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東陽市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8科8份,物理化學無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東陽市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8科8份,物理化學無答案)

資源簡介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相對原子質量數據:Na—23 Cl—35.5 S—32 N—14 K—39 Mn—55 Ag—108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60分)
1.下列物質屬于電解質的是
A.石墨
B.燒堿
C.蔗糖
D.金屬鋁
2.下列物質的水溶液能導電而本身不是電解質的是
A.氨氣
B.硫酸
C.氫氧化鋇晶體
D.硫酸鈉
3.關于C+CO2加熱生成CO的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是化合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B.CO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
C.單質C中C的化合價升高,被還原,是氧化劑
D.CO2中C的化合價降低,被氧化,CO2是還原劑
4.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A個O2分子占有的體積為22.4L
B.14gCO和N2的混合氣體所含分子數為NA
C.16gO2和O3的混合氣體所含原子數為NA
D.58.5gNaCl所含的離子數為NA
5.選擇萃取劑將碘水中的碘萃取出來?這種萃取劑應具備的性質
A.不溶于水?且必須易與碘發生化學反應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須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須比水密度小
6.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鐵和稀硫酸反應:2Fe+6H+=2Fe3++3H2↑
B.實驗室用大理石與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CO32-+2H+= CO2↑+H2O
C.碳酸鋇溶于稀硝酸:BaCO3+2H+=Ba2++CO2↑+H2O
D.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Cu+Ag+=== Cu2++Ag
7.關于反就2Na+2 H20=2N aOH+H2敘述中,正確的是
A.Na被氧化,H2O顯氧化性
B.H2O被氧化,Na顯氧化性
C.Na是還原劑,H2O被氧化
D.被氧H2O化,Na+是氧化產物
8.除去NaCl中混有的 MgCl2、Na2SO4時選用
A.NaOH、Ba(NO3)2、Na2CO3、HCl
B.Ca(OH)2、Mg(NO3)2、Na2CO3、HCl
C.NaOH、BaCl2、Na2CO3、HCl
D.Na2CO3、BaCl2、HCl
9.離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應是
A.所有酸和堿之間的中和反應
B.所有強酸和強堿之間的中和反應
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堿之間的中和反應
D.強酸溶液與強堿溶液生成可溶性鹽和水的反應
10.對于相同物質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1
B.分子數之比為1∶1
C.原子總數之比為1∶1
D.質量之比為1∶1
11.一定條件下硝酸銨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氮原子數之比為
A.5∶3
B.5∶4
C.1∶1
D.3∶5
12.氯化鐵溶液和氫氧化鐵膠體具有的共同性質是
A.分散質粒子直徑都在1—100nm之間
B.都能通過半透膜
C.都能通過濾紙
D.都呈紅褐色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能電離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
B.摩爾是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C.化合物分為酸堿鹽和氧化物是用樹狀分類法分類的
D.實驗測得1mol某氣體體積為22.4L測定條件一定是標準狀況
14.ClO2是一種廣譜型的消毒劑,根據世界環保聯盟的要求,ClO2將逐漸取代Cl2成為生
產自來水的消毒劑。工業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應制得,其中Na2SO3被氧化為Na2SO4 。在以上反應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1︰1
B.2︰1
C.1︰2
D.2︰3
15.有關純堿和小蘇打的敘述正確的是
A.等質量的Na2CO3、NaHCO3分別與足量稀H2SO4反應,NaHCO3產生的CO2多
B.等質量的Na2CO3、NaHCO3分別與足量的同濃度鹽酸反應,NaHCO3消耗的鹽酸體
積多
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無沉淀,而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
液出現白色沉淀
D.Na2CO3和NaHCO3都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反應
16.200℃時,11.6gCO2和H2O的混合物氣體與足量的Na2O2反應,反應后固體增加了
3.6g,則原混合物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A.5.8
B.11.6
C.23.2
D.46.4
17.1g N2中含有x個原子,則阿伏伽德羅常數是
A.28xmol—1
B.14x mol—1
C.14x mol—1
D.28x mol—1
18.下下列各組離子中,能在酸性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無色透明的是
A.MnO4-、K+、Na+、SO42-
B.K+、Na+、HCO3- Cl-
C.Mg2+、NH4+、Cl-、NO3-
D.Ba2+、K+、S2-、SO42-
19.有關電解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強電解質的水溶液導電性要比弱電解質的水溶液導電性強
B.SO3水溶液的導電性很好,所以SO3是電解質
C.液態的銅導電性很好,所以銅是電解質
D.強電解質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質分子
20.分類是化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類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A.依據分子組成中含有氫原子的數目,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等
B.依據是否有電子轉移,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C.依據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濁液
D.依據組成元素的種類,將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
21.下列變化需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轉化是
A.H2SO4→SO2
B.Fe2+→Fe3+
C.KClO3→KCl
D.HCO3-→CO2
22.下列溶液中氯離子濃度與150mL 0.5 mol/L氯化鋁溶液中的氯離子的濃度相等的是
A.150mL1mol/L氯化鎂溶液
B.450mL1.5 mol/L氯酸鉀溶液
C.50mL1.5 mol/L氯化鉀溶液
D.50mL0.5 mol/L氯化鈣溶液
23.如今人們把食品分為綠色食品、藍色食品、白色食品等類型。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
轉化的食品叫綠色食品;而直接從海洋獲取的食品叫藍色食品;通過微生物發酵制得的
食品叫白色食品。下面屬于藍色食品的是
A.食醋
B.面粉
C.海帶
D.白酒
24.科學家指出:多種海產品如蝦、蟹、牡蠣等,體內含有+5價的砷(As)元素,它對人體是無毒的,吃飯時不要同時大量食用海鮮和青菜,否則容易中毒,并給出了一個公式:“大量海鮮+大量維生素C==砒霜(As2O3)”。下面有關解釋不正確的應該是
A.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
B.青菜中含有維生素C
C.維生素C能將+5價砷還原成As2O3
D.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維生素C解毒
25.氧化還原反應在生產、生活中廣泛存在,下列生產、生活中的實例不涉及氧化還原反
應的是
A.金屬冶煉
B.燃放鞭炮
C.食物腐敗
D.點制豆腐
26.已知BrCl能發生下列反應:nBrCl+2M=MCln+MBrn(M為+n價的金屬元素),BrCl+
H2O=HCl+HBrO,以下推論不正確的是
A.BrCl具有和鹵素單質相似的化學性質
B.BrCl和M反應時,BrCl只作氧化劑
C.BrCl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NaCl、NaBrO兩種鹽
D.將BrCl跟FeSO4溶液反應,溶液會變成無色
27.某地甲、乙兩工廠排放的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種離子中的4種(兩廠廢水所含離子不
同):Ag+、Ba2+、Fe2+、Na+、Cl-、SO42-、NO3-、OH-。若兩廠單獨排放污水都會造成
較嚴重的水污染,如將兩廠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能變得無色澄清,溶
質主要含硝酸鈉,污染程度大大降低。根據所給信息有以下幾種說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A.Na+和NO3-來自同一工廠
B.Cl-和NO3-一定來自同一工廠
C.Ag+和Na+可能來自同一工廠
D.SO42-和OH-一定來自同一工廠
28.過碳酸鈉是一種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態漂白劑,化學式可表示為Na2CO3·3 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雙重性質。過碳酸鈉與下列物質均會發生化學反應而失效,其中過碳酸鈉只發生了還原反應的是
A.MnO2
B.KMnO4溶液
C.稀鹽酸
D.Na2SO3溶液
29.現有NaOH、Na2CO3和Ba(OH)2三種無色溶液,用一種試劑就可將它們鑒別出來,這種試劑是
A.HCl
B.H2SO4
C.Na2SO4
D.CaCl2
30.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Ne、H2、O2三種氣體,當他們的溫度和密度都相同時,這三種氣體的壓強(p)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
D.p(H2)>p(Ne)>p(O2)
二、填空題(52分)
31.分析下列反應中水的作用。
A.2H2O 2H2↑+ O2↑ B.2F2 + 2H2O = 4HF + O2
C.Cl2 + H2O HCl + HClO D.3 Fe + 4 H2O Fe3O4+4H2
試用相應的反應代號(A.B.C.D.)回答下列問題:H2O只作氧化劑的是 ;只作還原劑的是 ;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的是 ;既不作氧化劑又不作還原劑的是 。
32.用于分離或提純物質的方法有
A.蒸餾(分餾) B.萃取 C.過濾 D.重結晶 E.分液
下列各組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應選用上述哪一種方法最合適,填方法的標號。
(1)除去Ca(OH)2溶液中懸浮的CaCO3微粒 。
(2)分離四氯化碳與水的混合物 。
(3)分離汽油和煤油 。
(4)分離碘水中的碘單質 。
(5)提純氯化鈉和硝酸鉀混合物中的硝酸鉀 。
33.按要求寫出方程式。
(1)碳酸鈣和鹽酸?寫出離子方程式 。
(2)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寫出離子方程式 。
(3)Fe2(SO4)3?寫出電離方程式 。
(4)H++OH-=H2O?寫出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
(5)CO32— +?2H+=CO2↑+H2O?寫出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
34.(1)以Na、K、H、O、C、S、N中任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合適的物質,分別填在下表
②③⑥的后面;(只需填一種)
物質類別



氧化物
化學式
①HCl


④Ba(OH)2
⑤Na2CO3

⑦CO2
⑧Na2O2
(2)寫出⑦轉化為⑤的離子方程式 ;
(3)呼吸面具中用⑧作為O2來源的反應原理為(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 ;
35.在花瓶中加入“鮮花保鮮劑”,能延長鮮花的壽命。下表是500mL“鮮花保鮮劑”中
含有的成分,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成分
質量(g)
摩爾質量(g·mol-1)
蔗糖
25.00
342
硫酸鉀
0.25
174
阿司匹林
0.17
180
高錳酸鉀
0.25
158
硝酸銀
0.02
170
(1)下列“鮮花保鮮劑”的成分中,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
A.蔗糖 B.硫酸鉀 C.高錳酸鉀 D.硝酸銀
(2)“鮮花保鮮劑”中K+(阿司匹林中不含K+)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注意:只要求用原始數據寫表達式,不需要化簡與計算)
(3)配制上述“鮮花保鮮劑”所需的儀器有:燒杯、電子天平、藥匙、 、
、 。(在橫線上填寫所缺儀器的名稱)
(4)在溶液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對配制結果沒有影響的是 。
A.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餾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剛剛配制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凈
D.定容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線,但未做任何處理
三、計算題(8分)?
36.用15.8g KMnO4氧化密度為1.19g/cm3,溶質質量分數為36.5%的鹽酸。反應方程式如下:2KMnO4 +16HCl=2KCl+2MnCl 2+5Cl 2↑ + 8H2O。求
(1)該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多少?
(2)有多少摩爾HCl被氧化?
(3)產生的Cl 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多少?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答題卷
二、填空題(52分)
31.

32.(1) (2)
(3) (4)
(5)
33.(1)
(2)
(3)
(4)
(5)
34.(1)② ③ ⑥
(2)
(3)

35.(1) (2)
(3)
(4)
三、計算題(8分)?
36.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考生須知:
1.全卷分試卷I、Ⅱ和答卷I、Ⅱ。試卷有兩大題,38小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2.本卷答案必須做在答卷I、Ⅱ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卷上無效。
3.請用藍、黑墨水鋼筆或圓珠筆將姓名、準考證號分別填寫在答卷I、Ⅱ的相應位置上,請用鉛筆將答卷I上的準考證號和學科名稱所對應的括號或方框內涂黑。
試卷I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5是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中國古籍中曾出現下列人名:殷孝祖、劉敬先、湯顯祖、蔡興宗等。下列制度中,對這
些人的起名影響比較大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刺史制
2.韓非子說:“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君主)獨制四海之內”。下
列制度中,最符合這一思想的是
A.禪讓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縣制
3.中國古代某大臣上書皇帝言:“宰相制國用,從古然也。今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
4.在某古代史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運糧二百八十萬石赴京
師”。該史書有可能是
A.《漢書》
B.《舊唐書》
C.《宋史》
D.《元史》
5.清雍正年間,軍機處設在皇宮內,與皇帝日常生活辦公地毗鄰。軍機大臣多從“親臣重臣”中遴選,任命諭旨通常說,命某人“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或“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材料中未能體現出
A.在軍機處辦理要務易于保密
B.軍機處官員便于皇帝宣召
C.軍機處官員按才德標準遴選
D.軍機大臣多為臨時差遣性質
6.“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儲所用物料,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長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該條約內容與哪次戰爭有關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中日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7.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籌》記載:“初十回(1841年5月30日)辰刻,逆夷……搶劫,予
聞鑼聲不絕,即帶水勇應之……來會者眾數萬,刀斧犁鋤……將夷兵困在垓心矣。”該記
載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
B.黃海海戰
C.反割臺斗爭
D.義和團運動
8.如果要再現鄧世昌英勇殺敵、壯烈殉國的場景,我們選擇的素材應該是
A.黃海海戰
B.臺灣保衛戰
C.遼東半島戰役
D.威海衛戰役
9.1937年,國民政府組織了太原會戰,國共兩黨合作抗擊日寇。下列各項中,屬于太原會戰有機組成部分的是
A.平型關伏擊戰
B.臺兒莊戰役
C.百團大戰
D.棗宜會戰
10.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發表宣言:“淞滬一隅,抗戰亙與三月,各地將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筑成壕塹,有死無退。”該材料表明淞滬會戰的積極作用在于
A.取得了抗戰以來的首次勝利
B.推動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C.粉碎了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計劃
D.扭轉了抗戰初期的不利局面
11.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被推舉為該組織總理的是
A.黃興
B.孫中山
C.章炳麟
D.趙聲
12.1945年的某一天,延安人民奔走相告、縱情歡呼,無數火炬映紅了寶塔山,照亮了延
河兩岸。出現這一情景是因為
A.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B.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C.國民黨政權被推翻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3.葉圣陶在一則日記中寫道:“課畢后閱報紙,見專電欄中有云:武昌已為革(命)黨所
據,新軍亦起而相應……從此而萬惡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這則日記應寫于
A.19世紀初期
B.19世紀晚期
C.20世紀初期
D.20世紀中期
14.雖成“空殼”,但仍作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國同盟會 三民主義
B.中國同盟會 中華民國
C.三民主義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5.“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這是北京的大學生在某次愛
國運動中喊出的口號。這次愛國運動是
A.維新變法運動
B.五四運動
C.國民革命運動
D.一二·九運動
16.為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我國政府頒布了《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培育形成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下列各項主題中,最符合
“滬浙紅色旅游區”的是
A.辛亥首義,推翻帝制
B.革命武裝,八一建軍
C.開天辟地,黨的創立
D.人民勝利,國旗飄揚
17.“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是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叢生、危在旦夕的戰斗。”這里的“行軍”是指
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紅軍長征
18.我們的許多節日與重大歷史事件有關。下列節日的由來,與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有關的是
①端午節
②青年節
③建軍節
④國慶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晉冀魯豫解放軍在魯西南強渡黃河后,國民黨方面“對于解放軍下一步究竟是東越運
河、直接策應華東野戰軍打破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還是南進截斷隴海路直趨徐州、粉
碎蔣介石的作戰計劃,捉摸不定。”解放軍的“下一步”軍事行動及其真實意圖是
A.躍進大別山,開始戰略反攻
B.奪取徐州,準備戰略決戰
C.破壞隴海路,支援淮海戰役
D.強渡長江,迅速解放南京
20.毛澤東獲悉人民解放軍取得一場重大戰役勝利后,欣然賦詩:“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這一戰役是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21.某同學準備寫一篇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設”的歷史小論
文,查找到以下四本書,其中最有參考價值的應該是
①《人民公社化狂想曲》
②《中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律法規通典》
③《“一國兩制憲法精神研究”》
④《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實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曾經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錯誤批判和打擊的原北京市市長彭真同志,1979年出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主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主持七部法律的起草工作。上述材料表明,十年“文革”給黨和人民的深刻教訓是
A.必須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B.必須打破個人崇拜
C.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必須正確判斷社會主要矛盾
23.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
A.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B.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C.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D.作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24.從將法僅當作統治和控制社會的工具,提升到將法作為一種價值理念和治國方略的高度,
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和治國方略的歷史性轉變。下列文獻中確定這一理念的是
A.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C.1980年《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25.有學者認為,當代中國已“不再是單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是包括了資本主義制度在內的混合型國家”。該學者提出這一觀點的主要依據最可能是
A.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成立
B.經濟特區的設立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
D.外國資本的大量進入
26.“我們亞非國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獨立,我們并無意于使亞非國家同其他地區的國家對
立,我們同樣需要同其他地區的國家建立和平合作的關系。”這段話出自
A.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的發言
B.喬冠華在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后的講話
C.鄧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會時的談話
D.江澤民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的講話
27.在中美關系的發展中,臺灣問題是一大障礙,在掃除這一障礙的過程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事件包括
①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
②尼克松總統訪華
③中美兩國正式建交
④鄧小平訪問美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8.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推動和開創新型區域合作。2001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
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六國元首簽署了
A.《阿拉木圖宣言》
B.《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
C.《聯合國家宣言》
D.《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29.“十二銅表法自從定下來之后,……有些條款甚至一直保留下來,到羅馬后期仍然有
效。羅馬人后來對這一古代法典有一種引以為傲的感情。十二銅表法的語言也成為后世
法典語言的典范。”這段論述表明《十二銅表法》
①適用于整個羅馬帝國
②成為羅馬成文法的起點
③對后世立法影響深遠
④標志著羅馬法體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0.以下哪一情景最貼切地反映了“光榮革命”后確立的君主立憲制的特征?
A.國王宣布本年度議會開幕,由議會就稅收問題展開辯論
B.議會起草有關稅收的法律文本,提請國王裁決
C.議長宣布議會開會,并主持討論本年度國家稅收
D.國王每年盛裝蒞臨議會,宣布本年度議會開幕與閉幕
31.安妮女王沒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復歸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榮革命”的成果將要功虧一簣。因此,1701年英國通過法律規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將轉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親索菲亞手中。此舉體現了英國政體的本質特點是
A.以和平方式過渡政權
B.完善王位繼承制度
C.深受歐洲大陸王室影響
D.議會權力高于王權
32.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布什和民主黨候選人戈爾在決定命運的幾百張選票上發生爭議,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聯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錘定音,解決了長達36天的總統難產危機。這段材料
A.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
B.表明司法權實際上高于行政權
C.顯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權
D.說明總統人選與選民意愿無關
33.華盛頓被譽為“十八世紀離去的最后一位偉人”,人們在他的遺囑中發現一條規定,要求
他的妻子在他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隸。他當總統時不能解放全國奴隸的主要原因是
A.他只擁有解放他家中的奴隸的權力
B.他是種植園主,內心不愿意解放奴隸
C.1787年憲法規定,立法權屬于國會
D.新成立的聯邦政府無力解決國內重大問題
34.1880年7月法國政府規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違反新聞法行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戰士,也有君主派人士。這表明:在當時的法國
A.政府力圖借助工人階級確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獲得對共和派的政治優勢
C.政府欲通過緩和社會矛盾鞏固共和制
D.左右兩股政治力量嚴重危及共和制
35.日本1889年憲法規定,天皇總攬統治大權,內閣輔佐天皇。包含相似規定的憲法是
A.《德意志帝國憲法》
B.英國1787年憲法
C.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D.英國《權利法案》
試卷Ⅱ
請用藍、黑墨水鋼筆或圓珠筆將答案做在答卷Ⅱ上。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第36題8分,第37題15分,第38題7分,共30分。)
36.(8分)禮儀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藝祖(宋太祖)繼位之一日,宰執范質等猶坐,藝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書來看。”質等起,進呈罷,欲復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為故事。
——邵博《邵氏聞見后錄》
漢制,皇帝為丞相起(立);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從之。
——康有為《擬免跪拜詔》
材料二:
材料三:1912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歲的蕭姓鹽商,從揚州來南京求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孫笑著起立和他握手。老先生卻放下手杖,欲行三跪九叩大禮。孫連忙將他拉住,請他坐下說:“現在已是民國,不再行這一套了。”并親切地和他交談:“總統是國民的公仆,是為全體國民服務的。”老先生問:“總統若是離職呢?”孫說:“總統離職后,就和百姓無異了。”臨走時,老先生高興地說:“今天我總算見到民主了!”
——摘編自吳劍杰《中國近代思潮及其演進》等
(1)根據材料一,概括漢代至明清君臣相見禮節的演變歷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
演變反映的本質問題。(4分)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代中國君權相權的變化趨勢。(2分)
(3)指出材料三中“見到民主了”反映了什么。(2分)
37.(15分)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法寶之一。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問題:
材料一:中國共產黨從中國革命的需要出發,為共同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斗爭,提出國共兩黨合作的要求,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中心議題。
——金浩頂《淺析中國革命統一戰線》
材料二:日本帝國主義決定要變全中國為它的殖民地,和中國革命的現時力量還有嚴重的弱點,這兩個基本事實就是黨的新策略即廣泛的統一戰線的出發點。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935年)
材料三:共產黨的這個宣言和蔣介石氏的這個談話,宣布了兩黨合作的成立……兩黨的統一戰線是宣告成立了。
——毛澤東《國共合作后的迫切任務》(1937年9月29日)
(1)革命統一戰線建立的標志是什么?(2分)當時國共兩黨共同領導了一場什么革
命運動?(1分)簡述這場革命運動的重要意義。(4分)
(2)材料一中的“新策略”是指中國共產黨的什么方針?(2分)這一方針是在中國共
產黨的哪一會議上確定的?(2分)
(3)材料二中“兩黨的統一戰線”的的建立對中華民族有何意義?(4分)
38.(7分)希臘民主政治與羅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議事會是抽簽選舉的,議員五百人,每一部落五十人,主席團職位由各部落輪流擔任,其次序由抽簽決定。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法是一種自然的權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義與非正義的標準。
——[古羅馬]西塞羅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雅典公民的哪兩種參政方式?(2分)在雅典民主政治中,這樣
的參政方式有何利弊?(2分)
(2)材料二體現了羅馬法中的什么思想?(1分)這一思想對羅馬法的發展有何意義?
(2分)
參考答案
36.(1)漢代,君為臣起立(相迎);晉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須跪見皇帝。(4分)
(2)君權逐漸強化,相權逐漸削弱。(2分)
(3)反映了政治制度的變革,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2分)
37.(1)標志: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這標志著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2分)
運動:國民革命運動。(2分)
意義:它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沉
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4分)
(2)方針: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2分)
會議:瓦窯堡會議。(2分)
(3)意義: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共御外敵,最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這是近代以
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4分)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時量: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0個小題,每題2分,共8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讀右圖,回答1~3題。
1.圖中的天體M可能是( )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2.圖中天體系統包括( )
A.1級 B.2級 C.3級 D.4級
3.地球是已知唯一具有生命物體的天體。下列條件中與地球具有生命物體無關的是( )
A.處于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 B.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溫度適宜
C.體積和質量適中,具有適宜的大氣 D.不停地自轉和公轉
龍年立春之后,神州大地理應進入“思春”的季節,可是地球卻喜歡“擁抱寒冷”,讓歐亞大陸“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科學家認為這些都是近日“太陽惹的禍”。據此回答4~6題。
4.“太陽惹的禍”,這里的“禍”最可能是指( )
A.產生日食現象 B.太陽輻射增強 C.發生太陽風暴 D.太陽輻射減弱
5.科學家認為是“太陽惹的禍”的理由是( )
A.產生日食—月球遮擋陽光—地球氣溫降低—出現極端天氣
B.太陽輻射增強—蒸發量加大—地球氣溫降低—出現極端天氣
C.發生太陽風暴—干擾地球磁場—地球磁場異常—出現極端天氣
D.太陽輻射減弱—極地高壓強盛—地球氣溫降低—出現極端天氣
6.下列事項中,不受近日“太陽惹的禍”直接影響的是( )
A.衛星導航 B.供電系統 C.手機通信 D.遠洋航運
下圖是假設北京為北極點(地球自轉情況不變)后的半球投影圖。據圖回答7~8題。
7.圖中,北京的角速度是( )
A.約15°/小時 B.約30°/小時
C.約45°/小時 D.無
8.圖中,甲地的線速度約是( )
A.約1670千米/小時 B.約835千米/小時
C.約1440千米/小時 D.約1170千米/小時
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
分別與北京時間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0秒、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相繼發射成功,周
期約1.5小時。2012年6月18日14時22分 ,“天宮一號”與“神州九號”開始自動交會對接。根據材料回答9~10題。
9.假如“天宮一號”與“神州九號”在太平洋(97.5°W)上空開始對接,半個小時后對接
成功,則對接點在地球上投影地方時為( )
A.18日7時52分 B.18日21時52分
C.18日7時22分 D.18日14時52分
10.從“神舟九號”到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期間,下列地理現象正確的是( )
A.舊金山白晝正逐漸變短 B.北極地區極夜范圍變大
C.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變大 D.南極地區極晝范圍變大
11.下列河岸中,沖刷嚴重的是(箭頭表示水流方向)( )
我國古代學者僧一行在編制《大衍歷》時發現,“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漸損,至春分及中而后遲。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漸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據此回答。
12.僧一行發現的實際上是( )
A.晝夜長短的變化 B.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
C.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D.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
13.當地球公轉到遠日點時,下列情況可能出現的是( )
A.哈爾濱正在舉辦冰燈節 B.北京的人們穿著厚厚的衣服
C.長沙市各個游泳館迎來旺季 D.山東的蘋果開始收獲
浙江東部四明山是革命老區,風景優美,樹木蔥郁;四明山地質公園包含玄武巖臺地等多種地貌景觀。據此回答14~16題。
14.四明山區的主要自然植被屬于( )
A.常綠闊葉林 B.常綠硬葉林 C.落葉闊葉林 D.針葉林
15.玄武巖臺地地貌中的玄武巖,其類型按成因屬于( )
A.沉積巖 B.變質巖 C.噴出巖 D.侵入巖
16.夏秋季節,四明山區常受臺風影響,臺風屬于( )
A.熱帶氣旋 B.溫帶氣旋 C.暖鋒 D.冷鋒
17.目前人類對地球內部結構的研究主要依靠( )
A.地質鉆探 B.理論建模 C.地層和化石 D.研究地震波
18.右圖是某地地震波傳播速度隨深度變化狀況,該
地莫霍面大約位于地下( )
A.5千米處 B.17千米處
C. 33千米處 D.2900千米處
19.關于太陽輻射下列說法最可信的是( )
A.海南人說:我們這里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
太陽輻射最強
B.新疆人說:我們這里氣候干旱,晴天多,云
量少,太陽輻射最強
C.西藏人說:我們這里海拔高,空氣稀薄,太
陽輻射最強
D.漠河人說:我們這里夏季日照時間長,白晝很長,太陽輻射最強
20.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太平洋西部邊緣深海溝的形成是由于( )
A.兩個大洋板塊碰撞形成 B.兩個大洋板塊張裂形成
C.兩個板塊張裂形成 D.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形成
21.與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無關的現象是( )
A.晴朗的天空呈現蔚藍色
B.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溫暖些
C.夏季天空多云時,白天的氣溫不會太高
D.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明亮
22.右圖中字母表示大氣逆輻射的是( )
A.A B.B
C.C D.D
23.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反映空氣流動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右圖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風的各種力的示意圖,據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a是使空氣水平運動的水平氣壓梯度力
②b使風同偏轉的地面摩擦力
③c是使風向發生變化的水平氣壓梯度力
④c是使風向向右偏轉的地轉偏向力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5.下面的氣流狀況示意圖中,表示北半球反氣旋的圖是( )
26.下列四幅風帶圖中,表示北半球西風帶的是( )
讀“某地地質構造示意圖”,回答27~28題。
27.圖示內容反映的是( )
A.斷層
B.地壘
C.地塹
D.褶皺
28.關于圖示構造,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處地形是谷地,因此應是向斜構造
B.乙處地形是山地,因此應是背斜構造
C.甲處巖層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構造
D.乙處巖層向下彎曲,因此是背斜構造
29.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是由于( )
A.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 B.流水搬運作用形成的
C.風力搬運作用形成的 D.風力沉積作用形成的
30.這種鋒面的氣團活動規律是( )
①暖氣團推動冷氣團前進 ②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
③暖氣團主動爬升 ④暖氣團被迫抬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1.當鋒面以30千米/小時的速度向前移動,20小時時乙城市是( )
A.出現陰天、大風、降溫、降雨(雪) B.出現連續性降水
C.氣壓降低,氣溫和濕度驟降 D.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天氣轉暖
32.地質歷史上兩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規模滅絕時期所處的地質年代是( )
A.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C.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
33.圖中自然要素的聯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的( )
A.差異性
B.整體性
C.區域性
D.單一性
古詩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據此回答。
34.從地理學角度看,詩中描寫的自然景觀差異屬于( )
A.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B.從山麓到山頂的地域分異
C.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 D.從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異
35.古詩云:“才從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從我國的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觀差異,產生的基礎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熱量
36.圖中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溫帶地區
B.北半球亞熱帶地區
C.南半球溫帶地區
D.南半球亞熱帶地區
37.若該山地山麓的夏季平均氣溫為12℃,則該山地的海拔不超過( )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38.目前,由于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而引起全世界普遍關注的典型事實是( )
A.地震災害 B.全球變暖 C.生物滅絕 D.交通擁擠
39.森林自然帶一般分布在( )
A.濕潤、半濕潤區 B.半濕潤、半干旱區
C.半干旱、干旱區 D.濕潤、干旱區
40.下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方式,正確的是( )
A.在長江中、上游地區將森林開辟為耕地以增加糧食產量
B.在內蒙古高原上退耕還林,大力發展林果業
C.在河西走廊上退耕還牧,進行合理放牧
D.在山西省大力開辦小煤窯,提高村民收入
二、綜合題(共3大題,共20分)
41.讀地球光照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7分)
(1)此時,北半球的節氣為 ,
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此
時,地球在公轉軌道距
(近日或遠日)點較近。
(2)這一天,①②③④四點中,晝夜等長的
是 點,處于極夜的是 ,
白晝將變短的是 點。
(3)圖中“①④”表示的是 (晨或昏)
線。
42.下圖是 “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讀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6分)
材料: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時,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見圖)發生了8.9級地震。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多個國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1)12月26日的印度洋地震發生在 板塊和 板塊交界處。
(2)圖例甲、乙表示板塊邊界類型,其中甲是 邊界(填“生長”或“消
亡”)。
(3)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未來大西洋的面積將 (擴大或縮小)。
(4)圖中A處也是地震多發地段,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解釋其原因。
43.下圖為亞洲部分地區自然帶分布圖,讀圖回答:(共7分)
(1)A、C地區位于季風氣候區,該區域在7月份,受亞歐大陸 (氣
壓中心)影響,盛行 風(風向),其成因是 。
(2)A地所屬自然帶典型植被 。C地所屬自然帶相應的氣候類型

(3)C-D-E自然帶的變化體現了 分異規律,它的形成是以
為基礎。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答題卷
二、綜合題(共3大題,共20分)
41.(1)
(2)
(3)
42.(1)
(2)
(3)
(4)


43.(1)
(2)
(3)
期中考試高一地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80分)
二、綜合題(共20分)
41.(1)冬至 23.5S 近日 (2)③ ① ④ (3)昏線
42.(1)印度洋板塊 亞歐板塊 (2)生長
(3)擴大
(4) A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擠壓碰撞地帶,地殼破碎活躍易發地震火山。(2分)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在答題卡上填涂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本部分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
1.2010年4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總局發出通知,將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
的規定,打擊銷售過期變質、假冒偽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擾亂食品市場秩序的行為。材料中的過期變質、假冒偽劣等不合格食品
A.是商品,因為消耗了人類勞動
B.是商品,因為它有使用價值
C.不應成為商品,因為它不具有應有的使用價值
D.不是商品,因為它不是勞動產品
2.著名學者宋鴻兵《貨幣戰爭》一書引起網上熱議,它揭示了對金錢的角逐如何主導著西方歷史的發展與國家財富的分配,也從一個側面展示了貨幣的神奇魔力。從根本上說,貨幣的神奇之處在于
A.它是社會財富的代表 B.它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C.它和商品是一對孿生兄弟 D.它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3.小明近日在淘寶網上看中了一件標價為120元的運動服。這120元是
①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 ②貨幣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③觀念中的貨幣 ④商品的價值 ⑤商品的價格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4.進入2011年以來,更多的北京市民使用“一卡通”逛公園,使用了20多年的紙質公園
年票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這里的“卡”主要執行的職能是A.價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一般等價物 D.流通手段
5.《詩經·衛風·氓》中有“抱布貿絲”的說法。對這種貿易方式認識正確的是
①這是一種以物易物的交換方式
②這是商品流通的一種具體方式
③在這種交換方式中不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
④在這種方式下不會出現通貨膨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人民幣原來的面額較大,計算不便,從1955年3月1日起,發行新人民幣,單位為元,
按1元折合舊人民幣萬元進行兌換。對此正確認識是
A.國家有權確定紙幣的面值,也有權規定紙幣的實際購買力
B.國家有權確定紙幣的面值,但無權規定紙幣的實際購買力
C.紙幣面值的變化造成了人民幣的貶值
D.紙幣面值代表多大價值是國家確定的
7.2008年9月,100美元對人民幣682.91元。2011年9月,100美元對人民幣639.30元。
這一變化意味著
A.美元匯率升高,美元升值 B.人民幣匯率跌落,人民幣貶值
C.美元匯率跌落,美元貶值 D.人民幣匯率升高,美元貶值8. 2010年下半年我國發生了大規模的豬流感,大批生豬死亡,導致全國各地豬肉價格持續
上漲,價格平均上漲56.7%左右,這
A.說明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蔬菜價格上漲 B.表明供求關系的變化會引起價格的變化
C.由養豬戶決定 D.價格的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9.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目前已經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實現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
市場的轉變。買方市場與賣方市場相比表現為
①絕大多數商品供過于求 ②絕大多數商品供不應求 ③賣者起主導作用
④買者起主導作用 ⑤“物以稀為貴” ⑥“貨多不值錢”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10.城市居民自來水的價格一般為2.5~4.0元/噸,而市場上銷售的瓶裝礦泉水價格約1元/
瓶(約500毫升),約折合2000元/噸。礦泉水比自來水價格高的根本原因是
A.礦泉水比自來水更有營養價值
B.人們對礦泉水的需求比自來水的需求要少
C.礦泉水比自來水更稀缺
D.加工礦泉水比加工自來水需要耗費更多的勞動
11.20年前,手機稱為“大哥大”,買一部要花2萬元,相當于一個普通工薪者20年的收入。最近,小薇只用300多元便買了一部,僅相當于一個普通工薪者一周的收入。手機價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廠家數量增多使產品供應量增大
B.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使單位商品價值量減少
C.科技進步增加了商品的技術含量
D.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使單位商品價值量減少
12.右圖中的對話表明,商品價值量
A.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B.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C.是由商品的使用價值決定的
D.受供求關系影響
13.甲乙兩企業生產同一種商品,并以相同
的價格出售此商品,甲企業盈利,而乙
企業虧本。原因是
A.甲企業的商品比乙企業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彈性
B.甲企業商品的價值大于乙企業商品的價值
C.甲企業工人的勞動強度低于乙企業工人的勞動強度D.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高于乙企業的勞動生產率
14.假如原來1雙皮鞋=12只茶杯,符合等價交換;現在皮鞋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
了一倍,生產茶杯行業的勞動生產率降低了一倍,現在1雙皮鞋可換茶杯的數量是
A.48只 B.24只 C.12只 D.3只
15.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補品,如果市場上甲商品的價格
大幅度上升,那么,在其他條件不變時①乙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變動。在日常生活中,價格變動對需求量影響較小的一組商品是
A.電視機、食用油、禽蛋 B.蔬菜、米面、日用調味品
C.金銀首飾、液化氣、家用攝像機 D.海鮮產品、電腦、轎車
17.針對近幾年汽車等產品的降價現象,作為生產廠家要想獲得更多的利潤,在市場競爭
中占據優勢地位,就必須
①面向市場,不斷調整產品結構,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②高價出售自己的產品
③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個別勞動時間 ④不斷降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李先生最近升職為公司總經理,年薪25萬,其妻子也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于是他們通過銀行按揭貸款的方式購買了一套商品房,現已拿到房子的鑰匙,徹底改變了租房的歷史。今年國慶期間,他們還隨旅行社去海南旅行。對李先生家的消費類型可作以下認識
A.從產品類型看,購房屬于有形商品消費,旅游屬于享受資料消費
B.從交易方式看,以前租房屬于租賃消費,現在通過銀行貸款購買商品房屬于貸款消費
C.從交易方式看,以前租房屬于生存資料消費,現在通過貸款買商品房屬于發展資料
消費
D.從消費目的看,旅游屬于生存資料消費
19.我國城鎮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1981年為56.7%,1988年
為51.4%,1992年為48%,2006年降低到38. 2%,2010年則進一步下降到36.7%。這
種變化表明,城鎮居民
A.用在家庭食品消費方面的支出逐步減少
B.必須注意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C.消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D.家庭生活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
20.2011年7月7日-2011年7月12日,2011全國綠色消費巡回展覽會在銀川舉行。低碳
生活倡導綠色消費,“倡導綠色消費”的主旨是
A.可持續性消費 B.提高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
C.優化和改善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 D.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
21.社會和諧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是廣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設和諧社會,首先要發展生
產。只有蛋糕做大了,分給每人的才能更多更好,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才能提高。
這說明
A.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B.主觀愿望決定消費需求
C.消費觀念與生產力水平密切相關 D.只要生產發展,社會就能和諧
22.2011年“6.5”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確定為“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近年來,隨著“保護環境、綠色消費”觀念的深入人心,人們普遍開始親睞于“無毒、無公害、無農藥殘留、無污染”的綠色食品、純天然食品,從而大力推動了綠色產業的發展。這反映了
A.生產的發展推動消費的發展 B.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C.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D.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
23.我國某家生產手機的公司,向社會發行股票,成為國家、集體、私人多方持股的企業,
僅用10年時間,就成為我國手機產銷量最大的公司之一。這家公司屬于
①公有制經濟 ②非公有制經濟 ③股份制企業 ④混合所有制經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4.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是因為非公有制經濟
A.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B.與公有制經濟具有同等的地位
C.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D.是公有制經濟的補充
25.我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
①公有資產在各行各業中占優勢
②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③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國有經濟占優勢地位
④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國民經濟起主導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原因在于
①基本經濟制度適合我國國情,符合社會主義本質要求
②它們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③它們共同構成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④它們都表現了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閱讀漫畫。據此回答下面兩題。
27.該漫畫所蘊涵的經濟生活的道理是
①消費對生產的發展起著導向作用
②生產是消費的動力
③消費熱點的出現能帶動相關產業的成長
④消費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8.下列措施中符合該漫畫要求的有
①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②“家電下鄉”活動
③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④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目前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3000美元,人們的消費需求開始升級換代,對住宅、汽
車、環境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這說明
A.消費具有生產功能
B.生存資料消費的比重逐步擴大
C.消費結構歸根到底是由生產發展決定的
D.消費結構的變化推動了生產結構的進步
“民營經濟是百姓經濟、草根經濟,更是民生經濟,民企活了,經濟才有活力。”據此回答30~31題。
30.被經濟學家稱為“草根經濟”的中小型企業、城鄉個體工商戶、創業者和農戶,近年來發展迅速,是社會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因素。“草根經濟”主要是指
①個體經濟 ②私營經濟 ③外資經濟 ④集體所有制經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1.發展“草根經濟”可以
①增強市場經濟活力 ②緩解地方就業壓力
③促進商品流通 ④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法定的公司形式之一,其特點是
①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 ②注冊資本額較高,公司財務向社會公開
③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④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3.近年來,降價促銷已成為廠商競爭的重要手段。然而降價絕不是一種簡單的讓利行為,對企業來說,它也是企業自身的一場“內部革命”,要有實力的支撐。這里所說的“內部革命”主要包括
①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
②增加產品的價值量
③強化科技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④通過科技創新,使產品能夠以低于同類產品的價格出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34.為了找個好工作,多年來大學生中流行“考研一族”、“考托一族”,現在又增加“考碗一族”,報考公務員成為許多大學生的首要選擇。這一現象主要說明
A.國家要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B.大學生必須樹立職業平等的觀念
C.大學生必須樹立自主創業的觀念 D.大學生必須通過考試方式就業
35.目前,“訂單實訓”的職業培訓新型模式深受用人企業和勞動者的青睞。這種培訓模式以專業為導向,以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為目標,努力“讓需要工作的人成為工作需要的人”。“訂單實訓”之所以深受勞動者的青睞,是因為
A.這是解決我國勞動者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
B.它使勞動者獲得工作崗位后再無失業之憂
C.它既能提高勞動者的技能和素質,又能解決其就業問題
D.它實現了勞動者就業形式的多樣化
36.由于網民數量的劇增,網絡購物的升溫,使得互聯網產業的應用創新迎來新的機遇,開網店也漸成時尚、漸成規模。開網店也漸成時尚、漸成規模表明
A.生產是消費的目的和動力
B.只要產業創新就能在逆境中發展
C.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質量和水平
D.新的消費需求對一個產業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
37.右邊漫畫反映了
A.我國經濟發展所需資金主要來自于
居民個人的投資活動
B.無論哪種投資方式,都能夠帶來穩
定的投資收益
C.當前,我國居民個人的投資方式呈
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D.投資股票、基金和房地產是沒有風
險的
38.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從根本上說需要
A.勞動者職業素質技能的提高
B.國家政策環境的引導和改善
C.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D.勞動者就業觀念的改變
39.2012年政府繼續大力開放城市勞動力市場,消除對農民工進城就業的一切不合理限制和歧視政策,建立城鄉統一開放和公平競爭的勞動力市場。這有利于
①擴大就業 ②推動經濟增長
③公民合法權益的實現 ④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0.對于我國“80后”出生、如今踏入社會準備就業的大學生而言,他們不得不調整自己先前的諸多就業預期:“不體面的工作不想做”、“辛苦而收入少的工作不愿做”、“基層工作想都不想”等。面對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們應該認識到:在市場競爭中,只有自身實力強和綜合素質高才能就業機會多,萬萬不可眼高手低。這主要啟示我們要樹立
A.自主擇業觀 B.職業平等觀 C.競爭就業觀 D.多種方式就業觀
二、簡答題
41.2011年12月,某中學舉辦了一次中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活動。1563名學生參與了調
查,調查的內容和結果如下:
(一)某同學家庭收入狀況和個人消費情況表
10月份該同學家庭收入
10月份該同學消費支出
父親工資
母親工資
生日請同學吃飯
同學互贈禮品
買個性化服飾
買MP4
其他
1800元
800元
200元
100元
300元
500元
300元
(1)結合所學經濟知識指出該同學可能存在的消費心理。(6分)
(2)針對該同學的消費狀況,你準備向該同學提出哪些消費倡議?(6分)
(二)目前學校52.36%的學生擁有手機,占學生人數的一半以上。有同學贊成中學生帶手機進校園,認為中學生是年輕的消費群體,大量使用手機,能夠拉動手機產業的發展……
有同學反對學生帶手機進校園,認為中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允許手機進入校園,容易滋生攀比之風,加重家長負擔。
(3)假如你是贊成者,請你結合經濟生活知識論證本方的上述觀點。(8分)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答題卷
二、簡答題
41.(1)
(2)
(3)
答案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10小題,50分)
1.已知全集,集合,,那么集合
等于
A. B. C. D.
2.二次函數在區間(1,4]上的值域是
A.[-1,3] B.(0,3] C.[-1,+∞) D.(-1,3]
3.,那么
A. B. C. D.
4.函數在區間(a,b)上為增函數,在區間(b,c)上也是增函數,則函數在區間(a,c)上
A.必是增函數 B.必是減函數 C.是增函數或是減函數 D.無法確定增減性
5.數的原有運算法則中,我們補充定義新運算“⊙”如下:當 時, ⊙ = ;當
時,⊙ = ,則函數 = 1⊙ 2⊙), 的最大值等于
A. B. C. D.12
6.若是方程的根,則屬于區間
A. B. C. D.
7.函數的最大值為
A.1 B. C. D.8.2lg(x-2y)=lgx+lgy,則的值為
A.1 B.4 C.1或4 D.或4
9.是上的減函數,那么的范圍是
A. B. C. D.
10.當時,不等式恒成立,則實數的取值范圍為
A.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7小題,28分)
11.設則 。
12.函數在[2,+)單調遞增,則的范圍是 。
13.若不等式x2+ax+a-2>0的解集為R,則a可取值的集合為 。
14.若,,則 。
15.設為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且當時,,則的解
析式為 。
16.設函數 。
17.設則 。
三、解答題(共5小題,72分)
18.(本小題滿分14分)化簡:
(1);
(2)
19.(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f(x)是定義在(0,+∞)上的增函數,且滿足f(xy)=f(x)+f(y),f(2)=1。
(1)求證:f(8)=3; (2)求不等式f(x)-f (x-2)>3的解集。
20.(本小題滿分14分)設集合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值。
21.(本小題滿分15分)已知函數f(x) 滿足
(1)求f(x)的解析式;
(2)判斷f(x)的奇偶性;
(3)當時,解不等式f(x)≥。
22.(本小題滿分15分)已知定義域為的函數是奇函數。
(1)求值;
(2)判斷并證明該函數在定義域上的單調性;
(3)若對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
答題卷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題
11. 12. 13.
14. 15. 16.
17.
三、計算題
18.
19.
20.
21.
22.
答案:
11、7 12、 13、 14、3 15、 16、[4,16] 17、
18、(1) (2)
19、(1)【證明】 由題意得f(8)=f(4×2)=f(4)+f(2)=f(2×2)+f(2)=f(2)+f(2)+f(2)=3f(2)
又∵f(2)=1 ∴f(8)=3
(2)【解】 不等式化為f(x)>f(x-2)+3
∵f(8)=3 ∴f(x)>f(x-2)+f(8)=f(8x-16)
∵f(x)是(0,+∞)上的增函數
∴解得221、
22、1)由題設,需,
經驗證,為奇函數,
(2)減函數
證:任取
該函數在定義域上是減函數
(3)由得,
是奇函數
,由(2),是減函數
原問題轉化為,
即對任意恒成立
得即為所求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
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得4分,對而不全得2分。)
1.在研究下列問題中,能夠把研究對象看作質點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轉 B.研究地球繞太陽的公轉
C.研究一列火車通過某一路標所用的時間 D.研究乒乓球的旋轉
2.敦煌曲子中有這樣的詩句:“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是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
行。”其中“看山恰是走來迎”和“是船行”所選的參考系分別是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水流
3.下列所描述的直線運動,可能的是
A.速度變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B.速度越來越大,加速度越來越小
C.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小 D.某瞬間速度為零,加速度很大
4.一物體置于粗糙的固定斜面上保持靜止現用水平力F推物體,如圖所示當F由0稍許增
加時,物體仍保持靜止狀態,則
A.物體所受的合力增加
B.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增加
C.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增加
D.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增加
5.汽車自O點出發從靜止開始在平直公路上作勻加速直線運動,途中在6s時間內分別經過P、Q兩根電桿。已知P,Q相距60m,車經過Q時的速率是15m/s,則
A.經過P時的速率為5m/s B.車的加速度為1.5m/s2
C.P、Q兩點間距為7.5m D.車從出發到Q所用的時間為9s
6.a、b兩物體從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圖
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b加速時,物體
b的加速度大于物體a的加速度
B.20s時,a、b兩物體相距最遠
C.40s時,a、b兩物體速度相等,相距900m
D.40s時,a、b兩物體在同一位置
7.如圖,一物體用一輕繩懸掛于O點而靜止,現在用一個
水平力F作用在物體上,使其緩慢偏離豎直位置,則水
平拉力F的大小變化情況為
A.先變大,后變小
B.先變小,后又變大
C.一直變大
D.不斷變小
8.一個物體從某一高度做自由落體運動,它在第1s內的位移恰好等于它最后1s內位移的
1/4,則它開始下落時距地面的高度為(取g =10 m/s2)
A.5m B.11.25m C.20m D.31.25m
9.豎直升空的火箭,其v— 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為16000m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為48000m
C.火箭經過120s落回地面
D.火箭上升過程中的加速度始終是20m/s2
10.兩物體都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給定的時間間隔內?
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11.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時間圖線如圖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為v0,末速度
的大小為vt,則在時間t1內物體的平均速度
A.等于(v0+vt)/2
B.小于(v0+vt)/2
C.大于(v0+vt)/2
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
12.一質點沿直線運動時的速度-時間圖線如圖所示,
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第1s末質點的位移和速度都改變方向
B.第2s末質點的運動方向改變
C.第4s末質點的位移為零
D.第3s末和第5s末質點的位置相同
13.如圖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頂端安有滑輪,兩物塊P、Q用輕繩連接并跨過滑輪
(不計滑輪的質量和摩擦),P懸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處于靜止狀態。當用水平向
左的恒力推Q時,P、Q仍靜止不動,則
A.Q受到的摩擦力可能變小
B.Q受到的摩擦力可能變大
C.輕繩上拉力一定變小
D.輕繩上拉力一定不變
14.同一平面內的三個力,大小分別為4N、6N、7N,若三力同時作用于某一物體,則該物體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
A.17N、3N B.17N、0 C.9N、0 D.5N、3N
15.如圖所示,一個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點為其球心,碗的內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細線跨在碗口上,線的兩端分別系有質量為m1和m2的小球,當它們處于平衡狀態時,質量為m1的小球與O點的連線與水平線的夾角為=60°。兩小球的質量比為
A. B. C. D.
二、填空、實驗題(本題共3題。每空3分,共18分)
16.下圖為接在50Hz低壓交流電源上的打點計時器,在紙帶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打出的一
條紙帶,圖中所示的是每打5個點所取的記數點,但第3個記數點沒有畫出。由圖數據
可求得:
(1)該物體的加速度為 m/s2。
(2)第3個記數點與第2個記數點的距離約為 cm。
(3)打第2個點時該物體的速度為 m/s。
17.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共點力的合成”實驗時,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
簧秤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以下操作中錯誤的是
A.同一次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C.橡皮筋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D.實驗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個彈簧秤之間夾角應取90°,以便算出
合力大小
18.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測量出重力加速度g,調節水龍頭,讓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龍頭的正下方放一盤子,調整盤子的高度,使一個水滴碰到盤子時,恰好有另一水滴從水龍頭開始下落,而空中還有兩個正在下落的水滴。測出水龍頭處到盤子的高度為h(m),再用秒表測量時間,從第一滴水離開龍頭開始,到第N滴水落至盤中,共用時間為T
(s)。當第一滴水落到盤子時,第二滴水離盤子的高度為 m,重力加速度g= m/s2。
三、計算題(寫出必要的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有數值計算的要寫出最后結果共42分。)
19.如圖所示,一個重10N的光滑重球被一根細繩掛在豎直墻壁上的A點,繩子和墻壁的
夾角θ為37°;取cos37°= 0.8,sin37°= 0.6。求:
(1)繩子對重球的拉力T的大小;
(2)墻壁對重球的支持力N的大小。
20.勁度系數為K=500N/m的輕質彈簧,當伸長量為6cm時,恰能水平拉著重為150N的物體在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求:
(1)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2)當彈簧的伸長量為10cm時物體受到彈簧的水平拉力有多大?這時物體受到的摩擦
力有多大?
21.礦井里的升降機,由靜止開始勻加速上升,經5s速度達到6m/s后,又以此速度勻速度
上升10s,然后勻減速上升,又經10s停在井口。求礦井的深度。
22.甲乙兩運動員在訓練交接棒的過程中發現:甲經短距離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從起跑后到接棒前的運動是勻加速的,為了確定乙起跑的時機,需在接力區前適當的位置設置標記,在某次練習中,甲在接力區前S0=13.5 m處作了標記,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標記時向乙發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區的前端聽到口令時起跑,并恰好在速度達到與甲相同時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區的長度為L=20m。求:
(1)此次練習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時乙離接力區末端的距離。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答題卷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實驗題(本題共3題。每空3分,共18分)
16.(1) (2) (3)
17. 18.
三、計算題
19.
20.
21.
22.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一、單項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1.Our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earth around the sun yesterday.
A.go
B.went
C.to go
D.goes
2.Do you know the trouble I have the work?
A.to do
B.doing
C.do
D.done
3.During the part of November, there will be a series of activities.
A.latest
B.late
C.later
D.Latter
4.My hometown has changes so much that I can’t it.
A.know
B.understand
C.recognize
D.realize
5.I requested that you the task on time.
A.finished
B.finish
C.could finish
D.would finish
6.Ladies and gentlement, please fasten your seat belts. The plane .
A.take off
B.is taking off
C.has taken off
D.took off
7.Remember to the pockets before you put those trousers in the washing machine.
A.get through
B.pass through
C.go through
D.get along
8.That year his total income, with his reward , 12,000 yuan.
A.added to; added up to
B.added; added to
C.added up to; added
D.adds to; adds up to
9.As soon as Charles had a little from his surprise, his thought was to get away.
A.returned
B.discovered
C.realized
D.recovered
10.The field research will take Joan and Paul about five months; It will be a long time
we meet them again.
A.after
B.before
C.since
D.when
11. miss the train, he got up very early this morning.
A.In order to
B.In order not to
C.So as to
D.So as not to
12.It was in that Deng Xiaoping passed away in .
A.the 1990s; the 90s
B.the 1990’s; 90s
C.the 1990s; his 90s
D.1990s; his 90s
13.In order to change attitudes employing women, the government is bringing in
new laws.
A.about
B.of
C.towards
D.on
14.If better use is of your spare time, you’ll make great progress in it.
A.spent
B.taken
C.through
D.made
15. , I’m very busy at the moment, Can I phone you back in a few minutes’ time?
A.Generally
B.Gradually
C.Actually
D.Especially
16.After the death of their mother, the children were by their aunt.
A.taken care
B.cared about
C.cared for
D.cared of
17.——I will climb Mount Tai this Saturday.
—— .
A.That’s all right
B.None of my business
C.Have great fun
D.Thank you
18.We will go for a picnic tomorrow. Would you like to us?
A.join
B.join in
C.attend
D.take part
19.The old man insisted that he nothing wrong and that he punished.
A.do; wasn’t
B.did; not be
C.has done; isn’t
D.had done; not be
20.—— that the road accident happened yesterday?
——In front of the market.
A.Where it was
B.Where was it
C.How it was
D.How was it
二、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閱瀆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從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One evening, Mr Green was driving his car along a lonely country road. He had 21 $10 000 from the bank in town. Suddenly a man in rags stopped him and asked for 22 . Mr Green told him to get on and continued his way. 23 he talked to the man, he 24 that he had just broken out of prison. Mr Green was very afraid at the 25 of the money. Suddenly he saw a police-car and had a 26 idea. He 27 speed and drov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Then he found the police-car running 28 him. After a mile 29 the police-car passed him and ordered him to stop. A policeman came up. Mr Green had hoped to tell him about the trouble but the man put a gun to Mr Green’s 30 .
The policeman said he wanted Mr Green’s name and 31 and Mr Green obeyed. The policeman wrote it down in his notebook and put it in his 32 . “You 33 appear at the police station. “ He said. Then he talked to Mr Green about 34 driving. Mr Green started up his car again. He had 35 all hope of his £10,000, but as he reached a more lonely part, the robber said he wanted to 36 . Mr Green stopped and the man said. “ 37 . You’ve been 38 to me. This is what I can do in 39 .” And he handed Mr Green the policeman’s 40 , which was stolen while the policeman was talking to Mr Green.
21.A.Taken
B.held
C.brought
D.drawn
22.A.money
B.help
C.a lift
D.a ride
23.A.As
B.Since
C.Then
D.Because
24.A.recognized
B.learned
C.supposed
D.expected
25.A.sight
B.idea
C.touch
D.thought
26.A.fast
B.bright
C.strange
D.bad
27.A.put on
B.got on
C.took on
D.had on
28.A.behind
B.with
C.after
D.beside
29.A.and so
B.or so
C.and so on
D.or so on
30.A.head
B.shoulder
C.back
D.neck
31.A.number
B.home
C.place
D.address
32.A.car
B.pocket
C.hand
D.trousers
33.A.shall
B.will
C.would
D.need
34.A.careful
B.normal
C.drunk
D.dangerous
35.A.held out
B.build up
C.given up
D.turn over
36.A.run away
B.break away
C.set out
D.get out
37.A.I’m sorry
B.You’re welcome
C.That’s all right
D.Thank you
38.A.kind
B.polite
C.known
D.necessary
39.A.all
B.fact
C.return
D.the end
40.A.gun
B.pen
C.money
D.notebook
三、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Many teenagers feel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people in their lives are their friends. They believe that their family members, especially their parents, don’t know them as well their friends do. In large families, it is often for brothers and sisters to figh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n they can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advic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eenagers to have one good friend or many friends. Even when they are not with their friends, they usually spend a lot of time talking among themselves on the phone. This commun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ldren’s growing up, because friend can discuss something difficult to say to their family members.
However, parents often try to choose their children’s friends for them. Some parents may even stop their children from meeting their good friends. The question of “choice” is an interesting one.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o choose your friends?
Do you choose your friends or your friends choose you?
Have you got a good friend your parent don’t like?
41.Many teenagers think their know them better than their parents do.
A.friends
B.teachers
C.brothers and sisters
D.classmates
42.When teenagers stay alone, the usual way of communication is to .
A.go to their friends
B.talk with their parents
C.have a discussion with their family
D.talk with their friends on the phone
4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DIFFERENT in meaning from the sentence “Some parents may
even stop their children from meeting their good friends”?
A.Some parents may even not allow their children to meet their good friends
B.Some parents may even ask their children to stay away from their good friends
C.Some parents may even not let their children meet their good friends
D.Some parents may want their children to stop to meet their good friends
44.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TRUE?
A.Parents should like everything their children enjoy
B.In all families, children can choose everything they like
C.Parent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understand their children better
D.Teenagers can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help
45.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at .
A.Teenagers need friends
B.Friends can give good advice
C.Parents often choose their children’s friends for them
D.Good friends ca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
Kenyon Scudder once told me a story about his friend, Michael. Michael happened to be on a train sitting next to a young man who seemed worried. Finally the young man told the friend that he was a convict(罪犯)returning home from a prison far away. What he did had brought shame (羞恥)on his family, and they had neither visited him nor written to him. He hoped, however, that this was only because they were too poor to travel and too busy to write.
When he was set free he had written to tell them he wanted to go home. To make matters easy for them, however, he had asked them to put up a signal(信號)for him when the train passed their little farm. If the family had forgiven(原諒)him, they were to put up a white ribbon(絲帶)in the big apple tree near the railway. If they didn’t want him back, they were to do nothing, and he would stay on the train, and go far away.
As the train neared his hometown his suspense(懸念)became so great that he was afraid to look out of the window. He asked Michael to watch for the big apple tree. They changed seats. In a minute, Michael put his hand on the young convict’s shoulder. "There it is," he said, his eyes filled with sudden tears. "It’s all right. The whole tree is white with ribbons."
46.Fo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easons might the young man be worried?
A.His family might not allow him to go home
B.His family would not remember him
C.His family hadn’t written to him frequently
D.His family hadn’t visited him for a long time
47.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white ribbon in the big apple tree means .
A.pleasure
B.forgiveness
C.happiness
D.education
48.The word "suspense" underlined in the last paragraph can best be replaced by .
A.pain
B.interest
C.worry
D.happiness
49.Why was Michael asked to watch for the apple tree?
A.The young man was afraid that he was refused by his family
B.The young man’s seat was far from the window
C.The young man was afraid of seeing the white ribbons in the tree
D.The young man was sure that his family would accept him
50.Why did Michael cry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A.The young man couldn’t live with his family
B.There were many white ribbons on the apple tree
C.He was moved by the young man
D.The young man was very sad
C
Teenagers in England do much the same as children in America do. They enjoy sending messages by their mobile phones and they also like swimming, listening to the latest music, watching TV and surfing the Internet.
How do teenagers in England spend their free time and holidays? Let’s follow Sally, a British teenager, and spend five days with her during her school holiday.
Day One
After breakfast, Sally’s mother went out and left her alone at home. She checked her mobile phone during lunch —one of her friends sent her a message early in the morning. Dinner was at 6:30 p.m. After that, she finished her English home-work. Then she surfed the Internet.
Day Two
Sally and her mother paid a visit to their friends and went swimming together. Later, they went shopping for clothes and books, and had dinner in a restaurant.
Day Three
She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with her mother to buy fish and chips for lunch as well as some pens. After she got back home, she spent the next few hours surfing the Internet and watching TV.
Day Four
She surfed the Internet. Her mother took her out for lunch before she went to work. She then read stories after lunch.
Day Five
She woke up at 2 p.m., and so did her mother. They went to a park. Her mother met some friends there. When they got home, it was already time for dinner. Afterwards, she did her homework until 10 p.m.
51.When did Sally do her homework?
A.In the morning
B.In the afternoon
C.At lunch time
D.In the evening
52.Sally and her mother went shopping again to buy .
A.food for lunch and pens
B.some books and pens
C.some fish and clothes
D.food and books
53.Which of the following things did Sally do on Day Four?
A.She went swimming
B.She went out for breakfast
C.She read books
D.She went shopping
54.How many times did Sally and her mother meet their friends during the five days?
A.Once
B.Twice
C.Three times
D.Four times
55.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
A.a park is the best place to meet a friend
B.parents shouldn’t leave teenagers alone at home
C.teenagers don’t usually do their homework during their school holidays
D.surfing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eenagers’ lives
D
New kinds of English are appearing. More and more non-native speakers use them to communicate with native speakers. So there is a basic question about learning English that we have to answer. Should you try to get to native-speaker accuracy(準確), or just effective(有效的)communication without perfection(完美)?
Offshore English is a kind of language spoken largely by non-native speakers. It often appear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ituations. Other languages influence Offshore English so that some expressions sound a little strange. Although native-speakers don’t speak this way, they can still under-stand it.
For example, "I am working for my company since three years" is not grammatically correct. The sentence includes two mistakes common to many people who speak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but there is no danger of misunderstanding what the speaker means.
Many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speak less than 100% accurate English. If the meaning is clear, then it is not necessary to worry too much about it. Some mistakes, however, are serious, and can cause misunderstandings or problems. English learn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m. For example, "I’ll give it to him when I see him" is a serious mistake if the speaker really means "I’ll give it to him if I see him".
Many English learners would like to be as accurate in the language as possible. However, their target level depends a lot on who they need to communicate with. In actual business practice, they may find that if they deal only with other non-native speaker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does not require a native-speaker level of accuracy.
56.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New kinds of English have been created by native speakers
B.English learners should try to achieve a native speaker’s level of English
C.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should be perfect
D.A lot of imperfect English is still understood
57.Offshore English .
A.is a sort of accurate English
B.is mostly spoken by natives
C.is often heard in political situations
D.sounds strange sometimes
58.The example in the third paragraph .
A.tells us about a new kind of English that is appearing
B.shows us that a language can’t be learnt without accuracy
C.shows us that some mistakes don’t change the speaker’s meaning
D.tells us that some mistakes will cause misunderstandings
59.The last paragraph is mainly about .
A.whether English learners need to speak accurate English or not
B.how non-native speakers can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C.whether accurate English will have an influence on one’s business
D.how non-accurate English come about(發生)
60.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accurate English?
A.Negative
B.Positive
C.Neutral
D.Unclear
四、單詞拼寫(根據所給首字母或漢語意思寫出正確形式英文)(共10小題;每小題1分,
滿分10分)
61.They would like to see her daughter s down, get married and have kids.
62.She gets angry when others (agree)with her.
63.English is the o language in Canada.
64.Wide reading can make you get more good words and it will increase your v .
65.My mother r me to come back before ten every day.
66.If she doesn’t want to go, nothing you can say will (說服)her.
67.After a few days of fever, he began to (恢復).
68.Tell me (確切地)where he is.
69.Tom has (決定)to go abroad, and nothing can change it.
70.He comes to visit me (經常).
五、寫作(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假定英語課上老師要求同桌之間交換修改作文,請你修改你同桌寫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處錯誤。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上一個漏詞符號(∧),并在此符號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修改均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
Today I attended a meeting holding by our school. At the meeting more than thirty students was praised. For our happiness, Bruce, monitor of our class, who was among them. We all felt proud about him. Then the headmaster gave them a talk. He wanted us to learn these model students and hoped that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ill be praised at the next school meeting. I was great encouraged and made up my mind to work harder. Next week there will be the English exam. I’ll try to get good marks.
第二節:書面表達(共1小題,滿分20分)
假設你的朋友Linda,現在正感到生活不快樂,不健康,有壓力,可又不知道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于是寫信給你,請求你提些建議。下面是你提的幾點建議,請按照以下內容給Linda回一封信(約100詞左右)
1.要有足夠的睡眠,至少8小時,這樣才能精力充沛(energetic)、學習積極(active)。
2.多鍛煉是非常重要的。
3.多吃水果和蔬菜,禁止吃垃圾食品(junk food)。
4.學習之余聽聽音樂可以減輕壓力。
5.盡可能地微笑,它會幫助你快樂、忘記煩惱。
Dear Linda:
If you want to be healthy and happy,you need to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 I have some advice for you and I hope you will follow all of it.












Yours,
Li Hua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答題卷
單詞拼寫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短文改錯
Today I attended a meeting holding by our school. At the meeting more than thirty students was praised. For our happiness, Bruce, monitor of our class, who was among them. We all felt proud about him. Then the headmaster gave them a talk. He wanted us to learn these model students and hoped that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ill be praised at the next school meeting. I was great encouraged and made up my mind to work harder. Next week there will be the English exam. I’ll try to get good marks.
書面表達
Dear Linda:
If you want to be healthy and happy,you need to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 I have some advice for you and I hope you will follow all of it.











Yours,
Li Hua
高一英語期中考答案
單詞拼寫:
61.settle 62.disagree 63.official 64. vocabulary 65. requests
66. persuade 67. recover 68. exactly 69. determined 70. frequently
改錯:
1.holding-held 2. was-were 3.For-To 4.who去掉
5. about-of 6. them-us 7.learn后面加from
8.will-would 9.great-greatly 10. the-an
【解析】21 D take 意為“拿走,帶去”,與句意不符;draw 意為“提取、領取”,可用于在銀行取款。
22 C a lift 意為“搭便車”,與題意吻合。
23 A as 意為“當…時”。
24 B learn 意為“獲悉、認識到”。此句意為:當司機和那搭車人談話時,意識到此人是從監獄逃跑的。
25 D at the thought of 意為“一想到”。此句意為:一想到錢司機就非常害怕。
26 B a bright idea 意為“一個巧主意”。
27 A put on speech 意為“加速”,與后面drove as quickly as possible相一致。
28 C run after意為“跟隨、跟蹤”。
29 B or so 意為“大約、左右。表示警察大約跟蹤了一英里左右。
30 C從當時的情景分析可知:警察在詢問司機時,逃犯為了避免警察發現,只能用槍對準司機的背部(back)隱蔽處,不可能對準警察看得到的部位。
31 D警察記錄的是司機的姓名和住址(address)
32 B記錄本應放在警察的衣袋里,逃犯才可能偷得到。
33 A shall用于第二人稱,有命令的語氣。
34 D dangerous 意為“危險的”,這里有兩個意思:一是開車快危險;二是車有逃犯在車上開車危險。
35 C give up 意為“放棄”,顯然司機只理解了警察的的話的第一個意思,所以他對他的錢的安全失望了。
36 D由下文可知:逃犯要下車(get out)。
37 D由于上下文可知:逃犯認為司機很友好,沒有告密,所以十分感謝他(Thank you)。
38 A司機沒有告密,在逃犯看來司機是很友好的(kind)。
39 C既然司機救了逃犯,逃犯十分感激,所以想做件好事(把警察的記錄本還給警察)作為回報(in return)。
40D由后面的定語從句可知:交給司機的東西是警察的記錄本。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21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正月 / 正襟危坐 不屑 / 酒闌燈灺 木訥 / 按捺不住
B.暈車 / 暈頭轉向 曝背 / 一曝十寒 烙印 / 恪盡職守
C.泊船 / 羅布泊 綠林 / 綠水青山 粗獷 / 曠日持久
D.瘴氣 / 重巒疊嶂 湍急 / 惴惴不安 慰藉 / 杯盤狼藉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滿足按耐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心總
在吶喊:走啊走!
B.我不應白白地耗廢時間,去無盡地感慨生命的堅辛,也不應該自艾自憐命運怎么這
樣不濟,偏偏給了我這樣一塊不毛之地。
C.這惡魔似的鐵馬,那振耳欲聾的機器喧囂聲已經傳遍全鄉鎮了,它已經用骯臟的工
業腳步使湖水混濁了。
D.自由地選擇我們個人閑暇時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領略人類所思、所求的廣闊和
豐盈,……這,歸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賦予的意義。
3.下列各句的橫線上,填上恰當的一組詞是( )
(1)我站在故鄉的山崗上,遠望西邊地平線上,那一抹晚霞漸漸地在天邊 了。
(2)這個世界的 在荒野——這也許是狼的嗥叫中隱藏的內涵,它已被群山所
理解,卻還極少為人類所領悟。
(3)我走的時候還不知道向那些 的東西告別。
(4)人類的祖先在遷徙中 了漫長的光陰。
A.消逝 啟示 熟悉 度過 B.消失 啟事 熟知 度過
C.消逝 啟事 熟悉 渡過 D.消失 啟示 熟知 渡過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2010級的高一新生在暑期軍訓中雖然生活條件較為艱苦,但他們對這些卻不以為然,
仍然堅持努力學習,刻苦訓練,磨練了自己的意志。
B.國慶假日是人們休閑的大好機會,那段時間里,我市步行街上到處都是游玩購物的
人,直到深夜,大街上還是不絕如縷,熱鬧極了。
C.高中語文學習一定要多讀多思多積累,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實現自己高遠的目標;
如果毫無知識儲備,在激烈的競爭中,只能是鎩羽而歸。
D.我們學生都應該懂得:發展自己的智力,必須與培養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結合起來,
因為二者是休戚相關,緊密相連的。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7月1日的發射不僅關系到國際空間站的未來,而且將影
響美國航天計劃的正常實施。
B.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蔣莉萍在參加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產業峰會時表示,
中國的智能電網和國外的完全不一樣,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的自然環境因素所造成的。
C.我生長在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
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好方式。
D.這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內涵,不
可一概而論,卻都是時代浮沉的側影,歷史浩蕩前進中飛濺的浪花。
6.下列對課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我心歸去》哲理性很強,但沒有抽象的說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
色彩的意象來表達。如“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
B.《獲得教養的途徑》一文指出讀書是獲得教養的主要途徑,贊美了讀書的作用,勸說
人們用心研讀經典作品,在書籍中發現世界,認識社會,完善自我修養。
C.《赤壁賦》利用主客對話的形式提出矛盾、解決矛盾。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
感觸產生:一是由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消逝想到自己的偉大,二是由江水無窮想到人
生須臾,三是要擺脫現實處境,卻“知不可乎驟得”。
D.《想北平》一文以“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筆,作用在于:點明題意,照應
開頭,使結構更加嚴謹,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戛然而止,耐人尋味。
7.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韓愈,字退之,自謂郡望昌黎,所以世稱“韓昌黎”。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
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中另外七
個人是柳宗元、范仲淹、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B.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中國現代作家。作品有小說《駱駝祥
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等,曾獲“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C.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時期趙國人。先秦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韓非子是
他的學生。《荀子》今存32篇,《勸學》是其開篇之作。
D.朦朧詩,指中國20世紀70年代末興起的具有現代主義特征的詩歌創作。在創作實
踐中,朦朧詩力圖以現代審美意識和現代藝術表現方式去打破傳統詩學的框架。其代
表詩人有食指、北島、舒婷等。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26分)

倫敦,巴黎,羅馬與堪司坦丁堡,曾被稱為歐洲的四大“歷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倫敦的情形;巴黎與羅馬只是到過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沒有去過。就倫敦,巴黎,羅馬來說,巴黎更近似北平,不過,假使讓我“家住巴黎”,我一定會和沒有家一樣的感到寂苦。巴黎,據我看,還太熱鬧。自然,那里也有空曠靜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曠;不像北平那樣既復雜而又有個邊際,使我能摸著——那長著紅酸棗的老城墻!面向著積水灘,背后是城墻,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里。是的,北平也有熱鬧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極拳相似,動中有靜。巴黎有許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與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溫和的香片茶就夠了。
雖說巴黎的布置已比倫敦羅馬勻調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還差點兒。北平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既不擠得慌,又不太僻靜,連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與樹,最空曠的地方也離買賣街與住宅區不遠。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氣;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閑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每一個城樓,每一個牌樓,都可以從老遠就看見。況且在街上還可以看見北山與西山呢!
(老舍《想北平》)
8.作者說自己在北平“像小兒安睡在搖籃里”。“像小兒安睡在搖籃里”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態?說說劃橫線句子“在北平,有溫和的香片茶就夠了”的含義。(3分)


9.下列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寫倫敦,巴黎,羅馬與堪司坦丁堡等城市是要在比較中突出北平的特點,寫出
自己對北平的愛。
B.作者用“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與樹,最空曠的地方也離買賣街與住宅區不
遠”來說明“既不擠得慌,又不太僻靜”。
C.作者用“每一個城樓,每一個牌樓,都可以從老遠就看見”來說明北平的空曠。
D.“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充分體現了作者所說的“北
平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這一特點。

談生命(節選) 冰心
我不知道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一路上他享受著所遭遇的一切:有時候他遇到巉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了起來,直到沖倒了危崖,他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有時候他經過了細細的平沙,看見了夾岸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地度過這一段浪漫的行程;這時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進的力量,仍催逼著他向前走……終于有一天,他遠遠地望見了大海,啊!他已經到了行程的終結,大海莊嚴的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流入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海上蓬蓬的雨點中升起,飛向西來,再形成一道江流,再沖倒兩旁的石壁,再來尋夾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快樂地破殼出來。他遇著驕奢的春天,他也許開出滿樹的繁花,蜂蝶圍繞著他飄翔喧鬧,小鳥在他枝頭欣賞唱歌;他長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芳馨,不是開花的驕傲,也不是結果的快樂,而是成功后的寧靜和怡悅!終于有一天,他無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的落在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來,又長成一棵小樹,再穿過叢莽的嚴遮,再來聽黃鶯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宇宙是一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風中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葉,大生命中之一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
(有刪改)
10.全文開篇就只一句話“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請做具體分析。(1)在作者看來,生命像什么?(2分)

(2)雖然作者說:“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但縱觀全文,事實上作者已經作了回答。
那么,生命到底是什么?(4分)


11.“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這句話有何意蘊?在文中反復出現,作用是什
么?(4分)



12.文中寫了“小樹”哪些快樂的事?為什么在快樂和痛苦中我們都要感謝生命?(6分)




13.作者在第二段前半部分說“一路上他享受著所遭遇的一切”,“享受”和“遭遇”矛盾嗎?請據此闡述作者對生命的看法。(4分)



三、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文后題目。(26分)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14.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來;誠然
B.釃酒臨江 釃:酒灑于地
C.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危:端正
D.托遺響于悲風 遺響:余音,這里指洞簫的余音
15.下列四組加點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①寄蜉蝣于天地 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①相與枕藉乎舟中 ②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C.①挾飛仙以遨游 ②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
D.①不知東方之既白 ②目遇之而成色
1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與例句中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A.順流而東也 B.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C.舞幽壑之潛蛟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17.下列各句與例句句式特點相同的一項是( )(3分)
例: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東山之上 B.固一世之雄也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18.對文段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這段文字用主客問答的方式來寫。主客問答是賦的傳統手法,一般說來,作者往往
借客人的話從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運用比喻的手法,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變化,寫得具體可感,
如“寄蜉蝣于天地”。
C.這段文字將情、景、理有機結合,實質上是蘇軾貶謫生活中苦悶心緒的流露,但從
全文來看,蘇軾并沒有沉浸在這種苦悶之中。
D.作者描繪了“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的景象,意在抒發自己
急欲建功立業的豪情。
19.翻譯下列句子(5分)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分)


(2)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2分)



20.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春思
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1)詩的第一、二句,寫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點?

(2)有人認為,全詩側重表現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你認為是這樣嗎?詩歌中的
景物描寫對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試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四、語言表達(8分)
21.根據下面的文字,擬一條標題。(不超過13個字)(4分)
【路透社羅馬5月5日電】西班牙、丹麥和荷蘭今天迅速否認利比亞反對派有關這三個國家的政府已經承認全國過渡委員會的說法。
全國過渡委員會發言人馬哈茂德· 沙馬姆在羅馬舉行的國際反卡扎菲聯盟的一次會議上對記者說:“今天上午,又有三個國家承認了我們,那就是荷蘭、丹麥和西班牙。”
然而,這三個國家均表示沙馬姆搞錯了,否認它們已經加入意大利和法國的行列,承認總部設在利比亞班加西的全國過渡委員會。
14
22.讀下面的句子,從“大山”、“綠樹”、“白云”三種景物中選取一種進行仿寫。(4分)
湖是自然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著它的人可以測出自己天性的深淺。
是 。它是 ,
望著它的人 。
五、名句默寫(9分)
23.(1) ,一夜征人盡望鄉。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3) ,收取關山五十州。
(4) ,凌萬頃之茫然。
(5)茍利國家生死以, 。
(6)騏驥一躍, ;駑馬十駕, 。
(7)鍥而不舍, ; ,金石可鏤。
六、作文(60分)
24.曹文軒在《前方》一文中寫道:“外面有一個廣大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艱辛,充滿危險,然而又豐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夠開闊視野,能夠壯大和發展自己。”
你到過“外面的世界”嗎?你的心目中的“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請你以“外面的世界”為話題結合自己的經歷、感受、體驗寫一篇記敘文,800字左右。
南馬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答題卷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9
14
15
16
17
18
答案
二、非選擇題
8.


10.(1)

(2)

11.



12.



13.


19.(1)

(2)

20.(1)
(2)





21.
14
22. 是 。它是 ,
望著它的人 。
23.(1)
(2)
(3)
(4)
(5)
(6)
(7)
24.作文
高一語文期中試題(參考答案)
1、C
2、D(A 按耐---按捺;B 耗廢---耗費;C 振耳欲聾---震耳欲聾)
3、A
5、D(A項,語序不當,“不僅……而且……”兩個分句的語序應調整;B句式雜糅;C項,搭配不當。)
6.C(由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消逝想到的是自己的渺小。)
7. A(“范仲淹”應為“歐陽修”)
8、(3分)寫出了作者安適的心態。(1分)
含義:北平是動中有靜,人們能夠在平靜中品味生活,享受安適。(2分)
9. C(不是說北平的空曠,而是說北平建筑四周都有空閑的地方,可以讓人自由的喘氣,這說明處處設備得完全又處處有空兒。)
10、(1)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樹。·
(2)生命誕生于自然,最終又回歸自然;是戰勝困難,享受快樂,不停地前進或和生長,去爭取成功的過程
11、(1)因為缺少了奮斗與成長,現實中確實有的生命變成了“死湖”,變成了“空殼”,所以作者不敢說來生,也不敢相信來生。
(2)反復有強調的作用,強調今生今世要奮斗,要前進,要成長。
12、(1)小樹種子破殼出來;小樹開出滿樹繁花,蜂蝶圍繞,小鳥歡唱;小樹蔭庇花草;小樹結出累累果實。
(2)因為生命讓我們享受人生特有的愉悅和美麗。
13、不矛盾。在生命的過程中,不光有歡樂,也有痛苦,無論面對什么,都應坦然接受,從某種角度講,痛苦也是快樂,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14、B 解析:B。釃:濾酒,此處指斟酒。
15.B 解析:A。兩個“于”都是介詞,但①譯為“在”,②譯為“從”;B。兩個“乎”都是介詞,可譯為“在”;C。①連詞,表承接,可不譯②動詞,與“為”組合表示“認為”之意;D。①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②代詞,指代“山間之明月”。
16.B 解析:例句中的“日”與B選項中的“南”都是名詞活用作狀語,分別表示“每日”和“向南”的含義;A.“東” 名詞活用作動詞,表示“東行”之義;C.“舞” 使動用法,使……起舞;D.“恥”意動用法,以……為恥。
17、D(例句與選項D都屬于賓語前置)
18、D(“抒發自己急欲建功立業的豪情”不當)
19. (1)向西可望見夏口,向東可望見武昌,山川環繞,草木茂盛,一片蒼翠,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敗的地方嗎?(“西”“東”“繚”各0.5分,被動0.5分,句子整體通順1分)
(2)何況我與你在江洲之上捕魚打柴,與魚蝦結伴,以麋鹿為友。(狀語后置1分,“侶”“友”各0.5分)
20.(1)明媚動人,生機盎然。(語意相同即可)
(2)不是。全詩側重表現詩人內心的愁思。①景物描寫是抒情的基礎和依據。詩歌前兩句,詩人選取春天景物進行描繪,著意渲染春天的絢爛風光;三、四句抒情,轉寫愁思,東風不能吹愁,春日卻能興恨,前詠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鋪墊。②用美好景色反襯內心的愁恨(樂景寫哀),情感表達婉曲深刻。
22、示例:大山是自然風景中最高、最偉岸的姿態。它是大地的脊梁,望著它的人可以測出自己德行的高低。
綠樹是自然風景中最直、最有生命力的姿勢。它是大地活力的風向標,望著它的人可以感受到自己生命的鮮活。
白云是自然風景中最輕、最飄逸的姿態。它是天空的笑容,望著它的人可以感受到自己心靈的愉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荥经县| 澜沧| 沅江市| 林口县| 旅游| 宜宾市| 汽车| 祁东县| 朝阳市| 四子王旗| 虞城县| 肇庆市| 洞头县| 隆回县| 新巴尔虎左旗| 互助| 京山县| 扎鲁特旗| 怀集县| 汕尾市| 理塘县| 延安市| 依兰县| 墨脱县| 普陀区| 城口县| 吉林省| 安吉县| 栾城县| 庐江县| 敖汉旗| 永登县| 滁州市| 黄骅市| 普陀区| 耒阳市| 洪江市| 页游| 沿河|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