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全科試卷(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全科試卷(9科10份)

資源簡介


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0.5mm黑色中性筆,將姓名、班級、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請把答案做在答題卡上,交卷時只交答題卡,不交試題,答案寫在試題上無效。
3.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共48分)
1.關于強弱電解質及非電解質的組合完全正確的是:
A
B
C
D
強電解質
NaCl
H2SO4
CaCO3
HNO3
弱電解質
HF
BaSO4
HClO
CH3COOH
非電解質
Cl2
CS2
H2S
SO2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需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B.任何放熱反應在常溫條件一定能發生反應
C.反應物和生成物分別具有的總能量決定了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D.當△H<0時表明反應為吸熱反應
3.25℃,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c(H+)最大的是:
A.HF(K=7.2(10-4) B.H3PO4(K1=7.5(10-3)
C.HCOOH(K=1.8(10-4) D.HNO2(K=4.6(10-4)
4.氯氣溶于水達到平衡后,若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某一條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氣, 減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強
C.加入少量固體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5.向四個體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開始反應時,按正反應速率由大到小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甲.在500℃時,SO2和O2各10 mol反應
乙.在500℃時,用V2O5作催化劑,10 mol SO2和5 mol O2反應  
丙.在450℃時,8 mol SO2和5 mol O2反應
丁.在500℃時,8 mol SO2和5 mol O2反應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6.下列變化中,ΔS<0的是:
A.氯化鈉溶于水 B.NH3(g)與HCl(g)反應生成NH4Cl(s)
C.干冰(CO2)的升華 D.CaCO3(s)分解為CaO(s)和CO2(g)
7.現有下列兩個圖象:下列反應中符合上述圖象的是:
A.N2(g)+3H2(g) 2NH3(g) ΔH<0
B.2SO3(g) 2SO2(g)+O2(g) ΔH>0
C.4NH3(g)+5O2(g) 4NO (g)+6H2O(g) ΔH<0
D.H2(g)+CO(g) C(s)+H2O(g) ΔH>0
8.碳酸銨在室溫下就能自發地分解產生氨氣,對其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碳酸銨分解是因為生成易揮發的氣體,使體系的熵增大; ②碳酸銨分解是因為外界給予了能量;③碳酸銨分解是吸熱反應,根據能量判據不能自發分解;④碳酸鹽都不穩定,都能自發分解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③
9.100℃時,將0.1 mol N2O4置于1L密閉的燒瓶中,然后將燒瓶放入100℃ 的恒
溫槽中,燒瓶內的氣體逐漸變為紅棕色:N2O4(g) 2NO2 (g)。下列結論不能說明上述反應在該條件下已經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①N2O4的消耗速率與NO2的生成速率之比為1:2;②NO2生成速率與NO2消耗速率相等;③燒瓶內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④燒瓶內氣體的質量不再變化;⑤NO2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改變;⑥燒瓶內氣體的顏色不再加深;⑦燒瓶內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⑧燒瓶內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A.②③⑥⑦ B.①④⑧ C.只有①④ D.只有⑦⑧
10.下列各組溶液的pH一定等于7的是:
A.pH=2和pH=12的兩種溶液以等體積混合
B.0.05mol·L-1H2SO4與0.10mol·L-1NaOH溶液以等體積混合
C.將pH=5的CH3COOH溶液稀釋100倍
D.pH=1的H2SO4與0.10mol·L-1Ba(OH)2溶液以等體積混合
11.在標準狀況下,向100mL氫硫酸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氣體,溶液pH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則原氫硫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0.5mol/L    B.0.005mol/L C.1mol/L D.0.1mol/L
12、下列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①已達平衡的反應C(s)+H2O(g) CO(g)+H2(g),當增加反應物物質的量時,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②已達平衡的反應N2(g)+3H2(g) ? 2NH3(g),當增大N2的濃度時,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N2的轉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平衡時,若減小反應器容積時,平衡一定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
④有氣體參加的反應達平衡時,在恒壓反應器中充入稀有氣體,平衡一定不移動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反應PCl5(g) PCl3(g)+Cl2(g) ①
2HI(g) H2(g)+I2(g) ②
2NO2(g) N2O4(g) ③
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化學平衡時,反應物的轉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溫度不變、體積不變,分別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應物,則轉化率:
A.均不變 B.均增大
C.①增大,②不變,③減少 D.①減少,②不變,③增大
14.在甲燒杯中放入鹽酸,乙燒杯中放入醋酸,兩種溶液的體積和pH都相等,向兩燒杯中同時加入質量不等的鋅粒,反應結束后得到等量的氫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燒杯中放入鋅的質量比乙燒杯中放入鋅的質量大 B.甲燒杯中的酸過量
C.兩燒杯中參加反應的鋅等量
D.反應開始后乙燒杯中c(H+)始終比甲燒杯中c(H+) 大
15.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對反應CO2(g)+H2(g) CO(g)+H2O(g)進行甲、乙、丙、丁四組實驗,實驗起始時放入容器內各組分的物質的量見下表
上述四種情況達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順序是: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16.在一密閉容器中,等物質的量的A和B發生反應:A(g)+2B(g) 2C(g),反應達平衡時,若混合氣體中A和B的物質的量之和與C的物質的量相等,則這時A的轉化率為:                 
A.40% B.50% C.60% D.70%
第Ⅱ卷(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6個小題,共52分)
17.(9分)能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
(1)在25 ℃、101 kPa時,16 g CH4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時放出的熱量是890.31 kJ,
則CH4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2)已知:C(s) + O2(g) CO2(g) ΔH=-437.3 kJ?mol-1
H2(g) + O2(g) H2O(g) ΔH=-285.8 kJ?mol-1
CO(g) + O2(g) CO2(g) ΔH=-283.0 kJ?mol-1
則煤的氣化主要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C(s) + H2O(g) CO(g) + H2(g)
ΔH= kJ?mol-1。如果該反應ΔS=+133.7 J·K-1·mol-1 該反應在常溫下能否自發進行? (填“能”或“不能”).
18.(6分)在一定條件下,反應xA 十yB zC達到平衡。
(1)若A、B、C都是氣體,在增壓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x,y,z之間的關系是 。
(2)若C是氣體,且x+y=z,在增大壓強時,如果平衡發生移動,則A的轉化率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若A為固體,B、C為氣體,且y>z,則增大壓強時混和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9.(10分)設反應 ①Fe(s)+CO2(g)FeO(s)+CO(g) ?△H = Q1的平衡常數為K1,
反應 ②Fe(s)+H2O(g)FeO(s)+H2(g) ?△H = Q2的平衡常數為K2,在不同溫度下,K1、K2的值如下:
溫度( T )
K1
K2
973
1.47
2.38
1173
2.15
1.67
(1)從上表可推斷,反應①是 (填“放”或“吸”)熱反應;
(2)現有反應 ③H2(g)+CO2(g)CO(g)+H2O(g) △H = Q平衡常數為K3
Ⅰ、根據反應①與②推導出K1、K2、K3的關系式K3= ;可推斷反應③是 (填“放”或“吸”)熱反應。要使反應③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右移,可采取的措施有 。
A.縮小容器體積??? B.降低溫度????????? C.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D.設法減少CO的量? ?????E.升高溫度
Ⅱ、根據反應①與②推導出Q1、Q2、Q3的關系式Q3 = ;
20.(6分)合成氨生產技術的創立開辟了人工固氮的途徑,對化學工業技術也產生
了重大影響。合成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 2NH3(g) ΔH=-92.2 kJ·mol-1。合成氨工業中原料氣N2可從空氣中分離得到,H2可用甲烷或焦炭與水蒸氣反應制得。
(1)在一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注入N2和H2兩種氣體,發生上述反應.在某溫度下
達到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分別是:c(H2)=9.00 mol·L-1,c(N2)=3.00 mol·L-1,
c(NH3)=4.00 mol·L-1,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
(2)在三個相同容器中各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不同條件下反應并達到平衡,
氨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字母,下同)。
A.圖Ⅰ可能是不同壓強對反應的影響,且p2>p1
B.圖Ⅱ可能是不同壓強對反應的影響,且p1>p2
C.圖Ⅲ可能是不同溫度對反應的影響,且T1>T2
D.圖Ⅱ可能是同溫同壓下不同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且催化劑性能1>2
(3)乙醇可通過淀粉等生物質原料發酵制得,屬于可再生資源,通過乙醇制取氫氣
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已知通過乙醇制取氫氣有如下兩條路線:
a、CH3CH2OH(g)+H2O(g)4H2(g)+2CO(g) △H=+255.58 kJ/mol
b、CH3CH2OH(g)+1/2 O2(g)3H2(g)+2CO(g) △H=+13.76 kJ/mol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從原料消耗的角度來看,a路線制氫更有價值
B.從能量消耗的角度來看,b路線制氫更加有利
C.a路線制氫由于要消耗很多能量,所以在實際生產中意義不大
D.降低溫度,可提高b路線中乙醇的轉化率
21.(12分)紅磷P(s)和Cl2(g)發生反應生成PCl3(g)和PCl5(g)。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如下圖所示(圖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產物的數據)。
根據上圖回答下列問題:
(1)P和Cl2反應生成PCl3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上述分解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溫度T1時,在密閉容器中加入0.80 mol PCl5,反應達平衡時PCl5還剩0.60 mol,其分解率α1== ;若反應溫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時PCl5的分解率為α2,則α2 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P和Cl2分兩步反應生成1 mol PCl5的ΔH3= ,P和Cl2一步反應生成1 mol PCl5的ΔH4 Δ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8分)在某濃度的氯化鋇溶液VmL中,加入一定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為0.0500mol/L的稀硫酸時,兩者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的pH=3。試求:
(1)加入稀硫酸的體積(用含V的計算式表示,設溶液混合時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2)原氯化鋇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南昌二中2012-2013學年度上期期中考試
高二化學參考答案

第Ⅰ卷 (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下列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
1.在評論秦朝滅亡時,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確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了孟子的一個思想的正確——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治者的默認。”此處孟子的“一個思想”具體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貴君輕”,統治者要實行“仁政”
C.先義后利,養浩然之氣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2.《道德經》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其含義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張實行仁政 B.主張統治者對人民加強控制
C.統治者應清凈無為以緩和階級矛盾 D.統治者要接受被統治者的監督
3.古代有一個佛偈故事:廟前佛幡隨風而動,方丈以此考問眾徒。甲徒曰:“風催幡動!”乙徒曰:“幡何動?分明是你心動!心動才有幡動!”。下面的思想與乙徒相近的是
A.萬物皆只有一個一理 B.先理而后有氣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4.明末李贄說:“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
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維護封建禮教  B.反對思想教條 C.反對封建迷信  D.抨擊腐朽統治
5.公元前5世紀中葉以后,“人”逐漸成為古希臘哲學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A.失去了研究、探討自然界的興趣
B.民主制度的發展,使公民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漸提高
C.他們認為對自然界研究,對人類社會發展無益
D.他們認為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密切,研究“人”是為更好研究自然界
6.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中,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張。下列思想家與
其思想主張之間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①普羅塔哥拉——人是萬物的尺度 ②蘇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識
③孟德斯鳩——社會契約,民主共和 ④伏爾泰——開明君主制,生而平等
A.①②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蒙娜麗莎》典型地表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偉大的人文
主義作品,因為:
A.達·芬奇成功的運用“圣像圖”的畫法
B.它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品
C.達·芬奇將解剖學、透視法和明暗轉移法運用其中
D.它肯定人的價值,頌揚人的力量,表現人性的美
8.德國哲學家康德曾這樣評價伏爾泰和盧梭:“伏爾泰結束了一個舊時代,而盧梭則開辟了一個新時代。”“當伏爾泰還在為文明與愚昧無知而戰斗時,盧梭卻已經在痛斥這種人的文明了。”盧梭與伏爾泰思想上的不同點是
①抨擊封建專制制度 ②提出自由平等 ③提出社會契約論 ④提出人民主權學說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④
9.右圖是歐洲宗教改革時期的一幅圖片, 圖右邊
是新教,左邊是天主教,一本《圣經》就比教皇
或教士都重。它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
A.教會內部分裂,出現的新教會
B.新教主張簡化宗教儀式
C.新教否定上帝的存在
D.蔑視教皇和天主教會,肯定《圣經》的權威
10.2010年1月15日在我國出現的日環食激發了同學們研究天文歷史的熱情,下面是同學們搜集到的我國古代發明的一些儀器的圖片,其中用于研究、觀測天象的是

①渾儀 ② 司南 ③簡儀 ④地動儀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11.在楚漢之爭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韓信投靠劉邦后,被派去管理雜亂無章的糧倉。但很快韓信就把新谷、陳糧分開,而且新谷、陳糧的多少統計的非常清楚。他的這些智慧最可能記載于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術》 C.《齊民要術》 D.《黃帝內經》
12.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
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下列關于屈原及楚辭
的說法,正確的是
A.屈原是春秋時期浪漫主義詩人的杰出代表
B.楚辭采用吳國方言,句式靈活,易于表達情感
C.楚辭是以北方民歌為基礎創作的,《離騷》是代表作
D.楚辭的影響已滲透到社會生活和文化的各個方面
13.唐代竇冀有一首詩曰:“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小豁胸中氣。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
縱橫千萬字。”這首詩有可能是對哪位書法家創作情景的描述?
A.趙孟? B.文征明 C.歐陽詢 D.懷素
14.中國傳統藝術如繪畫、雕塑、詩詞、書法等都講求“意境”,意境既是藝術家個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反映和再現。以下對“意境”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明朝的五彩瓷,圖案內容豐富,“畫必有意,意必吉祥”
B.宋代風俗畫強調表現個性,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
C.中國書法注重表現精神面貌,力求傳統,以形寫神
D.白居易的詩針砭時弊,韻味綿長
15.他常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當大多數物理學家沿著牛頓的道路繼續前行時,他卻走上了一條創新之路,對牛頓的力學體系和絕對時空觀進行了根本性的變革。他是

A.Isaac Newton B.John Dalton C.Michael Faraday D.Albert Einstein
16.達爾文的進化論對社會政治和意識形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與此相符的是
①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依據
②優勝劣汰思想影響著被壓迫民族的斗爭
③沉重的打擊了宗教神學世界觀
④為維新變法和新文化運動提供了思想武器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經典物理學所面臨的危機,終于在20世紀初被物理學發展史上的兩場偉大的革命所解決。這兩場革命使人類
A.擁有了研究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理論體系
B.放棄了經典物理學的思想方法和科學理論
C.否定了此前物理學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D.轉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社交方式
18.洋務思潮、維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興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歷史主流,下列關于中國近
代前期歷史主流的表述,最為確切的是
A.推翻清朝統治,發展資本主義 B.爭取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國侵略勢力 D.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中國社會近代化
19.一位現代學者在評論一部歷史文獻時說:“在這里,孔子已經換上了西裝。”這一評論指的是
A.董仲舒筆下的孔子 B.李贄筆下的孔子
C.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筆下的孔子 D.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筆下的孔子
20.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寫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麥對人說,“三十年后,日本其興,中國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國人之游歐洲者 ,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啟超引用這段話的根本意圖是
A.證明中國進行社會政治變革的必要性 B.總結中國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
C.評價洋務派的活動 D.比較中日近代化的異同
21.1915年孫中山致信國際社會黨執行局:“我堅信,只有中國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人民才能更幸福,他們的苦痛也才能減輕。諸君勞工和我共同奮斗······我吁請
你們協助我把中國建成全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對這則史料的解讀最合適的是
A.孫中山在中國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 B.孫中山主張以社會主義來改造中國
C.孫中山放棄了原有的三民主義思想 D.孫中山成為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
22.1925年毛澤東《沁園春·雪》:“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其中“誰主沉浮“揭示了作者當時思考的關于中國革命的問題是
A. 建立政黨,發動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問題
B. 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國民革命的問題
C. 國民革命領導權的歸屬問題
D.應對國民黨右派的叛變,組建革命隊伍的問題
23.張愛玲曾說:“歷史”能供給卡通數不盡的偉大美麗的故事。如果要給卡通“現代中國輝煌的科學”提供素材,可以選取的是
①“神舟”五號 ②“南優2號” ③月球漫步 ④“兩彈一星”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
24.下列對“雙百”方針貫徹過程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毛澤東強調是一個暫時的方針
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得到認真貫徹,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領域異常繁榮
③“文革”時期堅持貫徹,樣板戲繁榮
④“文革”結束后鄧小平強調貫徹“雙百”方針
A.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②③ D.①②④
25.電影《高考 1977》反映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試。如果讓你來設計這場考試的場景,可能出現的是
A.背景音樂:反映粉碎“四人幫”的歌曲
B.外景:考場門口懸掛著“改革開放送春風”的橫幅
C.內景:考場中張貼有“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標語
D.特寫:作文題目“評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合計50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26.(13分)“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顧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學者,開一代新學風,其思想脈絡清晰可見。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務;廉恥者,士人之美節;……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 ——顧炎武《日知錄·廉恥》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無非以立天下之人倫。……是故有人倫,然后有風俗;有風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國家。 ——顧炎武《亭林文集·華陰王氏宗祠記》
材料三 理學之曰:“《論語》,圣人之語錄也。”舍圣人之語錄,而從事于后儒,此之謂不知本矣。 ——顧炎武《亭林文集·與施愚山書》
請回答:
(1)顧炎武以拯救時代為己任。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顧炎武該思想產生的政治背景。(2分)
(2)顧炎武以社會教化作為拯救時代的重要途徑。依據材料一、二,指出體現天下昌明的
社會表象,并概括社會教化的功能。(5分)
(3)顧炎武以儒學作為社會教化的資源。依據材料三,指出顧炎武對儒學進行了怎樣的取
舍?并說明其理由。(4分)
(4)在中國思想史上,顧炎武以怎樣的學風和時代責任感影響著時人及后世?(2分)
27.(12分)一個國家的發展和變革與它的國民素養緊密相關。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茍有新民(指經過思想啟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權利責任意識的新國民),
何患無新制度?無新政府?無新國家?非爾者,則雖今日變一法,明日易一人,東涂
西抹,學步效顰,吾未見其能濟也? ——梁啟超《新民說》(1902年)
材料二 吾國之社會,其隆盛耶?抑或亡耶?······予所欲涕泣陳詞者,惟屬望于新鮮活潑之青年,有以自覺而奮斗耳!······青年乎!其有此自任者乎?······敬陳六義······一、自主的而非奴隸的······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三、進取的而非退隱的······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五、實利的而非虛文的······六、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陳獨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 欲改造吾國民之德知,俾之脫胎換骨,滌蕩其染于專制時代之余毒,他者吾無望矣,惟在染毒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覺。此······之所以專對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陳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國家與青年之自覺》(1915年10月)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兩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與“新青年”的原因。(4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陳獨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4分)
(3)根據材料三的分析視角和思路,概括梁啟超的“新民”理念與陳獨秀的“新青年”理念之
間的關系。(4分)
28.(12分)一個世紀以來,民族主義作為中華民族從古代文明走向現代文明的一個核心觀念,在近現代中國社會大變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族)被設想為由平等的成員組成的主權共同體······在一個又一個的歐洲國家里,封建的“等級社會”······相繼被以世俗、平等為原則并宣稱人民主權的社會所取代,這些社會被重新界定和重新建構成民族國家。
——美·格林菲爾德《民族主義:走向現代的五條道路》
材料二 中國傳統的民族主義是建立在“華夷之辨”的族群認識論基礎之上,在方法論上常常表現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夷夏大防”式的狹隘的種族主義······到了近代,西方的堅船利炮打破了中國封閉的大門,也帶來了西方的民族主義,它直接促使中國民族觀念的近代化····民族主義是近代中國先進分子追求國家民族獨立,擺脫帝國主義壓迫,走繁榮富強道路的指導思想。從完整意義上說,它包括對外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對內清除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 ——張憲文等著《中華民國史·第一卷》
材料三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華民族和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一階段的顯著特征,就是人們越來越自覺地將注意的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力求在市場經濟普遍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現代化。 ——姜義華著《現代性:中國重撰》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民族主義的思想原則。(4分)
(2)根據材料二的視角,你認為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有何不足?(4分)
(3)根據上述材料,概述中國近現代民族主義的主要內容。(4分)
29.(13分)17至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推動了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康德
材料二 (啟蒙思想家們)不承認任何外界的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么樣的。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從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權和壓迫,必將為永恒的真理、為永恒的正義、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排擠。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我僅僅考慮強力,以及強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說:當人民被迫服從而服從時,他們做得對;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擺脫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擺脫它時,他們就做得更對。因為人民既是根據別人剝奪他的自由所根據的那種同樣的權利來恢復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獲得自由的,否則別人當初奪去他的自由就不毫無根據的了。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一項神圣權利。然而這項權利決不是出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約定之上的。 ——盧梭《社會契約論》
材料四 如果立法權與行政權掌握在一個機關手中的話,那么頒布法律的機關同時也執行法律,這樣一來就不會嚴格遵守法律中的規定,就會破壞法律,國家就將落到暴政下面,而專制制度的弊害就在這里。如果在一個機構中同時集中司法權和行政權,那么也將同樣流于專制。那時法官將成為壓迫者,因為他既是法律監督者,又是法律執行者。同樣地,如果司法權與立法權集中于一個機構,法官在判決案件時,將不會嚴格遵守法律,因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變法律的內容。
——劉祚昌、王覺非《世界史·近代史編》
材料五 參考書目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李澤厚
人民出版社
《文藝復興史綱》
陳小川
人民大學出版社
《法國革命史》
馬迪厄
商務印書館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概括啟蒙運動時期人文精神的含義。(2分)
(2)材料三、四是否可以作為研究啟蒙運動的史料?結合材料內容說明其理由。(5分)
(3)作為研究啟蒙運動資料,你認為材料三和材料四哪個史料價值更大?為什么?(3分)
(4)如果要對啟蒙運動作進一步的研究,材料五所列參考書目中你傾向于選擇哪一部?
請說明你的理由。(3分)
南昌二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歷史參考答案
(2)判斷:可以。(1分)
理由:因為材料三的觀點是人民主權、社會契約;(2分)
材料四的觀點是三權分立。(1分)
都屬于啟蒙運動的思想內容。(1分)
(3)判斷:材料三的史料價值更大。(1分)
理由:因為材料三是原始材料(第一手的、直接的);
或答材料四是后人撰寫的(第二手的、間接的)。(答對任意一點得2分)
(4)選《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理由:啟蒙思想是近代中國先進思想的理論來源;
或選《文藝復興史綱》,理由:啟蒙運動是對文藝復興的繼承和發展;
或選《法國革命史》,理由: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思想準備。
(選擇1分,理由2分,答對任意其中一組即可得3分,
注意:選擇其中一本書并不意味著否定另外兩本書)


一、單項選擇題(50分)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搭載著“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19時整成功升空。下圖為飛控大廳大屏幕上顯示嫦娥二號打開發動機開始制動。讀圖回答1~2題。
1.有關材料中所呈現天體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衛星
B.包括三級天體系統
C.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
D.“嫦娥二號”奔月途中,地球公轉速度逐漸減慢
2.有關“嫦娥二號”衛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其在奔月征途中,能量主要來自太陽
B.其在奔月征途中,可能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
C.奔月途中其屬于天體
D.其將在月球上探尋到存在生命的證據
在未來的農業生產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術,農民首先可定期獲得農田長勢的影像資料,再經過系統分析,最后把殺蟲劑、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農田,從而減少污染,提高產量。依據圖文材料,回答3~4題。
3.這一過程中,依次使用的技術是 (  )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4.“土地利用信息數據庫”在數字城市規劃中不能用于 (  )
A.分析應急避難場所數量 B.確定市區停車場的規模
C.決策公交線路合理布局 D.統計城市流動人口數量
下圖中的“藍月亮”為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出的銀河系中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體,據推測它本身不發光,但該天體上光照良好。據此回答5~6題。
5.“藍月亮”應屬于(  )
A.行星 B.恒星 C.衛星 D.彗星
6.“藍月亮”上的光照可能來自 (  )
A.火星 B.地球 C.行星 D.恒星
讀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回答7~9題。
圓圈大小反映養分儲量的多少 箭頭粗細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7.雨林生態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是圖中的 (  )
A.a B.b C.c D.d
8.上圖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對應正確的是 (  )
A.a——枯枝落葉 B.b——土壤
C.c——生物 D. d——供給養分
9.雨林中土壤貧瘠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有機質分解和養分再循環旺盛,土壤缺乏養分積累和補充
B.氣候高溫多雨,淋溶作用強
C.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強烈
D.巖石風化所釋放的養分不足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在觀測房屋采光狀況時,發現甲樓陰影恰好遮住乙樓三層中部(如圖所示),在甲樓頂層GPS測得緯度為31.8366°、經度為117.2179°、高程為96mm。完成10~11題。
10.隔25小時再次觀測時,甲樓陰影可遮擋乙樓( )
A.二層西部 B.四層東部 C.五層西部 D.七層東部
11.此后一個月內( )
A.法國進入冷飲暢銷期 B.廣東省進入雨季
C.澳大利亞播種小麥 D.云南省晝短夜長
圖中弧ACE為昏線,C為中點,弧AB與弧DE相等,A點緯度為70°N,C點以東為東半球,此日處于冬半年。據此完成12~13題。
12.此時,北京時間為 (  )
A.3:20
B.9:20
C.15:20
D.21:20
13.D點位于E點 (  )
A.正北 B.正西
C.東北 D.西北
右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回答14~16題。
14.下列有關地球各圈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整個大氣圈的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B.②圈層即巖石圈
C.③圈層由塑性物質組成,為巖漿的發源地
D.④圈層的物質狀態為固體
15.下列有關圖中信息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縱波、橫波通過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時,波速都增加
B.⑤圈層雖由固態物質組成,但在該圈層無法觀測到橫波
C.①和②之間的圈層即水圈
D.地球各內部、外部圈層都是連續且規則的
16.下列有關地球幾個圈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各圈層都有生物的存在
B.地球的許多圈層之間都存在著物質遷移和能量轉化
C.地球的各圈層都呈同心圓狀分布
D.地球各圈層內物質運動的能量都來自太陽輻射
圖中的MP、MQ為部分晨昏線。陰影所在的經度范圍與全球其他地區日期不同,讀圖,回答17~18題。
17.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 (  )
A.(20°S,60°E) B. (20°N,120°E) C.(20°S,0°) D.(20°N,180°)
18.此日可能在(  )
A.1月 B.5月 C.7月 D.11月
右圖中,M、N兩點分別是晨線、昏線與45°N緯線圈的交點,OE⊥MN并交于P點,據此完成19~21題。
19.此時北京時間為(  )
A.1時 B.2時
C.13時 D.14時
20.當OP最長時,該日是 (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1.當OP最短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此日在北京看到太陽正東升,正西落
B.非洲大陸上的動物向南遷徙
C.阿爾卑斯山南坡的雪線達一年中最高值
D.南極點此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為23.5°
讀圖 1-12,回答22---23題。
22.2002年 11月 20日 9時(北京時間),中國第 1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自上
海出發,此時長城站所在地的區時為( )
A.19日 19時 B.20日 5時 C.19日 21時 D.20日 21時
23.與中山站相比,長城站所在地( )
A.白晝時間長 B.自轉速度慢 C.自轉周期長 D.正午太陽高度大
下圖中,橫坐標為地球自轉線速度,縱坐標為不同緯度四地點某日的正午太陽高度。據此完成24—25題。
24.圖中四個地點按緯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順序是
A.a—b—c—d B.a—b—d—c
C.d—c—a—b D.c—d—b—a
25.圖中四個地點按晝長時間由長到短的排列順序是
A.a—b—c—d B.a—d—c—b
C.b—a—d—c D.d—a—b—c
二、綜合題(50分)
26.我國A區域位于沿海,海陸交通便利;B區域位于內陸山區,有兩條省道通過,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下表是兩區域部分統計數據,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4分)

A
B
人口(萬人)
2. 239
3. 508
面積(平方公里)
27 080
55 375
耕地面積(千公頃)
989
2 760
GDP(億元)
16 013
5 276
城市化水平(%)
67.5
35.5
三大產業結構
2∶47∶51
26∶44∶30
每萬人大學生數(人)
343
91
單位GDP能耗(千克標準煤/元)
0.26
0.54
(1)兩區域發展經濟的相對優勢是:A區域 ;B區域 。(6分)
(2)A區域和B區域合作發展,產生下列要素的流動。從A區域流向B區域的主要是(填選項代碼) ,(3分)從B區域流向A區域的主要是(填選項代碼) 。(2分)
①資金 ②勞動力 ③技術、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勞動密集型產業
(3)分析技術和資金的流動對流入區的影響。(3分)
27.長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近幾年,為了適應經濟和城市的進一步發展,這兩個地區出臺了一系列新舉措。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 珠三角地區規劃綱要正式啟動,將建設三大經濟圈:“廣佛肇”經濟圈、“深莞惠”經濟圈和“珠中江”經濟圈,下圖為珠三角三大經濟圈示意圖。
材料二 珠三角城際快速交通圖。
材料三 我國長江三角洲圖。
(1)珠江三角洲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最快、最富生機活力的地區之一,與其無關的優勢條件是(2分)(  )
A.區位優勢 B.政策優勢
C.礦產資源優勢 D.僑鄉優勢
(2)試說明城際快速交通建設對珠三角三大經濟圈建設的作用。(3分)
(3)“長三角”城市帶將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 446個小城鎮全部納入自己的懷抱。這將有利于(多選) (3分)(  )
A.充分利用基礎設施 B.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合作
C.獲得規模效益,實現共同繁榮 D.改善城市環境
E.緩解老城區衰落
(4)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升級面臨困境,許多外資企業遷往長江三角洲地區。試從影響工業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6分)
28.據新華網2009年10月18日報道,繼試點移民搬遷任務完成之后,丹江口庫區大規模移民將于近期啟動,目前第一批移民安置對接工作已基本完成。南水北調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也是中國繼三峽工程后最大的移民遷安工程,河南、湖北兩省丹江口庫區共需搬遷33萬人。南水北調東線、中線、西線工程按規劃建成后,將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水系相互連接,從而構建起“四橫三縱”的中國水利地理版圖。結合下圖回答相關問題。(12分)
(1)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4分)
(2) 從上圖可以看出,南水北調中線與東線調水最大的區別是什么?除此之外,與東線相比,中線方案的有利因素還有哪些?(3分)
(3) 根據下圖分析,北方________季節缺水,長江________季最適宜調水。(2分)
(4)在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中,為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水資源,還必須同時采取哪些措施?(3分)
29.根據材料和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0分) 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
材料一 年日照時數是指太陽直接輻射地面時間的一年累計值,以小時為單位。下圖是
“我國某區域年日照時數分布圖”。
材料二 酒泉深居內陸,有航天發射的諸多優勢,“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發射。除酒
泉、太原、西昌三大發射中心外,我國還在海南文昌建設第四個航天發射中心。
(1)請簡述圖中年日照時數的分布規律。(2分)
(2)寫出圖中甲、乙區域年日照時數范圍,并分別分析原因。(5分)
(3)分析文昌在航天發射方面的突出優勢。(3分)
南昌二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地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在以下各題的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要求的。每題2分,共50分)
1.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反對把自己的哲學視為“純粹思辨的觀念”和“書齋里的學問”,強調
“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從而實現了哲學的變革。這表明( )
①是否研究時代的迫切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舊哲學的本質區別
②關注與無產階級利益相關的現實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要求
③哲學社會功能的缺失是以往舊哲學區別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顯著標志
④為無產階級提供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使命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2.錢學森帶研究生,一開始不上專業課,而是讓學生學習《自然辯證法》、《矛盾論》、《實
踐論》等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經考核合格后才開始學習專業課。這樣安排學習順序
的原因是( )
? ?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②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③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具體科學研究具有指導作用
④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A.①②?????? ?????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有哲學家辯言,對于一塊白色而堅硬的石頭,人們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堅”;可
以摸得到“堅”,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頭的“白”,“堅”也不一定是石頭的“堅”。
故“白”與“堅”都是可以獨立于所有白色堅硬的東西而存在的。這一觀點是( )
①客觀唯心主義 ②主觀唯心主義 ③形而上學的觀點 ④辯證的觀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盜夢空間》這部影片中,男主人公不僅可以進入別人的夢境對其植入思想,而且認為
這些思維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們靠思維就可以建造城市,可以穿越時空,人們甚
至可以通過思維來進行犯罪。這反映了哲學基本問題的( )。
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 ②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
③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 ④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5.右邊漫畫中公雞的觀點與下列選項中哪種說法的哲學思想
一致( )
A.氣者,理之所依也 B.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6. 2011年11月3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
在355公里上空,時速28000公里情況下,達到相對速度每秒0.15—18米,為了完美
上演“天吻”大戲,此次“天宮一號”采用了全新的測量設備,讓“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
的一切“行蹤”盡在掌握。為確保二者交會對接瞄準“零窗口”,發射時間精確定在11月
1日5時58分07秒。這體現的唯物論道理( )
①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狀態和規律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認識和利用規律
③利用客觀規律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④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按規律辦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7.莊子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從哲學看( )
①夸大了事物的運動和發展,夸大了運動絕對性 ②否認了事物的相對靜止
③符合唯物主義的運動觀點 ④否認了事物的運動,是不可知論的觀點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 ①②
8.近年來,出現很多描繪社會現實的網絡流行語,“給力”“我爸是李剛”“神馬都是浮云”等 等。每個流行語背后無一不是對當下社會某種現象的思考。這說明(   )
A.物質是客觀的 B.物質決定意識
C.意識是對物質的正確反映 D.意識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9.下列關于認識和真理的說法,錯誤的是( )
①認識是一個過程,而真理是不變的 ②真理的內容是客觀,而認識的內容是主觀的
③兩者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④認識、真理都是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10.隨著經濟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國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了幾次重大調整。從認識論
角度看,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調整說明( )
①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②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③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無限性 ④意識對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孩子:“爸爸,小華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會呢?”爸爸:“小華的爸爸總是
吃魚,所以就會游泳,我不常吃魚,怎么會游泳呢?”孩子:“可是,爸爸你總吃雞,
你會下蛋嗎?”這則笑話蘊涵的哲學道理是( )
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②聯系是客觀的
③主觀想象的聯系不能夠代替客觀事物本身的聯系
④并不是每一個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由于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延緩世界經濟的發展,對中國的經濟也必將
造成影響,但只要我們政策對頭,我們一定能夠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材料蘊含的
哲學道理有( )
①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
③社會歷史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④正確的意識決定著客觀事物的方向和進程
A.①③ B. 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元好問有詩:眼處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下列選項中與此詩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A.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B.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暗潮已到無人會,只有篙師識水痕
D.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14.有關資料顯示,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等重
金屬物質就會滲進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影響到和人類息息相關的動物和植物,破
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并最終危及人類的健康。這表明(   )
①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  ②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
③聯系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④聯系有主觀聯系和客觀聯系之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唐代文學家韓愈讀書用的是“提要鉤玄”法,他說:“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讀一部書,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內在邏輯,從而提出綱要,鉤出精義。這體現了(  )
①系統的基本特征是層次性
②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
③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④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古代詩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其創設的無與倫比的意境和深邃寓意為世人所稱
道。“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和“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所共同蘊含的哲
理是(  )
A.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
B.人能夠正確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
C.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與存在方式
D.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17.醫學研究表明,大多數成年人的身體健康與其血液pH值有關,如下圖所示。從健康與非健康角度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pH值在7.35和7.45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量變
B.pH值在6.8和7.8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量變
C.pH值在6.8和7.45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質變
D.pH值在7.35和7.8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質變
18.建設生態文明,要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
消費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建設生態文明的
哲學依據是( )
①規律具有客觀性,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
②聯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③客觀規律和人的主觀能動性之間是互相制約的
④意識對人們改造世界具有促進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我國古代“文彥博數豆”的故事,說的是他小時候準備了兩個罐子,做了錯事就放黑豆
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紅豆,每天檢查紅豆和黑豆的數目,日積月累,黑豆越來越少,
紅豆越來越多。后來,文彥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這則故事告訴我們(   )
①要重視量的積累  ②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③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長  ④要自覺改造客觀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魚對水說:“你看不見我的眼淚,因為我在水中。”水對魚說:“我能感覺到你的眼淚,
因為你在我心中。”從哲學角度看,下列選項對這段話理解最恰當的是( )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②人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 ③認識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④認識沒有是非檢驗標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近年來,一種新的祭祖方式在網絡上悄然流行。網上祭祖這種方式既節省時間又經濟
環保,尤其是為許多遠在異鄉的游子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下面對這種祭祖方式看法正
確的是(   )
①網上祭祖是新出現的事物,必定戰勝舊事物
②網上祭祖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③網上祭祖作為新出現的事物要被大眾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④網上祭祖發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為新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2.有這樣一道數學題:90%×90%×90%×90%×90%=59%。它告訴我們,一項工作做到90%
已經很不錯了,但經過環環相扣的一系列過程結束后,“很不錯”的90分最終帶來的結
果可能是59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這就是過程控制效應。它啟示我們(   )
①質變是量變的結果,要重視量的積累
②要抓住時機,實現事物的質變 
③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④要立足整體,發揮整體統率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3.魯迅先生說:“我獨不解中國人何以于舊狀況,那么心平氣和,于較新的事物這么疾首
蹙額,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興之事就這么求全責備?”這其中人們對“較新
的事物”“初興之事”的態度反映了( )
①新事物的成長壯大一般要經歷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
②舊事物總是竭力扼殺和摧殘新事物
③人民群眾對新事物的認識、理解、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④新事物最初出現時不可能完全具備并充分顯示和發揮其優越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漫畫《打“氣”》意在告訴考生(   )
①事物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要重視量的積累
②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③規律是不可抗拒的,要尊重規律
④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應該樹立信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5.國有企業改革通過多次試驗、反復比較,經歷放權讓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
造等階段,增強了國有經濟的控制力,鞏固了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材料
蘊含的哲理有(   )
①事物的發展要經歷量的積累過程
②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③對社會關系的變革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④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要從根本上改變舊的生產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50分)
26.繼福建土樓后, 2010年10月3日,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希臘萊斯沃斯島召開的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大會上傳來消息,中國寧德地質公園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得到了與會專家評委的認可,寧德地質公園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獲得“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稱號,成為全球第64個世界地質公園。寧德世界地質公園位于福建省寧德市,由白水洋、白云山和太姥山三個園區組成,園區總面積2660平方千米。由此將以豪邁的步伐走出國門,代表福建更好地走向世界。相關專家表示,希望以此為契機,加強對世界地質公園的保護。
辨析:只要充分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就一定能夠保護好我國的世界遺產。(10分)?
27.面對當前能源安全形勢,我國石油進口戰略要從分散風險入手,主要思路是促進石油進口多元化,在確保中東石油進口的同時,加強與非洲、拉美、中亞及俄羅斯等產油地區和國家的互利合作。另外,我國石油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在蘇丹等非洲國家以及南美地區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聯系觀點的?(15分)
28.2010年10月26日,滬杭高鐵正式通車運營。滬杭高鐵全長160公里,全線設計時速為350公里,是采用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建成的一條城際高鐵。
一大學生網友在博客上留下了他的高鐵體驗,請你跟帖,指出其相應的哲學道理。(10分)
高鐵體驗
哲學道理
一路上我興奮、激動又有些緊張,手心直冒汗。
列車運行平穩,如果不注意窗外唰唰遠去的村鎮田野,根本沒感覺我是在地上飛。
現在從杭州到上海只需要38分鐘,感覺就像在同一座城市。
看列車宣傳手冊了解到:我國科技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刻苦攻關,自主解決了列車高速行駛中變軌的世界難題。
29.(15分)
材料一 2011年12月11日,南非德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終于通過一份“德班系列協議”。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組織數百位科學家經過長期的觀測、調查、實驗和分析探討,先后發布了四個“氣候評估報告”。1990年報告稱“近百年氣候變化可能是自然波動,或人為活動,或二者共同影響的結果”;1995年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對地球氣候和氣候系統的影響已經可以“被檢測出來”;2001年報告認為,“新的更強證據表明,過去50年觀測到的大部分氣候變暖可能歸因于人類活動”;2011年報告強調,“人類活動很可能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并將這種可能性從2001年的約66%提升到90%以上。
材料二 面對汽車發展帶來的能源和環境壓力,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目前,世界主要汽車生產企業都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重大戰略舉措,我國眾多汽車生產廠家也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研發的力度。但據一項調查顯示,盡管新能源汽車耗能成本低,但鑒于其比較高的價格、充電等配套設施不完善、技術還不夠成熟等原因,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面臨諸多制約。
請問:
(1)結合材料一“氣候評估報告”關于地球變暖原因的描述,運用認識和真理的特點說明人類是怎樣追求和發展真理的?(6分)
(2)運用唯物辯證法發展的觀點,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認識。(9分)
南昌二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政治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每小題5分,共50分)
1、將直線繞它與軸交點逆時針旋轉后,得到直線則直線的傾斜角為( )。
A. B. C. D.
2. 在軸、軸上截距分別為-2、3的直線方程( )
A. B.
C. D.
3.已知,則直線與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是( )
A. 2 B.4 C. D. 2或
4.已知圓的方程,設圓過點的最長弦和最短弦分別為AB和CD,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 )
A. B. C. D.
5.設,則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為( )
A.相切 B.相離 C.相交 D.相切或相離
6.已知三角形ABC頂點B、C在橢圓上,頂點A是橢圓的一個焦點,且橢圓的另一個焦點在邊BC上,則的周長為( )
A. B.6 C. D.12
7.過點且與圓相切于點的圓的方程為( )
A. B.
C. D.
8.已知是以為焦點的橢圓上一點,若,,則橢圓的離心率為( )
A . B. C. D.
9.如果實數滿足目標函數 的最大值為12,最小值為3,那么實數的值為( )
A.2 B.-2 C. D.不存在
10.直線與曲線的公共點的個數為( )
A.1 B.2 C.3 D.4
二、填空題(每空5分,共25分)
11.直線,若滿足,則直線必過定點_________.
12.已知,則A、B兩點間的距離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13.非負實數,滿足,則的最大值_________.
14.實數滿足,則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5.已知點P為橢圓上一點,為橢圓的左、右焦點。O為坐標原點,若且的面積為(為橢圓半焦距)則橢圓的離心率為_________.
三、解答題
16.(12分)求橢圓的長軸長、短軸長、焦點坐標、頂點坐標和離心率。
17.(12分)過點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之和為12,求直線的方程。
18. (12分)已知圓
圓,當為何值時,
(1)兩圓相交;
(2)兩圓相外切;
(3)兩圓內含。
19(12分)已知過點且方向向量為的直線與圓相交于兩點.
(1)求實數k的取值范圍;
(2)若為坐標原點,且,求的值。
20. (13分)已知直線過點且被圓截得弦長為
(1)求直線的方程。
(2)如果過點的直線與垂直,與圓心在直線上的圓相切,圓被直線分成兩段圓弧,其弧長比為2:1,求圓的方程。

21. (14分)已知橢圓,過點作直線與橢圓交于兩點。
(1)若點平分線段,試求直線的方程;
(2)設與滿足(1)中條件的直線平行的直線與橢圓交于兩點,與橢圓交于點C,BP與橢圓交于點D,求證:.
南昌二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數學(文)參考答案
19. 解: (1)∵直線l過點(0,1)且方向向量為=(1,k),
∴直線l的方程為y=kx+1.
將其代入⊙C:(x-2)2+(y-3)2=1,
得(1+k2)x2-4(1+k)x+7=0,①
由題意,Δ=[-4(1+k)]2-4×(1+k2)×7>0,

故所求圓M的方程為
由(1)(3),可得 所以
故所求圓M的方程為
綜上,所求M的方程為或
21. 解:(1),則有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每小題5分,共50分)
1.將直線繞它與軸交點逆時針旋轉后,得到直線則直線的傾斜角為( )。
A. B. C. D.
2.過點且與原點距離最大的直線方程是( )
A. B.
C. D.
3.已知,則直線
與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是( )
A. 2 B.4 C. D. 2或
4.已知圓的方程,設圓過點的最長弦和最短弦分別為AB和CD,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 )
A. B. C. D.
5.設,則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為( )
A.相切 B.相離 C.相交 D.相切或相離
6.已知三角形ABC頂點B、C在橢圓上,頂點A是橢圓的一個焦點,且橢圓的另一個焦點在邊BC上,則的周長為( )
A. B.6 C. D.12
7.已知是雙曲線漸近線上一點,E、F是左、右兩焦點,若,則雙曲線方程為( )
A. B.
C. D.
8.已知拋物線過其焦點且斜率為1的直線交拋物線于A、B兩點。若線段AB中點的縱坐標為2,則該拋物線準線方程為( )
A. B. C. D.
9.已知 m、n為兩個不相等的非零實數,則方程與所表示的曲線大致是( )
10.點P在曲線上,若存在過點P的直線交曲線C于A點,交直線于B點,且滿足,則稱P點為“二中點”,那么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曲線C上的所有點都是“二中點”
B.曲線C上的僅有有限個點是“二中點”
C.曲線C上的所有點都不是“二中點”
D.曲線C上的有無窮多個點(但不是所有的點)是“二中點”
二、填空題(每空5分,共25分)
11.直線,若滿足,則直線必過定點_________.
12.非負實數,滿足,則的最大值_________.
13.設過點的直線分別與軸的正半軸、軸的正半軸交于A、B兩點,點與點P 關于軸對稱,O點為坐標原點,若且則P點的軌跡方程是_________.
14.如果實數滿足則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15.已知點P為雙曲線右支上一點,為雙曲線的左、右焦點。O為坐標原點,若且的面積為(為雙曲線半焦距)則雙曲線的離心率為_________.
三、解答題
16.(12分)求橢圓的長軸長、短軸長、焦點坐標、頂點坐標和離心率。
17. (12分)過點引一條直線,使它在兩條坐標軸上的截距都是正數且它們的和最小,求直線的方程。

18. (12分)已知圓C過點且圓心在軸上,直線被該圓所截得的弦長為,求圓C的標準方程。
19.(12分)已知雙曲線的離心率,過點和的直線與原點的距離為。
(1)求雙曲線的方程;
(2)直線與該雙曲線交于不同的兩點C、D,且C、D兩點都在以A為圓心的同一圓上,求的取值范圍。
20. (13分)如圖,,過曲線上一點的切線,與曲線也相切于點,記點的橫坐標為。
(1)用表示的值和點的坐標;
(2)當實數取何值時,?并求此時所在直線的方程。
21. (14分)已知:一動圓過且與圓A:相切。
(1)證明動圓圓心P的軌跡是雙曲線,并求其方程;
(2)過點B作直線交雙曲線右支于、兩點,是否存在的值,使得 成為以為直角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則求出的值,若不存在則說明理由。
南昌二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數學(理)參考答案
18. 解:設圓C圓心為半徑為,由題意可得:
化簡得:……(1);
圓C過點則:……(2),由(1)、(2)可解得:
所以圓的標準方程為:
19. 解: (1)由題意可得:,則
設直線方程為,原點到直線距離為,則,即

若,代入(*)式得滿足條件,
且,
上,
,在不失一般性的情況下,設點N在x軸下方,,此時直線的斜率,


一、本題共十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是物理學中一種常用方法。下面有四個物理量,其中屬于比值法定義的是:
A.電勢差U =  B.加速度a =  C.電場強度E = k D.導體的電阻R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荷放在電勢高的地方,電勢能就大
B.無論正電荷還是負電荷,克服電場力做功它的電勢能都增大
C.電荷在只受電場力作用下,一定是從電勢高的地方向電勢低的地方運動
D.電場強度為零的點,電勢一定為零
3.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與電動勢為E的直流電源(內阻不計)連接,下極板接地。一帶電油滴位于容器中的P點且恰好處于平衡狀態。現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上極板豎直向上移動一小段距離:
A.帶點油滴將沿豎直方向向上運動
B.P點的電勢將降低
C.帶點油滴的電勢能將減少
D.若電容器的電容減小,則極板帶電量將增大
4.如圖所示,R1和R2都是“100 4W”的電阻,R3是“100 1W”
的電阻,A、B兩端允許輸入最大電功率是
A.9W B.3W C.W D.1.5W
5.截面直徑為d、長為L的導線,兩端電壓為U,當這三個量中的一個改變時,對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平均速率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壓U加倍時,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平均速率不變
B.導線長度L加倍時,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平均速率減為原來的一半
C.導線截面直徑d加倍時,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平均速率不變
D.導線截面直徑d加倍時,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平均速率加倍
6.圖中A為理想電流表,V1和V2為理想電壓表,R1為定值電阻,R2為可變電阻, 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 
A.R2不變時,V2讀數與A讀數之比等于Rl
B.R2不變時,Vl表示數與A示數之比等于Rl
C.R2改變一定量時,V2讀數的變化量與A讀數的變化量之比          的絕對值等于R1
D.R2改變一定量時,V1讀數的變化量與A讀數的變化量之比的絕對值等于R1
7.如圖所示,是一個小燈泡的電流強度隨小燈泡兩端電壓變化的關系圖,則根據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可判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燈泡的電阻隨著所加電壓的增加而減小
B.小燈泡燈絲的電阻率隨著燈絲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C.歐姆定律對小燈泡不適用
D.如果把三個這種相同的燈泡串聯后,接到電壓恒為12V的電源上,則流過每個小燈泡的電流為0.4A
8.一個初動能為Ek的帶電粒子,以速度V垂直電場線方
向飛入兩塊平行金屬板間,飛出時動能為3Ek.如果這
個帶電粒子的初速度增加到原來的2倍,不計重力,那
么該粒子飛出時動能為
A.4 Ek k B.4.5 E C. 6 Ek D. 9.5 Ek
9.如圖是一個說明示波管工作的原理圖,電子經加速電場(加速電
壓為U1)加速后垂直進入偏轉電場,離開偏轉電場時偏轉量是h,
兩平行板間的距離為d,電壓為U2,板長為L,每單位電壓引起
的偏移h/U2,叫做示波管的靈敏度,為了提高靈敏度,可采用下
列哪些方法
A.增大U2 B.減小L
C.減小d D.減小 U1
10.空間某區域內存在著電場,電場線在豎直平面上的分布如圖所示,
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小球在該電場中運動,小球經過A點
時的速度大小為v1,方向水平向右,運動至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2,
運動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的夾角為α,A、B兩點之間的高度差與水
平距離均為H,則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A.若v2>v1,則電場力一定做正功
B.A、B兩點間的電勢差U=(v22-v12)
C.小球由A點運動到B點,電場力做的功W=mv22-mv12-mgH
D.小球運動到B點時所受重力的瞬時功率P=mgv2
二、本題共四小題,共20分。
11.(6分)如圖所示,已知c、d兩點間的電壓為0.1V,則a、b兩端的輸入電壓為 V;若c、d間的電阻R所消耗的功率為0.1W,則在a、b兩端的輸入功率為 W。
12. (6分)(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金屬絲的直徑如下圖甲所示.該金屬絲的直____mm;
用20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一工件的長度如下圖乙所示,則該工件的長度是______cm.
13. (4分)如圖所示的是用伏安法測電阻的部分電路,當開關S分別接通a和b時,若電壓表的讀數有較大變化,說明電阻R的值 (填“較大”或“較小”,),為了減小誤差電流表應采用_____接(填“內”或“外”).
14. (4分)如圖所示,在“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中,一同學已經完成導線的連接,請你根據實物接線圖在右邊的方框中畫出實驗圖
三、本題共五小題,5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5.(8分)一臺電風扇,內阻為20Ω,接上220V的電壓后,正常運轉時它消耗的電功率是66W,求:
(1)通過電動機的電流是多少?
(2)轉化為機械能和內能的功率各是多少?電機的效率多大?
(3)如接上電源后,扇葉被卡住不能轉動,這時通過電動機的電流為多大?電動機消耗的電功率和發熱功率又各是多少?
16.(8分)如圖所示,電流表的表頭電阻為300Ω,滿偏電流為2mA,要把它改裝成量程分別為0.6A和3A的兩個量程安培表,求R1和R2的阻植。
17.(10分)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6V,電源內阻不計.定值電阻R1=2.4kΩ、R2=4.8kΩ.
⑴ 若在ab之間接一個C=100μF的電容器,閉合開關S,電路穩定后,求電容器上所帶的電量;
⑵ 若在ab之間接一個內阻RV = 4.8kΩ的電壓表,求電壓表的示數.
18.(12分)如圖所示,光滑絕緣半球槽的半徑為R,處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一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從槽的右端A處無初速沿軌道滑下,滑到最低位置B時,球對軌道的壓力為2mg.求:
(1)小球所受電場力的大小和方向.
(2)帶電小球在滑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
19.(12分)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兩塊平行金屬板A,B相距為d,電容為C.開始兩塊板均不帶電,A板接地且中央有孔.現將帶電荷量為+q,質量為m的帶電液滴一滴一滴地從小孔正上方h處無初速滴下,落向B板的電荷全部傳給B板,問:
(1)第幾滴液滴在A,B板間做勻速直線運動?
(2)能夠到達B板的液滴不會超過多少滴?
南昌二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物理參考答案

在B點:

方向與假設相符,水平向右
(2)速度最大時,合力與速度方向垂直
設此時重力和電場力的合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有:

,,


卷Ⅰ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40小題,每小題1分,共40分)
1.下列關于生物遺傳和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DNA中脫氧核苷酸的種類和數量發生改變,不一定引起染色體變異
B.細胞質基因位于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內,能自我復制并能控制線粒體和葉綠體中某些蛋白質的合成,所以蛋白質的合成可不在核糖體上進行
C.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實現了基因重組
D.在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上相鄰堿基是由氫鍵相互連接而成的
2.下圖是甲、乙兩種生物的體細胞內染色體情況示意圖,則染色體數與圖示相同的甲、乙兩種生物體細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為(  )
A.甲:AaBb 乙:AAaBbb
B.甲:AAaaBbbb 乙:AaaBBb
C.甲:AaaaBBbb 乙:AaBB
D.甲:AaaBbb 乙:AAaaBbbb
3.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都可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其中僅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的變異是(  )
A.染色體不分離或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
B.染色體復制時受誘變因素影響,導致基因突變
C.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
D.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4.下表是四種人類遺傳病的親本組合及優生指導,不正確的是(  )
遺傳病
遺傳方式
夫妻基因型
優生指導
A
紅綠色盲癥
X染色體隱性遺傳
XbXb×XBY
選擇生女孩
B
并指癥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Tt×tt
產前基因診斷
C
箭豬病
Y染色體遺傳
XX×XYA
選擇生女孩
D
白化病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Aa×Aa
選擇生女孩
5.以下關于生物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堿基序列發生改變,不一定導致性狀改變
B.基因突變都會遺傳給后代
C.染色體變異產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基因重組只發生在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
6.自然界中,一種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種突變基因決定的蛋白質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
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蘇氨酸、脯氨酸
突變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蘇氨酸、脯氨酸
突變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蘇氨酸、脯氨酸
突變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酪氨酸、丙氨酸
根據上述氨基酸序列確定這三種突變基因DNA分子的改變是
A.突變基因2和3為一個堿基的替換,突變基因1為一個堿基的增添
B.突變基因1和2為一個堿基的替換,突變基因3為一個堿基的增添
C.突變基因1為一個堿基的替換,突變基因2和3為一個堿基的增添
D.突變基因2為一個堿基的替換,突變基因1和3為一個堿基的增添
7.通過改變原有的遺傳物質從而創造出新物種的育種方法最可能是(  )
A.誘變育種 B.雜交育種 C.多倍體育種 D.單倍體育種
8.下列關于人工誘變育種的敘述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
A.可能使一部分個體產生突變 B.大大加速育種進程,提高變異效率
C.可大幅度地改良生物性狀 D.誘變產生的突變,對人都有利
9.下圖表示的是一段基因的堿基順序,若從第二個堿基對后面開始分別插入1、2、3、4個堿基對,哪一個引起的變異最小?(  )
A.插入一個堿基對
B.插入兩個堿基對
C.插入三個堿基對
D.插入四個堿基對
10.同一番茄地里有兩株異常番茄,甲株所結果實均為果形異常,連續種植幾代后仍保持異常果形;乙株上只結了一個果形異常的果實,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二者均可能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B.甲發生變異的時間可能比乙早
C.甲株變異一定發生于減數分裂時期???? D.乙株變異時間一定甲株晚
11.兩個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和aaBB,這兩對基因按自由組合定律遺傳,要培育出基因型為aabb的新品種,最簡捷的方法是(  )
A.單倍體育種 B.雜交育種 C.人工誘變育種 D.細胞工程育種
12.下列有關遺傳和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是因為兩種菌在一起培養時發生了基因重組
B.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都以染色體為載體
C.遺傳是在親代、子代之間傳遞性狀
D.子房發育為果實,果皮性狀由母本基因決定,屬于細胞質遺傳
13.右圖為某種動物的一個卵細胞染色體組成示意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該細胞中的染色體可以看成一個染色體組
B.該種動物的體細胞中含有4對同源染色體
C.用秋水仙素或低溫處理該細胞,可使其染色體數目加倍
D.該動物的一個原始生殖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能形成4個四分體
14.基因型為AaXby的小鼠僅因為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未正常分離,產生一個不含性染色體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體。下列關于染色體未分離時期的分析,正確的是(  )
①常染色體一定在減數第二次分裂時未分離②常染色體可能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未分離
③性染色體可能在減數第二次分裂時未分離④性染色體一定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未分離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5.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與A配對,又可以與C配對。將一個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接種到含有A、G、C、T、5-BrU五種核苷酸的適宜培養基上,至少需要經過幾次復制后,才能實現細胞中某DNA分子某位點上堿基對從T—A到G—C的替換(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16.某家系中有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如下圖),其中一種是伴性遺傳病。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B.Ⅱ-3的致病基因均來自于I-2
C.Ⅱ-2有一種基因型,Ⅲ一8基因型有四種可能
D.若Ⅲ一4與Ⅲ一5結婚,生育一患兩種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17.右圖表示某生物細胞中兩條染色體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種情況的產生不屬于該細胞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
①一個家族僅一代人中出現過的疾病不是遺傳病 ②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會患遺傳病
③一個家族幾代人中都出現過的疾病是遺傳病 ④遺體病都是生來就表現出的疾病
⑤不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不會患遺傳病
A.①③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9.先天性唇裂是嚴重威脅青少年健康的一種遺傳病。為研究其發病率和遺傳方式,應采取的正確方法是(  )
①在患者家系中調查并計算發病率 ②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并計算發病率
③在患者家系中調查研究遺傳方式 ④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研究遺傳方式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下列變異的原理一般認為屬于基因重組的是(  )
A.將四倍體植株與正常二倍體植株雜交,產生三倍體植株
B.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下了一個既白化又色盲的兒子
C.血紅蛋白氨基酸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導致某些血紅蛋白病
D.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而引起變異
21.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 AA的植株表現為大花瓣,Aa的為小花瓣,aa的無花瓣。花瓣顏色受另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為RR和 Rr的花瓣是紅色,rr的為黃色,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若基因型為 AaRr的親本自交,則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  )
A.子代共有9種基因型     B.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為1/3
C.子代共有6種表現型 D.子代的紅花植株中,R的基因頻率為1/3
22.科學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體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號和第9號染色體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組酵母菌能存活,未見明顯異常,關于該重組酵母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還可能發生變異 B.表現型仍受環境的影響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遺傳多樣性 D.改變了酵母菌的進化方向
23.人體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具有很強的攝碘能力。臨床上常用小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療某些甲狀腺疾病,但大劑量的131I對人體會產生有害影響。積聚在細胞內的131I可能直接(  )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點后的堿基序列改變
B.替換DNA分子中的某一堿基引起基因突變
C.造成染色體斷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體結構變異
D.誘發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基因突變并遺傳給下一代
24.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
B.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
C.種群內基因頻率的改變在世代間具有連續性
D.種群內基因頻率改變的偶然性隨種群數量下降而減小
25.如圖表示長期使用一種農藥后,害蟲種群密度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點種群中存在很多變異類型,這是選擇的原始材料
B.A→B的變化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
C.B→C是逐代積累加強的結果
D.農藥對害蟲的抗藥性變異的定向選擇,使害蟲產生了抗藥性
26.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生物的變異為進化提供原始材料,并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B.共同進化是指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相互影響、不斷進化
C.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基因頻率的改變標志著新物種的產生
D.長期地理隔離可能造成不同種群基因庫組成上發生顯著差異
27.在果蠅中,一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a只在雌性中起作用,并使其成為不育的雄性果蠅。基因A對a為顯性,現有基因型均為Aa的果蠅雜交得F1,取F1中的表現型為顯性的果蠅自由交配,則F2中的雌蠅與雄蠅的比例為(  )
A.5:7 B.3:5 C.4:5 D.1:1
28.隔離的本質是(  )
A.地理隔離 B.生殖隔離 C.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種群基因頻率改變
29.下列關于基因庫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生物個體總是要死亡的,使基因庫不能代代相傳
C.種群中每個個體含有種群基因庫的全部基因
D.基因重組可改變基因庫的組成
30.雌蔥柱頭上的細胞膜表面有一種糖被,可以使不同種的花粉不能萌發從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這個現象屬于(  )
①細胞識別 ②抗性 ③生殖隔離 ④應激性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31.下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受選擇的是基因型,進而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
B.同一物種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能導致種群基因庫的差別變大,但生物沒有進化
C.地理隔離能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必然導致生殖隔離
D.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產生生殖隔離的前提條件
32.現代進化理論是在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生物進化論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完善和發展表現在(  )
①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②種群是進化的基本單位;
③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 ④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 ⑥隔離導致物種的形成;
⑦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33.隱性基因(a)可導致人患一種遺傳病,基因型為aa的兒童10歲前全部死亡,而基因型Aa和AA的個體都表現正常。在一個隔離的群體的第一代(Ⅰ)中,基因a在成人中的頻率為1%,如果沒有新的突變發生,在下一代(Ⅱ)的成人中a的頻率,以及(Ⅱ)代的新生兒中雜合子(Aa)的頻率的變化趨勢分別是(  )
A.下降、上升 B.下降、下降 C.上升、下降 D.上升、上升
34.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可以定向積累微小有利變異的是(  )
A.自然選擇和遺傳 B.生存斗爭和自然選擇
C.自然選擇和適者生存 D.定向的變異和自然選擇
35.利用X射線人工誘導細胞進行基因突變和利用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時,X射線和秋水仙素分別作用于細胞周期(  )
A.均為前期 B.均為間期
C.前者為前期,后者為間期 D.前者為間期,后者為前期
36.下列各項中符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觀點的是(  )
A.綿羊和山羊之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是因為地理隔離
B.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C.馬和驢交配產生的騾子是一個新物種
D.某種群中AA%=32%,aa%=20%,若干年后該種群AA%=36%,aa%=22%,則該種群一定發生了進化
37.十六世紀末,張謙德在《朱砂魚譜》中總結金魚選種的經驗時說:“蓄類貴廣,而選擇貴精,須每年夏間市取數千頭,分數缸飼養,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兩三缸蓄之,加意培養,自然奇品悉具。”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逐日去其不佳者”將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 B.“分數缸飼養”形成生殖隔離
C.金魚中的“奇品”可能是基因突變造成的 D.基因重組可能出現新品種的金魚
38.人類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第12號染色體上,目前該病有20多種類型,這表明基因突變具有(  )
A.多方向性(不定向性) B.可逆性 C.隨機性 D.普遍性
39.有一個老鼠的種群,最初都生活在一個地域,一個新建的高速公路將該種群分為A和B兩個種群。如果A種群生活的地區發生了一系列的環境變化,而B種群沒有,種群A進化的速率很可能(  )
A.最初比B慢 B.最初比B快
C.與B相同 D.開始比B慢,然后比B快
40.在沒有被破壞的地層中,有關化石分布情況,下列不正確的是(  )
A.古老地層中的生物化石簡單低等
B.在極古老的地層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層中的生物化石復雜高等
D.新近的地層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卷Ⅱ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共50分)
41.(13分)玉米(2N=20)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產(A)對低產(a)為顯性,易感病(B)對抗病(b)為顯性,控制上述兩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現有兩個純合的玉米品種① (AABB)和②(aabb),欲培育AAbb品種。結合下圖分析并回答:
(1)由品種AABB、aabb經過③→⑤→⑩過程培育出新品種的育種方式稱為________,其依據的原理為___________________,⑩的重組類型占_______________,高產抗病玉米中純合子占________。
(2)若只考慮產量這一性狀,則⑥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其產生的配子的種類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自交后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____________。
(3)過程③→⑦常采用_______________,得到的幼苗中純合子的概率為___________。過程③→⑦→⑨與過程③→⑤→⑩的育種方法相比,過程③→⑦→⑨的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現有玉米均為晚熟品種,欲培育早熟品種,可采用物理或化學因素處理__________________,上述育種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育種,這種育種方法不容易獲得目標品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4分)人類遺傳病調查中發現兩個家系中都有甲遺傳病(基因為H、h)和乙遺傳病(基因為T、t)患者,系譜圖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頻率為10-4。請回答下列問題(所有概率用分數表示):
(1)甲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____。
(2)若Ⅰ-3無乙病致病基因,請繼續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Ⅱ-5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Ⅱ-5與Ⅱ-6結婚,則所生男孩同時患兩種遺傳病的概率為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Ⅱ-7與Ⅱ-8再生育一個女兒,則女兒患甲病的概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Ⅱ-5與h基因攜帶者結婚并生育一個表現型正常的兒子,則兒子攜帶h基因的概率為________________。
43.(11分)幾種性染色體異常果蠅的性別、育性等如圖所示。

(1)正常果蠅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細胞內染色體組數為_______,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數是________條。
(2)白眼雌果蠅(XrXrY)最多能產生Xr、XrXr、______和_____四種類型的配子。該果蠅與紅眼雄果蠅(XRY)雜交,子代中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
(3)用黑身白眼雌果蠅(aaXrXr)與灰身紅眼雄果蠅(AAXRY)雜交,F1雌果蠅表現為灰身紅眼,雄果蠅表現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紅眼與黑身白眼果蠅的比例為__________,從F2灰身紅眼雌果蠅和灰身白眼雄果蠅中各隨機選取一只雜交,子代中出現黑身白眼果蠅的概率為_________。
(4)用紅眼雌果蠅(XRXR)與白眼雄果蠅(XrY)為親本雜交,在F1群體中發現一只白眼雄果蠅(記作“M”)。M果蠅出現的原因有三種可能:第一種是環境改變引起表現型變化,但基因型未變;第二種是親本果蠅發生基因突變;第三種是親本雌果蠅在減數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請設計簡便的雜交實驗,確定M果蠅的出現是由哪一種原因引起的。
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預測:Ⅰ.若_____________,則是環境改變;
Ⅱ.若______________,則是基因突變;
Ⅲ.若______________,則是減數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
44.(12分)利用所學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回答下列問題:
(1)達爾文進化論的創立論證了生物是_________的,它揭示了生命現象的________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樣性是進化的結果。
(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
①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②突變和基因重組提供生物進化的原材料,________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細長花矩的蘭花與有細長口器的蛾兩者相互選擇以及獵豹與斑馬的“軍備競賽”都是_____________的結果。這體現在___________之間、_________________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從而慢慢的形成了生物多樣性。
(4)生物多樣性主要包括了:______多樣性、________多樣性和___________多樣性。
(5)在距今大約15億年前,真核生物出現之后,有性生殖使生物多樣性增加,生物進化速度明顯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南昌二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生物參考答案


第Ⅰ卷(共115分)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節 聽下面五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將有10秒鐘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How many times has the son got an A in English?
A. Once. B. Twice. C. Several times.
2. How much does one shirt cost the woman?
A. $4.50 B. $5.00 C. $9.00
3.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 Worried. B. Confident. C. happy.
4.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is too busy to join the man for dinner.
B. The man is inviting the woman to dinner.
C. The man is going to visit the Smiths.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The man didn’t like any ice cream.
B. The man wanted chocolate ice cream.
C. The man wants to drink water now.
第二節 聽下面五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每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bank. B. In the post office. C. At the police station.
7.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To get some change. B. To cash a check. C. To borrow some money.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題。
8. What kind of dress does the lady get?
A. A cotton dress Size 9. B. A special dress Size 8. C. A silk dress Size 7.
9. How much is the change?
A.$10. B.$6 C.$16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y didn’t Mike take an examination yesterday?
A. Because he didn’t want to do so.
B. Because he got sick.
C. Because he got the examination date wrong.
11. What did the professor permit Mike to do?
A. Have all examinations at home.
B. Have an exam sometime later when he got better.
C. Have an exam next term.
12. Why didn’t Mike drive his car?
A. Because the doctor told him not to.
B. Because he liked taking a walk.
C. Because he didn’t think he was able to.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題。
13. How many rules does the woman mention?
A. Four. B. Five. C. Six.
14. What should the man do before he goes out?
A. Close the window. B. Keep the cat downstairs. C. Put the kettle on the floor.
15. Why doesn’t the woman allow the man to stick pictures up on the walls with sticky tapes?
A. She doesn’t like pictures at all.
B. She wants to keep the wallpaper clean.
C. She has already put up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s.
16.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room?
A. Too small. B. Uncomfortable. C. Satisfactory.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17. What did the story tell us about the old woman?
A. She said she was wrongly accused of stealing.
B. She caught someone in the act of stealing.
C. She admitted having stolen something.
18. What was said to have been stolen?
A. A book. B. $3,00. C. A Christmas card.
19. What happened to Ms. White after she was taken back to the store?
A. She was questioned by the police.
B. She was shut in a small room for twenty minutes.
C. She was insulted(侮辱) by the shoppers around her.
20. What was now the attitude of the department store in this legal case?
A. They refused to apologize for having followed her through the town.
B. They regretted having wrongly accused her of stealing.
C. They still suspected that she was a thief.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 Mary got _______third degree burn ,____ burn that was incurable.
A. a;a B.a;the C.the;a D.the; the
22. —— Shall I give you a ride to the airport ?
—— Thank you. _______________.
A. If you like B. It couldn’t be better C.Of course, you can D. It’s up to you
23.______ confidence resulted in his failure in the interview.
A. Lack of B. Lack for C. Lacking of D. Being lacked
24. American women were _____ the right to vote until 1920 after many years of hard struggle.
A. ignored B. refused C. neglected D. denied
25.The man _______ of organizing several men to set off homemade bombs in the subway was brought to justice (正義).
A.be accused B. accusing C. accused D.who accused
26.If you ____ faults but you still want the bicycle, ask the shop assistant to reduce the price.
A. come across B. care about C. look for D. concentrate on
27. It was a long time before the cut on my hand __________ completely.
A. cured B. improved C. healed D. recovered
28. The flowers his friend gave him will die unless __________ every day.
A. to water B. watering C. water D. watered
29. Eating too much fat and sugar can____heart disease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A.result from B.attend to C.devote to D.contribute to
30. So difficult __________ it to work out the problem that I decided to ask Tom for advice.
A. I did find B. did I find C.I have found D. have I find
31. We brought the house for its _________. It is very near the shop where I work.
A. character B. value C. convenience D. construction
32. Please remind me _______ he said he was going. I may be in time to see him off.
A. where B. when C. how D. what
33.-When will the expert come and give the lectur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Not until our program ____by the government
A. approves B. is to approve C. will be approved D.has been approved
34. __________ at home reading all day, the boy felt very lonely and wished to go out to play
with his friend.
A. Leaving B. Leave C. Left D. To leave
35.I knew he failed in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moment I __ him crying alone in his room.
A.in sight of B.caught sight of C.at the sight of D.lost sight of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It was Christmas 1961. I was teaching in a small town where my twenty-seven third graders eagerly 36 the great day of gift-giving in advance.
Each day the children produced some new 37 — strings of popcorn, handmade trinkets (小裝飾品), and German bell. Through it all she remained alone, 38 from a distance, seemingly miles away. I wondered what 39 happen to this quiet child, once so happy, now suddenly so uncommunicative. I hoped the festivities would 40 her. But nothing did. The students made the fried marbles(油炸玻璃彈子)and competed with one anther to bring the 41 ones.
The day of gift-giving finally came. We cheered over our handwork as the presents were 42 . All along, she sat quietly watching. To see her smile, I had made a special bag for her. She opened it so slowly and carefully. I waited but she 43 . I had not passed through the wall of isolation(孤立)she had 44 around herself.
After school I sat down in a chair, hardly 45 of what was happening, when she came to me with outstretched(伸展的) hands, bearing a small white box, and a little soiled, 46 it had been held many times by 47 , childish hands. She said nothing. “For me?” I asked. She said not a word, but 48 her head. I took the box and cautiously opened it. There inside, brightly green, a fried marble 49 from a golden chain. Then I looked into that eight-year-old 50 and saw the question in her dark brown eyes. In a flash I knew — she had 51 it for her mother, who had died just three weeks before and would never hold her or brush her hair or 52 her childish joys or sorrows.
I meant it when I whispered, “Oh, Maria, it is so beautiful. Your mother would 53 it.” Neither of us could stop the 54 . She threw herself into my arms and we wept together. And for that brief moment I became her mother, for she had given me the greatest 55 of all: her trust and love.
36. A. expected B. desired C. prepared D. waited
37. A. fancies B. impressions C. belongings D. wonders
38. A. looking B. playing C. searching D. watching
39. A. should B. would C. must D. needed
40. A. cure B. attract C. guide D. enjoy
41. A. heaviest B. wisest C. prettiest D. fittest
42. A. exchanged B. informed C. transformed D. deserted
43. A. gave away B. turned away C. carried away D. threw away
44. A. filled B. adjusted C. offered D. built
45. A. aware B. afraid C. approve D. fond
46. A. when B. as though C. while D. even if
47. A. untouched B. unknown C. unwashed D. unpacked
48. A. nodded B. raised C. dropped D. turned
49. A. protected B. escaped C. held D. hung
50. A. face B. cheek C. hair D. forehead
51. A. bought B. made C. exchanged D. stole
52. A. admire B. enjoy C. share D. communicate
53. A. love B. benefit C. dislike D. need
54. A. laugh B. excitement C. tears D. description
55. A. joy B. identity C. contribution D. gift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James Cleveland Owens was the son of a farmer and the grandson of black slaves. His family moved to Cleveland when he was 9. There, a school teacher asked the boy his name.
“J. C.,” he replied.
She thought he had said “Jesse”, and he had a new name.
Owens ran his first race at the age of 13. After high school, he went to Ohio State University. He had to work part-time in order to pay for his education. As a second-year student, in the Big Ten games in 1935, he set even more records than he would in the Olympic Games a year later.
A week before the Big Ten meet, Owens accidentally fell down a flight of stairs. His back
hurt so much that he could not exercise all week, and he had to be helped in and out of the car that drove him to the meet. He refused to listen to the suggestion that he give up and said he would try, event by event. He did try, and the results are in the record book.
The stage was set for Owens’ victories at the Olympic Games in Berlin the next year, and his success would come to be regarded as not only athletic but also political. Hitler did not congratulate any of the African-American winners.
“It was all right with me,” he said years later. “I didn’t go to Berlin to shake hands with him, anyway.”
Having returned from Berlin, he received no telephone calls from the president of his own
country, either. In fact, he was not honored by the United States until 1976, four years before his death.
Owens’ Olympic victories made little difference to him. He earned his living by looking after a school playground, and accepted money to race against cars, trucks, motorcycles and dogs.
“Sure, it bothered me,” he said later. “But at least it was an honest living. I had to eat.”
In time, however, his gold medals changed his life. “They have kept me alive over the years,” he once said. “Time has stood still for me. That golden moment dies hard.”
56. Owens got his other name “Jesse” when ____________.
A. he went to Ohio state University B. his teacher made fun of him
C. his teacher took “J. C.” for “Jesse” D. he won gold medals in the Big Ten meet
57. In the Big Ten meet in 1935, Owens _____________.
A. hurt his back B. succeeded in setting many records
C. tried every sports event but failed D. had to give up some events
58.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Owens was treated unfairly because _________.
A. he was not of the right race B. he was the son of a poor farmer
C. he didn’t shake hands with Hitler D. he didn’t talk to the US president on the phone
59. When Owens said, “They have kept me alive over the years”, he meant that the medals___.
A. had been sold and the money helped him live
B. had made him become famous in the US
C. had encouraged him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in life
D. had kept him busy with all kinds of jobs
60.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Jesse Owens, a great American athlete. B. Golden moment – a life-time struggle.
C. Making a living as a sportsman. D. How to be a successful athlete.
B
The booking notes of the play “the Age of Innocence”:
Price: $10
BOOKING
There are four easy ways to book seats for performance:
------ in person
The Box Office is open Monday to Saturday, 10 a.m.---8 p.m.
------ by telephone
Ring 01324976 to book your tickets or to pay by credit card(Visa, MasterCard and Amex accepted)
------ by post
Simply complete the booking form and return it to Global Theatre Box Office.
------ on line
Complete the on-line booking form at www.Satanfiedtheatre.com
DISCOUNTS:
Saver: $2 off any seat booked any time in advance for performances from Monday to Thursday. Savers are available(可用的) for children up to 16 years old, over 60s and full-time students.
Supersaver:half-price seats are available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one companion.It is advisable to book in advance.There is a maximum (最大量的)of eight wheelchair spaces available and one wheelchair space will be held until an hour before the show.
Standby: best available seats are on sale for $6 from one hour before the performance for people suitable for Saver and Supersaver discounts and thirty minutes before for all other customers.
Group Bookings: there is a ten percent discount for parties of twelve or more.
School: school parties often or more can book $6 standby tickets in advance and will get every tenth ticket free.
Please note: we are unable to exchange tickets or refund(償還)money unless a performance is cancelled (取消) due to unforeseen situations.
61.If you want to book a ticket, you CANNOT _________.
A. use the Internet
B. go to the Box Office on Sundays
C. complete a booking form and post it to the Box Office
D. ring the booking number and pay for the tickets by credit card
62.According to the notes, who can get $2 off?
A.A full-time college student. B.The people who book the tickets on Fridays.
C.A woman who is 55 years old. D.A teenager who is 18 years old.
63.If you make a group booking for a group of 14 adults, how much should you pay?
A.$120 B.$126 C.$140 D.$150
6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re are only 8 wheelchair spaces in the theatre.
B. A group of 12 persons can get 10 per cent discount.
C. A school party of 15 students should pay 90 for the standby tickets.
D. The audience can’t refund money if the performance is on show.
65.What kind of tickets are the cheapest?
A. The standby tickets.
B. The tickets for group booking.
C. The tickets for Saver discount.
D. The standby tickets for school parties of ten or more.
C
The iPhone, the iPad: each of Apple’s products sounds cool and has become a fad(一時的風尚). Apple has cleverly taken advantage of the power of the letter “i” – and many other brands are following suit. The BBC’s iPlayer – which allows Web users to watch TV programs on the Internet –-used the title in 2008. A lovely bear – popular in the US and UK – that plays music and video is called “iTeddy”. A slimmed-down version of London’s Independent newspaper was started last week under the name “i”.
In general, single-letter prefixes(前綴) have been popular since the 1990s, when terms such as e-mail and e-commerce first came into use.
Most “i” products are targeted at (針對)young people and considering the major readers of Independent’s “i”, it’s no surprise that they’ve selected this fashionable name.
But it’s hard to see what’s so special about the letter “i”. Why not use “a”, “b”, or “c” instead? According to Tony Thorne, head of the Language Center at King’s College, London, “i” works because its meaning has become ambiguous. When Apple uses “i”, no one knows whether it means Internet, information, individual or interactive, Thorne told BBC Magazines. “Even when Apple created the iPod, it seems it didn’t have one clear definition(定義),” he says.
“However, thanks to Apple, the term is now connected with portability (輕便) .”adds Thorne.
Clearly the letter “i” also agrees with the idea that the Western World is centered on the individual. Each person believes they have their own needs, and we love personalized products for this reason.
Along with “Google” and “blog”, readers of BBC Magazines voted “i” as one of the top 20 words that have come to define the last decade(十年).
But as history shows, people grow tired of fads. From the 1900s to 1990s, products with “2000” in their names became fashionable as the year was connected with all things advanced and modern. However, as we entered the new century, the fashion disappeared.
66. People use iPlayer to __________.
A. listen to music B. make a call
C. watch TV programs online D. read newspapers
67. We can infer that the Independent’s “i” is designed for _________.
A. young readers B. old readers C. fashionable women D. engineers
68. The underlined word “ambiguous” means “__________”.
A. popular B. uncertain C. clear D. unique
69. Nowadays, the “i” term often reminds people of the products which are __________.
A. portable B.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 advanced D. recyclable
70. 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__________.
A. “i” products are often of high quality
B. iTeddy is alive bear
C. the letter “b” replaces letter “i” to name the products
D. the popularity of “i” products may not last long
D
How often do you sit still and do absolutely nothing? The usual answer these days is " never", or "hardly ever".As the pace of life continues to increase, we are fast losing the art of relaxation.Once you are in the habit of rushing through life, being on the go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it is hard to slow down.But relaxation is essential for a healthy mind and body.
Stress is a natural part of everyday life.There is no way to avoid it, since it takes many and varied forms——driving in traffic, problems with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re all different forms of stress. Stress, in fact, is not the "baddy" it is often reputed to be. A certain amount of stress is vital to provide motivation and give purpose to life.It is only when the stress gets out of control that it can lead to poor performance and ill health.
The amount of stress a person can withstand depends very much on the individual.Some people are not afraid of stress, and such characters are clearly super material for managerial (管理上的)responsibilities.Others lose heart at the first signs of unusual difficulties.When exposed to stress, in whatever form, we react both chemically and physically.In fact we make a choice between "fight" or "fright" and in more primitive(原始的)days the choice mad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The crises(危機) we meet today are unlikely to be so extreme, but however little the stress, it involves(涉及到) the same response.All the energy is turned to dealing with the stress.It is when such a reaction lasts long, through continued exposure to stress, that health becomes endangered.Such serious conditions as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disease have built links with stress.
Stress in some people produces stomach disorders, while others give in to tension headaches easily.Since we cannot get rid of stress in our lives, We need to find ways to deal with it.
71.People are finding less and less time for relaxing themselves because _______.
A. they are working harder than they used to be
B. they are often too busy to find the time
C. they are not clear of how to relax by themselves
D. they are suffering from the effects of stress
72.What is implied but not stated in the passage ?
A.How much stress one can bear depends greatly on whether he knows the art of relaxation.
B.People in primitive days survived from stress because they found certain ways to deal with it.
C.If one gets into the habit of relaxing every day he can overcome stress easily.
D.Stress can lead to serious health problem if one is exposed to it far too long.
73.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2 suggests that_______.
A.Stress is not always a bad thing for people
B.Stress has a bad reputation of causing ill health
C.Stress is not so terrible as people often believe it to be
D.Stress is always harmful to people all the time
74.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which is TRUE?
A.Relaxation in life only benefits us mentally.
B.Different people can stand different amounts of stress.
C.All the stress can lead to poor performance.
D.Large amounts of stress is important to people's life.
75.What is the writer' s attitude to stres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Stress as well as relaxation is essential for a healthy mind and body.
B.Stress should not be eliminated(消除) completely from the life.
C.Stress produc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people.
D.People usually work better under stress if they are healthy.
第Ⅱ 卷 (非選擇題,共35分)
第四部分 寫作 (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閱讀表達 (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閱讀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問題,然后將答案寫到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請注意問題后的詞數要求)。
[1] Electronic devices(裝置)are changing the way people listen to music. But studies show the devices may be causing hearing loss in many people. Some experts say people may be playing them too loud and for too long. And experts say sound levels on these devices need to be set lower.
[2] Researchers did a study with three hundred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one thousand adults. They were asked about their use of portable music devices. Forty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and adults said they set the sound levels high on their players. But students were twice more likely to play the music at a very loud volume. More than half of the students said they would not probably limit listening time.
[3] The study found that more than half of the students and less than forty percent of the adults had at least one kind of hearing loss. Some reported difficulty hearing parts of a discussion between two people. Others said they had to raise the volume on a television or radio to hear it better. And, some experienced ringing in their ears or other noises.
[4] Hearing experts say part of the problem is the listening equipment people are using. They say larger earphones that cover the whole ear are probably safer than smaller earphones that come with most music players. Hearing loss may not be clear for years, however, once it happens, there is little chance of curing. About thirty million Americans have some hearing loss. One third of them lost their hearing as a result of loud noises.
[5] The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is working with companie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on setting rules for the use of portable music devices. The group says the best way to protect your hearing is to ____________ , limit listening time and use earphones that block out outside noises.
76.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4 words)
Compared to adults, teenagers are more likely to _______________ at a very loud volume.
78.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5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What trouble will happen to a person if he suffers some hearing loss? (no more than 12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What does the word “it” (line 3, paragraph 4)probably refer to?(no more than 3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節 單詞拼寫 (注意單詞的正確形式) (共10小題;每小題0.5, 滿分5分)
81. The busy mother feels really _______(內疚的) at forgetting her daughter's birthday again.
82. You shouldn’t work under great p___________ all the time. Try to relax yourself.
83. His legs were seriously hurt and were__________(腫脹的) up. He could only stay in bed.
84. Some unskilled employees have been __________(擠出) out of the job market by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85. Miss Wang did a _________ (徹底的)investigation of who broke the classroom windows.
86. In some countries you must make an a_____________ before going to a doctor.
87. In modern society, many people are easily cheated by the ads because of their desire to make an i_______ success and earn money quickly.
88. The bad weather put us in a d___________——shall we move on or go back?
89. Some smoking and alcoholic drinks are an ______ (獲得的) taste and are not in born.
90. E__________ to the sun for a long time, your skin will be damaged.
第三節 書面表達(滿分20分)
實現有效的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要善于言表、更要學會傾聽。
為何傾聽
表示尊重,增進理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誰來傾聽
家長傾聽孩子
理解孩子,消除代溝,……
老師傾聽學生
了解學生,滿足需求,……
同學相互傾聽
增進友誼,互幫互學,……
怎樣傾聽
(請考生聯系自己擬定內容,列舉兩至三點。)
注意:
1. 對所給要點,逐一陳述,適當發揮,不要簡單翻譯。
2. 詞數120左右。開頭和結尾已經寫好,不計入總詞數。
3. 演講稿中不得提及考生所在學校及本人姓名。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The topic of my speech today is “Being a Good Listen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南昌二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英語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 下列加線字讀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暈yùn車 夭閼è 混hùn凝土 舸gě艦迷津
B.撩liáo撥 精髓suí 翹qiào尾巴 不即jí不離lí
C.潛qián力 寒砧zhēn 數shuó數然 責臣逋bū慢
D.下乘chéng 拔擢zhuó 摶tuán扶搖 閭lǘ閻撲pū地
2.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3分)
A.訖今為止 輻射 纏綿悱惻 一蹶jué不振
B.垂涎欲滴 煉字 門衰祚薄 管窺蠡lí測
C.味同嚼蠟 通牒 逸興遄飛 云消雨霽
D.沒精打彩 木訥 緝拿歸案 鶴汀鳧渚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①由于人類文明史和意識形態史對文章的_____,人們對文章總是有著習慣性的推崇。
②流入長江中游的漢江________著巨大的電力資源,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建成了湖北最
大的水電站——石泉水電站。
③《華爾街日報》的新聞報道通過________的筆鋒凈化著商業市場,正是它的輿論監
督使上市公司不能為所欲為。
A.器重 蘊藏 尖厲 B.倚重 蘊藏 尖利
C.器重 貯藏 尖利 D.倚重 貯藏 尖厲
4.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新年聯歡宴會在喜氣洋洋的樂曲聲中拉開帷幕,一時間,觥籌交錯,笑語喧嘩,歡
樂的氣氛彌漫了整個宴會大廳。
B.如果一般讀者不認為我的這本小冊子言不及義,編輯出版工作者又覺得它有可借鑒
之處,那么我就心滿意足了。
C.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對駐地工作人員具體而微的服務十分滿意,某酒店大堂的
墻壁上貼滿了委員們寫給酒店的感謝信.
D.她對著鏡子,發現自己越來越精神了,不由想起“人逢喜事精神爽”的話語,禁不住
顧影自憐起來。
5.下列各項中,標點符號的使用合乎規范的一項是( )(3分)
A.“生存?還是毀滅?”莎士比亞的這句名言揭示出一個最基本的哲學命題,那就是人的生存價值是什么?
B.“以前覺得國學都是些高深的學術研究,”一位市民告訴記者說:“聽了謝教授的講座,才發現它其實就在生活中,它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
C.在我的印象里,江南小鎮的模樣依然停留在戴望舒的詩歌里:油紙傘、雨巷、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等……
D.如果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那里有兩家飯店,一家是麥當勞,另一家是不知名的當地小店(有本地風味的食物),你會到哪一家去吃飯?
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
A.地王大廈是中國當時超高層鋼結構工程的代表作,全過程采用計算機控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也可以堪稱先進。
B.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和重視臨港產業經濟,應當成為解決我市經濟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C.在2月6日的那個夜晚,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兩大保險巨頭在春節晚會上的拜年字幕此起彼伏,遠遠超過同樣在春晚砸下重金的招商銀行、交通銀行等金融業兄弟的商業廣告。
D.競爭上崗、庸者讓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對那些不思進取、天天混日子的干部職工,的確會感到很不適應,因而產生了不穩定感和危機感。
7. 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①愧我秉性愚魯,不善于作邃密深奧的哲學思維。
②張先生是哲學家,對于中國哲學史的研究有精湛的造詣,這是學術界的公論。
③獨對于先生的為人,則心儀已久。
④因此對先生的學術成績不敢贊一詞。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8.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堂吉訶德第三次出行先是前往波索拜見他的意中人杜爾西內婭,卻被桑丘蒙蔽,并未見到這位姑娘。后來在林中與參孫學士假扮的白月騎士展開較量,參孫學士落敗,堂吉訶德繼續他的騎士之旅。(《堂吉訶德》)
B.曹操大軍來襲,劉備攜百姓渡江,被殺得首尾不能相顧,妻離子散。趙子龍受命保護劉備的妻兒,但混亂中走散。趙子龍殺入曹軍陣營救出甘夫人,又殺入重圍,懷揣幼主大戰長坂坡,砍倒大旗兩面,前后槍刺劍砍,不到兩個時辰,殺死曹營上將五十余人,得以殺出重圍,救出幼主。《三國演義》
C.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各路諸侯共討董卓。董卓派華雄迎戰。華雄連斬兩員盟軍猛將。關羽毛遂自薦,愿取華雄性命。袁術、曹操對此反應不一,從這里可以看出他二人的性格特點。(《三國演義》)
D.曹操想通過許田打圍來考察大臣們的反應。打圍中,漢獻帝連射三箭不中,曹操討天子弓箭射中鹿背。群臣以為天子射中,高呼“萬歲”。曹操縱馬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眾皆失色,關羽欲斬曹操,被劉備制止。(《三國演義》)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題(每小題3分,共9分) 中國綠色技術發展現狀 ①我國污染末端處理技術即“深綠色技術”發展較早,技術水平也較高。而“淺綠色技術”即減少污染產生的清潔生產技術發展滯后。20世紀70年代以來,針對日益惡化的全球環境,世界各國通過不斷增加投入,治理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以減小對環境的污染,保護生態環境。但末端處理只能減輕部分環境污染,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全球環境惡化的趨勢。原因很簡單,一邊治理,一邊排放。在實踐中,人們逐漸認識到,以末端處理為主的污染控制戰略必須改變。于是,清潔生產的思想產生了。 ②清潔生產其基本內涵是對產品和產品的生產過程采取預防的策略來減少污染的產生,概括地講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采用清潔的能源,少廢或無廢的清潔生產過程,以及對環境無害的清潔產品。我國的環境保護治理工作是從處理“三廢”開始的。20世紀70年代廢水、廢氣、廢渣是環境治理的重點。在廢水處理、大氣污染防治、工業廢渣處理與利用等方面出現了許多成功的技術。 ③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才引入清潔生產概念。清潔生產在我國推廣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上我國的清潔生產技術的水平和推廣程度都比較低。不少工廠企業至今仍沿用20世紀50—60年代的老工藝設備,工藝落后,設備陳舊,加上管理不善,布局不合理,物資利用率低,物耗、能耗、水耗很高,不僅造成資源嚴重浪費,而且還使生產成本增高,造成環境污染。在發展清潔生產方面我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需要開展以清潔生產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宣傳和培訓,以改變單純從生產的終端來考慮污染控制的傳統觀念;建立清潔生產技術指標體系和資源應用及排污總量控制指標,促進企業工業污染控制和企業技術進步;建立相應的資源運用和排污總量控制方法,促進企業應用清潔生產技術;研究清潔生產的合格評定與市場驅動機制,為清潔生產技術的發展與推廣提供有利的市場環境;研究生命周期環境管理模式、產品生態設計技術和方法等。我國在“21世紀議程”中明確提出了開展清潔生產并為此制定了要實施的行動計劃和措施,表明了我國政府執行清潔生產的決心。
下列對清潔生產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清潔生產是對產品和產品生產過程采取預防的策略來減少污染的產生的生產。 B.治理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以減小對環境的污染就是清潔生產。 C.清潔生產的主要內容是采用清潔的能源,生產過程少廢或無廢,以及對環境無害的清潔產品。 D.清潔生產即“淺綠色技術”,它是不同于“深綠色技術”的一種“生產技術”。
對原文最后一段有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我國清潔生產技術的水平和推廣程度,相當于國外50—60年代的水平和狀態。 B.我國清潔生產落后的原因,是許多工廠企業至今仍用國外的一些落后設備。 C.我國發展清潔生產最重要的任務是進行宣傳和培訓,更新傳統觀念。 D.研究生命周期環境管理模式、產品設計技術和方法等,是提高我國的清潔生產 術水平的重要環節。 11.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通過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宣傳和培訓,我國清潔生產技術和推廣程度,會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B.為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今后的一段時間,我國也不會放棄發展和推廣“深綠色技術”。 C.在廢水處理、大氣污染、工業廢渣處理與利用等方面發明成功了許多技術,說明我國清潔生產技術有一定的基礎。 D.21世紀,我國綠色技術發展的重點是積極推行“淺綠色技術”即清潔生產技術。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于慎行,字無垢。東阿人。年十七,舉于鄉。御史欲即鹿鳴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辭。隆慶二年成進士。授編修。萬歷初,《穆宗實錄》成,進修撰,充日講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講,無及史官者。慎行與張位及王家屏、沈一貫、陳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并數也。嘗講罷,帝出御府圖畫,令講官分題。慎行不善書,詩成,屬人書之,具以實對。帝悅,嘗大書“責難陳善”四字賜之,詞林傳為盛事。
御史劉臺以劾張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獨往視之。及居正奪情②,偕同官具疏諫。呂調陽阻之,不得上。居正聞而怒,他日謂慎行曰:“子,吾所厚,亦為此耶?”慎行從客對曰:“正以公見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尋以疾歸。居正卒,起故官。時居正已敗,侍郎丘擤往籍其家。慎行遺書,言居正母老,諸子覆巢之下,顛沛可傷,宜推明主帷蓋③恩,全大臣簪履之誼。詞極懇摯,時論韙之。
慎行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拊④,祧⑤仁宗。萬歷改元,穆宗升褙,復祧宣宗。慎行謂非禮,作《太廟祧遷考》,引晉、唐、宋故事為據。其言辨而核。事雖不行,識者服其知禮。又言:“南昌、壽春等十六王,世次既遠,宜別祭陵園,不宜拊享太廟。”亦寢不行。
十八年正月,疏請早建東宮,出閣講讀。及冬,又請。帝怒,再嚴旨詰責。慎行不為懾,明日復言:“冊立臣部職掌,臣等不言,罪有所歸。幸速決大計,放歸田里。”帝益不悅,責以要君疑上、淆亂國本,及僚屬皆奪俸。山東鄉試,預傳典試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禮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許。家居十余年,中外屢薦,率報寢。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辭,復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閣臣七人,首慎行。詔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再辭不允,乃就道。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數日卒,年六十三。
《明史·于慎行傳》
【注】①鹿鳴宴:鄉試放榜次日,按例舉行鄉飲之禮,歡宴考官和中試舉人。②奪情:古禮,官員遭父母喪應棄官家居守制,服滿再行補職。張居正父親病故,他不想遵制守喪,授意門生提出“奪情”。③帷蓋:受恩乞恩之典。④升拊:升入祖廟附祭于先祖。⑤祧(tiāo):遷廟。
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年十七,舉于鄉 舉:舉薦
B.屬人書之,具以實對 屬:委托
C.偕同官具疏諫 疏:給皇帝的奏章
D.亦寢不行 寢:廢止
13.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居正聞而怒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B.正以公見厚故耳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C.引晉、唐、宋故事為據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D.章累上,乃許 乃令張儀佯去秦
14.下列對原文的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于慎行充當日講官后,皇上曾經讓日講官分別在圖畫上賦詩題字,于慎行寫成詩后,委托人書寫,并把實情告訴了皇上。
B.于慎行為人正直坦蕩,對因得罪張居正而被捕的劉臺,他仍去探視。對張居正不合禮制的做法,不因為張居正對自己的厚愛而放棄原則。
C.直到萬歷年間,明朝的宗族祠廟祭祖禮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行熟悉歷代典章制度,引古代有關的事例來論說,令有見識的人敬佩。
D.萬歷十八年,于慎行上書建議早立太子,皇上兩次降旨責備,于慎行以辭官歸鄉再次勸諫。萬歷皇上很不高興,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辭職。
15.下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
B.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
C.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
D.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
四、古詩文閱讀(共24分)
1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講,無及史官者。(4分)
(2)帝益不悅,責以要君疑上、淆亂國本,及僚屬皆奪俸。(4分)
17.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①
杜 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②,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③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
【注】①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②老萊衣:相傳春秋時隱士老萊子,七十歲還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兒童,使雙親歡娛。③黃牛峽:位于宜昌之西。
請簡要分析頸聯在寫景上的主要特色。
18.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本圖宦達, 。(李密《陳情表》)
(2)鶴汀鳧渚, ;桂殿蘭宮, 。(王勃《滕王閣序》)
(3)心非木石豈無感? 。(鮑照《擬行路難》)
(4) ,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湘夫人》)
(5) ,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6)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7)悅親戚之情話,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8) ,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9)臣生當隕首, 。(李密《陳情表》)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共16分)
兩塊面包
[美]歐?亨利
瑪莎小姐的面包小店開在街角處,店門前三步臺階,門上裝著開門即叮咚作響的門鈴。瑪莎小姐今年四十歲,嘴里鑲著兩顆假牙,她心地善良,銀行里有二千美元的存款。許多結婚機會遠不如瑪莎小姐的人都已結了婚。
有一位顧客每周都要光顧她的小店兩三次。瑪莎開始對他產生了興趣。這是一位中年男子,戴著眼鏡,褐色的胡須修剪得十分整齊。他穿著一身舊衣服,有幾處還打著補丁,雖然不修邊幅,看上去卻干凈利索,彬彬有禮。他每次來總是買兩只陳面包——新鮮面包是五分錢一只,陳面包是五分錢兩只——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要。
有一次,瑪莎注意到他的手指上有塊紅褐色的色塊。據此,她斷定這位先生是個在貧困中奮斗的藝術家。他準是住在一座小閣樓上,畫著畫兒,嘴里啃著陳面包,心里大概在惦記著瑪莎店里的種種美味。想到這兒,瑪莎那顆善良的心不禁跳得更快了。
為了證實自己對他職業的猜想,瑪莎從自己的房中取來一幅威尼斯風景油畫,把畫掛在柜臺后面貨架上一個顯眼的地方。兩天以后,那位顧客又來了。果然,他看到了這幅畫。“小姐,您的這幅畫挺不錯嘛!”“真的嗎?”瑪莎一邊包著面包一邊說,“我非常喜歡藝術和繪畫。您覺得這是幅好畫嗎?”她為自己的成功暗暗竊喜。
“可它的構圖不夠均衡,”這位顧客回答說,“透視也不太準。再見吧,小姐!”從此以后,這位彬彬有禮的藝術家——她現在是這樣認為的——每次來都要和瑪莎聊一會兒。但他仍舊只買陳面包——從未要過蛋糕,從未要過餡餅。他漸漸地消瘦了,而且神情沮喪。瑪莎想給他加點兒好吃的可又沒有勇氣,她怕冒犯了他,因為她知道藝術家們往往是自尊心極強的。
瑪莎開始注意打扮自己。站柜臺時她穿上了那件藍點絲綢背心。
一天,這位顧客又來了。他把一枚五分鎳幣放在柜臺上,仍要他的陳面包。正當瑪莎取面包時,外面傳來一陣刺耳的尖叫聲,一輛消防車喧囂而過。這位可愛的顧客趕快跑到門口去觀望。瑪莎靈機一動,她迅速地在每個陳面包上深深地切了一刀,分別塞進一大塊黃油,然后又將面包緊緊夾好。當這位先生返回柜臺時,瑪莎已像往常那樣在用紙包著陳面包了。他們又聊了一會兒,歡快異常,然后這位顧客便離開了。瑪莎暗自微笑,但又不禁焦慮不安:他吃面包時會想到那只把黃油放進去的手嗎?
門鈴刺耳地、惡狠狠地響了起來,打斷了這令人愉快的遐想。瑪莎嘆了口氣,快步來到店堂,她的可親的貧困不堪的藝術家卻一反常態,臉漲得通紅,帽子推到了后腦勺,頭發亂蓬蓬的。他緊握著拳頭,兇狠地向瑪莎揮舞著,聲嘶力竭地吼著: “你毀了我!”
瑪莎要站不住了,她虛弱地靠著柜臺,一只手揪著那件背心的前襟。這時,一個男人把那憤怒的家伙拽到了門口,轉過身來對瑪莎說:“我想您應該知道,小姐,他叫巴姆勃格,是個建筑繪圖員。我們在同一間辦公室工作。他為一個市政廳的新設計圖已經辛辛苦苦干了三個月了,為的是用它參加一次有獎競賽。昨天他用墨水筆描出了底線。您知道,制圖員總是先用鉛筆打稿,再用墨水筆去描,然后用陳面包屑擦去鉛筆線。巴姆勃格一直在您這兒買陳面包,可是今天,您知道,小姐,那黃油把巴姆勃格的圖,全毀了。”
瑪莎脫下了藍點絲綢背心,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19.請簡要分析這篇小說塑造的主人公瑪莎的形象。(6分)
20.對于小說中造成主人公愛情悲劇的“誤會”,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誤會是生活之中的必然;也有人認為這是歐?亨利小說的藝術技巧;還有人認為誤會是可以避免的,避免誤會就可以減少生活悲劇。你同意哪種觀點?結合文章內容談談理由。(6分)
2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4分)
A.文章開頭一段中就交代“門上裝著開門即叮咚作響的門鈴”,后來又寫道“門鈴刺耳地、惡狠狠地響了起來”,這正是伏筆和照應的寫法。
B.當瑪莎小姐認為巴姆勃格是個在貧困中奮斗的藝術家時,當瑪莎小姐為他的困窘生活及日漸消瘦的身體擔憂時,當瑪莎小姐偷塞黃油而預祝她的夢想成功時,讀者卻清楚地知道事情的真相。
C.瑪莎發現巴姆勃格“手指上有塊紅褐色的色塊”是小說情節的關鍵,沒有這個細節,就不會有后來的故事情節的發展。
D.從巴姆勃格怒斥瑪莎這個情節中可以看出,作者塑造這個不近人情的形象是為了與瑪莎形成鮮明的對比。
E.微型小說因為篇幅短小,極易一覽無余,因此,一個異峰突起,出乎意外的結局就顯得特別重要,歐?亨利深諳個中奧妙。《兩塊面包》這篇微型小說無疑也帶有鮮明的“歐?亨利風格”。?
六、(15分)
22.語言綜合運用。(15分)
江南的春季,是一個多雨的時節。請結合人們的感受,描寫一個春季下雨的場景。
要求:(1)重點寫下雨的場景,符合時令特征;(2)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和排比的修辭方法;(3)語段相對完整,語言連貫、得體;(4)不少于200字。
七、寫作(5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議論文。(50分)
運動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內看你使用了多少時間;人生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看你跑了多少路程。(馮驥才)
要求:(1)必須符合文體要求;(2)角度自選;(3)立意自定;(4)題日自擬;(5)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南昌二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語文參考答案
15、答案:A
16、答案:(1)按舊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資深的官吏充當日講官,沒有到史官這一級別的。(4分,“故事”“率”“直”“及”各1分。)
(2)皇上更加不高興,拿要挾君王懷疑圣上、使國家的根本混亂責難他,把他的下屬官員都停了俸祿。(4分,“責”“要”“奪”各1分,語句通順1分。)
17、答案:(1)以靜襯動,“黃牛峽③靜灘聲轉”句以峽岸的靜襯托江水的洶涌,表現了
21、答案:(4分)E(2分)A(2分)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和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及對作品顯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做出判斷的能力。B、D分析絕對化,B項,讀者也和瑪莎一起誤會;D項,“不近人情”和“構成對比”說法錯誤。)
22、
2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厦门市| 革吉县| 西贡区| 武清区| 上蔡县| 汨罗市| 连山| 铜川市| 忻城县| 新建县| 六枝特区| 江口县| 舞钢市| 东兴市| 宁南县| 长乐市| 建瓯市| 兴山县| 什邡市| 溧水县| 香港| 获嘉县| 浪卡子县| 敦煌市| 滕州市| 黑河市| 蓬莱市| 石家庄市| 同仁县| 西丰县| 禄丰县| 十堰市| 安塞县| 永定县| 随州市| 建水县| 错那县| 唐海县| 永清县| 基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