the inside to what is on the outside.
For John it is a time when it is as easy to try on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54 as it is to try on a coat.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future is stretched out ahead, a vast landscape 55 all the doors are open. And he could picture himself walking through those doors wearing his wonderful, magical coat.
36. A. turning B. holding C. showing D. hanging
37. A. unreasonable B. expected C. unbelievable D. acceptable
38. A. teenagers B. adults C. women D. strangers
39. A. color B. price C. style D. size
40. A. sent B. carried C. lent D. wore
41. A. casually B. comfortably C. carefully D. quickly
42. A. happiness B. change C. smile D. matter
43. A. doubt B. fight C. argument D. war
44. A. thoughtful B. handsome C. hopeful D. curious
45. A. of B. on C. with D. at
46. A. wondered B. confirmed C. concluded D. discovered
47. A. can B. must C. will D. should
48. A. present B. mark C. word D. result
49. A. this B. them C. it D. one
50.A. looking up at B. looking down to C. checking up D. taking up
51. A. trust B. mistake C. exchange D. regard
52. A. But B. Though C. Since D. So
53. A. attaching B. connecting C. relating D. matching
54. A. career B. life C. study D. success
55. A. where B. why C. how D. when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 滿分40分)
閱讀下列短文, 然后從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
A
Telepathy: Mind-to-mind Contact
Telepathy is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out the use of the five senses (sight, hearing, touch, smell, taste). It’s an instinct (本能) which can be woken up in times of emergency or need. When we feel that something is happening or about to happen by instinct, we’re using resources within the unconscious mind. When the resources of two persons’ unconscious minds link together into the same frequency, we call it Telepathy.
We can either send or receive Telepathy. If you know who is calling before you answer the ringing phone, you are probably a good receiver. If you think of a person and he/she calls you, you are most likely to be better at sending.
You can easily put your abilities to the test. Think of somebody and will him or her to contact you. Be patient. The other person may not be a good receiver, but they should contact you much earlier than would normally be expected. Or whenever the phones rings, but try “feeling” who is contacting you. Don’t guess, but try to feel it with your mind. However, if neither of these work for you, that doesn’t mean that you have no ability of telepathy. As mentioned earlier, telepathy is most likely to turn up in case of emergency.
Telepathy dreams often contain telepathic messages. Two people may both dream of the other and find that their dreams had a clear connection. These people are probably linking to each other’s unconscious mind.
Telepathy & Relationships. The more people spend time together, the more likely they are to be able to link up to the other’s mind, specially when separated. 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this. One is that they understand the other’s mind through time spent together; the other is that there is usually a strong desire to communicate. A mother will often sense that her child is in danger. This is due to the child’s eagerly wanting his or her mother, knowing that this person who would always want to be there for them, and the mother’s deep desire to protect her child from harm.
56. Telepathy turns up when we ____.
A. sense a close friend in danger
B. use the five senses together
C. recall things from our memory
D. think of a stranger
57. You’re better at sending than receiving Telepathy if you ____.
A. can feel your mom is in danger
B. receive a friend’s call as you wish
C. can tell who knocks at your door
D. dream of a friend dreaming of you
58. Which is not the way to help people gain Telepathy?
A. Help them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communicate.
B. Separate them all the time.
C. Help them link up their unconscious minds.
D. Let them spend much time together.
B
59. What does Passage① tell us about the boy?
A. He was injured in the head when he was 14.
B. He has waited for the payout for a long time.
C. He has lived the same place since the accident.
D. He was run over by a taxi when riding on the pavement.
60.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Lee and Collier counties from Passage②?
A. They both became safe places.
B. They won the same place in a race.
C. They had the same number of accidents.
D. They joined hands in reducing accidents.
61. Which passage would give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road accidents?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In only two decades Asian Americans have become the fastest growing U. S. minority. As their children began moving up through the nation schools, it became clear that a new class of academic achievers was emerging. Their achievements are reflected in the nation’s best universities, where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have taken on a decidedly Asian character. This special liking for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is partly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Asian-American students who began their education abroad arrived in the U. S. with a solid grounding in mathematics but little or no knowledge of English. They are also influenced by the promise of a good job after college. Asians feel there will be less unfair treatment in areas like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because they will be judged more objectively. And the return on th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s more immediate in something like engineering than with an arts degree.
Most Asian-American students owe their success to the influence of parents who are determined that their children take full advantage of wh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system has to offer. An effective measure of parental attention is homework. Asian parents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ir children than American parents do, and it helps. Many researchers also believe there is something in Asian culture that breeds success, such as ideals that stress family values and emphasize education.
Both explanations for academic success worry Asian Americans because of fears that they feed a typical racial image. Many can remember when Chinese, Japanese and Filipino immigrants were the victims of social isolation. Indeed, it was not until 1952 that laws were laid down giving all Asian immigrants the right to citizenship.
62. While making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at college, Asian-American students .
A. feel they are mistreated because of limited knowledge of English
B. are afraid that their academic successes bear a strong Asian character
C. till worry about unfair treatment in society
D. generally feel it a shame to have to depend on their parents
63. What are the major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success of Asian Americans?
A. A solid foundation in basic mathematics and Asian culture.
B. Hard work and intelligence.
C. Parents’ help and a limited knowledge of English.
D. Asian culture and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system.
64. Few Asian American students major in human sciences mainly because .
A. their English is not good enough
B. they are afraid they might meet with unfair judgment in these areas
C. there is a wide difference between Asian and Western cultures
D. they know little about American culture and society
65. Why do “both explanations” (Para. 3) worry Asian Americans?
A. They are afraid that they will again be isolated from American society in general.
B. People will think that Asian students rely on their parents for success.
C. Asian Americans will be a threat to other minorities.
D. American academic achievements have taken on too strong an Asian character.
D
The Board Meeting had come to an end. Bob started to stand up and knocked into the table, spilling his coffee over his notes. “How embarrassing! I am getting so clumsy in my old age.”
Everyone had a good laugh, and soon we were all telling stories of our most embarrassing moments. It came around to Frank who sat quietly listening to the others. Someone said, “Come on, Frank. Tell us your most embarrassing moment.”
Frank laughed and began to tell us of his childhood. “I grew up in San Pedro. My Dad was a fisherman, and he loved the sea. He had his own boat, but it was hard making a living on the sea. He worked hard and would stay out until he caught enough to feed the family. Not just enough for our family, but also for his Mom and Dad and the other kids that were still at home.”
He looked at us and said, “I wish you could have met my Dad. He was a big man, and he was strong from pulling the nets and fighting the seas for his catch. When you got close to him, he smelled like the ocean. He would wear his old canvas, foul-weather coat and his bibbed overalls. His rain hat would be pulled down over his brow. No matter how much my mother washed them, they would still smell of the sea and of fish.”
Frank’s voice dropped a bit. “When the weather was bad he would drive me to school. He had this old truck that he used in his fishing business. That truck was older than he was. It would wheeze and rattle down the road. You could hear it coming for blocks. As he would drive toward the school, I would shrink (畏縮) down into the seat hoping to disappear. Half the time, he would slam to a stop and the old truck would belch (噴出) a cloud of smoke. He would pull right up in front, and it seemed like everybody would be standing around and watching. Then he would lean over and give me a big kiss on the cheek and tell me to be a good boy. It was so embarrassing for me. Here, I was twelve years old, and my Dad would lean over and kiss me goodbye!”
He paused and then went on, “I remember the day I decided I was too old for a goodbye kiss. When we got to the school and came to a stop, he had his usual big smile. He started to lean toward me, but I put my hand up and said, “No, Dad.” It was the first time I had ever talked to him that way, and he had this surprised look on his face. I said, “Dad, I’m too old for a goodbye kiss. I’m too old for any kind of kiss.” My Dad looked at me for the longest time, and his eyes started to tear up. Then he turned and looked out the windshield. “ You’re right,” he said. “ You are a big boy....a man. I won’t kiss you anymore.”
Frank got a funny look on his face, and the tears began to well up in his eyes, as he spoke. “It wasn’t long after that when my Dad went to sea and never came back. It was a day when most of the fleet (船隊) stayed in, but not Dad. He had a big family to feed. They found his boat adrift with its nets half in and half out. He must have gotten into a strong wind and was trying to save the nets and the floats.”
I looked at Frank and saw that tears were running down his cheeks. Frank spoke again. “Guys, you don’t know what I would give to have my Dad give me just one more kiss on the cheek…to feel his rough old face… to smell the ocean on him… to feel his arm around my neck. I wish I had been a man then. If I had been a man, I would never have told my Dad I was too old for a goodbye kiss.”
66. When his father drove him to the school, Frank would shrink down into the seat hoping to disappear because ________.
A. he was ashamed of his father’s old truck
B. he thought he was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alone
C. he didn’t want his schoolmates to see his father
D. he hated the way his schoolmates stared at his father
67. In Frank’s eyes, when his father said “You are a big boy… a man.”, he probably felt ________.
A. disappointed B. hurt C. excited D. proud
68. According to the story we can conclude that Frank’s father ________.
A. was quite confident in his skills in fishing
B. loved his children but hardly expressed it
C. seldom gave up faced with challenges
D. was full of devotion to his family
69. By saying the sentence “I wish I had been a man then…”, Frank meant ________.
A. he was fed up with his father kissing him goodbye
B. he deeply regretted what he had done to his father
C. he was then too young to refuse a goodbye kiss
D. he hoped that his father would forgive him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y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The Smell of the Ocean B. We All Need Love
C. A Goodbye Kiss D. Father’s Embarrassment
第二節(jié)(共5小題 ;每小題2分,共10分)
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從短文后的七個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71 Scientists and experts have proved the uniqueness of finger-prints and discovered that no exactly similar pattern is passed on from parents to children, though nobody knows why this is the case.
The ridge (隆起) structure on a person's fingers does not change with growth and is not affected by surface injuries. Burns, cuts and other damage to the outer part of the skin will be replaced in time by new one, which bears a rep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pattern. 72 Some criminals make use of this fact to remove their own finger-prints but this is a dangerous and rare step to take.
Finger-prints can be made very easily with printer's ink. They can by be recorded easily. 73 Because of the simplicity and economy of this system, finger-prints have often been used as a method of solving criminal case. A suspected man may deny a charge but this may be in vain. 74 . When a suspect leaves finger-prints behind at the scene of a crime, they are difficult to detect with the naked eye. 75 Some of the marks found are incomplete but identification is possible if a print of a quarter of an inch square can be obtained.
A. Special techniques are used to "develop" them.
B. A fingerprint is an impression of the friction ridges of all part of the finger.
C. It is only when the inner skin is injured that the arrangement will be destroyed.
D. With special methods, identification can be achieved successfully within a short time.
E. A latent print is the chance reproduction of the friction ridges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an item.
F. His finger-prints can prove who he is even if his appearance has been changed by age or accident.
G. Every human being has a unique arrangement of the skin on his fingers and this arrangement is unchangeable.
第四部分:書面表達(共兩節(jié),35分)
第一節(jié) 情景作文(20分)
請根據(jù)下面四幅圖畫內(nèi)容,寫一篇短文,記述昨天發(fā)生在你叔叔身上的事情。
注意:1.詞數(shù)100左右。
2. 第二幅圖上面的句子是“No… no problem.”
3.詞匯:吊銷駕照 ?revoke a driving license
第二節(jié) 開放作文(15分)
請根據(jù)下面提示,寫一篇短文。詞數(shù)不少于60詞。
參考答案
聽力:
1-5 CABBA 6-10 CACAC 11-15 CBBAB
16. exciting 17. 800 18. October 19. Number 20. Europe
單選:
21-25 CDBCB 26-30 ADBDD 31-35 ACBCA
完形:
36-40 BCACD 41-45 CBCAB 46-50 ABBCA 51-55 BADBA
閱讀:
56-60 ABBBC 61-65 DCABA 66-70 ABDBC 71-75 GCDF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歷史).doc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地理).doc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基本能力).doc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數(shù)學文).doc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數(shù)學理).doc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物理).doc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生物).doc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屆高三10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英語).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