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10份)

資源簡介

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2012-2013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考試范圍:選修4一、二、三章 適用班級:高二學年理科班)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4分,共40分)
1.在25℃時,0.1mol/L的硫酸中,水的KW值為 ( )
A.大于1×10-14 B.等于1×10-14
C.小于1×10-14 D.無法確定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強
B.氨氣是弱電解質,銅是強電解質
C.氫氧化鈉是強電解質,醋酸是弱電解質
D.硫酸鈉是強電解質,硫酸鋇是弱電解質
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
A.PH=7的溶液 B.0.1mol/L的Na2CO3溶液
C.C(H+)=1×10-7 mol/L D.C(H+)=C(OH—)
4.下列鹽的水溶液,其pH值小于7的是 ( )
A.NH4Cl溶液 B.NaCl溶液 C.Na2SO4溶液 D.NaHCO3溶液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在化學反應過程中,發生物質變化的同時不一定發生能量變化
B.破壞生成物全部化學鍵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壞反應物全部化學鍵所需要的能量時,反應為吸熱反應
C.反應產物的總焓大于反應物的總焓時,反應吸熱,ΔH>0
D.ΔH的大小與熱化學方程式的計量系數無關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自發反應一定是熵增大,非自發反應一定是熵減小或不變
B.自發反應在恰當條件下才能實現
C.自發反應在任何條件下均能實現
D.同一物質的固、液、氣三種狀態的熵值相同
7.已知熱化學方程式:
①H2(g)+ O2(g)===H2O(g);ΔH=-241.8 kJ·mol-1
②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
③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④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則氫氣的燃燒熱為( )
A.241.8 kJ·mol-1 B.483.6 kJ·mol-1
C.285.8 kJ·mol-1 D.571.6 kJ·mol-1
8.在相同溫度下,下列化學反應速率最慢的是 ( )
A.10mL 0.1mol/L Na2S2O3+10mL 0.1mol/L H2SO4
B.5mL 0.1mol/L Na2S2O3+5mL 0.1mol/L H2SO4
C.5mL 0.1mol/L Na2S2O3+5mL 0.05mol/L H2SO4
D.10mL 0.05mol/L Na2S2O3+10mL 0.05mol/L H2SO4
9.對可逆反應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達到化學平衡時,4υ正(O2)= 5υ逆(NO )
B.若單位時間內生成x mol NO的同時,消耗x mol NH3 ,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加容器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少,逆反應速率增大
D.化學反應速率關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10.在密閉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氣體發生反應:xA(g)+yB(g)=zC(g)
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0.50 mol/L,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的容積擴大到原來的兩倍,再達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降低為0.30 mol/L。下列有關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x+y﹥z?????????????????? B.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B的轉化率降低????? ???? D.C的體積分數下降
二.填空題(本題3小題,共40分)
11.(5分)用化學式表示氯水中存在的粒子(分子、離子) 。12.(4分)濃度均為0.1mol / L的8種溶液:① HNO3 ② H2SO4 ③ HCOOH ④ Ba(OH)2 ⑤NaOH ⑥ CH3COONa ⑦ KCl ⑧ NH4Cl,溶液pH值由小到大的順序是:(填寫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6分)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反應為__________反應(選填吸熱、放熱)。
(3)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 c(CO)不變
c.v正(H2)= v逆(H2O) d.c(CO2)= c(CO)
(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 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__________。
14.(15分)室溫時純水中c(H+)=c(OH_),向純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質,請將溶液
中c(H+)、c(OH_)變化情況(填“增大”、“減小”、“不變”),c(H+)與c(OH-)大小比較
(填“>”、“<”、“=”)以及溶液的酸堿性(填“酸性”、 “堿性”、“中性”)按下表序號填入答題卡中相應位置。
加人少量NaOH

c(H+)
減小

增大
c(OH_)

不變

c(H+)與c(OH_)大小比較
c(H+)④c(OH_)
c(H+)=c(OH_)
c(H+)>c(OH_)
溶液的酸堿性
堿性

酸性
三.判斷題(8分)
15.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①中和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和醋酸溶液,鹽酸所需氫氧化鈉少于醋酸;( )
②將NaOH和氨水溶液各稀釋一倍,兩者的OH-濃度均減少到原來的; ( )
③如果鹽酸的濃度是醋酸濃度的二倍,則鹽酸的H+濃度也是醋酸的二倍;( )
④物質的量相同的磷酸鈉溶液和磷酸溶液中所含的PO3-4量相同。 ( )
四.計算題(12分)
16.已知:常溫下的0.01mol/L鹽酸溶液,請計算:
①溶液中的c(OH_) ②溶液中的c(H+) ③溶液的pH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化學試題答題卡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5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題(本題3小題,共40分)
11.(4分)用化學式表示粒子(分子、離子) 。
12.(5分)由小到大的順序是:(填寫編號) 。
13.(16分)(1)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反應為__________反應(選填吸熱、放熱)。
(3)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
(4)此時的溫度為 。
14.(15分)① ②
③ ④ ⑤
三.判斷題(8分)15.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①( ) ②( )③( )④( )
四. 16.請計算:①溶液中的c(OH_) ②溶液中的c(H+) ③溶液的pH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化學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考試范圍:選修4一、二、三章 適用班級:高二學年理科班 出題人:康從菊 審題人:康從菊)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4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A
C
B
C
D
A
B
二.填空題(本題3小題,共40分)
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2012-2013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一、單選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20道小題,共60分)
1.陳獨秀在《新青年》中撰文:“說什么愛有等差,施及親始,未免太滑頭了。”最早提出“愛有等差”的我國古代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韓非子
2.西漢時期災異頻發,每當災害發生,皇帝常常下罪己(檢討自己過失)詔。據黃仁宇先生統計,《漢書》中記載皇帝頒布“罪己詔”多達三十三次。這反映了
A.“天人感應”學說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C.“大一統”的主張 D.“三綱五常”學說
3.有人評價他是“中國的盧梭”,在《原君》中提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觀點,他是
A.李贄 B.王夫之 C.黃宗羲 D.顧炎武
4.在楚漢之爭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韓信投靠劉邦后,被派去管理雜亂無章的糧倉。但很快韓信就把新谷、陳糧分開,而且新谷、陳糧的多少統計得非常清楚。他的這些智慧最可能記載于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術》 C.《齊民要術》 D.《黃帝內經》
5.余秋雨說:“漢字是第一項中華文明長壽的秘密……它是活著的圖騰,永恒的星辰。”下列漢字發展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甲骨文、金文、隸書、篆書 B、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
C、金文、甲骨文、篆書 、楷書 D、金文、甲骨文、篆書、隸書
6.公元649年6月16日,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唐王朝宣布這一天是全國的忌日。后來,這一天也成為中國書法界的忌日,因為傳說在這一天,一幅叫《蘭亭序》的書帖被當作殉葬品,與李世民一起埋進了昭陵,從此這幅書法作品就永遠在人間消失了。關于《蘭亭序》敘述正確的是
A.暢快淋漓,“伏如虎臥,起如龍跳” B.規范法度,端莊渾厚,雍容大度
C.圓潤纖細,布局均勻,協調對稱 D.瀟灑飄逸,“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7. 法國著名的史學家、評論家丹納說:“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下列作品與其所對應的時代風貌相符的是
A.《女史箴圖》——雍容華貴,盛世氣象
B.《送子天王圖》——國破家亡,殘山剩水
C.《五子奪蓮圖》—— 階級矛盾尖銳,農民生活困苦
D.《清明上河圖》——城市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擴大
8. 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屬于
A.人物畫 B、山水畫 C、民間風情畫 D、花鳥畫
9. 專重鋪陳排比、文采華麗的帶韻散文是
A.楚辭 B.漢賦 C.宋詞 D.元曲
10.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從詞風格上看,該詞屬于
A.婉約派 B. 豪放派 C. 田園派 D. 山水派
11. 對明清社會的官僚制度、科舉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學等展開深入批判和揭露,將古典現實主義文學推向高峰的文學名著是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紅樓夢》 D.《西游記》
12.南戲在宋代興起,《宋書》載:“金聞(今蘇州城西北)商賈云集,宴會無時,戲館數十處.每日演劇”。材料反映的南戲興盛的根本原因是
A.市民休閑娛樂的需要 B.城市商業的興盛
C.宋代文人階層的擴大 D.統治者的推崇
13. 梅蘭芳是江蘇近代文化名人,著名的戲曲藝術表演大師,他所代表的劇種
A.由元代散曲演變而來 B.由雜劇和漢劇融合而成
C.興盛于元代 D.被譽為中國戲曲藝術的國粹
14. 公元前5世紀,希臘智者學派的主要觀點有
①從認識自然轉移到認識社會 ②從認識社會轉移到認識自然
③提倡懷疑精神,反對迷信 ④強調人的價值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15. 孔子和蘇格拉底都是公元前5世紀的思想巨人,兩者思想的不同之處是
A.重視道德的意義 B.肯定人的價值 C.強調知識的作用  D.推崇君主權威
16.“當錢幣扔在錢柜中叮當作響的時候,靈魂即會飛入天堂”。與此說法一致的是
A.信仰得救 B.因信稱義 C.因行稱義 D.先定論
17. 加爾文指出“一個人之所以發財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勞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賜,”這句話反映出的觀點是
A、《九十五條論綱》B、《基督教原理》 C、 因行稱義 D、先定論
18. 中國儒家創始人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也有一位學者與孔子的觀點類似,他認為人非他人工具,要尊重他人。這位學者是
A.蘇格拉底 B.薄伽丘 C.盧梭 D.康德
19. 與文藝復興相比,啟蒙運動在反封建斗爭方面的突出特點是
A.要求擺脫天主教神學的束縛 B.具有強烈的宗教色彩
C.矛頭直指封建專制制度 D.以人文主義為核心
20.從蒸汽機發明和電氣技術應用帶來的后果看,科技進步對社會發展的共同作用是
①社會生產力提高 ②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③人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④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連線題(共16分)
21、請將下列作者與其對應的作品正確連線。
薄伽丘 《最后的晚餐》
達·芬奇 《十日談》
拉斐爾 《大衛》
米開朗琪羅 《西斯廷圣母》
請將下列近代科學家與其對應的成就連線。
達爾文 太陽中心說
牛 頓 生物進化論
伽利略 經典力學
哥白尼 發現木星的四顆衛星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兩部分,23題為材料題,24題為簡答題,共24分)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共16分)
材料一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羅塔哥拉
材料二 詩人但丁(1265-1321)說:“神圣的種子不落在家庭,而落在個人身上。”彼特拉克同樣說過:“真正的高貴并非天成,而是自為的。”
?
材料三 馬丁?路德是16世紀宗教改革的倡導者,他的神學思想強調“因信稱義”;靈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稱為“義”,要想“稱義”,即靈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會條規,不在于本人善行積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個人對上帝的信仰……1517年10月,路德以學術爭論的方式在維登堡大教堂的大門上張貼了“歡迎辯論”的《九十五條論綱》。論綱使贖罪券在德意志各地的銷售大減。
——《宗教改革和偉大農民戰爭時期的德國》
請回答:
(1)材料一是哪個學派的主張?(3分)材料二和材料三各反映了什么重大歷史事件?(4分)二者共同的指導思想是什么?(3分)
(2)公元前5世紀中國思想界的狀況如何?(3分)
(3)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的經濟根源是什么?(3分)
24、簡答題:
分別簡述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及康德的思想主張?(共8分)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高二期中考試
歷史試題答題卡
(考試范圍: 必修三 適用班級:高二學年)
一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 連線題(本大題共16分)
21、請將下列作者與其對應的作品連線。
薄伽丘 《最后的晚餐》
達·芬奇 《十日談》
拉斐爾 《大衛》
米開朗琪羅 《西斯廷圣母》
22、請將下列近代科學家與其對應的成就連線。
達爾文 太陽中心說
牛 頓 生物進化論
伽利略 經典力學
哥白尼 發現木星的四顆衛星
三、非選擇題
23、材料題(共16分)
(1)
(2)
(3)
24、簡答題:(共8分)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試題答案
(考試范圍:必修三前三單元 適用班級:高二學年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B
B
D
D
C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D
B
D
C
D
D
C
B
二、連線題(共16分)
21、薄伽丘 《最后的晚餐》
達·芬奇 《十日談》
拉斐爾 《大衛》
米開朗琪羅 《西斯廷圣母》
22、達爾文 太陽中心說
牛 頓 創立生物進化論
伽利略 建立經典力學
哥白尼 發現木星的四顆衛星
三、非選擇題(共24分)
23、(共16分)
(1)智者學派(3分)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運動(4分)人文主義(3分)
(2)中國思想界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3分)
(3)資本主義萌芽和發展(3分)
24、簡答題:(共8分)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提出三權分立學說;
伏爾泰:自由和平等、建立開明君主制;
盧梭:《社會契約論》、人民主權、天賦人權;
康德:人非工具、尊重他人

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2012-2013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
1. 區域空間結構的變化,總體發展趨勢為
A. 不協調—協調—不協調 B. 協調—不協調—協調
C. 不協調—協調 D. 協調—不協調
2. 下列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表現為線狀的是
A. 農業和工業 B. 城市和工業 C. 城市群和工業區 D. 鐵路線和公路線
3. 我國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地帶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A. 人口密度 B. 海陸位置 C. 氣候特征 D. 經濟發展水平和速度
4.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沿線建有多座船舶垃圾和廢油廢水回收站,其建設目的是
A. 提高航運速度 B. 防止水質下降 C. 減輕大氣污染 D. 增加糧食產量
5. “西氣東輸”的運輸方式是
A.公路 B. 水路 C. 鐵路 D. 管道
6. “西氣東輸”工程對于用氣地區的環境意義在于
A. 把資源優勢轉變為區位優勢 B. 緩解能源緊張的局面
C. 改善大氣環境 D. 增加就業崗位
7. 西部大開發首先要
A. 發展高新產業,加快城市進程 B. 人口外遷,減輕環境壓力
C. 治水改土,改造低產田 D. 抓好基礎和生態環境建設
8. 20世紀80年代初,世界產業開始向中國沿海地區轉移,這些產業一般為
A. 技術密集型 B. 資金密集型 C. 勞動密集型 D. 能源密集型
9. 寧夏地區近年來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葡萄酒釀造業原料生產基地,該地區有利于葡萄種植的自然條件是
A. 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B. 氣候干旱,降水稀少
C. 水源充足,氣候適宜 D. 沖積平原,黑土肥沃
“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濕地是中國首批7個國際重要濕地之一,獨有“候鳥天堂”之稱。近年來由于湖區的開發不合理,令鄱陽湖濕地面臨嚴重的危機。
10. 鄱陽湖濕地是我國最重要的濕地之一,有關濕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濕地是重要的遺傳基因庫,對維持野生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大力開墾濕地,有利于擴大耕地面積,緩解人地矛盾
降解污染物,可以使有毒物質降解和轉化,使下游地區受益
D. 調蓄洪水,可以防止自然災害
11. 對濕地利用開發合理的是
A. 圍湖造田 B. 建養魚池
C. 種植水稻、蓮藕 D. 維持現狀,開發旅游
12. 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核心是
A. 河流的梯級開發 B. 航運 C. 灌溉 D. 旅游
13. 美國農業生產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A. 農業現代化 B. 農業生產地區均衡化
C. 農業商品化 D. 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
14. 美國農業高度發達的自然區位優勢是
A. 交通便利 B. 光熱充足,以熱帶氣候為主
C. 豐富的勞動力 D. 地形平坦,平原面積廣大
15. 以下不屬于魯爾區發展條件的是
A. 煤炭資源豐富 B.交通便利 C. 市場廣闊 D. 鐵礦石儲量豐富
16. 20世紀50年代后,魯爾區迅速衰落,其原因是
A. 煤炭資源耗盡
B. 軍事訂單減少
C. 新技術革命的興起,新興工業部門涌現
D. 國家對國土的開發和整治
17. 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水平較高,其推動作用主要源于
A. 工業化 B. 科技 C. 農業現代化 D. 政策
18. 下列選項,能夠體現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較高的是
A. 城市數目少,規模大 B. 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大
C. 城市污染程度較輕 D. 城市外來人口比重低
19. 對生態環境和災害進行動態監測,直接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 地理信息系統(GIS) B. 遙感(RS)
C. 全球定位系統(GPS) D. 數字地球
20. 在日常生活、生產中,全球定位系統(GPS)經常應用于
A. 汽車導航 B. 資源普查 C. 電子購物 D.信息查詢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荒漠化包括風蝕和水蝕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類濫墾濫牧所導致的水土流失和環境生態破壞。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非常嚴重。
21. 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產生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6分)
22. 讀我國能源跨區域調配圖,回答問題。(10分)
(1)圖中屬于“南水北調”的是 。 屬于“西氣東輸”的是 。 屬于“西電東送”的是 。
(2)“西氣東輸”線路的起點是 自治區 的輪南,終點是 市。
23. 讀美國輪廓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

(1)填出下列數碼所代表的農業帶。
① , ② ,③ ,④ ,
(2)③農業帶的區位優勢有哪些。
(3)影響④農業帶的區位條件有哪些?
24. 讀德國示意圖,回答問題。(12分)
(1)圖中A區是德國著名的 工業區。
(2)A區興起的區位優勢有哪些?
(3)A區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哈32中2012 ~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試題答題卡
(考試范圍: 必修三 適用班級:高二學年)
一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 非選擇題 (本大題共40分)
21、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產生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6分)
22、讀我國能源跨區域調配圖,回答問題。(10分)
(1)圖中屬于“南水北調”的是 。 屬于“西氣東輸”的是 。 屬于“西電東送”的是 。
(空格內添符號即可)
(2)“西氣東輸”線路的起點是 自治區 的輪南,終點是 市。
23、讀美國輪廓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

(1)填出下列數碼所代表的農業帶。
① , ② ,③ ,④ ,
(2)③農業帶的區位優勢有哪些。
(3)影響④農業帶的區位條件有哪些?
24. 讀德國區域示意圖,回答問題。(12分)
(1)圖中A區是德國著名的 工業區。
(2)A區興起的區位優勢有哪些?
(3)A區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2012-2013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70分)
1、下列屬于唯心主義觀點的是
A.民以食為天   B.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
C.存在即被感知 D.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
2、據文獻記載,在印度曾多次發現小孩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長大。這些狼孩有的雖已七、八歲,甚至是十來歲,但都不會說話,不會思維。這一事例說明
A.狼孩的腦子雖是人腦,但思維不一定是人腦的機能
B.狼孩的腦子不是人腦
C.狼孩的腦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聰明的
D.狼孩沒有參與社會實踐,所以不可能產生思維
3、下列現象中,屬于規律的一組是
A.月亮繞地球轉 B.新陳代謝
C.大雁冬天南飛春天北來 D.水往低處流
4、人與規律的關系是
A.人能夠認識和利用規律,造福于人類
B.人在客觀規律面前無能為力
C.規律的客觀性服從人的主觀能動性
D.人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夠改變和創造規律
5、以下各項中屬于實踐活動的是
A.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B.全國大學生辯論賽
C.大猩猩用樹枝鉤食白蟻
D.《2010年遠景規劃的發展目標》
6、中國審美文化源遠流長,歷代文人對藝術創作有許多精辟的論述。藝術創作需要現實的生活積累,正如王夫之所說:“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坎。”這表明
A.認識事物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B.認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C.認識來源于實踐
D.認識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7.古語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從唯物論角度講,“謀事在人”主要強調了
A、人的力量是無限的 B、人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C、人要尊重客觀規律 D、人要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
8、“對于中央的政策,有的同志習慣于照搬照抄,大而化之,不注意認真落實;
有的同志主觀隨意,不切實際,不求實效,不考慮后果。從唯物論角度看,上述做法違背了
①物質決定意識原理 ②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③一切從實際出發 ④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9、“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是在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
中逐步形成的,這體現的認識論道理是
A.聯系具有普遍性
B.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意識對事物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來源于物質
10、蘇軾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
在此山中。”這首詩主要說明
A.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B.意識很難準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
D.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制約
11、2010年4月14日早晨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給當地造成了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全國各地紛紛伸出援手,抗震救災。“天災不由人,抗災不由天”這一說法
A、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它夸大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B、是客觀唯心主義觀點,它認為有一個主宰萬物的天  
C、是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它堅持人與規律的統一  
D、是機械唯物主義觀點,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關系
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無事,庸人自憂之”。一個由世界226位知名氣象學家組成的考察組公布了一份當今“天”的狀況的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210億噸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氣,有50億噸礦物變成燃料粉塵、煙霧、有毒氣體滯留在大氣中,有幾百萬噸氟利昂揮發升騰到天空。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溫室效應加劇,酸雨等異常氣候。據此回答12-13題:
12、“杞人”的錯誤在于不懂得
A.物質決定意識 B.意識可以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C. 認識反作用于實踐 D.事物的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
13、今日之憂“天”不再是無稽之談了。現在的天空不再讓人歡喜而讓人憂,這因為
A.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發展過程中
B.事物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
C.規律是可以被人們認識和利用的
D.以錯誤認識引導下的實踐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污染
14、右圖漫畫中公雞的觀點與下列選項中
哪種說法的哲學思想一致
A.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B.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C.物是觀念的集合
D.天不變,道亦不變
正是基于不同物種間相生相克的循環鏈條,大千世界才能維持生態平衡,才得以豐富多彩。可有一些物種,一旦遠離“故土”,擺脫了天敵的克制,就會殘害其他物種,致使引進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因此,在引進物種時,一定要對其生態安全性做全面的評估,防患于未然。由于不同物種間相生相克的循環鏈條,大千世界才能維持生態平衡,據此回答15-16題。
15、上述事實蘊涵的哲學原理是
A.物種間是相互制約的 B.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C.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D.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16、外來物種的危害問題給我們的啟示是:
A、必須杜絕外來物種的引進,保護本地生物物種
B、必須承認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
C、必須注意事物聯系的條件性,創造有利于事物發展的條件,限制不利條件
D、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應無條件地吸收外來物種
17、人類歷史上的文明發展是給后世子孫留下了許多值得珍惜和保護的歷史遺產,這些遺產是歷朝歷代社會經濟發展的見證,是人類自身文明進步的時代縮影,甚至是人類薪火傳承的歷史鏈條。這些歷史遺產成為人類薪火傳承的歷史鏈條反映的哲學道理是:
A、 一事物與“四面八方”的事物是相互聯系的
B、任何事物都處于前后相繼的聯系之中
C、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不以認得意識為轉移
D、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18、從中國的整體發展的角度考慮,中部就是中國的“腰”,只有“腰板”直了,才能走得穩,中國經濟才能協調健康發展。要使中部崛起,首先要解放思想,使中部人民從舊思想、舊觀念束縛中解放出來,積極參加市場競爭。只有中部“腰板”直了,中國經濟才能協調健康發展,這說明
A.整體統率著部分,整體的性能狀態會影響部分的性能狀態。
B.部分制約著整體,關鍵部分的性能狀態在一定條件下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C.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條件是可以轉化的
D.部分具有整體所沒有的功能,所以要重視局部的發展
19、“舍卒保車”體現辯證法原理是
A.一切從實際出發 B.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要按規律辦事
C.整體與局部相互依賴,整體高于局部 D.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
20、“沒有中國商品的生活一團糟!”美國《基督教學科箴言報》刊登的《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一文指出,美國一位家庭主婦想進行一次嘗試,在一年中堅持不買中國商品,看看生活將會怎樣,結果便得出了上述結論。這一結論告訴我們
A.事物的聯系具有多樣性 B.事物的聯系具有條件性
C.事物的聯系具有變化性 D.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
??目前,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活力最強的地區之一。但是,長三角地區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值得人們關注。 回答21—22題
21、由于受行政區域影響,長三角地區在人員流動、信息共享、物流建設等方面還存在“諸侯割據”的局面。這種“諸侯割據”
A、著眼于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B、違背了辦事情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的原則
C、認識到了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
D、認識到了整體和部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
22、在工業經濟輝煌中,長三角魚米之鄉的名片舊了,丟失了。稻花香里的蛙鳴,被“世界工廠”摧枯拉朽的推土機,以及轟隆隆的聲響所湮滅。這啟示我們( )
①必須堅持用聯系、發展觀點看問題 ②必須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③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尊重客觀規律 ④既要利用自然,又要保護自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在我國歷史中,為計進方便安排了閏年,其中閏八月曾發生過重大的自然災害,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于是“閏八月是災年”的說法就流行起來。這種說法:
A、從整體上把握了事物的關系 B、承認了一事物同周圍其他事物的關系
C、沒有在事物聯系與發展中把握規律 D、否定了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客觀的
24、為保護生態平衡和漁業安全,最近我國開始剿滅“食人鯧”。原因之一是“食人鯧”入境,是一種水生生物的入侵。由于“食人鯧”殘暴的“食性”,會對其他魚類的生存產生嚴重威脅;原因之二是“食人鯧”繁殖能力驚人,一旦在漁業水域暴發流行,漁業經濟將面臨滅頂之災。由此可見
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②一定的結果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③整體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④先行后續的現象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云南省的撫仙湖是我國第二深水湖,湖水原本潔凈、清澈。然而,近年來一些人隨意圍湖建房,并向湖中傾倒垃圾廢物,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對撫仙湖形成致命打擊。這一事例說明
①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具體的 ②無視事物聯系的客觀性,必然受到懲罰
③人們能夠認識和利用規律 ④辦事情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和基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6、飲茶對健康有益,但茶葉中含有相當量的氟元素,氟元素超過安全量,就會引起氟魔牙和氟骨病的產生。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要注意量的積累        B、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質
C、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D、要堅持適度的原則
27、2006年10月9號朝鮮成功進行核試驗震驚了整個世界。經過幾天的沉默之后,朝鮮宣布愿于近期重返六方會談的談判桌同樣讓世界瞠目。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著的 B、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C、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D、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哈爾濱市某區的一些年輕愛美的人,聽信“吃花能美容”的訛傳,因吃花而住進了醫院。回答28---29題。
28.專家認為,花可以分為有益無害的,如菊花等;有毒的,如芍藥花、繡球花等;應對癥入藥的,如月季花、荷花、槐花等;另外還有一些既無害又無益的觀賞花。不分類別,盲目亂服,從辯證法的角度看是沒有做到:
A.一切從實際出發 B.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C.內因與外因相結合 D.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9.專家認為“吃花能美容”的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即使是對人體有益的菊花,如果用量不當,也會引起濕疹、下腹疼痛等不良反應。這就要求我們:
A.將事物看成是變化發展的 B.堅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C.要滿腔熱情地支持新事物 D.堅持適度原則
30、日本作家芥川曾說:“在百米賽跑中,九十九步是一半,另一步是一半,這是一個超數學問題。”這啟示我們
①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②要抓住時機,促成飛躍
③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④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質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下列說法中體現量變與質變關系原理的有
①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②聲東擊西 ③水滴石穿 ④田忌賽馬
⑤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⑥ D、①③④?
32、?20世紀80年代,比爾 蓋茨說:"486型電腦就能滿足今天所需處理的一切信息了。"后來,他發現自己錯了,586、686等新型電腦不斷地被制造出來,于是他提出了微軟的宗旨:微軟不變化的只有變化。這說明
A.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B.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C.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必須堅持發展的觀點 D.事物的運動和發展是有規律的
33、 “一萬個后來者,不如一個開拓者。”從哲學上看這句話的積極意義在于
A.要求人們不要去做重復性的工作 B.要求人們堅持聯系的觀點
C.鼓勵人們要有創新精神 D.鼓勵人們要敢于改變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
34、?2011年9月28日,24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聚集曲阜孔廟,拉開了全球首次聯合祭孔活動的帷幕。祭孔活動拋棄了封建等級觀念等糟粕,發揚光大了儒家文化的精華部分,推動了中華文化向外傳播。這體現的哲理是
A.量變是質變的前提 B.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C.前進性和曲折性是統一的 D.應透過現象看本質
35、創意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片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日本動畫片最大的特點就是人物形象個性化強,要么極其夸張,充滿喜劇效果,要么稀奇古怪,充滿神秘色彩。中國動畫片并非技不如人,關鍵是缺少創意、想象和個性。這一事實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 必須如實地把事物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
B、要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的階段和地位
C、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大膽革新,勇于創新
D、培養創新精神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二、非選擇題(共30分)(任選一題回答)
36.近一段時間以來,兩岸關系中出現了一些有利于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的新的積極因素,臺海緊張局勢出現了某些緩和的跡象,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也開始清楚認識到臺灣當局是逆歷史潮流而行。臺灣政局目前形勢微妙,尤以陳水扁為代表等臺獨分子寢食難安。但是,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的斗爭仍然是嚴峻的、復雜的,堅決遏制臺獨、維護臺海和平仍然是兩岸同胞的共同任務。胡錦濤強調,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構建和平穩定的兩岸的關系,對兩岸同胞有利,對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有利。我們可以通過香港澳門模式,在此基礎上,“一國兩制”方針在香港的成功實踐,為臺灣問題的最終解決正在起到示范作用。
請從唯物論、認識論和辯證法三個角度談談你對材料的理解!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政治試題
(考試范圍:必須四 適用班級:高二學年)
一、【選擇題答題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
?
?
?
?
?
?
?
?
31
32
33
34
35
?
?
?
?
?
?
?
?
?
?
?
?
?
?
?
?
【非選擇題答題卡】
36.近一段時間以來,兩岸關系中出現了一些有利于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的新的積極因素,臺海緊張局勢出現了某些緩和的跡象,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也開始清楚認識到臺灣當局是逆歷史潮流而行。臺灣政局目前形勢微妙,尤以陳水扁為代表等臺獨分子寢食難安。但是,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的斗爭仍然是嚴峻的、復雜的,堅決遏制臺獨、維護臺海和平仍然是兩岸同胞的共同任務。胡錦濤強調,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構建和平穩定的兩岸的關系,對兩岸同胞有利,對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有利。我們可以通過香港澳門模式,在此基礎上,“一國兩制”方針在香港的成功實踐,為臺灣問題的最終解決正在起到示范作用。
請從唯物論、認識論和辯證法三個角度談談你對材料的理解!
?
?
?
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2012-2013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5分,共60分)
1.命題“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是( )
A.簡單命題 B.非p形式的命題
C.p或q形式的命題 D.p且q的命題
2.如果命題p是假命題,命題q是真命題,則下列錯誤的是( )
A.是假命題 B.是真命題
C.是真命題 D.是真命題
3.兩人相約7點到8點在某地會面,先到者等候另一人10分鐘,過時離去.則 求兩人會面的概率為( )
A.      B.       C.       D.
4. 取一根長度為3 m的繩子,拉直后在任意位置剪斷,那么剪得兩段的長都不小于1 m的概率是.
A. B. C. D.不確定
5.命題“設、、,若則”以及它的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中,真命題的個數為( )
A、0 B、1 C、2 D、3
6. “”是“”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7. 設甲是乙的充分而不必要條件,丙是乙的充要條件,丁是丙的必要而不充分條件,則丁是甲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B、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8. .若橢圓的兩焦點為(-2,0)和(2,0),且橢圓過點,則橢圓方程是 ( )
A. B. C. D.
9. 橢圓x2+4y2=1的離心率為 ( )
(A)
10. 與橢圓9x2+4y2=36有相同焦點,且短軸長為4的橢圓方程是 ( )
(A)
11. 曲線與曲線(m<9)一定有 ( )
(A)相等的長軸長 (B)相等的焦距 (C)相等的離心率 (D) 相等的短軸長
12. 方程=1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橢圓,則m的取值范圍是 ( )
(A)-16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16分)
13.如果命題“p或q”和“非p”都是真命題,則命題q的真假是___ ______。
14.如果命題“p且q”和“非p”都是假命題,則命題q的真假是___ ____
15.閱讀下面的程序框圖(見答題卡),若輸入,則輸出的結果是
16.在一個邊長為3 cm的正方形內部畫一個邊長為2 cm的正方形,向大正方形內隨機投點,則所投的點落入小正方形內的概率是_______.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數學試題答題卡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16分)
13. 14. 15. 16. .
(第15題)
三、解答題(共24分)
17.寫出下列命題的否定,并判斷其真假:
(1)p:(m∈R,方程x2+x-m=0必有實根;
(2)q:((R,使得x2+x+1≤0;
18.已知p:方程x2+mx+1=0有兩個不等的負實根,q:方程4x2+4(m-2)x+1=0無實根,若p或q為真,p且q為假,求m的取值范圍。
19. 已知橢圓的對稱軸為坐標軸,離心率,短軸長為,求橢圓的方程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考試
數學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2012-2013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文)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為正確答案,每小題5分,共60分)
1. 關于摩擦起電、傳導起電、感應起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這是起電的三種不同方式
B.這三種方式都產生了電荷
C.這三種起電方式的實質是一樣的,都是電子在轉移
D.這三種方式都符合電荷守恒定律
2. 關于磁感應強度的方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就是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
B.與小磁針N極的受力方向一致;
C.就是通電直導線的受力方向;
D.就是該處磁感線的切線方向。
3. 下列哪些措施是為了防止靜電產生的危害:
A.在高大的建筑物頂端裝上避雷針 B.在高大的煙囪中安裝靜電除塵器
C.靜電復印 D.靜電噴漆
4. 如圖所示,電流表與螺線管組成閉合電路,以下不能使電流表指針偏轉的是:
A.將磁鐵插入螺線管的過程中
B.磁鐵放在螺線管中不動時
C.將磁鐵從螺線管中向上拉出的過程中
D.將磁鐵從螺線管中向下拉出的過程中
5.有一段直導線長為10cm,通過10A的電流,把它垂直于磁場置于磁場中的某點時,受到的磁場力為1N,則該點的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為:
A.10T; B.5T; C.1T; D.2T。
6.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磁極與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B.磁極和電流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和磁場共同作用產生的;
C.磁場和電場都不是客觀存在的,是主觀引入的模型;
D.電流與電流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產生的。
7.奧斯特實驗說明了:
A.地磁場的存在;
B.地磁場具有方向性;
C.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D.磁極間有相互作用。
8.磁感應強度的單位是特斯拉(T),它等于下列哪個單位:
A.;B.;C.;D.。
9. 如圖所示為變壓器的示意圖,它被用來升高發電機的輸出電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中M是閉合的鐵芯,它由整塊鐵組成;
B.發電機應與線圈I相連,升高后的電壓由c、d兩端輸出。
C.電流以鐵芯為通路從一個線圈流到另一個線圈;
D.變壓器是根據電磁感應工作的。

10.關于磁感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條磁感線可以相交 B.磁感線是磁場中實際存在的線
C.磁感線總是從N極出發,到S極終止 D.磁感線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場的強弱
11.首先發現電磁感應規律的科學家是:
A.法拉第 B.奧斯特      C.赫茲 D.麥克斯韋
12. 一個電動機上標“220V 1.5kw”,那么為了使它正常工作,所使用的正弦交流電應是:
A.電壓最大值為220V,電流最大值約為9.6A
B.電壓最大值為311V,電流最大值約為6.8A
C.電壓有效值為220V,電流有效值約為6.8A
D.電壓有效值為311V,電流有效值約為9.6A
二.填空題(共30分):
13.(1)磁體和 的周圍都存在著磁場,磁場對磁體和電流都有力的作用.磁場具有方向性,規定在磁場中任一點,小磁針 的受力方向為該點的磁場方向。也就是小磁針 時 所指的方向。
(2)磁感線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場的分布。磁感線的 反映磁場的強弱;
磁感線上 表示該點的磁場方向,即磁場方向。
14.安培力方向的判定方法
①伸開 手,大拇指跟四指 ,且在同一平面內
②讓 穿過手心
③使四指指向 方向,則拇指指向 的方向
15.(1)交流電的有效值是根據 來規定的,對于正弦交流電,它的有效值是其峰值的 倍。
(2)頻率為50Hz的正弦交變電流,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有效值不能超過,這個交流電壓的周期是 ,峰值是 _。
16. (1)變壓器:可以對交變電流變壓(升壓或降壓),其中原、副線圈的電壓與匝數的關系: 。
(2)遠距離輸電:遠距離輸電時,要減少輸電線上電能的損失,根據焦耳定律Q= ,發現有兩個途徑:一是減小輸電線的 ,二是減小輸送的電流。在輸送功率一定時,要減小輸送的電流,就必須提高送電的 ;于是在發電廠先用 變壓器提高輸送電壓,到了用電區附近再用 變壓器變為220V的低壓供照明用電。
三.計算題(共10分)
17.一矩形線框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時,產生的正弦交變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求:
(1)電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2)交流電的周期和頻率。
(3)已知ω = 2πf,寫出該交流的瞬時值表達式。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試題答題卡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題
13.(1)磁體和 的周圍都存在著磁場,磁場對磁體和電流都有力的作用.磁場具有方向性,規定在磁場中任一點,小磁針 的受力方向為該點的磁場方向。也就是小磁針 時 所指的方向。
(2)磁感線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場的分布。磁感線的 反映磁場的強弱;
磁感線上 表示該點的磁場方向,即磁場方向。
14.安培力方向的判定方法
①伸開 手,大拇指跟四指 ,且在同一平面內
②讓 穿過手心
③使四指指向 方向,則拇指指向 的方向
15.(1)交流電的有效值是根據 來規定的,對于正弦交流電,它的有效值是其峰值的 倍。
(2)頻率為50Hz的正弦交變電流,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有效值不能超過,這個交流電壓的周期是 ,峰值是 _。
16. (1)變壓器:可以對交變電流變壓(升壓或降壓),其中原、副線圈的電壓與匝數的關系: 。
(2)遠距離輸電:遠距離輸電時,要減少輸電線上電能的損失,根據焦耳定律Q= ,發現有兩個途徑:一是減小輸電線的 ,二是減小輸送的電流。在輸送功率一定時,要減小輸送的電流,就必須提高送電的 ;于是在發電廠先用 變壓器提高輸送電壓,到了用電區附近再用 變壓器變為220V的低壓供照明用電。
三.計算題
17.
(1)
(2)
(3)
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2012-2013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理)試題
一、選擇題(1-10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11、12題為多項選擇,每小題5分,共60分)
1.對于電場線,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電場線就是電荷在電場中的運動軌跡
B.電場線是客觀存在的
C.電場線的疏密可以反映場強的大小
D.任何電荷產生的電場線都是不同形狀的閉合曲線
2.下列說法錯誤的有:
A.給平行板電容器充電時,使一板帶正電,另一板帶等量負電,任何一板所帶電量絕對值就是電容器所帶電量
B.由公式C=Q/U可知,電容器的電容隨著帶電量的增加而變大
C.電容器的電容與它是否帶電無關
D.給平行板電容器帶電Q后保持電量不變,使兩板距離逐漸增大,則兩板間的電壓也隨著增大,而兩板間的電場強度則保持不變
3.帶電粒子垂直進入勻強電場中偏轉時(除電場力外不計其它力的作用):
A.電勢能增加,動能增加  B.電勢能減小,動能增加
C.電勢能和動能都不變   D.上述結論都不正確
4.帶電粒子以初速v0垂直電場方向進入平行金屬板形成的勻強電場,對于這個過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粒子在電場中作類似平拋的運動;
B.粒子在垂直于電場的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C.粒子飛過電場的時間,決定于極板長和粒子進入電場時的初速度;
D.粒子偏移距離h,與加在兩極板上的電壓沒有關系。
5.有一段直導線長為10cm,通過10A的電流,把它垂直于磁場置于磁場中的某點時,受到的磁場力為1N,則該點的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為:
A.10T; B.5T; C.1T; D.2T。
6.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磁極與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B.磁極和電流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和磁場共同作用產生的;
C.磁場和電場都不是客觀存在的,是主觀引入的模型;
D.電流與電流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產生的。
7.奧斯特實驗說明了:
A.地磁場的存在;
B.地磁場具有方向性;
C.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D.磁極間有相互作用。
8.磁感應強度的單位是特斯拉(T),它等于下列哪個單位:
A.;B.;C.;D.。
9.下圖所示的四種情況,通電導體均置于勻強磁場中,其中通電導線不受安培力的是:
10.右圖中當電流通過線圈時,磁針將發生偏轉,以下的判斷正確的是:
A.當線圈通以沿順時針方向的電流時,磁針N極將指向讀者
B.當線圈通以沿逆時針方向的電流時,磁針S極將指向讀者
C.當磁針N極指向讀者,線圈中電流沿逆時針方向
D.不管磁針如何偏轉,線圈中的電流總是沿順時針方向
11. 關于磁感應強度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就是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
B.與小磁針N極的受力方向一致;
C.就是通電直導線的受力方向;
D.就是該處磁感線的切線方向。
12.如圖,一束帶電粒子沿著水平方向平行地飛過磁針上方時,磁針的S極向紙內偏轉,這一束帶電粒子可能是:
A.向右飛行的正離子.
B.向左飛行的正離子.
C.向右飛行的負離子.
D.向左飛行的負離子.
二.填空題(共28分):
13.當帶電粒子垂直于電場線進入電場時,在垂直于電場線方向將做 運動,沿電場線方向將做 運動。
14.提出電流周圍產生磁場的學者是 。
15.電容器的兩個工作過程分別是 過程和 過程。其中 過程的電流是流入正極板,流出負極板。電容器電容的定義式為 。平行板電容器滿足的關系式為 。電容的單位為 。
16.通電直導線周圍有磁場,在電流一定的情況下,離導線越遠的點,磁感應強度越_________(填“強”或“弱”),相對于導線對稱的兩個點的磁感應強度大小___________,方向 。
17. 面積是0.2 m2的導線框處于磁感應強度為0.4 T的勻強磁場中,如框面與磁場垂直,則穿過導體線框的磁通量是_______;如線框面與磁場平行,則穿過導體線框的磁通量是_______.
三.計算題(共12分)
18.如圖所示,長L、質量為m的金屬桿ab,被兩根豎直的金屬絲靜止吊起,金屬桿ab處在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中.當金屬桿中通有方向a→b的電流I時,每根金屬絲的拉力大小為T.當金屬桿通有方向b→a的電流I時,每根金屬絲的拉力大小為2T.求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試題答題卡
(考試范圍:電場、磁場 適用班級:高二學年理科班 )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題
13.當帶電粒子垂直于電場線進入電場時,在垂直于電場線方向將做 運動,沿電場線方向將做 運動。
14.提出電流周圍有磁場的學者是 。
15.電容器的兩個工作過程分別是 過程和 過程。其中 過程的電流是流入正極板,流出負極板。電容器電容的定義式為 。平行板電容器滿足的關系式為 。電容的單位為 。
16.通電直導線周圍有磁場,在電流一定的情況下,離導線越遠的點,磁感應強度越_________(填“強”或“弱”),相對于導線對稱的兩個點的磁感應強度大小___________,方向 。
17. 面積是0.2 m2的導線框處于磁感應強度為0.4 T的勻強磁場中,如框面與磁場垂直,則穿過導體線框的磁通量是____ ___;如線框面與磁場平行,則穿過導體線框的磁通量是___ ____.
三.計算題
18.
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2012-2013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
1.“神舟”六號飛船在太空飛行時,實驗艙內水平放置得一株幼苗,它的生長狀況是( )
A.根向上生長,莖向下生長 B.根向下生長,莖向上生長
C.根、莖都向上生長 D.根、莖都水平生長
2.高等動物激素與植物激素的主要區別在于( )
A.有無特定分泌腺體 B.是否種類多樣和特異性高
C.是否微量高效 D.是否有調控代謝活性
3、下列對植物激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它在植物體內含量極少 B、它對植物生命活動具有調節作用
C、它是植物體一定部位產生的 D、它的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
4、把成熟的蘋果與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蘋果放出了( )
A、乙烯 B、赤霉素 C、脫落酸 D、細胞分裂素
5、細胞分裂素不存在于( )A、莖尖 B、根尖 C、成熟的果實 D、萌發的種子
6、能夠延緩葉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 )
A、 生長素 B、赤霉素 C、細胞分裂素 D、脫落酸
7、下列除哪種激素外,都能促進植物生長( )
A、生長素類 B、赤霉素 C、細胞分裂素 D、乙烯
8、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起調節作用的激素是( )
A、生長素 B、赤霉素 C、多種激素 D、乙烯
9、一只正在發育的桃子被蟲蛀了,結果桃子停止了生長,這說明蟲蛀的部位是( )
A、 種子 B、外果皮 C、中果皮 D、內果皮
10、預測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數量未來動態的信息主要來自于( )
A.現有人口數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齡組成
C.男女之間的性別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遷移率
11、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作用,一般地說( )
A、高濃度和低濃度都促進生長 B、高濃度和低濃度都抑制生長
C、高濃度抑制生長,低濃度促進生長 D、高濃度促進生長,低濃度抑制生長
12、要得到番茄無籽果實,需將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涂抹在該花的柱頭上。處理該花的時期和條件是( )
A、花蕾期,不去雄蕊 B、花蕾期,去掉雄蕊
C、開花后,不去雄蕊 D、開花后,去掉雄蕊
13、頂端優勢現象的原因是( )
A、頂端陽光充足有利于生長 B、頂端蒸騰作用強,水肥多
C、頂端產生生長素多促進生長 D、頂端產生生長素向側芽運輸,抑制側芽生長
14.以下哪一項不可能是群落演替的結果( )
A.提高食物鏈中的營養級 B.提高生產力
C.提高物種的多樣性 D.逐漸減少有機物的貯存
15.下列的哪一個序列屬于初生演替的實例( )
A.苔蘚—地衣—草本植物 B.地衣—草本植物—苔蘚
C.地衣—苔蘚—草本植物 D.草本植物—地衣—苔蘚
16.下列種群和群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種內斗爭發生在種群內 B.種間斗爭發生在群落內
C.種群內會發生捕食關系 D.群落內會發生共生關系
17.說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層現象的是(  )
A.森林中有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 B.森林中樹木的間隙中有較多的灌木和草叢
C.一片竹林中竹林高矮不一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18.在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動物種群密度時,下列標記的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 標記符號只需維持較短時間即可
B 標記物不能影響動物的正常活動
C 標記不能導致動物發生疾病、感染等
D 標記不能過于醒目
19.用標記重捕法來估計某個種群的個體數量,例如在對某種鼠群的種群密度的調查中,第一次捕獲并標志39只,第二次捕獲34只,其中有標志鼠15只,則對該種群的數量估計,不正確的是( )
A.可按比例計算出該種群數量
B.該種群數量大約為88只
C.該種群數量大約為100只
D.N=39×34÷15(N表示該種群數量)
20.在有限環境與無限環境中,種群數量增長曲線分別為 ( )
A.“J”型、“S”型 B.“S”型、“J”型
C.“S”型、“L’型 D.“J”型、“L”型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試題答題卡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40分)
21、群落具有空間結構的原因:在群落中,由于各種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了不同的空間,從而使種群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2、垂直結構:指在垂直結構上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例如:森林中自上而下分別有_____________、灌木和________________,形成群落的垂直結構。
23.在南海某島上遷入一些農戶,那里土地肥沃,氣候宜人,若干年后,島上人口增長如下圖所示。請回答:
(1)該島在m年內,人口增長呈 曲線。當人口數量接近n線時,環境阻力越來越大,n是該島環境 ;
(2)當人口數量強行增長到0點時,就會很快下降到P點,原因是人口劇增后,島上生活資源發生短缺,各種人為因素使 ______ 遭到破壞。
(3)若干年后,島上該動物數又從P點上升到Q點并穩定在n線以下,以上說明島上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有限的。
24(12分)右圖為某種群在不同環境中的增長曲線,請回答
(1)如果種群呈a曲線增長,說明種群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環境中,稱為___________曲線增長。用達爾文進化觀點分析,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如果種群呈b曲線增長,說明該種群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環境中,稱為____________曲線增長,用達爾文進化的觀點分析,圖中陰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5(14分)如右圖所示的白楊樹的主干上端,A、B、C、D分別為生長正常的側芽,請分析:
(1)這些側芽發育成枝的順序依次為 。
(2)生長素主要由 處產生,以 方式
到達側芽并積累在側芽處,在缺氧條件下,其運輸的速度
(填“減慢”或“加快”)
(3)如果剪去頂芽,則 芽將首先發育成枝條,
原因是 。(2分)
(4)生產實踐中,使用生長素的關鍵是 。(2分)
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2012-2013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15分)
1._______our earth or else it will be no longer fit for us to live on.
A Protected B To protect C Protecting D Protect
2.She pretended______ me when I passed by.
A not to see B not seeing C to not see D have not seen
3.My interest in stamp collection_______ my schooldays.
A dates back B dates to C dates on D dates from
4 The ground is _______ with________ leaves.
A covering;falling B covered; fallen
C covering;fallen D covered;falling
5.A new cinema______ here. They hope to finish it next month.
A will be built B is built C has been built D is being built
6.Books of this kind_______ well.
A sell B sells C are sold D is sold
7.Someone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Go and see______ .
A who is he B who he is C who it is D who is it
8. We saw an old man sitting in the street corner, in front of _____ was a hat.
A whom B which C him D it
9. There are many people______ only online activity is sending and receiving e-mail.
A who B that C which D whose
10. This is Mr.White,_______ I think has something interesting to tell you.
A which B whom C that D who
11.I can never forget the day_____ we worked together and the day______ we spent together.
A when;which B which;when C what;that D on which; when
12. On a ______ morning, the little girl was_______ to death at a corner of the street.
A freezing;freezing B freezing;frozen
C frozen;forzen D frozen;freezing
13.His suggestion is worth_______ .
A to consider B being considered C considering D to be considered
14. I don’t mind where we go______ there’s sun, sea and beach.
A as if B as long as C now that D in order that
15. They decided to chase the cow away______ it did more damage.
A unless B until C before D although
二、完形填空(本題共20分,每小題1分)
While attending a conference, I returned to my hotel room late one evening. The overhead light outside my door was burned out and I had ___1_6__ finding the keyhole. When I ___17___ to open the door, I ___18___ around the wall for a light switch. I found a plate where a switch was ___19___ installed… but no switch!
   Not discouraged easily, I remembered ___20___ a lamp by the bed when I deposited my luggage ___21___ in the day. I found the bed in the ___22___ and then the lamp, but when I switched it on, nothing ___23___! I thought that perhaps if I opened the curtains I might be able to use whatever light comes in from the ___24___ to find another lamp. So I ___25___ my way slowly across the room to the curtains and… no drawstring! I finally stumbled(跌跌撞撞地走)around ___26___ I found a desk lamp which actually ___27___!
   That evening I discovered in a whole new way just how dark the world ___28___ be and how necessary light is! But even more necessary than ___29___ light is the light that shines from people--the light of ___30___ and faith. Because, for many people, the world is a dark and ___31___ place. For someone today just may be stumbling in discouragement or sadness or fear and in ___32___ of some light. So let your light shine. Whatever light you ___33___ may be a beacon of hope and encouragement. And if you feel that your light is __34___ a candle in a forest remember -- there isn’t enough darkness in all the world to ___35___ the light of one small candle.
  16. A. confidence B. respect C. adimiration D. difficulty
  17. A. managed B. failed C. wished D. meant
  18. A. touched B. Felt C. sensed D. looked
  19. A. already B. never C. still D. once
  20. A. equiping B. producing C. spotting D. removing
  21. A. later B. earlier C. lower D. upper
  22. A. light B. dark C. room D. corner
  23. A. happened B. operated C. fired D. developed
  24. A. machine B. street C. room D. car
  25. A. wound B. forced C. made D. lost
  26. A. after B. until C. while D. since
  27. A. helped B. affected C. worked D. inspired
  28. A. can B. shall C. will D. must
  29. A. mental B. psychological C. electrical D. physical
  30. A. existence B. love C. truth D. wisdom
  31. A. lonely B. colourful C. friendly D. complex
  32. A. short B. favour C. face D. need
  33. A. make B. offer C. take D. contribute
34. A. not more than B. other than C. no more than D. rather than
35. A. put out B. give out C. get over D. set up
三、閱讀理解(本題共20分,每小題2分)
A
Near the village, there is an old famous temple. Some people want to build new house where the temple now stands, because they can find no other area to build them, while others disagree with them. They meet to decide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Here are their opinions about it.
The expert wants to protect the temple and believes that there are some interesting things buried in the ground. If it is destroyed or moved, people may never learn about how people lived in the past.
The businessman thinks that the houses should be built. History is important, but we must think about the future. The village needs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new houses will offer jobs to hundreds of people.
Villager A says, “We should build the new houses because we need houses to live in.”
Villager B says, “We should protect the temple because it can attract many tourists to come for a visit. If the temple is destroyed or moved, we will lose a lot of business.”
The village leader thinks that he has a duty to make life better for the villagers. They need jobs and new houses. He also thinks the cultural site (遺跡) is important and they should be careful with it as well.
36. The expert doesn’t want to _______ the old famous temple.
A. rebuild B. protect C. pull down D. fall down
37. The businessman thinks building houses there can _______.
A. help the village develop
B. attract many tourists to come for a visit
C. help people learn about how people lived in the past
D. help people learn about the interesting things buried in the ground
38. _______ agree that they should build new houses there.
A. The expert and the village leader
B. The businessman and Villager A
C. Villager A and Villager B
D. Villager B and the businessman
39. The village leader thinks _______.
A. they should destroy the temple
B. they needn’t build new houses
C. They should build the temple to make life better
D. they should not only build new houses but also be careful with the temple
4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A. It’s difficult to satisfy everyone.
B. The cultural site is not so important.
C. It’s easy to make a decision on the problem.
D. The villagers will lose their job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hometown
B
Now cities are full of cars. Some families even have two or more cars. Parking (停車) is a great problem, and so is the traffic in around the cities. Something will have to be done to change it. What will the cars of tomorrow be like?
Little cars may some day take the place of today's big cars. If everyone drives little cars in the future(將來) there will be less pollution (污染) in the air. There will also be more space for parking cars in cities, and the streets will be less crowded. Three little cars can fit (適合) in the space now needed for one car of the usual size.
The little cars will cost much less to own and to drive. Driving will be safer, too. What is more, these little cars can go about 65 kilometers per (每) hour.
Little cars of the future will be fine for getting around a city, but they will not be useful for long trips. If big cars are still used along with the small ones, two sets of roads will be needed in the future. Some roads will be used for the big, fast cars, and other roads will be needed for the slower small ones.
41. is the big problem for those people who have cars.
(A) Money (B) Parking (C) Driver (D) Waiting
42. Cars in the future mustn't bring pollution in the air.
(A) more (B) much (C) less (D) no
43. The little car's size may be today's car's size.
(A) one third of (B) two thirds of (C) as big as (D) as small as
44. People can money with using the little cars.
(A) spent (B) cost (C) take (D) save
45. Little cars are very fine for .
(A) long trips (B) journeys (C)everyday life (D) sport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英語試題答題卡
(考試范圍:Module4-6 適用班級:高二學年)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四、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1 掩藏(vt) 2假裝(vi)
3 預訂(vt) 4退休(vi)
5 標志(vt) 6勝利(n)
7 慶祝(n) 8得分(vi/vt)
9 自由(n) 10特性(n)
五、改錯題(共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1----what do you feel these days?
----I’m feeling well.
2 The hot weather was lasted for the whole month of June.
3 For example, people would rather walking further than have to carry water pots a shorter way uphill.
4 She celebrated me warmly on my exam results.
5 His ideas are coming back into fashional.
6 She is concerned in how little food I eat.
7 My teeth are really sensitive with hot and cold.
8 That’s the man whom house has burned down.
9 Earlier this year, he achieved his ambitions of compet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10 Our team performs very well in the match yesterday and won the second place.
六、附加題:Translation(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
1、會議是秘密召開的。(in secret)
2、你想要做什么來慶祝今年的生日?(celebrate)
3、她決不輕易認輸。(give up)
4、整篇文章由七個部分組成。(be made up of)
5、我希望你們大家都參加討論。(join in)
七、寫作(25分)
假設你是李華,你的美國朋友Tom上個月來到北京學習。七月份你將去北京參加暑期中學生英語演講比賽(speech contest),你在資料搜集、語言運用等方面遇到了困難。請根據以下要點給Tom寫一封電子郵件:
1.詢問Tom的生活和學習情況;
2.談談你的困難并請Tom幫忙;
  3.告訴Tom你打算賽后去看他。
注意:
1.詞數:120-150;
2.可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英語試題參考答案
(考試范圍:Module4-6 適用班級:高二學年)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分,共××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D
B
D
A
C
A
D
D
A
B
C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D
C
B
B
A
B
C
B
C
A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A
D
B
C
A
C
A
B
D
A
B
A
A
D
C
四、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1.hide 2pretend 3 book 4 retire 5 mark
6 victory 7 celebration 8 score 9 freedom 10 qulatity
五、單句改錯(共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1 What---- How 2 去掉was 3 walking----- walk 4 celebrated ------congrtulated
5fashional ------ fashion 6 in -----about 7 with---- to 8 whom----- whose
9 ambitions------ ambition 10 performs ------ performed
六、附加題:Translation(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
1.The meeting was held in secret. 3.She doesn’t give up easily.
2.What do you want to do to celebrate your birthday this year? 4.The whole passage is made up of 7 parts.
5.I hope you will join in the discussion.
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2012-2013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一、語言文字運用(每題3分,共9分)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生與死是人生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在我們的文化中,死亡卻是諱莫如深的話題。人們不愿說死,更不愿討論有關死亡的問題。
B.他在學術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詣,所以才能見仁見智,寫出極有價值的論文。
C.他平時做事總是不緊不慢,安之若素,一點競爭意識也沒有。
D.對于如何解決困擾公眾和社會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眾議紛紛,莫衷一是,以至于高強部長表示,這個問題“目前尚無靈丹妙藥可以解決”。
2. 下面的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對《再別康橋》主題的理解,課后,同桌提出了一些異議,我認為是正確的。
B.關于復原米洛斯的維納斯那兩條已經丟失了的胳臂的方案至少有三種以上。
C.科學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義就愈精確,文學的文字有時卻必須顧到聯想的意義,尤其是在詩方面。
D.大家在寫作文時一定要注意表達真情實感,切忌不要胡編亂造。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第十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會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著青少年朋友在中運會上充滿激情、滿懷希望、實現夢想。
① 會徽還將“十”和“中”巧妙的融入其中
② 色彩上采用紅、綠、藍三種顏色
③ 指出本屆運動會的特征
④ 體現了本屆運動會“陽光運動”的主題
⑤ 猶如一個在奔跑或舞動的陽光少年
⑥ 仔細看又有一個變形的漢字“長”,點明運動會的地點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二、閱讀下文,完成4~7題。(12分、每小題3分)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說“春秋”是由魯國國史《春秋》而得名。徐連城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認為“春秋”作為時代稱謂,是由戰國時人命名的,確立于西漢。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國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來命名時代的,戰國人繼續使用前人關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稱,但其歷史年代學的觀點略有變化,在命名新的歷史時代時有了自己的特點。一方面,自周王室東遷后,諸侯國林立,大國爭霸的戰爭不休,周王室已無力控制諸侯,相反卻常有求于大國。顯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學命名已失去意義。另一方面,戰國是個思想活躍、百家爭鳴的時代,戰國人發展了春秋時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觀點,命名當世為“戰國”;又根據西周以后諸侯國林立,各國國史均名曰《春秋》,稱這段歷史時期為“春秋”。兩漢時,人們繼承了戰國時人對春秋時代的稱謂。
至于說“春秋時代是由魯國國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文商榷說:魯史《春秋》被拔高到經典的地位,是漢以后儒家作為官學后的事,戰國時人未必肯把它奉為經典;魯國當時并非大國,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書以前,眾多的《春秋》還會大量保存的,否則墨子何以會說“吾見百國《春秋》”?可見,戰國人是不會以魯《春秋》來命名這一時代的。
4.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在秦始皇焚書以后,眾多的《春秋》已被焚毀,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見到百國《春秋》。
B.墨子見過的百國《春秋》,幾乎全被秦始皇燒毀了,只剩下魯國《春秋》,因此當時各國國史均以“春秋”命名。
C.墨子說他見過百國《春秋》,說明當時各國國史均以“春秋”命名,而絕大多數均已被秦始皇燒毀。
D.在秦始皇焚書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魯國《春秋》。如果不燒這些書,墨子見到的《春秋》會有百部以上。
5.徐文認為“春秋”不是由魯國國史《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為這一觀點的依據的一項是(  )
A.魯史《春秋》當時并未被奉為經典。
B.當時大國爭霸,周王室無力控制諸侯。
C.當時各國國史均以“春秋”為名,并非魯國一國。
D.魯國當時并不是大國,而且地位衰微。
6.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夏、商、周三代的名稱,是由族名、國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
B.“春秋”這一時代稱謂始于戰國,兩漢時人們繼承了這一稱謂。
C.“春秋”作為時代稱謂是以思想活躍、百家爭鳴作為歷史背景的。
D.產生于戰國的“天命靡常”的觀點,是“戰國”時代得名的依據。
7.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周王室東遷后已無力控制諸侯,相反卻常有求于大國,因此,只好聽任魯國的統治者以“春秋”作為時代的稱謂。
B.徐文提出商榷的意思是,即使“春秋”的命名與史書有關,也不能認定是以魯國的國史命名,因為各國國史均名為“春秋”。
C.春秋時,周王室大一統的政治局面已被破壞,以族名、國都名、王朝名三名合一的年代學命名便失去存在的基礎。
D.西周以后諸侯國林立,大國爭霸的戰爭不休,權力的再分配、思想的解放使傳統的歷史年代學觀點產生了一些變化。
三、閱讀下段文言文,回答8-10題。(每題3分,共9分)
召公諫厲王弭謗
《國語》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①獻詩,瞽②獻曲,史獻書,師箴③,瞍賦④,矇誦⑤,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⑥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⑦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王不聽,于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注】
①〔列士〕古代一般官員稱“士”,此為總言之。列,眾、各。
②〔瞽(gǔ)〕沒有眼睛叫瞽。古代樂官都由盲人充任,這里指代樂官
③〔師箴(zhēn)〕樂師向王進箴言,用來規諫王的過失。
④〔瞍(sǒu)賦〕盲人朗讀諷諫的文辭。瞍,沒有眸子的盲人。賦,朗誦。
⑤〔矇(méng)〕有眸子而看不見東西的人。這里也是樂官。
⑥〔耆(qí)、艾(ài)修之〕年高望重的人修飭整理各種意見。耆,六十歲的人。艾,五十歲的人。這里指國王的師傅。
⑦原,寬闊而平坦的土地。隰,低下而潮濕的土地。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的土地。
8.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厲王虐,國人謗王  謗:公開批評指責別人的過失。
B.庶人傳語,近臣盡規  規:規勸、勸諫。
C.是以事行而不悖        悖:違逆。                       
D.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  宣言:宣告、聲明。
9.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召公的政治遠見和周厲王殘暴的一組是( ):
A.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厲王虐,國人謗王
 B. 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
C.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
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D. 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
10.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和寫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篇典型的以記事為主的歷史散文,文章用字極為簡練,開頭寥寥數語便寫出王虐民怨的狀況,結尾記述厲王不聽勸告只好流浪到彘的結局也極簡捷。
B.本文圍繞“諫”字展開記述,其主旨是勸諫厲王不能壓制人民的言論,應像治水那樣予以疏導,讓人民對朝政暢所欲言,擇善而從,改正失誤。
C.雖然召公的勸諫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利益,但他能重視人民群眾的意見,看到人民群眾的巨大力量猶如奔騰而來的洪水,提倡“決之使導,宣之使言”,體現出一種積極進步的民主思想。
D.文章善于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把深奧的道理說得直觀、淺顯,如把“民之有口”比喻為“土之有山川也”,從積極方面指出應當正確認識民“謗”,才都能做到“行善而備敗”。

四、閱讀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1~12題。(6分)
端 居①
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閑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
11.這首詩第二句中的“敵”可否換成“對”或其他詞?請簡述理由。(3分)
12.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3分)
五、實用類文本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題。(18分)
尋找教育的曙光
在陶行知的身體內,似乎涌動著一種永不滿足、永遠求索、永遠前進的生命力。當陶行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形成轟轟烈烈的熱潮的時候,他卻突然冷靜下來,陷入深沉的思索。農民張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現在他記憶的熒光屏上……
那是前年秋天游覽棲霞山的事。在曲折的山徑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歲的農民。陶行知一向注重社會調查,這時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動上前打招呼。原來這位農民姓張,家里有六個孩子。陶行知三句話不離本行,就問他家里有幾個識字的,張大哥皺著眉連連搖頭說:“唉,飯都吃不上,哪有錢來讀書識字啊!”陶行知告訴他,可以免費送他《平民千字課本》,只要學幾個月就能寫信、記賬、讀報。張大哥便請他到家里去坐。陶行知怎肯放過這個接觸窮苦群眾的大好機會呢?便欣然去了。那六個高高低低、衣不蔽體的孩子加深了他的認識:占總人口85%的農民如此貧困、如此沒有文化,要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培養新的國民,必須從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入手。于是,一個改造鄉村教育的設想,開始在他的心田里播下壯實的種子。
經過陶行知嘔心瀝血的澆灌,這顆種子終于破土萌芽了。1926年12月,陶行知連續發表幾篇文章。他主張:“鄉村學校做改進鄉村生活的中心,鄉村教師做改造鄉村生活的靈魂。”“鄉村師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農夫的身手、科學的頭腦、改造社會的精神的教師。”他希望每一個從事鄉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顆“農民甘苦化”的心,“把我們的心獻給三萬萬四千萬農民”,“叫一個個鄉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來造成中國的偉大的新生命”。這是他設計的從改造鄉村教育入手來改造中國的一幅理想藍圖。
陶行知不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義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干家。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他草擬了詳細具體的《試驗鄉村師范學校第一院簡章草案》。在他的建議下,成立了鄉村教育研究部,聘請了東南大學教授趙叔愚、金陵大學教授邵仲香為研究員,共同為籌備創辦試驗鄉村師范學校而努力。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不久,許多報刊上出現了南京試驗鄉村師范學校的招生廣告。清華大學教育系二年級學生操震球,看到廣告后寫信給陶行知說:“自信以我目前的狀況,欲效勞于社會,事之最急最要者,一為提高農民知識,二為增進農民生產。兩者須同時并進。此種責任,舍鄉村師范學校莫能當。此晚生所以決意從事鄉村教育,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者也。”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
接讀您的來信,得知您愿意離開清華大學投考試驗鄉村師范,簡直讓我們五體投地地欽佩。國運盛衰決于一轉念間。倘使全國青年都能轉到各人應當走的道路上去,地獄都可化成天堂,還怕中國不能興盛!
您既有這種宏愿,我就應當把個中甘苦明明白白地告訴您。田家生活還是要蠻干的,您愿意嗎?您能打赤腳在爛污泥里奔走嗎?您不怕雪白的臉曬黑、手上起硬繭嗎?您不怕在風霜雨雪中挑糞嗎?您愿意和馬牛羊雞狗豬做朋友嗎?在城里人看來,這都是苦處;其實鄉下人并不以此為苦。縱然這是苦處,鄉下人也有城里人想不到的樂趣。鄉間山青水秀,盡您游覽。早上可以看旭日東升,引您興奮。晚上可以待月西下,助您吟詠。豐收時節,您手里割著黃金似的稻子,那田家樂的山歌,不斷地洋洋乎盈耳。您還能親眼看見您所栽培的兒童個個桃李似長大成人,看見全村人人讀書明理,安居樂業。也許要到令郎令孫的時代才能看見,您能忍耐嗎?倘使經過這番考慮之后,您決意要來投考,我們萬分歡迎。
就這樣,在陶行知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熱血青年和懷抱教育救國理想的知識分子,匯集到燕子磯旁的曉莊師范學校,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鄉村教育試驗熱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許多地方,演繹出中國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話。
(摘編自周毅、向明《愛滿天下》)
13(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5分)
A.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運動,當這一運動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形成熱潮的時候,他開始轉向思考改造鄉村教育的問題了。
B.陶行知游棲霞山時遇到張大哥,發現他對學習《平民千字課本》,幾個月就能寫信、記賬、讀報感情趣,更堅定了陶行知從事鄉村教育的決心。
C.陶行知希望從事鄉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顆“農民甘苦化”的心,把心獻給農民,把城里人本來認為是苦的地方變為意想不到的樂趣。
D.操震球寫信給陶行知,認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促進農業生產,二者須同時并進,而不是急于創建鄉村師范學校。
E.本文運用平實自然的語言,娓娓道來的生動敘述,講述陶行知從事鄉村教育的感人事跡,為我們再現一個平民教育家的光輝形象。
14.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轉向改造鄉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分析。(4分)
15.在給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樣描述鄉村教育“個中甘苦”的?請簡要概括。(4分)
16.文中說:“陶行知不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義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干家。”這句話給你什么樣的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5分)
六、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王勃《滕王閣序》)
(2)映階碧草自春色, 。
出師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
(3) ,鐵馬秋風大散關 。 ,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書憤》)
七.作文(4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有一個習慣——隨手關上身后的門。有一天,喬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們每經過一扇門,喬治總是隨手把門關上。“你有必要把這些門關上嗎?”朋友很是納悶。
“哦,當然有這個必要。”喬治微笑著說,“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后的門。你知道,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門時,也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還是讓人懊惱的失誤,然后,你又可以重新開始。”
喬治正是憑著這種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國首相的位置。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1)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2)不少于600字。

哈32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語文試題答題卡
選擇題:(每題3分共 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3分)



12(3分)


13(5分)( )( )
14


15



16




⑴ ,
⑵ ,
⑶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头市| 靖西县| 七台河市| 融水| 泗水县| 田林县| 明溪县| 鸡西市| 龙游县| 吉水县| 方山县| 化隆| 健康| 车险| 丰城市| 得荣县| 石屏县| 株洲县| 阿坝县| 安西县| 普宁市| 镇巴县| 肥乡县| 棋牌| 秦皇岛市| 徐州市| 南木林县| 霍城县| 沾化县| 友谊县| 白银市| 平陆县| 共和县| 天全县| 夏邑县| 邛崃市| 二连浩特市| 阿勒泰市| 沙河市| 高雄市| 靖远县|